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排水管道坡度及打压要求1

排水管道坡度及打压要求1

排水管道坡度及打压要求1
排水管道坡度及打压要求1

表生活污水塑料管道坡度

地下埋设雨水排水管道最小坡度

生活污水铸铁管道坡度

排出管穿过基础时留洞尺寸(mm)

排水塑料管道支、吊架最大间距(m)

排污管常出现的问题

一:排水管上的检查口设置数量偏少,方向不当,不利检查,管道塞不便处理。

处理方法:在生活污水管道上设置的检查口应符合下列规定:

1.立管应每两层设置一个检查口,但在最低层和有卫生器具最高层必须设置。如只有两层建筑,可仅在底层设置立管检查;如有转弯的管道,则在该层转弯处的上部设置检查口,其高度由地面至检查口中心一般为1m,允许偏差±20mm,并应当在该层卫生器具上边缘150mm,检查口的朝向应便于检修。暗装立管在检_查口处应安检修门。

2.在连接两个及两个以上大便器或三个及三个以上卫生器具的污水管处,应设置检查口。

3.在转角小于 135 的污水横管上,应设置检查口。

4.埋设在地下或地板下的排水管道的检查口,应设在检查井内,井底表面标高应与检查口法兰相平,井底表面应有坡度坡向检查口的法兰。

二:排污管道坡度设计规范

排水管道坡度不符合要求,出现无坡度、严重倒坡、所用管件不正确,影响排污效果;立管垂直度超标,影响观感质量。

处理方法

生活污水铸铁管道的坡度规范

立管垂直度每米不大于3mm,全长(5m以上)不大于5mm。

三:排水管道的吊钩或卡箍设置不规则,数量偏少;卡箍与管径不匹配;固定方式不符合要求等。

1.排水管道上的吊钩或卡箍应固定在承重结构上;

2.沿墙敷设的管道卡箍应用水泥固定。固定件间距,横管不得大于 2m,立管不得大于3m。层高小于或等于4m,立管可安一个固定件,立管底部的弯管处应设支墩。不论是采用吊钩还是卡箍,均应抱在承插管的承口外,且卡箍应与管径匹配。严禁利用建筑物吊顶的吊筋当作吊钩的吊杆。

四:排污管道交付前应做灌水试验

1.排污和雨水管道交付使用前必须做灌水试验,其灌水高度应不低于底层地面高度。雨水管灌水高度必须到每根立管最上部的雨水漏斗;

2.灌水 15min后,再灌延续5min,液面不降即为合格,做好灌水试验记录;

3.暗装或埋地的排水管道还应办理隐蔽手续方准隐蔽。管道和吊钩或卡箍均应防腐良好。同时,污水管道严禁与其他管道连通。

4.立管检查口、横管清扫口和排水池地漏的位置、数量、标高设置要符合规范要求。施工中不得将麻丝、水泥填料、工具等丢入管内;生活污水、废水和雨水管优先采用硬聚氯乙烯塑料管,(市场上有很多如联塑、雄塑等)

五:生活污水管内污物、臭气不能正常排放

处理方法:

如发生以上问题,可剔开接口,更换不符合要求的管件,增设辅助透气管或联通管,使排污、排气正常。在施工中还应注意几点:

1.卫生器具排水管应采用 90度斜三通;横管与横管(立管)的连接,应采用45度或90度斜三(四)通,不得用正三(四)通,立管与排出管连接,应采用两个45度弯头或曲半径不小于4倍管径的90度弯头。

2.排水横管应直线连接,少拐弯,排水立管应设在靠近杂物最多,及排水量最大的排水点。

3.排水管和透气管尽量采用硬聚氯乙烯管及管件安装,用排水铸铁管时应将管内砂粒、毛刺、杂物除尽。

4.排污立管应每隔两层设一检查口,并在最低层、最高层和乙字弯上部设检查口,其中

心距地面为1m,朝向便于清通维修;在连接两个或两个以上大便器或三个卫生器具以上的污水横管时应设置清扫口,当污水管在楼板下悬吊敷设,清扫口应设在上层楼面上。污水管起点设置堵头代替清扫口,与墙面距离不小于400mm。

5.存水弯内壁要光滑,水封深度50~100mm为宜。

6.通气管必须伸出屋顶以上,并不小于最大积雪厚度,如上人屋面应伸出屋顶以上。

打压试验标注

室内给水管道的水压试验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未注明时,各种材质的给水管道系统试验压力均为工作压力的倍,但不得小于。

检验方法:

金属及复合管给水管道系统在试验压力下观测10mins,压力降不应大于,然后降到工作压力进行检查,应不渗不漏;塑料管给水系统应在试验压力下稳压1h,压力降不得超过,然后在工作压力的倍状态下稳压2h,压力降不得超过,同时检查各连接处不得渗漏。

Mpa与公斤计算

1MPa=1000000Pa=10Bar=10Kgf/cm^2(千克力),一千克也就是我们说的公斤所以1MPa 等于10公斤压力

场地排水坡度

为了方便场地排水,场地坡度不应小于%,综合考虑其他因素,场地坡度也不应大于8%,各类地面排水的适宜坡度详见表2—41所列: 场地排水坡度表2-41 地面种类排水坡度地面种类排水坡度 黏土 砂土 轻度冲刷细砂>% <3% <10%湿陷性黄土 膨胀土建筑物周围6m范围内>20%,6m以外>5% 建筑物周围范围内>2% 场地的雨水排除组织也是竖向设计的重要内容。实际上,场地各处标高的确定,各部分之间标高关系的安排在一定程度上就是为了场地内的排雨水组织。场地雨水排除的基本方式有两种:第一种是地表的自然排水方式,这种方式是不设任何排水设施,利用地形坡度及地质和气象上的特点来排除雨水。地表的自然排水方式一般

适用于雨量较小的情况或者是局部小面积的地段。场地雨水排除的第二种基本方式是采用地下的雨水管道排水,在场地面积较大,地形平坦,不适于采用地表排水时,或者场地对卫生及环境质量要求较高时,或者场地中大部分建筑物屋面采用内排水时,或者场地排水系统要求与城市雨水管道系统相适应时,采用管道式雨水排除方式是较为合适的。除以上两种基本方式之外,在场地卫生及环境质量要求较低或投资受限,或基地条件有限时,场地中的雨水排除也可采用明沟排水方式。整个场地范围的雨水排除系统既可以全部采用上述的某一种方式,也可划分成一些小的分区,将上述方式混合使用。 在采用管道式雨水排除方式时,其雨水口的布置,应考虑集水方便,并应与整个管道系统具有良好的连接条件。一般情况下,雨水口的布置都应避免谊在建筑物的出入口处、分水点以及其他地下管道的上面。一个雨水口可负担的汇水面积,应根据降雨强度、场地中室外地面的铺砌情况、土壤性质和所采用的雨水口的形式等因素来决定。在一般情况下,每个雨水口可负担3000~5000m2的汇水面积。但多雨地区应小一些,干旱地区可适当放大。另外还应考虑到场地具体的布置形式的影响。 为保证雨水排除顺畅,避免积水,场地地表应保证一定的排水坡度,其坡度值的大小视降雨强度及地面的构造形式、材料不同而

