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蛋鸡高峰期产蛋率低的原因与防治

蛋鸡高峰期产蛋率低的原因与防治

蛋鸡高峰期产蛋率低的原因与防治
蛋鸡高峰期产蛋率低的原因与防治

蛋鸡高峰期产蛋率低的原因与防治

在蛋鸡养殖过程中,总是有不少养殖户反应,蛋鸡开产后

在140~200日龄之间,产蛋率上升缓慢或徘徊不前,或者是忽高忽低呈反复状态,或有的鸡群无产蛋高峰,产蛋率维持在80%左右,或者比规定日龄内的产蛋率低10%~15%,鸡蛋质量差,蛋鸡不能按期进入产蛋高峰,产蛋期也较短,全期料蛋比在3︰1以上,经济效益低下,即使使用增蛋药、抗病毒药及抗生素药后,效果也不理想。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种现象?

随着蛋鸡业规模化及疫病流行复杂化,养鸡进入微利时代。这样,对蛋鸡进行科学的饲养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目前,在广大养殖户中,有相当一部分还处于中小规模的养殖阶段,没有完善的生物安全体系,饲养环境相对较差,由于疾病侵扰等,鸡群存在潜在的应激因素,使鸡处于一种亚健康状态,这些都会导致蛋鸡高峰期产蛋率上不去、产蛋率较低。出现这种现象,一般与鸡苗质量、饲养管理、饲料质量、疾病等因素有关。

具体来说造成蛋鸡高峰期产蛋率低有主要以下几个方面

原因。

第一,鸡苗因素。

个别养殖户为节约养殖成本,选用廉价鸡苗,好多养殖户购买鸡苗前根本没有到种鸡场考察过,不了解种鸡的饲养管理情况,鸡苗受母原疾病的困扰致使到产蛋期生产性能下降,如沙门氏菌感染、新城疫抗体低下、马立克氏病、传染性贫血等,此类疾病的存在,往往导致产蛋期鸡群死亡率增加,产当量减少,即使投入大量的药物成本治疗,效果也不会太好。

第二,饲养管理方面的原因。主要有:

1.鸡群饲养密度太大。我国蛋鸡生产的主要形式是小规模、大群体。由于受资金、场地、设备等因素的限制,或者饲养者片面追求饲养规模,养殖户育雏、育成的密度普遍偏高,第一周的育雏密度一般是每平方米30只,而实际中往往高一倍者比较普遍,甚至高2~3倍。有的养殖户从进鸡到转群上笼饲养密度不变,不能按时疏散,雏鸡6周龄的体尺、体重难以达标,直接影响育雏、育成鸡的质量。在多年的蛋鸡生产实践中,深刻体会到饲养密度是限制蛋鸡生产性能的首要管理因素。

2.鸡舍通风不良。育雏早期为了保暖,门窗都封得很严,随着密度的增大,分泌物、排泄物的增多,加上粉状料的使用,羽毛、皮屑的脱落,鸡舍内的空气极为污浊,雏鸡生长在这样的环境中,流泪、打喷嚏等,处于一种亚健康状态,严重影响鸡的生长发育。

3、饲槽、饮水器有效位臵不足。导致鸡群的均匀度差。由于育雏早期的料桶、饮水器的数量不可能很多。随着鸡龄的不断增加,鸡只体格的发育,在料桶与饮水器不增加,或增加的数量不足的情况下,鸡只能分若干次轮换采食、饮水,每只鸡采食的数量、质量有所差异,造成鸡群均匀度差。

4. 开产前体成熟与性成熟不同步。表现为鸡群在16周龄时的体重均匀度、性成熟均匀度、免疫均匀度低于80%,变异系数在10%以上。一般分为两种情况。

一种是平均体重低于标准体重下限。这样的鸡开产日龄相对偏早,产蛋率攀升的时间很长,产蛋高峰上不去,同时,高峰持续时间短,蛋重轻,死亡淘汰率高。

另一种是平均体重高于标准体重上限,开产日龄偏迟,全期耗料量增加,料蛋比高,经济效益低下。

5. 产蛋阶段光照不稳定或强度不够。实践证明,蛋鸡每天有14~16小时的光照就能满足产蛋高峰期的需求,由于考虑到其它影响因素,现在普遍采用16小时的光照制度。补光时一定要按时开关灯,否则就会扰乱蛋鸡对光刺激形成的反应。在进入高峰期时,光照要保持相对稳定,强度要适合。

6. 产蛋高峰期安排不合理。蛋鸡的产蛋高峰期大约在25~35周龄,产蛋率一般可达90%以上,这一时期蛋鸡产蛋机能最旺盛,我们必须有效利用这一宝贵的时期,才能获得较高的产蛋量。如果在早春育雏,鸡进入产蛋高峰期时正好处在夏

季,此时,由于天气炎热,鸡采食减少,加上多数鸡场防暑降温措施不得力,或者虽有一定的措施,但也很难达到鸡产蛋时期最适宜的温度;有的是在鸡舍内使用人工降温或用湿帘降温,使鸡舍内湿度增加,很容易导致大肠杆菌的生长繁殖,鸡群易患大肠杆菌病,都会导致产蛋高峰上不去。

7. 不同批次的鸡混养。个别养殖场(户),在同一鸡舍装入不同日龄的鸡群,由于不同的饲养管理,不同的疫病的防治措施,不同的光照制度等因素,也是造成整栋鸡舍鸡产蛋不见高峰的原因之一。

第三,饲料质量的问题。

1.劣质饲料的使用。目前市场上销售的饲料由于生产地区、厂家和批次的不同,其质量也参差不齐,而且还存在着搀杂使假等问题。如果没有对饲料加以检验分析,就按使用说明配制,喂鸡后就有可能出现产蛋不见高峰的问题。更何况在饲养实践中普遍存在着用同一种料,养不同品种的鸡,这样很难适合不同鸡群的营养需求,也会出现产蛋率低的现象。

2.饲料标签与内在质量的严重不吻合

饲料产品的标签注明了粗蛋白质的含量是标准量,而实测往往偏低,尤其是必须氨基酸、维生素等有效成分含量不足。另据调查,目前大多数饲料的代谢能偏低;粗蛋白水平虽然不低,但杂粕的使用比例偏高,饲料质量存在很大的差异,养殖户大多不注意这一点。不从总耗料、体增重、死淘率、产蛋量、

料蛋比、淘汰鸡的体重诸方面算总账,而是片面的强调饲料的价格,导致产蛋鸡应有的生产性能未能发挥出来,通常不会有好的产蛋效果。

第四,疾病的侵扰。

鸡群如果存在着母源疾病、免疫抑制性疾病等,会使鸡群处于疾病的亚临床状态;同时,免疫程序混乱,生搬硬套书本上的或某研究机构的防疫程序,不能结合当地疫情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没有对鸡群进行科学的免疫抗体监测,鸡群在抗体上存在参差不齐现象。而某些传染病的发生,会导致鸡生殖系统永久性损害,使鸡群产蛋难以达到高峰。另外,鸡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禽流感、减蛋综合症等病毒性疾病的存在,直接制约了蛋鸡的生产性能的发挥,也使鸡群产蛋难以达到高峰,即使花费了大量的药物费用,加以治疗,但产蛋率仍未见提高。

大家都知道,鸡群产蛋有一定的规律,即鸡开产后产蛋率逐渐上升,几周后达到产蛋高峰,持续一段时间后,产蛋率又开始缓慢下降直至产蛋结束。如果产蛋鸡的产蛋率上升速度较慢或徘徊不前,甚至出现突然下降时,就应及时对鸡群进行全面的检查,结合生产实际,查找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防治。针对以上一些原因,我们可以采取以下一些措施进行防治。

1、慎重选购鸡苗。应当选择信誉好、质量有保证的种鸡场;向其他养殖户询问该种鸡场鸡苗的饲养情况。坚决不购买没有质量保证的鸡苗,这是保证高峰期产蛋的基础。

2、尽量减少应激。比如季节的变化和灾害性天气的发生,会导致温度湿度的急剧变化。若鸡舍保温效果不理想,将会对产蛋鸡群产生较大的应激影响,导致鸡群的产蛋量突然下降。所以在季节变换、天气异常时,应及时调节鸡舍的温度和改善通风条件,通常鸡舍内的温度控制在18~24℃,相对湿度控制在55%~65%。在饲料中添加一定量的维生素C等,可减缓鸡群的应激。同时,尽量减少异常的声音刺激,防止猫、狗、鼠、鸟类等窜入鸡舍,给鸡带来的应激等。

