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FA-VD-116复方醋酸曲安奈德搽剂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验证方案解读

FA-VD-116复方醋酸曲安奈德搽剂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验证方案解读

FA-VD-116复方醋酸曲安奈德搽剂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验证方案解读
FA-VD-116复方醋酸曲安奈德搽剂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验证方案解读

复方醋酸曲安奈德搽剂

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验证方案

1目的

根据《中国药典》2015版草案中的相关规定,建立复方醋酸曲安奈德搽剂的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并对其进行验证,保证其检验方法的科学性,使检验结果准确可靠。

2范围

本验证方案适用于复方醋酸曲安奈德搽剂的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的验证。3人员与职责

质量控制人员负责验证方案与报告的起草,并按照批准的方案实施,完成检验相关数据的采集;质量保证人员负责验证方案和报告的审核;质量管理负责人负责验证方案和报告的批准。

4培训

本方案实施前应对参加验证人员进行培训,并做好培训记录确保进行验证的人员均能熟悉、掌握验证过程。

5验证方案

5.1制剂信息

复方醋酸曲安奈德搽剂为醋酸曲安奈德和盐酸普鲁卡因溶于75%乙醇配制而成,其溶剂75%乙醇为水溶性,常作为消毒剂使用,有很强的抑菌活性。其质量标准中规定应进行微生物限度检查,每1ml样品中细菌数不得超过100cfu,霉菌和酵母菌数不得超过100cfu,并不得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铜绿假单胞菌。

根据以上特点,本方案中按《中国药典》2015版草案《非无菌产品微生物限度检查:微生物计数法》(1105)和《非无菌产品微生物限度检查:控制菌检查法》(1106)中相关要求,决定采用稀释剂稀释法消除乙醇对结果的影响,制备供试品溶液;采用平皿法中的倾注法对供试品中的需氧菌总数及霉菌和酵母菌总数进行计数,根据草案对其质量标准中规定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铜绿假单胞菌进行检查,并对所选用的计数和检查方法进行验证。

pH 7.0 无菌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胰酪大豆胨液体培养基(TSB);

胰酪大豆胨琼脂培养基(TSA);

沙氏葡萄糖液体培养基(SDB);

沙氏葡萄糖琼脂培养基(SDA);

甘露醇氯化钠琼脂培养基;

溴化十六烷基三甲铵琼脂培养基;

本方案中所使用的培养基均应为购自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或由其他单位购买但经过适用性检查合格的脱水培养基,配制后应采用验证合格的灭菌程序灭菌。

5.3.2仪器设备

100级净化工作台;

BSC-1100-L II A型生物安全柜;

BP-II型药物天平;

HHW21型电热恒温水浴箱;

HY35型隔水式电热恒温培养箱;

LRH-250A型生化培养箱;

三洋MLS-3780型高压灭菌锅。

5.4微生物计数方法验证

5.4.1菌种及菌液制备

5.4.1.1金黄色葡萄球菌〔CMCC(B)26 003〕

取金黄色葡萄球菌接种于胰酪大豆胨液体培养基上,于30~35℃、培养18~24小时,取其新鲜培养物,用pH 7.0无菌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稀释制成每1ml 含菌量约为5000cfu的菌悬液。

5.4.1.2铜绿假单胞菌〔CMCC(B)10 104〕

取铜绿假单胞菌接种于胰酪大豆胨液体培养基上,于30~35℃、培养18~24小时,取其新鲜培养物,用pH 7.0无菌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稀释制成每1ml 含菌量约为5000cfu的菌悬液。

5.4.1.3枯草芽孢杆菌〔CMCC(B)63 501〕

取枯草芽孢杆菌接种于胰酪大豆胨液体培养基上,于30~35℃、培养18~24小时,取其新鲜培养物,用pH7.0无菌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稀释制成每1ml 含菌量约为5000cfu的菌悬液。

5.4.1.4白色念珠菌〔CMCC(F)98 001〕

取白色念珠菌接种于沙氏葡萄糖液体培养基上,于20~25℃、培养2~3天,取其新鲜培养物,用pH 7.0无菌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稀释制成每1ml含菌量约为5000cfu的菌悬液。

取黑曲霉接种于沙氏葡萄糖琼脂培养基上,于20~25℃、培养5~7天,或直到获得丰富的孢子时,取其新鲜培养物加入3~5ml含0.05%聚山梨酯80的pH 7.0无菌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反复吹吸将孢子洗脱,然后吸出孢子悬液至无菌试管内,用含0.05%聚山梨酯80的pH 7.0无菌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稀释制成每1ml含菌量约为5000cfu的黑曲霉孢子悬液。

5.4.2菌液的保存

菌液制备后若在室温下放置,应在2小时内使用;若保存在2~8℃,可在24小时内使用。稳定的黑曲霉孢子悬液可保存在2~8℃,在验证过的贮存期内使用。

5.4.3供试液制备

取供试品10ml,加入温度不超过45℃的pH 7.0无菌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至100ml,稀释制成1﹕10供试液。按下列要求进行供试液的接种和稀释,制备微生物回收试验用供试液。所加菌液的体积应不超过供试液体积的1%。供试液从制备至加入检验用培养基不得超过1小时。

(1)试验组取上述制备好的供试液,加入1ml试验菌液,混匀,每1ml供试液中含菌量约为50cfu。

(2)供试品对照组取制备好的供试液,以稀释液(温度不超过45℃的pH 7.0无菌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代替菌液同试验组操作。

(3)菌液对照组取稀释液(温度不超过45℃的pH 7.0无菌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替代供试液,按试验组操作加入试验菌液并进行微生物回收试验。

5.4.4阴性对照

为确认试验条件是否符合要求,应进行阴性对照试验,阴性对照试验应无菌生长。如阴性对照有菌生长,应进行偏差调查。

5.4.5供试品中微生物的回收

按照“菌种及菌液制备”项中所列的各试验菌应逐一进行微生物回收试验。取照上述“供试液的制备”、“接种和稀释”制备的供试液1ml,置直径90mm 的无菌平皿中,注入15~20ml温度不超过45℃熔化的胰酪大豆胨琼脂培养基(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枯草芽孢杆菌)或沙氏葡萄糖琼脂培养基(白色念珠菌、黑曲霉),混匀,凝固,倒置培养(胰酪大豆胨琼脂培养基,培养温度30~35℃,培养时间不超过3天;沙氏葡萄糖琼脂培养基,培养温度20~25℃,培养时间不超过5天)。观察菌落生长情况,点计平板上生长的所有菌落数,菌落蔓延生长成片的平皿不宜计数。每株试验菌每种培养基至少制备2个平皿,以

取供试品10ml,加入温度不超过45℃的pH 7.0无菌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至100ml,稀释制成1﹕10供试液。取10ml供试液,接种至100ml胰酪大豆胨液体培养基中,混匀,30~35℃培养18~24小时。

5.5.1.2选择和分离培养

取上述预培养物划线接种于甘露醇氯化钠琼脂培养基平板上,30~35℃培养18~72小时。

5.5.1.3结果判断

若甘露醇氯化钠琼脂培养基平板上有黄色菌落或外周有黄色环的白色菌落生长,应进行分离、纯化及适宜的鉴定试验,确证是否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若平板上没有与上述形态特征相符或疑似的菌落生长,或虽有相符或疑似的菌落生长但鉴定结果为阴性,判供试品未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

