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科学五年级下册复习题

科学五年级下册复习题

科学五年级下册复习题
科学五年级下册复习题

五年级科学下册复习题

第一课食物到哪里去了

一、填空。

1.我们所吃的食物主要是被(小肠)消化、吸收。

2.食物在人体内被消化、吸收的原因是人体内的消化器官能分泌(唾液)、(胃

液)、(肠液)等分解食物的消化液。

3.人的口腔内有(唾液腺),它能分泌(唾液)。唾液里有一种促进食物消化的

(酶),它能把淀粉分解成(麦芽糖)。

4.人吃进的食物中含有(蛋白质)、脂肪、(淀粉)等营养成分。

二、判断题。

1. 口腔只是食物的通道,食物在口腔中并不消化。(×)

2. 在人体的腹部有胃、肠、肝等器官。(√)

3. 食物经胃后到达大肠。(×)

4. 食物中毒一般是由于消化不良造成的。(×)

三、选择题。

1. 食物在胃里很容易消化,在胃里主要起消化作用的是(A)

A .胃酸 B. 肠液 C .胃粘液 D. 唾液

2. 良好的饮食习惯对消化器官有很好的保护作用,从而有利于身体健康,下列

饮食习惯有利于保护消化器官的是(A)

A .吃饭定量 B. 吃饭后立即运动 C.边看电视边吃饭 D.吃

饭时尽量将食物大块的咽下去

3.我们吃食物时,食物经口腔进入人体其它消化器官,那么在口腔就被初步消化的营养物质是(A)

A.淀粉

B.脂肪

C.蛋白质

4.食物消化后.人体所需的营养成分主要被( C )吸收。

A.肝脏

B.胃

C.小肠

四.简答题:

1.怎样保护我们的消化器官?(P5)

第二课我们的呼吸

一.填空

1、呼吸是人体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的过程。(肺)是氧气和二氧化

碳进行交换的重要器官。

2、把点燃的火柴放入呼出的气体中,出现的现象是(火柴熄灭),这说明了我们

呼出的气体已与我们呼入的气体成分发生了变化。

二.判断

1. 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是由消化器官吸收的养料与呼吸器官吸收的氧气在人体中的作用而释放出来的。(√)

2. 土壤里不含有空气,所以蚯蚓不呼吸。(×)

3.人体吸入空气,再呼出来的气体与空气没有什么区别。(×)

三.选择

1.“人离不开空气”这句话主要是指生命离不开空气中的(B)

A.二氧化碳

B.氧气

C.氢气

D.一氧化碳

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

A.呼吸系统从属于消化系统

B.进行体育锻炼时,会加快呼吸作用

C.进行剧烈运动后会上气不接下气,是由于运动时吸入的气体大于呼出的气

体,身体存留很多气体。

3.把点燃的火柴放入呼出的气体中,火柴会( C )。

A继续燃烧 B燃烧的更旺 C立即熄灭

四.问答题:如何保护我们的呼吸器官?

第三课心脏和血管

一.填空

1.血管是血液在全身循环时所经过的(管状)的构造,它遍布人的全身,血管分

为(动脉)血管、(静脉)血管、(毛细)血管。

2.血液之所以不停地循环是由于心脏的不断收缩与舒张。当心脏收缩时,心脏把

血液压入(动脉血管),舒张时血液便从(静脉血管)流回心脏。

3.血液把肠吸收的(养料)和肺吸收的(氧气)运送到全身各处,又把全身各处

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运走,交给(呼吸)器官、(排泄)器官排出体外。

二、判断

1、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情绪状态和运动状态中,心跳的速度是相同的。(×)

2.体育运动员每分钟心跳次数要比一般人的少。(√)

三.选择

1.少年儿童在正常情况下每分钟心跳(C)

A.80-120

B.60-90

C.60-100

2.一天体育课上,李晓明跑完一千米后坐下来休息时,听见胸腔(A)的心脏“扑

哧、扑哧”跳动的声音。

A.左侧

B.右侧

C.中间

四、植物体内的各个部位都有细小的管道与根部联通,植物体的蒸腾作用就是通过这些细小的管道将水分输送到树叶,二根部从土壤里吸收的各种营养成分通过水分在管道中不断运动而输送到植物体各个部位;人体内部的血管就像植物体内细小的管道,血液在血管中不停地循环运动,请根据细小管道在植物体内的作用分析一下,血液循环运动有什么重要意义?

答:血液循环时,携带人体所需的营养元素和氧气并将它们不断输送到身体的各个部位。

第四课脑与神经

一.填空

1.盲人看不到这五彩缤纷的世界是由于他们的(视觉)神经出现问题,但他们

的耳朵比一般人的灵敏,这是由于他们的(听觉)神经系统比正常人的发达。

2.脑是人体的(司令部),主管人体的一切活动,神经是人体的(电话线),能

把身体各部分获得的信息及时报告给大脑,并把大脑下达的命令传达给人体各部分。

3.脑分为(感觉中枢)、(运动中枢)、(听觉中枢)、(视觉中枢)。

二.判断

1.当人体的某个神经中枢受损时,人体会强化其他神经中枢的作用进行弥补(√)

2人在巨大压力下,会绷紧神经。是指人面对压力时,神经线会收缩。(×)

第五课透凸镜

一、填空

1.像放大镜这样边缘(薄)、中间(厚)的透明镜片,称为凸透镜。

2.凸透镜有(放大)、(聚光)、(成像)的作用。

3.从家庭防盗门上的“猫眼”看屋外人要比实际人(小)。

二.判断

1.凸透镜可以把光线汇聚成一个点。(√)

2.我们可以借助放大镜观察蚂蚁。(√)

3.一个凸透镜的放大倍数是有限的。(√)

三.实验题:设计一个小实验,验证凸透镜有聚光、聚热作用。

答:阳光明媚的中午,在地上放一张白纸,拿一面凸透镜,让阳光透过透镜,上下左右慢慢移动透镜,阳光便会慢慢在白纸上聚成一个光点,过一段时间后白纸便会燃烧起来。

第六课照相机和眼睛

一.填空

1.照相机是利用(凸透镜成像)的原理制作的。

2.照相机里面的凸透镜相当于人眼的(晶状体)。

3.来自物体的光通过(瞳孔)、(晶状体)进入眼睛后,会在(视网膜)形成(倒立的像)。

4.眼睛的主要部分是(眼球),它包括(瞳孔)、(晶状体)、(视网膜)等。二.判断

1.猫喜欢夜间活动是因为猫的眼睛白天看不见东西,只能在晚上看见东西。(×)三.选择

1.( A )是青少年最容易发生的眼睛疾病。

A、近视

B、远视

C、角膜炎

2、近视眼是由于()发生病变引起的。( A )

A、晶状体

B、瞳孔

C、视网膜

四.问答题:

1. 蜻蜓的眼睛和人类的眼睛一样吗?为什么?

