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学校处理心理学复习预习资料

学校处理心理学复习预习资料

学校处理心理学复习预习资料
学校处理心理学复习预习资料

学校管理心理学

一、名词解释

1.潜移策略:所谓潜移策略,是指学校成员在特定的环境中,受潜移默化的影响,不知不觉地改变自己的态度。在这方面,主要有活动与规范一动一静的影响策略。

2.非正式沟通:非正式沟通是正式沟通渠道以外的信息交流,如私下交换意见,传播谣言,搬弄是非。其主要特点有:①自发性,②灵活性,③不可靠性。(正式沟通是通过组织明文规定的渠道进行的信息交流,如校务会议、课堂教学等。)

3.挫伤:挫伤有名词和动词两种含义。在一般心理学教科书中,挫伤是指人们在从事有目的的活动过程中遇到自感无法克服的障碍而产生的情绪。实际上,它也是人们在需要不能满足时产生的一种内心体验。这是名词意义上的挫伤。作为动词使用的挫伤,主要是指妨碍人的需要的满足,造成心理创伤的过程。

4.激励:是一种引起需要、激发动机、指导行为以有效实现目标的心理过程。

5.群体凝聚力:群体凝聚力又称群体内聚力,是群体对其成员的吸引力和群体成员之间的吸引力,以及群体成员对群体的满意程度。

6.群体压力:群体压力是群体成员与群体多数人的意见、行动不一致时主观上想像或感受到的一种心理压力。

7.领导:领导是对群体或个人施加心理影响,使之努力实现组织目标并与环境保持一致的过程。而施加心理影响的人是领导者。

8.中介策略:是指在原有态度与要形成的新的态度之间设置中介环节,以便原有态度有过渡的桥梁。

9.成就动机:麦克莱伦认为,成就动机是个人对自己所认为重要的或是有价值的事情,去努力完成,追求成功并要求达到完美状态的原因。

10.学校组织氛围:是指一所学校区别于另一所学校的一系列心理特征,主要包括学校组成成员共同的价值观念、社会信念和社会标准等。

二、简答题

1.简述梅奥“人际关系理论”的要点。

答:1)人们的工作积极性不仅受物质的、生理的因素影响,而且受心理的、社会的因素影响。

2)生产效率的上升或下降,主要取决于职工的工作情绪,即职工的“士气”,而“士气”又取决于两个因素:职工在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中所形成的态度和企业内部的人际关系。3)正式组织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管理者要充分利用非正式组织的作用。

2.简述挫伤—侵犯理论的主要观点。

答:这一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多拉德等人创立的。其主要观点为侵犯(攻击)行为是挫伤的一种后果。这包含两个方面的意思:一方面侵犯行为的发生总是以挫伤的存在为先决条件;另一方面挫伤的产生必然导致某种形式的侵犯。

3.简述功能理论的态度功能。

答:功能理论认为态度的形成和改变有深层的心理根源,二态度的功能和心理根源是一致的,也就是态度能满足个体特殊的心理需求。卡兹认为人们的态度主要发挥着调节(适应)、自我防御、价值表达、认识四种功能。史密斯等人认为态度的四种功能为:社会适应、外化、对象评估、表达的品质。两种态度功能观虽有差别,但本质接近。可结合起来分析:

1)调节或社会适应的功能

卡兹认为,一个人对有利于满足自己需要的对象形成积极的态度,而对妨碍满足自己

需要的对象形成消极的态度。史密斯等人则认为态度可用于建立社会关系。

2)自我防御或外化的功能

卡兹认为一个人形成或改变态度是为了保护自己和自我形象免遭本人真实情形或外界严酷现实的损害。史密斯等人认为态度具有允许反应外化的功能。

3)认知或对象评估的功能

卡兹认为,形成和改变态度是为了“赋予混沌的世界以意义”,满足人们理解和支配自己所处世界的需要。史密斯等认则认为,态度的这一功能在于“事先协助估价环境中的客体或事件”。

4)价值表达的功能

卡兹认为,人们可以通过态度表达自己的内在价值观,从而获得满足。史密斯等人认为,一个人的态度反映的是他更内在的生活方式。

4.简述勒温场动力论公式及其涵义。

答:勒温的场动力论是用以下的函数关系来表述的:B=f (P·E)。

其中B为个人行为的方向和向量,P为个人的内部动力,E为环境刺激。公式表明,个人行为的方向和向量取决于环境刺激和个人内部动力的乘积。勒温把外界环境比喻为导火线,而人的需要是一种内部驱动力。

勒温把外界环境比喻为导火线,而人的需要是一种内部驱动力。人的行为决定于内部系统需要的张力于外界引线之间的相互关系。如果内部需要不强烈,那么再“强烈”的引线也没有多大意义。反之,内部需要很强烈,那微弱的导火线也会引起强烈的反响。

5.简述利用需要的策略。

答:1)树立正确的需要价值观,改变把需要分为低级与高级的不科学认识2)把握分寸,恰到好处地满足需要

3)重点发挥主导需要的作用

4)加强正面导向,化解需要冲突

6.简述公平理论的公平状态、不公平状态的公式并加以说明。

答:

上述内容可分析推导出:

A.人们对报酬是否满足在较大程度受社会比较过程的影响。即不仅受报酬绝对值的影响,而且受报酬相对值的影响(与别人作横向比较,与自己的过去作纵向比较。)

B.公平通常令人心情舒畅,焕发工作热情;不公平往往使人产生消极情绪,形成人际矛盾,影响工作积极性。

7.简述教师培训的心理意义。

答:1)满足教师的发展需要

2)激发教师的成就动机

3)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率

4)帮助教师协调人际关系

5)提升教师效能感

8.简述弗鲁姆期望理论积极意义。

答:1)揭示了人们采取行动时普遍存在的心态,即期望的激励作用,并把它与目标激励联系起来,从而扩大了人们的激励视野。

2)注重行动结果的层次分析,并提出“工具性”概念,使组织的目标与个人目标在激励中共同发挥作用。

3)把效价与期望值统一起来分析,有利于克服片面追求效价的行为。

9.请画出斯特恩的发展—控制压力组成的象限。

答:

补充(便于理解):

①发展性压力:是指强调理智活动、成就、务实精神、尊重个性完整、关心程序的条理性等

这样一些组织氛围。

②控制性压力:是指具有强烈的压抑和限制特征的组织氛围。

③斯特恩等人的研究表明,大多数公立学校都在二、四象限内,这两象限氛围相反,第二象限是理智氛围,第四象限是非理智氛围。第三象限趋向于给教师提供一种发挥主动性的氛围。第一象限学校发展压力大,控制压力大,两者性质相反,故少见。

10.简述挫伤的调治策略。

答:1)情绪发泄

情绪发泄就是给挫伤客体以发泄情绪的机会,让其内心的闷气与痛苦得以充分倾吐,使其挫伤的感觉无形消失。

2)角色扮演

角色扮演为美国心理学家莫里诺所创。具体作法是编制一心理短剧,影射受挫问题实质,让挫伤客体扮演其中角色,将自己的态度与情绪充分地表达出来。

3)积极劝诫

管理人员在处理师生员工之间的挫伤行为时,除了予以宽容外,还须提出积极的建议,使员工了解问题所在并自行修正。

4)善用赏罚

在处理挫伤行为时,亦可适当运用“论功行赏,以过行罚”的办法。“赏罚分明”是有效的管理举措之一。

三、论述题

1.论述管理方格理论的五种典型形态。

答:

管理方格理论是美国布莱克和莫顿在俄亥俄州立大学领导行为四分图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后提出的。他们把领导行为四分图的纵横坐标都分为九等分,纵横交错便形成81种领导风格的“九.九图”。

由图说明,人员定向的领导者主要关心人的问题,而任务定向的领导者主要关心工作和生产问题。领导者关心人员和关心生产的程度可以由低(1)到高(9),把人员定向和任务定向统一起来,可看到其中五种典型的形态:

(1)平庸型领导(1.1型):这种类型的领导者既不关心生产,又不关心人的情感与福利等,缺乏主见,逃避责任,与世无争,最低限度的完成任务。

(2)任务型领导(任务中心型领导,9.1型):这种类型的领导者非常关心生产,但不大关心人。他们主要借助权力等组织人们完成任务,独断专行,压制不同意见。这种领导者在短期内可能提高生产效率。但由于不关心人,不注意提高职工的士气,因而生产效率不能持久。时间一长,人们会牢骚满腹,生产效率自会下降。

(3)俱乐部型领导(城郊俱乐部型领导,1.9型):这种类型的领导者只关心人,而不大管生产。他们高度估价温暖和友好的人际关系,尽量多结友少树敌,以多方面满足人们的需要来换取人们的支持和拥戴。但这种领导行为在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生活中很难立足。因为它不利于生产效率的提高。

(4)中间型领导(中间道路型领导,5.5型):这种领导者推崇“折衷”,而不用恰当的方法解决问题。也就是在处理生产与人的需要的矛盾上,不是去寻求对生产和人都有利的优化策略,而是寻找两者可以妥协的地方,如将生产目标降到人们乐于接受的程度。因此这种领导行为虽然既要求完成必要的任务,又要求保持必要的士气,但工作效率与人们的积极性都有较大的局限性。