排水坡度规范

坡度3% 是指水平距离每100米,垂直方向上升(下降)3米? 1%是指水平距离每100米,垂直方向上升(下降)1米? 道路 8.0.3 居住区内道路纵坡规定,应符合下列规定: 8.0.38.0 L≤200m ≤5 L≤600m 非机动车道≥0.3 ≤3.0 L≤50m ≤2 L≤100m 步行道≥0.5 ≤8.0 ≤4 注:L为坡长(m)。 8.0.3.2机动车与非机动车混行的道路,其纵坡宜按非机动车道要求,或分段按非机动车道要求控制。 8.0.4 山区和丘陵地区的道路系统规划设计,应遵循下列原则: 8.0.4.1 车行与人行宜分开设置自成系统; 8.0.4.2 路网格式应因地制宜; 8.0.4.3 主要道路宜平缓; 8.0.4.4路面可酌情缩窄,但应安排必要的排水边沟和会车位,并应符合当地城市规划管理部门的有关规定。 8.0.5居住区内道路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8.0.5.1小区内主要道路至少应有两个出入口;居住区内主要道路至少应有两个方向与外围道路相连;机动车道对外出入口数应控制,其出入口间距不应小于150m。 沿街建筑物长度超过160m时,应设不小于4m×4m消防车通道。人行出口间距不宜超过 80m,当建筑物长度超过80m时,应在底层加设人行通道; 8.0.5.2居住区内道路与城市道路相接时,其交角不宜小于75 ;当居住区内道路坡度较大时,应设缓冲段与城市道路相接; 8.0.5.3进入组团的道路,既应方便居民出行和利于消防车、救护车的通行,又应维护院落的完整性和利于治安保卫; 8.0.5.4在居住区内公共活动中心,应设置为残疾人通行的无障碍通道。通行轮椅车的坡道宽度不应小于2.5m,纵坡不应大于2.5%; 8.0.5.5居住区内尽端式道路的长度不宜大于120m,并应设不小于12m×12m的回车场地; 8.0.5.6当居住区内用地坡度大于8%时,应辅以梯步解决竖向交通,并宜在梯步旁附设推行自行车的坡道; 8.0.5.7在多雪严寒的山坡地区,居住区内道路路面应考虑防滑措施;在地震设防地区,居住区内的主要道路,宜采用柔性路面; 8.0.5 8.0.5.9 居住区内宜考虑居民小汽车和单位通勤车的停放。

篮球场的排水坡度问题

根据《学校体育运动场地验收办法》篮球场一般坡度为0.2%~0.4%。屋面做篮球场那么大按结构找坡3%来考虑。 这种情况我没做过,凭经验谈谈自己的处理方法:先确定篮球场的位置(就当平的),篮球场四边按3%的坡度分别坡向屋面四周,倒推篮球场的标高。或者屋面按正常找坡3%做完,在此基础上把篮球场区域做高一点点,其实做篮球场的屋面都比较大,篮球场就28X15米,就是做平了也没有关系,只要四周排水顺畅也不会积水的(可以考虑四周加大排水坡度)。加上球场正中间按验收要求的坡度做成最高点,就更好了。 《中国教学仪器设备行业协会学校体育运动场地验收办法(试行)》 学校体育运动场地验收技术要求 一、田径场塑胶跑道 1、外观:无裂痕或分层现象;防滑层与底胶粘合牢固、均匀;接缝平直、无明显凹凸现象;表面色泽均匀。 2、标志线:标志线应清晰、不反光,无明显虚边,与面层粘合牢固。各标志线位置距终点线间的距离长度不允许出现负差,其正差应小于1/1000,跑道线宽5厘米;标枪投掷弧线宽7厘米,撑竿跳高插斗前壁顶端的内沿齐平的一条线为1厘米宽。 3、平整度合格率:塑胶跑道平整合格率不小于85%,在任何方向和位置上,在每4米的丈量距离上不能超过6毫米的起伏,在1米的丈量距离上不能有超过3毫米的起伏。 4、厚度:用于比赛的塑胶跑道的厚度不小于13毫米,任何区域的厚度都不少于10毫米,厚度在10—10.5毫米之间的面积不能超过总面积的5%,承受压力的区域(撑竿跳高、掷标枪、三级跳远的助跑道,跳高的起跳区、水池)厚度要达到25毫米,这一区域不能被计算入平均数。场地用来进行重大比赛的,合成材料表面的厚度任何区域都不能少于10毫米。 5、坡度:塑胶跑道的横向坡度不大于1:100,纵向坡度不大于1:1000。 6、物理机械性能应符合下表中的规定 项目指标 硬度(邵A),度 45—60 拉伸强度,MPa 0.7 扯断伸长率,% 90 压缩复原率,% 95 回弹值,% 20 阻燃性,级 1 二、足球、篮球、排球、网球、手球、羽毛球塑胶场地等 1、外观:场地没有气泡、裂痕或分层现象;面层与基础层粘合牢固、均匀,接缝平直,无明显凹凸现象;表面平坦、色泽均匀。 2、标志线:标志线清晰、不反光,无明显虚边,与面层粘合牢固。 (1)足球场的所有线宽不超过12厘米,场地长90米—120米,宽45米—90米,国际比赛足球场长为100米—110米,宽64米—75米。 (2)篮球场的所有线宽均为5厘米,国际篮联主要的正式比赛球场尺寸为长28米,宽15米,球场的丈量是从界线的内沿量起。最小场地为14米×26米。篮球场界线外至少2米无障碍。 (3)排球场的所有线宽均为5厘米,比赛区为18米×9米的长方形,其四周至少3米宽的无障碍区。排球场界线从线的外沿计算。

