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中国教育史知识点串联

中国教育史知识点串联

中国教育史知识点串联
中国教育史知识点串联

中国教育史知识点串联

第一部分:原始社会时期(氏族公社时期到末期);

第二部分:奴隶社会时期(夏,商,周,春秋);

第三部分:封建社会时期(战国,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辽,金,元,明,清);

第四部分:封建时代末期及近代以后:(清末,民国)

第一部分原始社会时期

第一章原始时期的教育

一、中国教育的起源

1、中国最早的人类

发现时间(年)发现地点名称距今时间(万年)遗迹1927 北京市周口店北京人约40~50 猿人遗骸化石

1964 陕西省蓝田县蓝田人约100 猿人头骨化石

1965 云南省元谋县元谋人约170 猿人牙齿化石

1985 重庆市巫山县巫山人约200 附有牙齿的下颌骨

2、教育的起源的观点

国籍代表人物职称著作观点流派

法国勒图尔诺社会学家,哲学家《动物界的教育》动物生存竞争的本能

是教育产生的基础生物学起源说

美国孟禄教育家《原始部落及其最

简单形式的教育》从心理学角度,认为

儿童对成人的模仿是

教育产生基础

心理学起

源派

苏联教育研究者恩格斯著作教育起源与劳动劳动起源

3、原始教育活动的目的:使社会成员生活和群体生产活动的需要(生活教育);

二、氏族公社时期的教育

1、氏族公社时期:母系社会时期(约五万年前~五千年前);父系社会时期(约五千年前~公元前21世纪);

2、氏族公社时期的教育内容(方面);

生产劳动生活习俗原始宗教原始艺术体格和军事训练

石器磨制,人工取火,捕鱼打猎,耕种,纺织;财产共有,男女

均可参与部落事

务,限制男女交

往,近亲不许结

婚;成人礼;

自然,图腾,鬼

魂,祖先崇拜;

巫术占卜

歌舞(作用),绘

饰,雕刻

三、氏族公社末期学校的萌芽

1、教育产生变化的原因:部落显贵世袭,不同阶级的出现;

2、教育产生的变化:随着教育目的不同,教育方式,设施的分化出现;

3、教育内容的变化:(1)军事内容成为基本内容(原因);

(2)“孝”成为道德教育的新内容;

(3)强调礼乐之教:教育内容,作用;

(4)惩罚手段;

4、文字的产生:产生背景(知识的积累,社会的发展);

作用(记录知识,传播知识,突破时间空间限制),

产生过程(西安半坡的刻画符号,四川大凉山耳苏人的图画文字,山东大汶口的象形文字);

4、学校萌芽的传说:成均(古代学校的萌芽),庠(氏族养老之地),

5、作用:成均,庠均非正式学校,但已成为有目的,有组织的教育活动开展地方,为以后的

专门教育机构产生奠定了基础。

第二部分奴隶社会时期

第二章夏商西周与春秋时期的教育

1、奴隶制产生背景:社会生产的发展,私有财产的的形成,阶级分化的出现。

2、奴隶制(公元前21世纪到公元前476年)朝代:夏朝(前2070~前1600),商朝(前1600~

前1046),西周(前1046~前771),春秋(前771~前476);

3、夏,商的教育概况

朝代朝代简介教育发展的背景教育目的教育内容负责人学校设

夏朝(前2070~前1600)1、从禅让变为世

袭制;2、当时世

界上最大的国家;

1、农业上井田制的发

展,2、文化上文字的

发展(复体字的的出

现应用)

贵族为了巩固和扩大奴隶制统

治重视武力,因此要把本阶级的

成员及后代培养出能射善骑的

武士

军事训练;宗教

教育;人伦道德

教育

六卿政

务官之

一:司

国都:序

地方:校

商朝(前1600~前1046)农业手工业有进

一步发展(司母戊

大方鼎);奴隶主

形成强烈鬼神意

识;

1、有成熟文字作为教

育手段(甲骨文);2、

还有经文,陶文,以

及刻在玉石上的文字

贵族为了维护其统治地位(殷人

尚武)

思想政治(孝),

军事,礼乐,书

数教育

国都:大

学,小学

地方:庠

4、西周的教育

(1)、西周是中国奴隶制全盛时代,它的特征:政治上分封制,农业上井田制在此基础上实行

宗法世袭禄位制;思想意识上尊礼重礼,文化教育上学在官府;

(2)、西周的教育的历史特征:学在官府。

(3)、学在官府的原因:惟官有书,而民无书;惟官有器,而民无器;惟官有学,而民无学;

(4)、西周的教育情况:设于王都的有:小学,大学。设于王都郊外六乡行政区的:乡学

教育类别教育对象教学内容起止时间教学地点负责人、老师从学条件

家庭教育贵族家庭的子

基本生活技能

和习惯,男女受

教内容不同

七岁始,到进入

小学

家中父母贵族

小学教育王侯公卿等贵

族的嫡子,及众

子和部分平民

之子德、行、艺、义

即奴隶主贵族

道德行为准则,

社会生活知识

技能的基本训

王侯之子八岁;

公卿之太子大

夫嫡子十到十

三岁;众子和部

分平民之子十

五岁,年限7年

王宫的东南王宫守卫长官

师氏,保氏

王侯贵族,且复

合了年龄条件

大学教育贵族子弟和平

民中的优秀分“学大艺,履大

节”学习礼乐,

王大子15岁,

其他人20岁年

大学在郊天子

曰辟雍,诸侯曰

东学:乐师;

南学:大司乐;

贵族根据身份;

平民进行一定

子射御。限9年泮宫西学:礼官

北学:诏书者制度的推荐选拔考核

乡学六德(知,仁,

圣,义,忠,和);

六行(孝,友,

睦,姻,任,恤);

六艺(礼,乐,

射,御,书,数)王都郊外六乡

行政区

管理民政的司

(5):“官师合一”:“师”最初是军官称号,指最高军官,西周时军事训练是教育的重要方面,由于贵族子弟是未来领导者的接班人,由师氏领导,后来师变成了教育者的称呼。且由于当时学术官守,学在官府,因此当时教师有职官兼任。

(6)、六艺教育:重要性:西周教育的特征和标志。

名称含义教育内容教育作用

礼乐礼:贵族所需的五礼;

乐:诗歌,音乐,舞蹈培养年青一代的思想政治,道德

品行

射御射:射箭的技术训练;

御:驾驭战马拉战车的技术

训练射箭的规则,礼仪,要

求;御:五御(五项要

求)

培养贵族的军事能力,统治其他

部落和奴隶。

书数书:文字书写;数:算法培养初步的文字书写和

算数能力文化基础知识技能,为大学的更进一步学习铺垫

注:《史熘篇》中国最早有记载的儿童识字课本。

5、春秋时期的教育变革

(1)、变革原因:铁器在农业上大规模使用,提高了农业生产力;荒地被大量开垦出私田,新型雇佣关系(地主—农民)产生;

(2)、官学衰微:原因:世袭制度导致贵族不重视教育,王权衰落导致学校荒废,战争动乱打破了旧的文化垄断;

(3)、私学兴起:原因:士阶层的兴起和新兴地主阶级的政治需要(养士之风);

作用:为百家争鸣开辟了园地。

早期的私学流派:

人物国籍教学方向特点

邓析(前545~501)郑国法律学习缴纳学费

少正卯鲁国言行有号召力,社会影

响大

孔丘儒家当时办学规模最大,教

学内容最充实,教学经

验最丰富,培养人才最

多,影响最为深远

私学的历史特点:1、建立在土地私有的个体经济基础上;

、2、私学的社会阶级基础是新型的地主阶级为首的,包

括农,工,商等自由民;

3、私学由社会或个人需要而设立;

4、私学是政教分离,官师分离,有独立的组织机构;

5、私学扩大了教育对象范围,使文化知识向下移动输送到民间;

6、思想自由,教育内容突破了“六艺”。

第三章战国时期的教育

1、诸子百家私学的发展

1、养士之风盛行:

2、诸子百家:具体学派数:六家:阴阳,儒,墨,法,名,道。

3、对教育发展影响最大的是儒,墨,法,道。

创始人流派代表人物活动地区教育思想评价

孔丘儒家荀况,孟

轲思孟:邹鲁地区,荀况:齐国

墨翟墨家墨翟南方各地和西方

秦国兼相爱交相利在自然科学逻辑学

方面取得很大成就

老聃道家庄周提出不少独到的见

李悝和吴起法家商鞅,慎

到,申不

三晋(赵魏地区)商鞅:耕战,

潘诗书而明法

4、齐国的稷下学宫

地理位置创办者起止时间创办条件性质特点历史意义

齐国都城临淄的稷门附近齐桓公前370年

到前221

1、出色地理

位置和富饶

的国家和人

民;

2、思想开

放,政治需

求大

1、由官家举办而私家主持

的特殊形式学校;

2、集讲学著述,育才为一

体并兼有咨议作用的高

等学府

1、学术自

由,(容纳

百家,地位

平等)2、

待遇优厚

1、促进了战国时期

思想学术发展;

2、显示了中国古人

士人的独立性和创

造精神;3、创造了

一个出色的教育典

5、春秋战国时期各主要流派教育家的概况

流派代表

人物

生平及教育活动著作教学主张政治主张评价

教育目的作用教育内容教育方法

儒家孔丘鲁国人(前551~

前479),出生于

贵族家庭,年少时

当过小吏,并自觉

学习了传统的六

艺。在40岁时形

成自己学说,创立

儒家学派,广收弟

子,50岁时官场

失意,后周游列国

讲学进行教育活

动,68岁后返鲁

开始教育和古代

文献整理

《论

语》

发展社会和人

“性相近,习相

远”,培养的才兼

备的君子,

六艺:(诗,书

礼,乐,易,春

秋)

德育原则:立

志,克己,力行,

中庸,内省,改

过);

