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手机电磁辐射对人体的影响探究

手机电磁辐射对人体的影响探究

手机电磁辐射对人体的影响探究
手机电磁辐射对人体的影响探究

手机电磁辐射对人体影响的探究及预防

【摘要】随着电子行业的不断发展,各种手机大行其道,手机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工具,其甚至每天二十四小时伴随着我们。因此,关于手机辐射带来的健康问题,也成了大众较为关心的一个问题,本论文通过分析各种手机及其电磁辐射危害人体的机理,来论证手机辐射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程度,同时提出相关预防措施,以期对手机用户起到引导作用。

【关键词】手机电磁辐射危害预防措施

1 前言

随着我国电子行业的快速发展壮大,电子产品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其中手机自然是电子产品中的佼佼者,据相关网站数据显示,截止2012年7月底,我国正在使用的手机用户数量达13.45亿,位居世界之首,几乎人均一部。

但是,随着手机的普及,其带来的健康问题也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1】据2001 年2 月15 日香港文汇报报道: 尽管学术界对手机电磁生物效应的某些机理尚有争议,但不可否认, 在一定条件下电磁辐射会对人体产生危害。瑞典的一家科研机构对一万多名使用手机的瑞典人作了一项调查, 其结果表明: 使用手机越频繁的人, 其身体不舒服的感觉就越明显。科技工作者已研究证明: 人体持续受一定强度的电磁辐射会产生致热效应和非致热效应, 可能会引起皮肤发热、眼球白内障、睾丸退化、身体疲倦、头疼、免疫功能下降等症状, 此外该家媒体还详细报道了手机微波易入大脑、英国科学家也弃用手机、多用手机容易衰老、微波老鼠丧失记忆、患癌机会增多和手机插腰易生畸胎等方面的实验和相关的结论。

那么,手机的电磁辐射有多大? 对人体有没有伤害? 如何预防或减少电磁辐射对人体的伤害?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 笔者特意撰文, 介绍手机产生的电磁辐射的机理以及电磁辐射对

人体的伤害, 给出降低手机对人体造成伤害的有关预防措施, 帮助使用者学会保护自己。

2:手机通信技术种类简介;【1】

第一代手机(1G)是指模拟的移动电话,这种手机有多种制式,如NMT,AMPS,TACS,但是基本上是以频分多址( FDMA: Frequency Division Mult iple Address) 方式工作, 通话期间, 用户被分配一个频道, 说话的信息以调频( FM) 信息方式传递出去。此种手机的工作频率随国家的不同而不同。一般为450 MHz 或800~ 900 MHz。目前模拟手机已逐步淘汰, 很少见了。

第二代手机(2G)采用全球通系统( GSM: Globe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 的数字式手机。它以时分多址( T DMA: TimeDivision Mult iple Address) 方式工作。用户的通话信息以数字编码信号的形式传输。GSM 的工作中心频率为900 MHz, 目前使用广泛。

第三代手机俗称3G手机,以码分多址( CDMA: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ddress) 方式工作, 工作频率为800 MHz。

第四代移动电话行动通信标准(fourth generation of mobile phone mobile communications standards,缩写为4G),指的是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有关部门对TD-LTE 频谱规划使用做了详细说明:中国移动获得130MHz频谱资源,分别为1880 -1900 MHz、2320-2370 MHz、2575-2635 MHz;中国联通获得40MHz频谱资源,分别为2300-2320 MHz、2555-2575 MHz;中国电信获得40MHz频谱资源,分别为2370-2390 MHz、2635-2655 MHz。

3:电磁辐射对生物体危害程度的决定因素【2】

1:电磁波量子的能量大小(电磁波量子能量E=hv 式子中h为普朗克常数,v为电磁波频率);

2:束流的强度于功率;

3:辐射在生物体中的吸收程度;

4:单色波还是宽频波;

5:是分次照射还是总能量相同的一次照射;

6:各次照射的时间间隔的长短。

一般来说,电磁波量子的能量越大、束流强度(或功率)越强、生物体吸收的辐射电磁场能量越多、辐射的是宽频波、分次照射时每次时间间隔越短、作与分次照射的总能量相同的一次照射时,对生物体的危害就越大。此外还与周围环境温度、气流速度、生物体的血液循环流动快慢、组织的代偿反应等因素有关。

4:手机辐射【3】

4-1:手机辐射的产生

手机之所以能够随时打电话,是因为它通过电磁波时刻与基站保持着联系.当人们使用手机时,手机就会向发射基站传输承载了通话信号的无线电波,不同手机使用的无线电波并不相同,而任何一种无线电波都会或多或少被人体吸收,从而改变人体组织细胞,有可能对人体的健康带来影响,这些电波就是手机辐射。

4-2:手机辐射对人体的影响

手机辐射的电磁波对人体有如下两方面的直接影响:其一是高能级射频辐射的热效应,即手机辐射的微量电磁波,被人体吸收后,会使局部组织升温,造成生物破坏。GSM数字手机天线口的辐射功率最大可超过2 W(33 dm),CDMA数字手机的发射功率可小于0.5 W(27 dBm)。若一次通话过久,而且姿势保持不变,会使局部组织温度升高,造成病变。比如,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认为,手机发射的高能级辐射会产生生物性损害。这种热效应,已得到科学界的认同,并致力于研究微量射频辐射对人体健康产生影响的机理和程度。

另一种影响是低能级射频辐射的非热效应,可能造成经常使用手机的人,产生比较严重的神经衰弱症候群,如头痛,头晕乏力等不适, 记忆力降低以及一些潜在生物破坏。目前,越来越多的研究,提醒注意非热效应危害。动物实验表明,低能级辐射会加速实验动物细胞的生长。物理学家海兰德指出,手机的真正危害来自于它的低强度辐射,即非发热型辐射(non-thermal radiation)。放射肿瘤学教授约翰·莫尔德认为,手机电磁辐射如同X光和太阳光的紫外线辐射,能破坏人体的脱氧核糖核酸(DNA),可能致癌。手机辐射非热效应的能量危害可能更为严重,因为手机辐射的危害会不断积累,作为致癌因素具有较长的潜伏期.这些可能是电磁生物效应的"远后效应","后代效应"的根源。

4-3:影响人体对手机辐射吸收剂量的因素

手机辐射到达人体表面时,可产生反射、折射和吸收等现象。被组织吸收的辐射剂量不仅与机体各层组织的介电常数、电导率、厚度有关,而且还与辐射频率有关。一方面由于介电常数和电导率的不同,高水容量组织(例如皮肤、肌肉)比低水容量组织(例如脂肪、骨骼)所吸收的功率要大许多倍。另一方面,另一方面,人体对辐射的吸收剂量又与人体组织的大小、形状有关。例如:脑部不同组织具有一定的几何形状,当组织构型的曲率半径与电磁辐射在体内的波长较接近时,组织的高折射率便产生强烈的向球性聚焦,可形成很强的“热点”,使辐射能量聚集到脑组织的某一部位。此外对生物体的辐射还存在着一个共振频率,当处于共振频率的电磁波辐射时,平均单位重量所吸收的功率最高。例如人,猴子,老鼠在同样电磁场1 mW/cm2下,最大吸收分别发生在70 MHz,300 MHz,2 450 MHz附近;人体各部分(头,体表面,四肢,躯干)的最大吸收也分别发生在不同的频率。

