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公共管理理论与实践复习资料

公共管理理论与实践复习资料

公共管理理论与实践复习资料
公共管理理论与实践复习资料

第一章绪论

1、公共管理是什么

公共管理是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部门整合社会的各种力量,广泛运用政治的、经济的、管理的、法律的方法,强化政府的治理能力,提升政府绩效和公共服务品质,从而实现公共的福祉与公共利益。是公共组织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务的活动。

2、与行政管理区别

(1)语义差异:

公共行政是一种服务于公众的活动,公务员执行的是他人制定的政策,注重的是程序,将政策转化为行动和办公室管理。

公共管理包括公共行政的这些方面,强调以最高效率实现目标并对结果真正负有责任。

(2)主体拓展不同:

行政管理的主体是政府,狭义的行政机关。

公共管理主体具有多元性,包括政府组织、政党组织、社会组织。其中,政府是核心部门,行政机关则是政府的核心。

(3)客体的细分:

行政管理把自己的管理客体定位于与私人事务相对立的社会公共事务(基于二分法)

公共管理把客体细分为公共事务、半公共半私人事务(基于公共物品、混合公共物品、私人物品的分类),这些事务需要多种主体共同管理。

(4)管理手段的不同:

行政管理:法律

公共管理:市场化

3、与企业管理的不同

(1)管理的主体不同。私人管理的主体是私人部门,公共管理的主体是公共部门。

(2)管理的对象不同。私人管理的对象主要是其私人组织内部事务,公共管理则不仅针对公共部门,也针对私人部门。

(3)管理的目标不同。公共管理是追求公共利益目标,目标多元化,私人管理主要所示私人利益目标,利益最大化。(4)管理方式不同。私人部门主要是市场化方式,市场机制;公共部门则复杂得多,是政治议程,公共选择。(5)管理运用的权力不同。一个是公权力,具有强制性垄断性;一个是私权力,但具有自由竞争性。

4、公共管理的特点

(1)公共管理主体:政府和其他公共部门

(2)公共管理的客体: 一是社会公共事物;二是公共权力的分配和运行机制。

(3)公共管理的手段多样化:在并不改变公共部门公共性的前提下,将私人部门的管理手段运用于公共部门。(4)注重管理外部环境,强调战略管理,实现由内向外的转变

(5)公共管理强调价值调和与责任,重视4E,即经济(Economy)、效率(Efficiency)、效能(Effectiveness),公平(Equality)

(6)公共管理理论与政府改革的实践紧密结合

5、公共管理为什么是一个整合的概念

(1)公共管理是一种介于企业管理与公共行政之间的“第三条道路”,公共管理在“什么”和“为什么”层面上沿袭公共行政或公共政策,而在“如何”层面沿袭企业管理。

(2)从公共行政到公共管理的转变,是社会公共事务的内涵和管理方式的变化,体现了公共部门管理理念的根本变革。

6、公共管理力图解决的3个问题:

(1)重新调整政府与社会,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减少政府职能,以求政府只管那些应该由自己来管的事情,力争管得少一些,但要管的好一些。

(2)尽可能实现社会自治,鼓励公共管理社会化,即利用市场和社会的力量来提供公共服务,以弥补政府自身财力的不足

(3)改革政府部门内部的管理体制,包括尽可能地在一些部门引进竞争机制,以提高政府部门的工作效率和为社会服务的质量,从而使政府从根本上走出财政危机、管理危机和信任危机的困境。

7、新公共管理理论

一般是指20c80s以来在美国等国家出现的关于行政改革的理论和实践模式。

新公共管理的核心思想是:把私人部门的管理手段和市场激励结构引入公共部门和公共服务之中,改变政府与社会的关系,最终以新的公共管理模式取代传统的官僚制模式。

新公共管理的理论基础有两方面,它们分别是经济学理论和工商管理。

工商管理学理论:

管理主义对公共管理学的一个重要启示是,管理作为一种纯手段性的活动具有共通性,它所包含的一系列原则,既可用于私营企业,也适用于公共部门。

经济学理论:

以布坎南为代表,公共选择理论产生于20c40s末,到60s末形成一种学术思潮。

(1)公共选择理论。所谓公共选择,就是通过集体行动和政治过程来决定资源在公共领域的分配,是人们选择通过民主政治过程,将个人的私人选择转化为集体选择的一种过程或机制。公共选择理论可以定义为非市场决策的经济研究,或者简单地定义为把经济学应用于政治科学。

(2)代理理论。政府是受托人即代理人,公众是委托书人。

(3)交易费用理论。交易费用为运用市场机制的费用。

第二章公共管理的主体—公共部门角色及特征

1、市场失灵的表现

(1)公共物品供给失灵

公共物品:非竞争性、非排他性;“免费搭车”、“公地的悲剧”

(2)市场经济的外部性

某个人或企业的经济行为影响了他人或其他企业,却没有为此付出代价或没有获得应有的报酬。

消除外部性的政府对策:外部性的内在化:补贴或收税费.

(3)信息性失灵

(4)市场经济中的垄断

(5)市场经济下的收入不平等

(6)市场波动与经济的不稳定性

2、政府的职能:

政治职能:保障人民民主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

文化职能: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社会职能:提供社会公共服务

经济职能: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1) 社会资源配置功能

政府参与资源配置的理由是市场在实现资源配置方面的不完善。

参与方式:一是通过预算拨款直接提供国防等纯公共产品,或通过发放补贴与私人部门共同提供准公共产品;二是征税实现外部成本内在化;三是组织基础设施建设,或对自然垄断行业进行规制。

(2) 收入再分配功能

市场机制所决定的收入分配是初次分配,其结果不能体现公平,还需要通过公共部门建立起再分配机制对这种初次分配结果进行协调,以解决收入分配不公.

(3) 宏观经济稳定功能

公共部门运用宏观经济政策有意识地干预经济运行,尽可能地实现充分就业和物价稳定基础上的经济增长。

3、政府失败(政府失灵)的含义

所谓“政府失败”,是指个人对公共物品的需求在现代代议制民主政治中得不到很好满足,公共部门在提供公共物品时趋向于浪费和滥用资源,公共支出成本规模过大或者效率降低,政府的活动达不到预期的目的这样一些情况。

4、政府失灵的表现

(1)政府的政策偏差与低效率

一是指政府所执行的政策不是最好的政策,即这种政策不能确保资源的最优配置。

二是指政府做出决策的时限和效率的限制。

(2)政府机构工作低效率

(3)政府部门的自我扩张

(4)寻租及腐败

寻租活动,是个人或利益集团为了谋取自身经济利益而对政府决策或政府官员施展影响,以争取有利于自身的现分配的一种非生产性活动。

5、政府失灵的原因

(1)政府理性经济人假定

(2)缺乏竞争,没有动力(成本与收益分离)

(3)时滞效应

(4)有限理性

第三章公共管理主体—非营利组织管理

1、非营利组织含义

非营利组织(Non-profit Organization,缩写为NPO)是指在政府部门和企业以外的不以营利为目的、主要开展各种志愿性的公益和互益活动的社会组织。

也称为“非政府组织”(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缩写为NGO)“第三部门”(the third sector);“志愿者组织”(Voluntary Organization )等。还有称“慈善机构”、“免税组织”、“基金会”、“公益团体”、“公民社会组织”等。

2、非营利组织的特征

美国霍普金斯大学非营利组织比较研究中心的萨拉蒙归纳六项特征:

(1)正式组织:它必须有某种程度的制度化,有一定的组织章程和制度。

(2)非政府性:在体制和组织上独立于政府之外,并不隶属于国家的政府和行政体系,是以契约为基础的自愿合作、独立自治的社会组织。

(3)非营利性:不以营利为目的,其财产基础是基于捐赠的公益产权。但可收费,收入用于组织的基本运作,不得在出资者、经营者之间进行分配。

(4)自治性:自己控制自己的活动,具有内部治理程序,不受外在团体控制。

(5)志愿性:组织的、服务的、活动的志愿性。

(6)公益性:提供公共物品或服务。

3、我国非营利组织的分类

第一类:是依照法律在民政部门登记注册的社会团体、基金会、民办非企业单位。

社会团体: 是指中国公民自愿组成,为实现会员共同意愿,按照其章程开展活动的非营利性社会组织”。主要包括协会、学会、联合会、研究会

基金会: 是指利用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捐赠的财产,以从事公益事业为目的,按照本条例的规定成立的非营利性法人。

民办非企业单位: 是指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其他社会力量以及公民个人利用非国有资产举办的,从事非营利性社会服务活动的社会组织。主要包括各种民办的学校、医院、福利院(敬老院、老年公寓等)、社区服务中心(站)、职业培训(介绍)中心、研究所(院)、文化馆(所)、体育馆等。

第二类(1)草根民间组织,包括:工商登记(企业)

