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中国教育史教案

中国教育史教案

中国教育史教案
中国教育史教案

中国教育史课程教案

主讲:夏永庚博士教育学院教育学系

专题1:先秦的学校教育

教学目标:

理解学习教育史的意义;

了解三代时期学校教育的基本状况;

掌握六艺课程体系形成的原因、内容及相应的功能;

掌握孔子关于教育目标、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等方面的教育思想;

教学重点难点:

三代时期的六艺课程体系及其原因、功能;

孔子的教育思想。

教学内容和过程:

思考:我们为什么要学习教育史?

1、历史告诉了我们什么?

事实:人物、时间、地点、事件、经过、结果……

2、我们又可以从历史当中获得什么?

司马迁: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意义1:教育史为解释今天的教育现象和问题提供了完整的图像。

杜威:“没有协调和连贯,事件就不是事件,而仅仅只是偶发。假如过去有任何意义,则必须和现在做协调。颠倒过来也是真的:(那就是)现在必须和过去相联接。”

教育史是收集教育领域的记忆,没有它我们就无法获得当代教育问题的完整图像。教育史是一种实践的过去,通过这样一个第三空间,为理解和解释今天的教育现象和问题提供了思想资源。

意义2:教育史为当今的教育改革和实践提供智慧资源。

教育史将帮助我们觉察教育改变的可能性和复杂性,并意识到将过去的学说和实践扭转到现在的情境中是困难的。

教育史是个人记忆的延伸,一种教育者们能共同分享的延伸,使成为专业领域的记忆。就教育史发生的作用而言,它能规范和指导改革者的活动。

古为今用;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总括为:学史明智。

三代时期的学校教育

一、夏朝时期的学校及其教育

1、国学:“序”

教育内容1:军事教育

《孟子·腾文公上》记载:“序者,射也”

《尚书·甘誓》有“御非其马之正”

主要包括射箭和驾驭马车之术。

教育内容2:养老敬老的道德教化

《礼记·王制》中说,“夏后氏养国老于东序,养庶老于西序”。

2、乡学:校

《史记·儒林列传》记载“乡里有教,夏曰校”

孟子认为校这类学校的目的是教人“明人伦” ,朱熹认为“校,以教民为义”,由此推断校主要是教人知道基本的做人的伦理道德观。

3、夏朝学校教育特点:

第一,教育内容以军事教育为主,这是与夏朝是奴隶制国家的性质紧紧相连的。

第二,开始具备伦理道德教育的萌芽,这是人类社会进入文明时代的重要开端和标志。

二、商朝时期的学校及其教育

商朝殷墟文字是我国古代信史的开始。

1、中央学校,包括大学、小学和瞽宗。

《礼记·明堂位》:“殷人设右学为大学,左学为小学,而作乐于瞽宗。”

《礼记·王制》:“殷人养国老于右学,养庶老于左学。”

2、地方学校

《孟子·滕文公上》记载有:“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学则三代共之,皆所以明人伦也。”朱熹解释说:“庠以养老为义,校以教民为义,序以习射为义,皆乡学也。”

3、教育内容

第一项:军事教育。包括两个部分,射箭、驾车。“国之大事,在祀与戎”

第二项:思想道德教育,主要以“孝”为核心。《礼记·表记》曰:“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先罚而后赏,尊而不亲。”

“尊神、事鬼”是商代政治的特点,也是商代教育的特点。他们把尊神和孝祖融合在一起。奠定了守孝三年的传统。

第三项:读写算的教育。殷商时代,已经有比较成熟的文字。甲骨文中,单字已经达3500个,大都是象形文字,但形声、会意、假借等方法已经普遍运用。

天文历法有很大进步,这些都离不开数学,卜辞中出现的最大的数字已经达到三万。出土文物还表明,商代已经能进行一般的算数运算,并能绘制较复杂的几何图形。

第四项:礼乐教育。国之大事,在祀与戎。戎是军事教育,祀指与祭祀相应的礼乐之教。由于殷人特别强调“尊神事鬼”,所以与之相对应的礼乐是必不可少的。当时的瞽宗就是专门演奏和学习音乐的学校。

4、商朝时期教育特点

第一,正规的学校教育制度开始逐步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学校教育开始诞生;

第二,教育内容开始变得丰富,初步具备当今学校意义上的教育内容体系;

第三,宗教色彩浓厚。

三、周朝时期学校教育

第一类:国学:国学里面分大学和小学。

(1)大学。大学又分为五个部分,分别是辟雍、东学“东序”、西学“瞽宗”、南学“成均”、北学“上庠”。

五学之中,有设科分教之意:太学为承师问道,天子自学、举行盛典之所,由太师、太保、太傅主之;南学成均为学乐之所,由大司乐主之;北学上庠,为学书之所,由诏书者主之;东学东序,为学干戈羽乐之所,由乐师主之;西学瞽宗,为演礼之所,由礼官主之。

《礼记·文王世子》“凡学,世子及学士必时,春夏学干戈,秋冬学羽乐,皆于东序。小乐正学干,大胥賛之,胥鼓南。春诵,夏弦,大师诏之瞽宗。秋学礼,礼执者诏之;冬读书,典书者诏之。礼在瞽宗,书在上庠。凡祭与养老、乞言、合语之礼,皆小乐正诏之于东序。大乐正学舞干戚语说命乞言,皆大乐正授数,大司成论说在东序。”这一段表明,大学的教学已经有相对固定的时间、固定的场所和固定的人员进行教学,已经具有现代意义上的课程安排之义。

关于大学的考核评价问题,《礼记·学记》中有载:“比年入学,中年考校,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谓之小成。九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谓之大成。”

(2)小学。据《礼记·王制》所载,“天子命之教,然后为学,小学在公宫南之左,大学在郊。”

《礼记·内则》:“十年出就外傅,居宿御外,学书计……朝夕学幼仪,请肄简谅。十有三年,学乐送诗舞勺。成童,学射御。”主要涉及礼仪、书计、乐舞、射御等方面的内容,进行基于奴隶主贵族的道德行为准则和社会生活技能的基本训练。

第二类:乡学,主要是指各地方行政区自己设置的学校,名称有塾、序、痒、校等。

教学内容:《周礼·地官司徒》载:“以乡三物教万民而宾兴之,一曰德,知、仁、圣、义、忠、和;二曰行,孝、友、睦、烟、任、恤;三曰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基本内容以德、行、艺为主。

周朝时期教育特点:

第一,教育内容更加丰富,且开始有了固定的时间由固定的人员进行教授的做法,更加制度化;

第二,开始有了评价思想的萌芽,以评促学和判断学习效果;

第三,开始逐渐形成六艺课程体系。

四、六艺课程体系

(一)“礼”之教

1、内容:朝堂之礼;祭祀之礼;待人接物之礼。

《礼记·曲礼》中说,“道德仁义,非礼不成。教训正俗,非礼不备。分争辨讼,非礼不决。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礼不定。宦学事师,非礼不亲。班朝治军,莅官行法,非礼威严不行。祷祠祭祀,供给鬼神,非礼不诚不庄。是以君子恭敬撙节退让以明礼。”

2、功能:

(1)政治功能,

“以仪辨等,则民不越”,就是说借各种礼仪标明尊卑上下的等级差别,可以教育百姓安分守己,遵守君臣上下之道;

“以刑教中,则民不暴”,借礼进行法制教育,可以使百姓懂得要守中不悖,防止暴乱的发生;“以度教节,则民知足”,是制定舆服制度,使百姓懂得物质享用的法度,从而知足安贫;“以贤制爵,则民慎德”,“以庸制禄,则民兴功”,指官职供奉方面的礼制,借以鼓励百姓善德,为国兴功立业,以求宠荣。

(2)道德教育功能。西周国学实施“三德”之教,即“至德、敏德、孝德”;在乡学实施七教,即父子,兄弟,夫妇,君臣,长幼,朋友,宾客七项人伦之教。其中“孝”的观念是道德教育的核心。《礼记·祭统》载:“凡治人之道,莫急于礼,礼有五经,莫重于祭”。祭祖为祭祀礼之首,其目的在于教民“反古复始,不忘其所由生也”。由此便转化为现实生活中的孝道。

(3)行为习惯养成功能。

西周时期的贵族,在国学中由保氏负责教授“六仪”,即“祭祀之容”“宾客之容”“朝廷之容”“丧纪之容”“军旅之容”“车马之容”,体现西周的政治宗法制度和各种社交礼仪,以保证能在各种政治活动和社交场合,处置得体,不失身份。

就普通百姓而言,行为习惯的养成包括洒扫、应对、进退、饮食、起居、装饰、谈吐等方面的规范和要求。据《礼记·内则》记载,“子能食食,教以右手,能言,男惟女俞,男鞶革,女鞶丝”,这是讲在小孩能吃饭时,教育他们用右手,回答的时候,男用惟,女用俞,盛佩巾的袋,男用革,女用丝。这些日常行为习惯体现一个人的道德修养。

(二)“乐”之教

礼和乐是紧密相连的两个部分,《礼记·文世王子》曰:“乐所以修内也,礼所以修外也”,大意是礼侧重于从外部进行修身,而乐则侧重于对一个人的性情进行陶冶。

1、乐教的内容

此时的乐,是各种艺术的总称,郭沫若说,“中国旧时的所谓乐,它的内容包含的很广,

音乐、诗歌、舞蹈三位一体的不用说,绘画、雕刻、建筑等造型艺术也被包含着。”其形式上主要包括“乐语”和“乐舞”。

(1)乐语之教

乐语之教包括“兴、道、讽、诵、言、语”等项。

兴和道,是有关阅读和写作知识的教育。所谓“兴”,指“以善物喻善事”、“以恶物喻恶事”,即所谓比喻。道,是指借古证今进行启发引导。

讽与诵讲的是诗歌教学,读书背文谓之“讽”,歌咏吟诵、配乐赋诗皆为诵。

言、语之教近乎今天的作文教学,类似于记叙和议论文两类文体。

(2)乐舞之教

乐舞有大舞和小舞之分,大舞包括《云门》《大卷》《大咸》《大磬》《大夏》《大濩》《大武》,主要是颂扬黄帝、尧、舜、禹等历史人物的功绩;小舞包括《帗舞》《羽舞》《皇舞》《旄舞》《干舞》《人舞》。

2、乐教的功能

第一,为政当中的等级秩序观念。“等级名分”是乐德的核心。具体要求是在各种礼仪及祭祀活动中,对乐队和舞队的排列、人数、使用乐器的多少以及演奏音乐的级别等都有相应的规定,从而显示王权的尊卑和等级的差别。孔子对鲁国大臣季氏的“八佾舞于庭,是可忍,孰不可忍也”的斥责正是出于这个理由。

第二,伦理道德修养。《礼记·乐记》中有云:“德成而上,艺成而下”,意思是学艺术,只是学到了技艺层面,还只是下乘,而领会到了其中所蕴含的道德的要领才是上乘。西周时期,主要是通过乐教对贵族子弟灌输“中和、祇庸、孝友”等道德观念,尤其以“中和”之德的培育为重要。主要是运用艺术的感染力量,使学生从道德认识和道德情感都至于中和,达到化情移性、移风易俗的作用。

(三)射御之教

“射”是指射箭的技术,“御”是指驾驭战车的技术。《礼记·内则》载:“成童,舞象,学射御”,意思是儿童到十五岁以后,就要开始学习武舞和五射、五御之法。所谓“五射五御之法”具体要求如下:

射的五种要求:

一曰“白失”:即穿透靶心,漏出箭头,强调臂力。

二曰“参连”:第一箭射出后,跟着连发三箭,重在射箭的速度。

三曰“剡注”:箭入箭靶,羽颈高,箭头低,重在锋利易入。

四曰“襄尺”:襄通让,君臣同射,臣不得与君并列,需后退一步,以示尊卑。

五曰“井仪”:四箭中靶,呈井字形,指射箭很准。

御的五种要求:

一曰“鸣和鸾”:要求行车过程中,“鸣”与“鸾”必须铿锵齐鸣,有节奏。

二曰“逐水曲”:沿着曲折的水边驾驭而不坠入水中。

三曰“过君表”:遇到辕门设障,要善于乘隙而入,不要与障碍物碰撞,车马具有精准的冲刺能力。

四曰“舞交衢”:在交叉道上驾车旋转行车优美自如。

五曰“逐禽左”:驾车追赶野兽,使其向左边逃跑,以使君主射之。

射御之教的目的包括两个:

第一是对子弟进行军事训练,增强身体素质,以应对战争和从政治国之需。

第二是思想道德教育的内涵,比如“襄尺”。

《礼记·射义》中有“内志正,外体直”。所谓内志正,是对训练者提出的体育道德要求;外体直是指要求身体外形挺拔美观。

(四)书之教

1、书写教学

到殷商时代,已经有比较成熟的文字。出土的甲骨文字中,单字已经达3500个,而且笔画繁多,书写的工具都是刀具和竹简,没有一定的教学和训练是不行的。

2、两个推论

《周礼》提出了“六书”,但未明六书是什么。

《汉书·艺文志》曰:“古者八岁入学,故周官保氏养国子,教之六书,谓:象形、象事、象意、象声、转注、假借,造字之本也。”

