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圣索菲亚大教堂详细资料

圣索菲亚大教堂详细资料

圣索菲亚大教堂详细资料
圣索菲亚大教堂详细资料

圣索菲亚大教堂详细资料

拜占庭建筑的典型代表

用帆拱技术建造杰出建筑代表就是位于君士坦丁堡的圣索菲亚大教堂(Santa Sophia,公元532年--537年)。该教堂时查士丁尼大帝所建的毁于公元532年地震的教堂旧址上新建的拜占庭帝国宫廷教堂。建筑师为小亚细亚人安提莫斯(An themius of Tralles)和伊索多拉斯(Isidorus of Miletus).圣索菲亚大教堂属于集中式教堂,东西长77米,南北长71.7米,接近正方形平面,有一座中殿和两条长侧廊,中央大穹窿直径32.6米,穹顶距地54.8米,有40条砖起肋筋,架设于4个7.6米宽的大柱墩上,巨大的水平推力由东西两个半穹窿和南北各两个大柱墩来平衡,而每个半穹窿又由3个附属的小圆顶相扶持。结构关系明确,受力合理,课件当时的设计师和匠人们已经掌握了相当的结构受力的分析能力。由于穹顶的负荷由帆拱传递,使得穹顶下方开设一整圈窗来满足教堂的中央区域的采光成为可能。圣索菲亚大教堂的浅圆顶下方开了40扇窗,倾泻而下的光线使穹顶变得轻盈,好像悬浮在哪里,再加上从外侧殿堂的窗户穿过拱门和侧廊上方的高侧窗洒进来的光线,使教堂内部的各个角落都很明亮,使内部的装饰熠熠生辉,金碧辉煌。圣索菲亚大教堂内部的流动的复合控件,比起古罗马的万神庙单一的封闭空间,结构上可算是一大进步,因此也非常适合拜占庭帝国宫廷举行重要典礼时的要求。公元1453年,君士坦丁堡被土耳其人占领之后,大教堂改为清真寺,并在其四角加建了宣礼塔(或称邦克楼)。

受拜占庭建筑风格影响的东欧建筑

随着东正教的传播,拜占庭集中式构图的教堂在俄罗斯、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塞尔维亚等国家流行起来,而这些国家结合自身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逐渐发展起具有自身特色的建筑形式。

公元8世纪—9世纪,原定居于东欧的东斯拉夫部落建立了以基辅为中心的封建制基辅罗斯公园,并同拜占庭帝国在经济、军事、宗教、文化等方面保持着密切联系,因此建国后建造的教堂结合了拜占庭教堂的经验和斯拉夫的传统。例如位于基辅的圣索菲亚大教堂(Santa Sophia,1018年---1037年)是弗拉基米尔大公定基督教为国教后的第一座石造教堂,平面近长方形,东面有五个半圆形神坛,外墙厚重,开窗较小,设置了13个高低错落的位于高鼓座上、跨度不大的浅穹顶(代表基督的大穹顶和代表12个门徒的小穹顶),内部主要采用湿粉画装饰,局部配些彩色镶嵌画。整个建筑具有浓厚的后期拜占庭风格。12世纪末,俄罗斯形成了自己民族的建筑特点。由于地处高纬度的寒冷地区,冬季的大雪容易把浅圆顶压垮,所以逐渐由浑圆饱满的洋葱形圆顶(onion dome)或称战盔式穹顶取代了浅圆顶。其做法仿效威尼斯的圣马可大教堂,在内层穹顶外用木构架支起铅或铜的外壳。同时,平面也多采用三开间、三进深的模式,每个里面都让拱顶超出山墙,形成三个半圆屋顶的尽端,富有变化。典型的实例如诺夫哥罗德附近的斯巴斯---捏列基扎教堂(1198年---1199年)和尼尔河畔的波克洛伐教堂(1165年---1166年)。前者以飘逸灵动的山墙和活泼舒展的造型著称,后者则以比例轻盈挺秀、风姿率真平易和丰富的外墙装饰而见长。为了突出教堂中央穹窿高高在

上的主体地位,把集中式竖向构图加以强化,更为了适应冬季大雪的荷载要求,俄罗斯又发展了自己民族特色的帐篷顶式样。例如为纪念伊凡雷帝诞生而建的位于科洛敏基斯的伏兹尼谢尼亚教堂(1532年),就采用了帐篷顶。教堂为一高塔式建筑,矗立于白色时才七成的基座上。塔高约62米,十字形平面到上部转变为八边形,顶部冠以帐篷是八角形尖塔。整个建筑挺拔向上,具有强烈的竖向升腾感。把洋葱形圆顶和帐篷顶运用到了极致的应属位于莫斯科克里姆林宫外红场南端的瓦西里·柏拉仁诺教堂(St.Basil’s Cathedral,1555年---1560年)了。它是俄罗斯中后期建筑的主要代表,是伊凡雷帝为纪念战胜蒙古侵略者而建,建筑师是A·巴尔马和波斯尼克。其内部空间狭小,但外观设计具有纪念性。中央主塔采用帐篷顶,高47米,塔楼以突起的扇形窗头线为边饰。周围有8个形状色彩和装饰各不相同的洋葱形穹顶,外观鲜艳活泼,具有节日气氛。此外,初建于15世纪的莫斯科的克里姆林宫内的建筑群也是俄罗斯民族建筑与拜占庭风格相结合的又一实例,包括乌斯平斯基教堂(1475年—1479年)、伊凡钟塔(1508年---1560年)和一些宫殿。

受拜占庭风格影响的教堂也可以再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塞尔维亚等其他东欧国家看到,他们的内部空间从中央穹窿到等臂十字,呈现层层降低的趋势。外立面装饰也喜好半圆山花,窗口周围设多层线脚,墙面的花式砌筑方法使外观更加华丽。

东罗马拜占庭文化后来影响俄罗斯文化。俄罗斯的前身就是基辅罗斯,在今之乌克兰的基辅和俄罗斯的诺甫哥罗德一带,造在公元8世纪就建立国家,后来演变成为俄罗斯。在这一大片土地上,其文化都属于拜占庭文化。

12世纪时建于厄尔河畔的波克洛伐教堂。它小巧玲珑,宁静含蓄,简洁挺秀,比例是那样的匀称,色彩和谐。洁白的墙面和金光闪闪的铜顶。

位于莫斯科红场一侧的华西里。伯拉仁内大教堂。建于1560年。它的外形丰富而独特,外部用红砖砌造,细部还用白石镶嵌。九个圆而尖的屋顶不但形式多样,而且色彩也十分丰富。顶的鼓座上还有花瓣形图案装饰起来,使建筑形象显得更加华美夺目富有动感和欢乐的情态。它既是教堂又是纪念性建筑。它有9个墩形的建筑组成,9个建筑的高地大小各不相同,但风格一致,从而形成了这种动感的、欢乐的气氛。

拜占廷虽然衰落以至灭亡了,但正教和以集中式构图为特征的正教教堂,在受拜占廷文化影响的地区如俄罗斯和东欧近巴尔干各国并没有消亡,得到了继承并有了一定发展。

我们以前经多次提到的所谓“集中式”,一般来说有应该有这么一些特点,即:

1.不但有纵轴线而且有横轴线,二者虽有主次,但差别不大,也即基本

是呈十字对称的,而不只是左右对称。

2.整个体量呈团块状,而不是在某一方向特别发展,更不是全不对称的

自由式。

3.团块中央一般应该被特别强调,是团块的构团中心,高高耸立,成为竖轴

线.如果以这样的标砖去衡量,君士坦丁堡的圣索菲亚教堂其实并没有

完全达到,因为就其外部形象而言,中央体量还不够高耸,没有充分

展现其作为构图中心的作用。圣马可教堂在这一点上就充分多了,在而罗斯则有更有充分表现。

4.建筑特点:

5.穹顶饱满、匀称舒展、垂直轴线、五个一组、集中构图

6.俄罗斯教堂:

7.木结构包金属外壳的战盔式穹顶、浑圆饱满、富有生气、

8.主体近似六面体、山墙飘逸活泼、形体敦朴舒展

9.南斯拉夫教堂:

10.窗口周围装饰线脚、内部空间层层降低、半圆形山花、墙面花式砌

筑、外部形体华丽且富于变化

各国名胜建筑大全

各国名胜建筑大全 中国——万里长城 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奇迹。自战国时期开始,修筑长城一直是一项大工程。据记载,秦王使用了近百万劳动力修筑长城,占全国人口的1/20!当时没有任何机械,全部劳动都得靠人力,而工作环境又是崇山峻岭、峭壁深壑。可以想见,没有大量的人群进行艰苦的劳动,是无法完成这项巨大工程的。长城连续修筑时间之长,工程量之大,施工之艰巨,历史文化内涵之丰富,确是世界其他古代工程所难以相比的。

俄罗斯——莫斯科红场 红场是俄罗斯首都莫斯科市中心的著名广场,位于莫斯科市中心,西南与克里姆林宫相毗连。原是前苏联重要节日举行群众集会和阅兵的地方。辟于十五世纪末,十七世纪后半期取今名。平面长方形,面积约4公顷。西侧是克里姆林宫,北面为国立历史博物馆,东侧为百货大楼,南部为瓦西里布拉仁教堂。临莫斯科河。列宁陵墓位于靠宫墙一面的中部。墓上为检阅台,两旁为观礼台。红场的知名度可以与天安门广场媲美。 澳大利亚——悉尼歌剧院

悉尼歌剧院不仅是悉尼艺术文化的殿堂,更是悉尼的灵魂,是公认的20世纪世界七大奇迹之一,是悉尼最容易被认出的建筑,来自世界各地的观光客每天络绎不绝前往参观拍照,清晨、黄昏或星空,不论徒步缓行或出海遨游,悉尼歌剧院随时为游客展现不同多样的迷人风采。悉尼歌剧院设备完善,使用效果优良,是一座成功的音乐、戏剧演出建筑。 印度——泰姬陵

泰姬陵是印度知名度最高的古迹之一,在今印度距新德里200多公里外的北方邦的阿格拉(Agra)城内,亚穆纳河右侧。是莫卧儿王朝第5代皇帝沙贾汗为了纪念他已故皇后阿姬曼·芭奴而建立的陵墓,被誉为“完美建筑”。它由殿堂、钟楼、尖塔、水池等构成,全部用纯白色大理石建筑,用玻璃、玛瑙镶嵌,绚丽夺目、美丽无比。有极高的艺术价值。是伊斯兰教建筑中的代表作。2007年7月7日,成为世界新七大奇迹之一。 德国——勃兰登堡门 勃兰登堡门位于德国首都柏林的市中心,最初是柏林城墙的的一道城门,因通往勃兰登堡而得名。现在保存的勃兰登堡门是一座新古典主义风格的建筑,由普鲁士国王腓特烈·威廉二世下令于1788年至1791年间建造,以纪念普鲁士在七年战争取得的胜利。自滑铁卢战役以后,勃兰登堡门逐步成为柏林的象征,也是德国国家的标志。做为唯一保存下来的柏林城城门,它见证了柏林、德国、欧洲乃至世界的许多重要历史事件。

(整理)哈尔滨的欧式建筑.

哈尔滨的欧式建筑 在我国的城市中,哈尔滨市一个比较特别的城市。哈尔滨被称为东方小巴黎,是一个具有异域风情的城市。在哈尔滨,有着许多不同于中式建筑的欧式建筑。走在哈尔滨的中央大街上,你可以看到起源于十五、六世纪的文艺复兴式建筑,十七世纪初的巴洛克式建筑、折衷主义建筑,以及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的新艺术运动建筑。囊括了西方建筑史上最有影响力的建筑流派。一股浓郁的异域风情扑面而来。 哈尔滨的建筑与哈尔滨的城市历史是分不开的。19世纪末,沙皇俄国通过不平等条约,获得了我国中东铁路的修筑权,哈尔滨就是随着中东铁路的修建而崛起的。 中东铁路是俄国修建在中国境内的一条铁路。整体呈丁字形。以哈尔滨为中心,西至满洲里,东至绥芬河,南至大连。是从俄国西伯利亚铁路在中国境内的一段。它严重的侵犯了中国的领土主权和利益。中东铁路的大体形状如图所示:

1897年,俄国开始以哈尔滨为中心开始修筑中东铁路,于是哈尔滨作为城市开始发展,大量的俄罗斯人也就随之涌入了哈尔滨。1903年,日本与俄国在中国东北展开了日俄战争。俄国战败,随之,俄国在哈尔滨的影响也随之减弱,于是大量的各国移民来到哈尔滨,各国移民共有16万之众,人数众多的侨民与中国人共同生活在这座新兴的城市中,哈尔滨的繁华也盛极一时,哈尔滨虽有东方小巴黎之称。1918年俄国内战时候,有战败的俄国官兵流亡到哈尔滨,又有大量的俄国难民涌入这里,于是,哈尔滨形成了大量白俄罗斯人和犹太人聚居地,在这些难民之众,有着大量的知识分子,,他们在这里办俄国学校,出版俄文书籍,杂志,他们带来了浓郁的俄国文化。 当年,侨民聚居的地方就是今天的哈尔滨市道外区,在这里分布着大量的欧式建筑,建筑风格各异,极具美感。 一、圣索菲亚大教堂 圣索菲亚教堂位于哈尔滨市道里区,是哈尔滨的标志性建筑。圣索菲亚教堂是一座拜占庭风格的教堂,始建于一九零七年三月,是沙俄东西伯利亚第四步兵师修建的随军教堂。一九一二年改建成砖木结构教堂。一九二三年九月二七日,圣·索菲亚教堂易地现址进行第二次重建,由俄罗斯建筑师克亚西科夫设计,历时九年,一九三二年一一月二五日落成。1996年11月,该教堂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7年6月,教堂被修复并作为哈尔滨市建筑艺术馆向公众开放。

外国美术史

外国美术史 古代两河流域 古代两河流域的主要文明及时期 苏美尔-阿卡德时期(公元前3500——公元前2015) 古巴比伦时期(公元前1894——公元前1595) 亚述时期(公元前9世纪——公元前612) 新巴比伦时期(公元前626——公元前539) 古代埃及 古代埃及绘画和雕刻艺术的主要程式特征是什么。 雕塑:1,姿势必须保持直立,双臂紧靠躯体,正面直对观众;2,根据人物地位的尊卑决定比例的大小;3,人物着重刻画头部,其他部位则非常简略;4,面部轮廓写实,又有理想化的修饰,表情庄严,感情表现很少;5,雕像着色,眼睛描黑,有的眼睛用水晶,石英等材料镶嵌,以达逼真效果。 绘画:1,正面律,表现人物头部为正侧面,眼为正面,肩为正面,腰部以下为正侧面;2,横带状排列结构,用水平线划分画面;3,根据人物尊卑安排比例大小和构图位置;4,填充法,画面充实,不留空白;5,固定的色彩程式,男子皮肤多为褐色,女子多为浅褐色和淡黄色,头发为蓝黑色,眼圈为黑色。 古代埃及建筑遗存有哪些。 金字塔:eg:吉萨金字塔群。最大金字塔:胡夫金字塔塔高146.6m,四边各长233m 石窟墓穴:大量位于底比斯山谷中,外部为依山而建的梯形享殿 神殿:卢克索神庙和卡纳克神庙;阿布-辛姆贝勒神庙 方尖碑:法老谢努赛尔特一世的方尖碑最为著名 享殿:哈特谢普苏特女王享殿 古代爱琴海美术 爱琴文明的发现 两位功臣:德国考古学家施里曼和英国学者伊文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考古发掘出迈锡尼文明遗址,米诺斯王宫遗址和大量的文物,说明:克里特文化是爱琴文化的源头,迈锡尼文化是克里特文化的继承,而季克拉基斯群岛是希腊

