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骨科无菌手术切口感染相关因素分析与手术室护理干预

骨科无菌手术切口感染相关因素分析与手术室护理干预

骨科无菌手术切口感染相关因素分析与手术室护理干预
骨科无菌手术切口感染相关因素分析与手术室护理干预

骨科无菌手术切口感染相关因素分析与手术室护理干预

发表时间:2014-01-10T11:06:53.997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3年第33期供稿作者:周梅[导读] 手术切口感染是外科治疗过程中一种最常见的术后并发症,会影响患者的切口愈合,可能会造成切口开裂等不良后果[1]。

周梅(庆阳市人民医院妇科 745000)【摘要】目的探讨引起骨科无菌手术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并对手术时护理干预措施进行分析。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09年1月—2012年12月期间收治的90例骨科无菌手术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患者的病史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引起切口感染的因素进行统计分析;随机选取2009年1月—2012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90例骨科手术患者作为实验组,针对引起感染的主要因素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并将两组患者的切口感染情况进行对比讨论。结果对照组患者的病史资料分析显示,引起切口感染的主要因素为手术类型、地点、手术时间、手术

部位及是否进行接台手术等;对照组患者中共计有7例患者感染,感染率5.6%,实验组共计有2例患者感染,感染率2.2%,实验组患者感染率较对照组下降明显,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针对引起骨科无菌手术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实施合理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的降低患者的切口感染发生率,有助于患者术后康复,具有显著的临床意义。【关键词】骨科无菌手术切口感染感染相关因素手术室护理干预【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085(2013)33-0278-02 手术切口感染是外科治疗过程中一种最常见的术后并发症,会影响患者的切口愈合,可能会造成切口开裂等不良后果[1]。本次研究通过对对照组的病史资料进行分析,探讨引起骨科无菌手术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并对实验组患者采取针对性的手术室护理干预措施,旨在为临床研究提供可靠的数据。现将结果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随机选取我院2009年1月—2012年12月期间收治的90例骨科无菌手术患者作为对照组,男性52例,女性38例,年龄分布16—62岁;随机选取2009年1月—2012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90例骨科手术患者作为实验组,男性48例,女性42例,年龄分布15—63岁。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

1.2 方法对对照组患者的病史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通过表格对患者的一般资料、手术情况及手术切口部位的感染情况进行统计分析。

1.3护理措施针对一起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对实验组患者实施以下护理措施:1.3.1 术前对患者进行全身及手术局部情况评估术前检查患者的身体状况,是否及时对感染病灶进行治疗,是否有效控制降低机体抵抗力的相关因素;对手术区域进行仔细检查,做好术前备皮,尽量使手术时间与备皮时间接近,避免造成皮肤损伤,降低术后感染发生率。

1.3.2 手术间准备预防切口感染的关键之一是手术室及手术物品的消毒。正确的消毒灭菌方法是取得无菌环境的关键:使用压力蒸汽对耐湿、耐高温、耐热的器械及敷料进行灭菌,采用低温等离子及环氧乙烷等方式对其他物品进行灭菌处理,严格执行一次性物品使用原则。对较复杂手术,时间在3h以上的尽量安排于层流手术间第一台,减少接台次数。接台手术必须按照先无菌后有菌的原则,严格进行。

1.3.3 控制人员流动手术护士必须将所有手术物品在术前带入手术室,动作轻柔,尽量不要翻动患者。对参观人数必须严格控制,尽量减少室内走动或手术间之间的来回走动,禁止由感染手术间到骨科手术间的人员流动,参观人员必须和手术医生保持30cm以上的距离。

1.3.4 缩短手术时间①术前应与患者取得良好沟通,并进行适当指导,以减少患者的焦虑、恐惧等负面情绪,同时对患者进行一定的术前教育,以提高患者对手术的配合度,降低手术过程中因患者个人因素对手术时间造成的影响。②医护配合:根据手术医生的个人手术习惯档案,依据医生的个人要求增配特殊器械,为医生顺利完成手术提供方便,尽量降低因手术室物品准备不充分或医护配合不熟练而对手术时间造成的影响。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3.0对本次研究中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采用t检验对组间数据进行标胶,P<0.05时认为差异具有显著性。

2 结果

2.1 骨科手术切口感染相关因素分析见表1由表中数据可知,引起切口感染的主要因素为手术类型、地点、手术时间、手术部位及是否进行接台手术等。

表1 骨科无菌手术切口感染相关因素

骨科常见手术操作规范.doc

骨科常见手术操作规范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 手术适应征: 1. 股骨颈头下型或粉碎骨折者; 2. 65岁以上老年人股骨颈头下型骨折,或Pauwel角大于70°者;3.股骨颈骨折经治疗失败,或股骨颈骨折病人不能配合治疗者;4. 陈旧性股骨颈骨折不愈合,股骨颈已吸收,或股骨头缺血坏死, 髓臼及其软骨正常者; 5.股骨颈部良性肿瘤,不宜行刮除植骨者; 6. 恶性肿瘤转移引起股骨颈病理性骨折,为减轻病人痛苦,可施行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 禁忌证: 1. 有严重心、肺、肝、肾等疾病不能耐受手术者; 2.严重糖尿病患者; 3. 有全身感染病灶存在时; 4. 被臼破坏较重,或已有明显退行性变者; 5. 儿童、中青年不应作此手术。 术前准备: 1. 全面检查,了解心、肺、肝、肾的功能,并做相应治疗; 2. 患肢进行胫骨结节牵引或皮肤牵引1—2周;

3. 手术前一天开始应用抗生素; 4. 术前备皮、洗澡、更换内衣、洗肠等; 5. 摄X线照片检查,了解病变情况及选择与原股骨头相近大小的人 工股骨头;柄的粗细应略小于股骨上端髓腔的内径。 6. 特殊器械:除一般骨科器械外,还应准备人工关节置换手术器械。 (1)人工股骨头;(2)股骨头把持器;(3)股骨头锤入器;(4)股骨 头拔出器;(5)髓腔锤。 7. 麻醉:硬膜外麻。 8. 体位:侧卧,患肢向上,使患髋屈曲45°,以便术中活动肢体。手术步骤: 1. 采用髋关节后外侧切口,其显露同股骨颈骨折内固定带肌蒂骨瓣 植骨术。显露骼关节囊后壁后,将后关节囊作倒T字或十字形切开,即可显露骨折部。用股骨头拔出器,取出完整的股骨头。同时,用卡尺或两脚规测量股骨头的直径,以选择合适的人工股骨头。再以钢丝线锯或骨刀截除股骨颈残端。 2. 修正股骨颈残端,使其基底部呈斜坡状,向前倾斜150,并保留 股骨矩基础上开始扩髓。 3.然后,将患肢尽力内旋,用粗细不等的髓腔锤扩大髓腔。 4.将已选好的人工股骨头,对准方向保持正常股骨的127°颈干角及 12°-5°前倾角,插入已扩好的做腔内。此时,将四个松质骨块嵌入人工股骨头柄的圆孔内,或用骨粘固剂。然后,用锤徐徐锤

