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高考化学易错题专题训练-化学反应与能量练习题附答案

高考化学易错题专题训练-化学反应与能量练习题附答案

高考化学易错题专题训练-化学反应与能量练习题附答案
高考化学易错题专题训练-化学反应与能量练习题附答案

高考化学易错题专题训练-化学反应与能量练习题附答案

一、化学反应与能量练习题(含详细答案解析)

1.五氧化二钒常用作化学工业中的催化剂,广泛用于冶金、化工生产。一种以粗钒(主要含有V2O5、V2O4,还有少量Fe3O4、Al2O3、SiO2等)为原料生产五氧化二钒的工艺流程如下:

已知:①部分含钒物质的溶解情况:(VO2)2SO4易溶于水,VOSO4可溶于水,NH4VO3难溶于水。

②部分金属离子[c(M n+)=0.1 mol/L]形成氢氧化物及氢氧化物溶解与pH的关系如下表:

回答下列问题:

(l)“研磨”的目的是___,“酸溶”时V2O5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 。

(2)加入NaCIO溶液,含钒元素的粒子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

(3)向三颈烧瓶中加入NaOH溶液时实验装置如图所示,虚线框中最为合适的仪器是___(填标号),调节溶液的pH范围为___,滤渣b为___(写化学式)。

(4)实验显示,沉钒率的高低与温度有关,如图是沉钒率随温度的变化曲线,则沉钒时的加热方法为___。温度高于80℃,沉钒率下降,其可能原因是____

【答案】增大固体与酸溶液的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提高原料的利用率

V2O5+H2SO4=(VO2)2SO4+H2O 2VO2++ClO-+H2O=2VO2++Cl-+2H+ D 4.7≤pH<7.8 Fe(OH)3、

Al(OH) 水浴加热(热水浴) 温度高于80℃,NH4+水解程度增大成为主要因素,由于NH4+浓度减小,沉钒率下降

【解析】

【分析】

粗钒(主要含有V2O5、V2O4,还有少量Fe3O4、Al2O3、SiO2等)经过研磨粉碎,加入硫酸进行酸浸,V2O5、V2O4,还有少量Fe3O4、Al2O3被硫酸溶解形成含有VO2+、VO2+、Fe2+、Fe3+、Al3+的浸出液,由于SiO2不与硫酸反应,经过滤后,得到的滤渣a为SiO2,滤液a为含有VO2+、VO2+、Fe2+、Fe3+、Al3+的滤液,向滤液a中加入具有强氧化性的NaClO溶液,将滤液中的VO2+、Fe2+氧化为VO2+、Fe3+,再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调节溶液pH值,将滤液中的Fe3+、Al3+转化为Fe(OH)3、Al(OH)3沉淀除去,过滤后得到的滤渣b为Fe(OH)3、Al(OH)3、滤液b为主要含有VO2+的滤液,加入饱和氯化铵溶液,使VO2+转化为NH4VO3沉淀,对生成的NH4VO3沉淀高温煅烧,获得V2O5,据此分析解答。

【详解】

(l)“研磨”可将块状固体变为粉末状,目的是增大固体与酸溶液的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提高原料的利用率;“酸溶”时V2O5被硫酸溶解形成VO2+,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V2O5+H2SO4=(VO2)2SO4+H2O;

(2)根据分析,向滤液a中加入具有强氧化性的NaClO溶液,将滤液中的VO2+、Fe2+氧化为VO2+、Fe3+,含钒元素的粒子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VO2++ClO-+H2O=2VO2++Cl-+2H+;(3)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调节溶液pH值,将滤液中的Fe3+、Al3+转化为Fe(OH)3、Al(OH)3沉淀除去,根据部分金属离子[c(M n+)=0.1 mol/L]形成氢氧化物及氢氧化物溶解与pH的关系表格数据可知, pH值为2.8时,Fe(OH)3完全沉淀,pH值为4.7时,Al(OH)3完全沉淀,pH 值为7.8时,Al(OH)3开始溶解,调节溶液的pH范围为4.7≤pH<7.8,滤渣b为Fe(OH)3、Al(OH)3,向三颈烧瓶中加入NaOH溶液时,虚线框中最为合适的仪器是恒压漏斗,能保证仪器内外压强相等,使氢氧化钠溶液顺利流下,答案选D;

(4)由图像可知,当温度为80℃左右钒的沉淀率最高,酒精灯的火焰温度太高,不能直接用酒精灯加热,则在该温度下加热方法应使用水浴加热;沉钒过程中使用的是饱和氯化铵溶液,铵根离子可水解,温度越高水解程度越大,铵盐不稳定,受热易分解生成氨气,温度高于80℃,NH4+水解程度增大成为主要因素,溶液中NH4+浓度减小,使沉钒率下降。

2.工业上利用锌焙砂(主要含ZnO、ZnFe2O4,还含有少量FeO、CuO等杂质)制取金属锌的工艺流程如下。回答下列问题:

(1)ZnFe2O4是一种性能优良的软磁材料,也是一种催化剂,能催化烯类有机物氧化脱氢等反应。

①ZnFe2O4中Fe的化合价是________。

②工业上利用反应ZnFe2(C2O4)3·6H2O Δ

ZnFe2O4+2CO2↑+4CO↑+6H2O制备ZnFe2O4。该

反应中每生成1 mol ZnFe2O4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是________。

(2)酸浸时要将锌焙砂粉碎,其目的是提高酸浸效率。为达到这一目的,还可采用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任答一条);已知ZnFe2O4能溶于酸,则酸浸后溶液中存在的金属离子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净化Ⅰ中H2O2参与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试剂X的作用是_______。

【答案】+3 4 mol 增大硫酸的浓度(或升高温度、搅拌等其他合理答案) Zn2+、Fe3+、Fe2+、Cu2+ H2O2+2Fe2++2H+=2Fe3++2H2O 调节溶液的pH,促进Fe3+水解

【解析】

【分析】

将锌焙砂(主要含ZnO、ZnFe2O4,还含有少量FeO、CuO等氧化物杂质)酸浸,发生反应ZnFe2O4+8H+=Zn2++2Fe3++4H2O、ZnO+2H+=Zn2++H2O、FeO+2H+=Fe2++H2O、

CuO+2H+=Cu2++H2O,向溶液中加入双氧水,发生反应2Fe2++2H++H2O2=2Fe3++2H2O,调节溶液的pH将Fe3+转化为Fe(OH)3沉淀,调节溶液pH时不能引进新的杂质,可以用ZnO,所以X为ZnO,然后向溶液中加入Zn,发生反应Cu2++Zn=Zn2++Cu,然后过滤,所以Y中含有Cu,最后电解得到Zn;

(1)①ZnFe2O4中锌的化合价+2价,氧元素化合价-2价,结合化合价代数和为0计算得到Fe 的化合价;

②工业上利用反应ZnFe2(C2O4)3?6H2O Δ

ZnFe2O4+2CO2↑+4CO↑+6H2O制备ZnFe2O4.反应过

程中铁元素化合价+2价变化为+3价,碳元素化合价+3价变化为+4价好+2价,计算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

(2)酸浸时要将锌焙砂粉碎,其目的是提高酸浸效率.为达到这一目的,还可采用的措施是增大硫酸的浓度或升高温度、空气搅拌等,已知ZnFe2O4能溶于酸,则酸浸后溶液中存在的金属离子有,氧化锌溶解得到锌离子、氧化亚铁溶解得到亚铁离子、氧化铜溶解得到铜离子、ZnFe2O4能溶于酸得到铁离子;

(3)净化Ⅰ中H2O2参与反应是双氧水具有氧化性,能将亚铁离子氧化为铁离子,试剂X的作用是调节溶液PH,促进Fe3+水解生成氢氧化铁沉淀除去。

【详解】

(1)①ZnFe2O4中锌的化合价+2价,氧元素化合价-2价,结合化合价代数和为0计算得到Fe 的化合价,+2+x×2+(-2)×4=0,x=+3;

②工业上利用反应ZnFe2(C2O4)3?6H2O Δ

ZnFe2O4+2CO2↑+4CO↑+6H2O制备ZnFe2O4,反应过

程中铁元素化合价+2价变化为+3价,碳元素化合价+3价变化为+4价好+2价,则氧化产物为:ZnFe2O4、CO2,每生成1mol ZnFe2O4,碳元素化合价+3价变化为+2价降低得到电子,每生成1mol ZnFe2O4,生成4molCO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是4mol;

(2)酸浸时要将锌焙砂粉碎,其目的是提高酸浸效率.为达到这一目的,还可采用的措施是增大硫酸的浓度或升高温度、空气搅拌等,已知ZnFe2O4能溶于酸,则酸浸后溶液中存在的金属离子有,氧化锌溶解得到锌离子、氧化亚铁溶解得到亚铁离子、氧化铜溶解得到铜

离子、ZnFe2O4能溶于酸得到铁离子,所以得到的金属离子有:Zn2+、Fe3+、Fe2+、Cu2+;(3)净化Ⅰ中H2O2参与反应是双氧水具有氧化性,能将亚铁离子氧化为铁离子,离子方程式为:H2O2+2Fe2++2H+═2Fe3++2H2O,试剂X的作用是调节溶液pH,促进Fe3+水解生成氢氧化铁沉淀除去。

3.化学肥料在农业生产中有重要作用。农业生产中,大量施用的化肥主要是氮肥、磷肥、钾肥。

(1)普钙是磷肥,它的有效成分是________(写化学式)。

(2)尿素是一种含氮量较高的氮肥,工业生产尿素是将氨气与二氧化碳在加压、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氨基甲酸铵(H2NCOONH4),再使氨基甲酸铵脱水得到尿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农谚说的“粪和肥,肥料飞”指的是粪尿与草木灰搅和在一起会降低肥效。请你说明其中的化学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合成氨是生产氮肥的重要环节。合成氨生产简易流程示意图如下:

从示意图可知其存在循环操作。简要说明为什么在化工生产中经常采用循环操作?

