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中南大学刘伟荣物联网-《无线传感器网络》实验报告

中南大学刘伟荣物联网-《无线传感器网络》实验报告

中南大学刘伟荣物联网-《无线传感器网络》实验报告
中南大学刘伟荣物联网-《无线传感器网络》实验报告

中南大学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物联网无线传感器网络

实验报告

班级:物联网

学号:

姓名:

指导老师:刘伟荣

实验时间: 2014年4月11日

目录

实验一基础实验(LED实验) .................................................................................................... - 2 -

1.1实验目的........................................................................................................................ - 2 -

1.2实验设备及工具............................................................................................................ - 2 -

1.3实验原理........................................................................................................................ - 2 -

1.4 实验步骤及结果........................................................................................................... - 5 -实验二射频实验........................................................................................................................ - 6 -

2.1 实验目的....................................................................................................................... - 6 -

2.2 实验内容....................................................................................................................... - 6 -

2.3 实验设备及工具........................................................................................................... - 7 -

2.4 实验原理....................................................................................................................... - 7 -

2.5 实验步骤....................................................................................................................... - 8 -

2.6 实验数据分析及结论................................................................................................... - 9 -实验三Zstack组网实验.......................................................................................................... - 10 -

3.1 实验目的..................................................................................................................... - 10 -

3.2 实验内容..................................................................................................................... - 10 -

3.3 预备知识..................................................................................................................... - 11 -

3.4 实验设备及工具......................................................................................................... - 11 -

3.5 实验原理..................................................................................................................... - 11 -

3.6 实验步骤..................................................................................................................... - 16 -

3.7 实验数据分析及结论................................................................................................. - 17 -实验四综合实验(传感器网络) ............................................................................................... - 17 -

4.1 智能网关程序设计..................................................................................................... - 18 -

4.2 Android 用户控制程序设计....................................................................................... - 19 -

4.3 Zigbee 节点控制程序设计......................................................................................... - 30 -

4.4 平台控制操作............................................................................................................. - 34 -

实验一基础实验(LED实验)

1.1实验目的

◆通过 I/O控制小灯闪烁的过程。

◆在 ZX2530A 型 CC2530 节点板上运行自己的程序。

1.2实验设备及工具

◆硬件:ZX2530A 型底板及CC2530 节点板一块,USB 接口仿真器,

PC 机

◆软件:PC 机操作系统 WinXP,IAR 集成开发环境。

1.3实验原理

通过 CC2530 的 I/O 引脚,输出高低电平来控制 LED 的亮与灭。本实验选择 P2_0 I/O 引脚,将P2_0 置成高电平即点亮 LED。

如图为 LED 小灯驱动电路,DS1 为 LED 小灯,P2_0引脚使用CC2430/1 的内置电源驱动LED 小灯。

CC2530的 I/O 控制口一共有21个,分成3组,分别是P0、P1和P2;由上面的对照表可以看出 LED1所对应的I/O 口为P1_0,LED2所对应的I/O口为P1_2。

下面我们来看一下本次实验所用到的控制寄存器中每一位的取值所对应的意义:

P1DIR(P1 方向寄存器,P0DIR 同理):

P1SEL(P1 功能选择寄存器,P0SEL 同理):

寄存器的设置:

将控制寄存器的某一位置 1:

例:P1DIR |= 0X02;

解释:”|=“表示按位或运算,0X02 为十六进制数,转换成二进制数为 0000 0010,若 P1DIR 原来的值为 0011 0000,或运算后 P1DIR 的值为 0011 0010。根据上面给出的取值表可知,按位与运算后

P1_1 的方向改为输出,其他 I/O 口方向保持不变。

将控制寄存器某一位清 0:

例:P1DIR &= ~0X02;

解释:”&=“表示按位与运算,”~“运算符表示取反, 0X02为0000 0010,即~0X02 为1111 1101。

若 P1DIR 原来的值为 0011 0010,与运算后 P1DIR 的值为0011 0000。

1.4 实验步骤及结果

1.4.1 正确连接下载线和 ZX2530A 型 CC2530 节点板,打开 ZX2530A 型 CC2530 节点板电源。

1.4.2 在文件夹“基础实验\2 LED”下打开工程 led,编译工程,并下载到 CC2530 节点板。

1.4.3 观察LED 的闪烁情况。

1.4.4 修改延时函数,可以改变 LED 小灯的闪烁间隔时间。

1.4.5 重新编译,并下载程序到 CC2530 节点板,观察LED 的闪烁情况。

实验二射频实验

2.1 实验目的

◆在 ZX2530A 型 CC2530 节点板上运行相应实验程序。

◆熟悉通过射频通信的基本方法。

◆练习使用状态机实现收发功能。

2.2 实验内容

接收节点上电后进行初始化,然后通过指令 ISRXON 开启射频接收器,等待接收数据,直到正确接收到数据为止,通过串口打印输出。发送节点上电后和接收节点进行相同的初始化,然后将要发送的数据

输出到 TXFIFO 中,再调用指令 ISTXONCCA 通过射频前端发送数据。

2.3 实验设备及工具

◆硬件:ZX2530A 型 CC2530 节点板2 块、USB 接口的仿真器,PC

机Pentium100 以上。

◆软件:PC 机操作系统 WinXP、IAR 集成开发环境、串口监控程序。

2.4 实验原理

发送节点通过串口接收用户的输入数据然后通过射频模块发送到指定的接收节点,接收节点通过射频模块收到数据后,通过串口发送到 pc 在串口调试助手中显示出来。如果发送节点发送的数据目的地址与接收节点的地址不匹配,接收节点将接收不到数据。以下为发送节点程序流程图:

以下为接收节点流程图

2.5 实验步骤

2.5.1打开光盘“无线射频实验\2.点对点通信”双击 p2p.eww打开本实验工程文件。

2.5.2打开 main.c 文件下面对一些定义进行介绍 RF_CHANNEL 此宏定义了无线射频通信时使用的信道,在多个小组同时进行实验是建议每组选择不同时信道。但同一组实验中两个节点需要保证在同一信道,才能正确通信。 PAN_ID 个域网 ID 标示,用来表示不同在网

络,在同一实验中,接收和发送节点需要配置为相同的值,否则两个节点将不能正常通信。

SEND_ADDR 发送节点的地址

RECV_ADDR 接收节点的地址

NODE_TYPE 节点类型:0接收节点,1:发送节点,在进行实验时一个节点定义为发送节点用来发送数据,一个定义为接收节点用来接收数据。

2.5.3 修改 NODE_TYPE 的值为 0,并编译下载到节点板。此节以下称为接收节点。

2.5.4 修改 NODE_TYPE 的值为 1,并编译下载到另外一个节点板。此节点板以下称为发送节点。

2.5.5 将接收节点的串口与 pc 的串口相连,并在 pc 端打开串口调试助手,配置波特率为 115200。

2.5.6 先将接收节点上电,然后将发送节点上电。

2.5.7 从串口调试助手观察接收节点收到的数据。

2.5.8 修改发送数据的内容,然后编译并下载程序到发送节点,然后从串口调试助手观察收到的数据。

2.5.9 修改接收节点的地址,然后重新编译并下载程序到接收节点,然后从发送节点发送数据观察接收节点能否正确接收数据。2.6 实验数据分析及结论

发送节点将数据发送出去后,接收节点接收到数据,并通过串口

调试助手打印输出。发送数据的最大长度为 125 (加上发送的数据长度和校验,实际发送的数据长度为 128 字节)。

实验三Zstack组网实验

3.1 实验目的

◆理解 zigbee 协议及相关知识。

◆在 ZX2530A 型 CC2530 节点板上实现自组织的组

◆在 ZStack 协议栈中实现单播通信。

3.2 实验内容

先启动协调器节点,协调器节点上电后进行组网操作,再启动路

由节点和终端节点,路由节点和终端节点上电后进行入网操作,成功入网后周期的将自己的短地址,父节点的短地址,自己的节点 ID 封装成数据包发送给协调器节点,协调器节点接收到数据包后通过串口传给 PC,从PC 上的串口监控程序查看组网情况。

