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应急管理概论

应急管理概论

应急管理概论
应急管理概论

应急管理概论

第一篇总论

★突发事件的定义

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灾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

★突发事件的特征(一)突发性和紧急性(二)严重性

(三)不确定性(四)社会性

(五)同时涉及程序化与非程序化决策

★我国突发事件分为(一)自然灾害(二)事故灾难(三)公共卫生事件(四)社会安全事件突发事件涵盖了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或者是几类的复合,最为严重的突发事件往往成为危机。

★中国突发事件的分级

突发事件等级

1级(特别重大)红

2级(重大)橙

3级(较大)黄

4级(一般)蓝

★突发事件分级的影响因素

(一)突发事件的客观属性

(二)突发事件作用对象的承受能力

(三)社会整体对突发事件的控制能力

★突发事件分级的重要性

事件的级别水平将直接决定了预警信息的发布水平、预案的启动级别、响应级别、处置规模与手段的抉择等诸多问题

★中国突发事件的分期

(一)酝酿期:预防与应急准备

(二)爆发期:监测与预警

(三)缓解期:应急处置与救援

(四)善后期:事后恢复与重建

★我国应急管理的发展阶段

里程碑一:2003年应急管理元年

中央统一指挥,地方分级负责依法规范管理,保证快速反应

完善检测体系,提高预警能力

改善基础条件,保障持续运行

里程碑二:2004应急预案编制年

2004年1月,召开了国务院各部门、各单位制定和完善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工作会议;里程碑三:2005年推进“一案三制”

4月,《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7月,首次“全国应急管理工作会议”

12月,国务院应急办成立

里程碑五:2007年基层应急管理工作年

5月,全国基层应急管理工作会议

11.1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里程碑六:2008年大考之年

汶川地震

北京奥运

★应急管理的内涵

应急管理是针对各类突发事件(包括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从预防与应急准备、监测与预警、应急处置与救援到事后恢复与重建等全方位、全过程的管理。

★应急管理的外延(一)应急管理重在思想而不单是手段(二)预防为主,预防与应急相结合

★应急管理的研究视角

(一)国际关系与国际政治学的视角

(二)公共关系与传播学的视角

(三)心理学的视角(四)社会学的视角(五)政治学的视角(六)信息管理学的视角

(七)法律视角(八)自然科学视角★应急管理

事前、事发、事中、事后的全过程管理

★风险管理

应急管理工作的“关口再前移”

★危机管理

“做最坏的打算”,强

调决策的非常规性和“艺术性”

第二篇应急管理体制

★应急管理体制的概念

国家机关、军队、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公众等各利益相关方在应对突发事件过程中在机构设置、领导隶属关系和管理权限划分等方面的体系、制度、方法、形式等的总称。★应急管理体制与机制的关系

应急管理机制是为积极发挥体制作用服务的,同时又与体制有着相辅相成的关系,推动应急管理机制建设,既可以促进应急管理体制的健全有效运作,也可以弥补体制存在的不足。

★我国应急管理机构的构成

(一)领导机构

国务院国务院常务会议国家相关突发事件应急指挥机构

(二)办事机构:国务院应急管理办公室(国务院总值班室)(三)工作机构:分类管理专业结构

(四)地方机构负责本行政区域各类突发事件的应对工作

(五)专家组

★我国应急管理体制

的具体描述

统一领导、综合协调、分类管理、分级负责、属地管理为主

★统一领导综合协调的内涵

(一)统一领导的内涵指在各级党委的统一领导下,国务院是全国层面上的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工作的最高行政领导机关,统一负责全国范围内的应急管理工作;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是本行政区域范围内应急管理工作的行政领导机关与责任主体,统一负责本行政区域各类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工作。

(二)综合协调的内涵1、各级政府对所属各有关部门,上级政府对下级各有关政府的综合协调,也包括共同的上级机关对互相没有隶属关系或业务指导关系的不同层级政府和不同政府部门之间的协调‘

2、对政府之外的各类主体进行的综合协调,包括对武装力量、国内外企业、社会团体、非政府组织、国内外公众之间的综合协调

3、各级政府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工作的办事机构,根据职责所进行的的日常协调工作。★中国政府应急管理领导机构

国务院和各级地方政府是全国和各级地方

政府管辖范围内的应急管理工作的行政领导机构,统筹负责全国及其给及行政区域内应急管理工作

★中国政府实施综合协调功能的办事机构:应急办

(一)政府应急办的主要职责

履行值守应急、信息汇总和综合协调职责,发挥运转枢纽作用(二)政府应急办的设立

依托于政府日常协调机构设置值班室;

与政府日常事务分开设立

政府有关部门应急管理机构情况

★中国政府实施综合协调功能的办事机构:应急办

★中国政府应急管理决策咨询机构:专家组★我国实施综合协调的应急处置指挥机构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指挥部

(二)应急指挥机构的设置原则

实权化综合化常态化

★分类管理、分级负责的内涵

(一)分类管理的内涵根据不同类型的突发事件特性,确定相应的管理规则,明确分类分级标准,开展预防和应急准备、监测与预警、应急处置与救援、事后恢复与重建等应对活

动。

(二)分级负责的内涵根据突发事件的影响范围和突发事件的级别不同,确定突发事件应对工作由不同层级的政府负责

★属地管理为主的内涵

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原则上由地方政府负责,即由突发事件发生地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负责。但是,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由国务院有关部门对特定突发事件的应对工作负责的,就应当由国务院有关部门管理为主。

★属地管理中应注意的问题(一)沟通问题:信息失真

(二)协调问题:部门间的责任及利益协调(三)监督问题:监督及评价

★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内涵

在各级政府的支持下,各个部门、企业和公众在应急管理领域的合作与参与,形成共同治理的局面

★应急管理中社会协同与公众参与的实现路径

(一)管理主体的转变(二)管理方式与管理手段的转变

(三)管理资源

★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应急管理职责

(一)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组织构成

陆军、海军、空军及第二炮兵部队

(二)军队参与应急管理的途径与保障

1、军队参与应急管理的途径

2、军队参与应急管理的保障

(三)军队在应急管理中的作用

1、维护稳定

2、突击救援

3、技术支撑

4、威慑后盾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的应急管理职责(一)武警部队管理体制

由国务院、中央军委双重领导,实行统一领导与分级指挥相结合的体制,设总部、指挥部(军)、总队(师)、支队(团)四级领导机关(二)武警部队各部分的组成及其职能

三大类八个警种

1、内卫部队;