(5)团队型领导(9.9型):这种类型的领导者既十分关心生产,又十分关心人的因素。他们总是努力寻找解决问题的优化方法,使关心生产和关心人协调一致,统筹解决。他们的目标是使组织不断得到改善,组织中的人不断发展。这种领导行为是比较有效的,因为关心生产和关心人两个方面会相互影响,相互促进。

(就这五种形态而言,有优劣之分。布莱克和莫顿认为团队型最佳,其次是任务型,再次是中间型、俱乐部型,最差是平庸型。

2.论述阿特金森的成就动机观。

答:阿特金森认为,成就动机水平依赖于一个人对目的的评价以及达到目的的可能性的估计。(其理论特征是它可以用数量化的形式来说明,即把人的情感与认知统一起来,并用数学模式简明地表述出来。)他还提出最初的高成就动机源于孩子所在的家庭或文化群体,尤其是婴儿期。在他看来,个人追求成功的倾向(Ts)是一个多重变量的函数,可用下列公式表示:

Ts=Ms*Ps*Is

在公式中,Ms表示追求成功的动机,Ps表示成功的可能性,Is表示成功的激励值。Ps 值在0至1之间。Ps为l时,意味着主体确信取得成功。Ps为0.5时,表示成功的可能性为50%。Ps为0时,表示确信失败。

在阿特金森看来,个人在竞争时会产生两种动机:追求成就的动机和回避失败的动机。这两种动机的相对强度是不同的。成就动机比回避失败动机强的人倾向于选择做中等难度的工作,因为中等难度的工作,既存在成功的可能性,也存在足够的挑战性,能够满足个人的成就动机。回避失败动机强的人则避免做中等难度的工作,而倾向于挑选成功可能性极小的困难任务,其心态是即使不能完成任务,也是难度太大所致,并非自己无能而失败。不过他们也可能挑选容易的任务,因为在这些任务中成功的可能性很高,可以减少自己的失败恐惧心理(见图)。

3.结合实际论述如何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答:学习动机是激发个人进行学习活动、维持已引起的学习活动,并引导行为朝向一定的学习目标的一种内在过程或内部心理状态。学习动机虽然是内在的,他的产生却是可以以外在的诱因和内在的内驱力为条件的。我们可以尝试去寻找学习动机的变化规律以便提高学习效率。

(一) 加强学习目的的教育,培养成就意识

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教育,可以从个人意义入手,逐渐引起社会意义,并以社会意义支配、调节个人意义。一旦学习意义明确了,学生也就有了自觉性。从学习自觉性是学习动机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个意义上看,学习目的性明确了,学习动机也就形成了。为了使学生的学习目的、动机保持适当的水准,培养学生的成就动机是必要的。其方法可不拘一格,主要是让学生形成“要有所成就”的心态。比如在课外作业的设计中,有老师将学生的作业设计成“我会做”、“我会编”、“我会批”等板块,让学生做“适合”自己的作业,学生无论完成哪一板块的作业,都会产生一定成就意识,从而使作业动机保持在适当的水平。

(二)创设问题情境,实行启发性教学

创设情景是指需要学生开动脑筋解决有一定难度问题的学习情境。创设这种情景的关键在于把握好问题难度,以及问题的呈现方式。中等难度的问题最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中等难度问题是学生知道其一部分,并可据此推导出位置部分的问题。问题的呈现可以是提问、布置作业,可在学习前,也可在学习后。启发性教学除了要求创设问题情境外,还要在教学

方法(组织学生讨论,让学生互相启发)、课堂板书(板书内容具有启发性)、作业安排(让学生在作业过程中受到启发)等方面下功夫。

(三)更新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

集逻辑性、系统性、趣味性、新颖性于一身的教学内容与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可以使学生获得精神上的某些满足,从而进一步激发学习动机。只要在这方面动脑筋,就可以收到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成效。

(四)及时反馈学习结果,鞭策学生发愤学习

学生及时了解学习的结果,看到自己所学的知识在实际应用中的成效、解答问题的正确与错误,以及学习成绩的好坏,都可以激发自己进一步努力学习的动机。学习结果的反馈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或是鞭策学生发奋努力。但反馈一定要及时。例如教师给学生写评语,有一定等级的顺应性评语(根据学生作业的结果给与好的或坏的评价)比有等级的一般性评语(各个学生大同小异)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五)适当开展竞赛活动,有效利用奖惩手段

竞赛是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一种有效手段。但是但其消极影响不容忽视。因此要按照学生的学习水平分组竞赛以及自我竞赛,并加强思想教育。一般来说表扬、鼓励比批评惩罚更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但,如果用的过分或过多,乃至产生消极效果,如忽视学生的学习目标和骄傲等。批评与惩罚运用得当也能产生好的效果,当过多会产生不良影响,使学生自尊心和心理健康受到伤害。

(六)诱发自我调节,引导自我激励

外部激励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要诱发学生自我激励,从未形成学习动机的自我调节系统。因此要做到:首先要培养学生的自我有效感,其次要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行为进行合理的评价、判断和自我反应。再次,鼓励学生通过评价、判断、自我反应,将自我有效感和学习动机联系起来,使良好的自我有效感成为学习动机的有效调节器。

4.结合实际论述师生人际关系的特征。

答:(1)需要互补

教师和学生的联系,决定于心理上的需要。面对学生,教师有教的需要。而要满足教的需要,必须与受教育者形成功能关系。面对教师,学生有学的需要。满足求知发展的需要是大多数有较高自觉性的学生跨入校门的动因之一。正是这种互补性需要,推动着教师与学生关系的发展,使之不断紧密。

(2)交往规范

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是建立在规范性交往的基础上的。这种规范性主要来源于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学生行为规范。其核心是教师对学生关心热爱,学生对教师尊敬信赖。就前者而言,不论学生的家庭背景、智力水平如何,教师都要一视同仁,不歧视,不偏爱。就后者而言,不论教师的年龄、行呗、专长、外表如何,学生都应尊敬老师。而且,教师关爱学生的行为方式,与学生尊敬教师的行为方式都应得体。教师补课过分亲昵,甚至越轨;学生既不要过于拘谨,也不可太过放肆,甚至视失礼。可见,教师与学生的人际关系式循规蹈矩的。(3)角色多重

教师和学生的人际关系是一个大舞台,它让教师和学生扮演者多种角色。也就是说,教师与学生不仅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关系,同时也是领带者与被领导者、成熟者与未成熟者、长辈与晚辈、有知者与无知者(或知之较少者)等角色关系。这意味着教师不仅是传到、授业、解惑之师,同时是为学生生活排忧解难的人。他们有必要花费一定的时间深入学生,了解其困苦,并尽力帮助。否则及时教师业务能力再强,学生非常尊敬,但教师与学生的心理距离未必很短,也就是说,师生关系未必密切。这同时也意味着,学生除了对教师的教诲给予肯定,尊敬教师外,也应对教师给与必要的体贴和照顾,扮演好学生之外的其他角色。

四、案例分析

1.非正式群体

2.ABC理论

五、活动设计

1)要有主要的理论依据

2)设计一个具体的方案

3)对方案作出逻辑说明(原因)

学校的非正式群体

一、学校非正式群体形成的基础

(一)心理基础

学校成员心理上的共同点或相似性是学校非正式群体形成的重要基础。其主要的共同点或相似性有:

1.情趣相投

2.经验相似

3.共同目标

一些人入围非正式群体的原因之一是与其他成员有共同的欲望和目标。这些共同之处是成员相互理解、认同、支持的重要条件。

(二)时空基础

这也是学校非正式群体形成必不可少的基础。

二、学校非正式群体的类型

在进行具体描述之前,先熟悉一下国际上流行的非正式群体分类。

(一)塞利士的分类——以群体与组织的关系为根据分类

美国管理学家塞利士将非正式群体分为四种类型:

一是冷淡型,其成员有某些共同的难处,因而常显露出被极端抑制的不满和很不平衡的情绪,对组织的行为漠不关心。这大多是一些知识较少、技术较差、待遇微薄的人。他们似乎没有领袖,因此群体凝聚力很低,一般不会对组织施加压力。但在适当的场合,他们可能会大发牢骚。

二是乖僻型,其行为前后不能协调一致,有时与管理者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有时却突然爆发反叛行为。这种群体的成员大多是一起工作的半技术性人员。这种非正式群体有领袖,而且领袖往往比较独断。

三是策略型,其行为有良好的计划性。其大多数成员从事判断性工作,而且是单独操作。他们的待遇也比前两类优厚。他们往往对管理者施加连续而持久的压力,且行动一致,故容易达成他们所期望的目标。这种非正式群体具有较高的向心力,其领袖由成员中极具影响力的核心成员担任。

四是保守型,其成员大多知识渊博、技术高超,处于重要的学术或技术岗位,生活无忧无虑,他们有很强的自信心和稳定性,如果投有特殊的原因,不会向管理者施加压力。但实际上,管理者认为这种非正式群体成员颇难应付。把四种类型联系起来看,塞利士主要是以非正式群体与组织是否保持良好关系为线索分类的。

(二)道尔顿的分类——以群体成员间的关系为根据分类

管理学家道尔顿将非正式群体分为三类:

一是垂直型,其成员具有上下级关系,如学校领导和普通教师、学生形成的非正式群

体。此种非正式群体可再分为共栖型与寄生型两种。所谓共栖型是指其成员具有较高的依赖性,领导尽量偏袒下属,给予方便与好处,以建立感情,其目的无非是笼络人心,巩固自己在组织中的地位。至于其下属,多抱知恩图报的态度,以答谢领导的多方关怀与照顾,于是不惜牺牲自己利益,为之效力奔命。可见,其成员的关系是互惠的。所谓寄生型即成员之间的关系是片面的依赖关系,如领导尽力袒护下级,维护其利益,而下属只知享受却不尽义务,或者与之相反,下级极力讨好领导,而领导却很少关照下级。

二是水平型,其成员的社会地位大体是同一层次的。如校领导层的或教师层的或工人层的非正式群体。如果深入研究,可发现这种非正式群体亦包括两类更小的群体:防卫型与进取型。所谓防卫型是其成员因面临共同的危机或威胁而走到一起的。例如,学校要对教学质量组织评估,要检查实验室的工作情况等,并以之为评定教学人员职称的根据少部分工作不过硬的人联合起来进行抵制。因此,这种非正式群体凝聚力随危机严重而增强,亦随危机的解除而降低,甚至非正式群体的本身解体。当然,这种非正式群体的影响是非常有限的。因为来自组织的压力以及垂直型非正式组织的行动,会阻止其影响的扩散。所谓进取型,即其成员采取有效的积极行动,而不像防卫型那样消极抵制。进取型的成员往往来自同一层次的不同单位,主要靠才华与能力、团结精神等去努力打破不合理与不公平的特权现象,或者争取自己的合法权益。

三是随意型。其成员来自组织的各个部门或单位,彼此亲密交往,互相排忧解难,主要满足友情的需要。这种非正式群体通常没有明确的月标,不会对组织提出什么要求。综上所述,可以看出道尔顿的分类主要以非正式群体成员间的关系为依据。

(三)里维斯的分类——以连接成员间的纽带为根据

心理学家里维斯将非正式群体分为五类:

一是友谊群体

二是嗜好群体

三是工作群体

四是自卫群体

五是互利群体

(四)以性质为根据的分类

以性质为根据,可将非正式群体分为积极型、中间型,和消极型。

积极型是一种亲组织的非正式群体(这里把组织及其目标看成是进步的、合理的)。其目标与组织目标完全一致或基本一致。其活动对组织有促进作用。如学生自发组织的自学小组、科技活动小组等。

中间型是与组织若即若离的非正式群体。其活动与组织的目标有时一致,有时相背。对组织既无害处也无助益。如学校职工中既不与组织唱反调,也不为组织排难解忧的“同乡会”等。

消极型是与组织的发展有一定磨擦的非正式群体。其目标与组织目标不一致,其活动对组织产生消极影响。例如与组织闹对立的小群体,违法犯罪小团伙等。

(五)以群体成员的关系和群体性质为根据

1.紧密而积极型(A型)

2.松散而积极型(B型)

3.松散而消极型(C型)

4.紧密而消极型(D型)

5.中间型(E型)

三、学校非正式群体的基本特征

(一)成员感情比较融洽

(二)共同活动相对协调

(三)内部结构相对稳定

(四)彼此沟通快速有力

四、学校非正式群体的作用

(一)学校非正式群体对成员个人的作用

1。补偿作用

2.控制作用

3.同化作用

4.激励作用

(二)学校非正式群体对组织的作用

1.积极作用

参照作用

辅助作用

2.消极作用

抵制变革

传播谣言

结群谋私

五、学校非正式群体的利用

(一)正确认识非正式群体

传统学校管理对非正式群体存在偏见,表现为:一是不能正确认识非正式群体的性质,实事求是地区分积极型、中间型与消极性非正式群体,而是笼统地将这些群体看作是与组织和正式群体闹别扭的小帮派、小团伙等,因而采取分化、瓦解、取缔、禁止的办法对待。二是不闻不问,放任自流,让其自生自灭。而一旦出了问题,又小题大做,严厉处置。因此,非正式群体中存在的积极型被破坏了,而消极性有时反而增长。因为惩罚刺激了某些非正式群体成员的反抗情绪。可见这些看法和做法都不利于发挥非正式群体在学校生活中的积极作用,必须改进。改进的大致方向是,要具体分析非正式群体的形成原因、行为方式、正负功能等,然后分别对待。

(二)分类对待非正式群体

(1)对积极性非正式群体应保护、利用,促其成长。

主要是利用其人和活动两个活动。利用其人,主要是给其核心人物授权,让其帮助或代替组织管理人员开展某些活动,做成员的政治思想工作灯。利用其活动,主要是将其成功的做法加以肯定和推广,让其他人加以仿效。

还应关心它,促进其成长。在这方面,要了解其成员的需要与动机,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尤其要帮助他们构想自己所在非正式群体的未来,以便更好地配合学校工作。(2)对中间型非正式群体应坚持正面引导、热情帮助的方针。

一方面,要注意联络其成员的感情,给他们一充分的信任,并在理论上加以开导。另一方面,要充分肯定其可取之处,并使其可取之处逐步扩大。在其积极因素不断发展的同时,有意识地引导其目标与组织的目标靠拢。

(3)对消极性非正式群体应尽力教育、改造,使其迅速转化,对转化确实有困难的,可采用解体等方法处理。

对大多数消极非正式群体,要耐心教育,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要注意转化点时间的选择要准确,这样效果才更加明显。转化点是多样的,有精神的、物质的、活动的,要具体分析非正式群体的情况,有针对性的确定转化点。当然,有的消极非正式群体积习甚深,正面教育可能难以奏效,则可采用如下方法对待:一是暗示警告术,二是重组关系术,

三是工作轮换术。四是有意迫调术。

ABC理论

这是由美国心理学家艾利斯创立的。其基本观点是,挫伤是否引起人们的情绪恶化,不在于挫伤本身,而在于人对挫伤的不合理认识。A指诱发性事件,即挫伤本身。B指人对挫伤产生的认识和信念,即他对这一事件的想法、解释和评价。C指在特定情境中,个体的情绪反应及行为。

通常人们认为情绪及行为反应是直接由诱发性事件引起,即A引起C。但ABC理论认为,诱发性事件(A)只是引起情绪及行为反应(C)的间接原因,人们对诱发性事件的确良看法、解释等(B)才是引起人的情绪及行为反应(C)的更直接原因。在艾利斯看来,人既是理性的,又是非理性的,人对挫伤不适当的反应,来源于自身不合逻辑或不合理性的思考,即不合理的信念。如果人们坚持某些不合理的信念,长期处于不良情绪状态中,最终会导致情绪障碍的发生。反之,便可以减少或消除不当的挫伤反应。

ABC理论突出了认知对挫伤反应的重要影响,是有积极意义的。但它似乎也有“取其一点,不计其余”的缺点。

学前心理学(陈帼眉-)详细资料整理

第一章学前儿童心理学的对象和任务 第一节学前儿童心理学的对象 学前儿童心理学是研究从初生到入学前儿童心理发展规律的科学。 一、学前儿童心理学的年龄范围 成熟期:0—18岁 学前时期:0—6岁 二、学前儿童心理学的内容 (一)个体心理的发生 1、学前阶段是各种心理活动发生的开端。 2、研究个体心理的发生,是学前儿童心理学的重要内容。 (二)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 1、发展过程:从简单,具体,被动,零乱朝着较复杂,抽象,主动和成体系的方向发展。 2、发展过程并非孤立进行,受遗传,环境,以及其他因素影响。 (三)学前时期心理过程和个性发展 1、服从于儿童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 2、同时也具有各自的特点和具体规律 三、学前儿童心理学与有关学科的区别和关系 (一)发展心理学(年龄心理学)是研究个体从出生到成熟时期的心理发展。 1、主要研究对象:儿童心理的发展(学前儿童心理学,小学生心理学,青年心理学等) 2、心理的发生发展包括:动物心理学(比较心理学)与民族心理学(原始人类的心理) 3、学前儿童心理学是发展心理学的一支内容最为充实的分支或组成部分。 (二)普通心理学是研究人类心理活动的一般规律的科学。 1、学习学前儿童心理学是以普通心理学为依据和基础。 2、学前儿童心理学的研究资料和成果可以丰富和促进普通心理学的研究。 (三)学前教育学是研究学前儿童教育的规律的科学。 1、研究学前儿童心理的发生发展,必须了解学前教育学。 2、学前儿童心理学的研究是学前教育学提出理论和实际资料的依据。 (四)儿童解剖生理学是研究儿童身体结构和技能的发育的科学。 1、儿童解剖生理学是研究学前儿童心理学的前提。 2、心理是脑的机能,儿童生理解剖学是研究学前儿童心理学的知识依据 (五)辩证唯物主义哲学是揭示自然、社会和思维现象的最普遍的规律的科学。 1、学前儿童心理学的研究离不开一定的哲学思想指导。 2、学前儿童心理学又为辩证唯物主义提供科学依据。 第二节学前儿童心理学的任务和意义 一、学前儿童心理学的任务 1、第一个任务是:揭示儿童心理变化的基本规律。 2、第二个任务是:解释从初生到入学前儿童心理的变化。 二、研究学前儿童心理学的意义 (一)学前儿童心理学的理论意义 1、学前儿童心理学可以为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提供科学依据。 2、学前儿童心理学有助于丰富和充实心理学的一般理论。 (二)学前儿童心理学的实践意义 1、社会实践的需要是儿童心理学产生的根源。 ·儿童心理学产生于19世纪后半期,一般以1882年德国生理和心理学家蒲莱尔的《儿童的心理》一书的出版为标志。 2、学前儿童心理学必须为实践服务。