发送数据格式为(16 进制):

FF 源节点(16bit)父节点(16bit) 节点编号 ID(8bit) 例如FF 4B 00 00 00 01,表示01 号节点的网络地址为 004B,发送数据到父节点,其网络地址为 00 00(协调器)。

3.3 预备知识

3.3.1 了解 CC2530 应用程序的框架结构。

3.3.2 了解并安装 zstack 协议栈。

3.3.3 了解 ZigBee 协议进行组网的过程。

3.4 实验设备及工具

◆硬件:DZ2530 型CC2530节点板、USB接口的仿真器,PC机

Pentium100 以上。

◆软件:PC 机操作系统 WinXP、IAR 集成开发环境、ZTOOL 程序。

3.5 实验原理

程序执行的流程图如图 5-4 所示,在进行一系列的初始化操作后程序就进入事件轮询状态。

对于终端节点,若没有事件发生且定义了编译选项 POWER_SAVING,

则节点进入休眠状态。

协调器是 Zigbee 三种设备中最重要的一种。它负责网络的建立,包括信道选择,确定唯一的PAN 地址并把信息向网络中广播,为加入网络的路由器和终端设备分配地址,维护路由表等。Z-Stack 中打开编译选项 ZDO_COORDINATOR,也就是在 IAR 开发环境中选择协调器,然后编译出的文件就能启动协调器。具体工作流程是:操作系统初始化函数osal_start_system调用DAppInit 初始化函数,ZDAppInit 调用ZDOInitDevice函数,ZDOInitDevice 调用

ZDApp_NetworkInit 函数,在此函数中设置ZDO_NETWORK_INIT事件,在 ZDApp_event_loop任务中对其进行处理。由第一步先调用ZDO_StartDevice 启动网络中的设备,再调用

NLME_NetworkFormationRequest 函数进行组网,这一部分涉及网络层细节,无法看到源代码,在库中处理。

ZDO_NetworkFormationConfirmCB 和 nwk_Status 函数有申请结果

的处理。如果成功则 ZDO_NetworkFormationConfirmCB 先执行,不成功则 nwk_Status 先执行。接着,在

ZDO_NetworkFormationConfirmCB 函数中会设置ZDO_NETWORK_START 事件。由于第三步,ZDApp_event_loop 任务中会处理

ZDO_NETWORK_START 事件,调用 ZDApp_NetworkStartEvt函数,

此函数会返回申请的结果。如果不成功能量阈值会按ENERGY_SCAN_INCREMENT 增加,并将 App_event_loop 任务中的事件ID 置为 ZDO_NETWORK_INIT 然后跳回第二步执行;如果成功则设

置 ZDO_STATE_CHANGE_EVT 事件让 ZDApp_event_loop 任务处理。对于终端或路由节点,调用 ZDO_StartDevice 后将调用函数 NLME_NetworkDiscoveryRequest 进行信道扫描启动发现网络的过程,这一部分涉及网络层细节,无法看到源代码,在库中处理,NLME_NetworkDiscoveryRequest 函数执行的结果将会返回到函数ZDO_NetworkDiscoveryConfirmCB 中,该函数将会返回选择的网络,并设置事件ZDO_NWK_DISC_CNF ,在ZDApp_ProcessOSALMsg 中对该事件进行处理,调用NLME_JoinRequest 加入指定的网络,若加入失败,则重新初始化网络,若加入成功则调用 ZDApp_ProcessNetworkJoin 函数设置ZDO_STATE_CHANGE_EVT,在对该事件的处理过程中将调用ZDO_UpdateNwkStatus 函数,此函数会向用户自定义任务发送事件 ZDO_STATE_CHANGE 。

本实验在 Zstack 的事例代码 simpleApp 修改而来。首先介绍任务初始化的概念,由于自定义任务需要确定对应的端点和簇等信息,并且将这些信息在 AF 层中注册,所以每个任务都要初始化然后才会进入 OSAL 系统循环。在 Z-Stack 流程图中,上层的初始化集中在 OSAL 初始化(osal_init_system)函数中。包括了存储空间、定时器、电源管理和各任务初始化。其中用户任务初始化的流程如下:

任务 ID(taskID)的分配是 OSAL 要求的,为后续调用事件函数、定时器函数提供了参数。

网络状态在启动的时候需要指定,之后才能触发ZDO_STATE_CHANGE 事件,确定设备的类型。目的地址分配包括寻址方式,端点号和地址的指定,本实验中数据的发送使用单播方式。之后设置应用对象的属性,这是非常关键的。由于涉及很多参数,Z-Stack 专门设计了SimpleDescriptionFormat_t 这一结构来方便设置,其中的成员如下:

EndPoint,该节点应用的端点,值在 1-240 之间,用来接收数据。AppProfId,该域是确定这个端点支持的应用 profile 标识符,从Zigbee 联盟获取具体的标识符。

AppNumInClusters,指示这个端点所支持的输入簇的数目。

pAppInClusterList,指向输入簇标识符列表的指针。

AppNumOutClusters,指示这个端点所支持的输出簇的数目。

pAppOutClusterList,指向输出簇标识符列表的指针。

本实验profile 标识符采用默认设置,输入输出簇设置为相同MY_PROFILE_ID,设置完成后,调用 afRegister 函数将应用信息在 AF 层中注册,使设备知晓该应用的存在,初始化完毕。一旦初始化完成,在进入 OSAL 轮询后 zb_HandleOsalEvent 一有事件被触发,就会得到及时的处理。事件号是一个以宏定义描述的数字。系统事件(SYS_EVENT_MSG)是强制的,其中包括了几个子事件的处理。ZDO_CB_MSG 事件是处理 ZDO 的响应,KEY_CHANGE 事件处理按键(针对 TI 官方的开发板), AF_DATA_CONFIRM_CMD 则是作为发送一个数据包后的确认, AF_INCOMING_MSG_CMD 是接收到一个数据包会产生的事件,协调器在收到该事件后调用函数p2p_test_MessageMSGCB,将接收到的数据通过 HalUARTWrite 向串口打印输出。ZDO_STATE_CHANGE 和网络状态的改变相关在此事件中若为终端或路由节点则发送用户自定义的数据帧:FF 源节点短地址(16bit,调用NLME_GetShortAddr()获得)、父节点短地址(16bit,调用 NLME_GetCoordShortAddr())、节点编号 ID(8bit,为长地址的最低字节,调用 NLME_GetExtAddr() 获得,在启动节点前应先用 RF Programmer 将非 0XFFFFFFFFFFFFFFFF 的长地址写到 CC2530 芯片存放长地址的寄存器中),协调器不做任何处理,只是等待数据的到来。终端和路由节点在用户自定义的事件 MY_REPORT_EVT中发送

