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2020年深圳大学中国哲学史考研复试核心题库之论述题精编

2020年深圳大学中国哲学史考研复试核心题库之论述题精编

特别说明

本书根据最新复试要求并结合历年复试经验对该题型进行了整理编写,涵盖了这一复试科目该题型常考及重点复试试题并给出了参考答案,针对性强,由于复试复习时间短,时间紧张建议直接背诵记忆,考研复试首选资料。

版权声明

青岛掌心博阅电子书依法对本书享有专有著作权,同时我们尊重知识产权,对本电子书部分内容参考和引用的市面上已出版或发行图书及来自互联网等资料的文字、图片、表格数据等资料,均要求注明作者和来源。但由于各种原因,如资料引用时未能联系上作者或者无法确认内容来源等,因而有部分未注明作者或来源,在此对原作者或权利人表示感谢。若使用过程中对本书有任何异议请直接联系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与您沟通处理。

因编撰此电子书属于首次,加之作者水平和时间所限,书中错漏之处在所难免,恳切希望广大考生读者批评指正。

重要提示

本书由本机构编写组多位高分在读研究生按照考试大纲、真题、指定参考书等公开信息潜心整理编写,仅供考研复试复习参考,与目标学校及研究生院官方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处理。

一、2020年深圳大学中国哲学史考研复试核心题库之论述题精编

1.如何理解孔子的政治思想?

【答案】(1)孔子主张重民食百姓足富而厉教,主张利民所利,见利思义,对劳动者要宽大,对他们讲一些服从的道理减弱剥削;

(2)提倡德政,反对暴政,主张为政以德,加强人民自身行为道德感和人民自觉行为,反对专以政令,主张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3)在人际关系上提倡忠恕,君事臣以礼,臣事君以忠,这是忠恕之道德具体意义;

(4)主张统治者要正己修身;

(5)不注意人民的经济生活,反对学生从事生产劳动;

(6)宣传英雄史观和宿命论(7)以维护周礼为毕生使命,提出正名思想,以求恢复周礼所制定的世袭宗法等级制度。

2.性善论的现实意义:

【答案】孟子性善论在对如何在现实生活中把人性向善的方面引导有着重要的作用,他强调道德修养的平等性、主动性和社会性。他为了促进社会安定,人们生活和谐作了深刻而又有益的探讨,并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教化方法,在中国思想史上产生了重大及深远的影响。这些有意的探讨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仍然具有重大的积极意义。应该指出,孟子性善思想对今天的我们的确有借鉴之处,但是我们应当看到,今天我们追求的“善”的精神层次要远高于孟子的“善”。

(1)促进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提高人们的精神境界和道德修养。

党的十六大把提升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一个重要内容,强调“要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是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道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今天,我们对孟子性善思想的探究,其意义就在于对现代人的实践生活提供某利深刻、有益的启发,促进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

加强自身道德修养,培养高尚的情操。即孟子认为的“浩然之气”这是人的本性向善的必然要求。孟子高度评价了这种“浩然之气”,他说:“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可见,他对于至大至刚的浩然之气有着强烈的向往和追求,并推崇那种可以做到真正“不动心”的人。当今人们物质生活水平已经达到相当高的程度,在创造物质财富的同时,应该有更高层次的“善”的追求,赋予“善”以更广的内涵和鲜明的时代特色,去努力打造真善美的统一。人只要顺着善的要求去发展,就一定会成为善人,即“人皆可以为尧舜”,“人皆可以为尧舜”这个命题在理论上是完备的。孟子的“性善论”认为人的本性为善有利于鼓舞人们发挥主体能动性,自觉地接受教化与环境的培育与熏陶,提高人的道德境界,将社会道德作为人的行为的自觉规范。这也就是孟子“性善论”的社会实践意义之所在。中国古代被誉为“礼义之邦”、“文明古国”,孟子的“性善论”起过重大的作用。今天我们提倡“精神文明”,从孟子的“性善论”中仍可得到有益的启示。

我们今天所讲的“善”指的是做出有益于社会、有益于人民的贡献,这样的人便是“善”的人。而现实中精神生活与物质生活的构成却严重失调,成为现代人精神生活中最突出的问题。以孟子“善”的境界

