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政治学原理复习重点..

政治学原理复习重点..

政治学原理复习重点..
政治学原理复习重点..

政治学原理

一、名词解释:

1、政治:政治是阶级社会中以经济为基础的上层建筑,是经济的集中体现,是以政治权

力为核心的展开的各种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总和。

2、国家权力:国家权力,又称公共权力或(狭义的政治权力,是指反映统治阶级意志

的、并作为社会整体代表的,以强制力保障实施的、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权力。

3、政体:政体是“政权构成形式”(或阶级统治形式,是指“一定的社会阶级取何种形

式去组织那反对敌人保护自己的政权机关”。

4、政党:政党是代表一定阶级、阶层或集团的根本利益,由其中一部分最积极的分子所

组成,具有共同的理论主张和政治纲领,采取共同的行动,为取得、维护或参与政权而组成的政治组织。

5、政党制度:政党制度是指由国家法律规定或在实际政治生活中形成的关于政党的社会

政治地位、作用、执掌政权或参与政治的方式、方法、程序的制度性规定或习惯形式的统称。

6、政治团体:政治团体是指在社会政治生活中,按照特定的利益集合在一起,有组织地

参与政治过程和影响政府决策的社会利益群体。

7、政治参与:政治参与是普通公民通过各种合法方式参加政治生活,并影响政治体系的

构成、运行方式、运行规则和政策过程的行为。它是政治权利得以实现的重要方式,反映着公民在社会政治生活中的地位、作用和选择范围,体现着政治关系的内容。

1.从政治参与的主体来看,政治参与是普通公民的政治行为。

2.从政治参与的内容来看,政治参与是公民对于利益的主张行为,因此,政治参与实

际是公民的政治权利行为,是政治权利以公民政治行为为载体的体现。

8、政治社会化:是指政治文化的社会化过程,也即一个社会中的政治文化通过某种方式

而得以传播、普及和延续的过程。

9、政治发展:政治发展是指政治形态由低级向高级的上升变化过程,它包括政治行为性

质、方向和方式的改变和调整,政治体系基本性质、组织制度和运行机制的变革和完善,政治文化价值取向、认知情感、态度动机、思想理论的变化和演进。

政治发展的根本动力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政治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政治发展有两种基本形态和方式:政治革命和政治改革。

10、政治革命:政治革命是以阶级为主体、以夺取政权为首要标志、以政治制度的新旧更替

为基本内容的激烈的政治大变革,是政治发展过程中的质的飞跃。

二、重点问题:

1、西方政治学的历史发展概况:

(1古希腊罗马时期(奴隶社会:自然政治观

①柏拉图:《理想国》、《政治家篇》《法律篇》西方政治思想的萌芽,开创哲学思辨研究方法。

②亚里士多德:《政治学》西方政治学的开山之作

亚被誉为“西方政治学的奠基者”、“政治学之父”、开创实证研究方法。

③波利比阿:《历史》,提出混合政体思想(下同

④西塞罗:《论共和国》、《论法律》

(2.中世纪(封建社会:神学政治观。

用上帝的意旨来解释一切,如人的原罪论、神创等级论、君权神授论、神权高于王权等。

①圣·奥古斯丁:《上帝之城》

②托马斯·阿奎那:《神学大全》

3.文艺复兴时期(自由资本主义产生时期,14——16世纪:权力政治观

①马基雅维利(1513:《君主论》,被马克思称之为“新时代的第一个政治思想家”。马基雅维利批评以往的作家谈论政治时只涉及理想的与想象的国家,他宣称自己所处理的政治问题是具实效的真理。

②布丹(15、16:《共和六论》,从人类社会的历史经验出发,考察国家和主权的关系,创立近代资产阶段国家主权学说,主张建立脱离教会集权统治的世俗政权和独立统一的民族国家。

4、启蒙运动时期(自由资本主义产生时期,17、18世纪

①荷兰:

A. 格老秀斯(1625:《战争与和平法》第一次把国际问题引入政治学,把主权国家作为国际法的主体,奠定了近代国际法的基础。

B. 斯宾诺沙(1670:《神学政治论》、西方思想史上最早提出并论证信仰与思想自由,论证私有财产权和思想自由权的永恒性和合理性。

②英国:

A.霍布斯:《人的本性》、《论政治体》(1650、《论公民》(1641、《利维论》(1651,“现代人之父”。

B.洛克:《政府论》,自然权利,政府的起源和目的,天赋人权,法治,分权。

③法国:

A.伏尔泰:后起启蒙思想家们的精神导师,被誉为“法兰西思想之王”、“法兰西最优秀的诗人”、“欧洲的良心”。

B.卢梭:《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社会契约论》:人民主权;爱自由爱共和;激进的民主主义者

C.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分权制衡

④美国:

A.潘恩:《常识》号召开展武装斗争与英国彻底决裂,建立独立的资产阶级共和国。

B.杰斐逊:起草《独立宣言》,1791与麦迪逊创立共和党,主张民主自治:中央与地方分权。

C. 汉密尔顿:《联邦党人文集》,“宪法之父”,联邦党创始人之一,主张分权制衡

5.自由资本主义发展时期(18世纪末到19世纪中期

资产阶段的主要政治任务变成了维护和实现自己的利益,因此西方政治学的主题从倡导和阐发资产阶级的民主价值转向论述和分析资产阶级个人利益与政治权力之间的关系,资产阶级利益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标志着资产阶级由革命转向保守,标志着西方政治学逐渐走向维护资产阶级的政治秩序。

A.边沁和穆勒为代表的功利主义和自由主义政治思想.

B.孔德·斯宾塞为代表的社会实证主义政治学说

△空想社会主义政治学说

15-16世纪:

托马斯·莫尔:《乌托邦》

康帕内拉:《太阳城》

17-18世纪梅叶:摩莱利·马布利

18-19世纪圣西门、傅立叶、欧文等

6.垄断资本主义时期

①19世纪70年代-20世纪70年代(1906-1975

A.政治理论与方向汉娜·阿伦特:“反抗她的时代”、1949《极权主义的起源》、

1961《耶路撒冷的艾帝曼:一篇关于平庸恶魔的报告》、1963《论革命》、1972《共和危机》。

1971年,约翰·罗尔斯《正义论》

1974年罗伯特·诺齐克《无政府、国家与乌托邦》

B.行为主义政治学

从技术角度探讨如何进行统治和权力分配,而不是阐明统治为何是合理的。

②20世纪70年代至今:后行为主义政治学

2、马克思主义关于国家起源的基本观点:

马克思主义关于国家起源的研究,概括地说,主要阐明了两个基本观点:第一,国家不是从来就有的,它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这是说明国家产生的时间问题;第二,国家的出现,是社会内部发展的结果。它是生产的发展、私有制的出现、阶级的形成、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这是说明国家产生的原因问题。

3、人类历史上的三次社会大分工:

(1第一次社会大分工:畜牧部落从其他部落中分离出来。其结果是:第一,由于畜牧部落的分离,使得经常的交换成为可能。第二,产生了第一次社会大分裂:人们被分为主人与奴隶,剥削者与被剥削者。第三,父权制代替了母权制和家长制家庭的出现。

(2第二次社会大分工:手工从农业中分离出来。其结果是:第一,奴隶制的巩固与发展。对奴隶的使用不再是零散的,而是成为社会制度的一个本质组成部分。第二,个体家庭开始成了社会经济单位。出现了富人与穷人的新的阶级划分。第三,部落联盟的出现。奠定了世袭王权和世袭贵族的基础。

(3第三次社会大分工:商人阶层出现。其结果是:第一,由于商品交换的发展,出现了金属货币,它是非生产者统治生产者和生产的新手段。高利贷剥削、土地的买卖与抵押→财富集中于少数人→自由民按财富多少划分为进行剥削的富人和被剥削的穷人。第二,社会流动→杂居→社会结构改变,阶级矛盾冲突尖锐化,需要新的管理机关。

4、马克思主义关于国家的定义:

第一,国家是有阶级社会的组织。马克思主义认为,国家不是从来就有的,而是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国家的出现是社会内部矛盾运动发展的结果。

第二,国家是阶级统治。这是表明国家的本质。马克思主义观认为,人类有史以来的一切国家都是阶级的国家,国家的实质是阶级专政。

1.第三,国家是个特殊的机器。在于国家具有公共权力。

5、国家的基本职能:

任何国家都有两种基本职能:内部职能和外部职能。内部职能的主要任务是实行社会控制,以求得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外部职能的主要是防御外来侵略,保卫国家安全。

内部职能和外部职能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辩证统一关系

6、马克思主义关于国家历史类型的划分标准:

国家历史类型划分的基本标准是社会经济基础和阶级实质。据此,国家的历史类型分别有奴隶制国家、封建制国家、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其中前三种类型的国家都是建立在生产资料私有制基础上的,都是少数剥削者对广大劳动人民的专政。因此,统称为剥削者类型的国家。

7、西方和中国封建制国家的不同特征:

第一,从国家结构,即中央政权和地方的关系来看,西方采取的是分封割据制,而中国则采

取了中央集权制。

封建制国家政治权力的基本职能是对农民阶级实行超经济强制,即迫使农民人身依附于大土地占有者阶级,以便无偿占有农民的剩余劳动。在西方的领主制经济

中,领主的土地由分封而来,领主个人作为土地占有者的身份是固定的,有保障的;领主主要以劳役形式占有农民的剩余劳动,这就要求农民对领主有较强的人身依附性。因此,土地所有权和实施超经济强制的政治权力都集中在领主个人手中,由此形成了封建割据状态。中国封建社会的经济基础是地主制生产关系。由于土地可以自由买卖,地主作为大土地占有者的身份是不固定的;另外,地主主要以实物或货币地租为手段占有农民的剩余劳动,因此,其个人不可能享有等同于西方领主的政治特权。在中国,实行超经济强制的政治力量由国家行政机构统一掌握。可见,中国的中央集权制是地主经济的产物。

西方封建社会后期的经济基础从领主制转向了地主制,这是封建制向资本主义过渡的经济形式。因此,在这一基础上形成的中央集权制的国家也与中国不同,实际上成为确立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先决条件,而不仅仅是维护封建生产关系的工具。

第二,从权力结构,即政治权力的排列组合形式来看,西方实行的是等级制,而中国则是官僚制。

在西方封建社会,统治阶级内部各等级之间有着一定的人身依附关系,不同等级的土地占有者拥有不同等级的政治特权,没有土地的农奴则成为没有任何政治权利的被剥削、被压迫者。而中国封建社会的地主制生产关系决定了地主阶级在政治、法律上的等级划分很不严格,地主阶级建立了一整套国家机器行使对农民超经济强制的国家权力。这就形成了中国封建社会特有的封建官僚制,它是由专职官吏组成,按等级划分官职,官僚按官价高低享有特权的严密组织。

第三,从政治文化,即封建统治阶级控制人民思想的手段来看,西方是直接利用宗教,而中国则是把一种适应地主阶级需要的思想宗教化。

西方封建制国家在政教合一制度下,封建领主们利用宗教教义毒害、麻痹人民,禁锢人们的思想;同时,他们还利用教会组织对抗、削弱王权,维护领主制经济和分封割据制度。中国封建社会是以地主制经济为基础的中央集权国家,它既需要有一种以盲目信仰为基础的政治文化来控制人们的思想,又不允许有一个像西方的教会那样的组织独立于国家政权之外。中国历史上的封建制国家采取了一种特殊方法来建

立其思想统治的功能,即把儒家思想宗教化,并兼用宗法思想和制度。所谓宗法,是指以血缘亲属关系为基础的,规定宗族内部的尊卑、贵贱和上下等级的一种制度。

8、国家形式的内容构成:

第一,国家政权组织形式,即政体,尤其是中央(全国政权的组织形式。政体主要涉及中央政权机关的设置、权力配置和相互关系等,决定了国家机关设置和权力配置的原则,体现一个国家的横向权力结构和权力配置关系。

第二,国家的整合形式,即国家结构,主要是指国家的各个组成部分如何整合成为一个成其为国家的政治共同体,具体地表现为国家整体与部分(地域的、行政的、民族的,等等之间的权力关系。国家结构形式决定了调整和处理国家整体与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和权力划分的基本原则,反映的是一个国家的纵向权力结构和权力分配关系。

第三,国家机关的具体运作方式和具体制度,即政治体制,是组织、管理和控制国家机器的制度的具体环节,属于国家形式的细节方面。

9、国体与政体的关系:

国体是指“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国体表现国家的阶级性质;政体是政权构成形式(或阶级统治的形式,是指“一定的社会阶级取何种形式去组织那反对敌人保护自己的政权机关”。

一方面,国体决定政体。与政体相比,国体是占首位的,国家的阶级本质从根本上决定着政体的选择,一个国家采取何种政体,主要是由这个国家的统治阶级来决定的。

另一方面,政体表现国体。一定的国体要通过一定的政体形式来表现,如果没有适当的政体,一个国家的统治者就无法组织和巩固自己的国家机器,无法体现和保持国家的性质。政体在实现和保证统治阶级的地位和权力、增强政权的统治能力方面具有不可缺少、不可替代的作用。

10、政体的具体形式:

1.君主制(最基本的原则是血统继承

(1贵族君主制

(2等级君主制

(3专制君主制

(4立宪君主制:二元君主制、立宪君主制

2.共和制(主要表现为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和国家元首是由选举产生并有严格的任期限制

(1贵族共和制

(2民主共和制:议会共和制、总统共和制、半总统制、委员会制

11、现代国家结构的基本形式:

(1单一制:中央集权型单一制和地方分权型单一制

(2复合制:邦联制和联邦制

12、我国单一制国家结构形式的两大特色:

第一,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第二,实行特别行政区制度

13、国家机构的特点:

1.阶级性

作为阶级统治的工具,国家机构是为维护统治阶级在经济上和政治上的统治服务的,其全部活动都具有鲜明的阶级倾向和政治倾向。

2.全社会性

国家机构以全社会的名义进行活动;活动涉及国家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全部费用是由全社会负担的。

3.整体性和系统性

国家机构是统一的整体,是有机构成的组织体系。各国家机关既分别设立,又密切联系,既明确分工,又相互配合。

4.强制性

国家机构的一切行动都以特殊的强制力为后盾。

14、国家机构的基本构成:

1.国家元首,是一个国家对内对外的最高代表和国家主权的象征。

2.立法机关,是行使立法权的国家机关,即有权审议、制定、修改和废止法律的国家机关。

3.行政机关,是负责拟定和执行法律、制定和执行国家政策、管理国家内外事务的机关。(“执行”和“管理”

4.司法机关,是指代表国家行使司法权的国家机关。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15、西方国家议会的主要权力:

第一,立法权,即以国家的名义制定法律的权力。这是议会作为立法机关最基本的权力。(获得立法权,是等级代表会议发展为议会的主要标志。

立法的程序:提案→审议和辩论→表决通过→公布。立法中的各个环节各国有不同规定,但其核心程序即审议、辩论和表决通过法律草案,是由议会独自行使的权力,这

是议会掌握立法权的最重要表现。

第二,财政权,即财政同意权。议会财政权的意义在于监督和控制政府的税收和开支。由于政府的收支反映出政府的政策倾向,因此财政权也体现了议会在政策上对政府的监督。

第三,监督权,即议会对政府的政策和政府官员的行为进行监督的权力。表现为: 决定和监督政府的组成; 在议会制国家。议会拥有倒阁权; 弹劾权; 质询权。16、我国的主要国家机关:

1.国家权力机关

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最高地位、最高权力。主要职权:

第一,立法权。社会主义国家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和它的常设机关行使国家立法权,有权制定、修改、废止和补充法律。全国人大的立法权限是没有限制的。

第二,决定权。社会主义国家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有权就国家的任何重大事情作出决定(权力的广泛性。

第三,任免权。这是组织其他国家机关的权力。

第四,监督权,即监督其他国家机关的权力。

除了上述明确列举的权力以外,我国宪法还规定全国人大可以行使“应当由最高国家权力机关行使的其他职权”,全国人大常委会则可以行使“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授予的其他的职权”,这意味着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可以行使它认为应当由它行使的一切权力,其权力范围是没有限制的。

2.国家元首

国家元首是象征和代表最高国家权力的机关。主要职权:公布法律、发布命令;任免权;外交权;荣典权。

3.行政机关

我国最高国家行政机关即中央政府——国务院,主要职权:行政管理权;行政立法权;提案权。

4.司法机关

采用广义的理解,包括审批机关和检察机关

17、如何理解政党是近代资本主义的产物:

发达的社会化大生产提供的先进交通、通讯、宣传手段,使整个资产阶级联系起来了,也使其整体阶级意识得以强化。这是政党产生的基本物质条件和社会阶级基础。资产阶级在反封建专制斗争中所建立起来的民主共和制度为政党的产生和发展创造了政治条件。政党政治与议会民主制、选举制共同构成了西方民主政治的三大支柱。

18、政党的特征:

1.政党是一种特殊的政治历史现象

政党是阶级的组织,是阶级斗争的产物,但并不是说所有的阶级斗争都会产生政党。

政党是近代资本主义的产物。

第一,物质基础和阶级基础。发达的社会化大生产提供了先进的交通、通讯和宣传等手段,为整个资产阶级的联系提供了技术可能,从而使其阶级整体意识得以强化。

第二,政治基础。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的建立,为资产阶级阶级成员进行组织活动提供了政治可能,。政党政治与议会民主制和选举制共同构成了西方民主制度的三大基石。

