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2018高考政治考纲解读与知识整理

2018高考政治考纲解读与知识整理

2018高考政治考纲解读与知识整理
2018高考政治考纲解读与知识整理

2018年高考政治考点解读与梳理

【适用于高中文科生】

为便于指导高三学生进行高考政治系统复习,夯实教材基础知识,构建板块、模块知识体系,有效理解考纲考点,全面把握高考方向,依据高考政治考试大纲,特对《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生活与哲学》四个必修模块的考点知识进行解读梳理。

第二篇:知识归纳与整理

第一部分经济生活

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

考点1:货币的本质

一、商品的基本属性

【特别提示】

1.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不一定有价值,有价值的东西一定有使用价值。

2.判断一种物品是否属于商品的方法:

(1)定义法,凡是商品都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2)属性法,使用价值和价值是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凡是商品都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但并非有使用价值的物品都是商品。

(3)根据所处的具体环节来判断。劳动产品只有处于流通领域才是商品,一旦离开流通领域而进入消费领域,劳动产品就不再是商品。

3.假冒伪劣产品不是商品,因为它们不具有该产品作为商品时应该具有的使用价值。

4.密切关注商品价值实现的过程及其重要意义。商品价值的实现过程就是商品的使用价值被消费者接纳的过程,就是商品生产经营者获得经济效益的过程,也是接受市场检验的过程。

二、货币的本质

1.货币的产生、含义和本质: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货币是从商品世界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2.货币与一般等价物的区别与联系

(1)区别:一般等价物比货币出现得早,不固定;货币出现得晚,能够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

(2)联系: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二者都是商品,都有使用价值和价值。

【特别提示】金银饰品不是货币,金银纪念币是货币

①金银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成为货币,但金银饰品不可以成为货币。

②金银纪念币是货币。金银纪念币是由国家发行的,是一种法定货币,纸币也是由国家发行、强制使用的,但金银纪念币相对于一般纸币而言,又具有其特殊性,其既是国家法定货币,又具有一般商品的属性。

3

职能作用标志词

基本职能价值尺度

表现和衡量商品价值的大

标价、价格

流通手段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购买、买卖、现场交易

其他职能贮藏手段社会财富的代表保存、退出流通领域支付手段

偿还债务、赊账、支付利

息、工资、税款等

赊销赊购、还债、地租、

利息、税款、工资

世界货币在世界市场上作为流通手购买外国货、国际收支

【特别提示】区分流通手段与支付手段

流通手段即购买手段,在现象上表现为现货交易,即“一手交钱,一手交货”。支付手段是赊账买卖,货币在执行支付手段职能时表现为商品的给予和货款的支付在时间和空间上相分离,即“先给货后付款”或者“先付款后给货”。

三、纸币

1.货币流通规律:在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同商品和服务的价格总额成正比,与货币流通速度成反比。公式为: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商品和服务的价格总额/货币流通速度。

2.纸币发行规律: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否则会引发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特别提示】

国家有权规定纸币的发行量、面值大小及种类,但无法规定纸币的实际购买力。国家不能任意发行纸币,纸币发行过多,超过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往往是引发通货膨胀的主要原因之一。

3

通货膨胀通货紧缩

含义

及实质

指经济运行中出现的全面、持

续的物价上涨现象

指经济运行中出现的全面、持续

的物价下跌现象

表现

纸币贬值、物价持续上涨、经

济过热

物价全面、持续下降,市场疲软

、经济萎缩

本质社会总供给小于社会总需求社会总供给大于社会总需求

成因

①纸币发行量超过流通中所需

的货币量;②社会需求膨胀;

③生产资料成本大幅提升;④

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过大;⑤经

济结构不合理

①社会需求不足;②宏观经济由

卖方市场(商品短缺)转至买方市

场(相对过剩);③

货币供应增长乏力;④金融危机

危害性

导致纸币贬值,物价上涨,居

民生活水平下降、购买力降低

,社会经济秩序混乱

影响企业生产和投资的积极性,

对经济的长远发展和人民的长远

利益不利

解决

方法

采取紧缩性财政政策和适度从

紧的货币政策,控制货币供应

量和信贷规模

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

的货币政策,加大投资力度,扩

大内需,减少税收,调整出口结

联系

①都是由社会总需求与社会总供给不平衡造成的,即由流通中实际

所需要的货币量与发行的纸币数量不平衡造成的;②都会影响正常

的社会经济秩序

【特别提示】

(1)通货膨胀率和货币贬值率的计算

①通货膨胀率=(变化后价格-变化前价格)/变化前价格×100%

②货币贬值率=(变化后价格-变化前价格)/变化后价格×100%

(2)通货膨胀、通货紧缩与物价、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的关系

【特别提示】物价上涨不等于通货膨胀

一般地说,通货膨胀必然引起物价上涨,但不能说凡是物价上涨都是通货膨胀引起的。引起物价上涨的因素是多方面的。①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如果纸币发行过多,引起纸币贬值,物价就会上涨。②商品价格与商品价值成正比,商品价值量增加,商品的价格就会上涨。③价格受供求关系影响,商品供不应求时,价格就会上涨。④政策性调整,理顺价格关系,有可能会引起商品价格上涨。⑤商品流通不畅,市场管理不善,乱收费、乱罚款,也会引起商品价格的上涨。

可见,只有因纸币发行量过多引起的物价上涨才是通货膨胀。

考点2:货币的种类与形式

一、货币与财富

1.在一定意义上,货币是财富的象征。

2.树立正确的金钱观:要取之有道,要用之有益、用之有度。

二、结算与信用工具

1.结算方式:一是用现金来完成经济往来的收付,二是双方通过银行转账来完成经济往来的收付。2.结算工具:信用卡和支票

(1)信用卡的优点:使用信用卡可以集存款、取款、借款、消费、结算、查询为一体,能减少现金的使用,简化收款手续,方便购物消费,给持卡人带来诸多便利。

(2)支票:在我国,支票主要分为转账支票和现金支票。

【特别提示】正确理解信用卡

信用卡分为银行信用卡和非银行信用卡,因此,信用卡并不都由银行发行和受理。信用卡不具有货币的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世界货币的职能,它是一种先进的支付工具,是货币支付手段的扩大和延伸。

三、外汇和汇率

1

外币本币

外汇汇率

升高升值贬值

跌落贬值升值

本币汇率

升高贬值升值

跌落升值贬值

【特别提示】

(1)某币汇率与该币币值为正相关关系。即:某币汇率升高表达某币升值,某币汇率跌落表达某币贬值。

(2)影响汇率的因素。在浮动汇率制度下,汇率同商品的价格一样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影响汇率的因素主要有本国的经济发展状况、国际收支状况、通货膨胀或紧缩状况、利率水平、汇率政策、重大的国际政治事件等。

2.保持人民币币值基本稳定的意义与措施

(1)意义:保持人民币币值基本稳定,即对内保持物价总水平稳定,对外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对人民生活安定、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对世界金融稳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措施:通过对纸币发行量的控制,可以实现保持人民币币值基本稳定的目标。当物价持续上涨或者人民币汇率跌落时,可以适当减少人民币的发行量;当物价出现持续下跌或者人民币汇率出现升高时,可以适当增加人民币的发行量。

