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2010高考错题本:地理(新课标版)

2010高考错题本:地理(新课标版)

2010高考错题本:地理(新课标版)
2010高考错题本:地理(新课标版)

全国高考I卷地理试卷分析

2018年全国I卷高考地理试卷分析 2018年高考已经落下帷幕,笔者在第一时间对高考地理试卷进行了分析。总体来讲,2018年高考I卷地理试卷较2017年题目难度有所下降,尤其是选择题,整体难度不大。综合题37题也没有出现去年的图象分析,而是转向了区域探究。针对2018年全国高考I卷地理,笔者将从考点分布、能力考察以及命题方向三方面进行分析。 一、侧重课本知识,注重自然地理。 本次命题考点较为分散且所占比值相当。先看一下本次考试的考点分布吧。 8 7 6 5 4 3 2 1 从考点分布上可以看到,考点分散在必修一、必修二、必修三的各个单元,且每个考察点所占分值均在4~8分左右,相差不大。这样分散的考点考察就要求学生具有扎实的知识基础,复习中不能存在遗漏的考点,要做到面面俱到。而在知识模块上,还是一如既往的侧重自然地理,难点也都在自然地理(6~8题以及37题)。所以必修一的自然地理还是考试的重中之重。

二、侧重探究,注重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 本次考试虽然试题难度上较去年有所下降,但今年的试题的一大特色就是及其注重学生的探究能力。试题中“推测”出现3次,“分析”出现“2次”,可见本次考试的难点就在于让学生通过所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即调动所学知识的能力,这也是近年来高考地理的侧重点(最为典型的是2017年全国I 卷37题)。 本次考试结束后考生普遍反映“试题不难但不好拿分”、“综合题不好答”、“大题写起来像是在写政治”。参阅过答案后笔者也在感慨答案的言简意赅和一语中的。答案精炼又准确需要很强的综合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这也是笔者一直给学生强调的锤炼答题术语的能力。高考答题一定要观点鲜明,针对“高考阅卷”有的放矢,一下子抓住题目的要害,把“阅卷老师”最愿意看到的得分点写在最显眼的位置。这种语言表达能力需要学生在平时作业及考试中不断训练,要抓住高考地理的“命脉”——“因地制宜”和“整体性思维”。高考综合题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解决区域问题,因而要高屋建瓴地考虑问题,发散思维,整合要点,最后用最精炼的语言表述出来。 44% 34% 12% 10% 自然地理 人文地理 区域地理 选修地理

2019年最新高考文综地理高考考点分析

2019 年文综地理高考试卷分析 一、地理考试大纲的变化: 2017 年考试大纲修订内容:选修地理部分从"三选一"变成了"二选一" 即: 修订后的考试大纲删去“自然灾害与防治”模块。 过去式现在式 二、文综地理高考试卷分值分析 第一部分:单选题 文综试卷第1 题——第11 题为地理单选题,共11 个小题,每小题4 分,共44 分。 第二部分:综合题 文综试卷第36 题——第37 题为地理综合题,共2 个大题,每道大题有3-4 的小题,共46 分。 注意:36题与37题分值不固定,一般为(24 +22 或22 +24)分。 第三部分:选考题(二选一) 文综试卷第43 题——第44 题为地理选考题,第43 题 44 题为环境保护试题(10 为旅游地理试题(10分),第 分)。从中选择自己"有把握"的一道题作答。

三、文综地理高考试卷考点分析 一)近6 年高频考点分析 如上图所示, 第一大高频考点:考查区域地理问题。 第二大高频考点:为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第三大高频考点:区域可持续发展、大气运动 注:高考试题贴近生活,考察与现实有关的地理热点问题。 (二)全国课标一卷地理考点分析 1、单选题考察的重点和难点文综地理高考试卷的单选题一般有4组题(每组2-3 个小题),主要考察的重点和难点如下: 第一部分自然地理 (1)地球和地图部分:等值线(等温线、等压线、等高线、等

降水量线)分布图的判读及应用。 (2)地球运动部分:太阳方位的变化规律;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及应用;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晨昏线的判读及应用。 (3)地表形态部分:外力作用(流水侵蚀、沉积作用)形成地貌的条件、成因和过程。 (4)大气运动部分:气候(气温、降水)的变化对区域经济活动(农业、交通等)的影响;天气系统示意图的判读及应用。 (5)水循环、洋流部分: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水循环的地理意义;世界洋流分布规律;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6)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部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地理环境的分异规律;非地带性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 (7)地表形态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资源对生存与发展意义。 第二部分人文地理 (1)人口与环境部分:人口迁移对城市、对城市化的影响。 (2)城市、城市化部分:城市化和城市规划的影响。 (3)农业部分:农业区位因素;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及其形成条件;生产活动(农业)的影响及意义。 (4)工业部分:工业区位因素;工业地域的形成条件与发展特点;生产活动(工业)的影响及意义。 (5)交通部分:交通运输变化的影响。 (6)区域差异及联系:区域发展与差异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2010年全国高考英语试题及答案-北京

