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职业生涯规划》教案第四单元第1课:正确认识就业

《职业生涯规划》教案第四单元第1课:正确认识就业

《职业生涯规划》教案第四单元第1课:正确认识就业
《职业生涯规划》教案第四单元第1课:正确认识就业

《职业生涯规划》教案第四单元第1课:正确认识就业象山县石浦中学《职业生涯规划》教案

《职业生涯规划》教案

第四单元:职业生涯发展与就业、创业第1课:正确认识就业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我国目前严峻的就业形势

2、理解首次就业与职业生涯发展的关系、树立“先就业、再择业”的择业观。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讨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德育目标: 通过学习本课内容教育学生学会感恩,通过自己的积极工作来反哺父母、贡献社

会,为社会的发展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教学重点:

1、明确首次就业的意义

2、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教学方法:

案例教学法、角色扮演法、讨论法。

教学手段: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引导学生课前阅读课首案例 :学财会的售货员。课上根据案例情课引导学生讨论下面的问题:

案例问题一:小禹为什么放弃升高职,而选择了直接就业,

象山县石浦中学《职业生涯规划》教案

教师点拨:生存是发展的基础,个人的职业生涯必须与家庭实际情况相结合。案例问题二:学财会专业的她,为什么对当上售货员很高兴,

教师点拨:明确要正视就业难的严峻形势,求职期望值要实事求是

第四单元职业生涯发展与就业、创业(板书)

第一课正确认识就业(板书)

一、首次就业与职业生涯发展(板书)

学生讨论分析课首案例问题三:

小禹不熟悉售货员的工作,在工作中遇到很多困难,她是怎么做的,

教师点拨:要珍惜首次就业机会,摆正心态,积极投入到新的工作岗位中去,虚心学习,努力拓展自己的知识面。

教师进一步讲明首次就业的意义:

首次就业是中职生人生中的重要转折,是生活方式质的变化。没有首次就业,职业生涯就不可能开始,职业生涯就永远停留在职业准备阶段。

首次就业是职业生涯的重要经历,是职业生涯发展的起点没有首次就业,就不可能有从业阅历,不可能对职业有真正的感悟,不可能真正实现人生角色的转换。

学生讨论分析课首案例问题四:小禹的成长经历给你什么感悟,

教师点拨:我们为小禹的孝心而感动、为小禹积极适应工作而努力学习的理智举动而感慨。惟有时常怀着一颗感恩的心,才能有不竭地动力为父母拼搏、去为社

会奋斗,从而成就一个成功的自我。同时小禹的首次就业选择的目标定位准确,为她日后的成功择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学生讨论:首次就业应注意的问题有哪些,

首次就业的目标要务实;首次就业的实际岗位可能与你的规划有差距,但你不要轻言放弃,要从基层岗位做起,脚踏实地才能向上攀登;首次就业忌好高骛远、眼高手低,要胸怀大志,更要顺应时势,才能使自己的职业生涯获得成功活动设计:学生小品扮演——父母的爱

小品内容:父母关爱子女的点滴、父母努力工作的日子(进修、加班等) 学生交流:此时此刻最想与自己的父母说的一句话。

活动目的:增进学生对父母的理解与尊重;唤醒心疼父母的亲情;激发报答父母服务社会的责任心。

二、就业形势与择业观 (板书)

象山县石浦中学《职业生涯规划》教案

1(必须正视就业难(板书)

活动设计:就业调查结果交流

活动内容:交流师哥师姐的就业情况调查结果。并谈谈自己的首次就业岗位教师点拨:要看到我国就业的严峻形势,摆正就业心态,发挥职校毕业生的优势,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活动设计:学生扮演小品二——客房部飞出个小外语教师

小品内容:文中案例商务外语专业的小汤实习的故事

活动目的:一方面锻炼学生的表演能力、合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另一方面教育学生在严峻的就业形势面前,摆正就业心态,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讨论案例问题一:小汤看着在酒店餐饮部、咖啡厅、前台实习的同学,十分羡慕,为自己在客房部实习而心中失落。你是怎样看待小汤的,

教师点拨:在就业时,要避免攀比、从众、自卑和好高骛远,要现实、冷静、自信和实事求是。

讨论案例问题二:小汤的什么优势在工作中让她受到肯定和表扬,

教师点拨:生明确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过硬的专业服务技能是脱颖而出的法宝。因此,在学习期间要努力学好专业知识,发展好自己的特长。

讨论案例问题三:小汤被单位正式录用,职位升迁为领班。给你什么启示, 教师点拨:调整就业期望值,找准坐标,从低端就业起步,从低层次岗位做起,不应梦想通过一次就业就谋取到理想的工作岗位。

2(先就业、再择业(板书)

回顾案例“学财会的售货员”中小禹的成长历程。

学生讨论:职校会计专业毕业的她为什么不去做会计工作,

教师点拨:我们在择业的时候不仅要看我们喜欢什么工作,还要看市场供给的岗位有哪些,要把个人的职业生涯设计与社会经济发展联系起来。

学生讨论交流:能当上出纳仅仅是小禹运气好吗,

教师点拨:只要是个有心人,每一段职业经历,都是人生的积累,都是在为发展目标的实现付出努力。要树立先就业再择业的择业观。

活动设计:

“我的就业心态”交流

内容:填写《学以致用》栏目“澄清自我”一题中的表格。把自己的“职业理想”和“首

象山县石浦中学《职业生涯规划》教案

次就业岗位”进行全班交流。并说说自己的想法。教师可以有的放矢地进行个别辅导。

目的:把所学理论落实到学生自己的行动中去,做到学以致用。

小结:本课主要引导学生从社会目前的就业形势、家庭情况等客观条件出发、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树立先就业后择业的择业观。克服学生在就业问题中的好高骛远、不切实际的想法。

作业:根据自己专业所对应的就业形势,联系自身情况,写一写自己的职业理想和首次就业目标。

板书设计:

第四单元职业生涯发展与就业、创业

第一课正确认识就业

一、首次就业与职业生涯发展

二、就业形势与择业观

1(必须正视就业难

2(先就业、再择业

【K12学习】《职业生涯规划》教案第四单元第1课:正确认识就业

《职业生涯规划》教案第四单元第1课:正 确认识就业 象山县石浦中学《职业生涯规划》教案 《职业生涯规划》教案 第四单元:职业生涯发展与就业、创业 第1课:正确认识就业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1、了解我国目前严峻的就业形势 2、理解首次就业与职业生涯发展的关系、树立“先就业、再择业”的择业观。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讨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德育目标: 通过学习本课内容教育学生学会感恩,通过自己的积极工作来反哺父母、贡献社会,为社会的发展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教学重点: 1、明确首次就业的意义 2、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教学方法: 案例教学法、角色扮演法、讨论法。教学手段: 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 引导学生课前阅读课首案例:学财会的售货员。课上

根据案例情课引导学生讨论下面的问题: 案例问题一:小禹为什么放弃升高职,而选择了直接就业? 象山县石浦中学《职业生涯规划》教案 教师点拨:生存是发展的基础,个人的职业生涯必须与家庭实际情况相结合。案例问题二:学财会专业的她,为什么对当上售货员很高兴?教师点拨:明确要正视就业难的严峻形势,求职期望值要实事求是第四单元职业生涯发展与就业、创业第一课正确认识就业 一、首次就业与职业生涯发展学生讨论分析课首案例问题三: 小禹不熟悉售货员的工作,在工作中遇到很多困难,她是怎么做的? 教师点拨:要珍惜首次就业机会,摆正心态,积极投入到新的工作岗位中去,虚心学习,努力拓展自己的知识面。 教师进一步讲明首次就业的意义: 首次就业是中职生人生中的重要转折,是生活方式质的变化。没有首次就业,职业生涯就不可能开始,职业生涯就永远停留在职业准备阶段。 首次就业是职业生涯的重要经历,是职业生涯发展的起点没有首次就业,就不可能有从业阅历,不可能对职业有真正的感悟,不可能真正实现人生角色的转换。学生讨论分

《职业生涯规划》教案第四单元第1课:正确认识就业

《职业生涯规划》教案第四单元第1课:正确认识就业 第四单元:职业发展与就业,创业 第一课:正确理解就业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1,理解中国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 2,理解初次就业与职业发展的关系,树立“初次就业,二次就业”的观点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问题讨论、问题分析和问题解决能力德育目标: 通过学习本课的内容,教育学生学会感恩,通过积极的工作回馈父母,为社会做出贡献,为社会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教学重点: 1,明确初次就业的含义2,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教学方法: 案例教学法,角色扮演法,讨论法教学方法: 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 课前引导学生阅读第一个案例:销售员学会计在课堂上,指导学生根据个案情况讨论以下问题: 个案问题1:为什么晓宇放弃了高等职业教育而选择了直接就业? 象山石浦中学“职业生涯规划”教学计划 教师建议:生存是发展的基础,个人职业必须与家庭实际情况相结合案例问题2:当她学习会计时,为什么她如此乐意成为一名销售人员?

老师的忠告:面对就业困难的严峻形势是显而易见的。求职的期望应该是现实的。职业发展与就业,创业(板书)。第一课正确理解就业(板书) 1。第一次就业和职业发展(板书)学生讨论和分析3班的第一个案例: 晓宇不熟悉销售人员的工作,在工作中遇到很多困难。她是怎么做到的? 教师建议:珍惜第一次就业机会,调整心态,积极投资新工作,虚心学习,努力拓展知识 教师进一步解释了首次就业的意义: 首次就业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生活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也是他们生活方式的一个质的变化。没有第一份工作,就不可能开始职业生涯,职业生涯将永远停留在职业准备阶段。 初次就业是重要的职业经历和职业发展的起点。没有初次就业,就没有职业经历,没有对职业的真正理解,也没有人生角色的真正转变。学生们讨论分析课的第一个案例。问题4:小宇的成长经历给你什么启示? 老师的忠告:我们被小宇的孝顺感动,为小宇积极适应工作、努力学习的理性举动而感慨只有怀着一颗感恩的心,我们才能有无穷的动力为父母和社会而奋斗,从而实现成功的自我。同时,小宇第一次择业的目标是准确的,为她未来成功的职业选择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学生讨论:初次就业应该注意什么?

第四单元第1课《测量呼吸和心跳》教学设计

《测量呼吸和心跳》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测量呼吸和心跳》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第四单元第一课,本课教学内容有三个部分:第一、通过引导学生回忆自己参加体育锻炼后身体的变化,运动后的感受;第二、组织学生收集三种状态下心跳和呼吸的数据;三、组织学生对收集三种状态下心跳和呼吸的数据进行分析。 学习目标: 1、我会测量呼吸和心跳; 2、我知道心跳、呼吸的快慢和运动的剧烈程度有关; 3、我会分析3种状态下呼吸和心跳的数量,发现规律。 学习重难点: 学习重点:知道运动会使心跳和呼吸加快,休息后心跳、呼吸又 会恢复正常。 学习难点:掌握正确测量呼吸和心跳的方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和听诊器、肺活量测试器等。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谈话:概述第四单元呼吸和血液循环的主要内容,导入新课,板书课题《测量呼吸和心跳》。 二、展示学习目标 1、我会测量呼吸和心跳; 2、我知道心跳、呼吸的快慢和运动的剧烈程度有关; 3、我会分析3种状态下呼吸和心跳的数量,发现规律。 学习重点:知道运动会使心跳和呼吸加快,休息后心跳、呼吸又 会恢复正常。