文化最早的发源地 爱琴文明的时间和地域范围 地中海东北部,包括巴尔干半岛南端,爱琴海上的众群岛,小亚细亚西部时间:公元前2600年到公元前1100年 爱琴文明的主要文化类型和典型遗址 克里特文化:分三段时期:米诺斯早期(公元前3000——公元前2100);米诺斯中期(公元前2100——公元前1580);米诺斯晚期(公元前1580——公元前1100),克里特岛;主要遗址:米诺斯宫,内部结构复杂,设施完善,有优美的壁画 迈锡尼文化(公元前1600——公元前1100)巴尔干半岛南端;主要遗址:迈锡尼卫城及其著名的“狮子之门”。 古代希腊美术 古代希腊美术风格时期的划分 1,荷马时期(公元前12世纪——公元前8世纪) 2,古风时期(公元前7世纪——公元前6世纪) 3,古典时期(公元前5世纪——公元前4世纪) 4,希腊化时期(公元前14世纪末——公元1世纪) 几何风格时期(荷马时期)陶器纹样特征,典型器物 特征:造型简朴,大小不一 代表:迪皮龙瓶 古代希腊瓶画的三种风格,典型器物 1,东方风格,双耳细颈陶瓶 2,黑绘风格,阿克琉斯和埃阿斯玩骰子 3,红绘风格,基里克斯陶杯 古代希腊建筑的柱式和特点,主要遗址 多力克:无柱基,柱身粗壮,由下往上逐渐缩小,柱头由方形柱冠和圆盘组

哈尔滨圣索菲亚大教堂导游词3篇

哈尔滨圣索菲亚大教堂导游词3篇 教堂的墙体全部采用清水红砖,上冠巨大饱满的洋葱头穹顶,统率着四翼大小不同的帐篷顶,形成主从式的布局,四个楼层之间有楼梯相连,前后左右有四个门出入。 下面是为大家带来的,希望可以帮助大家。 篇一:哈尔滨圣索菲亚大教堂导游词先生们、女士们:展现在您面丽的是匹尔地匹取人浏尔止戮兰—圣?索菲亚教堂。 那么,为何能在哈尔滨修建这样一座大教堂呢?20世纪初叶,随着中东铁路建成通车,哈尔滨迅速成为中国近代一座有国际影响的北方大城市,华洋杂处,商贾云集,东正教空前发展,建立了许多教堂,始建于1907年3月的索菲亚教堂就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一座。 索菲亚教堂原是沙俄东西伯利亚第四步兵师修建的随军教堂,原为木制结构,规模较小。 随着东正教徒的增加,1923年9月索菲亚教堂在现址进行重建,1932年竣工,历时9年。 教堂通高53.35米,占地面积721平方米,教堂外观富丽堂皇,典雅脱俗,是拜占庭式建筑的典型代表。 现在,我们看到的修复后的教堂与当年教堂保持了一致风格,这巨型的洋葱头式大弯顶是典型的俄罗斯建筑的屋顶形式,宏伟壮观的构思可以同莫斯科典型的后期拜占庭式建筑—瓦西里教堂相媲美。 主弯顶的顶部距地面高度为48.55米,给人以耸人云霄、蓬勃向_L

的想像空间。 它那饱满而巨大的“洋葱头式弯顶在建筑中央构成了特殊球面,剖面最大直径为10米,形成巨大而丰满的室内空间,是教堂的画龙点睛之笔。 索菲亚教堂的篷顶以主窍顶为轴心,分布于主穹顶的前、后、左、右,四个帐篷大小不一,装饰十分精美,与主穹顶形成了主从结构,由若干连续拱券托起的篷顶,特别是“帐篷顶上火焰形尖券,以惯用的篷顶冠戴小洋葱头式请穹而结束的设计手法,既衬托出大穹顶的雄浑气势,又突出反映了整个外墙体华丽多彩的细部。 教堂的外墙体,采用平面十字不等臂对称布局。 外墙体主体为清水红砖结构的多面体,形体构造复杂,砌工精细。 墙体以大小套叠的砖砌拱券构成母体,组成的细部丰富而生动。 位于大穹顶下方的是一个16面体的大鼓座,鼓座的每一个侧面都开了一个高侧窗,檐口装饰线角为花瓣形和神乳体。 鼓座下部经过多层线角过渡到下层八面体的大柱墩。 底部棱、角、线和谐连接,为罗马风格的连续拱券的设计风格。 这儿十个窗两侧砌成的壁柱方圆相连,为整个建筑平添了几分异域风情。 下面,请跟我走进教堂。 教堂的内部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了君士坦丁堡的索菲亚教堂的穹顶气氛。

俄罗斯建筑文化对哈尔滨现代建筑发展的影响

俄罗斯建筑文化对哈尔滨现代建筑发展的影响 摘要:本文试图通过分析哈尔滨城市建筑发展的过程,通过对哈尔滨境内具体的俄式建 筑案例的分析,从而总结传统俄罗斯建筑文化在哪些方面影响到了哈尔滨建筑的发展以及是怎样影响的,并且进一步思考哈尔滨这样一座受外来文化影响之大的城市它的现代建筑未来该如何让发展的问题。 关键字:哈尔滨建筑俄罗斯建筑文化影响未来发展 一、哈尔滨的俄式建筑发展史 1. 哈尔滨俄式建筑风格的成因 哈尔滨的历史源远流长,它是一座从来没有过城墙的城市。也许由于这个原因,哈尔滨和俄罗斯这个邻居才会有那多交融、碰撞、共生。哈尔滨是一座因路而兴起的城市,100多年前,它还仅仅是中国东北边界的是一个不起眼的小渔村,但是伴随着中东铁路的修筑它由一个小渔村发展成现代化都市。 (上面两张图来自百度图片) 1898年6月28日中东铁路迁到这个工程的中枢地点——哈尔滨,这一天可以看做是哈尔滨这座城市正式开始创建的日子。伴随着京东铁路的开工,一大批俄国人来到这里,他们在这里生活并且开始大兴土木,他们不仅带来了先进的技术而且带来了俄罗斯特色文化。哈尔滨的各个方面都有着俄罗斯文化的身影,尤其在建筑方面,大批俄罗斯人来到这里建房造屋,一时间在哈尔滨的土地上俄式建筑如雨后春笋般出现,这些设计者头脑中沉淀了俄罗斯建筑文化的精华,他们大都采用尖塔、穹顶、帐篷顶、倒悬卷脚、雕花装饰等俄罗斯传统设计手法,形成了多姿多彩的俄

罗斯建筑造型,突显着哈尔滨这座城市浓郁的俄罗斯建筑风貌,哈尔滨也因此享有“东方莫斯科” 的美誉 2. 哈尔滨俄式风格建筑的形式 1) 木结构建筑风格 1920年以前的俄式建筑大多为木构建筑,其墙体或 用粗犷的原木水平重叠而成,或用质朴的内填锯末的板 夹墙,在檐口、山花、门窗、栏杆等部位做精致的木雕 花饰。如右图的圣·尼古拉教堂,该建筑带有浓郁的俄罗 斯民间建筑色彩,直入云霄的八面体帐篷,配以高低错 落的“洋葱头”式穹顶,错落有致,富有动感,构成了 整个建筑的和谐美。 典型的木构建筑还有江边带有浓厚童话色 彩的江上俱乐部,这个建筑群造型优美,错落 有致。俱乐部运用红、黄、蓝、绿等单纯鲜明 的颜色,仿佛是松花江上的童话王国。最显著 的特点还体现在建筑物木结构的装饰上,建筑 师将南美风格的翎毛花装点在建筑的柱廊,增 及异国情调。 极少数采用带城垛式女儿墙的砖石建筑,如建于1904的年外阿 穆尔军区司令部大楼等。 2) 砖木结构建筑风格 1920年以后的住宅建筑大多采用砖墙承重、人字木屋架的单层两 坡顶,清水墙上凸起一致的隅石、窗券额、涂刷统一的乳黄间白的色 彩,配上俄罗斯传统木雕饰,成整体协调、淳朴清新的俄罗斯民间格 调的住宅群体。 教堂建筑则主要采用红砖结构,上赋予饱满的洋葱头顶、峭拔的 帐篷顶或拜占庭式的圆穹顶,墙身和鼓座上装点着各种或圆或尖或花 瓣形的拱券和复杂精美的砖饰,从宏观体量到细部装饰都严谨的遵循 着俄罗斯教堂的型制。如右图的圣·索菲亚教堂等。 二、总结分析俄罗斯建筑文化对哈尔滨的影响方式 1. 整体性的影响 哈尔滨的城市规划由于政治原因,跳跃了《周礼?考工记》中记载的 “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这一中国 传统“方格网状”城市建设模板,而是引入了莫斯科的“环形放射性”路网 设计理念,最终形成“方格--半环--放射”混合型规划结构,俄罗斯设计师 并为新城设计了中轴线,在90度垂直相交的中轴线上规划出中心广场。 总结分析:放眼中国的大小城市,几乎每座城市都有俄罗斯式建筑的影子,但是却没有任何一座城市像哈尔滨一样把俄罗斯建筑模仿的这样理所当然,模仿的这样淋漓尽致,这种近乎完全照搬的模仿虽然给哈尔滨带来了繁荣,但是不是任何一个城市都有这样的发展潜质,这样的发展模式已经不再适合任何一座中国的城市。 2. 造型上的影响