(2)无法人地位(单位下属组织、社区公益性组织、农村非营利组织)

第三类:准民间组织(转型中的事业单位、业主委员会、网上社团等新型组织)

4、非营利组织存在的必要性

历史因素在发达国家的非营利组织中,志愿组织的成长比政府要来的更早

市场失灵非营利组织的存在反映市场经济的局限性

政府失灵政府的行为必须获得多数的支持,而非营利组织能为少数人提供政府不愿意或未能提供的服务

社会多元需要社会许多改革发起于非营利部门,非营利组织在提高多元与自由主义的价值上扮演相当重要角色

团结一致非赢利部门是在诸多个人主义者的民主社会中,借着行为的整合表现团结一致的一种机制

5、非营利组织的功能

(1) 提供公共产品和物品,以弥补政府缺陷

(2) 促进经济增长,更合理地配置社会经济资源

(3) 提高公众对社会公共事务的参与性,限制政府部门的权力。

(4) 促进社会公平的实现,并弘扬互助协作的精神。

(5) 开展跨国界的活动,发挥非营利组织对国际事务的管理、协调和监督作用。

6、当前我国非营利组织发展存在的问题

(1)发展不充分。非营利性组织数量的多少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出一个国家和地区文明和民主的发展程度,是公众发挥其作用的重要工具。据统计,我国每万人拥有的非营利性组织的数量为1.45家,美国为51.79家,法国则高达110.45家。

(2)功能角色混乱。原本代表民间的非政府组织因为与权力千丝万缕的联系而导致明显官方化和行政化。

:58.96%的协会负责人由业务主管单位委托或兼职;:某市有行业协会177家,党政机关干部在其中兼职的120家,占行业协会的68%,兼职干部244人(2006)

(3)经费不足。无论是官方的、半官方的还是民间的非营利组织,都存在经费不足的问题,根据2000年对非营利组织进行的一次调查表明,41.4%的非营利性组织将它面临的主要是经费不足。

(4)能力不足。能力不足一方面是筹资能力不足,有90%组织年支出额在50万以下,5%左右组织年支出额在1000元以下,年支出额在100万以上的组织不到2%。再者是自身素质不足。第三是自身管理落后。内部管理缺乏规范,组织章程贯彻不到位,非民主化现象比较明显。

(5)结构不合理。不能适应公众的需要。功能结构不合理:非营利组织一般分为政治型的(各种人民团体)、业务管理型的(各种行业协会)、利益代表型(代表某群体利益如企业家协会)、公益服务型(弱势群体保护协会)、文体联谊型(围棋协会)和学术交流型(各种学会和研究会)。据调查表明,当前所占比例最大的是学术交流团体,占总数的48%,其次是业务团体,占28%,利益代表和公益型的分别占约6%,非营利组织的功能结构同社会总体发展状况密切相关,在发达的民主国家,公益服务团体所占比例较大

(6)政策法制缺陷

7、促进我国非营利组织发展的措施(基于与政府关系)

(1) 鼓励建立政府与非营利组织间的合作关系

1.政府应认识到非营利组织的优势与作用,鼓励促进非营利组织的发展

2.非营利组织应注意摆正自己与政府的位置

(2) 创造良好的环境培育非营利组织发展

(3) 政府制定扶持非营利组织发展的相关法律

1.改革非营利组织的成立制度

2. 取消“挂靠制”保证非营利组织民间性等特性

3.建立监督与评估政策

(4)非营利组织积极加强自身的建设

第四章公共组织管理

1、官僚制的含义

官僚制,是指一种以分部—分层、集权—统一、指挥—服从等为特征的组织形态,是现代社会实施合法统治的行政组织制度,同时指的是政府的组织机构,是公共行政系统以效率为中心而进行的一种组织设计。它的宗旨是注重行政管理的效率、严密的组织设计、严格地依法办事、专业化的官员队伍。

2、官僚制的特征

(1)规范化:正式建立的持久而统一的规则系统。

(2)分工:有明确职权范围的行政机构。

(3)等级化:组织结构内部具有确定的权力职位层次,形成严密的指挥系统。

(4)考试录用:所有人员都经过培训、教育或正式考试的技术资格选拔。

(5)管理职业化:管理人员从进入,到认知过程及其退出都有相应的制度规范。薪金根据“地位”、职责(“等级”)而

定,能够依靠这一职业生存。

(6)非人格化:“依法行政”、公私分明,“政治中立”。

(7)书面化:文书和档案管理。

3、官僚制的负面作用

(1)对规则和程序的过分追求,导致僵化,适应性差。

(2)严格的分工使工作枯燥,并增加协调困难

(3)信息失真,抑制下级的积极性

(4)非人格化使组织氛围压抑,成员间的疏远和不和。

(5)书面化导致公文旅行,信息流通缓慢

(6)形式主义

官僚制最初设计和使用的初衷是效率和公平,而历史的发展却使它成为效率和追求效率的最大障碍。再者,官僚制与民主之间存在一些冲突。

4、推动官僚制变革的影响因素

(1)技术变迁

(2)环境的急剧变化

(3)社会问题的复杂性

(4)第三部门的崛起

(5)人口构成的变化

5、现代社会如何看待官僚制(官僚制过时了吗?)

官僚制的产生背景与中国行政改革的环境具有相似性。休斯认为,一个社会采用什么样的管理模式,首先是由该社会的整体发展水平及其政治文化背景决定的,其次才是人们自觉选择的结果。中国行政模式的选择,必须要符合中国的行政环境。

即使在新公共管理盛行的今天,官僚制也仍有其存在的理由。

从组织结构看,金字塔型的层级是官僚制度最重要的特征。

从管理方式看,只要政府仍然是公共管理的最重要的主体,行政管理就仍然是凭借政府的权力而施行的带有强制性的管理。

从组织文化看,现代官僚制强调法律,理性(法规)等,这些精神依然有其价值。

我国并没有建立起现代官僚制,不足在于:

(1)缺乏现代理性精神,即法治精神、科学精神(理性、法律制度)

(2)离依法行政的要求尚有很大距离,人治色彩仍然浓厚

(3)干部人事制度不完善

中国行政模式:以官僚制为主的多元模式并存

《政府未来的治理模式》

6、企业型政府的反思

政府再造的指导思想是:以企业家的精神改革政府。

企业家就是运用创新创造出最大限度的效率和成果的人。

“企业家精神”的核心是:创新与效率

“企业型政府”是一种区别于官僚制政府、具有企业顾客至上、成本意识和创新动力理念的政府。

其核心特质在于:创新、为顾客服务、成本效率

重塑政府

——把市场机制引入政府管理,提高政府的整体管理水平;

把企业家精神引入政府管理,树立"顾客至上"的新理念。

《改革政府—企业家精神如何改革着公共部门》

起催化作用的政府:掌舵而非划桨

社区拥有的政府:授权而不是服务

竞争性的政府:把竞争机制注入到提供服务中去

有使命感的政府:改变照章办事的组织

讲究结果的政府:按效果而不是按投入拨款

受顾客驱使的政府:满足顾客的需要,不是官僚政治的需要

有事业心的政府:有收益而不浪费

有预见的政府:预防而不是治疗

分权化的政府:从等级制到参与和协作

以市场为导向的政府:通过市场力量进行变革

第六章公共政策

1、公共政策的含义

公共政策的性质是以政府等为代表的决策主体运用被赋予的公共权力区分社会利益需求,协调社会利益矛盾与冲突的方略。

2、政策问题的含义

政策问题可以被定义为某种条件或环境。这种条件和环境引起社会上某一部分人的需要或不满足,并为此寻求援助或补偿。

3、公共政策的性质

(1)公共政策的政治性与公共性

(2)公共政策的稳定性与变动性

(3)公共政策的公平性与效率性

(4)公共政策的强制性与合法性

4、政策问题的认定

(1)存在一种可以确认的客观情势:多数人认识到的一种客观事实。

(2)出现了强烈的公众诉求与明显的政策需要。

(3)政府纳入工作程序开始解决的问题。

第八章公共部门绩效管理

1、公共部门绩效管理因何产生

政府绩效评估缘于传统政府治理模式的弊端

自上而下命令式的管理

对程序而非结果负责

政府对公共事务的垄断性

政府拥有强制执行法律的权力

公众对政府的绩效没有发言权

政府不知道自己的绩效底线是什么

对于上述问题的解决之道,新公共管理者认为有二:

一是打破政府对公共事务的垄断,民营化应运而生。

二是实施绩效评估,把政府工作置于阳光和公众的视野下,使政府成为一个对结果负责和对公众负责的政府。

2、公共部门绩效管理的含义

公共部门绩效管理是在设定公共服务绩效目标的基础上,对公共部门提供公共服务的全过程进行追踪监测,并作出系统的绩效评估的过程。

3、公共部门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

(1)目标的多元性

政府的目标是多元的,对于这些多元目标的选择和权重排序,往往受到价值观的左右和权力因素的干扰而难以形成共识。

(2)产出的特殊性

其一,政府的产出具有无形性。

其二,政府的产出具有间接性。

(3)劳动的密集性

政府具有劳动密集型特征。政府管理主要靠管理主体的劳动过程来实现,机器代替劳动的作用十分有限。

(4)评估标准指标的难确定性

评估标准指标的难确定性,是导致政府绩效评估陷入困境的一个重要因素。

4、公共部门绩效评估存在的问题

一是从评估内容上,重经济发展,轻社会民生服务。

二是从评估形式上,重绩效评估,轻绩效管理。

三是从评估主体上,重内部评估,轻外部评估。

四是从评估结果运用上,重评比评优,轻绩效改进。

五是从评估体系上,重指标体系,轻制度建设。

5、改进中国政府绩效评估的思路

系统构建,把绩效评估作为政府再造的有力武器

加强政府绩效评估的法制化建设

构建科学的政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

内部评估和外部评估相结合,提高公众的参与水平

进行组织再造,推动地方组织机能的变革

配套制度改革。

第九章公共危机管理

1、公共危机的定义

由突发公共事件引起的一种客观存在的社会现象,是对社会共同利益和安全产生严重威胁的一种危险境况和紧张状态,它侧重于强调事件的规模和影响程度,是对公共安全或公共秩序构成威胁。

2、公共危机的特征

(1)突发性:不确定性,出乎决策者意料之外

(2)紧迫性:应对和处理行为具有很强的时间限制

(3)破坏性:对社会或组织的生存和发展构成威胁

(4)公众性:影响公众的利益、公众舆论高度关注

(5)传播性:不翼而飞,迅速传播,加重事态,添油加醋

3、突发公共事件的分类

(1)自然灾害:主要包括水旱灾害,气象灾害,地震灾害,地质灾害,海洋灾害,生物灾害和森林火灾等。(2)事故灾难:民航,水路、公路、铁路交通事故;工矿企业,建筑,机关事业单位发生的事故;水、电、气、油,通讯、信息网络;特殊公共设施事故;环境污染,生态破坏。

(3)公共卫生事件:包括对社会公众生命安全产生威胁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的疫情大事故;重大动物疫情等。

(4)社会安全事件:重大刑事案例,涉外突发事件,恐怖事件,群体性事件。

4、突发公共事件的分级

按照其性质、严重程度、可控性和影响范围等因素分成4级,特别重大的是Ⅰ级,重大的是Ⅱ级,较大的是Ⅲ级,一般的是Ⅳ级。预警级别分为四级,依次用红色、橙色、黄色、蓝色表示。

5、应急管理的过程

预防—准备—响应—恢复

6、政府危机公关

处理危机的一种方法:运用信息传播、沟通协调的方法去应对和化解危机,帮助组织控制事态、解决矛盾、处理纠纷、化解冲突、引导舆论、维持关系、争取支持、重建信心、挽回影响、重塑形象。

7、公共危机沟通的原则

第一,以我为主提供情况(tell your own tale);

第二,提供全部情况(tell it a11);

第三,尽快提供情况(Tell it fast)。

8、我国危机管理体系建设

“一案三制”建设:我国危机管理体系的核心

(1)应急预案体系:

国家级专项预案25件、国务院部门预案80件、省、市、企事业单位等

(2)应急体制:2007年8月30日, 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通过的《突发事件应对法》明确规定, “国家建立统一领导、综合协调、分类管理、分级负责、属地管理为主的应急管理体制。”

(3)应急机制:预测预警机制、信息报送机制、决策处置机制、信息发布机制、社会动员机制、恢复重建机制、善后评估机制

(4)应急法制

第十章公共管理的新策略

1、民营化含义

政府利用市场或私人部门(包括营利和非营利)来执行公共项目,参与公共服务的生产及输送的过程。

2、民营化的主要形式

政府部门通过契约外包(Contracting Out)、业务分担(Load Shedding)、共同生产(Co- Production)或解除管制(De-Regulation)等方式,将部分职能转由民间部门经营,政府只须承担财政筹措、业务监督,以及绩效成败的责任。

3、公共服务民营化中存在的问题如下:

民营化使国有资产流失

使公共服务的公平性失却

引发腐败问题

公共责任的缺失

裁员问题

4、如何防范

1. 树立民营化信心。这是实施民营化的最重要前提,否则,民营化过程注定会失败。

2.对全过程作出明确的责任分工。民营化是极端复杂的过程,需要权威、专家、资源。

3.对民营化项目设定清晰的目标。

4.选择合适的民营化形式。

5. 进行必要的立法改革。

6.为民营化过程设定清晰、透明的良好程序,包括竞争性招标、通告、标价和竞标者公示、监督等。

7.聘用职业评估专家,评估待售资产和企业的价值。

8.解除来自组织内部的阻力。通过允许内部成员与外部企业公平竞争,妥善安置被裁人员,设置再培训项目,保留养老金,提供社会保障,发掘成员的企业家潜能,帮助再就业等方法,善待组织内现有成员。

9.克服来自公众的障碍。民营化并不意味着一切由市场定价,还有其他形式,如必要时可对消费者提供的各种补贴。应努力消解公众对民营化可能伤害弱势群体的担心。

10.向公众普及民营化方面的知识。让公众了解什么是民营化,为何要实施民营化,民营化如何推行及可望解决的问题,民营化的长、短期效果如何,民众从中获得什么收益等等,获得公众的支持。

电大公共管理学形考作业任务网考试题及答案

最新电大《公共管理学》形考作业任务01-04网考试题及答案 100%通过 考试说明:《公共管理学》形考共有5个任务,任务1和2是客观题,任务3、任务4是作品题(固定答案已附),本人对任务1和2给出了二套题答案(01任务_0001、01任务_0002、02任务_0001、02任务_0002)。在考试中,可以多次抽取任务1和2试卷,直到出现这几套试卷中的任意一套,就可以按照该套试卷答案答题。做考题时,利用本文档中的查找工具,把考题中的关键字输到查找工具的查找内容框内,就可迅速查找到该题答案。本文库还有其他教学考一体化答案,敬请查看。 01任务 01任务_0001 一、填空题(共 10 道试题,共 10 分。) 1. 公共政策的法律化包括制定、修改、废止、补充、认可、审查等活动,由享有立法权的国家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及部分司法机关来完成。 2. 公共管理指公共组织运用所拥有的公共权力,为有效地实现公共利益,对社会公共事务进行管理的社会活动。 3. 新公共服务是在传统科层制、新公共管理运动之后出现的第三种公共管理改革模式,这种治理体系中将公民置于中心位置。 4. 政策问题的结构反映的是政策问题的复杂程度,可分为结构优良的政策问题、结构中等的政策问题和结构不良的政策问题。 5. 公共政策是在特定的情境中,一定的政治实体为达到预期目标而制定的行动方案或行动准则。 6. 政府失效或政府失灵是指由于政府主体和机制等方面存在本质上的缺失,而无法使资源配置效率达到最佳的情况。 7. 20世纪40至60年代,可以说是对早期公共行政学的批评与该学科的转变时期,这种批评与转变的结果则是新公共行政学与政策科学的出现。 8. 根据公共政策的层次来划分,可分为元政策、基本政策和具体政策。 9. 2003年,党的十六大报告将政府职能的重点确立为:经济协调、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 ,说明了我国政府从投资型的经济发展型政府向公共服务型的经济促进型政府的转变。 10. 根据公共事务性质的不同,可以将其划分为四种不同的类型,即管制性公共事务、基础性公共事务、服务性公共事务和保障性公共事务。 二、单项选择题(共 10 道试题,共 10 分。) 1. 在20世纪一二十年代发表著作,对官僚制度进行系统分析和论证,并促成了公共行政学理论体系建立的德国学者是()。 A. 马克斯·韦伯 B. 古德诺 C. 法约尔 D. 赫伯特·西蒙 2. 本来应当由政府承担的职能,却因没有尽到职责而出现了“真空”现象,我们称其为政府职能的()。 A. 缺位 B. 越位 C. 错位 D. 不到位 3. ()是政策规划阶段的最后一步,是通过特定程序和行为使政策取得合法的地位。 A. 公共政策问题的建构 B. 公共政策方案的规划 C. 公共政策的论证 D. 公共政策的合法化