5.5.2铜绿假单胞菌检查方法

5.5.2.1供试液制备和增菌培养

取供试品10ml,加入温度不超过45℃的pH 7.0无菌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至100ml,稀释制成1﹕10供试液。取10ml供试液,接种至100ml胰酪大豆胨液体培养基中,混匀,30~35℃培养18~24小时。

5.5.2.2选择和分离培养

取上述预培养物划线接种于溴化十六烷基三甲铵琼脂培养基平板上,30~35℃培养18~72小时。取上述平板上生长的菌落进行氧化酶试验,或采用其它适宜方法进一步鉴定。

将洁净滤纸片置于平皿内,用无菌玻棒取上述平板上生长的菌落涂于滤纸片上,滴加新配制的1%二盐酸二甲基对苯二胺试液,在30秒内若培养物呈粉红色并逐渐变为紫红色为氧化酶试验阳性,否则为阴性。

5.5.2.4结果判断

若溴化十六烷基三甲铵琼脂培养基平板上有菌落生长,且氧化酶试验阳性,应进一步进行适宜的鉴定试验,确证是否为铜绿假单胞菌。如果平板上没有菌落生长,或虽有菌落生长但鉴定结果为阴性,或氧化酶试验阴性,判供试品未检出铜绿假单胞菌。

5.5.3检查方法验证

5.5.3.1菌液制备

取金黄色葡萄球菌〔CMCC(B)26 003〕或铜绿假单胞菌〔CMCC(B)10 104〕接种于胰酪大豆胨液体培养基上,于30~35℃、培养18~24小时,取其新鲜培养物,用pH 7.0无菌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稀释制成每1ml含菌量约为50cfu的菌悬液。菌液制备后若在室温下放置,应在2小时内使用;若保存在2~8℃,可在24小时内使用。

5.5.3.2适用性试验

按“金黄色葡萄球菌检查方法”或“铜绿假单胞菌检查方法”项,取规定量供试液及1ml相应的试验菌液接入规定的培养基中;依相应的控制菌检查方法,在规定的温度及最短时间下培养,应能检出所加试验菌相应的反应特征。

5.5.3.3阴性对照

为确认试验条件是否符合要求,应进行阴性对照试验,阴性对照试验应无菌生长。如阴性对照有菌生长,应进行偏差调查。

5.5.3.4结果判断

上述试验若检出试验菌,按此供试液制备法和控制菌检查方法进行供试品检查;若未检出试验菌,应消除供试品的抑菌活性,并重新进行方法验证。如果经过试验确证供试品对试验菌的抗菌作用无法消除,可认为受抑制的微生物不可能存在于该供试品中,选择抑菌成份消除相对彻底的方法进行供试品的检查。

5.6偏差处理

应严格按照本方案操作,如在试验过程中微生物回收结果或控制菌检查结果出现不符合要求的情况,应上报质量管理负责人,在分析问题原因后,决定是否需对本方案中设定的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进行修改,并重新进行验证。

《中国药典》2015版草案(1105)《非无菌产品微生物限度检查:微生物计数法》和(1106)《非无菌产品微生物限度检查:控制菌检查法》《复方醋酸曲安奈德搽剂成品质量标准》

《复方醋酸曲安奈德搽剂成品检验标准操作规程》

7附录

附录1 复方醋酸曲安奈德搽剂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验证报告

微生物限度方法学验证

WOIRD格式 微生物限度检测方法学验证方案&D.|[0w#j!Q+{/w 7^#E:k'p(t9J!T 3W#O&W!d8S*\7k!y$k!C1A |*Q4X*I)[5@8g %_8H0}!X:c5V4s :w%J'K)}0Q-W :H1f9N$[4V7L7} 文件编号:P-AMV002-1101 "r%|2C7e-IY#s%f 1v8U8D4M(n(q*a6o3e2f0z/_ 9`'j5[+y9c&C)D!O*O \%X:d,r0C(o3D "A2c,\6C'j+^ (L1L-n3{/J;K 执行前批准签字页2N+}8E8x%C!M1b2~1o'} 方案起草姓名公司/岗位签字日期 :c"s'R:u"l1q#l'o)}8h (@.}&N#s;[2E)H&U!R 1G5Q-h5N)|+I2p 方案审核姓名公司/岗位签字日期 +N:w0{4j"`"} -x4r(Z#P;a3Z/|0U 1\2P&v6j*`2h 方案批准姓名公司/岗位签字日期$p1h:X#G"u.} )B;d.V7R!@7t5v&D 9a0l!i,W4p4o6f+Z4V 7s*X3F8A7B3q"`1g 6T9y;U,k+k9b 目录 ,t,n2w&_4mT 1.目的4 2.范围4,V*l"_%Q5f,K#k 3.责任者及职责43^X*Q$x(E3g:B)E

4.验证简介4 5.验证过程7 6.结果判断76c9[/O1U&R 7.结论和建议7%{)x.{$f%I 8.异常情况报告7*E.Q.`;?!k#q 9.再验证7 10.附件8/O0@.@8O!`:c5c1n!k 1L)N.^2w+d3Y%V 1.目的$M;j2K6p'|:y3F'K+K 按照中国药典2010版(第一部),采用平皿法对龙加通络胶囊(成品)进行微生物限度检查,本方案是对此方法进行验证。;x'?8a'^6C5@!^ 2.范围&J+b'o7r7m6Z5t 龙加通络胶囊成品8A,S/U]3h1J 3.责任者及职责 部门职责 QC起草并审核验证方案 进行验证试验的具体操作 完成验证记录中相关操作记录的填写 根据验证结果起草和审核验证报告6q5D5e1|(h,f3C QA审核并批准验证方案和验证报告(S&h:^!z#k,K:B1Q!j)?&^ 监督验证方案的实施7?4y(`6P(r 4.验证简介 4.1定义 CFU:菌落数 供试液3].N/E/p"O8}6C7R4d 取样品10g,取pH7.0的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溶液稀释至1g/ml(1:10)。 供试品对照组 取规定量供试液,按菌落计数方法测定供试品本底菌数。'S#h$n1U:X's/J)e"C 试验组 取规定量供试液采用平皿法进行细菌、霉菌及酵母菌计数。 菌液组 测定所加的试验菌数。%I8Y$G*Q4f;u.C*|%l+N 样品组样品溶液菌悬液 (50-100CFU)稀释液平均菌落数 (CFU/皿) 供试液对照组+-+C供试液对照组3G#_,O-A'P#P;H 试验组+++C试验组 菌液组-+-C菌液组'z5n%U:j2A(~"}N 4.2菌悬液 4.2.1菌种及来源(y)W#A2Q$p.I8y4M4m"z.|#p 本次验证涉及到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氏杆菌、枯草芽胞杆菌、白色念珠菌、黑曲霉,其详细情况如下: 培养基名称名称及代号编号批号代次有效期至来源