学习难点:掌握正确测量呼吸和心跳的方法。 三、三自主学习 1、我们在运动的时候,身体会有哪些变化? 2、怎样才算呼吸一次?(一呼一吸才算呼吸一次) 四、合作探究 1、测量自己在安静状态下1分钟的呼吸和心跳次数。 2、测量自己在运动结束时1分钟呼吸和心跳次数。 3、测量自己在运动结束休息3分钟后,1分钟的呼吸和心跳次数。 4、分析比较自己在上面3种状态下呼吸和心跳的数据,你能发现什么? 五、汇报交流 1、填写数据收集表后,汇报交流。 2、小组间交流。 六、巩固练习---利用课件进行 (一)我会填: 1、一呼一吸算一次___。 2、心脏收缩和舒张一次,就会发生一次___。 3、正常呼吸和心跳次数是在___状态下测量的结果。 4、运动会使__和__迅速加快,__后呼吸心跳又会慢慢恢复。 5、___和心脏的节奏是一致的。 (二)我是小判官。 1、正常人的心跳一般为60~80次/分,少年儿童为80~90次/分。 2、同一个人脉搏要快一些,心跳要慢一些。() 3、人的呼吸和心跳是一致的。() 4、心率就是指一分钟心跳的次数。() 5、肺活量越大证明健康状况越好。() 七、回顾目标,总结学习收获。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四单元4.约分第1课时 最大公因数(1) 人教版

4.约分 第1课时最大公因数(1) 教学内容:教材第60~61页例1、例2及练习十五相关题目。 教学目标:1.理解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意义,知道因数、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区别和联系。 2.掌握求两个数最大公因数的方法,会选择合适的方法正确地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 3.经历探究求两个数最大公因数方法的过程,培养学生分析、归纳等思维能力。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理解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找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方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和12公有的因数。 小结:两个集合相交部分中的1、2、4是8和12公有的因数,叫做它们的公因数。4是这几个数中最大的公因数,是它们的最大公因数。 2.找最大公因数的方法。 (1)怎样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呢? 课件出示例2,同桌合作完成。 方法一:列举法:先列举出18和27的因数分别有哪些,找出公因数,并找出最大的公因数。 1,3,9是18、27的公因数,最大的公因数是9。 方法二:筛选法:先写出一个数的因数,从中找出哪些数也是另一个数的因数,并找出最大的一个。 18的因数有1,2,3,6,9,18。 1,3,9是18、27的公因数,最大的公因数是9。 方法三:短除法:用短除法求出18和27的最大公因数。 18和27的最大公因数3×3=9。 (2)两个数的公因数和它们的最大公因数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小组探索、交流,得出:最大公因数是所有公因数的倍数。 四、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第61页做一做第1题。(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2.完成教材第61页做一做第2、3题。(师生共同合作) 五、拓展提升 如果A=2×3×3×5,B=2×3×5×7,那么A和B的最大公因数是( 30 )。 六、课堂总结

第四单元第一课描绘我们的校园教案-人教版七年级美术上册

第四单元美丽的校园 第一课描绘我们的校园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引导学生通过细致的观察,感受校园环境及建筑的美感。结合校园建筑物, 学习物体的透视现象和规律,了解平行透视和成角透视的基本知识。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体验、交流等活动,指导学生运用绘画透视和绘画构图知识表现校园环境和建筑的美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绘画实践中,让学生认识到透视知识来源于生活,学会运用透视知识美化我们的生活,表现校园的空间之美,培养学生热爱学校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习物体的透视现象和规律,了解平行透视和成角透视的基本知识。 难点:运用绘画透视和绘画构图知识表现校园环境和建筑的美感。 【教学过程】 一、引导阶段 提出问题:“请同学们观察下面这幅作品是如何表现景物空间的?”(分析、讨论) 1.出示荷兰画家霍贝玛的作品《密德尔哈尼斯的林阴道》 2. 展示带有透视线的作品《密德尔哈尼斯的林荫道》,教师总结并阐述这件作品是运用了透视规律来表达景物空间的。[来源学科网] 二、发展阶段 提问:什么是透视画法?透视的分类是怎样的?教师讲解:透视是一种符合正常视觉感受的科学变形,根据透视的特点,可以将透视分为平行透视和成角透视两种。

1.展示PPT 课件:与学生分析学习平行透视的规律,教师讲解平行透视的概念并与学 生讨论探究平行透视的规律特点。 平行透视又叫一点透视,通常看到物体的正面,而且这个面和我们的视角平行。由于透视的视觉上的变形,产生了“近大远小”的感觉,透视线和消失点就应运而生。平行透视只有一个消失点。因为近大远小的变形,所以形体产生了纵深感。展示学生运用平行透视方法的绘画。 2.展示PPT 课件:教师与学生分析学习成角透视的规律,教师讲解成角透视的概念并与学生讨论探究成角透视的规律特点。 成角透视又叫两点透视,看到物体两个面以上,相应的和视角成一定的角度。成角透视所有垂直方向的线条都是垂直的,没有变化。不过较中间的垂直线比相对两侧的垂直线较长一些,这样的“近长远短”符合透视的规律。成角透视是最符合正常视觉的透视,也最富立体感。 3. 通过刚才的学习,请同学们讨论比较总结平行透视和成角透视各有什么样的消失规律? 教师总结:平行透视只有一个消失点。成角透视有两个消失点。 【作业布置】 展示两幅学生便于利用平行透视和成角透视方法表达的校园图片,安排练习。 作业要求:用线条来表达作业。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 16《大自然的语言》(第1课时)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第十六课《大自然的语言》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积累“销声匿迹、衰草连天、风雪载途、周而复始、草长莺飞”五个短语,并学会运用。 2.整体感知课文,能按照要求筛选相关信息并练习概括要点,逐步提高学生阅读科普文的能力。 3.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的情趣。 教学重难点 理清课文的说明顺序,训练学生快速筛选信息,概括内容要点的能力。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设计意图:利用直观形象的画面,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 多媒体显示春、夏、秋、冬四幅美丽的图画。 春柳的飘逸,夏荷的袅娜,秋枫的激情,冬梅的傲岸,如诗如画,这就是物候现象。在生活中,我们人类用语言来交流,那么大自然呢?它也有语言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有关物候学知识的文章——《大自然的语言》。作者是我国著名的科学家竺可桢先生。(板书文题、作者) 课堂实录 一、介绍物候学和竺可桢。 【设计意图:讲解物候学的知识,补充竺可桢的资料,让学生对科学产生兴趣。】 1.物候学。 一年有四季,春夏秋冬,周而复始。每个季节都有独特的自然景观。几千年来,劳动人民注意了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系,据以安排农事。利用物候现象来研究农业生产的科学,叫物候学。 2.作者介绍。 竺可桢,中国卓越的科学家和教育家,当代著名的地理学家和气象学家,中国近代地理学的奠基人。他先后创建了中国大学中的第一个地学系和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担任13年浙江大学校长,被尊为中国高校四大校长之一。他从1936年1月1日至逝世,对每天的