2、黄金、水电、森林、交通部队称警种部队

3、边防、消防、警卫部队

(三)武警部队参与应急管理的主要职责

1、固定目标执勤

2、参加处置社会安全事件

3、协助依法执行逮捕、追捕、押解、押运任务,协助执行重要的押运任务

4、支援国家经济建设,

参加国家能源、交通重点项目建设,遇有严重灾害时,参加抢险救灾。

★民兵预备役的应急管理职责

(一)民兵预备役的组成

士兵预备役:所有民兵和经过预备役等级的符合预备役条件的男性公民

军官预备役:退出现役转入预备役的军官,确定服军官预备役的退伍士兵、高等院校毕业学生、专职人民武装干部、民兵干部及非军事部门的干部和专业技术人员

(二)民兵预备役人员参与灾害救援的作用1、第一梯队打头阵

2、突击队

3、保障队

4、外引内联

★应急救援队伍的构成及特点

(一)应急救援队伍的构成

1、综合应急救援队伍

2、专业应急救援队伍

3、应急志愿者队伍

4、其他类别应急队伍(二)应急救援队伍的特点

1、机动性

2、专业性

3、协调性

4、信息化

5、现代化

★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建设的现状

(一)以公安消防部队

为骨干的综合应急救援队伍

(二)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

(三)矿山救援队伍和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队伍

1、国家级应急救援队伍。

2、应急救援骨干队伍。(四)海上、铁路、民航应急救援队伍

1、海上应急救援队伍:中国救捞

2、铁路事故应急救援队伍

各铁路局在规定点设特等、一等救援列车,在无救援列车的二等以上车站或较大中间站设事故救援队

3、民航应急救援体系主要包括基于以民航空管系统为指挥协调中心的搜寻救援体系和以机场管理机构为主题的地面救援体系。(五)核事故应急救援队伍

我国现已建成国家、核电厂所在省份、核电基地的三级应急管理体系

(六)其他专业应急救援队伍

1、防汛抗旱队伍

2、森林草原消防队伍

3、气象灾害、地质灾害应急队伍

4、公用事业保障队伍

5、卫生应急队伍

6、重大动物疫情应急队伍

★非专业应急救援队

伍的构成

(一)处置自然灾害发挥重要作用的应急志愿者队伍

(二)处置公共卫生事件发挥防控作用的非专业卫生队伍

(三)处置事故灾难的企业内保人员

(四)处置社会安全事件发挥重要作用的社区治安人员、社区保安等★非专业应急队伍的特点

(一)常态组织与临时动员相结合

(二)平站结合(三)处置灵活

★非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参与应急管理的法律规定

应急管理体制建设强调在党委领导和政府负责的基础上,加强社会协同、公众参与

第三篇应急管理机制

★社会管理的定义

指以维系社会秩序为核心,通过政府主导、多方参与,

规范社会行

为、协调社会关系、促进社会认同、秉持社会公正、解决社会问题、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治安、应对社会风险,为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创造既有秩序又有活力的基础运行条件和社会环境,从而促进社会和谐的活动

★社会管理的目标(一)建立政府调控机制和社会协调机制互联、政府行政功能和社会自治功能互补、政府管理力量和社会调节力量互动的社会管理网络

(二)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三)协调利益关系,化解社会矛盾,提高社会发展的质量,保障社会良性运行。

★社会管理的工作内容

(一)进一步加强和完善社会管理格局(二)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党和政府主导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三)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流动人口和特殊人群管理和服务

(四)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基层社会管理和服务体系

(五)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公共安全体系(六)进一步加强和完善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社会组织管理

(七)进一步加强和完善信息网络管理

(八)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思想道德建设

★社会管理机制的构成

(一)政府调控机制(二)社会协调机制(三)公众参与机制

★应急准备的定义(一)应急准备的含义为了有效开展突发事件应对活动,保障应急管理体系正常运行所需要的应急预案、城乡规划、应急队伍、经费、物资、设施、信息、科技等各类保障性资源的综合,是针对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为迅速、有序地开展应急行动而预先进行的组织准备和应急保障工作。(二)应急准备的特征1、应急资源准备行动的快捷动态性

2、应急准备方式的灵活多样性

3、应急准备的资源共享协同性

4、应急准备的布局合理性

★应急准备的主要内容

(一)应急准备的目标立足于“防患于未然”的原则,强化服从任务需要意识、快速反应意识、灵活保障意识,主动跟进,做好应急任务的服务保障工作。(二)应急准备的原则1、综合集成、系统配套

2、平战一体、常备不懈

3、多元参与、动态更新

4、军民合作、军地协同

(三)人力资源保障主要包括专职应急管理人员、应急专家、专职应急队伍和辅助应急人员、社会应急组织、企事业单位、志愿者队伍、社区、国际组织以及军队与武警等(四)资金、物资保障应急资金是指应对突发事件时,确保应急工作开展的应急救援专项资金、应急储备资金应急物资是指应对突发事件时,需要使用的生活必需品、药品及医疗器械和粮食等物资。(五)技术装备保障应急技术装备是指应对突发事件时,需要动用的交通运输工具、通用工程机械、通信设备、医疗卫生设备。★应急资源准备的工作程序

(一)资源的普查、分析和归类

(二)资源需求统计(三)资源的布局(四)供给——需求平衡表

★宣传教育培训的定义

通过宣传、教育和培训等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活动,由相关机构在全社会普及和宣传应急知识、组织应急

培训及演练、提供应急管理专业教育,使民众资源采取有利于突发事件应对的行为,消除或减少危险因素,提高安全意识和应急技能,并对宣传教育培训后果作出评价的过程和活动。

★宣传教育培训的体系架构

(一)组成体系

应急管理宣传教育培训组织的结构设置,包括培训的组织机构、人员配备、组织流程、培训部门人员职责分工和工作机制等。(三)师资队伍管理预建设

包括专职教师的培养、兼职教师的选拔、专兼职教师的整合以及辅导员队伍建设等(四)效果评估体系运用科学的理论、方法和程序从宣传教育培训结果中收集数据,并将其与整个组织的需求、目标联系起来,以确定宣传教育培训项目的优势、价值和质量的过程。

(五)支持体系

软件系统指应急管理宣传教育培训管理的流程、政策以及制度等,这是开展应急管理宣传教育培训的行动依据

硬件系统指宣传教育培训的场地、设备、工具、培训费用等支持、教材(案例)准备等,

是应急管理宣传教育培训展开的物质保障★宣传教育培训的对象

(一)党政领导干部(二)应急管理干部(三)新闻发言人(四)基层干部(五)其他公务员(六)企业负责人(七)企业工作人员(八)应急救援队伍(九)应急救援志愿者(十)普通公众

(十一)师资队伍

★宣传教育培训的内容

(一)对应急管理及相关领域基本理论的培训

(二)对应急管理全流程的培训(三)系统化的应急管理专业技能

(四)部门内及部门间的协同、互动与沟通的培训,促使各方了解彼此的管理与运营机制,从而提高应急管理效率、避免无谓的伤亡与损失

(五)公众和志愿者的教育培训

★社会动员的定义(一)各有关团体启动动员措施,直接或间接促使突发事件影响区域内的各类组织和人群开展自救、互救或参与政府应急管理活动(二)通过预备培养、预警动员、应急动员等不同层次的社会动员手段,充分调动一切社

会力量的自主性,在政治、经济、科技、教育等方面统一组织有效的动员准备、实施和恢复等活动。

★社会动员的目标与原则

(一)社会动员的目标1、充分发挥各群众团体在突发事件预防、应对和处置等方面的作用

2、增强公共安全和防范风险的意识

3、提高全社会的避险救助能力

4、积聚社会资源,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有力、有效地应对突发事件

(二)社会动员的原则1、国家主导,依法动员

2、以人为本,合理强制

3、分级管理,有序动员

4、适度动员,合理补偿

5、军地结合,平战结合

★社会动员的工作内容

(一)支援服务(二)捐赠管理(三)国防动员

必要可实施动员令制度

★监测与预警机制是应急管理的主体根据应对突发事件的经验、教训、过去积累和现时的有关数据、情报和资料,运用逻辑推理和科

学预测的方法与技术,对突发事件出现的约束条件、未来发展趋势和演变规律等作出的科学估计与推断,对突发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及其危害程度进行的估量和发布,从而及时提醒公众做好准备、改进工作、规避风险、减少损失的工作机制。★监测定义