药品微生物检验替代方法验证指导原则

药品微生物检验替代方法验证指导原则 本指导原则是为所采用的试验方法能否替代药典规定的方法用于药品微生物的检验提供指导。 随着微生物学的迅速发展,制药领域不断引入了一些新的微生物检验技术,大体可分为三类:(1)基于微生物生长信息的检验技术,如生物发光技术、电化学技术、比浊法等;(2)直接测定被测介质中活微生物的检验技术,如固相细胞技术法、流式细胞计数法等;(3)基于微生物细胞所含有特定组成成分的分析技术,如脂肪酸测定技术、核酸扩增技术、基因指纹分析技术等。这些方法与传统检查方法比较,或简便快速,或具有实时或近实时监控的潜力,使生产早期采取纠正措施及监控和指导优良生产成为可能,同时新技术的使用也促进了生产成本降低及检验水平的提高。 在控制药品微生物质量中,微生物实验室出于各种原因如成本、生产量、快速简便及提高药品质量等需要而采用非药典规定的检验方法(即替代方法)时,应进行替代方法的验证,确认其应用效果优于或等同于药典的方法。 微生物检验的类型及验证参数 药品微生物检验方法主要分两种类型:定性试验和定量试验。定性试验就是测定样品中是否存在活的微生物,如无菌检查及控制菌检査。定量试验就是测定样品中存在的微生物数量,如菌落计数试验。 由于生物试验的特殊性,如微生物检验方法中的抽样误差、稀释误差、操作误差、培养误差和计数误差都会对检验结果造成影响,因此,药品质量标准分析方法验证指导原则(附录XIX A)不完全适宜于微生物替代方法的验证。药品微生物检验替代方法的验证参数见表1。 表1 不同微生物检验类型验证参数 注: 尽管替代方法的验证参数与药品质量标准分析方法验证参数有相似之处,但是其具体的内容是依据微生物检验特点而设立的。替代方法验证的实验结果需进行统计分析,当替代方法属于定性检验时,一般采用非参数的统计技术;当替代方法属于定量检验时,需要采用参数统计技术。 进行微生物替代方法的验证时,若替代方法只是针对药典方法中的某一环节进行技术修改,此时,需要验证的对象仅是该项替代技术而不是整个检验方法。如无菌试验若改为使用含培养基的过滤器,然后通过适宜的技术确认活的微生物存在,那么,验证时仅需验证所用的微生物回收系统而不是整个无菌试验方法。 替代方法验证的一般要求 在开展替代方法对样品检验的适用性验证前,有必要对替代方法有一个全面的了解。首先,所选用的替代方法应具备必要的方法适用性证据,表明在不含样品的情况下,替代方法

微生物限度检测方法验证操作规程(2015年版)

微生物限度检测方法验证操作规程 1 目的 确认所采用的方法适合于该产品的微生物限度检测。 2 依据 《中国药典》2015版。 3 范围 所有需进行微生物限度检测的产品。 4 责任 4.1验证小组负责检验方法验证/确认方案的起草、验证/确认方案的实施。 4.2验证委员会负责验证/确认方案的审批,验证/确认结论的审核。 5 程序 5.1 由验证小组提出验证申请,验证方案编制完成后,填写《确认和验证方案审批表》,经验证小组会签,报验证委员会审核,由生产负责人和质量负责人批准后,验证方案编制人对验证小组其余人员进行培训后,方可按验证方案试验。 5.2 试验完成后及时编制验证报告,并填写《验证报告审批表》,经验证小组会签,报验证委员会审核,由生产负责人和质量负责人批准后,验证报告结论才可实施。 6 内容 6.1 概述 通过验证以确认所采用的方法适合于该产品的需氧菌总数、霉菌和酵母菌总数的测定及控制菌的检查。根据样品特性制订检验方法和检验条件,按制定的方案进行试验,根据验证结果判断是否符合验证标准。若符合,按验证的方法和条件进行产品的微生物限度检查;若不符合,重新建立制订检验方法和检验条件,再进行验证,直至验证结果符合设立的验证标准。 6.2 需氧菌总数、霉菌和酵母菌总数计数方法的验证 6.2.1 验证用菌株

铜绿假单胞菌[CMCC(B)10 104] 金黄色葡萄球菌[CMCC(B)26 003] 枯草芽孢杆菌[CMCC(B)63 501] 黑曲霉[CMCC(F)98 003] 白色念珠菌[CMCC(F)98 001] 6.2.2 验证用菌液制备 6.2.2.1接种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与枯草芽孢杆菌至胰酪大豆胨液体培养基中,于30~35℃培养18~24小时。取上述培养物各1ml,用0.9%无菌氯化钠溶液或pH 7.0无菌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制成适宜浓度的菌悬液,备用。 6.2.2.2 接种白色念珠菌至沙氏葡萄糖液体培养基中,于20~25℃培养2~3天。取上述培养物1ml,用0.9%无菌氯化钠溶液或pH 7.0无菌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制成适宜浓度的菌悬液,备用。 6.2.2.3接种黑曲霉至沙氏葡萄糖琼脂培养基上,于20~25℃培养5~7天,加入含0.05%(ml/ml)聚山梨脂80的0.9%无菌氯化钠溶液或pH 7.0无菌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将孢子洗脱。然后,用适宜方法吸出孢子悬液至无菌试管内,用含0.05%(ml/ml)聚山梨脂80的0.9%无菌氯化钠溶液或pH7.0无菌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制成适宜浓度的孢子悬液,备用。 6.2.3 供试液的制备 6.2.3.1 水溶性供试试品 取供试品,用pH7.0无菌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或胰酪大豆胨液体培养基溶解或稀释制成1:10供试液。若需要,调节供试液pH值至6~8。必要时,用同一稀释液将供试液进一步10倍系列稀释。水溶性液体制剂也可用混合的供试品原液作为供试液。 6.2.3.2 水不溶性非油脂类供试品 取供试品,用pH7.0无菌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或胰酪大豆胨液体培养基溶解或稀释制成1:10供试液。分散力较差的供试品,可在稀释液中加入表面活性剂如0.1﹪的聚山梨酯80,使供试品分散均匀。若需要,调节供试液pH值至6~8。必要时,用一稀释液将

临床微生物学与检验习题集

临床微生物学及检验习题集 第一部分基础题绪论一、名词解释:微生物()、微生物学()、医学微生物学( )二、选择题1.下列描述的微生物中,不是所有微生物共同特征的是A个体微小B 分布广泛C 种类繁多D 只能在活细胞内生长繁殖E 结构简单2.不属于原核细胞型微生物的是A 细菌B真菌 C支原体 D 衣原体E立克次体3属于真核细胞型微生物的是 A 螺旋体 B 放线菌 C 真菌 D 细菌 E 立克次体4下列那种微生物属于非细胞型微生物 A 细菌B衣原体 C支原体 D病毒 E立克次体 细菌的形态及结构 一、名词解释:1.肽聚糖()2.脂多糖()3. 质粒()4. 异染颗粒()5. 革兰染色()6. 芽胞()7荚膜() 二、选择:1.及真核细胞结构相比较,细菌所特有的一种重要结构是A核蛋白体(核糖体)B线粒体C高尔基体 D细胞膜 E 细胞壁2.及细菌运动有关的结构是A鞭毛B菌毛C纤毛D荚膜E轴丝3.及内毒素有关的细菌结构是A外膜层B核膜C线粒体膜D荚膜E细胞膜4.芽胞及细菌致病有关的是A抗吞噬B产生毒素C耐热性D粘附于感染部位E侵袭力 5.细菌核质以外的遗传物质是 A B 核蛋白体 C质粒D异染颗粒 E性菌毛 6.及细菌粘附功能有关的细菌结构是A菌毛B荚膜 C中介体D 胞浆膜E细胞膜