天气与物候均有记载,共300余万字。论文有《远东台风的新分类》、《台风的源地和转向》等。他一生在气象学、气候学、地理学、物候学,自然科学史等方面的造诣很深,是中国物候学的创始人。 二、检查预习情况,了解文章结构。 【设计意图:巩固基础,分析层次,了解说明文的逻辑顺序。】 1.了解多音字读音。 连翘(qiáo)——翘起(qiào) 衰草连天(shuāi)——鬓毛衰(cuī) 落叶(luò)——丢三落四(là)——落枕(lào) 2.明确词义。 销声匿迹:指隐藏起来,不公开露面。 风雪载途:一路上都是风雪交加,形容旅途艰难。 周而复始:指循环往复。 草长莺飞:形容江南春色美丽动人。 3.划分段落层次,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 找同学划分段落层次,理清全文思路。 明确: 第一部分(1~3段)引出什么叫物候和物候学。 第二部分(4~5段)说明物候观测对农业的重要性。 第三部分(6~10段)说明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 第四部分(11~12段)说明研究物候学的意义。 三、学习第一部分。 【设计意图:了解物候学的特点,体会说明文语言生动性的特点。】 1.这篇课文介绍了什么知识? 明确:课文介绍了物候知识,说明了研究物候的重要性。 2.“大自然的语言”比喻什么? 明确:“大自然的语言”用来比喻无比丰富的物候现象。把大自然中种种物候现象比作“大自然的语言”,把大自然拟人化了,显得生动而有情趣,而且形象地说明了认识它、研究它的重要性。如果用“简介物候学”,“物候学与农业生产”就显得呆板,乏味。 3.第一自然段哪些词语说明时间的推移?抓住了事物的哪些特点?

2018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科学教案

第四单元动物与植物 第十课形形色色的动物 教学目标: 1.通过看图等方式说出常见动物的名称。 2.能够通过语言、动作、声音等方式描述出动物的不同特征。 3.分辨出非动物与动物的区别。 4.寻找出校园里的动物。 教学重点:观察描述出动物的不同特征。 教学难点:分辨出动物与非动物的不同。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动物图片、学生模仿动物视频、动物活动资料、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水彩笔等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 在今天的课开始之前,先请同学们猜一个谜语:根据老师所给的提示,你能猜出是什么动物吗? (4个提示包括:1.文字描述2.动物的声音 3.学生模仿动物动作的视频 4.动物的外形剪影)(谜底:大象) 师:除了大象以外,大自然中还有许多其他的动物,今天,老师就要带领大家一起来认识大自然中的形形色色的动物。(教师板书:形形色色的动物) 二、观察探究,实践新知 1. 提问:刚刚同学们猜谜语的时候,老师给了你们4个提示,同学们,你们还记得是哪4个提示吗?(板书:外形声音动作生活习性) 2. 提问:你能用这些方法来介绍一下其他动物吗? (播放教材中动物的图片,教师示范从多个方面介绍动物) 3.师:看了大家对动物都已经有了很多的了解,那么今天我们就要来做一个游戏。 师介绍游戏规则,老师手中的信封里面有动物的图片和名称,小组内的成员仔细观察这种动物,可以采用不同的方式描述这种动物,但是不能直接说出这个动物的名称,通过自己的描述或者表演让其他小组来猜一猜你们组观察的是什么动物,活动期间内不能偷看别人的信息哦。 4.分组进行活动,教师巡视,参与小组活动。 5. 活动:集体展示,请每个小组上台,合作完成表演,其他小组来猜一猜。

2019届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教案全集

第四单元有趣的图形 第1课时认识图形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36~37页内容。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与讨论,感知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的特征。初步认识什么样的图形是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能根据它们的特征 从具体的情境中辨别这四种图形。 2.通过摸、画、找、说等活动,初步体会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的多 样性,并在小组活动中培养探索意识和协作精神。 3.通过创设情境,在实际操作活动中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激发学生积极探索新知和学好数学的欲望。 【教学重难点】 重点:会辨认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 难点:体会“面”在“体”上。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课件出示:漂亮的城堡) 淘气带我们来到了一座漂亮的城堡。在这座城堡里住着各种形状的图形,请小朋友们认一认,说一说这些图形的名称。 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都是立体图形。在图形的城堡里,除了立体图形家族,还住着一个庞大的家族,那就是平面图形。(课件出示:平面图形)学生尝试说说认识的图形名称。 今天,我们就要一起来认识这些平面图形。 (板书课题:认识图形) 二、操作交流,探究新知 1.感知“面”在“体”上。 (1)观察操作。

提出要求:这些平面图形都藏在大家桌面上的物体中,请大家找一找、摸一摸、说一说,赶快行动吧! (2)汇报交流。 说一说:你在什么物体上找到了什么图形?再摸一摸自己找到的图形的面,有什么感觉?(引导学生说出“面”的主要特点是平) (3)引导发现。 (课件演示“面”在“体”上的分离过程) 通过刚才的观察,我们发现这些平面图形的家都住在立体图形上。 2.动手操作,合作学习。 谁能想出一个好办法,把这些平面图形从立体图形上请出来,留在桌上的白纸上呢? 小组合作完成。汇报交流操作方法。 引导学生想出多种办法(可用描、画、印等方法)教师归纳方法。 3.小结。 从长方体上找到了长方形,从正方体上找到了正方形,从三棱柱上找到了三角形,从圆柱上找到了圆。我们还发现,这些图形的面都是平的,并且只有一个面,所以,我们就把这样的图形叫做平面图形。 三、游戏:我说你画 试试你掌握的本领。老实说一个图形的名字,请你闭上眼睛,想一想它的样子,一边想一边用手指画一画。 同桌之间可进行互动练习。 【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第37页“练一练”第1题。 组织学生进行交流,讨论的出图形与特征的正确连线方法,教师适时给予评价。 2.完成教材第37页“练一练”第4题。 要求学生观察各排图形排列的顺序,找出规律,接着画下去。 学生思考,独立完成,全班订正。 【课堂小结】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第1课时 1-5的认识(1)教案 (优选.)