______。

【答案】Ca(H2PO4)2·H2O 2NH3+CO2H2NCOONH4 H2NCOONH4H2NCONH2+H2O 粪尿最终转化为铵盐,而草木灰的有效成分为K2CO3,K2CO3受潮后水解为KOH,显碱性,NH4+与OH-可发生反应生成NH3逸出而降低肥效从原因来讲,许多化学反应是可逆反应,转化率低;从结果来说,循环操作的主要目的在于充分利用原料、降低成本;从工艺设计来说,循环操作有利于连续化生产、减少工序;从环保角度来说,实现全封闭生产,控制废弃物排放

【解析】

【分析】

(1)普钙的有效成分是磷酸二氢钙;

(2)氨气和二氧化碳在加压、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氨基甲酸铵,氨基甲酸铵脱水生成尿素和水;

(3)农谚说的“粪和肥,肥料飞”指的是粪尿与草木灰搅和在一起会降低肥效,粪尿最终转化为铵盐,而草木灰的有效成分为K2CO3,K2CO3受潮后水解为KOH,显碱性,NH4+与OH-可发生反应生成NH3逸出而降低肥效;

(4)可从生产成本(原料的利用率)、生产原理、生产工艺以及环保等角度综合分析化工生产过程中设计循环操作的目的、作用。

【详解】

(1)普钙的成分为Ca(H2PO4)2·H2O与CaSO4,其有效成分为Ca(H2PO4)2·H2O。故答案为:Ca(H2PO4)2·H2O;

(2)由题中信息,氨气和二氧化碳在加压、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氨基甲酸铵,氨基甲酸铵脱水生成尿素和水,利用原子守恒可直接写出反应的方程式:2NH3+

CO2H2NCOONH4,H2NCOONH4H2NCONH2+H2O。故答案为:2NH3+

CO2H2NCOONH4,H2NCOONH4H2NCONH2+H2O;

(3)农谚说的“粪和肥,肥料飞”指的是粪尿与草木灰搅和在一起会降低肥效,粪尿最终转化为铵盐,而草木灰的有效成分为K2CO3,K2CO3受潮后水解为KOH,显碱性,NH4+与OH-可发生反应生成NH3逸出而降低肥效;故答案为:粪尿最终转化为铵盐,而草木灰的有效成分为K2CO3,K2CO3受潮后水解为KOH,显碱性,NH4+与OH-可发生反应生成NH3逸出而降低肥效;

(4)从反应特点来说,许多化学反应是可逆反应,转化率低;从能源利用及经济方法来说,循环操作的主要目的在于充分地利用原料、降低成本;从工艺流程来说,循环操作有利于连续化生产、减少工序;从环保角度来说,实现全封闭生产,控制废弃物的排放;

故答案为:从反应特点来说,许多化学反应是可逆反应,转化率低;从能源利用及经济方法来说,循环操作的主要目的在于充分地利用原料、降低成本;从工艺流程来说,循环操作有利于连续化生产、减少工序;从环保角度来说,实现全封闭生产,控制废弃物的排放。

【点睛】

本题考查化学反应方程式的书写、化工生产等知识点,注意(3)中运用盐水解知识进行解释。难点(4)可从生产成本(原料的利用率)、生产原理、生产工艺以及环保等角度综合分析化工生产过程中设计循环操作的目的、作用。

4.(1)反应3Fe(s)+4H2O(g)Fe3O4(s)+4H2(g)在一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进行,试回答:(填“加快”、“不变”或“减慢”)。

①保持体积不变充入Ne,其反应速率___。

②保持压强不变充入Ne,其反应速率____。

(2)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6NO(g)+4NH 3(g)5N2(g)+6H2O(g)。某次实验中测得容器内NO及N2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图中v(正)与v(逆)相等的点为__(选填字母)。

(3)一定条件下,在2L密闭容器内,发生反应2NO 2(g)N2O4(g),n(NO2)随时间变化如下表:

时间/s012345

n(NO2)/mol0.0400.0200.0100.0050.0050.005

①用NO 2表示0~2s 内该反应的平均速率为___。

②在第5s 时,NO 2的转化率为__。

【答案】不变 减慢 cd 0.0075mol·

L -1·s -1 87.5% 【解析】

【分析】

【详解】

(1)①保持体积不变充入Ne ,各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不变,故反应速率不变; ②保持压强不变充入Ne ,容器体积变大,各物质浓度减小,反应速率减慢;

(2)反应达到平衡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据图可知t 2时刻后N 2和NO 的物质的量不再改变,说明反应到达平衡,所以c 、d 两个点v(正)与v(逆)相等;

(3)①2s 内△n (NO 2)=0.04mol-0.01mol=0.03mol ,容器体积为2L ,所以反应速率为0.03mol 2L =2s

c t ??=0.0075mol·L -1·s -1; ②第5s 时,△n (NO 2)=0.04mol-0.005mol=0.035mol ,转化率为

0.035mol 100%0.04mol ?=87.5%。 【点睛】

判断通入惰性气体或者改变压强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时,关键看是否改变了反应物和生成物中气体的浓度,若浓度改变则影响反应速率,若浓度不变则不影响反应速率。

5.依据氧化还原反应:2Ag +(aq)+Cu(s)=Cu 2+(aq)+2Ag(s)设计的原电池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电极X 的材料是_______;电解质溶液Y 是________;

(2)银电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3)外电路中的电子是从______→______;

(4)当有1.6 g 铜溶解时,银棒增重______g 。

【答案】Cu AgNO 3 Ag ++e - =Ag X(或Cu) Ag 5.4

【解析】

【分析】

(1)根据电池反应式知,Cu 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作负极,Ag 作正极,电解质溶液为含有银离子的可溶性银盐溶液;

(2)银电极上是溶液中的Ag +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

(3)外电路中的电子是从负极经导线流向正极;

(4)先计算Cu的物质的量,根据反应方程式计算出正极产生Ag的质量,即正极增加的质量。

【详解】

(1)根据电池反应式知,Cu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Cu作负极,则Ag作正极,所以X为Cu,电解质溶液为AgNO3溶液;

(2)银电极为正极,正极上Ag+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Ag++e-=Ag;

(3)外电路中的电子是从负极Cu经导线流向正极Ag;

(4)反应消耗1.6 g铜的物质的量为n(Cu)=m 1.6g

M64g/mol

=0.025 mol,根据反应方程式

2Ag+(aq)+Cu(s)=Cu2+(aq)+2Ag(s)可知:每反应消耗1 mol Cu,正极上产生2 mol Ag,则0.025 mol Cu反应,在正极上产生0.05 mol Ag,该Ag的质量为m(Ag)=0.05 mol×108 g/mol=5.4 g,即正极银棒增重5.4 g。

【点睛】

本题考查原电池原理,明确元素化合价变化与正负极的关系是解本题关键,计算正极增加的质量时,既可以根据反应方程式计算,也可以根据同一闭合回路中电子转移数目相等计算。

6.请根据化学反应与热能的有关知识,填写下列空白:

(1)在Ba(OH)2·8H2O和NH4Cl晶体反应的演示实验中:反应物混合后需用玻璃棒迅速搅拌,其目的是____________,体现该反应为吸热反应的现象是烧杯变凉和________。

(2)下列过程中不一定释放能量的是____(请填编号)。

A.形成化学键 B.燃料燃烧 C.化合反应 D.葡萄糖在体内的氧化反应

E.酸碱中和

F.炸药爆炸

(3)已知:通常条件下,酸碱稀溶液中和生成1 mol水放出的热量为中和热。稀溶液中1 mol H2SO4和NaOH恰好反应时放出Q kJ热量,则其中和热为____kJ/mol。

(4)已知H2和O2反应放热,且断开1 mol H-H、1 mol O=O、 1 mol O-H键需吸收的能量分别为Q1、Q2、Q3 kJ,由此可以推知下列关正确的是___(填编号)。

A.Q1+Q2>Q3 B.Q1+Q2>2Q3 C.2Q1+Q2<4Q3 D.2Q1+Q2<2Q3

【答案】搅拌,使反应物充分接触促进反应玻璃片上水结冰而与烧杯粘在一起 C Q 2

C

【解析】

【分析】

(1)通过玻璃棒的搅拌可使混合物充分接触而促进反应进行;烧杯和玻璃片之间的水结冰会将二者粘在一起;

(2)形成化学键释放能量,燃烧放热、有些化合反应是吸热反应,如碳和二氧化碳反应制一氧化碳,大多数分解反应是吸热反应,氧化反应、酸碱中和、炸药爆炸都是放热反应;(3)依据中和热的概念是强酸、强碱的稀溶液完全反应生成1 mol水和可溶性盐放出的热量进行分析;

(4)根据旧键断裂吸收的能量减去新键生成释放的能量的差值即为反应热,结合燃烧反应为放热反应分析解答。

【详解】

(1)固体参加的反应,搅拌可使反应混合物充分接触而促进反应进行,通过玻璃片上水结冰而与烧杯粘在一起,知道氢氧化钡晶体和氯化铵之间的反应是吸热反应;

(2)形成化学键、燃料的燃烧、葡萄糖在体内的氧化反应、酸碱中和反应和炸药的爆炸过程都属于放热反应,而化合反应不一定为放热反应,如CO 2与C 在高温下反应产生CO 的反应属于吸热反应,所以不一定释放能量的为化合反应,故合理选项是C ;

(3)在稀溶液中1 mol H 2SO 4与NaOH 溶液恰好完全反应时生成2 mol H 2O ,放出Q kJ 热量,而中和热是指强酸、强碱在稀溶液中发生中和反应生成可溶性盐和1 mol 水时放出的热量,故H 2SO 4与NaOH 反应的中和热为: 2Q kJ/mol ; (4)1 mol H 2O 中含2 mol H-O 键,断开1 mol H-H 、1 mol O=O 、1 mol O-H 键需吸收的能量分别为Q 1、Q 2、Q 3 kJ ,则形成1 mol O-H 键放出Q 3 kJ 热量,对于反应H 2(g)+

12O 2(g)=H 2O(g),断开1 mol H-H 键和12 mol O=O 键所吸收的能量(Q 1+12

Q 2) kJ ,生成2 mol H-O 新键释放的能量2Q 3 kJ ,由于该反应是放热反应,所以2Q 3-(Q 1+

12Q 2)>0,2Q 1+Q 2<4Q 3,故合理选项是C 。

【点睛】

本题考查了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注意掌握中和热的概念,反应热为断裂反应物化学键吸收的总能量与形成生成物化学键释放的总能量的差,(4)1 mol H 2O 中含2 mol H-O 键为解答易错点。

7.理论上讲,任何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都可以设计成原电池。某同学利用“Cu +2Ag +=2Ag+Cu 2+”反应设制一个化学电池,如图所示,已知该电池在外电路中,电流从a 极流向b 极。请回答下列问题:

(1)b 极是电池的_____________极,材料是_____________,写出该电极的反应式_____________。

(2)a 可以为_____________A 、铜B 、银C 、铁D 、石墨

(3)c 溶液是_____________A 、CuSO 4溶液B 、AgNO 3溶液C 、酒精溶液

(4)若该反应过程中有0.2mol 电子发生转移,则生成Ag 为_____________克。

【答案】负 Cu Cu–2e-=Cu2+ BD B 21.6

【解析】

【分析】

有题干信息可知,原电池中,电流从a极流向b极,则a为正极,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b为负极,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据此分析解答问题。