答:不一样。人的每个眼睛都是单眼,即一个“凸透镜”眼球,而蜻蜓的眼睛是复眼,由很多个“凸透镜”眼球组成。

2.眼睛是怎样看见物体的?(P17)

第七课保护眼睛

一.填空

1. 儿童如果长时间看近处的物体得不到休息,晶状体的凸度就会(增大),这时眼睛就会(近视)。

2.看书时眼睛距离书本应约为(30)厘米,休息时应看(远处)使眼部睫状肌肌肉放松,瞳孔复原。

3.强光射入眼睛会损害眼睛,阳光强烈时,为了保护眼睛,最好戴上(墨镜)。

4.不良的看书习惯和姿势会使眼球的(晶状体)部分发生病变从而引起眼近视。

5.当我们看远处的物体时,连接晶状体的肌肉收缩,晶状体的凸度变(小),远处的物体就会清楚地出现在我们眼中。

二.判断

1.晶状体的凸度是可以调节的。(√)

2.我们看远处的物体时,晶状体的凸度变大。(×)

3.为了节省时间,我们可以在行驶的车上看书。(×)

4.生活在草原地区的人视力要好一些。(√)

三.问答题:长时间上网对眼睛有什么危害?我们应该怎样保护眼睛?(P19)答:长时间上网容易使眼睛疲劳,不能使眼睛睫状肌肌肉放松和瞳孔复原,从而使晶状体凸度变大,导致眼睛近视。

第八课潜望镜的秘密

一.填空

1.制作潜望镜至少需要(2 )块镜片。

2.普通潜望镜是用(平面)镜制成的。

3.潜望镜是军事上用于(侦察)的仪器。它是利用(平面镜反光的性质)制成的。

第九课神奇的“眼睛”

一.填空

1.随着科技的发展,科学家研究出很多的“眼睛”供人类使用,例如商场里有(监控器),医院里有(电子胃镜)、(CT扫描仪)等,地震现场有(生命探测仪),道路路口有(电子监控中心),太空中有(哈勃望远镜)。

2.电子胃镜主要由(内镜)、(视频处理器)、(电视监控器)三部分组成。。二.判断

1.私自给别人的房间安装监控器是违法的。(√)

2.摄像头与监控器都利用了凸透镜成像原理。(×)

3.我们使用哈勃望远镜能看到宇宙的边缘。(×)

第十课种子发芽了

一.填空。

1.种子发芽必须的条件是(水分)、(空气)、(适宜的温度)。

二.判断

1.不管什么植物的种子,都有胚根和胚芽。(√)

2.种子的结构包括种皮和胚。(√)

三.问答题:为了探究种子发芽所需的条件,小明将一粒种子种在装有干燥土壤的甲杯中,另外两粒分别种在装湿润土壤的乙、丙两杯中,小明将甲、乙两只杯子放在有阳光的窗台上,丙杯放在冰箱里,最终只有乙杯里的种子发芽。比较甲、乙两只杯子能得出什么结论?比较乙、丙两只杯子能得出什么结论?

答:比较甲、乙两只杯子能得出种子发芽需要合适的水分,比较乙、丙两只杯子能得出种子发芽需要适宜的温度。

11.种辣椒

一.填空

1.辣椒播种前5天,应用温度为(52-55度)的温水浸泡种子,置于室温下(8-12)小时。

2.浸泡种子期间,应经常翻动种子,以利(透气);水分不足时应(淘洗)种子。当种子有80%露白时,即可播种。

3.辣椒所食用的部位是(果实)。

12.植物的花

一.填空

1.一个完全花是由(花萼)、(花冠)、(雄蕊)、(雌蕊)四部分组成的。

2.解剖白菜花的正确顺序是(花萼)、(花冠)、(雄蕊)、(雌蕊)。

3.根据花的构造,花分为(完全花)和(不完全花)两类。

4.雌蕊由柱头、(花柱)和(子房)组成。雄蕊由(花药)和(花丝)组成。二.判断

1.有些植物的花能散发香气吸引昆虫。(√)

2.小麦是不开花的。(×)

3.世界上所有花的结构都是相同的。(×)

4.百合花、南瓜花是不完全花。(√)

三、选择:(20分)

1.下列属于完全花的是( A )。

A.桃花 B.黄瓜花 C.南瓜花 D.杨树花

四.问答题:怎样将一朵花制成标本?(答案在课本33页下面)

13.果实是怎样形成的

一.填空

1.苹果是由苹果花的(子房)生长成的。

2.果实的共同特征是(都具有果皮和种子)。

3.在自然条件下,植物传粉包括(自花传粉)和(异花传粉),传粉的媒介主要有(昆虫)和(风)。

4.胚珠发育成(种子),受精卵发育成(胚),(子房)发育成果实。

二.判断

1.南瓜、西瓜、豌豆荚都有果皮和种子,所以都是果实。(√)

2.植物只要开花,就都能结出果实。(×)

14.植物的分身术

一.填空

1.剪一根苹果枝条,将其栽培在土壤里,第二年枝条发芽成活了,这种繁殖方式属于(扦插)。

2.植物可以靠(根)、(茎)、(叶)繁殖。

3.用茎繁殖常用的方法有(扦插)他(压条)。

二.选择

1.下列用根繁殖后代的植物是( A )。

A.甘薯 B.大豆 C.豌豆

2.下列用叶繁殖后代的植物是( C )。

A.草莓 B.月季 C.秋海棠

15.生物繁殖新技术

一.填空

1.世界上第一只克隆羊是(多利),它于1996年7月5日出生于(英)国罗斯林研究所。科学家认为它的诞生标志着(生物技术新时代)的来临。

2. (袁隆平)是我国著名的杂交水稻之父。

二.判断

1.有了克隆技术后,不管什么疑难杂症都可以轻而易举地治愈。(×)

2.所有的植物都必须在土壤里才能生存。(×)

16.春季星空

一.填空

1.(狮子座)位于北斗七星的南方。它的头部(朝西),由几颗较亮的星组成弯弯的(镰刀形),尾巴在东,主要由三颗星组成一个(三角形)。

2.北极星总是在(正北)方向。狮子座位于北斗七星的南方。

17.夏季星空

一、填空

1.夏季,北斗七星的斗柄指向(南方)。

2.夏季的代表性星座有银河东岸的(天鹰座),西岸的(天琴座),南天的(天蝎座)。

二、判断

1.天蝎座是夏季北天最显眼的星座。(×)

2.斗柄东指,天下皆春;斗柄西指,天下皆秋;(√)

3.一年中,北斗七星的斗柄按递时针方向转动。(√)

4.一年中,日出较早的季节是夏季。(√)

18.斜面

一.填空

1.像这样抬起木板的一端而形成的斜坡,就是一个简单机械(斜面)。

2.使用斜面省力,斜面的坡度(越小)越省力。

3.到达一座山的山顶,如果沿着绕山公路走,很省力,但要走很长的时间,如果沿着山坡爬到山顶很费力,但经过的路程很短,这说明(斜面省力,但费距离)。二.判断题

1.斜面是一种省力但不能改变用力方向的简单机械。(√)

2.斜面的省力程度只与斜面的斜度有关。(×)

3.螺丝钉是使用了斜面省力的原理。(√)

三.选择题

1.我们利用斜面是为了( A )

A省力B省距离C没有任何效果

2.下面物体没有利用斜面原理的是(BD )

A斧头 B螺丝刀 C台阶 D 撬棍

19.杠杆

一.填空

1.生活中杠杆应用的例子有(钳子、天平秤、自行车车把)等。

2.钳子是(省力)杠杆,镊子是(费力)杠杆,天平是(等臂)杠杆。

3.一根棍子,当用它撬重物时,它就是一个简单机械(杠杆)。

二、判断

1.杠杆不仅可以省力,还可以改变用力方向。(×)

2.杠杆是否能省力,与支点、力点、重点的相对位置有关。(√)

3.大科学家阿基米德曾经说过,如果在宇宙中找到一个支点,就能翘起整个地球。(√)

1.使用杠杆时,力点距离支点越近,就越( B )。

A省力B费力 C不省力也不费力 D无法确定是省力还是费力

2.“给我一个支点我就可以撬起地球”,是运用了什么原理( C )

A轮轴 B斜面 C杠

杆 D滑轮

四.问答题

现实生活中,杠杆有什么作用?举例说明它可以分为哪几类?