绝密★使用完毕前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北京卷) 英语试卷 本试卷共15页,共150分。考试时长120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一部分:听力理解(共三节,30分) 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5分,共7.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每段对话后有一道小题,从每题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听完每段对话后,你将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每段对话你将听一遍。 1. What does the man want to be in the future? A. A soldier. B. A lawyer. C. A teacher. 2. What does the girl want? A. Sweets. B. Books. C. Pencils. 3. When did the two speakers plan to meet Jane? A. At2:00. B. At2:15. C. At2:30. 4. what will the woman do tonight? A. Go to the park. B. Play basketball. C. Work at a bookstore. 5. what is the woman doing? A. Offering help. B. Asking for information. C. Making an introduction. 第二节(共10小题;每小题1.5分,共15分) 听下面4段对话或独白。每段对话或独白后有几道小题,从每题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听每段对话或独白前,你将有5秒钟的时间阅读每小题。听完后,每小题将给出5秒钟的作答时间。每段对话或独白你将听两遍。听第6段材料,回答第6至7题。 6. Where do the two speakers work? A. At a store. B. At a hotel. C. At a school. 7. Where does the woman come from?

2010年高考英语试题及答案(全国卷2)

2010年高考英语全国卷二 https://www.wendangku.net/doc/7a9809706.html,/yyzb/wjxz/2010/06/2010-06-1120293.html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卷二) 英语 第一卷(选择题) 第一部分英语知识运用 第一节语音知识(共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5分) 从A、B、C、D四个选项中,找出其划线部分与所给单词的划线部分读音相同的选项,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 1. come A. cold B. cock C. comfort D. improve 2. dead A. eager B. great C. least D. health 3. united A. use B. ugly C. upstairs D. put 4. ours A. outside B. cousins C. nervous D. clocks 5. thirty A. theatre B. thus C. although D. feather 第二节语法和词汇知识(共1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5分) 6. --Is it all right if I keep this photo? --______. A. No, you don't B. No, it shouldn't C. I'm afraid not D. Don't keep it 7. Tom was about to close the window his attention was caught by a bird. A. when B. if C. and D. till 8. My mother opened the drawer to the knives and spoons. A. put away B. put up C. put on D. put together 9. Barbara is easy to recognize as she's the only one of the women who evening dress. A. wear B. wears C. has worn D. have worn 10.--Have you finished the book? --No, I've read up to the children discover the secret cave.

高考地理试卷分析

中山外国语学校 2013年重庆地理高考试卷分析 杨玉龙 一、考点(双向细目表)

二、试题评价 2013年重庆市地理新课程高考试卷符合《重庆卷考试说明》地理学科的考查要求,实现了向新课程标准下的平稳过渡,试卷具有以下特点: 1、注重对考生地理知识运用能力的考查 地理试题不仅要求考生能够理解地理知识、规律和原理,还根据新课程的要求,倡导要“学以致用”,要求考生能够运用相关地理知识、原理和规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如对修建拦河坝提出合理建议、对打大量发展种植业可能造成对地下水的负面影响提出防范措施等)。 2、尽力做到对每位考生公平公正的考查 虽然重庆市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地理学科存在三个教材版本混用的情况,但可以看到,本套地理试题是以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为依据,知识考查与情景设置都兼顾了不同教材版本的差别,让每一位考生都可以放心、公平地参加考试。 3、着力体现了新课程标准下的教学理念 (1)突显“现代公民必备地理素养”、“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的理念。试题所选用的素材,大多源于现实的地理问题,具有较强的时代性。首先,情景设置紧跟国际国内现实问题,如“美国巴西城市资源产出效益比较”、“粮食生产变化趋势及原因分析”等问题,体现出人类对环境、资源开发方式的关注。其次,情景设置贴近考生日常生活,如“在城市中最短行车路线选择”、“地下水资源开发与保护”等问题都选自考生熟悉的、生活中的地理事象。引导考生关注国际国内热点事件及发生在身边的地理现象,并善于运用地理学相关知识来认识和分析这些地理现象。 (2)重视对“地理问题探究能力”的考查。比如“小流域水土流失地理调查”这一问题,是以地理实践活动为载体,通过层层深入的问题设置,展示了从收集地理信息开始、设计调查方法、最后分析调查结果的主要探究过程。试题的设置要求考生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多个维度进行分析和探究,对新课程地理教学起到了良好的导向作用。 (3)关注了新课程地理学科新增的教学内容。地理信息技术知识是地理学科新课程新增的教学内容,本套试题关注了“地理信息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增加了对考生地理信息技术应用知识(GIS)的考查,有利于促进考生对地理信息获