对教师的要求:

学而不厌,温故

知新,诲人不

倦,以身作则,

爱护学生,教学

相长)

有教无类;

学思行结合;

(老师)启发诱

导;因材施教;

培养好学与实

事求是的态度;

主张自觉修行

(礼为道德规

范,仁为最高道

德标准)

“祖述尧

舜宪章文

武”。学而

优则仕

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

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

始人儒学教育理论的奠

基人。

在教育史上的贡献:首

先提出教育在人和社会

发展中重要作用;创办

大规模私学,改变学在

官府的局面,百家争

鸣的先驱等

孟轲战国中期邹人(前

372~前289),有

孟母三迁,断杼教

子的故事,一生崇

拜孔子,曾是著名

游士,有达百名学

生,但政治上不受

赏识,晚年归邹著

述,讲学

《孟

子》

“性善论”,教育

是扩充善性的过

程,教育目的在

于:“明人伦”

培养理想人格

“大丈夫”:持

志养气,动心忍

性,存心养性,

反求诸己

“深造自得”,

“盈科而进”,

“教亦多术”

“专心致志”

“仁政”:

民为贵,

社稷次

之,君为

轻;制民

之产;好

的政治是

教育

孟轲思想对后世中华民

气节,民主精神的激发

崇高精神境界的形成又

其重要的启蒙作用。被

为是“亚圣”

荀况战国时赵国人(前

313 ~前238)或

师承孔子再传弟

子,曾三为祭酒于

稷下学宫,晚年受

邀与出国任官被

废后著书授徒

《荀

子》

“性恶论”:“性

伪之分”,“性伪

之合”“化性起

伪”教育目的:

培养推行礼法的

贤能之士

古代典籍的学

习,以儒经为学

习教育内容,

学习过程:闻

见,知,虚壹而

静,行。

荀况的“性恶论”在中

教育史上开创了与“内

说”相反的“外铄轮”

进了教育理论发展

墨家墨翟鲁国人(前468~

前376),出身卑

贱,曾是手工艺

人,学过儒,但反

对儒家重礼厚葬

的作风,实行“上

说下教”

《墨

子》

教育作用:教育

对人的培养“素

丝说”

教育目的:墨子

的社会理想是

“兼相爱,交相

利”为教育是培

养实现这一理想

的人“兼士”:贤

政治教育:三

患,三务;

科学技术教育;

文史教育;

培养思维能力

的教育

主动,创造,实

践,量力

兼爱,非

攻,尚贤

作为儒家思想的对立

面,其教育思想和教

育实践在中国教育史

上很独特很有价值的

遗产

6、战国后期的教育论著:

书名写作时间内容评价名篇

书名内容评价

《礼记》战国后期到

西汉初期

收集了儒家学者论礼的作

用与意义的论文

儒家重要典

《大学》“大学之

道”(大学

教育纲

领):“三纲

领”,“八条

目”

《四书》之

首,“初学入

德之门也”

《中庸》主要阐述

先秦儒家

的人生哲

学和修养

问题。(性

与教,中

庸,自诚

明,自明

诚,尊德

《四书》之

一,对后世知

识分子,一般

民众的个人

修养,精神活

动和为人处

事知道均有

影响

士“

道家老聃生于孔丘前,并曾

为其师,道家开创

者。

道家认为教育的

作用是把得之于

社会的影响逐渐

摈弃的过程,教

育的社会作用是

“虚其心,实其

腹,弱其志,强

其骨”(老聃)

理想人格:至人

无己神人无功,

圣人无名,表现

了理想主义价

值观。

学习与求知:

“涤除玄览,虚

而待物,其出弥

远,其知弥少,

闻之疑始”

庄周道家直系,早年曾

学过儒

《庄

子》

法家商鞅战国卫国人(前

390~前338),不

受魏国重视转入

秦国实行变法(两

次)

《商君

书》

法家认为绝对的

“性恶论”

禁止:二心私

学,补习废除死

穴,定一家思想

为一尊。以法为

以吏为师法家思想用于实践不仅

摧残教育本身,还会窒

思想,文化的发展。

韩非战国韩国人(前

280~前233)早年

为荀况学生(同李

斯)后学习法家

《孤

愤》,

《内外

储》等

人不会自觉为

善,只能设法令

人不得为非

行,道问学,)等

《学记》教育作用,

目的,制

度,教学的

原则,方

法,学习管

理中国古代最早的一片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论著

《乐记》战国初期先秦儒家专门论述乐教的

论著:乐的产生,作用,

等表明了儒家学者对乐教的注重

第三部分:封建社会时期

第四章秦汉时期的教育

1、秦朝的教育政策其措施:(1)、统一文字(小篆);(2)严禁私学(措施:独尊法家,焚书坑儒,挟书令);(3)以吏为师(目的是为培养刀笔小吏);

2、汉朝的文教政策:

时间政策内容特点目的

汉初1、重视知识分子作用;

2、允许开办私学;

3、废除挟书令“推崇黄老之学”恢复经济,改善人民

颠沛流离的生活状态

汉武帝时期1、“推明孔氏,抑黜百家”;

2、兴太学以养士;

3、重视选举,任贤使能(具体

措施:专立五经博士,开设太

学,察举制的完全设立)“独尊儒术”加强中央集权,要求

思想统一

3、汉朝学校教育的发展

时间:前124年

教师:博士;学生:博士弟子

太学教学内容:儒家经典;

教学形式:起初个别或小组使,发展壮大后:大都授

考试:设科射策

评价:以经学教育为基本内容的中国古代封建教育体制正式确立

开设目的:培养拥护汉灵帝的知识分子

官学鸿都门学教育内容:书画,诗赋

评价:世界上最早的文学艺术专门学校

宫邸学种类:1、以皇室贵族子弟为学生2、以宫人为教育对象的汉朝郡国私学:文翁兴学;

学校地方私学管理者:五经百石吏

系统目的:培养优秀管理者和普遍推行道德教化

教育阶段:1、识字教育,与数学常识;

书馆2、读写训练与培养思想观念和伦理道德私学教学形式:个别传授,重视口授和背诵

出现原因:汉初官学的缺乏与不便;不得志的儒家学者的聚徒讲学;古

文经文之争

经馆弟子分类:及门弟子(授业弟子)和著录弟子

教育方式:次相传授

4、今古文经学之争:古文经学:通过各种方式保存下来的六经经典(先秦文字),只承认六经

为孔子整理和编撰,学术上重视文字训诂,名物考据,发展在后;

今文经学:经学大师凭记忆背诵写下(隶书文字),阐发微言大义,依据政治需要来解释经学,发展在前。

东汉时,为实现今古文经学融合发展的学者:郑玄

人物生平和教育活动著作著作特点

郑玄127年~200年,出生于北海高密,医生活动主要及汇总与学

习,教授,注书(儒家经典)《周礼注》、《仪

礼注》、《礼记

注》、《毛诗注》

1、打破了汉朝经学学派林立,

门户森严的封闭局面;2、简

洁明了

5、章句之学与师法、家法:

章句:经师教学所用讲义(经学);师法:汉初立为博士或著名经学大师的经学;家法:大师弟子对师说的发展,成一家之言,被学术界和朝廷承认(古西汉多论师法,东汉论家法)。在今古文经学之争中对其态度截然不同,今文经学强调其为保证自己的独霸地位,古文经学则与之想法。

6、经学会议:各家对儒家经典解释不一,为保证政治思想稳定,两汉皇帝常召集著名学者进

行讨论。

7、石经儒学宗化也表现在对本经文字争议上,为统一经学教材,东汉时镌刻石经,李玉太学

外。

8、董仲舒和王充的教育思想

人物生平和著述文教政策教育主张

教育作用或目标道德教育教学内容教学方法

董仲舒河北人(前179~前104)研究《公

羊春秋》大家,汉景帝是曾为博

士,很受读书人尊敬但政治上不

得志,后在家潜心著述。著作《春

秋繁露》《对贤良策》

独尊儒术,设

立太学,加强

选举管理,克

服论资排辈

现象

教育对斗宵之性,

中民之性的发展

具有决定性作用;

德教是立政之本;

以三纲五常为教育

内容,原则方法:

确立重义轻利的人

生理想,“以仁安

人,以义正我”“必

仁且智”。

六艺,特

别强调

《春秋》

的教育意

强勉努

力,专心

致志,精

思要旨

王充浙江人,(27~100),开始儒学经

典学习后不喜章句之学和太学风

气,曾从师班彪,家贫无钱买书,

在书肆读书过目成诵,洗的百家

之言,一生绝大多数实践在教书,

思考,写作中度过,官途不顺。

著作:《讥俗》,《政务》,《论衡》,

思想特征:与

董仲舒的儒

学神学队里

的思想:天道

自然,万物自

生,万物一

教育对人性的作

用,(胎教),决定

人性的发展方向,

人类实现自我价

值的必然途径;

教育目标:培养文

人和鸿儒

博通百家学知与闻

见,思考

与求是,

问难与距

朝代朝代状况官学教学内容私学特点该朝教育方面的不同之处

《养性》等元,人死神灭

第五章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教育

1、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教育情况

中央地方

魏封建门阀制度高

度发展,政治上

实行九品中正

制,儒学衰微,

佛,玄太学律学儒家经典古文经

设置范围延伸至

边陲;授业内容不

限于五经,百家之

言文史之学皆在

教授之列;私学多

元化

为是我国律学设置的开

端,打破了经学一统的局

面。

蜀吴221年刘备登帝太学,国子监

两晋西晋和平时间长

于东晋,国学教

育也较东晋发达国子学(西晋)

太学(东晋)

依赖与地

方长官

儒家经学为主专门开办培养贵族子弟的

学校国子学;国学不振

南朝(宋)元嘉之治开设儒

学馆

总明观儒学馆

史学馆,临学

馆,文学馆

儒,道,文,史开办者成分复杂,

教育内容多元化;