2.政党由阶级、阶层和社会集团中的最积极、最活跃的一部分人所组成。

政党是(广义的集团根本利益的代表,这是政党区别于其他社会组织的基本特点之一。

3.政党是有组织、有纪律的组织。

4.政党有自己的政治纲领。

政治纲领即政见,它规定了政党的基本政治目标。拥有政治纲领,是政党区别于其他社会团体的重要标志之一。

5.政党与政权密不可分。

掌握或参与政权是政党的主要目标,这是政党区别于其他社会组织的又一个显著特征。

19、资产阶级政党在国家政权中的地位和作用:

1.政党政治是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基石,是资产阶级民主的标志。

作为西方民主制度的三大支柱之一,政党制度既是选举制和议会制发展和完善的产物,也是两者运行的方式和动力,政党的活动和功能也主要体现于竞选过程和议会的党团活动中。

根据西方的社会契约论,选举是公意集中和体现的过程,而公意是公共权力合法性的唯一源泉。政党通过政纲体现民意,通过选举架构起选民和政府间的桥梁。政党成了政治系统与外部环境、政治与社会双向交流的渠道。

同时,政党政治是政治民主的标志。竞争性的政党政治(合法反对、公平竞争,互相监督、制约等,客观上增加了政治的透明度和民主程度。

2.政党制度是民主制度协调运作的工具

西方国家的宪法普遍确认以分权制衡原则作为民主的保障。以权力制约权力,可以抑制集权倾向,但也难免造成效率的损失。但行政长官通过执政党获得了协调、控制立法、司法机关的条件(议会制和总统制各有不同。政党弥补了权力分立中的沟壑,架起权力分立中的三个机构间沟通的桥梁,不至于使宪法上的制约和平衡原则把政治系统弄得支离破碎,各自为政。

3.政党政治是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自我调适机制

政党是现代政府政策的主要提供者。不管是在选举过程中还是选举结束后,政党对社会的关注和调查,以及政党对政治系统不可得不可替代的影响力,使政治系统具有了较强的应变能力。所以政党政治是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自我调适机制。

20、政党制度的类型:

(1两党制,是指资产阶级国家中两个势均力敌的政党通过竞选取得议会多数席位,

或赢得总统选举胜利,而轮流执掌政权的一种政党制度。

注意:两党制国家不只两个政党。实行小选区制和多数代表制。

两党制的类型:

第一,以英国为代表的议会内阁制下的两党制。主要特点:两党的活动围绕议会选举展开;两党采取集中制原则。

第二,以美国为代表的总统制下的两党制。主要特点:两党制主要表现在总统选举上;两党组织结构松散,没有严格的投票纪律。

(2多党制,是指在一个国家中,多党并立,各党单独或联合竞选和执政的政党制度。

注意:一般实行大选区制和比例代表制。

多党制的类型:

第一,两极多元格局的多党制。法国“两派四党”,德国基民盟—基社盟与社民党两极格局。

第二,多元并存的多党制。意大利、瑞士、芬兰、1958年以前的法国。

第三,一党独大的多党制。日本(自民党、印度(国大党、新加坡(人民行动党等。

(3一党制,是指一个国家的政权完全掌握在单一的一个政党手中,在法律上和事实

上都不允许其他政党存在或与之争夺国家政权的政党制度。

一党制的类型:

第一,法西斯国家的一党制。根源:资本主义国家深刻的经济和政治危机;特征:党魁独裁;恐怖;暴力;战争等。

第二,民族主义国家的一党制。对内有利于维护国内的政治稳定和经济发展,对外有利于维护国家的主权独立。

21、政治团体的地位和作用:

1.政治团体是公民政治参与的工具

在传统代议民主制下,公民通过政党所表达和聚合的利益是一种间接表达和聚合,公民参与政党组织的选举,只是投票选出代表来实现自身的利益,而不是投票决定政策。

这是一种间接民主形式。

公民参加政治团体的组织和活动是一种新的更直接的政治参与形式,政治团体将相对具体、单一甚至是狭隘的利益要求汇聚起来,随时随地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向立法、行政和司法机关施加影响,弥补了代议制的不足。它反映了公民对直接民主的强烈需要。

2.政治团体是公民政治社会的一个新的有效媒介。

(传统社会家庭、教会、学校及政府(近代以来政党、大众传媒、政治团体。

政治团体及其活动潜移默化地、极自然地形成着、改变着人们的政治文化。

3.政治团体有助于维护正常的政治秩序。

通过政治团体的活动,使得社会成员的利益和要求有了合法的表达途径,实际上又是一种缓解压力和冲突的比较和平的方式。

22、政治参与的类型与方式:

类型:

1.自动参与

是公民基于自身的利益需要而自觉地对政治过程进行影响的行为。

2.动员参与

是公民因受他人鼓励或响应政府号召而发生的影响政治过程的行为。

3.消极参与

指公民出于自觉或不自觉的原因而对政治问题漠不关心或对政治活动采取消极行为。

上述三种类型之间呈现出一种动态关系

方式:

1.政治投票。是公民个人在竞争性政策之间,或政治和公共职位候选人之间,或其他

有争议的政治问题面前表达其政治偏好或政治态度的一种政治行为方式。适用于选举、罢免、复决等领域。

2.政治选举。是指国家(或其他政治组织依照法定的程序和规则,由全部或部分成

员抉择一个或少数人充任该组织某种政治职务或公共职务的政治行为。分为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包括投票、政治捐助、组织选民、政治宣传及其他活动,而投票活动是选举活动的核心环节。

3.政治结社。包括参加政党和参加社团。

注意:参加政治组织的事实本身就构成了一种政治参与方式。

4.政治表达。包括政治集会、政治请愿和政治言论等。

5.政治接触。包括个别接触和院外接触。

6.政治冷漠。原因有三:其一,长期的政治浩劫以后,公民对社会政治生活疲倦反感或

对于政治目标失去信心;其二,政治权力权威和政府的公信力下降,公民对政治管理的信任程度下降;其三,公民觉得社会制度已经很完善,自己参与与否都无所谓。

23、政治参与的作用:

1.政治参与是公民以其政治权利资格,通过影响政治权力,最终实现其利益的重要方

式。

2.政治参与影响政治统治的合法性。政治参与以政治认同作为心理条件。

3.政治参与影响政治管理的民主化。政治管理民主化的重要内容,就是公民对于政治

管理过程的参与和对于政治管理主体的制约。

4.政治参与影响政治文化的发展

(1可以提高公民对国家的责任感和培养公民政治宽容精神

(2可以培育公民的民主观念和民主能力

(3可以让公民感受到自身的人格和价值

总之,政治参与是公民自我教育,养成健康理性政治人格的重要方式。

5.政治参与影响社会政治稳定。

两者并非一定是正相关关系,这取决于政治参与过程中公民意愿政治制度的能力。

28、扩展政治参与的主要途径:

(一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物质基础

(二培养公民的政治责任感,提高公民的政治认同感和政治素质(社会基础和能力基础

(三提高政府的威信与政治文明程度,取信于民,树立良好形象(合法性基础。

(四加强政治制度化建设(制度化基础

24、政治文化的特点:

第一,政治文化具有深刻的阶级性和一定的民族性。

政治文化必然体现一定阶级的利益要求,同时不同民族的政治文化各有其特点。

第二,政治文化有其特殊的社会结构性。

存在着主导型政治文化和属于亚文化系统的非主导型政治文化之分。

①主导型政治文化(统治阶级

②(属于亚文化系统非主导型政治文化,分为次主导型政治文化和反主导型政治文化

第三,政治文化具有相对的稳定性。相对于政治制度的变化而言。

30、政治文化的结构:

1、政治意识形态是对国家政治生活的基本看法和价值界定(理论化、系统化,代表着政治文化的属性,规定了政治文化的本质,居于政治文化结构的核心地位。

2、政治价值观一般指的是人们对政治世界的看法。

3、政治心理作为隐形文化,是政治文化中的深层因素。

25、政治社会化的作用:

1、赋予社会成员从特定的政治人格和政治能力,使之适应、参与乃至改造社会政治生活。

《政治学原理》期末考试复习题及答案

政治学原理复习题 (课程代码264001) 一、名词解释 1、政治权利 2、国家 3、政治权力 4、政党 5、政治文化 6、两党制 7、政治统治 8、联邦制 9、政治管理 二、简答 1、简述政治统治与政治管理的关系。 2、政治领袖的政治心理有哪些基本类型。 3、什么是政治学?试简要对比中西方政治学历史演变。 4、什么是政党?简述资本主义国家的不同政党类型。 5、简述政治统治的基础与方式。 6、简述政治权力的构成要素及其特性。 7、简述社会主义政党制度。 三、辨析 1、我国唯一的执政党是中国共产党,其余民主党派的实质身份就是西方政党制度中 的在野党。 2、苏联和中国都实行社会主义政党制度,所以二者采取了完全相同的政党制度。 3、从我国实行“一国两制”以后,我国已经不再是一个单一制国家,而成为复合制 国家 4、政治统治和政治管理一样都只能是少数人对多数人的统治。 四、论述 1、试结合现实,评述我国各类政治社团的发展历程以及对当前政治生活的影响。 2、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与政治协商制有哪些特点?并据此说明在中国为什 么不能照搬西方的政党制度?

