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高中语文课题研究报告

高中语文课题研究报告

高中语文课题研究报告
高中语文课题研究报告

高中语文课题研究报告

篇一:高中语文教学实验课题研究报告

高中语文教学实验课题研究报告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语文三级分层达标教学实验课题研究总报告宁阳四中程国栋一、简介部分 1、标题“三级分层达标实验课题”研究总报告 2、摘要本报告主要阐述宁阳四中“三级分层达标实验”课题小组对“三级分层达标实验”内涵的理解、体会,具体的实验操作过程,

实验中使用的方法,实验的发现和结论,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各种实验数据以及今后的建议。

3、内容结构图一、实验研究问题的提出:研究背景、理论基础、目的、意义。 1、研究方法 2、研究对象二、实验、研究程序 3、实验时间

4、实验

过程及步骤三、实验研究发现和结论四、分析和讨论

五、建议

六、参考文献二、主体部分(一)、实验研究问题的提出一段时间以来,大部分语文老师的教学仅仅是满足于让学生“知道”,是一种单纯的机械的“告诉”方式。不少老师把高考内容前置的做法更是急功近利,目光短浅,是语文性质的异化,这种做法必然会使语文教育丧失人文性,使学生既无文化,也就是无文明化;也无人化,也就是无个性化。现行的语文阅读教学僵化了学生的思维,扼杀了学生的

创造力,必须改革。传统语文教学存在很多好的做法,应该继承和发扬。朱熹说过:“循序渐进,熟读而精思。”这句话很好地概括出了传统语文教学的精髓。熟读、精思、博览、多作,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读”要读得“熟”,不单要如此,还要做到“精思”。何为“精思”?朱熹说过的读书的“三到”,即“口到”、“眼到”、“心到”,就能做到“精”。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说明“精思”在阅读过程中是很必要的。“熟读”只是一种读书要达到的熟读程度,“精思”则是更深一步的加工过程。只有我们做到“精思”了,我们才能在读的过程中有所收获,有所成长,才能将已读之文内化为自己的东西。“精思”是一个过程,是不断领悟的过程,是伴随着“读”的过程反复进行的。“熟读”伴随着“精思”,不断地反复,不断地深化。好多人都误以为传统语文教学让学生背诵,是死记硬背,是扼杀他们的天性,实际上,这是一种错误的认识。传统语文教学的“背”是为了吸收、借鉴更优秀的成份来内化、美化自己的修养和文笔。也许学生在最开始时不能对其学习背诵的文章有所领悟,但随着年龄的增长,悟性也会增长,那时便会猛然醒悟。可是如果等他们能领悟时再学再背,恐怕已经晚了!为什么呢?一方面,那时再开始背,开始学和从小便开始积累,从占有的量上就能看出差别;另一方面,青少年时期是人生当中记忆力最好的时期,记东西最快,印象也最深,传统语文

教学很好的利用了人生理和心理发展的这一特性;等再大一些,人的记忆力会退化,记东西会很慢,很吃力,便失去了这一先机。教育部中小学语文课程标准组组长、华东师大博士生导师巢宗祺教授经过多年潜心研究,设计了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三级达标实验课题。本课题的内涵简单描述如下: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两年多的学习,使参加实验的学生高中语文水平,在不同的基础上分别达到以下三个不同层级:第一层级,熟练诵读300篇经典名诗文的“温饱型”水平;第二层级,在第一层级基础上再精读100(或80)篇现代诗文和一两本经典名著,学会阅读经典的“小康型”水平;第三层级,在前面两个层级的基础上达到独立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以探究为主的“富足型”水平。这一课题必将进一步深化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改革,成为探索语文学科创建高效课堂的有效途径,对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进一步推进山东省的素质教育改革具有深远的意义。(二)、实验、研究程序 XX年9月,我们宁阳四中有幸被选为“三级分层达标”省级教学实验课题最早的10个实验学校之一。这个实验课题能够花落四中,是对我们学校多年重视教育教学科研工作的充分肯定,也是对我们学校重视抓素质教育的充分肯定,更是对我们学校多年重视语文教学工作的充分肯定。实验开展两年来,学校王校长、贾校长、赵校长多次对实验的规划、安排作了具体的要求;对实验的进程非常关注,经

常给予指导;教学科研处、教导处、高中三个年级也都对本次实验给予大力支持,课题组举办的各种活动各个单位都全力配合。课题组成员更是倍加珍惜这次来之不易的机会,扎实工作,大胆创新,科学实践,全力以赴。两年来,我们确定的“在活动中提高兴趣,在活动中增强底蕴”的实验构想已初见成效,学生的语文素养有了较大提高。 1、研究方法①调查法:这个课题

必须先进行问卷调查,摸清学生的基础,这样才能知道课题结题时学生的进步情况。②测验法:因为古诗文背诵本来就是高考必考内容,进行这个试验后平时考试时要增大古诗文背诵分数,这是调动学生积极背诵的有效手段。③经验总结法:在课题开展过程中,及时将实验过程中的一些感悟、体会、经验、教训总结下来,为今后实现高效课堂提供第一手资料。④个案研究法:实验过程中,肯定会有一些个案:比如有的学生特别擅长古诗文诵读,有的学生特别擅长写作,有的学生背古诗很费劲,有的学生对古诗毫无兴趣。对这些情况,我们要跟踪培养,个别指导,研究他(她)的学习方法与特点,用于指导其他同学,最终达到提高全体学生语文素养的目的。 2、研究对象我们选定宁阳四中XX 级从高一开始进行实验,该年级共有13个班。该年级学生大部分来自农村,

学生读书较少,知识面较窄,视野不够开阔,中考语文

成绩较低。 3、实验时间 XX年9月--XX年9月。 4、实验过程及步骤两年来,我们先后作了如下工作:⑴、XX年3月,成立学校“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语文‘三级分层达标’教学实验课题”课题组,学校赵校长及课题组全体成员参加。会上,课题组组长做了开题报告,赵校长作了重要讲话。⑵、XX年4月,课题组全体成员广泛搜集实验课题材料,认真学习巢宗祺教授有关理论,深刻领悟实验课题精神,为实验的顺利开展作了充分的准备。⑶、XX年9月,对实验年级进行《高一学生古诗词积累与欣赏情况调查问卷》,全面了解学生古诗词积累方面的情况,激发学生的兴趣,动员学生投入到实验中来。⑷、XX年9月26日,举办“与祖国共奋进,与学校共发展”诗歌朗诵会,高一、高二两个年级XX多人参加,比赛共评出一等奖6人,二等奖8人,三等奖13人。比赛丰富了同学们的课余生活,活跃了同学们的学习气氛,培养了同学们的综合能力,提高了同学们的审美情趣,增强了同学们的自信意识,激发了同学们的爱国、爱校热情,为“三级分层达标”教学实验活动营造了浓厚的氛围。⑸、XX年,学校“岱蕾”文学社成立,定期出版校刊《七彩虹》,同学们有了自己的写作园地。⑹、XX年12月11日晚19时-21时,在学校体育馆举办“好读书,读好书”学生读书笔记征文比赛活动。本次比赛要求实验年级参赛时必须从《古诗文诵读》一书中任选一首进行写作,可以

鉴赏语言,可以分析手法,可以进行文学性的改写,可以写思想上的感悟等等,极大的调动了学生参与实验的兴趣。⑺、XX年3月在高中三个年级开展了“爱祖国爱家乡唱和谐”征文比赛。⑻、XX年6月举办了“古诗文活动”成果汇报演出,实验年级的同学通过小品、相声、诗歌朗诵等形式,将自己对古诗文的理解、感悟用生动的形式展现出来,表演细腻、逼真,现场气氛热烈,展示了实验年级同学的风采,也证明了实验课题对同学的进步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宁阳电视台、泰安电视台先后对本次活动进行了报道。⑼、XX年9月,我们布置学生认真阅读《现代文诵读(上)》《现代文诵读(下)》,要求学生整理好梳理本、摘抄本、心得本。⑽、XX年12月,我们安排了“《平凡的世界》主题阅读”活动。⑾、XX年4月,为进一步推动“三级分层达标”省级语文实验课题在我校的顺利开展,更好地开展语文课外阅读,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文学涵养、人生修养,展现学生的文才,举办了第二届“读书笔记征文活动”,比赛将在高一、高二两个年级进行,高一年级参赛时从《古诗文诵读》一书中任选一首进行写作,可以鉴赏语言,可以分析手法,可以进行文学性的改写,可以写思想上的感悟等等;也可以写读《平凡的世界》后的感悟。高二年级参赛时必须从《现代文诵读》一书中任选一篇进行写作,可以鉴赏语言,可以分析手法,可以写思想上的感悟等等。⑿、XX