特殊性质的家学

得到较大发展(童

蒙教育也是似雪

的一部分)

南朝(齐)齐太祖萧道成建

南齐后看重儒学

国学,学士馆,《周易》,《左氏

传》,《公羊传》《谷

梁传》

南朝(梁)502年梁武帝萧

衍建朝

五馆,集雅馆,

国子学,士林

中央官学都是以

五经为教学内容,

但分设并立,已解

决不同出身,程度

者需要

思想上实行调和政策,缓

和士庶,三教矛盾。

南朝(陈)557年陈霸称帝,国子学

儒家经学为主要

教授内容

专科教育为律学,陈延梁

制设胄子律博士,国子学

不振,设有专门学校书学

北朝(魏)386年拓跋珪建

北魏

中子书(由国

子书改)

州郡立学

制度,乡党

之学(孝文

帝时期)

曾下令禁止私学,

但反而另其更加

昌盛

中子书名称为北魏独创,

设有专门学校律学博士,

书学

北朝(齐)550年高洋建立

北齐

国子学,国子

州郡立学

制度

私学教育特点:在

学校规模和数量,

设置地域方面胜

过南朝;教育内容

进一步拓展;较少

受玄学影响

设立国子寺,负责训教胄

子,后被隋唐所习,设有

专门学校律学,郡学设立

孔庙为后来各级学校设立

孔庙开创先河

北朝(周)557年宇文觉建

太学,麟趾学

(文学教育),

露门学(虎门

学)

地方官学,

州县,各县

均设有县

学博士

设有专门学校律学博士,

书学(教授书生)算学

2、魏晋玄学教育思潮

重要性:学术思想发展史上重要的转折期的标识之一(玄学兴起)

出现原因:政治险恶,统治阶级的腐败与伪善,经学教育的衰微,老庄思想的复兴,清谈之风盛行;

魏晋发展阶段:正始阶段,竹林阶段,中朝玄学,东晋玄学;

玄学教育本质:顺应天性自然发展;

教育理想人格:“真性”,“无为”,至人;

思潮道德教育起源:名教的危机以及玄学家们根据自然主义原则解析这场危机;

道德教育法则:顺从自然;

3、魏晋时期教育大家的教育思想:傅玄,颜之推

生平、教育活动和著作教育目的和作用教育内容教育原则方法评价

傅玄(217~278)陕西人,曾在

魏时任太守,善于文词,

精通乐律,提倡尊儒重教。

著作《傅子》

(1)、教育对人性的作

用表现在因善攻恶两方

面;(2)、通过教育养成

礼义之德,然后才能达

成上安下顺,国家长治

久安的目的

道德教育:礼义之

教(三纲五常),

孝义之教,节欲修

“内省法”,“因

善恶以训诫”

作为一位

儒者能从

经济角度

研究教育

发展,很有

积极意义

颜之推(531~595)江苏人,出身

于士族家庭,早年受到家

传儒学影响,他从士族立

场出发,为保持自己家族

的从传统和地位,根据自

己的经理体验写出了中国

封建社会第一部系统完整

的家庭教科书《颜氏家训》

培养治国人才;教育为

了提升性(人性论)的

品级;教育能帮助人(士

族)的前途;教育能使

人掌握一种谋生手段

(知识也是一种资本);

儿童教育:严重影响儿

童心灵的成长,

德(梳理仁义的信

念是德育的重要

任务,实践仁义则

是最终目的),艺

(广博知识,读书

为主要途径)杂艺

(琴棋书画等),

重视农业知识

儿童教育:语言,

道德教育,

家庭教育原则:

严与慈相结合,

切记偏宠;

学习态度与方

法:端正学习动

机,勤学,切磋,

眼学。学风要踏

实,重视亲身获

得的知识

颜之推的

思想是当

时社会的

反映,教学

主张是自

己治学治

家的经验

结晶,值得

研究吸取。

第六章隋唐时期的教育

1、隋唐的文教政策

崇儒兴学原因:治术出发,崇尚儒学和兴办学校(隋文帝);唐随隋制政策隋唐兼用佛道原因:争取佛教信徒拥护或者本人是信徒,后为抑制佛教的

文教尊崇道家,不同时期儒道佛地位不同。

政策发展科举目的:加强中央集权

标志:(606)隋炀帝始建进士科,标志着科举考试制度的形成任用私学

2、隋唐学校教育的发展

(1)、学校受政策影响起伏时间轴

(2)、隋唐的学校教育

朝代

中央官学地方

官学

私学学校教育制度

特点

名称教育

对象

教育内

负责人员官学管

理制度

中央附

设学校

出现

原因

与官学

的区别

初级高级

隋朝国子

专收

贵族

和高

官子

五经国子博士由地

方政

府主

办,

史,

县令

为领

导;

教育

容:

经典

1、社

会民

众需

要;

2、政

府政

策倡

导;

3、隋

唐经

济繁

1、官学

重在培

养官僚

后备人

才,以

有一定

文化知

识的青

年和成

人为教

育对

象;学

习基本

乡学,村

学,私塾,

家塾,家

学,

入学年龄

不定,

春季始业,

单班多年

级授课,

教学内容:

读,写,算

以教师

为中

心,自

由设

置;授

课方式:

面授,

函授。

教授内

容:《三

礼》,

《易》

《春

(1)、学校体系

的完成,

(2)、教育行政

体制分级管理

的确立,

(3)、学校内部

教学管理制度

及法规,

(4)、专业教育

的重视,

(5)、学校教育

与行政机构及

事务部门的结太学门第

要求

低于

国子

五经太学博士

四门

地方

州县

选送

五经四门博士

文帝晚年转变

对儒学态度,

精简学校

战乱造成学

校荒废

武则天时期崇佛

抑儒,重科举轻学

安史之乱学校教育

受到极大破坏,之后

再没有得到恢复

开皇兴学,

隋文帝初期

隋炀帝复开

庠序颁劝学

贞观年间唐太宗

贯彻儒学,学校教

育发展达到高潮

玄宗时期学校得以恢

复再度繁荣达半个世

庶族优秀子弟为主

的经

学;

贞观

年间

开始

设立

地方

医学

为教

育历

史的

一大

创新

内容是

儒家经

典;而

私学不

仅有基

础教育

任务

(对儿

童进行

启蒙识

字基础

教育,

还承担

着,民

族文化

传播任

秋》,

《汉

书》,谱

学,《文

选》,文

学,科

学技

术,

书学(隋创设)庶族

子弟

汉字六

书构造

原则,

文字八

体不同

写法

书学博士

算学(隋创设)算学专

算学博士

唐朝国子

监,

学,

四门

儒学经

典(周

易,尚

书,周

礼,仪

礼,等)

国子祭

酒,国子

司业,监

丞,主簿

入学制

度,学

历制

度,教

学制

度,考

核制

度,惩

罚制

度,休

假制度

崇文

馆,弘

文馆,

医药

学,

兽医

学,

卜巫

学,

工艺

学,

天文历

数漏

刻,贵

胄小

学,宫

教馆

律学唐律

令,格

式法例

书学石经,

说文,

字林

算学算经

(九章

等)

广文

帖经,

杂文,

时务策

3、隋唐科举考试与学校

科举制度的产生:时间:隋朝(606);

目的:加强中央集权;

隋唐评价:一种破除了士族豪门对政权垄断,适应了时代进步

科举需要,扩大了政权社会基础的选官制度;

考试重要性:“始建进士科”标志着科举考试制度的确立,

学校后其存在与中国历史1300年,直到清末。

教育唐代科举考试制度的发展:唐循隋制,恢复科举(621);

科目标准,贡举名额;

科目设置与适时变化;

考试内容与项目调整;

科举考试制度对学校教育的影响:学校与科举考试制度的关系:学校这种培养

人才的制度是科举赖以发展的基础,而科举也为学校培养出的人才开辟了政

治出路,所以科举影响学校的培养目标,教育内容,考试方式等。

4、隋唐的中外教育交流

(1)、隋唐与新罗的教育交流

新罗派遣学生留唐的教育制度

派遣学生条件派遣人数留学费用来往组织学成去向

初期为贵族子弟,后来重视学业水平没有固定名额,最少2

人,最多20人左右

在唐的费用由唐

朝政府供给,准

备归国是额外费

用由新罗负责

新罗送留学生过

来,再接走薛城

的学生,63年间

往来次数达56

多数归国,有少

部分参加科举考

试,及第者在唐

朝做官

(2)、新罗仿唐朝官学制度的形成:

经过两个阶段:一、先建制教育行政机构,二、建立教学机构。新罗的国学制度

国学附属专科教

育地方官学

经学科算学科

负责的机构及人员编制经学课程及

学习年限

(年)

学生

入学

资格

考核办

课程学习年

毕业

规定

医学,律令

学,天文学,

通文学,

实施经学

教育

受礼部管理,卿1人,大舍2名,史3人

《周易》(2)

《尚书》

(1.5)

《毛诗》(2)

《礼记》(3)

《左传》(3)

《文选》(3)

《论语》《孝

经》(共1)

位至

大舍

以下

至无

位年

15到

30岁

皆充

三品出

身(上

品,中

品,下

品)

《缀经》,

《三开》,

《九章》,

《六章》

九岁开

始上

学,到

期者想

延期必

须得到

批准

“位

至大

奈麻,

奈麻

而后

出学”