雨水管道设计要点

雨水管道设计要点: 1降雨强度:采用以上计量单位时,由于1mm/min=l(L/m2)/min=10000(L/min)/hm2,可得i和q之间的换算关系为: (9-2) 式中 q—降雨强度,(L/s)/hm2; i—降雨强度,mm/min。 2暴雨强度的计算:(9-9) 式中—设计暴雨强度,(L/s)/hm2; —设计重现期,a; —降雨历时,min。 —地方参数(待定参数),根据统计方法进行计算确定 雨水设计流量计算公式 雨水管渠的设计流量按下式计算: (9-12) 式中—雨水设计流量,L/s; —径流系数,径流量和降雨量的比值,其值小于1; —汇水面积,hm2; —设计暴雨强度(L/s·hm2)。 假定:(1)暴雨强度在汇水面积上的分布是均匀的;(2)单位时间径流面积的增长为常数;(3)汇水面积内地面坡度均匀; 径流系数的确定 设计规范》GB50101-2005中有关径流系数的取值见表9-3。 径流系数值表9-3 径流系数

实际设计计算中,在同一块汇水面积上,兼有多种地面覆盖的情况,需要计算整个汇水面积上的平均径流系数 值。 (9-14) 式中 - 汇水面积上的平均径流系数; - 汇水面积上各类地面的面积,hm 2 ; - 相应于各类地面的径流系数; - 全部汇水面积,hm 2 。 在设计中可采用区域综合径流系数。国内部分城市采用的综合径流系数值见表9-5。

一般城市市区的综合径流系数采用0.5~0.8,城市郊区的径流系数采用0.4~0.6。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101-2005推荐的城市综合径流系数取值见表9-6。 值 1. 设计重现期p 的确定 一般情况下,低洼地段采用的设计重现期应大于高地;干管采用的设计重现期应大于支管;工业区采用的设计重现期应大于居住区。市区采用的设计重现期应大于郊区。 设计重现期p 的最小值不宜低于0.33a ,一般地区选用0.5~3a ,对于重要干道或短期积水可能造成严重损失的地区,一般选用3~5a ,并应与道路设计相协调。特别重要的地区,可根据实际情况采用较高的设计重现期。在同一设计地区,可采用同一重现期或不同重现期。 2. 设计降雨历时的确定 对于雨水管道某一设计断面来说,集水时间是由地面雨水集水时间和管内雨水流行时间 两部分组成(如图9-7所示)。所以,设计降雨历时可用下式表达: (9-15) 式中 -设计降雨历时,min ; -地面雨水集水时间,min ;

坡度设计

坡度 场地排雨水 一、人工排水系统 (一)地表雨水排除方式自然排水暗管排水 明沟排水(便宜、技术简单)(二)场地排水坡度 自然地面、人工地面(详表——摘自《建筑设计资料集》)例:0.3%≤粘土地面≤5% 绿地:适宜坡度0.5%~1.0% 广场兼停车场:适宜坡度0.2%~0.5% (三)场地排水方案 1、建筑物标高和道路标高的协调关系 (1)一般道路标高比地坪标高底0.25~0.30m,场地雨水通过道路两侧排除。(2)建筑物低于道路时,散水处设明沟或暗沟 2、绿地 部分需要排除的地表水,适宜坡度0.5%~1.0%。不超过10%的坡道宜于人活动和草皮生长。 3、广场和停车场 (1)广场设计坡度——0.3≤平原地区≤1% 停车场——最小坡度0.3%。平行通道方向纵坡≤1%,横坡≤3% (2)与广场相连的道路——0.5~2%,困难时≤7% 与停车场相连的道路——0.5~2%,困难时≤7% (3)积雪寒冷地区广场——≤6%(且出入口处设置≤2%的缓坡)(4)广场、停车场,符合下列情况,宜采用划区分散排水方式 a、单向尺寸大于或等于150米 b、地面纵坡≥2%且单向尺寸大于或等于100米 4、体育运动场地(1)体育场 a、每分钟排除10.8mm/平米 b、三个排水分区——跑道横坡1%、2%,纵坡应≤1% (2)矩形场地 排水坡形式:双坡式、横坡式、纵坡式、斜坡式排球场——0.5% 羽毛球场——草皮≥2%,混凝土≥0.83% 篮球场地——混凝土≥0.83% 网球场——非透水型0.83%,透水型0.3~0.4% 5、挡土墙 二、排水沟(涵洞)设计流量计算三、常见排水设施布置(一)雨水口 1、积水点的判断,图4-60交叉口雨水口分布。 2、一个雨水口汇水面积约2500~5000平米 3、道路雨水口间距根据不同纵坡的规定(见表——摘自《建筑设计资料集》)例:道路纵坡0.3~0.4时,雨水口间距30~40米(二)排水沟 1、梯形沟 2、矩形沟(最常用) 沟深≥200,沟宽≥400,纵坡≥0.3% 四、场地防排洪 城市重要程度分类(按人口) 5.3 竖向 5.3.1 建筑基地地面和道路坡度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基地地面坡度不应小于0.2%,地面坡度大于8%时宜分成台地,台地连接处应设挡墙或护坡; 2 基地机动车道的纵坡不应小于0.2%,亦不应大于8%,其坡长不应大于200m,在个别路段可不大于11%,其坡长不应大于80m;在多雪严寒地区不应大于5%,其坡长不应大于600m;横坡应为1%~2%; 3 基地非机动车道的纵坡不应小于0.2%,亦不应大于3%,其坡长不应大于50m;在多雪严寒地区不应大于2%,其坡长不应大于1OOm;横坡应为1%~2%; 4 基地步行道的纵坡不应小于0.2%,亦不应大于8%,多雪严寒地区不应大于4%,横坡应为1%~2%; 5 基地内人流活动的主要地段,应设置无障碍人行道。注:山地和丘陵地区竖向设计尚应符

排水工程练习

1、《室外排水设计规范》规定:无保温措施的生活污水管道或水温与生活污水接近的工业废水管道,管底可设在冰冻线以上( )m。有保温措施或水温较高的管道,管底在冰冻线以上的距离可加大,其数值应根据该地区或相似条件地区的经验确定。 A、 0.10 B、 0.15 C、 0.20 D、 0.25 2、《室外排水设计规范》规定:车行道下的污水管道最小覆土厚度一般不宜小于( )m。 A、0.3 B、0.5 C、0.7 D、1.0 3、污水管道系统的平面布置的任务是( )。 A、确定排水区界,划分排水流域;选择污水厂和出水口的位置 B、管道定线,即拟定污水干管和总干管的路线;确定需要提升的排水区域和设置泵站的位置等 C、在技术设计时,还需要确定街道支管的路线及在街道上的位置 D、以上均正确 4、( )是污水排水系统设置的界限。 A、排水界限 B、排水区界 C、排水极限 D、排水定额 5、污水厂和出水口位置影响污水干管的走向。污水厂和出水口一般布置在( )。 A、城市河流的下游 B、非采暖季节的下风向 C、靠近污水再利用的地方 D、以上均正确 6、污水管道定线的一般原则和方法:管道定线一般按( )顺序依次进行。 A、干管、支管、主干管 B、支管、干管、主干管 C、主干管、干管,支管