答:使用杠杆有时可以省力,有时可以省距离,有时既不省力,又不省距离。杠杆按省力情况可分为:省力杠杆,如钳子、铡刀、压水井杆、撬棍、指甲刀等;费力杠杆,如镊子、钓鱼竿、缝纫机脚踏板、理发用的剪刀等;等臂杠杆,如天平。

20.滑轮

一、填空

1.边缘有(槽),可绕(中心轴)转动的轮子,叫做(滑轮)。它一般分为(定滑轮)和(动滑轮)两种。

2.定滑轮能(改变用力)的方向,但不(省力),动滑轮能(省力)但不能(改变用力)的方向。作用(滑轮组)能省力,又能改变用力的方向。

二.判断

1.定滑轮能省力但不能改变用力方向,动滑轮不省力但可以改变用力方向。(×)

2.滑轮组由动滑轮和定滑轮组合而成,滑轮组能省力也能改变用力方向。(√)三.选择

1.旗杆顶端的滑轮的作用是( A )

A能改变用力方向,但不能省力。

B既不能省力,又不能改变用力方向。

C能省力,但不能改变用力方向

四.问答题

仔细观察生活中的滑轮装置,简要说明它们的优点和缺点。

答:定滑轮不省力,可以改变力的方向;动滑轮省力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滑轮组既省力又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21.齿轮

一.填空

1.齿轮的作用是(传递力)、(改变运动的方向)、(改变运动的快慢)。

二.判断

1.齿轮不省力但可以改变运动方向。(√)

2.齿轮的工作原理与定滑轮一样,所以不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3.变速自行车改变车链所挂齿轮的大小可以改变车速。(√)

4.生活中常用的齿轮装置有自行车变速齿轮、钟表等。(√)

5.利用齿轮工作的装置如自行车链条。(√)

22.自行车的科学

1.自行车车把应用了(杠杆)的工作原理。

2.自行车轮胎上花纹起(增加摩擦力)的作用。

3.前闸刹车应用了(杠杆)原理。

三.问答题

1.自行车中有哪些科学?

答:自行车的车架是三角形利用了三角形具有稳定性的原理。

车架涂油漆是为了防锈。

自行车轮胎上花纹起增加摩擦力的作用。

前闸刹车应用了杠杆原理。

链条、齿轮是利用了齿轮原理。

螺丝钉是利用了斜面省力原理。

23.未来的交通工具

一.填空

1.我们现在常用的交通工具有(自行车),(汽车)、(火车)、(飞机)等。二.问答题:列举你知道的速度较快的最新的交通工具?P70

青岛版五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报告

青岛版五年级科学下册实验报告 实验1:口腔中的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 实验材料:水槽、试管、试管架、温水、碘酒、滴管、温度计等。 实验步骤:1、取两支试管,分别左右加入等量的淀粉液,在一支试管中加入少量唾液,并摇匀。 2、将两支试管放入37℃左右的温水中。 3、过一会儿分别往两支试管中加入一滴碘酒,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没加唾液的淀粉液变成了浅蓝色,加了唾液淀粉液没有变色。 实验结论:唾液能消化淀粉。 实验2:检验人体吸进和呼出的气体是否相同 实验材料:集气瓶、玻璃片、玻璃管、水槽、水等。 实验步骤:1、先收集一瓶人吸进的气体用玻璃片盖好,再用排水集气法收集另一瓶人呼出的气体用玻璃片盖好。 2、将点燃的火柴先后放入两瓶气体内,观察其燃烧现象。 实验现象:把燃烧的火柴放入人吸进的气体后能继续燃烧,放入呼出的气体后立即熄灭。 实验结论:吸进和呼出气体的成分不同,吸进气体中的氧气含量多,呼出气体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多。 实验3:测一测我们的脉搏 实验材料:秒表。 实验步骤:1、左手摸到右手的动脉。 2、静坐时,脉搏跳动的次数(1分钟):约70次。 3、轻微运动时,脉搏跳动的次数(1分钟):约90次。 4、剧烈运动时,脉搏跳动的次数每分钟:约110次。 实验结论:人在不同的状态下,心跳的次数不一样;同一状态下,不同的人心跳次数也不一样。 实验6:凸透镜成像实验规律 实验材料:蜡烛、纸屏、凸透镜 实验步骤:1、点燃蜡烛立在桌上,把凸透镜立在蜡烛和纸屏中间,使三者成一条直线。 2、左右移动凸透镜或纸屏,使蜡烛的像清晰的落在纸屏上。 实验现象:当凸透镜距蜡烛近,距纸屏远时,蜡烛的像是倒立的放大的实像;当凸透镜距蜡烛远,距纸屏近时,蜡烛的像是倒立的缩小的实像; 实验结论:凸透镜能使物体成像。 实验7:眼睛成像的模拟实验 实验材料:蜡烛、纸屏、两个凸度不一样的凸透镜、光聚座、火柴等 实验步骤:1、点燃蜡烛,把纸屏插在光聚座上,把凸度大的凸透镜放在蜡烛 和纸屏中间并放在同一水平位置上。火焰、镜面、纸屏的中心高度大体相同。调整距离使纸屏上出现清晰蜡烛的像。 2、再把凸度小的凸透镜放在点燃蜡烛和纸屏的中间,火焰、镜面、纸屏的中心高度大体相同。调整距离使纸屏上出现清晰蜡烛的像。

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实验全册教案

实验一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 【实验目的】 1、对物体沉浮做出预测,并用实验验证,做好记录。 2、学会用切分和叠加物体的方法研究沉浮变化。 【教学重点】 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的质量和体积,沉浮状态不改变。 【教学难点】 帮助学生及时纠正自己的错误概念。 【教学准备】 教师演示实验:水槽1个,大小相近的砖块、木块和塑料块各一。 小组实验一:水槽1个,物体7种(小石块、泡沫块、回形针、蜡烛、带盖的空瓶、萝卜、橡皮),实验记录表(教材第2面)。 小组实验二:水槽,萝卜,橡皮(与实验一共用),小刀1把,回形针10枚,木块3块,实验记录表(教材第3面)。 【教学过程】 一、观察物体的沉浮: 1、谈话: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哪些物体在水中是下沉的,哪些物体在水中是上浮的呢? (预设:在自由发表的前提下,及时抓住学生的错误概念或不完整表述,引发认知冲突,激发探究沉浮的兴趣。) 2、把砖块和木块分别轻轻放入水里,观察它们在水中的沉浮情况。 操作过程:把水槽放在展示台上。出示砖块,轻轻从水面放入水中,观察它的下沉过程,板书:沉。再出示木块,同样轻轻从水面放入水中,观察它的沉浮情况,板书:浮。

(活动要点:规定放物体的操作要求,确定判断沉浮的标准。) 3、把塑料块轻轻放入水里,观察它在水中是沉还是浮。 操作过程:先猜测塑料块的沉浮。再根据操作要求轻轻放入水中,观察它的沉浮情况,板书:浮。 (说明:若选择的是高密度的塑料块,可能会出现塑料块的大部分浸入水中,可指出只要物体的一部分露出水面,就说明是浮的。限于学生的认知能力,暂时回避“悬浮”概念。) 二、观察更多物体在水中的沉浮: 1、教师从小袋子取出7种物体,分别是小石块、泡沫块、回形针、蜡烛、带盖的空瓶、萝卜、橡皮。 2、以小石块为例,讨论完成教材第2面表格的前面2行“预测”、“理由”的填写,并建议沉浮可用往上或往下的箭头符号来表示。 3、学生独立完成其他物体的“预测”、“理由”这2行表格的填写。 4、小组领实验器材,分工合作,进行实验观察,完成实验记录表。 5、组织交流: 把我们的预测与实验结果相比较,预测正确的有哪些,预测不正确的有哪些? 整理自己的预测理由,想一想物体的沉浮可能与什么因素有关呢?(随机罗列各因素,如体积大小、轻重、形状、材料、是否空心等,以备后面活动中进行探究。) 6、还可以按教材第2面的卡通人物对白,试试其他身边的小物体的沉浮,对影响沉浮的因素作进一步的思考。 三、观察同一种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 1、小组整理实验材料,留下水槽、萝卜、橡皮,装好另外几种物体放置一边,教师出示小刀,演示切分方法(说明:排除无关材料的干