3 1~5的认识和加减法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记、读、写5以内各数,并注意书写工整,会用5以内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和事物的顺序,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 2.使学生掌握5以内数的顺序和各数的分与合。 3.使学生认识符号“>”“<”“=”的含义,知道用词语(大于、小于、等于)来描述5以内数的大小。 4.使学生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会用自己理解的方法口算5以内的加减法。 5.能运用5以内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并进行交流。 【重点难点】 1.认、读、写5以内各数,掌握5以内各数的分与合。 2.5以内加减法的口算方法。 【教学指导】 1.本单元的重点是教学生写数字和初步建立数感和符号感。因此教学时,教师要求学生按一定规格写数字,养成书写认真,一丝不苛的良好习惯。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用1~5各数来表示一些物体的个数和顺序,会用不同的方法来表示数。 2.在教学加减法计算时,一方面尊重学生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进行口算,提倡算法多样化,另一方面教师可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引导学生学习较高水平的算法,以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 3.向学生渗透集合、对应、统计等思想时,教师只是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操作等实践活动,使学生对这些内容有一些感性认识就可以了,不要给学生讲“集合”“对应”“统计”等名称。

【课时安排】建议共分8课时: 1~5的认识………………………………………………………………1课时比大小……………………………………………………………………1课时第几………………………………………………………………………1课时分与合……………………………………………………………………1课时加法………………………………………………………………………1课时减法………………………………………………………………………1课时0……………………………………………………………………………1课时整理和复习………………………………………………………………1课时 第1课时1~5的认识 【教学内容】 教材第14~16页的内容及课后的“做一做”,练习三第1、2、5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会用1~5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知道1~5的数序,能认、读、写1~5各数,要注意书写工整。 2.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积极动手操作和认真书写的习惯。 3.利用“奶奶的农家小院”图,使学生初步感知“用数学”的乐趣,同时滋生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良好愿望。 【重点难点】 1.重点:1~5的基数含义和写法 2.难点:1~5的写法。 【教学准备】

第四单元第一课正确认识就业

第四单元第一课 正确认识就业 一、教学目标 帮助学生了解就业形势和创业的意义,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择业观、创业观,初步掌握求职基本方法,了解创业的基本方法和主要途径,做好就业、创业的准备 二、教学要求 认知:了解就业形势和关创业的政策,理解角色转换的重要性; 理解适应社会、融入社会的能力及其与职业生涯发展的关系;理解就业、创业与职业生涯发展的关系。 情感态度观念:初步形成创业意识,形成关注适应社会、融入社会能力的态度,确立正确的就业观、择业观、创业观。 运用:修改、完善发展目标和发展台阶,针对自己与“职业人”和创业者素质的差距,制订提高措施,践行适应社会、融入社会的行为,尝试求职的基本方法,编制模拟创业计划书。 三、教学重点:1、首次就业是职业生涯发展的起点 2、要正视就业难的现实,珍惜首次就业机会, 丰富自己的从业经验 3、提高就业质量,形成终身学习 四、教学难点:1、角色转化的四个重点 2、创业者应具有的素质和能力 五、教学方法:案例分析法讲授法情景模拟再现法多媒体

六、教学课时:1课时 案例故事导入 一、首次就业是职业生涯发展的起点 1、首次就业是我们人生中的重要转折,它将带来生活方式的重大 变化,是职业生涯发展的重要经历和起点 2、没有首次就业,就不可能有从业阅历,不可能对职业有真正的 感悟,不可能真正的实现人生角色的转换 3、首次就业的目标要务,忌好高骛远、眼高手低。 二、就业形势、就业政策与择业(重难点) 1、必须正视就业难 ----调整就业期望值,找准坐标,从低端就业起步,从低层岗 位起,不应梦想通过一次就业就谋取到理想的工作岗位。 2、就业政策 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和鼓励创业方 针。 劳动者自主就业------有利于保证劳动者合法权益 市场调节就业-----有利于促进劳动者自觉提升职业素养和劳动力合理流动 政府促进就业----政府通过经济拉动、政策扶持、市场服务、政府调控、社会保障促进就业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一课《识字4》教学设计

《识字4》教学设计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一课) 设计理念: 紧扣《语文新课程标准》低段教学目标,充分发挥学生学习主动性,以学为主,当堂训练,扎实落实识字、写字、朗读等学习任务。 教学目标: 1.运用偏旁归类和形声字构字规律等方法识记本课生字。正确、规范书写生字,注意“蚂蚁”虫字旁的书写和“前”字中月的变形。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尝试根据自己的理解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学习运用“谁哪里干什么”句式创编儿歌。 教学重、难点: 重点: 正确、流利朗读课文,读准生字字音,准确书写生字。 难点: 准确、美观书写生字,运用课文句式创编儿歌。 教学准备: 教师:教学课件、夏天常见昆虫图片 学生:预习课文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流程:

一、明确单元主题,导入新课 1.自由读导读提示,说说本单元主题是什么。 2.刚才我们聊到了夏天是昆虫喜欢的季节,那么,它们在夏天里到底会干什么呢?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识字四,看看它们在夏天里会怎样生活。 3.出示课题。 (设计意图:人教版教材是按单元主题进行编排的,通过读单元导读,学生能明确本单元学习内容,为学好课文奠定基础。) 二、学习生字,读文运用 (一)课文正音 1.检查预习。 指名学生3人读课文,其余学生用笔勾画读错的字。 说说课文中哪些字音需要提醒大家注意。 2.集体正音。 根据学生所说,板书容易读错的字词。 多种形式认读。针对“结网”容易错的特点,重点识记,并指导学生读准“蜘蛛房前结网忙。” (设计意图:找准学生学习起点,把学习重点放在学生不会的、困难的字词上,效果好,重、难点突出。) (二)学习生字 1.自主、互助学习 同桌互考生字,在不会读的字下画线,同桌教读或借助拼音拼读