公共管理学简答论述

公共管理学 第一章绪论:公共管理(学)的视野 四、简答 1、市场经济国家的政府公共管理的模式有哪些? 答:主要有以下几种模式:1)英美的市场主导模式2)欧洲或莱茵模式3)东亚的政府主导型模式。 2、计划经济条件下政府公共管理有哪些弊端? 答: 1)政企不分,政资不分;2)机构臃肿,效率低下; 3)权力过于集中; 4)政治民主化,科学化,制度化薄弱。 3、入世后,我国各级政府的行政管理面临哪些严峻的挑战? 答:1)入世对政府管理方式的冲击2)入世对政府管理的法制化提出了相当高的要求3)入世对公务员素质与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五、论述题1、公共管理与私人管理的区别? 答:第一,公共管理与私人管理的使命不同。第二,与私人管理相比,公共管理的效率意识不强。第三,与私人管理相比,公共部门尤其是政府管理更强调责任。第四,就人事方面而言,公共组织尤其是政府中的人事管理系统,比私人组织中的人事管理系统要复杂和严格的多。第五,与私人部门的管理不同,公共管理包括广泛而复杂的政府活动,因此它具有明显的政治性或公共性的特点。 2、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政府公共管理与其它体制不同点有哪些? 答:1)在市场经济发展的不同时期,政府干预的范围、内容、力度和方式是不同的:(1分) a,20世纪30年代以前,各主要的西方市场经济国家都奉行自由经济政策,(1分)奉行三个原则: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原则、契约原则、自我负责原则(3分) b,由于爆发经济危机,二战以后,凯恩斯主义成为主流,各主要的西方市

场经济国家普遍采用了干预主义政策(1分) c,20世纪70年代以后西方市场经济国家出现“滞涨”现象,西方新自由主义思潮由此兴起(1分) d,80年代以后西方的政府管理改革在相当程度上是按照新自由主义理论和新公共管理的思路来进行的(1分)2)由于经济发展水平、政治文化和历史传统等方面的差别,各市场经济国家的政府公共管理的模式也是不同的:(1分)英美的市场主导模式(1分);欧洲或莱茵模式(1分);东亚的政府主导模式(1分) 3、案例分析: 温州市政府的“无为与有为” 保护民营经济发展的无为温州民营经济的发展,有着自身的动力和内因,而政府的“无为”为之提供了重要的外部环境。温州市市长曾说:“在温州,凡理论和实践发生矛盾时,先服从于实践。”于是个体工商业、服务业、家庭工厂、挂户经营、雇工经营、买卖合同、长途运输等,只要上面不管,就都让它发展。 1984年在平阳县钱库镇出现了私人钱庄。当时中国人民银行要求坚决取缔,而温州各级政府因为考虑到钱库镇当时经济发展的需要,并没有强制取缔,而是在争取钱库镇的银行和信用社率先实行利率浮动改革的试点后,最后钱庄于1989年在无证经营了五年后自行关闭。 在温州人民群众自发发展民营经济的推动下,温州政府顺经济改革的需求,先后出台了许多突破当时政策或在全国率先改革的法规和措施,如中国首份个体工商执照、首个关于私营企业的地方法规、首家实行利率改革的信用社等。 强化市场和质量管理的有为八十年代末,温州的形象和声誉曾一度出现空前的危机。如温州低质皮鞋在杭州武林广场被焚;永嘉的虚假广告;仓南的假商标等。温州的信誉危机强烈震撼着温州政府。为此温州政府转变强化管理职能,严厉打击假冒伪劣,开始全面整顿。并加强质量管理,在外出水陆交通

2020年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公共管理学》形成性考核

《公共管理学》形考作业任务01-04网考试题及答案 100%通过 考试说明:《公共管理学》形考共有5个任务,任务1和2是客观题,任务3、任务4是作品题(固定答案已附),本人对任务1和2给出了二套题答案(01任务_0001、01任务_0002、02任务_0001、02任务_0002)。在考试中,可以多次抽取任务1和2试卷,直到出现这几套试卷中的任意一套,就可以按照该套试卷答案答题。做考题时,利用本文档中的查找工具,把考题中的关键字输到查找工具的查找内容框内,就可迅速查找到该题答案。本文库还有其他教学考一体化答案,敬请查看。 01任务 01任务_0001 一、填空题(共 10 道试题,共 10 分。) 1. 公共政策的法律化包括制定、修改、废止、补充、认可、审查等活动,由享有立法权的国家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及部分司法机关来完成。 2. 公共管理指公共组织运用所拥有的公共权力,为有效地实现公共利益,对社会公共事务进行管理的社会活动。 3. 新公共服务是在传统科层制、新公共管理运动之后出现的第三种公共管理改革模式,这种治理体系中将公民置于中心位置。 4. 政策问题的结构反映的是政策问题的复杂程度,可分为结构优良的政策问题、结构中等的政策问题和结构不良的政策问题。 5. 公共政策是在特定的情境中,一定的政治实体为达到预期目标而制定的行动方案或行动准则。 6. 政府失效或政府失灵是指由于政府主体和机制等方面存在本质上的缺失,而无法使资源配置效率达到最佳的情况。 7. 20世纪40至60年代,可以说是对早期公共行政学的批评与该学科的转变时期,这种批评与转变的结果则是新公共行政学与政策科学的出现。 8. 根据公共政策的层次来划分,可分为元政策、基本政策和具体政策。 9. 2003年,党的十六大报告将政府职能的重点确立为:经济协调、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 ,说明了我国政府从投资型的经济发展型政府向公共服务型的经济促进型政府的转变。 10. 根据公共事务性质的不同,可以将其划分为四种不同的类型,即管制性公共事务、基础性公共事务、服务性公共事务和保障性公共事务。 二、单项选择题(共 10 道试题,共 10 分。) 1. 在20世纪一二十年代发表著作,对官僚制度进行系统分析和论证,并促成了公共行政学理论体系建立的德国学者是()。 A. 马克斯·韦伯 B. 古德诺 C. 法约尔 D. 赫伯特·西蒙 2. 本来应当由政府承担的职能,却因没有尽到职责而出现了“真空”现象,我们称其为政府职能的()。 A. 缺位 B. 越位 C. 错位 D. 不到位 3. ()是政策规划阶段的最后一步,是通过特定程序和行为使政策取得合法的地位。 A. 公共政策问题的建构 B. 公共政策方案的规划 C. 公共政策的论证 D. 公共政策的合法化

电大公共管理学作业及答案

公共管理学习题 一、简答题 1、公共管理的内涵: 所谓公共管理, 就是公共组织运用所拥有的公共权力, 为有效地实现公共利益, 对社会公共事务进行管理的社会活动。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 1) 公共管理的主体是公共组织( 2) 公共管理的客体是社会公共事务( 3) 公共管理的目的是实现公共利益( 4) 公共管理的过程是公共权利的运作过程 2、政府职能演变经过的阶段: ( 1) 限制政府干预( 2) 主张政府干预( 3) 对政府职能的重新思考 3、简述政府失效理论的基本观点及政府失效的表现: 政府失效理论的基本观点是对人的”经济人”的假设。即认为人是自利的、理性的, 而且每个人都在追求个人利益的最大化, 政府公务员也不例外。由此看来, 在政治决策过程中, 人的一切行为都可看成是经济行为, 而使”政府政治过程的目的肯定是增进公共利益的假设”受到质疑而不得不被放弃。( 1) 公共政策失效 ( 2) 公共产品供给的低效率( 3) 内部性与政府扩张( 4) ”寻租”及腐败 4、简述非政府公共组织的基本特征: ( 1) 非政府性( 2) 公益性( 3) 正规性( 4) 专门性( 5) 志愿性 5、公共政策的特征表现在哪些方面: ( 1) 公共性( 2) 利益选择性( 3) 目标指向性( 4) 权威约束性 ( 5) 功能多极性( 6) 动态稳定性 6、简述公共政策规划的主体和基本原则: 公共政策规划的主体是指参与政策方案设计与研究的所有机构和人员。 ( 1) 执政党( 2) 立法机关( 3) 行政机关( 4) 利益集团( 5) 大众传媒 政策规划的原则是指政策规划需要遵循的基本准则: ( 1) 公正原则( 2) 受益原则

2019-2020年最新电大《公共管理学概论》(教育管理本科)形成性考核

电大《公共管理学概论》(教育管理本科)形成性考核册参考答案 一、填空 1、公共管理活动公共行政学 2、公共组织社会公共事务公共利益公共权力 3、罗伯特达尔赫伯特西蒙新公共行政学 4、限制政府干预主张政府干预 5、非政府性公益性正规性 6、公共权力公共社会 7、政治实体行动方案和行动准则 8、调节性自我调节性 9、政策宣传政策分解物质和组织准备 10、事实价值 二、选择题 1C 2D 3C 4A 5B 6B 7A 8D 9B 10D 三、简答题 1、什么是公共管理的内涵?P2 所谓公共管理,就是公共组织运用所拥有的公共权力,为有效地实现公共利益,对社会公共事务进行管理的社会活动。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公共管理的主体是公共组织(2)公共管理的客体是社会公共事务 (3)公共管理的目的是实现公共利益(4)公共管理的过程是公共权利的运作过程 2、政府职能演变经过那几个阶段?P34