数据并启动定时器来触发下一次的MY_REPORT_EVT 事件,实现周期性的发送数据(发送数据的周期由宏定义REPORT_DELAY 确定)。

3.6 实验步骤及结果

3.6.1打开工程文件夹协议栈实验\2.多点自组网\Projects\zstack\Samples\SimpleApp\CC2530DB下的工程文件SimpleApp.eww。

3.6.2 选择工程编译,生成协调器代码,并下载到 ZX2530A开发板。此节点为协调器节点。

3.6.3 选择工程编译,生成终端节点代码,并下载到 ZX2530开发板。此节点为终端节点。

3.6.4 选择工程编译,生成路由器节点代码,并下载到 ZX2530开发板,此节点为路由器节点。

3.6.5 用串口线将协调器节点与 pc 连接起来,在 pc 端打开ZTOOL 程序。(ZTOOL 程序在 zstack 安装后自动安装)

3.6.6 开启ZX2530A 型 CC2530 节点板电源。

3.6.7 在ZTOOL 程序中观察组网结果。

3.7 实验数据分析及结论

由接收数据的 DebugString 可以看出图中有两个节点加入了网了,其中一个节点的 DEVID 是21,网络地址:4f07,父节点地址是0 即协调器。另外一个节点的 DEVID是 11,网络地址:A6F7,父节点地址是 4f07 即上一节点。

实验四综合实验(传感器网络)

3G 智能物联网综合系统工作框架如下:

4.1 智能网关程序设计

智能网关程序是连接 android 系统与 zigbee 无线网络的桥梁,运行在 android 系统服务层,智能网关程序同过 3G、Wifi 或以太网与Android 用户控制程序相连,然后将用户控制程序发过来的指令通过串口发给 zigbee 网络协调器,Zigbee 网络协调器解析相应的指令然后发给各个传感器节点实现控制。

智能网关程序流程如下

4.2 Android 用户控制程序设计

4.2.1 Android 用户控制程序框架

用户控制程序运行于 android 系统应用层,采用 JAVA 开发。用户控制程序通过接收用户的输入操作,生成相应的控制指令然后通过3G、wifi 或以太网发送到智能网关系统。同时,用户控制程序还接收智能网关程序发送过来的告警指令,并生成相应的告警信息,产生

刀具的认识实验报告

刀具认识实验报告 一. 实验目的 : 1.了解常用刀具的结构型式 2.掌握常用刀具切削部分构成要素 3.掌握普通外圆车刀标注角度及测量方法 二. 实验要求 : 1.熟悉实验台摆设的刀具类型、用途; 2.掌握其中两把刀具的切削部分构成要素; 3.画出普通外圆车刀轴側投影图; 4.画出普通外圆车刀在正交平面参考系中刀具标注角度。 三. 实验报告内容:(按要求填写标准报告纸) : 1、指出所见车刀、铣刀的类型及还看见了哪些刀具 2、指出所见车刀、钻头两把刀具的切削部分构成要素 3、画出普通外圆车刀轴側投影图 4、标出普通外圆车刀在正交平面参考系中刀具角度:外圆车刀的几何参数如下:γO=15°、αO=6°、κr=45°、κr′=10°、λs=-5°的外圆车刀。

~ 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刀具认识实验 内容: 一. 实验目的 : 1.了解常用刀具的结构型式 2.掌握常用刀具切削部分构成要素 3.掌握普通外圆车刀标注角度及测量方法 二. 实验要求 : 1.熟悉实验台摆设的刀具类型、用途; 2.掌握其中两把刀具的切削部分构成要素; ! 3.画出普通外圆车刀轴側投影图; 4.画出普通外圆车刀在正交平面参考系中刀具标注角度。 三. 回答问题 1、指出所见车刀、铣刀的类型及还看见了哪些刀具 答:1)车刀: 按用途分类 外圆车刀、内孔车刀、端面车刀、切断车刀、螺纹车刀。 按结构分类 整体车刀、焊接车刀、焊接装配车刀、机夹车刀、可转位车刀、成型车刀等。 2)铣刀:圆柱铣刀、三面刃铣刀、锯片铣刀、模数铣刀、单角铣刀、双角铣刀、凸圆弧铣刀、凹圆弧铣刀、 3)钻头:麻花钻、中心钻、 ) 4)螺纹刀具:丝锥,板牙,

中南大学通信电子线路实验报告

中南大学 《通信电子线路》实验报告 学院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题目调制与解调实验 学号 专业班级 姓名 指导教师

实验一振幅调制器 一、实验目的: 1.掌握用集成模拟乘法器实现全载波调幅和抑止载波双边带调幅的方法。 2.研究已调波与调制信号及载波信号的关系。 3.掌握调幅系数测量与计算的方法。 4.通过实验对比全载波调幅和抑止载波双边带调幅的波形。 二、实验内容: 1.调测模拟乘法器MC1496正常工作时的静态值。 2.实现全载波调幅,改变调幅度,观察波形变化并计算调幅度。 3.实现抑止载波的双边带调幅波。 三、基本原理 幅度调制就是载波的振幅(包络)受调制信号的控制作周期性的变化。变化的周期与调制信号周期相同。即振幅变化与调制信号的振幅成正比。通常称高频信号为载波信号。本实验中载波是由晶体振荡产生的10MHZ高频信号。1KHZ的低频信号为调制信号。振幅调制器即为产生调幅信号的装置。 在本实验中采用集成模拟乘法器MC1496来完成调幅作用,图2-1为1496芯片内部电路图,它是一个四象限模拟乘法器的基本电路,电路采用了两组差动对由V1-V4组成,以反极性方式相连接,而且两组差分对的恒流源又组成一对差分电路,即V5与V6,因此恒流源的控制电压可正可负,以此实现了四象限工作。D、V7、V8为差动放大器V5与V6的恒流源。进行调幅时,载波信号加在V1-V4的输入端,即引脚的⑧、⑩之间;调制信号加在差动放大器V5、V6的输入端,即引脚的①、④之间,②、③脚外接1KΩ电位器,以扩大调制信号动态范围,已调制信号取自双差动放大器的两集电极(即引出脚⑹、⑿之间)输出。

图2-1 MC1496内部电路图 用1496集成电路构成的调幅器电路图如图2-2所示,图中VR8用来调节引出脚①、④之间的平衡,VR7用来调节⑤脚的偏置。器件采用双电源供电方式(+12V,-9V),电阻R29、R30、R31、R32、R52为器件提供静态偏置电压,保证器件内部的各个晶体管工作在放大状态。 四、实验结果 1. ZD.OUT波形: 2. TZXH波形:

中南大学电工技术完整答案

电工技术II习题 电工电子教学实验中心 中南大学 2011年上学期

目录 习题1——电路模型和电路定律 (1) 习题2——等效电路分析方法 (4) 习题3——支路电流法、回路电流法和结点电压法 (8) 习题4——电路基本定理 (11) 习题5——正弦稳态电路的分析 (16) 习题6——正弦电路的谐振 (22) 习题7——三相交流电路 (29) 习题8——动态电路 (32) 习题9——二端口网络 (32)