六年级下册科学测试题及答案

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形成性测试题 一.我会填: 1.子女和父母之间一般都或多或少地保持着一些相似的特征,这种现象称为();动物、植物的子代和亲代之间存在着不同的特征,叫做()。 2.人类有遗传不仅遗传现象,()和()也有遗传现象。 3.变异一般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指()发生变化而引起的变异,称为()的变异;另一种是指在()下产生的变异,其()没有发生变化,称为()的变异。 4.金鱼品种繁多,这些品种的培育就是利用了金鱼繁殖时的()现象。 5.()和()是生命最基本的两种特征。 6.()被人们成为现代遗传学之父,我国的()被国际上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7.除了生物自身产生的变异,用()也可以使遗传物质发生变异。 8.有些变异对生物是()的,有些变异对生物是()的,还有一些变异()。 9.()使物种延续,()使物种后代出现差别。 二、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1、父母双方都是高个的,因为遗传的缘故,所生子女一定是高个的。() 2、太空椒是因为它的遗传物质发生了变异,所以才长得果大色艳,籽少肉厚的。() 3、生物的每一个特征都是能遗传的。() 4、遗传和变异是生命最基本的两种特征。() 5、变异都是遗传物质发生变化而引起的。() 6、同遗传一样,变异现象在生物界是普遍存在的。() 7、形态各异的金鱼是人们有意识地利用野生鲫鱼的后代与亲代存在的遗传培育而成的。() 8、孟德尔被人们称为遗传学之父。() 9、变异对生物体都是有益的。() 10、袁隆平是中国研究杂交水稻的创始人,世界上成功利用水稻杂交优势的第一人。() 三、选择:(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用人工的方法也可以使遗传物质发生变异。科研人员利用人工()培育出许多优良品种。 ①遗传; ②变异; ③繁殖。 2、俗话说:“一猪生九崽,连母个个样”就是对()现象的生动描述。 ①遗传; ②变异; ③繁殖。 3、子女和父母之间一般都或多或少地保持着一些相似的特征,这种现象称为()。 ①繁殖; ②变异; ③遗传。 4、“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句话说的是()现象。 ①遗传; ②变异; ③遗传和变异。 5、10万株的三叶草中,才有一株会长出四片叶子,这是生物的()现象。 ①遗传; ②变异; ③自然选择。 6、人的智力与遗传的关系叙述不正确的是()。 ①智力是先天遗传的; ②人的智力与遗传无关; ③后代的智力与遗传有关,但不是完全靠遗传决定的。 7、大自然千姿百态,丰富多彩的,这是因为生物()的缘故。 ①变异; ②遗传; ③自然选择。 8、科学家对生物的变异现象做了一些有趣的利用。如无籽西瓜、新型草莓、太空椒、瘦肉型猪等都是利用了()现象。 ①遗传; ②变异; ③自然选择。 9、物质在不同条件下产生的变异,其遗传没有发生变化,称为()。 ①变异; ②可遗传的变异; ③不可遗传的变异. 10、下列项目中,()不能被遗传。 ①相貌;②身高;③知识。 四、智慧问答: 1、写出关于遗传与变异的谚语。(各写三个) 2、什么叫可遗传变异?什么叫不可遗传变异? 五、分析与讨论: 生物变异现象有哪些利弊?把你的想法写下来。

科教版五年级下册科学期末测试卷及答案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科学期末质量检测试卷 一、填空题(34分) 1、体温计是根据___________的原理制成的,40℃时水银体积___________35℃时水银体积___________。这种现象主要和水银内部的___________有关。 2、太阳的热是通过________方式传播到地面上的,烧开水是通过_______方式传播热量的。3、阳光下物体影子的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会慢慢地发生变化。___________就是利用太阳下影子的这种变化而计时的。 4、滴水计时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利用特殊容器记录水漏完的时间,叫___________型水钟;一种是底部不开口的容器,记录它用多少时间把水接满的叫___________型水钟。 5、清水和盐水对物体的浮力作用大小___________。6、地球的公转、地轴的倾斜造成了地球上___________现象。7、用手往下按一块在水中的泡沫,会感到手上有一种向上的力,这是泡沫在水中受到的___________的作用。 8、我们可以通过世界时区图来判断时间。它是以地球的经线为标准,将地球分成___________个时区。 9、根据单摆的___________特点,人们制成了摆钟。 10、许多物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但有些物体比较特殊,例如___________℃以下的水,具有热缩冷胀的性质。 二、判断题(24分) 1)热水袋水温60℃,人的手接触热水袋,热量从手上向热水袋传递,这样的热传递形式叫热传导。() (2)羽绒衣产生的热量比衬衣多,所以冬天要穿羽绒衣。() (3)如果一个物体在水中是沉的,那么它在食用油中一定是浮的。() (4)夏天自行车的轮胎的气不能打的太满,否则会因气体热胀而爆胎。()(5)地球的自转引起了地球上的昼夜交替,周期为一年。() (6)提出“日心说”的是古希腊天文学家托勒密。() (7)用同一块橡皮泥做成不同的形状,它在水中的沉浮状况也是不一样的。()(8)人们在观星时发现,天上的星星每天围绕着北极星顺时针旋转。()(9)有一只摆钟,每天总是走快一点,应该往下调节摆锤下面的螺母。() (10)测得某物体在空气中的重量为60克,浸没在水中时的重量为35克,那么这个物体放在水中会浮。() (11)人们用铁做锅,而不用铜做锅,是因为铁的导热本领比铜强.() (12)一分钟可以做很多事,例如人可以大约呼吸60次左右,心跳20次左右。()三、选择题(24分) (1)一个茄子在水中是浮的,把它切成四分之一大小后茄子在水中是() A 沉 B 浮 C无法判断 (2)相同体积的50℃水和10℃的水比较() A 冷水重 B热水重 C无法判断(3)往大小厚度相同的塑料杯、铁杯、陶瓷杯里倒热水,5分钟后杯中水凉的最快() A 铁杯 B 塑料杯 C陶瓷杯 (4)北京和乌鲁木齐的位置,北京在东面,乌鲁木齐在西面,一天中先迎来日出是() A 乌鲁木齐 B北京 C无法判断 (5)100毫升水的滴漏实验中前10毫升的水和最后10毫升的水比较() A 后10毫升滴的快 B前10毫升滴的快 C滴的速度一样 (6)()作为地球自传的有力证据,已被世界公认。 A 傅科摆 B极昼极夜现象 C四季更替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各单元知识点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各单元知识点 第一单元沉和浮 一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 1、物体在水中(有沉有浮),判断物体沉浮有一定的标准。只要物体不沉入水底,就说明这个物体是 浮的。 2、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它们的轻重、体积大小没有关系,沉浮状况不改变。如:一 块完整的橡皮放在水中是沉的,切四分之一放入水中还是沉的。一个苹果是浮的,切二分之一还是浮的。一个回形针是沉的,两个串在一起还是沉的。一块木块是浮的,分成一半还是浮的。 二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 1、对于不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我们在判断在水中的沉浮时,往往采取改变一个因素、控制其它因到 素不变的的方法来研究。对于不同种材料制成的物体,大小相同判断轻重,轻的容易浮重的容易沉。 轻重相同看大小,大的容易浮小的容易沉。(体积大、重量小的物体容易浮;体积小、重量大的物体容易沉。) 2、小瓶子和潜水艇都是在体积不变下通过加减水改变轻重来实现沉浮的。 3、潜水艇既能在水面上航行,又能在水下航行。潜艇有一个很大的压载舱。打开进水管道,往压载舱 里装满海水,潜艇会下潜,打开进气管道,用压缩空气把压载舱里的海水挤出舱外,潜艇就开始上浮。 4、潜水艇是通过改变(自身的重量)来控制沉浮的,潜水艇应用了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原理)。 三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 1、我们把物体在水中排开水的体积叫做排开的水量。 2、改变物体排开的水量,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可能发生(改变), 3、一块橡皮泥放入水中是沉的,你有办法让它浮起来吗? (做成空心)、(做成船形)、(做成碗形)、(做成花瓶形)等。 4、相同重量的橡皮泥,做成不同形状后,(排开的水量)越大,就越容易(浮)。 5、为什么铁块在水中是沉的,而钢铁造的大轮船却能浮在水面上? 答:因为把钢铁做成轮船的形状,会大大增加轮船排开的水的体积。 6、总结:各种形状的实心橡皮泥在水中是沉的,要让橡皮泥浮起来,可以在大小不变下改变重量,如 挖空成船或碗形。重量不变的下改变大小,如做成空心的各种形状。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和它所排开的水量有关。排开的水量指物体在水中排开的水的体积,也指物体与水相接触的体积。全部沉入水里的物体排开的水量就是物体自己的体积,浮在水面上的物体排开的水量指物体在水下面部分的体积。铁制的大轮船能浮在水面上,因为它排开的水量特别的大。 四造一艘小船 1、相同重量的橡皮泥,(浸人水中的体积越大)越容易浮,它的(装载量)也随之增大。 2、要用橡皮泥造一只装载量比较大的船,一是重量不变的前提下造得尽量大,使船排开的水量大,二 是做些船舱,放物品时使船身保持平稳。 五浮力 1、把泡沫塑料块等往水中压,手能感受到水对泡沫塑料块有一个向(上)的力,这个力我们称它为水 的(浮力)。可以用(测力计)测出浮力的大小。 2、放在水面上的物体,都会受到水的(浮力),浮在水面上的物体,浮力等于重力。下沉的物体在水 中也受到(浮力)的作用,沉在水底的物体,浮力小于重力。浮力和重力的方向(相反),浮力向(上),重力向(下)。 3、当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时就(上浮);当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小于重力)时就 (下沉);浮在水面的物体,浮力(等于)重力。 4、测量泡沫在水中受到的浮力,用测力计拉住绳子通过底部滑轮让泡沫沉入水底,浮力=拉力