3、简述政府失效理论的基本观点及政府失效的几点表现?P45 政府失效理论的基本观点是对人的“经济人”的假设。即认为人是自利的、理性的,而且每个人都在追求个人利益的最大化,政府公务员也不例外。由此看来,在政治决策过程中,人的一切行为都可看成是经济行为,而使“政府政治过程的目的肯定是增进公共利益的假设”受到质疑而不得不被放弃。 (1)公共政策失效(2)公共产品供给的低效率(3)内部性与政府扩张(4)“寻租”及腐败 4、简述非政府公共组织的基本特征。P49 (1)非政府性(2)公益性(3)正规性(4)专门性(5)志愿性 5、公共政策的特征表现在哪些方面?P71 (1)公共性(2)利益选择性(3)目标指向性(4)权威约束性(5)功能多极性(6)动态稳定性 6、简述公共政策规划的主体和基本原则。P84 公共政策规划的主体是指参与政策方案设计与研究的所有机构和人员。 (1)执政党(2)立法机关(3)行政机关(4)利益集团(5)大众传媒 政策规划的原则是指政策规划需要遵循的基本准则。 (1)公正原则(2)受益原则(3)系统原则(4)权变原则(5)优化原则 7、分析影响公共政策执行的相关因素。P97 (1)政策本身的因素:一项可以有效执行的政策依赖于政策的质量。政策的质量主要通过政策的合理性和可行性来衡量。 (2)政治因素:第一,政治体制影响政策的执行。第二,;利益格局也会影响政策的执行。 (3)行政因素:行政因素主要包括政策执行机构,政策执行人员的素质和政策执行所需要的各种资源。 (4)沟通因素:在政策执行过程中,对政策的理解会影响执行的结果。

公共管理理论与实践复习资料

第一章绪论 1、公共管理是什么 公共管理是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部门整合社会的各种力量,广泛运用政治的、经济的、管理的、法律的方法,强化政府的治理能力,提升政府绩效和公共服务品质,从而实现公共的福祉与公共利益。是公共组织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务的活动。 2、与行政管理区别 (1)语义差异: 公共行政是一种服务于公众的活动,公务员执行的是他人制定的政策,注重的是程序,将政策转化为行动和办公室管理。 公共管理包括公共行政的这些方面,强调以最高效率实现目标并对结果真正负有责任。 (2)主体拓展不同: 行政管理的主体是政府,狭义的行政机关。 公共管理主体具有多元性,包括政府组织、政党组织、社会组织。其中,政府是核心部门,行政机关则是政府的核心。 (3)客体的细分: 行政管理把自己的管理客体定位于与私人事务相对立的社会公共事务(基于二分法) 公共管理把客体细分为公共事务、半公共半私人事务(基于公共物品、混合公共物品、私人物品的分类),这些事务需要多种主体共同管理。 (4)管理手段的不同: 行政管理:法律 公共管理:市场化 3、与企业管理的不同 (1)管理的主体不同。私人管理的主体是私人部门,公共管理的主体是公共部门。 (2)管理的对象不同。私人管理的对象主要是其私人组织部事务,公共管理则不仅针对公共部门,也针对私人部门。 (3)管理的目标不同。公共管理是追求公共利益目标,目标多元化,私人管理主要所示私人利益目标,利益最大化。(4)管理方式不同。私人部门主要是市场化方式,市场机制;公共部门则复杂得多,是政治议程,公共选择。(5)管理运用的权力不同。一个是公权力,具有强制性垄断性;一个是私权力,但具有自由竞争性。 4、公共管理的特点 (1)公共管理主体:政府和其他公共部门 (2)公共管理的客体: 一是社会公共事物;二是公共权力的分配和运行机制。 (3)公共管理的手段多样化:在并不改变公共部门公共性的前提下,将私人部门的管理手段运用于公共部门。(4)注重管理外部环境,强调战略管理,实现由向外的转变 (5)公共管理强调价值调和与责任,重视4E,即经济(Economy)、效率(Efficiency)、效能(Effectiveness),公平(Equality) (6)公共管理理论与政府改革的实践紧密结合 5、公共管理为什么是一个整合的概念 (1)公共管理是一种介于企业管理与公共行政之间的“第三条道路”,公共管理在“什么”和“为什么”层面上沿袭公共行政或公共政策,而在“如何”层面沿袭企业管理。 (2)从公共行政到公共管理的转变,是社会公共事务的涵和管理方式的变化,体现了公共部门管理理念的根本变革。

2020年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公共管理学考试题大全题库

《公共管理学》形考册作业1(填空题、选择题)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公共管理活动、公共行政学 2、公共组织、社会公共事务、公共利益、公共权力 3、罗伯特·达尔、赫伯特·西蒙、新公共行政学 4、限制政府干预、主张政府干预 5、非政府性、公益性、正规性 6、公共权力、公共社会 7、政治实体、行动方案和行动准则 8、调节性、自我调节性 9、政策宣传、政策分解、物质和组织准备 10、事实、价值 二、选择题 1、C 2 、D 3、C 4、A 5、B 6、B 7、A 8、D 9、B 10、D 《公共管理学》形考册作业2(填空题、选择题)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社会性、权威性、法制性 2、反比 3、结构及功能 4、外部环境的、原有的状态 5、“人力资本” 6、需求和供给预测 7、政务官、事务官 8、199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 9、公务员制度 10、“市场”、“公共” 11、资源配置、稳定经济 12、预算的编制与审批、国家决算 二、选择题 1、C 2、A 3、ABD 4、ABCD 5、A 6、C 7、C 8、C 9、B 10、D 《公共管理学》形考册作业3(填空题、选择题)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数据,信息接收者 2、欧洲 3、知情权 4、经济绩效,社会绩效,政治绩效

5、绩效评估 6、方向标准,优化标准 7、政府自身,社会组织,公民个人 8、用户满意原则 9、道德定位 10、公正原则,效率原则,人本原则 11、公共管理主体 12、回应性,负责性 13、行政控制,立法控制 14、诉讼责任 二、选择题 1、A 2、B 3、C 4、D 5、C 6、B 7、D 8、C 9、B 10、C 《公共管理学》形考册作业4(填空题、选择题)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公共管理活动,公共行政学 2、市场失灵 3、价值标准 4、反比 5、工作内涵 6、财政预算预决算 7、以不公开为例外 8、绩效评估 9、行政控制机制 二、选择题 1、B 2、B 3、D 4、D 5、C 6、C 7、A 8、A 9、A 10、D 《公共管理学》课程作业评讲(1) 三、简答题 (一) 什么是公共管理的基本内涵? 1.本题考核知识点:公共管理的基本内涵 2.解答提示: (1) 公共管理是指公共组织运用所拥有的公共权力,为有效的实现公共利益,对社会公共事务进行管理的社会活动。 (2) 为准确的理解和把握公共管理的内涵应注意以下几点要义: ①公共管理的主体是公共组织。 ②公共管理的客体是社会公共事务。 ③公共管理的目的是实现公共利益。 ④公共管理过程是公共权力的运作过程。

电大形考公共管理学作业二

作业二 单选题:(共7道试题,每题3分) 1.下面属于非营利组织的是()。 A.立法机关 B.行业协会 C.行政机关 D.法院 2. 非营利组织有其内部自主管理的程序,不受任何部门和人员的控制是指非营利组织的()。 A.组织性 B.志愿性 C.自治性 D.非营利性 3.公用事业组织属于【】 A.基本非盈利型服务 B.基本盈利型服务 C.选择非盈利型服务 D.选择盈利型服务 4.“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是()。 A.信息原则 B.优选原则 C.预测原则 D.系统原则

5.凡事要以大局为重,以公共利益和总体目标为基本准则,这是()。 A.整体原则 B.自觉原则 C.动态原则 D.周密原则 6.公共决策应该对整体与局部、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主要目标和次要目标等关系,加以综合分析,然后进行决策,这是()。 A.目标性原则 B.信息原则 C.优选原则 D.系统原则 7.根据决策问题所处的客观条件和后果的确定程度,决策的类型可以分为() A.经验决策和理性决策 B.确定型决策和不确定型决策 C.定性决策和定量决策 D.单目标决策和多目标决策 多选题:(共8道试题,每题5分) 1.非营利组织的特征包括()。 A.非营利性 B.志愿性 C.公共性 D.合法性 E.非政府性 2.1997年9月,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在向联合国大会提交的报告中提出,