2010高考英语全国卷1答案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选校网https://www.wendangku.net/doc/7a9809706.html,上万个大学视频大学高清图片专业大全! 英语 第1卷 第一部分,听力(共两节,满分30分) 回答听力部分时,请先将答案标在试卷上,听力部分结束前,你将有两分钟的时间将你的答案转涂到客观答题卡上。 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7.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挺完美段对话后,你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例:How much is the shirt? A.£19.15 B £.9.15 C . £9.18 答案是B. 1.Why will dorotl de on the weeknd? A.Go out weeknd end B.Work on her paper. C.Make some plans. 2.What was the normal price of the T-shirt? A.$15 B. $30 C. $50 3.What has the woman decided to do on Sunday aftermoon? A.To attend a wedding+ B. To visit an exhibition. C. To meet a friend. 4.Where dose the bank close on Satuerday ? A.At 1:00 pm B. At 3:00 pm C. At 4:00 pm 5.Where are the speakers? A.In a store B. In a classroom C. In a hotel. 第二节(共1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22.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或独白。每段对话或独白后有几个小问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每段对话或独白前,你将有时间阅读

2020年高考地理考前命题趋势分析

命题趋势分析 高考命题基调是关注核心素养,与高考评价体系中立德树人和我国学生核心素养中全面发展的要求相一致。要求高考命题继续渗透一点四面和核心素养,实现立德树人,服务选才,引导教学的功能试题的情景材料的来源三个方面:即学习情景,日常生活情景和地理学科发展的情景(学术情景)突出考查考生对现实问题的地理认识,对现实生活问题的解决,对社会重大问题的关注和对学科发展必备知识的掌握。 一、自然地理命题趋势 (1)地球运动类试题趋向生活化 地球运动类试题在近几年高考中低调回归,仍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且题组中可能只有一个题考查地球运动,命题角度也发生了变化:一是不再纯粹考查知识点,试题的背景和考查的内容更趋向生活化,让考生感觉知识更接地气;二是不再考查复杂的计算题目,偶有出现需要简单计算或估算的题目,轻计算、重思维。 2018年全国卷Ⅰ第10题,以小明从重庆出发经遵义到毕节汽车座位的选择为材料考查太阳方位;2017年全国卷Ⅲ10—11题,通过“小明在互联网上看到世界各地好友当天发来的信息”,要求判断四人所在地从北到南的排列顺序及当天的日期等。 (2018年新课标全国卷Ⅰ)小明同学7月从重庆出发到贵州毕节旅游,收集到的相关高速公路信息如图3所示。据此完成下题。 10.小明若从重庆出发乘长途客车经遵义至毕节,为免受阳光长时间照射且能欣赏窗外风景,以下出发时间和座位较好的是 A.6:00出发,左侧靠窗

B.8:00出发,右侧靠窗 C.10:00出发,左侧靠窗 D.12:00出发,右侧靠窗 【答案】10.B 【解析】10.据题干知为7月份,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此时除极昼极夜区外各地均东北日出西北方日落,四个选项均为上午时段,太阳从东侧照射,且客车向南行驶,题干要求为免受阳光长时间照射且能欣赏窗外风景,因此应右侧靠窗,AC排除;据图可知,从重庆到遵义里程240千米,时速80的话,也需要3个小时,若12:00出发则下午时段太阳会照射到,B正确D错误。故选B。 【点睛】需要结合图例进行分析,也属于生活中的地理问题,很好地考查了学生运用地理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首先是要掌握地球运动的相关知识,即7月份图示区域日出东北,日落西北;结合客车向南行驶,要向欣赏风景,需靠右侧坐;其次要结合图例信息,从重庆到遵义240km,限速是80,即最少需要3小时,从遵义到毕节205km,限速100,即最少需要2.05小时,即全程最少需要5.05个小时,即只有8点出发,才能避免长时间的太阳照射。 (2)气候考查趋向微观化、特殊化 大气部分仍然是重点,对气候的考查应该会微观化、特殊化,一是考查区域趋向微观化、特殊化;二是考查角度趋向微观化,如气温或降水的特征分析,气温或降水对农业、工业、交通的影响等。 2019年全国卷Ⅱ第36题“说明地形对宾川县河谷地区干热气候特征形成的影响”、2018年全国卷Ⅲ第36题“指出索瓦附近利于卤水蒸发的地形和气候条件”、2017年全国卷Ⅲ第36题“从气候角度分析甲地普及日光温室的原因”等,都是从微观角度考查气候的。 36.(2019年新课标全国卷Ⅱ)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云南省宾川县位于横断山区边缘,高山地区气候凉湿,河谷地区气候干热。为解决河谷地区农业生产的缺水问题,该县曾在境内山区实施小规模调水,但效果有限。1994年“引洱(海)入宾(川)”工程竣工通水,加之推广节水措施,当地农业用水方得以保障。近些年来,宾川县河谷地区以热带、亚热带水果为主的经济作物种植业蓬勃发展。

XX高考地理考点归纳分析(中国地理分区)