监测通过对某些可能引发不利事件的风险源进行观察和测量,预防不利事件的发生,是一个实时的动态过程。监测机制是指以监测活动为中心构建的工作机制。

★监测的原则

(一)依法监测的原则(二)客观、公正的原则

(三)重点监测的原则(四)信息保密的原则(五)专业监测与社会监测相结合的原则

★监测机制的重要内容

(一)构建突发事件监测网络

(二)完善突发事件监控系统

(三)健全突发事件信息监测制度

(四)推进信息报告员队伍建设

★研判的定义

指借助现代先进信息技术和教育教训,捕捉突发事件征兆后对已知信息进行分析研究,有效评估公共安全形

势,及时发现苗头性问题,为预警信息发布和采取预警措施提供决策依据。

★研判的与原则(一)扩宽信息渠道(二)及时核实信息(三)保障组织建设(四)加强多学科专家综合研判

(五)增强研判工作的实效性

★研判的主要内容(一)完善信息收集制度,注重对信息的分析(二)加强专业研判机制建设,注重多部门、多学科的综合研判(三)加强预测能力机制建设,注重对次生、衍生灾害的分析(四)完善研判组织机制建设,注重动态与全过程研判

★信息报告的概念

当突发事件发生或可能发生时,政府及其各有关部门在接到报告后,依据相关规定,及时、准确、客观地向上级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报送信息,为突发事件的预防和处置提供信息支持和保障的工作过程。

★信息报告的原则(一)即到即报,客观真实

(二)要素齐全,体例规范

(三)跟踪反馈,随时续报

(四)强化研判,深入分析

福建师范大学19年8月课程考试《管理学概论 》作业考核试题

网络学院《管理学概论》考核题 特别注意:答案必须标清楚题号。不按要求提交的会被扣分。 1.()对于高层管理最重要,对于中层管理较重要,对于基层管理不重要。 A.人际技能 B.概念技能 C.技术技能 D.专业技能 2.山川旅行公司刘总经理在总体市场不景气的情况下,以独特的眼光发现了惊险性旅游项目与40-45岁男性消费者之间的相关性,在此基础上设计了具有针对性的旅游路线与项目,并进行了前期宣传。因为涉及到与交通管理、保险、环保等部门的协调,新项目得到正式批准的时间比预期的晚了整整一年,由此丧失了大量的市场机会。你认为下列哪种说法最能概括刘总的管理技能状况?() A技术技能、人际技能、概念能力都弱 B技术技能、人际技能、概念能力都强 C技术技能和人际技能强但概念能力弱 D技术技能和概念技能强但人际技能弱 3.在历史上第一次使管理从经验上升为科学的是( ) A.科学管理理论 B.管理科学理论 C.管理过程理论D.行为科学理论 4.马克斯·韦伯在管理学上的主要贡献是提出了() A理想的行政组织体系理论 B人际关系学说 C X-Y理论 D管理方格论 5.“人际关系学说”创建的基础是( ) A.霍桑试验 B.技术分析 C.数学模型 D.权变学说 6.表明一个组织机构在社会上应起的作用和所处的地位的计划形式是()。 A.目的或使命B.预算C.程序D.方案 7.决策过程的第一步是() A.诊断问题 B.明确目标 C.拟定方案 D.执行方案 8.在集体决策中,如果大家对问题的性质了解程度有很大差异,或意见有较大分歧,直接开会讨论效果并不好时,可以采取() A.头脑风暴法 B.德尔菲技术 C.名义小组法 D.数量分析法 9.下列关于头脑风暴法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鼓励独立思考、奇思妙想 B.可以补充完善已有的建议 C.所发表的建议必须要深思熟虑 D.相关专家或人员各自发表自己的意见,对别人的建议不作评论 10.目标管理法的提出者( ) A.彼得·德鲁克 B.泰罗 C.赫伯特·A 西蒙 D.哈罗德·孔茨 11.企业中管理干部的管理幅度,是指他() A.所管理的全部下属数量 B.直接管理下属数量 C.所管理的部门数量 D.B和C 12.确定合理的管理幅度是组织设计的一项重要内容,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A. 管理幅度越窄,越易控制,管理人员的费用也越低 B. 管理幅度越宽,组织层次越少,但管理人员的费用会大幅度上升

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工作的重点

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工作重点 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社会飞速发展,经济规模急剧扩大,能源、原材料需求大幅度增加,工业生产和交通运输满负荷和超负荷运行,一些制约安全生产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还未能解决,我们仍处在事故“易发期”。在这种形势下,加强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和应急救援工作,提高整体应急管理和救援水平,有效防范事故灾难,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 (1)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加强应急管理,是法律赋予我们的责任,是政府管理社会、安全监管监察部门履行职责的重要内容。在全面提高政府应对公共危机能力的大环境中,如何建立健全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体系,提高预防和处置安全生产事故的能力,是我们必须认真研究的课题。各地各部门要加强对应急管理的组织领导,责任落实到人;要统筹规划,调整优化,实现应急管理社会资源的最佳配置;加快应急管理的法制化建设,建立和完善适应地区实际、本行业特点的规章制度,抓紧建立健全各种预防、预警、预测和应急机制。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制定本行政区域内特大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并建立应急救援体系。生产经营单位要制定具体的应急救援预案,并报有关部门备案。各级安全监管监察部门要把应急管理预案和措施的落实情况作为执法检查的重要事项之一,不断完善“统一领导,分级负责,条块结合,属地为主”的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新格局。 (2)健全机构,抓好实施 国家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中心是国务院安委会应急管理的工作机构,包括安全监管总局在内的国务院有关部门是应急管理的工作机构,地方安全监管部门要根据国家总体应急预案、安全生产专项预案和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体系规划的要求,健全安全生产指挥中心建设,立足实际、职责清晰和运行高效的原则,明确管理范围、职责、工作程序等,逐步形成分级管理、属地负责的纵向网络体系和分类管理、分工协作的横向职能体系。 (3)统一规划,分类、分级实施 抓紧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体系统一规划,有利于应急资源的合理布局和高效利用,是应急体系建设项目立项的依据。各地安全监管部门和有关单位要高度重视规划编制工作,应急救援体系要统一规划,避免重复建设。有关部门和地方各级政府要按照批准的规划分别组织实施;建设项目要按照轻重缓急的原则进行优化,分步分期建设;建设与运行经费按事权划分原则由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企业共同承担;要按照能够形成安全生产应急救援长效机制进行规划。规划所涉及的建设项目主要包括应急指挥系统、区域救援基地建设、骨干救援队伍建设、培训演练基地建设、物资和装备储备、技术支持系统等。

管理学概论考试试题及答案

管理学概论考试试题及 答案 集团标准化小组:[VVOPPT-JOPP28-JPPTL98-LOPPNN]

一、判断(10个,每个 1分,共 10分) 1、从生产过程来看,技术创新可划分为要素创新、要素组合创新和产品创新。 2、甘特图是在霍桑试验基础上提出的横道图。 3、力场分析理论是波特提出来的。 4、技术技能对管理人员非常重要,因为它能使管理人员通过分析,确定问题所在,得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5、权力的分配可以通过两个途径来实现,制度分权和授权。 6、当一个人以他人的期望为行为准则时,那么他的道德阶段处在惯例阶段。 7、管理幅度、管理层次与组织规模存在着相互制约的关系,当组织规模一定时,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成正比关系。 8、现代企业管理学认为,企业管理的重点在于经营,而经营的核心是计划。 9、外部招聘比内部招聘的选择范围更大,因此,更容易找到优秀的人才。 10、决策理论学派是从Barnard创始的社会系统学派中独立出来的。 二、单选题( 20个,每个 1分,20分) 1、一个管理者所处的层次越高。面临的问题越复杂,越无先例可循,就越需要具备() A、领导技能 B、组织技能 C、概念技能 D、人事技能 2、“管理就是决策”是 ( )的着名观点。