影响全球未来发展的五大因素是冷战结束后全球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重组、世界经济的全球化和()。 A.地方自治 B.信息技术革命 C.生态环境的保护 D.温室效应 E.非政府组织的兴起 3.我国非政府组织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 A.管理体制混乱,发展处于无序状态 B.行为不规范,服务意识差 C.缺乏公共意识和国际意识 D.依附性强,“非政府性”弱。 E.法律法规不健全,对非政府监管不力 4.立法机关对行政的控制主要通过()方式进行的。 A.弹劾权 B.司法审查 C.不信任表决权 D.质询权 E.调查权 5.在各国实践中,公民参与促进政府责任方面的主要机制有 ()。 A.咨询委员会 B.公开听证 C.利益集团

第二章 公共管理理论与实践的发展知识点

第二章公共管理的理论与实践的发展 第一节公共管理学的理论渊源 1.选择,填空 (1)古典学派理论。弗里德里克·泰勒为代表。古典学派关注焦点是“效率”和“经济” (2)行为学派理论。梅奥著名霍桑实验,证实人不单纯追求经济利益,生产效率取决于士气高低,用“社会人”概念取代“经济人”,将非正式组织概念引入管理学。(3)决策学派理论。决策学派以赫伯特·西蒙为开端。主张以满意取代最优。 (4)系统学派理论。系统学派以切斯特·巴纳德将组织视为一个社会系统而得名,巴纳德认为,组织是协作的系统,包含三个要素:协作的意愿、共同目标和信息联系。 (5)新管理主义理论包括:企业再造理论、虚拟企业、学习型组织 (6)政府失灵是以布坎南为代表的 (7)公共选择理论的基本假设:人是一个自利的、理性的、追求效用最大化得人。 (8)交易费用理论关注焦点:是如何降低交易费用 2.名词解释: 公共选择的定义:是通过集体行动和政治过程来决定资源在公共领域的分配,是人们选择通过民主政治过程,将个人的私人选择转化为集体选择的一种过程或机制。政府失灵的定义:个人对公共物品的需求在现代代议制民主政治中得不到很好满足,公共部门在提供公共物品时趋向于浪费和滥用资源,公共支出成本规模过大或者效率降低,政府的活动达不到预期的目的这样一些情况。寻租的定义:人类社会中非生产性的追求经济利益活动,或维护既得经济利益或对既得利益再分配的非生产性活动,是用较低贿赂成本获取较高收益或超额利润的活动。 3.简答 1.公共选择理论的内容:基本假设:人是一个自利的、理性的、追求效用最大化得人。它认为,人类社会由经济、政治两个市场组成。试图把人的行为的这两个方面纳入统一的分析框架,用经济学方法和基本假设统一分 析人的经济与政治行为,即人们通过货币选票、民主选 票寻求自己效用的最大化。拆除了经济学与政治学的传 统壁垒。公共选择作为非市场的集体决策理论,具有 三个规定性:集体性;规则性;非市场性。 2.政治市场和经济市场在交易上的重要差别(了解):① 经济市场交易私人物品,交易媒介是货币;政治市场交 易规章、政策、议题等公共物品,选择媒介是公共选择 工具:投票、利益集团、代议制、政党、政府等。②市 场交易是在单个人和单个厂商间进行;政治市场交易是 在集团、政党间交易;③经济市场交易是自愿平等等价 交易;政治市场交易非自愿性、不平等性、强制性。 3.公共选择理论对公共管理学的理论启示(了解): ①用经济学方法和假设研究政治,建立严谨的有关政府 一般理论的努力,为公共管理学研究提供了经济学视野 和新的研究途径;②对资本主义民主政治过程得矛盾性、 投票制度的虚伪性、少数利益集团对决策过程操纵性的 分析引发对政府干预行为的局限性及带来的种种弊端的 反思;③强调规则、立宪和立宪限制重要性的思想,改 革政治先改革规则、市场失灵根源是现行法律-政治规则 失灵,使公共管理从规则制度创新层面研究。 4.权力寻租与贪污腐败的区别和联系 区别:1).权利寻租只是谋取经济利益,而贪污腐败还 有用权利帮助他人谋取非法利益和用权利压人。 2).寻租有可能合法,而腐败本身就是一种违法。 联系:.都是通过权利谋取经济利益。寻租可以导致腐败, 寻租是腐败的根源,所以就有了寻租性腐败。 4.案例分析六里屯垃圾焚烧发电站 2007年1月北京市海淀区政府宣布,为了缓解环境污染 问题,将在六里屯新建一个垃圾焚烧发电站。海淀区市 政管委会负责人表示发电站的环境影响评价,规范选址、 可行性研究报告等、规划意见书等已经获得有关部门批 准。方案公布以来当地居民强烈反对,担心垃圾焚烧产 生的二垩英会使环境恶化。国内一些专家认为当前无法 实现二垩英德在线检测,更难做到超标后的及时处理, 同时对报告中的民意调查产生质疑。鉴于相关方面的强 烈反对,国家环保局建议该项目在进一步环评论证前予 以缓建。 阐释上述案例中体现了公共管理学的哪些理论? 1.利益集团理论 该案例中存在两个截然相反的利益集团:以环保局为代 表的主建方,和以当地居民为代表的反对方,主建方拥 有更强的势力,是地位特殊的行政机关,掌握行政资源, 拥有信息优势和专业的人员,能够很好的聚集本集团的 利益诉求,对公共选择有较大影响力, 反对方,人数上占优势,实际上人多力量小,在整个博 弈过程中处于被动地位,主建方在相当程度上左右者着 项目的决策。 2.寻租理论 在本案例中,环保局官员掌握审批权,具有稀缺性和排他 性的垄断,这一特权所能带来的垄断利润正是一种租金, 各方会对此展开寻租。 3.委托一代理理论 环保局作为政府部门,扮演着市民的环境保护代理人的 角色。作为代理人的环保局拥有比居民更多的信息优势, 而居民相对地处于一种“无知”的状况,不能了解或不 能真实地了解实际情况。由于道德风险的存在,环保局 有动机隐瞒对自己不利的信息,而夸大有利的信息,操 纵和影响着评估工作。正因为如此,此专家对环评结果 的表示质疑。 第二节公共管理学科的发展历程 一、选择填空 1、以1887年伍德罗·威尔逊的《行政学研究》一文的 发表为标志,公共管理研究进入学科前期——行政学阶 段。 2、公共行政学科贯穿始终的核心问题是政府机构的运行 问题,争议的焦点主要是政治与行政的关系。 3、罗森布罗姆认为公共管理的一个重要特点是研究取向 的多样性。它与私营部门管理最大的不同是强调公共性。 4、公共管理总体上可以分为公共行政和公共管理两大时

公共管理学简答题汇总

公共管理学简答题汇总

相对于传统行政管理而言,现代公共管理具有以下主要特征: 1、从控制导向转向公共治理。 2、以公民本位取代政府本位。 3、由内部封闭走向外部开放。 4、从追求效率转变为强调责任。 从“公共性”的本质内涵出发,简述公共管理与私人管理的区别: 传统社会学中公私概念只是反映了不同人群的集合状态或规模大小,以及个人与集体的在其中的相对性和相应的占有形态和活动内容。作为现代管理的本质属性,“公共性”与国家及其职能的发展演变相联系,分权制衡和专业化分工已经奠定了现代公共管理的“公共性”基础。1、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 2、公共权力和个人权利。 3、多元制衡与意志自主。 公共管理学的研究方法: 1、规范与实证相结合 2、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3、分析与综合相结合如何理解公共管理主体多元化是一个必然趋势? 1、社会经济生活日益复杂化和公民需求多样化,适宜由非政府公共组织来参与社会治理 2、现代公共事务日以专业化和复杂化,促使政府部门需借助非

政府公共组织来完成复杂的管理任务3、人们对政府职能在认识上的转变,促成了公共管理主题的多元化。非政府公共组织的基本特征: 相对独立性、志愿公益性、非营利分配性 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职能的基本内容: 1组织公共物品的供给2消除各种外部效应3防止滥用垄断优势4客服信息不充分5保障收入分配公平6纠正不合理的偏好7保持宏观经济稳定增长 从政府失灵的原因分析中国转型时期政府职能调整思路: 1引入市场竞争机制,提高政府组织效率2在推动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进行政府体制改革3消除政府寻租和腐败的土壤和条件 公共权力(不同于私人权力)的本质特征:公共性、相对性、支配性、权威性、垄断性公共权力异化的原因,公共权力制约机制建设 公共权力的授权必然伴随着公共责任的确定,公共权力和公共责任应该统一。如果公共权力偏离公共责任,就会产生公共权力的异化。公共权力异化就是公共权力背离了公共利益目的,公共管理主题运用公共权力谋取