3.人民币币值变化的影响

考点3:价格的决定与变动

一、全面理解影响价格的因素

1.影响价格的因素

间接

因素

气候、时间、地域、生产条件、政策、文化等,是通过改变商

品的供求关系实现的

直接

因素

供求关系。当商品的需求增加、供给减少,导致商品短缺时,

价格上涨,出现物以稀为贵的现象;当商品的需求减少、供给

增加,导致商品过剩时,价格下跌,出现货多不值钱的现象

决定

因素

商品的价值量。价值决定价格,其他条件不变,商品的价值量

与价格呈正相关关系。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呈正

相关关系,与社会劳动生产率呈反相关关系

纸币发行量纸币发行量与币值变动成反相关关系,与价格呈正相关关系

宏观政策通过财政补贴和税收政策可以调节和控制商品价格的高低

流通环节流通环节的多少与商品价格呈正相关关系

垄断一般会导致商品价格高于市场正常价格

倾销一般会导致商品价格低于市场正常价格

消费者

购买力与商品价格呈正相关关系,消费心理的偏好导致某种商

品价格高于市场正常价格

相关商品

价格变动

如构成商品的生产成本的价格变动,如原材料价格变动、劳动

力成本变动等

【特别提示】价值决定价格和市场形成价格

(1)商品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价值是价格的基础,所以“价值决定价格”。

(2)由于市场上供求关系的影响,价格会围绕价值上下波动,这是“市场形成价格”,是价值规律发生作用的表现形式。

(3)“市场形成价格”会使商品的价格既反映商品的价值,又反映商品的供求关系。

2.劳动生产率与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单位时间生产的使用价值量、单位时间创造的价值总量之间的关系项目

社会必

要劳动

时间

个别劳

动时间

单位商

品的价

值量

同一劳动在同一

时间生产的使用

价值量

同一劳动在

同一时间创

造的价值总

社会劳动

生产率

提高缩短不变降低增加不变

降低延长不变升高减少不变

个别劳动提高不变缩短不变增加增加

生产率降低不变延长不变减少减少

以上关系还可以用下图来表示:

【特别提示】区分两组概念

(1)商品的使用价值量、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和商品的价值总量。

商品的使用价值量是指同质商品的数量,可用商品件数来表示;单位商品的价值量是指单位商品价值的大小,它是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商品的价值总量是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同质商品的数量之积。

(2)劳动生产率可分为个别劳动生产率和社会劳动生产率。

个别劳动生产率的关键词通常为“某企业”“某生产者”;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关键词通常为“全社会”“某部门”“某行业”等。

【特别提示】用坐标图理解价格问题

项目坐标图解释

供给(x轴)与价格(y轴)

一般而言,商品供给越多,价格就

越低

需求(x轴)与价格(y轴)

一般而言,商品需求越多,价格就

越高

价值(x轴)与价格(y轴)

在不考虑其他因素的情况下,商品

价值越大,价格越高

社会劳动生产率(x轴)与价

格(y轴)

在不考虑其他因素的情况下,生产

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越高,商品

的价格就越低

价格(x轴)与需求量(y轴) 一般而言,商品价格越高,人们对其的需求量越小

价格(x轴)与生产量(y轴) 一般而言,商品价格越高,商品生产者越会提高其产量

二、价值规律的内容和表现形式

1.内容: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2.表现形式:商品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特别提示】

(1)正确理解“等价交换”原则

①“等价交换”中等价是指交换双方商品的价值量相等,货币出现后表现为价格与价值相符。

②“等价交换”原则不存在于商品交换的每一个场合,只存在于商品交换的平均数中。

③价格终究还是由价值决定的。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的现象,不仅不违背价值规律,而且恰恰是价值规律发生作用的表现形式。

④不能以特殊现象否定等价交换原则。如文物、名画、邮票等价格高于价值,但它们价格的变化不会引起商品生产的扩大。同时,等价交换原则不能引入政治生活和其他社会生活领域。

(2)价值规律的作用与市场配置资源的关系

①在生产、生活中,价值规律的作用是通过供求和价格变动的相互作用表现出来的。

②市场对资源的优化、合理配置是通过市场上商品价格的波动传递给生产者信息和市场竞争达到的,这正是价值规律通过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这种表现形式发挥作用。因此,价值规律的作用可以概括为: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经济效益的提高。

考点4:价格变动对经济生活的影响

一、价格变动对消费者的影响

价格变动(上升或下降)会影响消费者(减少或增加)对商品的购买,从而影响其消费水平。

二、价格变动对需求量的影响

1.需求法则(同一商品):一般情况下,价格与需求的变化呈反方向变动,即当某种商品价格上升时,人们会减少对它的购买;当某种商品价格下降时,人们会增加对它的购买。

2.需求弹性论(不同商品):不同商品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不同。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小(生活必需品需求弹性小,如图1所示),对高档耐用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大(高档耐用品需求弹性大,如图2所示)。

图1 图2

3

A商品价格消费者对A商品

的需求量

导致对B商品

的需求量

最终会导致B商

品的价格

A、B互为替代品上升减少增加上升下降增加减少下降

A、B是互补商品上升减少减少下降下降增加增加上升

三、价格变动对生产的影响

影响过程理论依据

调节产量某种商品价格下降(上升),生产者

获利减少(增加),这时生产者会压

缩(扩大)生产规模,减少(增加)产量

价格与供求的双向制约

调节生产要素的投入当某些生产要素之间相互替代时,

为了降低生产成本,哪种生产要素

价格下降(上升),生产者就会增加(

减少)这种要素的使用量

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

进行等价交换

【特别提示】

价格变动对生产的影响是价值规律发生作用的重要体现。对企业来说,价格变动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竞争力等问题,迫使企业遵循价值规律以适应市场的变化;对国家来说,价格变动会影响国家的宏观调控,国家根据价格变动实施相应的调控政策,进一步影响企业生产和投资,以促进经济结构的调整、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四、解答关于价格变动的影响的函数图像

1.供给曲线及其变动

供给曲线:表达了价格变动对供给量的影响,价格高,获利

增多,生产扩大;价格低,获利减少,生产缩小

供给曲线的变动:表达了在相同价格水平下,其他因素变化

(如成本、技术水平等)引起供给曲线的移动。向左移动,表

示供给减小(S0→S1);向右移动,表示供给增加(S0→S2)

2.需求曲线及其变动

需求曲线:表达了价格变动对需求量的影响,当某种商品价

格上升时,人们会减少对它的购买;当这种商品价格下降时

,人们会增加对它的购买

需求曲线的变动:需求的变动表现为需求曲线的位置发生移

动。在商品价格不变的前提下,如果其他因素变化引起需求

量的增加,则需求曲线向右平移(D0→

D2);反之,其他因素变化引起需求量减少,则需求曲线向

左平移(D0→D1)

3.

供给曲线与需求曲线的交叉点,叫做均衡点,所在的

价格是均衡价格,所在的供给量或者需求量是均衡量

。图中E点为均衡点,P0点为均衡价格,Q0点为均衡

均衡价格受多种因素影响是不断变动的,E点可以向

左上、左下、右上、右下等方向移动

考点5:消费及其类型

一、正确理解影响消费的因素及提高消费水平的措施

因素关系措施

主要因素居民的

收入

收入是

消费的

基础和

前提

当前可支

配收入

保持经济的稳定增长,坚持

和完善我国的按劳分配为主

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

配制度,不断提高人们的收

入水平

未来收入预期

保持经济平稳运行,搞好就

业,健全社会保障制度

收入差距

加强宏观调控,维护社会公

平,落实分配政策

其他因素

生产生产决定消费

大力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提

高我国经济发展的总体水平分配分配影响消费

合理的分配政策能够提高居

民收入,促进社会公平,缩

小收入差距,提高社会总体

消费水平

物价

水平

价格变动影响

购买力与需求

加强宏观调控稳定物价

消费

观念

影响消费行为

加强政策引导,促使人们树

立正确的消费观,科学、合

理、文明、绿色消费

商品的性

能、质量

、外观包

装、广告

、购买方

式、服务

态度、企

业信誉等

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

担者;消费心理是影响消

费的主观因素;良好的企

业信誉和形象关系企业成

企业产品要得到消费者认可

,就必须考虑商品的性能、

质量、外观、包装等,并方

便消费者购买,搞好售后服

务,树立良好的企业信誉和

形象

二、消费类型

划分依据消费类型特点

交易方式

钱货两

清的消费

一手交钱,一手交货,所有权和使用权发生转移贷款消费

预支未来收入,适用于收入稳定、对未来收入持

乐观态度又无太多积蓄的居民

租赁消费所有权不变更,使用权暂时让渡

消费目的生存资料消费满足较低层次的需要,是最基本的消费发展资料消费提高自身素质,全面发展

【特别提示】

1.全面把握贷款消费

(1)从注意的问题看,贷款消费应坚持适度原则,充分考虑自己的偿还能力,避免因贷款消费而影响未来生活。

(2)从意义角度看,合理的贷款消费既有利于满足消费者的生活需要,提高消费者的生活质量,又有利于发挥消费对生产的拉动作用,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2.各种消费类型之间的界限并不是绝对的。比如,生存资料、发展资料和享受资料消费的界限会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而发生变化。