A、赫茨伯格 B、戴尔 C、西蒙 D、亨利 .福特 3、Max Weber的主要贡献在于,提出了() A、人际关系理论 B、官僚组织理论 C、团体力学理论 D、权变管理理论 4、法约尔管理原则中,组织内每一个人只能服从一个上级并接受他的命令,这一原则是() A、统一命令原则 B、等级链原则 C、统一指挥原则 D、个人利益服从整体利益原则 5、最先提出科学管理理论的代表人物是()。 A、法约尔 B、韦伯 C、甘特 D、泰罗 6、19世纪末 20世纪初,()的出现,是管理学形成的标志

安全生产应急管理试题1和答案解析

安全生产应急管理试题 单位:姓名:得分: 一、填空题(每个空格2分) 1.我国安全生产基本方针是:、、。 2.“三违”是指:、、,据统计80%-90%以上的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是由于“三违”造成的。 3.三级安全教育是指、、,员工必须经三级安全教育合格后方可上岗作业。 4.在生产工人的安全职责中有权拒绝作业的指令。 5. 《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必须为从业人员缴纳保险。 6. 进入厂区生产现场后,无论何人都遵守厂规厂纪。。 7. 化学品泄漏时,应该向方向撤离。 8. 装卸危险化学品时,应避免使用工具。 9. 使用灭火器灭火时,喷射火焰最有效。 10. 机器防护罩的主要作用是发生事故。 11. 生产经营单位的厂纪厂规是保证安全生产的重要。 12.常用的灭火方法有窒息法、抑制法和。 13. 为了保障安全,到了一个陌生的场所,首先应观察的位置。 14. 冻伤人员的冻伤部位在解冻时,应该用不超过度的温水浸泡。

15. “三不伤害”指的是:不伤害、不伤害、不被他人伤害。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 1. 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方针是()。 A. 生产必须安全,安全为了生产 B. 贯彻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标准 C. 安全生产、人人有责 D.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2.事故原因可归结为三个方面的原因()。 A. 企业负责人忽视安全管理、安全管理经费不足、没有采取安全保护措施 B. 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企业安全管理有缺陷 C. 忽视安全教育、没有进行安全检查、没有采用安全技术措施 D. 没有建立安全领导机构、没有制定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企业员工安全意识不强 3. 物质燃烧必须具备的条件()。 A. 可燃物、助燃物 B. 可燃物、点火源 C. 可燃物、助燃物、点火源 D. 可燃物、可燃物周围热量积累 4. 在易燃易爆场所作业不能穿()工作服。 A.尼龙 B.棉布 C.防静电 5. 以下哪项措施是昏厥急救时适合昏迷患者采用的?() A.不用枕头,俯卧 B.枕上枕头,侧卧或仰卧 C.不用枕头,仰卧

《管理学概论》在线作业二

一、单选题(共35 道试题,共70 分。)V 1. 利益的差别可以推动() A. 竞争 B. 管理 C. 创新 D. 生产 满分:2 分 2. 管理者是指从事管理活动的人,即在( )中担负对他人的工作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等工作以期实现( )目标的人。 A. 公司、公司 B. 组织、组织 C. 团队、团队 D. 部门、部门 满分:2 分 3. 集权是指____在组织系统中较高层次的一定程度的集中。 A. 所有权 B. 经营权 C. 决策权 D. 参与权 满分:2 分 4. 以下哪项不是控制的原则( )。 A. 控制成本原则 B. 控制趋势原则 C. 控制关键点原则 D. 例外原则 满分:2 分 5. 创新方法之一的综摄法是谁创造的( )。 A. 戈登 B. A.F.奥斯本 C. 普林斯 D. 茨维基 满分:2 分 6. 组织文化强调的管理方法是() A. 科学管理 B. 目标管理 C. 质量管理 D. 人本管理 满分:2 分 7. 彼得·德鲁克在他的《创新与创业精神》一书中,提出了( )条创新原则。 A. 5 B. 6 C. 7

满分:2 分 8. 来自下级尊敬的权力是() A. 惩罚权 B. 奖赏权 C. 合法权 D. 专长权 满分:2 分 9. 激励研究的是() A. 领导行为 B. 组织行为 C. 人的行为 D. 人的心理 满分:2 分 10. 目标管理的基本概念是由美国企业管理专家____首先提出来的。 A. 梅约 B. 德鲁克 C. 康德 D. 霍桑 满分:2 分 11. 计划管理人员属于() A. 决策指挥者 B. 决策参谋人员 C. 职能管理者 D. 基层管理者 满分:2 分 12. 分工协作关系是由____限定的。 A. 组织结构 B. 授权与分权 C. 组织人员配备 D. 组织目标 满分:2 分 13. ( )诞生了一种进行变革的全新综合方法,称为组织发展(简称OD)。 A. 20世纪三四十年代 B. 20世纪五六十年代 C. 20世纪七八十年代 D. 19世纪七八十年代 满分:2 分 14. 管理的核心是处理() A. 人与物的关系 B. 物与物的关系 C. 各种人际关系 D. 隶属关系 满分:2 分

安全生产事故应急管理知识培训资料

安全生产事故应急管理知识培训材料 安全生产事故概念 安全生产事故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生态环境破坏和严重社会危害,危及公共安全的紧急事件。 根据安全事故的发生过程、性质和机理,全镇安全生产事故主要分为以下二类: 事故灾难。主要包括工商贸企业的各类安全事故,交通运输事故,火灾事故,危险化学品泄漏,公共设施和设备事故,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事件等。 公共卫生事件。主要包括发生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食品安全和职业危害,动物疫情,严重影响公众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事件。上述安全事故往往是相互交叉和关联的,某类安全事故可能和其他类别的事件同时发生,或引发次生、衍生事件,应当具体分析,统筹应对 事故分级 1、根据生产安全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或者直接经济损失,事故一般分为以下等级: (一)特别重大事故,是指造成30人(含30人)死亡,或者100人以上(含100人)重伤(包括急性职业中

毒,下同),或者1亿元以上(含1亿元)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二)重大事故,是指造成10人(含10人)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含50人)100以下重伤,或者5000万元(含5000万元)1亿元以下经济损失的事故; (三)较大事故,是指造成3人(含3人)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含10人)5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上(含1000万元)5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 失的事故; (四)一般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事故发生后,当事人或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及时采取自救、互救措施,保护事故现场,并立即向本单位负责人报告,拨打110、119、120等急救电话。 事故现场负责人立即向当地安监局、项目建设和项目安全监督机构报告 处置流程 1、启动预案:突发群体伤亡事件或重大生产安全事故发生后,最先接报的部门或人员要第一时间向事故应急工作领导小组报告,工作领导小组立即通过各种途径核实事件性质、伤亡情况、事故地点、事故发生的时间等信息,并迅速召集工作小组所有成员,通报事故现场情况,认真