3、进行合理的光照。鸡舍发生突然停电,或光照时间、强度失控,都不利于鸡群的正常产蛋。

产蛋期间,应严格遵循合理的光照制度,避免不规律的光照,光照时间应保持在每天14~16小时。产蛋期间鸡长到80日龄后性器官就开始发育,这时就要开始控光,特别是100日龄以后光照时间不能缩短也不要加长,光照强度不能减弱也不要加强,否则会使性成熟拖后或提前。

补充光照时,不能只在日出前或只在日落后给光,要早晚“双加光”。应当注意,光照时数不能随季节不同而变动;采光不好的鸡舍在阴雨天的白天也要开灯。

补充光照时,要经常清理灯泡上的灰尘。防止有光照,但光照的强度不够的现象。

3、产蛋期不要接种疫苗。接种疫苗应在鸡的育雏及育成期进行,产蛋期也不要投喂大量的预防性药物。因此,按照免疫程序的要求,需要接种的疫苗,应在开产前进行。

4、科学管理、合理饲养。首先要合理控制鸡群的饲养密度,在保证鸡舍有足够饲槽、饮水器数量的基础上,应选择安全可靠、品质稳定的全价饲料。同时要避免突然更换饲料。如果必须换料,应当采取逐渐更换法,要求有4~5天的过渡期为宜。同时,要固定喂料次数,按时喂料,不要突然减少喂量或限饲,而且应根据季节变化来调整喂料量。除此以外,还应经常检查饮水系统,发现漏水或堵塞现象应及时进行维修。合理安排鸡的产蛋高峰期,避开高温和低温季节。要注意,不同批次的鸡不要混养在一栋鸡舍,应分开饲养,以保证一栋鸡舍内的鸡采用相同的饲养管理措施。

5、保持鸡舍卫生。对鸡舍及时进行打扫和清理工作,以保证鸡舍卫生状况良好。一般每周进行1~2次常规消毒,如有疫情时,要每天消毒1次。消毒时,对鸡舍的顶棚、墙壁、地面及所有用具等,都要进行消毒,才能真正起到消毒的效果。

同时应保持鸡舍内空气新鲜,鸡舍要进行合理通风,在无检测器的条件下以人进入鸡舍感觉不刺眼、不流泪、无过臭气味为宜。

6、注意日常观察。要注意经常观察鸡群的采食、粪便、羽毛、鸡冠、呼吸等状况,发现问题,应做到及时治疗。我们可以在开产鸡群中挑出冠子不红或不“开胯”(耻骨间距小)的鸡;在产蛋中期挑出鸡喙、腿鲜黄的胖鸡,放在空笼中观察三天,淘汰确实不产蛋的“假产蛋鸡”。

如果通过改善营养和加强管理后,仍无法提高当前的产蛋率时,我们可以再已有16h光照的鸡群中,用两周的时间过渡,在早晨逐渐增加光照lh,使光照总时数达到每天17h,这样,把每天的光照时间逐渐提前,可以适当提高鸡的产蛋量,我们把这种方法称为“前期光照法”。

7、预防传染病的发生。

有的鸡群在饲料、环境没有变化的情况下突然产蛋量下降或出现产蛋异常(软壳蛋、小蛋、畸形蛋、破蛋增多等等),可考虑是不是疾病的原因所致(主要症状见表)可以进行对症治疗。

同时也应特别注意观察鸡群有无开产脱肛、初产蛋鸡猝死、产蛋疲劳综合征、脂肪肝综合征和卵黄性腹膜炎这五种疾病。发生这些现象时,除进行相应的治疗外,还应采取必要的措施,加强蛋鸡的饲养管理,才会有好的饲养效果。

总之,养殖户可针对自己的养殖场实际情况,准确查找导致鸡生产性能下降的原因,慎重选购优质的鸡苗,做好饲养管

理、环境控制、卫生防疫等工作,最大限度地进行科学化管理,避免因饲养管理不到位造成的损失,力求使养殖收益最大化。

蛋鸡的经济效益分析

蛋鸡的经济效益分析 发布时间:2010-07-08 摘自:中国禽病网 长期以来,养殖蛋鸡,人们主要关注蛋鸡高峰期产蛋率的高低,而产蛋周期(平均日产蛋量55g/羽以上)的长短却往往被忽视。其实,在蛋鸡品种、饲料原料价格等因素一致的前提下,影响蛋鸡养殖效益最主要的指标是产蛋周期,其次是料蛋比,再依次是饲料料单价、产蛋率、蛋重和死淘率,当然,这些指标不是孤立的,都是相关联的。 下面我们通过一些数据来帮助分析:假设玉米1.8元/kg,豆粕3.5元/kg,麦麸1.4元/kg,雏鸡料2.38元/kg,青年鸡前期料2.16元/kg,后期料2.0元/kg,蛋鸡料2.2元/kg,雏鸡苗3元/羽,鸡蛋7.0元/kg,淘汰蛋鸡7元/kg。 为了直观和分析方便,我们将蛋鸡的饲养阶段划分为投入期(培育期)、成本回收期和赢利期3个阶段。 投入期(培育期)——0-165日龄:蛋鸡从雏鸡养到产蛋率65%以上(这时产蛋的收入与饲料支出基本持平)约需要165天,累计消耗饲料约10kg,成本约22元/羽,鸡苗+疫苗+药品约6元/羽,其它支出约1元/羽,成本合计29元/羽;产蛋约0.4kg/羽,计2.8元,淘汰鸡收入14.2元(2.2kg*7元/kg*92%——产蛋期成活率),合计收入17元/羽;两者相抵,培育期净支出12元/羽。 成本回收期——166-293日龄:这一阶段料蛋比平均按2.1:1计算,其它支出按每天0.02元/羽计算,产蛋率94%以上,蛋重58.5g/枚,日平均产蛋量55g/羽以上,日赢利0.1109元/羽(0.055*7-0.1155*2.2-0.02),回收12元成本需要126天;产蛋率从65%上升到94%一般需要20天,所以,成本回收期为293日龄。 赢利期——293日龄以后:一般蛋鸡在293日龄以后,产蛋高峰已过,产蛋率一般为88-90%,蛋重约63-64g,平均日产蛋量约56.7g/羽,料蛋比平均按2.2:1计算,日赢利0.1026元/羽(0.0567*7-0.1247*2.2-0.02),平均每月赢利3.08元。 由此可见,蛋鸡赢利是在产蛋高峰以后,如果日产蛋量55g/羽以上维持时间越长,赢利就越多。 料蛋比、饲料单价:饲料代谢能水平是决定料蛋比的主要因素(前提是营养平衡),也是影响饲料单价的主要因素。不同代谢能水平的饲料的料蛋比差异比较大,比较理想的可控制在2.05:1以内,高的则为2.5-2.6:1,相差0.4:1以上,根据测算,料蛋比相差0.2:1的不同饲料的单价相差约0.1元/kg,按年产蛋量20kg计算,高能量水平的饲料可节省饲料成本支出约4.2元/羽(20*2.1*2.2-20*2.3*2.1)。