XX高考地理考点归纳分析(中国地理分 区) 一、降水带分区 中国可划分为三大自然区,主要依据气候和地貌的地域差异,分为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半干旱区、青藏高寒区。 三大自然区的界线:西北干旱半干旱区与东部季风区之间,以400mm等年降水量线为界;青藏高寒区与东部季风区,以3000米等高线为界;青藏高寒区与西北干旱半干旱区,以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为界。 二、冷热带分区 在三大自然区基础上,依据我国东西降水、南北热量的差异,将三大自然区中的东部季风区以秦岭——淮河一线为界,分为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 1、北方地区 大体位于大兴安岭以东、秦岭——淮河以北,东临渤海、黄海,是我国季风气候区的北部地区,1月0℃等温线和800毫米等降水量线以北。北方地区内部包括华北地区和东北地区。具体包括东北三省、黄河中下游各省的全部或大部,以及甘肃省东南部和江苏、安徽的北部。 2、西北地区 大体位于大兴安岭以西,长城和昆仑山—阿尔金山以北。包括内蒙古、x疆、宁夏和甘肃西北部,非季风气候区,深

居内陆,400毫米等降水量线以西。 3、青藏地区 位于横断山以西,喜马拉雅山以北,昆仑山和阿尔金山以南包括x藏、青海和四川的西部。是一个独特的地理单元。海拔高,气候寒冷。 4、南方地区 位于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东南部临东海、南海包括长江中下游、南部沿海和西南各省(市、自治区)。是我国季风气候区的南部地区,1月0℃等温线和800毫米等降水量线以南。 三、经济带分区 1.经济协作区 1954年建立了东北、华北、华东、华中、华南、西南、西北七大经济协作区。1961年华中区与华南区合并为中南区,全国划分为六大经济协作区。这一划分方式影响比较深远。 以当前的情形而论,中国按东北、华北、西北、西南、华南、华东和华中进行分区,每个区域各自包含的省份、直辖市和自治区、特别行政区如下: 华北地区: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山西省、内蒙古自治区。 东北地区: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 华东地区: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福建省、

2010年高考英语试题-天津卷

绝密★启用前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天津卷) 英语笔试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30分,考试用时100分钟。第Ⅰ卷第1页至第9页,第Ⅱ卷第10页至第11页。 考生注意事项: 1.答题前,务必在试题卷、答题卡规定的地方填写自己的姓名、座位号,并认真核对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中姓名、座位号与本人姓名、座位号是否一致。务必在答题卡背面规定的地方填写姓名和座位号后两位。 2. 答第Ⅰ卷时,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3.答第Ⅱ卷时,必须使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要求字体工整,笔迹清晰。作图题可先用铅笔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绘出,确认后再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描清楚。务必在题号所指示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 4.考试结束,务必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一部分:英语知识运用(共两节,满分45分) 第一节:单项填空(共1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5分) 从A、B、C、D四个选项中,选出可以填入空白处的最佳选项。 例:Stand over there you’ll be able to see it better. A. or B. and C. but D. while 答案是B。 1. He telephoned the travel agency to three air tickets to London. A. order B. arrange C. take D. book 2.—Excuse me, I wonder if you can help me? —Sure. ? A. What help B. What is this C. What is it D. What do you want 3. James took the magazines off the little table to make for the television. A. room B. area C. field D. position 4. We on this project for four hours. Let’s have a rest. A. are working B. have been working C. worked D. had worked 5. People have always been about exactly how life on earth began. A. curious B. excited C. anxious D. careful 6. in my life impressed me so deeply as my first visit to the Palace Museum. A. Anything B. Nothing C. Everything D. Something 7. Professor Johnson, I’m afraid I can’t finish the report within this week. How about next week? A. Good for you B. It won’t bother me C. Not at all D. That’s OK 8. Can you believe I had to pay 30 dollars for a haircut? You should try the barber’s I go. It’s only 15. A. as B. which C. where D. that 9. Mark have hurried. After driving at top speed .he arrived half an hour early. A. needn’t B. wouldn’t C. mustn’t D. couldn’t 10. Traditional folk arts of Tianjin like paper cutting at the culture show of the

2010年高考英语全国卷1(完整试题+答案+解析)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英语 第一部分听力(共两节,满分30分) 做题时,先将答案标在试卷上,录音内容结束后,你将有两分钟的时间将试卷上的答案转涂到答题卡上。 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7.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的阅读下一小题,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例:How much is the shirt? A £19.15 B £9.15 C £9.18 答案是B 1、What will Dorothy do on the weekend? A Go out with her friend B work on her paper C Make some plans 2、What was the normal price of the T-shirt? A $15 B $30 C $50 3、What has the woman decided to do on Sunday afternoon? A To attend a wedding B To visit an exhibition C To meet a friend 4、When does the bank close on Saturday? A AT 1:00 pm B AT 3:00 pm

C AT 4:00 pm 5、where are the speakers? A In a store B In a classroom C At a hotel 第二节(共1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22.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或独白,每段对话和独白后有几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 B 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每段对话和独白前,你将有时间阅读各个小题,每小题5分钟;听完后,各小题给出5秒钟的作答时间。每段对话和独白读两遍。 听第6段材料,回答第6、7题。 6 What do we know about Nora? A She prefers a room of own B She likes to work with other girls C She lives near the city center 7、What is good about the flat? A It has a large sitting room B It has good furniture C It has a big kitchen 听第七段材料,回答第8、9题。 8.where has Barbara been? A. Milan. B. Florence. C. Rome. 9 .What has Barbara got in her suitcase? A . Shoes.