考点6: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一、消费心理

二、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特别提示】

1.崇尚节俭不等于限制消费

崇尚节俭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并不是某种具体的消费方式,也不会限制人们的消费。崇尚节俭与适度消费是一致的。适度消费反对超前消费而不抑制消费。如果人为地去抑制消费,使消费滞后于家庭消费水平,也不属于适度消费。因此,不能把崇尚节俭理解为对消费的限制。

2.正确理解适度消费

(1)适度消费,即合理消费,就是使消费与我国的国情及家庭收入相适应,量入为出,既不滞后,又不超前,既不人为抑制,又不盲目攀比,而是根据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家庭收入的多少合理进行消费。

(2)适度消费的“度”,应该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国情,二是个人家庭收入。人们的消费水平与国情和家庭收入相适应才是适度消费。

第二单元、生产、劳动与经营

考点7:生产与消费

一、生产与消费

1.准确把握生产与消费的辩证关系

【特别提示】

(1)生产与消费相互影响、互为动力但不相互决定。在生产与消费的关系中,生产的决定作用是第一位的,消费的反作用是第二位的,不能把二者等量齐观,不能认为二者相互决定,生产与消费相互影响是正确的。

(2)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具有双重性。消费能够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生产发展,但这是有条件的。只有不超越社会生产能力、合理、适度的消费才是生产的真正动力,而过度的、不合理的高消费则会阻碍生产的发展。

(3)正确区分生产对消费的决定作用与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在选择题中题干材料是体现生产决定消费还是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在做题时容易混淆,判断的关键在于材料的落脚点上,如果落脚点是生产发展,一般侧重强调消费的反作用;如果落脚点是生活水平提高,一般侧重强调的是生产决定消费。

2.社会再生产的四个环节

(1)社会再生产过程包括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个环节。

(2)直接生产过程是起决定作用的环节;分配和交换是连接生产与消费的桥梁和纽带,对生产和消费有着重要的影响;消费是物质资料生产总过程的最终目的和动力。图示社会再生产的四个环节:

【特别提示】正确区分“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和“消费是生产的动力”

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侧重强调的是生产,即生产是主动者,消费是被动者,生产的发展推动了收入的增长、消费数量的扩大,提高了商品质量和降低了消费价格,促使人们的消费欲望和购买力增加。消费是生产的动力侧重强调的是消费,即消费是主动者,生产是被动者,消费拉动了经济增长、生产发展,新的消费热点带动相关产业的出现和成长。

【特别提示】全面理解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

在理解和回答主观题考查“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时,不能仅仅局限在教材讲到的三个方面,应该结合这三个方面进行拓展延伸,联系其他单元的有关知识。表格如下:

【特别提示】

结合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改革措施理解改革的性质和目的。改革的性质不是改变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而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通过改革,完善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充满生机和活力。改革不是从根本上改变我国的生产关系,而是调整生产关系中与生产力不相适应的部分,调整上层建筑中与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部分。

考点8: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一、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

这两种所有制经济应该一视同仁,让它们公平竞争、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

区别侧重

公有制经济在所有制结构中所占

的比重

在国民经济中所处的地位和对国

民经济性质和发展方向所起的作

表现

第一,就全国而言,公有资产在

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第二,国

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

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

控制力上,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

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国有经

济必须占支配地位

增强

措施

要增强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必须

推行公有制多种实现形式,深化

国有企业改革,完善国有资产管

理体制。必须推进集体企业改革

,发展多种形式的集体经济

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不断

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

响力。推动国有企业完善现代企

业制度

联系国有经济是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是公有制主体地位在性质方面的表现形式,国有经济主导作用的发挥有利于巩固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特别提示】

1.主体不同于主导

主体是比重概念,指事物的主要部分;主导是地位概念,指主要的并且能够引导事物发展的方向。国有经济是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必然要求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切忌将二者混同起来。

2.公有资产和国有资产的区别

公有资产不仅包括国有资产,还包括集体资产以及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资产和集体资产。公有制的主体地位表现之一是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而不是国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三、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1.实现形式:国有资本、集体资本、非公有资本等交叉持股、相互融合的混合所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实现形式,有利于国有资本增强控制力、提高竞争力,有利于各种所有制资本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2.实行依据:它适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不平衡、多层次的状况,符合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实践证明,它有利于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增强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3.坚持和完善的措施: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发挥国有经济主导作用,不断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激发非公有制经济活力和创造力;要完善产权保护制度,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推动国有企业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开、公平、公正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依法监管各种所有制经济。

考点9:生产的微观主体——企业

一、企业与公司

企业的地位和目的企业是市场经济活动的主要参加者,是国民经济的细胞,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微观主体。企业经营的直接目的是利润

企业的组织形式之一公司制

形式

有限责任公司(资本不必划分为等额股份,不

发行股票,不能上市,适用范围是小微企业)

股份有限公司(资本必须划分为等额股份,可

依法向社会或一定范围内的特定对象募股集

资,上市公司的股票可以流通,适用范围是

大中型企业)

组织

机构

决策机构、执行机构和监督机构。机构之间

权责明确、互相制衡,有效地提高公司的运

行效率和管理的科学性

优点

国有企业的公司制改革,可以让国有企业焕

发活力、增强竞争力,更好地发挥其在国民

经济中的主导作用

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

【特别提示】

1.企业承担社会责任与追求经济效益是不矛盾的

企业来自社会,是社会的细胞,离开社会资源,企业难以生存。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尽管短期内会付出一定的成本,但能够树立企业的良好形象,从长远看,会增进企业的长远利益,提高企业竞争力。因此,企业承担社会责任与追求经济效益是统一的。如果是文化产业类的企业,还要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坚持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

2.区分有限责任、连带责任、无限责任和无限连带责任

【特别提示】

企业科技水平越高,竞争力不一定就越强。企业的经营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其经济效益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既受企业自身因素的影响,又受国内和国际经济环境的影响。科技水平是企业发展提高竞争力的关键性因素,但不是唯一因素。

三、不是任何企业兼并、破产、重组、并购、联合等都能促进企业发展

1.优势企业兼并劣势企业,可以扩大优势企业规模,增强优势企业的实力,有利于提高企业的资源利用率,从而提高经济效益。但是在兼并劣势企业的同时,也承担了劣势企业的全部债务,如果兼并后企业成本上升,管理水平没有提高,优势企业也可能被劣势企业拖垮,从而导致亏损。

2.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价值规律的作用,在优胜劣汰的市场竞争中,企业的兼并、破产、重组、并购、联合等形式是必然的。企业的这些形式是促进企业发展的手段,而不是目的。不管是哪种形式,其目的都是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经济效益,增强企业竞争力。上述形式有很多积极意义,但同时也存在消极影响,有可能会形成垄断,或者造成大量人员失业,所以需要规范企业的兼并破产等,维护社会稳定。