商品蛋鸡产蛋期采食量的影响因素

商品蛋鸡产蛋期采食量的影响因 众所周知,商品蛋鸡“为能而食”,即蛋鸡的能量需要及饲料的能量浓度对其采食量起决定性作用。同时,除能量外蛋鸡对某些特定营养素的需要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其采食量。另外,饲料的适口性、饮水供应状况、鸡群健康状态、应激及饲养管理方式等也对蛋鸡的采食发挥作用。影响蛋鸡产蛋期采食量的因素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正常生理状态下商品蛋鸡生产所需能量对采食量的影响 1.平均体重 体重大,维持需要多。标准环境下,体重每增加100克,每日能量需要增加10千卡;意味着每日增加3.5~4克采食量 2.商品蛋鸡的体增产 蛋期蛋鸡体重要维持缓慢增长,否则会导致产蛋量下降。因此,体重增长将消耗一定数量的代谢能。大约每增加1克体重,需要消耗5千卡左右代谢能。 3.鸡舍的平均温度 16~24℃范围内,温度每降低1℃,每日代谢能需要增加4~6千卡;相当于增加 2~3克优质饲料采食 4.商品蛋鸡的产蛋量 能量需要同动物的产量成正比。每增加1克产蛋量,相应代谢能需要就增加2千卡。 5.被羽的完全程度 在环境温度明显低于动物体温的情况下,被羽的完整程度直接影响商品蛋鸡的能量 需要。被羽不良的鸡群为维持体温所需能量增加明显;采食量最多可增加20%。 褐壳蛋鸡每日的能量需要可以根据以下回归公式进行估算 DE = W×(140-2T)+ 2EE +5△W DE——代谢能需要(千卡/日) W——体重(千克) T——环境温度(℃) EE——每日产蛋量(克) W——日增重(克) 日采食量= 日能量需要/饲料能量水平 二、应激与疾病 1.在应激的惊恐反应(或动员)阶段,动物呼吸、心跳加快,泌肾上腺素及胰高血糖 素等分泌增加以及其他一系列生理生化反应都会导致代谢能及其他营养素的消耗 增加。 2.疾病的潜伏期,动物为抵御疾病,能量消耗同样迅速增加。 3.某些消耗性疾病会使动物大量能量用于非生产性消耗(如球虫、非典型新城疫、传 支等) 4.疾病或应激进入临床症状表现阶段,采食量会降低。 三、饲料对采食量的影响

影响蛋鸡产蛋的因素

影响蛋鸡产蛋的因素 1 产蛋周期与产蛋率 优良品种蛋鸡一般可以连续产4~6 个蛋,然后休产1~2 天,呈现周期性产蛋现象,称之为产蛋周期。产蛋率是指某一段时间内鸡实际产蛋的个数。鸡产蛋率的高低与产蛋周期内连产的个数有关。鸡一般是白天产蛋,通常是前一个蛋产出约30 分钟,开始下次排卵,产蛋周期和连产特性主要受遗传因子决定。产蛋周期越长,则产蛋量越高,反之产蛋周期越短则产蛋量越低。 2 季节和光照 春季不论高产蛋鸡或是低产蛋鸡,产蛋周期都较长,而夏季则短,冬季较稳定,要想多产蛋,一定抓好春季饲养管理,使产蛋潜力充分发挥出来。光照对产蛋也有重要影响,鸡要保证高产必须给足14~16 小时光照(自然或人工光照),人工光照一般用普通的电灯光为好。 3 营养均衡 蛋鸡的营养水平是保证高产的先决条件,其中以蛋白质、矿物质中的钙、维生素A 为主。而蛋白质是营养的主要部分。所以,鸡的日粮中必须保证足够的蛋白质,才可能保证鸡蛋高产。钙是蛋壳的主要成分,若缺少就产量少,或产软皮蛋,同样维生素A 也不可以缺少。 4 温度 冬季低温或夏季高温均影响产蛋率,通常认为鸡蛋产蛋适宜的环境温度为18.3~23.6℃。 5 年龄 早春孵出的雏鸡通常当年产蛋量最高,以后随年龄增大,产蛋量逐年递减,每年开产时间逐年延迟,则停产时间逐年提前。 6 换羽 换羽是鸡的正常生理现象,同时对产蛋也有较大的影响。目前,多采用人工强制换羽,缩短换羽时间,减少停产期。 7 小结 影响蛋鸡的产蛋因素较多,以上是主要的几点常见因素。此外,还有遗传因素,如性成熟早晚等,为达到高产,稳定的生产目的,避免不利因素,为蛋鸡创造最佳的生态环境。

蛋鸡产蛋率达90

蛋鸡产蛋率达90%以上的时期称为产蛋高峰期。其持续时间的长短,与全期产蛋量有密切关系。按下法延长蛋鸡的产蛋高峰期,可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一、重视育成鸡的培育 1.选择高产蛋鸡品种。能达到较好的产蛋高峰。 2.保持育成青年母鸡健康整齐。育成母鸡群的体重整齐性好、骨胳结实、肌肉发达,能获得较高的产蛋高峰。应用科学的饲养方法,使蛋鸡各阶段体重达标或控制超标体重在5%~10%,并保持鸡群个体均匀一致,为蛋鸡快速进入产蛋高峰并使产蛋高峰保持较长时间打下基础。 3.合理选择育雏季节。冬季开食的雏鸡,到来年6~8月的夏季正好迎来产蛋高峰。高温加上高湿,将使鸡群因采食量不足而达不到应有的产蛋高峰,还会带来蛋重下降和体重减轻。因此,安排蛋鸡春夏季育成、秋季开产为宜,可保证鸡群高峰产蛋率高、产蛋量多,并使产蛋高峰期能维持较长时间。

二、控制饲养环境 1.合理的光照制度。光照对产蛋鸡有刺激性腺机能而促使排卵的作用,增加光照时间能促进产蛋。光照时间的延长,应根据17周龄时的体重和性发育成熟的程度而定。鸡群体重达到标准的应每周延长光照15~30分钟,直至增加到16小时后恒定不变;达不到标准的不要急于延长光照,可将补光时间往后推迟1周。光照强度掌握在~10勒克斯为宜。 2.适宜的温度、湿度。蛋鸡生产的适宜温度为23~28℃。产蛋高峰期,应做好夏季降温和冬季保温工作。鸡舍的空气相对湿度应保持60%~70%。 3.保持鸡舍空气清新。产蛋鸡舍内二氧化碳浓度应低于%,氨气浓度小于%,硫化氢浓度不超过%。首先要保持鸡舍的通风良好,加强通风换气,在冬季要正确处理保温与通风的关系,搞好清洁卫生,减少鸡粪在鸡舍内的停留时间。应掌握适当的饲养密度,浅笼型鸡笼每笼饲养3~4只鸡,能较好地发挥鸡的产蛋性能。 4.防止应激。骚扰、惊吓、断水等各种应激都会引起蛋鸡产蛋率下降,缩短产蛋高峰的持续时间。对此,可在饮水中加电解多维,或加倍供应多种维生素。另外,创造安静的饲养环境。

影响蛋鸡产蛋率下降的原因分析

影响蛋鸡产蛋率下降的原因分析 产蛋率是蛋鸡生产中的重要指标,是蛋鸡经济效益好坏的体现。产蛋率下降给养殖场户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产蛋率下降分正常性产蛋下降和非正常性产蛋下降,正常性产蛋下降属生理性表现,非正常性产蛋下降又分环境因素、饲料因素、疾病因素及其它因素。现在各地出现蛋鸡产蛋少,产蛋下降或高峰持续短等问题,查其原因,主要是与免疫程序有关,疫病导致产蛋减少。我们对这些疫病进行简单的介绍,希望对养殖户和兽医工作者的工作起到一定的帮助。 1非典型新城疫(ND) 随着防制水平不断提高,以急性大批死亡为特征的典型ND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但是非典型ND却屡屡发生,尤其是在产蛋期,已成为困扰养鸡生产的一大难题。此病是由ND病毒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致死性传染病,以8月龄左右蛋鸡多发,秋冬季多见。 1.1临床症状 发病初期外观无明显症状,死亡率不高,流行很普遍,不能引起人们注意。后期出现死鸡,疫情恶化转化为典型新城疫。鸡群出现精神不振、缩头、甩头、出现呼吸道症状,拉黄绿色稀粪,冠紫黑,产蛋率下降,产白壳、轻壳沙壳蛋。 1.2病变 活鸡病变不明显,剖检死鸡喉头、气管有粘液,气管环出血,肠道呈出血性、卡他性炎症。盲肠扁桃体出血,严重时坏死发黑。泄殖腔粘膜出血严重,呈条纹状出血。多数鸡腺胃乳头肿胀,出血不明显,