全国卷3高考地理试题分析

高考地理试题分析 一、总体评价 试题延续了上一年的出题风格和呈现形式,设问结构上还是围绕同一主题递进式的设问,深层次、多角度考查。素材内容选取导向非常明确,注重从当今我国的伟大建设成就、生活中有用的地理两个主要方面选取素材,通过素材具体化以及层层设问引导考生运用已学知识分析其中蕴含的地理原理,意在培养学生用地理思维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点明学习地理的实用性。 试题特点 特点一:各模块考查趋于均衡 考查“自然地理”的比重下降,“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比重相近,各占“半壁江山”。而且区域地理的考查占比增加,说明试题以区域作为载体,注重考查对区域特殊性的分析,考查学生构建主干知识间联系的能力以及对基础知识的迁移能力。也就是突显了“新课改”对学生提出“从空间——区域视角认识地理事物和现象并进行分析、比较与评价”的要求。 特点二:知识涵盖面广 今年的试题都是以“意料之外的情景材料”,着重考查“情理之中的主干知识”。处处体现出对主干知识的考查,内容涉及自然地理部分,如地球上的大气,地球上的水,塑造地表形态的力量,整体性和差异性,人文地理部分:人口,城市,农业,工业,交通、人地关系。必修所涉及的大部分知识都有所涵盖,各模块的考查趋于均衡;既有上文提及的深度,还有一定的广度。 二、试题分析 我国人口众多,生活垃圾产生量巨大,迫切需要对垃圾进行无害化、资源化处理。近些年,某企业开发了厨余垃圾自动处理系统,并在全国很多城市推广。下图示意该厨余垃圾自动处理系统的主要工艺流程。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厨余垃圾是图示自动处理系统中的 A. 肥料 B. 原料 C. 能源 D. 产品 2. 符合图示自动处理系统局部工艺流程的是 A. 废渣→生产沼气→沼气发电 B. 工业油脂→提取生物油脂→有机渣 C. 有机渣→生产沼气→废渣 D. 生产沼气→有机渣→提取生物油脂 【答案】1. B 2. C 【分析】 本组题以厨余垃圾自动处理系统为切入点,考查了进行垃圾无害化、资源化处理等相关问题,引导考生从身边小事做起,关心和保护环境,注重读图分析及运用地理知识分析生活中的环境问题,难度较低。 【1题详解】

2017高考地理考点归纳分析

2017高考地理考点归纳分析 2017高考地理考点归纳分析(九大气候类型) 热带雨林气候 1、判断依据: 第一步,根据最冷月、最热月判断南北半球。 若最冷月为1月、最热月7月,则该地处在北半球;若最冷月为7月、最热月1月,则该地处在南半球。 第二步,确定最冷月的温度值范围,即>15。 第三步,判断降水的季节分配类型,年雨型。 2、位置: 纬度位置:大致在南北纬10度之间。 海陆位置:主要分布在非洲的刚果盆地,南美的亚马孙流域,亚洲印度尼西亚群岛等。 3、气候特点: 常年高温多雨。 4、气候形成原因: 终年受到赤道低气压带控制,盛行上升气流,多对流雨。 5、该气候条件下所形成的陆地自然带:热带雨林带; 该气候条件下所分布的植被类型:热带雨林; 该气候条件下所分布的典型动物:猩猩、河马; 该气候条件下所形成的典型土壤:砖红壤。

6、该气候区内分布的城市: 新加坡的首都新加坡,印度尼西亚的首都雅加达,著名旅游城市万隆、马来西亚的首都吉隆坡、尼日利亚的首都都拉各斯,民主刚果首都金沙萨、古巴首都哈瓦那,巴拿马的首都巴拿马,厄瓜多尔的首都基多。秘鲁城市伊基托斯。 7、该气候区内的农业活动情况: 随时播种随时收获,以热带经济作物为主。 热带草原气候 1、判断依据: 第一步,根据最冷月、最热月判断南北半球。 若最冷月为1月、最热月7月,则该地处在北半球; 若最冷月为7月、最热月1月,则该地处在南半球。 第二步,确定最冷月的温度值范围,即>15。 第三步,判断降水的季节分配类型,夏雨型。 2、位置: 纬度位置:南北纬10度至南北纬23之间; 海陆位置:非洲中部大部分地,澳大利亚的北部和东部,南美的巴西高原。 3、气候特点: 全年高温,一年有明显的干湿季。 4、气候形成原因: 受赤道低气压带(湿季)和信风带(干季)交替控制。