一、名词解释 1、所谓政治权利,就是在特定的社会经济基础上,由社会公共权力确定的社会成员获得自身利益的特定资格。 2、国家的起源:国家是一个历史的、社会的产物,是最高社会公共权力的体现。原始社会并未形成国家,但已在孕育之中。(血亲复仇、近亲不能结婚和氏族议事大会)形成国家的要素:领土、人口、语言、主权。国家的本质: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阶级统治的工具。 3、政治权力实际上是在特定的力量对比关系中,政治权力主体为了实现和维护自身的利益而拥有的对政治权力客体的制约能力。政治权力在本质上是特定的力量制约关系,最高形式是特定的国家权力。 4、政党:本质上是特定阶级利益的集中代表,是特定阶级政治力量中的领导力量,是由各阶级的政治中坚分子为了夺取或巩固国家的政治权力而组成的政治组织。 5、人们在社会政治生活当中形成的对于政治生活的感受、认识、情感和道德习俗规范的复杂综合。政治文化一般由政治心理和政治思想两个层次构成。 6、两党制:代表资产阶级不同利益集团的两大政党通过竞选而轮流掌握国家政治权力,组织政府,主持国家政治事务的制度。两党制起源于英国,后推行到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 7、政治统治就是阶级统治,它是经济上最强大的、占优势地位的阶级,为维护和强化既定的政治关系和社会秩序,通过国家权力而对全社会所进行的一种强力支配与控制。 8、联邦制国家:由若干相对独立的政治实体或行政区域通过政治协议而组成的联合体。联邦制国家的具体特点如下: (1)国家具有最高的立法、行政、司法机关,行使国家最高政治权力。各联邦组成单位也有自己独立的立法、行政和司法机关,且与中央机关之间没有隶属关系。 (2)国家有统一的宪法和基本法律,但是,在国家统一宪法和基本法律的范围内,各联邦成员又有自己的宪法和法律。 (3)在对外关系中,中央政府拥有外交权,各联邦组成单位也有一定的对外交往独立性。 当前世界上主要的联邦制国家包括:美国、俄罗斯、加拿大、印度、澳大利亚、巴西、

政治学原理复习题(精简版)

政治学原理 一、简述题(每题10分,共50分) 1.说明政治哲学和政治科学的主要区别 答:1)政治哲学研究主要运用先验的哲学思辩的方法,论证某些政治价值是值得追求的,并以这些价值为标准,对显示政治作出评价,并试图探求理想的政治生活方案。它以人类追求的政治价值为研究对象,以揭示政治的价值基础和根本原则。 2)政治科学研究主要运用经验的,科学的和实证的方法,对政治生活进行量化分析。 2.什么是政治参与?列举现代政治参与的主要方式 答:政治参与是普通公民通过各种合法方式参加政治生活,并影响政治体系的构成、运行方式、运行规则和政策过程的行为。 政治参与常见的方式有:1、政治投票。2、政治选举。3、政治结社。4、政治表达。5、政治接触之。6、政治冷漠。 3.说明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政治观的差异 答: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是两种不同的政治思维模式。 1、对人性的看法 理想主义:人性本善,至少可以通过修养达到善 现实主义:人性本恶,人有权欲,本性难改 2、对国家关系的看法 理想主义:国家间的利益能够调和,主张在道义和民主基础上建立公正的国际关系 现实主义:强调世界的竞争性,各国利益不可调和,国际关系只能以权力与利益为轴心 3、对国际法和国际组织的作用的看法 理想主义:极为看重国际法和国际组织,视之为维护国际秩序的唯一有效工具 现实主义:离开权力均势,国际组织就名存实亡 4、对社会和世界的看法 理想主义:强调研究社会和世界“应该如何”,对世界报以盲目乐观态度 现实主义:信奉实证原则,强调人类应当面对争斗的现实,不可陷入和谐的空想 5、对未来的看法 理想主义:认为未来的目标是实现普遍裁军和建立民主的世界政府 现实主义:未来受到人的利己主义的支配,实现世界和平的目标路途坎坷 理想主义重要特点之一是从道德和价值判断的角度看待一切。反映在世界政治中,理想主义从道德价值和合法规则的角度出发,探讨国际政治的行为标准,在对世界事务做出道德评价的基础上,致力研究国际政治体系中各国应当如何行动的问题。它以人类必将走向大同,世界必将走向和平的信念为前提,强调全球利益和国际合作。由于它对世界政治的看法并非建立在现实经验的分析之上,所以,也将被现实主义视为空想主义理论。 现实主义是最古老的国际政治理论,强调全力政治和国家利益。它将其全部理论建立在这样的假设之上:国家是国际和世界舞台上的主角,是一个拥有主权的自治实体。而且,民族主义的兴起和现代国家的产生,更使国家变成了一个统一的政治共同体,享有至高无上的权威。 4.简要概括政治社会化的含义 政治社会化就是社会成员在政治实践活动中逐步获取政治知识和能力,形成整治意识和立场的过程。它是社会成员与政治体系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互动过程,是社会意识继承与创新的统一,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 5.概括说明政党的主要功能 答: 1、凝聚阶级的利益要求和政治意识。2、集合和发展阶级政治力量。3、影响和领导社会政治生活。4、培养本阶级的政治骨干分子。 5、影响国际政治和国际事务。 6.什么是联邦制?说明联邦制的主要特点 答:联邦制国家又称为联盟国家,一般由两个以上的政治实体结合组成。联邦制国家的特点在于: (1)国家具有最高立法、行政和司法机关,行使国家最高政治权力。 (2)国家有统一的宪法和基本法律,但是,在国家统一宪法和基本法律范围内,各联邦组成单位又有自己的宪法和法律; (3)国民既有联邦国籍,又有组成联邦单位的国籍; (4)在对外关系方面,联邦是国际政治中的主权国家,中央政府拥有外交权。 7.简要说明政治文化对于政治体系的作用 答:政治文化对既有政治体系起着维护和延续的作用,同时,政治文化的变化最终又可能带来现实政治制度和政治生活的变迁。政治文化作为政治体系的“软件”部分,一般与政治制度性结构安排相匹配。跨国性比较研究和现代化研究显示,传统社会与现代社会的差异不仅体现在制度安排方面,而且也体现在政治文化方面;民主政治制度的良好运转,需要以民主的政治文化为条件。 8.什么是政党制度?举例说明目前世界上存在的主要政党制度类型 答:政党制度是指由国家法律规定或在实际政治生活中形成的关于政党的社会政治地位、作用,执掌政权或参与政治的方式、方法、程序的制度性规定。 类型:1、资本主义国家政党制度:(1)两党制。(2)多党制(3)一党制。 2、社会主义国家政党制度:(1)无产阶级政党领导制。(2)无产阶级政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