年4月,我们在实验年级进行了书法比赛。⒀、XX年6月举办“我看《三国》人物”征文活动。(三)、实验研究发现和结论通过两年的探索,“三级分层达标”实验已初见成效。我们认为,学生在如下方面有所收益。 1、提高了语文学习的兴趣。语文学科本来是最美的一个学科,应该是学生最感兴趣的一个学科。但是,由于前几年应试教育的影响,语文学习成了单纯的机械的做题的训练,有人还美其名曰“语文理科化”,让语文彻底失去了美感,学生语文学习毫无兴趣和热情。“三级分层达标”实验让语文教育回归本质,不用去考虑什么主题,不用去管什么表现手法,不用去做那些乏味的练习题,由背诵开始,到美的感悟与体验,到自我鉴赏与评价,发自内心,源自真情,热情高涨,兴趣浓厚,长此以往,定会厚积薄发,发生质变。 2、学会了语文学习的方法。在应试教育下,很多学生都喜欢用题海战术来提高学习成绩,学生变成了做题的机器,实际上,这种盲目性的做题或许短时间会让你的成绩有一点提高,但从长远来看,对人的发展没什么益处。因为这种做法限制了人的视野,变窄了人的思路,捆住了人的想象,扼杀了人的创造。“三级分层达标”实验让学生意识到阅读思考胜过盲目做题,让学生养成了静心读书、大声读文、积累梳理、学会倾听、主动交流等语文学习习惯。学生学习理念的转变与习惯的养成,必然会对学生一生的发展产生重要的作用。

3、积累了大量的材料。在“三级分层达标”实验过程中,除了要求学生背会大量优美的古诗文,阅读大量有深度的现代文外,我们又通过年级每周出版的刊物《文笔精华》,给学生提供了大量的相关文章,如:卞毓方的《文天祥千秋祭》、《思想者的第三种造型》、《张家界》、《季羡林:清华其神,北大其魂》、《天意从来高难问--晚年季羡林》等散文;梁衡的《晋祠》《夏》《觅渡、觅渡、渡何处?》《武侯祠,一千五百年的沉思》、《跨越百年的美丽》、《把栏杆拍遍》等散文;还有余秋雨、毕淑敏、李存葆,贾平凹等当代散文大家的作品。这些作品或优美,或深刻,获厚重,获哲理,学生通过读这些作品积累了大量的素材,为写作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4、提升了语文素养。两年多的实验,学生不仅重视了广泛阅读,更重视了识记背诵。学生受到了高尚情操和趣味的熏陶,提高了自身的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领略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吸收了民族的文化智慧,培养了儒雅的气质和文明的举止,增强学生的文化底蕴。

5、学生入校成绩与高一市统考成绩对照及高二成绩对照表平均分 1班 2 3 4 5 6 7 8 9 10 11 XX年9月 90.89 91.05 91.11 91.86 93.08 91.55 88.78 90.28 91.81 89.98 92.06 XX年1月 93.45 92.44 91.34 92.09 95.02 93.67 90.56 91.34 92.77 89.88 93.45 XX年7月 94.56 93.34 92.88 92.75 95.67 94.45 91.56 93.01 93.49 91.07 94.06 XX年1月 96.45 94.67 94.09

94.49 96.57 95.08 93.88 94.67 94.66 92.56 94.81 XX年6月 96.96 96.56 95.88 95.36 97.88 97.06 95.89 95.98 96.74 95.85 96.06 (四)、分析和讨论 1、采用灵活多变的背诵竞赛形式,是激发学生兴趣和热情的有效手段。我们在实验过程中采用过的“课前三分钟速背赛”“一月个人达标赛”“班内小组赛”“古诗文活动成果汇报演出”等形式,很好的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热情,学生带着目的去背,带着目标去背,记忆的速度会很快,记忆的效果会更好。 2、诵读与默写相结合,会让学生背的更准,记住的时间更持久。

3、诵读与改写、扩写、写作相结合,比如为新课文设计导语、意境描述等等,引导学生发挥想象,进行再创作。这样做会让学生从更深的层面去研究诗,会不断增加学生语言表达中的“诗味”,会提高学生的修养。例如在讲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时,就要求同学们运用联想、想象,写一个片段,描述“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壮丽景象。学习李清照的《声声慢》时,我们要求学生以此诗为文本,扩写成散文。学习了《阿房宫赋》、《六国论》以后,我们课题组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苏洵认为,六国灭亡“弊在赂秦”;杜牧认为,“灭六国者六国也”;二人的观点有什么异同?请学生根据文本谈谈自己的看法。在此基础上,我们设计了以“居安思危”为话题的作文,引导学生进行更深入的思考。为鼓励学生扩大课外阅读,积极展开创

造性思维,特别是大胆发挥想象,我们课题组结合中国四大名著展开了“走近经典”的读书活动。我们先后安排了路遥的《平凡的世界》和《三国演义》的阅读活动。为配合这次活动,我们还专门找时间为学生放映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片断,激发了学生的读书热情,学生由此写出了一些读书笔记,如《看三国,品人生》《我看“七擒孟获”》等。 4、诵读方法的指导必须到位。每次读,教师都应该让学生说说有没有读出语调、重音、停顿、速度与节奏的变化,让学生体会朗读的技巧。在达到一定的共识后,再请朗诵出色的学生范读或老师范读,深情并茂的节奏、韵律,能使学生受到美的感染,较快地进入诗歌的意境。而学生也能在自己反复的吟诵中,达到“目视其文,口发其声,心同其情,耳醉其音”的艺术效果。 5、诵读与教学相结合,诵读与传统文化教育、与育人教育相结合。背诵古诗,不是单纯的去背,去记忆,而是为了鉴赏,是为了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所以,必须与教学相结合,与传统文化教育、与育人教育相结合。我们在教学中,及时的将课文中涉及到的古诗、作者、背景、写作技巧、文化常识、人文精神介绍给学生,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为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高尚的情操的形成奠定了基础。比如,在讲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时,我们利用课堂教学这块主阵地,为学生介绍了“三月三”这个传统文化节日,并向学生展示了媒体上报道的各地华夏儿

女身穿汉服到郊

外踏青的情景,让学生了解到我们中华民族对传统文化回归的渴盼。在此基础上,组织学生书写《兰亭集序》第一段,予以展出,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古诗文的兴趣。在学习的李密《陈情表》一文时,我们课题组成员曾做过一项调查:有多少人知道自己父母的生日。结果不容乐观,每个班知道的人寥寥无几。这些90后的孩子,只知道惦记着父母给他们过生日,哪里记得父母的生日;只知道要求父母每天无微不至地照顾他们,哪里想到过照顾父母;只知道自己稍不如意就大吵大闹,甚至威胁父母要离家出走,要自杀,哪里想到过父母的感受??由此看来,传统的孝道在当代青少年的心目中已过于淡薄。因此,我们课题组成员认为应该利用我们的教材对学生渗透传统文化的内涵,像孝道、礼仪等等。我们以“孝”为主题,编选了一期阅读材料,其中有毕淑敏的散文《孝心无价》、刘吾福的小说《孝》、邓炳荣的小说《疼痛的孝心》等,并趁热打铁,为学生布置作文题“谈孝道”,每位学生都写出了自己深刻地感受。不仅如此,我们课题组成员在古诗文阅读教学中,要求学生注重发现古人身上的传统美德,并作为自己今后修身立德的榜样。例如,屈原保持自己的高洁的节操,“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李白刚正不阿,“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白居易哀民生之多艰,“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

贱愿天寒”;文天祥一心爱国,“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归有光在《项脊轩志》中“儿寒乎?欲食乎?”所流露的对亲情的珍惜??这些出自课文的名言警句,在学生的随笔

和作文中经常出现,既巩固了课本知识,又在潜移默化中丰富和提升学生的人文精神。

6、教师的督促、检查、评价必须到位,没有落实的布置只能是空的布置。教师的检查要成为常态。(五)、建议1、提高高考试卷中默写题目的分值或举办全省范围的

古诗文诵读大赛,从根本上调动学生背诵的积极性,从而更好的推动这一实验的进行。

2、省教研室出台文件,把《古诗文诵读》《现代文诵读》变成选修教材,替换现有的《唐诗宋词鉴赏》。

3、进一步解放老师们的思想和观念,切实让老师们理解并贯彻厉复东老师说的“要站在课程标准的角度理解课题,这是中学语文教学的整体改革,不是把课题纳入常规教学,而是把一切常规教学纳入课题。目的只有一个: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教学理念。切实解决语文教学中只顾眼前、不顾长远,只看分数、不看素养的粗浅的做法。切

实解决实验过程中几张皮的问题。(六)、参考文献 1、朱熹:《朱子读书法》,《青海师专学报》,1996年7月,第27页。 2、柯昌明(云南省昭通市巧家县第三中学):《传统

语文教学vs新课改》。 3、王景华厉复东:《古诗文诵读》“编写说明”,电子工业出版社,XX年10月。

篇二:高中语文研究性学习课题

高中语文研究性学习课题

默认分类 XX-05-05 21:56:10 阅读332 评论0字号:大中小订阅

高中语文研究性学习课题

研究性学习课题一

1.课题名称:古诗鉴赏

2.课题内容:古诗的特点、古诗的语言表达技巧、古诗的语言特点、古诗的形象与意境、古诗的思想与感情、古诗的背诵技巧、古诗的鉴赏方法、古诗的答题技巧、古诗的命题趋向

3.思路提示:(1)研究内容比较多,每组可以自选课题的内容;(2)到图书馆、书吧或者上网搜集相关资料;(3)撰写论文。(4)在班级内展示优秀论文。(5)教师点评部分学生作品。

研究性学习课题二

课题名称:高中学生上网情况调查与研究

课题内容:(1)高中学生上网都做什么?(2)每周花多少时间上网?(3)高中学生上网对学业

是否有影响?