习题1——电路模型和电路定律 1-1 根据图示参考方向,判断各元件是吸收还是发出功率,其功率各为多少? 解:元件1吸收10W ;元件2吸收10W ;元件3发出10W ;元件4发出10W ; 1-2 各元件的条件如图所示。 (1)若元件A 吸收功率为10 W ,求I a ; (2)若元件B 产生功率为(-10 W),求U b ; (3)若元件C 吸收功率为(-10 W),求I c ;(4)求元件D 吸收的功率。 解:I a =-1A; U b =-10V; I c =-1A; P =-4mW. 1-3某直流电源的额定功率为P N =200W ,额定电压为U N =50V ,内阻R 0=0.5Ω,负载电阻R 可以调节,如图所示,试求: (1) 额定状态下的电流及负载电阻; (2) 空载状态下的电压; (3) 短路状态下的电流。 解:(1) P N =U N ×I N ----> I N =4A; E= U N + R o ×I N I N =E /(R o +R ) (2) U =E= U N + R o ×I N (3) I st =E /R 0 1-4 某有源支路接在U =230V 得电路中的电流I =10安培。求: (1)该有源支路的电动势E ; (2 解:(1)E= U + R o ×I =235V (2)P =U ×I >0, 输送 1-5 (1)求图 (a)(2)求图 (b)解:(a )U 1=3×4 =12V ,受控电压源的端电压×24 =72W (b )I 2=0.5A ,受控电流源的电流6I 2=3A ,P 吸=5×3 =15W 1-6 求图示各电路中的U ab ,设端口a 、b 均为开路。 解:(a )U ab =-2+4=2V (b )U ab =-1+8=7V (c )i =5/20 =0.25 A U ab =3i +10i =3.25V (d )U ab =-3+5×1=2V E E

刀具实验报告 1车刀,2质量实验

金属切削原理与刀具设计实验报告书 班级 姓名 学号 机械工程系

实验一车刀几何角度测量实验报告 一、课程名称:金属切削原理与刀具设计 二、实验名称:车刀几何角度测量实验 三、实验设备:车刀量角仪;车刀模型 四、实验目的: 1.了解车刀量角仪的结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 2.掌握车刀主要几何参数的测量方法; 3.加深对有关基本概念的理解,并了解车刀几何角度在切削过程中的作用。 五、实验内容: 1.熟悉和调整车刀量角仪; 2.测量45°弯头外圆车刀、90°车刀、直头外圆车刀、螺纹车刀的六个主要几何角度。 (任选二到三种车刀测量) 六、实验报告: 1.任选一种刀具,画图标注刀具正交面内的前角γ0、后角α0、副后角α0’、主偏角κr、 副偏角κr′和刃倾角λs。

2.车刀量角仪型号: 3.车刀几何角度实测记录 被测车刀 前角γo(°)后角αo(°) 副后角αo’ (°) 主偏角κr (°) 副偏角κr′ (°) 刃倾角λs (°)正交平面法平面正交平面法平面副正交平面基面基面切削平面 七、思考题: 1.45°弯头外圆车刀车外圆和端面时,主、副切削刃分别在什么位置,画图示意(要求示意工件、刀具,指出进给运动方向、已加工表面、待加工表面、过渡表面) 2.为什么在车刀的工作图上不标注副前角?

3.车刀按结构分常见类型有哪些?各有何优缺点? 4.用车刀正交平面、法平面角度换算公式分析实验结果。

实验一 车刀几何角度测量实验 一、实验目的 1.了解车刀量角仪的结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 2.掌握车刀主要几何参数的测量方法; 3.加深对有关基本概念的理解,并了解车刀几何角度在切削过程中的作用。 二、实验设备 车刀量角仪 ;车刀模型 三、实验装置和实验原理 (一)车刀量角仪的结构及特性 本仪器用于测量各种车刀的正交平面参考系、法平面参考系和假定工作平面、背平面参考系的几何角度。其结构如图1-1所示。 图1-1 1、 盘形工作台 2、 矩形工作台 2a 矩形工作台指针 2c 固紧螺钉 2b 滑动刀台 2d 被量刀具 3、 主量角器 3a 量刀板与指针 3b 升降螺母 4、 副量角器 1 2 3 4 2a 2b 2c 2d 3a 3b 4a 4b 5a 5b 5c 5 4c

中南大学电工电子课程设计实验报告

中南大学 电工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报告 题目:可编程乐曲演奏器的设计 学院: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指导老师:陈明义 专业班级: 姓名: 学号:

前言 随着科学技术发展的日新日异,电工电子技术在现代社会生产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因此作为二十一世纪的自动化专业的学生而言,掌握电力电子应用技术十分重要。 电工电子课程设计的目的在于进一步巩固和加深所学电工电子基本理论知识。使学生能综合运用相关关课程的基本知识,通过本课程设计,培养我们独立思考的能力,学会和认识查阅学习我们未学会的知识,了解专业工程设计的特点、思路、以及具体的方法和步骤,掌握专业课程设计中的设计计算、软件编制,硬件设计及整体调试。设计过程中还能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和严谨的工作作风,达到提高我们的设计能力的目标。 从理论到实践,往往看似简单,实则是有很大的差距的,通过课程设计,可以培养我们学到很多东西,不仅可以巩固了以前所学过的知识,而且学到了很多在书本上所没有学到过的知识。只有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只有把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起来,从理论中得出结论,才能真正的学到知识,从而提高自己的实际动手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在次,特别感谢老师给我们以实践动手的机会,让我们对以前的知识以复习,整合,并从理论走向实践,相信我们都会在这次课程设计中学到很多!!!

目录 前言 (2) 正文 第一章系统概述 (4) 系统功能 (4) 系统结构 (4) 实验原理 (4) 整体方案 (5) 第二章单元电路的设计与分析 (5) 2.1 音频发生器的设计 (5) 2.2 节拍发生器的设计 (6) 2.3 读取存储器数据 (7) 2.4 选择存储器地址 (8) 2.5 控制音频电路设计 (8) 第三章电路的安装与调试 (9) 第四章结束语 (9) 元器件明细表 (10) 参考文献 (10) 附录 (11)

操作系统实验报告-中南大学

操作系统原理试验报告 班级: 学号: 姓名:

实验一:CPU调度 一、实验内容 选择一个调度算法,实现处理机调度。 二、实验目的 多道系统中,当就绪进程数大于处理机数时,须按照某种策略决定哪些进程优先占用处理机。本实验模拟实现处理机调度,以加深了解处理机调度的工作。 三、实验题目 1、设计一个按优先权调度算法实现处理机调度的程序; 2、设计按时间片轮转实现处理机调度的程序。 四、实验要求 PCB内容: 进程名/PID; 要求运行时间(单位时间); 优先权; 状态: PCB指针; 1、可随机输入若干进程,并按优先权排序; 2、从就绪队首选进程运行:优先权-1/要求运行时间-1 要求运行时间=0时,撤销该进程 3、重新排序,进行下轮调度 4、最好采用图形界面; 5、可随时增加进程; 6、规定道数,设置后备队列和挂起状态。若内存中进程少于规定道数,可自动从后备 队列调度一作业进入。被挂起进程入挂起队列,设置解挂功能用于将指定挂起进程解挂入就绪队列。 7、每次调度后,显示各进程状态。 实验二:内存管理 一、实验内容 主存储器空间的分配和回收 二、实验目的 帮助了解在不同的存储管理方式下,应怎样实现主存空间的分配和回收。 三、实验题目 在可变分区管理方式下,采用最先适应算法实现主存空间的分配和回收。