D、主干管、支管、干管 7、在一定条件下,( )一般是影响管道定线的主要因素。 A、地形 B、出水口的位置 C、主干管的走向 D、污水厂的位置 8、污水管道定线时应充分利用地形,使管道的走向符合地形趋势,一般宜( )排水。 A、逆坡 B、顺坡 C、垂直 D、平行 9、下列叙述有误的一项是( )。 A、在地形平坦地区,应避免小流量的横支管长距离平行于等高线敷设,让其尽早接人干管。宜使干管与等高线垂直,主干管与等高线平行敷设 B、由于主干管管径较大,保持最小流速所需坡度小,其走向与等高线平行是合理的 C、当地形倾向河道的坡度很小时,主干管与等高线垂直,干管与等高线平行是合理的,这种布置虽然主干管的坡度较大,但可设为数不多的跌水井,使干管的水力条件得到改善 D、由于地形的原因可以布置成几个独立的排水系统 10、下列叙述有误的一项是( )。 A、污水支管的平面布置取决于地形及街区建筑特征,并应便于用户接管排水 B、当街区面积不太大,街区污水管网可采用集中出水方式时,街道支管敷设在服务街区较低侧的街道下,称为低边式布置 C、当街区面积较大且地势平坦时,宜在街区四周的街道敷设污水支管 D、建筑物的污水排出管可与街道支管连接,称为连接式布置(周边式布置) 11、减少管道控制点埋深,一般可以通过( )途径来实现。 A、加强管材 B、填高控制点的地面高程 C、设置局部泵站提升水位 D、以上均正确 12、设计管段的设计流量的组成不包括( )。 A、本段流量 B、转输流量 C、集中流量 D、分散流量 13、管道衔接的方法,通常不包括( )。 A、垂直平接 B、管顶平接 C、管底平接 D、水面平接 14、进入管渠的实际降雨量(径流量)与降雨量的比值称为径流系数φ,其值常小于( )。 A、1.0 B、1.5 C、2.0 D、2.5

场地排水

场地排水 第三节场地排水 一、场地排水设施 基地内应有排除地面及路面雨水至城市排水系统的设施。排水方式应根据城市规划要求确定。 一般分为明沟排水及暗管排水两种形式,暗管排水多用于建、构筑物比较集中的场地;运输线路及地下管线较多;面积较大,地势平坦的地段;大部分屋面为内落水;道路低于建筑物标高,并利用路面雨水口排水等情况。 明沟排水多用于建、构筑物比较分散的场地,高差变化较多,道路标高高于建筑物标高的地段,或埋设地下管道不经济的岩石地段,山坡冲刷带泥土易堵塞管道的地段等。明沟的断面尺寸根据汇水面积大小而定;明沟坡度一般为0.3%~0.5%,特殊困难时可采用0.2%。 采用车行道排泄地面雨水时,雨水口形式及数量应根据汇水面积、流量、道路纵坡等确定; 单侧设雨水口的道路及低洼易积水的地段,应考虑排水时不影响交通和路面清洁。 二、场地排水坡度 为了方便场地排水,场地坡度不应小于0.3%,综合考虑其他因素,场地坡度也不应大于8%,各类地面排水的适宜坡度详见表8—1所列: 场地排水坡度表8-1 三、雨水排除 场地的雨水排除组织也是竖向设计的重要内容。实际上,场地各处标高的确定,各部分之间标高关系的安排在一定程度上就是为了场地内的排雨水组织。场地雨水排除的基本方式有两种:第一种是地表的自然排水方式,这种方式是不设任何排水设施,利用地形坡度及地质和气象上的特点来排除雨水。地表的自然排水方式一般适用于雨量较小的情况或者是局部小面积的地段。场地雨水排除的第二种基本

方式是采用地下的雨水管道排水,在场地面积较大,地形平坦,不适于采用地表排水时,或者场地对卫生及环境质量要求较高时,或者场地中大部分建筑物屋面采用内排水时,或者场地排水系统要求与城市雨水管道系统相适应时,采用管道式雨水排除方式是较为合适的。除以上两种基本方式之外,在场地卫生及环境质量要求较低或投资受限,或基地条件有限时,场地中的雨水排除也可采用明沟排水方式。整个场地范围的雨水排除系统既可以全部采用上述的某一种方式,也可划分成一些小的分区,将上述方式混合使用。 在采用管道式雨水排除方式时,其雨水口的布置,应考虑集水方便,并应与整个管道系统具有良好的连接条件。一般情况下,雨水口的布置都应避免谊在建筑物的出入口处、分水点以及其他地下管道的上面。一个雨水口可负担的汇水面积,应根据降雨强度、场地中室外地面的铺砌情况、土壤性质和所采用的雨水口的形式等因素来决定。在一般情况下,每个雨水口可负担3000~5000m2的汇水面积。但多雨地区应小一些,干旱地区可适当放大。另外还应考虑到场地具体的布置形式的影响。 为保证雨水排除顺畅,避免积水,场地地表应保证一定的排水坡度,其坡度值的大小视降雨强度及地面的构造形式、材料不同而定,一般情况下宜采用0.5%~2%的坡度,在有困难的局部区域坡度可更缓一些,但最低不应小于0.3%。反过来看,场地地面坡度也不宜过大,那样虽然利于排水,但却会影响使用,所以坡度的确定要综合考虑。场地内地面坡度的上限一般为8%。在表8-2中给出了广场、游戏场、绿地等的适用坡度。建筑物至周围地面、道路等的排水坡度可在0.5%~6%之间选取,最佳值是1%~3%。因为一般建筑物的地坪标高会高于周围的室外地面,所以建筑物周围的雨水排除一般是使雨水向四边自然排除,再汇入场地主要的排水路线。如果场地的具体地形难以满足上述组织方式时,那么则应在建筑物的四周形成局部的高差,井采取其他一些辅助设施,引导雨水自建筑物周围排除。 不同场地内容的适用坡度表8-2 【此文档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本文