外科手术切口分类

外科手术切口分类 一、分类标准 1、Ⅰ类(清洁)切口:手术未进入炎症区,未进入呼吸、消化及泌尿生殖道,以及闭合性创伤手术符合上述条件者 2、Ⅱ类(清洁-污染)切口:手术进入呼吸、消化或泌尿生殖道但无明显污染,例如无感染且顺利完成的胆道、胃肠道、阴道、口咽部手术 3、Ⅲ类(污染)切口:新鲜开放性创伤手术;手术进入急性炎症但未化脓区域;胃肠道内容有明显溢出污染;术中无菌技术有明显缺陷(如开胸心脏按压)者 4、Ⅳ类(污秽-感染)切口:有失活组织的陈旧创伤手术;已有临床感染或脏器穿孔的手术 5、对于个别分类有困难的手术,一般定为下一类,即不确定为一类的定为二类,以此类推 6、按上述方法分类,不同切口的感染率有显著不同:据Cruse统计清洁切口感染发生率为1%,清洁-污染切口为7%,污染切口为20%,污秽-感染切口为40%。因此,切口分类是决定是否需进行抗生素预防的重要依据。 二、临床中常出现以下几种情况: 1、易将Ⅱ类(清洁-污染)切口混淆为Ⅰ类(清洁)切口的手术:剖宫产、宫颈锥切、子宫次全切、输卵管切开和结扎术、骨科开放骨折、断指再植术、泌尿外科输尿管切开术、膀胱肿瘤切除、睾丸鞘膜切除、膀胱造口术、肾囊肿切开、肾取石术、肾切除、包皮环切术、阴茎手术、胃癌根治术、总胆管切开取石、肺切除术、阑尾切除、胆囊切除术。这些手术必须切开或离断与体表相通并有污染可能的空腔脏器,应分为Ⅱ类。 另外,凡耳鼻喉、咽、消化道、呼吸道、泌尿道、阴道、阴囊、会阴部不易彻底消毒皮肤的切口也是Ⅱ类。 二期缝合、切开再止血的切口以及6h内清创缝合的切口也是Ⅱ类。 2、易将Ⅰ类切口混淆为Ⅱ类切口的手术:单纯甲状腺手术、乳腺部分切除术、内限手术(白内障)、单纯骨折切开复位术、疝修补、非创伤性路脑手术、

骨科无菌手术切口感染的原因分析及早期处理措施修改稿softW概要

骨科无菌手术切口感染原因分析及早期处理措施 *倘艳锋 摘要目的探讨骨科无菌手术切口感染原因及早期处理措施方法 分析自2009年01月~2012年12月4444例骨科无菌手术病例,感染27例,从手术时机 、手术持续时间、软组织损伤程度、抗菌药物应用、是否并发糖尿病及术区处理情 况等方面分析感染原因;对于感染患者将分步处理与发现后早期彻底处理结果进 行比较。结果 急诊手术、手术时间延长(>3h)、软组织损伤重、抗菌药物应用不合理、并发糖尿病及术区处理不妥当是引发骨科无菌手术切口感染的原因;感染后尽早彻底处理效 果明显优于分步处理。结论 针对感染原因积极预防无菌手术切口感染至关重要;感染明确后尽早干预效果理 想。 关键词骨科、切口感染、原因、早期处理 骨科手术为深部组织的有创性治疗,且多有无活性的内置物,术后发生感染的可能 性大,据统计骨科无菌手术后感染率为3%,术后感染导致伤口愈合困难,甚至造成 骨折不愈合、骨髓炎等。笔者对我院自2009年01月~2012年12月骨科无菌手术切口感染病例进行分析并总结早期处理的经验,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院自2009年101月~2012年12月4444例骨科无菌手术病例,感染27例,感染率0.6 1%,男11例,女16例,年龄13岁~82岁,平均57.8岁。按部位胫腓骨骨折术后感染1 0例,占37.04%,跟骨骨折5例,肱骨骨折4例,膝关节部位4例,其他4例。其中17例 经过早期积极处理感染控制良好,6例感染加重经过长期治疗遗留后遗症,4例浅表 感染经积极抗感染治疗后治愈。 1.2早期处理方法 本研究中17例患者感染均发生于术后3w以内,均进行了细菌培养加药敏实验,存 在感染细菌。其中最早期6例患者我们首先拆除部分缝线,沿切口冲洗伤口,并放 置引流条,反复换药治疗,但因伤口显露不充分,感染继续发展,最后再次进入手 术室彻底拆除缝线,显露内固定并取出,伤口彻底清创,外固定支架固定并放置引 流装置,1个月后感染均控制,7个月后2例骨折不愈合,行植骨再固定。后来我们总结对于感染患者应早期处理,越早越好。后11例我们在感染明确的第二天即进手术室用双氧水、生理盐水、稀释碘伏液并脉冲冲洗等彻底清创,其中分泌物少的有7例,不用取出内固定,对伤口组织彻底清创后一期缝合伤口,术后应用敏感抗生素 抗感染治疗,感染均控制且骨折愈合良好。对于分泌物较多的我们将内固定取出,