四、实验要求 1、自行假设主存空间大小,预设操作系统所占大小并构造未分分区表; 表目内容:起址、长度、状态(未分/空表目) 2、结合实验一,PCB增加为: {PID,要求运行时间,优先权,状态,所需主存大小,主存起始位置,PCB指针} 3、采用最先适应算法分配主存空间; 4、进程完成后,回收主存,并与相邻空闲分区合并 .1、Vo类说明(数据存储结构) 进程控制块PCB的结构: Public class PCB{ //进程控制块PCB,代表一个进程 //进程名,作为进程的标识; private String name; //要求运行时间,假设进程运行的单位时间数; private int time; //赋予进程的优先权,调度时总是选取优先数小的进程先执行; private int priority; //状态,假设有“就绪”状态(ready)、“运行”状态(running)、 //“后备”状态(waiting)、“挂起”状态(handup) private String state; //进程存放在table中的位置 private int start; //进程的大小 private int length; //进程是否进入内存,1为进入,0为未进入 private int isIn; //进程在内存中的起始位置 private int base; //进程的大小 private int limit; //一些get和set方法以及构造器省略… };

中南大学电工技术II练习册答案

百度文库- 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 电工技术II习题电工电子教学实验中心 中南大学 2011年上学期

目录 习题1——电路模型和电路定律 (1) 习题2——等效电路分析方法 (4) 习题3——支路电流法、回路电流法和结点电压法 (8) 习题4——电路基本定理 (11) 习题5——正弦稳态电路的分析 (16) 习题6——正弦电路的谐振 (22) 习题7——三相交流电路 (29) 习题8——动态电路 (32) 习题9——二端口网络 (32)

习题1——电路模型和电路定律 1-1 根据图示参考方向,判断各元件是吸收还是发出功率,其功率各为多少? 解:元件1吸收10W;元件2吸收10W;元件3发出10W;元件4发出10W; 1-2 各元件的条件如图所示。 (1)若元件A吸收功率为10 W,求I a;(2)若元件B产生功率为(-10 W),求U b; (3)若元件C吸收功率为(-10 W),求I c;(4)求元件D吸收的功率。 解:I a=-1A; U b=-10V; I c=-1A; P=-4mW. 1-3某直流电源的额定功率为P N=200W,额定电压为U N=50V,内阻R0=Ω,负载电阻R 可以调节,如图所示,试求: (1)额定状态下的电流及负载电阻; (2)空载状态下的电压; (3)短路状态下的电流。 解:(1) P N=U N×I N ----> I N=4A; E= U N+ R o×I N I N=E/(R o+R) (2) U=E= U N+ R o×I N (3) I st=E/R0 R0 - E + R

1-4 某有源支路接在U =230V 的电源上,电路如下图所示,支路电阻为R 0=Ω,测得电路中的电流I =10安培。求: (1)该有源支路的电动势E ; (2)此支路是从电网吸收电能还是向电网输送电能? 解:(1)E= U + R o ×I (2)P =U ×I >0, 输送 1-5 求图示各电路中电压源流过的电流和它发出的功率。 R 0 - E + U I

《金属切削原理及刀具》实验报告

河南理工大学万方科技学院 金属切削原理与刀具设计 实验报告 班级 学号 姓名 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 机械制造实验室

注意事项 为了实验的顺利进行,确保学生人身安全和国家财产安全,特提出以下注意事项: (1)上实验课前必须按指导书作好预习及准备工作。 (2)除了必要的书籍和文具外,其他物品不得带入实验室。 (3)进入实验室后,应保持室内安静和整洁。不准打闹、乱扔纸屑和随地吐 痰。 (4)凡与本次实验无关的仪器设备,均不得使用或触摸。 (5)做实验时应按指导细心操作。如仪器发生故障,应立即报告指导老师, 不得自行拆修或安装软件。 (6)爱护国家财产,实验完毕应将实验仪器整理好,如损坏仪器,按有关规 定处理。 实验结束后,需在三日内上交实验报告,如有特殊情况,需向老师说明原因! 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 机械制造实验室

实验1切削力测量 1.1实验目的和要求: (1)了解切削测力仪的工作原理及测力方法。 (2)掌握切削深度、进给量对车削力的影响规律。 (3)掌握有关软件的应用。 1.2实验内容 (1)测力仪标定。 (2)切削速度、进给量一定的情况下,测量不同的切削深度下车削力的大小。 (3)切削速度、切削深度一定的情况下,测量不同的进给量下车削力的大小。 1.3实验设备、仪器和试件 CA6140车床一台 Kistler测力仪一台 计算机系统(数据分析软件)一台 1.4实验数据处理 初始条件: D=mm n=rpm ν=m/min a p=mm 1实验数据记录 记录ν、a p一定的条件下,不同的测得的切削力(如下图)。 表1.1:ν、a p一定的条件下,f对切削力的影响 序号f F x(N)F y(N)F z(N) 1 2 3 4 5 1

中南大学系统仿真实验报告

实验一MATLAB 中矩阵与多项式的基本运算 实验任务 1. 了解MATLAB命令窗口和程序文件的调用。 2 ?熟悉如下MATLAB的基本运算: ①矩阵的产生、数据的输入、相关元素的显示; ②矩阵的加法、乘法、左除、右除; ③特殊矩阵:单位矩阵、“ 1 ”矩阵、“0”矩阵、对角阵、随机矩阵的产生和运算; ④多项式的运算:多项式求根、多项式之间的乘除。 基本命令训练 1、>> eye(2) ans = 1 0 0 1 >> eye(4) ans = 1 0 0 0 0 1 0 0 0 0 1 0 0 0 0 1 2、>> ones(2) 1 1 ans =

1 1 >> ones(4) ans =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 ones(2,2) ans = 1 1 1 1 >> ones(2,3) ans = 1 1 1 1 1 1 >> ones(4,3) ans =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3、>> zeros(2) ans =

0 0 0 0 >> zeros(4) ans =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 zeros(2,2) ans = 0 0 0 0 >> zeros(2,3) ans = 0 0 0 0 0 0 >> zeros(3,2) ans = 0 0 0 0 00 4、随机阵>> rand(2,3) ans = 0.2785 0.9575 0.1576 0.5469 0.9649 0.9706 >> rand(2,3)

中南大学机械基础实验报告机类

机械基础实验报告 (机械类) 中南大学机械基础实验教学中心 2011年8月 目录 训练一机构运动简图测绘 (1) 实验二动平衡实验 (3) 实验三速度波动调节实验 (4) 实验四机构创意组合实验 (5) 实验五平面机构创新设计及运动测试分析实验 (6) 实验六螺栓联接静动态实验 (7) 实验七螺旋传动效率实验 (8) 实验八带传动实验 (9) 实验九液体动压轴承实验 (10) 实验十机械传动性能综合测试实验 (12) 实验十一滚动轴承综合性能测试分析实验 (13) 实验十二机械传动设计及多轴搭接实验 (14) 实验十三减速器拆装实验 (15)

训练一机构运动简图测绘 专业班级第组姓名成绩 1.一个正确的“机构运动简图”应能说明哪些内容?绘制机构运动简图的基本步骤是什么? 2.机构自由度与原动件的数目各为多少?当机构自由度=原动件的数目,机构的

运动是否确定? 五.收获与建议

实验二动平衡实验 专业班级第组姓名成绩一、实验目的: 二?设备名称: 三?实验数据 实验转速: 四.思考题: 转子动平衡为什么要在左右两个平面上进行平衡?

