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李香君形象新谈

李香君形象新谈

李香君形象新谈
李香君形象新谈

收稿日期:2014-10-02

作者简介:高小慧(1975-),女,河南平舆人,

副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明清文学与文论研究。第31卷第2期2015年2月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JOURNAL OF SHANGQIU NORMAL UNIVERSITY Vol.31No.2February.2015

李香君形象新谈

小慧

(郑州大学文学院,河南郑州450001)

要:李香君的形象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被赋予不同的文化内涵。但是被任何政治态度和目的

左右来评价李香君都是错位和荒谬的。从文本出发来考察,作者孔尚任要塑造的是一位既对爱情

忠贞不渝、更对家国挚爱于心的女子。

关键词:《桃花扇》

;李香君;人物形象;历史文化中图分类号:I20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600(2015)02-0095-05

昆曲《桃花扇》

是中国清代历史上最负盛名的戏曲之一。它虽然记述了一个艺妓和一代名士之间的爱情故事,但和其他才子佳人戏文不同。作者孔尚任是孔子64代嫡孙,由于其身份和才学俱佳,在仕途上条件天生优越,在做官后仕途不顺时结识许多南明旧臣,掌握大量南明史实。扬州城中、秦淮河畔、金陵故都都留下了他的足迹。回京后他用严谨的态度将所见所闻改编成剧本,创作成一部伟大的现实主义巨作《桃花扇》

。他用哀婉悲叹的笔调将江南的爱恨与兴亡交织契合得天衣无缝,为后人描绘了一幅南明王朝的众生相。剧中的历史故事和人物形象感动并教育了一代又一代人。特别是剧中的女主人公李香君,一位地位卑贱的艺妓角色居然引起了堂堂大儒后人的青睐,被写入剧中并名垂青史!孔尚任笔下的李香君有多大的人格魅力和艺术感染力?她的真实命运如何?这个文学形象的出现意味着什么?

一、文本形象

南京有一座李香君故居,它是后人为纪念李香

君而建的仿清建筑,其名为“媚香楼”。“媚香”二字取自《左传》中的“兰有国香,人服媚之”

。那么李香君是怎样一个女子,竟配得上“媚香”二字?李香君的真实长相现在不得而知,因为存世的画像中她的形象差别较大,作者及画像可靠性也无从可考。但据明末清初文学家余怀《板桥杂记》卷中记载

,“身小倾城是李香,怀中婀娜袖中藏”。从“袖中藏”三个字可以想见,李香君该是一位小巧玲珑的女子,桃

花扇中“香扇坠”的别号也可印证这种猜想。李香

君的出名不仅因为她的容貌,更在于她的才华。她的爱人侯方域曾经为她写过《李姬传》曰:“侠而慧,略知书,能辨士大夫贤否,张学士博、夏吏部允彝亟称之。少,风调皎爽不群。十三岁,从吴人周如松受

歌玉茗堂四传奇,皆能尽其音节。”短短数语没有一个字是写李香君的花容月貌,却让一个才华与操守

具备的女子形象跃然纸上。香君的才情在秦淮河上远近闻名,

13岁时师从当时的昆曲名家周如崧先生,管弦琵琶、诗词音律无一不通。能将《琵琶记》、《牡丹亭》等南曲演绎得淋漓尽致。李香君是一名

卖艺不卖身的歌舞艺妓,平日里主要的工作是跟客人谈谈琴棋书画、诗词歌赋,但其歌喉却很少向人展示。香君的自爱矜持更让她名动当时,她和董小宛及后来的柳如是、陈圆圆等时称“秦淮八艳”,是秦淮河畔数一数二的花魁。但在李香君16岁时,还没有人能获取她的芳心。南京城里的人纷纷猜测到底哪一位翩翩公子能成为幸运儿。在这个时候河南才子侯方域出现了。崇祯十二年,侯方域赴南京应考,到了秦淮河畔就已听闻李香君的大名,他托朋友介绍认识了李香君。初次见面就十分浪漫富有戏剧性。俩人在交换了信物后,就注定了一生的命运。这位擅长演唱昆曲的女子没想到,自己也将成为才子佳人故事的主角。于是一段悲欢离合情,盛衰荣辱事便戏剧般地上演了。作者用政治来解构爱情的端倪初现,将兴亡之感的抒发和香君等人物形象的描绘与历史故事的铺陈并行开来。明暗主线交织逐