只能在个别鸡见到腺胃乳头出血。 1.2防治 ND重在防疫,在有条件的鸡场可每月进行1次抗体监测,若效价参差不齐,特别是高低悬殊时更要特别注意,在免疫时要用冻干苗与灭活油苗同时倍量应用,方可起到保护作用。产蛋期发生非典型ND时,在用疫苗免疫的同时,在饲料中应加入充足的维生素,清热利尿制剂及抗生素,饮水中加入3%葡萄糖、电解多维等,均有利ND 抗体的产生及病鸡的康复,但在用活苗免疫前后各3~5 d不能用抗病毒的药物进行治疗。 常用的产蛋期ND的免疫程序:一般在开产前120日龄用4倍量冻干苗(Losata,Clone 30等)进行饮水,同时用ND-EDS二联灭活油苗2倍量注射,到240~250日龄再用ND-IB二联灭活油苗进行1次注射免疫,即可保护到淘汰。在疫情较重的地区或鸡场,最好能随时进行ND效价监测及时免疫。 2禽流感(AI) 禽流感(AI),是由A型(甲型)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鸡、活鸡、鹌鹑、野鸟、水禽和海鸟等均可感染。感染禽流感的鸡群临床症状呈多样化,可表现为呼吸型、神经型和生殖型。 2.1临床症状 禽流感的症状依感染禽类的品种、年龄、性别、并发感染程度、病毒毒力和环境因素等不同而有所不同,主要表现为呼吸道、消化道、生殖系统或神经系统的异常。一般来说,潜伏期较短,通常4~5 d,

提高蛋鸡产蛋率的方法

xxxx农牧xx转载 TEL: 产蛋率的高低始终是衡量蛋鸡生产水平的最重要指标,而蛋鸡产蛋又受到十分复杂的因素影响,所以如何提高产蛋率就成了提高效益的关键措施,那么究竟该如何提高蛋鸡的产蛋率呢?结合多年来的生产和临床实践认为,蛋鸡产蛋主要受以下因素的影响: 遗传因素、营养因素、疾病因素、管理因素、产蛋规律等。一遗传因素 不同品种的蛋鸡具有各不相同的遗传性能,因而产蛋率也各不相同,要选用繁殖性能好的品种,如海兰褐、京红1号、京粉1号等。 二营养因素 1饲料卫生不达标 严禁使用卫生标准不达标的饲料,特别是不能使用发霉变质的劣质饲料,饲料中营养成分的不平衡或不足会严重影响产蛋。 2饲料中矿物质元素的影响 饲料中铁、镁、锌、锰等的含量都会影响钙磷的吸收,进而影响蛋壳质量。当这些矿物元素在体内含量高时,会与磷酸根离子形成不溶性的磷酸盐而影响钙的吸收。所以在补充微量元素时,量不能太大,同时考虑饮水硬度的因素。 3日粮中钙的含量不足 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约占94%,蛋鸡产蛋期每天摄入的钙主要是满足产蛋需要,一只鸡每天约需钙3~ 3.5克,过低过高都会影响蛋壳质量。因此,在产蛋期必须选择含钙量较高的饲料,且补充的钙盐有利于机体的吸收。添加方法及时间:

当鸡群中见第一枚蛋时或开产前2周(约18周龄),为照顾已开产母鸡,日粮中可加入一些贝壳粉,让开产鸡自由采食,直到鸡群产蛋率达5%时再改换为产蛋饲料。 4磷的含量不当 机体内钙、磷的吸收总是协同的,适宜的含磷量可以促进钙的吸收。在育雏、育成期,钙磷比例在 1.5~2∶1时,钙磷的吸收利用率最高。生产中计算磷的含量,须计算饲料中的有效磷。植物饲料中磷大多以植酸磷的形式存在,不易被分解吸收,所以必须补充无机磷酸盐或动物磷酸盐来保证磷的供应,或加入植酸酶促进植酸磷的分解,保证血液中一定的含磷量,使产蛋鸡日粮中钙磷比例达到 5.5∶1。 5xxD含量不足 维生素D是钙吸收的辅助因子和促进因子,可提高血浆中钙和磷的水平,保证正常骨骼的矿物质和机体的其它机能。当血液中钙浓度低时,维生素D的需要量就会增加。但维生素D不能代偿钙、磷的缺乏。所以,产蛋鸡的饲料中必须有充足的维生素含量,这种较高的含量可使钙、磷比例的重要性降低。但作为脂溶性维生素,还要注意过量引起的中毒。此外,维生素E和维生素A与产蛋的关系也十分密切。 三疾病因素 新城疫: 病毒从呼吸道或消化道侵入后,先在呼吸道和肠道内繁殖,然后侵入血液扩散至全身。在生殖道研究中发现,新城疫病毒引起的输卵管炎和卵巢炎能使蛋壳的厚度和重量受影响长达50天,功能上最大的损害是在子宫部,影响了蛋壳的正常形成导致出现薄壳蛋。 减蛋综合征:

蛋鸡产蛋期的疾病控制防控

蛋鸡产蛋期的疾病防控 产蛋期大致分为以下三个阶段:1.从开始产蛋到进入产蛋高峰阶段;2.产蛋高峰的维持阶段;3.产蛋高峰过后到淘汰阶段.下常情况下,蛋鸡从开产到淘汰约350天左右的时间,整个饲养周期约470天左右,根据市场行情或地区不同,.时间有所差异。 一、产蛋上升期的发病规律及防治 蛋鸡的初产日龄一般在120天左右,从鸡群产蛋开始到170日龄左右达到高峰期,我们称之为初产期,该阶段的产蛋特点是:产蛋率呈持续性上升趋势。由于现在鸡病越来越复杂,传统的防疫程序发挥不到有效的作用,在此阶段出现问题的鸡群已越来越多。 该阶段发病特点:产蛋率持续上升,但上升至80%左右时,不再上升或下降,遐质量下降,薄壳蛋,砂皮蛋增多;鸡群精神状态较差;采食有不同程度的下降;粪便稀薄,呈黄绿色或黄白色;有的鸡群出现轻度呼吸道症状,死淘率显著升高。人们称这种现象为“新母鸡病”,主要与开产应激而继发新城疫、禽流感、大肠杆菌等病原感染有关。另外,产蛋上升期也是非传染性腹泻、脱肛、输卵管囊肿的最严重时期。 预防:上鸡时合理规划,避开高温或寒冬季节开产;自鸡群达5%产蛋率开始使用广谱抗生素进行药物预防,5天为一个疗程,停5天再用5天,连用三个疗程。一个月后,将鸡群平稳送入高峰期。常用的芗有环丙沙星(蒽诺沙星)、阿莫西林、新霉素等,配合使用或交替使用,在保护开产鸡群健康的同时,能最大限度地延长鸡群的高峰期。 治疗:开产期若发生残废率较高的疫病,要早发现,早送诊,早治疗。根据鸡群的临床症状,结合剖检变化及实验室诊断在及时、准确诊断的基础上,采取针对性治疗,最大限度的减少经济损失。 二、产蛋高峰期的发病规律及防治 产蛋高峰期的发病特点:现代蛋鸡生产性能逐渐提高,体形则逐渐变小,长期维持高产,体质较差,随着养鸡时间延长,外界病原微生物大量侵入,鸡群极易发生各种传染性疾病,尤其是非典型鸡新城疫、禽流感、传支、鼻炎、慢呼、大肠杆菌病等,该阶段也是卵黄性腹膜炎、脂肪肝、肠毒综合症、输卵管炎等疾病的易发期。 预防:蛋鸡高峰期鸡新城疫抗体水平一般维持45天左右,自进入高峰期开始,每隔45天IV系或相应的克隆苗4-5倍量预防鸡新城疫一次,免疫第二天使用对免疫无影响的抗生素药物,常用药物有L:泰乐菌素、强力霉素、磷霉素钠、环丙沙星、阿莫西林、林可霉素、甲硝唑等。 治疗:结合病鸡的临床表现,病死鸡的病理剖检变化及实验室诊断,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三、产蛋高峰后期的发病规律及防治 该阶段的发病特点:高峰期过后,产蛋率开始有规律下降,但鸡群体质较好,在此之前鸡群持续受到新城疫病毒的威胁,多次主动或被动免疫,抗体水平相对较高,因此新城疫、禽流感等烈性传染病的发病几率已大幅减少,该阶段主要疾病为细菌性肠炎腹泻、输卵管炎、卵黄性腹膜炎、脂肪肝等。 防治:定期投药,通常的用药周期为30天,常用药物有:环丙沙星、阿莫西林、强力霉素、新霉素等经济实惠预防效果好的抗生素。