汉代的许慎在《说文解字》中指出六书为“指事、象形、形声、会意、转注、假借”,按现在的理解,“六书”所指为六种造字之术。

推论1:对学生的书写教学是根据汉字的不同构造方式来进行的,如毛礼锐、孙培青等先生持类似观点。

推论2:传授学生造字之术,真正成型的文字出现在夏朝初期,殷商时代的甲骨文已经是比较成熟的文字。然而文字的数量发展并没有停止,随后的金文汉字的数目进一步增多,“形声”是主要的造字之法。

(五)数之教

1、数字、数词的书写与表示

数字的写法:远古人用结绳、漏刻等方式来计数,在甲骨文中,如一、二、三、四分别用一横、两横、三横和四横表示,而后出现了用“Ⅹ”表示“五”,用“∧”来表示“六”等。

计数方式:殷商时期已经出现了百、千、万的概念及表示方式。甲骨文当中最大的数字就是三万。周康王时,孟曾受命伐北方的鬼方族,获胜后铸鼎作铭文曰:“伐鬼方,俘万三千八十一人。”

记事的表达:殷商时期用数字来记事,陈梦家先生总结出六类格式,比如“整数—名词—连词—零数—名词”格式的,具体点就是“十犬又五犬”。

纪日的表达:次序为:年(祀)—月名—月相名—干支日。如“隹王十又二年三月既望,庚寅,王在周各大室即位”。

2、运算思维

西周中期的舀鼎铭文中有:“舀以匡季告东宫,东宫乃曰:…尝舀禾十秭,遗十秭为二十秭,来岁弗尝则倍四十秭?。”这是东宫对舀和匡季经济纠纷的判决,大意是要匡季赔偿舀庄稼10秭,并白送10秭,共20秭,若第二年不偿还,则增加2倍,即40秭。很明显,这里面已经运用到了加法和乘法。

3、顺序的概念

顺序的概念是数的内容的一个重要方面,主要是跟天文历法有紧密的联系。用干支纪年纪日最早开始于夏,商代人沿用了这一方法,并且用作人名。比如“大丁”“外丙”“大甲”等。最先出现的是十干,到商代有了十二支,组合便出现了甲子、乙丑等六十种组合。

4、数学工具

中国最早的计算工具是筹,也叫算筹,是用木棍或草棍做成的。用于计算和占卜之用。在几何学方面,人们常常提到两种画图工具——规和矩。

五、六艺课程体系产生的原因

1、强化奴隶社会等级秩序的需要;

2、培养奴隶主阶级军人的需要;

3、占卜和日常生产生活的需要。

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出:一定的课程体系总是与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相适应的,为特定的历史文化和阶级统治服务的。

春秋时期的孔子

一、孔子其人其事

孔子:春秋时期鲁国人,生于公元前551年,卒于公元前479年。

祖上是鲁国贵族,到祖辈时已经衰落,父亲叔梁紇(he)是当时一个武士,晚年与颜氏野合而得孔子,孔子三岁时,父亲去世。

17岁时,母亲颜氏去世。孔子自称吾年少而贱,故多能鄙事。但他15岁时志于学,称“十有五而志于学”。

19岁时,娶宋氏为妻。20岁时,生子鲤,字伯鱼。

30岁时,开始收徒讲学,仲由、冉求、仲弓、颜回等是首批学生。

35岁时,鲁三家大臣逼宫鲁昭公,鲁昭公逃齐国,孔子也逃齐国。

36岁时,返回鲁国。

47岁时,鲁国的季孙氏家臣阳货绑架季孙氏,自拥大权。

50岁时,鲁国三家大臣一起进攻阳货,阳货外逃。

51岁时,受邀出仕,为中都宰、司空、大司寇。

54岁时,主张削弱三家大臣的实力,名为“堕三都”,遇阻。逢齐国赠送鲁定公80名女乐,不理朝政,孔子离鲁去卫,开始了14年的流亡生涯。

68岁时,鲁国季康子诏孔子,于是返回鲁国,开始其晚年的教育生活。

69岁时,儿子孔鲤去世。

71岁时,颜回去世,是孔子最喜欢的学生、最听话的学生,最有德行的学生。

72岁时,仲由(子路)去世,子路是李逵型的性格,孔子又爱又气。但却是孔子最爱的几个学生之一。

公元前479年,孔子73岁,与子贡最后一次登上泰山,歌曰:泰山坏乎!梁柱摧乎!哲人萎乎!与子贡一起哭成泪人,子贡说,您已经是圣人了。孔子说,不要乱说,我还不是圣人。随后讲述了自己的一个梦,梦见自己被奠在两柱之间,夏朝的人殡在东阶,周朝的人殡在西阶,殡在中间的是商朝人啊?子贡明白了,老师一直在为自己没有实现周公的道而自责,无颜去见周公。子贡再一次重复了那句话:老师,您已经是圣人了。7天后,孔子去世。众多弟子守陵三年,子贡守陵6年。

二、孔子为什么而教?

培养目标:仁智双彰的圣人、君子

知(智)者乐水,仁者乐山;知(智)者动,仁者静;知(智)者乐,仁者寿。(《论语·雍也》)

仁者不忧,知(智)者不惑。(《论语·宪问》)

(一)智与仁的内涵

1、智

(1)智力

唯上知(智)与下愚不移。(《论语·阳货》)

知(智)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论语·卫灵公》)

(2)智慧,具有道德意义。

知人:主要是能正确地识别他人,包括他的品性和才能,能胜任什么工作等。比如“樊迟问知(智)。子曰:知人。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论语·颜渊》)知何为:知道什么事可做,什么事不可做。比如“知(智)者,不失人,亦不失言。”(《论语·卫灵公》)

2、仁:

(1)仁之小义

个体言行举止的规范:“子曰:克己复礼为仁。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论语·颜渊》)

待人接物及与他人关系的处理上:“樊迟问仁。子曰: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论语·子路》)

(2)仁之大义

主要是一种以天下苍生为己任的情怀和抱负。“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

“子曰: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论语·宪问》)(二)智与仁的关系:

1、以智成仁

令尹子文三仕三免的故事。孔子说:“忠矣,未知,焉得仁”。

齐国大臣陈文子的故事。孔子说:“清矣,未知,焉得仁”。

结论:智是仁的前提和基础。

2、由仁摄智

孔子说:“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骄且吝,其余不足观也。”(《论语·泰伯》)

“知(智)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知(智)及之,仁能守之,不庄以莅之,则民不敬。知(智)及之,仁能守之,庄以莅之,动之不以礼,未善也。”(论语·卫灵公)

结论:仁对智具有引导与彰显作用。

“学不厌,智也;教不倦,仁也。仁且智,夫子即圣也。”《孟子·公孙丑》从此点出并奠定了中国儒学传统中“仁智双彰”的“圣人”形象和道德追求。

圣人是最高的要求,现实世界当中很少见,或者根本没有。所以,孔子说,“得见君子可矣”。

三、孔子教什么?

课程之一:《诗经》

“小子何莫学乎诗,诗,可以观、可以兴、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论语·阳货》

“不学诗,无以言。”《论语·季氏》

《史记·孔子世家》云:古者诗三千余篇,及至孔子,去其重,取可施于礼义,上采契、后稷,中述殷周之盛至幽历之缺……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以求和韶武雅颂之音。

课程之二:《尚书》

子张曰:“书云:高宗谅阴,三年不言。何谓也?”子曰:“何必高宗,古之人皆然。君薨,百官总己以听于冢宰三年。”(《论语·审问》)

《尚书纬》有云:孔子求书,得黄帝玄孙帝魁之书,迄于秦穆公,凡三千二百四十篇,断远取近,定可以为世法者百二十篇,以百二篇为尚书,十八篇为中侯。

《汉书艺文志》云:“《书》之所起远矣,至孔子纂焉。上断于尧,下讫于秦,凡百篇,而为之序,言其作意。”

主要是“记事”和“记言”两个部分,其中“记言”占了主要部分,包括有帝王普告臣民之言、臣下告君之辞、君臣之间使者往返沟通之辞、君臣面议之辞、臣下之间相告之辞等。

课程之三:《礼》

孔子问他的儿子伯鱼曰:“学礼乎?”对曰:“未也。”“不学礼,无以立。”(《论语·季氏》)这是孔子要求弟子学礼的直接证据。

孔子对礼做了删减,所以他说,“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

也。”(《论语·为政》)

课程之四:《乐》

关于《乐经》的两种意见:

一是认为当时有《乐经》,只是在秦火或者其他事件中亡佚了。

另一种是认为根本没有《乐经》,认为《乐》和《诗》是相连的,《乐》是曲,《诗》是词,二者本就是合一的。

不管怎么样,《乐》是孔子的重要教育内容是毫无疑问的。

《论语·述而》记载:“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於斯也?。”并且对“韶”和“武”两种音乐进行了评论,“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矣?。”(《论语·八佾》)

子路弹琴的故事:

有一次,不懂文化与音乐的莽撞而又有表现欲望的子路,特意扛了一把琴来教室,说要弹琴给大家听,但是他弹琴的效果并不好,像打仗似的,乱七八糟,杀气腾腾,弄得其他弟子都很紧张。而孔子却说:子路琴弹得比以前好多了,再练练的话,我就会让他到我的卧室来弹给我听了,大家给他一些鼓励吧。

课程之五:《易经》

“子曰:假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论语·述而》)

《史记·孔子世家》说:“孔子晚而喜《易》,序彖、系象、说卦、文言,读《易》,韦编三绝。”

《易经》是一部占卜的筮书,但其内容有相当高的历史价值,相当于先秦的认识史和哲学史,反映了从原始社会到先秦人类抽象思维发展的上升轨迹。富含着丰富的辩证法思想。

课程之六:《春秋》

《孟子·腾文公下》,他说:“世衰道微,邪说暴行有作,臣弑其君者有之,子弑其父者有之,孔子惧,作《春秋》”。“孔子成《春秋》而乱臣贼子惧”。《汉书·艺文志》亦言孔子作《春秋》。

据《左传》载,鲁昭公二年,晋大夫韩宣子聘鲁,观书于鲁太史,已经见有《易·象》和《鲁春秋》。韩宣子的年代在孔子之前,故可证明孔子之前鲁国就已经有《春秋》了。但孔子在教学之前已经根据自己的微言大义进行了删改。

(二)孔子所教实现的素质结构

1、以思想道德教育为核心

第一层次,通过学习以实现“修身”功能。“克己复礼为仁。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诗,可以群”

第二层次,通过《礼》、《乐》与《春秋》的学习,遵守等级秩序,进而达到维持国家统治秩序和养成“忠”“孝”的道德观念。

第三层次,养成以天下为己任的“仁德”。赞许微子、箕子和比干为殷之三仁;赞许管仲辅助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 ,如其仁。

2、培养学生事君治国的才能

第一,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在谈到学诗时,说“学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不学诗,无以言”,

“诵《诗》三百首,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

第二,军事才能。军事才能主要是通过以“射箭和驾车” 。

《左传》记载,鲁哀公十一年,齐兵犯鲁,冉求与樊迟一起联合打败强大的齐兵。季康子非常高兴,问冉求“子之于军旅,学之乎?性之乎?”冉求曰:“学之于孔子”。

第三,治国才能。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意思强调要用德政来治国。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哀公问曰:“何为则民服?”孔子对曰:“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三、孔子如何教

1、学、思、行结合

(1)博学:

“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论语·雍也》)

“盖有不知而作之者,我无是也。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知之次也。”(《论语·述而》)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2)学问结合

“子入大庙,每事问。或曰:孰谓绉人之子知礼乎?入大庙,每事问。子闻之,曰:是礼也!”(《论语·八佾》)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论语·公治长》)

(3)学思结合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论语·卫灵公》)(4)学、行结合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子曰: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论语·子路》)

2、诱导启发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反,则不复也。(述而)

第一,引导探索未知世界,激发求知欲,力求明确表达;

第二,启发以思考为前提,启发重在开其意、达其辞;

第三,引导学生从具体事例中概括出普遍原则,再类推同类事物,扩大认识范围。

3、因材施教

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

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

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4、好学与实事求是的态度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可谓好学也已。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五、孔子的评价

1、道德人的培养目标对今天具有重要的警示意义;

2、删定六经并将之作为教学内容体系,在中国教育史、文化史、思想史上产生重要而深远的影响,成为中华文化的主体组成部分;

3、有教无类、启发教学、因材施教等教学思想成为中国古代教学思想的重要遗产。

专题2:秦汉时期的教育

教学目标:

了解秦朝时期学室教育基本情况;

掌握汉朝时期学校教育基本情况;

掌握董仲舒教育思想。

教学重点难点:

汉朝时期文教政策的演变过程及原因;

汉朝时期学校教育当中师法和家法现象的原因;