【详解】

(1)根据上述分析知,b是电池的负极,失去电子,反应Cu+2Ag+=2Ag+Cu2+中Cu失去电子,故Cu作负极,发生的电极反应为Cu–2e-=Cu2+,故答案为:负;Cu;Cu–2e-=Cu2+;(2)a是电池的正极,电极材料可以是比铜更稳定的Ag,也可以是惰性的石墨,故答案为:BD;

(3)电解质溶液c是含有Ag+的溶液,故答案为:B;

(4)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可得,反应过程中转移1mol电子,生成2molAg,质量为

108×2=21.6g,故答案为:21.6。

8.氮的氧化物是造成大气污染的主要物质。研究氮氧化物的反应机理对于消除环境污染有重要意义。NO在空气中存在如下反应:2NO(g)+O 2(g)2NO2(g) △H,上述反应分两步完成,其反应历程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反应I的热化学方程式___。

(2)反应I和反应Ⅱ中,一个是快反应,会快速建立平衡状态,而另一个是慢反应。决定2NO(g)+O 2(g)2NO2(g)反应速率的是___(填“反应I”或“反应Ⅱ”);对该反应体系升高温度,发现总反应速率反而变慢,其原因可能是___(反应未使用催化剂)。

【答案】2NO(g)?N2O2(g) △H=-(E3-E4) kJ/ mol 反应Ⅱ决定总反应速率的是反应Ⅱ,升高温度后反应I平衡逆向移动,造成N2O2浓度减小,温度升高对反应Ⅱ的影响弱于N2O2浓度减小的影响,N2O2浓度减小导致反应Ⅱ速率变慢

【解析】

【分析】

(1)根据图像分析反应I为2NO(g)?N2O2(g)的焓变,写出热化学方程式;

(2)根据图像可知,反应I的活化能<反应Ⅱ的活化能,反应I为快反应,反应Ⅱ为慢反应,决定该反应速率的是慢反应;决定正反应速率的是反应Ⅱ,结合升高温度对反应I和

Ⅱ的影响分析可能的原因。

【详解】

(1)根据图像可知,反应I 的化学方程式为:2NO(g)?N 2O 2(g) △H =(E 4-E 3)kJ/mol=-(E 3-E 4) kJ/ mol ,故答案为:2NO(g)?N 2O 2(g) △H =-(E 3-E 4) kJ/ mol ;

(2)根据图像可知,反应I 的活化能<反应Ⅱ的活化能,反应I 为快反应,反应Ⅱ为慢反应,决定2NO(g)+O 2(g)?2NO 2(g)反应速率的是慢反应Ⅱ;对该反应体系升高温度,发现总反应速率变慢,可能的原因是:决定总反应速率的是反应Ⅱ,升高温度后反应I 平衡逆向移动,造成N 2O 2浓度减小,温度升高对反应Ⅱ的影响弱于N 2O 2浓度减小的影响,N 2O 2浓度减小导致反应Ⅱ速率变慢,故答案为:反应Ⅱ;决定总反应速率的是反应Ⅱ,升高温度后反应I 平衡逆向移动,造成N 2O 2浓度减小,温度升高对反应Ⅱ的影响弱于N 2O 2浓度减小的影响,N 2O 2浓度减小导致反应Ⅱ速率变慢。

9.I 某课外兴趣小组对H 2O 2的分解速率做了如下实验探究。

(1)下表是该小组研究影响过氧化氢(H 2O 2)分解速率的因素时采集的一组数据: 用2210mLH O 10mL H 2O 2制取2150mLO 150mL O 2所需的时间(秒) 2230%H O 2215%H O 2210%H O 225%H O

无催化剂、不加热

几乎不反应 几乎不反应 几乎不反应 几乎不反应 无催化剂、加热 360

480 540 720 2MnO 催化剂、加热

10 25 60 120 ①该研究小组在设计方案时,考虑了温度、________、催化剂等因素对过氧化氢分解速率的影响。

②从上述影响过氧化氢分解速率的因素中任选一个,说明该因素对分解速率有何影响: _____________。

(2)将质量相同但颗粒大小不同的MnO 2分别加入到5mL5%的双氧水中,并用带火星的木条测试。测定结果如下:

催化剂(MnO 2)

操作情况 观察结果 反应完成所需的时间 粉末状

混合不振荡

剧烈反应,带火星的布条复燃 3.5分钟

块状 反应较慢,火星红亮

但木条未复燃 30分钟

实验结果说明催化剂作用的大小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

Ⅱ.在体积为2L 的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H 2 (g)和1molI 2 (g),在一定温度下发生下列反应:()()

22H g I g +()2HI g ,回答下列问题: (1)保持容器体积不变,向其中充入1molHI(g),反应速率_________(填“加快”“减慢”或

“不变”)。 (2)保持容器内气体压强不变,向其中充入1mol 氦气,反应速率_________________。(填“加快”“减慢”或“不变”)。

(3)反应进行到2min ,测得容器内HI 的浓度为0.2mol/L ,用H 2表示前2min 该反应的平均化学反应速率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时I 2的转化率为____________。

【答案】浓度 其它条件相同时,使用催化剂比不用催化剂, H 2O 2分解速率更快 (或其它条件相同时,反应物H 2O 2的浓度越大, H 2O 2分解速率更快。或其它条件相同时,反应物H 2O 2的温

度越高, H 2O 2分解速率更快。) 催化剂表面积 加快 减慢 0.05mol/(L·

min) 20% 【解析】

【详解】

I(1)①根据表中给出的数据,无催化剂不加热的情况下,不同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都是几乎不反应,在无催化剂加热的情况下,不同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都分解,说明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与温度有关;但是得到相同气体的时间不同,浓度越大,反应的速度越快,说明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与浓度有关;比较同一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如30%时,在无催化剂加热的时候,需要时间是360s ,有催化剂加热的条件下,需要时间是10s ,说明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与催化剂有关,故答案为:浓度;

②其它条件相同时,使用催化剂比不用催化剂, H 2O 2分解速率更快 (或其它条件相同时,反应物H 2O 2的浓度越大, H 2O 2分解速率更快。或其它条件相同时,反应物H 2O 2的温度越高, H 2O 2分解速率更快。);

(2)因在其他条件相同时,粉末状二氧化锰比块状二氧化锰反应所需时间短,说明催化剂表面积对反应速率有影响,故答案为:催化剂表面积;

Ⅱ. (1)保持容器体积不变,向其中充入1molHI(g),生成物浓度变大,逆反应速率增大,平衡左移,左移之后反应物浓度增大,正反应速率增大,之后重新达到平衡,故答案为:加快;

(2)保持容器内气体压强不变,向其中充入1mol 氦气,容器的体积增大,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都减小,所以反应速率减慢,故答案为:减慢;

(3)反应进行到2min ,测得容器内HI 的浓度为0.2mol/L ,则

v (HI)=-10.2mol L 2min

g =0.1mol/(L·min),同一反应中用不同物质表示反应速率时反应速率之比等于计量数之比,所以v (H 2)=12

? v (HI)=0.05mol/(L·min);容器体积为2L ,碘的初始浓度为0.5mol/L ,平衡时HI 的浓度为0.2mol/L ,根据方程式()()22H g I g +()2HI g 可知,

消耗的c(I 2)=0.1mol/L ,所以I 2的转化率为-1

-1

0.1mol L 100%0.5mol L ?g g =20%,故答案为:0.05mol/(L·min);20%。

10.Li-SOCl2电池可用于心脏起搏器。该电池的电极材料分别为锂和碳,电解液是LiAlCl4-SOCl2。电池的总反应可表示为4Li+2SOCl2=4LiCl+S+SO2。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电池的负极材料为_____,发生的电极反应为______________。

(2)电池正极发生的电极反应为_______________。

【答案】Li 4Li-4e-=4Li+ 2SOCl2+4e-=4Cl-+S+SO2

【解析】

【分析】

(1)原电池中,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的极是负极,该极上发生失电子的氧化反应;

(2)原电池的正极上发生得电子的还原反应。

【详解】

(1)该原电池中锂的活泼性大于碳的,所以锂作负极,负极上Li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4Li-4e-=4Li+;

(2)正极上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根据反应方程式知,SOCl2得电子生成Cl-、S、SO2,电极方程式为2SOCl2+4e-=4Cl-+S+SO2。

11.在800℃时,2L密闭容器内发生反应:2NO(g)+O2(g)?2NO2(g),反应体系中,一氧化氮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如表所示:

时间/s012345

n(NO)/mol0.0200.0100.0080.0070.0070.007 (1)如图表示NO2的物质的量浓度变化的曲线是________。

(2)用O2表示从0~2 s内该反应的平均速率v=__________。

(3)能说明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

A.v(NO2)=2v(O2)

B.容器内压强保持不变

C.容器内气体质量不变

D.容器内密度保持不变

【答案】b 1.5×10-3mol·L-1·s-1 B

【解析】

【分析】

(1)从图象分析,随反应时间的延长,各物质的浓度不再不变,且反应物没有完全反应,是可逆反应,根据一氧化氮物质的量的变化知,该反应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则二氧化氮的

物质的量在不断增大,且同一时间段内,一氧化氮减少的物质的量等于二氧化氮增加的物质的量;

(2)根据△v=

c

t

?

?

计算一氧化氮的反应速率,再结合同一化学反应同一时间段内,各物质

的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其计量数之比计算氧气的反应速率;

(3)化学平衡的标志是正逆反应速率相同,各组分含量保持不变。

【详解】

(1)从图象分析,随反应时间的延长,各物质的浓度不再不变,且反应物没有完全反应,所以反应为可逆反应,根据一氧化氮物质的量的变化知,该反应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则二氧化氮的物质的量在不断增大,且同一时间段内,一氧化氮减少的物质的量等于二氧化氮增加的物质的量,所以表示NO2的变化的曲线是b;

故答案为:b;

(2)0~2s内v(NO)=0.0200.008

22

mol mol

L min

-

?

=0.0030mol/(L.min),同一化学反应同一时间段

内,各物质的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其计量数之比,所以氧气的反应速率为0.0015mol/(L?s);故答案为: 0.0015mol/(L?s);

(3)A.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方程式计量数之比,v(NO2)=2v(O2)为正反应速率之比,不能说明正逆反应速率相同,无法判断正逆反应速率是否相等,故A错误;

B.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同,压强不变说明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各组分浓度不变,故B正确;

C. 恒容容器,反应物生成物都是气体质量不变,不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C错误;

D.恒容容器,反应物生成物都是气体质量不变,体积不变,所以密度始终不变,不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D错误;

故选B;

故答案为:B。

12.(1)将Al片和Cu片用导线连接,一组插入浓硝酸中,一组插入稀NaOH溶液中,分别形成原电池。写出插入稀NaOH溶液中形成原电池的负极反应________________。写出插入浓硝酸中形成原电池的正极反应______________。

(2)铅蓄电池是最常见的二次电池,由于其电压稳定、使用方便、安全可靠、价格低廉,所以在生产、生活中使用广泛,写出铅蓄电池放电时的正极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充电时的阴极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2Al - 6e? +8OH? =2AlO2-+4H2O 4H++ 2e? +2NO3? =2NO2↑+2H2O 4H++ 2e? +SO42?