最新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概述与案例分析资料

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概述与案例分析 第一节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概述 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从一定意义上讲,也是一部不断遭遇挑战、战胜挑战的历史。预防和应对各种类型、大大小小的突发性灾难事件,贯穿于人类历史发展的全过程。当今世界,伴随着经济发展、社会变迁和科技进步,突发事件的诱因更加复杂,形态更加多样,各种传统和非传统、自然和社会、国际和国内的风险和矛盾交织并存、错综复杂、公共安全形势更加严峻。 一、突发事件的定义和分类分级 从历史早期的灾荒饥馑、瘟疫兵祸,到现代工业革命后的技术事故、环境灾难,再到现代全球化背景下的金融危机、恐怖袭击,突发事件的种类和形态日趋多样。 20世纪以来,各国政府、科研人员及众多学者进一步加强了对突发事件的研究,在突发事件的概念、分类、分级、预防、应对方面都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并取得了丰富的成果。 (一)突发事件的定义 国内外学者对“突发事件”这一概念提出了很多定义,至今已有100多种,这些定义都从考察角度和研究目的不同各有侧重。在我国目前对“突发事件”概念是这样规定的:2007年8月30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第一

章第三条规定: 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 按照社会危害程度、影响范围等因素,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分为特别重大、重大、较大和一般四级。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突发事件分级标准由国务院或者国务院确定的部门制定。 从突发事件这一定义来看,明确界定了4个要件: 1、突发性 事件发生的准确时间、地点及危害难以预料,往往超乎人们的心里惯性和社会的常态秩序。 2、破坏性 事件给公众的生命财产或者给国家、社会带来严重危害。这种危害往往是社会性的、受害对象也往往是群体性的。 3、紧迫性 事件发展迅速,需要及时拿出对策,采取非常态措施,以避免事态恶化。 4、不确定性 事件的发展和可能影响往往根据已有经验和措施难以判断掌控,处理不当就可能导致事态进一步扩大。

《管理学概论期末试卷

《管理学概论》期末试卷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组织中最高层管理者经常做出的决策类型是(B )。 A.战略决策B.业务决策C.短期决策D.战术决策 2、有位名人说过:“人们从事工作,会有各种各样的动机,而每个人的动机又各不相同。你必须探知你所接触的每个人的不同动机,以便掌握和开启发挥各人潜能的‘钥匙’。”这句话说明,管理人员必须进行( D )。 A.激励B.授权C.人员配备D.沟通 3、古人云:“运筹帷幄中,决胜于千里之外”,这里的“运筹帷幄”反映了管理的哪一个职能?(A )

A.计划职能B.组织职能C.领导职能D.控制职能 4、对一个生理需要占主导地位的人,下列哪种激励措施最能产生效果?(D ) A.提薪B.升职C.解聘威胁D.增加工作的挑战性 5、统计分析表明,“关键的事总是少数,一般的事常是多数”,这意味着控制工作最应重视(D )。 A.重点突出,强调例外B.灵活、及时和适度 C.客观、精确和具体D.协调计划和组织工作 6、洛克希德导弹公司的管理者常在政府宣布与该公司签订大笔军火合同之前就已开始招聘人员。这是一种(A )。 A.前馈控制行动B.反馈控制行动 C.同步控制行动D.无效的管理行动 7、在以下情况下,管理的幅度可以加宽的是(A )。 A.工作的相互依赖程度高,经常需要跨部门协调 B.组织各项工作的过程普遍得到标准化 C.组织环境很不稳定,时常出现新情况 D.下属的工作单位在地理位置上相当分散 8、贩毒组织中,各环节人员间往往只一对一单线联系,这是在使用(C )沟通网络。A.轮式B..环式C.链式D.全通道式 9、你正面临是否购买某种奖券的决策。你知道每张奖券的售价以及该期共发行奖券的总数、奖项和相应的奖金额。在这样的情况下,该决策的类型是(D ),加入()以后该决策将变成一个风险性决策。 A.确定性决策,各类奖项的数量B.风险性决策,不需要加其他信息 C.不确定性决策,可能购买该奖券的人数D.不确定性决策,各类奖项的数量 10、在许多企业中,都分别设有营销部、生产部、财务部、人事部等,这些机构的设置是(D )A.按顾客划分部门B.按产品划分部门C.按地区划分部门D.按职能划分部门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 1、管理: 在一定的环境中,管理者为例实现特定的目标,合理和高效地运用有限资源而进行的计划,组织,和控制等活动的过程. 2、领导: 领导者为实现组织的目标而运用权利向其下属施加影响力的一种行为或行为过程。领导工作包括五个必不可少的要素,领导者、被领导者、作用对象(即客观环境)、职权和领导行为。 3、授权: 组织运作的关键,它是以人为对象,将完成某项工作所必须的权力授给部属人员。即主管将处理用人、用钱、做事、交涉、协调等决策权移转给部属,只授予权力,不可托付完成该项工作的必要责任,这是授权的绝对原则性 4、管理幅度: 又称管理宽度,是指在一个组织结构中,管理人员所能直接管理或控制的部属数目 三、案例分析(共三大题,每大题20分,共60分) 案例一 某一天,黛安娜?波兰斯基给医院的院长戴维斯博士打来电话,要求立即做出一项新的人事安排。从黛安娜的急切声音中,戴维斯能感觉到发生了什么事,他告诉她马上过来见他。大约5分钟后,波兰斯基走进了戴维斯的办公室,递给他一封辞职信。 “戴维斯博士,我再也干不下去了,”她开始申述:“我在产科当护士长已经四个月了,我简直干不下去了。我怎么能干得了这工作呢?我有两个上司,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要求,都

应急管理知识竞赛题库(《安全生产法》应急部分)

应急管理知识竞赛题库(《安全生产法》应急部分) 一、单选题(14题) 1、《安全生产法》规定,从业人员发现直接危及人身安全的紧急情况时,有权停止作业或者在采取可能的应急措施后撤离作业场所。 2、《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不得因从业人员在发现直接危及人身安全的紧急情况下停止作业或者采取紧急撤离措施而降低其工资、福利等待遇或者解除与其订立的劳动合同。 3、《安全生产法》规定,国家鼓励生产经营单位和其他社会力量建立应急救援队伍,配备相应的应急救援装备和物资,提高应急救援的专业化水平。 4、《安全生产法》规定,国务院有关部门要建立健全相关行业、领域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信息系统。 5、《安全生产法》规定,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有关部门制定本行政区域内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建立应急救援体系。 6、《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制定本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与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组织制定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相衔接,并定期组织演练。 7、《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规模较小的,可以不建立应急救援组织,但应当指定兼职的应急救援人员。

8、《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报告本单位负责人。 9、《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要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10、《安全生产法》规定,事故抢救过程中应当采取必要措施,避免或者减少对环境造成的危害。 11、《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发生生产安全事故,经调查确定为责任事故的,除了应当查明事故单位的责任并依法予以追究外,还应当查明对安全生产的有关事项负有审查批准和监督职责的行政部门的责任。 12、生产经营单位对重大危险源应当登记建档,进行定期检测、评估、监控,并制定应急预案,告知从业人员和相关人员在紧急情况下应当采取的应急措施。 13、《安全生产法》第九十四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未按照规定定期组织应急预案演练的,责令限期改正,可以处5万元以下罚款。 14、《安全生产法》第九十四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未按照规定编制应急预案的,责令限期改正,可以处5万元以下罚款。 二、多选题(10题) 1、《安全生产法》规定,国家加强生产安全事故应急能力建设,在重点行业、领域建立应急救援基地和应急救援中心。