圣索非亚大教堂

圣索非亚大教堂 简介 圣索非亚大教堂 索非亚大教堂建于东罗马皇帝Justinian统治时期(公元532年——公元537年),当时拜占庭帝国正处于鼎盛阶段。作为世界上十大令人向往的教堂之一—圣索菲亚大教堂与蓝色清真寺隔街相望。圣索菲亚教堂恢宏无比,充分体现出了卓越的建筑艺术,从而也成为了后来伊斯兰清真寺的设计模板。自拜占庭帝国衰落后,圣索菲亚大教堂已转变成了敬拜安拉的清真寺。如今,圣索菲亚大教堂是属于基督徒和穆罕默德信徒共有的一个宗教博物馆。阿亚索菲亚博物馆圣索菲亚大教堂现在被称为阿亚索菲亚博物馆(Ayasofya Muzesi),勿庸置疑的它是历史长河中遗留下来的最精美的建筑物之一。圣索菲亚教堂最初是由君士坦丁(Constantine)大帝建造,6世纪中又由朱斯特尼(Justinian)大帝再建,教堂主体呈长方形,占地面积近8000平方米,前厅有600多平方米,中央大厅则达5000多平方米。巨大的圆顶直径达33米,离地高55米。站在这里,其庄严肃穆似乎能使时光停滞,拜占庭文化的典范──马赛克画在此处可让游客一饱眼福。1975年,政府拨款对教堂进行全面修复。目前,圣索菲亚大教堂已经成为世界上最著名的教堂之一。 具体介绍 圣索菲亚大教堂坐落在蓝色清真寺对面。在1453年以前,一直是拜占庭 帝国的主教堂,此后被土耳其人占领,改建成为清真寺。拜占庭建筑最光辉的代表是君士坦丁堡的圣索菲亚大教堂,是东正教的中心教堂。是拜占庭帝国极盛时代的纪念碑。圣索菲亚大教堂是集中式的,东西长77.0米,南北长71.0米。布局属于以穹隆覆盖的巴西利卡式。中央穹隆突出,四面体量相仿但有侧重,前面有

夏季哈尔滨旅游攻略

夏季哈尔滨旅游攻略 哈尔滨夏季旅游必去景点 1 索菲亚教堂 典型拜占庭式建筑、哈尔滨建筑艺术馆 圣索菲亚大教堂是远东地区最大的东正教堂。它是目前中国保存最完美的典型拜占庭式建筑,这座诞生近百年的建筑宏伟壮观,古朴典雅,充溢着迷人的色彩。教堂内部现为哈尔滨市建筑艺术馆,展出了哈尔滨发展史上珍贵的照片。 旅游达人有话说 索菲亚教堂的晚上和白天都很值得欣赏,但是夜景更加漂亮,索菲亚教堂比想象中的小很多,但是很好看,值得一去! 这是典型的俄式风格教堂,有欧洲教堂的遗风,也有沙俄的特别之处,帐篷顶、洋葱头,拜占庭的穹顶、钟楼,不仅能感受到古老的欧洲宗教的神圣,也能感受到对某种信仰的崇敬。站在教堂周围,慢慢走来,任何一个角度,都可以留恋很久,任何一点元素,都能成为你心底记忆的触动。 2 中央大街步行街 亚洲最长、最繁华的艺术长廊 中央大街步行街是目前亚洲最长的,也是最繁盛的一条商业

步行街。最奇特的是中央大街上铺的石头,他是长方形条形石,但以纵向冲上铺满,还有街上71栋欧式及仿欧式的建筑颇有看点,巴洛克式、折衷主义,以及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的新艺术运动建筑统统在这里体现。这些建筑是西方建筑艺术的精华,称中央大街为一条建筑的艺术长廊也不为过。 说到中央大街,那么就一定要来说这条街上必吃的美食了! 马迭尔冰棍 马迭尔冰棍是哈尔滨的特色冷饮,仅在百年老街中央大街上的马迭尔冷饮厅出售,因此经常需要排队购买。马迭尔冰棍入口即化,甜而不腻,坚持使用传统工艺制作,百年来味道始终如一。 旅游达人有话说 印象最深的还是马迭尔冰棍,没吃过就真的遗憾了,我从没想过大冬天的吃冰棍,更没想过在零下二十几度吃冰棍,吃了一根还想继续…… 锅包肉 锅包肉是正宗的哈尔滨菜肴。锅包肉原名“锅爆肉”,由于俄罗斯人常把“爆”字发音成“包”,久而久之“锅爆肉”就变成了“锅包肉”。锅包肉选用优质的猪里脊,裹上浆炸至金黄色。然后再在炸好的肉片外浇上酸甜的芡汁。成品色泽金黄,外酥里嫩,酸甜可口,很受食客们的欢迎。 红菜汤 红菜汤又叫罗宋汤,它起源于乌克兰,在俄罗斯、波兰等东欧国家很受欢迎。在哈尔滨的众多俄式西餐厅中都可以吃到。红菜汤以西红柿为主料,同时加入马铃薯、胡萝卜、洋葱、牛肉等

2019-2020学年部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 第3课 中古时期的欧洲 第二课时 教案

第二课时:拜占庭与俄罗斯 【教学目标】(以五大核心素养为据、结合课标分析、教材分析、学情分析)1.参照课本,识记封君与封臣的契约关系、特定仪式、政治意义;庄园的性质 与规模、人口与土地构成、庄园法庭的地位与作用基本史实。感知封君封臣制度、庄园与农奴制度所体现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唯物史观。 2.结合史料,用自己的话说出城市居民构成、自治方式、城市自治的影响,感 受材料体现的中世纪基督教的显赫经济与精神力量,提高史料实证的能力,把握城市与宗教对于王权强化的重要影响,培养论从史出的学习方法。 3.观察《拜占庭帝国图》,了解帝国发展基本历程,加深自身历史学习的时空 观念。在此基础上分析帝国兴衰的原因、启示(保守与创新);识记《查士丁尼法典》的构成与重要地位。认识到罗马法是重要的人类文化遗产,并且对古代西方社会和近代文明产生都有重要影响。培养正确对待和汲取人类优秀文化成果的情怀。 4.小组讨论,就“基辅罗斯”到“俄罗斯帝国”的历史进程制作年表,并科学 评价伊凡四世政治举措(特别是特辖领地制)在其中的作用,增强自身自主进行历史解释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1.西欧封建社会的两大主要特征(封君封臣与庄园制度); 2.基督教会与城市在中世纪的地位与王权的相互关系; 3.拜占庭帝国的法律成就与俄罗斯帝国伊凡四世的政治举措 (二)教学难点 1.从唯物史观角度看待基督教的显赫地位对于欧洲封建王权促进与阻碍的双重作用。 2.古今相映,在学习拜占庭帝国的“盛”与“衰”中建立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培养正确对待和汲取人类优秀文化成果的情怀。