+PbO2=PbSO4+2H2O PbSO4+2e?=Pb+SO42?

【解析】

【分析】

(1) Al片和Cu片用导线连接,插入稀NaOH溶液中,只有Al能与NaOH溶液反应,形成原电池,负极为Al失电子,在碱性溶液中,Al转化为AlO2-。Al片和Cu片用导线连接,插入

浓硝酸中,形成原电池,由于Al发生钝化,所以Cu作负极,Al作正极,正极为溶液中的NO3-获得电子,生成NO2气体。

(2)铅蓄电池放电时,正极反应为PbO2得电子,生成PbSO4等;充电时的阴极反应为PbSO4获得电子转化为Pb。

【详解】

(1) Al片和Cu片用导线连接,插入稀NaOH溶液中,只有Al能与NaOH溶液,在碱性溶液中,负极Al失电子转化为AlO2-,电极反应式为2Al - 6e? +8OH? =2AlO2-+4H2O。Al片和Cu片用导线连接,插入浓硝酸中,形成原电池,由于Al发生钝化,所以Cu作负极,Al作正极,正极反应为溶液中的NO3-获得电子,生成NO2气体,电极反应式为4H++ 2e? +2NO3?

=2NO2↑+2H2O。答案:2Al - 6e? +8OH? =2AlO2-+4H2O;4H++ 2e? +2NO3? =2NO2↑+2H2O;(2)铅蓄电池放电时,正极反应为PbO2得电子,生成PbSO4等,电极反应式为4H++ 2e?

+SO42? +PbO2=PbSO4+2H2O;充电时阴极为PbSO4获得电子转化为Pb,电极反应式为PbSO4+2e?=Pb+SO42?。答案为:4H++ 2e? +SO42? +PbO2=PbSO4+2H2O;PbSO4+2e?=Pb+SO42?。【点睛】

判断原电池的电极时,首先看电极材料,若只有一个电极材料能与电解质反应,该电极为负极;若两个电极材料都能与电解质发生反应,相对活泼的金属电极作负极。在书写电极反应式时,需要判断电极产物。电极产物与电解质必须能共存,如Al电极,若先考虑生成Al3+,则在酸性电解质中,能稳定存在,Al3+为最终的电极产物;若在碱性电解质中,Al3+不能稳定存在,最终应转化为AlO2-。

13.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甲烷燃料电池是常见的燃料电池之一,该电池在正极通入氧气,在负极通入甲烷,电解质溶液通常是KOH溶液,请写出该电池的负极反应式___。

(2)常温下,将等浓度的Na2S2O3溶液与硫酸溶液混合,2min后溶液中明显出现浑浊,请写出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若将此混合溶液置于50℃的水浴中,则出现浑浊的时间将___(填“增加”、“减少”或“不变”)。

【答案】CH4-8e-+10OH-=CO32-+7H2O Na2S2O3+H2SO4=Na2SO4+S↓+SO2↓+H2O 减少

【解析】

【分析】

(1)甲烷燃料电池正极通入氧气,负极通入甲烷,电解质溶液是KOH溶液,则发生反应为CH4+2O2=CO2+2H2O,CO2+2KOH=K2CO3+H2O,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H4+2O2+2KOH=K2CO3+H2O,该电池的负极反应为:CH4失电子,转化为CO32-和H2O。(2)将等浓度的Na2S2O3溶液与硫酸溶液混合,相关反应为:

Na2S2O3+H2SO4→Na2SO4+S↓+SO2↑+H2O;若将此混合溶液置于50℃的水浴中,则温度升高,出现浑浊的时间将减少。

【详解】

(1)甲烷燃料电池正极通入氧气,负极通入甲烷,电解质溶液是KOH溶液,则发生反应为CH4+2O2=CO2+2H2O,CO2+2KOH=K2CO3+H2O,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H4+2O2+2KOH=K2CO3+H2O,该电池的负极反应式为CH4-8e-+10OH-=CO32-+7H2O。答案

为:CH4-8e-+10OH-=CO32-+7H2O;

(2)将等浓度的Na2S2O3溶液与硫酸溶液混合,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Na2S2O3+H2SO4=Na2SO4+S↓+SO2↓+H2O;若将此混合溶液置于50℃的水浴中,则温度升高,出现浑浊的时间将减少。答案为:Na2S2O3+H2SO4=Na2SO4+S↓+SO2↓+H2O;减少。【点睛】

燃料电池中,两电极通入的物质相同,电解质不同时,电极反应式可能不同。在书写电极反应式时需注意,在碱性电解质中,负极CH4的反应产物不是CO2和水,而是K2CO3和水,这是我们解题时的易错点。

14.T℃时,有甲、乙两个密闭容器,甲容器的体积为1L,乙容器的体积为2L,分别向甲、乙两容器中加入6mol A和3mol B,发生反应如下:3A(g)+b B(g)3C(g)+2D(g), 4min后甲容器内的反应达到平衡,A的浓度为2.4mol/L,B的浓度为

1.8mol/L;t min后乙容器内的反应达到平衡,B的浓度为0.8mol/L。根据题给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甲容器中反应的平均速率(B)=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温度T℃时,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为__________________,由下表数据可知该反应为______________(填“吸热”“放热”)反应。

化学平衡常数K和温度t的关系如下表:

t℃70080083010001200

K0.60.9 1.0 1.7 2.6

(3)T℃时,在另一个体积与乙相同的丙容器中,为了达到平衡时B的浓度仍然为

0.8mol/L,起始时,向丙容器中加入C、D的物质的量分别为3mol、2mol,则还需加入A、B的物质的量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0.3mol/(L g min)10.8吸热3mol2mol

【解析】

【分析】

【详解】

(1)甲中B起始浓度为3mol/L,4min内B的浓度改变了3mol/L?1.8mol/L=1.2mol/L,

(B)=1.2mol /L÷4min=0.3mol/(L g min),答案为0.3mol/(L g min);

(2)由上可知甲达平衡时,B的浓度改变了1.2mol/L,A的浓度改变了3.6mol/L,因为A和B 的浓度的改变量之比等于A和B的化学计量数之比,故b=1,所以B、C、D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1:3:2,所以平衡时C、D的浓度分别为3.6mol/L、2.4mol/L,温度T℃时,该反应的

化学平衡常数K=

32

3

3.6 2.4

=

2.4 1.8

?

?

= 10.8;由表可知,温度升高K增大,说明平衡正向移动,

故正反应为吸热反应。答案为10.8、吸热;

(3)该反应前后气体体积可变,同温同容下,要使乙和丙为等效平衡,则必须满足等量等效,即用“一边倒”的方法将C、D转化为反应物A、B后,A、B的量必须与乙中A、B的量对应相等,起始时,向丙容器中加入C、D的物质的量分别为3mol、2mol,等效于A、B 的物质的量分别为3mol、1mol,故还需要加入的A的物质的量=6-3=3mol,加入的B的物质的量=3-1=2mol,答案为3mol、2mol。

点睛:本题考查化学反应速率计算、化学平衡常数、等效平衡等,难度中等,(3)中注意理解等效平衡规律,分清楚是等温等容还是等温压下的等效平衡,并且考虑化学方程式中反应前后气体的化学计量数的特点,然后利用规律求解。

15.某温度时,在2L的密闭容器中,A、B、C三种气体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由图中数据分析

(1)该反应的反应物是_______。

(2)该反应_______(填“是”或“不是”)可逆反应,原因是______________。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3)反应开始至2min时,用C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_。

【答案】A、B 是反应物不能完全反应,某一时刻A、B、C同时存在,且量不再变化

A(g)+3B(g)2C(g) 0.05mol/(L?min)

【解析】

【分析】

(1)由图中数据可以看出,反应未进行时,A、B都具有最大物质的量,而C的物质的量为0,由此可确定反应物与生成物。

(2)当物质的量不再改变时,A、B、C的物质的量都不为0,则表明反应没有进行到底。

(3)从图中采集数据,可计算出C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

【详解】

(1)反应过程中A、B的物质的量减少,是反应物;C的物质的量增加,是生成物。答案为:

A、B;

(2)该反应中,反应物不能完全反应,某一时刻A 、B 、C 同时存在,且量不再变化,所以该反应是可逆反应。2min 时反应达到平衡,A 、B 、C 三种气体的物质的量的变化量依次为0.1mol 、0.3mol 、0.2mol ,物质的量的变化量之比为l :3:2,因为物质的量的变化量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所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A(g)+3B(g)2C(g)。答案为:是;反应

物不能完全反应,某一时刻A 、B 、C 同时存在,且量不再变化;A(g)+3B(g)

2C(g); (3)从反应开始至2min 时,C 的物质的量从0增加到0.2mol ,用C 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0.2mol (C)2L 2min

v =

?=0.05mol/(L ?min)。答案为:05mol/(L ?min)。 【点睛】 在书写反应方程式时,我们很容易将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用“==”表示,其错因是缺少“考虑反应是否可逆”的意识。

2020高考化学易错题纠错训练化学计算

2020高考化学易错题纠错训练化学计算1、某氧化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a,其相同价态的硫酸盐的相对分子质量为b,那么该元素的化合价的数值为: A、(b-a)/20 B、(b-a)/40 C、(b-a)/80 D、(a-b)/20 2、密度为1.45g·cm-3的硫酸溶液中,逐滴加入BaCl2溶液,直至沉淀完全为止,沉淀物的质量与原硫酸溶液的质量相等,那么原硫酸溶液的浓度为〔〕 A、29. 6% B、42.1% C、14.8mol/L D、6.22mol/L 3、t℃时,将某硝酸钾溶液,第一次蒸发掉10g水,冷却到原温度无晶体析出;第二次蒸发掉10g水,冷却到原温度析出晶体3g,第三次蒸发掉10g水,冷却到原温度时析出晶体质量应为〔〕 A、等于3g B、大于或等于3g C、小于或等于3g D、无法确定 4、密度为0.91g/cm3的氨水,质量百分比浓度为25%〔即质量分数为25%〕,该氨水用等体积的水稀释后,所得溶液的质量百分比浓度〔〕 A、等于12.5% B、大于12.5% C、小于12.5% D、无法确定 5、将质量分数分不为5X%和X%的硫酸等体积混合后,其质量分数为〔〕 A、大于3X% B、等于3X% C、小于3X% D、无法确定 6、由CO2、H2、CO组成的混合气在同温同压下与氮气的密度相同,那么该混合气中CO2、H2、CO的体积比是〔〕 A、29:8:13 B、21:1:14 C、13:8:29 D、26:16:17 7、120℃时,将0.2gH2和2.8gCO的混合气体与足量O2充分燃烧后,赶忙将所得混合气体通过足量Na2O2粉末,固体质量将增加〔〕 A、2.8g B、3.0g C、7.2g D、无法确定