手术切口分级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系列培训 2013.01.21 手术切口分类与愈合分级 根据创伤和各种手术中污染的可能性将切口分三类 手术切口分为三类:Ⅰ类为无菌切口,Ⅱ类为可能污染切口,Ⅲ类为污染切口。愈合等级分为三级:甲级为愈合优良,乙级为愈合欠佳,丙级为切口化脓。 对于个别分类确有困难的切口一般定为下一类:即不能确定为“Ⅰ”者以“Ⅱ”计,不能确定为“Ⅱ”者以“Ⅲ”计,以此类推。一、分类标准: 1、清洁切口,用“Ⅰ”代表,是指非外伤性的、未感染的伤口;手术未进入呼吸道、消化道、泌尿生殖道及口咽部位以及闭合性创伤手术即缝合的是无菌切口,如甲状腺次全切除术等。 2、可能污染的切口,用“Ⅱ”代表,是指手术时可能带有污染的缝合切口,手术进入呼吸、消化或泌尿生殖道但无明显污染,如胃大部切除术、无感染且顺利完成的胆道、胃肠道、阴道、口咽部手术等。皮肤不容易彻底灭菌的部位、6小时内伤口经过清创术缝合、新缝合的切口又再度切开者,都属此类。 3、污染切口,用“Ⅲ”代表,是指临近感染区或组织直接暴露与感染物的切口、新鲜开放性创伤手术、手术进入急性炎症但未化脓区域、胃肠道内容有明显溢出污染、术中无菌技术有明显缺陷(如开胸心脏按压)者。如化脓性阑尾炎手术、肠梗阻坏死的手术、局部含有坏死组织的陈旧性创伤伤口、有失活组织的陈旧创伤手术、已有临床感染或脏器穿孔的手术等。 按上述方法分类,不同切口的感染率有显著不同:据Cruse统计清洁切口感染发生率为1%,可能污染切口为7%,污染切口为20%,污秽感染切口为40%。因此,切口分类是决定是否需进行抗生素预防的重要依据。 二、愈合的分级有三级 1、甲级愈合,用“甲”代表,是指愈合优良,没有不良反应的初期愈合。 2、乙级愈合,用“乙”代表,是指愈合欠佳,愈合处有炎症反应, 如红肿、硬结、血肿、积液等但未化脓。 3、丙级愈合,用“丙”代表,是指切口化脓,需切开引流。三、临床中常出现以下几种情况: 1、易将Ⅱ类(可能污染)切口混淆为Ⅰ类(清洁)切口的手术:剖宫产、宫颈锥切、子宫次全切、输卵管切开和结扎术、骨科开放骨折、断指再植术、泌尿外科输尿管切开术、膀胱肿瘤切除、睾丸鞘膜切除、膀胱造口术、肾囊肿切开、肾取石术、肾切除、包皮环切术、阴茎手术、胃癌根治术、总胆管切开取石、肺切除术、阑尾切除、胆囊切除术。这些手术必须切开或离断与体表相通并有污染可能的空腔脏器,应分为Ⅱ类。 另外,凡耳鼻喉、咽、消化道、呼吸道、泌尿道、阴道、阴囊、会阴部不易彻底消毒皮肤的切口也是Ⅱ类。 二期缝合、切开再止血的切口以及6h内清创缝合的切口也是Ⅱ类。 2、易将Ⅰ类切口混淆为Ⅱ类切口的手术:单纯甲状腺手术、乳腺部分切除术、内限手术(白内障)、单纯骨折切开复位术、疝修补、非创伤性路脑手术、未切开肠腔的肠粘连松解术、妇科剖腹探查术、卵巢手术、盆腔淋巴清扫术、圆韧带悬吊术。这类手术能做好无菌准备。可以做到无菌,应为Ⅰ类。 3、易将Ⅲ类切口混淆为Ⅱ类切口的手术:化脓性阑尾炎、窦道切除、肛瘘、与口腔相通的手术如扁桃体、唇、腭裂手术也属于Ⅲ类。 北京京门医院医务科