室外排水管道施工规范

室外排水管道施工规范 1 管材选择与运输、保存 1、1 管材选择应根据设计图纸得要求进行采购;若设计没有规定时,应根据排水管道今后运行中管内污水得性质决定用何种管材。所选用得管材,除了应考虑能满足防污水腐蚀外,还应从管道价格、安装施工简单,便于今后维修等方面进行统盘考虑。 1、2 管材得运输与保存管节堆放场地宜平整、坚实,堆放时将管节垫稳,防止滚动;化学建材管节、管件贮存、运输过程中应采取防止管材变形得措施。承插施工管道得橡胶圈贮存、运输,特别就是长期贮存时,还应注意以下几点,以防止胶圈老化: 1、2、1 贮存得温度宜为-5~30℃,存放位置不宜长期受紫外线光源照射,离热源距离应不小于lm; 1、2、不得将橡胶圈与溶剂、易挥发物、油脂或对橡胶产生不良影响得物品放在—起。 2 沟槽开挖与管道基础施工 管道基础应根据管道材质、接口形式与地质条件确定,对地基松软或不均匀沉降地段,管道基础应采取加固措施。 沟槽开挖时,管顶最小覆土深度除能满足设计需要外,还应结合当地埋管经验确定,一般来说,管顶最小覆土深度宜为:人行道下0、6m,车行道下0、7m。 人工开挖沟槽深度超过3米时,出于人员安全考虑,应按有关规范规定分层开挖;机械挖槽时,沟槽分层得深度可按机械性能确

定。 开挖沟槽深度超过5米时,必须按深基坑开挖得有关规定,做沟槽开挖得专项施工设计与专项施工方案并通过专家评审后方可施工。 3 管道施工技术要点 3、1 施工方法得确定管道得施工方法,应根据管道所处土层性质、管径、地下水位、附近地下与地上建筑物等因素,经技术经济比较,确定采用开槽、顶管或其它方法进行施工。 3、2 管道安装合适得施工方法与措施有利于保证管道得施工质量,降低施工难度与施工费用。一般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把握: 3、2、1 管道安装前,宜将管节、管件按施工方案得要求摆放,摆放得位置应便于起吊及运送。 3、2、2 起重机下管时,起重机架设得位置不得影响沟槽边坡得稳定;起重机在架空高压输电线路附近作业时,与线路间得安全距离 应符合电业管理部门得规定,以确保人员安全。 3、2、3 管道应在沟槽地基、管基完工并验收合格后安装;安装时宜自下游开始,承口应朝向施工前进得方向。 3、2、4 合槽施工时,应先安装埋设较深得管道,当回填土高程与邻近管道基础高程相同时,再安装相邻得管道。 3、2、5管道安装时,应随时清除管道内得杂物,暂时停止安装时, 两端应临时封堵。

景观广场坡度竖向设计规范

广场坡度 场地排雨水 一、人工排水系统 (一)地表雨水排除方式 自然排水 暗管排水 明沟排水(便宜、技术简单) (二)场地排水坡度 自然地面、人工地面(详表——摘自《建筑设计资料集》) 例:0.3%≤粘土地面≤5% 绿地:适宜坡度0.5%~1.0% 广场兼停车场:适宜坡度0.2%~0.5% (三)场地排水方案 1、建筑物标高和道路标高的协调关系 (1)一般道路标高比地坪标高底0.25~0.30m,场地雨水通过道路两侧排除。 (2)建筑物低于道路时,散水处设明沟或暗沟 2、绿地 部分需要排除的地表水,适宜坡度0.5%~1.0%。 不超过10%的坡道宜于人活动和草皮生长。 3、广场和停车场 (1)广场设计坡度——0.3≤平原地区≤1% 停车场——最小坡度0.3%。平行通道方向纵坡≤1%,横坡≤3% (2)与广场相连的道路——0.5~2%,困难时≤7% 与停车场相连的道路——0.5~2%,困难时≤7%(3)积雪寒冷地区广场——≤6%(且出入口处设置≤2%的缓坡) (4)广场、停车场,符合下列情况,宜采用划区分散排水方式 a、单向尺寸大于或等于150米 b、地面纵坡≥2%且单向尺寸大于或等于100米 4、体育运动场地 (1)体育场

a、每分钟排除10.8mm/平米 b、三个排水分区——跑道横坡1%、2%,纵坡应≤1% (2)矩形场地 排水坡形式:双坡式、横坡式、纵坡式、斜坡式 排球场——0.5% 羽毛球场——草皮≥2%,混凝土≥0.83% 篮球场地——混凝土≥0.83% 网球场——非透水型0.83%,透水型0.3~0.4% 5、挡土墙 二、排水沟(涵洞)设计流量计算 三、常见排水设施布置 (一)雨水口 1、积水点的判断,图4-60交叉口雨水口分布。 2、一个雨水口汇水面积约2500~5000平米 3、道路雨水口间距根据不同纵坡的规定(见表——摘自《建筑设计资料集》) 例:道路纵坡0.3~0.4时,雨水口间距30~40米 (二)排水沟 1、梯形沟 2、矩形沟(最常用) 沟深≥200,沟宽≥400,纵坡≥0.3% 四、场地防排洪 城市重要程度分类(按人口) 5.3 竖向 5.3.1 建筑基地地面和道路坡度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基地地面坡度不应小于0.2%,地面坡度大于8%时宜分成台地,台地连接处应设挡墙或护坡; 2 基地机动车道的纵坡不应小于0.2%,亦不应大于8%,其坡长不应大于200m,在个别路段可不大于11%,其 坡长不应大于80m;在多雪严寒地区不应大于5%,其坡长不应大于600m;横坡应为1%~2%; 3 基地非机动车道的纵坡不应小于0.2%,亦不应大于3%,其坡长不应大于50m;在多雪严寒地区不应大于2%, 其坡长不应大于1OOm;横坡应为1%~2%; 4 基地步行道的纵坡不应小于0.2%,亦不应大于8%,多雪严寒地区不应大于4%,横坡应为1%~2%; 5 基地内人流活动的主要地段,应设置无障碍人行道。

室外排水管道

室外给排水管道工程设计在各地都是必不可少的。从大范围来讲,室外给排水管道工程设计首先要依据室外给排水设计规范、小区给排水规范、施工规范、消防规范、给水排水设计手册等相关规范和手册;然后要结合地区地理、气候特点及各地水司的运行规程等实际情况,从技术可行性、经济合理性出发综合考虑、设计。这里结合本人几年工作实践谈谈室外给排水管道工程设计中需要着重考虑的几点问题。 一、给水管道工程设计 1、管径确定 管径确定时应考虑远近期结合,同时照顾经济性和可靠性。管径确定涉及设计供水 量及经济流速的确定。 设计供水量根据下列各种用水确定: (1)综合生活用水:包括居民生活用水和公共建筑用水。根据居民生活用水定额或综合生活用水定额及最高日时变化系数综合分析确定。 (2)工业企业生产用水和工作人员生活用水:生产用水量根据生产工艺要求确定; 工作人员生活用水量(含淋浴用水量)根据车间性质确定。 (3)消防用水:消防用水量、水压及延续时间等根据现行有关规定确定。 (4)浇洒道路和绿地用水:根据路面、绿化、气候和土壤等条件确定。 (5)未预见水量及管网漏失水量:按最高日用水量的百分比计。 管段的直径按下式计算: 式中D----管段直径(m) q----管段流量(m3/s) v----流速(m/s) 应综合考虑管网造价与经营费用,确定经济流速,从而确定经济管径,使管网造价与经营费用之和为最小。设计时常采用平均经济流速来确定管径,当D=100~400mm时,平均经济流速取~s;当D≥400mm时,平均经济流速取~s,大管取大值,小管取小值。 2、管材选用 设计时应结合各种管材的特性做到管材选用经济、合理。埋地管道长年累月承受输送液体内压、泥土及地面荷载的外压、高温变化引起的拉伸应力以及地基的不均匀沉降