出发,我们应该把对个人享乐的价值追求转化为为社会创造更多财富和价值;把对追求物质欲望的有限目的转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树立共产主义理想道德;把那种获取自利的个人主义,转向为全社会成员谋求共同利益的集体主义道德观;自觉抵制腐朽思想,以“八个为荣”为思想指导,拥有这种思想境界的人才能够重塑自我,营造良好的精神家园,才能做到至大至刚,永立于天地之间。这又对我们今天的腐败现象的治理以及自觉抵制腐败思想、拜金主义作风、享乐主义作风有着积极的意义。

(2)促进人们道德责任感的形成,加快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进程。

孟子以同然论性善,使得他牢牢把握住了道德理论与实践的关系。他认为人与人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属于同类。比如“口之于味也,有同耆焉;耳之于声也,有同听焉;目之于色也,有同美焉,至于心,独无所同然乎?心之所同然者何也?谓理也,义也。圣人先得我心之所同然耳。故理、义之悦我心,犹刍豢之悦我口”既然如此,那么就完全可以肯定仁义礼智信我固有之,当然也就诚善之性了。

道德是一代一代人不断完善自身的永恒追求,人人设身处地的为别人着想,以同然为导向,在追求自身利益时,尊重对方的利益是时代永恒的道德要求。只有每个人都将自己的需要推己及人,并由此产生他人对社会的责任感,就会有高尚的道德行为,这样才能使道德的高尚性突现出来。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在追求自身利益自尊自爱的同时,也能顾及到他人的利益尊重他人爱护他人,是社会和谐和道德建设的关键所在。要想以同类意识导向善,必须有一种约束机制,就是人的精神自律,其基础就是人同同类产生的道德责任感,它要求人际间的和谐,由我及人的道德实践。

黑格尔说:“每个人都以自身为目的…,但是,如果他不同别人发生关系,他就不能达到他的全部目的,因此,其他便成为特殊的人达到目的的手段。但是特殊目的通过同他关系就取得了普遍性的形式,并且在满足他人福利的同时,满足自己。”于是,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就得先要满足他人的需要,达到共同创造社会产品,彼此配合、联系,促进社会的进步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现。

(3)有利于倡导人们遵守现代的道德法则。

孟子从天赋道德的角度出发,提出了“尽心-知性-知天”的实践公式,即“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其中“尽心”就是孟子所谓的“思诚”。在他看来,“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在这里,“诚”就是天的根本法则,而忠实地去实践“诚”则是做人的根本法则;“诚”的中心内容是“善”,那么“思诚”的中心内容就是“明乎善”,而“思诚”和“明乎善”就使人能够恢复和保持“良知”“良能”。更重要的是,人在“知天”之后就进人到“事天”,所谓“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就是指通过存心养性的道德践履使自身的行动自觉符合天的要求。整个性善论都是从人心本善为理论出发点,将重心放在主体这种自觉的道德完善的实践中,突出这种道德修养的主动性。

积德行善、诚实信用、抑恶扬善一直是中华民族的道德要求和准则。只要坚守善的天性,并且持续不断地努力,完善自我就一定能达到君子的高尚道德境界。反之,丧失了善的天性,就会走上歧途甚至绝路,沦为品行卑下的小人。

每个人都是作为社会成员而存在,因此一个人能否保持善的天性,达到高尚的道德境界,决不仅仅是他自己的事情,而必然对整个社会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对于掌握国家权力的统治者来说,情况尤其如此。这对我们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并举、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建设都有诸多积极意义。

3.概述宋明儒学“存理灭欲”与“存理于欲”的发展及关系

【答案】天理与人欲的对立是宋明理学占支配地位的观念。

天理与人欲

天理即是至善,是人必须努力追求并用以自律的普遍道德原则,人欲则是个体为保持生命存在和延续而产生的物质生活欲求,二者之间往往处于矛盾的状态。《乐记》便以为,人若在内不能节制自己的好恶