人体对射频—微波段的吸收分以下几个部分。

次共振区: 频率小于30 MHz, 人体对电磁辐射能量的吸收随频率的上升迅速升高。

共振区: 人体共振区的频率范围大约为30~300 MHz, 头部共振吸收频率高达400 MHz。

热点区: 频率范围大约为400~3 000 MHz, 由于局部共振, 造成小范围发生显著的能量吸收。

表面吸收: 频率远大于3 000 MHz 时,主要呈现体表吸收。

5 :结语

近几年来手机在通信中的发展非常迅猛,移动通讯设备随处可见,已成为多数人的必需工具。手机在其使用过程中与人体长时间直接接触,其工作状态下发出的不同频率电磁辐射,产生的热效应和非热效应可能会对健康带来某些损害。由于使用手机的用户数量庞大,即使对健康存在很小的不利影响,都会对公众健康方面产生重大不良结果。虽然迄今为止,社会各界对手机电磁辐射问题仍未达成共识,但世界各国对于手机辐射的科学研究始终没有停止过,并制定了相关的限值标准。正如中国电子学会电磁专业委员北京劳动保护研究所电磁兼容与防护研究室主任赵玉峰研究员认为,手机辐射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已成定论,现在世界各国的分歧在于手机在什么情况下并在多大程度上损害人体健康。

参考文献

1:朱熀秋、《移动电话的电磁辐射对人体伤害及其预防措施的探讨》、中国安全科学学报(第十一卷第五期)、2001(10);

2:王衡林、欧阳铃、《关于电磁辐射污染及其计算的探讨》、零陵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1983;

3:陈波、《手机电磁研究辐射的研究及其对人体的影响》、通信技术2009年03期第42卷、2009(3);

4:董德春、《电磁辐射对人体作用物理机理浅析》、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01(5);

辐射对人体的危害

辐射对人体的危害 辐射对人体的效应是从细胞开始的。它会使细胞的衰亡加速,使新细胞的生成受到抑制,或造成细胞畸形,或造成人体内生化反应的改变。在辐射剂量较低时,人体本身对辐射损伤有一定的修复能力,可对上述反应进行修复,从而不表现出危害效应或症状。但如果剂量过高,超出了人体内各器官或组织具有的修复能力,就会引起局部或全身的病变。下表为目前国际上公认的辐射的生物效应。从中可以看到:人体能够耐受一次25雷姆的集中照射而不致遭受损伤。当然各个人的抵抗能力和体质是有所不同的。 全身受照射剂量可能发生的效应 0-0.25希伏没有显著的伤害 0.25-0.50希伏可以引起血液的变化,但无严重伤害 0.50-1.0希伏血球发生变化且有一些损害,但无疲劳感 1.0- 2.0希伏有损伤,而且可能感到全身无力 2.0-4.0希伏有损伤,全身无力,体弱者可能死亡 4.0希伏50%的致命伤 6.0希伏以上可能因此而死亡 我们身边的辐射 说起辐射,人们就会有些害怕,因为它看不见,摸不着,却会给人体造成伤

害。其实辐射并不是一种稀罕物,我们的周围到处存在着辐射。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晒太阳、看电视、戴夜光表、乘飞机、拍X光片等,都会受到一定的辐照。只是生活中的辐照都是微量的,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所以人们也感觉不到它的存在。而大量的辐射对人体是非常有害的,因此我们应该通过采取一些相应的保护措施来防止和减少辐射对我们人体的伤害。 天然本底辐照 自然界中放射性是到处存在的,我们一直在接受天然本底的辐照。天然辐射的“本底”有两个来源:一个是高能粒子形式的辐射,它来自外层空间,统称宇宙射线;另一个来源是天然放射性,即天然存在于普通物质(如空气、水、泥土和岩石,甚至食物)中的放射性辐射。另外现代社会中人们还会接触到各种人为的辐射,如X光检查,看电视,使用微波炉等。下表按辐射的大小列出了各种本底辐射。从中可以看到人类的吃、用、住、行都会接受微量的放射性辐照。 来源所受 住在核电厂周围每年约0.0002毫希伏 乘坐飞机每小时约0.005毫希伏 每天看1小时电视每年约0.001毫希伏 吃食物每年约0.02毫希伏 宇宙射线每年约0.03毫希伏 大地和住房每年约0.05毫希伏

城市轨道交通电磁辐射环境影响分析

城市轨道交通电磁辐射环境影响分析 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快速发展,轨道交通已成为先进的现代都市象征,一方面改善交通拥堵,另外有利于改善城市的大气环境,是一种绿色交通工具。但是伴随着轨道交通的运行,会产生大量电磁辐射,人们开始担心过量的电磁辐射造成电磁污染。那么城市轨道交通电磁辐射对环境的影响到底怎样,我们又该如何处理呢,本文以哈尔滨城市轨道交通为背景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措施建建议。 关键词:地铁;电磁辐射;高频 哈尔滨地铁始建于2008年,总体规划有5条线和2条支线,总里程143公里,计划用二十年的时间建成。目前哈尔滨地铁一号线已经投入使用,二号线也已经进入建设阶段。哈尔滨市的轨道连接了哈尔滨主要的客流集散点、交通枢纽、文化商贸中心、工业区、居民小区和行政中心,将来势必将发挥更大的作用。然而伴随着地铁工程的大面积建设和使用,人们也产生了较多的担心。不久前在广州,由于地铁线路变电站的电磁辐射,就引起了当地民众的抵制,同时引起了媒体的关注,很多人担心地铁附近的居民会受到地铁电力设施的电磁辐射,影响正常生活,于是向环保部门投诉,2006年3月,国务院批准沪杭磁悬浮新型交通建设项目建议书。但是,由于部分上海市民出于对磁悬浮铁路或存辐射污