7.不属于细菌基本结构的是A鞭毛B细胞质C 细胞膜D核质(拟核)E细胞壁 8.细菌内毒素的主要成份是 A 肽聚糖 B 蛋白质 C鞭毛 D 核酸E脂多糖 9.及细菌感染侵袭相关的结构是A 中介体B 细胞膜 C异染质颗粒D 芽胞E 荚膜 10.青霉素的抗菌作用机理是A 干扰细菌蛋白质的合成B抑制细菌的核酸代谢C抑制细菌的酶活性D破坏细菌细胞壁中的肽聚糖E破坏细胞膜11细菌的L型是指:A细菌的休眠状态B细胞壁缺陷型细菌C非致病菌D不可逆性变异的细菌E光滑型—粗糙型菌落()变异 12.溶菌酶杀菌的作用机理是:A裂解聚糖骨架的β-1,4糖苷键 B竞争肽聚糖合成中所需的转肽酶C及核蛋白体的小亚基结合 D竞争性抑制叶酸的合成代谢 E破坏细胞膜 13.关于细菌的L型错误的是:A主要由肽聚糖结构的缺损引起的B可在体外试验中形成C呈多形性D需在高渗透压的培养基中分离培养E失去产生毒素的能力而使其致病力减弱 14.细菌的革兰染色性不同是由于A细胞核结构B细胞壁结构C 细胞膜结构同D磷酸壁的有无 E中介体的有无15.细菌哪种结构类似真核细胞线粒体A核蛋白体B中介体C胞质颗粒D质粒 E 核质16.需用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到的结构是A荚膜B异染颗粒C鞭毛D菌毛 E芽胞17.革兰染色所用试剂的顺序是A稀释

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验证方案

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验证方案 1.目的: 为确认所采用的方法适合于该药品的微生物限度检查,包括细菌、霉菌及酵母菌计数和控制菌检查,特制定本验证方案,通过比较试验菌的恢复生长结果,来评价整个检验方法的准确性、有效性和重现性,以确认供试品在该实验条件下无抑菌活性或其抑菌活性可忽略不计,所采用的方法适用于该品种的微生物限度检查。 验证过程应严格按照本方案规定的容进行,若因特殊原因确需变更时,应填写验证方案修改申请并报验证领导小组批准 2.围: 本验证方案适用于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的验证。 3.规性引用文件: 根据《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附录ⅪJ 微生物限度检查法的要求,由于某些供试品具有抗菌活性,在建立微生物检查方法或产品的组分发生改变或原检查法的检验条件发生改变时,可能影响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必须对供试品的抑菌活性及测定方法的可靠性进行验证。 4.验证实施: 4.4.1 试验前的准备: 4.4.1.1 试验用具的准备:将试验需用的试管、刻度吸管、薄膜过滤器、 滤膜(孔径0.22um、直径50mm)、平皿、空三角瓶、称量纸等,用牛皮纸包扎 好后,放于湿热灭菌器中,在121℃,灭菌30 min,在3天使用。 4.4.1.2试验用培养基的制备:取适用性检查合格的营养琼脂培养基、玫 瑰红钠琼脂培养基、营养肉汤培养基、胆盐乳糖培养基(BL)、改良马丁琼脂 培养基、4-甲基伞形酮葡糖苷酸培养基(MUG)等脱水培养基,按照相应的配制 说明,用纯化水配制、分装后,在2小时,放于湿热灭菌器中,在121℃,灭 菌15 min,在3周使用。 4.4.1.3试验用稀释剂/缓冲液、冲洗液的制备:取在有效期的试剂,按照 相应的配制方法,配制pH7.0无菌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0.9%无菌氯化钠溶液、

微生物限度检查办法验证方法

精心整理 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验证方案 1.目的: 为确认所采用的方法适合于该药品的微生物限度检查,包括细菌、霉菌及酵母菌计数和控制菌检查,特制定本验证方案,通过比较试验菌的恢复生长结果,来评价整个检验方法的准确性、有效性和重现性,以确认供试品在该实验条件下无抑菌活性或其抑菌活性可忽略不计,所采用的方法适用于该品种的微生物限度检查。 2.3. 4.0.22um 121营养肉汤培养基、胆盐乳糖培养基(BL )、改良马丁琼脂培养基、4-甲基伞形酮葡糖苷酸培养基(MUG )等脱水培养基,按照相应的配制说明,用纯化水配制、分装后,在2小时内,放于湿热灭菌器中,在121℃,灭菌15 min ,在3周内使用。 4.4.1.3试验用稀释剂/缓冲液、冲洗液的制备:取在有效期内的试剂,按照相应的配制方法,配制pH7.0无菌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0.9%无菌氯化钠溶液、0.05%(ml/ml )聚山梨酯80的0.9%无菌氯化钠溶液等,用纯化水配制,加热使溶,过滤,分装,在121℃,灭菌15 min ,在3周内使用。

4.4.2 试验菌的制备和稀释: 4.4.2.1细菌、霉菌及酵母菌计数方法验证用菌液: 4.4 4.4 4.4 4.4.2.2控制菌检查方法验证用菌液: 1ml 含菌10 3g单 45℃pH7.0 液。 3 4.4.4.2试验组: 4.4.4.2.1 平皿法:分1:20的供试液1ml和试验菌液(含菌50~100CFU)1ml,注入同一直径90mm的灭菌平皿中,每株试验菌平行制备2个平皿。 4.4 4.4

4.4.4.4.1 平皿法:取1:20供试液1ml,注入直径90mm的灭菌平皿中,每种培养基平行制备2个平皿。 4.4 4.4.4.5稀释剂对照组:若供试液制备需要分散、乳化、中和、离心等特殊处理时,需增加稀释剂对照组,以考察供试液制备过程中微生物受影响的程度。 4.4 养48 培养72 稀释剂对照组回收率= 结果判定:在3次独立的平行试验中,稀释剂对照组的回收率应均不低于%。试 菌回收率低于70%,则应采用薄膜过滤法、培养基稀释法、离心沉淀集菌法、中和法等方法或联合使用上述方法消除供试品的抑菌活性,并重新进行方法学验证。 4.4.4.11细菌、霉菌及酵母菌计数方法验证结果:

微生物限度方法学验证

微生物限度检查 方法学验证 一、检验方法 依据微生物计数法(中国药典2015年版四部1105);控制菌检查法(中国药典2015年版四部1106);非无菌药品微生物限度标准(中国药典2015年版四部1107);抑菌效力检查法(中国药典2015年版四部1121)检查。 二、菌种、培养基及稀释液 表1菌种

表2培养基

表3对照用培养基

表4试剂

稀释液: (1)pH6.8缓冲液 取0.2mol/L磷酸二氢钾溶液250ml,加0.2mol/L氢氧化钠溶液118ml,用水稀释至1000ml,摇匀,既得。 (2)0.9%无菌氯化钠溶液 取氯化钠9.0g,加水溶解使成1000ml,过滤,分装、灭菌。 (3)0.05%(ml/ml)聚山梨酯80的0.9%无菌氯化钠溶液 取聚山梨酯80 0.5ml,用0.9%无菌氯化钠溶液溶解并稀释至1000ml,滤过,分装,灭菌,备用。 (4)靛基质试液