化学反应原理综合练习题

化学反应原理综合练习题 一、选择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热是指反应过程中放出的热量 B.1molH2SO4和1molBa(OH)2完全中和所放出的热量为中和热 C.相同条件下将两份碳燃烧,生成CO2的反应比生成CO的反应放出的热量多D.物质发生化学变化都伴随着能量变化 2、用铂电极电解下列溶液时,阴极和阳极上的主要产物分别是H2和O2的是() A、稀NaOH溶液 B、HCl溶液 C、NaCl溶液 D、酸性AgNO 3 3、用惰性电极电解下列溶液一段时间后,再加入一定量的某中纯净物(括号内物质),可使溶液恢复到原来的成分和浓度的是() A、AgNO3 (AgNO3) B、NaOH (NaOH) C、KCl (HCl) D、CuSO4 (Cu(OH)2) 4.已知31g红磷(P,固体)在氧气中燃烧生成P4O10固体放出738.5kJ热量,31g白磷(P4,固体)在氧气中燃烧生成P4O10固体放出745.8kJ热量。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白磷在氧气中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P4(s)+5O2(g)=P4O10(s)△H=-745.8kJ·mol-1 B.红磷转化成白磷时放出热量 C.红磷比白磷稳定 D.31g红磷中蕴含的能量为738.5kJ 5.增大压强,对已达到平衡的下列反应产生的影响是()3X(g)+Y(g) 2Z(g)+2Q(s) A.正反应速率增大,逆反应速率减小,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B.正反应速率减小,逆反应速率增大,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C.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D.正、逆反应速率都没有变化,平衡不发生移动 6.在稀氨水中存在平衡:NH3·H2O NH4++OH-,要使用NH3·H2O和NH4+的浓度都增大,应采取的措施是( ) A.加NaOH溶液B.加NH4Cl固体C.加盐酸D.加NaCl溶液7.在密闭容器中,反应SO2+NO2NO+SO3(气),达到平衡后,若往容器中通入少量O2,此时将将会发生的变化是() A.容器内压强增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高考化学易错题精选-氮及其化合物练习题及答案

高考化学易错题精选-氮及其化合物练习题及答案 一、氮及其化合物练习题(含详细答案解析) 1.A、B、C、D四种物质之间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已知:A是气体单质,C 是红棕色气体。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C的化学式:___; (2)写出A的电子式___; (3)写出C→D转化的化学方程式___。 【答案】NO23NO2+H2O=2HNO3+NO 【解析】 【分析】 A是气体单质,C是红棕色气体,则A为N2,B为NO,C为NO2,D为HNO3。 【详解】 (1)C是红棕色气体,为NO2,;故答案为:NO2; (2)N2中N原子最外层为5个电子,两个N原子间形成三个共用电子对,氮气的电子式为:;故答案为:; (3)二氧化氮溶于水生成硝酸和NO,C→D转化的化学方程式:3NO2+H2O=2HNO3+NO,故答案为:3NO2 +H2O═2HNO3+NO。 2.根据下列变化进行推断: 且已知对A加强热产生的气态物质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26.3。 (1)推断A、B、C、D的化学式: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2)写出①②变化的离子方程式: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NH4 HCO3 NH3 BaCO3 CO2++Ba2 + +2OH-NH3 ↑+BaCO3 ↓+2H2O BaCO3 +2H+ ══Ba2 + +CO2 ↑+H2 O 【解析】 【分析】

高二化学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第四章电化学练习题

第四章电化学基础练习题 1.Cu2O是一种半导体材料,基于绿色化学理念设计的制取.Cu2O的电解池示 意图如下,电解总反应:2Cu+H2O==Cu2O+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石墨电极上产生氢气B.铜电极发生还原反应 C.铜电极接直流电源的负极 D.当有0.1mol电子转移时,有0.1molCu2O生成。 2.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铁表面镀锌,铁作阳极 B.船底镶嵌锌块,锌作负极,以防船体被腐蚀 C.钢铁吸氧腐蚀的正极反应:O2 +2H2O+4e-=4OH— D.工业上电解饱和食盐水的阳极反应:2Cl一一2e一=C12↑ 3.控制适合的条件,将反应2Fe3++2I-2Fe2++I 2设计成如右图所示 的原电池。下列判断不正确 ...的是() A.反应开始时,乙中石墨电极上发生氧化反应 B.反应开始时,甲中石墨电极上Fe3+被还原 C.电流计读数为零时,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 D.电流计读数为零后,在甲中溶入FeCl2固定,乙中石墨电极为负极 4.可用于电动汽车的铝-空气燃料电池,通常以NaCl溶液或NaOH溶液为点解液,铝合金为负极,空气电极为正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以NaCl溶液或NaOH溶液为电解液时,正极反应都为:O2+2H2O+4e-=4OH- B.以NaOH溶液为电解液时,负极反应为:Al+3OH--3e=Al(OH)3↓ C.以NaOH溶液为电解液时,电池在工作过程中电解液的pH保持不变 D.电池工作时,电子通过外电路从正极流向负极 5.钢铁生锈过程发生如下反应:①2Fe+O2+2H2O=2Fe(OH)2;②4Fe(OH)2+O2+2H2O=4Fe(OH)3;③ 2Fe(OH)3=Fe2O3+3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①、②中电子转移数目相等B.反应①中氧化剂是氧气和水 C.与铜质水龙头连接处的钢质水管不易发生腐蚀 D.钢铁在潮湿的空气中不能发生电化学腐蚀() 6.化学在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明矾水解形成的Al(OH)3胶体能吸附水中悬浮物,可用于水的净化 B.在海轮外壳上镶入锌块,可减缓船体的腐蚀速率 C.MgO的熔点很高,可用于制作耐高温材料 D.电解MgCl2饱和溶液,可制得金属镁 7.右图装置中,U型管内为红墨水,a、b试管内分别盛有食盐水和氯化铵溶液,各加入生铁块,放置一段时间。 下列有关描述错误的是() A.生铁块中的碳是原电池的正极 B.红墨水柱两边的液面变为左低右高 C.两试管中相同的电极反应式是:Fe-2e-Fe2+ D.a试管中发生了吸氧腐蚀,b试管中发生了析氢腐蚀 8.茫茫黑夜中,航标灯为航海员指明了方向。航标灯的电源必须长效、稳定。我国科技工作者研制出以铝合金、 Pt-Fe合金网为电极材料的海水电池。在这种电池中①铝合金是阳极②铝合金是负极③海水是电解液 ④铝合金电极发生还原反应()

高考化学考前选择题(易错题)专项练习(可编辑修改word版)

3 4 4 4 4 4 4 高考化学考前选择题(易错题)专项练习(共 80 道) 1. 、下列各组离子能在指定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 C ) ①无色溶液中:K +,Cl —,Na +,H 2PO4—,PO 3—,SO 2— ②使pH=11 的溶液中:CO 2—,Na +,AlO —,NO —,S 2—,SO 2— 3 2 3 3 ③水电离的H +浓度c (H +)=10—12mol·L —1 的溶液中:Cl —,HCO —,NO —,NH +,S O 2— 3 3 ④加入Mg 能放出H 2 的溶液中:Mg 2+,NH +,Cl —,K +,SO 2— 4 2 3 ⑤使甲基橙变红的溶液中:Fe 3+,MnO —,NO —,Na +,SO 2— 4 3 4 ⑥酸性溶液中:Fe 2+,Al 3+,NO —,I —,Cl —,S 2— A ①②⑤ B ①③⑥ C ②④⑤ D ①②④ 2. 、把 3.6g 铜粉放入100mL 4mol ·L —1 硝酸溶液中,反应完全后被还原的硝酸的质量是 ( D ) A 、7.2g B 、10.8g C 、6.3g D 、2.4g 3. 、最近发现了一种新的氧微粒O 4,对于这种微粒,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C ) A 、它是氧的一种新的同位素 B 、它的摩尔质量为64 C 、它是氧的一种新的同素异形体 D 、它的氧化性比O 3 差 4. 、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C ) A.熔融态的氯化钠导电 B.用加热的方法分离氯化钠固体和氯化铵固体 C.在氢氧化铁胶体中加入硫酸镁溶液,析出红褐色沉淀 D.将过氧化钠固体溶于水中 5. 、下列说法或表示法正确的是 ( C ) A 、等量的硫蒸气和硫固体分别完全燃烧,后者放出热量多 B 、由C(石墨)→C(金刚石):ΔH = +119 kJ · mol —1 可知,金刚石比石墨稳定 C 、在稀溶液中:H ++OH -===H 2O ;ΔH=-57.3 kJ · mol —1,若将含0.5 mol H 2SO 4 的浓硫酸与含1 mol NaOH 的溶液混合,放出的热量大于57.3 kJ D 、在101 kPa 时,2 g H 2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285.8 kJ 热量,氢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表示为2H 2(g )+O 2(g ) ===2H 2O (l );ΔH=+285.8 kJ · mol —1 6. 、镓是1871 年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在编制元素周期表时曾预言的“类铝”元素。镓的原子序数为31,属IIIA 族。镓的熔点为29.78℃,沸点高达2403℃。镓有过冷现象(即冷至熔点下不凝固),它可过冷到-120℃。由此判断下列有关镓的性质及其用途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C ) A 、镓是制造高温温度计的上佳材料 B 、 镓能溶于强酸和强碱中 C 、镓与锌、锡、铟等金属制成的合金,可用在自动救火的水龙头中 D 、 近年来镓成为电子工业的新宠,其主要用途是制造半导体材料,被誉为“半导体材料的新粮食”,这是利用了镓的导电性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的性质 7. 、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B ) A 、将0.1mol·L —1HCl 溶液数滴缓缓滴入1 mol·L —1 50mLNa 3PO 4 溶液中,且不断搅拌:3H + + PO 3— = H 3P O 4 B 、将1 mol·L —1 NaAlO 2 溶液和1.5 mol·L —1 的HCl 溶液等体积互相均匀混合 6AlO — + 9H + + 3H O = 5Al(OH) ↓+ Al 3+ 2 2 3 C 、向1 mol·L —1 明矾溶液50mL 中滴入数滴0.1mol·L —1Ba(OH)2 溶液 Al 3++2SO 2—+2Ba 2++3OH —=Al(OH) ↓+2BaSO ↓ 4 3 4 D 、将少量SO2 气体通入NaClO 溶液中:SO 2+H 2O+ ClO —=SO 2—+Cl —+2H + 8. 、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NaCl 溶液和NaClO 溶液中,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B ) A 、NaCl 溶液中离子的总浓度和NaClO 溶液中离子的总浓度相等 B 、NaCl 溶液中离子的总浓度大于NaClO 溶液中离子的总浓度 C 、NaCl 溶液中离子的总浓度小于NaClO 溶液中离子的总浓度 D 、NaCl 溶液的pH 大于NaClO 溶液的pH 9、两个硫酸分子可以脱去一分子水生成焦硫酸(H 2S 2O 7)。已知硫酸的分子中有4 个硫氧键,则焦硫酸分子中硫氧键的数目是 ( D ) A 、 4 B 、 6 C 、 7 D 、 8 10、NO 的血管舒张作用是由于它和一种含血红素的酶中的铁离子配位而推动一系列变化造成的。已知配位的NO 是CO 的等电子体,下列物种中可与铁配位的是 ( B )