思路提示:(1)举行小型“高中学生上网情况调查与研究”的座谈会;(2)问卷调查,设计一份“高中学生上网情况调查统计表”,了解学生上网的情况;(3)到图书馆、书吧或者上网查阅、搜集关于高中学生上网情况的资料,为开展下一步的研究工作奠定基础;(4)撰写〈〈高中学生上网情况调查与研究〉〉

的报告。

(5)把这次活动的优秀调查报告在学校宣传橱窗内展出。(6)教师对本次活动进行小结。

研究性学习课题三

课题名称:名著研究性阅读

课题内容:《三国演义》、〈〈红楼梦〉〉、〈〈水浒传〉〉、〈〈母亲〉〉、〈〈红与黑〉〉、〈〈西游记〉〉等中外名著的研究性阅读,探究其中的某些人物形象或者艺术手法。

课题目的:比较深入的接触中外的一些名著,理解某些名著的基本内容,学习我国以及世界悠久

的历史文化,感受我国以及世界文学的艺术魅力。

思路提示:(1)用资料室,图书室、网络等资源,阅读名著;(2)到图书馆、书吧或者上网查阅、搜集相关资料,为开展下一步的研究工作奠定基础;(3)撰写一篇反映研究性阅读成果的论文。(4)

在班级内展示优秀论文。(5)教师点评部分学生作品。

研究性学习课题四

课题名称:徽城店铺名所折射的徽人的文化心理

目的意义:(1)培养课外学习语文的兴趣与爱好,养成在生活中事事、时时、处处都可以学习语文的好习惯。(2)积累、丰富词汇,并对其产生、构成、表达技巧以及折射的文化心理等方面进行进一步

探讨与研究。(3)激励学生关注生活、关注社会。

思路提示:(1)课外活动阶段:周末或者假日搜集店铺名字。

(2)探究总结阶段:撰写一篇〈威海店铺名所折射的威海人的文化心理〉〉的调查报告。

(3)把这次活动的优秀调查报告在学校宣传橱窗内展出。

(4)教师对本次活动进行小结。

改革开放以来,我县经济的高速发展,流通层次的需要,使我县徽城的店铺星罗棋布,多如牛毛。这些店铺中,既有百年老店,又有刚开张的新铺,好好研究一下他们的名字,别有一番趣味,这些店铺所

折射的是一种微妙、有趣的文化心理。一般有下面这些文化心理现象:

(1)求吉祥。这些店铺名字往往带有吉、祥、福、贵、美、俊、俏等字眼。

(2)盼发达。富、达、鸿、运、大等字是这些店铺的必备字。

(3)求朴实。只是表明经营范围,比如:阳和书店、便民小吃,平价商店,一元店铺等。

(4)图亲切。用自己的或者家人的名字或者昵称来命名,比如:林霞书店等。

(5)求典雅。涉及文化、教育、高科技等方面的店铺往往显得不俗,比如:听雨轩等。

(6)求响亮。往往有气吞山河、舍我其谁的良好感觉,这些店铺名字往往带有霸、天下、太平洋、

世纪、金阳光等词语。

(7)取洋名。只看名字,你肯定不知道他卖什么的。

(8)怪异刺激。目的当然是给顾客留下深刻印象。

目录

一、课本研究性学习示例

㈠整册课本研究性学习课题预案:

㈡单元研究性学习示例

㈢课文研究性学习示例

㈣课本与读本结合研究性学习示例:

㈤课本、读本与课外阅读相结合研究性学习示例

二、高三复习研究性学习课题

三、语文学法研究参考选题

四、课外活动研究性学习案例

五、课外阅读研究性学习课题

[附录]

一、“我认识的杂文”课题报告精选

二《诗说〈鸿门宴〉的人物》诗歌精选

一、课本研究性学习示例

㈠整册课本研究性学习课题预案:

第二册(XX年12月第3版)

本册课本共有中国现当代与外国小说、杂文、科技文、文艺随笔、汉魏晋散文和唐代散文六个单元24篇文章及《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兰亭序〉与书法文化》两个综合性学习组成,对每个单元的研究性学习的预案越早,则研究性学习的开展就越顺利。现对整册课本及按单元,对研究性学习的课

题安排如下:

全册课本的研究性学习:

1.小说、杂文、文艺随笔的文题特征

2.“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

单元研究性学习:

第一单元:

1.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我心目中的×

××人物

2.情节、环境对塑造人物形象的作用

3.语不惊人死不休——也谈小说的语言

第二单元

1.是匕首,还是投枪——杂文的社会作用之我见2.寓庄于谐——杂文语言是情趣

3.把今天复活到古代去——故事新编的时代意义4.以小见大——杂文笔法的圭臬

第三单元

1.提取信息——阅读科技文的方法谈

2.理清文章的思路

3.引用中的标点符号

4.《南州六月荔枝丹》的不可信之处

第四单元

1.理趣——文艺随笔的阅读

2.不敢苟同——我读×××一文要说的话

3.维纳斯真的不可复原吗?

4.重读《伊索寓言》

5.“木叶”别解

第五单元

1.以叙代议——《过秦论》的议论技巧浅探

2.诗说《鸿门宴》的人物

3.综合性学习:《〈兰亭序〉与书法文化》

4.陶渊明的思想初探

第六单元

1.进谏的技巧——《阿房宫赋》《谏太宗十思疏》《种树郭橐驼传》比较阅读

2.传道授业解惑?——现代老师的职责

㈡单元研究性学习示例

第一册第二单元(XX年3月第2版)

第一册第二单元的学习重点是培养学生把握文意,理清思路的能力。该单元由《记念刘和珍君》《江泽民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一百周年大会上的讲话》《过万重山漫想》《简笔与繁笔》四篇课文组成。这四篇课文,文体各不相同:记叙文、演讲稿、散文和议论文;理清思路的方法也各不相同:有的须归纳段意,有的应分清层次,有的则要抓住关键语句,有的则要分析选材特点。但要研究的课题是一致的,即在整体把握文意的基础上,理清思路。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把“在整体把握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作为单元课题。

主要学习步骤:

首先,让学生知道什么是思路,再以其中的某篇课文为范例,告诉学生理清思路的步骤:⑴通读全文,揣摩作文意图;⑵理清作者的思路起于什么,终于什么;⑶思考这条思

路是借助于什么来完成的;

高中语文研究性课题

1、威海民俗研究

2、广告语的修辞分析

3、韩寒现象分析

4、文登民间传说赏析

5、姓名趣探

6、溪美商店,招牌赏析

7、古代史书中的客侠形象

8、追寻在南安留下足迹的文化名人

9、我校学生课外阅读倾向

10、关于仑仓镇水暖器材现状的调查

11、泰山为什么成为帝王封禅的选择地

12、台湾言情小说探幽

高中语文研究性课题

1、成县民风民俗研究

2、广告语的修辞分析

3、韩寒现象分析

4、成县民间传说赏析

5、姓名趣探

6、.“高雅”音乐与“不高雅”音乐?