取对二甲氨基苯甲醛1.0g,加入95%乙醇95ml,充分振摇,使完全溶解后,取盐酸20ml徐徐滴入。 三、菌液的制备 1细菌、霉菌、酵母菌 接种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的新鲜培养物至营养肉汤培养基中,培养24小时;接种白色念珠菌的新鲜培养物至改良马丁培养基上,培养48小时。上述培养物用0.9%无菌氯化钠溶液制成每1ml含菌数为50~100cfu的菌悬液备用。接种黑曲霉的新鲜培养物至改良马丁琼脂斜面培养基上,培养7天,加入5ml含0.05%(ml/ml)聚山梨酯80的0.9%无菌氯化钠溶液,将孢子洗脱,然后吸出孢子悬液(用带有无菌棉花的能过滤菌丝的无菌毛细吸管)用0.9%无菌氯化钠溶液制成每1ml含孢子数50~100cfu的孢子悬液。菌液制备后若在室温下放置,应在2小时内使用,若保存在2~8℃可在24小时内使用。 2控制菌 接种大肠埃希菌、乙型副伤寒沙门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新鲜培养物至营养肉汤培养基中,培养24小时。用0.9%无菌氯化钠溶液制成每1ml含菌数为10~ 100cfu的菌悬液。菌悬液在室温下放置应在2小时内使用,若保存在2~8℃可在24小时内使用。 四、验证内容 1、计数方法验证

临床微生物与检验

临床微生物学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BSL(biosafety level):生物型防护层级 2、nosocomial infection 3、STD(sexually transmitted disease) 4、anaerobic bacteria 5、CLSI( Clinical and Laboratory Standards Institute) 6、acid-fast bacillus 7、satellite phenomenon 8、Kanagawa phenomenon 9、.stormy fermentation 10、Nagler test 11、Ascoli test 12、Weil-Felix reaction 13、spirochetes 14、Mycoplsma 15、chlamydia 16、Rickettsia 17、fungus 18、MRSA 19、ESBLs 20、KP 21、OT-test 22、VRE 23、NGU 24、CNS 25、MBC 26、MIC 27、MIU 13、KIA

28、BCG 29、MDRTB 30、E-test 31 Uu、 32、AST 33、BV 34、GV 35、PRSP 36、VISA 37、VRSA 38、QA(quality assurance) 39、UPEC、STEC、EHEC、ETEC、EPEC、EIEC、EAEC 40、K-B法 41、CAMP试验 42、青霉素结合蛋白(PBP) 43、非密螺旋体抗原试验 44、密螺旋体抗原试验 45、O139群霍乱弧菌 46、结核菌素试验 47、二相性真菌 48、选择培养基、鉴别培养基 49、SS琼脂 50、鲎试验 51、耐药、敏感、中介 52、数值分类法 53、“汹涌发酵” 54、荚膜肿胀试验 55、芽管形成试验 56、制动试验

微生物方法学验证范本

编码:VP-C01-MM-01 XXXX软膏微生物限度检查 方法学验证方案 起草人:年月日 审核人:年月日 年月日 年月日 批准人:年月日 目录 1.验证立项表 2.验证内容 2.1验证目的 2.2验证范围 2.3 验证要求 2.4 验证方法 2.4.1.试验原料、稀释剂和标准微生物 2.4.2细菌、霉菌及酵母菌验证内容 2.4.3 金黄色葡萄球菌验证内容 2.4.4铜绿假单胞菌验证内容 3. 验证报告 验证立项表(REC) 立项题目 立项部门申请人

申请日期要求完成日期 验证类别负责部门 参与部门及人员 验证原因 质量部审核意见审核人:日期: 验证领导小组 审批人:日期:审批意见 备注 XXXX软膏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学验证方案 编码:VP-C01-MM-01品名验证依据2005版药典 规格验证日期年月日数量报告日期年月日验证项目细菌、霉菌及酵母菌、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 1.验证目的XXXX软膏配方中含水杨酸、硼酸,该两种物质具有一定的抑菌性。根据《中国药典》(2005年版)微生物限度检查标准规定,对XXXX软膏进行细菌、霉菌及酵母菌、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检查方法的验证试验,以确认供试品的抑菌活性及测定方法的可靠性。 2.验证范围本公司XXXX软膏的微生物限度检测。

3.判定标准 3.1验证小组成员 姓名职务职责 组长负责验证方案、报告的批准 项目负责人负责验证方案、报告的起草与具体实施 验证小组成员负责验证试验及填写记录 3.2细菌、霉菌及酵母菌在3次平行试验中,稀释剂对照组的菌回收率(稀释剂对照组的平均菌落数占菌液组的平均菌落数的百分率)应均不低于70%,试验组的菌回收率(试验组的平均菌落数减去供试品对照组的平均菌落数的值占菌液组的平均菌落数的百分率)均不低于70%;产品的试验组与阳性菌组的菌落数差异不超过30%,假定产品试验组的平均值与阳性菌组的平均值之比为Q,则0.7≤Q≤1.3。 3.3金黄色葡萄球菌在3次平行试验中,供试品组:结果应为阴性,未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试验组:结果应为阳性,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阴性对照组:结果应为阴性,未检出阴性对照菌;阳性对照组:结果应为阳性,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 3.4铜绿假单胞菌在3次平行试验中,供试品组:结果应为阴性,未检出铜绿假单胞菌;试验组:结果应为阳性,检出铜绿假单胞菌;阴性对照组:结果应为阴性,未检出阴性对照菌;阳性对照组:结果应为阳性,检出铜绿假单胞菌。 4.验证方法 4.1.试验原料、稀释剂和标准微生物 4.1.1试验样品:XXXX软膏三批,批号为、、。4.1.2稀释剂:PH7.0无菌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配法:照(05版药典附录XIII C)配制; 0.9%无菌氯化钠溶液的配制:取氯化钠9.0g,加1000ml使完全溶解,分装,灭菌。 4.1.3实验仪器:无菌培养皿(直径9.0cm)、净化室、灭菌锅、无菌刻度吸管(10ml、1ml),水浴锅,试管(18×180),具塞三角瓶。 4.1.4验证用培养基营养琼脂培养基、甘露醇氯化钠琼脂培养基、胆盐乳糖培养基、溴化十六烷基三甲铵培养基、玫瑰红钠培养基。 4.1.5验证用微生物名称及编号 菌珠名称传代次数 大肠埃希菌MCC(B)44102 金黄色葡萄球菌CMCC(B)26003 枯草芽孢杆菌CMCC(B)63501