考点10:劳动者

一、劳动者光荣

劳动是劳动者的脑力和体力的支出,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活动,是人类文明进步发展的源泉。劳动者是生产过程的主体,在生产力发展中起主导作用。光荣属于劳动者。

二、就业

1

2

1.原因

实现和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是保障劳动者主人翁地位的前提,是充分调动和发挥劳动者的积极性、创造性的保证。

2.我国劳动者享有的权利

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休息休假的权利、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权利,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以及法律规定的其他劳动权利。

3.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措施

(1)国家要完善劳动保障法律体系,对侵犯劳动者合法权益的行为进行打击;加强社会宣传,增强社会各群体的权利意识和法律意识。

(2)企业要增强法律意识,积极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减少和杜绝侵权行为,形成和谐的劳动关系。

(3)劳动者可以通过投诉、协商、调解、仲裁、向法院起诉等多种途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特别提示】

①维护劳动者权益不只是国家或政府的事情

在劳动者维权过程中,国家和政府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国家和政府可以通过制定法律法规、促进就业等措施来更好地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但仅仅依靠国家和政府来维权是不够的,企业应遵守法律法规,为劳动者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更需要劳动者本人的努力,如依法签订劳动合同、履行劳动者义务、增强维权意识和法律意识,合法维权等。

②提高工资以解决“用工荒”与降低劳动力成本以提高企业利润并不矛盾

随着物价上涨,劳动力成本也在上升,企业不提高工资吸引劳动力,就会出现“用工荒”的现象。但企业

劳动力成本过高对企业提高利润存在不利影响。如何解决二者的矛盾,就是要构建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提升企业利润需要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需要适当提高工资,同时通过革新技术、加强管理降低总体成本,同样可以提高企业竞争力。

考点11:商业银行

一、储蓄存款

【特别提示】

居民储蓄并非越多越好。储蓄存款有利于生产发展,但也反映了居民投资渠道单一,消费萎缩,储蓄过多影响扩大内需,特别是扩大消费需求。

二、利率变动对国家经济发展和居民储蓄存款实际收益的影响

2018年新课标高考大纲政治

2018年新课标高考大纲(政治) Ⅰ.考试性质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是合格的高中毕业生和具有同等学力的考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高等学校根据考生成绩,按已确定的招生计划,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因此,高考应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Ⅱ.考试内容 政治学科考试内容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质的要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17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的教学内容确定。 政治学科考试应在使考生体现出应有的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同时,注重考查考生对所学相关课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考核目标与要求 1.获取和解读信息 ·能够从题目的文字表述中获取回答问题的有关信息。 ·能够快速、全面、准确地从图、表等形式中获取回答问题的有关信息。 ·能够准确和完整地理解并整合所获取的有关信息。 2.调动和运用知识 ·能够根据从题目获取和解读的试题信息,有针对性地调动有关的经济、政治、文化、哲学等方面的知识,并运用这些知识做出必要的判断。

·能够调动和运用自主学习过程中获得的重大时事和相关信息。 ·能够展现出检索和选用自己"知识库"中有用知识、基本技能的能力。 3.描述和阐释事物 ·能够用简洁的语言描述经济、政治、文化、哲学等学科所涉及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观点。 ·能够运用历史的、辩证的观点和方法,分析、比较和解释有关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 ·综合阐释或评价有关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 4.论证和探究问题 ·根据有关信息,调动和运用相关知识和技能,发现或者提出体现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的问题。 ·综合使用题目提供的信息、课堂学习或自主学习获得的知识、方法,提出比较必要的论据,论证和探究问题,得出合理的结论。 ·能用顺畅的语言、清晰的层次、正确的逻辑关系,表达出论证、探究的过程和结果。 二、考试范围 本大纲仅规定《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中必修课程的考试范围。关于《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中选修课程的内容由各实验省区根据各自教学实际情况具体规定。 第一部分经济生活

2018年高考政治总复习资料

2018年高考政治总复习资料 2018届高考政治必修1《经济生活》之决战高考第一课神奇的货币 线索:商品---货币---纸币---结算和信用工具---外汇和汇率 第二课多变的价格 1.影响价格的因素:A、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值决定价格。B、供求影响价格。供不应求,价格上涨;供过于求,价格下跌。 2.价格变动对人民生活的影响:(需求曲线和弹性、互补品、替代品)①价格影响消费需求。一般来说,商品价格上升,需求(购买、消费)会减少;商品价格下降,需求(购买、消费)会增加;②不同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不同。 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的需求量影响较小(需求弹性小);价格变动对高档耐用品的需求量影响较大(需求弹性大);③商品的需求量还受相关商品价格变动的影响; 当一种商品价格上升,其需求量会减少,其替代品需求量会增加,互补品需求量会减少;当一种商品价格下降,其需求量会增加,其替代品需求量会减少,互补品需求量会增加。3.价格变动对生产经营的影响:①调节产量。②调节生产要素的投入。 第三课多彩的消费 (一)影响消费的因素及提高消费水平的措施1. 2. 3. 4. 影响消费水平的根本因素是经济发展水平---要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国家经济发展水平。 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要保持经济稳定增长,增加居民收入,增

强消费能力。消费水平还受未来收入预期影响--------要增加就业、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升居民消费信心。收入差距会影响社会总体消费水平,收入差距过大,总体消费水平降低。 必须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宏观调控,采取财政、税收等手段调节收入分配;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缩小收入差距,完善分配制度,促进社会公平。 5. 物价变动会影响人们的消费需求(购买力)---要大力发展生产,保证市场有效供给;要加强宏观调控,稳定物价。 6. 人们的消费行为还受到消费观和消费心理的制约-----要应引导人们转变消费观念,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7. 政府要培育新的消费热点,加快消费结构升级,提高消费水平,优化消费环境,充分发挥消费对生产的促进作用。(二)消费原则①量入为出,适度消费(要在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之内进行消费-------消费既不超前,也不滞后) ②避免盲从,理性消费(要避免盲目跟风,避免情绪化消费,避免只重物质消费而忽视精神消费倾向。) ③保护环境,绿色消费(我们应该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绿色消费是以保护消费者健康、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为主旨,以可持续发展为核心。)④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三)生产与消费的关系A、生产决定消费。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方式、质量和水平,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B、消费对生产有重要的反作用。消费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生产发展。①消费是生产的动力和最终目的。 ②消费所形成的新的需要,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着导向作用。③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能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成长。扩大居民消费的意义----消费者有利于提高消费质量、改善消费结构、提高居民消费水平,提高居民生活质量,推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有利于扩大居民消费需求,有利于经济发展更多依靠内需拉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第四课生产与经济制度