六年级下册科学试卷【参考答案】

六年级下册科学试卷【参考答案】

上城区2009学年第二学期教学质量监测 六年级科学试卷 班级 姓名 一、判断(对的打“√”,错的打“×”)(33%) 1.月球引力大约为地球的六分之一。………………………………………………() 2.电能可以转换成热能,但热能无法转换成电能。………………………………()3.月食一般发生在农历十五。………………………………………………………() 4.人们把看起来不动的星星分成群,划分不同区域,并以人、动物或其它物体命名,人们把这些区域称为星座。…………………………………………………………………() 5.宇宙中每时每刻都有许多的恒星诞生,同时也有许多的恒星消亡。…………()6.不锈钢材料制成的物品是永远不会生锈的。……………………………………()

7.小河里的水干了,这意味着小河里的水已从地球上消失、不复存在了。……() 8.空气污染、气候变暖、水资源缺乏、全球土地荒漠化,这些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是各不相同的,但它们之间又是相互关联的。…………………………………………………() 9.把刚烧开的热水倒入玻璃杯中,玻璃杯很快也会热起来,但玻璃杯的大小、形状是不会发生变化的。…………………………………………… ………………………………() 10.同一棵树上的树叶的大小不一样,但形状是完全一样的。………………………()11.相同大小的物体在不同液体中受到的浮力是一样的。…………………………() 在不同液体中,由于液体的比重不同,浮力也会不一样。 12.自然界中生物与生物之间有多种联系,比如食物联系、互生关系等,非生物和生物之间就没有太大联系了,比如土壤和小鹿。…………………………………………… ()

最新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科学复习题及答案

逸夫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复习题 一、我会填。 1、把泡沫块往水中压,手能感受到水对泡沫块有一个向上托的力,我们把这个 力称为水的(浮力)。 2、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如果体积相同,重的物体容易(沉),轻的容易(浮);如果重量相同,体积大的容易(浮),体积小的容易(沉)。 3、我们把物体在水中排开水的体积叫(排开的水量)。 4、当一个物体静止漂浮在水面时,它受的浮力与重力的关系是:方向(相反),大小(相等)。 5、不同的物体产生的浮力也(不相同)。 6、上浮的物体和下沉的物体在水中都受到(浮力)的作用,我们可以感受到浮力的存在,可以用(弹簧测力计)测出浮力的大小。 7、比同体积的水(重)的物体,在水中(沉),比同体积的水(轻)的物体,在水中(浮)。 8、当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时就上浮;当物体在水中受到 的浮力(小于)重力时就下沉;浮在水面的物体,浮力(等于)重力。 9、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与它受到的重力方向(相反)。 10、潜水艇应用了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原理)。 二、我能辩,对的打“√”,错的打“×”。 (√)1、大小、形状相同的物体,重的容易沉,轻的容易浮。 (×)2、轻重相同的物体,大的容易沉,小的容易浮。 (√)3、相同重量的橡皮泥,做成体积较大的形状容易浮在水面上。(×)4、在死海里,即使不会游泳的人也不会淹死,是因为死海很浅。(√)5、马铃薯在浓盐水中会浮,是因为马铃薯比同体积的浓盐水轻。(×)6、轮船是钢铁制造的它在水中不会沉,所以钢铁在水中是浮的。(×)7、物体在水中下沉,是因为物体没有受到水的浮力的作用。 (√)8、相同体积的盐水要比清水重一些。 (√)9、马铃薯在不同的液体中受到的浮力是不同的。 (√)10、同一种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它的轻重、大小无关。 三、我会选,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相同重量的下列物体中只有一种在水面能够上浮,它最可能是(B)。 A、铁块 B、木块 C、橡皮 2、要使浮在液体上的马铃薯下沉,可以在液体中(B)。 A、加盐 B、加清水 C、加糖 3、下列物体最容易浮在水面上的是(B)。 A、铜块 B、塑料泡沫 C、硬币 4、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的大小,主要与(C、)有关。 A、物体的重量 B、物体的颜色 C、物体排开的水量 5、潜水艇是通过改变自身的( A )来达到上浮和下沉。 A、轻重 B、大小 C、体积 6、石头沉在水底时,它受到的浮力(B)它受到的重力。 A、大于 B、小于 C、等于

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实验教案(全册)

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 【实验目的】 1、对物体沉浮做出预测,并用实验验证,做好记录。 2、学会用切分和叠加物体的方法研究沉浮变化。 【教学重点】 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的质量和体积,沉浮状态不改变。 【教学难点】 帮助学生及时纠正自己的错误概念。 【教学准备】 教师演示实验:水槽1个,大小相近的砖块、木块和塑料块各一。 小组实验一:水槽1个,物体7种(小石块、泡沫块、回形针、蜡烛、带盖的空瓶、萝卜、橡皮),实验记录表(教材第2面)。 小组实验二:水槽,萝卜,橡皮(与实验一共用),小刀1把,回形针10枚,木块3块,实验记录表(教材第3面)。 【教学过程】 一、观察物体的沉浮: 1、谈话: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哪些物体在水中是下沉的,哪些物体在水中是上浮的呢? (预设:在自由发表的前提下,及时抓住学生的错误概念或不完整表述,引发认知冲突,激发探究沉浮的兴趣。) 2、把砖块和木块分别轻轻放入水里,观察它们在水中的沉浮情况。 操作过程:把水槽放在展示台上。出示砖块,轻轻从水面放入水中,观察它的下沉过程,板书:沉。再出示木块,同样轻轻从水面放入水中,观察它的沉浮情况,板书:浮。 (活动要点:规定放物体的操作要求,确定判断沉浮的标准。) 3、把塑料块轻轻放入水里,观察它在水中是沉还是浮。

操作过程:先猜测塑料块的沉浮。再根据操作要求轻轻放入水中,观察它的沉浮情况,板书:浮。 (说明:若选择的是高密度的塑料块,可能会出现塑料块的大部分浸入水中,可指出只要物体的一部分露出水面,就说明是浮的。限于学生的认知能力,暂时回避“悬浮”概念。) 二、观察更多物体在水中的沉浮: 1、教师从小袋子取出7种物体,分别是小石块、泡沫块、回形针、蜡烛、带盖的空瓶、萝卜、橡皮。 2、以小石块为例,讨论完成教材第2面表格的前面2行“预测”、“理由”的填写,并建议沉浮可用往上或往下的箭头符号来表示。 3、学生独立完成其他物体的“预测”、“理由”这2行表格的填写。 4、小组领实验器材,分工合作,进行实验观察,完成实验记录表。 5、组织交流: 把我们的预测与实验结果相比较,预测正确的有哪些,预测不正确的有哪些? 整理自己的预测理由,想一想物体的沉浮可能与什么因素有关呢?(随机罗列各因素,如体积大小、轻重、形状、材料、是否空心等,以备后面活动中进行探究。) 6、还可以按教材第2面的卡通人物对白,试试其他身边的小物体的沉浮,对影响沉浮的因素作进一步的思考。 三、观察同一种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 1、小组整理实验材料,留下水槽、萝卜、橡皮,装好另外几种物体放置一边,教师出示小刀,演示切分方法(说明:排除无关材料的干扰,用新材料新活动再次激发学生探究兴趣,并对小刀的安全使用作必要的说明,为避免划破桌面,建议垫一块小木板或硬纸板),引导思考:橡皮在水中是沉的,把橡皮切成一半大小,还会沉吗?再切成四分