董仲舒教育思想。

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秦朝时期教育大致情况

1、秦朝的主导思想:法家

韩非子:明主之国,无书简之文,以法为教;无先王之语,以吏为师。

由此在教育上确立了“以法为教”“以吏为师”的教育政策。法令及其官员为官的伦理道德观念是当时教育的主要内容,没有严格意义上的官学,

2、培养官吏的“学室”

从湖北省云梦县睡虎地出土的秦简当中,发现有记载如此内容:“非史子也,毋敢学学室,违令者有罪”。大致意思是,不是史官的弟子,不得在学室学习,违令者治罪。从中可以看出,当时有“学室”这一机构,专门培养文书事务人员。

学室史子的学习内容:

第一,秦朝的法律规范。在睡虎地出土的秦简中,有一种《语书》,记载了秦朝以法令为主要教学内容,“凡法律令者,以教导民,去其淫僻,除其恶俗,而使之之于为善也。”

第二,官吏为官之道的伦理道德。

《为吏之道》是当时供学习为官的教材,其内容极为丰富,包括很多道德行为规范。其中对社会伦理关系的主张是:“为人君则鬼(读作怀),为人臣则忠,为人父则慈,为人子则孝;能审行此,无官不治,无志不彻,为人上则明,为人下则圣。君鬼臣忠,父慈子孝,政之本也;志彻官治,上明下圣,治之纪也。”

第三,书写技能。秦代时无纸笔,书写都是用刀在竹简上刻写,因此,基本的刻写能力是为官的必备的技能。而且秦时字体笔画繁多,虽然进行了统一文字的努力,但当时的文字并不只有一种,因此,作为官吏,书写各种字体的技能是必须的。

补充:

对“焚书坑儒”之后儒学依然存在和发展的解释:

“焚书坑儒”的原因和经过

焚书:李斯提议郡县制,遭到博士淳于越的非议。暴露出思想认识不统一的问题。

李斯:私学而相与法教,人闻令下,则各以其学议之,入则心非,出则巷议,夸主以为名,异取以为高,率群下以造谤。如此弗禁,则主势降乎上,党与成乎下。禁之便。

当时李斯提出的具体措施是“史官非秦记皆烧之。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臧《诗》《书》百家言者,悉诣守、尉杂烧之。……所不去者,医药卜筮种树之书。”从中可以看出,所烧的皆为民间私藏之书,博士官职的书不烧;儒家经典书籍烧,医药卜筮种植之书不烧。尤其是博士之书不烧,给博士继续传授儒家经典留下了空间。

坑儒:由于术士求长生不老药未得而散步对秦始皇不利的谣言,秦始皇因而迁怒于士人,才有了坑儒之悲。

从上述来看,儒家经籍及儒生都没有在此过程中被完全灭迹。康有为说:“秦博士如叔孙通有儒生弟子百余人,诸生不习诗书,何谓复作博士弟子?”西汉立国之后,尤其是汉武帝即位以后,儒家思想与黄老之学之间主导地位的竞争十分激烈,从这一事实也可以看出,

儒家经典及教授并没有终止,而是在以各种方式继续进行着。

二、汉朝时期学校及其教育情况

(一)汉朝时期文教政策的演变

1、文景之治时期:道家无为而治

2、汉武帝之后:儒学

七国之乱;匈奴的不断骚扰

董仲舒:

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无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二)汉朝时期的中央官学

1、太学

(1)成立时间:公元前124年

(2)教师:博士

博士是一种学官,本意是指博学通达之士,所谓“温故知新,通达国体,故谓之博士”,始自战国后期。秦朝已有博士七十余人,汉朝延续这一制度。

选拔标准:具有道德风范;精通儒学经籍;具有一定的教学经验;严守师法;

选拔方式:荐举;考试

汉文帝时,立申公、韩婴为《诗经》博士;汉景帝时立辕固生为《诗经》博士,立张生为《尚书》博士,立胡毋生、董仲舒为《春秋》博士。汉武帝时期独尊儒术,开始正式立五经博士。

(3)学生

正式生:京城或京郊年龄18岁以上、仪表端庄者;享受俸禄。

特别生:地方选送的,标准是“好文学、敬长上、肃政教、顺乡里、出入不悖”。待遇稍差。

(4)课程体系:五经

《诗经》博士三家:鲁诗、齐诗、韩诗

《尚书》博士两家:大夏候书、小夏侯书

《礼经》博士两家:大戴礼、小戴礼

《易经》博士四家:施氏易、孟氏易、梁邱易、京氏易

《春秋》博士两家:严氏春秋、颜氏春秋

(5)教学形式

人数少时:个别化教学;人数多时:“大都授”集体授课;次第相传:高年级的教低年级的;自学讨论

补充:由此派生出来的师法和家法问题:

源头:章句之学

经文原本无断句及章节的划分,经师按照自己的理解断句,并进行相应的考证与解释,由此成章句之学,也称经学。在此过程中就形成不同的学术风格和师法。

师法:最开始是指由汉初所立的这些博士所创立的经说传统。

家法:大师的大弟子能对师说有所发展,成一家之言,被学术界和朝廷认可,便成家法。师法是源,家法是流。

师法和家法在流传过程中保持严格的传承性,只能在师法和家法的范围内解说,由此形成了古代师道尊严和崇拜学术权威的传统。

(6)评价

射策:形如抽签考试。侧重于对经义的解释与阐发。分甲乙两个等级。主考人先命题,按难度分两级密封。考生抽签答题,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给予相应的等级。射策多用于太学内的考试。

对策:是根据皇上或学官提出的重大政治理论问题,撰文以对。对策多用于朝廷的荐举。

2、宫邸学

是为宫廷贵族子弟开设的贵胄学校。分两类,一类是为外戚办的学校,于东汉明帝永平九年即公元66年兴办,称“四姓小侯学”。四姓指外戚樊、郭、阴、马四氏。另一类是为济北、河间王及邓太后的近亲子孙办的学校,于公元119年设立。

设立宫邸学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对近亲及外戚子弟进行教育,使他们树立正统观念,不至滋事分权。邓太后临政时说;“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这样也是从维护国家的统治而考虑的。正因为这样的考虑,这种学校的所教课程主要是《孝经》,兼及《尚书》,试图改变贵族子弟骄纵狂妄的性格,反诸忠孝仁义之德。

3、鸿都门学

创建于东汉灵帝光和元年二月,因校址设在洛阳鸿都门而得名。宦官为了培养自己的子弟而对抗士族及他们支持的太学,扩充自己的政治阵地和舆论影响力。因此他们借助汉灵帝嗜好文艺,才创办了这样一所学校,虽是当时政治斗争的产物,但对保护和促进当时文学和艺术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学生均由州、郡、三公举荐,经考试合格后才入学,来自无身份的地主及其子弟。

鸿都门学以尺牍、小说、辞赋、字画等为主要学习内容。

尺牍,是古代书信的名称,由于当时书信刻之于简牍,规格为“一尺一寸”,而得名。是一种实用文体,有一定的书写格式规范要求,包括章、奏、表、驳、书等。

小说,是现代意义上小说的前身,诸如神话传说,街谈巷议,志怪志人作品等。

(三)汉朝时期的私学

1、书馆

主要从事识字和书法教学,儒学基础

第一阶段:识字教学、数学常识

教材:《仓颉篇》、《凡将篇》、《急就篇》(流传至今)

第二阶段:继续进行读写训练,重心在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伦理观念

教材:《论语》《孝经》《尔雅》(也是一本字书,从辞语学角度解释汉字)

2、经馆

主要是一些著名学者收徒讲学的地方。董仲舒、郑玄等都曾开经馆。

三、西汉大思想家董仲舒的教育思想

董仲舒:

西汉大思想家,哲学家,也是教育家,河北景县人,以研究《春秋》见长,汉景帝立为博士。著作有《春秋繁露》《对贤良策》。

主要贡献是提出独尊儒术、兴办太学以培养士人,改变世袭、捐资得官的用人制度,要求“量才授官、录德定位”。

(一)论人性及教育的作用

人性:生之自然之资谓之性,性者,质也。指人天生的素质。

质中有仁气有贪气:

仁气:人性中那些有利于促进道德发展的先天因素;

贪气:人性中那些将导致与社会道德相抵触的因素。

正因为有仁气与贪气,为人后天向善与向恶提供了两种可能。

性是善的可能性和内在根据;善是性的可能性与内在根据在教育的作用下向现实人格之善的

转化。

性者,天质之朴也。善者,王教之化也。无其质,则王教不能化,无其王教,则质朴不能善。

由此指出人接受外在教育的必要性。

性三分法:

斗筲(shao)之性:下民、愚笨之资;

中民之性:普通人的资质;

圣人之性:先知的资质。

斗筲之性与圣人之性都不是性,只有中民之性才是性,需要通过教育和刑法来改变和节制性中恶的成分。

(二)论道德教育

1、德教是立政之本

教,政之本也;狱,政之末也。

夫万民之从利也,如水之走下,不以教化堤防之,不能止也。是故教化立而奸邪止者,其堤防完也;教化废而奸邪并出,刑罚不能胜者,其堤防坏也。

2、三纲五常的道德教育内容

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无常:仁、义、礼、智、信。

优势:为维护臣忠、子孝、妻顺的道德规范以及君臣、父子、夫妻之间良好的关系,为全体社会民众处理良好的关系提供了基本的道德规范与准则。

不足:损害了培养独立人格及民主氛围的土壤。

3、道德修养的原则与方法

(1)重义轻利的人生理想

天之生人也,使人生义与利。利以养其体,义以养其心。

体莫贵于心,故养莫重于义,义之养生人大于利。

夫人有义者,虽贫能自乐也;而无大义者,虽富莫能自存。

正其谊(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

(2)以仁安人,以义正我

仁之法在爱人,不在爱我;义之法在正我,不在正人。

对待他人要讲究友爱、友善;对待自己要求要讲究义气、讲诚信。

(3)必仁且智

“莫近于仁,莫急于智。不仁而有勇力材能,则狂而操利兵也;不智而辨慧獧给,则迷而乘良马也。智而有材能,将以其材能以辅其邪狂之心,而赞其僻违之行,适足以大其非而甚其恶耳。……仁而不智,则爱而不别也;智而不仁,则知而不为也。故仁者所以爱人类也,智者所以除其害也。”

(三)关于教学方法

1、强勉努力

学习本身是件痛苦的事,不是每个人都会有兴趣,所以要强勉而为之。

强勉学问,则闻见博而知益明;强勉行道,则德日起而大有功。

2、专心致志

3、精思要旨

辞不能及,皆在于指,非精心达思者,其孰能知之。

要从言辞中理解通达文章大义,需要学者精心深入思考,否则不能达。

专题3: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教育

教学目标:

理解西晋时期国子学的兴办原因及重要历史意义;

理解专科学校教育兴起的原因及教学基本情况。

教学重难点:

专科教育兴起的原因

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西晋国子学的兴办

1、兴办的原因:

西晋初期的太学有学生七千余人,经过晋武帝严格淘汰部分后,仍有三千余人,生员来源非常复杂,除太学正式生之外,还有寄学生、寄学陪住、散生以及来自周边地区的西域人等。为了体现庶族贵族在教育上的特权,国子学的兴办便应运而生。

2、兴办

“咸宁四年(公元278),武帝初立国子学,定置国子祭酒、博士各一人,助教十五人,以教生徒。博士皆取履行清淳,通明典义者,若散骑常侍、中书侍郎、中庶子以上,乃得召试。”

五品以上官员子弟才能有资格进入国子学。

太学和国子学并行,其中国子学隶属于太学。但在统治阶级看来,国子学的地位远远超过太学。太学的博士祭酒和国子学祭酒由同一人担任,统称国子祭酒。

直到隋唐时期,国子学的地位进一步上升,并改国子学为国子监,成为兼教学与管理的机构,在地位上才高过太学。此之谓国子监的来历。

二、太学和国子学的课程体系

1、五经课程体系,师法和家法在各朝各代皆有不同。

2、东晋时期,郑玄所批注的《论语》和《孝经》进入官方课程体系。

3、北周时期,国学当中以儒学为主,兼讲佛教教义。“太祖雅好谈论,并简名僧深识玄宗者一百人,于第内讲说。又命慎第十二人兼学佛义,使内外俱通。于是四方竟为大乘之学。”他们注重讲论经义的特点并辩论儒、道、佛的异同,互相问难辩论。

三、专科教育的兴起

1、律学:

律学在三国、南朝和北朝时期都有开设,自三国时期的魏开始。魏明帝时期,接受卫觊(ji,去声)的建议设立律学博士,所教课程以《法经》为主。《法经》为战国时期李悝所著,汉初时期萧何把《法经》从六篇增为九篇,后来逐渐增加到六十篇。马融、郑玄等都为其做过章句,“明帝时诏用郑玄章句作为教材”。

2、文学:

文学专科的兴办主要也开始于魏时期,曹氏父子就是这个时期的大文学家,他们对文学的重视也会反映到教育体系当中来。魏晋南北朝时期,产生了很多的文学大师和优秀的作品,南北朝时期,萧统精选前人作品,主编形成了《文选》,在当时的学校教育中产生了深远影响;刘勰撰成了总结文学理论的旷世名著《文心雕龙》;钟嵘著述了诗歌创造理论的《诗品》。分别在后期的历史中成为官学的教材。