2010政治学原理期末复习提要

10秋《政治学原理》期末复习提要 第一部分教学要点回顾 第一章绪论 政治就是以无产阶级为代表的人民获取、组织和掌握国家政权,并通过国家政权,以决策为核心内容来谋求人民利益的一切形式和行为。 西方的政治学家从不同角度表述了“政治”的含义。而马克思主义将“政治”概念界定为:1、“政治是经济的最集中的体现”,这揭示了政治的本质。2、“政治就是各阶级之间的斗争”,这确定了政治的属性。3、“政治就是参与国家事务,给国家定方向,确定国家活动的形式、任务和内容”,这描绘了政治的基本内容。4、“政治是一门科学,是一种艺术”,这表明了政治的特征。 西方的政治研究可大致划分为古希腊、古罗马时期,中世纪时期和现代时期三个阶段,马克思主义政治学产生于19世纪40年代,是一个全新的体系。 第二章国家的本质、历史类型与职能 国家指的就是某种具有领土、人民、政府和主权的特殊政治共同体。国家是阶级统治的工具,这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国家本质的基本表述。但是,国家在某些情况下会脱离阶级属性而存在,这表明国家还具有相对自主性。 国家的起源理论包括自然生成论、君权神授论、社会契约论、暴力征服论和社会分工论等。马克思主义是从社会分工的发展与社会阶级分化两个角度相结合来说明国家起源的。 国家的历史类型分为传统国家与现代国家两大类。其中,传统国家形态包括古代城邦国家、古代帝国、中世纪封建王国、专制国家等几种具体形态。现代国家的具体形态包括自由资本主义国家、法西斯国家、晚期资本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国家以及第三世界的威权主义国家。 国家的基本职能从本质来看,包括政治统治的职能和社会管理的职能;从范围来看,可以分为对内职能和对外职能。现代西方国家职能发生了比较明显的变迁。 第三章国家形式 国家形式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国家政权组织形式,即政体;二是国家结构形式。 政体,是指一个国家采取什么样的形式来组织国家权力机构,具体表现为国家权力的横向配置关系,即同一层级上不同国家权力机构之间的关系模式。本章主要介绍了亚里士多德的古代政体理论、波利比乌斯的近代混合政体理论及现代民主政体理论。重点对比了君主制和共和制、议会内阁制与统制的差异。 国家结构形式是指国家的中央权力机构与地方权力机构,也即国家的整体与部分之间关系的构成方式。单一制和联邦制是两种最主要的国家结构形式。我国在坚持单一制的前提下,建立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特别行政区制度。 第四章国家机构 现代的国家机构主要包括国家元首、立法机构、行政机关和司法机构。现代政府的基本原则有:人民主权原则、责任政府原则、分权制衡原则、法治原则。 国家元首是主权国家形式上或实际上对内对外的最高代表。 立法机构是由公民选举产生的代表组成的集体议事机构。主要职能是代表职能、立法职能和监督、制约职能。其构成涉及到三个方面的问题:一院制还是两院制、委员会制度、议

《政治学原理》知识点梳理有答案版

第一讲《政治与政治学》 1.对政治概念的不同解释 神学性解释提供了神圣维度 道德性解释提供了价值目标 法律性解释行为依据 权力性核心问题 管理型解释主要任务 价值型基本功能 2.马克思主义政治观的主要观点 政治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 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 国家政权是政治的主要和根本问题 政治是有规律的社会现象 3.政治的定义 在一定经济基础上,人们按照特定的利益借助公共权力规定和实现特定权力的一种社会关系。 4.政治学的基本问题。 权力和权利的关系是社会学的基本问题 5.规范性概念与描述性概念。 规范性概念,价值性概念,用来表示“应该”或者“必需”的事物; 描述性概念:实证性概念和解释性概念,指客观的,用濑来表示客观存在的实际情况。 第二讲《政治学的历史发展》 1.儒家政治思想的特点 为政以德 2.道家政治思想的特点 无为而治 3.墨家政治思想的特点 兼爱兴利 4.法家政治思想的特点 以法治国 5.西方政治学的发展阶段和各个阶段的理论特点,各个阶段的重要代表人物 (1)古希腊古罗马:古典政治学时期

特点:政治学与伦理学相结合 代表人物: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塞涅卡 (2)中世纪:神学政治学时期 特点:神学与政治学相结合 代表人物:奥古斯丁、阿奎那 (3)现代:理性主义政治学时期 特点:人本主义为指导,个人主义为本位,理性思考为办法 代表人物:马基雅维利,布丹,边沁,密尔,孔德,斯宾塞 (4)当代:科学主义政治学时期 特点:政治哲学开始向政治科学转化,价值观上,相对主义盛行,实证主义,经验主义,科学主义为方法。 代表人物:本特利,沃拉斯,拉斯韦尔 (5)趋势:政治哲学的复兴 特点:正义理论的研究 代表人物:罗尔斯、诺齐克 第三讲《政治体系》 1.政治体系的含义 有关政治生活的所有相互关联的要素组成的一个整体 2.国家的定义 在一定地域上,建立主权,并通过一系列持久的制度实施权威的政治共同体 3.马克思主义国家观的主要内容 起源: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 本质:阶级统治的工具 作用,缓和冲突,控制在秩序之内 4.国家结构形式的含义 一个国家整体与各组成部分,中央权力机关与地方权力部门之间的关系 5.单一制和复合制 单一制:由若干行政区域组成的单一主权的国家,单一的宪法,统一的法律体系,统一的最高权力机关和统一的国籍 复合制: (1)联邦制:由若干相对主权的地区作为成员单位联盟组成的国家。 (2)邦联制:若干保留独立主权的国家建立起来的国家联盟。 6.国家元首的职权 (1)颁布法律,发布命令 (2)召开议会,解散议会 (3)任免政府官员

政治学原理简答题

政治参与的作用是什么?(1)政治参与有助于促进政治民主发展;(2)政治参与有助于经济发展,政治参与能够加强政府或执政党推进经济增长政策的力量;(3)政治参与有助于实现社会公平,政治参与是人民群众表达愿望的过程,它有助于使社会利益分配的政策向符合人民利益的方向发展,并还有助于推动社会福利事业。现代国家的选举原则是什么?(1)普遍选举原则;(2)平等选举原则;(3)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原则;(4)秘密投票原则。儒、法、道、墨政治学说的主要内容是什么?(1)儒家政治学说以“礼治”和“德治”为主要内容,其核心是“仁政”,主张为政以德,修己治人,即,以道德教化、修身养性来实行统治,反对以苛政、刑律治天下;(2)法家则反其道而行之,强调“法”、“术”、“势”为核心的政治观,主张以明令显法和统治术来驾驭人民。儒家和法家的主张分别形成了中国历史上 的“王道”和“霸道”。(3)道家的政治学说以“法自然”为思想核心,在统治手法上强调“无为而治”;(4)墨子的政治学说则以“兼爱”、“非攻”为中心,主张以缓和社会矛盾来维持统治。政党区别于一般社会组织和利益集团的特性是什么?(1)政党的目标是通过竞取政府职位而赢得政府权力;(2)政党是一个拥有正式会员的较为稳定的组织机构;(3)政党对政府政策的每一个问题都给以广泛的关注;(4)政党以一定程度的共同政治偏好和意识形态为基础。 马克思主义政治观的基本内容是什么?(1)政治是一种具有公共性的社会关系;(2)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3)政治的根本问题是政治权力,也就是国家政权问题;(4)政治是有规律的社会现象,是科学,也是艺术。为什么现代化过程中容易出现政治不稳定?(1)现代化过程中的利益冲突加剧,导致政治不稳定。(2)新旧价值观念的冲突。(3)人们的社会期望以及参与意识的提高而导致政治不稳定。(4)政府的执行危机。 (5)此外,对于那些后期现代化国家来说,由于国际势力的影响也往往造成了很大的不稳定因素。 政治权力具有哪些特性?(1)权威性;(2)支配性,;(3)强制性;(4)扩张性;(5)排他性。 善治的精神是什么?(1)契约观念,契约观念的要素:第一,自愿;第二,一致同意;第三,责任性;第四,公开性或者说透明性。(2)效率精神,包括的内涵:第一,管理效率;第二,制度效率;第三,回应性。 经济发展如何促进政治民主化?1) 经济发展创造了一个庞大的中产阶级,这是民主的基础之一。2) 与中产阶级规模发展相伴随的是教育水平的提高。与上述两方面因素相联系,经济发展使人们逐步认识到自身利益并希望表达出来。公民自我意识和个人权力观念的形成,是要求制

2016《政治学原理》试题答案

《政治学原理》历届试题及答案 试卷代号:2209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6-2007学年度第一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行政管理专业 政治学原理试题(2007年1月) 一、填空(每空1分,共6分) 1、政治制度化包括政治参与的制度化、()的制度化两个基本方面的容。 2、政党就是指人们为了通过()或其他手段赢得政府权力而组织的政治团体。 3、政治()主要指政治秩序或体系丧失其合法性的情况。 4、国家的三要素说,认为具有()、土地、主权者即为国家。 5、古典观以()为蓝本,把视为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力,提倡人民参与国家事务的决策和管理。 6、柏拉图在《理想国》一书中明确指出,政治的本质在于(),一个“理想国”具有智慧、勇敢、节制和正义四种美德。 二、选择题(每题至少有一个答案,多选少选均不能得分。每题2分,共20分) 1、根据政治学的一般分析原理,非政府政治体系由()组成。 A.个体公民 B.社团 C.政党 D.市民社会 2、一般来讲,社会监督的途径和方式主要包括() A.舆论监督 B.公民监督 C.政党监督 D.社会团体监督 3、()精辟地论述道:“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有权力的人们使用权力一直遇有界限的地方才休止。……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以权力约束权力。” A.密尔 C.卢梭 B.孟德斯鸠 D.托克维尔 4、()是政府的灵魂。 A.权威性 B.有机组织性 C.阶级性 D.公共性 5、英国政府一直在()的轮流执掌之下。 A.保守党 B.党 C.党 D.工党 6、的限度包括()。 A.以不产生多数人对少数人的暴政为限度 B.以不干涉政党活动为限度 C.以不干涉社会自主为限度 D.以不侵人“私人领域”为限度 7、马克思主义认为()是奴隶制和封建制国家的典型政体形式。 A.专制君主制 B.立宪君主制 C.二元君主制 D.寡头制 8、()是得以保障和保存的基础性权利。 A.弹劾权 B.选举权 C.罢免权 D.质询权 9、概括而言,政党的功能和作用主要体现在()。 A.实现社会化和政治动员的途径 B.组织政府的手段 C.实现利益聚集和表达的途径 D.形成和培养政治精英的渠道