染的担忧而极力反对,这条线路至今仍未能动工。近几年随着轨道交通发展,关于电磁辐射的投诉越来越多,那么地铁的电磁辐射给我们的生活到底有多大的影响,会不会影响正常的生活呢,这需要从电磁辐射的产生和影响程度等多方面去探讨。 1 地铁电磁辐射概述 1.1 电磁辐射相关概念 电磁辐射主要是通过电场、磁场和电晕三种形式发生。我们常见的广播电视、雷达系统、电力设备、输变电设备、高压输电线路、地铁、电力机车等等只要和电有关的设备,在工作运行过程中都会产生不同频率和强度的电磁辐射,电磁辐射往往会随着环境和距离的变化而衰减,生活中建筑物、金属门等等对于电磁辐射有着较好的屏蔽作用。当然一旦电磁辐射超过某一阈值(电力频段50赫兹),就会对人体造成潜在危害,导致人体体征的变化。 1.2 地铁电磁辐射 城市轨道交通产生电磁辐射的设备主要有变电设备、通信设备,辐射范围一是沿线周围环境(居民收看电视、收听广播),二是变电所职工工作环境。地铁车运行时,受电摩擦产生的火花放电形成电磁辐射,理论上微弱的电磁波,对附近采用天线方式收看电视的居民,会产生一定影响。此外,地铁变电所中的供电设备会产生微弱工频电、磁场理论上,

手机辐射对人危害的研究

手机辐射对人危害的研究 课题组长:张憬 课题组员: 班级:高二()班 指导教师: 提交时间:2011年2月28日

目录 一结题报告 (2) 二附件 (1)开题报告 (2) (2) 活动日记 (14) (3) 采访记录 (14) (4) 心得体会 (15) (5) 后记 (18)

结题报告 前言: 手机代表科技的进步,它的发展丰富了人们的生活,对于它的弊端,我们应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减少其危害,在使用手机时要注意防辐,做到健康的使用手机,合理的使用手机。 关键词:手机;辐射;健康 有关专家说:当人们使用手机时手机会向发射基站传送无线电波而任何一种无线电波或多或少地会被人体吸收,从而改变人体组织, 有可能对人体的健康带来影响.这些电波就被称为手机辐射。 手机辐射靠SAR值来衡量 而我们常听说的移动电话吸收辐射率SAR(Specific Absorption Rate):SAR代表生物体(包括人体)每单位公斤容许吸收的辐射量这个SAR值代表辐射对人体的影响是最直接的测试值SAR有针对全身的、局部的、四肢的数据。SAR值越低辐射被吸收的量越少。其中针对脑部部位的SAR标准值必须低于1.67瓦特才算安全。但是这并不表示SAR等级与手机用户的健康直接有关。 手机辐射一直是人们关心的话题,特别是那些工作在白领阶层的人们他们使用的手机的频率远远高于其他人群。电信传输研究所(中国泰尔实验室)是我国检测电信产品传输质量的专门机构工程师马鑫在电信产品辐射方面颇有研究.他就有关手机辐射的问题进行了解答。 1、防磁贴是否能真正防止辐射呢? 不是很理想.更为严重一点说根本不起作用。因为辐射源是手机天线而把所谓的防磁贴贴在听音器上面你说怎么会起作用呢?如果把防磁贴贴在天线上不就行了吗?绝对不行.因为这样会改变天线周围的磁场,使得天线的信号发生变化使得通话不能正常进行。 2、手机什么时候的辐射值最大? 手机信号刚接通时,因为这时信号传输系统还不稳定,处在最大工作功能率。所以消费者在使用手机时,信号接通的瞬间最好把手机放在离头部远一点的地方。 3、CDMA与GSM系统的手机其辐射有区别吗?

关于WiFi辐射是否对人体有害的说明

关于WiFi辐射是否对人体有害的说明 根据各研究机构的测试,在两英尺的距离,利用最粗糙的计算方式,以及最高的发射频率,一个802.11b发射设备所能产生的辐射大概是每平方厘米2微瓦(即每平方厘米百万分之一瓦特),这个数据是怎么一个概念呢?不妨跟一些参照物比较一下: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由电视、收音机这些设备工作时产生的辐射大概是每平方厘米1微瓦(所以802.11b设备的辐射只不过是这个数据的2倍),在这样的环境中我们当然不会感到任何的不适,而手机发出的辐射又是如何呢?经测试,目前市面上使用的CDMA手机其工作时发射功率大概在1.55瓦特到1.07瓦特之间,而GSM手机的发射功率最高值是1.49瓦特,最低为0.22瓦特,这个数据相比无线网络设备已经大了N倍,而我们每天都还在用着手机,又何必去担心无线网络设备的辐射问题呢? 辐射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发射功率的大小,我国无线电管理委员会的规定:无线局域网产品的发射功率不能大于10mW,而其他国家的标准相对宽松,比如:日本的无线局域网产品的发射功率的上限是100mW,欧美一些国家是50mW左右。目前市面上所销售的产品一般都符合欧美国家的标准。手机在功率大的时候可以到1W多,绝大多数无线路由器的发射功率也就在50mW ~100 mW之间,而无线网卡的功率一般在10mW以下。 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FCC已经做有规定,只要无线网络设备的辐射限定在是每平方厘米1000微瓦之内都是安全的,因此,哪怕有多个无线设备同时在一个房间内使用也不会直接对人体产生危害。 目前市场上的无线网络产品,天线的增益一般为2dBi和3dBi,为了无线信号的扩展,一些用户喜欢更换高增益的天线。由于天线是无源器件,并不会增加功率,不管加多大增益的天线,它发射的功率都不会比50mw更高,发射功率主要取决于发射热点,即无线路由器、无线AP本身,只要它们的功率符合安全标准,大家就可以放心更换高增益的天线。

电磁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办法(局令 第18号)

15.电磁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办法(局令第18号)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电磁辐射环境保护工作的管理,有效地保护环境,保障公众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及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电磁辐射是指以电磁波形式通过空间传播的能量流,且限于非电离辐射,包括信息传递中的电磁波发射,工业、科学、医疗应用中的电磁辐射,高压送变电中产生的电磁辐射。 任何从事前款所列电磁辐射的活动,或进行伴有该电磁辐射的活动的单位和个人,都必须遵守本办法的规定。 第三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本辖区电磁辐射环境保护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 第四条从事电磁辐射活动的单位主管部门负责本系统、本行业电磁辐射环境保护工作的监督管理工作。 第五条任何单位和个人对违反本管理办法的行为有权检举和控告。 第二章监督管理 第六条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负责下列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申报登记和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审批,负责对该类项目执行环境保护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以下简称“三同时”制度)的情况进行检查并负责该类项目的竣工验收: (一)总功率在200千瓦以上的电视发射塔; (二)总功率在1000千瓦以上的广播台、站; (三)跨省级行政区电磁辐射建设项目; (四)国家规定的限额以上电磁辐射建设项目。 第七条省、自治区、直辖市(以下简称“省级”) 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负责除第六条规定所列项目以外、豁免水平以上的电磁辐射建设项目和设备的环境保护申报登记和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审批;负责对该类项目和设备执行环境保护设施“三同时”制度的情况进行检查并负责竣工验收;参与辖区内由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的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审批、环境保护设施“三同时”制度执行情况的检查和项目竣工验收以及项目建成后对环境影响的监督检查;负责辖区内电磁辐射环境保护管理队伍的建设;负责对辖区内因电磁辐射活动造成的环境影响实施监督管理和监督性监测。 第八条市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根据省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委托,可承担第七条所列全部或部分任务及本辖区内电磁辐射项目和设备的监督性监测和日常监督管理。