3、医学:

汉末至三国时期。医学大师张仲景写出了著名的《伤寒论》,后发展成为《内经》和《难经》,收集了有效方剂,总结了当时的医学成就,成为此后医学重要的经典著作和医学学科的教材。

4、算学:

汉末至三国时期,我国著名数学家刘徽写成了《九章算术注》和《海岛算经》。《九章算

术》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数学著作,也是此后最重要的算学教材,尤其在用割圆术计算圆周率上提出了比较好的创见。《海岛算经》主要涉及的是利用多次测望所得数据计算远处目的物的高、深、广、远的问题。这两本书,被列为后来的“算学十经”之二。并且北魏时期,《九章算术》已经成为官学的算学教材。

南北朝时期的祖冲之,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数学家,其著作《缀术》后被列为“算经十书”

之一,在唐代时期,被作为国子监算学的教材。

5、玄学

玄学主要教授《老子》、《庄子》、《周易》。颜之推说:“洎(ji,去声)于梁世,兹风复阐,《老子》、《庄子》、《周易》,总谓三玄。武皇简文,躬自讲论,周弘正奉赞大猷,化行都邑,学徒千余,实为盛美。元帝在江荆间,召置学生,亲为讲授。”

6、史学

史学以司马迁的《史记》、班固的《汉书》为教材,至南北朝时期,还出现了史学理论的发展,并且有了范晔的《后汉书》,沈约的《宋书》,萧子显的《齐书》等,其中《后汉书》被列为“四史”之一。

四史:马迁的《史记》、班固的《汉书》、范晔的《后汉书》、陈寿的《三国志》。

四、学校及课程体系多样化的原因

1、儒学的意识形态化

儒学的意识形态化使得儒家经典取得了在学校教育中无可动摇的核心地位。但意识形态化也导致另外一个问题,那就是丧失了创新的机制和潜能。

“意识形态则不断地瓦解和削弱思想,因为它不再是个人的思考,它失去了自由性和超越性。”

“当一些文本在传统与权力的支撑下成为经典,当经典已经有了一个标准化的解释思想,当思想已经有了一个完整而系统的框架,一切都似乎已经有了现成的答案时,一切都在经典解释的范围内,没有意外的变化,没有格外的现象,于是宇宙、社会、人就在这一套符号所固定的思想中运转,这时就会导致一种对思想的轻蔑。特别是当这一套固有的思想又成为确认身份、落实价值的工具时,人们就更加不易去窥望新的思想世界,不易去怀疑旧的思想体系。于是,东汉后期,…博士倚席不讲,儒者竟论浮丽?。尽管表面上文化昌盛,独立的思想和自由的精神在这个时代却逐渐消失,余下的多是徒具形式的文辞。”

——清华大学葛兆光教授

2、社会原因导致佛道的兴起与发展

第一,儒学在维护国家朝纲、社会等级秩序上显得捉襟见肘,使人们对儒学失去希望。魏晋南北朝时期政局动荡,政权分立,各诸侯轮流坐庄,常年战乱不断,孔子所云之“臣弑君”及逼迫先君退位的情况不断发生。

第二,国家乃至地方政府的权力都由世袭贵族把持,平民士族社会地位上升的渠道不畅,不学习的人凭出身地位可以为官出仕,而学习的人倒不能为官出仕,于是人们便开始寻找新的思想资源和兴趣点。于是,本土生长的道教和西来的佛教便进入士人的视野。

3、佛教西来

东汉末年,佛教开始不断传入中国,并在中国的政治和文化、思想和生活方式领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首先从社会现实来看,弥补了普通民众的精神空白。自汉末到隋朝统一之前,政权不断更替,人民生活苦难,而佛教所讲的“三世轮回”的观念,给普通民众带来了希望,他们希望通过现世的受苦受难,来获得来世的清净与幸福。

其次,从学术思想内涵来看,佛教的到来,“其意义更多在于使老庄思想中的某些精神凸显出来,由于其最接近佛教,所以形成了最初理解佛教的语境”,如他们“以…道?来理解…菩提?,以…无?来指代…空?,以…无?待来代替…涅槃?等”,使得人们对佛教的理解有了思想上的基

础,这也为佛教能在中国传播开来并逐步生长和发展提供了基础。自此以后,中国一千多年的历史都是儒、道、佛三教并立,并逐步走向融合与本土化。

4、社会文化的丰富与繁荣导致专科教育的兴起

萧统的《文选》,刘勰撰的《文心雕龙》;医学大师张仲景的《伤寒论》,数学家刘徽的《九章算术注》和《海岛算经》,数学家祖冲之的《缀术》,史学家范晔的《后汉书》等,标志着文化本身的繁荣与多样化,为学校的多样化和课程设置的多样化奠定了基础。

专题4:隋唐时期的教育

教学目标:

了解隋朝时期教育基本情况;

理解隋朝时期实行科举制的历史原因及意义;

掌握唐朝时期中央官学教学基本情况;

掌握唐朝时期各职能部门所属学校教学基本情况;

理解唐朝时期学校教育多样化的历史原因。

教学重难点:

科举制的实施及其历史意义;

唐朝时期学校教育多样化的历史原因。

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隋朝时期的学校教育

(一)官学学校的教育

1、国子学

专收贵族与官僚子弟。学官设有国子博士五人,负责分经教授,助教五人,助博士分经教授。国子学生定额一百四十人,他们的地位高,待遇好,但学习积极性差,成绩最低。

2、太学

与国子学并设,而培养对象和要求不同,“国子以教胄子,太学以选贤良”。设太学博士和博士助教各五人,分经教授。以五经为主要教学内容,学生定额三百六十人,对学生的出身门第要求低于国子学。

3、四门学

与国子学、太学属于同类型的学校,都以教授五经为主,设四门博士和博士助教各五人,分经教授,学生定额三百六十人,主要是地方州县选送的学生,多属于庶族子弟。

4、书学,主要教学内容是传授文字学和各种书体,培养这一专业的人才。设博士和助教各二人,学生定额四十人,多数来自庶族子弟。

5、算学,选择秦汉以来有代表性的数学专著作为教材,设博士和助教各二人,学生定额八十人,大多来自庶族。

(二)科举制的开创

1、原因

第一,隋朝在统一全国后,需要大批的统治和管理人才;

第二,为了排除传统的贵族家庭在朝廷中的势力,维护隋朝自身的统治;

第三,为了缓和阶级矛盾,让其他阶级的优秀分子有机会参加政治以提高社会地位,因此,需要有新的用人制度。

第四,汉朝时期的察举制存在弊端:

察举制中,人才需要有人推荐,如果得不到推荐,再优秀的人才也无出头之日;

具备推荐资格的人,往往是皇亲国戚等权贵,难免用人唯亲;

个人的道德品质和文学才华,很难用一个客观的标准来衡量。

2、创立过程

科举制正式创立之前,隋文帝开皇7年(587年)定制,各州每岁贡士三人,贡士由州县负责选拨,选拨的标准不是德行,也不是经学,而是文章的华美。被选贡士集中到京都,由朝廷再加以考试选拨,标准也是文章的华美。追求文章的华美是南朝士人积久成俗的风气,影响逐渐扩大之后,成为当时的一种文化趋势,并进而影响到取士的标准。

大业二年(606):“隋炀帝始建进士科”。隋炀帝是个文学家,他赞成以文章华美为选材标准,在后期所设的众多科举考试项目中,以考试文章为主的进士科居主导地位,是科举制

建立的标志。

3、评价

第一,通过科举考试选拔文官,是中国古代在人才选拔制度上的一次历史性跨越;

第二,科举为封建朝廷选拔了大批德才兼备的人才;

第三,科举为底层民众子弟进入社会上层开辟了一条通道;

第四,科举考试过程当中的一些措施保证了考试的公平性,八股文具有标准化考试的风格;

第五,科举具有很强的思想控制功能。

二、唐朝时期学校教育

唐朝时期官学包括两个部分:中央官学和地方官学。其中央官学可分两部分:一类是中央直属的官学,主要有国子监负责管理,其中又分为经学学校和专科学校,经学学校包括国子学、太学和四门学,专科学校包括书学、算学和律学;一类是各职能部门附属的专门职业性学校。

(一)中央官学第一大类:中央直属官学

管理机构:国子监

自贞观元年以后,国子监既是独立的教育行政机构,又是国家的最高学府,兼具教育行政的职能和办学育才的职能。负责管理京都的儒学系统,不负责儒学系统之外的各行政部门设置的附属学校,也不管理地方官学和民间私学。

国子监下辖七学:

唐武德初年时,国子监只有三学,分别是:国子学七十二员,太学生一百四十员,四门生一百三十员。到贞观二年,增加了书学和算学。贞观六年,再添律学。至此,国子监已达六学。规模有较大发展。后天宝九年,增置广文馆,以修进士业者为学生。至此国子监下属七学。贞观年代和开元、天宝年间,国子监的规模达到最高,学生人数最多时达到八千余人。

国子学、太学、四门学设置较早,学生占国子监多数,以培养统治人才为目标,以学习儒家经典为基本内容,以参加科举为正常出路,是国子监的最主要的组成部分。

律学、算学、书学占国子监的少数,以培养国家行政机关专业人才为目标,以学习专科知识为基本内容。

广文馆设置较后,它是进士科应试者再进修的学校,以应试项目所需知识为内容,学习阶段适应科举考试的周期,以应试进士及第为目标。

七类学校中,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和广文馆属于经学学校,律学、算学和书学属于专科学校。

隶属国子监管理的第一类学校:经学学校

1、经学学校的教师和学生

(1)国子学

教师:博士五人,正五品上。助教五人,从六品上。掌佐博士分经教授。直讲四人,掌佐博士、助教以经术讲授。

学生:三品以上及国公子孙,从二品以上曾孙为生者。

(2)太学

教师:博士六人,正六品上;助教六人,从七品上。

学生:掌教五品以上及郡县公子孙,从三品曾孙为生者,五分其经以为业,每经百人。

(3)四门学

教师:博士六人,正七品上;助教六人,从八品上;直讲四人;

学生:掌教七品以上,侯伯子男子为生,及庶人子为俊士生者。

(4)广文馆

教师:设博士四人,助教二人,

学生:国子生业进士者,即专门为培养投考进士科的学生。

2、经学学校的课程体系

专业课:

《唐六典》卷二一《国子监》载:“凡教授之经,以《周易》《尚书》《周礼》《仪礼》《礼记》《毛诗》《春秋左氏传》《公羊传》《谷梁传》各为一经”。九经是法定的基本课程,每经都是独立的一门课程。

经文的解释不容曲改,所用皆为可靠通达的名家注本。《周易》用郑玄、王弼注;《尚书》用孔安国、郑玄注;《三礼》《毛诗》郑玄注;《左传》服虔、杜预注;《公羊》何休注;《榖梁》范宁注。后统一采用孔颖达领导编著的国定教材《五经正义》,把经文、经注、经义连成一体。

公共课:

第一,兼习之经:《孝经》《论语》《老子》。

《孝经》《论语》作为公共课一直比较稳定,而《老子》作为公共课的情况则随唐统治者的态度而改变。据《唐会要》卷七五《明经》载:长寿二年(693),令停习《老子》,贡举人皆习武则天的《臣轨》。神龙元年(705)令停习《臣轨》,依旧习《老子》。天宝元年(742)令停试《老子》,改习《尔雅》。贞元元年(785)令停习《尔雅》,改习《老子》。贞元十二年(796)令停习《老子》,依旧习《尔雅》,以后就一直学的是《尔雅》。

第二,学书,日纸一幅。书法在唐代极其受到重视,是选官的四项标准之一。尤其在殿试时,评选状元的主要依据就是书法了。

第三,习礼仪,《新唐书》卷四八《百官志》载:“学生以长幼为序,习正业之外,教吉凶之礼,公私有事则相仪。”重要的不在于背诵,而在于能够演习,能够在各种场合做到礼仪规范。

第四,习策,唐代科举考试不论明经、进士都要试策,学生以参加科举为出路,习策以应付将来的考策。习策一般以及第者优秀策文为范本,间或有博士或助教的讲解,指导把握写作策文要领,或命题于课余习作。

课程计划的安排:专经直进。

据《唐六典》卷二一《国子监》载:“国子博士、助教分经以教授”。分经之法为:“五分其经以为之业,习《周礼》《仪礼》《礼记》《毛诗》《春秋左氏传》每经六十人,余经亦兼之。”

“凡博士助教,分经授诸生,未终经者无易业。”

通经的要求:

在中央官学的学生,要通两经并经国子监考试及第,才能出学参加礼部主持的省试,乡贡也是要通两经才能参加科举。

而通经的要求,根据《新唐书》卷四四《选举志》载:“通二经者,大经小经各一,若中经二。通三经者,大经、中经、小经各一。通五经者,大经皆通,余经各一,《孝经》《论语》皆兼通之。”