政治学原理知识点复习考点归纳总结

政治学原理考试复习资料 一、填空题 _______指的是公共行为主体对公共性为客体的制约能力和力量。公共权力 _______被认为是近代西方政治科学的奠基人。马基雅维利 _______的内在矛盾特性决定了公共权力和公民权利的特性,形成了公共权力和公民权利存在的基础。利益 _______方案政治设计的核心是寻求一个清官明君式的好人统治,这是“人治”社会的政治设计思路。理想主义 _______是我国最高工会组织。中华全国总工会 _______理论被视为民主研究的现代学派。现代“精英民主” _______制度将选举制度、代议制度和权力制约结合起来,体现了当代人们心目中的政治正义观念。宪政 “政治”概念的提出,始于人类文明史上的_________社会时期。奴隶 1949年至1978年,中国基本上实施________的自下而上的集权式的政治发展策略。民众主义 A 阿尔蒙德和维巴于1963年出版了《公民文化》,该书为研究_______提供了基本概念和理论框架。政治文化 C 传统的中国被认为是一个高度的社会。政治化 传统自由主义者认为为个人和社会提供服务是国家和政府____________的唯一来源。合法性 从政治参与的主体来看,政治参与是_________的政治行为。普通公民 D 道德政治观或伦理政治观认为政治是一种__________追求,是一种规范性的道德。社会价值 第一波民主化起源于__________和法国革命。美国革命 G 根据马克思的理解,意识形态指的是_________的思想观念。统治阶级 根据系统分析的理论和方法,政治生活被分解为政治体系、政治过程和____________ 三个方面。公共政策 公共权力具有____________和至高无上性,公民权利具有神圣不可侵犯性。权威性 公民行使政治表达的手段主要包括政治集会、政治请愿、_______。政治言论 古代社会的治理的核心理念是_________。统治 国家的产生以____________的形成为组织标志。政府 国家结构形式主要可以分为____________和复合制。单一制 J 具有现代化和________的政治领导人及执政党的存在,对于民主的和平转变具有重要意义。民主意识 K 卡尔?波普和汉娜?阿兰特等人基于对____________的分析,认为意识形态是一种“封闭的思想体系”,要求垄断真理,拒绝宽容反对意见。法西斯主义 L 理想主义途径是民主的_______研究的基本思路。政治哲学 M 马克思主义认为,国家是分工和的产物。私有制 马克思主义认为政治参与是普通公民对于________的参与。政治事务 马克思主义认为政治是一种具有公共性的____________。社会关系

政治学原理试题14

政治学原理试题12 一、单选题(在本题的每一小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请把你认为正确答案的题号,填入题干的括号内。 多选不给分。每题1分,共17分) 1、两次世界大战之间,西方政治学研究的主要问题是………………………………………………………………………() ①国家②权力③政策④法律 2、集欧洲中世纪神权思想之大成的人是………………………………………………………………………………………() ①奥古斯丁②斯宾诺莎③托马斯·阿奎那④格老秀斯 3、国家产生的最纯粹、最典型的形式是………………………………………………………………………………………() ①雅典国家②罗马国家③德意志国家④印度国家 4、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在资本主义社会具体表现为的矛盾…………………………………………………………………() ①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②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③和产关系与生产力④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 5、社会主义民族问题的性质属于………………………………………………………………………………………………() ①民族矛盾②敌我矛盾③阶级矛盾④人民内部矛盾 6、列宁在《国家与革命》中说的“半国家”是指……………………………………………………………………………() ①资本主义国家②社会主义国家③帝国主义国家④福利国家 7、资产阶级民族主义的实质是来看待和处理民族问题。……………………………………………………………………() ①民族大融合的观点②民族自决权原则③资产阶级利益为核心④民族同化的原则 8、从13世纪末起,欧洲大部分国家先后实行过等级君主制,其中以最为典型。…………………………………………() ①德国②西班牙③法国④葡萄牙 9、在政治体系内部,处个机构、组织的活动都要围绕进行。………………………………………………………………() ①国家机构②政党③领袖人物④利益集团 10、我国国家元首职权由国家主席和共同行使………………………………………………………………………………() ①国务院②全国人大常委会③全国政协④中央政治局 11、美国参议院议员是由………………………………………………………………………………………………………() ①总统任命②行政官员兼任③选民间接选举产生④选民直接选举产生 12、党的领导的核心是……………………………………………………………………………………………………

政治学原理复习重点综合

第一章政治的性质与核心问题 一、关键术语 1、什么是政治?如何理解政治的含义?(含思考题答案) 政治是人们在特定的经济基础上,通过夺取或者运用公共权力而实现和维护特定阶级和社会利益要求,处理和协调各种社会利益要求的社会关系。 对于政治的这一定义,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理解:(1)它强调政治是一种社会关系,并且指明这种社会关系本质上是一定经济基础上形成的利益关系。(2)它强调一切借助于社会公共权力来维护、实现和协调的社会利益要求和社会关系,才具有政治性,这就区分了政治现象与非政治现象;(3)它从经济关系基础上形成的利益关系这一社会关系的本质出发,0示政治的含义,这就在人们的基本需求的意义上保证了政治定义的深刻性。 A、政治学中个人,集团和阶级三种分析单位理解政治. (1)以个人为分析单位的政治观。 政治学中的古典自由主义是这一政治观的典范,其中个人的重要性体现在两个方面。古典自由主义传统的核心内容就是。人是作为“个人”而存在的。社会由无数的个人组成,没有个人,社会也就成了一个空洞的概念。其次,在分析维度上,古典自由主义对个人的设想是理性和能动的。亦即个人不但了解自身的需要,而且在特定的环境中能够做出最合乎自身利益的判断,并具有选择的能力,能够采取有见识的行动。 (2)以团体为分析单位的政治观 基于现实经验的考察,多元主义者发现在政治活动中非常活跃,发挥重大作用的不是个人,而是各种各样的团体,亦及所谓的利益集团。在美国政治中,利益集团的作用

如此显著,以至于本特利认为,只有理解利益集团才能理解美国政治。因此,多元主义将团体作为自己的分析对象。事实上,多元主义一词中的元指的便是组织。政治学的分析单位遂由个人转向团体。 (3)以阶级为分析单位的政治观 除了个人和团体,阶级也是政治的一种分析单位。尽管在马克思之前的历史学加和政治经济学家们就已经发现了阶级的存在,但正是马克思对阶级分析方法作出了最大的贡献。马克思阶级理论的出发点或前提是线面的论述:至今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自由民和奴隶、贵族和平民、领主和农奴、行会师傅和帮工,一句话,压迫者和被压迫者,始终处在相互对立的地位,进行不断的,有时隐蔽有时公开的斗争……这种对立在资本主义社会则体现为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之间的剥削/压迫和斗争/反抗关系. 上述三种分析单位为我们提供了关于政治的不同视野。就理论研究而言,如何选择分析单位与所要研究的问题的性质相关,在这一意义上,它有一定的客观性。但另一方面,问题意识的产生却与研究者的价值立场、态度情感甚至意识形态倾向密切相关。 B.三个具有某种连续程度的类型。 (1)政府政治观。 国家机构被视为公共的是因为它们对社会的共同社会负有责任,其耗费的公共开支源于于税收。市民社会是由家庭,家族,私人企业,工会,俱乐部,社区组织等组成的,它们之所以被视为是私人的,是因为它们由个体公民设立并运作,以满足他们自己的需要,而不是为了满足更大的社会需要。 (2)非政府政治观