信号塔学名(基站)的辐射对人体的危害

中国移动信号塔学名(基站)的辐射对人体的危害! 也许大家还不清楚为什么一些近郊区到处可见都是中国移动或中国联通的信号塔(学名基站)其样子要比电线杆粗好多高度也差不多是电线杆的两倍基站全身为白色大约50公里就有这么一个在现代化社会的今天每人不只有一部手机虽然这基站给人们的通信带来了很方便的服务,但是凡事有利就有弊他给人类带来的危害也是相当大的,距实际报道生活在基站附近的人在他们的下一代每四个人中就有一个是白血病的患者后果很可怕。 通信基站或微波站对人体有什么伤害?主要是通过发射高功率微波束对伤害人的器官主要是神经系统、生殖系统、眼等,对心血管系统、肝等也有明显的损伤效应。 通信通过天线发出电磁波,对于电磁波的辐射是指能量以电磁波的形式由辐射源(天线)发射到空间的现象,简称电磁辐射。当电磁辐射穿过人体时,其能量会被人体吸收,如果这种能量过大,将会对人体健康构成危害,人体暴露在这样的电磁辐射环境中,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目前,电磁辐射源的来源通常有以下几种:雷达系统、电视和广播发射系统、射频感应及介质加热设备、射频及微波医疗设备、各种电加工设备、移动通信基站、卫星地球通信站、大型电力发电站、输变电设备、高压及超高压输电线、地铁列

车及电气火车以及大多数家用电器等。 电磁辐射场区:电磁辐射场区可分为近区场和远区场。一般情况下,天线的300米以内的区域都为近场区,在这个区域电场要比磁场强得多;而在大于300米的区域,磁场要比电场大得多。远区场为弱场,其电磁场强度均较小。所以,对于一个固定的可以产生一定强度的电磁辐射源来说,应注意电磁辐射近区场的防护,包括对作业人员及处在近区场环境内人员的防护,和对位于近区场内的各种电子、电气设备的防护。而在远区场,通常对人的危害较小,这时应该考虑的主要因素就是对信号的保护。 电磁波的辐射危害:由于无线通信网络的射频辐射伤害具有累积效应,所以当处于射频辐射下时,人体是不会立即受到伤害的,只有随时间推移,累积到一定程度时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这个累积过程为安全滞留时间。而这个安全滞留时间往往是几年的时间。 从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又传出消息,动物实验研究表明,通信设备所产生的电磁波对胎儿的脑组织有损害。因为大脑的活动是以脑电波为主,大脑细胞是通过脑电波来传递信号的。手机和移动通信基站所有产生辐射为电磁波,既然可以干扰无线电的通讯和导航系统,也就同样对人的大脑构成“污染”。从而对胎儿的脑组织有损害而引起畸形;对与从年人却可以引起

手机辐射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结题报告

结题报告课题名称: 手机辐射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课题组长: 罗伍庭 a.职位 主持人:罗伍庭 发言人1:向帅发言人2:余健 抄写员1:蒋奇作抄写员2:张晋恺 调查员1:陈庄闽调查员2:杨林 实践员1:唐鹏实践员2:徐铭 b.分工 每次活动通过抽签自由组合,完成任务。

活动过程 第一阶段:上网、上图书馆查阅相关资料。 第二阶段:写开题报告。 第三阶段:制作调查问卷与统计。 第四阶段:访问手机公司有关人士,了解我市现今的手机辐射状况以及他们对手机辐射问题的实行的方案。 第五阶段:实地考察,了解我市目前的手机辐射状况和广大群总对手机辐射问题的看法以及治理该问题的建议。 第六阶段:整理资料,进行讨论研究分析,得出最后成果,写结题报告。 得出结论: 手机辐射的产生及特点: 1.手机辐射的产生: 手机之所以能够随时打电话,是因为它通过电磁波时刻与基站保持着联系.当人们使用手机时,手机就会向发射基站传输无线电波,而任何一种无线电波都会或多或少被人体吸收,从而改变人体组织细胞,有可能对人体的健康带来影响,这些电波就是手机辐射.广播信号,电视信号,手机信号,红外线等都是电磁波,区别在于频率不同,所表现出的功效也不一样.广播,电视的电磁波信号能被收音机,电视机吸收,人体对它没有直接感觉,被称为非热效应.红外线能让人感觉发热,被称为热效应.而手机辐射的频率在广播,电视信号和红外线之间,它既有部分热效应,也有一部分非热效应.应该指出,手机信号频率在800~1800兆赫之间,手机辐射与X射线,伽马射线等电离辐射完全不同,仅是一种带能量的电磁波,有能量而无质量,不能在人体内产生电离化或辐射能,是非电离性辐射场. 手机辐射的大小,在国际科学界有一套比较完备的计量标准,就是所谓的SAR(Specific Absorption Rate的缩写)值.SAR值代表单位时间内单位质量的机体吸收的电磁辐射能量,即比吸收率,也称为电磁辐射测量值,单位为瓦/千克.SAR值越低,辐射被吸收的量越少.1990年,国际电气电子工程师学会(IEEE)制定了手机电磁辐射的衡量技术标准.1998年国际非电离辐射防护委员会(ICNIRP)也制定了类似的技术标准,标准中均采用SAR值来度量手机电磁辐射的大小.只不过目前世界各主要国家和地区在手机辐射控制上有着不同的标准,欧洲规定手机辐射最大值为2.0瓦/千克,美国却把1.6瓦/千克(由于计算依据不同,相当于欧洲的1.0瓦/千克)定为安全标准.而目前欧洲通行的2.0瓦/千克的标准已得到了世界卫生组织(WHO)的赞成和鼓励,也被国际电信联盟推荐使用.需要指出的是,据近些年研究,国际上一般认为,手机辐射值在2.0瓦/千克以下时,其对人体的损害微乎其微;辐射值在1.0瓦/千克以下时,可以保证其对人体无害.为此,各国都在斟酌制定更为严格的标准.我国制定中的《标准》就可能强制采用1.0瓦/千克的世界最严格标准. 2.手机辐射的特点: 当电磁辐射照射人体时,一部分能量被反射,一部分能量被吸收.吸收能量的多少,不仅与吸收机体的形状,大小和组织的含水量有关,还与电磁辐射的强度和频率等有关.含水量高的组织如大脑,皮肤,内脏器官,肌肉吸收电磁辐射能量较多;含水量低的组织如脂肪,骨骼吸收的能量较少;电磁辐射的频率越高,穿透力越小;频率越低,穿透组织越深.人体对射频—微波段的吸收分以下几个部分: 次共振区:频率小于30MHz,人体对电磁辐射能量的吸收随频率的上升迅速升高. 共振区:人体共振区的频率范围大约为30~300MHz,头部共振吸收频率高达400MHz. 热点区:频率范围大约为400~3000MHz,由于局部共振,造成小范围发生显著的能量吸

