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总结儒家思想发展历程

总结儒家思想发展历程

总结儒家思想发展历程
总结儒家思想发展历程

总结儒家思想发展历程

儒家思想的发展历程,脉络十分清晰:

1、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思想的产生与初步发展。

由孔子的“仁”“礼”“忠恕”“中庸”,进而发展为孟子的“仁政”“民本”和“性善论”思想;荀子在孔孟的基础上,提出了“仁义”“礼治”“性本恶”主张。

2、西汉:儒家思想成为封建正统。

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确立了儒家的正统地位,他设太学,以儒家经典著作教育学生。

3、宋明时期是儒家思想的新发展阶段,形成了新儒教。

这个时期的代表人物有二程、朱熹和王阳明。

朱熹的“存天理,灭人欲,格物致知”,王阳明的“知行合一”,都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4、明末清初是对儒家思想的批判与继承时期。

这个时期出现了哲学家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他们都对儒家思想有所批判和继承。

李贽否定了孔子权威,提出了“童心说”主张“革故鼎新”,反对思想禁锢;黄宗羲提出了“天下为主,君为客”,发展了孟子的“民本”思想;顾炎武则进一步批判君主专制,提出“众治”,主张“经世致用”,注重实学;王夫之更是大胆地提出了“循天下之公,帝王独尊是君臣之道丧失的根源”的主张。

模板,内容仅供参考

儒家思想的发展历程

儒家思想的发展历程 1、“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 (1)xx和早期儒学: 春秋晚期,孔子创立儒家学派。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他要求人与人之间要互相爱护,融洽相处,要待人宽容,“已所不欲,勿施于人”。他强调统治者要以德治民,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他希望恢复西周的礼乐制度,“克已复礼”,使每个人的行为符合礼的要求。孔子首创私人讲学,主张“有教无类”,打破了贵族垄断文化教育的局面。孔子被后人尊称为“万世师表”和“至圣”。 (2)战国时期,孟子和荀子是儒家的两位代表人物。孟子主张“仁政”,进一步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在伦理观上主张“性本善”,要实行仁政来回复和扩充人的善性。荀子主张以德服人,提出“君舟民水”的著名论断,强调人民群众的力量巨大。荀子提出“性本恶”,强调用礼乐来规范人的行为,使人向善。经过孟子、荀子的改造和发展,儒学体系更加完整,儒家思想更能适应社会的需要。战国后期,儒学发展成为诸子百家中的蔚然大宗。 2、“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1)从“无为”到“有为”: 汉初,为了恢复生产和安定人心,统治者吸取道家“无为而治”的思想,采取与民休息的政策。经过六十多年的休养生息,汉朝的经济实力逐渐恢复和增强,但是,诸侯国的势力日益膨胀、土地兼并剧烈、匈奴为患,都威胁着西汉的稳定。 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适应国家统一的发展形势,积极有为的政治思想成为时代的需要。 (2)“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提出: 董仲舒是汉代儒家的代表人物。他把诸子百家中道家、法家和阴阳五行家的一些思想糅合到儒家思想中,加以改造,形成了新的儒学体系。董仲舒适应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提出“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