7、古代史书中的客侠形象

高中语文主题阅读研究课题开题报告

荆州市“十三五”重点课题 《高中语文主题阅读教学研究》开题报告 《高中语文主题阅读教学研究》课题组禹卫东执笔 松滋市教育科学研究中心、松滋市第一高级中学申报的《高中语文主题阅读教学研究》课题,经荆州市教育科学研究规划办审核并批准立项为荆州市“十三五”教育科研重点课题,“高中语文主体阅读教学研究”课题项目的启动,是为了进一步推进我市高中语文课程改革,提升新课程实施的有效性,力图通过构建科学、开放、多元的高中语文主题阅读体系,进行主题阅读指导和教学研究,探寻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 一、课题的基本情况 课题名称:《高中语文主题阅读教学研究》 1.课题源起: (1)选题及前期准备工作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要求。“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对中学生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等方面提出新的要求。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也要求教师在三级课程整合方面探索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高考的改革与命题趋向都指向了学生的核心素养。而现在高中语文教学对考试的功利追求,答题训练把学生的阅读积累的时间挤占得所剩无几,教师的精力主要放在了答题技术的指导,而指导学生阅读、品味的时间太少。显然,这样做对学生的终身发展是不利的,也不符合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要求。为此,我们想借“高中语文主题阅读教学研究”这个课题研究,改革高中语文教学的现状,让教师把教学的目标定位在学生语文的核心素养上来,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让学生掌握阅读的方法,养成阅读积累的良好习惯,探索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 教学的新问题:语文学科性质、学科教学目标、阅读教学建议都在课程标准中得到了较好地回答,然而“少慢差费”的语文教学现象仍存在于我们的课堂。8年的课程改革,尽管课标及教材的编写者们在引导教学上做了大量的工作,但阅读教学仍只限于改良层面。我们大多数语文教师在教材的使用上仍然在一课一课地教,学生仍然在一课一课地学,老师没有感受到教学的轻松,学生没有体会到语文学习的乐趣,语文教学没有实现生命成长的目的。教材在教师的解构中成了“片断”知识,教师倾注的大量精力成为了学生的学习沉重负担,教师全部的热情转化为学生严重的精神压力。而语文教学中增设的许多活动项目和选读内容,仅仅是一种农村包围城市的外围战,没有涉及阅读教学改革的主阵地。根本问题还在于语文教师仍没有从“课程”的高度来审视语文教学,没能让自己成为课程(教材)的重构者、践行者、创造者。对于如何将先进教育理念、教学策略和语文教学结合起来,和我们的课堂教学行为统一起来;如何更好地从为学生的学设计教学的角度来“用好”现有的教材、整合各种信息资源、设计课堂流程;对于怎样更好地进行教学,怎样追求教学最优化还缺乏足够认识。 阅读的新定位:探究阅读教学的本义,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情感交流、心灵沟通的过程,是学生体会揣摩、交流研讨、总结提高的阅读实践过程。因此,语文阅读教学在文本内容理解的层面上,要更多地注重学生的阅读体验和情感共鸣。要在阅读实践中让学生进行

高中语文研究性学习课题参考题目

高中语文研究性学习课题参考题目 1、闲情散文探讨 2、现代政治家演说艺术赏析 3、交际口语收集的研究 4、对联欣赏与写作 5、酒与酒文化的研究 6、达城方言的研究 7、王维的诗与趣的研究 8、三国智慧的启示 9、毛泽东诗词的研究10、诗词雅韵11、怎样评价林黛玉与薛宝钗 12、三十六计的实际运用13、服饰文化与人文精神 14、诗人李白(或白居易、杜甫等)的生命历程15、余秋雨散文 16、流行歌曲词研究17、中国戏剧中的矛盾冲突 18、红楼梦中王熙凤的人物形象研究19、李清照诗词研究 20、苏东坡的生命历程21、秋景与秋词22、中学生课外阅读研究 23、高中学生名著阅读情况调查24、比较文学研究25、古代文论研究 26、金庸小说赏析27、朦胧诗研究28、民歌研究29、孟子研究 30、李贺诗风形成原因初探、31、鲁迅短篇小说研究32、莎土比亚剧作欣赏 33、“豪放派”和“婉约派”34、网络语言存在的问题及规范化研究35、广告语言艺术浅探36、汉赋研究37、网络文学之我见 38、中华文化对金庸创作的影响39、区域文化流派研究40、风俗对联的研究41、民间文学与作家作品42、民间故事反映出的民族文化 43、曹雪芹身世与《红楼梦》44、《红楼梦》中王熙凤的人物形象研究 45、汉语外来词研究46、汉语新词语研究47、剖析赵本山小品的艺术风 48、校园文化设计之我见49、剖析湘派奇志-大兵小品的艺术风格50、诗词雅韵51、琼瑶小说中诗文风格赏析52、大话《三国》53、撩开图书馆神秘面纱 54、文化类被遗弃的角落55、中外科幻文学的发展56、有关低龄出书的思考57、我们生活中的广告58、广告在生活中的真正作用59、怎样评价林黛玉与薛宝钗 60、古典小说与武侠小说的历史背景及文学考究对现实生活的影响 61、书店管理与图书馆规划62、“三十六计”的实际应用63、修辞在文章中的运用64、东西方文化对比65、孙子兵法在战争中应用66、服饰文化与人文精神 67、文言文虚词研究68、中国姓氏文化的渊源69、中西方诗歌比较阅读 70、茶与茶道71、茶与茶文化72、写作技巧与写作灵感 73、宗教、宗教信仰与社会文化生活74、侦探小说中的逻辑推理75、中国姓名文化76、姓氏文化77、服饰文化与人文78、流行歌曲词研究79、小说中的侠义精神80、起名的学问81、中国古今诗歌82、服饰文化与人文精神83、广告艺术 84、广告语设计85、三毛的一生的研究86、武侠小说中的“情”与“义” 87、中国文学与外国翻译的关系88、你为什么叫这个“名字” 89、《红楼梦》中的诗词联语90、清丽婉约的女诗人李清照 91、唐诗宋词和民族音乐意境审美92、钱钟书与《围城》 93、从鲁迅小说看民族的劣根性94、摇滚乐与当代社会 95、用人之道——(三国演义)96、情海恨天——我心中的《红楼梦》 97、儒雅大使——金庸98、不公正的评价——由《三国演义》看曹操 99、山盟海誓生死相许---唐宋诗词中的爱情篇100、琼瑶作品的特点 101、老舍笔下的市民形象102、儒家思想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103、豪迈洒脱---苏轼诗词研究104、从诗词风格探究毛泽东和曹操的人格异同 105、潇洒飘逸---李白其人106、流行歌曲与诗歌文化 107、调查历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文学家

高中语文“高效课堂探究”课题实施方案

“高中语文有效课堂教学策略探究”课题实施方案 富县高级中学课题组 一、课题研究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普通高中教育是在九年制义务教育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国民素质、面向大众的基础教育。它承担着进一步提高国民素质,满足不同潜质学生发展需要,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人文精神以及人生规划能力的重要任务。这种具有鲜明时代性、基础性和选择性的定位,要求教育必须超越传统的工具化倾向,对当前高中阶段的课程设置进行大范围的调整和改革,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突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课程改革的关键在实施,而实施的关键在课堂。受传统知识本位、考试本位的影响,当前语文教学尽管改革不断深化,课堂的人文性有所加强,但语文教学少慢差费、效率低下的现状没有得到根本性变革,“教什么”和“怎么教”两个问题都没有得到解决,课堂教学的同质化现象比较严重,教师问题意识偏弱,反思意识有待强化。在一种取向于功利,止步于文化的教学生态背景下,课堂教学改革的动力机制仍然缺失,语文学科的特色难以凸现。 陕西省于2007年秋全面进入高中新课程实验,我校经过新课程培训和两轮高中新教材的教学试验,已经有不少教师对新课程标准下课堂有效教学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探讨。但就面上而言,尽管起用了按照新的语文课程标准编写的新的语文教材,高中语文课堂仍然滞留于传统语文教学的框架之内,未能摆脱服务于高考的惯性思维。在具体的语文教学实践中,对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语文新课堂教学和传统课堂教学的区别,新课程标准下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任务,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有效实施的目标、途径和方法还不太清晰。在新课程实施的具体过程中,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面对大量的矛盾和困惑,没有形成科学的共识,没有达成实施课程标准的有效路径,因此有必要启动此项研究工作。 二、课题重要概念的界定 1、“教学”:一般意义上,教学是指以课程内容为中介的师生双方教和学的统一活动,它包含教师教和学生学两个方面。本课题所讨论的“教学”主要是指教师课堂教学中引起、维持或者促进学生学习的所有行为。 2、“有效教学”:是指为了提高工作效益,强化过程评价和目标管理的现代教学理念与行为,本课题所讨论的“有效教学”侧重于教学行为的范畴。所谓“有效”侧重指单位时间内学生素养在课程标准意义上获得的发展与进步。其相关标准如下: ●关注学生的进步和发展。教师目中有“人”,教学有对象意识,能因材施教;有“全人”概念,教学旨在努力促进学生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的和谐发展。 ●关注教学效益,教学有时间与效益的观念。教学目标尽可能具体明确,其达成度力求能够检测,以体现教学效益的优劣;反对简单的量化和过于量化。 ●关注教师的问题意识和反思品质。倡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持续追问“什么内容是学生素养形成最基础的因素”、“什么样的教学是最有效的教学”、“同一教学内容的处理在众多的选择中是否有最佳路径”对新课程背景下的地域教学形成基本的准备、实施、评价策略。 3、“课堂有效教学”:上述内容和要求在学科课堂教学中的集中呈现和完美体验。 4、“语文课堂有效教学”:本课题所强调的“有效语文课堂教学”要求课堂教学行为能够体现正确的学科价值取向和明确课堂教学目标,力求在课堂上构建学生完满的精神世界,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主体性品质,促进学生听说读写能力和人文素养的同步协调发展。 5、“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教学”:指在语文学科基本素养形成的基础上,使学生汉语言的应用能力、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得到进一步的发展,有利于学生优良精神建模的形成,有利于优良阅读生态的改善,有利于学生适应新课标背景下的语文高考。