(整理)蛋鸡的光照管理

蛋鸡的光照管理 1 光照对蛋鸡的作用原理 光照对鸡的作用有两个方面:①促进生殖腺多种激素的作用;②通过光照周期循环作用使鸡体内所有机能的固有节律与明暗同步。就是说,光照对鸡的作用是同步信号作用的刺激作用。刺激作用的效果表现为开产日龄的控制和产蛋率的变化;而同步信号作用效果则表现为对排卵和产蛋时间的制约。 光照作用的机理一般认为,光线的刺激作用经视神经途径传至丘脑下部或直接透过颅骨达到松果体及丘脑下部,作用于光感器,刺激GnRH(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的分泌,GnRH 通过垂体门静脉到达垂体前叶,引起FSH(促卵泡激素)和LH(黄体生成素)的分泌,促进卵泡的发育和排卵。发育的卵泡产生雌激素,促进输卵管的发育并维持其机能,使母鸡出现冠变红、耻骨开张等第二性征。同时雌激素还能促进钙的代谢,亦利于蛋壳的形成,LH 则引起排卵。 在禽类生殖内分泌的变化和调节过程中,光照对其影响最为显著,并直接影响生产性能。在现代家禽生产中,这已成为控制鸡性成熟的主要手段。光照对雏鸡生长前期(10周龄前)作用不大,12周龄后由于其生殖系统进入快速发育阶段,光照长度变化对其影响很大。在蛋鸡产蛋期的光照管理中,产蛋期光照时数一般认为以不小于16小时为宜。 2 光照对蛋鸡的影响 光照对鸡的性成熟、产蛋、蛋重、蛋壳厚度、产蛋时间、产蛋到排卵间隔、受精率、精液质量与孵化期及生理状况、活动、代谢及行为个方面都有影响。 2.1 关照时间对蛋鸡的影响光照时间的长短与鸡性成熟日龄密切相关。育成期光照时间过短将延迟性成熟,时间过长则使性成熟提前。过早成熟的鸡开产早,蛋重轻,产蛋率低,产蛋高峰持续期短。若产蛋高峰时突然缩短光照则可降低产蛋率、增加死亡率,即使恢复原来光照,也很难短时间内达到原来的产蛋水平。 2.2 光照强度对蛋鸡的影响过强的光照,可使鸡烦躁不安,造成严重的啄癖、脱肛、神经质。光照突然增强,可使鸡群的破壳蛋、软壳、大蛋、双黄蛋、小蛋等畸形蛋增加,鸡的猝死提高,但光线太弱,可使雏鸡采食量下降,饮水减少。李辉(1999)在进行光照强度对笼养鸡产蛋性能的影响试验中,将鸡分为数量相等的上中下三层,采用不同的光照强度,发现中层鸡产蛋量明显高于上下两层。雏鸡只有在光照条件下才能熟悉环境,进行觅食与饮水。合理的光照强度不仅可提高鸡的产蛋量和群体产蛋率,而且还能节约用电,减少鸡恶癖的发生。 2.3 光照颜色对蛋鸡的影响鸡对光线有较强的色感。在红光下鸡趋于安静,啄癖极少,成熟期稍迟,产蛋量增加,但受精率降低;在黄光下,鸡的饲料报酬低,性成熟延迟,蛋重增加,产蛋量减少,啄癖率提高;绿光可使鸡的性成熟提前,公鸡的配种能力增强,增重加快;蓝光促进性成熟,提高公鸡的繁殖力,增重加快,啄癖极少,但会使母鸡产蛋下降。 光照对鸡生殖机能的作用还受机体内在生物节律与光照周期变化的同步性的影响。光线对机体的作用不仅取决于光照周期的长短或明、暗长度的比例,而且可能更主要取决于光线照射与此生物节律相符合,机体即发生反应。否则,无论给多大光照其效果也不会明显。 3 蛋鸡光照的管理 实行人工控制光照或补充照明是现代养鸡生产中不可缺少的重大技术措施之一,必须高度重视和严格执行。制定关照制度的原则是:雏鸡及育成期均处于生长阶段,这阶段光照制度是促进雏鸡健康成长,但要防止母鸡过早性成熟。母雏10周龄后,光照时间长会刺激其性器官的加速发育,过早的性成熟后对其今后产蛋不利。因此,这阶段的光照时间宜短或逐渐缩短,不宜逐渐延长,光照强度宜弱。产蛋期的原则是:使母鸡适时开产并达到高峰,充

蛋鸡产蛋率下降的原因及应对措施.doc

蛋鸡产蛋率下降的原因及应对措施 概述:现在我们蛋鸡养殖户经常会碰到蛋鸡莫明其妙的产蛋量下降,现在本文就蛋鸡产蛋量下降有哪些原因给大家总结一下:一、蛋鸡产蛋率下降的原因 1、疾病方面 鸡群感染传染病后会引起产蛋量突然下降,如遇产蛋下降综合征侵袭时,鸡群往往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主要是产蛋急剧下降和蛋壳变薄,畸形蛋,褐色蛋增多,产蛋率下降的幅度通常会达10%左右,严重的会达到50%左右。另外,病毒性疾病如:马立克氏病,传染性脑脊髓炎,鸡痘,淋巴白血病,禽流感等,还有各种细菌性疾病,霉形体以及寄生虫病都会引起产率下降。对病毒性疾病,预防是关键。应建立完善的生物安全体系,根据当地疫情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并建立相应的免疫检测机制,根据鸡群的抗体水平,正确及时的预防。发病时,除紧急接种外,还应在饲料中添加营养性药物,以利于鸡体迅速恢复健康。细菌性疾病的防制应侧重于净化,卫生管理和消毒,发病后及时诊断并进行对症,对因治疗,可最大限度的减少损失。 2、饲料方面 1)蛋白能量比例失调,经常更换饲料原料品种,使用劣质饲料例如:饲料中加入很高比例的棉籽饼;熟豆饼突然更换生豆饼;进口鱼粉突然更换国产鱼粉使用了假豆粕,劣质鱼粉,假氨基酸等,都会使饲料的营养成分发生很大的变化或使饲料的适口性变差,导致鸡群产蛋下降。

2)饲料发霉变质或放置时间过长遇有阴雨天气,原料或饲料在运输或贮藏过程中,易淋湿或吸湿结块,发生霉变。另外,饲料加工结束后均有一定的保质期,如果饲料放置时间过长,尤其在夏季高温高湿季节里,饲料中的多种维生素很容易发生分解失效,同时其它原料也容易发生霉变,这样势必影响饲料的质量,从而导致疾病的发生。 3)饲料加工管理不完善在饲料加工过程中,往往由于工作人员的疏忽,致使食盐;维生素;微量元素;氨基酸等这些微量成分的添加量过剩或不足,导致营养性疾病的发生。另外,有时由于机组出现故障,使饲料的粒度发生变化,这样饲料的适口性大大变差,鸡只不愿采食,营养达不到需求量,从而导致产蛋下降。因此,在饲料方面,应首先科学配制饲料,保证产蛋鸡的营养需要。注重原料品质,做到不发霉,不变质,保证原料品种丰富、稳定,严禁饲喂发霉变质饲料。此外,应保证维生素及微量元素的供给,饲料中钙比例应适当,变更饲料应有3-5d的过渡期,防止鸡群发生消化不良,引起产蛋下降。 3、饲养管理方面 1)供料不足 有的客户给料时虽然加到了标准料量,但由于没有考虑饲料能量水平、环境变化、鸡群开产时体重大小等,往往造成料量供给不足。有的由于人为原因计算料量或称料不足失误,也会引起少给料。另外,新老工人交换或一次喂料过多、过满等,使饲料浪费较多,均能引起鸡群采食量不足,产蛋量下降。 2)供水不足