实验三速度波动调节实验专业班级第组姓名成绩一?实验目的: 二?设备名称: 三?实验数据 1?当转速不变时,采用不同的飞轮,数据记录: 结论:当转速不变时,飞轮转动惯量越大,则机构的速度波动越二?当飞轮不变时,转速变化,数据记录: 结论:当飞轮不变时,转速越大,则机构的速度波动越

实验四机构创意组合实验 专业班级第组姓名成绩 一、机构运动简图(要求符号规范标注参数) 二、机构的设计方案图(复印件) 三、机构有____________个活动构件?有______个低副,其中转动副_______个, 移动副__________个,有____________复合铰链,在_________处?有________处?有__________个虚约束,在__________处? 四、机构自由度数目为F=3n-2PL-PH=3X-2X-0= 五、机构有_________个原动件 在___________处用__________驱动,在__________处用___________驱动? 六、针对原设计要求,按照实验结果简述机构的有关杆件是否运动到位?曲柄是 否存在?是否实现急回特性?最小传动角数值?是否有“卡住”现象?(原无要求的项目可以不作涉及) 七、指出在机构中自己有所创新之处? 八、指出机构的设计存在的不足之处,简述进一步改进的设想?

中南大学 计算机体系结构实验报告

计算机体系结构课程设计 学院: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 指导老师: 学号: 姓名:

目录 实验1 对指令操作码进行霍夫曼编码 (3) 一、实验目的 (3) 二、实验内容 (3) 三、设计思路 (4) 四、关键代码 (4) 五、实验截图 (5) 六、源代码 (5) 实验2 使用LRU 方法更新Cache (8) 一、实验目的 (8) 二、实验内容 (8) 三、设计思路 (9) 四、程序截图 (9) 五、实验代码 (9) 实验总结 (16) 参考文献 (16)

实验1 对指令操作码进行霍夫曼编码一、实验目的 了解和掌握指令编码的基本要求和基本原理 二、实验内容 1. 使用编程工具编写一个程序,对一组指令进行霍夫曼编码,并输出最后的编码结果以及对指令码的长度进行评价。与扩展操作码和等长编码进行比较。 2. 问题描述以及问题分析 举例说明此问题,例如: 下表所示: 对此组指令进行 HUFFMAN 编码正如下图所示: 最后得到的HUFFMAN 编码如下表所示:

最短编码长度为: H=0.45*1+0.30*2+0.15*3+0.05*4+0.03*5+0.01*6+0.01*6=-1.95. 要对指令的操作码进行 HUFFMAN 编码,只要根据指令的各类操作码的出现概率构造HUFFMAN 树再进行 HUFFAM 编码。此过程的难点构造 HUFFMAN 树,进行 HUFFAM 编 码只要对你所生成的 HUFFMAN 树进行中序遍历即可完成编码工作。 三、设计思路 观察上图,不难看出构造 HUFFMAN 树所要做的工作:1、先对各指令操作码的出现概率进行排序,构造一个有序链表。2、再取出两个最小的概率节点相加,生成一个生的节点加入到链表中,同时从两表中删除此两个节点。3、在对链表进行排序,链表是否只有一个节点,是则 HUFFAN 树构造完毕,否则继续做 2 的操作。为此设计一个工作链表(链表的元素时类,此类的功能相当结构。)、HUFFMAN 树节点、HUFFMAN 编码表节点。 四、关键代码 哈夫曼树重点在于如何排列权值大小不同的结点的顺序 private int leafNum; //叶子结点个数 private HaffmanNode[] hnodes; //哈夫曼树的结点数组 public HaffManCode(double[] weight) //构造指定权值集合的哈夫曼树 { int n = weight.length; //n个叶子结点 this.leafNum = n; this.hnodes = new HaffmanNode[2*n-1]; //n个叶子结点的哈夫曼树共有2n-1个结点 for(int i=0; i

刀具实验报告

实验一车刀角度的测量 一、实验目的 1.熟悉车刀角度,学会一般车刀角度基准面的确定及角度的测量方法。 2.了解不同参考系内车刀角度的换算方法。 二、实验设备,工具和仪器。 1.车刀量角台(三种型式)。 量角台的构造如图1—1。(1)台座、(2)立柱、(3)指度片、(4)刻度板、(5)螺钉、(6)夹固螺钉、(7)定位块。 2.各种车刀模型。 A型量γ0 、α0、αo·B型量λs C型量K r、K 图1—1车刀量角台 三、实验内容 车刀标注角度的测量。 用车刀量角台测量外园车刀的γ0 、α0 、λs 、K r、K r·、αo·等角。 (a)量前角:如图1-2,将车刀放置在台座上,调整刻度板4和指度片3使指度片的B边位于车刀主剖面内并与前刀面贴合,则由刻度板上读出γ0。如 果指度片位于横向或纵向剖面,则可测得γf或γp 。 (b)量后角:如图1-3,调整刻度板和指度片使指度片A边位于主剖面内,并与后刀面贴合则由刻度板可测得α0。同理指度片位于横向或纵向剖面内可测得αf或αp。调整刻度片位于副剖面内,可测得αo〃。 (c)量刃倾角:如图1-4,调整指度片使之位于切削平面内并使其测量边与主切削刃贴合,则由刻度板读出λs。 (d)量主偏角、副偏角:如图1-5,将车刀刀杆靠紧定位块.调整刻度板的指度片,使指度片测量边分别与主、副切削刃贴合,由刻度板读出K r和K r〃。

图1—2前角γ0测量图1—3后角量α0的测量 图1—4刃倾角λs的测量图1—5主偏角K r、副偏角K r〃的测量

实验记录 1.主剖面参考系的基本角度(单位:度) 计算: 3.在所测量刀具中选择刃倾角最大的刀具,计算切深前角γp,进给前角γf。 由tgγp=tgγo cos K r +tgλs sin K r 得γp=arctg(tg10.5o cos42o+tg(-6o)sin42o)=3.86o 由tgγf=tgγo sin K r -tgλs cos K r 得γf=arctg(tg10.5o sin42o-tg(-6o)cos42o)=11.43o

中南大学电工学2(试卷及答案)-第3套

页眉内容 ---○---○--- ---○---○--- … … … … 评卷 密封 线 … …… … …… 密封线内不 要答题,密封线外不准填写考生信息,违者考试成绩按0分处理 ……………… 评卷密封线 ………… 中南大学考试模拟试卷3 20 ~20 学年 学期 电工学II 课程 时间100分钟 60 % 一、填空选择题(每空1分,共计20分) 1. 线性电阻元件上的电压、电流关系,任意瞬间都受 定律的约束;电路中各支路电流任意时刻均遵循 定律;回路上各电压之间的关系则受 定律的约束。这三大定律是电路分析中应牢固掌握的三大基本规律。 2. 已知正弦交流电压V )60314sin(2380?-=t u ,则它的最大值是 V ,有效值是 V ,频率为 Hz ,周期是 s ,角频率是 rad/s ,相位为 ,初相是 度。 3. 稳压二极管稳压时工作在 状态。 4. 测得放大电路中三极管上各电极对地电位分别为V 1=2.1V ,V 2=2.8V ,V 3=4.4V ,说明此三极管为 型 管,1为 极,2为 极,3为 极。 5. 集成运放一般分为两个工作区,它们分别是( )。 A 、正反馈与负反馈; B 、线性与非线性; C 、虚断和虚短。 6. BC B A C A F ++== 7. 一个两输入端的门电路,当输入为1和0时,输出不是1的门是( )。 A 、与非门 B 、或门 C 、或非门 D 、异或门 8.由与非门组成的基本RS 触发器不允许输入的变量组合R S ?为( )。 A 、00 B 、01 C 、10 D 、11