高中语文研究性学习计划

研究性学习设计方案 研究课题名称:中国古典诗词的鉴赏 设计者姓名所在学校 所教年级研究学科语文 一、课题背景、意义及介绍 1、背景说明: 我国历史源远流长,上下五千年造就了中国辉煌的文化,而古典实词更是我国灿烂文化的一朵奇葩。现在信息化时代,生活节奏加快,学生对古诗词的了解还比较浅显。如何提高高中 生的古诗词鉴赏能力,使学生更好的继承这一璀璨的民族文化硕果,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人 文素养是值得我们去积极探索尝试的。 2、课题的意义: 对中国古典诗词学习、探究、鉴赏,可以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同时对于学生高考语文应试成绩的提高也会有好的帮助。 3、课题介绍 中国古典诗词的优秀篇章灿若星辰,涉及的内容无限广阔,教师可以指导学生从若干个名家的诗词入手,首先探究其写作背景,再分析其表达技巧和思想内涵。从多角度、多侧面来探 究中国古典诗词的魅力。重要的是学生在此研究性活动中有感悟、有收获,而不在于教师的讲 解和传授。 二、研究性学习的教学目的和方法 1、知识与技能:

(1)增进我们对中国古典诗词的了解,增强学生的文化底蕴,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学会收集、整理、分析资料的方法。 (3)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创造思维能力和组织交际能力。 (4)提高学生学习探究精神和实践能力。 2、过程与方法: (1)分组探究,确立主题。 (2)协作分工,利用各种渠道收集相关资料。 (3)小组探讨,对资料进行整合。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传承我国传统诗词文化,不让它流失。 (2)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民族大团结意识。 (3)培养和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4)培养团结合作、创新精神。 三、参与者特征分析 1、学生对研究问题有一定的兴趣。 2、学生对于古诗词鉴赏有一定的了解和认识。 3、学生具备一定的写作能力。 4、学生对问卷调查、采访等活动比较熟悉。 5、学生有一定的好奇心,思维活跃。 四、研究的目标与内容 1、更深刻地体会中国古典诗词的特点。 2、在了解古典诗词类型和风格的基础上,能够结合作者生平来分析诗词的动人之处。鉴赏

高中语文研究性学习课题参考题目

高中语文研究性学习课题参考题目 1、对联欣赏与写作 2、酒与酒文化的研究 3、青岛方言的研究 4、三国智慧的启示 5、毛泽东诗词的研究 6、怎样评价林黛玉与薛宝钗 7、三十六计的实际运用 8、服饰文化与人文精神 9、诗人李白(或白居易、杜甫等)的生命历程 10、余秋雨散文 11、流行歌曲词研究 12、红楼梦中王熙凤的人物形象研究 13、苏东坡的生命历程 14、秋景与秋词 15、金庸小说赏析 16、鲁迅短篇小说研究 17、网络语言存在的问题及规范化研究 18、广告语言艺术浅探

19、网络文学之我见 20、中华文化对金庸创作的影响 21、区域文化流派研究 22、民间文学与作家作品 23、民间故事反映出的民族文化 24、文化类被遗弃的角落 25、我们生活中的广告 26、广告在生活中的真正作用 27、古典小说与武侠小说的历史背景及文学考究对现实生活的影响 28、孙子兵法在战争中应用 29、中国姓氏文化的渊源 30、茶与茶道 31、茶与茶文化 宗教、宗教信仰与社会文化生活 中国姓名文化 姓氏文化 你为什么叫这个“名字” 《红楼梦》中的诗词联语 唐诗宋词和民族音乐意境审美 从鲁迅小说看民族的劣根性 情海恨天——我心中的《红楼梦》

不公正的评价——由《三国演义》看曹操 山盟海誓生死相许---唐宋诗词中的爱情篇 老舍笔下的市民形象 儒家思想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豪迈洒脱---苏轼诗词研究 调查历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文学家 民俗文化研究 古罗马神话---九大行星得命的由来 《红楼梦》的饮食文化和服饰文化 建安风骨---三曹诗 网络文化的利弊 113、儒家思想分析 114、现代汉语字词音、形、义研究115、苏轼生平事迹研究 116、标点符号研究 117、如何解读赏析外国小说 118、《史记》人物列传研究 119、追溯诗歌的源头——《诗经》艺术探究 120、我眼中的孔子(老子、庄子、孟子

高中语文教育课题研究方案

高中语文教育课题研究方案 课题名称: 武汉市二月调考与湖北省2012年“新高考”《考试大纲》的衔接 一、本课题的研究意义: ⒈本课题的研究有利于调整适应对新考纲的理解和领会。 新课程改革提出发挥学生的自主研究,提升学生学习语文的能力。2012年湖北省《考试大纲》的命题原则体现了普通高中新课程理念,反映语文学科新课程标准的整体要求,反映我省高中语文教学实际和高考改革趋势,考查考生的语文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以及考生的语文应用能力、审美能力、探究能力,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发展和提高。命题应有利于高校选拔人才,有利于实施中学语文课程标准,有利于推进中学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⒉本课题的研究有利于调整二轮复习,以适应新高考,有利于进一步深入实施语文课程改革,有利于推进新课改环境下新高考的复习备考,也为其他年级的高中语文教学提供方法和意义的借鉴。 二、课题提出的理论依据: 以《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湖北卷)》为基准,结合“武汉市2012届高三毕业生调研考试语文试卷”中的具体题目,深入分析理解《考试大纲》的命题原则和命题趋势,对高考二轮复习做出切实有效的指导作用。 三、研究目标 ⒈把握新高考的变化,掌握复习备考的重点和基本方向原则。增强二轮复习的效果。 2.探索提升学生答题得分的能力,保证高考的成功。 四、研究内容: ⒈分析武汉市二月调考与《考试大纲》的差异。 武汉市二月调考是在2012年湖北省高考考试大纲出台后所进行的第一次全面性的,有针对性,有较高参考价值的一次综合性考试,对于解读考纲,深入理解考纲的变化有较好的指导意义。⒉探究二月调考与学生的实际成绩的差异,发现学生的不足和薄弱环节,及时发现,及时调整,及时改进。 ⒊适当调整现有的复习重难点设置,实现考点全覆盖,重难点全吃透,漏洞不遗漏,缺失考点及时补充。 ⒋重点是打破封闭式的课堂复习教学,让高考备考教学融入考试大纲精神和命题原则,全面分析考纲,根据考纲调整教学,以全面适应新高考。 五、拟采取的研究方法: 1.课内课外相结合,双翼并举的研究方法。 本课题研究涉及到多方面的知识点,课内所涉及的内容要进一步深化,努力做到课内全掌握;课外内容要全面补充,努力做到课外无遗漏。 2.点面结合的方法。 既要抓重难点考点,同时又要全面覆盖基础考点。 3.质与量结合的方法。 “质”体现在训练的内容要以大纲为原则,以二月调考为指导,有针对性的训练,不求多,但求质;不求繁杂,但求落实。“量”指在保证质的前提下,训练要达到一定的量,一定的强度,使学生养成答题习惯,熟悉答题规律。当然,具体的量要根据各班的学生实际特点进行合理化的,科学化的安排。 高三语文组

高中语文文言文课堂教学策略研究开题报告修改版

高中语文文言文课堂教学策略研究开题报告修 改版 报告桃源县第九中学语文课题组xx年,我校由语文教研组余桂彬等同志申报的语文课题《普通高中文言文有效课堂教学策略研究》经省专家评审,顺利立项;我校是一所城乡结合的普通市级示范性高级中学,学生基本上来自农村,在长期的语文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文言文教学中存在着效率不高、少慢差费的现象,严重影响了文言文教学目标的实现,不利于培养学的文言文阅读能力。 在此,我受课题組的委托,作开题报告。敬请专家指导。 一、问题的提出 1、现状分析文言文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蕴含着伟大的民族精神。学习优秀的文言作品就是汲取民族文化精神,继承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它能够陶冶人的心灵,在民族文化不断受到西方文化冲击的今天,加强文言文教学乃至母语教学,无疑有着积极意义。可是多年来,高中“文言文教学是语文教学改革的一个‘死角’,即使在语文教学改革很红火的年代,文言文教学这块世袭领地上仍然是一派‘春风不度玉门关’的荒凉景象。”钱梦龙同志曾发出这样的慨叹。我校是一所农村普通高中,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基础差,底子薄,教师教学文言文方法单一,缺乏