公务员培训政府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答案

公务员培训政府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答案 1.一案三制是指()案,建立健全应急体制、机制和法制。(3.0分) A.制订修订应急预案 B.制订修订管理预案 C.制订修订评估预案 D.制订修订监督预案 我的答案:A 答对 2.处置突发事件的骨干力量是()。( 3.0分) A.人民解放军、武警、公安部队和预备役民兵 B.各个专业应急处置队伍 C.厂矿企业的广大职工和农村社区的广大群众 D.广大的城市平民我的答案:A 答对 3.减少突发公共事件的发生概率及其造成损失的最有效、最经济、最安全的办法是()。(3.0分) A.建立应急机制,做好预防工作 B.制定应急预案,做好预防工作 C.完善应急法制,做好预防工作 D.做好应急评估,做好预防工作 我的答案:C 答对 4.世界卫生组织对以往大流感发生状况的分析认为()。(3.0分) A.大约25%至35%的人口可能在大流感爆发时期受到感染 B.大约50%至60%的人口可能在大流感爆发时期受到感染 C.大约10%至20%的人口可能在大流感爆发时期受到感染 D.大约40%至70%的人口可能在大流感爆发时期受到感染

5.突发事件预防为主,关口前移的基础是()。(3.0分) A.忧患意识 B.培训演练 C.自救互救技能 D.风险分析 我的答案:D 答对 6.对应急机制建设起基础性作用是()。(3.0分) A.社会救助机制 B.社会保障机制 C.社会管理机制 D.社会安抚机制 我的答案:C 答对 7.我国第一部应急管理的专门法律是()。(3.0分) A.《国家自然灾害救助预案》 B.《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 C.《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D.《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 我的答案:B 答对 8.对“《突发事件应对法》的主要原则”理解不正确的是()。(3.0分) A.公开透明的原则 B.上行下效原则 C.最小代价原则 D.把突发事件的预防和控制放在突出位置的原则 我的答案:B 答对 9.风险的三维特性是()。(3.0分) A.不利性、不确定性、简洁性 B.不利性、不确定性、复杂性 C.不利性、确定性、复杂性 D.不利性、确定性、简洁性

管理学概论练习题A

管理学概论练习题A 一、填空题 1、组织内资源的配置主要依赖()机制。 2、约瑟夫·熊彼特于1912年出版了《经济发展理论》,他在书中首先给出了()的定义。 3、近一百年来管理理论学派林立,大致可分为4个发展阶段:()、行为科学阶段、()、()。 4、从20世纪70年代至今,管理理论进入了()。 5、行为科学理论实为(),它的产生源于有名的“霍桑实验”。 6、决策的有效性是指()的有效。 7、共同愿景的组成:()、()、使命和目标。 8、()是共同愿景构建的基础。 9、激励的基本组成因素是()、驱动、()和()。 10、()是整个绩效评价系统中至关重要的构成要素和基本环节。 11、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将人的需要分为()、()、()、()、()五个层次。 12、影响薪酬设计的外部环境因素有()、()、()和()。 13、按照控制过程中的控制措施的作用环节不同来划分,控制工作可分为()、()和()。 14、影响组织沟通的一般性因素:()、()、沟通的渠道和媒介。 15、()也称为全景式反馈或多源评价。 二、概念题 1.资源配置 2. 心智模式 3. 决策 4. 计划 三、简答题 1、利用组织有限资源达成组织目标的两种方式是什么。 2、简述管理的特征。 3、简述科学管理对管理发展的贡献。 4、简述管理创新的过程。 5、简述影响管理幅度的因素 6、管理主体的心智模 四、论述题 1、试论现代管理理论的最新思潮。 2、克服有效沟通障碍的方法。 五、分析题 阿迪达斯与耐克 在20世纪60年代或70年代,长跑爱好者只有一种合适的鞋可供选择:阿迪达斯。阿迪达斯是德国的一家公司,是为竞技运动员生产轻型跑鞋的先驱。在1976年的蒙特利尔奥运会上,田径赛中有82%的获奖者穿的是阿迪达斯牌运动鞋。 请采取一种有效的分析方法来说明阿迪达斯不良决策导致的市场份额极大的减少,以及阿迪达斯今天所能采取的纠正措施? 管理学概论练习题A答案 一、填空题 1、(泰勒)(确切地知道你要别人去干什么,并使他用最好的方法去干。) 2、(数量),(有限的)。 3、(出发者)(执行者)(对象) 4、(告知)、(推销)、(测试)、(咨询)、(共同创造) 5、(维持信息交流)(提出和制定目标)。 6、(远见卓识)(优秀的品质)。 7、(指明了方向)(指明了路径)(规定了前进的步骤)。 8、(整个决策过程)(决策者)。 9、(直线制)(职能制)(矩阵制)(事业部制)。10、(上行沟通)、(下行沟通)、(水平沟通)和(对角沟通)。 11、(动机和目标导向) 二、概念题: 1.资源配置:是指对有限的不同类型的资源,根据组织目标和产出物内在结构的需求,在量和质等方面进行不同的配比,并使之在产出过程中始终保持相应的比例,从而使产出物成功产出。 2. 心智模式:是指由于过去的经历、习惯、知识素养、价值观等形成的基本固定的思维认知方式和行为习惯。 3.决策:是为了实现一定目标,提出解决问题和实现目标的各种可行方案,依据评定准则和标准,在多种备选方案中选择一个方案,分析、判断并实施的管理过程。 4. 计划:是组织根据环境的需要和自身的特点,确定组织在一定时期内的目标,通过计划的编制、执行和监督来协调、组织各类资源以顺利达到预期目标的行为安排。 三、简答题: 1.利用组织有限资源达成组织目标的两种方式是什么? (1)在既定的资源条件下,使组织目标更好的实现。(2)在既定组织目标条件下,尽量少地占用资源。 2.简述管理的特征。 (一)动态性(二)科学性(三)艺术性(四)创造性(五)经济性 3.简述科学管理对管理发展的贡献。 (一)时间和动作研究(二)任务管理(三)作业人员与管理者的分工协调 4.简述管理创新的过程。 (1)创意形成阶段(2)创意筛选阶段(3)创意验证实施阶段 5.简述影响管理幅度的因素。 (1)管理者所处的管理层次。(2)管理者能力的高低。(3)被管理者素质的高低。(4)工作本身的性质。 (5)组织群体凝聚力的强弱。(6)管理者授权意识的强弱。 6.管理主体的心智模式是什么?(1)远见卓识(2)健全的心理(3)优秀的品质 四、论述题 1.试论现代管理理论的最新思潮。 答题要点:(1)公司再造(2)学习型组织(3)知识管理(4)管理创新

全国安全生产应急知识竞赛 试题及参考答案

2010年全国安全生产应急知识竞赛试题及参考答案单项选择题(请从三个备选答案中选择惟一一个正确选项,并在后面的答题卡中将其涂黑) 1.中国共产党十六届六中全会六中全会把( )和安全生产纳入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部署之中。 A预防艾滋病 B防范恐怖袭击 C应急管理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把建设( )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和国家、区域、骨干专业应急救援体系列为公共服务重点工程。 A国家级 B国家、省两级 C国家、省、市三级 3.( )既是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安全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A防灾减灾工作 B安全生产应急管理 C防汛抗旱 4.国务院办公厅设置( ),是应急管理的办事机构。 A国家应急救援指挥中心 B国务院应急管理办公室 C国家灾害预防中心 5.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国家应急领导机构为国务院安委会,( )具体承担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应急管理工作。 A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 B国家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中心 C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 6.《突发事件应对法》规定,国家建立统一领导、综合协调、分类管理、分级负责、( )的应急管理体制。 A预防为主 B属地管理为主 C政府主导 7.突发事件应对工作实行( )的原则。 A预防为主、防消结合 B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C预防为主、预防与应急相结合 8.《突发事件应对法》规定,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参与突发事件应对工作。 A自愿 B有义务 C没有义务 9.《突发事件应对法》规定,有关人民政府及其部门为应对突发事件,可以征用单位和个人的财产。财产被征用或者征用后毁损、灭失的,( )。 A应当给予补偿 B应当给予双倍赔偿 C无需给予补偿