骨科无菌手术切口感染相关因素研究及手术室护理探讨

骨科无菌手术切口感染相关因素研究及手术室护理探讨 发表时间:2018-11-16T11:29:50.640Z 来源:《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27期作者:徐靓瑶[导读] 目的:分析骨科无菌手术切口感染相关因素,探讨手术室护理重点。 湖南省职业病防治院湖南长沙 410007 摘要:目的:分析骨科无菌手术切口感染相关因素,探讨手术室护理重点。方法:纳入2016年的6月~2018年的6月在我院骨科诊治且接受无菌手术治疗的147例病患做为研究组;另外纳入2014年的5月~2016年的5月在我院骨科诊治且接受无菌手术治疗的143例病患做为对照组。分析对照组术后切口感染相关因素,制定手术室护理策略,施术于研究组。结果:研究组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 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非层流手术室施术、接台手术、下肢骨折、手术时间过长、有参观人员以及急诊手术是影响切口发生感染的相关因素,而重视骨科无菌手术患者切口感染相关因素,制定并实施针对性手术室护理干预,能够降低切口感染风险,提高患者术后的恢复效率。 关键词:骨科无菌手术切口感染因素手术室护理 [Abstract]:Objective:to analyze the related factors of Department of orthopedics sterile surgical incision infection,to explore the focus of operation room nursing.Methods:included in the 2016 June ~2017 year in June to accept the aseptic surgical treatment of 147 cases of patients as the study group in our hospital department of orthopedics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and;also included in the 2015 May ~ 2015 May in our hospital department of orthopedics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and accept the aseptic surgical treatment of 143 cases of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Analysis of the related factors of incision infection after surgery in the control group,making operation room nursing strategy,operation in the study group.Results:the incidence of incision infection in the study group than in the control group after operation,two groups have obvious difference Conclusion:0.05.,P < non laminar flow operation room treatment,surgery,lower extremity fracture,operation time is too long,there are visitors and emergency surgery are the factors related to incision infection,and the importance of related factors of incision infection in patients with aseptic Department of orthopedics operation,the formulation and implementation of targeted nursing intervention in the operation room,can reduce the risk of wound infection.Improving the recovery of patients after surgery. 临床骨科治疗过程长选择无菌手术治疗,而此类手术多属修复或重建型手术,往往有需要植入固定物,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术后切口感染风险,使得患者的恢复效率下降,必须予以重视[1]。对于此类患者,优质的护理工作是降低切口感染率的重要保障,而若要保障护理工作高效且具备针对性,对骨科无菌手术切口感染相关因素的准确掌握是必不可少的,只有准确掌握此类患者潜在、存在的风险因素,采取有针对性的干预手段,才是整体护理质量的充分体现。本文分析了骨科无菌手术切口感染相关因素,探讨手术室护理重点,旨在提高护理效率,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基本资料 此次研究纳入2016年的6月~2018年的6月在我院骨科诊治且接受无菌手术治疗的147例病患做为研究组;另外纳入2014年的5月~2016年的5月在我院骨科诊治且接受无菌手术治疗的143例病患做为对照组。入组标准:①所选患者均因各种类型骨折入院接受治疗。②患者符合手术治疗指征,无麻醉禁忌,禁接受手术治疗。③患者资料完整,意识无障碍,既往无精神疾病史。④患者无严重并发症,未合并恶性肿瘤,无严重肝肾功能障碍。两组资料:研究组有男性87例,女性60例;年龄21~62岁,平均年龄是(40.3±4.5)岁。对照组有男性92例,女性51;年龄20~61岁,平均年龄是(40.1±4.3)岁。经比较两组基本资料未见显著差异,P>0.05。 1.2方法 所有患者受伤被送至入院均积极予以接待,进行全面检查,评估严重程度及身体状况,综合各项检查结果证实诊断,排查手术禁忌后两组患者均行无菌手术治疗。对照组按照常规方法施护,同时,我们对本组患者术后发生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进行调查及分析。研究组则针对术后切口感染,给予本组患者更有针对性的手术室护理,首先,我们成立干预小组,围绕骨科无菌手术后切口感染相关因素进行探讨,将施护方向及重点确立,总结优质护理经验,设计符合科室实际情况的手术室护理内容及实施计划,论证实用性后开始落实,施护内容如下:①术前通过各个方面的有效沟通完成对患者资料的收集,了解患者既往病史、用药情况,综合诊断情况进行综合评估,将患者存有的不良因素了然于胸;引导患者完成术前检查,对施术禁忌进行严格排除,对于存在异常指标的患者帮助其积极改善;结合患者的全身状况、诊断结果、手术计划及骨折处局部状况予以相应指导,促进患者全身状况、耐受能力感受,对能导致术后切口感染的原发疾病进行干预,保障患者在施术期间伤情与各项体征平稳。②术前安排巡回护士进行随访,给予个体化健康宣教及有效的心理护理,根据患者的受教育程度普及骨折常识,说明自护要点,告知手术安排,讲解手术流程、可能发生的状况和需要准备的事项,强调患者积极配合的重要性以及手术安全性,教会患者怎样进行适当的功能锻炼以增强耐受能力;与患者共同分析影响切口感染的风险因素,讲解如何避免,耐心回答患者存在的疑问;给予心理干预,重视沟通的有效性,掌握患者心理状况,分析导致患者心绪变化的原因,采取适合的干预手段,帮助患者调节身心状态,提高配合度。③重视手术室环境优化及相关物品管理工作,根据患者的手术方案准备手术物品、器械,保障各类器械在使用前后均进行严格的消毒处理,确保存放工作完善,有专门的存放柜负责保持各类手术物品、器械,且保持柜子干燥、清洁,并定时进行通风。营造更加舒适的施术环境,尽可能将手术安排在层流手术室,将接台次数尽量减少,保障手术室光线适宜,将患者存在的不适感尽量减。施术前检查设备的运转情况,提高施术效率。④重视参与手术人员的调配工作,重视参与手术人员无菌操作意识的提升,做好人员调配工作,要求施术过程中相关人员的调动有序且配合高效,日常重视护理人员之间和医护人员之间的默契度与配合度强化,最长程度促进施术效率提高;术前和患者的主治医生进行探讨,掌握施术具体步骤,利于对手术可能突发的状况进行把控与处理对参观人员的数量予以控制,并尽量将各区域走动人员减少,避免受到各方面污染。⑤术后加强观察,增加对患者伤情及生命体征的观察,定时更换切口敷料,定时查看切口局部状况,若发现异常及时予以处理。给予针对性的饮食指导,保障患者在恢复期间营养、能量充足摄入,提高切口的愈合效率。

骨科手术后切口感染原因分析

骨科手术后切口感染原因分析 发表时间:2015-11-20T16:14:50.270Z 来源:《健康世界》2015年16期供稿作者:吴金沙 [导读] 贵州省黔东南州雷山县人民医院外二科导致患者切口感染的因素众多,因此我们在手术的过程当中要引起特别的重视,并且采取适当的干预手段来进行预防,从而在最大限度上杜绝感染的发生几率。 吴金沙 贵州省黔东南州雷山县人民医院外二科 557100 摘要:目的对于因骨科手术引起的术后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进行探讨和分析。方法将2011年9月~2014年12月间在我院骨科进行骨科手术的26例切口感染患者的治疗资料进行回顾和分析,对于其中导致感染的主要因素进行总结。结果骨科手术的切口感染与骨科手术的手术部位、手术用时、手术地点、手术类型、手术无菌操作技术以及手术时有无人参观和手术是不是接台手术都有一定的关系。结论导致患者切口感染的因素众多,因此我们在手术的过程当中要引起特别的重视,并且采取适当的干预手段来进行预防,从而在最大限度上杜绝感染的发生几率。 关键词:骨科手术;切口感染;相关因素 骨科手术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外科手术,通过骨科手术可以到对患者损伤的骨骼进行修复或者是重建的目的,并最终使得手术部位的功能得到回复。由于在骨科手术的进行当中通常会对手术的部位进行组织的分离、骨膜的剥离然后在骨骼受损的部位进行固定物(钢钉、钢板、髓内、异体骨等)的植入,使得手术具有一定的复杂性而且手术后容易出现机体的排斥反应及切口的感染。一旦切口发生感染,就会引发比较严重的后果,比如引起内固定物外露、手术部位皮肤缺损、骨髓炎、骨不连等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延长治疗,对患者康复产生不利的影响,甚至会导致患者的肢体残疾,更严重的将会危机患者的生命。由于引起骨科手术切口感染的因素众多,而且种类也比较的复杂,因此为了能够更好的让广大的医务工作者了解感染的相关因素,从而积极的采取措施来进行预防,特进行本次的临床回顾,现将具体情况报告如下。 1.相关的资料与方法 1.1相关资料: 此次临床回顾选取的患者为2011年9月~2014年12月间在我院骨科进行骨科手术的26例切口感染患者,其中男性患者14例,女性患者12例,患者年龄在12—81岁之间,患者的平均年龄为(36.8±2.9)岁,患者发生感染的严重程度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 1.2统计方法: 将26例患者手术切口患者的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并对每位患者手术的整个过程进行回顾研究。记录当中有可能发生感染的因素,最终将相关的因素进行分析汇总。 1.3统计学处理: 本次临床回顾的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并用P<0.05来表示具有统计学的差异。 2.结果 通过进行临床的回顾和总结发现,骨科手术患者切口的感染与骨科手术的手术部位、手术用时、手术地点、手术类型、手术无菌操作技术以及手术时有无人参观和手术是不是接台手术都有一定的关系。具体的因素与骨科手术的切口感染之间的几率关系明细见下表(表1)。本院在近3年实施的687例骨科手术当中有26位患者出现了切口感染的情况,感染的发生率为3.78%,通过下表我们还可以发现切口感染与骨科手术的手术部位、手术用时、手术地点、手术类型、手术无菌操作技术以及手术时有无人参观和手术是不是接台手术都有一定的关联(P<0.05)。 3.讨论 根据本次统计结果表明,手术的类型、手术的部位、手术的时间、手术的地点、是否是接台手术、手术时有没有参观人员都是造成骨科手术术后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所以,在进行骨科手术时,应该先对可能增加切口感染发生率的危险因素进行详细的分析,然后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处理,尽可能的降低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率,从而提高手术治疗的效果,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参考文献: [1]叶竹梅.外科腹部手术后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山东医药,2010,16(34):67-68. [2]魏全珍.腹部手术切口感染的调查与对策.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8,12(4):145-146. [3]魏凌云.围术期氧对剖宫产肥胖产妇手术切口感染的影响.广东医学,2010,12(7):148-149.