500kV超高压送变电工程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规范标准

500kV超高压送变电工程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规 1总则 1.1本规根据国家环境保护局18号令《电磁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办法》及《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导则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方法与标准》(H J/T10.3一1996)制定。 1.2本规制定的目的在于指导500k V超高压送变电工程电磁辐射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编写,统一格式及规容。 1.3本规适用于500k V超高压送变电工程电磁辐射环境影响的评价。也可参照本规应用于110k V、220k V及330k V送变电工程电磁辐射环境影响的评价。 1.4500k V超高压送变电工程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分为初步评价和最终评价两个阶段。初步评价报告书应在获得工程项目规划建设许可文件(证)后进行。最终评价报告书在项目运行后一年左右完成。 1.5初步评价报告书以相关调查资料、类比测量以及理论计算为主,对项目的电磁环境影响作出预测。最终评价报告书应以本项目设施正常运行时环境监测规定的实测数据为准作出实际环境影响评价。 1.6电磁辐射环境影响报告书是一个独立的、完整的、正式的有法律效力的技术文件,须由持有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专项证书的单位和有资格的技术人员编写。 1.7电磁辐射环境影响报告书可由项目建设方委托有资格的单位编写,并对报告书负责。 1.8电磁辐射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编制费和评审费由项目建议方纳人建设费用。2500k V超高压送变电工程电磁辐射环境影响初步评价报告书编制的主要章节和容 2.1前言 2.2编制依据 2.2.1项目名称、规模及基本构成 2.2.2评价依据 2.2.2.1采用的国家标准、规名称及编号 2.2.2.2采用的行业标准、技术导则名称及编号 2.2.2.3项目建议书及批复文件 2.2.2.4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有关文件名称及文号 2.2.2.5环境影响评价大纲及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对环境影响评价大纲的批文 2.2.2.6环境影响报告书编制委托书 2.2.2.7城市规划批准文件 2.2.2.8关于执行环境标准的认定文件 2.2.2.9其他(包括利用国际金融组织贷款的有关文件等) 2.2.3电磁辐射环境影响和保护目标 2.2. 3.1电磁辐射环境影响 分别按变电所和送电线路在施工期和运行期的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进行说明。 2.2. 3.2环境保护目标 具体列出本项目电磁辐射环境影响敏感点的名称、分布和特征。例如医院、学校、居民区、通信、导航和军事设施等。 2.2. 3.3对敏感点部门初步协调结果

电磁辐射对人的影响及危害

电磁辐射对人的影响及危害 课题组组长:唐蔚军 课题组成员:韦乐、邓小娜、郑婷婷、徐以轩、王花、符雪栩、冯云、吴刚 指导老师:曾维娜 开题时间:2009年10月结题时间:2010年2月 课题安排: 韦乐、邓小娜:负责上网调查,搜索课题里的有关资料及内容工作. 郑婷婷、徐以轩:负责排表几整理有利的资料内容工作. 王花、符雪栩:负责书写课题报告论文工作. 冯云、吴刚:负责列表及排表工作. 课题的方法: 调查法 课题的目的与意义: 课题只对电磁波的各方面进行学习,如电磁波的产生、传播途径、对人体的危害等,对生活中的电磁辐射及市民对电磁波的了解情况进行调查。 首先,课题组将对电磁波的本质及其它方面进行了解、学习。内容如下: 1、什么是电磁波?什么是电磁辐射?什么是电磁辐射污染源? 2、电磁波对人体作用的机理和危害。 3、电磁辐射会对人们的生活、生产等各方面造成什么危害? 其次,我们将对生活中的主要电磁辐射源和周围身边的电磁辐射源进行调查。 再次,我们将对周围的人对电磁波的认识情况进行调查。调查主要采用匿名问卷调查的方式。 最后,我们将根据调查的结果得出结论: 1、人们的身边有哪些电磁辐射源? 2、身边的电磁辐射情况 3、身边的人对电磁波的了解情况。 在得出结论后,我们还将根据调查的结果针对生活里的电磁辐射、提高生活中对电磁辐射的警惕性,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对政府和环保部门提出有益的建议。 论文 电磁辐射的危害

我们一直生活在一个充满辐射的世界里——大气热辐射、太阳光辐射、放射性元素辐射、电磁辐射……地球本身就是一个大磁场,其表面的热辐射和雷电都可产生电磁辐射。此外太阳及其它星球也在外层空间源源不断地产生电磁辐射。但科学研究表明,天然产生的电磁辐射对人体的影响很小,是基本没损害的。对人体构成威胁、对环境造成污染的是人工产生的电磁辐射。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微波炉,手机、计算机等各种各样的电子产品走进了人们的工作、学习、生产、生活中,给人们带来了便利。然而,几乎所有的电子产品都会释放电磁波,即使是电线,也会释放电磁波。 根据麦克斯韦理论,任何加速的电荷都能发射电磁辐射,在有电流通过的地方,均会产生电磁波。手机、微波炉等会产生较高频的突波(脉动波)及不均匀的电磁辐射波,如防护不当,会对人体有一定的伤害。但大部分电器产生的低频电磁辐射为均匀稳定的交流电磁辐射波,对人体尚无明显伤害。长时间的低频脉动电磁场对生物体的作用尚无定论,但发达国家已对此开始采取防范措施。瑞典、美国的学者、专家的有关专题报告中曾指出:低频脉动电磁场所发出的辐射,同样能引起人体某些病变。因此,目前关于辐射方面的很多问题尚待研究。 在您看电视的时候,您也许不会料到比高压电缆所产生的电磁波还要强的电磁辐射正笼罩着您;在您用移动电话谈妥一宗生意的时候,您不会想到手机天线集中释放的电磁波已经进入了您的体内…… 生活中的电子产品种类十分众多,与我们的生活、工作关系非常密切,我们与它们接触的时间又比较长,因此,这些电子产品所产生的电磁辐射对人体健康的影响问题已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既然电磁辐射与人体健康的关系如此密切,那么电磁辐射到底是怎么一回是呢? 要想弄清电磁辐射是怎么一回事,首先就必须弄清什么是电磁波? 什么是电磁波? 电磁波就是在空间传播的周期性变化的电磁场。无线电波、光线、X射线和γ射线等都是波长不同的电磁波,也叫电波。电磁场是电场和磁场的统称。 变化着的电场和磁场往往同时并存,并且互相转化。 电磁辐射和电磁污染 其实电波就是电磁辐射。电磁辐射指电磁场的能量以波的形式向四周传播。在没有实物媒质存在时,它的传播速度为光速。电磁辐射可按其波长、频率排列成若干频率段,形成电磁波谱。频率越高,该辐射的量子能量越大,其生物学作用就越强。科学实验表明,能引起生物组织电离的最小量子能量约为12电子伏(相应波长、频率介于远紫外线与X射线之间),人们常把量子能量大于这一水平的电磁辐射称为电离辐射,反之,把量子能量小于这一水平的电磁辐射称为非电离辐射。 电磁辐射的来源: 电磁辐射的来源主要有两类:

论文手机辐射对人体的影响

手机辐射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研究小组成员:……. 指导老师:……… 随着移动通信的发展,手机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工具,与此同时,手机辐射影响健康也成为热门话题. 为了能够在纷杂的媒体的关于手机辐射有害健康的报道中,明确手机辐射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的程度,并以此为契机了解电磁辐射的作用机理,以及可能对人体组织产生的影响,拓展自己的知识面,我们小组通过网络以及图书馆查找到一些文献资料进行学习。经研究发现,虽然目前这一类的实验很多,但是结果十分类似,即都指出了手机信号量级的电磁辐射在短期内对于绝大多数的疾病并没有直接的联系,而长期的以及可能存在的其他效应还有待于继续的研究。 关键词:手机;辐射;健康 一手机辐射的产生 手机之所以能够随时打电话,是因为它通过电磁波时刻与基站保持着联系.当人们使用手机时,手机就会向发射基站传输无线电波,而任何一种无线电波都会或多或少被人体吸收,从而改变人体组织细胞,有可能对人体的健康带来影响,这些电波就是手机辐射.广播信号,电视信号,手机信号,红外线等都是电磁波,区别在于频率不同,所表现出的功效也不一样.广播,电视的电磁波信号能被收音机,电视机吸收,人体对它没有直接感觉,被称为非热效应.红外线能让人感觉发热,被称为热效应.而手机辐射的频率在广播,电视信号和红外线之间,它既有部分热效应,也有一部分非热效应.应该指出,手机信号频率在800~1800兆赫之间,手机辐射与X射线,伽马射线等电离辐射完全不同,仅是一种带能量的电磁波,有能量而无质量,不能在人体内产生电离化或辐射能,是非电离性辐射场. 二手机辐射的特点 当电磁辐射照射人体时,一部分能量被反射,一部分能量被吸收.吸收能量的多少,不仅与吸收机体的形状,大小和组织的含水量有关,还与电磁辐射的强度和频率等有关.含水量高的组织如大脑,皮肤,内脏器官,肌肉吸收电磁辐射能量较多;含水量低的组织如脂肪,骨骼吸收的能量较少;电磁辐射的频率越高,穿透力越小;频率越低,穿透组织越深.人体对射频—微波段的吸收分以下几个部分: 次共振区:频率小于30MHz,人体对电磁辐射能量的吸收随频率的上升迅速升高. 共振区:人体共振区的频率范围大约为30~300MHz,头部共振吸收频率高达400MHz. 热点区:频率范围大约为400~3000MHz,由于局部共振,造成小范围发生显著的能量吸收. 表面吸收:频率远大于3000MHz时,主要呈现体表吸收. 手机辐射属于热点区域,辐射的情况比较复杂,难以客观准确给出结论.但测试发现,手机辐射有如下一些特点: 2.1天线内置式手机的电磁辐射均较低,仅为多数同类天线外置式手机的1/10.对天线内置式手机而言,以手机背面的电磁辐射最大,前面板虽也有辐射,

500KV超高压送变电工程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规范

500KV超高压送变电工程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规范 Technical regulations on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of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Produced by 500kv ultrahigh voltage transmission and transfer power engineering HJ/T24-1998 1998-11-19发布 1999-02-01实施1 总则 1.1 本规范根据国家环境保护局18号令《电磁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办法》及《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导则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方法与标准》(HJ/T10.3-1996)制定。 1.2 本规范制定的目的在于指导500KV超高压送变电工程电磁辐射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编写,统一格式及规范内容。 1.3 本规范适用于500KV超高压送变电工程电磁辐射环境影响的评价。也可参照本规范应用于110KV、220KV、及330KV送变电工程电磁辐射环境影响的评价。 1.4 500KV超高压送变电工程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分为初步评价和最终评价两个阶段。初步评价报告书应在获得工程项目规划建设许可文件(证)后进行。最终评价报告书的项目运行后一年左右完成。 1.5 初步评价报告书以相关调查资料、类比测量以及理论计算为主,对项目的电磁环境影响作出预测。最终评价报告书应以本项目设施正常运行时环境监测规定的实测数据为准作出实际环境影响评价。 1.6 电磁辐射环境影响报告书是一个独立的、完整的、正式的有法律效力的技术文件,须由持有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专项证书的单位和有资格的技术人员编写。 1.7 电磁辐射环境影响报告书可由项目建设方委托有资格的单位编写,并对报告书负责。 1.8 电磁辐射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编制费和评审费由项目建设方纳入建设费用。 2 500KV超高压送电工程电磁辐射环境影响初步评价报告书编制的主要章节和内容。 2.1 前言 2.2 编制依据 2.2.1 项目名称、规模及基本构成 2.2.2 评价凭据 2.2.2.1 采用的国家标准、规范名称及编号 2.2.2.2 采用的行业标准、技术导则名称及编号 2.2.2.3 项目建议书及批复文件 2.2.2.4 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有关文件名称及文号 2.2.2.5 环境影响评价大纲及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对环境影响评价大纲的批文 2.2.2.6 环境影响报告书编制委托书 2.2.2.7 城市规划批准文件 2.2.2.8 关于执行环境标准的认定文件 2.2.2.9 其他(包括利用国际金融组织贷款的有关文件等) 2.2.3 电磁辐射环境影响和保护目标 2.2. 3.1 电磁辐射环境影响 分别按变电所和送电线路在施工期和运行期的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进行说明。