(6分) 三、电路如图所示,用叠加定理求X I 。(8分)

中南大学机械制造工艺学实验报告之组合夹具的设计、组装与调整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组合夹具的设计、组装与调整 姓名: * * * 班级:机械13**班学号: 080113**** 实验日期:2015年10月 29 日指导教师:何老师成绩: 1. 实验目的 (1)掌握组合夹具的特点和设计装配方法,具有按加工要求组装组合夹具并进行检测 的能力。 (2)了解组合夹具的元件种类、结构与功用。 (3)掌握六点定位原理及粗、精基准选择原则。 (4)理解夹具各部分连接方法,了解夹具与机床连接及加工前的对刀方法。 (5)掌握定位方法,调整定位尺寸、消除形位误差、夹紧力的分析等。 (6)熟悉铣、钻、镗等机床夹具的特点。 2. 实验内容与实验步骤 (一)实验内容:根据工件工序要求及结构特点,自行设计夹具总装方案,并进行 装配及调整,以巩固机制工艺学课程中所学到的有关组合夹具的基本理论知识,并用来解决 实际加工中工件的装夹问题。 (二)原理分析:组合夹具元件及其作用 组合夹具按组装对元件间连接基面的形状不同,可分为槽系和孔系两大系统。为了适应 不同产品加工零件尺寸大小的需要,组合夹具按其尺寸大小又分为大、中、小型三个系列, 见下表。 各系列中,其元件用途又可分为八大类。在每一类元件中又分很多结构类型、品种及规 格,以供组装不同夹具时搭配选用。为了掌握组合夹具的组装技术,必须熟悉各类元件的结 构特点、尺寸规格及使用方法,以便灵活运用各类元件,迅速组装出所适用的夹具来。现以 中型系列为例,介绍八大类元件的主要结构形式和基本用途。 1.基础件 它是组合夹具中最大的元件,包括各种规格尺寸的方形、矩形、圆形基础板和基础角铁 等。基础件通常作为组合夹具的基体,通过它将其他各种元件或合件组装成一套完整的夹具, 图1为其中的几种结构。

中南大学电工学习题册习题答案 (1)

1 习题1——直流电路 1、 解1: 结点a :I 1+I 2=I 3 回路1:R 1I 1–R 2I 2+U S2–U S1=0 回路2:R 2I 2+ R 3I 3–U S2=0 图1 习题1的图 联立求解,得:I 1= –0.2A ,I 2= 1.6A ,I 3= 1.4A U s1起负载作用,其功率P 1= U s1 I 1= –2.4W U s2起电源作用,其功率P 2= U s2 I 2=24W 2、 解2:I 1 、I 2 、I 3 、I 4如图所示。 结点a :I 1+I +I 2=0 结点b :I 1+I =I 3+I 4 回路1:4I –8I 1=0 回路2:5I 2+9–4I 4–4I =0 回路3:2I 3=4I 4 图2 习题2的图 联立求解,得: I = 2/3A ,I 1= 1/3A ,I 2= –1A ,I 3= 2/3A ,I 4= 1/3A

3Ω 6 V 3Ω 1Ω 5Ω I 1 + - I 1a I 1b 3、 解3:①电压源单独作用时, I 1= –(I 1a + I 1b )= –(1+1) = –2A ②电流源单独作用时, I 2= –(I 2a + I 2b )= –(–1+3) = –2A 由叠加定理,I = I 1+ I 2= –4A 电压源单独作用 电流源单独作用 4、 图4 习题4的图 解4:①当开关在位置1时,电流源I S 单独作用时,毫安表读数I=K 1I S = 40mA ; ②当开关在位置2时,电流源I S 和电压源U S1同时作用,利用叠加定理有: I=K 1I S +K 2U S1 代入数据有:-60=40+ 10K 2 解得: K 2= -10 ③当开关在位置3时,电流源I S 和电压源U S2同时作用, U S1 I 1 S 2 3 U S2 R 5 + - - + U S2 I S R 4 R 3 R 2 R 1 A 3Ω 6 A 3Ω 1Ω 5Ω I 2 I 2a I 2b

中南大学制造系统自动化技术实验报告整理

制造系统自动化技术 实验报告 学院:机电工程学院 班级:机制**** 姓名:张** 学号: *********** 指导教师:李** 时间: 2018-11-12 实验一柔性自动化制造系统运行实验 1.实验目的 (1)通过操作MES终端软件,实现对柔性制造系统的任务下达和控制加工,让学生

了解智能制造的特征及优势。 (2)通过创意性的实验让学生了解自动化系统总体方案的构思。 (3)通过总体方案的构思让学生了解该系统的工作原理,并学会绘制控制系统流程图,掌握物料流、信息流、能量流的流动路径。 (4)通过总体方案的构思让学生掌握各机械零部件、传感器、控制元器件的工作原理及性能。 (5)通过实验系统运行让学生了解运行的可靠性、安全性是采用何种元器件来实现的,促进学生进行深层次的思考和实践。 2.实验内容 (1)仔细观察柔性自动化制造系统的实现,了解柔性自动化制造系统的各个模块,熟悉各个模块的机械结构。 (2)了解各种典型传动机构的组装、工作原理、以及如何实现运动方向和速度的改变; (3)学习多种传感器的工作原理、性能和使用方法; (4)了解典型驱动装置的工作原理、驱动方式和性能; (5)理解柔性制造系统的工作原理,完成柔性制造系统的设计、组装; (6)实现对柔性制造系统的控制与检测,完成工件抓取、传输和加工。

3.实验步骤 (1)柔性制造系统的总体方案设计; (2)进行检测单元的设计; (3)进行控制系统的设计; (4)上下料机构的组装与检测控制; (5)物料传输机构的组装与实现; (6)柔性制造系统各组成模块的连接与控制; (7)柔性制造系统各组成单元的状态与工件状态位置的检测; (8)对机器人手动操作,实现对工件的抓取、传输。 4. 实验报告 ①该柔性自动化制造系统由哪几个主要的部分组成; 主要由:总控室工作站、AGV小车输送物料机构、安川机器人上下料工作站、法那科机器人上下料工作站、ABB机器人组装工作站、视觉检测及传送工作站、激光打标工作站、堆垛机及立体仓储工作站。 ②画出该柔性自动化制造系统的物料传输系统结构简图;

中南大学电工电子实习报告

本页面为作品封面,下载文档后可自由编辑删除! 实 习 报 告 单位: 姓名: 时间: 中南大学电工电子实习报告

中南大学电工电子实习报告(一) 一、实习内容: (1)学习识别简单的电子元件与电子线路; (2)学习并掌握收音机的工作原理; (3)按照图纸焊接元件,组装一台收音机,并掌握其调试方法。 二、实习器材介绍: (1)电烙铁:由于焊接的元件多,所以使用的是外热式电烙铁,功率为30w,烙铁头是铜制。 (2)螺丝刀、镊子等必备工具。 (3)松香和锡,由于锡它的熔点低,焊接时,焊锡能迅速散步在金属表面焊接牢固,焊点光亮美观。 (4)两节5号电池。