自考管理心理学串讲笔记十三范文

自考《管理心理学》串讲笔记十三 第三节职业倦怠、心理压力、情商管理与EAP 一、职业倦怠与心理压力 1、职业倦怠与心理压力的概念 ★职业倦怠:个体因不能有效地缓解工作压力或妥善处理工作中的挫折所形成的一种情绪衰竭、人格解体(分离)、个人成就感下降、身心疲惫的综合症状。 它是一种由工作与职业引发的“心理枯竭”现象,是上班族在工作的重压之下所体验到的身心疲惫、能量被耗尽的感觉,这和肉体的疲倦劳累是不一样的,而是缘自心理的疲乏。 职业倦怠的特征表现:工作满意度低、工作热情和兴趣的丧失,以及情感的疏离、冷漠与人格解体等。 职业倦怠与心理压力有关。压力与心理紧张、应激是同义语。 当人们认知到威胁或者无法应付的危险、挫折与紧急情境时,所产生的生理、心理(精神与情绪)、行为上的体验、感受和紧张反应就是很强的心理压力或应激。 2、职业倦怠与心理压力的原因 (1)马斯勒奇:职业倦怠的工作匹配理论。 (2)紧张状态的交互作用理论。 (3)某些人格特质会让人陷入工作压力饱受煎熬。 (4)罗宾斯:压力理论模型。潜在压力源:环境因素、组织因素、个人因素。 这些因素是否导致员工压力感的形成,依赖于个体之间的差异性(经验、态度、价值观、人格等) 压力反应包括生理症状、心理症状和行为反应。 3、职业倦怠与心理压力的缓解 (1)改变产生职业倦怠的应激源。 (2)提升自我效能感水平,改善自我的应激能力。

(3)重视情商管理,建立EAP系统,开展员工帮助计划。 二、情商管理 1、情商的概念 ★Salovery&Mayer(1990):情商(EQ)是个体控制和调节自身情绪体验的能力。 正确的EQ管理理念是用科学的、人性的态度和技巧来管理人们的情绪,善于应用情绪带来的正面价值与意义来帮助人们在工作中获得成功。 EQ包括五个方面:①对自身情绪的认识能力;②调控与管理自己情绪的能力;③认识他人情绪的能力;④调控与管理他人情绪的能力;⑤协调与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 这样,情商(情绪智力)就包括:自我意识、自我控制和自我激励能力。 移情能力(理解别人情感,根据别人的情绪反应来待人接物)。 社交技巧。 2、情商管理与情绪调节 ★情商管理: 首先,要以情商来提升领导者的亲和力、影响力和领导力。 其次,领导要重视提升全员的情商水平,协调人际关系,营造和谐团队与组织气氛,以情商来促进团队与组织的绩效。 再次,要将EAP服务系统的建立完善与情商的管理紧密联系起来。 情绪调节的基本过程包括: ①生理调节②情绪体验的调节③行为调节④认知调节⑤和谐人际关系的调节 3、消极情绪调控的具体方法 首先,认识到思维(认知)方式是负面情绪产生的一个重要根源。发现自己身上存在的不合理信念。 其次,改变不合理的思维(认知)方式。 根据不同的负面情绪体验,采用多种具体方法来调节不良情绪。

★精品★自考《学校心理学》学习笔记

★精品★自考《学校心理学》学习笔记 选择填空类 ★ ★ ★ ★学校心理学家的首要角色是:心理卫生的保健者 ★ ★ ★ ★学校心理学从其产生到发展,理论年中心一直在:美国 ★ 系统方法的出发点和首要特征是整体性 ★ ★学校心理学的起源时间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 ★ 学校心理学服务出现的准确时间是:1896年 ★ ★ ★ 学校心理学在美国得到全国性承认的时间是:1969年 ★ ★ ★被认为是第一个拥有学校心理学家职位的心理学家是:格赛尔 ★ ★ ★ 被称为临床和学校心理学之父的心理学家是:威特默 ★被称为1899年儿童研究运动之父的心理学家是:霍尔 ★ ★ ★ 按照学校心理学的发展历程,可以将之划分为:四个阶段 ★ 按照学校心理学发展历程,学校心理学的发展期经历的年代是:1940-1969年 ★ 促进学校心理学事业发展的塞耶会议的召开时间是:1945年 ★ 学校心理学第一次以心理学家分会的形式达到全美性的统一组织1945年 ★ 美国开始颁发学校心理学家证书的时间是:1945年 ★ ★在危机期问题的讨论上,心理学家何林渥斯将青少年期描述为:心理断乳期霍尔将青少年期描述为疾风怒涛 ★ ★ ★ 根据布朗芬布伦纳的四系统观同伴群体属于儿童生态环境中的:微观系统 ★ 父母的职业特点属于儿童生态环境中的:外部系统 ★ ★ 儿童成长所处的社会环境及其意识形态是一种:宏观系统 ★ ★ 以下哪些课题属于学校心理学家的研究范围:儿童多动症矫治的研究,青少年抽烟问题的研究,离异子女心理特点的研究 ★ 《韦氏儿童智力量表》中包含:12个分测验 ★ ★ ★《韦氏儿童智力量表》的适用对象的年龄为:6-16岁 ★ 《中国比纳测验》适用的被试年龄为:2-18岁 ★ ★ 瑞文标准推理测验共有多少张图案组成:60张 ★ 美国学校心理学会是美国心理学会的:第16个分会 ★ 从心理过程障碍说的病理机制假设出发而设计的学习障碍干预方法是:神经系统功能训练 ★ ★ 以下哪种矫正模式对有学习障碍的儿童进行感觉统合训练:神经系统功能训练模式 ★ 根据儿童是否知道如何表现某种技能,以及情绪唤醒反应的出现与否,可将社会技能问题划分为:四种类型 ★ ★一小学生上课扰乱课堂,教师将他带入隔壁的空房间,一人坐5分钟,然后再让他回到教室,这时教师使用的行为矫正方法是:暂停 ★有些孩子做家庭作业时,总要开电视、听听音响,摆摆小玩具,为了改变这种不良学习习惯,将电视音响玩具等从孩子做功课的房间搬走的方法是:排除 ★ ★ ★一小学生上课扰乱课堂,教师和同学们对他的行为不予理睬,就当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以使他安静下来,这时教师使用的行为矫正方法是:消退 ★ 从测验的方式分,常见的心理测验可以分为:个别测验和团体测验 ★ ★ 智力测验及人格测验是按照哪类测验标准划分?测验功能 ★ ★下列哪种研究设计不属于发展性研究:时间序列研究 ★如果要对儿童表现出的攻击行为施加干预研究,最尝试用的研究设计是:时间序列设计 ★ ★ ★在学校心理学的研究中,最常用到的准实验研究设计方式是:时间序列研究 ★ 学校心理咨询的时间一般规定为:50分钟左右 ★ 电话咨询原则上限定为:30分钟

心理学考试复习资料

一、情绪情感概述 (一)情绪情感的概念 1、定义 ?情绪与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满足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 ?情绪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与需要之间的关系的反映。 情绪与情感的区别: (1)情绪与情感的产生基础不同 情绪更多是与生理需要满足与否相联系的心理活动,而情感则是与社会性需要满足与否相联系的心理活动。 (2)情绪与情感的表现形式不同 ?情绪具有较大的情景性、暂时性、冲动性和外显性。 ?情感具有较大的稳定性、深刻性、持久性和内隐性。 (3)情绪与情感发生、发展的时间不同 ?就人类个体而言,情绪发展在先,情感体验产生于后。 情绪与情感的联系 (1)情绪是情感的基础,情感离不开情绪。 (2)对人类而言,情绪离不开情感,情绪表现受已形成的情感的影响。 3、情绪与情感的功能 (1)信号功能 (2)感染功能 (3)调节功能 (二)情绪与情感的机体变化 1、机体内部的生理变化 2、机体外部的表情变化 ?表情指情绪情感的外部表现,包括: ?面部表情 ?身段表情 ?言语表情 二、情绪与情感体验 (一)情绪的强度 (二)情绪的紧张度 (三)情绪的快感度 (四)情绪的复杂度 三、情绪与情感的种类 (一)情绪的种类 1、心境 ?心境是一种带有渲染作用的,比较持久而微弱的,影响人的整个精神生活的情绪状态。 ?心境的特点:弥散性 2、激情 ?激情是一种强烈的、短暂的、爆发式的情绪状态。 ?激情状态下往往会出现“意识狭窄”现象。 3、应激 ?应激是出乎意料的紧张情况下所引起的情绪状态。 ?应激状态下个体的身体机能将得到极大的激发。 ?频繁的应激容易破坏身体的免疫机能,影响身体健康。 心理视窗——应激的影响 ?霍姆斯和瑞(Holmes&Rahe,1967)编制了一个应激评定量表。这个量表指出大量应激由43种不同的经历 造成。 ?霍姆斯和瑞把一年中个人所受应激事件的总和150或更高的值定为生活转折点。如果这年的生活事件变化