蛋鸡产蛋率不高的原因及对策

蛋鸡产蛋率不高的原因及对策 2008-04-18 08:49:17 来源:互联网文字大小:【大】【中】【小】 简介:随着养鸡业的迅速发展,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为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性能,从而获得尽可能高的经济效益,科学的饲养管理是其根本途径。现就影响蛋鸡产蛋率不高的原因及对策加以探讨。 1 产蛋性能低的原因... 关键字:蛋鸡产蛋率 随着养鸡业的迅速发展,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为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性能,从而获得尽可能高的经济效益,科学的饲养管理是其根本途径。现就影响蛋鸡产蛋率不高的原因及对策加以探讨。 1 产蛋性能低的原因 蛋鸡生产性能低通常表现为开产日龄推迟,提早开产、产蛋高峰期没达到预定指标或攀升时间较长、高峰期短、产蛋期死淘率太高、提前休产淘汰、蛋品质下降以及淘汰时体重偏轻等。造成产蛋性能下降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1育成鸡合格率太低合格率为合格鸡数(体重在标准体重的±10%以内,胫长为104~106mm)与入舍雏鸡数之比。育成合格率低说明育雏育成期死亡较多,育成鸡体质差、均匀度差。体重偏轻或偏重都将导致产蛋推迟或提前、产蛋高峰期不稳、性能低,而均匀度是直接影响蛋鸡生产性能的主要因素。 1.2开产前体成熟与性成熟不能同步表现为到了正常开产体重时不开产,或达到5%产蛋率时体重低于标准。这种结果源于饲料营养不合理、光照程序不合理、限饲和疾病等。若在育雏、育成阶段及气候变化时不能及时调整配方,从而造成饲料能量、蛋白质、钙、磷等阶段比例不合理,影响体重的增加和性成熟。光照是养鸡生产的重要环境条件之一,光照的时间、强度等对鸡的活动、物质代谢、生长发育及生产力的发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不正确的限饲可影响生殖系统的发育、成熟。在育雏后期的6~8周,突然限饲会影响鸡只体格的正常发育。疾病也可造成鸡体质差,影响鸡的正常发育与成熟。 1.3药物的毒性作用药品的残毒可引起机体正常发育停滞,影响鸡内脏器官的发育,特别是对育雏前期内脏和育成期生殖器官的成熟影响更大。另外,若在产蛋期用了对产蛋有影响的药品,如磺胺类、呋喃类等,不但会破坏卵细胞的发育,从而降低产蛋率,而且过量会引起中毒。 1.4饲料质量不稳定营养成分缺乏、过量,饲料卫生不达标,适口性差或灰分过高等均可引起产蛋性能降低。 1.5饲养管理不科学温度控制不合理、光照和饮水不足、日常管理粗放均会导致生产性能降低。另外,疾病的侵害及其他应激,也是造成鸡产蛋性能低的原因。 2提高产蛋生产性能的基本技术措施 蛋鸡从l6周龄起进入预产期,25周龄到达产蛋高峰,为防止产蛋性能下降必须采取一定的技术措施。

蛋鸡产蛋率下降的原因

蛋鸡产蛋率下降的原因 近期,我国不少省市的200天左右蛋鸡出现10~20%左右产蛋率莫名其妙的下降。一般都伴随蛋重的降低,鸡群一般采食量变化不大,鸡群精神状态良好,晚上也很安静。 结合目前全国重大疫病的流行情况和多年的蛋鸡管理经验,认为造成上述问题的关键不是或不仅仅是疫病的问题,而更多是天气变化、光照、季节、新玉米使用、饲喂量、鸡群体质、免疫接种等综合作用的结果。请大家重点关注以下五大类问题: 一、关注连续阴雨带来的巨大影响: 从11月份初至12月10日,我国南北方广大蛋鸡养殖区出现持续多日的阴雨、雾霾天气。这种不良天气给鸡群至少带来两大问题:一是阴雨天气光照不足而养殖户没有及时补光或鸡舍内本身的光照就不足;二是阴雨天气寒冷和较大温差的影响。 解决方法: 1、关注鸡舍光照不足的问题,及时补充光照或更换灯泡:适宜光照是维系鸡群健康、钙磷吸收转化、性成熟和高产稳产的重要环境基础,光照不足蛋鸡性成熟延迟、上高峰慢、产蛋性能降低、抗病力差、死淘率增加。商品蛋鸡底层鸡要求光照强度不低于10.76勒克斯。而实际由于养殖户害怕光照过强啄肛(实际上光照不是过强而是普遍不足)刻意减弱光照或自动上料机广泛应用后,随着高度提高而灯泡的瓦数没有响应增强等原因,造成蛋鸡的光照普遍不足。在这种情况下阴雨天如果不开灯补光(即使开灯补光光照也不够)鸡群就会因光照不足而出现产蛋率下降。因此,要求我们不仅要阴雨天开灯,而且还要实际测量,重新安装调整灯泡大小,确保光照达标。要按照亮度不低于10.76Lux(勒克斯)计算灯泡大小,10.76Lux=﹝0.9(系数)×W(灯泡瓦数) ﹞/H2(灯泡距最下面鸡头部的距离米)。使用白炽灯(节能能亮度是白炽灯的4倍,LED是6-7倍)灯泡瓦数W=H210.76/0.9。高度2米时灯泡瓦数=10.76 ×4/0.9=47.8瓦;高度是2.5米时灯泡瓦数=10.76 ×2.5 ×2.5/0.9=74.7瓦;高度是3米,时最泡瓦数=10.76 ×3 ×3/0.9=107.6瓦(灯泡的布置:间距是灯泡高度的1.5倍,灯泡到墙壁的距离是间距的1/2)。其中使用反光灯罩,至少可以增加1/3以上的亮度。由于不同种类的光源其强度差异很大,难以用简单到的系数(倍数)衡量。所以,按照上述公式选择光源种类和瓦数并安装完毕后,一定要用光照测量仪实际测量光照强度并进行适当的调整。 2、阴雨天气更要关注饲料的能量和通风的设定:天气阴冷鸡群需要较多的能量去抵御寒冷,如果此时不增加饲喂量或不增加油脂的添加鸡就容易造成产蛋率降低。为此,一定要根据玉米的含水量添加1~2%甚至更多的优质豆油;调整料机的下料量或增加饲喂次数,保证每天空槽时间最多1.5小时;晚上多上料并在夜间12点左右,开灯饲喂1小时以上。寒冷时节通风格外难做,最好是安装上下的进气、拔气管道,必要时适当关闭部分的下部进气管。

国内外蛋鸡品种介绍

国内外蛋鸡品种介绍 Final revision by standardization team on December 10, 2020.

国外蛋鸡优良品种 (一)海兰蛋鸡 海兰家禽育种公司育成,具有较高的生产性能,较强的适应力及抗病能力,耐热,安静不神精质易于管理。海兰褐:成活率96% - 98%;至72周龄年产蛋总重19.4千克,日耗料114克,料蛋转化比(21 - 72周)2.36:1。 (二)罗曼褐 德国罗曼公司育成,属中型体重高产蛋鸡,四系配套,有羽色伴性基冈。至74周平均蛋重64 - 65克,产蛋期平均日耗料110 - 120克。 (三)伊莎褐 法国依莎公司育成,属四系配套中型体重的高产棕壳蛋鸡。具有较好的抗热性能,是当今世界主要高产蛋用鸡种之一,有羽色和快慢羽两个伴性基因。全群达5 0%产蛋日龄160 - 168天,开产体重1. 55 -1. 65千克,入舍母鸡72周龄年产蛋280 - 290枚,蛋重63 - 65克,料蛋转化比(2 3- 2.4):1。(一)海兰蛋鸡 (四)罗斯褐 英国罗斯公司育成,属高产蛋鸡,适应性强,抗逆性表现较好。有金银色和快慢羽两个伴性基因。72周龄年产蛋量271.4枚,平均蛋重63.6克,总蛋重17. 25千克,每千克蛋耗料2.46千克;0 - 20周龄育成率99. L%。 (五)海塞克斯(褐)