儒家思想发展历程

儒家思想发展历程 1.“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 (1)孔子和早期儒学:春秋晚期,孔子创立儒家学派。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他要求人与人之间要互相爱护,融洽相处,要待人宽容,“已所不欲,勿施于人”。他强调统治者要以德治民,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他希望恢复西周的礼乐制度,“克已复礼”,使每个人的行为符合礼的要求。孔子首创私人讲学,主张“有教无类”,打破了贵族垄断文化教育的局面。孔子被后人尊称为“万世师表”和“至圣”。 (2)战国时期,孟子和荀子是儒家的两位代表人物。孟子主张“仁政”,进一步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在伦理观上主张“性本善”,要实行仁政来回复和扩充人的善性。荀子张以德服人,提出“君舟民水”的著名论断,强调人民群众的力量巨大。荀子提出“性本恶”,强调用礼乐来规范人的行为,使人向善。经过孟子、荀子的改造和发展,儒学体系更加完整,儒家思想更能适应社会的需要。战国后期,儒学发展成为诸子百家中的蔚然大宗。 2.“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1)从“无为”到“有为”:汉初,为了恢复生产和安定人心,统治者吸取道家“无为而治”的思想,采取与民休息的政策。经过六十多年的休养生息,汉朝的经济实力逐渐恢复和增强,但是,诸侯国的势力日益膨胀、土地兼并剧烈、匈奴为患,都威胁着西汉的稳定。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适应国家统一的发展形势,积极有为的政治思想成为时代的需要。 (2)“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提出:董仲舒是汉代儒家的代表人物。他把诸子百家中道家、法家和阴阳五行家的一些思想糅合到儒家思想中,加以改造,形成了新的儒学体系。董仲舒适应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提出“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他认为大一统是天地的常理,国家的需要;要维护政治的统一,必须实行思想上的统一。他提出不在儒家六经范围之内的各家学术都应罢黜。董仲舒宣扬“君权神授”,提出“天人合一”和“天人感应”学说。董仲舒还提出了“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和仁、义、礼、智、信五种为人处世的道德标准,后人称为“三纲五常”。它有利于巩固君权,维护统治秩序。董仲舒的思想主张,对于扭转内外松驰的局势十分有利,汉武帝接受他的建议并付诸实行。 (3)儒学成为正统:汉武帝起用儒学家参与国家大政。儒家学说成为政府选拔人才、任官授爵的标准。从汉武帝时起,儒家经典成为国家规定的教科书。公元前136年,汉武帝正式规定《诗》、《书》、《礼》、《易》、《春秋》为“五经”,并设立专事研究和传播五经的教官,称为“博士”。公元前124年,汉武帝根据董仲舒的建设,兴办太学,规定太学生员为博士弟子,一律由儒家五经博士负责教授,学完经考试合格即可到政府任官。太学的兴办,打破了以往由贵族官僚世代为官的陈规,也大大提高了儒学的地位。汉武帝还下令在全国各郡县设立学校,初步建立了地方教育系统。 此后,儒家思想成为历代统治者推崇的正统思想,逐渐成为两千多年来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3.宋明理学 (1)三教合一:汉武帝以后,儒学在统治者的大力提倡下呈现繁盛之势。魏晋南北朝时期,儒学吸收佛教、道教的精神,有了新发展;佛教吸收儒学精神,渐趋势中国本土化;道教受到儒学影响,主张“贵儒”又“尊道”。隋朝,儒学家提出“三教合归儒”的主张,又称“三教合一”,主张以儒学为主,调和并吸收佛教、道教的理论。唐初,统治者奉行三教并行的政策,即尊道、礼佛、崇儒。佛教和道教的发展,开始挑战儒不的正统地位,儒学大师韩愈率先提出复兴儒学。 (2)程朱理学:北宋时,儒家学者展开了复兴儒学、抨击佛道的活动,同时又融合佛道思想来解释儒家义理,形成了以理为核心的新儒学体系——“理学”。其中,北宋程颢、程颐兄弟和南宋朱熹成为最为突出,“理学”也称“程朱理学”。“二程”认为:天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万物只有一个天理,主张先有理而后有物,这是理学的核心思想。“二程”把天理和伦理道德直接联系起来,认为人伦就是天理。朱熹是理不集大成者,他强调理之源在于天理,而天理就是作为道德规范的三纲五常,它是人性的最高境界;并指出人性本来与天理一致,但被后天的欲望所蒙蔽,所以强调“存天理,灭人欲”。“二程”提出“格物致知”的认识论,认为只有深刻探究万物,才能真正得到其中的“理”。他们主张通过学习达到对普遍天理的认识。朱熹理认为,“物”指天理、人伦、圣言、世故。“格物致知”目的在于明道

儒家思想演变和发展历程

儒家思想演变和发展历程 (一)儒家思想形成——先秦 春秋:春秋时期孔子创立儒家学派。他提出以“仁”为核心的学说,主张以仁爱之心处理人际关系。在政治上把“德”“礼”作为首要的统治手段,要求以德治民,爱惜民力,反对苛政和刑杀;主张“克己复礼”,维护周礼是孔子政治思想中的保守部分,孔子晚年整理和编订的《诗经》《尚书》《礼》《易》《春秋》是中国封建社会儒学的“五经”。 战国:孟子是战国时期儒家学说的代表。他站在新兴地主阶级立场出发,但也强调小农阶级利益。主张实行“仁政”,提出“民贵君轻”、“政在得民”的思想,同时又宣扬“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这种温和的政治主张,不能适应当时结束割据、实现统一的需要。 荀子在政治思想上主张“礼法并施”的观点,自然观方面提出“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的人定胜天观点,是当时生产力进步的反映,具有唯物主义思想。 特点:此时期儒家思想较为具体,带有浓厚的理想化色彩;没有严密的理论基础,大多是关于思想修养方面的道德规范和政治理想的治国原则;孟子的“仁政”、“民贵君轻”使儒家思想开始与政治相结合,但因脱离现实政治而遭新兴地主阶级冷遇。 (二)儒学惨遭摧残——秦朝 秦朝虽已一统天下,但当时私学兴盛,百家争鸣,许多儒生、游士评议国政,造谣惑众,极不利于当时的国家一统、中央集权,秦始皇为了压制原来战国分裂割据时遗留的政治势力和思想影响,采纳丞相李斯的建议,实行野蛮的“焚书坑儒”政策,焚烧百家书籍,坑杀儒学之士,进一步确立法家学说的官学地位,实现学术思想的统一,以巩固秦政权。 特点:因为儒学不能为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统治服务,统治者用政治权力强制干预和控制思想,儒学遭受毁灭性摧残。 (三)儒学独尊地位——汉代 西汉:董仲舒成功地改造儒学,以儒学为基础,广采诸子百家之长,建立起新儒学,倡导“天人感应”、“君权神授”,宣扬“大一统”、“三纲五常”。这时的儒家思想“内法外儒”,适应了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汉武帝欣然接受董仲舒建议,实施“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兴太学等政策,禁止其他各家思想传播,使儒家思想逐渐成为我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特点:以儒学为基础,儒家、法家、道家思想相互结合,互相渗透。儒家思想宗教化、经学化、政治制度化。 (四)儒学新的发展——宋明理学 两宋:宋代理学是以儒家思想为基础,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形成的新儒学,是宋代新儒学的正统。南宋朱熹是理学发展的集大成者。他完善和发展了客观唯心主义的理学体系,把“天理”和“人欲”对立起来,认为人欲是一切罪恶的根源,因此提出“存天理,灭人欲”,实质上是为封建等级制度辩护。 明朝:王阳明反对朱熹把心与理视为两种事物的观点,创立与朱熹相对立的主观唯心主义理论──心学,主张“心外无物,心外无理,心外无善”,通过“内心自省”、“以致良知”。说明理学由客观唯心向主观唯心演变,也说明它已经走向极端。特点:宋明理学开创了儒学的新时代,是儒学第二期发展的象征。它使儒家思想理论化和哲学化,使儒学服务统治的政治作用和修养身心层面的社会功能走向一致化,但理学的发展也使儒学日益走向极端。 (五)儒学发展变异——明清 明清之际,随着封建朝代的激烈更替,随着商品经济、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随着时代的变迁,一批新思想家崛起,他们既继承了宋明理学的许多思想观念,又对其中不少陈腐之处不满,力求有所更新。在这方面,明代后期的李贽,明末清初的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