最新管理学概论试题及答案80614资料

期末作业考核 《管理学概论》 满分100分 一、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1. 简答管理的特征。 答:第一,管理既是人类实践的产物,也是人类实践的组织形式。 第二,管理的载体是组织,是有组织的活动过程。 第三,管理既是一个有机系统,又是一个机制发挥作用的过程。 第四,管理既要处理人与物的关系,更要处理好人际关系。 第五,现代管理是科学,又是艺术,是二者的统一。 2.简答组织设计的影响因素有哪些? 答:(1)战略。 (2)规模。 (3)技术。 (4)环境。 (5)权力控制。 3. 简答领导的组织功能。 答:组织功能指领导者为实现组织目标,合理地配置组织中的人、财、物,把组织的三要素构成一个有机整体的功能。组织功能是领导的首要功能,没有领导者的组织过程,一个组织中的人、财、物只可能是独立的、分散的要素,难以形成有效的生产力,通过领导者的组织活动,人、财、物之间的合理配置,构成一个有机整体,才能去实现组织的目标。 4.简答对领导定义的理解。 答:第一,领导包含领导活动的主体和客体两个方面。领导活动的主体是由组织中担任决策、指挥、协调和监督等职责的人员,包括领导个体和领导群体。领导主体是领导活动得以展开并取得成功的核心力量。领导客体主要包括领导者的部属和领导的部分对象。领导主体是领导活动的发动者与组织者,领导客体则是领导活动的执行者与作用对象。领导目标的顺利实现,有赖于领导主体和领导客体间的密切合作与良性互动。 第二,领导是一种活动,是引导人们的行为过程,是领导者带领、引导和鼓舞部下去完成工作、实现目标的过程。 第三,领导的基础是领导者的影响力。领导者必须有追随者,领导者必须有影响其追随者的力量。第四,领导的目的是通过影响群体的行为来达到组织的目标。 5.简答决策的特点。 答:(1)目标性。 (2)可行性。

同济大学历年管理学概论考研试题

同济大学1998年管理学概论考研试题 一.简答(7选6) 1.为什么说“决策过程”是计划工作的核心?(P102,P99) 2.试讨论群体参与决策过程的优缺点。(P116) 3.为什么说建立标准是实施控制的基础?(P289) 4.管理的任务是什么?(P4) 5.销售智能中的品种政策与生产职能中的品种政策在内容上有何联系与不同?(老版) 6.为什么说“计划工作不能消除风险”?(P73) 7.谈谈你对企业采用ISO9001族标准的看法.(P34) 二.研讨题(7选6) 1.组织中的人际沟通是达成该组织目标的重要基础,请阐述产生组织中人际沟通障碍的原因,以及如何能有效地克服这些障碍。(P277) 2.试用一个例子来阐述示意公式“工作成绩=能力×干劲”的含义,并讨论组织中领导者的激励作用。(P241) 3.试比较发行股票、债券和进行资产抵押这三种企业可能选择的筹资方式的优缺点。(老版) 4.A.H.Maslow的“需要层次理论”把人的需要按其重要性和发生的先后次序排成五个层次,请阐述您对这五个层次“重要”的认识。(P252) 5.P.F.Drucker提出“目标管理”有助于在管理实践中纠正三种错误观点,即过分“强调各人技能第一”,“强调集中”和“不同层次的见仁见智”。请阐述这三种错误观点将导致组织中的不良后果,并讨论“目标管理”对纠正这三种错误观点的贡献。(P46) 6.K.Lewin认为组织变革应包括三个步骤;解冻、转变、再冻结。试阐述您对这三个步骤内容的理解。(P56,P198) 7.古典组织理论强调以工作为中心,又称X理论。试阐述这一理论对人的本性的假设和您对这些假设的看法。(P24,P126) 同济大学1999年管理学概论考研试题 1.什么是管理的效率和有效性?如何看待这两者之间的关系?(P8) 2.什么是目标管理?如何理解目标管理的具体内容?(P46) 3.什么是计划工作?为什么说“计划工作不能消除风险”?(P71,P73) 4.什么是权利委任?为什么说“权利委任并不意味着委权人放弃权利”?(P154,P155) 5.什么是组织中的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这两类群体对于实现组织目标各有哪些影响?(P244) 6.什么是领导者和被领导者?在组织中,是否上级就是领导者,下级就是被领导者?为什么?(P217,P218)

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制度

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制度 一、目的 加强和规范宛坪管理处突发事件应急工作的管理,全面提高全体员工应急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突发事件及其造成的损害,保障员工生命和管理处财产安全。 二、适用范围 适用于宛坪管理处应急处置突发事件的管理。 三、职责 (一)安委会对管理处应急管理工作负总责。 (二)路产科负责应急管理的日常工作。 (三)相关部门负责各自范围内的应急管理工作。 四、工作程序 (一)定期对管理处级应急救援预案组织修订。 (二)每年至少组织一次应急演练。 (三)定期组织员工进行应急相关知识学习。 (四)应急设施、器材所在单位定期进行维护保养,确保完好使用。 (五)职能部门定期对应急设施、器材进行监督检查。 (六)应急事件管理 1.突发事件发生后,管理处应立即启动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采取有效措施,迅速展开应急处置工作;组织协调各应急救援队伍迅速进行应急救援;制定并组织实施

抢险救援方案,防止引发次生、衍生事件;部署和协调现场治安秩序和管理处员工思想稳定工作;按规定及时向上级相关部门报告;必要时请求社会救援。 2.当发生各类事故时,依事故严重程度,分别启动车间二级事故应急预案和管理处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展开应急处置。 3.事故发生后,管理处领导和各部门负责人应按各级预案的规定,在第一时间内组织事故救援工作,发生重大事故时,应集结在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听从总指挥的安排和指令。 4.发生事故后,发现人员要首先向单位领导报告并向管理处应急救援指挥中心报警,严禁单独盲目施救,施救人员应保证在3人以上。如事故形势严重,须等专业救援队伍实施救援。 5.事故发生后,各应急救援专业队负责人应按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的指令,立即集结本队人员,携带应急救援装置,迅速赶赴事故现场展开救援。 6.事故发生后,管理处各重要岗位的人员,应采取正确紧急措施,确保设备安全,避免其它事故发生或事故扩大。 7.参加事故应急救援人员,不可盲目施救,应首先分析事故形势,明确可能存在的危险因素及风险程度,按可能发生的最严重的后果考虑,采取必要的个人防护措施和全面防护措施后,再展开救援。