(大

奈麻,

奈麻

官位,

第十

位和

第十

一位)5、隋唐与日本的教育交流

(1)、随同遣唐使来到中国的日本留学生:从公元600年到894年共派遣4次遣隋使,19次

遣唐使(成行的12次)每批留学生和留学僧20人上下。著名的留学生有:南渊请

安(大化改新有力推动者),吉备真备(博学多识,在唐多年归国后的教育活动导致

后来日本关于学制的改革),大和长冈(专修刑名之学),阿倍仲麻吕(仕唐终身,

有多位著名诗人好友)等;也有东渡日本的中国人:袁晋卿(唐,后被任命为大学

头)鉴真,促进了日本的医药建筑事业发展。

(2)、唐朝教育对日本奈良时期教育的影响

对官学的影响:官学的制式(中央与地方),性质(政府下设官府与教育机构),组织,

入学资格(等级划分),教育内容(儒家经典,书学,算学,文章专业),管理制度(束修礼,田假,授衣假等),考试制度(旬考,岁考,毕业考),医学教育制度等

对私学的影响: 教育内容,从唐留学人才归国后的开创的私学,同样受日本政府支持; 对文字影响:从起初的只有语言无文字到七八世纪留学唐朝的留学生返日借汉字而创

造的日本文字。

6、 韩愈的教育思想

第七章 宋辽金元时期的教育

1、宋朝的文教政策:(1)、重视科举,重用举人;(2)、三次兴学,广设学校;(3)、尊孔崇儒,提倡佛学。

2、三次兴学的具体内容 名称 时间 主持者 内容

结果

庆历兴学

宋仁宗庆历四年

范仲淹

州县立学;改革科举考试内容,去掉帖经和墨义,着重策论和经学;第三,振兴太学,将“苏湖教法”引进太学

熙宁兴学 宋神宗熙宁年间 王安石 改革太学,创立“三舍法”;扩建和整顿地方官学;恢复与创立武学、律学、医学等专门学校;编撰《三经新义》作为统一教材

生平和教育活动

政治主张 人性和教育作用

学校教育与措施

教学与教育方法 学习态度方法 《师说》

(768~824),河南人,官僚家庭,官途多次起伏,迁徙不定,教育上曾倡导师道运动,有著述《韩昌黎集》

复兴儒学反对佛老

《原性》(唐代人性论重要著作,其总结了唐代以前的人性论作,病将新的人性论公式化成为政治,教育的理论依据)从天命论出发将人性分为三品,因此人性决定了教育所能起的作用;规定了教育的权利;决定了教育的主要内容

用德礼而重学校;学校的任务在训练官吏;整顿国学;恢复发展地方学校

教学内容:儒学为指导思想,提倡新古文; 教学方法:重视因材施教;讲课时注意生动活泼

努力勤学;多读博学,积极思考

韩愈论师道的重要论述,802年公开发表,《师说》的新意:强调老师的重要性(学者必有师),指出教师的基本任务:传到授业解惑,求师的标准师“道”,要求“学无常师”,确立“师道”

崇宁兴学宋徽宗崇宁年间蔡京全国普遍设立地方学校;②建

立县、州、太学三级相联系的

学制系统;③扩建太学;④恢

复设立医学,创立算学、书学、

画学(中国古代唯一举办过的

专门的美术学院)等专科学校;

⑤罢科举,改由学校取士;

2、宋朝的文教政策和教育制度

府诸王宫学

宗学—内小学资善堂

国子监(国子监)

广文馆

四门馆

国子学

小学太学辟庸

武学

律学

太医局太史局书艺局书画局医学

算学

书学

画学

地方政

府提举

学事司

军学

府学

州学

监学

县学

武学

道学

青岛版小学数学知识结构脉络图

青岛版小学数学知识结构脉络图 同和小学 魏建 6.常见的量 (1)认识长度、面积、体积、容积、质量、时间等单位和单位间的进率 (2)不同单位的改写 数与运算 数与 代数 比与例比 式与方程 常见的量 1.数的认识 (1)整数、小数、分数、百分数和负数的意义、读写,认识数的组成、数位和计算单位。 (2)整数、小数、分数、百分数和负数的大小比较。 (3)大数的改写,分数、小数、百分数的互化。 (4)因数和倍数的认识,知道奇数、偶数、合数、质数的概念,会求最小公倍数合作大公因数。 2.数的运算 (1)整数、小数、分数、百分数的四则混合运算算理和计算方法 (2)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和简便计算 (3)用四则混合运算解决问题 3.运算定律和基本性质 (1)认识加法运算定律、乘法运算定律 (2)减法和除法的性质 (3)积、商的变化规律 (4)分数、小数、比和比例的基本性质 4.比与比例 (1)比和比例的认识 (2)比例的基本性质,利用比例的基本性质解比例 (3)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和判断,用正、反比例解决实际问题 (4)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的分类 5.式与方程 (1)用字母表示数、数量关系和公式 (2)方程和等式的意义 (3)等式的基本性质,以及用等式的基本性质解方程 (4)列方程解决问题

平面图形 图形与变换 图形与位置1.线 (1)认识直线、射线和线段(2)认识平行与垂直 (3) 图形 与几何立 体 图 形 2.角 (1)认识角 (2)角的大小和分类 (3)量角和画角 3.多边形的认识 (1)认识三角形,知道三角形的特性、三角形的分类和内角和 (2)认识正方形、长方形 (3)认识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 (4)认识圆的各部分组成及相互关系 4.求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 (1)求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的周长 (2)求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和圆的面积 5.立体图形 (1)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圆锥的特征 (2)求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的表面积 (3)求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圆锥的体积或容积 (8) 6.图形变换 (1)轴对称图形和轴对称变换 (2)平移和旋转现象及作图 (3)图形按比例放大或缩小 (9) 7.位置 (1)认识8个方向 (2)用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 (3)用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 (10)

中国教育史复习要点

《中国教育史》复习要点 第一章 1、简述夏、商、西周的文教政策。 (一)学在官府 第一,惟官有书,而民无书。第二,惟官有器,而民无器。第三,惟官有学,而民无学。(二)官师合一 1、教师由官吏兼任,官职为当教师的前提条件; 2、师资的选聘任用,均由政府包办; 3、教师无真正的专业精神可言。 (三)政教合一 l、教育与政治的叠合,教化是政治统治的重要手段和内容,施教机构就是行政机构或教育行政管理机构;2、教学内容与官方意识形态密不可分;3、读书与做官发生密切联系。 2、简述秦代的文教政策。 (一)崇法尚刑,以法为教 (二)强化文化学术的高度统一 1、书同文:许慎:“言语异声,文字异形”。丞相李斯将由籀文改造的大篆简化为小篆(又称秦篆),编《仓颉篇》。中车府令赵高编《爰历篇》。太史令胡毋敬编《博学篇》。汉代塾师将三篇合一,统称《仓颉篇》。汉代狱吏程邈创制隶书。 2、行同伦:“黔首改化,远迩同度”。 3、禁私学,以吏为师。“以吏为师”是指在政府机关附设“学室”,由吏对弟子进行教训,以培养刀笔小吏。 4、禁游宦。“游宦”是指通过游说宣传自己的主张,以达到从政做官目的的知识阶层。 5、设三老以掌教化

6、颁挟书令,焚书坑儒 (三)设置博士官 3、了解李斯、赵高、胡毋敬所编写的字书名称。 丞相李斯将由籀文改造的大篆简化为小篆(又称秦篆),编《仓颉篇》。中车府令赵高编《爰历篇》。太史令胡毋敬编《博学篇》。汉代塾师将三篇合一,统称《仓颉篇》。汉代狱吏程邈创制隶书。 4、简述汉初以及汉武帝制定的文教政策。 (一)各家并存,推重“黄老之学”的汉初教育政策 1、重视知识分子作用 2、允许开办私学,恢复各派学术 3、废除挟书令 (二)汉武帝“独尊儒术”的文教政策 1、“推明孔氏,抑黜百家” 2、兴太学以养士 3、重视选举,任贤使能 5、了解卧碑文、训士卧碑文的对应朝代。 国子监设绳愆厅;立《卧碑文》(明)、《训士卧碑文》(清)。 6、简述古代文教政策基本特点。 一、极为重视对文教政策的制定 二、文教政策充分发挥了为政治经济服务的作用 三、鼓励官学的发展,允许私学发展,私学成为官学的重要补充 四、注意到人才培养与人才选拔任用的联系 五、贯穿着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三者并重的精神 六、强调以道德教育为中心 第二章 1、简述学校教育萌生的前提条件。 1、阶级的分化和国家机器的产生 2、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分离 3、文字的创造与知识的积累。

中国教育史重点总结知识分享

中国教育史重点总结 1、学校萌芽的传说—学校的名称9 2、西周的六艺教育及其特点 3、辟雍/大学、小学、乡校/官师合一 西周大学教育场所的一种名称。据说辟雍四周环水,中间高地建筑学宫,组成四合式的大院。这些学堂居于不同的方位有不同的用途,而获不同的名称。因其为官方最高学府故称学宫。它的四周有水环绕,又称泽宫。它是教射、比射选士的场所,又称射宫,其实一也。 4、私学的兴起26 (一) 官学见于史传记载的只有两件事,即鲁僖公修泮宫,郑国子产不毁乡校。这些缺乏事迹可供记载说明官学不仅没有新发展而且走向衰落。影响官学衰落的诸多原因中 (1) 贵族子弟命定为统治者,学习文化知识与其权位并无直接联系。他们养尊处优,只图享受而不重教育,缺乏上进精神失去学习动力。官学 (2) (3) 不论国学还是乡学都难以维持。宫廷中的一部分司礼司乐的专家以及其他方面的一些知识分子流散四方,发挥自己的一技之长以传授为业在社会中谋生,造成文化下移的现象。民间分布有多种学术人才, (二) (1) 1 权机构。而士阶层中有许多有才能的人在,活动能量颇大,在政治斗争或军事斗争中发挥重要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 2、新兴地主阶级为了扩大自己的经济利益和政治势力也需要士来为自己服务。 3、士从自己的利益和政治立场出发也积极投靠有权势的人,寻找出路,以实现自己的政治主张。 由于政治斗争的需要,养士出现了竞争,养士之风开始形成。社会上有大批自由民争着要成为士,首先需要学习文化知识,从师受教,这就成为新时期教育发展的推动力量。没 (2) 地主阶级迫切需要掌握文化的新人才、以新的思想理论来为他们的利益服务。他们成为促进新的文化机构——私学发展的社会力量。 私学的出现是历史的必然,私学的产生是由于社会发展的需要。私学的发展促进了思想学术上的百家争鸣 5、全面掌握孔丘的教育思想29 重视教育的作用 ——中国自夏商周依赖就有重视教育的优良传统,孔丘继承了这种优良的传统并进一步在理论上加以发展。 ——孔丘认为教育对社会的发展有重要的作用,是立国治国的三大要素之一。教体育事业的发展要建立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之上。治国的基本大纲要解决三个条件即:庶、富、教。 即首先要有较多劳动力,其次要是人民群众有丰足的物质生活,左后要使人民受到政治伦理教育,知道如何安分守己。这三者的先后顺序表明三者之间的关系,庶与富是实施