大学教育心理学复习资料整理_(完整版)

教育心理学复习资料 (因为是A、B卷随机抽来考,所以知识点超级多) 第一章 1.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教育过程中的心理现象与规律,包括受教育者的各种心理现象及其变化和发展的规律,以及教育者如何通过这些规律对受教育者进行有效的教育。 2.桑代克在1903年著《教育心理学》一书,标志着当代教育心理学的诞生。 3.教育心理学的实证研究方法: (1)相关研究:主要用于探讨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并根据这种关系就研究对象的特征和行为作出解释和预测。 (2)因果研究:主要用于探讨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是教育心理学中最重要的研究方法)——一般通过实验法来进行因果研究。 第二章(整章都是重点,有关联的知识点都有,避免遇到灵活运用的题目,所以容较多) 第一节:学习概述 1.学习的概念:学习是个体在特定情境下由于练习或反复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比较持久的变化。A,学习是人与动物共有的普遍现象。B,学习是有机体后天习得经验的过程。C,学习表现为个体行为由于经验而发生的较稳定的变化。 2.学习的类别: A,按学习结果划分:(加涅)言语信息、智力技能、认知策略、态度的学习、动作技能。B,按学习性质划分:(奥苏贝尔)接受学习—发现学习;机械学习—有意义学习(详见第三节:认知派学习理论) 第二节: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1.桑代克(试误—联结) 学习遵循三条重要的学习原则: A准备律:指学习者在学习开始时的预备定势。 B.练习律:指联结的频率决定联结的强度。 C.效果律:指的是动作在情境中跟随满意的变化,则动作的重复的可能性将增加;反之,动作在情境中跟随不满意的变化,则动作的重复的可能性将减少。(与斯金纳的强化与惩罚有一定联系) 2.巴普洛夫(经典性条件作用理论) 狗分泌唾液实验:无条件刺激——无条件作用 条件刺激——条件作用 3.华生(经典性条件学习理论) ——有机体的学习就是通过经典性条件作用的建立,形成刺激与反应之间联结的过程。提出S—R模式。 “恐惧形成”实验 学习的消退律和学习的泛化和分化律。(与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的泛化和分化进行区别)

管理心理学复习资料

管理心理学复习资料 发展历史 1、以泰勒为代表的古典管理心理学阶段:以工作效率为中心;人性观:经济人假设 2、以霍桑试验开始的行为管理心理学阶段:以人为中心;人性观:社会人假设 3、现代管理心理学阶段:以现代管理理论为理论基础,以人为研究中心;人性观:自我实现人—复杂人—文化人—决策人 管理心理学面临的挑战 (一)经济全球化(二)劳动力的改变——多样化(三)新型的雇佣关系(四)信息技术与知识经济(五)团队化(六)商业伦理的变化我国管理心理学存在的问题:理论的西方化、学院化、滞后化、抽象化 人性论 一、“经济人”的假设与X理论 “经济人”也叫“理性经济人”,又称“实利人”,认为人的本性是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其工作动机就是为了获得经济报酬。 X理论基本观点: ①多数人天生是懒惰的,他们尽可能逃避工作; ②多数人都没有雄心大志,不愿负任何责任,甘愿受别人的指导; ③多数人的个人目标与组织的目标相矛盾,必须用强制、惩罚的办法才能迫使他们为达到组织的目标而工作; ④多数人干工作是为了满足基本的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只有金钱和地位才能鼓励他们努力工作; ⑤人大致可以分为两类,多数人都是符合上述设想的人;另一类人是能够自己鼓励自己、克制感情冲动的人,这些人应负起管理的责任。 相应的管理措施 ①采用任务管理的方式。管理工作的重点是完成任务、提高生产效率,不考虑人的感情和责任。 ②管理工作只是少数人的事,与广大工人群众无关。工人的主要任务是听从管理者的指挥。 ③实施明确的奖惩制度。“胡萝卜加大棒”的奖惩政策-在奖励制度方面,主要用金钱来刺激工人生产的积极性;对消极怠工者采用严厉的惩罚措施。 二、“社会人”假设和人群关系理论 社会人假设认为,人的最大动机是社会需求,只有满足了人的社会需求,才能对人有最大的激励作用。人们在工作中得到的物质利益对于调动生产积极性只有次要意义。 社会人假设基本观点 ①人是社会人。人类不只追求金钱、物质,社会需求是人类行为的基本激励因素。 ②“以人际关系为中心”的管理。生产效率的提高和降低主要取决于职工的“士气”而不是传统意义上提到的工作方法和工作条件。士气取决于家庭和社会生活,以及企业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③重视“非正式群体”。个体对团队意识比对经济报酬更重视,非正式群体影响成员的行为。 ④公司上司的领导方式要有相应的改变,建立新型的领导方式。 相应的管理措施 ①管理人员不应只注意完成生产任务,而应把注意的重点放在关心人、满足人的需要上。

犯罪心理学考试复习资料(汇总版)

犯罪心理学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 1.犯罪心理:犯罪心理是影响和支配犯罪人实施犯罪行为的各种心理因素的总称。 2.初犯:是相对累犯而言的犯罪人类型,是指具有犯罪心理发生、发展的复杂过程和激烈的犯罪动机斗争过程的第一次违法犯罪者。 3.投射作用:是个人将自己具有的不良性格、观念、欲望、态度等转移到别人身上,认为别人同样具有这些特征的一种防御机制。 4.意志过程:下定决心,克服困难的心理过程便是意志过程 5.犯罪心理的内化机制:是从吸收客观环境中的消极因素到形成主体犯罪心理的过程和规律 6.犯罪心理的外化机制:由犯罪心理的整合到发动犯罪行为的过程和规律 7.防御机制:是个体为了消除由心理冲突或挫折所引起的焦虑,维护和恢复心理平衡而采取的一种自我保护的方法 8.天生犯罪论:龙勃罗梭以惯犯和重大犯罪者为研究对象,并通过解剖罪犯的头盖骨及身体各部位的研究,发现罪犯与正常人在生理构成上有很大不同,罪犯在生理上表现出一种返祖现象,以此提出了天生犯罪论。 9.虞犯:有犯罪征兆者(虞犯),即最有可能犯罪的人 10.情感过程:人们在认识客观事物时,总是伴随着喜、怒、哀、乐、惧、欲等情绪或情感体验,并根据自己或社会的需要采取亲近还是疏远的态度的过程 11.挫折攻击论:当人的一个动机、行为遭到挫折后,就会产生攻击和侵犯性反应,从而引起犯罪。 12.心理状态:是指人在一定时间内心理活动的综合表现。 13.事实的犯罪行为:是指没有达到刑事责任年龄的人和是精神病患者所实施的犯罪行为。 14.犯罪心理学:运用心理学的基本原理研究犯罪主体的心理和行为的一门学科 15.心理过程:心理现象的动态表现形式 16.个性心理:心理现象的静态表现形式 17、自卑感论:人具有保护自己、追求优越的本能,的权利欲,当这种欲望得不到满足时,就会形成自卑感。 18、偶犯:指那些存在不良心理因素,在某种情境出现时发生犯罪行为的个体

认知心理学整理资料

第一章概述 1、认知的定义 Neisser的定义:感觉输入的变换、减少、解释、贮存、恢复和使用等所有过程。 认知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它包括知觉、注意、记忆、推理、决策等心理活动。 2、认知心理学的来源:(框架) 内省主义、行为主义、格式塔心理学、发生认识论、认知革命。 3、认知心理学发展趋势:P13 +核心观点 信息加工取向:大脑是一个通用符号加工系统,通过对符号的表征和加工而实现认知的功能。联结主义取向:以“心理活动像大脑”为原则,以并行分布加工和神经系统网络化结构为基本观点,将认知系统看作是简单而大量的加工单元的联结网络。 生态学取向:强调人与环境的动态交互过程。强调人的生活经验和生活历史的作用,主张在现实环境中研究人的心理和行为,重视社会文化背景与认知之间的关系,研究人的现实行为和自然发生的心理过程。 4、认知神经科学的研究领域: 大脑认知功能模块化、意识与无意识的脑机制、学习记忆的脑机制、个体差异与发展的认知精神科学基础、多种脑成像技术的综合应用。 其研究方法: 事件相关电位(ERP):由于大脑不同区域在进行不同认知活动时会有不同的活动,所产生的电位变化在头皮上的强度以及分布情形也会有所不同。当呈现某种刺激时,大脑某些区域便会对这种刺激产生特定反应,此时的脑电波称为erp。 P300,反映在注意基础上的理解、判别等认知过程。 N400,与语义分析有关,反映大脑对语言的认知加工过程。 脑成像:FMRI功能性磁共振成像。原理:BOLD效应(基于神经元功能活动对局部氧耗量和脑血流影响程度不匹配可以导致局部磁场性质变化的原理)。 第二章注意过程 1.注意的理论: 主要关注注意的能量理论和注意的特征整合理论。过滤器、衰减、后期选择理论看一看。①、注意的能量理论(核心观点+如何分配资源) 认知资源是有限的,但资源的数量不是完全固定的,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个体的唤醒水平。唤醒水平越高,资源量越多;但当唤醒水平达到一定标准时,可利用的资源量将随唤醒的增加而减。 刺激的识别过程需要若干资源,刺激越复杂,需要的资源就越多。 资源的分配: 分配策略较灵活,可以把有限的资源转移到重要的刺激上,也可以进行改变以适应新异刺激的需要。刺激的分配还受当前意愿和长期意向的影响。 ②、注意的特征整合理论(重要) 特征整合理论着眼于注意的整合功能,将注意与知觉的内部过程结合起来。 客体知觉过程分为早期的前注意和特征整合两个阶段。(两个阶段是如何加工的?) 2.注意的加工方式: 分为控制性加工和自动加工。 控制性加工:需应用注意、容量有限、受人有意识地控制; 自动加工:无需应用注意、没有一定的容量限制、不受人的意识控制。