而大中小经主要根据篇幅字数的多少来区分,其中《礼记》《左传》为大经,《毛诗》《周礼》《仪礼》为中经,《周易》《尚书》《公羊》《榖梁》为小经。

修业的年限:

《唐六典》卷二一《国子监》:“习《孝经》《论语》限一年完成。《尚书》《春秋公羊》《榖梁》各一年半,《周易》《毛诗》《周礼》《仪礼》各二年;《礼记》《左传春秋》各三年。”

3、经学学校的考试

经学学校的考试分为平时考试和毕业考试,其中平时考试又有旬试、月试、季试和岁试。

旬试:《唐六典·国子监》国子博士督课之法规定:“每旬前一日,则试其所习业。试读

中国教育史复习要点

《中国教育史》复习要点 第一章 1、简述夏、商、西周的文教政策。 (一)学在官府 第一,惟官有书,而民无书。第二,惟官有器,而民无器。第三,惟官有学,而民无学。(二)官师合一 1、教师由官吏兼任,官职为当教师的前提条件; 2、师资的选聘任用,均由政府包办; 3、教师无真正的专业精神可言。 (三)政教合一 l、教育与政治的叠合,教化是政治统治的重要手段和内容,施教机构就是行政机构或教育行政管理机构;2、教学内容与官方意识形态密不可分;3、读书与做官发生密切联系。 2、简述秦代的文教政策。 (一)崇法尚刑,以法为教 (二)强化文化学术的高度统一 1、书同文:许慎:“言语异声,文字异形”。丞相李斯将由籀文改造的大篆简化为小篆(又称秦篆),编《仓颉篇》。中车府令赵高编《爰历篇》。太史令胡毋敬编《博学篇》。汉代塾师将三篇合一,统称《仓颉篇》。汉代狱吏程邈创制隶书。 2、行同伦:“黔首改化,远迩同度”。 3、禁私学,以吏为师。“以吏为师”是指在政府机关附设“学室”,由吏对弟子进行教训,以培养刀笔小吏。 4、禁游宦。“游宦”是指通过游说宣传自己的主张,以达到从政做官目的的知识阶层。 5、设三老以掌教化

6、颁挟书令,焚书坑儒 (三)设置博士官 3、了解李斯、赵高、胡毋敬所编写的字书名称。 丞相李斯将由籀文改造的大篆简化为小篆(又称秦篆),编《仓颉篇》。中车府令赵高编《爰历篇》。太史令胡毋敬编《博学篇》。汉代塾师将三篇合一,统称《仓颉篇》。汉代狱吏程邈创制隶书。 4、简述汉初以及汉武帝制定的文教政策。 (一)各家并存,推重“黄老之学”的汉初教育政策 1、重视知识分子作用 2、允许开办私学,恢复各派学术 3、废除挟书令 (二)汉武帝“独尊儒术”的文教政策 1、“推明孔氏,抑黜百家” 2、兴太学以养士 3、重视选举,任贤使能 5、了解卧碑文、训士卧碑文的对应朝代。 国子监设绳愆厅;立《卧碑文》(明)、《训士卧碑文》(清)。 6、简述古代文教政策基本特点。 一、极为重视对文教政策的制定 二、文教政策充分发挥了为政治经济服务的作用 三、鼓励官学的发展,允许私学发展,私学成为官学的重要补充 四、注意到人才培养与人才选拔任用的联系 五、贯穿着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三者并重的精神 六、强调以道德教育为中心 第二章 1、简述学校教育萌生的前提条件。 1、阶级的分化和国家机器的产生 2、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分离 3、文字的创造与知识的积累。

简明中国教育史复习资料

简明中国教育史复习资料 第一章原始社会和夏、商、西周的教育 1.西周的教育政策和学制系统——国学 天子所设大学,诸侯所设的大学,书上 西周学校的教师和教育内容——西周的教育内容 (1)大艺:诗、书、礼、乐称为?大艺?,是大学的主要课程。 (2)小艺:书、数称为?小艺?,是小学的主要课程。 (3)礼:①?礼?类似政治伦理课,是西周大学中最重要的课程。?礼?包括了整个宗法等级世袭制度、道德规范和仪节。②《左传·隐公十一年》:?礼者,经国家、定社稷、叙人民、礼后四者也。?这反映了?礼?的重要性,是立国的准绳,具有国家根本大法的性质,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命运,贵族子弟学会了?礼?,在政治活动、外交活动及道德生活中,行动才会合乎规范,站稳贵族的立场,显示贵族的尊严,有利于任官和治民。 ③大学中所教的?礼?,则是贵族生活中所常见的?五礼?:吉礼、凶礼、宾礼、军礼、嘉礼。 2.(什么是“射”,什么是“御”?)“射”和“御”是军事训练课。 ①?射?是指射箭,西周贵族子弟到了入小学年龄,就要接受正规训练,不能射箭的人,不能称男子之职。?射?在国学、乡学中都是重要的内容,都有一定的教练场所。西周对射箭的教练十分重视,射箭的训练也十分严格,国学、乡学都要为贵族青少年参与大射和乡射准备条件。每年大祭之前要举行射箭比赛,选拔武士,仪式隆重,并饰以礼乐。 ②?御?是指驾车。贵族子弟达到一定年龄就要进行驾车技术的训练,并以能御、未能御区别长幼。驾车要沉着、敏捷、熟练,并能随时配合射手,创造有利的射击机会,所以说学习驾车要经过严格的训练。 第二章春秋战国时期的教育 1.(什么是稷下学宫?)(P20) 稷下学宫是战国时期齐国的一所著名学府,是战国时东方的文化教育中心,也是诸子百家学术争鸣的中心场所,因其建于齐国都城临淄的稷门之下而得名。作为一种教育机构,稷下学宫虽然是齐国官办,但它实际上又是由许多私学组成,因此,稷下学宫更像是一所私学联合体,综合发展了春秋以来私学的长处。 2.孔子的教育思想(P23-39) (一)孔子在教育基本理论上的主张 (1)关于教育的作用和地位1教育的社会功能:教育与政治、经济、军事、行政、法律的关系;2教育对个人发展的作用。 1.关于教育的对象 ?有教无类?的基本含义就是主张打破少数奴隶主贵族对文化教育的垄断,扩大受教育的对象,使那些愿意学习而在经济条件和时间上又允许的人都能入学,不论贫富、贵贱以及?国别?,都可有受教育的权力和机会。 ①孔子提出?有教无类?的主张,扩大了受教育的范围。②孔子并不是主张人人平等地受教育。认为下等民众不必受教育,或不能受同等的教育,仍然坚持教育的等级观念?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2.关于教育的目的:培养德才兼备的君子。通过教育来培养士、君子?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 3.关于教育内容:道德教育和知识教育,一般文化知识的学习服从于道德教育的需要。 六经《诗》、《书》、《易》、《礼》、《乐》《春秋》都向学生传授,排除了天命鬼神等迷信色彩的内容。 (二)孔子的教学思想 1.因材施教:这项原则主要解决教学中统一要求与个别差异的矛盾。孔子本人并没有提出?因材施教?这个命题,朱熹概括孔子的教学经验时,指出:?夫子教人各因其材?,遂有?因材施教?的名言。孔子的教育实践却充分体现了这一原则,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从学生实际出发进行教育和教学。 2.启发诱导:?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这项原则主要解决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调动学生积极性的矛盾。 3.学思并重:阐述了学与思的辩证关系,他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只学习不加思考就会迷乱而不明,只思考不学习就会空乏而不实。 (三)孔子的道德教育思想 德育内容以礼和仁为核心,以孝为基础的社会伦理关系。 1.立志乐道:?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朝闻道,夕死可矣。? 2.克己内省:道德教育贵在培养道德自觉,自我约束,自我反省。 3.身体力行:?力行近乎仁?。身体力行也可以说要知行统一、言行一致。首先要成于内而形于外,道德修养的高低要见诸行动。 4.改过迁善:发扬优点、长处和克服缺点、错误 5.德育内容:仁爱、孝悌、忠恕、礼义、诚信 (四)孔子关于教师的论述 1.学而不厌,诲人不倦;2热爱学生,对学生无私无隐,全力教诲;3以身作则,身教重于言教。 3.孟子的教育教学思想(P43) 盂子根据对教育的作用的看法,确定教育目的为?明人伦?。教育内容是以孝悌为主体的道德教育。

中国教育史精讲

中国教育史 原始社会教育的最本质特点是无阶级性。 中国历史上记载最早的儿童识字课本是《史籀篇》。 制度化教育诞生的标志是学校的出现。 西周教育的特征:学在官府 私人讲学兴起的原因:官学衰废,学术下移,新兴士阶层出现 私人讲学兴起的意义 冲破了西周以来学在官府,学校教育为官府所垄断的局面,打破了政教合一,官师合一的旧官学教育体制,使学校成为了独立的活动。 私学扩大了教育对象 使教育内容与教育方式得到了新的发展 私学提倡思想自由,有利于学术繁荣 促成了学校教育服务社会政治的古代教育传统的形成,例如孔子的“学而优则仕”。 稷下学宫 性质:由官家主办而由私家主持的特殊形式的学校,是战国时代的最高学府。由养士制度发展转化来的教育机构。创办学宫的目的是招贤纳士。 任务:讲学,著述,育才,咨询议政 特点:学术自由,待遇优厚 历史意义: 促进了战国时期思想学术的发展,显示了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独立性和创造性精神,创造了一个出色的教育典范。 孔子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 贡献:1 首创私学,2 编订六经 教学方法:因材施教——孔子是首倡因材施教的教育家 启发诱导——世界上最早提出启发式教学的教育家。启发式教学成败的关键在于 是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学,思,行并重4由博返约 道德教育 道德修养的原则和方法 立志——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克己——严以责己,宽以待人 力行,中庸,内省,改过 孟轲的思想——性善论与教育作用 性善论的内容:善性是指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即仁,义,礼,智理论价值:1认为人生来就有理智的善端,强调了人与动物的区别是人生来就有的2他所说的善性是人生来就有的,他的性善论是以唯心主义哲学为理论基础 他认为教育的作用在于:一是求放心,即恢复失去的善性,二是存心,养性,保持和发扬固有的善性。他认为仁政的根本在于得民心,而教育又是得民心的最有效地手段。 明人伦与教育目的 大丈夫的人格理想 标准: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实现:持志养气,动心忍性,存心养性,反求诸己

中国教育史重点总结知识分享

中国教育史重点总结 1、学校萌芽的传说—学校的名称9 2、西周的六艺教育及其特点 3、辟雍/大学、小学、乡校/官师合一 西周大学教育场所的一种名称。据说辟雍四周环水,中间高地建筑学宫,组成四合式的大院。这些学堂居于不同的方位有不同的用途,而获不同的名称。因其为官方最高学府故称学宫。它的四周有水环绕,又称泽宫。它是教射、比射选士的场所,又称射宫,其实一也。 4、私学的兴起26 (一) 官学见于史传记载的只有两件事,即鲁僖公修泮宫,郑国子产不毁乡校。这些缺乏事迹可供记载说明官学不仅没有新发展而且走向衰落。影响官学衰落的诸多原因中 (1) 贵族子弟命定为统治者,学习文化知识与其权位并无直接联系。他们养尊处优,只图享受而不重教育,缺乏上进精神失去学习动力。官学 (2) (3) 不论国学还是乡学都难以维持。宫廷中的一部分司礼司乐的专家以及其他方面的一些知识分子流散四方,发挥自己的一技之长以传授为业在社会中谋生,造成文化下移的现象。民间分布有多种学术人才, (二) (1) 1 权机构。而士阶层中有许多有才能的人在,活动能量颇大,在政治斗争或军事斗争中发挥重要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 2、新兴地主阶级为了扩大自己的经济利益和政治势力也需要士来为自己服务。 3、士从自己的利益和政治立场出发也积极投靠有权势的人,寻找出路,以实现自己的政治主张。 由于政治斗争的需要,养士出现了竞争,养士之风开始形成。社会上有大批自由民争着要成为士,首先需要学习文化知识,从师受教,这就成为新时期教育发展的推动力量。没 (2) 地主阶级迫切需要掌握文化的新人才、以新的思想理论来为他们的利益服务。他们成为促进新的文化机构——私学发展的社会力量。 私学的出现是历史的必然,私学的产生是由于社会发展的需要。私学的发展促进了思想学术上的百家争鸣 5、全面掌握孔丘的教育思想29 重视教育的作用 ——中国自夏商周依赖就有重视教育的优良传统,孔丘继承了这种优良的传统并进一步在理论上加以发展。 ——孔丘认为教育对社会的发展有重要的作用,是立国治国的三大要素之一。教体育事业的发展要建立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之上。治国的基本大纲要解决三个条件即:庶、富、教。 即首先要有较多劳动力,其次要是人民群众有丰足的物质生活,左后要使人民受到政治伦理教育,知道如何安分守己。这三者的先后顺序表明三者之间的关系,庶与富是实施