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制度36608

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制度 为了提高应急能力,强化责任落实、措施落实,大力推动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体系建设,全面提升防范和应对事故灾难的能力,结合我项目实际情况,特制定以下制度。 一、成立应急管理领导机构 组长:刘金秋李忠亮 成员:秦志源王迎春崔建锋马玉峰张铎赵家宾杜鹏宇 二、应急管理原则 (一)以人为本,安全第一 把保障一线工人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最大程度地预防和减少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作为首要任务。 (二)夯基础,搞预防 在不断提高安全风险辨识、防范水平的同时,加强现场应急基础工作,做好常态下的风险评估、物资储备、预案演练等工作。强化各班组的紧急处置和逃生的能力,“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理”。居安思危,预防为主。 (三)加强应急物资管理 根据项目应急物资保障计划,配备充足的应急救援设备和物资,对应急救援物资的数量、名称和存放地点建立台帐,并加强救援设备和物资的日常维护和保养,确保救援物资能完好使用。 (四)防救结合,做好事故防范工作 切实加强风险管理、重大危险源管理和监控,做好事故隐患排查整改工作。建立和完善安全生产动态监控及预警预报体系,每月进行一次安全生产风险分析,每月对重大危险源进行一次隐患排查,对重大安全生产隐患做到措施、资金、时间、责任人和预案“五落实”,并严格执行隐患查处、整改、验

收、消耗“四到位”制度。同时,根据安全人员为主导的隐患整改措施积极整改安全隐患,及时消除事故隐患。 (五)制定应急值守制度 坚持项目经理带班和24小时值守制度,尤其加强节假日的值班工作,所有值班人员要熟悉应急工作业务,坚守工作岗位,做好值班记录,遇到重大事项,迅速启动应急预案,妥善处置并及时上报。 (六)落实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 应急和应急管理工作实行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建立健全“分级管理,分线负责”为主的应急管理体制;各司其职、各负其责。 (七)抓好应急演练和评估工作 1、积极参加公司组织的演练,根据演练方案,做好各项演练工作;演练结束后,找出不足之处,并写出评估报告,针对演练之中出现的不足指出积极快速的做出整改。 2、可根据本队实际情况,结合公司组织的演练活动,在本项目进行应急演练知识的竞答,并根据竞答情况,了解和掌握本项目一线工人的应急意识,及时做出新的调整方案,进一步增强一线工人的应急意识。 二、预防与预警 要针对各种可能发生的突发事故,完善预测预警机制,建立预测预警系统,开展危险源辨识、环境因素识别和风险评价工作,做到及时发现、及时报告、妥善处置。特殊情况下目击者可大声呼叫、敲击能发出较强声音的器物或打电话的方式进行。 应急处置 应急处置基本原则 1、受困人员和救援人员的安全优先; 2、防止事故扩大优先。

应急管理

《应急管理》课程简介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应急管理/ Emergency Management 学分:2 学时:32 (实验:0 上机:0 课外实践:0 ) 适用专业:行政管理专业 建议修读学期:6 课程负责人: 先修课程:政治学原理、管理学、公共管理学、西方经济学等 考核方式与成绩评定标准:课程考核采用百分制。课程考核成绩采取平时考核与期末考核相结合的方式,平时考核包括考勤、作业和讨论等,期末考核采用开卷笔试或课程论文的形式。在总评成绩中平时成绩占20%,考试成绩占80%。 教材与主要参考书目: 1.王宏伟,公共危机与应急管理:原理与案例(公共管理案例系列教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 2. (美)乔治·D.哈岛,(美)琼·A.布洛克,(美)达蒙·P.科波拉著,龚晶等译,应急管理概论(第三版)(应急管理译丛),知识产权出版社,2012. 3. 高芙蓉,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中青年经济学家文库),经济科学出版社,201 4. 4.宋英华,应急管理蓝皮书:中国应急管理报告(应急管理蓝皮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 内容概述: 中文:本课程从解析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基本概念入手,对突发事件的减缓、突发事件的准备、突发事件的预测预警、突发事件的响应和处理、突发事件的恢复重建、应急沟通、应急协调与合作、应急社会动员等内容进行系统阐述。通过应急管理相关理论知识的讲解,可以使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应急管理的基本知识和实际技能,具有处理一般突发事件的能力。通过课程学习,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和应急管理观念,增强认识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英文:This course starts with the basic concept of emergencies and emergency management, to elaborate emergency mitigation, emergency preparations, emergency warning system, emergency response and treatment, rehabilitation, emergency

管理学概论试题答案 2

南京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管理学概论”课程期末试卷 提示:答案文档直接在学生平台提交 一、简答题(每题8分,共48分) 1、谈谈内部审计作用的主要表现。 答:内部审计的作用可以概括为二个方面:防护性作用和建设性作用。 防护性作用主要表现在:为建立健全有效的内部控制提供合理的保证,避免因管理 和控制的缺陷而带来的各种损失,揭露和制止已经发生或正在发生的舞弊和欺诈行为; 保证呈送给公司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据以决策的财务和业务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 整性,避免因错误的信息而导致决策的失误;保护资产的安全与完整,帮助改进风险管理,并为有效利用公司资源提供保证,防止资源的损失浪费;促进公司的方针、政策、 指示和命令能够有效地得到贯彻执行,遵守政府的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规范,维护公司 的社会声誉。 建设性作用主要表现在:督促被审单位建立符合成本效益原则的内部控制制度,促 进管理水平的提高,使实现目标的各种经营活动都得到有效控制,杜绝实际的和潜在的 管理漏洞;针对控制系统的缺陷,提出符合成本效益原则、切实可行的控制措施,使已 经达到有效控制目标的控制系统的控制成本最低;推荐更经济、有效的资源使用方法, 帮助管理者优化资源配置、巩固经营成果和提高经济效益,增加公司的竞争能力;促进 内部成员不断提高业务素质,为更好地履行职责,实现公司的目标作出更大的贡献。 2、目标具有哪些特征? 答:目标是个人、部门或整个组织所期望的成果。目标的特点。目标应符合SMART原则:明确的(specific)、可测量的(measurable)、行动导向的(action-oriented)、务实的(realistic)、有时间表的(time-related)。或称之PRAMKU。 3、企业应如何对待非正式沟通? 答:非正式沟通是指正式途径以外的.不受组织层级结构限制的沟通方式。由于非正式沟通不必受原则.规定的限制,因此它在组织内通常比正式沟通还要重要和普遍。 非正式沟通的优点:(1)沟通形式多样,弹性大,速度快;(2)一些来自非正式沟通的信息,经常能使决策者更全面.准确地认识问题,提高决策的合理性;(3)通过非正式沟通,满足人们的某些需要,改善成员的心态,提高工作积极性,从而改进组织绩效。 非正式沟通的缺点:<1)非正式沟通经常是在非常广的范围和非常多的个体之间发生,由于人们的技能.知识.态度的差异,所传信息常常失真和歪曲;(2)难以控制,一些不实的小道消息经过散布,会造成很坏的影响,破坏组织的凝聚力和稳定性。 非正式沟通在组织中的存在是必然的,也是无法消除的。非正式沟通既有其积极的一面,也有其消极的一面。管理者应了解它并学会利用它,发挥它在组织沟通中的积极的作用。 小道消息对团体有有利的一面,但大多数情况下它对团体却是有害的,所以我们也应该掌握应对小道消息的方法。由于小道消息通常是不完整的,而且这种不充分性会在传播中不断累积,所以经常会产生极大的误解。传言是不可能杜绝的,为了减少小道消息的负面影响,管理者需要倾听并研究小道消息,并以不同的方式影响它。可能的方法包括:(1)明确公开进行重要决策的时间表,这样可以减少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