高考考点细目表及试卷分析(2016年整理版)

近四年高考全国卷地理试题分析及四川卷与全国卷的差异 1.下面是近四年五套高考全国新课标卷地理试题的知识点在考纲中的分布比较表

2.近几年全国卷的试题分析 从知识点考查对比看,四年的常考点主要侧重于对大气、水、地壳地质、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工业、区域可持续发展等知识点的考查,几年来,难度较小、易得分的知识点集中在工业、农业、人口、城市等方面,难度很大的地球运动部分五套题中只出现两组选择题,值得注意。四年的考试对自然地理的大气、水、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人文地理的农业、工业、区域经济发展等知识点的考查占的分值很大,年年高考都有涉及,充分体现了重基础、重主干知识的考试要求。 试题的情境素材均来源于现实的社会和生活。如2016年全国三卷考查上海市及周边的人口问题,给学生一种十分接近、现实的感觉。不仅为问题设计搭建了良好的平台,而且能引导考生关注生活、热爱生活,目前发展速度较快的快递业也出现在高考试卷,让学生感觉地理学习终身有益、终身有用。 试题命题素材科学严谨,内容广泛、形式多样,注重反映社会发展,凸显学科特色。如体现当今科技进步与发展的2013年4-6题“地膜覆盖”材料;通过文字表述形式呈现,让考生极大丰富了想象,走出教材,增强了试卷的可读性、趣味性,充分、准确凸显了地理学科特色。 3.2015年四川卷地理和2016年全国卷地理的区别 试卷结构差异:2015年四川文综卷地理部分试题,选择题共12个,每个4分,总分达到48分。主观题2道,52分的分值。一个中

国区域,一个世界区域。评分细则每点两分,学生可以看分答点,比较好把握。选修内容没有单独命题,融合在选择题和主观题中。2016年全国卷,选择题11个,每个4分,总分是44分。主观题必做题2道,考查必修1、2、3的知识。选做题3选1,考查选修的知识,每题10分。评分细则中,每点分值不一样,1分2分3分不等,学生做题时比较难把握。 知识侧重点考查差异: 2016年地理高考选择题侧重考查人文地理知识考查,不居于教材,命题灵活,材料多来源于生活,试题难度较大。2015年四川卷考查自然地理知识为重,但侧重于地理原理的考查,试题难度较小。

2010年高考英语全国卷2(完整试题+答案+解析)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试题卷 英语 第一卷(选择题) 第一部分英语知识运用(共三节满分50分) 第一节语音知识(共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5分) 从A、B、C、D四个选项中,找出其划线部分与所给单词的划线部门读音相同的选项,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 例:have A.g ve B.s C.h t D.m 答案是C。 1.co o me 1.c A.c ld B c ck C.c D.impr ve 答案是:C 解析:该选项o读音/?/,而其他三个的发音分别为/?u/,/?/,/u/,此题较为简单 2.dea ea ead d 2.d A.ger t C.l D.h lth 答案是:D 解析:该选项ea读音/e/,其余三个的发音分别为/i:/,/ei/,/i:/

3.3.u u nited A.se B.gly C. D.p t 答案是:A 解析:该选项u读音/ju:/,其余三个的发音分别为/?/,/?/,/u/ ours s 4、our A、out outs s ide B、cousin nervous s cousins s C、nervou clocks s D、clock 答案是:B 解析:此题考查名词复数的发音。该选项s发浊音/z/,其他三项都发轻音/s/。此题难度较大 5、irsty eatre B. C.al ough D.fea A th theatre 答案是:A feather r 解析:属于重复考查。th一般在实词中读清辅音,但是feathe 为特例。该选项th读音/θ/,而其余分别发/e/,考生易失分。 总体评析:从考查的单词观察,可以发现所考单词均出自考纲词汇表中的基础和高频单词。总体而言,语音知识这道题,难度的设置较为适中,且有选拔的梯度设计。 本次语音考试选取了元音字母“o”,“u”,“ea ea””和辅音字母“s”,“th th””进行考查,比较全面地涵盖了高中的语音知识。1,2小题