简明中国教育史复习资料53257

简明中国教育史复习资料 考试题型 填空题(15题/15分)、名词解释(5题/20分)、列举题(4题/12分)、简答题(4题/24分)、论述题(2题/29分) 第一章原始社会和夏、商、西周的教育 1.西周的教育政策和学制系统——国学 天子所设大学,规模较大,分为五学,辟雍居中,又称太学,此外四周分设四学,兼用四代之制:水南曰“成均”,取五帝之学名,习乐德、乐语、乐舞者居之;水北曰“上痒”,取虞学之名,典书、诏书者居之;水东曰“东胶”,取夏学之名,学干戈羽龠(yue)者居之;水西曰“西雍”,取殷学之名,亦曰“瞽(gu)宗”,学礼者居之。《大戴礼记》也载有天子五学之说:“帝入东学,上亲而贵仁;入西学,上贤而贵德;入南学,上齿而贵信;入北学,上贵而尊爵;入太学,承师而问道。” 诸侯所设的大学,规模比较简单,仅有一学,因半环以水,故称“頖宫”,又名“泮宫”。说明西周的“国学”也具有明显的等级性。 2.西周学校的教师和教育内容——西周的教育内容 (1)大艺:诗、书、礼、乐称为“大艺”,是大学的主要课程。 (2)小艺:书、数称为“小艺”,是小学的主要课程。 (3)礼: ?“礼”类似政治伦理课,是西周大学中最重要的课程。“礼”包括了整个宗法等级世袭制度、道德规范和仪节。 ?《左传·隐公十一年》:“礼者,经国家、定社稷、叙人民、礼后四者也。”

这反映了“礼”的重要性,是立国的准绳,具有国家根本大法的性质,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命运,贵族子弟学会了“礼”,在政治活动、外交活动及道德生活中,行动才会合乎规范,站稳贵族的立场,显示贵族的尊严,有利于任官和治民。 ?大学中所教的“礼”,则是贵族生活中所常见的“五礼”:吉礼、凶礼、宾礼、军礼、嘉礼。 3.(什么是“射”,什么是“御”?)“射”和“御”是军事训练课。 ?“射”是指射箭,西周贵族子弟到了入小学年龄,就要接受正规训练,不能射箭的人,不能称男子之职。“射”在国学、乡学中都是重要的内容,都有一定的教练场所。西周对射箭的教练十分重视,射箭的训练也十分严格,国学、乡学都要为贵族青少年参与大射和乡射准备条件。每年大祭之前要举行射箭比赛,选拔武士,仪式隆重,并饰以礼乐。 ?“御”是指驾车。贵族子弟达到一定年龄就要进行驾车技术的训练,并以能御、未能御区别长幼。驾车要沉着、敏捷、熟练,并能随时配合射手,创造有利的射击机会,所以说学习驾车要经过严格的训练。 第二章春秋战国时期的教育 1.(什么是稷下学宫?)(P20) 稷下学宫是战国时期齐国的一所着名学府,是战国时东方的文化教育中心,也是诸子百家学术争鸣的中心场所,因其建于齐国都城临淄的稷门之下而得名。作为一种教育机构,稷下学宫虽然是齐国官办,但它实际上又是由许多私学组成,因此,稷下学宫更像是一所私学联合体,综合发展了春秋以来私学的长处。 2.孔子的教育思想(P23-39) (一)孔子在教育基本理论上的主张

王炳照《简明中国教育史》(第4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第10~12章【圣才出品】

第10章维新运动和清末“新政”时期的教育 10.1 复习笔记 一、维新运动时期的教育改革 甲午战争失败以后,早期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潮,开始转变为救亡爱国运动,即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严复等领导的维新变法运动。从1898年6月11日进入高潮,至9月21日,慈禧发动政变结束,共103天,史称“百日维新”。 1.维新派与顽固派、洋务派在教育问题上的论争 以康有为为首的维新派要求改变封建专制政体,实行君主立宪,兴办新式工业,发展资本主义经济,改变取士制度,学习西方文化等。这一切都受到封建统治者的抵制,双方展开尖锐的论战。这场争论反映在文化教育上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要不要反对三纲五常为中心的封建伦理道德; (2)要不要提倡西学,批判中学; (3)要不要废八股,变科举,改革封建主义的教育制度。 2.维新派在变法运动中的教育活动 自1888年,康有为上第一奏折开始,维新派屡用上书请愿的办法,希望能说服光绪皇帝接受变法主张。另外,他们还在社会上广泛地制造舆论,通过组织学会、兴办学校、设立报馆、著书、翻译等办法,宣传维新变法的主张,培养变法人才。 (1)兴办学堂 维新性质的学堂包括以下两类:

①是维新运动的代表人物为培养维新骨干、传播维新思想而设立的学堂,著名的有万木草堂(1890)、湖南时务学堂(1897)。万木草堂、时务学堂等资产阶级维新派办的学校,反映了资产阶级对教育的要求,在教育目的、教育内容和方法上都有别于封建主义的旧教育。从这些学校里,培养出一批变法人才。但这些学堂,也还存在一些封建主义因素,在课程上还有不少封建主义的内容,在道德训练的方法上,不少是出自宋明理学家的教育主张。 ②是在办学类型与模式、招生对象、教学内容等某个或某些方面对洋务办学观念有所突破,领风气之先。著名的有北洋西学堂(1895)与南洋公学(1896)、经正女学(1898)。 其他具有维新性质的学堂如严复协助张元济在北京创办的通艺学堂(1897)、徐树兰捐资创办的绍兴中西学堂(1897)、谭嗣同发起创办的浏阳算学馆(1897)等也都较为著名。 (2)兴办学会与发行报刊 维新派还通过创办各种学会和发行报刊来宣传维新思想。著名的有1895年8月康有为与陈炽在北京发起并筹资创办的《万国公报》(后更名为《中外纪闻》),在上海创办的《强学报》,梁启超在上海创办《时务报》,严复在天津创办《国闻报》等等。 总之,维新派以学会为阵地,以报刊为传媒,讲西学,论国事,宣传变法主张,抨击封建势力,进行维新思想的启蒙,与维新学堂相互补充,起到了扩大教育面,开民智、新民德的作用。使不少人逐渐认识到维新变法的意义,参加和支持变法,扩大了维新变法运动的社会基础。 3.“百日维新”中的教育改革 (1)“百日维新”中的教育改革措施 ①废除八股,改革科举制度; ②设立京师大学堂;

中国教育史期末考试内容

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中国教育史》 试卷(A B C) 一、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 1、美国教育家克伯屈1918年创立____________________,该教学方法于次年输入我国。 2、1862年6月11日,_________________正式开学,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教育的开端。 3、明朝自嘉靖后,连续发生过四次大规模的________________事件。 4、______________作为西方列强文化侵略政策的一部分,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上,具有两重性 5、_______________是魏晋南北朝时期选士的主要制度。 6、汉代名师大儒办的私学,通常包括两种学生,即及门弟子和________________。 二、名词解释题(每题5分,共35分) 六艺教育22 两周国学、乡学、小学还是大学,都是以“六艺”为基本学科,只是在要求上有所不同。西周的教育内容总称为六艺教育,它是西周教育的特征和标志。六艺包括礼乐、射御、书数。它包括多方面的教育因素:既重视思想道德,也重视文化知识,既重视使用技能。包括德智体美多方面的教育,形成了一种教育传统,对后世产生深远的影响。 有教无类32 孔丘提倡“有教无类”作为办学方阵,指导他的实践活动,是孔丘思想的组成部分。有教无类本来的意思是:不分贵贱贫穷和种族,人人都可以入学受教育。孔丘实行有教无类的方针,广泛地吸收学生。实行有教无类的方针,满足了平民入学受教育的愿望,适应了社会的需要,将受教育范围扩大化,有利于中华文化的发展。 性恶论73 荀况批评性善论,未得到实际验证,是一种无实用价值的理论。他认为,性恶论更能说明问题。荀子认为,人的本能中不存在道德和理智,如听任本能发展而不加节制,必将产生暴力,所以说人性恶。因此在谈论人性的时候,应该把人的先天素质与后天获得的品质区分开来。荀况的性恶论是其教育思想和政治思想的基础理论。 稷下学宫55 稷下学宫是战国时代齐国一所著名的学府,因齐国君主在稷下设立学宫,稷下学宫因此得名。它既是战国百家争鸣的中心与缩影,也是当时教育上的重要创造,其性质是一所由官家举办而由私家主持的特殊形式的学校,同时是一集讲学、著述、育才活动为一体并兼有咨议作用的高等学府。具有学术自由、待遇优厚,与齐国政治息息相关。对我国古代学术、文化、教育产生过重大的历史影响。 三纲领八条目91 《大学》的提出了“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被称为“三纲领”是一个要求由低到高、

考研中国教育史的复习要点

考研中国教育史的复习要点 1.原始社会的教育有哪些特点? 答:原始社会教育表现出与以店阶级社会教育迥然不同的一些特点:①教育的社会性和无阶级性。原始社会的集体生产与集体生活,决定了其教育也是集体的、公共的、社会性的活动,没有阶级的界限。②教育不是专内的社会活动。原始社会的教育尚未从社会生产和生活中分化出来,它的主要途径是通过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实践来进行。③教育以口耳相传和观察模仿为主要手段,因为原始社会文字尚未出现,也没有专门的教学场所和教师,当时教育手段极为简陋,主要是口耳相传、观察模仿。 2.春秋战国私学的兴起有何意义? 答:春秋战国时期的私学兴起,是中国教育史上的划时代的革命:①它冲破了"正教合一"的枷锁,教育从政治活动中分离出来。完成了学校教育独立化的过程。 ②教师不再是官吏,而成为以教育人为谋生之道的专业化的教育工作者。③扩大了教育对象,使受教育的范围由少数贵族扩大到广大平民,教育的社会基础更为广阔。④有利于教育经验的积累和教育理论的形成,出现了以(学记)为代表的一批教育专著。 3.简述孔子"有教无类"的教育主张。 答:"有教无类"是孔子的办学方针,它规定了孔子办私学的教育对象,其基本含义是,不分华夷,无别贵贱,扩大受教育的对象,使那些愿意学习而在学力、经济条件和时间上又允许的人,都可有受教育的权力和机会。这一教育主张顺应了社会历史进步潮流,打破了少数奴隶主贵族对文化教育的垄断。扩大了受教育的范围,符合教育事业的发展趋势。 4.评析孔子"学而优则仕"的教育主张。 答:"学而优则仕"是孔子的学生子夏提出来的,但它在理论上集中地概括了孔子的教育目的。其基本含义是主张把官职与学习紧密联系起来,有官职的人应该是受:过教育并继续学习的人,受过教育的人应该得到一定的官职,教育就是要培养能治国安民的贤能之士。 "学而优则仕"教育目的论的提出,在当时具有很大的进步意义:①反对不学而仕的世袭制,为平民开拓了从政的道路;②把学优与仕优联系起来,以学优保证仕优,有利于推行贤人治邦,改良社会政治。但是,这一教育目的论对中国古代教育也产生了一些消极影响;①过于突出教育的政治功能,忽视了教育的经济功能,强化了中国"官本位"的传统观念;②以名利为诱饵,使中国知识分子从一入学读书始,就产生严重的功名意识,形成"两耳不闻窗外事,二心只读圣贤书"的传统观念。

关于中国教育史 的知识

中国教育史 1、四书为儒家主要经典《论语》、《孟子》、《大学》、《中庸》;五经为儒家经书《诗》、《书》、《礼》、《易》、《春秋》。 2、西周的教育制度是“学在官府”,官师合一,政教一体是“学在官府”的重要标志。西周学校的教育内容涉及很多方面,特别重视道德教育,以“明人伦”为其核心。“六艺”教育是西周教育的内容和标志,这些教育内容都是由造就“修己治人”的治术人才的总目标决定的。西周天子所设的五学中的中心学校是辟雍(太学)。 3、春秋时期齐国创建的著名高等学府“稷下学宫”,实行教学、研究与咨议相结合。 4、春秋战国时期私学兴起的社会原因是士阶层的崛起和百家争鸣。战国时期并称显学的两大学派是墨家学派和儒家学派。 5、《史籀篇》是著录于史册的最早的蒙学教材。(中国最早的一部字书) 6、夏代是我国奴隶制学校教育的创立的开端。夏代学校序的主要内容是军事教育 7、《弟子职》是稷下学宫的学生守则,也是中国教育史上第一个较完备的学生守则。 8、《书》即后世儒家称之为《书经》,又名《尚书》,它是中国最古的记言的历史。我国最早的一部资料汇编,保存着有关殷周二代的政治、军事、经济和文化方面的重要资料。 9、《春秋》又名《春秋经》,它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编年史。《大学》中提出大学教育的最终目标是至善。 10、《学记》世界教育史上最早的系统的教育理论著作。主要论述教育的实施,其着眼点偏重于教育过程内部的关系。 11、汉代太学的建立,标志着我国封建官立大学制度的确立。 12、汉代文教政策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建元五年,汉武帝将儒家经典列为官学,设立五经博士。完成了史称“罢黜百家,表彰六经之举,”标志着“独尊儒术”文教政策的确立) 13、汉代教育体系可分为中央官学和私学两大类。中央官学包括太学、鸿都门学、四姓小侯学(官邸学)、文翁兴学。文翁兴学是汉代最早的官方办学举措,比太学的兴办还要早十余年,它又是汉代地方官学的先导。 14、汉代的人才选拔制度是察举制。魏晋南北朝选拔人才的制度是九品中正制,它始于魏,行至南北朝,到隋朝被科举制所代替。 15、鸿都门学是我国,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所文艺专科学院。它的设置还为后代各种专门学校的开设开辟了道路。 16、三国时期的刘劭所著的《人物志》是我国整个封建社会时期一部不可多得的人才教育学著作。 17、魏晋南北朝时期家庭教育的代表作是颜之推的《颜氏家训》,这是中国第一部以论述儿童教育为