场地排水坡度

场地排水坡度 为了方便场地排水,场地坡度不应小于0.3%,综合考虑其他因素,场地坡度也不应大于8%,各类地面排水的适宜坡度详见表2—41所列: 场地排水坡度表2-41 地面种类排水坡度地面种类排水坡度 黏土 砂土 轻度冲刷细砂>0.3% <3% <10%湿陷性黄土 膨胀土建筑物周围6m范围内>20%,6m以外>5% 建筑物周围2.5m范围内>2% 场地的雨水排除组织也是竖向设计的重要内容。实际上,场地各处标高的确定,各部分之间标高关系的安排在一定程度上就是为了场地内的排雨水组织。场地雨水排除的基本方式有两种:第一种

是地表的自然排水方式,这种方式是不设任何排水设施,利用地形坡度及地质和气象上的特点来排除雨水。地表的自然排水方式一般适用于雨量较小的情况或者是局部小面积的地段。场地雨水排除的第二种基本方式是采用地下的雨水管道排水,在场地面积较大,地形平坦,不适于采用地表排水时,或者场地对卫生及环境质量要求较高时,或者场地中大部分建筑物屋面采用内排水时,或者场地排水系统要求与城市雨水管道系统相适应时,采用管道式雨水排除方式是较为合适的。除以上两种基本方式之外,在场地卫生及环境质量要求较低或投资受限,或基地条件有限时,场地中的雨水排除也可采用明沟排水方式。整个场地范围的雨水排除系统既可以全部采用上述的某一种方式,也可划分成一些小的分区,将上述方式混合使用。 在采用管道式雨水排除方式时,其雨水口的布置,应考虑集水方便,并应与整个管道系统具有良好的连接条件。一般情况下,雨水口的布置都应避免谊在建筑物的出入口处、分水点以及其他地下管道的上面。一个雨水口可负担的汇水面积,应根据降雨强度、场地中室外地面的铺砌情况、土壤性质和所采用的雨水口的形式等因素来决定。在一般情况下,每个雨水口可负担3000~5000m2的汇水面积。但多雨地区应小一些,干旱地区可适当放大。另外还应考虑到场地具体的布置形式的影响。

雨水排水坡度

雨水排水坡度 【篇一:室外排水管道最大坡度】 室外排水管道最大坡度 室外排水管道最大坡度在规范中没有具体规定,但根据管道材质能够承受冲刷的能力,不同材料的管道规定了不同的最大流速。如果流速超过就要设置跌水井消能。 管径、流速与坡度还是有一定关系的,所以不同材质和不同大小的管道有不同的排水最大坡度的。 ps:4.2.5 排水管道的最大设计流速,应遵守下列规定: 1 金属管道为 10.0 m/s; 2 非金属管道为: 石棉管道 3.0 m/s; 混凝土管道4.0 m/s; 塑料管道 4.0 m/s。 管径-最小坡度的关系、管径-最大坡度的关系 管径(mm)最小坡度(%0) 管径(mm)最大坡度(%0) 200 4.0 200 100 250 3.0 250 70 300 2.2 300 50 350 2.0 350 50 400 1.5 400 50 450 1.3 450 50 500 1.13 500 30 600 0.9 600 25 700 0.725 700 25 800 0.6 800 25 900 0.6 900 25 1000 0.5 1000 20 1200 0.5 1200 18 1400 0.5 1400 15 1600 0.5 1600 12 1800 0.5 1800 11 2000 0.5 2000 9.5 2200 0.5 2200 8.5 2400 0.5 2400 7.5 2600 0.5 2600 6.5

【篇二:排水坡度规范】 坡度3% 是指水平距离每100米,垂直方向上升(下降)3米 1%是指水平距离每100米,垂直方向上升(下降)1米 道路 8.0.3 居住区内道路纵坡规定,应符合下列规定: 8.0.3.1 居住区内道路纵坡控制指标应符合表8.0.3规定; 居住区内道路纵坡控制指标(%)表8.0.3 道路类别最小纵坡最大纵坡多雪严寒地区最大纵坡 机动车道≥0.3 ≤8.0 l≤200m ≤5 l≤600m 非机动车道≥0.3 ≤3.0 l≤50m ≤2 l≤100m 步行道≥0.5 ≤8.0 ≤4 注:l为坡长(m)。 8.0.3.2机动车与非机动车混行的道路,其纵坡宜按非机动车道要求,或分段按非机动车道要求控制。 8.0.4 山区和丘陵地区的道路系统规划设计,应遵循下列原则: 8.0.4.1 车行与人行宜分开设置自成系统; 8.0.4.2 路网格式应因地制宜; 8.0.4.3 主要道路宜平缓; 8.0.4.4路面可酌情缩窄,但应安排必要的排水边沟和会车位,并应 符合当地城市规划管理部门的有关规定。 8.0.5居住区内道路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8.0.5.1小区内主要道路至少应有两个出入口;居住区内主要道路至 少应有两个方向与外围道路相连;机动车道对外出入口数应控制, 其出入口间距不应小于150m。 8.0.5.2居住区内道路与城市道路相接时,其交角不宜小于75 ;当 居住区内道路坡度较大时,应设缓冲段与城市道路相接; 8.0.5.3进入组团的道路,既应方便居民出行和利于消防车、救护车 的通行,又应维护院落的完整性和利于治安保卫; 8.0.5.4在居住区内公共活动中心,应设置为残疾人通行的无障碍通道。通行轮椅车的坡道宽度不应小于2.5m,纵坡不应大于2.5%; 8.0.5.7在多雪严寒的山坡地区,居住区内道路路面应考虑防滑措施;在地震设防地区,居住区内的主要道路,宜采用柔性路面; 8.0.5.8 居住区内道路边缘至建筑物、构筑物的最小距离,应符合表8.0.5规定;道路边缘至建、构筑物量小距离(m)表8.0.5