教学策略,为了准确掌握高中文言文教学的实际状况,发现目前存在的问题,摸索新课程理念下的文言文教学的经验,课题组从学习兴趣、教材、课堂教学、学习习惯、学习效果等方面进行调查,认识到学生对文言文学习的兴趣在降低;没有养成阅读文言文的良好习惯;缺少文言文的积累。在与教师的访谈中,发现教师并未摆脱高考指挥棒,在教学目标的导向上也未充分发挥主导作用。面对新课标的高要求和应试状态下其他学科的挤压,文言文学习的“少慢差费”,即“学生理解的少,学生掌握得慢,占用的课时多(费时),效果比较差。”不少教师手足无措,大大影响了文言文乃至整个语文科的教学效果。实施新课改以来,文言文教学显得更为重要,如选修课本中文言文就占了不少的份量。学生三年高中毕业,学习文言文的时间并不短,但不少人独立面对一篇文言文时,却还是一片茫然,以致于学习效果不佳。为改变这种令人担忧的现状,课题组以获得的第一手材料为基础,结合教育心理学理论、语言习得理论、阅读教学策略等理论知识,对自己以及有关教师的教学实践分析、概括,反复研究新课标的有关要求,力求对高中文言文的教学策略等进行探究,以期根据高中学生的身心特点、知识基础,制定有效的教学策略,从教学策略的角度把握高中文言文教学的规律。因此,探讨普通高中文言文教学的策略,改进目前的高中文言文课堂教学方法,已成为我们语文教学的当务之急。

高一各科学生研究性课题汇总(可用于综合评价)

高一学生研究性课题汇总(可用于综合评价) 高一语文学科研究性学习课题名称: 1、李白诗歌的月亮情结 2、古典诗歌中的爱国情怀 3、古典诗歌中的题材研究 高一数学组参考选题: 1、函数产生的社会背景 2、函数概念发展的历史过程 3、函数符号的故事 4、数学家与函数 (众多数学家对函数的完善作出了贡献,例如开普勒,伽利略,笛卡尔,牛顿,莱布尼兹,欧拉等,可以选取一位或者多位数学家,说明他们对函数发展作出的贡献,感受数学家的精神) 目的:了解函数形成和发展的历史,体验合作学习的方式 高一英语研究性课题: 1、英语词汇的奥秘 2、西方国家节日谈趣 3、英语中的动物习语 高一物理学科研究性学习课题名称: 1、牛顿第一定律物理学史的探究 2、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 3、力学单位制的发展过程 4、生活中的超重失重现象的分析 高一化学研究性课题: 1.食品中的添加剂 2.燃料电池发展前景及利用 3.酸雨与人体健康. 高一生物研究性课题: 1. 病毒与生命科学,了解病毒相关知识以及病毒在生命科学中的重要作用。 2.关于健康饮水方法的研究,水是生命之源,怎样饮水才有利于身体健康? 3.广告中的生物学知识,你知道的商品广告中有哪些生物学知识?有兴趣的话我们一起来研究吧! 高一政治研究性课题: 1.人民币知识探究,了解我国法币的发展,学会分析人民币发行的规律。 2.猪肉价格上升的短期影响,通过调查问卷,了解猪肉价格上升对生活、生产的影响,提升学生关注国计民生。 3.高一学生消费的心理调查,通过问卷案例了解学生消费心理,对学生消费心理进行分析和引导。 高一历史研究性课题: 1.关于李鸿章的评价问题 2.智能手机史及其核心参数研究 3.美国总统选举程序述略 高一地理研究性课题: 1.(某地)水资源利用中问题及对策,通过收集资料数据,了解(某地)水资源状况、利用现状、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2.太阳辐射在地球表面的时空分布规律,运用所学知识、查询相关资料,分析和总结太阳辐射在地球表面的时间和空间分布规律。 3.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影响,运用所学知识、查询相关资料,了解全球气候的变化及原因,并分析其可能造成的影响。

高中语文课题研究报告 《红楼梦》中主要人物的性格形象的分析

《红楼梦》中主要人物的性格形象的分析 选取本课题的主要原因 清代文学家曹雪芹的煌煌巨着《红楼梦》,公认为代表了我国古代小说的最高成就之一,是青少年的必读经典名着,作者刻画人物的水平达到了中国古代文学的顶峰,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它都是一本值得深究的书。此次,我们就选定它来研究。深入地分析主要人物鲜明的性格特征,提高我们中学生的文学修养。课题研究背景 《红楼梦》一书,通过对“贾、史、王、薛”四大家族荣衰的描写,展示了广阔的社会生活视野,森罗万象,囊括了多姿多彩的世俗人情。人称《红楼梦》内蕴着一个时代的历史容量,是封建末世的百科全书。现在伴随着同名电视剧的广为播放,《红楼梦》已呈普及之势,“飞入寻常百姓家”。中学生为了提高自身文学素养而学习研究《红楼梦》也成为必然要求,也成为高中开展素质教育的必要途径之一。 研究目标 在教师指导下,研读原着,理解主要人物形象,并就每一主要人物及突出的现象展开讨论,并撰写研究报告。提高中学生阅读历史名着的能力和小组全作的团队执行力。 研究内容及过程设计 (一)导入阶段 1课题的确定:可行性分析及课题规划 2开展小组讨论

进一步明确活动的目的,探讨具体的活动方案,并对组员进行具体分工,进行人物性格讨论,。 (二)学习阶段 1.收集资料 我们阅读了相关书籍,认识了其中人物,并通过互联网,浏览了一些相关网站和文献。 2.?综合整理 进行进一步综合分析,整理。 (三)总结阶段归纳梳理收集到的资料,编写结题报告,提出我们的看法和建议。 (四)研究结果及分析对文献资料的归纳和总结 《红楼梦》中部分主要人物的性格形象的分析 ------课题研究报告 在《红楼梦》中,有名有姓的人物就有数百个之多,这么多的人物如轮番出场,纷繁多姿,个性鲜明,生气勃勃,绝无重复,囊括了世间各色人形,即便在同个人的塑造上,也是一人千面,令人叫绝。特别是一些主要人物的形象更是刻画得栩栩如生,今天我们就来重点分析一下本书中部分主要人物的形象特征。 宝玉: 宝玉是本书中的男一号,贾母的孙子,贾政与王夫人的二儿子,嘴里衔着“通灵宝玉”出娘胎,眉清目秀,聪慧异常,被全府视为掌上明珠,受贾母溺爱,不爱读四书五经,不肯谈“经济学问”,认为都是“混帐话”。却专爱读闲书,终日

2020年高中语文小课题开题报告范文

高中语文小课题开题报告范文 开题报告,就是当课题方向确定之后,课题负责人在调查研究 的基础上撰写的报请上级批准的选题计划。下面是为大家搜索的一篇以《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为例的论文开题报告,供参考阅读,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一、开题活动简况(开题时间、地点、评议专家、参与人员等) 时间:xx年8月10日上午9时地点:XXX中学会议室参与人员:校长XXX、副校长XXX、教务主任XXX及XXX中学语文教研组老师 二、开题报告要点(题目、内容、方法、组织、分工、进度、经费分配、预期成果等) (一)、课题的提出 xx年,语文新课改在内蒙古自治区启动,新课程理念如雨后春笋,遍布语文教学百花园,语文课堂从此尝试力改一言堂、填鸭式等传统教学模式,广大语文教师从语文教学“误尽苍生”的社会舆论责难声中进入更新一层的学习、实践、总结。于不断深刻的反思中丰富着新课程改革之理念,许多优秀的语文教师、专家因此脱颖而出,他们以炽热的激情诠释着语文教学的理论、实践,书写着语文教学的华美篇章。因此,对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探究,广大语文工作者一直就没有停止过。然而,不可否认的是,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现今的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仍是语文教育教学的热点和难点,有建树而具有实践性的成果仍不多,故加强对这一课题的研究具有很强的现实性。

基于以上的认识,也鉴于目前学生--课堂教学的主体对象呈现个性化、多元化的情势,我们课题组同仁觉得有必要探究提高语文课堂教学中效率之一系列途径,构建师生之间知识的良性互动模式,提升教师自身的业务素养,而尤为重要之处在于--让更多的学生喜爱语文课。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的意义在于:打破陈旧的教学模式,科学组织语文教学,最大限度地发挥语文教学的育人功能,进一步提高国民的素质,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给学生创造一个更加广阔的学习空间,促进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以适应教育现代化的发展,为社会培养更多的符合知识经济发展需要的合格人才。 (二)、实验假设 通过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使教师找到了在新课程教学中自己的位置,自觉地转变教师角色,同时培养了学生科学系统的学习意识和习惯,使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和技巧,使学生语文学习成绩有明显提高,大大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独立性,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和自我创新能力,并通过语文学习方法和技巧的迁移作用,促进其它学科学习成绩的提高,也为培养学生“大语文观”的形成,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实践依据。 (三)、理论依据 (1)“纲要信号”教学法体系