《管理心理学》复习资料-名词解释50个.doc

组织变革:所谓组织变革是指通过对组织的结构进行调整修正,使其适应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的过程。 组织发展:所谓组织发展是指运用组织行为学的理论和方法,对组织进行有计划的、系统的改革,以便促使整个组织更新和发展的过程,其目的在于提高组织的效能。 绩效考核:所谓绩效考核是对组织或个人的工作成绩和效果进行全面的考察与核定的程序、方式、方法的总称。 组织形象战略:所谓组织形象战略是“将企业经营理念和个性性质,通常统一的视觉设计加以整和传达,使公众产生一致认同感和价值观,从而创造最佳经营环境的一种商品经营之道”。 家族主义:所谓家族主义就是把家庭的伦理道德移植到集团中,而企业管理活动的目的和行为又都是为了保持集团的协调、维护集团的利益、充分发挥集团的力量 组织文化:所谓组织文化是在长期的生存和发展中所形成的,为本组织所特有的,且为组织多数成员共同遵循的最高目标、价值标准、基本信念和行为规范等的总和及其在组织活动中的反映。 组织设计:所谓组织设计是指对组织活动和组织结构的设计过程,是把任务、责任、权力的利益进行有效组合和协调的活动。 环境:所谓环境是指外部的竟争、购销状况与市场需求,也包括整个社会文化背景的要求与影响。 组织的目标:所谓组织的目标是在企业管理中,目标可能是外界实在的对象,也可能是理想的或精神的对象。

组织:所谓组织是一个有共同目标和一定边界的社会实体和活动过程及活动系统。 决策:所谓决策就是作出决定,是人们在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寻找并实现某种最优化预定目标的活动。 管理坐标图:所谓管理坐标图是一种采用图示和量表方式来衡量一个企业领导人的管理方式 领导:所谓领导是对群体或个体施加心理影响,使之努力实现组织目标并与环境保持一致的过程。而施加心理也许的人是领导。 人际关系:所谓人际关系,管理心理学则认为,它是组织环境中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和联系。它既包括心理关系,也包括行为关系。它是一群相互认同、情感相互包容、行为相互近似的人与人之间联结成的关系。 沟通:所谓沟通,就是信息交流,它可以是通讯工具之间的信息交流, 如电报、电话等。 信息沟通:所谓信息沟通,是指在管理中发生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或群体,通过一定的联络渠道,传递和交换各自的意见、观点、思想、情感与愿望,从而达到相互了解、相互认识的过程。 群体凝聚力:所谓群体凝聚力或称群体内聚力,是指群体对其成员的吸引力,以及群体成员之间的相互吸引力两个方面。 集体主义自决:所谓集体主义自决指的是以集体主义思想为指导,对群体的意见经过独立分析后所作出行为反应。 群体压力:所谓群体压力,是指当一个人在群体中与多数人的意见或行为不一致时,所感受到的心理压力。

自考管理心理学必过秘籍

管理心理学(00163)必过秘籍 1.在管理的职能中,对组织实际工作与运行活动状态偏离预定计划于目标时的监督,纠正与调整是指(A)1-40 A.控制职能 B.计划职能 C.协调职能 D.组织职能 管理是组织中的管理者通过计划,组织,指挥,控制,激励等职能来协调他人的活动,有效使用人力,物力,财力,信息,工具,科技等各种资源,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 管理的职能: 1.管理的具体职能: 1.计划 2.组织 3.指挥 4.控制 5.协调 2.管理的现代职能: 1.信息 2.决策

3.激励 4.研究,发展与开拓创新 管理的目的:是充分利用企业的一切资源,完成企业的各项目标与任务,取得最好的效率与效益,并维持企业,组织和成员持续,稳定的发展。 2.因其对工业心理学创立所起的作用,被后人誉为“工业心理学之父”的是(D)1-54 A.斯科特 B.梅奥 C.冯特 D.闵斯特伯格 闵斯特伯格因其对工业心理学创立所起的作用,被后人誉为“工业心理学之父” 最早进行心理学技术学研究的是冯特的学生闵斯特伯格。 霍桑实验的的步骤: 1.第一阶段是1924-1927年进行的工作物理环境实验,这是霍桑实验的先导 2.第二阶段是1927-1932年进行的职工福利措施实验 3.第三阶段是1928-1930年进行的态度和意见调查 4.第四阶段是1930-1932年进行的团体行为的观察研究 系统管理学派认为企业的子系统包括: 1.信息处理系统

2.传感系统 3.决策系统 4.加工系统 5.控制系统 厄威克八项原则的内容: 1.目标原则 2.相符原则 3.职责原则 4.组织阶层原则 5.控制广度原则 6.专业化原则 7.协调原则 8.明确性原则 3.管理心理学的具体研究方法主要包括实验法、问卷法、测验法、个案研究法和(C)1-59 A.数理分析法 B.逻辑判断法 C.观察法 D.经济分析法

内蒙古教师资格证考试资料整理-简答论述(教育心理学)

心理学的发展趋势 1.转变教学观念,关注教与学两方面的心理问题; 2.关注影响教育的社会心理因素; 3.注重实际教学中各种策略和元认知的研究。 教育心理学的实践作用: 1、帮助教师准确的了解问题; 2、为实际教学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 3、帮助教师预测并干预学生; 4、帮助教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研究。 中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及意义: 中学生心理发展呈现出特定阶段的特征,在这一阶段内,认知发展、观察力发展、记忆力发展、情感发展、社会性发展等各方面各有自己的特点。教育工作者要想取得预期的效果,必须了解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以及个别差异,从而使教育活动与学生心理发展特点相适应,才能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教育心理学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发挥的作用: 教育心理学不仅能够给新课程改革提供科学理论上的指导,而且能够为解决新课程改革中遇到的问题提供研究方法上的指导。1、科学理论上的指导:a.为教育现象解释与研究提供不同于传统常识的新观点;b.为课堂教学提供理论性指导; c.帮助教师分析、预测并干预学生的行为。2、研究方法上的指导作用:a.帮助教师应用研究的方法来了解问题;b.帮助教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创造性的、持续性的研究。 教育心理学的概念: 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学校情境中教与学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它是应用心理学的一种,是心理学与教育学的交叉学科。教育心理学拥有自身独特的研究课题,那就是如何学、如何教以及学与教之间的相互作用。具体而言,教育心理学旨在理解学生的学习心理,如学习的实质、动机、过程与条件等,以及根据这些理解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如学习资源的利用、学习活动的安排、师生互动过程的设

计与学习过程的管理等,从而促进学生的学习。 学生对学与教过程的影响: 1、群体差异,包括年龄、性别和社会文化差异等。以年龄差异为例,年龄差异主要体现为思维水平的差异。 2、个体差异,包括先前知识基础、学习方式、智力水平、兴趣和需要等差异。他们是所有学习和教学的重要内在条件。 智力的个体差异: 表现在三个方面:1.发展水平上的差异,不同的人所能达到的最高水平有所不同。 2、结构差异,即智力在组成方式上有所不同。3.早晚差异,有人“少年早慧”,有人“大器晚成”。 学校教育对智力的影响: 智力差异既有先天遗传因素的影响,又有后天的生活环境、教育和实践活动等因素的影响,还有个体的主观努力的影响。在后天的影响因素中,学校教育在能力发展中起主导作用。因此,开发学生的智力就成为当前的一个重要任务。学校通过以下途径可以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及时进行早期教育;通过教学全面发展学生的智力;在科技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中开发学生的智力等。 青少年时期个性的发展: 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意志方面。中学生的意志特征主要体现在是否遵纪守法(自觉性);有无自制力;对学习、工作的坚持性程度以及胆量的大小上。一般来讲,初中生的意志是不稳定的,特别是克服困难的毅力不够;到了高中,学生的意志力才日趋稳定。2、情感方面。就情感的强度、稳定性、持久性及主导情感来说,初中生情绪变化很大,易冲动,情感和爱好都还不够稳定,因而缺乏持久性;到了高中,情感特征基本定型。3、理智方面。学生的智力差异主要表现在思维的类型上以及智力品质上。一般来说,初中生处于发展兴趣爱好、培养智能的最活跃时期;而高中生处于理智特征的成熟期,亦即思维的成熟期。

-《基础心理学》复习资料(重点)