【教学策略与方法】 1.教法: 讲授法、讲读法、图示法、演示法 2.学法: 听课法、阅读教材法、探究问题法、记忆法、练习法 3.教具: 黑板、多媒体、地图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讲述]:同学们好,在开始今天的课程之前啊,老师想给大家观看一组图片。[PPT展示]: 老师:这是上个月杜嘉班纳堪称“视觉盛宴”的时装展示,金色刺绣配上马赛克的宗教图案,这种风格源于哪里呢?事实上就来自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一大帝国---拜占庭,这是一个怎样的帝国、又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多少痕迹?以至于时至今日依旧被视为一种“时尚”。今天,就让我们以一名普通游客的身份走进拜占庭帝国、找寻历史足迹。 [设计意图]:结合身边时事、迎合学生兴趣,以“时装秀”吸引学生兴趣、自然过渡到拜占庭帝国的学习。 一、拜占庭帝国游记

哈尔滨建筑风格

因为在上个世纪初哈尔滨建市的时候,正是欧美盛行折衷主义建筑的时候,所以历史留给哈尔滨的欧式建筑当中有16世纪文艺复兴式,17世纪巴洛克建筑、18世纪的折衷主义建筑、19实际的新艺术运动建筑,式样繁多,数量也最多,这些建筑体现了西方建筑精华。 1、文艺复兴式建筑特点采用扁平的穹顶转角部入口,又以虚窗拱檐突出两侧中间入口,一虚一实,手法巧妙,窗口多采用爱奥尼式浅壁支撑拱形券额,扩大了窗口的视觉感。代表建筑中央大街书店; 2、巴洛克式建筑特点外观华丽,造型生动,装饰复杂,轮廓丰富,楼面都有精美的雕刻。楼顶的女儿墙,或是高低起伏、错落有致的实体墙,或是整齐排列的立柱长廊,或是通心雕刻的联体,或是一个或十几个分布均匀的大的造型。楼顶檐头匀称伸缩大度、层次鲜明、造型精巧。所有的窗檐门檐都有雕刻,窗户造型有长方形、椭圆形、长条形的,有的在两窗之间用壁柱状时,格外庄重典雅。代表建筑教育书店。 3、折衷主义建筑风格的主要特点是,博采众长,模仿历史上的各种建筑风格,自由组合成各种式样,所以被称之为“集仿主义”。虽然它没有固定的风格,但是它并没有摆脱古典主义风格的影响,特别是造型豪华、装饰精美的巴洛克建筑风格,成为折衷主义建筑风格的主体。代表建筑工人文化宫。 4、新艺术运动建筑特点是造型多采用弧线和曲线风格,摆线型大玻璃窗简洁明快。代表建筑马迭尔宾馆。 5、拜占庭式的特点是十字架横向与竖向长度差异较小,其交点上为一大型圆穹顶。穹顶在方形的平面上,建立覆盖穹顶,并把重量落在四个独立的支柱上,这对欧洲建筑发展是一大贡献。圣索菲亚大教堂是典型拜占庭式建筑。其堂基与罗马式建筑的一样,呈长方形,但是,中央部分房顶由一巨大圆形穹窿和前后各一个半圆形穹窿组合而成。代表建筑索菲亚教堂 6、新古典主义之希腊复兴式:新古典主义在檐口、栅花、线条等方面都是世界建筑精华的集大成者,在建筑比例上严格符合了人本的黄金比例,提倡复兴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建筑艺术装饰,在格式上与古典主义风格相仿,追求构图规则和经典而传统的建筑符号。东北烈士纪念馆。

【索菲亚大教堂的艺术特色及影响】

索菲亚大教堂的艺术特色及影响 圣索非亚大教堂的大圆顶离地55公尺高,而且在十七世纪圣彼得大教堂完成前,一直是世界上最大的教堂。圣索非亚大教堂的特别之处在于平面采用了希腊式十字架的造型,在空间上,则创造了巨型的圆顶,而且在室内没有用到柱子来支撑。更仔细的说,君士坦丁大帝请来的数学工程师们发明出以拱门、扶壁、小圆顶等设计来支撑和分担穹隆重量的建筑方式,以便在窗间壁上安置又高又圆的圆顶,让人仰望天界的美好与神圣。由于地震和叛乱的烧毁,圣索非亚大教堂经历过数次重修,尤其公元532年查士丁尼大帝投入一万名工人、3 2万黄金、并花费六年光阴将圣索非亚大教堂装饰得更为精巧华美。神圣的教堂是当时的城市中心,而统治者对教堂所投注的心力不难看出统治者藉由对宗教的奉献、夸示帝国的权力与财富,而对周遭地区施与影响力的用心。 公元692年教会会议中授与基督人像化的合法性,但公元730年罗马皇帝里奥三世(L eo III)颁布禁令,禁止圣母、圣子、圣徒、天使以人物形象出现,自此揭开了两派人马长达二百年间的血腥斗争,教堂里的画作遭破坏,画像的持有者和作画的工匠们也都遭到各种形式的迫害,更糟的结果是造成人与人的信赖关系瓦解,社会动荡不安。一直到九世纪中叶,教会重新解释,愿对画像给予敬意、信仰崇拜,这才逐渐消揖两派间的纷争,而这个日子也被称为“正统的胜利”(The Triumph of orthodoxy),每年在信仰东正教的国家里被盛大庆祝。然而雕刻艺术从来不曾得到教会的认可,因此可以说拜占庭艺术里,雕刻艺术并不存在。圣索非亚大教堂内部的装饰,除了各种华丽精致的雕刻之外,也包括运用有色大理石镶成的马赛克拼图。从公元四到六世纪开始,教会逐渐对教义与救赎的观念有渐深的认知,同时希腊罗马文化圈重视肖像与肉体美的传统也逐渐对基督教产生影响,信徒除了透过传统的谕言故事与象征手法来理解教义,也逐渐产生将圣母、圣子、圣徒等人物画像化的需求。教会中认为圣人的人物画像就等于触犯圣经中不得膜拜偶像的规定的一派,与另一派认为人物画像可以让信徒更容易理解神的精神、有助传教,两派间的歧异日渐加深。 修建圣索菲亚大教堂前后历时共7年多,耗资巨大,它代表着东罗马帝国建筑艺术的顶峰。教堂前部是一个华丽的庭院,周围有柱廊环绕,中央是水池。经过三联门便到了外前廊,其后就是宏伟的大前廊,分为两层,下层为新教徒与忏悔者使用,上层为教堂游廊的一部分。平面组合的正中为正方形,边长32.6米,周长183米,宽7.6米的大石柱筑起拱圈。上承托四个半圈,以支托大圆顶。大圆顶高15米,直径为32.6米。旁附两个半圆顶,中殿是椭圆形。该段最初因施工匆忙,穹顶曾一度倒塌,修复时增加了扶壁。但后人仍可从中了解到,它的结构成就和匠师对结构受力的分析能力都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现在让我们来看一看这座世界建筑的珍品吧。 其实最引人注目,还是其内部结构。圆顶用砖砌,外面覆盖着灰色的铅皮。墙身内部各处都贴上彩色的大理石,这些大理石分别从罗马、雅典、以弗等地运来,有白、绿、蓝、黑、红等颜色。柱子大多是绿色的,柱头是色镶金箔,地面用彩色碎石铺成各种图案,拱顶

中英文浅析圣索菲亚大教堂的设计风格..