六年级科学试题下册

六年级科学试题(一) 1、和的发明大大扩展了我们的视野,让我们走进微小世界,去发现。 2、是人们常用的观察工具之一。 3、有哪些工作需要经常用到放大镜? 4、放大镜的作用是什么? 答: 5、能把物体的,显现人的肉眼看不清的之处,使我们获得更多的。早在 年前,人们就发明了。在我们的、、中被广泛使用。 6、人类很早就发现某些可放大物体的影像,最早使用的透镜就是用琢磨而成。 7、在13世纪,英国一位主教,最早提出放大装置的应用,他的学生根据他的建议,设计并制造出了能增进视力的。 答: 8、在自然界中种类繁多,分布很广,它们有着和其他动物不同的。 六年级科学试题(二) 9、蟋蟀的“”在。 10、表明头上的触角就是它们的这个鼻子能分辨各种,比人的灵敏得多。 11、我们身边不仅有精彩纷呈的,还有一个种类繁多的。 12、用肉眼观察食盐、白糖、碱面、味精颗粒,它们分别是什么样的? 答: 13、、、、的颗粒都是有规则几何外形的,人们把这样的固体物质叫做。 14、自然界中的大部分固体物质都是或组成。的形状多种多样,但都。有的是,有的像,有的像 ------有的,肉眼可见,有的较小,要在或下才能看见。 15、许多是由集合而成。 16、一个凸透镜的放大倍数是。 17、怎样才能把物体放得更大呢? 答: 六年级科学试题(三) 18、是个了不起的发明,它人类的视野一下子拓宽了许多。 19、的发明,是人类。把人类带入了一个崭新 的,为了看到更小的物体,人们又研制出和。电子显微镜可把物体放大到倍。 20、的发明使人们能够观察到非常小的物体以及物体的。 21、1663年,科学家有一个非常了不起的发现,他用自制的复合显微镜观察一块软木薄片的结构,发现它们看上去像一间间长方形的小房间,就把它命名为。 22、正确使用显微镜的方法和步骤是什么?

【科教版】科学五年级下册《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科教版五年级下学期期末测试 科学试卷 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1.同学们,你们玩过荡秋千吗?如图所示,看到这种场景,你有没有想起我们科学课上所学的摆?你认为秋千的摆动与我们所学的摆的原理相似吗?如果相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荡秋千用的绳子越长,秋千摆动的速度应越快 B.荡秋千用的绳子越短,秋千摆动的速度应越快 C.荡秋千的人体重越重,秋千摆动的速度应越快 D.荡秋千的人体重越轻,秋千摆动的速度应越快 2.下面最先迎来黎明的城市是()。 A.重庆 B.杭州 C.乌鲁木齐 3.如图表示同一物质在不同温度中微粒分布的状态,请向哪个环境中该物体的温度较高()。 A.甲图 B.乙图 C.甲、乙两图一样高 4.( )不是由于热传递使物体的温度升高的现象。 A.双手不停对搓感到暖和 B.金属汤匙放开水里,一会儿手柄就热了 C.把手伸到热水中,手会感到热 5.将铜砝码放入水银里,铜砝码是(______)的;将铜砝码放入水里,铜砝码是(______)的。

A.上浮 B.下沉 C.一会儿沉,一会儿浮 6.实验时,将一个装满冷水的小塑料袋放在盛有热液体的一个水盆里,如果条件合适的话,我们会看到小塑料袋先是沉的,过一会儿后浮起来。这是因为() A.小塑料袋里的冷水变成了热水,重量减轻了 B.小塑料袋里的冷水变成了热水,体积增加了 C.水盆里的热液体,温度下降后体积缩小了 D.水盆里的热液体,温度下降后重量增加了 7.轮船浮在水面上,轮船受到的浮力()重力。 A.大于 B.小于 C.等于。 8.夏季开车时,汽车容易爆胎,最主要的原因是()。 A.车轮的金属内圈受热膨胀 B.橡胶制成的轮胎受热膨胀 C.轮胎里面的空气受热膨胀 9.拿一个带塞的玻璃瓶,塞紧塞子,放入水中,瓶子不会沉入水中,下列方法不可能使瓶子下沉的是() A.在瓶子中装满水B.在瓶子中装满沙 C.在瓶子中塞满棉花 D.把瓶塞拿掉 10.在世界时区图中,每相邻的两个时区的时间就相差()。 A.24小时B.12小时C.1小时 二、填空题 11.脑是人体的________,主管人体的一切活动。________是人体的电话线。 12.像木头、塑料勺等物体是热的(__________),像铜条、铝片等物体是热的 (____________)。 13.“沉浮子”能够在水中沉浮自如,改变的是它的____________(填“体积”或“重量”)。

青岛版五年级下册科学实验(1)