《基础心理学》(专升本参考复习资料) 第一章 一、填空题 1、科学心理学诞生于1879年,其标志是德国的心理学家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创办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 2、我国学者多认为人的最基本的心理过程包括:认知过程、情绪情感过程、意志过程。 3、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具体来说是研究人的人的行为和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 4、人格主要体现在心理动力和心理特征两个方面。 5、心理学的主要目标是对人的行为和心理现象进行描述心理现象、解释心理现象、预测心理现象和调节与控制心理现象。 6. 人脑是心理活动的主要物质基础。 7.分化抑制使有机体能够对外界环境进行精细分析,并做出准确反应。 8自我意识是指人对自身以及对自己与客观环境关系的觉察与认识。 9知觉的基本特征(或者说规律)主要有知觉的选择性,知觉的理解性,知觉的整体性和知觉的恒常性等。 10意志行动的心理过程可分为采取阶段和决定阶段两个阶段。 11. 神经元又称神经细胞,它能接收、加工或到体内其他细胞。12.神经系统的基本单位是神经元。 13.神经元具有兴奋和传导这两个最主要的特性。

14操作性条件反射是指在一定的刺激情境中,个体的反应结果能满足其某种需要,以后这种操作及活动得到强化而形成条件反射,也称为工具性条件反射。 15.神经元受到刺激并产生兴奋是一种对刺激的反应能力,表现为神经冲动。神经冲动能将信息从个神经元传到另一个神经元。 16人的心理现象可划分为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心理过程和心理个性两个部分。 17. 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18巴甫洛夫把有机体的反射区分为在种系发展过程中遗传下来的无条件反射和个体生活成长过程中所习得的条件反射两种。 19.概念是人脑反映事物本质的一种思维形式,是思维的最基本的单位。 20 能力是直接影响活动效率,使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心理特征。 21. 奥尔波特(G. W. Allport)认为人有两种特质:共同特质和个别特质。 22 随意后注意又称有意后注意,是指有预定目的、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23.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对新学习的知识和技能要进行及时复习。 24. 根据注意时有无目的性和意志努力的程度,注意可分为不随意注意、随意注意、随意后注意三种。 25. 发散思维具有变通性、流畅性和独创性三个主要特点。 26. 按照能力的功能不同,可以把能力分为认知能力、操作能力和社交能力三种。 27.情绪是指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身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 28. 长时记忆中的信息编码方式是以意义编码为主。意义编码有表象编码和语义

管理心理学复习(心理09-10-2)

管理心理学复习资料 第一章管理心理学概述 管理心理学又可称作组织行为学,但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管理心理学是研究管理过程中人们的心理现象、心理过程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 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在管理活动中人与人之间心理上的相互关系及其规律。 管理心理学的两重性——既有自然科学性质,又有社会科学性质。 管理心理学是一门综合性的交叉学科。 劳动心理学与工程心理学,合称工业心理学。 劳动和工程心理学——研究人与物的关系(或称人—机系统)。 管理心理学研究——企业中人与人的关系(或称人一人系统)。 第二章管理心理学历史沿革 一、前科学时期 二、古典管理时代 以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的诞生为标志,管理理论研究走上了科学轨道,管理学从此产生。 这一时期最著名的理论是: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法约尔的管理理论和韦伯的组织理论。 (一)管理理论——又称“计划管理”理论,侧重高层管理 亨利·法约尔(法国) 主要贡献(《工业管理和一般管理》): A、把管理者的工作划分为五种功能: 1)计划 2)组织 3)指挥 4)协调 5)控制 B、提出了14条管理的一般原则。 (二)科学管理——侧重基层管理 弗雷德里克·泰勒(美国),公认的“科学管理之父”。 主要著作:《科学管理原理》,标志着管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 在这一系列试验的基础上,形成了科学管理的原则: 1)建立科学的劳动过程。 2)科学地挑选和培训工人。 3)管理者的职责在于计划和监督。 4)管理者有义务为工人提供各种相关的支持。 (三)组织理论——侧重组织管理 马克斯·韦伯(德国),“组织理论之父”。 主要贡献:提出了官僚组织模式理论(即行政组织理论)。 任何组织都必须以某种形式的权力作为基础。没有某种形式的权力,任何组织都不能达到自己的目标。 人类社会存在三种为社会所接受的权力: 1)传统权力:不适合作为行政组织体系的基础。 2)超凡权力:不适合作为组织体系的基础。 3)法定权力:这样的权力才是组织体系的基础。 官僚结构:一种具有明晰的权威界定、正式的记录保持和标准化程序的有效组织。 官僚组织结构的特征: 1)等级结构。 2)劳动分工。 3)选拔和提升的标尺。 4)规则与文档。 5)区分所有者与管理者。 三、行为科学时代 梅奥等人的“霍桑试验”,开辟了组织管理研究的新领域,成为行为科学研究的先声。

自考管理心理学复习资料

第一章管理心理学绪论 一、管理的概念P40(1201 单选)(1504 单选) 组织中的管理者通过计划、组织、指挥、控制、激励等职能来协调他人的活动,有效使用人力、物力、财力、信息、工具、科技等各种资源,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 二、法约尔提出了管理的5个职能P40 1) 计划: 法约尔认为它是管理的首要职能。即制定目标并确定达成这些目标所必需的行动手段、方法与策略。(1210单选) 2) 组织:通过特定的组织机构与组织形式、组织管理原则和方法,完成组织活动任务的过程。(1301 单选) 3) 指挥: 即上级对下级的指导、监督和激励。 4) 控制:对组织的实际工作与运行活动状态偏离预定计划与目标时的监督、纠正与调整。(1310单选)(1504 单选) 5) 协调: 即对组织机构和组织成员之间的行为活动进行有效协作与调整。 三、企业管理过程主要包括两个系统:P41(1404单选) 1) 社会技术系统 2) 社会心理系统 四、心理学的概念P41(1110单选) 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活动发生、发展及其规律的科学。 五、心理过程包括:P42—45 (1404多选) 1. 认识过程 感觉:所有认识活动的基础、门户与开端,是最简单的认识过程。(1110单选)(1410单选) 知觉 记忆 思维 想象 2. 情绪与情感过程 (1) 基本情绪 (2) 情绪状态(1301单选) 心境:一种使人的所有情绪体验都染上某种色彩的、较持久而又微弱的情绪状态。 激情: 一种强烈而短促的情绪状态。 应激: 出乎意料的紧张而又危险的情景所引起的超强的情绪状态。(1404单选) (3) 高级社会性情感 道德感 美感 理智感:人对认识活动的成就进行评价时产生的态度体验。 人的理智感大体有以下几种:(1310多选) 好奇心和新异感 喜悦感 怀疑与惊讶情感 不安情感 自信与确信不疑情感 3. 意志过程:指意识对行为的积极能动的调节作用。(1504 单选) 人的意志行动的特征(1210 简答) (1) 意志行动是人特有的自觉确定目的的行动。 (2) 意志行动主要体现在人的意识对活动的调节支配过程,使人的行动能按自觉的目的去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3) 克服内部和外部的困难是意志行动最重要的特征 (4) 意志行动是以随意动作为基础,它是和自动化的习惯动作既有联系又相区别的行动。 六、个性心理特征P46 (1110单选多选) 个性心理特征是人的多种心理特征的一种独特的组合。从个性心理特征的角度来看,个性心理的差异表现在能力、气质和性格上。 1) 人顺利地完成一定活动所具备的稳定的个性心理特征称为能力。 2) 气质是受人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的制约与影响,典型地表现在人们心理过程的强度、速度、灵活性与倾向性等动力性方面的个性心理特征。 3) 一个人对现实的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中表现出来的、较稳定的,有核心意义的个性心理特征是性格。 4) 自我(自我意识):个人对自己自觉的认知系统。 七、人本管理的主要内容P47 (1410简答) 1) 管理应以尊重人、关心人、关爱人与人的生命、改善与提高人的生活工作质量为出发点 2) 管理应强调弘扬人性、给人以尊严,尊重人的人格,维护人的健康与和谐生存、发展的权力,发挥人的主体作用与主观能动性作用; 3) 管理要提倡开发人的潜能、创造与体现人的价值、达到自我实现的目标;

心理学复习资料(整理版) (2)