2018年电大政治学原理期末复习考试题及答案

2018年电大政治学原理期末复习 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 1、理想主义方案政治设计的核心是寻求一个清官明君式的好人统治,这是“人治”社会的政治设计思路。 2、马基雅维利被认为是近代西方政治科学的奠基人。 3、政治研究的科学化进程遇到的三个难题是数据问题、隐性价值问题、价值中立问题。 4、伦理与政治不分是儒家思想的特色。 5、自秦汉到晚清,中国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政治延续2000多年。 6、儒家政治学说的核心是仁政,主张为政以德,修己治人。 7、儒家和法家的主张分别形成了中国历史上的王道和霸道。 8、墨子的政治学说以兼爱、“非攻”为中心,主张以缓和社会矛盾来维持统治。 9、道家的政治学说以“法自然”为思想核心,在统治手法上强调无为而治。 10、行为主义就是坚信社会科学应该建立在可观察的人类行为基础之上、并只能就可量化的数据展开研究的观点。 11、中国儒家学说对政治的阐释,直接寄托了他们对于仁义礼智信的道德追求。

12、马克思主义认为,国家政权问题是全部政治的基本问题,根本问题。 13、在中国历史上,权力政治观的代表当属春秋战国时期的法家。 14、直到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才给“政治”一个较为准确而深刻的定义。 15、道德政治观或伦理政治观认为政治是一种社会价值追求,是一种规范性的道德。 16、亚里士多德把国家等同于“最高的善”,认为它是人相互间的一种道德性结合。 17、柏拉图在《理想国》一书中明确指出,政治的本质在于公正,一个“理想国”具有智慧、勇敢、节制和正义四种美德。 18、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分析方法内含着唯物辩证法的思想,它将社会划分为经济基础、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三大结构。 19、政治权力是政治的核心,一切政治活动,都是围绕着这一核心展开和进行的。 20、西方现代政治学的经济学研究方法把政治生活中的个人看作是理性经理人,他们遵循着个人利益最大化原则进行政治活动。 21、公民权利指的是根据宪法、法律的规定公民享有参与公共社会生活的权利。 22、公共权力具有权威性和至高无上性,公民权利具有神圣不可侵犯性。 23、经验事实表明,权力的滥用是社会动荡的根源。 24、公共利益是政治共同体内全体成员共同利益的统称,它是全体社

电大 政治学原理试题及答案

政治学原理试题 班级:学号:姓名: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每题至少有一个答案.多选少选均不能得分) 1.政治学名著《政治学》的作者是( )。 A.亚里士多德 B.柏拉图 C.苏哥拉底 D.’西塞罗 2.( )是多党制的典型国家。 A.法国 B.美国 c.日本 D.意大利 3.梁启超认为君主专制政体、君主立宪政体和民主宪政政体代表政体的进化方向,通过改良途径建立( )是中国未来政治的发展方向。 A.君主专制政体 B.君主立宪政体 C。民主宪政政体 D.共和政体 4.( )认为,在确立各种规则时,必须要征得参与者的同意,所谓“同意限定公正”。 A.布坎南 B.哈耶克 C.罗尔斯 D.诺齐克 5.一般来讲,( )只有在民主社会和宪政国家中才能存在和实现。 A.社会监督 B.政治监 C.以权力制约权力的监督 D.政府监督 6.政治学研究最常见、最传统的方法是( )。 A.制度研究途径 B.权力研究途径 C政策过程研究途径D.政治功能研究途径 7.( )方案是“法治”社会的政治设计思路。 A.科学主义 B.经验主 C.现实主义 D.理想主义 8.美国政治学家科恩提出民主政治需要具备的物质条件是( )。 A.地理条件 B.经济条件 C平等和福利 D.设施条件 9.意大利马克思主义政治理论家( )在分析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特点的时候指 出,国家统治=暴力十文化领导权,其中,拥有文化领导权使其政治统治合理化。 A.哈贝马斯 B.伯恩斯坦 C马佐尼 D.葛兰西 10.精英民主理论所指的精英是指( )上最优秀的人物,他们是与普通大众相 对应的一个群体。 A.文化 B.经济 C政治 D.道德 二、填空(每空1分,共6分) 11.西方现代政治学的经济学研究方法把政治生活中的个人看作是_ 他们遵循着个人利益最大化原则进行政治活动。 12. 被认为是近代西方政治科学的奠基人。 13.民主的基础与前提是倡导和个人独立。 14.韩非指出,政治就是,“先王所期者利也,所用者力也”。

政治学原理复习总结

政治学概论应掌握的要点 一、基本概念: 1、政治:“政治实际上就是社会政治共同体中的各阶级、集团、社会团体、政党、领袖和人民,为了实现和维护其所代表的根本利益,围绕公共权力发生的各种关系、形成的各种制度和进行的各种活动的总和。” 2、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在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 3、人民:人民是相对于敌人而言的,是指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由那些具有共同利益和政治目标,能顺应历史潮流和推动社会发展的阶级、阶层和集团所构成的社会政治群体。 4、国家:是社会固有的基本矛盾发展的结果,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是阶级压迫的工具。 5、所谓国体:就是国家的阶级性质,是指“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它表明在国家生活中,那个阶级处于统治地位,那个阶级处于被统治地位。 6、所谓政体:则是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是指一个国家的统治阶级采取什么样的组织形式 组成反对敌对势力维护自身利益的政权机关,特别是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 7、政党实质上是特定阶级或阶层利益的集中代表,是由特定阶级的骨干分子在共同政治纲 领的指引下,为谋取和巩固政权而在政治活动中采取共同行动的政治组织。 8、所谓政党制度,就是指一个国家关于政党的各项制度规范的总和,主要是指由国家法律规定或在实际政治生活中形成的关于政党的社会政治地位、作用、执掌政权或参与政治的方式、方法、程序的制度性规定。 9、两党制:所谓两党制,是指在一个资本主义国家中,由代表资产阶级不同集团利益的两个势均力敌的政党通过竞选而轮流执政的一种政党制度。两党制中的“两党”仅仅是指轮流执政的政党数目,而不是指国家政治生活中实际存在的政党数目。 10、多党制:所谓多党制,是指一国中多个政党通过竞选轮流执政或联合执政的一种政党 制度。当今世界的大多数资本主义国家都实行多党制,其中以意大利、法国、德国较为典型。 11、政治社团:在政治社会中,以某种共同利益为纽带而结合在一起的人们,通过有组织 地参与、影响政府的决策,以维护或实现自身利益的社会群众团体。 12、公民素质:指公民群体在民主政治条件下所形成的公民意识、参政能力和文化素质的总和。 13、政治权力: ?政治权力是一定政治共同体或组织中的某些政治实体,利用已经占有的优势政治资源,以不可抗拒的公共理由,按照自己的意志和利益要求,有目的有计划地整合、控制、支配和影响另外一些政治实体的强制力量。 14、政治权力的集权结构: 是指社会政治权力体系中的权力集中于上一层面机构,而下一层面机构很少有权;同一层面机构间的权力集中于某个机关,而这个机关的权力又集中在主要领导一人或几人手中。 15、政治权力的分权结构: 是指社会政治权力体系的各级各类权力机关的地位、职能和相互关系等都按照某些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威性规则而做了明确的规定,它们共同分享了产生于主权的治权,权力不论大小强弱都享有自主权。 16、政治权力异化:政治权力执行人改变、取消政治权力正当职能,致使政治权力偏离公

政治学原理复习资料

政治学原理复习资料 注意:填空与选择题,大家主要复习黄色小册子为主,这里整理的内容较少,不全。 《政治学原理期末复习指导》期末复习指导的综合练习题基本涵盖了考试的全部内容,大家一定要全面复习! 一、填空题 、中国学说对政治的阐释,直接寄托了他们对于仁义礼智信的道德追求。 正确答案:儒家 、马克思主义认为,问题是全部政治的基本问题、根本问题。 正确答案:国家政权 、是政治的核心,一切政治活动,都是围绕着这一核心展开和进行的。 正确答案:政治权力 、方案政治设计的核心是寻求一个清官明君式的好人统治,这是“人治”社会的政治设计思路。正确答案:理想主义 、被认为是近代西方政治科学的奠基人。 正确答案:马基雅维利 、政治研究的科学化进程遇到的三个难题是数据问题、隐性价值问题、问题。 正确答案:价值中立 、与政治不分是儒家思想的特色。 正确答案:伦理 . 对生活的参与是公民权利的首要内容。 正确答案:国家政治 .公共利益具有和最高权威性,公共权力部门得到公众授权,代表公众行使公共权力,追求和实现公共利益。 正确答案:公共性 .经验事实表明,的滥用是社会动荡的根源。 正确答案:权力 、国家的三要素说,认为具有、土地、主权者即为国家。 正确答案:人民 、权力制约原则在资本主义国家的宪法中主要表现为。 正确答案:分权原则 、从社会政治发展史来看,政府组织机构的设置原则主要有三类,即集权原则、分权制衡原则和。 正确答案:议行合一原则 、政党的目标是通过竞取政府职位而赢得。 正确答案:政府权力 、和全能主义国家被视为中国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基本模式。 正确答案:一元主义 、制度是近现代民主政治发展的产物,它强调政治权力的获得以及政治权力的运作必须遵从人们的政治正义观念。 正确答案:宪政 、政治秩序最关键的核心是或者说政治共识的存在。 正确答案:政治合法性 、古代社会治理的核心理念是。