高考化学易错题集锦

化学易错题集锦 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 1.已知Co2O3在酸性溶液中易被还原成Co2+,Co2O3、Cl2、FeCl3、I2的氧化性依次减弱。 下列反应在水溶液中不可能发生的是 A.3Cl2+6FeI2=2FeCl3+4FeI3B.Cl2+FeI2=FeCl2+I2 C.Co2O3+6HCl=2CoCl2+Cl2↑+3H2O D.2Fe3++2I-=2Fe2++I2 2.Cu2S与一定浓度的HNO3反应,生成Cu(NO3)2、CuSO4、NO2、NO和H2O,当NO2和NO的物质的量为1∶1时,实际参加反应的Cu2S与HN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A.1∶7 B.1∶9 C.1∶5 D.2∶9 3.将40g铜与200mL一定浓度的硝酸反应,铜完全溶解产生的NO和NO2混合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11.2L。请回答: (1)NO的体积为L,NO2的体积为L。 (2)待产生的气体全部释放后,向溶液加入VmL a mol/L的NaOH溶液,恰好使溶液中的Cu2+全部转化成沉淀,则原硝酸溶液的浓度为mol/L。 (3)欲使铜与硝酸反应生成的气体在NaOH溶液中全部转化为NaNO3, 至少需要30%的双氧水 g。 4.某溶液既能溶解Al(OH)3,又能溶解H2SiO3,在该溶液中可以大量共存的是离子组是A.K+、Na+、HCO3-、NO3-B.Na+、SO42-、Cl-、ClO- C.H+、Mg2+、SO42-、NO3-D.Ag+、K+、NO3-、Na+ 5.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过量的SO2通入NaOH溶液中:SO2+2OH-=SO32-+H2O B.Fe(NO3)3溶液中加入过量的HI溶液:2Fe3++2I-=2Fe2++I2 C.NaNO2溶液中加入酸性KMnO4溶液:2MnO4-+5NO2-+6H+=2Mn2++5NO3-+3H2O D.NaHCO3溶液中加入过量的Ba(OH)2溶液: 2HCO3-+Ba2++2OH-=BaCO3↓+2H2O+CO32- 6.已知1 g氢气完全燃烧生成水蒸气时放出热量121 kJ,且氧气中1 mol 的O=O键完全断裂时吸收热量496 kJ,水蒸气中1mol H-O键形成时放出热量463 kJ,则氢气中1mol H-H键断裂时吸收热量为 A.920 kJ B.557 kJ C.436 kJ D.188 kJ 7.阿伏加德罗常数约为6.02×1023mol-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2.24LCO2中含有的原子数为0.3 ×6.02×1023 B.0.1L3 mol·L-1的NH4NO3溶液中含有的NH4+数目为0.3 ×6.02×1023 C.5.6g铁粉与硝酸反应失去的电子数一定为0.3 ×6.02×1023 D.4.5gSiO2晶体中含有的硅氧键数目为0.3 ×6.02×1023 8.阿伏加德罗常数约为6.02×1023 mol-1,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室温下,42.0 g乙烯和丙烯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碳原子数约为3×6.02×1023 B.标准状况下,a L甲烷和乙烷混合气体中的分子数约为a/22.4×6.02×1023 C.常温常压下,18.0 g重水(D2O)所含的电子数约为10×6.02×1023

上海高考化学复习化学反应原理专项易错题

上海高考化学复习化学反应原理专项易错题 一、化学反应原理 NH ClO为白色晶体,分解时产生大量气体,是复合火箭推进剂的重要成1.高氯酸铵() 44 分。 ()1高氯酸铵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_____。 ()2高氯酸铵在高温条件下分解会产生H() O g和三种单质气体,请写出该分解反应的化 2 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某研究小组在实验室设计如下装置检验高氯酸铵分解的产物。该小组连接好装置后,依次检查装置的气密性、装入试剂、通干燥的惰性气体排尽装置内的空气、将导管末端移入盛满水的试管E、通入气体产物。(已知:焦性没食子酸溶液用于吸收氧气) ①装置A、B、C、D中盛放的药品可以依次为__________(选填序号:Ⅰ、Ⅱ或Ⅲ)。 .碱石灰、湿润的淀粉KI试纸、氢氧化钠溶液、Cu Ⅰ .无水硫酸铜、湿润的红色布条、氢氧化钠溶液、Cu Ⅱ .无水硫酸铜、湿润的淀粉KI试纸、饱和食盐水、Cu Ⅲ ②装置E收集到的气体可能是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4经查阅资料,该小组利用反应NaClO4(aq)+NH4Cl(aq)90℃=NH4ClO4(aq)+NaCl(aq)在实验室NH ClO,该反应中各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曲线如图。 制取44 ①从混合溶液中获得较多粗NH ClO4晶体的实验操作依次为________、_________和过 4 滤、洗涤、干燥。 ②研究小组分析认为,若用氨气和浓盐酸代替NH Cl,则上述反应不需要外界供热就能 4 进行,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研究小组通过甲醛法测定所得产品NH4ClO4的质量分数。[已知:NH4ClO4的相对

高三化学难题和易错题训练

难题和易错题训练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09肇庆一模6)用铝热剂法还原下列氧化物制得金属1mol ,耗铝最少的是 A .MnO 2 B .WO 3 C .Co 3O 4 D .Cr 2O 3 2.(09肇庆一模7)下列实验操作或所记录的数据合理的是 A .NaOH 溶液保存在玻璃塞的试剂瓶中 B .液溴应盛放在用水密封且用玻璃塞塞紧的棕色试剂瓶中 C .一学生用pH 试纸测得某氯水的pH 为2 D .配制硫酸亚铁溶液,是将绿矾晶体溶于蒸馏水再加入一定量的铁粉 3.(09汕头一模6)下列各组离子:(1) I -、ClO -、NO 3-、Cl -; (2) K +、H +、NO 3-、Cl -; (3)SO 32-、S 2-、Cl -、OH -; (4)Mg 2+、Cu 2+、SO 42-、Cl -; (5)Fe 3+、SCN -、K +、SO 42-; (6)K +、HPO 42-、PO 43-、HSO 3- 。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组别共有 A .1组 B .2组 C .3组 D .不少于4组 4.(09汕头一模9)恒温25℃时,将两铂电极插入一定量硫酸钠饱和溶液中进行电解。通电一段时间后,阳极析出了a mol 气体,同时有ωg Na 2SO 4·10H 2O 晶体析出。剩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A .αωω18+×100% B .α ωω36+×100% C .%)18(1617100αωω+ D . %)36(1617100αωω+ 5.(09清远一调6)要求设计实验证明:某种盐的水解是吸热的。有四位同学作了如下回答,其中不正确... 的是 A .甲同学:将硝酸铵晶体溶于水,若水温下降,说明硝酸铵水解是吸热的 B .乙同学:用加热的方法可除去KNO 3溶液中混有的Fe 3+,说明含有Fe 3+的盐的水解是吸热的 C .丙同学:通过实验发现同浓度的热的纯碱溶液比冷的纯碱溶液去油污效果好 D .丁同学:在醋酸钠溶液中滴入酚酞试液,加热(不考虑水蒸发)后若红色加深,说明醋酸钠水解是吸热的 6.(09清远一调8)纯净的氯化钠是不潮解的,但粗盐很容易潮解,这主要是因为其中含有杂质MgCl 2的缘故。为得到纯净的氯化钠,有人设计了一个实验:把买来的粗盐放入纯氯化钠饱和溶液一段时间,过滤,洗涤,可得纯净的氯化钠晶体。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粗盐的晶粒大一些有利于提纯 B .设计实验的根据是MgCl 2比NaCl 易溶于水 C .在整个过程中NaCl 饱和溶液浓度会变大(温度不变) D .设计实验的根据是NaCl 的溶解平衡 7.1966年,范克等人提出用H 2O 、SO 2和I 2为原料进行热化学循环制氢法: 2H 2O(l)+SO 2(g)+I 2(s) H 2SO 4(aq)+2HI(g); H 2SO 4(aq)H 2O(l)+ SO 2(g)+O 2(g); 2HI(g) H 2(g)+I 2(g)。从理论上讲,该循环中,a mol 原料水能制得氢气 A. a mol B.0.5a mol C. 0.25a mol D. 2a mol 8.(09韶关一调6)某工厂废液中含有少量硫酸,拟选用下列物质(见下表)中和后再排放,如果要求花最少的钱来中和相同量的废硫酸,则应选择

高中化学易错题总结

1.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非金属元素的原子间只形成共价键,金属元素的原子和非金属元素的原子间只形成离子键. B.原子间必须通过电子得失或形成共用电子对而形成化学键,而与原子核无关. C.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即化学变化不产生新元素.核反应产生了新元素不为化学变化. D.金属晶体中的金属阳离子在外加电场作用下可发生定向移动,所以金属能导电. 2.在一定温度下.向饱和烧碱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过氧化钠.充分反应后恢复到室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溶液中Na+浓度增大.有O2放出, B.溶液中OH-浓度不变.有O2放出, C.溶液中Na+数目减少.有O2放出, D.溶液中pH增大.有O2放出. 3.将总物质的量为n mol的钠和铝(其中钠的物质的量分数为x),投入一定量的水中充分反应,金属没有剩余,共收集到标准状况下的气体V L。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 A.x=B.0