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教案(已整理)教学文案

第四单元100以内数的认识 第1节数数数的组成 【第一课时】100以内数的数法和组成 一、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正确数出100以内的物体个数,知道这些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培养学生的数感,能进行简单的估计。 2.在摆、数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操作能力。 3.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进一步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 学生能够正确数出100以内的物体个数,知道这些数的组成。 三、教学难点: 拐弯数的数法、数感的培养。 四、教学过程: (一)引入 同学们,我们以前都学习过哪些数呀?对,0-20。我们今天再来学习一些更大的数。 (二)新授 1.数人数 (1)同学们,这是兴趣小组美术组的同学,老师用一个小图片代表一个人,我们来数数有多少人? 图1 (2)这是音乐组的同学,请你以美术组为参照,估一估音乐组大约有多少人? 图2 你们估得对吗,我们一会儿数一数验证一下。我们数出的结果怎么摆就能让别人一眼就看出是多少?我们就把10个人排成一行,一起来数一数音乐组的人数。 图3 刚才我们数的时候把10人排成一行,10个一就是一个十。 板书:10个一是十 一行有10人,3行是30人,加上剩下的4人就是34人。那34里面有几个十和几个一?34里面有3个十和4个一 (3)这是航模组的同学,请你们看看有多少人? 图4

对,33人。能说说33的组成吗? (4)这是我们刚才数的3个小组的人,老师把他们放在了一起。请你10个10个的数一数共多少人? 5 图 一行有10人,有这样的10行,共100人。板书:10个十是一百。 图6 教师小结:你们真棒,在数人数的时候我们知道了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一百。 2.数小羊 (1)你们看,草原上来了一群小羊,多少只呀? 图7 (2)草原上又来了一些羊,请你以这十只为参照估一下现在有多少只羊?估完后数一数,看看估得对吗? 图8 教师小结:数出10只圈一圈,10个十就是100,所以共100只羊。刚才都有谁估对了? 3.数学具 (1)请你摆一摆小棒 图9 小结:1根小棒表示1个一 (2)请你把10根小棒捆成一捆。 图10 小结:10个一是1个十 (3)请你摆出10捆小棒(出示动画视频1) 小结:10个十是一百 (4)请你看动画说说35的组成。(出示动画视频2) 对,35是由3个十和5个一组成的。 (5)请你看动画接着往后数。(出示动画视频3) (三)拓展延伸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第4课时 解决问题教案(最新)

第4单元表内除法(二) 第4课时用除法解决问题(一) 【教学内容】 教材第42页例3,以及练习九第2、3、4题。 【教学目标】 1.是学生初步了解求一个数里包含几个另一个数的应用题的结构特征和数量关系,并能正确进行解答。 2.培养学生正确理解题意、认真分析数量关系、合理完整解答的良好习惯。 3.是学生会用自己的语言表达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一个里有几个另一个数”的含义,学会用转化的方法来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难点: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具、学具准备】 课件、实物投影仪;常规学具。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出示习题。 (1)12个苹果,每份4个,可以分成几份? 出示题目,学生读题,列式计算。

引导:12里面有几个4?12÷4=3表示什么?(表示12里面包含3个4。)(2)12个苹果,平均分成3分,每份是几个? 列式:12÷3=4,12里有3个4. 2.揭题:除法可以表示一个数里包含几个另一个数,今天我们就要学习“求一个数里包含几个另一个数的应用题”。 二、互动新授 1.教学例3. (1)课件出示例3图。 谈话:同学们,跟老师到商店购物吧! 课件出示小熊、地球仪、皮球的价钱。师:我有56元钱,想买地球仪,请问可以买几个? 出示问题:56元可以买几个地球仪? 谈话:要求这个问题,我们必须先知道哪些信息?(商品的价钱,总的价钱。)刚才这个购物的过程是什么意思,谁能用一句话来表达?(56元里面有几个8元) 要求可以买几个,就是求56元里面有几个人8元。 提问:应该用什么方法算?怎样列式?(用除法计算,56÷8=)得数是几?你是怎样算的?(7,用乘法口诀:七八五十六) 得数7表示什么?写什么单位名称?(7表示可以买7个)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56÷8=7(个)。口答:可以买7个地球仪。 (2)检验。 谈话:我们的计算对吗?你有什么理由?

正确认识就业说课稿

《正确认识就业》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很荣幸来到这里向各位学习。我的说课如有不妥之处,请各位老师不吝赐教,您的鼓励,将是我进步的最大动力! 众所周知,就业是人们真正走入社会的开始,是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途径,对社会的发展也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所以,我选择的说课内容是《正确认识就业》,它是高教版《职业生涯规划》这本教材的第四单元《职业生涯发展与就业、创业》的第一课。下面我从六个方面,说一下对我对这节课的理解和设计。 一.教材 本教材的第三单元,主要学习了职业目标的确定方法以及落实措施,而第四单元《正确认识就业》这节课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明确首次就业的意义,认识我国当前的就业形势,树立正确的择业观,所以这节课是对上一单元的拓展和延伸,是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可以使学生顺利地完成角色转换,对学生的就业起着积极的指导作用。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首次就业的意义,教学难点是树立正确的择业观。中职生由于接触社会较少,对就业期望值较高,所以让他们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就显得犹为重要。 本课的教学目标是:从知识上,让学生理解首次就业的意义,了解我国目前严峻的就业形势,树立“先就业,再择业”的择业观。从能力上,培养学生讨论、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口语、书面表达能力。从情感上,建立自信、求实、坚韧、乐观的生活态度。 二.学生、学情与学法 我带的是中职学前教育专业二年级学生。他们女生居多,缺乏学习动机,不够自信,渴望得到认可却自控能力不足;但思维活跃,表达能力较强,敢说好动。针对这种情况,我设计了多种教学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习毅力、锻炼他们的观察、理解能力和创造力。