高中语文研究性学习课题集锦

高中语文研究性学习课题集锦 研究性学习课题一 1.课题名称:古诗鉴赏 2.课题内容:古诗的特点、古诗的语言表达技巧、古诗的语言特点、古诗的形象与意境、古诗 的思想与感情、古诗的背诵技巧、古诗的鉴赏方法、古诗的答题技巧、古诗的命题趋向 3.思路提示:(1研究内容比较多,每组可以自选课题的内容;(2到图书馆、书吧或者上 网搜集相关资料;(3撰写论文。(4在班级内展示优秀论文。(5教师点评部分学生作品。 研究性学习课题二 课题名称:高中学生上网情况调查与研究 课题内容:(1高中学生上网都做什么?(2每周花多少时间上网?(3高中学生上网对学业 是否有影响? 思路提示:(1举行小型“高中学生上网情况调查与研究”的座谈会;(2问卷调查,设计一份“高中学生上网情况调查统计表”,了解学生上网的情况;(3到图书馆、书吧或者上网查阅、搜集关于高中学生上网情况的资料,为开展下一步的研究工作奠定基础;(4撰写〈〈高中学生上网情况调查与研究〉〉 的报告。 (5把这次活动的优秀调查报告在学校宣传橱窗内展出。(6教师对本次活动进行小结。 研究性学习课题三 课题名称:名著研究性阅读 课题内容:《三国演义》、〈〈红楼梦〉〉、〈〈水浒传〉〉、〈〈母亲〉〉、〈〈红与黑〉〉、 〈〈西游记〉〉等中外名著的研究性阅读,探究其中的某些人物形象或者艺术手法。 课题目的:比较深入的接触中外的一些名著,理解某些名著的基本内容,学习我国以及世界悠久 的历史文化,感受我国以及世界文学的艺术魅力。

思路提示:(1用资料室,图书室、网络等资源,阅读名著;(2到图书馆、书吧或者上网查阅、搜集相关资料,为开展下一步的研究工作奠定基础;(3撰写一篇反映研究性阅读成果的论文。(4在班级内展示优秀论文。(5教师点评部分学生作品。 研究性学习课题四 课题名称:徽城店铺名所折射的徽人的文化心理 目的意义:(1培养课外学习语文的兴趣与爱好,养成在生活中事事、时时、处处都可以学习语文的好习惯。(2积累、丰富词汇,并对其产生、构成、表达技巧以及折射的文化心理等方面进行进一步 探讨与研究。(3激励学生关注生活、关注社会。 思路提示:(1课外活动阶段:周末或者假日搜集店铺名字。 (2探究总结阶段:撰写一篇〈威海店铺名所折射的威海人的文化心理〉〉的调查报告。 (3把这次活动的优秀调查报告在学校宣传橱窗内展出。 (4教师对本次活动进行小结。 改革开放以来,我县经济的高速发展,流通层次的需要,使我县徽城的店铺星罗棋布,多如牛毛。这些店铺中,既有百年老店,又有刚开张的新铺,好好研究一下他们的名字,别有一番趣味,这些店铺所折射的是一种微妙、有趣的文化心理。一般有下面这些文化心理现象: (1求吉祥。这些店铺名字往往带有吉、祥、福、贵、美、俊、俏等字眼。 (2盼发达。富、达、鸿、运、大等字是这些店铺的必备字。 (3求朴实。只是表明经营范围,比如:阳和书店、便民小吃,平价商店,一元店铺等。 (4图亲切。用自己的或者家人的名字或者昵称来命名,比如:林霞书店等。 (5求典雅。涉及文化、教育、高科技等方面的店铺往往显得不俗,比如:听雨轩等。 (6求响亮。往往有气吞山河、舍我其谁的良好感觉,这些店铺名字往往带有霸、天下、太平洋、 世纪、金阳光等词语。 (7取洋名。只看名字,你肯定不知道他卖什么的。 (8怪异刺激。目的当然是给顾客留下深刻印象。 目录 一、课本研究性学习示例

高中语文文言文课堂教学策略研究开题报告修改版

《普通高中文言文有效课堂教学策略》研究 开题报告 桃源县第九中学语文课题组 2011年,我校由语文教研组余桂彬等同志申报的语文课题《普通高中文言文有效课堂教学策略研究》经省专家评审,顺利立项;我校是一所城乡结合的普通市级示范性高级中学,学生基本上来自农村,在长期的语文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文言文教学中存在着效率不高、少慢差费的现象,严重影响了文言文教学目标的实现,不利于培养学的文言文阅读能力。 在此,我受课题組的委托,作开题报告。敬请专家指导。 一、问题的提出 1、现状分析 文言文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蕴含着伟大的民族精神。学习优秀的文言作品就是汲取民族文化精神,继承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它能够陶冶人的心灵,在民族文化不断受到西方文化冲击的今天,加强文言文教学乃至母语教学,无疑有着积极意义。 可是多年来,高中“文言文教学是语文教学改革的一个‘死角’,即使在语文教学改革很红火的年代,文言文教学这块世袭领地上仍然是一派‘春风不度玉门关’的荒凉景象。”钱梦龙同志曾发出这样的慨叹。 我校是一所农村普通高中,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基础差,底子薄,教师教学文言文方法单一,缺乏教学策略,为了准确掌握高中文言文教学的实际状况,发现目前存在的问题,摸索新课程理念下的文言文教学的经验,课题组从学习兴趣、教材、课堂教学、

学习习惯、学习效果等方面进行调查,认识到学生对文言文学习的兴趣在降低;没有养成阅读文言文的良好习惯;缺少文言文的积累。在与教师的访谈中,发现教师并未摆脱高考指挥棒,在教学目标的导向上也未充分发挥主导作用。面对新课标的高要求和应试状态下其他学科的挤压,文言文学习的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研究开题报告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模式初探》开题报告 1、课题的提出 (1)课题名称的界定 学好语文的重要途径是加强阅读能力的培养,通过深化阅读教学,创设激发学生内驱力情境,调动学生积极思维,使学生获得成功快感,从而全面提高其素质能力。语文课堂“阅读教学模式”就是在一定的教学思想指导下,围绕教学活动中的某一主题,在课堂教学中形成相对稳定的、系统化和理论化的课堂阅读教学范型。 (2)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背景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这是历史赋予基础教育的神圣使命。新课改是推动素质教育的必然选择,而语文新课标则是一个“开放的体系,它提倡一种内涵的课程文化”。让学生从阅读中体会到文化的深度和厚度,激发学生主动学习语文的最大兴趣,提高语文的综合素质。 2、意义 在这种背景下,我们提出“阅读教学模式的探究”,并对它进行尝试。这对激发学生的兴趣,增强求知欲,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2、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及基本观点 (1)理论依据 在《语文课程标准》基本理念指导下,探索在课堂阅读教学中科学合理使用《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形成完善的、具有可操作性的教学模式,指导教学实践。 (2)基本观点 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实 现“教学过程最优化”,提高学生学习效率,使学生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关注社会信息化进程,推动语文课程改革和发展。 3、课题研究的目的和主要内容 (1)目的 本课题以语文课堂为载体,试图通过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抓住学生的心理特征,将语文课堂的大部分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带着兴趣去阅读,体会语文作品的底蕴,拓展语文学科教学的深度和广度,从而提高语文教学的整体效益。 (2)主要内容

高中语文课题研究报告

高中语文课题研究报告 篇一:高中语文教学实验课题研究报告 高中语文教学实验课题研究报告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语文三级分层达标教学实验课题研究总报告宁阳四中程国栋一、简介部分 1、标题“三级分层达标实验课题”研究总报告 2、摘要本报告主要阐述宁阳四中“三级分层达标实验”课题小组对“三级分层达标实验”内涵的理解、体会,具体的实验操作过程, 实验中使用的方法,实验的发现和结论,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各种实验数据以及今后的建议。 3、内容结构图一、实验研究问题的提出:研究背景、理论基础、目的、意义。 1、研究方法 2、研究对象二、实验、研究程序 3、实验时间 4、实验 过程及步骤三、实验研究发现和结论四、分析和讨论 五、建议 六、参考文献二、主体部分(一)、实验研究问题的提出一段时间以来,大部分语文老师的教学仅仅是满足于让学生“知道”,是一种单纯的机械的“告诉”方式。不少老师把高考内容前置的做法更是急功近利,目光短浅,是语文性质的异化,这种做法必然会使语文教育丧失人文性,使学生既无文化,也就是无文明化;也无人化,也就是无个性化。现行的语文阅读教学僵化了学生的思维,扼杀了学生的