骨科无菌手术切口感染相关因素分析与手术室护理干预

骨科无菌手术切口感染相关因素分析与手术室护理干预 发表时间:2014-01-10T11:06:53.997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3年第33期供稿作者:周梅[导读] 手术切口感染是外科治疗过程中一种最常见的术后并发症,会影响患者的切口愈合,可能会造成切口开裂等不良后果[1]。 周梅(庆阳市人民医院妇科 745000)【摘要】目的探讨引起骨科无菌手术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并对手术时护理干预措施进行分析。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09年1月—2012年12月期间收治的90例骨科无菌手术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患者的病史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引起切口感染的因素进行统计分析;随机选取2009年1月—2012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90例骨科手术患者作为实验组,针对引起感染的主要因素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并将两组患者的切口感染情况进行对比讨论。结果对照组患者的病史资料分析显示,引起切口感染的主要因素为手术类型、地点、手术时间、手术 部位及是否进行接台手术等;对照组患者中共计有7例患者感染,感染率5.6%,实验组共计有2例患者感染,感染率2.2%,实验组患者感染率较对照组下降明显,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针对引起骨科无菌手术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实施合理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的降低患者的切口感染发生率,有助于患者术后康复,具有显著的临床意义。【关键词】骨科无菌手术切口感染感染相关因素手术室护理干预【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085(2013)33-0278-02 手术切口感染是外科治疗过程中一种最常见的术后并发症,会影响患者的切口愈合,可能会造成切口开裂等不良后果[1]。本次研究通过对对照组的病史资料进行分析,探讨引起骨科无菌手术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并对实验组患者采取针对性的手术室护理干预措施,旨在为临床研究提供可靠的数据。现将结果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随机选取我院2009年1月—2012年12月期间收治的90例骨科无菌手术患者作为对照组,男性52例,女性38例,年龄分布16—62岁;随机选取2009年1月—2012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90例骨科手术患者作为实验组,男性48例,女性42例,年龄分布15—63岁。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 1.2 方法对对照组患者的病史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通过表格对患者的一般资料、手术情况及手术切口部位的感染情况进行统计分析。 1.3护理措施针对一起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对实验组患者实施以下护理措施:1.3.1 术前对患者进行全身及手术局部情况评估术前检查患者的身体状况,是否及时对感染病灶进行治疗,是否有效控制降低机体抵抗力的相关因素;对手术区域进行仔细检查,做好术前备皮,尽量使手术时间与备皮时间接近,避免造成皮肤损伤,降低术后感染发生率。 1.3.2 手术间准备预防切口感染的关键之一是手术室及手术物品的消毒。正确的消毒灭菌方法是取得无菌环境的关键:使用压力蒸汽对耐湿、耐高温、耐热的器械及敷料进行灭菌,采用低温等离子及环氧乙烷等方式对其他物品进行灭菌处理,严格执行一次性物品使用原则。对较复杂手术,时间在3h以上的尽量安排于层流手术间第一台,减少接台次数。接台手术必须按照先无菌后有菌的原则,严格进行。 1.3.3 控制人员流动手术护士必须将所有手术物品在术前带入手术室,动作轻柔,尽量不要翻动患者。对参观人数必须严格控制,尽量减少室内走动或手术间之间的来回走动,禁止由感染手术间到骨科手术间的人员流动,参观人员必须和手术医生保持30cm以上的距离。 1.3.4 缩短手术时间①术前应与患者取得良好沟通,并进行适当指导,以减少患者的焦虑、恐惧等负面情绪,同时对患者进行一定的术前教育,以提高患者对手术的配合度,降低手术过程中因患者个人因素对手术时间造成的影响。②医护配合:根据手术医生的个人手术习惯档案,依据医生的个人要求增配特殊器械,为医生顺利完成手术提供方便,尽量降低因手术室物品准备不充分或医护配合不熟练而对手术时间造成的影响。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3.0对本次研究中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采用t检验对组间数据进行标胶,P<0.05时认为差异具有显著性。 2 结果 2.1 骨科手术切口感染相关因素分析见表1由表中数据可知,引起切口感染的主要因素为手术类型、地点、手术时间、手术部位及是否进行接台手术等。 表1 骨科无菌手术切口感染相关因素

骨科无菌手术切口感染的原因分析及早期处理措施修改稿softWord文档

骨科无菌手术切口感染的原因分析及早期处理措施修改稿softWord文档

骨科无菌手术切口感染原因分析及早期处理措 施 倘艳锋* 摘要目的探讨骨科无菌手术切口感染原因及早期处理措施方法分析自2009年01月~2012年12月4444例骨科无菌手术病例,感染27例,从手术时机、手术持续时间、软组织损伤程度、抗菌药物应用、是否并发糖尿病及术区处理情况等方面分析感染原因;对于感染患者将分步处理与发现后早期彻底处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急诊手术、手术时间延长(>3h)、软组织损伤重、抗菌药物应用不合理、并发糖尿病及术区处理不妥当是引发骨科无菌手术切口感染的原因;感染后尽早彻底处理效果明显优于分步处理。结论针对感染原因积极预防无菌手术切口感染至关重要;感染明确后尽早干预效果理想。 关键词骨科、切口感染、原因、早期处理骨科手术为深部组织的有创性治疗,且多有无活性的内置物,术后发生感染的可能性大,据统计骨科无菌手术后感染率为3%,术后感染导致伤口愈合困难,甚至造成骨折不愈合、骨髓炎等。笔者对我院自2009年01月~2012年12月