三.教法 针对中职生的年龄特点和学习特点,我采用的教学方法是:用他们感兴趣的人物或案例、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吸引他们的注意力,用简易的问答法帮助学生树立自信,用讨论法和表演法为他们活跃思维创造条件,并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耐力,用总结归纳法提高他们的观察、理解能力和创造力,从而圆满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 四.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共包含导入、首次就业的意义、我国当前的就业形势、树立正确的择业观、视频欣赏与结束语和布置作业等6个环节。 1. 导入(5分钟) 为了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并与本课教学内容有机结合,我设计的导入是有奖竞猜:根据每个问题,说出一个人的名字,谁抢先正确答出我展示的四个问题,谁将得到一个小奖品。(抢答)之后,展示这几个名人的照片,让学生说出他们当前的职业,然后问学生这些名人首次就业于什么岗位,如果学生回答有困难,我帮忙做介绍。(问答) 学生对此很感兴趣,而且这些名人的首次就业可以使人产生心理平衡的感觉。之后我及时点拨。 2.首次就业的意义(重点)(12分钟) 为了让学生保持学习积极性,我特意选择了他们最喜欢的著名艺人周杰伦的从业经历,让学生在他的故事中体味出首次就业的意义。这是本课的重点,我设计了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使重点有所突出。先播放几句周杰伦演唱的歌曲《蜗牛》,趁大家兴致高的时候,问几个简单的问题做为诱导,再提供给学生一个关于周杰伦从业经历的案例,让他们带着下面的问题阅读。几分钟后,小组讨论完毕,就可以举手回答了。 讨论问答结束后,我和学生们一起总结归纳,并把结果在课件上具体展示出来。这一环节可以锻炼学生的阅读能力、思考能力、总结归纳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教案第四单元第1课时

4比例 【教学目标】 1.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解比例。 2.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能找出生活中成正比例和成反比例的实例,能运用比例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认识正比例关系的图像,能根据给出的正比例关系数据在有坐标的方格纸上画出图像,会根据其中一个量在图像中找出或估计出另一个量的值。 4.了解比例尺,会求平面图的比例尺,会根据比例尺求图上距离或实际距离。 5.认识放大与缩小现象,能根据一定的比将简单图形放大或缩小,体会图形的相似。 6.渗透函数思想,使学生受到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 【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难点: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教学指导】 1.重视基本概念教学。 比例、正比例、反比例是本单元学习的几个基本概念,十分重要。学习比例的相关知识以及比例的应用都有赖于对这些概念的理解和掌握。如解答含正反比例关系的实际问题,首先要对两个量成比例做出判断,然后依据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数量关系的特点解答。再如,比例尺的应用及图形的放大与缩小,都要依据比例的意义进行相关的计算。教学中要通过观察、比较、判断、归纳等方法帮助学生建立明晰的概念,把握概念的内涵。同时通过应用,不断加深对这些概念的理解和掌握。 2.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本单元的知识综合性比较强,如比例的概念与比,除法、分数等相关知识解比例以及用比例方法解决问题,都要用到方程相关知识,所以学习既要注意与旧知识的联系,又要注意强化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教材的编写也注意体现知识的综合应用,例如比例尺的一些练习,不仅限于计算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而且涉及到测量图形方向与位置的知识以及根据实际设计比例尺等。 【课时安排】建议共分13课时: 1.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3课时 2.正比例和反比例……………………………………………3课时

职业生涯规划 第四单元第1课 正确认识就业 教案

第四单元第1课 正确认识就业 浙江省余姚市职成教中心学校 陆海波 教案 教学重点 首次就业的意义正确的择业观 教学难点 正确的择业观 教学方法 直观演示法、情境模拟法 课题 正确认识就业 课型 新授 课标 要 求 教 学 目 标 认知 识记:我国当前的就业形势。 理解:首次就业对职业生涯发展的作用。 再择业对职业生涯发展的意义。 运用:树立正确的就业择业观,为将来科学择业 奠定基础。 运用 通过人生AB 剧情境模拟方式,培养学生辨别是非、正确抉择、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增强学生正确选择职业的能力。 情感态度观念 通过情境模拟,深化认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认识到初次就业择业期望值不宜过高,再择业要考虑到可持续发展,从而形成正确的就业、择业观。 了解我国的就业形势,理解首次就业对职业生涯发展的作用,明确再择业对职业生涯发展的意义,从而自觉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择业观。

教学安排1课时 教学手段多媒体 powerpoint 程序教师活动学生活动阶段目标 程序一: 不定时布 置 任 务 快 乐 准 备 1.课前让学生调查社会就业形势 (特别本专业)现状。 2.调查就业成功者的经验。 [找一找] 1.调查社 会就业形 势。 2.调查就 业成功者 的经验。 课前让学生根 据教师布置的任务 快乐地准备,调动 学生求知欲,为学 生正确了解就业增 强感性认识。 程序二:时间5分钟图 表 导 入 快 乐 体 验 1.展示学生搜集到的社会就业形势 图表并让学生分析当前就业形势。 2.教师展示大学生李某与职高生邹 某在人才交流市场一幕:大学生眼 高手低,东挑西捡,应聘屡次遭遇 “闭门羹”;职高生脚踏实地,放低 要求,愿到收入不高、专业不对口 也很辛苦,但公司发展前景不错的 单位工作,就业成功。 设问: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下,为 什么职高生邹某就业成功,大学生 李某却失败而归呢,给你什么启 发? 教师在学生发言基础上,点拨引导, 职高生虽然学历低,但我们有务实 的就业观和动手能力强的优势,只 要我们端正就业观,脚踏实地,肯 吃苦耐劳,那么在严峻的就业形势 下依然会有我们的用武之地。当然 人生是多彩的,就业机会也是多样 的,当我们面临不同机会时,该如 何作出正确选择呢? [说一说] 1.学生共 览就业形 势图表,并 分析就业 形势。 2.学生谈 对自己的 启发。 通过图表资料 导入,调动学生情 绪,激发学生学习 热情,特别是运用 学生课外自己搜集 的资料,更能激发 学生热情。通过职 高生和大学生不同 的就业遭遇引导学 生明确职高生有自 己的优势,为后面 探究首次就业如何 抉择埋下伏笔。 程序三:时间30分创 设 情 境 快 乐 探 教师展示情境一:设置人生AB剧 就 业 阶 段 面临AB剧,你怎么选择? 初A1:收入比B1:经父母介 [选一选] 1.学生结 合课前调 查、导课资 料案例,慎 重选择。选 择后接受 模拟记者 通过初次就 业、再就业期间分 两次设置人生AB 剧,尤其首次就业 A1B1的不同发展 结果,引导学生领 悟初次就业收入低 些、环境差些、辛