最新2018高考政治高频考点90个总结

《经济生活》 商品: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两个属性:价值和交换价值 1.价值: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2.价格: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价值越大,价格也越高,越小,价格也越低,成正比 3.使用价值: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如铅笔的使用价值是可以用来写字,面包的使 用价值是可以用来充饥,不同的商品有不同的使用价值。 4.货币:货币也是一种商品,但它比较特殊,它用来充当一般等价物(苹果与面包价格不同,用货币衡量出来的货币有两个职能:一是价值尺度,二是流通手段 5.纸币是由国家发行的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纸币发行量需要符号一个国家的生产力水平, 如果印的钱过多,导致通货膨胀,影响社会稳定。印的过少,导致通货紧缩,影响商品流通,所以钞票不是想印多少就可以印多少 6.供求关系对价格的影响:当供不应求时,出现商品太少,买商品的人多的情况,这时候价 格上涨,形成卖方市场。当供大于求是,出现商品太多,买的人少的情况,这时候价格下降,形成买方市场 7.价值规律:商品的价值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比如李凯生产一部汽车需要 花30天的时间。李凯生产一部手机的时间需要花10天时间,那么这部汽车在市场上的价格是这部手机的价格的3倍(可以假设汽车3万元,手机1万元)。也就是说生产一件东西,如果花的时间越多,那么它的价格也就越高。但是价格也受供求关系影响,当市场上卖汽车的很多,卖手机的相对少的时候,这时候汽车价格可能会稍低于3万,手机稍高于1万,但汽车价格基本还是手机价格的3倍 8.当一件商品价格上升时,买它的人会减少,这种商品的生产规模也会相应地减少;价格下降时,买它的人会增多,这种商品的生产规模会增大 9.恩格尔系数:食品支出占家庭总支出的比重。恩格尔系数越低,说明生活水平越高,因为 系数低,说明花在吃饭上的钱很少,剩下的钱可以用在娱乐上、装修、购买奢侈品 10.中学生的消费观:要根据自己的能力,适度消费,同时不可以盲从别人,消费的时候要 理智,平时消费中;要有保护环境的意识,比如尽量少买或者不买对环境有危害的商品。时 刻保持勤俭节约的作风,每一分钱都是用汗水换来的,不能随意挥霍。 11.在我国,公有制为主体地位。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12.国有经济: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即国有经济能控制国

2018年高考考试大纲(语文、数学、历史、政治、地理整理)

语文 考试范围与要求 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质的要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2003 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确定高考语文科考试范围与要求。根据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规定的必修课程中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两个目标的 “语文 1”至“语文 5”五个模块,选修课程中诗歌与散文、小说与戏剧、新闻与传记、语言文字应用、文化论著研读五个系列,组成考试内容。考试内容分为阅读和表达两个部分。 阅读部分包括现代文阅读和古诗文阅读,表达部分包括语言文字应用和写作。考试的各部分内容均可有难易不同的考查。 一、现代文阅读 现代文阅读内容及相应的能力层级如下: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中外论述类文本。了解政论文、学术论文、时评、书评等论述类文体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达方式。阅读论述类文本,应注重文本的说理性和逻辑性,分析文本的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 1.理解 B ⑴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 ⑵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2.分析综合 C ⑴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⑵分析文章结构,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⑶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 ⑷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和鉴赏中外文学作品。了解小说、散文、诗歌、戏剧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阅读鉴赏文学作品,应注重价值判断和审美体验,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内涵,分析艺术表现力,理解作品反映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探索作品蕴涵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1.理解 B ⑴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 ⑵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2.分析综合 C ⑴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 ⑵分析作品的体裁特征和表现手法 3.鉴赏评价 D ⑴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 ⑵鉴赏作品的文学形象,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

最新2018年高考政治复习资料大全(四本书)

最新2018年高考政治复习资料大全(四本书) 经济生活 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 第一课神奇的货币 1.商品的基本属性 ①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一定没有价值。 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不一定是商品,不一定有价值。 ③没有价值的东西,不一定没有使用价值。 ④使用价值和价值分属于不同的所有者,任何人都不能兼得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 ⑤使用价值常表现为质量、性能、花色、品种等;价值常表现为成本、价格等。 ⑥“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的启示:商品生产者要为购买者着想,生产适销对路、质量上乘的商品。 2.货币的产生与本质 (1)货币的产生商品交换发展的三阶段:①物物交换:商品——商品;②以一般等价物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商品——一般等价物——商品;③商品流通:商品——货币——商品。 3.货币的基本职能(1)货币本质与货币职能的关系:货币的本质决定货币的职能,货币的职能体现货币的本质。

①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货币的两种基本职能。 ②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 ③区分商品流通和流通手段:商品流通是从商品交换的形式上讲的,是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区别于物与物的直接交换;流通手段是从货币的职能的角度讲的,强调货币在商品交换中所起的媒介作用。 ④区分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流通手段是现货交易,即“一手交钱,一手交货”;支付手段是延时交易,即“先给货,后付款”或“先付款,后给货”。据此,网络购物货币执行的是流通手段的职能,信用卡刷卡消费货币执行的是支付手段的职能。 4.金属货币和纸币 (1)货币的发展:金银条块→铸币→纸币→电子货币。 ①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金银纪念币是法定的金属货币,具有金属货币的一般职能,其本质是一般等价物。Q币和比特币都不是法定的货币。 ②国家有权发行纸币、有权决定纸币的实际发行量、有权决定纸币的面值,但无权决定流通中的实际需求量、无权规定纸币的实际购买力。 ③物价上涨不一定就是通货膨胀,物价下跌也不一定就是通货紧缩。导致物价变动的因素有商品的价值、商品的供求、货币本身的价值、纸币的发行量、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以及市场上的不正当行为等。 ①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待售商品量×价格水平/货币流通速度

2018年高中政治会考知识点总结

2018 年高中政治会考知识总结 必修一《经济生活》 【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 1、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是使用价值和价值 2、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货币的基本职能是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 3、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 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待售商品量×价格水平÷货币流通速度。 4、什么叫外汇汇率升高和外汇汇率跌落? 如果用 100 单位外币兑换成更多的人民币,说明外币的汇率升高;反之,则说明外币汇率跌落。 5、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6、价值和价格的关系:价值决定价格;价格反映价值;二者在一般情况下成正比。 7、价值规律的内容和表现形式 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是商品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8、价格变动会产生哪些影响? ( 1)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①一般说来,价格上升,购买减少;价格下降,购买增加。 ②不同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是不同的。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需求量的影响比 较小,对高档耐用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大。 ③消费者对既定商品的需求还会受到相关商品价格变动的影响。(互为替代品 / 互补商品) ( 2)对生产经营的影响: ①调节产量②提高生产要素的投入③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 9、影响消费的因素;主要是居民的收入(当前可支配收入、对未来收入预期、社会总体消费水平)和物价水平。 10、消费类型:按交易方式分:钱货两清的消费、贷款消费、租赁消费 按消费目的分:生存资料消费、发展资料消费、享受资料消费 11、恩格尔系数的含义?变化的意义? 恩格尔系数是指食品支出占家庭总支出的比重。 恩格尔系数过大,必然影响其他消费支出,特别是影响发展资料、享受资料的增加,限制消费层次和消费质量的提高。恩格尔系数减小,表明人们生活水平提高,消费结构改善。 12、影响人们消费行为的消费心理主要有:从众、求异、攀比、求实心理 13、怎样做一个理智的消费者?(树立正确消费观) ( 1)量入为出,适度消费(2)避免盲从,理性消费 ( 3)保护环境,绿色消费(4)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第二单元生产、劳动与经营】 1、生产与消费的辩证关系 (1)生产决定消费。①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②生产决 定消费的方式。③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④生产为 消费创造动力。 (2)消费反作用于生产。①消费是生产的目的。②消 费调节生产。③消费是生产的动力。④消费为生产创造 新的劳动力。 2、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以公有制为主体, 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2018年高考考试大纲(思想政治)

思想政治 Ⅰ. 考核目标与要求 思想政治学科考试内容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质的要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3 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的教学内容确定。 思想政治学科考试反映对考生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要求,注重考查考生对所学相关课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的掌握程度,以与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论证阐释、分析评价、探究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1. 获取和解读信息 从试题的文字表述中获取回答问题的有关信息 从试题的图表等形式中获取回答问题的有关信息 准确、完整地理解并整合所获取的有关信息 2. 调动和运用知识 有针对性地调动有关学科知识,做出正确的判断和推理 调动和运用自主学习过程中获得的重大时事和相关信息 综合检索和选用自己的“知识库”中的有关知识和技能 3. 描述和阐释事物 准确描述试题所涉与的学科基本概念、观点和原理 运用历史的、辩证的观点和方法,分析有关社会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