儒学发展历程完整版

儒学发展历程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在中国灿烂的文明发展历史进程中,儒家思想是极其重要的一条支流,就像长江注入大海那样,在几千年来不断为中华文明注入活力,并沉淀出了深厚的内涵文化。从汉代被立为正统之后,儒家思想一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核,也是维护封建君主专制统治的理论基础。 一、儒学起源 儒起源于古代民间的主持葬礼的葬师。《周礼·天官》云:“儒以道得民。”郑玄注:“儒,诸侯保氏有六艺以教民者。”贾公彦疏:“诸侯师氏之下又置一保氏之官,不与天子保氏同名,故号曰儒。”在西周初年,儒已存在,他们通礼乐射御书数六艺,并以此教民。以此得知,早期的儒是一种职业或身份。《仪礼》、《周礼》就是“儒”为周代贵族立身处事而制定的生活手册。 春秋战国时期奴隶制社会正在走向瓦解崩溃,社会面临着巨大的转型,周王室衰微,诸侯坐大,维护奴隶主宗法等级制度的“周礼”遭到极大破坏,强大起来的诸侯们互相争霸,社会处于动荡之中。这时候代表各阶级利益的知识分子异常活跃,成为一支重要的社会力量,他们纷纷登上历史舞台,着书立说,提出解决社会现实问题的办法,形成了诸子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儒家学说的创始人孔子代表着没落奴隶主贵族阶级利益,主张克己复礼,希望恢复社会各阶级复杂的礼仪秩序。他的核心思想是“仁”,仁的含义很广泛,几乎触及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尔后孟子荀子又将仁和儒家思想进一步增加新的内涵发扬光大。 二、受到打击 秦朝的时候,中国社会开始进入封建统治阶段了,温文尔雅的儒家思想没有得到秦始皇的青睐,非但如此,为了统一思想巩固江山,秦始皇下令焚书坑儒,儒学受到了近乎毁灭性的打击。这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一场浩劫,钳制了人们的思想,儒学发展因此走入低潮。 三、成为正统 所幸的是秦王朝的残暴统治很快就被推翻了,儒学的经典书籍得以流传下来。西汉初年修生养息,到了汉武帝时已经强盛起来了,为了维护大一统的局面,必须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思想体系。于是董仲舒吸收了道家、法家等有利于君主统治的成分,对儒学进行了改造,增加了“君权神授”和大一统的思想,这在客观上有利于封建中央

以儒家思想为主流的中国传统思想演变和发展的历程

以儒家思想为主流的中国传统思想 演变和发展的历程 一、基础知识整合 (一)儒家思想形成——先秦 春秋:春秋时期孔子创立儒家学派。他提出以“仁”为核心的学说,主张以仁爱之心处理人际关系。在政治上把“德”“礼”作为首要的统治手段,要求以德治民,爱惜民力,反对苛政和刑杀;主张“克己复礼”,维护周礼是孔子政治思想中的保守部分,孔子晚年整理和编订的《诗经》《尚书》《礼》《易》《春秋》是中国封建社会儒学的“五经”。 战国:孟子是战国时期儒家学说的代表。他站在新兴地主阶级立场出发,但也强调小农阶级利益。主张实行“仁政”,提出“民贵君轻”、“政在得民”的思想,同时又宣扬“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这种温和的政治主张,不能适应当时结束割据、实现统一的需要。 荀子在政治思想上主张“礼法并施”的观点,自然观方面提出“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的人定胜天观点,是当时生产力进步的反映,具有唯物主义思想。 特点:此时期儒家思想较为具体,带有浓厚的理想化色彩;没有严密的理论基础,大多是关于思想修养方面的道德规范和政治理想的治国原则;孟子的“仁政”、“民贵君轻”使儒家思想开始与政治相结合,但因脱离现实政治而遭新兴地主阶级冷遇。 (二)儒学惨遭摧残——秦朝 秦朝虽已一统天下,但当时私学兴盛,百家争鸣,许多儒生、游士评议国政,造谣惑众,极不利于当时的国家一统、中央集权,秦始皇为了压制原来战国分裂割据时遗留的政治势力和思想影响,采纳丞相李斯的建议,实行野蛮的“焚书坑儒”政策,焚烧百家书籍,坑杀儒学之士,进一步确立法家学说的官学地位,实现学术思想的统一,以巩固秦政权。 特点:因为儒学不能为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统治服务,统治者用政治权力强制干预和控制思想,儒学遭受毁灭性摧残。