浅谈圣索菲亚大教堂的设计风格

目录 目录...........................................................................................................................错误!未定义书签。 引言 (4) 1.介绍教堂 (4) 1.1时代背景 (4) 1.2产生原因 (5) 2.对圣索菲亚大教堂风格分析 (5) 2.1整体设计特点 (5) 2.2色彩应用特点 (7) 2.3装潢特点 (9) 2.4教堂特色 (9) 3.教堂存在地位及对其它地区影响 (10) 小结 (10) 引用 (11) 参考文献 (11)

摘要 我们生活的世界里,每处都布满了建筑,许多建筑凭借其雄伟壮丽的外观,充满意义的历史故事,岁月的沉淀及特色的建筑风格令世人叹为观止,从而载入史册。渡过历史的洪涛,它们中的许多成为了建筑史上的标杆,也为人们研究不同时代文化背景提供了生动详尽的资料。其中罗马是众多经典建筑诞生之地,以始建于东罗马皇帝统治时期圣索菲亚大教堂最为闻名。本文将浅析圣索菲亚大教堂的设计风格,探索它带给人类在建筑方面的启发和意义。 关键字圣索菲亚大教堂影响风格

引言 在建筑构造中,设计风格是其最重要的标志,通常我们只要知晓这座建筑的设计风格,即便没见过该建筑,对其大致形象也能显于脑海,甚至是当地整个城市的人文,更远至涉及到当地历史背景,可见明确建筑风格对建筑物的重要性。 ①圣索菲亚大教堂是典型的拜占庭风格代表作,本文将通过对其风格的分析,研究其设计风格的具体特点及影响。 1.介绍教堂 圣索菲亚大教堂位于土耳其伊斯坦布尔,可以说是改变了建筑史的拜占庭式建筑典范,巨大的圆顶使其闻名世界。是1520年塞维利亚主教堂出现之前世界上最大的教堂。 1.1时代背景 圣索菲亚大教堂于335年由君士坦丁大帝首建,在532内查士丁尼一续建,它汇集了罗马时期智慧的结晶,是拜占庭时期的象征。后1453年被奥斯曼帝国占领,该建堂被改建为伊斯兰教的清真寺,现为博物馆,整体非常恢弘,是卓越

分析哈尔滨的城市文化

哈尔滨城市文化 2001年一首《东北人都是活雷锋》,火了雪村,也让俺们这旮都是东北人烙印在了全国人民记忆中。提起东北,人们想到的自然是北大荒,冰天雪地,而坐落在松嫩平原广袤的黑土地上的哈尔滨更是东北的代表城市之一。 这座中国最北方的省会城市原名阿勒锦,清代称为哈拉宾,至今有100多年的历史,是东北部地区最大的中心城市,人口1000万,是中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以及旅游胜地,冬天亚布力滑雪场,冰雪大世界等景观引人入胜,夏天凉爽的气候让人心旷神怡,素有东方莫斯科,冰城之称,并且哈尔滨为全国第一个解放的发型城市,为解放全东北乃至全中国做出了重大的贡献,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哈尔滨地处中国传统文化的边缘区域,受核心文化的影响相对较弱,具有典型的“大陆边缘文化”特征。当1898年中东铁路建设工程总局确立哈尔滨为铁路附属地后,以西方文化和俄罗斯文化为代表的外来文化进入哈尔滨,使哈尔滨成为多种文化的“交会点”,融合了多种文化的精髓并产生新的独特的城市文化。但是,由于这些内核文化在不同的区域之间存在力度上的差异,因此哈尔滨不同的城区产生了代表不同文化的建筑,这是哈尔滨城市建筑文化结构的一个主要特征。 歌德说:“建筑是凝固的乐章!”,同时他也是文化的一种重要的表现形式,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列强来到中国,在哈尔滨纷纷建立了自己的领事馆与管辖区域,同时也带来了自己的文化,并且主要体现在了建筑的上面,于是就形成了现在的多元化丰富的建筑形式。 哈尔滨的建筑风格十分的多样,他是东亚“建筑样式最丰富的城市”。近代

哈尔滨城市建筑一向以多元并存、兼收并蓄为特色,宽容地对待各种风格流派,善于追求建筑文化上的多样性,去过欧洲城市的哈尔滨人都有这样一个感受:欧洲的那些古老的城市并不像想象中的那样陌生。哈尔滨至今还保留着不太完整的星形放射和同心圆弧线交织的街道网络,实践证明,那一时期规划的哈尔滨道路系统,部分克服了单一形态道路系统存在的问题,已然适应了当时哈尔滨作为国际商贸城市对于交通便捷的需求。而更为重要的是,哈尔滨因为有了放射性道路,形成了许多带有角度的街道。这种哈尔滨特有的街道形式,让哈尔滨至今都有一种不同于其他城市的洋气。 哈尔滨的规划专家研究发现,中国传统的直线段街道,所展示建筑景观非常有限;而俄罗斯人设计的这种放射性道路所产生的斜线段街道,形成了有角度的道路交汇,而这个交汇处便展示了建筑物的更多侧面,哈尔滨也保留着块石铺就、欧式店铺林立的百年老街——中央大街,中央大街的建筑涵括了西方建筑史上最有影响的四大建筑流派。在西方建筑史上几百年才形成的建筑风格样式,在中央大街只用了二三十年的时间就形成了,使中央大街成为远东最著名的街道之一。人们将中央大街同伦敦的摄政王大街、巴黎的香榭丽舍大街、柏林的菩提树大街、东京的银座大街、上海的外滩和天津的维多利亚大街相提并论。中央大街的建筑有欧式常见的16世纪文艺复兴式、17世纪的巴洛克建筑,18世纪折衷主义建筑、19世纪的新艺术运动建筑。这些建筑体现了西方建筑精华,使中央大街成为一条建筑的艺术长廊,为人们提供了鉴赏西方建筑的实例。可以说中央大街的建筑是人类历史文化的珍贵遗产。漫步在哈尔滨老城区,你时常会瞥见苍老厚重、装饰繁复的折衷主义建筑或绿顶黄墙、优雅动人的新艺术运动风格的小屋。哈尔滨的保护建筑几乎囊括了所有欧洲城市建筑的功能类型:教堂、别墅、会馆、公署、商行、住宅、办公楼、剧院。

哈尔滨圣索菲亚大教堂调研报告

哈尔滨圣索菲亚大教堂调研报告 1.现代建筑概念: 现代建筑一词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现代建筑包括20世纪出现的各色各样风格的建筑流派的作品;狭义的现代建筑常常专指在20世纪20年代形成的现代主义建筑。 2.建筑背景: 哈尔滨圣索菲亚大教堂位于黑龙江哈尔滨市道里区透笼街、地段街、兆麟街、石头道街之间,是原俄国远东地区现存最大的东正教堂,通高53.35米,占地面积721平方米,是拜占庭式建筑的典型代表。始建于一九零七年三月,是沙俄东西伯利亚第四步兵师修建的随军教堂。一九一二年改建成砖木结构教堂。一九二三年九月二七日,圣·索菲亚教堂易地现址进行第二次重建,由俄罗斯建筑师克亚西科夫设计,历时九年,一九三二年一一月二五日落成。1996年11月,该教堂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7年6月,教堂被修复并作为哈尔滨市建筑艺术馆向公众开放。 3.建筑与城市: 周围城市环境:哈尔滨圣索菲亚大教堂位于哈尔滨中央大街附近,在教堂周围有许多在20世纪初在新艺术运动下建成的老建筑和折中主义建筑,这构成了哈尔滨老城区一道独特的风景线,作为一座受新艺术运动影响的城市,哈尔滨也被称为东方小巴黎。而圣索菲亚大教堂也成为了哈尔滨的地标性建筑。1996年11月,经国务院批准,圣·索菲亚教堂被列为第四批全国重点保护文物。 1997年,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对教堂按原设计进行了全面整修,辟建广场7000平方米,光大了这一重点保护建筑的艺术风貌。如今它作为建筑艺术博物馆,它已成为哈尔滨一处独特的景观,是市民和国内外游人欣赏建筑艺术和休闲娱乐的好场所

与周围道路联系:大教堂位于中央大街附近,地处哈尔滨的中央地带,附近的交通便利,商铺众多,一年四季人来人往,前来参观的旅客络绎不绝。 建筑风格: 公元1903年,随着中东铁路的建成通车,沙俄东西伯利亚第四步兵师也侵入了哈尔滨。沙俄为了稳定远离家乡士兵的军心,于1907年破土动工建造圣索非亚教堂,当年一座全木结构的教堂落成,用作该步兵师的随军教堂。1923年9月27日,圣索非亚教堂举行了第二次重建奠基典礼,经过长达9年的精心施工,一座富丽堂皇,典雅超俗的建筑精品竣工落成。 圣索菲亚教堂气势恢弘,精美绝伦。教堂的墙体全部采用清水红砖,上冠巨大饱满的洋葱头穹顶,统率着四翼大小不同的帐篷顶,形成主从式的布局,四个楼层之间有楼梯相连,前后左右有四个门出入。正门顶部为钟楼,7座铜铸制的乐钟恰好是7个音符,由训练有素的敲钟人手脚并用,敲打出抑 扬顿挫的钟声。 巍峨壮美的圣索菲亚教堂,构成了哈尔滨独具异国 情调的人文景观和城市风情,同时,它又是沙俄入侵东 北的历史见证和研究哈尔滨市近代历史的重要珍迹。 材料色彩外形特点