中国教育史知识点归纳

中国教育史 1.原始人群时期的教育 教育内容:简单、名副其实的生活教育 教育方式:综合习惯言传身教(口耳相传、行为模仿) 2.氏族公社末期学校的萌芽 (1)学校萌芽的原因(理解) 政治上,氏族社会末期部落显贵对文化知识的垄断促使教育的分化; 经济上,生产力的发展,剩余产品,体脑分工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可能性; 文化上,文化的发展、知识的积累,尤其是文字的形成,为学校的产生创造了有利条件。(2)学校萌芽的传说(学校的名称) 成均——实施乐教之地 庠——养老与教育 (3)原始社会教育的特点 ①教育目的一致,教育权利平等; ②以生活经验为教育内容,包含多种方面; ③教育活动在生产生活中进行; ④教育的手段局限于言传身教; ⑤男女教育有区别,根源在于分工; ⑥教育还没有专门的场所和专职人员。 3.西周的学校的特点 A.设置完备 (1)两类:按行政级别分为 国学:设在王城及诸侯国都(中央学校) 乡学:设在国都郊外的六郊(地方学校) (2)两级:按入学年龄分为 小学:在公宫南之左 大学:在郊,天子曰辟雍,诸侯曰泮宫 4.西周教育制度的主要特征——学在官府 (1)学在官府:学术和教育为官方所把持。国家有文字记录的法制规章、典籍文献以及祭祀典礼用的礼器全都掌握在官府,普通百姓根本无缘接触到。 (2)“学在官府”的原因 客观原因:社会生产力低下,影响文化教育的发展。(唯官有书,而民无书;为官有器,而民无器;为官有学,而民无学) 根本原因:奴隶主贵族专制,统治阶级想通过垄断文化教育,在贵族子弟中培养治国人才。(3)“学在官府”的具体表现——官师不分,政教合一 5.西周的教育内容——“六艺”教育 礼乐射御书数 《史籀篇》是中国历史上记载最早的儿童识字课本,已失传。

王炳照《简明中国教育史》(第4版)课后习题详解(第9、10章)【圣才出品】

第9章鸦片战争到洋务运动时期的教育 1.试述清末封建教育的衰落及向近代教育转型的历史趋势。 答:鸦片战争之后,中国逐步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与此同时,封建传统教育日益空虚无用。封建教育向近代教育转型就成为不可逆转的历史趋势。 (1)清末封建教育的衰落 鸦片战争前后,清朝已成为一个衰老的封建帝国,教育仍沿用旧制,日益空疏、腐败,各种矛盾加深。 ①科举制度的腐败。清末科举流弊百出。“四书”中可以出的题目大多出尽,于是便硬编出很多偏题、怪题,甚至把经书上毫无相关的词拼在一起命题作文,考试严格规定文章必以八股为体裁,书写字体必用小楷。士子即使是考上了进士,亦多无真才实学。而不学无术,花钱买取功名的现象也很常见。 ②官学名存实亡,私学教育也空疏腐化。清末在教育制度上,中央设国子监,地方有府学、州学、县学、书院,此外还有义学、社学、私塾。但这些学校,大多徒具其名。并且学校与科举紧密相连,只有府、州、县学的生员,才有参加科举考试的资格,官学成为科举的附属。当时,遍布全国各地的各种形式的私塾,倒是清代士子真正读书受教育的地方,但教育内容仍以儒家经典为中心,士子苦读多年,同样无真才实学。 ③实行思想钳制,大兴文字狱。为了维持摇摇欲坠的统治,清朝政府极端顽固守旧,闭关自守,对知识分子实行高压政策,进行思想钳制,不允许有任何新思想产生。他们大兴文字狱,强调读书士子必须遵守“圣谕广训”、“卧碑”等。在学术上,极力推崇义理学、考据学、辞章学,把这些定为学术正统,其他黜为异端。尤其推崇义理之学,将之视为儒家正宗,

成为统治阶级的代表思想,特别提倡程朱学说,朱熹注的《四书》和程朱一派解释的《五经》,成为科举考试的标准,也是学校教学的依据,其他学派均视为邪说。考据之风沿续到清末也很盛行,专讲古代训诂名物,校勘古典经籍,引导学者专钻故纸堆,脱离现实,保全自己。 (2)封建教育向近代化转型的历史趋势 ①中国社会政治、经济的变化,是中国封建传统教育向近代教育转型的最根本的社会原因。资本主义列强用大炮轰开了中国的大门。中国社会遇到了数千年未有之变局,一个经过长期缓慢发展的古老的封建社会,一步一步地变成了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中国社会进入了近代时期。政治上大一统的中央集权被打破;经济上自给自足的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然经济逐步解体,宗法家族制度的经济基础被破坏;思想观念上占统治地位的儒家思想体系失灵,无论怎样“克己复礼”、“忠君重道”均无法抵制洋枪大炮;只通过科举选取封建士大夫的人才培养模式,已不符合新形势对人才的要求。 ②传统教育的空虚无用是其向近代教育转型的直接原因。随着中国社会的巨变,传统的教育日益显示出其不合时宜。封建的教育制度和教育内容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教育也不能为社会的发展提供合格的人才。随着中国国门被打开,传统的教育观念与教育制度、内容、方法等都将受到难以避免的冲击,它必然也必须向近代教育转型。 2.简述太平天国对封建主义教育的冲击和文教改革。 答:(1)对封建主义教育的冲击 太平天国起义后,采取了坚决反儒的政策。奠都南京以后,由坚决反儒的政策,变为改造的政策,有组织地对儒家经典进行修改。 (2)文教改革

中国古代音乐史教案

中国古代音乐史教案 授课内容\教学目的\知识点\教学过程\教学方法\音响图像资料\思考题\参考文献 第一周 授课内容:中国古代音乐史学概述 一、音乐史和音乐史学 二、中国古代音乐史学的研究范围、研究对象及目的 三、中国音乐史学的学科特点 四、中国古代音乐史学的研究方法 五、谈谈如何学习研究中国古代音乐史 教学目的: 使同学们在开始学习具体的中国音乐史内容之前,对该学科的学科性质、学习方法、研究方法、发展状况有所了解。为今后的中国音乐史的学习和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本章知识点:(略) 教学过程: 一、乐史和音乐史学 1、什么是音乐史 (1)音乐史是人类从事音乐活动的历史,从理论上说他包括人类创造音乐的一切物化形态的历史。 (2)如何看待音乐是研究音乐史的基本出发点,不同的音乐历史观将产生不同的音乐史学理论。 2、音乐史和音乐史学 人类从事音乐活动的历史是一部客观的音乐史,而音乐家写

的音乐史著作则是一部主观的音乐史。前者是音乐史,后者是音乐史学,后者是前者在音乐史家头脑中的反映。 3、音乐史学的研究目的 一是把历史上的优秀作品搜集整理起来,介绍给每一代人。 二是通过对作品的分析研究,总结音乐艺术的规律,给今天的创作以资借鉴。 三是把历史上优秀音乐文化的各个方面(音乐的表观手法、音乐的体裁、乐器的形制、音乐创作思想、社会的音乐制度、音乐教育体制及其思想等,介绍给今天的人,使之发扬光大。 4、音乐史学的学科性质 所以说,音乐史学是一门包括音乐艺术和音乐文化同时又涉及音乐历史方面的学术研究,它是一门人文科学性质很强的艺术史学学科。 二、中国古代音乐史学的研究范围、研究对象及目的 研究范围:中国古代音乐史学研究的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音乐,其时间上限要追溯到中国音乐的起源,下限时至中国古代史的结束,即清王朝的灭亡。 研究对象:具体地说,这门学科主要的研究对象有这样几方面:乐器及其音乐的产生和演变乐;律学的形成及其发展;作品及其演变的分析与研究;乐谱的解读与研究;器乐、戏曲,说唱、歌舞音乐的产生和发展;少数民族的音乐及其研究;音乐美学思想的形成和发展;音乐史的发展规律的分析与探时。 目的:一般地讲,是为了继承丰富的历史遗产。继承的目的是为了发展今天的音乐事业。文化是通过历史积累下来的,没有继承就不可能有发展。

中国近代史纲要知识点梳理总结

中国近代史纲要知识点梳理总结 绪论风云变幻的八十年 1、在中国封建社会的经济中,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占主要地位。 2、以个体家庭为单位并与家庭手工业牢固结合的小农经济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生产结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主要地位。 3、中国封建社会政治的基本特征是高度中央集权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4、中国封建社会的社会结构的特点是族权和政权结合的封建宗法等级制度。其核心是宗族家长制,突出君权、父权、夫权。 5、中国封建社会的文化体系以儒家思想为核心。 6、中国封建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结构,一方面巩固和维系了中国封建社会的稳定和延续,另一方面也使其前进缓慢甚至迟滞,并造成不可克服的周期性的政治经济危机。 7、资本主义产生需要两大前提:一是少数人积累大量财富;二是,劳动者丧失生产资料变成自由出卖劳动力的生产者。 8、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标志着世界开始进入资本主义时代。 9、中国近代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把香港岛割让给英国,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等5个港口城市为通商口岸。 10、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是:a、帝国主义和中国民族的矛盾(最主要); b、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11、反侵略战争等的失败根本原因:a、社会制度腐败;b、经济技术落后。 12、两大任务:a、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b、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 第一章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1、1856年,俄国二战签订《瑷珲条约》,割去黑龙江以北的60万平方公里的领土。 2、1860年,中俄签订《北京条约》割去乌苏里江以东40万平方公里领土,割让香港对岸九龙半岛南端和昂船洲给英国,开放天津为通商口岸,向俄国开放伊犁、喀什尔等商埠。 3、1864年,中俄签订《勘分西北边界约记》,割去西北44万平方公里领土。 4、1881年,中俄通过《改订伊犁条约》和5个勘界协议书,割去中国西北7万平方公里领土。 5、1895年,日本强迫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割去中国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岛屿和澎湖列岛。 6、1901年《辛丑条约》规定外国军队有权在北京使馆区等地留兵驻守。 7、1899年,义和团在山东兴起。 8、《天津条约》允许外国公使常驻北京,开放牛庄、登州、台湾、汉口、九江、南京等十个口岸。 9、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是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第一次大规模的反侵略武装战争。 10、林则徐是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组织翻译《地理大全》并编成《四洲志》。 11、魏源在《海国图志》中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 12、严复翻译了《天演论》,他用“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社会进化论思想为这种危机意识和民族意识提供了理论根据。 13、1894年11月,孙中山创立革命团体兴中会。 第二章对中国出路的早期探索 1、1851年1月,洪秀全率拜上帝教教众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发动起义,建号天平天国。 2、《天朝田亩制度》是最能体现太平天国社会理想和这次农民起义特色的纲领性文件。 3、洪仁轩提出的《资政新篇》是天平天国后期颁布的社会发展方案,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比较系统的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王炳照《简明中国教育史》(第4版)课后习题详解(创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体系)【圣才出品】

第17章创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体系 1.试述教育领域中的“拨乱反正”及其意义。 答:“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在邓小平的亲自督促和领导下,首先在教育领域进行了拨乱反正的工作。教育领域中的拨乱反正,是以批判“两个估计”为突破口,以恢复高考制度为标志,以平反冤假错案和调整知识分子政策为重点而逐步展开的。 (1)教育领域中“拨乱反正”的主要措施 ①推翻“两个凡是”,批判“两个估计”。邓小平通过多次谈话,冲破了“两个凡是”的束缚,直接否定了“两个估计”,不仅为教育领域的拨乱反正提供理论依据,而且为教育发展奠定了明确而坚定的思想基础。同时,还逐步解除了强加在广大知识分子和教育工作者思想上的束缚,推动了对“四人帮”罪行的揭发和批判,为平反冤假错案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 ②平反冤假错案。平反冤假错案工作从1977年初开始,至1980年初基本结束,持续三年之久。时任中共中央组织部长的胡耀邦在邓小平的全力支持下,作了大量深入细致的工作。许多影响重大、涉及面甚广的冤假错案得到平反或纠正。 ③恢复高考制度。1977年,根据邓小平的指示,并经邓小平亲自修改,教育部制定出《关于一九七七年高等学校招生工作的意见》。10月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专门讨论了高等学校招生问题。10月12日,国务院正式予以批转。明确了废除“群众推荐”,进行文化考试;高中毕业生可以直接报考;实行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 ④恢复研究生教育,建立学位制度。“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为了加快培养高级人才,满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迫切需求,教育部在恢复高考制度的同时,便着手恢复研究生教