中国儒学发展史简述

中国儒学发展史 1、先秦——孔孟儒学 先秦儒学即原始儒学,为诸子百家之一,战国时期与墨家并称“显学”。先秦儒学大体有两个流派:一支是孔孟儒学,强调礼制、仁政、德治、民本,在天命观上远鬼神;一支是荀子儒学,吸收法家、道家思想,主张礼法并施,且糅杂黄老学说。荀子儒学被时人视作对儒学的背叛,长期被排斥在儒学之外。 (1)孔子和早期儒学:春秋晚期,孔子创立儒家学派。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他要求人与人之间要互相爱护,融洽相处,要待人宽容,“已所不欲,勿施于人”。他强调统治者要以德治民,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他希望恢复西周的礼乐制度,“克已复礼”,使每个人的行为符合礼的要求。孔子首创私人讲学,主张“有教无类”,打破了贵族垄断文化教育的局面。孔子被后人尊称为“万世师表”和“至圣”。 (2)战国时期,孟子和荀子是儒家的两位代表人物。孟子主张“仁政”,进一步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在伦理观上主张“性本善”,要实行仁政来回复和扩充人的善性。荀子张以德服人,提出“君舟民水”的著名论断,强调人民群众的力量巨大。荀子提出“性本恶”,强调用礼乐来规范人的行为,使人向善。经过孟子、荀子的改造和发展,儒学体系更加完整,儒家思想更能适应社会的需要。战国后期,儒学发展成为诸子百家中的蔚然大宗。 2、秦汉——董仲舒儒学 秦统一以后秉承其对东方文化一贯的开放态度,对以儒家为代表的礼乐文明也采取了积极吸收的态度。其间因为儒家文化与秦固有文化传统的冲突以及秦始皇个人的原因而有所反复,出现了“焚书坑儒”的举动,但是这种举动并没有对儒家的发展传播造成毁灭性的打击,儒学在汉代的复兴正是在秦代发展的基础上产生的。 “秦不绝儒学”。秦朝以法家思想为正统,但同时吸收齐鲁儒家思想。因为“焚书坑儒”,长期以来认为“秦绝儒学”,直到宋代,郑樵才正式提出“秦不绝儒学”。秦朝儒学主要集中于博士官及其弟子,民间也有秘密讲学,儒学继续发展:(1)秦博士大量设立。秦朝廷接收了六国的儒生,立博士官,博士儒生都可参与政事讨论;(2)儒家经典论著的整理与发展。三家《诗》在秦末兴起,《六经》注解多在秦代初步完成,《吕氏春秋》吸收了大量儒家思想;(3)儒家的礼仪、道德伦理得到实行。秦始皇刻碑立传、巡游封禅,都有大批儒生随行,宣传妇德伦理等儒学教化思想。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汉初黄老盛行,儒学有所衰落。到了汉武帝时期,汉代儒学吸收阴阳家、法家、谶纬等思想,以“天人合一”为基础,重构了一个利于统治的思想体系。在中央集权制度下,倡导“大一统”思想;提出“天人感应”“君权神授”,因此君主要顺应天意实行仁政,君主不仁则天降灾祸以警告;强调“三纲五常”,臣民要服从君主的统治;提出“三统”说,黑、白、赤三统循环,每

儒家思想为主流的中国传统思想演变和发展历程

专题复习:以儒家思想为主流的中国传统思想演变和发展的历程基础知识整合 (一)儒家思想形成——先秦 春秋:春秋时期孔子创立儒家学派。他提出以“仁”为核心的学说,主张以仁爱之心处理人际关系。在政治上把“德”“礼”作为首要的统治手段,要求以德治民,爱惜民力,反对苛政和刑杀;主张“克己复礼”,维护周礼是孔子政治思想中的保守部分,孔子晚年整理和编订的《诗经》《尚书》《礼》《易》《春秋》是中国封建社会儒学的“五经”。 战国:孟子是战国时期儒家学说的代表。他站在新兴地主阶级立场出发,但也强调小农阶级利益。主张实行“仁政”,提出“民贵君轻”、“政在得民”的思想,同时又宣扬“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这种温和的政治主张,不能适应当时结束割据、实现统一的需要。 荀子在政治思想上主张“礼法并施”的观点,自然观方面提出“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的人定胜天观点,是当时生产力进步的反映,具有唯物主义思想。 特点:此时期儒家思想较为具体,带有浓厚的理想化色彩;没有严密的理论基础,大多是关于思想修养方面的道德规范和政治理想的治国原则;孟子的“仁政”、“民贵君轻”使儒家思想开始与政治相结合,但因脱离现实政治而遭新兴地主阶级冷遇。 (二)儒学惨遭摧残——秦朝 秦朝虽已一统天下,但当时私学兴盛,百家争鸣,许多儒生、游士评议国政,造谣惑众,极不利于当时的国家一统、中央集权,秦始皇为了压制原来战国分裂割据时遗留的政治势力和思想影响,采纳丞相李斯的建议,实行野蛮的“焚书坑儒”政策,焚烧百家书籍,坑杀儒学之士,进一步确立法家学说的官学地位,实现学术思想的统一,以巩固秦政权。 特点:因为儒学不能为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统治服务,统治者用政治权力强制干预和控制思想,儒学遭受毁灭性摧残。 (三)儒学独尊地位——汉代 西汉:董仲舒成功地改造儒学,以儒学为基础,广采诸子百家之长,建立起新儒学,倡导“天人感应”、“君权神授”,宣扬“大一统”、“三纲五常”。这时的儒家思想“内法外儒”,适应了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汉武帝欣然接受董仲舒建议,实施“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兴太学等政策,禁止其他各家思想传播,使儒家思想逐渐成为我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特点:以儒学为基础,儒家、法家、道家思想相互结合,互相渗透。儒家思想宗教化、经学化、政治制度化。 (四)儒学新的发展——宋明理学 两宋:宋代理学是以儒家思想为基础,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形成的新儒学,是宋代新儒学的正统。南宋朱熹是理学发展的集大成者。他完善和发展了客观唯心主义的理学体系,把“天理”和“人欲”对立起来,认为人欲是一切罪恶的根源,因此提出“存天理,灭人欲”,实质上是为封建等级制度辩护。 明朝:王阳明反对朱熹把心与理视为两种事物的观点,创立与朱熹相对立的主观唯心主义理论──心学,主张“心外无物,心外无理,心外无善”,通过“内心自省”、“以致良知”。说明理学由客观唯心向主观唯心演变,也说明它已经走向极端。特点:宋明理学开创了儒学的新时代,是儒学第二期发展的象征。它