临床微生物学检验名词解释

1.微生物microorganism:是存在于自然界的一大群形体微小、结构简单、肉眼直接看不见,必须借助光学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放大数百至数万倍才能观察到的微小生物。 2.微生物学microbiology:是生物学的一个分支,是研究微生物的类型、分部、形态结构、生命活动及其规律、遗传、进化,以及人类、动物、植物等相互关系的一门科学。 3.医学微生物学medical microbiology:主要是研究与医学和疾病有关的病原微生物的生物学特性、致病性、免疫性,以及特异性诊断和防治措施的学科,目的是控制和消灭微生物引起的感染性疾病,以保证和提高人类的健康水平。 4.细菌L型bacterial L form:细菌在体内外受到各种直接或间接的理化或生物因素影响后导致细胞壁肽聚糖直接破坏或合成被抑制进而形成一种细胞壁缺失或缺陷的细菌。 5.?原生质体protoplast:细菌变成为L型后,细胞壁完全缺失,细菌仅被一层细胞膜包裹。 6.原生质球spheroplast:源于革兰阴性菌的L型。 7.中介体mesosome:细菌细胞膜可内陷形成一种特有的结构,是部分胞膜折叠形成的泡囊状、管状或薄层状结构,在电子显微镜下方能看到。 8.?质粒plasmid:是细菌染色体外的遗传物质,存在于细胞质中,是小的双股闭合环状DNA分子,可独立于染色体存在并复制,也可整合到染色体上。 9.芽孢:很多革兰阳性菌在一定条件下可在菌体内部形成具有多层膜包裹的原型或卵圆形的小体,是细菌代谢处于相对静止状态、维持生存、具有特殊抵抗力的休眠结构。 10.热原质pyrogen:是细菌合成的一种注入人体或动物体内能引起发热的的物质。 11.?噬菌体bacteriophage or phage:是感染细菌、真菌、放线菌和螺旋体等微生物的病毒,只能在活的宿主菌内复制,噬菌体的DNA不仅随着它的感染可在宿主菌之间及宿主菌与噬菌体之间传播,而且还能赋予宿主菌某些生物学性状。 12.?毒性噬菌体virulent phase:为感染宿主后,能在宿主菌细胞内独立复制增殖,产生许多子代噬菌体并最终裂解细菌的噬菌体。 13.溶源性细菌lysogenic:染色体上有前噬菌体的细菌。 14.溶原性噬菌体lysogenic phase:为感染宿主菌后,将其基因组整合到宿主菌染色体上或像质粒存在于细胞之中,随细菌的DNA复制而复制,并随细菌的分裂而传代的噬菌体。15.转座子transposon,Tn:是一类在细菌的染色体、质粒或噬菌体之间自行移动的遗传成分,是细菌基因组中一段特异的具有转位特性的独立DNA序列。 16.突变mutation:是细菌遗传物质的结构发生突然而稳定的改变,导致的变异可传于后代。 17.?转化transformation:是供体菌游离的DNA片段直接进入受体菌,使受体菌获得新的性状。 18.?接合conjugation:是细菌通过性菌毛相互连接沟通,将遗传物质(质粒)从供体菌转移给受体菌。 19.?转导transduction:是以温和噬菌体为载体,将供体菌的遗传物质转移到受体菌中,使后者获得新的性状。 20.?溶原性转换lysogenic conversion:是侵入细菌的噬菌体在溶原期可以前噬菌体形

微生物限度检查法应用指导原则

微生物限度检查法应用指导原则 为更好应用微生物限度检查法(附录ⅪJ),特制定本指导原则。 微生物限度检查法可用于判断非规定灭菌制剂及原料、辅料是否符合药典的规定,也可用于指导制剂、原料、辅料的微生物质量标准的制定,及指导生产过程中间产品微生物质量的监控。本指导原则将对标准和方法中的特定内容及标准的应用做进一步的说明。 1.微生物限度检查过程中,如需要使用表面活性剂、灭活剂及中和剂,在确定其能否适用于所检样品及其用量时,除应证明该试剂对所检样品的处理有效外,还须确认该试剂不影响样品中可能污染的微生物的检出(即无毒性),因此无毒性确认试验的菌株不能仅局限于验证试验菌株,而应当包括产品中可能污染的微生物。 2.供试液制备方法、抑菌成分的消除方法及细菌、霉菌及酵母菌计数方法应尽量选择微生物限度检查法中操作简便、快速的方法,且应避免损伤供试品中污染的微生物。对于抑菌作用较强的供试品,在供试品溶液性状允许的情况下,应尽量选用薄膜过滤法进行试验。 3. 微生物限度检查法(附录ⅪJ)收载的离心沉淀法仅适用于制备细菌计数或控制菌(细菌)检查用的供试液,规定的500转/分钟、不超过3分钟只用于去除供试液中的沉淀物。采用该方法时,供试液中的样品颗粒大小、粘稠度及污染的微生物大小,转速等直接影响着样品中微生物的回收,易造成检验结果不能真实反映供试品的污染情况。因此,供试液制备时尽量避免使用该方法,更不宜采用高速离心沉降集菌。 4.对照培养基系指按培养基处方特别制备、质量优良的培养基,用于培养基适应性检查。由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研制及分发。 5. 进行验证试验时,若因没有适宜的方法消除供试品中的抑菌作用而导致微生物回收的失败,应采用能使微生物生长的更高稀释级供试液进行方法验证试验。此时更高稀释级供试液的确认要从低往高的稀释级进行,但最高稀释级供试液选择应根据供试品应符合的微生物限度标准和菌数报告规则,如供试品应符合的微生物限度标准是1克细菌数不得过1000cfu,那么最高稀释级是1:10-3。

微生物限度检查办法验证方法

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验证方案 1. 目的: 为确认所采用的方法适合于该药品的微生物限度检查,包括细菌、霉菌及酵母菌计数和控制菌检查,特制定本验证方案,通过比较试验菌的恢复生长结果,来评价整个检验方法的准确性、有效性和重现性,以确认供试品在该实验条件下无抑菌活性或其抑菌活性可忽略不计,所采用的方法适用于该品种的微生物限度检查。 验证过程应严格按照本方案规定的内容进行,若因特殊原因确需变更时,应填写验证方案修改申请并报验证领导小组批准 2. 范围: 本验证方案适用于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的验证。 3. 规范性引用文件: 根据《中国药典》2010 年版二部附录ⅪJ 微生物限度检查法的要求,由于某些供试品具有抗菌活性,在建立微生物检查方法或产品的组分发生改变或原检查法的检验条件发生改变时,可能影响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必须对供试品的抑菌活性及测定方法的可靠性进行验证。 4. 验证实施: 4.4.1 试验前的准备: 4.4.1.1 试验用具的准备:将试验需用的试管、刻度吸管、薄膜过滤器、滤膜(孔径 0.22um、直径50mm)、平皿、空三角瓶、称量纸等,用牛皮纸包扎好后,放于湿热灭菌器中,在121℃,灭菌30 min,在3 天内使用。 4.4.1.2 试验用培养基的制备:取适用性检查合格的营养琼脂培养基、玫瑰红钠琼脂培养基、营养肉汤培养基、胆盐乳糖培养基(BL)、改良马丁琼脂培养基、4- 甲基伞形酮葡糖苷酸培养基(MUG)等脱水培养基,按照相应的配制说明,用纯化水配制、分装后,在 2 小时内,放于湿热灭 菌器中,在121℃,灭菌15 min,在3 周内使用。 4.4.1.3 试验用稀释剂/ 缓冲液、冲洗液的制备:取在有效期内的试剂,按照相应的配制方法, 配制pH7.0无菌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0.9%无菌氯化钠溶液、0.05%(ml/ml )聚山梨酯80的 0.9%无菌氯化钠溶液等,用纯化水配制,加热使溶,过滤,分装,在121℃,灭菌15 min,在3