骨科无菌手术切口感染病例进行分析并总结早期处理的经验,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院自2009年101月~2012年12月4444例骨科无菌手术病例,感染27例,感染率0.61%,男11例,女16例,年龄13岁~82岁,平均57.8岁。按部位胫腓骨骨折术后感染10例,占37.04%,跟骨骨折5例,肱骨骨折4例,膝关节部位4例,其他4例。其中17例经过早期积极处理感染控制良好,6例感染加重经过长期治疗遗留后遗症,4例浅表感染经积极抗感染治疗后治愈。 1.2早期处理方法 本研究中17例患者感染均发生于术后3w 以内,均进行了细菌培养加药敏实验,存在感染细菌。其中最早期6例患者我们首先拆除部分缝线,沿切口冲洗伤口,并放置引流条,反复换药治疗,但因伤口显露不充分,感染继续发展,最后再次进入手术室彻底拆除缝线,显露内固定并取出,伤口彻底清创,外固定支架固定并放置引 河南省三门峡市中医院骨一科,472000

骨科无菌手术术前不同皮肤清洁方法的效果观察比较

骨科无菌手术术前不同皮肤清洁方法的效果观察比较 发表时间:2016-06-07T16:15:10.247Z 来源:《健康世界》2016年第4期作者:胡晓春[导读] 骨科手术术前1/2h采用洁芙柔免洗手消毒凝胶擦拭术野皮肤,不仅皮肤清洁效果显著。 聊城市妇幼保健院山东聊城 252000 摘要:目的通过观察骨科无菌手术术前不同皮肤清洁方法的效果,寻找骨科无菌手术术前皮肤清洁的理想方法。方法将146例骨科择期无菌手术患者术前晚均沐浴或擦浴,不常规剃毛,必要时加剪毛备皮,随机分为2组并接受两种不同术前皮肤清洁方法,实验组术前1/2h用洁芙柔免洗手消毒凝胶擦拭术野皮肤;对照组术前2h用肥皂水擦洗术野皮肤,采集患者术前、术毕备皮区表面皮肤标本做细菌培养,并观察术后切口愈合情况及统计切口感染率。结论骨科手术术前1/2h采用洁芙柔免洗手消毒凝胶擦拭术野皮肤,不仅皮肤清洁效果显著,而且操作简单方便,省时省力,病人依从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关键词:骨科无菌手术;皮肤清洁;效果观察 0 引言 手术切口感染是骨科手术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通过术前皮肤准备减少患者自身的细菌污染是最重要的减少切口污染的手段【1】。目前术前皮肤清洁主要采取沐浴、肥皂水擦洗术野皮肤等方法存在费时费力的不足,而且不适用于一些因骨折、疼痛而导致躯体活动受限的患者。而术前1/2h用洁肤柔免洗手消毒凝胶擦拭术野皮肤,不仅取得满意效果,而且操作方法简单,省时省力,病人依从性高,值得临床应用。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2014年7月至2015年13月两个骨科病区 146例择期无菌手术患者,其中男96例,女50例。经患者知情同意后,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73例,对照组73例。入选患者均排除原有包括糖尿病、营养不良、肥胖症、贫血、低蛋白血症、肝硬化等影响手术切口愈合的疾病。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对手术切口类型、手术持续时间及抗生素使用等与切口感染密切相关的因素无统计学差异(见表1)。 1.2 方法。所有入选患者术前晚均沐浴或擦浴,不常规剃毛备皮。如术野体毛长于1cm影响手术操作的用理发推剪剪去,对手术涉及阴毛和腋毛则常规去除。实验组术前1/2h用洁芙柔免洗手消毒凝胶擦拭术野皮肤两次;对照组术前2h用肥皂水擦洗术野皮肤两遍,两组患者分别在手术开始皮肤消毒前、手术结束缝合皮肤时对备皮区皮肤采样进行细菌培养和菌落计数,观察切口愈合情况并统计切口感染率。两组病例手术室环境消毒、手术器械灭菌、手术敷料及一次性物品的应用均相同;术中操作,术后换药均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 1.3 统计方法。计数资料采用x2的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应用SPSS10.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3 讨论 骨科手术多为修复和重建手术,往往需植入内固定物,一旦发生切口感染可引起严重并发症,轻则延长疗程、增加患者痛苦及经济负担,重则造成肢体残疾甚至危及生命【2】。因此采取积极措施预防骨科无菌手术切口感染尤为重要。通过术前皮肤准备减少患者自身的细菌污染是减少切口污染的最重要手段。目前术前皮肤准备不推荐常规剃毛,如必须去除毛发,最好使用剪毛,有效清洁是术前皮肤准备的关键【3】。骨科患者因骨折等导致躯体活动受限,来回移动可增加患者的疼痛及不适感,因此此种方法不适合大多数骨科患者。参考文献: [1]沈泳,黄靖雄.术前患者皮肤准备进展[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9,19(20):2819-2820. [2]刘其桃,张冬林,孙叶菁.综合干预预防骨科Ⅰ类切口感染效果观察[J].护理学杂志,2012,27(10):42-43. [3]王庆军,李武平,孙惠英,等.皮肤准备方法对术后切口愈合及感染的影响[J].中华护理杂志,2009,44(441-444.

例骨科手术后切口感染原因分析及预防

105例骨科手术后切口感染原因分析及预防 【摘要】目的:分析影响骨科手术后切口感染的主要因素,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7月至2017年7月收治的1152名骨科手术患者,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105例骨科术后切口感染的患者进行分析,研究年龄、体质指数、手术时间、术前抗生素给药情况、是否接台手术、合并疾病等因素对术后切口感染的影响。结果:患者的年龄、体质指数、合并糖尿病、合并高血压以及是否为接台手术均不影响骨科手术后切口感染(P>);术前抗生素给药不规范的患者中术后切口感染率高达%,而术前抗生素给药规范的患者其术后切口感染率仅为%,两者差异显着(P3h的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率为%,手术时间<3h的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率仅为%,两者差异显着(P<)。结论:术前抗生素给药情况和手术时间是影响骨科手术后切口感染的主要原因,应从做好灭菌消毒、加强手术质量管理和做好手术室空气质量维护等方面进行护理干预。 【关键词】骨科手术;切口感染;原因分析;预防 手术室是对患者进行抢救和急救的主要场所,也是骨科手术的主要场所。手术后的切口感染是外科手术的常见并发症之一。通过临床调查发现,目前手术后切口感染约占所有