儒家思想的发展过程

儒家思想作为中国的正统思想对国家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儒家思想也经历过低谷和繁盛的阶段,不同历史时期的哲学大家对儒家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使得儒家思想一直处于中流砥柱的地位。这里主要介绍不同时期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和核心内容。 一、“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 1.孔子和早期儒学:春秋晚期,孔子创立儒家学派。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他要求人与人之间要互相爱护,融洽相处,要待人宽容,“已所不欲,勿施于人”。他强调统治者要以德治民,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他希望恢复西周的礼乐制度,“克已复礼”,使每个人的行为符合礼的要求。孔子首创私人讲学,主张“有教无类”,打破了贵族垄断文化教育的局面。孔子被后人尊称为“万世师表”和“至圣”。 2.战国时期,孟子和荀子是儒家的两位代表人物。孟子主张“仁政”,进一步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在伦理观上主张“性本善”,要施行仁政来恢复和扩充人的善性。荀子主张以德服人,提出“君舟民水”的著名论断,强调人民群众的力量巨大。荀子提出“性本恶”,强调用礼乐来规范人的行为,使人向善。经过孟子、荀子的改造和发展,儒学体系更加完整,儒家思想更能适应社会的需要。战国后期,儒学发展成为诸子百家中的蔚然大宗。

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1.从“无为”到“有为”:汉初,为了恢复生产和安定人心,统治者吸取道家“无为而治”的思想,采取与民休息的政策。经过六十多年的休养生息,汉朝的经济实力逐渐恢复和增强,但是,诸侯国的势力日益膨胀、土地兼并剧烈、匈奴为患,都威胁着西汉的稳定。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适应国家统一的发展形势,积极有为的政治思想成为时代的需要。 2.“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提出:董仲舒是汉代儒家的代表人物。他把诸子百家中道家、法家和阴阳五行家的一些思想糅合到儒家思想中,加以改造,形成了新的儒学体系。董仲舒为适应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提出“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他认为大一统是天地的常理,国家的需要,要维护政治的统一,必须实行思想上的统一。他提出不在儒家六经范围之内的各家学术都应罢黜。董仲舒宣扬“君权神授”,提出“天人合一”和“天人感应”学说。董仲舒还提出了“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和仁、义、礼、智、信五种为人处世的道德标准,后人称为“三纲五常”。它有利于巩固君权,维护统治秩序。董仲舒的思想主张,对于扭转内外松驰的局势十分有利,汉武帝接受他的建议并付诸实行。 3.儒学成为正统:汉武帝起用儒学家参与国家大政。儒