场地排水坡度

2.场地排水坡度 为了方便场地排水,场地坡度不应小于0.3%,综合考虑其他因素,场地坡度也不应大于8%,各类地面排水的适宜坡度详见表2—41所列: 场地排水坡度表2-41 地面种类排水坡度地面种类排水坡度 黏土 砂土 轻度冲刷细砂>0.3% <3% <10%湿陷性黄土 膨胀土建筑物周围6m范围内>20%,6m以外>5% 建筑物周围2.5m范围内>2%

场地的雨水排除组织也是竖向设计的重要内容。实际上,场地各处标高的确定,各部分之间标高关系的安排在一定程度上就是为了场地内的排雨水组织。场地雨水排除的基本方式有两种:第一种是地表的自然排水方式,这种方式是不设任何排水设施,利用地形坡度及地质和气象上的特点来排除雨水。地表的自然排水方式一般适用于雨量较小的情况或者是局部小面积的地段。场地雨水排除的第二种基本方式是采用地下的雨水管道排水,在场地面积较大,地形平坦,不适于采用地表排水时,或者场地对卫生及环境质量要求较高时,或者场地中大部分建筑物屋面采用内排水时,或者场地排水系统要求与城市雨水管道系统相适应时,采用管道式雨水排除方式是较为合适的。除以上两种基本方式之外,在场地卫生及环境质量要求较低或投资受限,或基地条件有限时,场地中的雨水排除也可采用明沟排水方式。整个场地范围的雨水排除系统既可以全部采用上述的某一种方式,也可划分成一些小的分区,将上述方式混合使用。 在采用管道式雨水排除方式时,其雨水口的布置,应考虑集水方便,并应与整个管道系统具有良好的连接条件。一般情况下,雨水口的布置都应避免谊在建筑物的出入口处、分水点以及其他地下管道的上面。一个雨水口可负担的汇水面积,应根据降雨强度、场地中室外地面的铺砌情况、土壤性质和所采用的雨水口的形式等因素来决定。在一般情况下,每个雨水口可负担3000~5000m2的汇

场地排水坡度

2、场地排水坡度 为了方便场地排水,场地坡度不应小于0、3%,综合考虑其她因素,场地坡度也不应大于8%,各类地面排水的适宜坡度详见表2—41所列: 场地排水坡度表2-41 地面种类排水坡度地面种类排水坡度 黏土 砂土 轻度冲刷细砂>0、3% <3% <10%湿陷性黄土 膨胀土建筑物周围6m范围内>20%,6m以外>5% 建筑物周围2、5m范围内>2% 场地的雨水排除组织也就是竖向设计的重要内容。实际上,场地各处标高的确定,各部分之间标高关系的安排在一定程度上就就是为了场地内的排雨水组织。场地雨水排除的基本方式有两种:第一种

就是地表的自然排水方式,这种方式就是不设任何排水设施,利用地形坡度及地质与气象上的特点来排除雨水。地表的自然排水方式一般适用于雨量较小的情况或者就是局部小面积的地段。场地雨水排除的第二种基本方式就是采用地下的雨水管道排水,在场地面积较大,地形平坦,不适于采用地表排水时,或者场地对卫生及环境质量要求较高时,或者场地中大部分建筑物屋面采用内排水时,或者场地排水系统要求与城市雨水管道系统相适应时,采用管道式雨水排除方式就是较为合适的。除以上两种基本方式之外,在场地卫生及环境质量要求较低或投资受限,或基地条件有限时,场地中的雨水排除也可采用明沟排水方式。整个场地范围的雨水排除系统既可以全部采用上述的某一种方式,也可划分成一些小的分区,将上述方式混合使用。 在采用管道式雨水排除方式时,其雨水口的布置,应考虑集水方便,并应与整个管道系统具有良好的连接条件。一般情况下,雨水口的布置都应避免谊在建筑物的出入口处、分水点以及其她地下管道的上面。一个雨水口可负担的汇水面积,应根据降雨强度、场地中室外地面的铺砌情况、土壤性质与所采用的雨水口的形式等因素来决定。在一般情况下,每个雨水口可负担3000~5000m2的汇水面积。但多雨地区应小一些,干旱地区可适当放大。另外还应考虑到场地具体的布置形式的影响。

排水管铺设原则

排水管道布置与敷设要求要满足三个水力要素:管道充满度、流速和坡度。 1、管线最短、水力条件好 ⑴排水立管应设在最脏、杂质最多及排水量大的排水点,以便尽快地接纳横支管的污水而减少管道堵塞机会。 ⑵排水管应以最短距离通向室外。 ⑶排水管应尽量直线布置,当受条件限制时,宜采用两处45°弯头或乙字弯。 ⑷卫生器具排水管与排水横支管宜采用90°斜三通连接。 ⑸横管与横管及横管与立管的连接宜采用45°三(四)通或90°斜三(四)通。也可采用直角顺水三通或直角顺水四通等配件。 ⑹排水立管与排水管端部的连接,宜采用两个45°弯头或弯曲半径不小于4倍管径的90°弯头。 ⑺排出管宜以最短距离通至室外,以免埋设在内部的排水管道太长,产生堵塞、清通维护不便等问题;排水管道过长则坡降大,必须加深室外管道的埋深。排出管与室外排水管道连接时,排出管管顶标高不得低于室外排水管管顶标高,其连接处的水流转角不得小于90°。当有跌落差并大于0.3m时,可不受角度限制。 ⑻最低排水横支管连接在排出管或排水横干管上时,连接点距立管底部水平距离不宜小于3.0m。 ⑼当排水立管仅设伸顶通气管(无专用通气管)时,最低排水横支管与立管连接处,距排水立管管底垂直距离不得小于规定。 ⑽当建筑物超过10层时,底层生活污水应设单独管道排至室外。 2、便于安装、维修和清通 ⑴尽量避免排水管与其他管道或设备交叉。当排出管与给水引入管布置在同一处进出建筑物时,为便于维修和避免或减轻因排水管渗漏造成土壤潮湿腐蚀和污染给水管道的现象,给水引入管与排出管管外壁的水平距离不得小于1.0m。 ⑵管道一般应在地下埋设或敷设在地面上、楼板下明装,如建筑或工艺有特殊要求时,可在管槽、管道井、管沟或吊顶内暗设,但应便于安装和维修。 ⑶管道应避免布置在可能受设备振动影响或重物压坏处,因此管道不得穿越生产设备基础。 ⑷管道应尽量避免穿过伸缩缝、沉降缝,若必须穿越时应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以防止管道因建筑内部物的沉降或伸缩受到破坏。 ⑸排水立管中心与墙面距离: 立管直径(㎜)5075100125150200 管轴与墙面距离(㎜)50708090110130 3、生产及使用安全 ⑴排水管道的位置不得妨碍生产操作、交通运输或建筑物的使用。 ⑵排水管道不得布置在遇水引起燃烧、爆炸或损坏的原料、产品与设备上面。 ⑶架空管道不得布置在居室、食堂、厨房主副食操作间的上方;也不能布置在食品储藏