临床微生物与检验名词解释

临床微生物与检验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1、CPE:细胞病变效应,当病毒在宿主细胞增值时引起的细胞形态学的改变,常见细胞变圆,聚集,坏死,脱落等. 2、Dane颗粒:又称大球形颗粒,是完整的感染性病毒颗粒,呈球形,直径为42nm,具有双层衣壳.外衣壳相当于一般病毒的包膜,由脂质和蛋白质组成,镶嵌有HbcAg前S抗原. 3、EB病毒:一种疱疹病毒。引起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并与伯基特(Burkitt)淋巴瘤、鼻咽癌以及多种淋巴瘤的发生有密切关系 4、E实验:是一种结合稀释法和扩散法原理对抗微生物药物直接定量的药敏实验技术. 5、H3N2型流感病毒的检验步骤:①标本采集与处理:无菌收集拭子或咽喉含涑液,用青霉素和链霉素处理消除杂菌;②鸡胚接种:将标本接种于9-11日的鸡胚中,初次接种于鸡胚的羊膜腔,传代培养接种尿囊腔,33-34℃培养2-3天,收集羊水或尿囊液;③血凝试验:甲型流感病毒能凝集人O型,鸡和豚鼠的红细胞,显阳性接着作血凝抑制试验;④血凝抑制试验:可确定病毒的型和亚型,用相应的特异性抗体如抗体H3去做试验,阳性者再确定N2. 6、HbsAg:表面抗原,大量存在于感染者血液中,是HBV感染的主要标志,具有良好的抗原性,也是制备疫苗的主要成分. 7、HIV:又称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是引起艾滋的病原体,形态为球形,包膜含有两种蛋白gp120和gp41,容易发生变异,病毒核心呈圆锥状,含有两条相同的RNA、核衣壳蛋白及逆转录酶等. 8、Nagler反应:卵磷脂酶具有抗原性,它的活性可被相应的抗血清所抑制.测定时在乳糖卵黄牛乳琼脂平板的半侧涂以A型产气荚膜梭菌与A型诺维梭菌混合抗毒素,而后从未涂抹康堵塞的一侧向涂抹抗毒素的一侧接种待测菌,厌氧培养18h后观察. 9、OT试验:是用结核菌毒素来测定机体能否引起皮肤迟发性过敏反应的一种试验,以判断机体对结核杆菌有无免疫力. 10、O抗体和H抗体的变化特点判断肥达试验的结果?若O、H凝集效价均超过正常值,则肠热症的可能性大,若两者均低,肠热症的可能性小,若O不高H高,可能预防接种或非特异性回忆反应,若O高H不高,则可能感染早期或与伤寒沙门菌O抗原有交叉反应的其他沙门菌感染。 11、SPA:即葡萄球菌的A蛋白,90%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细胞壁上含有此蛋白,能与IgG的Fc段非特异性结合,具有介导抗吞噬和协同凝集的作用. 12、白喉杆菌体外毒力试验的原理、方法及结果判断。①琼脂平板毒力试验。将含有20%牛血清肉汤琼脂分注与平皿中,每只平皿10ml,50℃冷却,在凝固之前,将浸有白喉抗毒素血清稀释液的滤纸条沉于琼脂内,制成平板(Elek平板)。在与滤纸条相垂直的方向将待检菌画直线接种,划线宽度约6-7mm,两端与皿壁连接。同时,与之相距10mm处平行划线接种一标准产毒菌株,作为阳性对照。37℃培养24-48小时,若菌苔两侧出现斜向外延伸的乳白色沉淀线,并与其邻近的标准产毒株的沉淀线相吻合,则为产毒株。②SPA协同凝集试验:将白喉抗毒素IgG先吸附在SPA上,再加入待检菌培养物上清液。若有白喉外毒素,则与SPA-IgG结合出现可见的凝集反应。③对流电泳:将已知的白喉抗毒素和待检菌培养液分置琼脂板两孔之中,电泳30min后,若两孔之间出现白色沉淀线,表明待检菌为产毒株。 13、白喉杆菌异染颗粒:在细胞内呈颗粒状,主要成分为RNA及嗜碱性的多偏磷酸盐,因亚甲蓝染色时不同于菌体着色,呈紫色而得名,或称迂回体。由于常见于白喉棒状杆菌,位于菌体两端,故又称极体,有助于鉴定 14、白色念珠菌感染的微生物检查方法及结果分析。①直接镜检可见革兰阳性、圆形或卵圆形芽生孢子及假菌丝②分离培养在沙氏培养基上形成乳白色或淡黄色类酵母菌落,镜检可见假菌丝及成群的卵圆形芽生孢子③血清学实验可检测多种假丝酵母菌的抗体,应用ELISA或胶乳凝集实验可检出白假丝酵母菌细胞壁甘露聚糖。④动物实验将白假丝酵母菌悬液1ml经尾静脉或腹腔注入小鼠或耳静脉注入兔体内,5-7天后动物死亡,解剖发现肾、肝等有脓肿。 15、包涵体:包涵体即表达外源基因的宿主细胞,可以是原核细胞,如大肠杆菌;也可以是真核细胞,如酵母细胞、哺乳动物细胞等。包涵体是病毒在增殖的过程中,常使寄主细胞内形成一种蛋白质性质的病变结构,在光学显微镜下可见。多为圆形、卵圆形或不定形。一般是由完整的病毒颗粒或尚未装配的病毒亚基聚集而成;少数则是宿主细胞对病毒感染的反应产物,不含病毒粒子. 16、鞭毛:是从细菌细胞膜伸出于菌体外的细长弯曲的蛋白丝状物,是细菌的运动器官,见于革兰阴性菌、弧菌和螺菌。 17、变形杆菌属:是一群动力活跃、产硫化氢、苯丙氨酸脱氢酶和脲酶均阳性的细菌.广泛存在于泥

微生物检验方法验证方案

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平皿法) 验证方案 目录 一、验证方案的制定 二、验证方案的起草与审批 三、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平皿法)验证方案 1.验证目的和原理 2.验证方法步骤 3.试验实施 3.1试验前的准备 3.2验证试验操作 3.3试验结果 4.验证结果评价分析

5.附件 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平皿法)验证文件一、验证方案的制定 二、验证方案的起草与审批 1验证方案的起草

2.验证方案的审核与批准 验证方案审核人:审核日期:年月日验证方案批准人:批准日期:年月日三、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平皿法)验证方案 1.验证目的和原理 1.1 验证目的 为确认所采用的方法适合于该药品的细菌、霉菌、酵母菌数的测定,特制定本方案。验证过程应严格按照本方案规定的内容进行,若因特殊原因确需要变更时,应报验证委员会批准。 1.2 原理 通过比较试验4组中试验菌的恢复生长结果来评价整个检验方法的准确性、有效性和重现性。 2.验证方法步骤 2.1验证前的准备进行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平皿法)验证前,所有的平皿和稀释剂都应该严格按照相关的灭菌程序消毒,以确保其对试验的结果没有影响。试验菌应包括G-、G+、酵母菌和霉菌类微生物以基本覆盖样品中可能存在的微生物。 2.2验证试验的操作计划用3个不同批号产品按照微生物限度检测方法进行平行试验,通过计算回收率来判断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是否对产品有影响。 2.3试验结果可接受标准用标准菌株评价方法“尿素维生素E乳膏的微生物限度检查”对检品中微生物的抑制性,试验结果应显示3次独立的平行试验中,稀释剂对照组的菌回收率应不小于70%,试验组的回收率也不低于70%。 3.试验实施 3.1试验前的准备 3.1.1主要仪器设备:高压蒸汽灭菌器、恒温烘干箱、净化工作台、生物安全柜、