《政治学原理》试卷A

科目编号: 座号: 甘肃电大职业技术学院2011年6月期末考试 2010 级 行政管理 专业 《政治学原理》试卷A 核分人签名 一、单项选择(每题2分,计20分) 1.( )是使市民社会与国家政治相联系的基本途径. A 选举 B 监督 C 集会 D 游行 2 .理想主义途径认为民主的首要价值在于( ). A 权威 B 平等 C 自由 D 自治 3. 在当代,政治发展主要指政治的( )过程. A 现代化 B 开明化 C 清明化 D 法制化 4. 共产党组织被认为是( )政党的典型. A 核心会议型 B 支部型 C 单位化 D 代表性 5. ( )是一国国民长期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对于生活其中的政治体系和所承 担政治角色的认知,情感和态度,它与政府,政治组织等制度性结构相对应,成为政治体系的主观要素. A 民意 B 政治思想 C 公众舆论 D 政治文化 6. 一般来讲,( )只有在民主社会和宪政国家中才能存在和实现. A 社会监督 B 政治监督 C 以权力制约权力的监督 D 政府监督 7. 从广义上看,政治文明主要是指公共领域里的( ),它意味着人们之间 的普遍合作. A 政治稳定 B 政治一致 C 政治秩序 D 政治共识 8. 孙中山先生是( )政治观的代表人物. A 管理 B 神权 C 道德 D 权力 9. ( )是天生的民主派.他们崇尚自由,反对干涉;主张合作双赢,反对你 死我活;倾向中道温和,反对极端和突变等.他们希望改革权威主义政治,而

不是革命推翻这种政治. A 工人阶级 B 中产阶级 C 资产阶级 D 小资产阶级 10. ( )观念意味着政府在治理过程中不是一个权威的身份参与治理,而是 与其他团体,公民平等的身份去参与,与它们协商合作,共同治理. A 善治 B 服务 C 契约 D 平等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计20分) 1.政治态度 2.治理 3.议会君主制 4.权力 三、填空题(每空2分,计14分) 1.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________ 制度是公民自由权利的体现. 2. 东方传统的政治学,以中国传统政治为代表,是一种_________的政治学. 3. 政治秩序最关键的核心是_________. 4. 实行一党制的国家有两种类型,一种是________ 国家,另一种是民族主义

2018年电大政治学原理期末考试复习试题及答案

2018年电大政治学原理期末复习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 1、中国儒家学说对政治的阐释,直接寄托了他们对于仁义礼智信的道德追求。 2、马克思主义认为,国家政权问题是全部政治的基本问题,根本问题。 3、在中国历史上,权力政治观的代表当属春秋战国时期的法家。 4、直到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才给“政治”一个较为准确而深刻的定义。 5、道德政治观或伦理政治观认为政治是一种社会价值追求,是一种规范性的道德。 6、亚里士多德把国家等同于“最高的善”,认为它是人相互间的一种道德性结合。 7、柏拉图在《理想国》一书中明确指出,政治的本质在于公正,一个“理想国”具有智慧、勇敢、节制和正义四种美德。 8、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分析方法内含着唯物辩证法的思想,它将社会划分为经济基础、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三大结构。 9、政治权力是政治的核心,一切政治活动,都是围绕着这一核心展开和进行的。 10、西方现代政治学的经济学研究方法把政治生活中的个人看作是理性经理人,他们遵循着个人利益最大化原则进行政治活动。 11、理想主义方案政治设计的核心是寻求一个清官明君式的好人统治,这是“人治”社会的政治设计思路。 12、马基雅维利被认为是近代西方政治科学的奠基人。 13、政治研究的科学化进程遇到的三个难题是数据问题、隐性价值问题、价值中立问题。 14、伦理与政治不分是儒家思想的特色。 15、自秦汉到晚清,中国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政治延续2000多年。 16、儒家政治学说的核心是仁政,主张为政以德,修己治人。 17、儒家和法家的主张分别形成了中国历史上的王道和霸道。 18、墨子的政治学说以兼爱、“非攻”为中心,主张以缓和社会矛盾来维持统治。 19、道家的政治学说以“法自然”为思想核心,在统治手法上强调无为而治。 20、行为主义就是坚信社会科学应该建立在可观察的人类行为基础之上、并只能就可量化的数据展开研究的观点。 21、公民权利指的是根据宪法、法律的规定公民享有参与公共社会生活的权利。 22、公共权力具有权威性和至高无上性,公民权利具有神圣不可侵犯性。 23、经验事实表明,权力的滥用是社会动荡的根源。 24、公共利益是政治共同体内全体成员共同利益的统称,它是全体社会成员在一定社会基础之上所形成的总体意志和要求的表达,是个人利益和团体利益上升到全社会范围内的利益意志的表现。 25、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在“社会契约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出人民主权学说。 26、在我国,制度化的政治接触渠道是信访。 27、政府的作用必须通过一定的程序和途径,在形式上或者实质上把自己的主张、制度、规则和政策等上升为对普遍的公共利益的诉求。 28、政治权力是一种支配力量,掌握了政治权力,也就掌握了社会的支配力量。掌握了社会的支配力量,也就意味着在社会价值和利益分配中处于优势地位。 29、公共权力的来源和基础是公共利益。 30、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共产党和民主党派合作的主要场所。 31、国家的三要素说,认为具有人民、土地、主权者即为国家。 342、马克斯·韦伯根据政治权威的建立和运行依据,把国家划分为传统型权威国家、个人魅力型权威国家和法理型权威国家。 33、封建地主阶级在进行政治统治时,在统治形式上采取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制。 34、政府以法律制度为基础,以暴力手段为后盾,具有凌驾于社会之上的普遍强制力。 35、国家结构形式主要可以分为单一制和复合制。

《现代政治学原理》

当代政治学原理复习范围 政治 一、政治的含义与本质 1、政治一词曾出现在:a、中国古代典籍:《论语》《周礼》《尚书》 b、古希腊、思想家,柏拉图《理想国》,亚里士多德《政治学》 2、西方思想家将政治看作是一种“善业”,即“公正”、“正义”的事业。 3、亚里士多德把政治看作城邦国家,而又把城邦国家看作是“最高的善”。 4、(辨析题)政治的定义:a、国家说:认为政治主要是国家事务,特别是宪法、法律所规 定的一系列国家或是政治制度。传统观点,流行于一战前后的 欧美。(亚里士多德) b、权力说:政治是人际关系中的权力现象。代表人:拉斯韦尔 (美)。流行于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美国。 c、分配说:政治是为社会作出和执行权威性分配的行为。代表 人:戴维。伊斯顿(美国)。流行于二战后的美国。 d、管理说:政治就是一种管理行为,或者说是一种管理公共事 务的活动。孙中山:“政治两字的意思,浅而言之,政就是众人 的事,治就是管理,管理众人的事便是政治。”流行于我国解放 前。 综述:以上定义从不同角度说明了政治的含义,有其合理的成分,反映了研究的成果,但这些定义和阐释,都主要描述了政治的特征和功能,而未能揭示其本质,因此,并不完全科学。 5、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四个基本观点: a、政治是一种特定的社会关系和社会行为。 b、政治的核心是国家政治权力。 c、政治关系集中体现了经济关系。 d、政治是有规律可循的。 6、政治的科学定义:政治是特定的集团和个人,为了自身的利益,围绕国家政治权力而进 行的活动和产生的关系。政治的主体是特定的集团和个人;政治的核 心是国家权力;政治的主要内容是政治主体的活动和相互关系;政治 的目的是为了自身的利益。 7、政治的本质:就是争取、维护、调整或分配一定社会阶级和社会集团的利益。简言之, 政治的真谛就是分配和协调社会利益。 第一节政治学 1、政治学体系的六个板块:a、政治关系。b、国家和政治制度。c、政治权力和政治权利。 d、政治活动。 e、政治发展。 f、政治文化。 2、政治学的历史发展:a、西方古代政治学。公元前4世纪的古希腊,创始人:柏拉图、亚 里士多德。 b、近代资产阶级政治学。15-16世纪。奠基人:马基雅弗利(意), 代表作:《君主论》标志着近代政治学的发端。 c、现代西方政治学。19世纪末,20世纪初,1880年,美国哥伦比 亚大学政治研究院成立,标志着西方政治学进入现代时期。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