六年级英语第四单元第一课时教案

英语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教案 教学目标 1.能够听、说、认读句子:What is your hobby? I like collecting stamps. 2.能够听、说、读、写动词短语的ing形式:collecting stamps,riding a bike,diving,playing the violin,making kites。 3.通过小组活动巩固所学内容,同时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4.能说唱歌谣,并理解其含义。 【课题】Unit 4 I have a pen pal 【教学重点】 1.let’s learn部分的动词短语的ing形式:collecting stamps,riding a bike,diving,playing the violin,making kites。 2.在情景中使用对话中的句子,并能恰当的替换句中的动词短语。 3.听、说、读、写动词短语:collecting stamps,riding a bike,diving,playing the violin, making kites。 【教学难点】

1.词汇量较大,有些短语不易掌握:riding,diving,making。 2.动词短语的ing形式,ing要加在动词后面,而不是整个动词短语后面。 3.复习动词的ing形式,并加以总结归纳,动词后面添加ing的三种常见的情况。 【教具准备】 1.教学过程中所需的录音(let’s learn, Let’s play)、课件、动画素材。 2.本课时(let’s learn部分)的五张单词短语的图片和卡片,以及(let’s chant部分)的单词短语卡片。 【教学过程】 1、Warm up (热身) 活动一:唱一唱(1)教师播放五年级下册recycle2部分的歌曲。(2)学生说唱,边说边做动作。 2、Review (复习) 活动二:单词快速说 请学生说出学过的有关动作的单词(Say some words about action)。

正确认识就业

第1课:正确认识就业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我国目前严峻的就业形势 2、理解首次就业与职业生涯发展的关系、树立“先就业、再择业”的择业观。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讨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德育目标: 通过学习本课内容教育学生学会感恩,通过自己的积极工作来反哺父母、贡献社会,为社会的发展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教学重点: 1、明确首次就业的意义 2、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教学方法: 案例教学法、角色扮演法、讨论法。 教学手段: 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引导学生课前阅读课首案例:学财会的售货员。 课上根据案例情课引导学生讨论下面的问题: 案例问题一:小禹为什么放弃升高职,而选择了直接就业? 教师点拨:生存是发展的基础,个人的职业生涯必须与家庭实际情况相结合。 案例问题二:学财会专业的她,为什么对当上售货员很高兴? 教师点拨:明确要正视就业难的严峻形势,求职期望值要实事求是 一、首次就业与职业生涯发展 学生讨论分析课首案例问题三: 小禹不熟悉售货员的工作,在工作中遇到很多困难,她是怎么做的? 教师点拨:要珍惜首次就业机会,摆正心态,积极投入到新的工作岗位中去,虚心学习,努力拓展自己的知识面。 教师进一步讲明首次就业的意义: 首次就业是中职生人生中的重要转折,是生活方式质的变化。没有首次就业,职业生涯就不可能开始,职业生涯就永远停留在职业准备阶段。 首次就业是职业生涯的重要经历,是职业生涯发展的起点没有首次就业,就不可能有从业阅历,不可能对职业有真正的感悟,不可能真正实现人生角色的转换。 学生讨论分析课首案例问题四:小禹的成长经历给你什么感悟? 教师点拨:我们为小禹的孝心而感动、为小禹积极适应工作而努力学习的理智举动而感慨。惟有时常怀着一颗感恩的心,才能有不竭地动力为父母拼搏、去为社会奋斗,从而成就一个成功的自我。同时小禹的首次就业选择的目标定位准确,为她日后的成功择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学生讨论:首次就业应注意的问题有哪些? 首次就业的目标要务实;首次就业的实际岗位可能与你的规划有差距,但你不要轻言放弃,要从基层岗位做起,脚踏实地才能向上攀登;首次就业忌好高骛远、眼高手低,要胸怀大志,更要顺应时势,才能使自己的职业生涯获得成功 活动设计:学生小品扮演——父母的爱 小品内容:父母关爱子女的点滴、父母努力工作的日子(进修、加班等) 学生交流:此时此刻最想与自己的父母说的一句话。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 第4单元 第1课时 最大公因数【教案】

4.约分 第1课时最大公因数 ?教学内容 教科书P60~61例1、例2及“做一做”。 ?教学目标 1.理解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意义。掌握求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方法,能熟练地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 2.结合具体例题,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抽象、归纳等能力。 3.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展积极的学科情感。 ?教学重点 理解求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也是教学难点。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联系旧知识,揭示课题 师:同学们,我们在前面学习了因数的有关知识,还记得有哪些知识吗?怎样找一个数的因数呢? 【学情预设】学生可能会说出:①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②找一个数的因数可以用列乘法算式的方法,也可以用列除法算式的方法; ③一个数的因数成对成对地找比较好。 结合学生的汇报,课件出示。 师:今天我们一起继续研究因数的有关知识。(板书课题:最大公因数) 【设计意图】利用已有的知识学习新的知识,既消除了学生学习的心理障碍,又为今天的新授内容作铺垫。 二、合理引导,探寻策略 1.用集合法求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 师:8的因数有哪些?12呢?用我们前面学过的方法,把一个数的因数用一个集合圈圈起来。 师生交流,归纳并板书: 师:观察一下8和12的因数,你有什么新的发现? 【学情预设】8和12都有因数1,2,4。 师:像1,2,4这样是8和12两个数都有的因数,我们把这些数叫做8和12的公因数。 师:同学们真聪明,之前我们用这样的方法表示一个数的因数,那么要同时表示两个数的因数,两个圈的位置应该怎样摆? 【学情预设】学生可能说将两个集合圈移动交叉,重合的部分就是两个数的公因数,没有重合的部分是这两个数独有的因数。 ◎教学笔记 【教学提示】 在汇报8,12的因数时,教师同步板书,当全部板书完成后,再用集合圈分别圈起来。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