微生物限度检查法验证方案模板

文件编号:SVP YF-0-01-00
验证文件
******微生物限度 检查法验证方案
********有限责任公司

1/11
验 证 文 件
目 录
1 2 3 4 5 6 7 8 9
适用范围 目的 概述 验证所需要的仪器设备及文件 可接受的限度范围标准 测试方法 异常情况处理 测试结果 结论
10 再验证周期 11 附表

2/11
验 证 文 件
1 适用范围 本验证方案适用于******微生物限度检查法的验证。 2 目的 建立该产品的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并对其有效性进行评价,确保试验方法的 完整性,保证检验结果的可靠性。 3 概述 3.1******处方中含有盐酸氨基葡萄糖以及常用辅料等成分,文献报道盐酸氨基葡 萄糖有抑菌活性。根据以上特点,按《中国药典》2010 年版附录Ⅺ J《微生物限度 检查法方法》的“供试品的制备”项下需用特殊方法制备供试液中(6)制备供试 液。“细菌,霉菌,酵母菌计数”项下检查法 2 薄膜过滤法进行细菌,霉菌及酵母 菌的计数方法验证,控制菌检查项下控制菌的检查法验证。 3.2 验证时间:************批平行三次试验。 4 验证所需要的仪器设备及文件 4.1 验证需用仪器设备 器具名称 电热恒温培养箱 多用生化培养箱 蒸汽灭菌器 规格型号 HG101-3 SP-80 ZDX-35B 检定日期 检定单位 有效期
4.2 验证所需要的文件及存放地方 资料名称 《HG101-3 电热恒温培养箱操作维护保养 SOP》 《SP-80 型生化培养箱操作维护保养 SOP》 《ZDX-35B 蒸汽灭菌器操作维护保养 SOP》 《微生物限度检查法 SOP》 5 可接受的限度范围标准 5.1******微生物限度检查质量标准 项目 细菌总数 霉菌、酵母菌 标准规定 ≤1000 个/g ≤100 个/g 存放地点

临床微生物学检验考试重点知识总结

1、潜伏感染:若宿主与病原体在相互作用过程中暂时处于平衡状态,病原体潜伏在病灶内或某些特殊组织内,一般不排出体外,称为潜伏感染。 2、抗生素相关性腹泻,严重时引起伪膜性肠炎、真菌性肠炎、葡萄球菌肠炎等,如果肠道正常菌群破坏后艰难梭菌异常增长并分泌肠毒素,则可损伤肠粘膜引起伪膜性肠炎。 3、病原菌的毒力包括侵袭力和毒素。病原菌在宿主间传播、侵袭、定植并逃逸免疫的能力,称为侵袭力。 4、细菌的大小以微米(um)为测量单位。 5、球菌呈圆球形、近圆球形、矛头状或肾形。 6、观察细菌动力可用悬滴法或压滴法在显微镜下直接观察其运动,也可将细菌穿刺接种半固体培养基观察动力。鞭毛染色 7、鞭毛可鉴别细菌,糖萼可作为细菌的鉴定和分型。 8、芽孢的功能:⑴热力、干燥、辐射、化学消毒剂等具有强大的毒抗力。⑵以是否杀死芽孢作为物品消毒灭菌判断效果的指标。 ⑶芽孢在菌体的位置和直径大小随菌种的不同,这种形态特点有助于细菌鉴别。 9、生长曲线:细菌接种到液体培养基后以二分裂法进行繁殖。以倾注平板法计数孵育后的菌落数可换算出菌落形成单位,连续检测细菌不同培养时间的CFU,以CFU为纵坐标,培养时间为横坐标可以作出一条反映细菌生长数的变化规律曲线,称生长曲线。 10、生长曲线分为四期:

⑴迟缓期:是细菌适应环境的过程,为细菌的分裂繁殖做好准备。⑵对数生长期:细菌以最大的速率生长和分裂,细菌数量对数增加。此期细菌代谢活跃而稳定,其大小、形态、染色性和生化反应典型,对外界因素反应敏感,是检测细菌生物学性状和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的适宜阶段. ⑶稳定期:生长繁殖菌数和死亡数处于动态平衡,此期细菌合成较多的代谢产物(如抗生素).⑷衰亡期:细菌死亡速率逐步增加,死亡数大于增加数,一般不用该期的细菌做鉴定和研究工作。 11、细菌的遗传物质包括染色体、质粒。病毒的基本结构包括核心、衣壳。辅助结构是包膜,包膜对乙醚是敏感的,若呈阳性,则说明有乙醚存在。 12、营养体呈单细胞类型的真菌又称酵母菌。 13、营养体呈多细胞类型的真菌是由菌丝和孢子交织组成,称为丝状菌或霉菌。 14、细菌的科学名称的生物双名式,有一个属名和一个种名构成,属名在前,是名词,首字母大写;种名在后,是形容词。例如Mycobecterium tuberculosis(结核分枝杆菌) 15、病原学检测(标本采集的原则):⑴尽早采集:一旦怀疑细菌感染,应及时采集标本进行细菌学检验。⑵选择不同采集时机和标本种类:根据临床症状和流行病学资料可预测感染性疾病的病原体,根据病程和感染部位的不同,选择合适时机采集不同种类标本。⑶在抗生素应用前采集:应尽可能在抗生素留取前标本。⑷遵守无菌操作:应严格注意无菌操作,不得被其他部位细菌污染。盛放标本的容

临床微生物检验知识点

临床微生物检验 1、微生物的分类:(三型八大类)**全部是重点** 2、(正常菌群)条件致病性微生物——临床上多引起内源性感染。 3、G+菌特有成分:磷壁酸(重要表面抗原,可用于细菌血清学分型)(外毒素) 4、G-菌特有成分:外膜层(由脂多糖(内毒素)、脂质双层(磷脂)、脂蛋白) 5、G+菌和G-菌细胞壁的共同成分是肽聚糖。结构由聚糖骨架、四肽侧链和五肽交联桥(G-菌无。是溶菌酶、青霉素作用部位) 6、细菌的主要遗传物质:核质(染色体)、质粒(存在于胞质,双链闭合环状DNA分子)、转位因子 7、细菌特殊结构:荚膜(保护,致病,抗原性,鉴别)、芽胞、鞭毛(运动器官)、菌毛(普通菌毛—粘附,致病性;性菌毛—接合方式转移遗传物质) *将芽胞是否被杀死而作为判断灭菌效果的指标 8、L型(细胞壁缺陷)菌落:①“油煎蛋”(荷包蛋)样菌落(典型L型细菌)。②颗粒型菌落(简称G型菌落)③丝状菌落(简称F型菌落)。高渗环境生长。(环丙沙星) 9、自营菌:以无机物为原料;异营菌(腐生菌:以无生命的有机物质为营养物质;寄生菌:以宿主体内有机物为原料),所有致病菌都是异营菌。 10、细菌营养物质:水、碳源、氮源、无机盐类和生长因子。 11、细菌个体的生长繁殖方式:无性二分裂,在对数期以几何级数增长 12、细菌分类(伯杰)等级依次为界、门、纲、目、科、属、种(最小分类单位)。 13、常用的细菌培养方法是:需氧培养法、二氧化碳培养法和厌氧培养法; 14、通常由正常无菌部位采取的标本接种血平板,置于空气或含5%~10%CO2的气缸中培养,大部分细菌可于24~48h生长良好。 15、血清学诊断时,一般要在病程早期和晚期分别采血清标本2~3份检查,抗体效价呈4倍或以上增长才有价值。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