孙培青《中国教育史》 重点内容整理 第二章 第三节 “六艺教育”

第二章第三节“六艺教育” 一、六艺的内容 西周不论是国学还是乡学, 不论是小学还是大学, 都以“六艺”为基本学科, 只是在要求上有层次的不同。六艺教育起源于夏代, 商代有所发展, 西周在继承商代礼仪教育的基础上, 使它得到发展和充实。 1、礼乐: 奴隶主贵族的礼和乐是密切配合的, 凡是行礼的地方, 就需要有乐。礼乐贯穿于整个社会生活, 体现了宗法等级制度, 对青年一代政治思想、道德品行的培养有重大的作用。 礼:凡政治、伦理、道德、礼仪都包括在内,周礼的教育不仅在于养成礼仪规范,同时具有深刻的社会政治作用,通过礼制表明尊卑上下的等级关系,强化宗法制度和君臣等级制度。 乐:包括诗歌、舞蹈和音乐,是当时的艺术教育,陶冶人的感情,包含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的要求,使强制性的礼转化为人们内在的道德和精神的需求。 2、射御: 射:拉弓射箭的技术。御:驾驭战车的技能。西周的武装力量以战车为主,武士必须有驾驭战车的技术,青年达到一定年龄就要受训练。 3、书数:

书:文字。西周时期把文字构造规律归纳为指事、象形、形声、会意、转注、假借六个方面,称为“六书”。当时有了我国最早的儿童识字课本——《史》。这是西周小学主要的教学内容。 数:算法,以及历法等与数字计算相关的知识。这也是西周小学的主要教学内容。 二、六艺的特征 西周的教育内容可以总称为六艺教育。它是西周教育的特征和标志。六艺教育包含多方面的教育因素。它既重视思想道德, 也重视文化知识; 既注重传统文化, 也注重实用技能; 既重视文事, 也重视武事; 既要符合礼仪规范, 也要求个人道德修养。六艺教育有符合教育规律的历史经验, 可供后世借鉴。 三、意义 “六艺”教育经历了夏、商的发展,到西周最为完备,是西周教育的特征和标志。“六艺“既重视思想道德,也重视文化知识;既重视传统文化,也重视实用技能;既重视文事,又重视武备;既要求符合礼仪规范,又要求内心情感修养。总之,“六艺”体现了文武兼备、诸育兼顾的特点,反映了中华文明发早期的辉煌。

中国教育史知识点归纳

中国教育史 1.原始人群时期的教育 教育内容:简单、名副其实的生活教育 教育方式:综合习惯言传身教(口耳相传、行为模仿) 2.氏族公社末期学校的萌芽 (1)学校萌芽的原因(理解) 政治上,氏族社会末期部落显贵对文化知识的垄断促使教育的分化; 经济上,生产力的发展,剩余产品,体脑分工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可能性; 文化上,文化的发展、知识的积累,尤其是文字的形成,为学校的产生创造了有利条件。(2)学校萌芽的传说(学校的名称) 成均——实施乐教之地 庠——养老与教育 (3)原始社会教育的特点 ①教育目的一致,教育权利平等; ②以生活经验为教育内容,包含多种方面; ③教育活动在生产生活中进行; ④教育的手段局限于言传身教; ⑤男女教育有区别,根源在于分工; ⑥教育还没有专门的场所和专职人员。 3.西周的学校的特点 A.设置完备 (1)两类:按行政级别分为 国学:设在王城及诸侯国都(中央学校) 乡学:设在国都郊外的六郊(地方学校) (2)两级:按入学年龄分为 小学:在公宫南之左 大学:在郊,天子曰辟雍,诸侯曰泮宫 4.西周教育制度的主要特征——学在官府 (1)学在官府:学术和教育为官方所把持。国家有文字记录的法制规章、典籍文献以及祭祀典礼用的礼器全都掌握在官府,普通百姓根本无缘接触到。 (2)“学在官府”的原因 客观原因:社会生产力低下,影响文化教育的发展。(唯官有书,而民无书;为官有器,而民无器;为官有学,而民无学) 根本原因:奴隶主贵族专制,统治阶级想通过垄断文化教育,在贵族子弟中培养治国人才。(3)“学在官府”的具体表现——官师不分,政教合一 5.西周的教育内容——“六艺”教育 礼乐射御书数 《史籀篇》是中国历史上记载最早的儿童识字课本,已失传。

理清知识脉络 促进意义建构

理清知识脉络促进意义建构 摘要:笔者试图通过回顾分数学习的历程,从数学分析、认知分析、教学分析 三个维度理清分数知识脉络;辨析时下分数的主流意义,对教材进行有效的重组 整合,然后从分数表示“关系”与分数表示“数量”两个维度出发,进行先分开后综 合的教学,跳出教材编排,教学“分数的意义”促进学生对分数意义的真正建构, 打通“倍数与分率”、“整数、小数与分数”的宏观联系。 关键词:知识脉络、数学分析、认知分析、教学分析、重组整合、意义建构 一、实例慎思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单元,在单元练习中有这样一道练 习题: 据大部分老师反映,学生错误率非常高,甚至有部分学生一直到小学毕业,还没 有搞明白究竟怎么回事。 今年笔者再次执教五年级,在学习了《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后,对五年级两 个班的76位学生就本题进行了测试。为了更清楚的了解学生的思考过程,以便 更准确的把握学生的错误原因,要求学生用文字结合示意图的形式加以说明,要 求学生在10分钟内独立完成,整个过程真实、可信。结果正确的有39人,正确 率为51.3%,结果与过程均正确的仅有30人,仅占39.5%。 课后与同事交流中发现,很多同事对这个习题也是头疼不已,从一开始的耐 心讲解分析,到最后让学生的死记硬背,效果总是不那么的理想。那么问题究竟 出在哪里呢? 二、分析思考 这道习题考察的知识点是什么?分数的意义吗?分数的意义究竟有哪些?现 在主流观点认为分数具有“部分与整体关系”、“商”、“比”、以及“测量”等不同的意义。一个分数可以表征很多种相关但不同的意义,而掌握分数概念的重要标志是 理解分数所表征的这些相关但不同的意义。“把一根2米长的木条锯成同样长的4段,每段是这根木条的几分之几?”表示的是把“2米长的木条”看成一个整体,把 单位“1”平均分成4份,每份占全部的,表示的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而“每段 长几分之几米”表示把“2米长的木条”平均分成4段,每段的长度是多少米?侧重 于表示分数“商”的意义。 笔者试图通过回顾两种分数意义学习的历程,理清分数学习的知识脉络,找 寻错误的根源,从课堂教学的角度提出一些教学建议,促进学生对分数意义的理解。 1.理清分数知识脉络(教材分析) 分数的相关知识在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中被编排在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分数 的初步认识》和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两个单元中。 分数是小学“数与代数”领域的核心概念。分数的产生首先是人类生活的需要,其次是数学发展的需要。分数的现实背景丰富多彩,分数不仅有多元的意义,而 且有多样的表征。 分数概念抽象,学生接受起来比较困难,不容易一次学好。所以分数的知识 是分段教学的。三年级这个学段只是对分数进行初步认识,即从“份数”的角度来 认识。教材主要是结合具体情境和操作活动来初步认识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分

建立完整的知识结构体系和脉络梳理

建立完整的知识结构体系和脉络梳理 中华民族形成的过程,我们可以建立一下结构体系: 中国古代边疆管理与民族融合

中国古代中央集权,我们可以建立如下的知识结构体系 中国古代中央集权体制的发展框架

现代化的世界进程——知识结构表 这是我们解答叙述题的套路,有了这个法宝,任何叙述题、展板填空题我们都能以不变应万变,而在构建知识体系的过程中,也让我们宏观地把握各个知识点在历史发展中的地位与意义,避免了零星散乱的复习毛病。

总结史料分析题与论文题的答题步骤与技巧 史料分析题被很多老师认为是历史高考的小论文,solo论文更被同学们视为噤若寒蝉,但是如果对题目进行归类和分析,我们不难看出这些题目的一些规律和和结构。 所以无论是史料分析题还是论文题有一定的层次感和逻辑性。 第一、观点清晰,通过归纳找出观点的通用性。 如2013年严复对进化论翻译的论文和2014年梁启超评价李鸿章的论文,其实是同一类型的题目,即“作者对西方思想的引进和人物的评价都是作者以引进西方思想与评价近代人物来表达自己思想和理念的目的,使作者的思想带有时代和个人的烙印。” 这种观点可以通过课堂和题目的答案进行归类总结,这样遇到陌生的论文史料就不会捉襟见肘了! 第二、在论述中一定要做到“论从史出”,也就是俗话说的“引材料”概括归纳。 第三、不同的题目有不同的答题结构,如社会转型的史料分析,总观点往往是通过微观事件折射宏观的社会变迁,然后逐条分析材料展开其具体变化。 再如场景还原题(穿越题),其回答步骤一定要体现利弊和时代的关系,而最后不要忘记作为当时人,一定会对反对派的意见有妥协和让步,或者提出改进的方案。 我们以2013年李鸿章为同文馆辩护为例,可以从以下结构展开: 以后再遇到场景还原辩论题,这个步骤是可以通用的。