(完整word版)高考化学考前选择题(易错题)专项练习

高考化学考前选择题(易错题)专项练习(共80道) 1、下列各组离子能在指定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C ) ①无色溶液中:K+,Cl—,Na+,H2PO4—,PO43—,SO42— ②使pH=11的溶液中:CO32—,Na+,AlO2—,NO3—,S2—,SO32— ③水电离的H+浓度c (H+)=10—12mol·L—1的溶液中:Cl—,HCO3—,NO3—,NH4+,S2O32— ④加入Mg能放出H2的溶液中:Mg2+,NH4+,Cl—,K+,SO42— ⑤使甲基橙变红的溶液中:Fe3+,MnO4—,NO3—,Na+,SO42— ⑥酸性溶液中:Fe2+,Al3+,NO3—,I—,Cl—,S2— A ①②⑤ B ①③⑥ C ②④⑤ D ①②④ 2、把3.6g铜粉放入100mL 4mol·L—1硝酸溶液中,反应完全后被还原的硝酸的质量是( D ) A、7.2g B、10.8g C、6.3g D、2.4g 3、最近发现了一种新的氧微粒O4,对于这种微粒,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C ) A、它是氧的一种新的同位素 B、它的摩尔质量为64 C、它是氧的一种新的同素异形体 D、它的氧化性比O3差 4、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C ) A.熔融态的氯化钠导电 B.用加热的方法分离氯化钠固体和氯化铵固体 C.在氢氧化铁胶体中加入硫酸镁溶液,析出红褐色沉淀 D.将过氧化钠固体溶于水中 5、下列说法或表示法正确的是( C ) A、等量的硫蒸气和硫固体分别完全燃烧,后者放出热量多 B、由C(石墨)→C(金刚石):ΔH = +119 kJ·mol—1可知,金刚石比石墨稳定 C、在稀溶液中:H++OH-===H2O;ΔH=-57.3 kJ·mol—1,若将含0.5 mol H2SO4的浓硫酸与含1 mol NaOH的溶液混合,放出的热量大于57.3 kJ D、在101 kPa时,2 g H2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285.8 kJ热量,氢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表示为2H2(g)+O2(g)===2H2O(l);ΔH=+285.8 kJ·mol—1 6、镓是1871年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在编制元素周期表时曾预言的“类铝”元素。镓的原子序数为31,属IIIA族。镓的熔点为29.78℃,沸点高达2403℃。镓有过冷现象(即冷至熔点下不凝固),它可过冷到-120℃。由此判断下列有关镓的性质及其用途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C ) A、镓是制造高温温度计的上佳材料 B、镓能溶于强酸和强碱中 C、镓与锌、锡、铟等金属制成的合金,可用在自动救火的水龙头中 D、近年来镓成为电子工业的新宠,其主要用途是制造半导体材料,被誉为“半导体材料的新粮食”,这是利用了镓的导电性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的性质 7、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B) A、将0.1mol·L—1HCl溶液数滴缓缓滴入1 mol·L—1 50mLNa3PO4溶液中,且不断搅拌:3H+ + PO43—= H3P O4 B、将1 mol·L—1 NaAlO2溶液和1.5 mol·L—1的HCl溶液等体积互相均匀混合 6AlO2— + 9H+ + 3H2O = 5Al(OH)3↓+ Al3+ C、向1 mol·L—1明矾溶液50mL中滴入数滴0.1mol·L—1Ba(OH)2溶液 Al3++2SO42—+2Ba2++3OH—=Al(OH)3↓+2BaSO4↓ D、将少量SO2气体通入NaClO溶液中:SO2+H2O+ ClO—=SO42—+Cl—+2H+ 8、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NaCl溶液和NaClO溶液中,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B) A、NaCl溶液中离子的总浓度和NaClO溶液中离子的总浓度相等 B、NaCl溶液中离子的总浓度大于NaClO溶液中离子的总浓度 C、NaCl溶液中离子的总浓度小于NaClO溶液中离子的总浓度 D、NaCl溶液的pH大于NaClO溶液的pH 9、两个硫酸分子可以脱去一分子水生成焦硫酸(H2S2O7)。已知硫酸的分子中有4个硫氧键,则焦硫酸分子中硫氧键的数目是( D ) A、 4 B、 6 C 、 7 D、 8 10、NO的血管舒张作用是由于它和一种含血红素的酶中的铁离子配位而推动一系列变化造成的。已知配位的NO是CO的等电子体,下列物种中可与铁配位的是( B )

备战高考化学易错题专题训练-物质的量练习题及答案

备战高考化学易错题专题训练-物质的量练习题及答案 一、高中化学物质的量练习题(含详细答案解析) 1.按要求填空,已知N 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数值。 (1)标准状况下,2.24L Cl2的质量为____;有__个氯原子。 (2)含0.4mol Al3+的Al2(SO4)3中所含的SO42-的物质的量是____。 (3)阻燃剂碱式碳酸铝镁中OH-与CO32﹣质量之比为51:300,则这两种离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 (4)质量相同的H2、NH3、SO2、O3四种气体中,含有分子数目最少的是____。 (5)标准状况下,3.4g NH3的体积为___;它与标准状况下____L H2S含有相同数目的氢原子。 (6)10.8g R2O5中氧原子的数目为3.01×1023,则元素R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R元素名称是___。 (7)将10mL 1.00mol/L Na2CO3溶液与10mL 1.00mol/L CaCl2溶液相混和,则混和溶液中Na+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混和溶液中Cl-的物质的量___(忽略混合前后溶液体积的变化)。 (8)a个X原子的总质量为b g,则X的相对原子质量可以表示为____ (9)已知CO、CO2混合气体的质量共11.6g,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6.72L,则混合气体中CO的质量为___;CO2在相同状况下的体积为___。 (10)由CH4和O2的组成的混和气体,在标况下的密度是H2的14.5倍。则该混合气体中CH4和O2的体积比为___。 【答案】7.1g 0.2N A或1.204×1023 0.6mol 3:5 SO2 4.48L 6.72 14 氮 1mol/L 0.02mol b a N A或6.02×1023 b a 2.8g 4.48L 3:13 【解析】 【分析】 (1)先计算标准状况下,2.24L Cl2的物质的量,再计算氯气的质量和氯原子个数; (2)由化学式计算硫酸根的物质的量; (3)由两种离子的质量比结合摩尔质量计算两种离子的物质的量之比; (4)由n=m M 可知,质量相同的不同气体,气体的摩尔质量越大,物质的量越小,分子数越小; (5)先计算标准状况下,3.4g NH3的物质的量,再计算气体体积和所含氢原子的物质的量,最后依据氢原子的物质的量计算硫化氢的体积; (6)由R2O5的质量和所含氧原子个数建立关系式计算R的相对原子质量; (7)将10mL 1.00 mol/L Na2CO3溶液与10mL 1.00mol/L CaCl2溶液相混和发生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反应过程中Na+和Cl-的物质的量不变; (8)先计算a个X原子的物质的量,再依据质量计算X的摩尔质量; (9)依据混合气体的质量和体积建立求解关系式求得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在分别计算一氧化碳质量和二氧化碳体积;

高中化学 易错题集 经典

高中化学易错题集 1、X 、Y 、Z 为三种单质。已知:Y 能将Z 从其化合物的水溶液中置换出来,而Z 又能将X 从其化合物中置换出来。由此可以推断下列说法中可能正确的是( ) ①单质的氧化性:Y>Z>X ; ②单质的还原性:Y>Z>X ; ③对应离子的氧化性:X>Z>Y ; ④对应离子的还原性:X>Z>Y A 、只有① B 、只有②③ C 、只有①④ D 、①②③④ 2、铁屑溶于过量的盐酸后,再加入下列物质,会有三价铁生成的是( ) A 、硫酸 B 、氯水 C 、硝酸锌 D 、氯化钙 3、化合物A 、B 、C 都只含有两种元素,且A 、B 均含X 元素。已知一定条件下可发生反应: A+B —→X+C ,X 是一种单质,由此可知X 元素( ) A 、一定是金属元素 B 、一定是非金属元素 C 、可能是金属元素,也可能是非金属元素 D 、无法确定 4、在氧化还原反应KClO 3+6HCl=KCl+3Cl 2+3H 2O 中,当生成0.5molCl 2时,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__ A 、5:1 B 、3:1 C 、1:3 D 、1:5 5、取17.4 g MnO 2固体粉末与一定体积的浓盐酸(含溶质0.4mol )共热制取氯气(假设HCl 挥发损失不计),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反应过程中MnO 2作催化剂 B 、盐酸未完全反应 C 、参加反应的盐酸有一半被氧化 D 、反应产生2.24L 氯气(标况) 6、往下列溶液中通入过量的CO 2,将会看到白色沉淀的是( ) A 、CaCl 2溶液 B 、澄清石灰水 C 、饱和碳酸钠 D 、Na 2SiO 3溶液 7、高温下硫酸亚铁发生如下反应:2FeSO 4=Fe 2O 3+SO 2↑+SO 3↑,若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氯化钡溶液中,得到的沉淀是( ) A 、BaSO 4和BaSO 3 B 、BaS C 、BaSO 4 D 、BaSO 3 8、标准状况下H 2S 与O 2混合气体100mL ,经点燃后反应至完全,所得的气体经干燥后,恢复至原来状况下体积为10mL ,该10mL 气体可能是( ) A 、H 2S 和SO 2 B 、O 2 C 、H 2S D 、SO 3 9、中和一定量的某醋酸溶液时,消耗氢氧化钠m g 。如果先向该醋酸溶液中加入少量的醋酸钠,然后再用氢氧化钠中和,此时可消耗氢氧化钠n g 。则m 与n 的关系为( ) A、m>n B 、m<n C、m=n D、无法确定 10、例题21、已知化合物B 3N 3H 6(硼氮苯)与C 6H 6(苯)的分子结构相似,结构如右图。则硼氮苯的二氯代物(B 3N 3H 4Cl 2)的同分异构体的数目为( ) A 、2 B 、3 C 、4 D 、6 11、X 、Y 为两种主族元素,其原子的最外 层电子数分别为1和6,则X 、Y 两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 ) A 、一定是离子化合物 B 、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C 、一定形成X 2Y 型化合物 D 、以上答案均不正确 12、25℃时,重水(D 2O )的离子积为1.6 *10-15,也可用PH 值一样的定义来规定其酸碱度:PD=-lg[D +],下列有关PD 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中性D 2O 的 PD=7