荷兰成尤里布德公司培育的中型褐壳蛋码,具有羽色伴性基因。该鸡性情温顺,好管理,抗寒性强,抗逆性好且具有产蛋高峰期长,破壳蛋少的特点。但耐热性较差,适宜在北方寒冷地区饲养。78周龄年产蛋量302枚,平均蛋重63.6克,总蛋重19.2千克,每千克蛋耗料2 38千克,产蛋期末体重2.22千克,产蛋期存活率95%。 (六)星杂579(褐) 又名S579,由加拿大谢佛公司育成。该鸡具有羽色伴性遗传,可根据羽毛不同颜色识别公母。平均开产日龄168天,27 - 29周龄达产蛋高峰;72周龄入舍母鸡年产蛋250 - 270枚.平均蛋重63克,产蛋期料蛋转化比(2.6 -2.8):1,成 活率92%- 94%。 二、国内优良蛋鸡品种 (一)京红1号 由北京峪口培育而成。开产早,产蛋多,140日龄达到50%产蛋率;90%以上产蛋率维持9个月以上。好饲养,抗病强;适应粗放的饲养环境;育雏、育成成活率97%以上;产蛋鸡成活率97%以上;免疫调节能力强。吃料少,效益高,高峰期料蛋转化比(2.0 -2.1):1。 (二)京粉1号 是在我国饲养环境下自主培育出的优良浅渴壳蛋鸡配套系,具有适应性强、产蛋量高、耗料低等特点。父母代种鸡68周龄可提供健母雏96只以上,商品代72周龄年产蛋总重可达18.9千克以上。商品代蛋鸡育雏、育成期成活率96% - 98%,产蛋期成活率92%~95%,高峰期产蛋率93%~ 96%,产蛋期料蛋转化比(2.1~2.2):1。

蛋鸡的经济效益分析简谈

蛋鸡的经济效益分析简谈 长期以来,养殖蛋鸡,人们主要关注蛋鸡高峰期产蛋率的高低,而产蛋周期(平均日产蛋量55g/羽以上)的长短却往往被忽视。其实,在蛋鸡品种、饲料原料价格等因素一致的前提下,影响蛋鸡养殖效益最主要的指标是产蛋周期,其次是料蛋比,再依次是饲料料单价、产蛋率、蛋重和死淘率,当然,这些指标不是孤立的,都是相关联的。 下面我们通过一些数据来帮助分析:假设玉米1.8元/kg,豆粕3.5元/kg, 麦麸1.4元/kg,雏鸡料2.38元/kg,青年鸡前期料2.16元/kg,后期料2.0元/kg,蛋鸡料2.2元/kg,雏鸡苗3元/羽,鸡蛋7.0元/kg,淘汰蛋鸡7元/kg。 为了直观和分析方便,我们将蛋鸡的饲养阶段划分为投入期(培育期)、成本回收期和赢利期3个阶段。 投入期(培育期)——0-165日龄:蛋鸡从雏鸡养到产蛋率65%以上(这时产蛋的收入与饲料支出基本持平)约需要165天,累计消耗饲料约10kg,成本约22元/羽,鸡苗+疫苗+药品约6元/羽,其它支出约1元/羽,成本合计29元/羽;产蛋约0.4kg/羽,计2.8元,淘汰鸡收入14.2元(2.2kg*7元/kg*92%——产蛋期成活率),合计收入17元/羽;两者相抵,培育期净支出12元/羽。 成本回收期——166-293日龄:这一阶段料蛋比平均按2.1:1计算,其它支出按每天0.02元/羽计算,产蛋率94%以上,蛋重58.5g/枚,日平均产蛋量55g/羽以上,日赢利0.1109元/羽(0.055*7-0.1155*2.2-0.02),回收12元成本需要126天;产蛋率从65%上升到94%一般需要20天,所以,成本回收期为293日龄。 赢利期——293日龄以后:一般蛋鸡在293日龄以后,产蛋高峰已过,产蛋率一般为88-90%,蛋重约63-64g,平均日产蛋量约56.7g/羽,料蛋比平均按2.2:1计算,日赢利0.1026元/羽(0.0567*7-0.1247*2.2-0.02),平均每月赢利3.08元。 由此可见,蛋鸡赢利是在产蛋高峰以后,如果日产蛋量55g/羽以上维持时间越长,赢利就越多。 料蛋比、饲料单价:饲料代谢能水平是决定料蛋比的主要因素(前提是营养平衡),也是影响饲料单价的主要因素。不同代谢能水平的饲料的料蛋比差异比较大,比较理想的可控制在2.05:1以内,高的则为2.5-2.6:1,相差0.4:1以上,根据测算,料蛋比相差0.2:1的不同饲料的单价相差约0.1元/kg,按年产蛋量20kg计算,高能量水平的饲料可节省饲料成本支出约4.2元/羽 (20*2.1*2.2-20*2.3*2.1)。

蛋鸡产蛋期各阶段的生理特点及饲养管理

蛋鸡产蛋期各阶段的生理特点及饲养管理许义道 文正常* (贵州省思南县畜牧兽医局 565600) 蛋鸡经过育雏、育成阶段后,其经济效益才能表现出来。为了确保鸡群的健康和高产、稳产以及维持其产蛋高峰的时间,因预产阶段、产蛋初期阶段、产蛋中期阶段(高峰期)、产蛋后期阶段的生理及代谢特点有着明显差异,所以各阶段的分期饲养管理显尤为重要。由于我省养鸡业的发展与我国别的养殖大省相比相对比较滞后,其养殖规模小,养殖技术缺乏,特别是蛋鸡业的生产在近5年来才逐步得以发展。随着近年来我省蛋鸡饲养规模的不断扩大,蛋鸡养殖中因生产管理因素导致的问题逐步突现。因此,针对我省目前蛋鸡生产中出现的问题,现对蛋鸡产蛋期各阶段的生理特点及饲养管理技术阐述如下,供各蛋鸡生产者参考。 1 预产阶段的生理特点及饲养管理 *为通讯作者。1.1 生理特点 蛋鸡的预产阶段是指18~21周龄,进入性成熟期。18周龄时,卵巢重量约为10周龄的4倍,但在19周龄、20周龄时则分别为10周龄的30倍和42倍左右,这说明在18周龄后卵巢上的卵泡开始大量快速生长。与此同时,输卵管也迅速变粗、变长,重量也迅速增加。卵泡生长和输卵管的发育受光照和饲料蛋白质的影响很大,其机体在生理方面发生急剧性变化。 1.2 饲养管理 为了保证各系统的正常发育,降低生理应激造成的不良影响,为鸡群以后的高产、稳产打好基础,在饲养管理上应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1.2.1 做好鸡舍及设备的清洗与消毒:必须做好鸡舍的维修、清洗和消毒工作。对于老鸡舍须将粘附在墙壁、地面网 产的能力。 3 课程网站建设的经验 3.1 明确课程网站的地位与作用 随着现代教育的飞速发展,教学手段不断丰富,网络教学的应用更是改变了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伴随着多媒体技术手段的应用,使教学内容更加丰富,表现形式更加生动形象。但是,我们不能忽略传统课堂教学方法在教学实践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教师与学生的面对面交流,能更直接地启发和影响学生。课程网站建设应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完善与发展。我们应该重视课程网站的建设,也不能忽视在新形势下课堂教学的探索与创新,应该把二者有机结合起来,发挥1+1>2的效应,提高教学质量。 3.2 精心设计课程内容和表现形式 课程内容的设计,不仅要做到内容丰富、科学、严谨和与时俱进,还要注重突出专业特色。要根据知识结构、内容类型,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规律、学习特点,将课程内容按照知识体系划分为不同模块或单元,有针对性地设计基本教学内容和扩展知识面,提供一定数量的例题和习题以及适当的参考资料,能更好地促进学生自主地选择性学习。 课程内容的表现形式会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在课程网站建设中应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结合专业特色和内容特点,采用不同的表现形式。特别是多媒体技术能够通过语音、图片、动画、视频等形式,准确形象地表达课程内容,在精品课程网站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应当充分利用。 3.3 扩展网络资源,完善网站功能 为了保证课程内容与时俱进,必须及时扩展网络资源,补充、更新教学内容。扩展网络资源的方法很多,首先,互联网本身就是一个很好的服务平台,其中包含的信息容量非常大,上网搜索能够获取本专业最新的相关信息;其次,通过互联网与国内外高校和科研院所建立广泛联系,通过交流学习可以获得教学、科研的最新信息;再次,还可以借助数据库资源检索我们需要的信息资源。在保证网络资源拓展更新的同时,还要注重加强完善网站的功能。 完善网站功能的重点在于保证网站的顺畅运行,优化网站页面,简化功能操作。保证课程网站的顺畅运行,是建设精品课程网站的关键环节,是发挥网站功能的前提。因此,要配备精干的网络维护人员,采用多种技术手段,在有效学习时段内保证网站运行的畅通无阻,把相关专业图片、动画链接到网站首页,既能美化页面风格,又能够增强网站趣味性。网站的各项操作功能要做到标题醒目、链接顺畅、操作简便,方便学生选择性地自主学习。 参考文献 1 刘志颖,王洪斌,曲朝阳.浅谈精品课程网站的建设 J .东北电力 大学报,2007,27(5):40~42. 2 任为民.网络精品课程建设的标准要求与开发策略 J .现代远程 教育研究,2009,(4):39~42. 3 古少鹏,郑明学,任玉红,等. 兽医病理学 课程建设与实践 J .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8(1):102~108. 4 梁婷婷,邓广彪.通用的精品课程网站的设计与开发 J .计算机 时代,2009,(8):72~75. 5 罗卓笔,吴小龙.精品课程建设与应用的可持续发展策略 J .中 国电力教育,2009,(2):114~115. 6 马骥,刘传明,张宏伟,等.突出网络资源特色促进精品课程建设 J .南方医学教育,2008,(3):18~19. 7 黄泽钧.精品课程网站的设计与建设 J .湖北水利水电职业技术 学院学报,2007,3(1):50~53. 8 石良武,王建明.精品课程网络教学模式的研究 J .教育与现代 化,2006,(2):46~49. 65 上海畜牧兽医通讯 2010年第3期