2018年高考地理命题规律分析最新修正版

2018年高考地理命题规律分析及应对方式2018年高考新课标地理全国I卷、全国II卷试题注重考察考生的地理基础知识和学科素养,坚持地理学的一般原则,以图形为载体,生活为案例重点考核了地理学科的主干知识,重视基础,考察能力,在题型、题量等方面延续了以往的命题思路,试题主要特点体现如下。 2018年高考地理试卷特点分析 地理学科素养的综合能力是本次考察的主要目的,从人地关系到学生的综合思维运用能力,到地理与生活的实践应用都在本次考试中有体现。 1、贯穿人地关系主线 人地关系是地理学研究的核心主题。面对不断出现的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问题。人们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人类社会要更好地发展,必须尊重自然规律,协调好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如:主观题中全国I卷44题,强调全球气候变暖对人类造成的影响;全国II卷44题,白洋淀的生态保护等都体现出了人与自然、生态之间的发展关系。除此之外全国I卷37题,乌裕尔河的发展以及全国II卷37题,美国龙卷风频发与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也都渗透了人地协调的理念。 37.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22分) 乌裕尔河原为嫩江的支流。受嫩江西移,泥沙沉积等影响,乌裕尔河下游排水受阻,成为内流河。河水泛滥,最终形成面积相对稳定的扎龙湿地(图10)。扎龙湿地面积广大,积水较浅。

(1)河流排水受阻常形成堰塞湖,乌裕尔河排水受阻却形成沼泽湿地。据此推测扎龙湿地的地貌、气候特点。(6分) (2)分析从乌裕尔河成为内流河至扎龙湿地面积稳定,乌裕尔河流域降水量、蒸发量数量关系的变化。(6分) (3)指出未来扎龙湿地水中含盐量的变化,并说明原因。(6分) (4)有人建议,通过工程措施恢复乌裕尔河为外流河。你是否同意,并说明理由。(4分) 【答案】 (1)地貌:地势较为平坦开阔,坡度小。 气候:气候较为干旱,蒸发能力强。 (2)降水量基本不变化,蒸发量逐渐增大,二者数量关系由降水量大于蒸发量最终变为降水量等于蒸发量。 (3)变化:水中含盐量逐渐增加。 原因:河水不断为湿地带来盐分(矿物质);随着湿地水分蒸发,盐分(矿物质)富集(最终饱和)。 (4)同意,可防止盐分(矿物质)富集;减少泥沙淤积;扩大鱼类种群规模;减少水体富营养化。 不同意,应减少对自然的干扰;保持湿地水量稳定;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护食物链完整(保护丹顶鹤);防止湿地环境变化。 44.[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10分) 在斯匹次卑尔根岛(位置见图11)一座山体的120米深处,建有世界种子库(通过约100米长的隧道进入),存有近100万包人类栽培的主要植物的种子样本,以预防自然灾害、战争、气候变化等因素导致的物种消失的风险。该种子库在自然状态下可以保持种子样本安全达百年以上。

2021届高三地理高频考点—— 气候特征的成因分析

2021届高三地理高频考点——气候特征的成因分析 (2020·贵阳高三月考)下图为“澳大利亚气候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题。 1.影响乙地气候形成的因素有() ①寒流②地形③东南信风④暖流 A.①②④B.②④ C.②③④D.①②③④ 地理要素既有共性,更具个性。共性包含于个性之中,是同类地理要素的概括;个性是地理要素受其他因素影响而出现的差异性,是地理要素在特定地理区域的具体表现。下表数据是图中四个城市的海拔、气温和降水资料。据此完成2~3题。 四个城市的海拔、气温和降水资料

2.上表中P、M、N、Q四地与图中①②③④四地对应正确的一组是() A.P、M、N、Q B.Q、N、M、P C.M、N、P、Q D.N、M、Q、P 3.P、M、N、Q四地中,M地7月降水最多的原因可能是() A.冷暖气团势均力敌,锋面停留时间长 B.气温高,昼夜温差大,近地面水汽容易凝结 C.地处温带海洋性气候区,全年温和多雨 D.位置偏北,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影响小,且影响时间短 (2019·合肥质检)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几内亚湾北部的陆地月平均气温始终高于几内亚湾海域。几内亚湾以北的西非赤道低压是赤道低气压带的一部分,它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移动,其最南端位置在5°N附近。布埃亚被称为“非洲雨极”。下图为“非洲局部图”。据此完成4~5题。 4.布埃亚有“非洲雨极”之称,与其成因没有关联的是() A.山地迎风坡多地形雨B.受西非赤道低压影响 C.西南季风与海岸垂直D.北赤道暖流增温增湿 5.R、Q两地() A.一月R地盛行西南风,Q地盛行东南风 B.一月R地盛行东北风,Q地盛行西北风 C.七月R地盛行东北风,Q地盛行东南风 D.七月R地盛行西南风,Q地盛行西南风 (2020·陕西省西安市月考)下表是亚欧大陆40°N~50°N四地气温距平值和降水距平值(距平值是该地气温、降水与同纬度气温、降水平均值之差)。读下表回答6~7题。