电磁辐射对人体的危害与自我防护方法

电磁辐射无色无味无形,可以穿透包括人体在内的多种物质。各种家用电器、电子设备、办公自动化设备、移动通讯设备等电器装置只要处于操作使用状态,它的周围就会存在电磁辐射。据专家介绍,长期处于高电磁辐射环境下,可能会对人体健康产生以下影响: 1.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表现为心悸,失眠,部分女性经期紊乱,心动过缓,心 搏血量减少,窦性心率不齐,白细胞减少,免疫功能下降等。 2.对视觉系统的影响,表现为视力下降,引起白内障等。 3.对生殖系统的影响,表现为性功能降低,男子精子质量降低,使孕妇发生自然流 产和胎儿畸形等。 4.长期处于高电磁辐射的环境中,会使血液、淋巴液和细胞原生质发生改变;影响 人体的循环系统、免疫、生殖和代谢功能,严重的还会诱发癌症,并会加速人体的癌细胞增殖。 5.装有心脏起搏器的病人处于高电磁辐射的环境中,会影响心脏起搏器的正常使 用。 针对我们身边接触到的电磁辐射可能给消费者带来的人身健康威胁,我们应该: 1.多了解有关电磁辐射的常识,学会防范措施,加强安全防范。如:对配有应用手 册的电器,应严格按指示规范操作,保持安全操作距离等。 2.不要把家用电器摆放得过于集中,或经常一起使用,以免使自己暴露在超剂量辐 射的危险之中。特别是电视、电脑、冰箱等电器更不宜集中摆放在卧室里。 3.各种家用电器、办公设备、移动电话等都应尽量避免长时间操作。如电视、电脑 等电器需要较长时间使用时,应注意至少每一小时离开一次,采用眺望远方或闭上眼睛的方式,以减少眼睛的疲劳程度和所受辐射影响。 4.当电器暂停使用时,最好不要让它们处于待机状态,因为此时可产生较微弱的电 磁场,长时间也会产生辐射积累。 5.对各种电器的使用,应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如眼睛离电视荧光屏的距离,一般 为荧光屏宽度的5倍左右;微波炉在开启之后要离开至少一米远,孕妇和小孩应尽量远离微波炉;手机在使用时,应尽量使头部与手机天线的距离远一些,最好使用分离耳机和话筒接听电话。 6.消费者如果长期涉身于超剂量电磁辐射环境中,应注意采取以下自我保护措施: (1)居住、工作在高压线、变电站、电台、电视台、雷达站、电磁波发射塔附近的人员,佩戴心脏起搏器的患者,经常使用电子仪器、医疗设备、办公自动化设备的人员,以及生活在现代电器自动化环境中的人群,特别是抵抗力较弱的孕妇、儿童、老人及病患者,有条件的应配备针对电磁辐射的屏蔽防护服,将电磁辐射最大限度地阻挡在身体之外。

手机辐射对人体的影响

手机辐射对人体的影响

4)信号较弱时,它会自动提高电磁波的发射功率,导致其辐射的强度增大,所以此时 把手机贴近耳朵,会使头部受到的辐射强度成倍增加。 5)长时间地用一只耳朵听电话时:研究表明,手机贴近脑部后,其长时间的连续辐射 会使人的脑部受到损害。因此专家建议,人们准备长时间地通话时,应改用固定电话或者使用与手机接通的耳机。如果不得不长时间地使用手机直接通话时,也应每隔1~2分钟就换用另一只耳朵接听,以避免一侧大脑长时间地受到辐射。 6)接电话频繁移动时:有些人喜欢在打手机时来回走动,岂不知频繁地移动位置会造 成手机信号的强弱起伏,从而会加大手机的辐射量。另外,在行驶的车上打手机,也会加大手机的辐射量。 在高科技迅猛改变着人类生活方式的今天,人类应该用科学的方法解决技术难题。当面对手机辐射这个日益突出的社会焦点问题的时候,既不要因为可能的伤害而放弃对高科技的享用,也不能就此忽视不理或者浑然不觉、不知自保。相反地,我们应该从产品的研发、管理、使用等各个环节给予适度的关注,寻求问题的解决方案,这才是正确对待手机辐射的理性思维。 感想:上了十一周的安卓手机软件开发课程,感觉收获良多。刚开始,只是因为同学推荐、抱着玩电脑的初衷选了这门公选课,但是上了课才知道其实这门课并没有想象中的简单、枯燥亦或是无聊。老师要求大家选出自己感兴趣的话题时,我便对手机的安全问题情有独钟。然后围绕着现在的热点话题——手机支付安全制作了一份PPT,在全班同学面前阐述了属于我自己的观点。当然,其他同学的新颖有趣的话题也十分引人入胜。比如安卓和苹果手机的比较、优秀软件的推荐等都极大的开阔了我的眼界。所以说,很多课程其实并不像名字上显示的那样,还是需要自己亲自上过才知道。如果下次有机会,我一定还会选这门课。

手机辐射的影响

“手机辐射的影响”结题报告 课题名称:手机电脑等电子设备的辐射研究 课题组成员: 指导老师:执笔人: 【摘要】 手机通过电磁波进行信息传递,这些电波就被称为手机辐射。手机辐射靠SAR值来衡量。关于手机辐射人体有没有害的马拉松式的争论从来没有停止过。部分人认为手机辐射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是客观存在的严重社会问题,它不会因为手机产业的刻意隐瞒与回避就可以消失。也有人提出手机辐射对人体健康无害论。《破解手机辐射危害健康的流言》分析了手机辐射问题,《基站与健康》分析了基站辐射问题,还特别解释了“若想减轻辐射,应把基站请进小区”的道理。但尚无全面介绍电磁辐射标准的科普文章,文献库里的科技文章专业性太强,不适合公众阅读,因此我整理了相关内容写就此文,以期帮助公众对此产生清晰明确的认识。从对人体健康潜在影响的角度来看,国际上对电磁辐射的测量标准有两种,分别是功率密度标准和比吸收率标准,前者属电磁学领域,后者仍与电学相关,但已扩展到生物学领域了。 【正文】 一、问题的提出 “辐射”一词在生活中很常见,这都来源于“辐射对人有一定伤害”一类的传言,这给很多人造成了恐慌,甚至说辐射能引发癌症,过多的辐射确实会使生物的染色体变异并引发癌症,但是生活中不可能经常接触那种高强度的辐射,所以对它的担心是多余的,但是根据人们喜欢八卦或是阴谋论的心理,还总是相信这个传言,于是我们两个班的小组打算做这个关于辐射的实验,看看是否辐射会对人体有一定的伤害。而最好选的研究器材就是手机,进入了信息时代,手机的使用频率逐渐增加,甚至手机在大多数并不是用来打电话的,经常接触会不会对人体有潜在的辐射危险呢?我们就来谈谈“手机辐射的影响”。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我们是中学生,在辐射的这个传言上,既然对成年人都有一定的伤害,那么对我们中学生的伤害肯定不小,所以肯定会引发使用手机的恐慌,我们想用这个实验来证明或者反驳这个传言的观点,对它进行理智的理解。 现在普遍的认知观点如下:手机辐射主要是由其发射的高频无线电波造成的。据美国移动电话协会的研究,鞭状手机天线发射的微波中,有60%被人脑近距离吸收。手机天线是产生辐射强的地方,而人脑与发射天线的距离仅2—5厘米,因此是存在潜在危害的。从总体上来看,手机辐射对未成年人与成年人的健康影响是大同小异的。未成年人处在成长、发育的过程中,相对于成年人来说受到的损害更大。 未成年人的神经系统易受到手机辐射的负面影响。长期使用手机确实可能引起未成年人的记忆力衰退、认知能力下降,还容易引发易怒、烦躁等症状 所以通过研究课题研究,有助于大力开展网络心理教育,提高青少年的心理素质。注重学生人际关系的培养,关注学生的内心世界。通过对问题学生的不断跟踪辅导,通过不断开展的网络知识普及,坚持在心理健康方面下功夫,让学生具有坚强独力的人格,真正成为自己生活的主人,正确看待网络,合理安排上网时间,养成健康的上网习惯,摒弃不良习惯的诱惑。坚持家庭、学校、社会合力打造学生健康的思维方式,良好的行为习惯,让学生的心中充满阳光,充满爱,让梦想为学生指路,促进其全面健康发展。 三、研究过程 调查部分:关于辐射,由于是物理领域的知识,所以物理老师带领我们研究。首先,物理老师给我们科普了关于辐射的知识。第二次的时候,我们使用了实验研究法,在物理实验室做了实验,检测手机在接通时和通话中的辐射状况。因为实验条件的局限性,之后,我们用文献研究法查阅各种资料,做了充分的研究。 四、研究对象及方法 1、辐射的种类: 一是电离辐射, 电离辐射引致癌症的几率取决于辐射剂量率及接受辐射生物之感应性。另一是非电离辐射, 非电离辐射对生物活组织的影响被研究的时间并不长。不同的非电离辐射可产生不同之生物学作用。