高考历史儒学发展知识点

高考历史儒学发展知识点 儒学的发展一直都是高中历史的重点内容,所以高考一定会有相关的问题出现。小编为大家最这一部分内容进行了整理,分为儒家思想的演变历程和关于儒家发展的疑难点两个重点部分,相对同学们有所帮助。 儒家思想的演变历程:(1)春秋创立-孔子提出仁,礼,主张以德治国,主张逐步改良。(2)战国发展-孟子仁政,重民,反对苛政,保证农时,宽刑薄税。(3)秦朝摧残-秦始皇焚书坑儒,儒家由民间转入地下。(4)西汉独尊-董仲舒改造,吸收法道, 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成为封建社会的官方正统思想。(5)宋朝系统- 朱熹吸收佛道思想,将儒学发展为理学,提出”存天理,灭人欲”的主张,实际是为 封建纲常辩护。儒学系统化,但也逐渐失去活力。(6)明清受批-四书五经僵化 了思想,李贽指责批判孔子,揭露道学虚伪;黄宗羲反对君主专制提倡法制;顾炎武提倡经世致用;王夫之提出朴素辨证,发展的思想,主张革新。(7)近代崩溃-在戊戌变法后开始受到批判,新学的传播,科举的结束都是对儒家的打击;新文化 运动中彻底被批判,儒家失去了其主流地位;1949年后儒家受极左思潮影响,被当作封建糟粕完全否定。(8)新的曙光-新时期以来,儒学对东南亚,东亚等国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发挥了积极作用。高考历史中关于儒学发展的疑难点:1、汉代新儒学和先秦儒学的区别与联系经过董仲舒改造后的新儒学与先秦儒学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继承、发展先秦儒学的基础上,最终取得统治思想的主流地位。继承:先秦儒学宣扬的”礼”“仁”“仁政”“民本”为新儒学所继承;发展:经过董仲舒改造后的新儒学,能够取得统治思想的主流地位,主要增加了”天人感应”“君权神授”和”三纲五常”的理论,强调深化王权和等级名分,符合君 主专制中央集权的政治需要。同时,新儒学又增加了”大一统”思想,(博采众家之长)并融合了阴阳家、黄老之学及法家的一些思想。适应汉武帝时期的政

儒学发展历程

在中国灿烂的文明发展历史进程中,儒家思想是极其重要的一条支流,就像长江注入大海那样,在几千年来不断为中华文明注入活力,并沉淀出了深厚的内涵文化。从汉代被立为正统之后,儒家思想一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核,也是维护封建君主专制统治的理论基础。 一、儒学起源 儒起源于古代民间的主持葬礼的葬师。《周礼·天官》云:“儒以道得民。”郑玄注:“儒,诸侯保氏有六艺以教民者。”贾公彦疏:“诸侯师氏之下又置一保氏之官,不与天子保氏同名,故号曰儒。”在西周初年,儒已存在,他们通礼乐射御书数六艺,并以此教民。以此得知,早期的儒是一种职业或身份。《仪礼》、《周礼》就是“儒”为周代贵族立身处事而制定的生活手册。 春秋战国时期奴隶制社会正在走向瓦解崩溃,社会面临着巨大的转型,周王室衰微,诸侯坐大,维护奴隶主宗法等级制度的“周礼”遭到极大破坏,强大起来的诸侯们互相争霸,社会处于动荡之中。这时候代表各阶级利益的知识分子异常活跃,成为一支重要的社会力量,他们纷纷登上历史舞台,著书立说,提出解决社会现实问题的办法,形成了诸子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儒家学说的创始人孔子代表着没落奴隶主贵族阶级利益,主张克己复礼,希望恢复社会各阶级复杂的礼仪秩序。他的核心思想是“仁”,仁的含义很广泛,几乎触及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尔后孟子荀子又将仁和儒家思想进一步增加新的内涵发扬光大。 二、受到打击 秦朝的时候,中国社会开始进入封建统治阶段了,温文尔雅的儒家思想没有得到秦始皇的青睐,非但如此,为了统一思想巩固江山,秦始皇下令焚书坑儒,

儒学受到了近乎毁灭性的打击。这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一场浩劫,钳制了人们的思想,儒学发展因此走入低潮。 三、成为正统 所幸的是秦王朝的残暴统治很快就被推翻了,儒学的经典书籍得以流传下来。西汉初年修生养息,到了汉武帝时已经强盛起来了,为了维护大一统的局面,必须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思想体系。于是董仲舒吸收了道家、法家等有利于君主统治的成分,对儒学进行了改造,增加了“君权神授”和大一统的思想,这在客观上有利于封建中央集权的加强和国家的巩固,也利于社会的稳定,然后提出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从此儒家思想逐渐成为封建社会占统治地位的正统思想。 四、三教合一 因为儒学出现了危机,所以在魏晋至隋唐,儒学是进一步改造时期。儒、道、佛纷争与融合,魏晋时儒学玄学化。至隋唐两宋,不仅三教鼎立的局面达到了一个高潮,三教理念的交流也空前频繁。冻国栋先生也通过对《唐崔暟墓志》等史料的考释,认为:“儒、释、道兼习乃是隋唐时代士人及其家族的普遍趋向”。同时,“中唐以后,天子生日举行有关三教的传统性活动──三教讨论”,致使“中唐产生了三教一致的思想”。不过由于这些辩论的主题方向往往是在儒家经世致用的框架下展开的,目的是为了皇朝的“鼎祚克昌”和“天下大定”,故三教连称在唐代,虽然亦将三教置于相同的地位,但此时三教内的重心,已由佛教转入到儒家。 五、转型时期 宋明新儒学分为两支,一曰程朱理学,二曰陆王心学。程朱理学将孔孟之政治伦理思想之人性论起点,升华至追问世界终极存在之本体论高度,促成儒学质