住院患者感染的14%.16%,是临床常见的并发症。骨科手术内容多为骨科修复和重建,临床上为了加快患者恢复速度和实际需要,经常在患者体内加装假体和钢板等固定性材料,如果术后发生感染,极易引起加装的假体和医用钢板发生脱落,导致患者伤口无法及时的愈合,严重的可能出现肢残等情况,严重影响患者的健康[1-2]。目前骨科患者多为年老体弱者,而且手术多为开放性伤口和急性手术,其具有手术时间长、伤口污染重以及术中检查种类多等特点,同时术后患者多需要卧床休息,缺乏锻炼,出现骨组织血液供给能力差等情况,这些因素都增加了术后切口感染的几率[3]。笔者通过回顾分析医院在2013年7月至2017年7月收治的1152名骨科手术患者临床资料,对其中术后切口感染的105例患者进行感染因素分析,并根据多年工作经验总结预防骨科伤口感染的手术室护理干预方法。 1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 将我院2013年7月至2017年7月收治的1152名骨科手术患者,其中男性患者624例,女性患者528例;年龄在18岁-85岁,平均年龄为(±)岁;手术类型:闭合骨折手术746例,脊柱手?g261例,关节手术127例;麻醉方式:硬膜外麻醉298例,腰硬联合麻醉314例,臂丛麻醉279例,颈丛麻醉218例,全身麻醉43例。本研究排除与手术相关

骨科手术切口感染的临床特征

骨科手术切口感染的临床特征 【摘要】目的:进一步研究骨科手术切口感染的临床特征,针对性采取措施,从而降低感染发生几率。方法:收集了2009年1月-2013年1月我院收治的1100例骨科患者临床资料进行详细研究。结果:上述1100例患者,30例患者出现切口感染,感染几率为2.7%。共检出22株革兰阴性菌,约占73.3%;8株革兰阳性菌,约占26.7%。22株革兰阴性菌中,所占比例最多的为铜绿假单胞菌,约占1/3左右,不同手术时间患者感染感相比,不同切口类型感染率之间相比,p<0.05,具有差异统计学意义。结论:骨科手术切口感染主要以G-为主,感染发生几率与切口类型以及手术时间密切联系,必须针对性采取措施,降低感染几率。 【关键词】骨科;手术切口;手术时间;感染 【中图分类号】R61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019(2014)03-0369-01 临床上医学上,骨科疾病的患者一般病情严重,容易合并多种损伤,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安全[1]。再加上患者需要解除侵入性等手术或护理措施,使得患

者发生医院感染的几率大幅度提高,相应的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概率比较高,属于医院感染的高危患者[2]。进一步研究骨科手术切口感染的临床特征,针对性采取措施,从而降低感染发生几率。笔者收集了2009年1月-2013年1月我院收治的1100例骨科患者临床资料进行详细研究,研究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收集了2009年1月-2013年1月我院收治的1100例骨科患者临床资料进行详细研究,890例男,210例女,患者年龄在11-76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3.5±5.2岁)。其中,643例四肢骨折,115例髋部骨折,50例脊柱骨折,250例其他部位骨折。 1.2 方法:详细记录患者的姓名、切口类型、感染情况等一般资料。对术后分泌物进行常规培养,采用VITEK-32系统进行细菌鉴定。 1.3 统计学资料:采用SPSS15.0数据统计软件对上述数据进行综合处理分析,进行x2检验,p<0.05,具有差异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感染率分析:上述1100例患者,30例患者出现切口感染,感染几率为2.7%。

骨科无菌操作

骨科无菌操作 无菌技术对任何手术都非常重要,对骨科手术尤其重要 一、手术医师和护士的准备 参加手术的医师、护士、手术室内工作人员和参观人员,都必须在更衣室内换穿手术室内专用的上衣、裤子和鞋袜,然后戴好手术室内专用的帽子和口罩。 1.刷手 ?刷手前要修剪指甲,甲沟要冲洗干净。 ?沿用多年的肥皂刷手法已逐渐被应用新型灭菌剂的刷手法所代替。后者刷洗手时间短,灭菌效果好,能保持较长时间的灭菌作用。 目前,骨科手术刷手主要有以下三种方法: ?肥皂刷手法 ?碘而康刷手法 ?灭菌王刷手法 肥皂刷手法 ?参加手术者先用肥皂作一般的洗手后,再用无菌毛刷蘸煮过的肥皂刷洗手和臂,从手指尖到肘上10CM处(直至上臂1/3),两臂交替刷洗,特别注意甲缘、甲沟、指蹼等处的刷洗。 ?一次刷完后,手指朝上肘朝下,用清水冲洗手臂上的肥皂水。 ?反复刷洗三遍,共约10分钟。 ?用无菌毛巾从手到肘部擦干净,擦过肘部的毛巾不可再擦手部。 将手和前臂浸泡在70%酒精内5分钟,浸泡范围到肘上6CM处 如用新洁尔来代替酒精,则刷手时间可减少5分钟。手臂在彻底冲净肥皂和擦干后,浸入1:1000新洁尔灭溶液中,用桶内的小毛巾轻轻擦洗5分钟后取出,待其自干。手臂的肥皂必须冲净,因新洁尔灭是一种阳离子除污剂,肥皂是阴离子除污剂,带入肥皂将明显影响新洁尔灭的杀菌效力。配制的1:1000新洁尔灭溶液一般在使用40次后,不再继续使用洗手消毒完毕,保持拱手姿势,手臂不应下垂,也不可再接触未经消毒的物品。否则,即应重新洗手 碘而康刷手法 肥皂水擦洗双手、前臂至肘上10cm3分钟,清水冲净,用无菌纱布擦干。用浸透0.5%碘而康的纱布球涂擦手和前臂一遍,稍干后穿手术衣和带手套。 灭菌王刷手法 灭菌王是不含碘的高效复合型消毒液。清水洗双手、前臂至肘上10cm后,用无菌刷蘸灭菌王3~5ml刷手和前臂3分钟。流水冲净,用无菌纱布擦干,再取洗足灭菌王的纱布球涂擦上臂、前臂、手(由上而下)。皮肤干后穿手术衣和带手套 2、穿手术衣和带手套 ?(1)穿无菌手术衣:将手术衣轻轻抖开,提起衣领两角,注意勿将衣服外面对向自己或触碰到其他物品或地面。将两手插入衣袖内,两臂前伸,让别人协助穿上。最后双臂交叉提起腰带向后递,仍由别人在身后将带系紧。 (强调手不能碰、接触手术区那边,护士戴手套,带好手套拿带子) 1)戴干手套法:取出手套夹内无菌滑石粉包,轻轻地敷擦双手,使之干燥光滑。用左手自手套夹内捏住手套套口的翻折部,将手套取出。先用右手插入右手手套内,注意勿触及手套外面;再用已戴好手套的右手指插入左手手套的翻折部,帮助左手插入手套内。已戴手套的右手不可触碰左手皮肤。将手套翻折部翻回盖住手术衣袖口,用无菌盐水冲净手套外面的滑