污水管排水坡度是多少 污水管施工工艺

污水管排水坡度是多少污水管施工工艺 污水管是排放输送污水的管网,污水管道最常用材料--塑料管道及管件,硬质聚氯乙烯管(UPVC),UPVC管是国内外使用最为广泛的塑料管道。UPVC管具有较高的抗冲击性能和耐化学性能。污水管排水坡度一般最常用的50毫米管的坡度为3.5%。防止管 壁因地面荷载而破坏。满足街坊污水连接管衔接的要求,在都能满足要求的情况下,是采用

落差还是改变坡度,在污水管道中经常会发现一件事:如果有一段管段的管径为d800,在坡度为0.1%时,均满足流量、充满度、流速要求。但由于现状地面呈折线,现状地面在W1~W6坡度为0.1%,W6~W10坡度为0.15%,W10~W15的坡度为0.2%,W15~W20坡度为0.1%,因此在污水管道设计时,W1~W20是采用统一坡度0.1%,并在坡度变点处W6,W10,W15检查中采用落差;还是随地面坡度变化而变化0.1%~0.15%~0.2%~0.10%。两者对比各有什么优缺点?只考虑独立污水管时,不予市政中其他管道(如给水管、雨水管等)一同考虑。污水管漏水导致这种管材渗水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1、可能接口段热熔焊接时喷枪的温度过高或过低。 2 、回填时管材被砸破了。 3 、有可能时砖砌的检查井壁渗水。切记,做闭水试验时注满水后一定要至少放置24小时或48小时才观察水是否渗漏,否则砖砌检查井吸收的水量引起水位的变化会误认为是漏水呢。污水管施工工艺根据本工程为原建筑物拆迁后建造的实际情况,而且雨水、污水排放口为工程主要进出口,所以采用由浅至深,先支管后主管的施工步骤进行施工。1、先挖掘进行对住宅周围建筑垃圾进行清理并放线,并逐一注明该处雨水口及支撑口的标高,以便挖掘时的测量、控制。 2、由监理对现场进行验线后,开始进行挖掘,并逐一打木桩测定该处标高,严格控按图纸

室外雨水管坡度

室外雨水管坡度 【篇一:排水沟的纵向坡度规范】 排水沟的纵向坡度规范 根据建筑地面设计规范gb 50037-96规范6.0.16章节 地面排泄坡面的坡度,应符合下列要求: 1、整体面层或表面比较光滑的块材面层,可采用0.5% - 1.5%。 2、表面比较粗糙的块材面层,可采用1% - 2%。 3、排水沟的纵向坡度,不宜小于0.5%。 4、建筑物四周应设置散水、排水明沟或散水带明沟。散水的设置应 符合下列要求: 5、散水的宽度,应根据土壤性质、气候条件、建筑物的高度和屋面 排水型式确定,宜为600 - 1000mm;当采用无组织排水时,散水的宽度可按檐口线放出200 - 300mm。 6、散水的坡度可为3% - 5%。当散水采用混凝土时,宜按20 - 30m间距设置伸缝。散水与外墙之间宜设缝,缝宽可为20 - 30mm,缝内应填沥青类材料。 【篇二:排水管坡度要求】 表5.4.7 生活污水塑料管道坡度 地下埋设雨水排水管道最小坡度 生活污水铸铁管道坡度 排出管穿过基础时留洞尺寸(mm) 排水塑料管道支、吊架最大间距(m) 【篇三:场地排水坡度】 2.场地排水坡度 为了方便场地排水,场地坡度不应小于0.3%,综合考虑其他因素, 场地坡度也不应大于8%,各类地面排水的适宜坡度详见表2—41所列: 场地排水坡度表2-41 地面种类排水坡度地面种类排水坡度 黏土 砂土

轻度冲刷细砂0.3% 3% 10%湿陷性黄土 膨胀土建筑物周围6m范围内20%,6m以外5% 建筑物周围2.5m范围内2% 场地的雨水排除组织也是竖向设计的重要内容。实际上,场地各处 标高的确定,各部分之间标高关系的安排在一定程度上就是为了场 地内的排雨水组织。场地雨水排除的基本方式有两种:第一种 是地表的自然排水方式,这种方式是不设任何排水设施,利用地形 坡度及地质和气象上的特点来排除雨水。地表的自然排水方式一般 适用于雨量较小的情况或者是局部小面积的地段。场地雨水排除的 第二种基本方式是采用地下的雨水管道排水,在场地面积较大,地 形平坦,不适于采用地表排水时,或者场地对卫生及环境质量要求 较高时,或者场地中大部分建筑物屋面采用内排水时,或者场地排 水系统要求与城市雨水管道系统相适应时,采用管道式雨水排除方 式是较为合适的。除以上两种基本方式之外,在场地卫生及环境质 量要求较低或投资受限,或基地条件有限时,场地中的雨水排除也 可采用明沟排水方式。整个场地范围的雨水排除系统既可以全部采 用上述的某一种方式,也可划分成一些小的分区,将上述方式混合 使用。 在采用管道式雨水排除方式时,其雨水口的布置,应考虑集水方便,并应与整个管道系统具有良好的连接条件。一般情况下,雨水口的 布置都应避免谊在建筑物的出入口处、分水点以及其他地下管道的 上面。一个雨水口可负担的汇水面积,应根据降雨强度、场地中室 外地面的铺砌情况、土壤性质和所采用的雨水口的形式等因素来决定。在一般情况下,每个雨水口可负担3000~5000m2的汇水面积。但多雨地区应小一些,干旱地区可适当放大。另外还应考虑到场地 具体的布置形式的影响。 除顺畅,避免积水,场地地表应保证一定的排水坡度,其坡度值的 大小视降雨强度及地面的构造形式、材料不同而定,一般情况下宜 采用0.5%~2%的坡度,在有困难的局部区域坡度可更缓一些,但最低不应小于0.3%。反过来看,场地地面坡度也不宜过大,那样虽然 利于排水,但却会影响使用,所以坡度的确定要综合考虑。场地内 地面坡度的上限一般为8%。在表2-42中给出了广场、游戏场、绿 地等的适用坡度。建筑物至周围地面、道路等的排水坡度可在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