2016年春公共管理学形考作业1-4及答案

公共管理学作业一 1、单选题(4分) 1887年美国学者()在《政治学季刊》上发表《行政之研究》一文,这成为公共行为学诞生的象征性标志。 A.古德诺 B.斯坦因 C.泰勒 D.威尔逊 答案:.A.B.C.D 2、单选题(4分) 德国学者()在20世纪一二十年代发表的著作中,对官僚制度的系统分析和论证促成了公共行政学理论体系的建立。 A.古德诺 B. 马克斯·韦伯 C.法约尔 D.赫伯特·西蒙 答案:.A.B.C.D 3、单选题(4分) 公共管理的主体是()。 A.公共组织 B. 公共利益 C.公共事务 D.公共权力 答案:.A.B.C.D 4、单选题(4分) 公共管理的客体是()。 A.各类社会公共事务 B. 政府 C.公共政策 D.公民 答案:.A.B.C.D 5、单选题(4分) 以实现公共利益目的,以管理社会公共事务,提供公共服务为基本职能的社会组织是( )。 A.非政府组织 B.公共组织 C.中介组织 D.非营利组织 答案:.A.B.C.D

6、单选题(4分)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在自由放任时期认为国家充当的是一个()角色。 A.全知全能政府 B.“守夜人”和“警察” C.服务型政府 D.懒汉 答案:.A.B.C.D 7、单选题(4分) 由于政府机制自身的缺失而导致资源配置的低效或无效的情形被称为 () A.政府失灵 B.社会失灵 C.市场失灵 D.双失 灵 答案:.A.B.C.D 8、单选题(4分) 国家干预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是()。 A.亚当·斯密 B.凯恩斯C.蒙德尔 D.布坎南 答案:.A.B.C.D 9、单选题(4分) 关于市场经济国家政府的主要职能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建立并维护社会和市场秩序; B 提供公共物品及基础服务; C 调控宏观经济并保持稳定; D 进行收入和财产的直接分配; 答案:.A.B.C.D 10、单选题(4分) ()指在经济和社会活动中市场是存在缺陷的,存在单纯依靠市场仍不能解决的

新公共管理的理论与实践

新公共管理的理论与实践70分 一、单选 ( 共 4 小题,总分: 40 分) 1. 新公共管理(new public management,NPM)是()年代以来兴盛于英、美等西方国家的一种新的公共行政理论和管理模式。 A.60 B.70 C.80 D.90 2. 以下哪项不属于管理主义理论的主张? A.强调管理的重要性,让管理者对结果承担责任 B.进行明确的绩效考核,使其结果量化且可衡量 C.重视企业式的管理风格 D.分权化改革 3. 据井敏副教授所讲,以下哪项不属于新公共管理的优点? A.提供了新的理念 B.提供了新的方法 C.提供了新的用人理念 D.提供了新的机制 4. 以下那位美国总统曾指出,美国可能面临非常严重的财政赤字,但面临的更大的赤字是信任危机。 A.老布什 B.克林顿

C.小布什

D.奥巴马 二、多选 ( 共 2 小题,总分: 20 分) 1. 据井敏副教授所讲,新公共管理理论的产生背景包括以下哪些条件? A.全球化 B.信息化 C.“新右派”意识形态的崛起 D.西方政府面临新的困境 2. 新右派即新保守主义和新自由主义,其核心要素是()与()。 A.政府 B.市场 C.个人 D.第三部门 三、判断 ( 共 4 小题,总分: 40 分) 1. 新公共管理理论的产生与“新右派”意识形态的崛起有关。 正确 错误 2. “共治”理念强调,公共管理不应该是政府一家的事情,企业、社会组织以及公民个体都可以参与公共管理。 正确 错误 3. “改革决策程序,以多中心的方式安排决策机构”是管理主义理论的主张。 正确 错误 4. 信息化会影响政府的行为方式。

公共管理学简答题整理

二、简答 1.公共管理学的研究途径。 A.公共政策途径 B.企业管理途径(p25) 2.公共服务的内容有哪些? 公共服务包括通过公共权力介入或公共资源投入而提供的: 【1】基础公共服务 【2】经济公共服务 【3】公共安全服务 【4】社会公共服务(p6) 3.公共管理的特征有哪些? 【1】将私人企业管理手段运用到公共部门管理,但要在不改变公共部门公共性的前提下。【2】注重运用市场机制,但并不将公共服务完全市场化。 【3】重视与外部环境的关系,以强调最高管理者的战略设计、政策设计为核心。 【4】公共管理与政府管理并不是等值概念。 【5】强调价值调和与责任。 二、简答题 1.公共管理主体多元化的原因有哪些? a.社会经济生活日益复杂化和公民需求多样化的需要 b.科学技术和经济迅速发展的需要 c.人们对政府职能认识转变的促成。 2.现代国家政府的基本类型有哪些? 【1】总统制政府【2】内阁制政府【3】委员会制政府 3.非政府公共组织在公共管理活动中的作用有哪些? A.满足多元化的公共需求 B.满足公共物品供给效率和供给质量 C.提高社会的自我管理能力 D.促进民主政治建设 E.促进公共道德建设简 1、市场机制的缺陷 【1】市场不能消除垄断和非公平竞争 【2】市场不能解决外部性问题 【3】市场无法满足社会对公共物品的需求 【4】市场不能解决社会福利和收入分配的公平化问题 【5】市场不能确定和控制宏观经济总量平衡 二、简答题 1.公共安全管理的特征是什么? 【1】主体的多样性 【2】处置的时效性 【3】过程的阶段性 【4】手段的强制性 【5】技术的专业性 2.简述公共危机管理的四个阶段 【1】灾害减除【2】防灾准备【3】灾害应急【4】灾后恢复 二、简答题 1.公共服务与民生的关系有哪些?(P186-P187) 1.民生是公共服务的根本目的与内容 2.公共服务是保障和发展民生的途径和载体 3.民生与公共服务统一于公共管理主体 2.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原则有哪些?