考研中国教育史的复习要点

考研中国教育史的复习要点 1.原始社会的教育有哪些特点? 答:原始社会教育表现出与以店阶级社会教育迥然不同的一些特点:①教育的社会性和无阶级性。原始社会的集体生产与集体生活,决定了其教育也是集体的、公共的、社会性的活动,没有阶级的界限。②教育不是专内的社会活动。原始社会的教育尚未从社会生产和生活中分化出来,它的主要途径是通过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实践来进行。③教育以口耳相传和观察模仿为主要手段,因为原始社会文字尚未出现,也没有专门的教学场所和教师,当时教育手段极为简陋,主要是口耳相传、观察模仿。 2.春秋战国私学的兴起有何意义? 答:春秋战国时期的私学兴起,是中国教育史上的划时代的革命:①它冲破了"正教合一"的枷锁,教育从政治活动中分离出来。完成了学校教育独立化的过程。 ②教师不再是官吏,而成为以教育人为谋生之道的专业化的教育工作者。③扩大了教育对象,使受教育的范围由少数贵族扩大到广大平民,教育的社会基础更为广阔。④有利于教育经验的积累和教育理论的形成,出现了以(学记)为代表的一批教育专著。 3.简述孔子"有教无类"的教育主张。 答:"有教无类"是孔子的办学方针,它规定了孔子办私学的教育对象,其基本含义是,不分华夷,无别贵贱,扩大受教育的对象,使那些愿意学习而在学力、经济条件和时间上又允许的人,都可有受教育的权力和机会。这一教育主张顺应了社会历史进步潮流,打破了少数奴隶主贵族对文化教育的垄断。扩大了受教育的范围,符合教育事业的发展趋势。 4.评析孔子"学而优则仕"的教育主张。 答:"学而优则仕"是孔子的学生子夏提出来的,但它在理论上集中地概括了孔子的教育目的。其基本含义是主张把官职与学习紧密联系起来,有官职的人应该是受:过教育并继续学习的人,受过教育的人应该得到一定的官职,教育就是要培养能治国安民的贤能之士。 "学而优则仕"教育目的论的提出,在当时具有很大的进步意义:①反对不学而仕的世袭制,为平民开拓了从政的道路;②把学优与仕优联系起来,以学优保证仕优,有利于推行贤人治邦,改良社会政治。但是,这一教育目的论对中国古代教育也产生了一些消极影响;①过于突出教育的政治功能,忽视了教育的经济功能,强化了中国"官本位"的传统观念;②以名利为诱饵,使中国知识分子从一入学读书始,就产生严重的功名意识,形成"两耳不闻窗外事,二心只读圣贤书"的传统观念。

中国教育史重点总结教学提纲

中国教育史重点总结

中国教育史重点总结 1、学校萌芽的传说—学校的名称9 2、西周的六艺教育及其特点 3、辟雍/大学、小学、乡校/官师合一 西周大学教育场所的一种名称。据说辟雍四周环水,中间高地建筑学宫,组成四合式的大院。这些学堂居于不同的方位有不同的用途,而获不同的名称。因其为官方最高学府故称学宫。它的四周有水环绕,又称泽宫。它是教射、比射选士的场所,又称射宫,其实一也。 4、私学的兴起26 子产不毁乡校。这些缺乏事迹可供记载说明官学不仅没有新发展而且走向衰 (1) 化知识与其权位并无直接联系。他们养尊处优,只图享受而不重教育,缺乏上进精神失去学习动力。官学以贵族为教育对象,贵族不想学习官学衰落也就成 (2) (3) 国学还是乡学都难以维持。宫廷中的一部分司礼司乐的专家以及其他方面的一些知识分子流散四方,发挥自己的一技之长以传授为业在社会中谋生,造成文化下移的现象。民间分布有多种学术人才,也有记录历史文化、思想学说的古 段。 (1) 1 强有力的政权机构。而士阶层中有许多有才能的人在,活动能量颇大,在政治斗争或军事斗争中发挥重要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 2、新兴地主阶级为了扩大自己的经济利益和政治势力也需要士来为自己服务。 3、士从自己的利益和政治立场出发也积极投靠有权势的人,寻找出路,以实现自己的政治主张。 由于政治斗争的需要,养士出现了竞争,养士之风开始形成。社会上有大批自由民争着要成为士,首先需要学习文化知识,从师受教,这就成为新时期教育发展的推动力量。没落的官学已不可能养士,能适应新时期养士需要的就 (2)

私学的兴起适应了新兴地主阶级的政治需要。地主阶级迫切需要掌握文化的新人才、以新的思想理论来为他们的利益服务。他们成为促进新的文化机构——私学发展的社会力量。 私学的出现是历史的必然,私学的产生是由于社会发展的需要。私学的发展促进了思想学术上的百家争鸣 5、全面掌握孔丘的教育思想29 重视教育的作用 ——中国自夏商周依赖就有重视教育的优良传统,孔丘继承了这种优良的传统并进一步在理论上加以发展。 ——孔丘认为教育对社会的发展有重要的作用,是立国治国的三大要素之一。 教体育事业的发展要建立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之上。治国的基本大纲要解决三个条件即:庶、富、教。即首先要有较多劳动力,其次要是人民群众有丰足的物质生活,左后要使人民受到政治伦理教育,知道如何安分守己。 这三者的先后顺序表明三者之间的关系,庶与富是实施教育的先决条件,只有在庶与富的基础上开展教育才会取得社会成效。控球时中国历史上最先论述教育与经济发展关系的教育家。 ——孔丘主张在政治上实行利民的德政,反对害民的苛政。为了达到德政的目的,他强调以教育作为施政的基本手段,要宣传忠君孝亲、奉公守礼,这是教育最直接为政治服务的表现。 ——教育能在社会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时间里在教育对人的发展有要作用的认识基础上。他在中国历史上首次提出“性相近,习相远”这一理论具有一定的科学性,指出人的天赋素质相近,打破了奴隶主贵族天赋必平民天赋高贵、优越的思想。提出这一理论是人类认识史上一个重大的突破,成为人人可能受教育的理论依据。 ——性相近,习相远是孔丘人性论的一个组成部分,他把人性分为三等。他在实践上强调重视教育,这是孔丘教育思想有进步意义的一面,至于他把人性分成等级,并断言有不移的上智和下愚,这是不科学的,是他人性论的一个缺憾。 孔子“有教无类”的思想 1、孔子提倡“有教无类”作为办学方针。这个方针对孔家私学的教育对象做了原 则性的规定,指导着他的教育实践活动,是孔丘教育思想的组成部分。 2、“有教无类“其意为不分贫富贵贱和种族,人人都可以入学受教育。这打破了 贫富贵贱和种族的界限,把受教育的范围扩大到平民,这是历史性的进步。 3、孔子实行有教无类的方针广泛的吸收学生。孔子私学之中各色人物都有实是 有教无类的活标本。 4、意义 ⑴打破了贫富贵贱和种族的界限,把受教育的范围扩大到平民,满足了平民入学受教育的愿望,适应了社会发展需要,这是历史性的进步。 ⑵孔子私学成为当时规模最大、培养人才最多、社会影响最广的一所学校,从总的社会实践效果来看是应该肯定的。 ⑶有教无类是顺应历史发展潮流的进步思想,它打破了贵族对学校教育的垄断,把受教育的范围扩大到一般平民,有利于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

孙培青中国教育史重点总结

孙培青《中国教育史》(第3版)重点总结 1原始时期的教育 原始时期的教育经历两个阶段:一是原始人群阶段,人类的教育刚产生,仅是不成熟的雏形;二是氏族公社阶段,教育得到发展,它的特点较为显著,能体现原始社会教育的本质。氏族公社末期,在教育上出现了阶级差别,将向阶级社会的教育过渡。原始社会的教育以氏族公社阶段的教育为代表,其特点如下: 第一,教育目的一致,教育权利平等。氏族公社是建立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的,公社成员为了适应社会生活和集体生产劳动的需要,为了身心发展的需要,接受教育训练。集体的社会性的教育活动是为了培养合格的氏族成员,人人都具有平等受教育的权利。 第二,以生活经验为教育内容,包容多种方面。原始社会所积累的经验知识虽然有限,但所学习的知识经验是多方面的,不仅要学习制造生产工具的经验,还要学习公共生活的规范,接受原始的艺术教育和原始的宗教教育。这些是参加氏族社会生活所不可少的。 第三,教育活动在生产生活中进行。教育活动与社会生产劳动、社会生活融为一体,过什么样的生活,就受什么样的生活教育。教育是在生产和生活过程中进行的,直接为生产和生活服务。 第四,教育的手段局限于言传身教。有声语言作为氏族成员之间交流思想感情的工具,也成为进行教育的重要手段。凡是生产、生活经验的传授,公共生活规范的培养,都是利用口耳相传,并结合实际动作的示范和模仿。当时还没有比言传身教更为有效的教育手段。 第五,男女教育有区别,根源在于分工。由于男女生理、体质的差异,故有男女分工。男女所从事的社会劳动不同,所接受的教育也有区别。男的劳动侧重于狩猎、农耕、放牧;女的劳动侧重于采集、种植、家务、纺织。男女分别劳动,为适应这种需要,也分别进行教育。 第六,教育还没有专门的场所和专职人员。由于教育还没有从生产和生活中分化出来,多数的教育活动是分散进行的,随时随地开展教育性活动。负责教育的是有生产生活经验的长者,长者为师,对年青人进行知识经验的传授,但他们还不是从事教育的专职人员。 到了氏族公社的末期,由于社会条件的变化,教育发生重要的变化,出现了学校萌芽,旧的特点趋于消失,新的特点正在产生。原始社会的教育;不可避免地向阶级社会的教育方向转变。 2夏、商、西周与春秋时期的教育 中国奴隶制社会开始于夏朝。社会的阶级分化,是造成教育发生分化的直接原因。原始社会那种民主平等的教育发生了质的变化,学校由国家来组织和管理,少数贵族才有享受学校教育的特权,其目的是培养、训练居于奴隶之上的统治者。多数从事体力劳动的民众被排除在学校之外,只能在社会生活和生产劳动中接受生活教育和统治者施行的教化。 奴隶社会的教育经历了一个发生发展的兴衰过程。夏代是奴隶社会教育形成的时期,商代时得到进一步发展,至西周则达到鼎盛阶段,到春秋时代就渐趋没落。商对夏的教育制度有所继承和发展,周对商的教育制度又有所继承和发展,西周教育是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且具有特色的典型代表。 奴隶社会的经济、政治条件决定了当时只有官学而没有私学,官学机构与政治机构联系在一起,没有分离独立,历史上称这种现象为“学在官府”。西周按行政管理系统,分设国学与乡学,不同等级学校之间存在一定联系。按贵族子弟不同年龄阶段,分设小学、大学,教育内容有习小艺与习大艺之别,而其要求是先后贯通的。西周贵族教育制度在当时是世界