电磁辐射多大对人体有危害

电磁辐射多大对人体有危害? 浏览次数:1593次悬赏分:50 |解决时间:2008-1-14 15:36 |提问者:xiaoyao0521 在强电的工作环境下,知道电压和电流,怎么计算辐射的大小?有没有公式?(不需要电脑,电视之类家用电器的解释) 最佳答案 这个很难计算的,只能通过环境来估计 国家标准安全的长期暴露电磁波平均功率密度不能大于4mw/立方厘米。 工频强电一般来说电磁辐射的能量不大,但是在某些线况和环境下,倍频辐射可能会增强,强磁场对人的危害不容忽视。还有一些器件的磁场可能会比较强,这些都很难去算出来,只有依靠一些设备去测量了。 无线电辐射的强度达到多少对人体有害? 浏览次数:168次悬赏分:0 |提问时间:2011-5-21 15:01 |提问者:夏熙敬 其他回答共1条 200mW以下,对人基本没有危害。超过这个标准就对健康有比较不利的影响了。电磁辐射容易超标的有: 1.电脑0.6-1.5米的距离内; 2.居室中电视机、音响等家电比较集中的地方; 3.工业、科技、医疗电气设备周围; 4.广播电视发射塔周围; 5.各种微波塔周围; 6.雷达周围; 7.高压输变电线路及设备周围。 另外打手机对人的危害更大。 追问 电磁辐射对人体的危害是与频率及强度两个变量有关的,频率越高,可能对人体造成危害的辐射强度越低,不同的频率有不用的辐射强度标准,所以200mW以下这个数据没有说明什么问题。例如国标工频高压的场强居然是4000伏/米,而电视场强达到1毫伏/米就是很大的强度。 哪位知道与此相关的国际标准吗? 辐射强度是怎么计量的,量纲是?达到什么值就会对人体构成威胁? 浏览次数:3260次悬赏分:0 |解决时间:2009-8-16 07:43 |提问者:yffim 最佳答案 包括计算媒质在辐射场中吸收辐射的能量和推断辐射对人体健康造成的危害两个方面。 吸收剂量媒质在辐射场中吸收辐射能量的度量,用D表示。D=d劔/dm,式中d劔是电离辐射授予某一体积元中物质的平均能量,dm为该体积元中物质的质量。它的国际制(SI)单位是戈瑞(Gy),1Gy=1J/kg,暂时并用单位是拉德(rad),1rad=10-2Gy。

手机辐射对人体的影响

手机辐射对人类健康的影响 13经管实验班 2013339950002 陈佳梦 [摘要] 随着移动通信的发展,手机已经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工具。与此同时,手机辐射影响人类健康也成为热门话题。我希望能够在纷杂的关于手机辐射有害健康的报道中,明确手机辐射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程度,并以此为契机,了解辐射对人体内部细胞和组织产生的影响。 [关键词] 手机辐射;危害;避免措施;人类健康 如今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手机慢慢地成为了我们生活中的必需品。但是有74.9%的中国大学生表示,如果手机不在手中就会感到焦虑不安,呈现出典型的“手机中毒症候群”。最新的调查报告指出,中国大学生中,几乎每人都有手机,每天平均通话次数为6次,平均通话时间为20分钟。如此高频率的与手机接触,其产生的辐射究竟会不会影响人类身体健康、其影响程度又有多大就变成了一个值得深究的问题。 1.手机辐射的产生和特点 1.1手机辐射的产生 手机之所以能够随时打电话,是因为它通过电磁波时刻与基站保持着联系。当人们使用手机时,手机就会向发射基站阐述无线电波。而任何一种无线电波都会或多或少被人体吸收,从而改变人体组织细胞,有可能对人体的健康带来影响,这些电波就是手机辐射。广播信号、电视信号、手机信号、红外线等都是电磁波,区别在于频率不同,所表现出的功效也不一样。 1.2手机辐射的特点 当电磁辐射照射人体时,一部分能量被反射,一部分能量被吸收。吸收能量的多少,不仅与吸收机体的形状、大小和组织的含水量有关,还与电磁辐射的强度和频率等有关。含水量高的组织,如大脑、皮肤、内脏器官、肌肉吸收电磁辐射能量较多;含水量低的组织,如脂肪、骨骼吸收的能量则比较少。电磁辐射的频率越高,穿透力越小;频率越低,穿透组织越深。

500KV超高压送变电工程电磁辐射影响评价技术规范

500KV超高压送变电工程电磁辐射影响评价技术规范

价技术规范 Technical regulations on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of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Produced by 500kv ultrahigh voltage transmission and transfer power engineering 1 总则 1.1 本规范根据国家环境保护局18号令《电磁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办法》及《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导则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方法与标准》 (HJ/T10.3-1996)制定。 1.2 本规范制定的目的在于指导500KV超高压 送变电工程电磁辐射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编写,统一格式及规范内容。 1.3 本规范适用于500KV超高压送变电工程电 磁辐射环境影响的评价。也可参照本规范应用于110KV、220KV、及330KV送变电工程电磁辐射环境影响的评价。

评价分为初步评价和最终评价两个阶段。初步评价报告书应在获得工程项目规划建设许可文件(证)后进行。最终评价报告书的项目运行后一年左右完成。 1.5 初步评价报告书以相关调查资料、类比测量以及理论计算为主,对项目的电磁环境影响作出预测。最终评价报告书应以本项目设施正常运行时环境监测规定的实测数据为准作出实际环境影响评价。 1.6 电磁辐射环境影响报告书是一个独立的、完整的、正式的有法律效力的技术文件,须由持有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专项证书的单位和有资格的技术人员编写。 1.7 电磁辐射环境影响报告书可由项目建设方委托有资格的单位编写,并对报告书负责。1.8 电磁辐射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编制费和评审费由项目建设方纳入建设费用。 2 500KV超高压送电工程电磁辐射环境影响初步评价报告书编制的主要章节和内容。 2.1 前言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