儒家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儒家思想的发展脉络 儒家思想是中国古代思想的主干,自孔子确立以来,迄今两千多年,一直被看作是中国文化精神的主要代表和集大成者。从先秦到清代,儒学先后形成四种理论形态。 第一个理论形态是先秦时期的古典儒学。 孔子创立儒家学派,孟子和荀子进一步展开儒家的思想体系。这些儒学的奠基人提出儒学的思想框架,确立基本的理论原则,使儒学初具规模。 孔子是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一生的志向就是建立一个理想的秩序,使人人遵守“礼”所规定的社会秩序。“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孔子的思想为后来的儒学发展奠定了基础,也规定了基本的致思路向。 孔子没后,“早期儒家”人物把“仁学”与天道、性命贯通起来,分别从两个不同角度为孔子的仁学提供了形上学建构。孟子和荀子对孔子思想的发挥和引申,使儒家思想的价值体系取得了不同的发展形态。孟子注重主体自身的道德构造,在思想上偏重“德行”一面。纵观孟子的主要思想,他从心性角度为儒家思想构筑了人性论的基础,从“仁心”的“内圣”角度来挖掘;荀子重视外在社会的礼仪之治。荀子的思想在“外王”思路上对孔子开创的儒家思想有所推进,为儒家思想的道德理想主义向现实主义的转变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第二个理论形态是从西汉到唐代的经学。 董仲舒等经学大师,借助阴阳五行的思维框架和准神学的形式,论证儒家的基本原则,形成政治、伦理、宗教三位一体的儒学思想体系,使儒家从一家之言上升到意识形态主体的高度,获得前所未有的思想权威性。儒家思想在西汉汉武帝时期取得了独尊的地位,从此儒家思想正式成为了官方意识形态。 汉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董仲舒在其中起了很大作用。他以传统儒学为基础,从天命观、政治思想、人性论等多个角度为其“天人感应”的神学体系张目,极大地推动了儒家思想在政治上的影响,使得儒家地位从政治地位上战胜了其他诸子。但是,向神学发展的另一个倾向是导致入学向谶纬之学跌落,从而背离先秦儒家的理想那个主义。 第三个理论形态是宋明理学。 两汉后,北宋前,由于战争、五胡乱华及佛教大昌,以儒家思想为主流的中国士人精神受到严重的挑战。道家、佛家与儒家形成三足鼎立之势,各自构成对中国社会与政治生活的影响,其中以儒家思想最为式微。当时儒学虽未失去对中国社会之影响,但其对中国社会的组织力量与凝聚力量也一直处于衰微之势。儒学在很长的一段历史时期内,已不足以构成中华民族内在的精神统一力量。 直至韩愈大倡“文以载道”,后经北宋三先生之发韧,中经周张二程之努力,终以朱子为集大成者,重新确立了儒学在中国社会与政治生活中的主流地位。 周敦颐、二程、张载、朱熹、王陆等理学家出入佛老,借鉴佛、道两家的理论思维成果,采取哲学的形式论证儒家的基本原则,形成以三教合流为特征的儒学思想体系,使儒学获得较强的理论性。 朱熹是理学发展的集大成者,朱熹继承了北宋哲学家程颢、程颐的思想,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了客观唯心主义的理学体系,后人称之为程朱理学。明中叶的王阳明反对朱熹把心与理视为两种事情的观点,创立与朱熹相对立的主观唯心主义理论——心学。 第四个理论形态就是清代的朴学。 清代顾炎武、阎若璩、戴震等考据大师,举起“新汉学”的旗帜,为了避开宋明理学的误区,他们怀着“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使命感,重新诠释儒家经典,重振儒家经世致用的学风。弘扬儒学的历史主义精神,唤起中华民族的民族意识。他们十分重视儒家经典的研究,喜欢做扎扎实实、朴实无华的学问,故而后人称他们的儒学为朴学。他们要求学术独立,

儒家的发展历程

儒家的发展历程 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核,也是维护封建君主专制统治的理论基础。儒家思想、君主专政制度构成了中国古代政治史的两大主体内容。那么,儒家思想是如何一步步地成为正统思想的?? 总的来说,宋代以前的儒学可以分为四个阶段,春秋时期是应运而生;战国时期是得到发展;秦朝就遭到了重创;西汉时,儒学达到高峰,成为了正统思想。宋代以后的儒学也是可以分为几个阶段,宋代以后的儒学与之前的儒学有了很大的区别,本质上和孔子提出的儒学还是有着一定联系的。 宋代以前: 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社会处于奴隶制崩溃封建制确立时期,历史经历着划时代的变革,周王室衰微,诸侯坐大,维护奴隶主宗法等级制度的“周礼”遭到极大破坏,诸侯争霸,社会处于动荡之中。这时候代表各阶级利益的知识分子异常活跃,成为一支重要的社会力量,他们纷纷登上历史舞台,著书立说,提出解决社会现实问题的办法,形成了诸子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儒家、法家、道家,他们各自为新兴的地主阶级设计了一套结束割据,实现统一的治国方案,为秦汉以后的封建社会治国思想的选择奠定了基础。 先秦时期,儒家没有为当时的统治者所接受甚至还遭到了秦始皇毁灭性的打击“焚书坑儒”,这是由先秦儒家初创时自身的理论缺陷导致的。先秦儒学不仅不能为封建统治者服务,而且落后于形式的发展。其内容体系充满着浓重的、温柔淳朴的伦理亲情色彩,显得“迂远而阔于事情”。 西汉初年,经济残破,百废待兴,适应休养生息政策的需要,黄老思想也就得到广泛流行,成为西汉前期起主导地位的治国思想。其核心是清静无为,因循而治。实践证明,完全适应了当时社会的需要,起到了促进生产恢复与发展的作用,并出现了著名的封建盛世“文景之治”。西汉武帝在位时期封建国家强盛,这给封建统治稳定创立了前提。为维护大一统的局面,必须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思想体系。董仲舒吸收了道家、法家等有利于君主统治的成分,对儒学进行了改造,增加了“君权神授”和大一统的思想,这在客观上有利于封建中央集权的加强和国家的巩固,也利于社会的稳定,提出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从此儒家思想逐渐成为封建社会占统治地位的正统思想。 武帝这一政策与秦代有很大不同,官学独尊后其它思想学派并未被禁止,所提倡的儒学本身也广泛吸收了法家、阴阳家等各家学说,统一的思想带有一定的综合倾向,因而获得了成功。儒家兴学,把教育、考试与选官结合起来,是武帝的创造,在客观上促成了重视知识、重视教育的社会风尚,儒家思想逐渐渗透到社会各方面,造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范式。但从本质上看,这仍是一种封建专制主义文化政策。汉武帝运用皇权干预思想学术,抑制了民族思想的自由发展,禁锢了思想界的探索精神,违悖了思想统一于真理的规律,有明显的消极作用。 因为儒学已经出现了危机,所以在魏晋至隋唐,儒学是进一步改造时期。儒、道、佛纷争与融合,魏晋时儒学玄学化。唐代三教合一,儒学官学化。 宋明两朝是转型与成熟时期。程朱理学(天理、心性、修养)形成,朱熹集大成,“存天理,灭人欲”,封建伦理精神体系形成。明初理学官学化,成为八股取士的唯一学术权威。王阳明心学的形成标志着理学由客观唯心主义向主观唯心主义演变。 明清是继承与批判时期。此时出现反专制蒙昧、倡经世致用的早期启蒙思潮。明清之际商品经济发展,君主专制强化,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人提出了反对君主专制的早期民