全面阐释或评价有关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 4. 论证和探究问题 针对具体问题提出体现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的创见性作答 整合学科知识和方法,论证或探究问题,得出合理的结论 用顺畅的语言、清晰的层次、正确的逻辑关系,表达出论证、探究的过程和结果 Ⅱ. 考试范围与要求 本大纲仅规定《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中必修课程的考试范围。关于《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中选修课程的内容由各实验省(自治区、直辖市)根据各自教学实际情况具体规定。 第一部分经济生活 1.货币 (1) 货币的本质 商品的基本属性 货币的产生与本质 货币的基本职能 金属货币与纸币 (2) 货币的种类与形式 货币与财富 结算与信用工具 外汇和汇率

2018高考政治答题术语

2019 高考政治答题术语 2019 高考政治答题术语:高考政治一般意义类主观题回答角度和术语 第一、经济意义 描述国内经济意义: ①(有利于)调动积极性,解放生产力,提高经济效益,增加收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②(有利于)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促进结构调整(经济结构产业结构等),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就业。 ③(有利于)落实科学的发展观;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④(有利于)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缩小差距,实现共同富 裕;全面实现小康目标,提高我国的国际竞争力 ⑤(有利于)统筹区域发展;促进经济合作交流,实现生产要素合理流动,经济互补;增强竞争力 ⑥(有利于)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巩固基础地位;产业化经营,促进结构调整,增产增收,提高农业经济效益。 描述对外经济意义: ①(有利于)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促进对外贸易,增强国际竞争力;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吸收引进资金,技术,管理经验;实施走出去战略,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创造良好的国际(周边)环境。

②(有利于)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等。 第二、政治意义 对国家的政治意义: 国内有关活动 ①(有利于)人民当家作主,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对人民负责); 真正做到”三个代表”巩固国家政权,促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 ②(有利于)依法治国(依法执政,建设法治政府),转变政府职能。 ③(有利于)为现代化建设创造良好的环境;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国家的长治久安,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提高综合国力,构建和谐社会 对外交往活动 ①对我国的意义:(有利于)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综合国力,国际影响力,国际形象;创造良好的国际环境,维护国家安全;进一步对外开放,促进国际合作,维护国家利益。 ②对地区,世界的意义:(有利于)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国际关系民主化;建立国际政治新秩序,维护共同利益,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 对党的政治意义: (有利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基础);保持党的先进性,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联系,真正做到”三

2018年高考政治必修二《政治生活》历年备考易错知识点归纳

2018年高考政治必修二《政治生活》历年备考易错知识点归纳1.法律要代表公民的意志。 纠错:法律要代表人民的意志,公民与人民不是一个概念,公民是法律概念,人民是政治概念。 2.社会主义民主是人人享有的广泛民主。 纠错:社会主义民主是人民的民主,并非人人都属于“人民”范畴。 3.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纠错: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国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4.人民民主专政具有广泛性和真实性的特点。 纠错:广泛性和真实性是社会主义民主的特点,人民民主专政包括民主与专政两方面内容。人民民主专政的特点是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拥有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的权利,对极少数敌对分子实行专政。 5.公民的任何权利都应当受到国家保护。 纠错:国家保护公民的合法权利。 6.撰写“提案”反映了中学生积极履行公民的政治义务。 纠错:公民参与政治生活,是公民的权利,而非义务。 7.听取社区群众的意见,有利于扩大公民的政治权利。 纠错: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由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不会随意增减。 8.遵守宪法和法律是我国顺利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也是实现公民的政治权利和其他权利的重要保证。 纠错: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团结,是我国顺利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也是实现公民的政治权利和其他权利的重要保证。宪法和法律是公民根本的行为准则。遵守宪法和法律是我们应尽的义务。 9.直接选举比间接选举更好。 纠错:选举方式的选择必须体现国家性质,并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状况相适应。不能笼统地说哪种选举方式更好。 10.扩大直接选举范围,能够保障公民直接行使国家权力。 纠错:扩大直接选举范围是社会主义民主发展的体现。公民通过选举人大代表,间接行使国家权力。

2018年高中政治必修4《哲学与生活》知识点总结(精华版)

2018年高中政治必修4《哲学与生活》知识点总结 1、哲学与生活 (1)哲学就在我们身边。①哲学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②在一定意义上,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因此,哲学与我们的生活、与我们置身于其中的自然和社会密切相关,它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影响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2)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①哲学就是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哲学是现世的智慧,是“文化的活的灵魂”。②哲学的任务就在于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2、哲学的含义 (1)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2)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3)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注意:①具体把握哲学与世界观、世界观与方法论、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②哲学、世界观、方法论都正确与错误之分,不一定科学 3、哲学的基本问题 (1)是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或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一方面,思维与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另一方面,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可以划分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2)为什么?①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首先遇到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②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必须回答的问题③它贯穿于哲学发展的始终,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决定着各种哲学的基本性质和方向,决定着它们对其他哲学问题的回答。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把物质归结为具体物质形态,如水、火、气、 土等)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把物质归结为原子,机械性、形而上学 性、唯心史观)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主观唯心主义(人的主观精神是唯一的实在,是第一性的东西。 如人的目的、意志、感觉、经验、心灵等) 精神等) 5、正确理解“真正的哲学” (1)含义: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正确地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牢牢的把握了时代的脉搏,正确地总结和概括了时代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 (2)作用: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①可以通过对旧制度和旧思想的批判,更新人的观念,解放人的思想。②可以预见和指明社会的前进方向,提出社会发展的理想目标,指引人们追求美好的未来;动员和掌握群众,从而转化为变革社会的巨大物质力量。 ③总之,任何反映自己时代的客观要求和历史趋势的哲学,都可以成为这一时代社会变革的先导,推动时代的步伐,指导社会的变革。

2018年江苏高考政治科考试说明

2018年江苏高考政治科考试说明(共220个考点) 经济生活(52个考点) 1.生活与消费 (1)货币 商品的基本属性 货币本质和基本职能 纸币的流通规律 结算与信用工具 外汇和汇率 树立正确的金钱观 (2)价格. 供求关系与价格 价格与价值 商品的价值量 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意义 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及其表现形式 价格变动对人们生活消费和生产经营的影响(3)消费 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 消费类型 消费心理与消费行为 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2.生产、劳动与经营 (1)生产与经济制度 生产与消费的关系 公有制及其主体地位 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2)企业与劳动者 我国法定的公司形式 企业的经营与发展(2017年公司改为企业)企业兼并与企业破产 劳动和就业 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 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3)投资理财的选择 我国的商业银行及其主要业务 利息、利率与投资风险 投资收益和投资风险(2018新增考点)储蓄、债券、股票、商业保险等投资理财方式3.收入与分配 (1)个人收入的分配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 兼顾效率与公平 (2)财政与税收 财政收入及其来源 影响财政收入的主要因素 财政支出及其种类 财政收入与支出的关系 我国财政的作用 税收及其基本特征 个人所得税和增值税 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4.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1)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市场经济的含义 市场调节的作用及其局限性 规范市场秩序的必要性和措施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科学的宏观调控 (2)科学发展观与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与新要求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3)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 经济全球化及其表现、影响 跨国公司 对外开放的新阶段(2017年新增) 世界贸易组织的基本原则和作用(2017年删除)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2018年高中政治知识点总结(完整版)