蛋鸡产蛋高峰期时间长短的影响因素

蛋鸡产蛋高峰期时间长短的影响因素 蛋鸡产蛋高峰期时间长短的影响因素 在养鸡生产实践中。蛋鸡产蛋高峰期维持时间的长短直接影响养殖户的经济效益。现将影响蛋鸡产蛋高峰期时间长短的因素分析如下。 1 鸡苗和饲养方面 进鸡苗要找正规种鸡场或孵化场,该鸡苗所用种蛋是种鸡场高峰期时间段产的蛋。要选择绒毛光亮、整齐,大小一致,初生体重符合品种要求,且腹部柔软、卵黄吸收好,脐部愈合良好的健雏。有了好鸡苗,育雏和育成期要给足营养。在实际生产中,许多饲养户往往只重视产蛋期鸡的饲养管理,而忽视育成阶段鸡的饲养管理,不重视育成期鸡的均匀度,往往导致到开产日龄时,有的鸡过肥或过瘦,不但均不产蛋,还浪费饲料,使鸡群很难达到产蛋高峰。因此,一定要保证鸡的均匀整齐度。每一个饲养阶段都要达到该鸡种的生理体重,这样的后备鸡才可能有达标的产蛋高峰。 2 药物方面 在产蛋期用药要注意,尽量少用或不用那些影响蛋鸡产蛋的药物。养殖户在应用下面这些药时要特别注意。 (1)磺胺类。常用的有磺胺嘧啶、磺胺噻唑、磺胺氯吡嗪、增效磺胺嘧啶等,在养鸡生产中常用于防治白痢、球虫病、盲肠炎、肝炎和其他细菌性疾病。这类药在鸡体内通过与碳酸酐酶结合,使其降低活性,而使碳酸盐的形成和分泌减少,使鸡产软壳蛋和薄壳蛋,影响蛋壳质量而使次品蛋增多成品蛋减少。 (2)抗球虫类。常用的有氯苯胍、莫能霉素、球虫净、氯羟基吡啶(克球粉)、尼卡巴嗪、硝基氯苯酰胺等,一方面有抑制产蛋的作用。另一方面能在肉、蛋中残留,危害人体健康。 (3)肾上腺皮质激素类。常见的有地塞米松,在治疗疾病时,它具有抗炎、抗毒素、抗过敏等多种作用。能明显抑制卵巢和卵泡的发育,使蛋鸡产蛋率明显下降,停药后,产蛋率的回升也很缓慢。 (4)四环素类。经常应用的主要是金霉素,系广谱抗生素,主要呈现抑菌作用,高浓度有杀菌作用,除对革兰氏阳性和阴性菌有抑制作用外,对支原体、霉形体、各种立克次氏体、钩端螺旋体和某些原虫也有抑制作用,如对鸡白痢、鸡伤寒、鸡霍乱和滑膜炎霉形体有良效。由于它的药效好,很多养殖户常用这种药,但它的副作用也较大,不仅对消化道有刺激作用,损坏肝脏,而且能与鸡消化道中的钙离子、镁离子等金属离子结合形成络合物而妨碍钙的吸收,同时金霉素还能与血浆中的钙离子结合。形成难溶的钙盐排出体外,从而使鸡体缺钙,阻碍了蛋壳的形成,导致鸡产软壳蛋,蛋的品质差,也使鸡的产蛋率下降。 (5)氨茶碱。氨茶碱又称茶碱乙烯双胺,系嘌呤类药物,该药具有松弛平滑肌的作用,可解除支气管平滑肌痉挛而产生平喘作用,常用于缓解家禽呼吸道传染病引起的呼吸困难。产蛋鸡应用该药会引起产蛋率下降。但停药后可恢复. 3 疾病方面 在养鸡实践中,疾病是引起蛋鸡产蛋率下降的一个主要因素,常见的有以下几种病因。 (1)细菌性疾病。大肠杆菌、霉形体、传染性鼻炎、沙门氏菌等,均会引起产蛋率下降。此类病的一个共同特点是病程长、发展慢,由于疾病的发展逐步影响

决定蛋鸡高产蛋率的因素

◆提高后备鸡的整齐度 培育后备鸡是否成功,其整齐度是一个重要指标。体形差异小,鸡群发育整齐,性成熟才能同期化,将来开产时间才能一致,产蛋高峰也高。在管理中努力从雏鸡开始 提高其整齐度,除在温度、湿度、饲料、密度、免疫等各方面进行科学管理外,要注 意随时将强弱雏鸡分开饲养,对弱雏加强营养。 ◆控制好性成熟日龄 性成熟的早晚与环境及遗传有关。合理的光照是控制性成熟的重要措施。一般蛋 鸡12周龄后对光刺激敏感,能促进性成熟。在生产中应注意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光照方案,使鸡的体成熟与性成熟达到同步一致,才能保证生产潜力的充分发挥。特别要注 意开产前后利用光照控制性成熟的适时化,何时延长光照时间促进性成熟应根据18周龄或20周龄时抽测体重而定。如果体重达标,应自18周龄或20周龄每周延长1小时,直至增加到16小时时恒定不变。如果20周龄体重仍不达标,则将补充光照时间向后 推迟一周,并在此阶段加强营养,促进体重达标。 ◆后备鸡体重达标 体重是衡量后备鸡生长发育的重要指标之一。骨骼的发育与将来母鸡的蛋重、蛋 壳强度好坏密切相关。在管理中使开产鸡的平均体重和骨骼发育都能同时达标是体成 熟的重要标志。不同鸡种都有其标准体重,体重过大过肥时性机能较差。骨骼的发育 用胫长来表示。体重达标而胫长未达标,说明其体内脂肪过量,直接影响其产蛋量和 蛋壳质量。在调整体重时应掌握的原则是在蛋白质满足的基础上,调整能量,摄入能 量高时,增重加快。因此在育成过程中,需不定时抽测体重和胫长,并采取相应的饲 养管理措施,力求使其体重和胫长在开产时能同时达标。 ◆产蛋期加强科学管理 1.保障最适宜的温度范围 生产实践表明,13-23℃是鸡产蛋的最适宜温度范围,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鸡的产蛋率和蛋壳质量,因此要做好冬季的防寒保暖工作。 2.舍内通风换气良好 在保温的前提下,要把鸡舍的空气调节好,可在温度较高的上午11时至下午2时进行通风,注意通风口要错开,以防穿堂风。 3.合理的光照方案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