高考化学易错题精选-铁及其化合物练习题附答案解析

高考化学易错题精选-铁及其化合物练习题附答案解析 一、高中化学铁及其化合物 1.金属及其化合物在人类生活、生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印刷电路板由高分子材料和铜箔复合而成,刻制印刷电路时,工业上常用FeCl3溶液作为“腐蚀液”,有CuCl2和FeCl2生成.如图是某工程师为了从使用过的腐蚀废液中回收铜、并重新获得FeCl3溶液所采用的工艺流程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中检验溶液中存在Fe3+的试剂是________,证明Fe3+存在的现象是 _________; (2)写出FeCl3溶液与金属铜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 (3)写出上述流程图中加入或生成的有关物质的化学式:①_________,②________,④_________; (4)含有②的滤液与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5)如向盛有氯化铁、氯化亚铁、氯化铜混合溶液的烧杯中加入铁粉和铜粉,反应结束后,下列结果不可能出现的是_________。 A.有铜单质剩余但无铁单质剩余 B.有铁单质剩余但无铜单质剩余 C.铁、铜单质都有剩余 D.铁、铜单质都无剩余 【答案】KSCN溶液溶液呈红色 2Fe3++Cu═2Fe2++Cu2+ Fe FeCl2 HCl 2FeCl2+Cl2═2FeCl3 B 【解析】 【分析】 废液中含有FeCl2、CuCl2、FeCl3,向滤液中加入过量Fe,发生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 2Fe3++Fe═3Fe2+、Cu2++Fe═2Fe2++Cu,然后过滤,滤液中含有FeCl2,滤渣中含有Cu、Fe,向滤渣中加入过量HCl,Fe溶解,Cu不溶解,然后过滤得到金属单质Cu,滤液中含有FeCl2,向 FeCl2滤液中通入过量Cl2,发生的反应为2Fe2++Cl2═2Fe3++2Cl﹣,从而得到溶液FeCl3溶液,以此解答。 【详解】 (1)铁离子和KSCN溶液混合生成络合物硫氰化铁而使溶液呈血红色,可以用KSCN溶液检验铁离子,可观察到的现象是:溶液由黄色转化为血红色; (2)氯化铁具有氧化性,能氧化Cu生成铜离子,自身被还原生成氯化亚铁,离子反应方程式为2Fe3++Cu═2Fe2++Cu2+; (3)通过以上分析知,①②④分别是Fe、FeCl2、HCl;

高考化学选择易错题1

高考化学选择易错1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阴阳离子间的通过相互吸引而形成离子键 B .含有非极性键的分子都不是极性分子 C .化学键只存在于分子内、原子间 D .原子晶体中一种或几种原子通过共价键形成立体网状结构 2.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错误的是 A .NH 4HSO 4溶液中加入过量Ba(OH)2溶液:Ba 2++2OH — +2H ++SO 42— =BaSO 4↓+2H 2O B .氢氧化铁与足量的氢溴酸溶液反应:Fe(OH)3+3H +=Fe 3++3H 2O C .足量的CO 2通入饱和碳酸钠溶液中:CO 2+2Na ++CO 32—+H 2O=2NaHCO 3↓ D .将少量硝酸银溶液滴入氨水中:Ag + +2NH 3·H 2O=[Ag(NH 3)2]+ +2H 2O 3.某含有Na + 的澄清溶液中,可能还存在NH 4+ 、Fe 2+ 、I - 、Br - 、CO 32- 、SO 32- 六种离子中的几种。将该溶液进行如下实验:①滴加足量的新制氯水,有气泡生成,溶液变黄色;②向“①”中所得溶液中加入BaCl 2溶液,无沉淀生成;③向“①”中所得溶液中加入淀粉溶液,不显蓝色。依据上述实验事实推断该溶液 A .一定存在Fe 2+ 、Br - 、CO 32 - B .一定呈碱性 C .一定不存在I - 、SO 32- D .可能存在NH 4+ 4.青霉素是医学上一种常用的抗生素,在体内经酸性水解后,得到青霉氨基酸,其结构简式如右图所示 (分子中的-SH 与—OH 具有类似性质)。下列关于青霉氨基酸的推断合理的是 A .青霉氨基酸分子中所有碳原子均在同一直线上 B .青霉氨基酸具有两性并能发生酯化反应 C .青霉氨基酸分子间能形成多肽 D .1mol 青霉氨基酸与足量的金属钠反应生成0.5mol H 2 5.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以固体氧化物作为电解质。下列关于固体燃料电池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通O 2的电极为电池负极,电极反应式为O 2+4e - =4O 2- B .固体氧化物的作用是让电子在电池内通过 C .若H 2作为燃料气,则接触面上发生的反应为H 2+2OH - -4e - =2H + +H 2O D .若C 2H 4作为燃料气,则接触面上发生的反应为C 2H 4+6O 2- -12e - =2CO 2+2H 2O 6.下列各溶液中,微粒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A .10mL 0.5mol/L CH 3COONa 溶液与6mL 1mol/L 盐酸混合:c (Cl - )>c (Na + )>c (H + )>c (OH - ) B .0.1mol/L pH 为4的NaHB 溶液中:c (HB - )>c (H 2B)>c (B 2-) C .在NaHA 溶液中一定有:c (Na + )+c (H + )=c (HA - )+c (OH - )+c (A 2-) D .c (NH 4+ )相等的(NH 4)2SO 4溶液、(NH 4)2CO 3溶液和NH 4Cl 溶液: c [(NH 4)2SO 4]<c [(NH 4)2CO 3]<c (NH 4Cl) 2青霉氨基酸

化学化学反应原理的专项培优 易错 难题练习题(含答案)附答案解析

化学化学反应原理的专项培优易错难题练习题(含答案)附答案解析 一、化学反应原理 1.硫代硫酸钠(Na2S2O3)是一种解毒药,用于氟化物、砷、汞、铅、锡、碘等中毒,临床常用于治疗荨麻疹,皮肤瘙痒等病症.硫代硫酸钠在中性或碱性环境中稳定,在酸性溶液中分解产生S和SO2 实验I:Na2S2O3的制备。工业上可用反应:2Na2S+Na2CO3+4SO2=3Na2S2O3+CO2制得,实验室模拟该工业过程的装置如图所示: (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仪器b的名称是_______。b中利用质量分数为70%?80%的H2SO4溶液与Na2SO3固体反应制备S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c中试剂为_______ (2)实验中要控制SO2的生成速率,可以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 (写出一条) (3)为了保证硫代硫酸钠的产量,实验中通入的SO2不能过量,原因是_______ 实验Ⅱ:探究Na2S2O3与金属阳离子的氧化还原反应。 资料:Fe3++3S2O32-?Fe(S2O3)33-(紫黑色) 装置试剂X实验现象 Fe2(SO4)3溶液混合后溶液先变成紫黑色,30s 后几乎变为无色 (4)根据上述实验现象,初步判断最终Fe3+被S2O32-还原为Fe2+,通过_______(填操作、试剂和现象),进一步证实生成了Fe2+。从化学反应速率和平衡的角度解释实验Ⅱ的现象: _______ 实验Ⅲ:标定Na2S2O3溶液的浓度 (5)称取一定质量的产品配制成硫代硫酸钠溶液,并用间接碘量法标定该溶液的浓度:用分析天平准确称取基准物质K2Cr2O7(摩尔质量为294g?mol-1)0.5880g。平均分成3份,分别放入3个锥形瓶中,加水配成溶液,并加入过量的KI并酸化,发生下列反应:6I-+Cr2O72- +14H+ = 3I2+2Cr3++7H2O,再加入几滴淀粉溶液,立即用所配Na2S2O3溶液滴定,发生反应I2+2S2O32- = 2I- + S4O62-,三次消耗 Na2S2O3溶液的平均体积为25.00 mL,则所标定的硫代硫酸钠溶液的浓度为_______mol?L-1

2013届高考化学易错题解题方法总结

2013届高考化学易错题解题方法总结 --化学计算 【范例1】多硫化钠Na2Sx( )在结构上与Na2O2,FeS2等有相似之处,Na2Sx在碱性溶液中可被NaClO氧化成Na2SO4,而NaClO被还原成NaCl,反应中Na2Sx与NaClO的量之比为1:16,则x值是() A.5 B.4 C.3 D.2 【错解分析】错选B。忽略x在得失电子守恒计算中应用。若把Na2Sx中S元素当做-2价,则选择B。 【解题指导】利用整体法计算。1molNaClO得电子2mol,Na2Sx中Sx2-显示-2价,反应后生成xmol Na2SO4,转移电子6x-(-2)=(6x+2)mol,16×2=6x+2,解得x=5. 【答案】A 【练习1】在酸性条件下,KClO3与H2C2O4反应,产物为ClO2和CO2,则用1molKClO3反应所需H2C2O4的物质的量为() A. 0.25mol B. 0.5mol C. 1mol D. 2mol 【范例2】同温同压下,甲容器充满35Cl2,乙容器中充满37Cl2,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若两种气体体积相等,甲、乙两容器中气体的密度之比为35:37 B. 若两种气体体积相等,甲、乙两容器中气体分子数之比为35:37 C. 若两种气体质量相等,甲、乙两容器中气体所含质子数之比为37:35 D. 若两种气体体积相等,甲、乙两容器中气体所含中子数之比为9:10 【错解分析】错选D。未能理解阿伏伽德罗定律实质,未能通过分子数相等得出中子数的比值。另外不能理解同位素原子质子数相等中子数不等的实质。 【解题指导】同温同压同体积的气体,一定含有相同分子数。所以B项错误;D项每个分子中子数分别为36和40,中子数之比为9:10,D项正确;同温同压条件下,密度比等于摩尔质量之比;两种分子所含质子数相等,所以等质量的两气体质子数之比等于摩尔质量的反比。 【答案】B 【练习2】在一定的条件下,完全分解下列某化合物2g,产生氧气1.6g,此化合物是( ) 【范例3】在aLAl2(SO4)3和(NH4)2SO4的混合溶液分成两等分,一份加入bmol的BaCl2,恰好使溶液中的SO42-完全沉淀;另一份加入足量强碱并加热可得到cmolNH3,则原溶液中的Al3+的浓度(mol/L)为( ) A.2b-c2a B.2b-ca C.2b-c3a D.2b-c6a 【错解分析】错选C。忽略题中条件"溶液分成两等分",溶质变为原来的1/2. 【解题指导】溶液中n(SO42-)=bmol,n(NH4+)=cmol,根据电荷守恒,n(Al3+)=(2b-c)/3,溶液体积分成两等分,所以原溶液中Al3+的浓度(mol/L)为2b-c6a。 【答案】D 【练习3】将KCl和BaCl2的混合溶液a L均匀分成两份。向其中一份中滴加稀硫酸,使Ba2+离子完全沉淀;向另一份中滴加AgNO3溶液,使Cl-离子完全沉淀。反应中消耗xmol H2SO4、ymol AgNO3。下列有关推断正确的是 A.x=y B.c(K+)=(2y-4x)/a mol·L-1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