骨科无菌手术切口感染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骨科无菌手术切口感染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目的探讨引起骨科无菌手术患者切口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及预防对策。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分析2012年1月~2013年12月在我院进行手术的2468例患者的切口情况进行调查。结果2012年1月~2013年12月共发生13例骨科Ⅰ类切口感染,感染率为0.53%,2012年感染率为0.59%,2013年感染率为0.47%。结论骨科无菌手术切口感染与患者年龄、手术时间、手术月份、围手术期用药、基础疾病、受伤程度等密切相关,因此对手术患者手术期间各个过程进行有效的控制,规范手术制度管理以及制定相关的督促措施,加强医务人员的洗手自觉性,是防止骨科手术位置感染的有效措施,而控制切口感染危险因素是降低骨科无菌手术切口感染率的有效途径。 标签:骨科手术;无菌手术切口;感染因素;因素分析;对策;围手术期;感染发生率;手术时间;感染率;手术室 骨科手术部位感染是骨科手术后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为了解骨科手术部位感染的发生率、相关危险因素,以便采取积极的预防错施,降低感染率,笔者进行了本院2012年1月~2013年12月骨科一类手术的目标性监测,现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本院2012年1月~2013年12月在我院骨外科行手术治疗的患者。 1.2调查方法将2012年1月~2013年12月的骨外科全部Ⅰ类切口的手术进行统计,共为2468例,其中13例手术切口感染,查阅相关资料,如患者的年龄、性别、手术部位、手术月份、手术时间、围手术期的用药等情况,进行了回顾性的分析及总结。 2结果与分析 2.1骨科Ⅰ类切口手术患者年龄、行手术治疗的月份合切口感染的关系 2.2手术时切口暴露的时间合感染关系密切,13例发生手术切口感染的患者进行手术的时间最长4.0h,最短30min。 3相关因素分析与对策 引起骨科Ⅰ类手术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很多,现就发生切口感染的原因及相应预防对策总结如下:

骨科无菌手术切口感染相关因素分析与手术室护理干预分析

骨科无菌手术切口感染相关因素分析与手术室护理干预分析 发表时间:2015-10-21T11:54:43.317Z 来源:《河南中医》2015年7月供稿作者:刘正蓉 [导读] 重庆三峡中心医院百安分院手术室应采取有效地手术室护理干预措施,以降低切口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 (重庆三峡中心医院百安分院手术室重庆 404000) 【摘要】目的:探讨骨科无菌手术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及其手术室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到2015年1月所收治的20例骨科无菌手术切口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了解其切口感染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骨科无菌手术切口感染和手术类型、手术部位、手术时间、有无接台手术以及是否有参观者等有关系。结论:在骨科无菌手术治疗过程中,受诸多因素的影响极易发生切口感染;对此,应采取有效地手术室护理干预措施,以降低切口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 【关键词】骨科;切口感染;护理干预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3-5028(2015)7-0201-02 在临床上采取手术治疗时,往往会出现一种术后并发症,而切口感染就是其中较为常见的一种,骨科手术治疗亦是如此;一旦发生切口感染,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切口的愈合,严重者还将造成切口裂开,继而对疾病治疗的整体效果带来影响[1]。鉴于此,笔者将对骨科无菌手术切口感染的影响因素加以分析,且提出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我院2014年1月到2015年1月接收了行手术治疗的骨科患者1200例,其中,有20例出现术后切口感染,男性13例,女性7例;年龄在15~7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5.2±10.3)岁。 1.2方法 对20例患者的临床有关资料予以回顾性分析,其内容主要包含:手术类型、手术部位、手术治疗的时间、有无接台手术,以及在手术治疗过程中是否有参观者参观等,以此对切口感染的影响因素加以分析与研究。 1.3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所得全部数据,均采取统计学软件SPSS18.0加以分析与处理。其中采用百分比表示计数资料,用χ2检验。如果P<0.05,那么则表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经分析发现,骨科无菌手术切口感染的影响因素具体见下表1所示,其切口感染和手术类型、手术部位、手术时间、有无接台手术以及是否有参观者等有关系。 3 讨论 近些年来,骨科无菌手术切口感染的发生率愈来愈高,手术切口感染作为一种较为普遍的手术并发症,其将对患者疾病的治疗与临床护理带来极大的影响。一旦骨科手术患者发生切口感染,极易引发骨髓炎,继而影响到患者的生存质量与生命健康[2]。所以,影响骨科无菌手术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加以分析,且提出有效地手术室护理干预措施,对降低切口感染的发生,提升预后效果,具有极为重大且现实的意义。 3.1手术切口感染影响因素分析 (1)术前准备不足:手术前的准备工作是否充分,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手术切口感染的发生。在本次研究中,急诊患者的切口感染发生率为3.40%,明显高于平诊患者(1.42%),就某方面而言,急诊患者其术前准备工作不够充分,对病人的病情并不了解,并且对导致病人免疫力降低的因素,也无法予以有效的控制,继而增加了切口感染的发生率[3]。 (2)手术部位:切口感染的发生,与实施手术的部位也有一定的关联性,就本次研究而言,手术部位在腰髋部及其以下的,其切口感染发生的概率要高,即2.29%,这一情况出现的主要原因是手术难度较大,切口较深,切口暴露在外的时间相对较长[4]。 (3)手术时间:手术治疗的时间愈长,落入切口的细菌就愈多,而这将导致切口出现感染。另外,手术时间较长,极易引起各种并发症,继而导致病人免疫力的降低,从而提高手术切口感染的发生率。在本次研究中,手术时间>3h的患者其切口感染发生率(3.41%)明显高于≤3h的患者(0.76%),存在显著性的差异。 (4)接台手术:手术接台之间,通常需对手术室内的一些物品进行更换处理,且接送病人,而在这一过程中,将在一定程度上加大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