【暑假去哪里】哈尔滨夏季旅游大攻略

【暑假去哪里】哈尔滨夏季旅游大攻略 哈尔滨是我国位置最北、纬度最高、气温最低的大都市,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冬季漫长寒冷,夏季短促凉爽,年温差大,雨水偏少,集中降雪期为每年11月至次年1月。年平均温度3.6℃,1月份最冷,平均气温为零下24.8℃;7月份最热,平均气温为24.8℃。 哈尔滨的夏季天气凉爽,气候宜人,绿树成荫,是度假避暑的理想地方。但哈尔滨的集中降雨期集中在每年7-8月,所以此时出行的游客,外出观光需随身携带雨具,另外,雨大时尽量远离山体,易发生山洪。 推荐景点:太阳岛风景区、东北虎林园、哈尔滨极地馆、极乐寺、圣索非亚大教堂。 太阳岛风景区 哈尔滨雪雕艺术博览会(即冰雪大世界)每年都在太阳岛举办。 圣索菲亚大教堂 巍峨壮美的圣索菲亚教堂,构成了哈尔滨独具异国情调的人文景观和城市风情,同时,它又是沙俄入侵东北的历史见证和研究哈尔滨市近代历史的重要珍迹。 东北虎林园 东北虎林园现建有成虎园、幼虎苑、科普展馆各一处。成虎园36万平方米,散放着30只野性十足的斑斓猛虎,游人须乘专用旅游车漫游于群虎之间。

哈尔滨住宿攻略 作为黑龙江省的省会,哈尔滨的酒店住宿点繁多,可满足游客多方面的需要,主要分为商业金融中心区、高新技术开发区、文化教育中心区和老工业基地区。 老工业基地区汇集了哈尔滨的主要大型企业,住宿环境比较一般,没有大型的星级酒店,不过住宿费用比较便宜。通常情况下,哈尔滨市内住宿标准间200元左右。 商业金融中心区 区域介绍:本区位于哈尔滨市区的西北部,是哈尔滨市的主要商业金融中心,邻近哈尔滨火车站、汽车站,交通便利,购物旅游都比较方便。 区内景点:圣索非亚大教堂、太阳岛风景区 购物美食:中央大街 推荐酒店:哈尔滨香格里拉大饭店、黑龙江昆仑大酒店、哈尔滨华驿大厦、哈尔滨友谊宫、哈尔滨伟业商务酒店、哈尔滨波斯特酒店、哈尔滨国际饭店、哈尔滨帕弗尔饭店、黑龙江金谷大厦、哈尔滨马迭尔宾馆、哈尔滨万达假日酒店、哈尔滨银河大酒店、哈尔滨望江宾馆、哈尔滨正明锦江大酒店 文化教育中心区 区域介绍:本区位于哈尔滨市区的西南部,是该市高等院校的聚集地,也是通往哈尔滨机场最近的区域。如哈尔滨理工大学、哈尔滨师范大学、黑龙江大学、哈尔滨医科大学等,区内风景相对漂亮,环境清幽,展现厚重的文化底蕴。另外,该区内的俄式建筑比较多,也是一大特色。

外国古代建筑艺术教案

《外国古代建筑艺术》教案 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对外国古代建筑艺术,特别是西方古典建筑的特点,有所了解。培养感受、体验、鉴赏艺术美的能力和健康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古代希腊罗马的建筑艺术。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对古代希腊罗马的建筑艺术有感性认识。 教学准备:配套教学光盘 教学过程: 提问:欣赏完了中国古代建筑,外国古代建筑艺术成就比较大的有哪些? 学生回答:古埃及建筑、古希腊建筑、古罗马建筑、东罗马帝国建筑、中世纪教堂建筑及古代佛教和伊斯兰教建筑等。 师生一起作一张表格:展示图片,小结的形式。

注解: 一、古希腊的建筑风格 古希腊的文化,是欧洲文化的源泉与宝库,古希腊的建筑艺术,则是欧洲建筑艺术的源泉与宝库。因此,谈西方建筑及其风格,就不能不首先谈古希腊的建筑风格。 古希腊建筑风格的特点主要是和谐、完美、崇高。而古希腊的神庙建筑则是这些风格特点的集中体现者,也是古希腊,乃至整个欧洲最伟大、最辉煌、影响最深远的建筑。 这些风格特点,在古希腊神庙的各个方面都有鲜明的表现。首先是柱式。古希腊的“柱式”,不仅仅是一种建筑部件的形式,而且更准确地说,它是一种建筑规范的风格,这种规范和风格的特点是,追求建筑的檐部(包括额枋、檐壁、檐口)及柱子(柱础、柱身、柱头)的严格和谐的比例和以人为尺度的造型格式。古希腊最典型、最辉煌,也是意味最深长的柱式主要有三种,即陶立克、爱奥尼克和科林斯柱式。这些柱式,不仅外在形体直观地显示出和谐、完美、崇高的风格,而且其比例规范也无不显出和谐与完美的风格。从外在形体看,三种柱式各有特点,陶立克的柱头是简单而刚挺的倒立圆锥台,柱身凹槽相交成锋利的棱角,没有柱础,雄和卷杀十分明显,力透着男性体态的刚劲雄健之美。爱奥尼克,其外在形体修长、端丽,柱头则带婀娜潇洒的两个涡卷,尽展女性体态的清秀柔和之美。

圣索菲亚大教堂导游词

圣索菲大教堂导游词 1.教堂远景 各位朋友,现在展现在您面前的就是我们远东地区最大的东正教堂——圣?索菲亚教堂。 “索菲亚”在希腊语中是“智慧”的意思。公元325年君士坦丁大帝为供奉智慧之神索菲亚,始建圣索菲亚大教堂。哈尔滨圣索菲亚教堂由俄国建筑师克亚西科夫主持设计,气势恢弘,精美绝伦, 是拜占庭式建筑的典型代表。那么,为何能在哈尔滨修建这样一座大教堂呢?因为在20世纪初叶,随着中东铁路建成通车,哈尔滨迅速成为中国近代一座有国际影响的北方大城市,华洋杂处,商贾云集,东正教空前发展,建立了许多教堂,我们面前的索菲亚教堂就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一座。公元1903年,随着中东铁路建成通车,沙俄军队也侵入了哈尔滨。为了稳定远离家乡士兵的军心,1907年,圣索非亚教堂破土动工,当年落成。它原为木制结构,规模较小。随着东正教徒的增加,1923年9月索菲亚教堂在现址进行重建,1932年竣工,历时9年。教堂通高53.35米,占地面积721平方米,现在,我们看到的修复后的教堂与当年教堂保持了一致风格。 索菲亚教堂的主穹顶和4个小帐篷顶及后屋顶共有6个十字架。十字架通过类似洋葱头状球体与主穹顶相连,与帐篷顶或屋顶相连接,球体下方过渡为圆柱体,还加装莲花座。十字架通体是金黄色,与绿色的穹顶、帐篷顶互相映衬,使整个教堂愈发显得雄伟恢宏、高贵典雅。 教堂周围辟建的这座敞开式文化、休闲广场,总面积为6648平方米,具有中世纪的建筑风格。地面以花岗岩为主硬铺装,广场南北两侧设有块状绿地,广场内的每一件饰物,大到广场绿化树木,小到座椅、围栏、灯饰都采用欧式风格设计,与教堂相辉映,具有浓郁的欧式风情。 现在就请各位随我进教堂参观。 2.正门门厅 进入教堂大门我们抬头就可以感觉到索菲亚大教堂曾经的饱经沧桑。因为教堂周围民宅林立,店铺接踵,教堂内部曾作为材料仓库,木制品、易燃品堆积如山,火灾隐患严重。1997年5月,哈尔滨市政府作出了修复索菲亚教堂的决定。我们看到门厅两旁的石碑是对当年修复大教堂的纪略要事以及捐赠款项的相关情况。现在的索菲亚教堂,已经重新冠名为哈尔滨市建筑艺术馆。 3.教堂内景 下面,请跟我走进教堂。教堂的内部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了君士坦丁堡的索菲亚教堂的苍穹顶气氛。教堂巨大的苍穹顶构成了极其宏伟壮观的空间轮廓。您现在从大厅中央向上望去,可以看见索菲亚教堂的篷顶以主穹顶为轴心,分布于主穹顶的前、后、左、右四个帐篷大小不一,装饰十分精美,与主穹顶形成了主从结构,由若干连续拱券托起的篷顶,特别是“帐篷顶”上的火焰形尖券,以惯用的篷顶冠戴小洋葱头式苍穹而结束的设计方法,既衬托出大穹顶的雄浑气势,又突出反映了整个外墙体华丽多彩的细部。 4.唱诗台(主)