2018年高考地理学科试卷分析

2018年高考地理学科试卷分析 高三地理组教师袁会彩 一、试卷的总体评价 今年全国1卷的地理试题整体延续了近几年来高考地理试卷的特色,选取了新颖的材料和设问角度,注重培养和考查考生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贴近时代,贴近生活,贴近实践,体现了全国1卷稳中求新、综合全面的特色,突出了高考育人和选拔的功能。2018年高考地 理试题以考试大纲为依据,以能力考查为重点,将推进素质教育、提升学科素养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试题情境设计联系实际,贴近考生认知水平,反映时代主旋律,弘扬社会正能量。具体来说,今年全国1卷地理试题具有如下几个特点: 一是立足学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综合思维。本次地理试题题型和结构稳定,考题基于高考地理大纲,注重考查学生的图像判读能力和对题目关键信息的提取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区域认知能力和综合思维。如,第4题、第5题通过近十年来我国某直辖市户籍人口与常住人口的数量变化图”,引导学生将人口和城市地理的知识点有机结合,快速从题目中提取关键信息,进行综合加工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要求考生根据人口数量变化趋势,结合四大直辖市的人口数量变化和迁移规律和现实情况,由表及里地引导学生深化对于人口和城市的认识。 二是创设新颖的材料情境和设问角度,启发思考。本次地理试卷材料来源稳定多变,材料内容丰富新颖,在延续上年整体出题风格的同时,也对试题的设问思路和设问方式有所设计和创新,启发学生开放性思考。如试卷第37题以嫩江支流乌裕尔河下游扎龙湿地”为切入点,将堰塞湖和沼泽湿地进行比较,鼓励学生思考不同区域的自然地理情况及其影响,体现了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其中第(4)问提问学生是否同意通过工程措施恢复乌裕尔河为外流河”。考生若能结合地理认知给出相应的证据,同意和反对皆可,将考生从标准化作答模式中解放出来,鼓励考生独立思考、畅所欲言,从新颖的角度去看待地理问题,充分体现了创新思维。 三是内容选取富含生活气息,注重学生的地理实践力。全国1卷的地理试题一直以来强 调关注生活中的地理现象和地理问题,鼓励学生结合地理原理和学科思想方法进行思考,解答日常实践中的问题。如第10题从乘长途客车从重庆经遵义至毕节旅游”出发,展现了形象生动的地理情景,通过长途客车选座”来讨论日出方位问题,引导考生运用地理知识和原理来分析和解释现实问题,体现了对生活有用的地理’这一学科理念。 四是坚持改革方向,弘扬核心价值观。十九大召开以来,全国卷I地理命题紧跟改革脚步,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突出体现了全球化的地理格局,注重考查学生整合地理知识、探求和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要求考生扩展视野、放眼世界,具有鲜明的学科特色,体现了

2010高考英语全国卷听力及答案附原文

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卷) 听力(共两节,满分30分) 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 1.5分,满分7.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1. What will Dorothy do on the weekend? A. Go out with her friend. B. Work on her paper. C. Make some plans. 2. What was the normal price of the T-shirt? A. $15 B. $30 C. $50 3. What has the woman decided to do on Sunday afternoon? A. To attend a wedding B. To visit an exhibition C. To meet a friend 4. When does the bank close on Saturday? A. At l: 00 pm B. At 3:00 pm C. At 4:00 pm 5. Where are the speakers? A. In a store B. In a classroom C .At a hotel. 第二节(共15小题;每小题 1.5分,满分22.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或独自。每段对话或独自后有几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每段对话或独白读两遍。 听第6段材料,回答第6、7题。 6. What do we know about Nora? A. She prefers a room of her own. B. She likes to work with other girls. C. She lives near the city center. 7. What is good about the flat? A. It has a large sitting room. B. It has good furniture. C. It has a big kitchen. 听第7段材料,回答第8、9题。 8. Where has Barbara been? A. Milan B. Florence C. Rome 9. What has Barbara got in her suitcase? A. Shoes B. Stones C. Books. 听第8段材料,回答第10至12题。 10. Who is making the telephone call? A. Thomas Brothers B. Mike Landon C. Jack Cooper 11. What relation is the woman to Mr. Cooper? A. His wife B. His boss C. His secretary. 12. What is the message about? A. A meeting B. A visit to France C. The date for a trip. 听第9段材料,回答第13至16题。 13. Who could the man speaker most probably be? A. A person who saw the accident B. The driver of the lorry C. A police officer 14. What was Mrs. Franks doing when the accident took place? A. Walking along Churchill Avenue B. Getting ready to cross the road C. Standing outside a bank. 15. When did the accident happen? A. At about 8:00 a.m. B. At about 9:00 a.m. C. At aboutl0:00 a.m. 16. How did the accident happen? A .A lorry hit a car. B. A car ran into a lorry. C. A bank clerk rushed into the street. 听第10段材料,回答第17至20题。 17. What is the talk mainly about? A. The history of the school. B. The courses for the term. C. The plan for the day. 18. Where can the visitors learn about the subjects for new students? A. In the school hall. B. In the science labs. C. In the classrooms. 19. What can students do in the practical areas? A. Take science courses. B. Enjoy excellent meals. C. Attend workshops. 20. When are the visitors expected to ask questions? A. During the lunch hour. B. After the welcome speech. C. Before the tour of the labs.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