心理学复习资料(整理版) 一、名词解释 1、成就动机:就是想要很好地完成工作,在工作中创造出优异业绩的那种动机,即尽可能发挥自己的力量去克服困难,尽可能地去完成目标的一种动机。 2、课堂教学程式:指教师为完成教学目的、任务和内容而采取的一定的教学组织与操作形式。 3、心理效应:指由于某种刺激或作用的影响使得人产生相应于这种刺激或作用的心理效果或反应。 4、观察:是有目的、有计划,有思维参加的比较持久的知觉。 5、记忆:是人脑对过去经历过的事物的反映。 6、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概括和间接的反映。 7、认知活动:是人从环境中获取知识和应用知识的活动,它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和想象等心理现象。 8、个性:是指一个人比较稳定的个性心理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的总和,它反映了一个人的独特的心理面貌。 9、无条件反射:是动物在种族发展过程中形成并通过遗传而获得的,不需要任何学习和训练就可以实现的反射。 10、条件反射:是动物个体为适应环境变化,在无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经过学习和训练建立起来的反射。 11、观察法:有计划的对研究对象进行系统的观察以取得研究资料的方法。 12、调查法:调查法是以提问的形式搜集资料以确定各种事实问题的联系或关系的方法。 13、测验法:测验法是应用标准化的量表考察、测定人的心理特征与行为特点以及心理差异的方法。 1、情绪:客观事物是否满足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 2、应激:出乎意料的紧急情况而产生的急速而高度紧张的情绪状态。 3、挫折:一个人目的性行为受到阻碍或者中断时所感受到的情绪体验。 4、意志:人自觉地确立目的,并根据目的的调节和支配行动,克服困难,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 1、注意:是指人的心理活动或意识对一定对象的选择性和集中性。 2、心理状态:是个体在面临一定情境时表现出来的、相对稳定的心理活动状态与特征。 3、意识状态:是指能够被主体清晰觉知到的心理活动,是自觉的心理活动,是人心理的主要方面和基本状态。1.动机:直接推动人进行活动以达到一定目的的内部动力。 2.需要:需要是个体生理需求和社会需求在人脑中的反映。 3.气质:人的心理活动动力方面的特征,即心理活动发生的速度、强度、稳定性、灵活性和指向性方面的特征。4.能力:直接影响活动效率并使活动得以顺利完成所必备的心理特征。 四、简答题 1、个体心理由哪几部分构成? 个体心理由心理过程(心理活动)、心理状态、个性心理三部分构成(3分)。 心理过程主要包括认知活动、情绪情感活动、意志活动;心理状态主要包括睡眠状态、觉醒状态、注意状态和应激状态;个性心理主要包括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3分) 2、心理行为的关系怎样? 答:心理与行为是不同的,这表现在:首先,心理是一种主观的精神活动,而行为则是一种客观的物质活动。其次,心理是一种内隐的观念形态,行为则是一种外显的躯体运动和生理变化。(3分) 心理与行为有着密切的联系,这表现在:第一,心理支配与调控行为。第二,行为表现与反馈心理。(3分) 3、人的心理具有哪些特征? 答:人的心理是人脑与客观现实相互作用的产物,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反映(1分)。人的心理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特征:(1)心理内容的客观依存性;(2)心理现象的观念性;(3)心理活动的主观性;(4)心理反映的能动性;(5)心理发展的社会文化制约性。(每个特征1分) 4.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答:心理学研究应遵循下面基本原则:一客观性原则;二系统性原则;三发展性原则;四道德性原则。(6分)5.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变量有哪些? 答: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变量有一、刺激变量;二个体变量;三反应变量(每点2分,共6分) 6.心理学研究的基本过程有哪些? 答:心理学研究的基本过程有一选择和确定课题;二确定研究设计;三搜集资料;四分析资料;五做出结论(每点1分,共6分) 7、简述成就动机对学习的影响。

大学心理学复习资料

第一章心理学的对象、任务和方法 一、填空: 1、心理学研究的对象包括()和()两个方面。 2、心理过程包括()、()、和()。 3、个性心理特征包括()、()和()等。 4、()年()心理学家()在莱比西大学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科学心理学的开始。 5、心理学研究的原则有()、()、()和()。 6、采用实验法进行心理学研究时,需要考虑三个变量,第一个是()、第二个是(),第三个()。其中,对()要严格控制。 7、实验法可分为()实验法和()实验法。 8、调查法主要有()、()和()等几种具体方式。 二、名词解释: 1、心理过程 2、心理倾向 3、心理特征。 三、简答: 1、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包括哪些方面?其研究的基本任务是什么? 2、心理与行为、意识与无意识的关系怎样? 3、心理学研究常用的方法有哪些?各有什么优缺点? 4、现代心理学有哪些主要派别? 5、认识过程与情感过程的关系。 6、认识过程与意志过程的关系。 7、情感过程与意志过程的关系。 8、研究心理学的意义。 四、论述: 思考:心理学的未来发展趋势 第二章心理的实质 一、名词解释: 1、反映 2、反射 3、意识 4、无意识 5、自我意识。 二、简答: 1、为什么说心理现象是物质长期演化的结果?

2、从动物心理发展的历程说明心理、脑、外部环境三者的关系。 3、意识有哪些基本特征?试对意识结构进行分析。 4、什么是自我意识?阐述自我意识形成和发展的途径。 三、论述: 试论心理的实质。 第二章心理的实质 一、名词解释: 1、反映 2、反射 3、意识 4、无意识 5、自我意识。 二、简答: 1、为什么说心理现象是物质长期演化的结果? 2、从动物心理发展的历程说明心理、脑、外部环境三者的关系。 3、意识有哪些基本特征?试对意识结构进行分析。 4、什么是自我意识?阐述自我意识形成和发展的途径。 三、论述:试论心理的实质。 第四章注意 一、选择题: 1、教师上课既要注意自己讲的内容,又要注意时间,还要注意学生的听课反应,这说明注意的()。 (1)范围广(2)稳定性高 (3)分配能力强(4)转移深度快 2、注意从其发生来说,是一种()。 (1)经典性条件反射(2)工具性条件反射 (3)定向反射(4)泛化反射 3、任何人的注意不能以同样的强度维持()分钟以上。 (1)20 (2)30 (3)40 (4)50 4、“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属于感觉的()现象。 (1)同时对比(2)后像 (3)适应(4)继时对比 二、填空题: 1、注意的功能主要有()、()、和()。 2、鉴别一个人注意品质的主要依据是()、()、()和()。

2012年4月自考《管理心理学》串讲笔记

2012年4月自考《管理心理学》串讲笔记 第三章认知的个体差异与管理 本章在整个教材体系中处于重要地位。从题型来讲包括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简答题、论述 题等。 第一节一般知觉 一、知觉的概念 感觉是事物的个别属性在人脑中的反映。知觉是人脑对当前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 体反映。 知觉是比感觉复杂的心理活动,有以下几个环节: 1、从感觉资料中选择知觉的对象;2.应用知识经验对局部资料、不完整的线索与信息进行回忆补充;3.应用知识经验对信息与线索进行加工和组织,构成完整的对象;4.对知觉对象作出适当解释 并用名称标志它。 二、知觉的分类★ 1、空间知觉 ★空间知觉是人对客观世界物体的空间特性与空间关系的认识。包括: (1)对物体大小的知觉 (2)物体的方向位置与空间定向关系的知觉 (3)物体平面形状特性的知觉 形状知觉有几个构图原则: ①接近性原则②相似性原则③封闭性原则④良好图形原则⑤对称性原则⑥简单对称和共线 组合⑦简单性原则⑧共同命运原则 「例题」形状知觉的构图原则有() A接近性原则B封闭性原则C主观性原则D简单性原则E几何性原则 答案:ABD (1)三维空间物体的深度与距离知觉 深度知觉是以视知觉为主,与运动知觉协同活动的结果。单眼深度线索只提供距离的信息,双眼深度线索提供距离和物体厚度的信息。影响深度知觉的因素,单眼线索:①物体重叠②线条透视③空气透视④明暗阴影⑤运动视差⑥眼睛调节⑦纹理梯度 双眼线索:①双眼视轴的幅合②双眼视差 2、运动知觉 运动知觉是人脑对物体空间位移的知觉。

影响因素:(1)物体运动速度。(2)观察者与运动物体之间的距离。(3)观察者自身处在静止、还是运动状态,会导致参照系的不同。运动知觉的种类:(1)真动,(2)似动,(3)诱动,(4)自 动,(5)运动后效。 3、时间知觉 时间知觉是人对客观事物时间关系的反映,是一种以内脏集体感觉、听觉、视觉为主的复杂的知 觉过程。 三、知觉的基本特性 (一)知觉的整体性 知觉反映了事物的整体特性,通过客观事物的个别部分和属性,根据知识经验可知觉为一个整体 (二)知觉的选择性 被选择出来的、予以反映的事物既是知觉对象;未被选择出来的就是背景。知觉的选择性与刺激物的大小、强度、对比、重复、运动、新异性和熟悉性有关。 (三)知觉的理解性 知觉时,不是被动地把知觉对象的特点登记下来,而是根据过去知识经验做出解释,赋予含义,并予以命名。理解性与整体性、选择性有密切关系。 (四)知觉的恒常性 知觉条件在一定范围内发生变化时,人对该对象的知觉保持相对不变。白纸在阳光和月色下看, 都是白的,煤块都是黑色的。 四、影响知觉的因素 1、主观因素 (1)兴趣差异(2)态度(3)需要和动机(4)过去的经验(5)心理定势 2、客观因素 (1)刺激物强度(2)刺激物的活动性(3)刺激物的重复性(4)刺激物和背景的差异(5)知 觉情境 「例题」人们在夜空中很容易看到启明星,这是利用了知觉刺激物的() A强度B重复性C似动D活动性 答案:A 第二节社会知觉 一、社会知觉的概念 社会知觉是指主体对社会环境中有关个体、团体和组织特性的知觉。社会知觉与一般知觉不同,一般知觉更多强调对客观物体的印象。社会知觉不仅强调对人或群体的外部特征的知觉,而且涉及对有关信息的思维加工,包括记忆、推理、判断、理解和解释等,更像是“社会认知”。 二、社会知觉的种类 1、对他人的知觉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