五年级科学下册实验 实验1:唾液对淀粉有消化作用 实验材料:两支试管、淀粉液、37℃的温水、水槽、滴管、碘酒。实验步骤:1、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等量的淀粉液;其中一支加入少量唾液,并摇匀。2、将两支试管放入37℃的温水中。3、过一会儿,分别往两支试管中滴入2-3滴碘酒。观察现象。实验现象:加入唾液的试管中没有什么变化,没加入唾液的试管中的淀粉呈现蓝色。注意事项:保持试管的水温在37℃左右,唾液发挥正常的消化作用。 实验2:检验人体吸进和呼出的气体是否相同 实验材料:水槽、玻璃管、集气瓶、澄清的石灰水、气球、烧杯、火柴等实验步骤:1.用排水法收集一瓶人呼出的气体,用玻璃片盖严。2.把装有呼出气体的瓶口上的玻璃片移开一条小缝,将燃着的火柴深入瓶内,观察看到什么现象。实验现象:火柴燃烧变弱,并很快熄灭。注意事项:用排水法收集人呼出的气体前,先深吸一口气,呼出一部分后,在往集气瓶里吹气。 取二氧化碳的方法: 1、排水集气法收集二氧化碳:取一广口瓶,装满水,用玻璃片从一侧推过盖严,倒着立在水槽中,然后掀起瓶口,把胶管一端伸入广口瓶内,用手扶住瓶子,从胶管另一端向瓶内吹气,用排水取气法收集一瓶呼出的气体,在水中用玻璃片把瓶口盖严,将瓶子取出,口朝上放在桌上。 2、可以直接用通过玻璃管向石灰水吹气看是否变浑浊的办法检验呼出的气体比吸进的气体含有的二氧化碳多。具体方法如下:在广口瓶里装着澄清的石灰水,用胶塞固定直玻璃管和弯玻璃管,首先通过弯玻璃管吸气,让瓶外的空气经石灰水进入人体,观察石灰水变化,再通过直玻璃管向石灰水吹气,观察石灰水变浑吗?通过资料提示可以知道,呼出的二氧化碳多。 实验4:凸透镜成像规律 实验材料:凸透镜、纸屏、火柴、蜡烛。实验步骤:1、将蜡烛、凸透镜、纸屏依次摆放在桌面上同一直线上。2、调整蜡烛、凸透镜、纸屏的高度,使蜡烛的焰心、凸透镜的光心、纸屏的中心高度大体相同。3、点燃蜡烛,调整凸透镜和纸屏的位置,看成像大小有什么规律。实验现象:利用凸透镜形成的像都是倒立的;当凸透镜距蜡烛远、距纸屏近时,形成的像小;当凸透镜距蜡烛近、距纸屏远时,形成的像大。 实验6:眼睛成像的模拟实验 实验材料:两个凸度不同的凸透镜、纸屏、蜡烛。实验步骤:1、将蜡烛、凸透镜、纸屏依次摆放在桌面上,在纸屏上形成清晰的像。2、把蜡烛挪到较远的位置,纸屏上的像变得模糊。3、换用凸度较小的凸透镜后,在纸屏上又形成清晰的像。实验现象:凸度大,能“看清”近处的物体;凸度小,能“看清”远处的物体。注意事项:1、做此实验时,室内光线不能过亮。2、蜡烛、凸透镜、纸屏必须摆放在桌面上同一直线上。而且蜡烛的焰心、凸透镜的光心、纸屏的中心高度大体相同。 实验9:种子发芽与水的关系 实验材料:几个大豆种子、水、棉纱布、两个瓷盘。实验步骤:1.将同样的几粒种子分别放在瓷盘里,其中一个有水,另一个没有水。2.把这两个瓷盘放在室温相同的地方,有水的瓷盘内用一块棉纱布盖上。3坚持每天把棉纱布用清水洗干净,再盖好。每天坚持观察并做好记录。实验现象:大豆发芽需要适量的水。注意事项:做此实验时,水不宜过多。选择粒大饱满、胚完整、有生命力的种子。 实验10:种子发芽与温度的关系 实验材料:几个大豆种子、水、棉纱布、两个瓷盘。实验步骤:1.将同样的几粒种子分别放在瓷盘里,倒入相同、适量的水。并覆盖棉纱布。2.把这两个瓷盘一个放到室温环境中,一个放到冰箱冷藏室中。3.坚持每天观察并做好记录。实验现象:大豆发芽需要适宜的温度。注意事项:做此实验时,水不宜过多。选择粒大饱满、胚完整、有生命力的种子。 实验13:斜面省力作用的实验 实验材料:测力计、长方形木板、小木块若干、小车。实验步骤:1、用测力计竖直提小车,记录读数。2、在长木板的一端垫一块木块搭斜面,在斜面上用测力计向上拉小车,使其均匀运动,记录读数。3、在长木板的一端垫同样高的二、三、四块木板,在斜面上用测力计拉小车,使其匀速运动,记录读数。4、对比分析所得数据。实验结论:竖直提小车用的力最大。斜面坡度越小,用的力越小;坡度越大,用的力越大;斜面有省力的作用。 实验14:制作螺丝钉模型 实验材料:三张相同的长方形纸、直尺、彩笔、铅笔、胶带。实验步骤:1、将长方形纸剪成三角形,在斜边上用彩色笔涂色。2、均匀的缠在铅笔上,形成螺纹。3、其他的两张纸各剪出长度不同的斜边,涂色、缠螺纹。4、比较螺纹疏密与什么有关实验结论:三角形斜边越长,螺纹间的距离越小,使用越省力。 实验15:杠杆的作用实验 实验材料:杠杆尺、钩码、铁架台。实验步骤:1、把杠杆尺挂在铁架台上,调节两边的螺母,使杠杆尺平衡2、在左右两边各挂一个钩码。3、调节钩码的位置和数量4、记录比较数据,看有什么规律。实验结论:到杠杆尺中心的距离越大,用的力就越小,到杠杆尺中心的距离越小,用的力越大。 当支点到力点的距离大于支点到重点的距离时,省力;当支点到力点的距离小于支点到重点的距离时,费力;当支点到力点的距离等于支点到重点的距离时,不省力也不费力。 实验16:滑轮的作用实验 实验材料:铁架台、定滑轮、动滑轮、滑轮组、细绳、钩码、测力计。实验步骤:1、用测力计测出竖直提两个钩码用的力。2、把定滑轮固定在铁架台上,挂上两个钩码,用测力计向下拉动,记录用力的大小。3、把绳子一端绕过动滑轮,挂上两个钩码,用测力计向上拉动,记录力的大小。4、在滑轮组上挂两个钩码,用测力计拉动,记录力的大小。实验结论:使用定滑轮时,不省力但改变了用力的方向;使用动滑轮时,省力,但不改变用力方向;使用滑轮组时,既省力又改变用力方向。 1

(完整版)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复习题及解答

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复习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 1、用手将水面上的泡沫向下压时,会感到有个向上的力,这个力是浮力。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和它所排开的水量有关。潜水艇是在体积不变下通过加减水改变轻重来实现沉浮的。 2、温度计的工作原理是利用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 3、夏天安装电线时,两根电线杆之间的电线不能拉得太紧,否则到冬天时会由于电线受冷收缩,电线就容易被拉断。 4、热在传递时由热源为起点,由热的一端向冷的一端传递。离热源越远,热传递的时间越长。一般来说,金属的传热能力比非金属强。 5、古希腊天文学家托勒密提出“地心说”后,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在其著作《天体运行论》提出了“日心说”。 6、物体在水中排开水的体积叫做排开的水量。 7、比较液体体积轻重的仪器叫比重计。 8、水受热时体积膨胀受冷时体积收缩,我们把水的体积的这种变化叫做热胀冷缩。 9、热总是从较热的一端传向较冷的一端,通过直接接触,把热从一个物体传给另一个物体,叫做热传导。 10、一个沉的物体在空气中测得的重力是7.5N,在液体中测得的重力是5N,它受到的浮力是2.5N_。 11、一个能浮的物体自身的重力是2N,用6N的力把它压入水中,它受到的浮力是4N。 12、写出人们在认识地球的历史过程中著名科学家的名字。(至少三位)托勒密、布鲁诺、哥白尼。 13、随着时间的变化,物体在阳光下的影子的_长短_和__方向_也会慢慢地发生变化。 14、通过我的反复实验发现,摆在每分钟来回摆动的次数与摆长有关,与摆幅无关,与摆重无关。 15、像金属这样导热性能好的物体称为热的良导体,像塑料、木头这样导热性能差的物体称为热的不良导体。 16、不同的材料构成的物体,如果体积相同,重的物体容易沉;如果重量相同,体积小的物体容易沉。 17、日晷利用光影计时,水钟利用滴水的等时性原理计时,摆钟的出现提高了计时的精确度。 18、热的传递方式有热传导、对流、热辐射三种。 19、我国目前采用的标准时间是北京时间。 20、昼夜交替是由地球自转引起的,四季更替是由地球公转引起的。 21、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地球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 22、一般物体在受热时体积_膨胀_,受冷时体积__收缩__,我们把物体的这种变化叫_热胀冷缩_。 23、地球自转时,地轴始终倾斜着指向北极星。这就是北极星“不动”的秘密。 24、一石块挂在弹簧测力计上,在空气中称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4.7牛,把它全部浸入水中称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2.7牛,该石块所受水的浮力是__2牛__。 25、通过格林尼治天文台的经线被定为 0度经线。 二、判断题: 1、沉在游泳池水底的实心球没有受到水的浮力。(×) 2、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和它所排开的水量有关。(√)