情感,在外则被外物所引诱不能自持其身,就会绝灭天理而穷奢极欲。故提出以好恶是否有节和能否反躬作为判断天理和人欲的价值标准。

存理灭欲

张载立足于人性的二分和儒家的道统辨析天理人欲,认为孔孟之仁心、良心本心,实际上都属于天理的范畴,都是道心,但此心在荀子以后完全被恶的情欲所左右,最终导致了天理的泯灭。故出于“为往圣继绝学”的道德责任,他决心要重新弘扬“心”的价值,立天理,灭人欲。

二程揭示天理的本质就是纲常人伦,存理灭欲是人之为人且作为价值主体而存在的根本标志,故欲望就必然成为人修善之大敌。人满足其身的生理需求在程颐被归之为“私”,“自私”虽亦有一定之“理”。但既自私,则以个体生命价值为首要之考虑和行为的出发点,公天下之“道”即天理也就难以彰显了。人欲与天理也就具有了私欲与公理的对立的意义,而这又与人心道心的问题联系在一起。

朱熹继承并推进了二程的人心道心学说并进行了系统的论证。他对道心与人心的矛盾进行了分析,认为二者主要在两个层面展开:一是生命价值和道德价值的关系,二是个体意志和道德普遍原则的关系。朱熹只承认精神、道德的价值是普遍的,而讳言个体生理需求的普遍性,反以此为私欲而多加限制。人心代表的是个体的意志行为而道心因源于天命而体现全体、普遍的道德原则。所以应是天理之公战胜人欲之私。提出道心与人心的理想契合方式,是使道心常为一身之主,而人心听命于道心,抑制个体的利益和意志行为,由此实现“二心”的统一。“人只一心,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未有天理人欲夹杂者”。

陆九渊的任务在发明和保存本心,故人欲便是“心”学的大敌,其工夫也就必以去欲为纲。他为此提出了较具操作性的对物欲的逐次“剥落”而至“净尽”之方。

王守仁主张“只要去人欲,存天理,方是功夫。静时念念去人欲存天理,动时念念去人欲存天理。”“功夫”全在心上做。但王守仁因其以良知、本心为根据,故他特别强调于“事上磨练”的为圣之功。同时,王守仁不同意朱熹以道心为主、人心听命于道心的“二心”统一之方,因为“天理人欲不并立”,故绝无人欲听命于天理之说。道心人心不是两种实体存在,而是一种评价标准,现实人生不是人心就是道心,“二心”不可能同存共立。

存理于欲

南宋胡宏提出“天理人欲同体而异用,同行而异情”。“同体”、“同行”是说理欲双方共存于同一人体及其事物活动之中,“异用”、“异情”则表明了天理人欲的作用和表现情形不同,即天理立足于道义的要求,人欲服务于生存的需要。

明末清初,王夫之从胡宏的思想出发总结儒家的理欲之辨,真正体现了儒学理欲统一的基本精神。认为人作为性与形的结合物,人的“形色”正是“天性”的表现,服务于形色的欲正体现着本性的理,二者根本不可能分割,即所谓“同行”。而性理作为气化流行的产物,是日生日成、变动不定的,它与欲的区别是在统一的气化过程中不同规定性的区别,故又谓之“异情”。如此天理人欲同源共生的观点,从生成论上瓦解了与人欲对立的存理灭欲学说。王夫之使他的理欲观与气本论联系了起来,从而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使胡宏以来的理欲同行异情思想得到了进一步的推进和发展。

存理于欲观在清中叶戴震对“理欲之辨”的总结批判中达到高潮。戴震肯定情欲是人的自然本性,是人的生命活动的基本内容,情欲的适当便是理,便是善,道德的自律应以情欲的适当满足为前提。“理也者,情之不爽失也,未有情不得而理得者也。”戴震要求“以我之情絮人之情”,将推己及人的儒家道德平等精神,建立在了从自我需要的满足推广到他人需要的满足的利益平等的基础之上。心之所“同欲”谓欲,心之所“同然”谓理。人有同一之情、同一之心,也就有同一的道德标准和判断能力,故作为至善的天理,必须具有普遍认可的价值。理学家“舍情”所求得之理,其实只能是“意见”,即他们个人的意志、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