高考政治全套知识点总结 必修1经济生活 1、商品的含义?商品的基本属性? 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商品的基本属性是使用价值(商品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和价值(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2、货币的含义?货币的本质?货币的基本职能? 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就是货币。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货币的基本职能是价值尺度(货币本身有价值,是商品,货币执行价值尺度的形式是只需要观念上的货币,并不需要现实的货币)和流通手段(货币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货币执行流通手段的形式是只能用现实上的货币,而不能用观念上的货币)。 3、货币流通规律?公式? 商品价格总额待售商品量*价格 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 = 4、我国为什么要保持人民币币值稳定? (1)对内保持物价总水平稳定;(2)对外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 (3)有利于人民生活安定、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4)有利于世界金融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 (5)有利于实现扩大就业,缓解我国的就业货币流通次数货币流通次数 5、汇率的含义?什么叫外汇汇率升高和外汇汇率跌落? 汇率又称汇价,是两种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 如果用100单位外币兑换成更多的人民币,说明外币的汇率升高;反之,则说明外币汇率跌落。压力; (6)有利于实现经济增长,国际收支平衡等宏观经济目标。 6、供求对价格的影响? 供不应求,价格升高---------卖方市场供过于求,价格降低---------买方市场 7、价格和价值的关系? 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 8、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称正比,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9、价值规律的内容和形式? 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是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是商品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10、价格变动会产生哪些影响? (1)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①一般说来,价格上升,购买减少;价格下降,购买增加。 ②不同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是不同的。价格变

2018年高考北京文综政治试题(word版含答案)

绝密★本科目考试启用前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北京卷)政治部分 政治:24-35 38 39 41(3) 历史:12-23 37 40 41(2) 地理:1-11 36 41(1) 本试卷共16页,共300分,考试时长150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140分) 本部分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24.每年三四月间,居庸关长城附近山花盛放。市郊铁路S2线列车穿行于花海中,被称为“开往春大的列车”,吸引了大量踏青的游客,游客的涌入给森林消防和轨道交通带来了安全隐患,当地政府采取封山禁入措施,但效果不理想,于是转变思路,变堵为疏,着手规划建设花海列车观景平台。这一做法 ①履行了政府的市场监管职能,有利于建立良好市场秩序 ②自觉运用矛盾观点,创造条件,将风险点转化为共赢点 ③有利于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带动当地旅游业发展 ④有利于开发该线路的经济价值,说明文化的力量来自于经济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5.山脊上,代表中华悠久文化的长城蜿蜒曲折:山腰间,詹天佑创造性设计的“人”字形铁路折回而上;地表下,运用当代中国先进技术建造的京张高铁穿行向前。为避免破坏沿线文物和环境,京张高铁建设者采用“精准微爆破”等所技术,在地下100多米建造隧道,做到施工地表零沉降,实现了高铁与环境和

谐共存。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京张高铁与“人”字形铁路是新旧事物的关系 B.工程设计与施工水平的提高说明实践活动具有社会历史性 C.建设者的创新意识是高铁成功建设的首要前提 D.高铁与环境和谐共存体现了矛盾同一性是推动事物发展的动力 26.万古奔腾的长江,孕育着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为全面展示新时代长江的自然风貌和文化景观,多位艺术家深入长江流域采风,创作了巨幅长卷《长江万里图》,该作品雄浑磅礴、风光万千,画出了一条中国人心中砥砺奋进的文化长河,《长江万里图》的创作 ①体现了自然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②说明时代精神是艺术创新的泉 ③体现了创作者为祖国可山立传的文化自信 ④说明客观真实是评价艺术作品的根本标准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7.“窗含西岭千秋雪”“玉窗五见樱桃花”。中国传统建筑中窗的设计,巧妙之处在于可以引进阳光、空气,为居室主人呈现大自然的馈赠,借助窗外的空间美,人的心灵之窗也被打开,“纳千顷之王汪洋,收四时之烂漫”。下列选项正确的有 ①“窗”“景“情”之间是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②借窗生景的设计体现了征服自然的天人合一理念 ③窗与景、景与诗、诗与情的交融体现了人的创造性 ④窗的设计体现了内与外、近与远、有限与无限的和谐统一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8.

2018年高考政治全国卷考试大纲的说明及题型示例

《2018年高考全国卷考试大纲的说明》题型示例 (一)选择题 1.2012年,某县农民种植的土豆产量增大,但市场没有相应的扩充,农民不得不低价销售,收入不增反降。图5的①②③④中,能够反映这种“丰产不丰收”经济现象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参考答案]B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目前72小时的气象预报可以和25年前36小时的气 象预报一样可靠。但由于受天气状况原始数据、计算手段、分析能力等条件的限 制,气象预报难以避免误差。在这个意义上,气象预报仍然是一门不精确的科学。 回答2-3题。 2.随着气象预报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能够做出更精确和更长期的气象预 报,其哲学依据是 ①大气运动尽管复杂,但有规律并可以被认识 ②大气运动的偶然性逐渐向有规律的必然性转化 ③科学技术的发展使人们认识这些规律的能力不断提高 ④科学技术的发展已使人们完全掌握了大气运动的规律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①④

[参考答案]B 3.“气象预报仍然是一门不精确的科学”,这一论断给我们的启示是,自然现象的无限复杂性决定了 ①人的认识永远不能达到真理 ②人的真理性认识包含谬误的成分 ③人的真理性认识具有相对性 ④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参考答案]D 4.为推进司法体制改革,2014年12月,上海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上海市人民检察院第三分院正式成立,负责管辖审理跨行政区划的民事、行政和资源诉讼案件。建立跨行政区划的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旨在 ①健全司法机关内部监督制约机制 ②排除地方对司法活动的干扰 ③提升司法公信力 ④推动审判权和执行权相分离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参考答案]C 5.卤水豆腐是历史悠久的中国传统食品。卤水是制作卤水豆腐必需的稳定剂和凝固剂,其主要成分氯化镁是有毒的,但用卤水点制的豆腐不仅无毒,而且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这表明: ①事物的特性是不变的,其功能是不断变化的 ②事物的不同特性是由人的不同需要确定的 ③事物的特性是人们建立新联系的依据 ④事物在不同的联系中会有不同的特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参考答案]D (二)非选择题 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第一百零四条规定,有关公职人员在“就职时必须依法宣誓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效忠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

2018年四川高考政治考点

2019 年四川高考政治考点 2019 年四川高考政治考点(一) 文化生活 1、文化的作用:文化精神力量; 文化对社会的作用; 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文化综合国力; 文化对人的影响(优秀文化的作用)。 2、文化发展与创新:创新的重要性; 创新的途径(根本途径和具体途径); 处理好两对关系,克服两种错误倾向; 创新的主体—人民。 3、中华民族精神:内涵; 核心;为什么要弘扬(必要性和重要性); 怎样弘扬。 4、先进文化建设: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教育、科学、文化事业); 思想道德建设与社会主义荣辱观; 思想道德修养与科学文化修养; 如何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凡是经济学中见到如何经营类题时,应想到: ⑴市场:面向市场进行产业、产品结构调整,生产适销对路商品; 遵循价值规律,将生产资料与劳动力进行优化合理配置。 ⑵科技:贯彻科教兴国战略,运用高新技术,加强自主创新; ⑶管理:加强管理,贯彻人才强国战略 ⑷素质:提高经营者,劳动者的素质; ⑸效益:努力降低生产成本,增大产出,提高经济效益,走新

型工业化之路。 ⑹品牌: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与信誉,创立品牌,生产优质无公害商品,冲破国际“绿色壁垒”; ⑺竞争力: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将企业做大做强,增强国际竞争力,积极参与国际竞争。运用政治学知识回答如何做,一般会从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两个角度来回答,但具体的又可以从党、国家机关、公民角度回答:从国家角度回答时:要注意从履行国家职能和坚持国家机构的组织活动原则方面回答从党的角度回答时:要注意从党的领导和执政方式及加强党的建设角度回答;从公民的角度回答时:要注意从公民的权利与义务及其关系的处理角度回答。从哲学角度回答怎样做的问题,一般要侧重于方法论,原理不用过多表述,但一定要结合实际问题来谈,要体现哲学的思想与方法的要求。 2019 年四川高考政治考点(二) 1、《政治生活》在公民这个知识点上命题,经常要考虑如下知识: ⑴公民与国家的关系是统一和谐的关系。国家权力机关由民主选举产生,国家权力来源于人民,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在政治方面,我国公民享有广泛的政治权利和自由,国家依法保护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 公民应该履行维护国家利益的义务。 ⑵要正确对待公民的权利与义务。 ⑶三大原则:①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