育,并建立了相应的学位制度。1978年5月,高等学校招收研究生工作的考试正式开始。在恢复研究生教育的同时,邓小平积极推动中国学位制度的建立。1980年2月1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于次年1月1日正式施行。 ⑤肯定知识分子的价值,提高教师的地位。邓小平在领导拨乱反正,批判“两个估计”中,最关注的问题是尽快把广大知识分子的积极性调动起来。1977年5月24日,在他尚未恢复工作前,就明确提出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邓小平关于尊重知识,尊重人才,重视教育,尊敬教师的一系列论述,使广大知识分子和教师解除了思想包袱,在精神上受到极大的鼓舞。 (2)教育领域中“拨乱反正”的意义 ①推翻“两个凡是”、批判“两个估计”的措施,逐步解除了强加在广大知识分子和教育工作者思想上的束缚,推动了对“四人帮”罪行的揭发和批判,为平反冤假错案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 ②平反冤假错案,恢复了中国共产党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实事求是的优良作风,密切了党和人民群众的关系,更激发了广大知识分子的积极性和工作热情,全党也吸取了深刻的教训。 ③恢复高考制度是一件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壮举,标志着教育事业开始了历史性的转折,由为阶级斗争服务转向为建设现代化社会主义强国服务的轨道,取得了拨乱反正的最大胜利。 ④恢复研究生教育和建立学位制度,是我国根据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独立自主培养高级人才的开始。特别是建立学位制度,我国近百年的高等教育历史发展中,培养出第一批自己的博士研究生,意义深远,因为在重要领域的发展能否立足于自己培养博士研究生,关系到能不能独立自主地发展科学技术和教育事业的大问题,是中国教育史和科技发展史上

中国教育史—孙培青

中国教育史精简笔记 第一章原始时期的教育 一、原始社会的生活和教育的起源原始教育的特点: 原始社会的教育具有如下几个特点: ①原始社会没有私有财产,没有阶级,共同劳动,共同消费,因此教育也没有阶级性。 ②原始社会教育的目的是为生产斗争和社会生活服务:基本内容是传授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以及社会生活常识。 ③主要途径是通过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实践来进行,没有专门人员和专门机构 ④教育手段是通过语言,口耳相传,观察模仿。 ⑤男女教育有区别,根源在于分工; ⑥教育还没与专门的场所和专职人员。 二、古代学校的萌芽学校产生的历史条件: ①社会生产日益发展,有可能使一部分人脱离生产劳动专门办教育和受教育。 ②社会事务日渐复杂,需要培养专门人员进行管理。 ③文字的产生,文化知识更加丰富,有了更便利的学习条件和更丰富的学习内容,这就有必要和可能建立有组织的计划的专门教育机关。“成均” 第二章:夏商西周与春秋时期的教育 一、夏商的教育 ①夏代的教育 已经进入有文字记载的文明时代; 教育工作是国家的重要事务,由国家机构中的六卿政务官之一的司徒主管教化; 实行教育职能的场所:序、校; 教育的目的就是要把本阶级的成员及其后代培养成为能射善战的武士; 教育内容另一重要方面是宗教教育; 人伦道德教育也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 总之在奴隶社会初期,国家已把教育事务作为行政管理的重要任务之一,司徒负责管理教化,教育机构与政治行政机构结合,有国都的学校也有地方的学校,开始有了等级层次,教育为政治服务,突出表现在教育目的要培养奴隶主贵族的武士,教育内容重视军事训练; ②商代的教育 商代有成熟的文字可作为教育手段; 商代已根据不同年龄,提出不同的教育要求,实际划分了教育阶段; 商代教育的内容:思想政治教育、军事教育、礼乐教育、书数教育; 二、西周的教育 ①西周的社会 学在官府:惟官有书,而民无书;惟官有器,而民无器;惟官有学,而民无学; ②西周的学校制度: 大概可分为“国学”与“乡学”两种:1、国学西周的“国学”是专为奴隶主贵族子弟设立的。西周的“国学”按入学年龄和程度分成小学(强调德行教育,内容是德行艺仪几方面)、大学两级,小学设在宫廷附近,大学设在近郊,天子与诸侯的大学名称各异。2、乡学西周“乡学”是按照当时地方行政区域为一般奴隶主和部分庶民子弟设立的,规模比较简单,只

历史优秀教案

历史优秀教案) (新授课案例) 必修一第12课《鸦片战争》 【课标解读】 课标阐述:列举1840年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的侵华史实,识记《南京条约》等内容。概述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事迹,体会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 课标领会: 1.要求学生掌握的主干知识如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时间、背景、结果等。 2.条约的主要内容需要教师讲解请一些概念,如领事裁判权,科学归纳后,学生识记。 3.民族精神既要体现出英勇斗争的大无畏精神,又要说明中华民族不断探索、学习的精神。

【单元备课】 一、《调整意见中》关于本专题内容阐述如下(★为选讲内容) 1.列举1840年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的侵华史实,概述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事迹,体会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 (1)了解鸦片战争的基本史实 ★虎门销烟战争爆发★三元里抗英《南京条约》及其影响 (2)了解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基本史实 (3)了解甲午中日战争的基本史实 甲午战争爆发黄海大战《马关条约》及其影响★台湾军民的反割台斗争

(4)了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基本史实 义和团运动的兴起八国联军侵华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的斗争 《辛丑条约》及其影响 (5)通过上述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事迹,体会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 ★虎门销烟战争爆发★三元里抗英《南京条约》及其影响 二、进度安排:新授课5课时 三、多元史观解读中国近代史前期的重要事件 1.近代化史观:人类历史是由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变的历史,包括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 本专题的重要事件包括:洋务运动、维新变法、辛亥革命、五四运动。

2.革命史观:革命斗争推动社会演进。 本专题的重要事件包括: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 四、专题《内忧外患和中华民族的奋起》的主题、特征、线索 1.一个主题 以反封建和反对外来侵略为目的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革命 2.两大矛盾、两大任务 民族矛盾:外国资本主义与中华民族 阶级矛盾: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 侵略与抗争;探索与近代化

小学教育考试整理-中国教育史

1.从教育意义上说,原始宗教活动中的巫师又是原始文化知识的保存者和传播者,是知识分子的前身。 2.《中庸》将学习的过程具体概括为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五个先后相续的步骤。 3.汉灵帝时设立的鸿都门学是一所研究文学艺术的专门学校。 4.汉章帝建初四年召开经学会议,讨论结果经班固编成《白虎通义》。公元175年在蔡邕的建议镌刻于太学门外 的石经称“熹平石经”。 5.韩愈在《师说》中提出的教师的基本任务是传道、授业、解惑。 6.宋元私塾中最为流行的识字教材有:《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等。 7.人们常说的“四书五经”,其“四书”是指:《论语》、《孟子》、《大学》、《中庸》。 8.魏源在其著作《海国图志》中提出的“师夷长技以制夷”,是鸦片战争时期中国向西方学习思想的代表。 9.1839年11月,独立的马礼逊学堂始在澳门成立,它是最早设立于中国本土的比较正式的教会学校,因纪念 早期一位来华传教的传教士而得名。在该校接受教育的学生中,容闳、黄宽、黄胜三人于1847年在教会资助下随布朗至美国留学,成为近代中国最早的留美学生。 10.1862年,京师同文馆在北京设立。1972年,由清政府派遣的首批留美幼童詹天佑等出发赴美学习。 11.1896年,盛宣怀奏请在上海设立南洋公学,先后开办有师范院、外院、中院、上院和特班,民国后发展为交 通大学。 12.清政府于1906年宣布废除延续了一千三百年的科举制度。 13.1907年,清政府颁布《女子小学堂章程》和《女子师范学堂章程》,标志女子教育开始取得在学制上的合法 地位。 14.清华学堂是在美国退款兴学的背景下兴办起来的一所留美预备学校。 15.民国初年,蔡元培提出“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这五育是: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 世界观教育和美感教育。。 16.1917年,以黄炎培为首组织了“中华职业教育社”,将职业教育思潮推向高峰。 17.1919年5月美国实用主义教育理论的代表人物陶行知来华讲学,实用主义教育随之成为全国有影响的教育思 潮。 18.1923年8月,由晏阳初、陶行知、朱其慧等人发起成立了“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将平民教育运动推向高 潮。 19.1929年3月国民党在南京召开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议决通过了三民主义教育宗旨和实施原则。抗战期间, 国民政府实施以“战时须作平时看”为核心的抗战教育政策,客观上维持了教育的连续性。 20.1936年6月创办于陕北瓦窑堡的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被誉为培养革命干部的熔炉。 21.商代的甲骨文被看成是我国有系统文字的开始,和我们今天使用的汉字一脉相承。 22.汉灵帝时设立的鸿都门学是一所研究文学艺术的专门学校。 23.孔丘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编纂和核定的《__诗__》、《_书___》、《_礼___》、《_乐》、《_易__》、《_春秋__》, 成为儒学的基本经典和封建社会学校教育的核心内容。 24.“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是孟轲对人性的看法,“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是荀况对人性的看法。墨家 的教育目标是培养兼士和“贤士”。 25.汉代太学的正式教师称为博士。 26.公元175年在蔡邕的建议镌刻于太学门外的石经称“熹平石经。 27.在汉代识字教育所采用的字书中,流行最广且一直保存至今的只有《急就篇》,它的编者是汉元帝时的黄门令 史游。 28.唐玄宗发布《求儒学诏》,亲自注《孝经》,颁布行天下。 29.唐代来日本来唐学习的人员可分为三类,分别是遣唐使、留学生、学问僧。 30.元代京都国子学中的回回国子学,实际上是一所外语学校。 31.两宋著名的书院有江西庐山的白鹿洞书院、湖南长沙的岳麓书院等。 32.朱熹将人性分成“天命之性”与“气质之性”两个方面。 33.明国子监内设立有“绳愆厅”,俨然校内公堂和监狱,对学生进行审讯和惩罚。 34.清统治者采取各种措施树立儒学和理学的权威地位,顺治帝封孔子为“至圣宣师”,康熙帝亲书“万世师表” 匾额悬挂于各地孔庙。对于朱熹及程朱理学,康熙帝除下诏朱熹配享孔庙外。 35.严复在其著作《原强》中提出的“鼓民力、开民智、兴民德”的三项主张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最早提出的在 德智体三方面同时发展的教育思想。 36.福建船政学堂作为近代中国第一所海军制造与驾驶学校被誉为近代中国海军人才的摇篮。 37.张之洞在他的著作《劝学篇》中,系统阐述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 38.“六·三·三学制”是1922年颁布施行的。 39.西周的学校教育内容主要表现为“六艺”,它们分别是:礼、乐、射、御、书、数。 1.“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见孙培青主编《中国教育史》38页(二)启发诱导第三段内容。 2、《急就篇》急救篇是汉代遗留下来的。它是汉元帝时黄门令史游所编,流传至今的有2144个单字,采用三、 四、七字一句的形式,将2000字左右的单字串起来,形成能够表达一定思想的韵文。。 3、福建船政学堂福建船政学堂由闽浙总督左宗棠于1866年奏请创办,是近代中国第一个、也是洋务运动时期最 大的专门制造近代轮船的工厂。设立船政居的主要目的是造轮船以应军需,加强海防,有效地抵御列强的海上侵略;同时也鉴于两次鸦片战争后,船行于沿海及长江的洋行轮船日渐增多,传统的船运业已面临破产,必须发展自己的近代船运业与之竞争。学堂由前学堂和后学堂两部分组成,学制五年。前学堂学习制造技术,又称造船学堂;后学堂学习驾驶和轮机技术。福建船政学堂是近代中国海军人才的摇篮。它为近代中国海军输送了第一代舰战指挥和驾驶人才;也为近代中国船舰制造业的发展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4、“六三三学制”1922年9月,教育部顺应形势,召开全国学制会议,公布了《学校系统改革案》,这个学制被 称为“新学制”,或叫《壬戌学制》。又因小学6年,初中和高中各3年的分段形式,称为“六三三学制”。为使新学制的讨论有明确的方向,在学制酝酿过程即提出了相关的指导原则,具体为:①适应社会进化之需要; ②发扬平民教育精神;③谋个性之发展;④注意国民经济力;⑤注意生活教育;⑥使教育易于普及;⑦多留 各地方伸缩余地。新学制系统规定:儿童满六周岁入小学。小学教育六年。初级小学四年,为义务教育,可以单独设立。中学教育年限是六年,分初中和高中两级,一般情况下初中三年,高中三年,高等教育分专门学校和大学两种,“六三三学制”,在一定程度上集中了教育界的智慧和经验,考虑到了我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对教育的要求,也考虑到了学龄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和年龄分期问题。正是这一学制在一定程度符合了教育规律,成为我国近代最主要的学制模式,也是历史上最稳定的学制模式。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