三、实习目的: 电子技术实习的主要目的就是培养我们的动手能力,同金工实习的意义是一样的,金工实习要求我们都日常的机械车床,劳动工具能够熟练使用,能够自己动手做出一个像样的东西来。而电子技术实习就要我们对电子元器件识别,相应工具的操作,相关仪器的使用,电子设备制作、装调的全过程,掌握查找及排除电子电路故障的常用方法有个更加详实的体验,不能在面对这样的东西时还像以前那样一筹莫展。有助于我们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帮助我们学习专业知识。使我们对电子元件及收音机的装机与调试有一定的感性和理性认识,打好日后深入学习电子技术基础。同时实习使我获得了收音机的实际生产知识和装配技能,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独立工作的能力。同时也培养同学之间的团队合作、共同探讨、共同前进的精神。 具体目的如下: 熟悉手工焊锡的常用工具的使用及其维护与修理。 基本掌握手工电烙铁的焊接技术,能够独立的完成简单电子产品的安装与焊接。熟悉电子产品的安装工艺的生产流程。 熟悉印制电路板设计的步骤和方法,熟悉手工制作印制电板的工艺流程,能够根据电路原理图,元器件实物设计并制作印制电路板。

中南大学电工学习题册习题答案

习题1——直流电路 1、 解1: 结点a:I1+I2=I3 回路1:R1I1–R2I2+U S2–U S1=0 回路2:R2I2+ R3I3–U S2=0 图1 习题1的图联立求解,得:I1= –0.2A,I2= 1.6A,I3= 1.4A U s1起负载作用,其功率P1= U s1 I1= –2.4W U s2起电源作用,其功率P2= U s2 I2=24W 2、 解2:I1、I2、I3、I4如图所示。 结点a:I1+I+I2=0 结点b:I1+I=I3+I4 回路1:4I–8I1=0 回路2:5I2+9–4I4–4I=0 回路3:2I3=4I4 图2 习题2的图联立求解,得: I= 2/3A,I1= 1/3A,I2= –1A,I3= 2/3A,I4= 1/3A 3、 解3:①电压源单独作用时, I1= –(I1a+ I1b)= –(1+1) = –2A ②电流源单独作用时, I2= –(I2a+ I2b)= –(–1+3) = –2A

由叠加定理,I = I 1+ I 2= –4A 电压源单独作用 电流源单独作用 4、 图4 习题4的图 解4:①当开关在位置时,电流源I S 单独作用时,毫安表读数I=K 1I S = 40mA ; ②当开关在位置2时,电流源I S 和电压源U S1同时作用,利用叠加定理有: I=K 1I S +K 2U S1 代入数据有:-60=40+ 10K 2 解得: K 2= -10 ③当开关在位置3S S2I=K 1I S +K 2U S2=40+(-10)×(-15)=190mA 5、 解5: 6、 解6: 7、 解7:①开路电压U OC :(将40?断开如图a 所示) I 1+ I 2+3 = 0 –2I 1 +(8+10) I 2 +50–136= 0 联立,解得:I 1= –7A ,I 2= 4A U OC = U ab =10 I 2 +50 =90V ②等效电阻R O =(2+8)//10=5? ③等效电路如图b 所示,则: (a) U O = 40U OC /(R O +40)=80V (b) 8. 解8: 待求支路电阻R 开路后的电路如图(1),等效电源变换的电路图如(2)(3) (4)所示,得: 开路电压U OC =37.5V ,等效电阻R O =10? 等效电路如图(5)所示,则: i A 10 R 53710R U OC +=+=. (1) (2) U S1 I 1 S 2 3 U S2 R 5 + - - + U S2 I S R 4 R 3 R 2 R 1 A

最新中南大学数据结构实验报告

中南大学 数据结构实验报告 实验题目:(1)单链表的实现(2)栈和队列 (3)二叉树的遍历(4)查找与排序学生姓名:代巍 学生学号:0909121615 指导老师:余腊生 所在学院: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信息安全1201班 指导教师评定:签名:

实验一单链表的实现 一、实验目的 了解线性表的逻辑结构和各种存储表示方法,以及定义在逻辑结构上的各种 基本运算及其在某种存储结构上如何实现这些基本运算。在熟悉上述内容的基础上,能够针对具体应用问题的要求和性质,选择合适的存储结构设计出相应的有效算法,解决与线性表相关的实际问题 二、实验内容 用C/C++语言编写程序,完成以下功能: (1)运行时输入数据,创建一个单链表 (2)可在单链表的任意位置插入新结点 (3)可删除单链表的任意一个结点 (4)在单链表中查找结点 (5)输出单链表 三、程序设计的基本思想,原理和算法描述: (包括程序的结构,数据结构,输入/输出设计,符号名说明等) 用一组地址任意的存储单元存放线性表中的数据元素。以元素(数据元素的映象) + 指针(指示后继元素存储位置) = 结点(表示数据元 素或数据元素的映象) 以“结点的序列”表示线性表称作线性链表(单链表) 单链表是指数据接点是单向排列的。一个单链表结点,其结构类型分为两部分: (1)、数据域:用来存储本身数据。 (2)、链域或称为指针域:用来存储下一个结点地址或者说指向其直接后继的指针。 1、单链表的查找 对单链表进行查找的思路为:对单链表的结点依次扫描,检测其数据域是否是我们所要查好的值,若是返回该结点的指针,否则返回NULL。

测量刀具角度实验报告

专业班级姓名学号 专业班级姓名学号 实验日期实验地点机械制造技术实验室成绩 实验名称测量刀具角度实验 实验目的 本次测量刀具角度实验的目的在于巩固和深化《机械制造技术Ⅰ》(机制专业)、《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材料成型专业)课堂所学的有关典型车刀几何结构和几何角度的理论知识,从而对学生掌握机械加工刀具有明显的促进意义。 本次实验在实验老师的指导下,达到如下实验目的: 1、了解和认识典型车刀的基本结构,正确区分外圆车刀、端面车刀、切槽车刀、内孔车刀和螺纹车刀等常用车刀; 2、认识各类车刀的几何结构和几何角度; 3、正确使用CLY-1型车刀量角仪对典型车刀进行几何角度的测量; 实验基本原理 1、车刀的“三面两刃一刀尖”结构:车刀刀头(即工作部位)由前刀面、主后刀面和副后刀面组成(即三面),前刀面和主后刀面、副后刀面的交棱称为主切削刃和副切削刃(即两刃),两切削刃的交点区域称为刀尖。 2、车刀前角、主后角、副后角、主偏角、副偏角和刃倾角定义。 3、根据车刀参考平面、前角、主后角、副后角、主偏角、副偏角和刃倾角六个几何角度的定义,确定参考辅助平面的位置,通过CLY-1型车刀量角仪上测量片的各个测量面与车刀刀刃、前(后)刀面的贴合(重合),测量出每一个几何角度。 实验基本步骤 利用CLY-1型车刀量角仪分别测量所选车刀的前角、主后角、副后角、主偏角、副偏角和刃倾角等基本几何角度,记录测量所得的数据。 1、测量前的调整:调整量角仪,使平台、大扇形刻度盘和小扇形刻度盘指针全部指零,使定位块侧面与测量片的大平面垂直,这样就可以使测量片达到以下状态: a、主平面垂直于平台平面,且垂直于平台对称线。 b、底平面平行于平台平面。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