西方美术史知识点汇总

史前美术. 古代美术: 史前美术: 史前时期的美术产生于旧石器时代晚期。30 洞窟壁画: 1. 西班牙的阿尔塔米拉洞窟,其中以野牛的姿态最为生动。30 2. 法国拉斯科洞窟,被称为“公牛大厅”。西方学者们风趣的称这是“史前的西斯教堂”。30 雕刻: 新石器时代晚期出现的小型雕像也应具有类似洞窟壁画的巫术意义。最典型的作品发现于奥 地利威伦道夫的维纳斯像。30 巨石建筑: 新石器时代的美术最主要的是巨石建筑,它是用重达数吨的巨石垒成的宗教性纪念物和以巨 大石块构筑的建筑物。30 古代两河流域美术: 建筑: 苏美尔人的美术成就主要体现在建筑. 雕刻. 绘画. 工艺美术等方面,其建筑都用黏土制成砖 坯。苏美尔人最重要的是建筑是塔庙,它是建在几个由土垒起来的大台基上,这种类似于梯 形金字塔的建筑被称为“吉库拉塔”,塔庙建筑的代表作品:乌鲁克神庙。31 新巴比伦王国的艺术成就主要体现在巴比伦城的建筑上,代表作品:伊斯塔尔门。31 雕刻: 1. 苏美尔人——阿卡德雕刻艺术,代表作品《萨尔贡王青铜头像》. 《纳拉姆辛浮雕石板》。 2. 古巴比伦浮雕,汉谟拉比当政,是巴比伦王国最繁荣的时期。他颁布了已知人类历史上最 古老的一部成文法典:汉谟拉比法典,成为巴比伦时期保留的最著名的浮雕作品。31 3. 亚述雕刻,代表作品:萨尔贡二世宫殿圆雕《人首翼牛神兽》。31 古代埃及文化: 建筑: 古王国时期的美术以金字塔建筑和雕刻最为突出。31 新王国时期的著名建筑:卢克索神庙(供奉太阳神阿蒙)和卡纳克神庙(献给神的妻子和儿子)。31 卡纳克神庙最惊人的部分是圆柱大厅,厅内共有134 根石柱,分16 行排列,占地5000 多平方,是世界上最大的圆柱体。31

圣索菲亚大教堂的建筑艺术与宗教功能

艺术欣赏论文 题目:圣索菲亚大教堂的建筑艺术与宗教功能系别:计算机与控制学院 专业: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学生姓名:唐琼 学号:0700340127 指导教师:李旭 2010年4月20日

圣索菲亚大教堂的建筑艺术与宗教功 【摘要】土耳其的圣索菲亚大教堂拜占廷帝国的君主查士丁尼大帝在君士坦丁堡重建了东罗马帝国的首都,他最有名的建筑就是圣索菲亚大教堂。尽管在西方文化中,崇拜基督教的查士丁尼皇帝没有得到应有的名望,但圣索菲亚大教堂跨越了时间和空间,现世和来世,以及神圣与世俗,是一个不朽的杰作。 【关键字】拜占庭建筑教堂穹顶 【正文】 君士坦丁大帝于325年建在一座多神教神庙基础上的教堂,被415年的一场大火烧毁,重建后又被胜利女神派所毁。查士丁尼就是在这座被毁教堂的原址上重建了圣索菲亚大教堂。圣索菲亚大教堂是由当时著名的建筑师安提米乌斯和伊两多尔设计建造的。设计只花了不到6个星期,在532年2月23日,大火后仅仅39天,查士丁尼的大教堂就开始动工了。在希腊和罗马的宗教仪式中,神庙是神的居所。在基督教里,神庙变成了教堂,一个进行室内集会的场所。教堂一词来自希腊文的“集合”(ekklesia),“教会”一词也源于此,表示这一建筑或是里面的公众集会。基督教堂沿袭了犹太会堂的传统,也是一个集会大厅。但在漫长的进程中,教堂建筑更主要是受古罗马公共建筑的影响,尤其是拜占廷帝国君主查士丁尼修建的圣索菲亚大教堂。最典型的古罗马公共建筑是巴西利卡(巴两利卡,该词源自希腊语,意思是国王的会堂。古罗马的许多公共建筑都采用巴两利卡形式,如浴场、歌剧院、法庭、教堂等)。它拥有巨大的矩形室内空间,为浴场或法庭而设计,也适合于基督教的集会、祈祷和礼拜仪式。一端的半圆形壁龛,及其高出地面的法官所站立的平台,极适合作为圣坛,从那儿每个人都可以看到神父做弥撒。古希腊的梁柱式建筑和用布涡装饰的感动室外公众的神庙不适合基督教礼拜仪式的需要。当然,一些早期的基督教教堂,如罗马的圣保罗教堂,采用了梁柱结构,以木桁架支撑屋顶。基督教教堂需要巨大的室内空间,以天国般的天棚、拱卷和穹顶,来激起祈祷者一致向上,通往另一个世界的希望和遐想。古罗马的混凝土使穹顶得以实现,创造了庄严、崇高的崭新室内空间。然而,即使像罗马万神殿那样巨大的一个圆顶空间,也不足以容纳成千上万的基督教徒举行盛大的庆典和祈祷,也不适合基督教的礼拜仪式。所以随着基督教的发展,不仅需要足够的空间,而且需要满足基督教的宗教功能,圣索菲亚大教堂正是查士丁尼大帝为满足基督教的需要和宗教功能而修建的。大教堂在希腊被称为圣索菲亚教堂,意译为“智慧神的教堂”,或“圣智堂”。它采用了史无前例的罗马建筑革命的新形式和新规模。在世界上最大的巴西利卡上覆以圆顶需要精通几何学和数学的工程师。结果将产生神秘而新颖的室内空间,将现实世界与未来世界连接在一起。 对新型建筑的这种要求,不仅具有神学上的意义,更具有传教上的需要。对于早期的基督教崇拜,一个简单的大厅(甚至一个洞穴或地下墓地)即可满足要求。但是到了4世纪,当罗马皇帝开始言奉基督教时,教堂开始模仿国家的庆典仪式及其气派。巴西利卡那简单的仓库一样的内室不再适宜。现在需要的是覆有穹顶的巴西利卡,这就提出了新的建筑问题。万神殿的穹顶覆在圆形大厅上,圆形的墙体提供了连续的统一支承,但如何把一个穹顶覆在方形平面上呢?如何保持穹顶的优雅简练而又使整个空间适合于公众集会呢? 这个问题同时涉及到立体几何和工程方面。一个办法是用帆拱,从支撑结构的四个角向上伸出球状三角形截面的拱形结构以支撑穹顶。第一个这样支撑的大穹顶就是查士丁尼的圣索菲亚大教堂,也是安提米乌斯精通几何学和工程技术的纪念碑。另一个略逊的办法是对角斜拱,从四个角沿对角线砌筑,把方形逐步变成圆形以支撑穹顶。后来索菲亚教堂中也加了一些对角斜拱。如何使方形平面上的穹顶保持平衡这一“秘诀”,是拜占廷时代对建筑的伟大贡献。它也是拜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