创造力,必须改革。传统语文教学存在很多好的做法,应该继承和发扬。朱熹说过:“循序渐进,熟读而精思。”这句话很好地概括出了传统语文教学的精髓。熟读、精思、博览、多作,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读”要读得“熟”,不单要如此,还要做到“精思”。何为“精思”?朱熹说过的读书的“三到”,即“口到”、“眼到”、“心到”,就能做到“精”。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说明“精思”在阅读过程中是很必要的。“熟读”只是一种读书要达到的熟读程度,“精思”则是更深一步的加工过程。只有我们做到“精思”了,我们才能在读的过程中有所收获,有所成长,才能将已读之文内化为自己的东西。“精思”是一个过程,是不断领悟的过程,是伴随着“读”的过程反复进行的。“熟读”伴随着“精思”,不断地反复,不断地深化。好多人都误以为传统语文教学让学生背诵,是死记硬背,是扼杀他们的天性,实际上,这是一种错误的认识。传统语文教学的“背”是为了吸收、借鉴更优秀的成份来内化、美化自己的修养和文笔。也许学生在最开始时不能对其学习背诵的文章有所领悟,但随着年龄的增长,悟性也会增长,那时便会猛然醒悟。可是如果等他们能领悟时再学再背,恐怕已经晚了!为什么呢?一方面,那时再开始背,开始学和从小便开始积累,从占有的量上就能看出差别;另一方面,青少年时期是人生当中记忆力最好的时期,记东西最快,印象也最深,传统语文

高中语文课题研究报告

高中语文课题研究报告 《培养学生互批互评作文能力的研究》结题报告 XXX市朱XX 《语文课程标准》对七至九年级学段学生作文训练提出了明确要求,特别强调要培养和训练学生自改作文的能力“养成修改自已作文的习惯,能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互相评改作文。”可见,放手让学生修改自己的作文,培养学生的自改作文能力,是当前作文教学中一项刻不容缓的工作。叶圣陶老先生也曾说过:“学生作文教师改,跟教师命题学生作一样,学生处于被动地位。假如着重培养学生自己改的能力,教师只给些引导和指点,该怎样改让学生自己去考虑去决定,学生不就处于主导地位了吗?”他还说:“改的优先权应属于作者本人,所以我想作文教学要重在培养学生的自改能力。” 而现实教学中,老师们“一批到底”,批作文成了教师最烦恼的事。耗费了大量心血,收效却不大。学生怕写作文,总是对作文不感兴趣,更写不好作文。作文批改也就成了贯彻教师写作意图的过程,学生则变成了被动接受的容器。这样做的确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却严重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基于此,我确立了《培养学生互批互评作文能力的研究》这个课题。 本课题的研究有三个概念:

学生,他是作文的主人,也应是批改和评讲的主体,学生成了主体地位,他就会有兴趣,就会乐学。 互批互评:作文写好后,是学生间的互相批改,互相评讲,不是老师包办。 作文:是学生自己写的文章,不是其他地方选来的文章。 三、研究目标 1.通过互批互评来激发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阅读赏析能力。 2.培养学生批改作文、评讲作文的能力,使批改成为习惯,以提高写作的能力。 3.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教师从繁重的工作中解放出来。 培养学生互批互评作文的能力 本课题系苏州市中小学“指导学生自学”微型课题,课题编号1009059,组长:朱建荣。主要研究成员:施路平、郑咏梅、蔡秀兰、方芳等 文献研究法:通过查阅、收集有关学生作文自改能力培养方面的科研文献,获取相关信息,并进行分析综合,从中提炼出与本课题研究有价值的资料。 调查研究法:通过访谈、问卷等方法,对学生作文批改现状以及学生自改作文能力进行调查研究,并加以分析综合,为课题的研究提供第一手资料。

思维导图在高中语文作文教学中的应用课题阶段性实验报告

《思维导图在高中语文作文教学中的应用》课题第一阶段性试验报告 于明贵 一、课题的提出 现阶段的高中作文教学面临很多的困难,学生的思维能力不够,立意不明,想象空间不足,写作思路不清,结构不清,议论记叙文体不明等问题,都是作文教学要面对的重要问题。思维导图的提出给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方法。 针对学生存在的上述问题,我在现阶段的作文教学中使用思维导图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 二、课题的界定 思维导图是一种将放射性思考具体化的方法。我们知道放射性思考是人类大脑的自然思考方式,每一种进入大脑的资料,不论是感觉、记忆或是想法——包括文字、数字、符码、食物、香气、线条、颜色、意象、节奏、音符等,都可以成为一个思考中心,并由此中心向外发散出成千上万的关节点,每一个关节点代表与中心主题的一个连结,而每一个连结又可以成为另一个中心主题,再向外发散出成千上万的关节点,而这些关节的连结可以视为学生的记忆,也就是学生的个人数据库。 高中作文教学一直是一个难点,学生存在着一种畏难心里。思维导图,可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引导学生思考作

文的中心立意,按照一定的结构去完成作文。让学生明白写什么和如何写,对学生提高写作能力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研究内容 1、研究思维导图在作文立意中的应用 2、研究思维导图在作文结构中的应用 四、实验假设 如果按照行动研究法和案例法来实施本课题的实验研究,就会让学生在每一次的作文训练中提高作文审题立意的能力和应用不同结构来写作的能力,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五、研究的基本原则 1、遵循实验方案切实可行;实验目标循序渐进的原则。 2、遵循贴近教学联系实际;积极参与避免空泛的原则。 3、遵循生动活泼突出特色;立足课堂百花齐放的原则。 4、遵循手脑互动讲究实效;师生双主和谐互动的原则。 六、课题研究的方法

高一语文研究性学习课题

高一寒假语文研究性学习活动 一、活动简介: 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同,只要用心,有语言的地方,无往而不是语文,这些广阔的语文资源是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汝果欲学诗,工夫在诗外”,走出课本学语文,乐趣多多,受益多多。在寒假中,让我们展开一次研究性学习,来丰富我们的假期生活。在研究学习中,同学们将利用多种有效手段、通过多种途径获取信息,学会整理与归纳信息,学会判断和识别信息的价值,并恰当的利用信息,以培养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学会交流和分享研究的信息、创意及成果,发展乐于合作的团队精神。 二、研究性选题的基本原则 1、研究性学习的选题应具可操作性 研究课题要充分考虑实施的可操作性,要从主客观条件等方面考虑课题研究的可能性,选题宜小不宜大,角度也不要太多,否则难以驾驭。比如有个学生选择了一个研究课题《中国民俗》,这个选题过大,一方面自己的能力不够,二是这方面的资料不是一般的人能够获取的,而《滨州春节年俗》《迎新春节对联鉴赏》这两个课题就比较具体。 2、研究性学习的选题应具新颖性 研究性学习的选题应体现自己的独特性、新颖性,确定选题之前应上网查询该课题目前的研究动态,以免走别人的老路,避免重复研究,要敢于选择别人正在思考而没有解决或解决得不够好的问题,力求体现自己的新颖性和创造性,当然,研究性学习毕竟只是一种学习,这与各个领域专家们的研究不能相提并论,这种新颖性也只是相对的。 3、倡导选题过程中的协作。只有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合作。可以小组分工,把一个较大的课题分成几部分交给不同的人分别完成;发挥集体智慧,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4、研究性学习应具有开放性。学习的地点和内容,获取知识的方式和渠道来说都是开放的。学生在课余、双休日、寒假等进入图书室、阅览室、或上网搜集与研究对象有关的信息,还可设计调查问卷,开展社会调查,从生活中获取材料。 三、研究性学习结果呈现 研究性学习成果多样,可撰写结题报告(主要包括课题背景,课题目的,课题研究过程与方法和研究结果和分析等内容),也可以撰写实验报告,小论文,PPT,制作网页,展示摄影或绘画作品等。成果形式不拘,但格式要规范,内容要具体,鼓励创新。 指导教师推荐研究成果进行评比,同类成果按一定比例评出一、二、三等奖,优秀成果推荐参加学校的展出和参与评比。 四、研究性学习备选课题 中国传统节日的民俗文化研究性学习 课题背景 我国历史源远流长,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各个民族用自己的智慧和双手创造了灿烂的文明,同时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习俗和文化。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程度的提高,国外的一些节日也逐步进入我们的日常生活,如圣诞节、情人节、愚人节等。很多人对中国的传统的节日的理解只停留在很肤浅的含义上,对它反应冷淡,相反,对于外国的圣诞节,反应强烈,以多种形式来庆贺,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思考。我们通过探寻,力图在生活中全面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学习中国的传统知识,传承民族文化,提高人文素养。 课题研究内容 中国传统节日有很多,如:春节(农历一月一日) 、元宵节(农历一月十五日)、清明节(4月5日)、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 、.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重阳节(农历九月九日) 、除夕(农历十二月三十日)等。涉及的范围比较广,可以自主选择一个切入点探究我国主要传统节日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