小学数学知识脉络

数学知识脉络 会用符号和词语描述)一年级上(会用符号和词语描述数的大小(培 养数感)、,0)数的认识、数数第一单元、10以内(包括比大小。 数的书写、数(5、10以内)的分解。0的意义。认识 > < = 第二单元、分类与比较(生活用品)。实物教学。种类(别)、长短、轻重、多少。分类整理。比一比、量一量、掂一掂 第三单元、10以内的加减法。 结合具体情境初步理解加法和减法的意义。两个数加、减,凑十法;也可以利用数的分解进行。三个数连加、连减(注:一定按顺序算),三个数混合加、减。按顺序计算(先算、再算)。 窗1、 5以内的数加法;认识+、=号;读懂信息、会提问题、自己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并会用数学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 窗2、 5以内的数减法;在上节课3+2=5的基础上,学习5-3=2;5-2=3;结合第一单元,2-2=0 窗3、迁移, 6以内的数加减法;加法交换律; 2+4=4+2,6+0=0+6. 窗4、迁移, 7以内的数加减法; 窗5、迁移,8、9以内的数加减法; 窗6、迁移, 10以内的数加减法; 窗7、 10以内的数连加(减)法(注:一定按顺序算),5-2-1=3-1=2;错误算法原式=5-1=4。 窗8、 10以内的数加(减)混合计算(注:一定按顺序算) 第四单元、认识位置(上、下、前、后、左、右) 第五单元、11---20各数的认识。数位(十位、个位)及简单加减法。 窗1、 11---20的认识、小棒、算珠表示;数位的概念;十进制计数法;11里有1个十和1个1. 窗2、简单的加减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加数、和、被减数、减数、差)。分解计算。 第六单元、认识图形(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 第七单元、20以内的进位加法(9+5= 4+5+5=14 ) 理解数位和计数单位的概念,熟练认识十进制计数法。 窗1、 2、3、数的分解(凑十法进行加法)。从数数开始,借助学教具凑十。 会用符号和词语描述)一年级下( 一单元、20以内退位减法; 窗1、十几减九的退位减:A,15-9(5+4)数的分解=15-5-4(平十法)=10-4=6。 B,15-9 =10-9+5=1+5(破十法)=6(突破点:10从哪里来?)。C,想加算减 9+6=15,15-9=6. 建议:1、让生认真阅读情景文字,达到景意合一,2、借助学教具体会题意,充分动手探索,表达算法背后的想法,形象直观地理解算法背后的算理。3、教学时做到真研细究,先松后紧,彻底弄懂,关注全体学生。

中国近代史纲要知识点梳理总结

中国近代史纲要知识点梳理总结 绪论风云变幻的八十年 1、在中国封建社会的经济中,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占主要地位。 2、以个体家庭为单位并与家庭手工业牢固结合的小农经济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生产结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主要地位。 3、中国封建社会政治的基本特征是高度中央集权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4、中国封建社会的社会结构的特点是族权和政权结合的封建宗法等级制度。其核心是宗族家长制,突出君权、父权、夫权。 5、中国封建社会的文化体系以儒家思想为核心。 6、中国封建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结构,一方面巩固和维系了中国封建社会的稳定和延续,另一方面也使其前进缓慢甚至迟滞,并造成不可克服的周期性的政治经济危机。 7、资本主义产生需要两大前提:一是少数人积累大量财富;二是,劳动者丧失生产资料变成自由出卖劳动力的生产者。 8、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标志着世界开始进入资本主义时代。 9、中国近代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把香港岛割让给英国,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等5个港口城市为通商口岸。 10、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是:a、帝国主义和中国民族的矛盾(最主要); b、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11、反侵略战争等的失败根本原因:a、社会制度腐败;b、经济技术落后。 12、两大任务:a、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b、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 第一章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1、1856年,俄国二战签订《瑷珲条约》,割去黑龙江以北的60万平方公里的领土。 2、1860年,中俄签订《北京条约》割去乌苏里江以东40万平方公里领土,割让香港对岸九龙半岛南端和昂船洲给英国,开放天津为通商口岸,向俄国开放伊犁、喀什尔等商埠。 3、1864年,中俄签订《勘分西北边界约记》,割去西北44万平方公里领土。 4、1881年,中俄通过《改订伊犁条约》和5个勘界协议书,割去中国西北7万平方公里领土。 5、1895年,日本强迫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割去中国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岛屿和澎湖列岛。 6、1901年《辛丑条约》规定外国军队有权在北京使馆区等地留兵驻守。 7、1899年,义和团在山东兴起。 8、《天津条约》允许外国公使常驻北京,开放牛庄、登州、台湾、汉口、九江、南京等十个口岸。 9、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是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第一次大规模的反侵略武装战争。 10、林则徐是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组织翻译《地理大全》并编成《四洲志》。 11、魏源在《海国图志》中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 12、严复翻译了《天演论》,他用“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社会进化论思想为这种危机意识和民族意识提供了理论根据。 13、1894年11月,孙中山创立革命团体兴中会。 第二章对中国出路的早期探索 1、1851年1月,洪秀全率拜上帝教教众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发动起义,建号天平天国。 2、《天朝田亩制度》是最能体现太平天国社会理想和这次农民起义特色的纲领性文件。 3、洪仁轩提出的《资政新篇》是天平天国后期颁布的社会发展方案,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比较系统的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中国教育史重点

第一章远古至西周时期的教育 1.简述教育起源的概况。 2.简述原始社会教育的基本特点。 3.试述夏、商、西周时期主要的学校类型及其教育内容。 4.分析奴隶社会教育的特点。 第二章春秋时期 1.简述私学兴起的原因、特点及意义。 2.试论孔子的教学思想及现实意义。 3.试论孔子的道德教育思想及其现代价值。 4.简论墨家的科技教育思想及特点。 第三章战国 1.简述百家争鸣的特点及意义。 2.简述稷下学宫的办学特点。 3.试比较孟子和荀子教育思想的异同。 4.简论《学记》的教学思想及当代价值。 第四章秦汉魏晋南北朝 1.简述汉代文教政策的内容。 2.简述汉代太学的教育活动及特点。 3.分析察举制的主要内容和利弊。 4.简述董仲舒的三大文教政策。 5.试分析九品中正制的内容和主要利弊。 6.简述王充的学习论。 7.试论颜之推的家庭教育思想及当代价值 第五章隋唐五代 1.简述隋唐文教政策。 2.简述隋唐学校教育体制。 3.简述唐代科举制的实施。 4.试论科举制的利弊得失。 5.论述韩愈的人才思想。 6.试论韩愈《师说》中的教育思想。 第六章宋辽金元 1.简述熙宁元丰兴学的主要改革措施。 2.试述书院的特点及对当代高等教育的价值。 3.简述蒙养教材的种类及编写特点。 4.试析朱熹的道德教育思想。 5.简述朱子读书法的基本内容及意义。

第七章明清 1.简述明清文教政策及其特点。 2.简述王守仁童蒙教育思想。 3.简论王夫之的教师观及其现代价值。 4.试分析颜元的实学教育思想及其积极意义。 第八章鸦片战争 1. 试析洋务学堂的类别及特点。 2. 简述留学教育的意义。 3. 试论张之洞“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教 育思想。 第九章戊戌维新 1. 简述“百日维新”中教育改革的内容和历史意义。 2. 试评康有为《大同书》中的理想教育制度。 3. 试论梁启超的师范教育思想及其现代价值。 4. 试分析严复“体用一致”的文化教育观。第十章新政时期 1.简述“癸卯学制”的基本内容及 特点。 2.简述科举制被废除的影响。 第十一章中华民国初期 1.简述民国教育宗旨的主要内容。 2.简述“壬子癸丑学制”的主要内容和特点。 3.简述蔡元培“五育并举”教育思想的基本内容及意义。 4.试论蔡元培“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思想及现代价值。 第十二章北京政府时期 1.简述科学教育思潮的主要内容。 2.简述职业教育思潮对我国教育发展的影响。 3.试析实用主义教育思潮对中国教育的影响。 4.简述主要教育团体的作用与影响。 5.试论《壬戌学制》的基本内容及特点。 6.试分析1922年中学课程改革的利弊得失。