儒家思想演变和发展历程

以儒家思想为主流得中国传统思想演变与发展得历程(一) (一)儒家思想形成——先秦 春秋:春秋时期孔子创立儒家学派。她提出以“仁”为核心得学说,主张以仁爱之心处理人际关系。在政治上把“德”“礼”作为首要得统治手段,要求以德治民,爱惜民力,反对苛政与刑杀;主张“克己复礼”,维护周礼就是孔子政治思想中得保守部分,孔子晚年整理与编订得《诗经》《尚书》《礼》《易》《春秋》就是中国封建社会儒学得“五经”。 战国:孟子就是战国时期儒家学说得代表。她站在新兴地主阶级立场出发,但也强调小农阶级利益。主张实行“仁政”,提出“民贵君轻”、“政在得民”得思想,同时又宣扬“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这种温与得政治主张,不能适应当时结束割据、实现统一得需要。 荀子在政治思想上主张“礼法并施”得观点,自然观方面提出“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得人定胜天观点,就是当时生产力进步得反映,具有唯物主义思想。特点: 此时期儒家思想较为具体,带有浓厚得理想化色彩;没有严密得理论基础, 大多就是关于思想修养方面得道德规范与政治理想得治国原则;孟子得“仁政”、“民贵君轻”使儒家思想开始与政治相结合,但因脱离现实政治而遭新兴地主阶级冷遇。 (二)儒学惨遭摧残——秦朝 秦朝虽已一统天下,但当时私学兴盛,百家争鸣,许多儒生、游士评议国政,造谣惑众,极不利于当时得国家一统、中央集权,秦始皇为了压制原来战国分裂割据时遗留得政治势力与思想影响,采纳丞相李斯得建议,实行野蛮得“焚书坑儒”政策,焚烧百家书籍,坑杀儒学之士,进一步确立法家学说得官学地位,实现学术思想得统一,以巩固秦政权。 特点:因为儒学不能为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统治服务,统治者用政治权力强制 干预与控制思想,儒学遭受毁灭性摧残。 (三)儒学独尊地位——汉代 西汉:董仲舒成功地改造儒学,以儒学为基础,广采诸子百家之长,建立起新儒学,倡导“天人感应”、“君权神授”,宣扬“大一统”、“三纲五常”。这时得儒家思想“内法外儒”,适应了加强中央集权得需要。汉武帝欣然接受董仲舒建议,实施“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兴太学等政策,禁止其她各家思想传播,使儒家思想逐渐成为我国封建社会得正统思想。 特点:以儒学为基础,儒家、法家、道家思想相互结合,互相渗透。儒家思想宗教化、经学化、政治制度化。 (四)儒学新得发展——宋明理学 两宋:宋代理学就是以儒家思想为基础,吸收佛教与道教思想形成得新儒学,就是宋代新儒学得正统。南宋朱熹就是理学发展得集大成者。她完善与发展了客观唯心主义得理学体系,把“天理”与“人欲”对立起来,认为人欲就是一切罪恶得根源,因此提出“存天理,灭人欲”,实质上就是为封建等级制度辩护。 明朝:王阳明反对朱熹把心与理视为两种事物得观点,创立与朱熹相对立得主观 唯心主义理论──心学,主张“心外无物,心外无理,心外无善”,通过“内心自省”、“以致良知”。说明理学由客观唯心向主观唯心演变,也说明它已经走向极端。特点:宋明理学开创了儒学得新时代,就是儒学第二期发展得象征。它使儒家思想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