《公共管理学》形成性考核答案

《公共管理学概论》形成性考核册参考答案(含 案例分析) 一、填空 1、公共管理活动公共行政学 2、公共组织社会公共事务公共利益 公共权力 3、罗伯特达尔赫伯特西蒙新公共行政学 4、限制政府干预主张政府干预 5、非政府性公益性正规性 6、公共权力公共社会 7、政治实体行动方案和行动准则 8、调节性自我调节性 9、政策宣传政策分解物质和组织准备 10、事实价值 二、选择题 1C 2D 3C 4A 5B 6B 7A 8D 9B 10D 三、简答题 1、什么是公共管理的内涵?P2 所谓公共管理,就是公共组织运用所拥有的公共权力,为有效地实现公共利益,对社会公共事务进行管理的社会活动。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公共管理的主体是公共组织 (2)公共管理的客体是社会公共事务 (3)公共管理的目的是实现公共利益 (4)公共管理的过程是公共权利的运作过程 2、政府职能演变经过那几个阶段?P34 (1)限制政府干预 (2)主张政府干预 (3)对政府职能的重新思考 3、简述政府失效理论的基本观点及政府失效的几点表现?P45 政府失效理论的基本观点是对人的“经济人”的假设。即认为人是自利的、理性的,而且每个人都在追求个人利益的最大化,政府公务员也不例外。由此看来,在政治决策过程中,人的一切行为都可看成是经济行为,而使“政府政治过程的目的肯定是增进公共利益的假设”受到质疑而不得不被放弃。 (1)公共政策失效(2 )公共产品供给的低效率(3)内部性与政府扩张(4)“寻租”及腐败 4、简述非政府公共组织的基本特征。P49 (1)非政府性(2)公益性(3)正规性(4)专门性(5)志愿性 5、公共政策的特征表现在哪些方面?P71 (1)公共性(2)利益选择性(3)目标指向性(4)权威约束性(5)功能多极性(6)动态稳定性 6、简述公共政策规划的主体和基本原则。P84 公共政策规划的主体是指参与政策方案设计与研究的所有机构和人员。 (1)执政党(2)立法机关(3)行政机关(4)利益集团(5)大众传媒 政策规划的原则是指政策规划需要遵循的基本准则。 (1)公正原则(2)受益原则(3)系统原则(4) 权变原则(5)优化原则 7、分析影响公共政策执行的相关因素。P97 (1)政策本身的因素:一项可以有效执行的政策 依赖于政策的质量。政策的质量主要通过政策的合理 性和可行性来衡量。 (2)政治因素:第一,政治体制影响政策的执 行。第二,;利益格局也会影响政策的执行。 (3)行政因素:行政因素主要包括政策执行机 构,政策执行人员的素质和政策执行所需要的各种资 源 (4)沟通因素:在政策执行过程中,对政策的理 解会影响执行的结果。 四、论述题 1、如何理解公共管理模式的基本特征?P14 第 一,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统一,重在公共利益。第 二,政府组织与其他公共组织统一,重在政府组织。 第三,社会问题管理与资源管理统一,重在问题解 决。 第四,结果管理与过程管理统一,重在结果管理。 第五,管理所追求的公平与效率统一,重在公平。第 六,公共组织的外部管理与内部管理统一,重在外部 管理。 第七,服务管理与管制管理统一,重在服务。第八, 管理制度与技术统一,重在制度创新。 2、分析转型期我国政府职能转换中存在的主要问 题。P40 (1)政府职能的越位和错位。政府职能的越位, 主要是指政府干了不该干的事情和管了不该管 的事情,过多的参与了本来可以通过市场进行的私人 产品的生产与供应。这样,既破坏了市场机制的有效 性,也消弱了政府的正常职能。 政府职能错位,主要是指政府内部发生的职能 混乱现象,即你干了我的事,我越了你的权。 (2)政府职能的缺位和不到位。政府职能的缺位 是指本来应该由政府生产和提供的公共产品和服务, 政府却没有充分尽职尽责,甚至在某些公共领域岀现 了真空。 政府职能的不到位,主要是指一些政府的职能 只能体现在文件上、书本和口头上,而在实践操作和 执行中远远没有实现。 3、分析公共政策制定民主化、科学化的必要性和基 本对策。P90 必要性:一、公共政策的本质属性决定了公共政策制 定的民主化和科学化。公共性是公共政策的本质属 性,即公共政策要表达公共意志,维护公共利益,这 就需要更好的了解公共需求,利用公众的智慧,体现 在公共政策制定上,就是要鼓励和保障公民和各种社 会团体的参与。二、个人认识的局限性要求公共政策 制定的民主化、科学化。个人受价值观、知识结构和 具体环境等因素 的影响,在认知上是具有局限性的,这种局限性可能 会造成公共政策制定的失败。这就要求更多的人参与 到政策制定中来,用自己的优势对个人局限性进行 补充,通过利益博弈削减认识的局限。三、市场经济 的发展要求公共政策制定的民主化和科学化。市场经 济条件下,利益多元化的趋势更为明显。随着公民政 治参与意识的增强,这种利益取向都被诉诸公共政 策,这就形成了公共政策制定主体的多元化,使得政 府必须对于公民的这种积极性加以引导。四、公共管 理职能部门的转变要求公共管理政策制定的民主化、 科学 化。 基本对策:一、树主现代化的公共决策观念。 二、完善公共政策制定的系统机制。 三、推进公共政策制定的民主化、科学化的法治 建设。 五、案例分析 首先我们应该弄明白我们实行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根 本目的是: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由此可见 交费就可生育二胎这一政策是与我们国家的的基本国 策相悖的,是违反政策规划原则的错误措施。 政策规划的原则是指政策规划需要遵循的基本准则。 政策规划的原则很多,主要有:公正原则、受益原 则、系统原则、权变原则、优化原则。 (1)公正原则是指政策规划时要兼顾政策相对主 体的利益,不能以偏私去牺牲一部分人的利益而成全 另一部分人的利益。坚持公正的原则才能得到被普遍 认同的有效政策规划。 受益原则是指政策规划要切合公民实际,有具体 的政策目标,使公民能够从中得到益处。受益有普遍 性的,也有局部的。有的政策规划反映社会上绝大多 数人的利益,使他们能够在社会分配中普遍受益。交 费就可生二胎,实现了少数人想多要子女的想法,维 护了少数人的利益,却极大地损害了整个国家、社会 的利益。这种受益是少数人的受益,局部的受益,不 具备正确政策规划受益的普遍性。 (2)政策规划如果采取短期行为,急功近利,则 忽视了事物之间的纵向系统性,如果仅仅注意局 部而不顾全局,则忽视了事物之间的横向系统 性。无论哪一种情况都会影响政策规划的科学性。由 此可见交费就可生二胎的政策是违反政策规划的系统 原则的,政策目标与执行措施相矛盾、相冲突,执行 越有效,结果离目标越远。 (3)执行政策的措施不合理,反映出政策问题构 建的错误。如允许乡镇从罚款中提成,无疑会对基层 干部起到一定的诱导作用,计划外生育给他们带来了 实惠,他们怎么会积极制止这种行为。政策执行者素 质不高,受经济利益驱使,其所作所为与原政策目标 背道而驰。 措施建议: (1)加大有关计划生育政策的宣传力度,让少 生优生的观念深入人心。 (2)计划生育的推进工作应该是依法进行的,不 应该是人治的、不应该是可以用钱妥协的,计划生育 国策、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不能在钱的面前低下腰。 (3 )沟通不畅,政策对象受传统思想观念的束 缚,对政策目标缺乏认识和理解,是问题产生的根 源,所以政策执行者应大力度宣传,做好群众的解释 工作。 (4)完善和落实对独生子女家庭的政策倾斜和照 顾,要解决独生子女家庭的后顾之忧。公共管理学作 业 一、填空题 社会性 反比 结构及功能 外部环境的 “人力资本” 需求和供给预测 政务官 1993 年 公务员制度 “市场” 资源配置 预算的编制与审批 选择 题 2A 3ABD 4ABCD 7C 8C 9B 10D 简答题 1、简述政府组织的基本 特征。 (1 )政治性。(2)社会 性( 制性(5)系统性 2、简述公共组织设计的原则。 (1)职能目标原则(2)完整 统一原则(3 )精干效能原则 (4)法制原则(5)职、权、 责一致原则(6)人本原则 3、简述公共组织变革的主要类型和特点。P126 (1)以外延为主的变革和以内涵为主的变革。 以外延为主的变革侧重组织实体的外部规模和技术特 征,其特点是易于实行、政治效应强,在一定程度上 能提高行政效率,但是其成果不易巩固。 (2)以组织结构为中心的变革和以人为中心的 变革 以组织结构为中心的变革着眼于公共组织的职能范 围、权力体系、机构设置、人员编制以及管理层次与 幅度的调整,是常见的组织变革模式,其主要目的是 公共组织的合理化和科学化。以人 为中心的变革则着眼于公共组织成员的知识、技 能等素质的提高,特别是其观念、态度的更新以及个 体行为、群体行为和人际关系的调整,从而达到提高 组织效率的目的。 (3 )激进式的变革和渐进式的变革 激进式的变革也成突变式的变革,主要是指在较 短时间内,通过自上而下的方式,全面改革组织系 统,使原有的组织形态实现较大的转变。这种类型的 1、 2、 3、 4、 5、 6、 7、 8、 9、 10 、 11 法制性 权威性 原有的状态 事务官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 “公共” 稳定经济 国家决算 5A 1C 6C 三. 、P115 3)权威性(4 )法 P124

公共管理学形成性考核册参考答案

【公共管理学】形考作业一:(1-2章) 一、填空: 1.公共管理活动 2.政治与行政 3.公共组织社会公共事务 4.公共行政学新兴学科 5.系统分析案例分析 6.公共组织社会公共事务 7.市场失灵 8.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 9.管理认知能力管理决策能力 10.政府主体和机制等 二、选择题: 1.D 2.B 3.A 4.B 5.C 6.A 三、简答题: 1.简述公共管理模式的基本特征

答: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相统一,重在公共利益上;政府组织与其他公共组织相统一,重在政府组织上;社会问题管理与资源管理相统一,重在问题解决上;结果管理与过程管理相统一,重在结果管理上;管理所追求的公平与效率相统一,重在公平上;公共组织的外部管理与内部管理相统一,重在外部管理上;服务管理与管制管理相统一,重在服务上;管理制度与技术相统一,重在制度创新上。 2.简要说明市场经济国家政府的主要职能。 答:市场经济国家政府的主要职能可归纳为以下五个方面:(1)建立并维护社会和市场秩序;(2)提供公共物品及基础服务;(3)调控宏观经济并保持稳定;(4)进行收入和财产的再分配;(5)保护自然资源和环境。 3.非政府公共组织的基本特征和作用是什么? 答:非政府公共组织的基本特征是非政府性、公益性、(也可称非营利性,是指其组织的宗旨是为社会提供公共的专业的服务,而不是经营性的以营利为目的。)正规性和专门性。由于非政府公共组织沟通了政府与社会各方面的联系,架起了政府与社会之间联系得桥梁与纽带,因此非政府公共组织发挥着广泛性、针对性和中介性的作用。 四、论述题: 1.论述政府失效理论的主要内容及其给我们的启示。 答:政府失效也称政府失灵,是指由于政府主体和机制等方面存在本质上的缺陷,而无法使资源配置的效率达到最佳的情景。这一理论对人的假设,包括政府公务员,都是经济人假设。由此,这一理论认为在政治决策过程中,人的一切行为都可以看成是经济行为。政府行政过程中的目的肯定是增进公共利益的判断得到质疑。政府失效主要表现在公共政策的失效;公共物品供给的低效率;政府的内部性和政府的扩张性;政府腐败。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