中国工艺美术史重点总结

小结 原始社会的各种工艺创作,在工艺美术创作上给我们很多的启示。 一、实用和装饰的统一。原始工艺的装饰,不是附加而是和实用有机的统一的 二、技术对艺术的影响。技术对艺术产生着巨大的影响甚至形成新的风格充分运用技术条件的特点,能更好的体现其艺术效果 三、形式感的应用。丰富了工艺语言,也提高了人们对形式美的感受 四、表号性的艺术手法。用简约的表现方法,突出其形象特征,从写实到表号化,从具体到抽象化,是工艺美术常用的重要艺术手法 一、商代是典型的奴隶制社会,商代统治阶级的政治思想,也就表现为宗教迷信的思想,其工艺装饰纹样也往往带有宗教迷信的色彩 二、商代统治阶级崇尚武力,商代工艺美术的艺术特点是威严、神秘、慑服的精神力量反映。商代的造型多运用庄重而又安定的直线,装饰也采用对称而又规整的格式。 三、青铜器的造型发展,首先是从实用出发的。商代统治阶级盛行饮酒之风,所以酒器的制作十分发达。 四、商代工艺装饰的社会意义,其宗教意义大于审美意义 周代提出了“德”的观念,同时也比较看重现实,强调“礼治”,礼的特点是等级和秩序,它反映在周代的各个方面。从工艺美术的角度看,青铜器的制作,玉器的使用,都是反映等级差别,适

应礼治的需要。因而工艺制作的样式,常有固定的规格,而在装饰上,则反映出显著的秩序感。 春秋战国时期的工艺美术,无论品种、制作、艺术方面,都得到了空前的发展。这一时期的工艺美术,具有它自己的特点和时代风貌: 一、它具有时代的共同性和地区的特殊性。这一时期,由于的独立生产和发展,工艺美术制作具有地方性、普遍性、多样性。地方性是指各地形成了地方名产,如齐国刺绣,楚国漆器,吴越刀剑。普遍性是指无论文化先进还是落后,全国各地都有各自的工艺美术生产。多样性是指各地工艺生产品类繁多,形成了百花齐放的繁荣景象。 二、春秋战国时期在思想学术领域所出现的“诸子蓬起,百家争鸣”的空前活跃局面,体现在工艺美术制作方面,形成巧思、清新、活泼等特色 三、春秋战国时期的装饰,改变了商代的中心对称,单独适合纹样的图案组织,也改变了周代的反复连续,成为带状的二方连续的图案组织,有自己的时代特点,即以重叠缠绕,上下穿插,四面延展的四方连续的图案组织为主要骨骼,它布满全身,不分主次,而以蟠虫离纹、蟠虺纹为其主要装饰花纹 四、工艺美术在美学理论方面的发展,出现了多种与工艺有关的学术观点,也出现了我国最早的工艺制作设计理论。直接总结工艺制作原则的,是战国时期的《考工记》。这是我国最早的关于工艺制作的专门论述。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古代工艺美术制作的一个光辉灿烂的时代。他的伟大成就,至今仍在艺术和学术领域中闪烁着光彩。

中国教育学重点总结

《中国教育史》重点总结 第1章原始时期的教育 原始时期的教育经历两个阶段:一是原始人群阶段,人类的教育刚产生,仅是不成熟的雏形;二是氏族公社阶段,教育得到发展,它的特点较为显著,能体现原始社会教育的本质。氏族公社末期,在教育上出现了阶级差别,将向阶级社会的教育过渡。原始社会的教育以氏族公社阶段的教育为代表,其特点如下: 第一,教育目的一致,教育权利平等。氏族公社是建立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的,公社成员为了适应社会生活和集体生产劳动的需要,为了身心发展的需要,接受教育训练。集体的社会性的教育活动是为了培养合格的氏族成员,人人都具有平等受教育的权利。 第二,以生活经验为教育内容,包容多种方面。原始社会所积累的经验知识虽然有限,但所学习的知识经验是多方面的,不仅要学习制造生产工具的经验,还要学习公共生活的规范,接受原始的艺术教育和原始的宗教教育。这些是参加氏族社会生活所不可少的。 第三,教育活动在生产生活中进行。教育活动与社会生产劳动、社会生活融为一体,过什么样的生活,就受什么样的生活教育。教育是在生产和生活过程中进行的,直接为生产和生活服务。 第四,教育的手段局限于言传身教。有声语言作为氏族成员之间交流思想感情的工具,也成为进行教育的重要手段。凡是生产、生活经验的传授,公共生活规范的培养,都是利用口耳相传,并结合实际动作的示范和模仿。当时还没有比言传身教更为有效的教育手段。 第五,男女教育有区别,根源在于分工。由于男女生理、体质的差异,故有男女分工。男女所从事的社会劳动不同,所接受的教育也有区别。男的劳动侧重于狩猎、农耕、放牧;女的劳动侧重于采集、种植、家务、纺织。男女分别劳动,为适应这种需要,也分别进行教育。 第六,教育还没有专门的场所和专职人员。由于教育还没有从生产和生活中分化出来,多数的教育活动是分散进行的,随时随地开展教育性活动。负责教育的是有生产生活经验的长者,长者为师,对年青人进行知识经验的传授,但他们还不是从事教育的专职人员。 到了氏族公社的末期,由于社会条件的变化,教育发生重要的变化,出现了学校萌芽,旧的特点趋于消失,新的特点正在产生。原始社会的教育;不可避免地向阶级社会的教育方向转变。

中国近代史知识点整理(重要考点)

中国近代史知识点 上编综述 1、通过对比鸦片战争前中国与世界的不同发展轨迹,理解近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基本脉络。 2、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 ①鸦片战争失败后,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中英《南京条约》及其补充条约、中美《望厦条约》和中法《黄埔条约》,这是中国人民遭受外国资本主义奴役的起点,给中国社会带来极大的影响。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性质开始发生根本变化,即由一个独立的封建社会一步步地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变为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中国逐渐开始了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中国的自然经济由于遭受外国资本主义的冲击而开始解体。在思想领域也发生了巨大的震动。所以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社会性质发生变化,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的主要矛盾发生变化,帝国主义和中华****成为主要矛盾;中国出现了新的生产关系、新的阶级和新的思想。因此,鸦片战争就成为中国近代史的起点。)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①中国的主权开始遭到破坏②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③中国的社会阶级结构和主要矛盾开始发生变化。 3、怎样认识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社会性质及其基本特征? (1)在错综复杂的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两大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而前一个是主要矛盾。太平天国运动就是第一个矛盾的体现,义和团运动就是第二个矛盾的体现。(2)在两种矛盾的作用下,中国的社会性质由封建社会转变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3)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有一下一些基本特征:①、资本----帝国主义势力操纵中国的经济命脉,控制了中国的政治②、中国封建势力和外国侵略势力相勾结,压迫奴役中国人民。③、中国自然经济遭到破坏,但土地所有制依然存在,阻碍着中国走向现代化和民主化。④、所兴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已经存在,但势力很弱。⑤、政治势力不统一,各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不平衡。⑥、在资本----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下,中国的广大人民过着饥寒交迫,毫无政治权利的生活。 4、如何理解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及其相互关系? 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解放这两个任务,是互相区别又互相紧密联系的。由于腐朽的社会制度束缚着生产力的发展,阻碍着经济技术的进步,必须首先改变这种社会制度,争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才能为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创造前提开辟道路。因为不经过反帝反封建的斗争,争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就不可能推翻帝国主义对中国的反动统治,改变它们控制中国经济财政命脉,利用特权向中国大量倾销商品和资本输出,压迫中国民族工商业发展的局面,就不可能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和专制政治制度,

历史知识点高中总结五篇

历史知识点高中总结五篇 历史一般指人类社会历史,是记载和解释一系列人类活动进程的历史事件的一门学科。它是对过去的事件和行为有系统的记录、诠释和研究,并作为未来行事的参考依据。 下面是带来的五篇历史知识点高中总结,希望大家喜欢! 历史知识点高中总结1 一、原因(根源) 因素关键条件 1.造成北京人过群居生活的主要原因生产能力低下 2.私有制产生的直接原因生产的发展使产品有了剩余 3.出现私有制的根本原因生产力的发展 4.氏族公社由母系发展为父系的主要原因男子在生产中取得支配地位 5.夏朝出现“家天下”局面的根本原因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6.春秋时期是我国社会发生剧烈变化时期的根本原因生产力显著提高 7.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生产力的发展以及与此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产生 8.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霸主的主要原因实行管仲改革,齐国经济实力强大 9.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开展变法运动的根本原因封建土地私有制的产生与发展

10战国时期,战争不断,而社会经济仍得以发展的根本原因封建生产关系确立 11.战国时期,封建之取代奴隶制的直接原因新兴地主阶级的政治改革 12.法家思想在战国受到统治者重视的主要原因有利于统治者加强统治 13.商鞅变法取得成功的最根本原因顺应时代的发展趋势 14.秦国之所以能够统一中国的最主要原因经济实力最强 15.迫使陈胜等人在大泽乡起义的主要原因法律严酷、误期当斩 16.楚汉相争中刘邦取胜的主观原因争取民心归顺,军事策略正确 17.汉高祖采取休养生息政策的客观原因社会十分贫困 18.汉初统治者采取宽舒政策的直接原因秦王的教训 19.西汉初年统治者实行“和亲”政策的最主要原因经济军事力量薄弱 20.西周和汉初实行分封制都出现“事与愿违”的现象,其根本原因在于生产力提高,经济发展,诸侯势力增强 21.汉武帝能实行“大一统”的根本原因封建经济的发展 22.东汉黄巾起义的根本原因外戚、宦官交替专权,政治黑暗 23.东汉末年开始出现军阀集团割据局面的根源封建的自然经济形态 24.曹操能够统一北方地区的决定性条件注重农业,保证军粮供应 25.赤壁之战中孙刘联军取胜的最主要原因孙刘结盟抗曹 26.三国鼎立局面出现的根本原因三个相对独立的经济区域发展成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