六年级下册科学试题及答案

六年级下册科学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每个空格2分,共20分】: 1.早在一千多年前,人们就已经发明了【】,而【】的发明人类认识世 界的一大飞跃,把人类带入一个崭新的微观世界。 2.我们把有规则几何外形的固体物质,称为【】,比如身边的物质中有食盐.白糖.【】等。 3.我们利用观察到的洋葱表皮上的一个个如房间似的结构,是洋葱的【】。 4.放大镜把通过透镜所能观察到的范围称为【】。 5.放大镜的放大倍数越大,我们能看到的范围就【】。 6.如果显微镜的目镜.物镜上分别标着12.5×.40×,那么物体图像将被放大【】。 7.科学研究发现昆虫头上的【】,就是它们的“鼻子”。 8.用显微镜观察蚕豆叶表皮细胞上有许多【】,那是植物进行蒸腾和光合作用的 重要器官。 二.选择题【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每小题2分,共16分】: 1.光线从空气进入凸透镜时会( )。 A.反射 B.折射 C.不变 2.凸透镜是( ).透明的镜片。 A.中间厚边缘薄 B.中间薄边缘厚 C.一样厚 3.【】的建立,被誉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 A.细胞学说 B.动力学 C.仿生学 4.蟋蟀的耳朵在( )。 A.头部 B.足内侧 C.腹部 5.电子显微镜已经可以把物体放大到( ) 倍。 A.200 B.2000 C.200万 6.用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时,玻片移动的方向和从目镜里看到的方向( ) 。 A.相同 B.相反 C.无 7.昆虫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胸部有【】对足。 A.2 B.3 C.4 8.凸透镜的凸度越小,它的( ) 越小。 A.放大倍数 B.焦距 C.视野 三.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每小题2分,共20分】: 1.圆柱形和球形的器皿装水也有放大功能。【】 2.放大镜的放大倍数同它的面积大小有关。【】 3.把整个洋葱放在显微镜下,我们可以直接观察到它的精细结构。【】 4.鱼缸里的水变绿是因为其中有绿藻的缘故。【】 5.微生物对人类只有危害,没有好处。【】 6.人的最高视力也只能看清楚1/3毫米的微小物体【】 7.细胞是生物生命活动的最基本单位,生物都由细胞组成。【】 8.蝴蝶的翅膀上的彩色小鳞片其实是扁平的细毛。【】 9.微生物是生物,也由细胞组成。【】 10.碱面是粉末状的,它不属于晶体物质。【】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实验报告单

五年级科学下册实验报告单 科学实验报告单1 实验名称物体的沉浮 实验目的观察物体的沉浮 实验材料水槽、水、塑料、小刀、泡沫、橡皮、萝卜、曲别针等各种材料 实验过程实验一:取小石头、木块、橡皮、针等放入水中,观察它们的沉浮。 实验二:1、把水槽放在展台上,从袋中取出泡沫、回形针、萝卜等分别放入水中观察它们的沉浮 2、把小石块、橡皮、泡沫块、萝卜分别切成二分之一、四分之一、八分之一放入水中观察它们的沉浮 实验结论木块、塑料、泡沫在水中是浮的;小石头、回形针在水中是沉的。由同一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们的体积大小,在水中的沉浮是不会发生改变的。 科学实验报告单2 实验名称影响物体沉浮的因素 实验目的研究物体的沉浮与哪些因素有关 实验材料水槽、小石块、泡沫塑料块、回型针、蜡烛、带盖的空瓶、萝卜、橡皮、一套同体积不同重量的球、一套同重量不同体积的立方体、小瓶子、潜水艇 实验过程实验1.按体积大小顺序排列七种物体,再标出它们在水中是沉还是浮。想一想,物体的沉浮和它的体积大小有关系吗? 实验2、按轻重顺序排列七种物体,再标出它们在水中是沉还是浮。想一想,物体的沉浮和它的轻重有关系吗 实验结论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如果体积相同,重的物体容易沉;如果质量相同,体积小的物体容易沉。 科学实验报告单3 实验名称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 实验目的橡皮泥排开水的体积 实验材料水槽、水、塑料、小刀、泡沫、橡皮、萝卜、曲别针等各种材料 实验过程实验一:找一块橡皮泥做成各种不同形状的实心物体放入水中,观察它们的沉浮。 实验二:1、让橡皮泥浮在水面上,用上面同样大小的橡皮泥,改变它的形状,即把橡皮泥做成船形或者空心的,橡皮泥就能浮在水面上。 2、取一个量杯,装入200毫升的水,记录橡皮泥在水中排开水的体积。 实验结论实心橡皮泥质量不变,形状改变,体积也不变,橡皮泥的沉浮不会发生改变。 橡皮泥在水中排开水的体积越大,浮力越大。 科学实验报告单4 实验名称造一艘小船 实验目的比较哪种船载物多 实验材料水槽、若干橡皮泥、若干垫子、玻璃弹子、有关图片 实验过程一、准备1.决定造一艘什么船;2.准备需要的材料。 二、制作1.画出船的设想草图;2.动手制作。 三、改进和完成 1.放到水里试试,找出需要改进的地方; 2.演示、介绍我的小船。 实验结论相同重量的橡皮泥,浸入水中的越大越容易浮,它的装载量也随之增大。

人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知识点整理

人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知识点整理 第四单元地球的运动 1.昼夜交替现象产生的原因猜测:(与太阳、地球的相对圆周运动有关) 2.西方两个重要学说: 学说代表人物主要观点 3.地地心说(希腊)托勒密 1.地球是球体 球的2.太阳每天绕地球转一周 运动: 3.地球是中心,不动 4.傅日心说(波兰)哥白尼 1.地球是球体 2.地球自转,周期24小时科摆 3.太阳不动,是中心 的基自转公转 绕什么转地轴太阳础:方向自西向东 摆具周期 24小时一年 特点地轴倾斜有摆证据 1.傅科摆 1.恒星周年视差(贝塞动方尔) 2.天体的东升西落 2.一年的四季变化向保 3.航天器、卫星的观察 3.航天器、卫星的观察 持不变的特点。 原理:(“傅科摆”)摆动后,地面的刻度盘会与摆的摆动方向发生偏移,这可 以证明(地球在自转)。 5.地球的自转方向(自西向东)决定了,不同地区迎来黎明的时间不同——东边早,西边晚。 6.不同地区所处的(经度差)决定了地区之间的(时差)。以经线为标准,全球分为24个时区,每15°为一个时区。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的经线为0°经线。0°经线以东为东经,0°经线以西为西经,北京位于东八区。 7.天空中星星围绕(北极星)(顺时针)旋转;北极星相对“不动”是因为地轴是倾斜的,北极星在地轴的延长线上。 8.四季的成因:地球的公转、地轴的倾斜,导致阳光有规律地直射或斜射某一地区,因此,气温有规律地变化,所以形成了四季。 9.极昼和极夜现象的成因:地球的自转、公转,地轴的倾斜(倾斜角度越大,极昼极夜发生的范围越大) 1 / 6 在我国,白昼最长为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白昼最短为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10. 线。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科学测试题

1.通过透镜看到的面积或区域叫做透镜的________。 2.生物体都是由________组成的。 3._________和_________的发明,为人类打开了微小世界的大门。 4._______是指用另一种方法来使用已用过的东西,它是减少垃圾数量的重要方法。 5.植物的“杀手”有________、________等。 二、选择题 二、选择题 1.世界上最早的显微镜是_______发明的。①牛顿②达尔文③列文虎克2.第一个发现和提出“细胞”这个名称的人是________。 ①罗伯特.胡克②列文虎克③达尔文 3.下面的做法,你认为正确的是________。 ①购买过度包装的商品②经常使用一次性筷子③把废纸送到回收站 三、判断题 1.光线从空气进入凸透镜时会产生折射而弯曲。() 2.晶体只有在显微镜下才能看见。() 3.一个凸透镜的放大倍数是有限的。() 4.今天的电子显微镜可以把物体放大到200万倍。() 5.一个细菌又称一个菌落。() 6.细胞学的建立被誉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 7.微生物对人类都是有害的。() 8.填埋场在填满垃圾后,可以在上面种植庄稼。() 9.回收玻璃比直接用天然原料制取玻璃便宜。() 10.保护环境,人人有责。() 一、填空题 1.光线从空气进入凸透镜时会发生________而_________,而人认为从物体反射的物体反射的光是__________传播的,所以通过凸透镜看物体会感觉放大了。2.通过透镜看到的面积或区域叫做透镜的_________。 3.目前,对待垃圾最积极,最科学的手段是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4.请按距太阳从近到远的顺序写出它的八大行星:________、________、地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为了得到可靠的观察结果,我们可以像科学家那样采取__________的方法。 二、判断题 1.晶体的形状很有规则,有的是立方体,有的象金字塔。() 2.今天的显微镜可以把物体放大到200万倍。() 3.菌落是很多细菌聚集到一起形成的。()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