2018高考政治考纲解读与知识整理

2018年高考政治考点解读与梳理 【适用于高中文科生】 为便于指导高三学生进行高考政治系统复习,夯实教材基础知识,构建板块、模块知识体系,有效理解考纲考点,全面把握高考方向,依据高考政治考试大纲,特对《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生活与哲学》四个必修模块的考点知识进行解读梳理。 第二篇:知识归纳与整理 第一部分经济生活 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 考点1:货币的本质 一、商品的基本属性 【特别提示】 1.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不一定有价值,有价值的东西一定有使用价值。 2.判断一种物品是否属于商品的方法: (1)定义法,凡是商品都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2)属性法,使用价值和价值是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凡是商品都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但并非有使用价值的物品都是商品。 (3)根据所处的具体环节来判断。劳动产品只有处于流通领域才是商品,一旦离开流通领域而进入消费领域,劳动产品就不再是商品。 3.假冒伪劣产品不是商品,因为它们不具有该产品作为商品时应该具有的使用价值。 4.密切关注商品价值实现的过程及其重要意义。商品价值的实现过程就是商品的使用价值被消费者接纳的过程,就是商品生产经营者获得经济效益的过程,也是接受市场检验的过程。 二、货币的本质 1.货币的产生、含义和本质: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货币是从商品世界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2.货币与一般等价物的区别与联系 (1)区别:一般等价物比货币出现得早,不固定;货币出现得晚,能够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 (2)联系: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二者都是商品,都有使用价值和价值。 【特别提示】金银饰品不是货币,金银纪念币是货币 ①金银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成为货币,但金银饰品不可以成为货币。 ②金银纪念币是货币。金银纪念币是由国家发行的,是一种法定货币,纸币也是由国家发行、强制使用的,但金银纪念币相对于一般纸币而言,又具有其特殊性,其既是国家法定货币,又具有一般商品的属性。 3 职能作用标志词 基本职能价值尺度 表现和衡量商品价值的大 小 标价、价格 流通手段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购买、买卖、现场交易 其他职能贮藏手段社会财富的代表保存、退出流通领域支付手段 偿还债务、赊账、支付利 息、工资、税款等 赊销赊购、还债、地租、 利息、税款、工资 世界货币在世界市场上作为流通手购买外国货、国际收支

2018年高考政治《经济生活》核心考点背诵

2018年高考政治《经济生活》核心考点背诵 1.保持人民币币值基本稳定的含义及意义 ①含义:对内保持物价总水平稳定,对外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 ②意义:对人民生活安定、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对世界金融的稳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影响价格的因素 ①价值决定价格。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商品的价值越大,价格越高。(如果生产某种商品的成本较高,或者某种生产要素价格上升,则会导致商品价格随之上涨) ②供求影响价格。商品供不应求,价格上涨,供过于求,价格下跌。 3.价格变动对生活的影响 ①一般来说,当某种商品的价格上升时,人们会减少对它的购买(当这种商品的价格下降时,人们会增加对它的购买) ②不同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不同。生活必需品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较小;高档耐用品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较大。 ③价格变动会引起相关商品需求的变动。某种商品的价格上涨(下降),其互为替代品的需求量会随之增加(减少);某种商品的价格上涨(下降),其互补商品的需求量会随之减少(增加)。 4.价格变动对生产的影响 ①调节产量。某种产品价格上升(下降),获利增加(减少),生产商则会扩大(压缩)生产规模; ②调节生产要素的投入。促使生产者提高劳动生产率,形成自己的价格优势,提高市场占有率,生产出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 5.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及表现形式 ①基本内容:商品的价值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②表现形式:商品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6.影响消费的因素及如何提高居民的消费水平(前面是因素,后面是怎么做、收入是消费的基础) ①经济发展水平是影响消费的根本因素。因此要提高居民消费水平,必须保证经济稳定增长; ②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因此要提高居民消费水平,就要提高居民的当前可支配收入; ③居民的消费水平不仅取决于当前的收入,而且受未来收入预期的影响。因此要提高居民的消费水平,就要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④社会整体消费水平的高低与居民的收入差距有密切联系。因此要提高居民居民消费水平,就要增加中低收入者的收入,缩小人们的收入差距; 7.如何做一名理智的消费者 ①量入为出,适度消费。要在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之内进行消费。 ②避免盲从,理性消费。要避免盲目跟风,避免情绪化消费,避免只重物质消费而忽视精神消费的倾向。 ③保护环境,绿色消费。绿色消费是以保护消费者健康、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为主旨,核心是可持续性消费。 ④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8.生产与消费的关系 (1)生产决定消费 ①生产决定消费对象(强调能不能消费某产品); ②生产决定消费方式(生活方式、娱乐和消费方式的改变); ③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④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强调人们对产品购买的欲望)。 ★(2)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消费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生产发展。 ①生产出来的产品只有被消费,这种产品的生产过程才算完成。(消费是生产的目的) ②消费所形成的新的需要,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着导向作用;(消费对生产具有导向作用) ③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能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成长;(消费是生产的动力) ④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提高劳动力的质量,提高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消费为生产创造新的劳动力) 9.社会再生产

2018年高中政治会考知识点总结(修正版)

2018年高中政治会考知识点总结 必修一《经济生活》 【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 1、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是使用价值和价值 2、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货币的基本职能是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 3、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 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待售商品量×价格水平÷货币流通速度。 4、什么叫外汇汇率升高和外汇汇率跌落? 如果用100单位外币兑换成更多的人民币,说明外币的汇率升高;反之,则说明外币汇率跌落。 5、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6、价值和价格的关系:价值决定价格;价格反映价值;二者在一般情况下成正比。 7、价值规律的内容和表现形式 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是商品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8、价格变动会产生哪些影响? (1)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①一般说来,价格上升,购买减少;价格下降,购买增加。 ②不同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是不同的。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小,对高档耐用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大。 ③消费者对既定商品的需求还会受到相关商品价格变动的影响。(互为替代品/互补商品) (2)对生产经营的影响: ①调节产量②提高生产要素的投入③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 9、影响消费的因素;主要是居民的收入(当前可支配收入、对未来收入预期、社会总体消费水平)和物价水平。 10、消费类型:按交易方式分:钱货两清的消费、贷款消费、租赁消费 按消费目的分:生存资料消费、发展资料消费、享受资料消费 11、恩格尔系数的含义?变化的意义? 恩格尔系数是指食品支出占家庭总支出的比重。 恩格尔系数过大,必然影响其他消费支出,特别是影响发展资料、享受资料的增加,限制消费层次和消费质量的提高。恩格尔系数减小,表明人们生活水平提高,消费结构改善。 12、影响人们消费行为的消费心理主要有:从众、求异、攀比、求实心理 13、怎样做一个理智的消费者?(树立正确消费观) (1)量入为出,适度消费(2)避免盲从,理性消费 (3)保护环境,绿色消费(4)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第二单元生产、劳动与经营】 1、生产与消费的辩证关系 (1)生产决定消费。 ①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②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 ③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④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 (2)消费反作用于生产。 ①消费是生产的目的。②消费调节生产。 ③消费是生产的动力。④消费为生产创造新的劳动力。 2、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的基本经济制度是: 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 第一,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第二,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 3、国有经济、集体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国有经济:是国民经济的支柱,掌握国民经济的命脉,在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 集体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共同富裕原则。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