步完成《桃花扇》的创作。

传奇剧本《娇红记》的问世打破了《西厢记》以来“男才女貌”的婚姻标准,一种进步的爱情观形成并被市民认可,“追求有共同思想基础的真正爱情,并为此不惜牺牲一切”[1]86。这一点也影响了后来《红楼梦》中曹雪芹对宝黛之恋的深刻发掘。这种转变饱含了对人生命价值的进步认识。这种思想在《桃花扇》中也体现了出来。这种解构首先便解答了侯李二人两情相悦的根本原因:李香君与侯方域相互吸引对方的不仅仅是容貌才情,他们有着共同的理想和情趣。作者先交代了侯方域为什么是香君心目中的MrRight。侯方域生于官宦世家,书香门第。在其父亲东林党人侯恂影响教育下,既富于文才,在政治上也有远见卓识。年少的侯方域已被誉为“为天下持大义”的“复社四公子”。复社是东林党被取缔后由东林后裔组成的文人集团,又有“小东林”之称。李香君素来崇敬东林党人的气节,在进一步接触了侯方域之后,她深深感受到了这个身负家国之恨的年轻人有着强烈的政治抱负,有着与自己相同的理想与情趣。两情相悦之后侯方域决定为香君梳拢,打算为她赎身并迎娶香君。而此时落魄公子侯方域又面对着囊中羞涩的尴尬局面,这时当日的朋友杨龙友向他伸出援救之手。有了经济来源梳拢顺利进行了下来,当夜侯方域赠给香君一柄扇子并题定情诗一首。俩人沉浸在爱情的甜蜜中,却没料到一段波折即将到来。

作者精心策划了第二次政治与爱情的结合,第二天香君问起资金来源后,敏锐地察觉到茜丽裙衫背后隐藏的政治阴谋。这段风波就是今天《桃花扇》的戏迷们津津乐道的唱段《却奁》,作者将原有的故事作了艺术加工,向观众展示了香君的人格魅力,使侯李的爱情趋于理性,又引出了与侯李二人命运息息相关的人物———阮大铖。“那阮大铖趋附权奸,廉耻丧尽”、“脱裙衫,穷不妨,布荆人,名自香”……一句句经典唱词活脱脱地展现了一个有进步政治思想、爱憎分明的女志士形象。阮大铖想借侯方域这个复社领袖为自己洗脱污点,李香君看穿了阮大铖的阴谋,面对侯方域的软弱和犹豫,她干净利落地摆明了与阮大铖水火不容的态度,打破了阮大铖的阴谋。历史上阮大铖是个戏曲作家,也颇有才华,剧作虽平庸但情节曲折波澜有一定的艺术价值。但就是这个读书破万卷之人却投靠阉党,与当世名士交恶,臭名在外。而以后阮大铖对侯李两人的打击也纯属小气做派,唯图泄私愤之快。作者在格调上对其全面的贬低也强化了观众对此角色的深恶痛绝。在李香君的映衬下,趋附权奸祸国殃民的阉党余孽阮大铖是何等卑劣猥琐。此时,侯方域不仅认识到自己的疏忽与过错,也终于亲眼见识了香君的气节,欣喜之余又赞香君“十分容貌又添十分”,对香君的爱恋已不是简单的声色之娱,才情钦慕,而且是一种义气相投。两情相悦又上升了一个境界。据《李姬传》记载,阮大铖不是请杨龙友出面而是托其他人之力,香君也并没有上演却奁,而是用枕边风巧妙化解了危机。作者为了矛盾的预升级,情节线索的紧凑结合以及香君形象的凸显而作的艺术创造,可谓一举多得。这一桥段让侯李得罪了阮大铖,心胸狭隘的阮大铖必定会为受辱而伺机报复,李香君会如何应对,她又会有什么样的人格魅力展现出来?

正当二人感情愈深时,侯方域却因阮大铖的陷害不得不离开南京,历史上也确实如此。侯方域在《癸未生金陵与阮光禄书》中说明了阮大铖对他“预置之族灭而后快”的仇恨,也记述了阮大铖利用左良玉部队南下对他陷害的经过,诬陷侯方域是萧墙内应。侯方域离开南京正值应试落第,李香君为其设宴唱曲饯行,并勉励侯方域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要保持名节。此后在战乱时代,侯方域辗转在河南与南京之间,而李香君则无时无刻不渴望与侯重逢。在李自成灭掉明朝,清又赶走李自成后,南京一下子在混乱中成为了政治中心。明遗臣欲拥立福王为帝。这一次政治变故让侯方域进一步陷入阮大铖的复仇陷阱中。侯方域家居河南,对同样分封河南的福王的家世、品行都非常清楚。他坚决反对拥立福王,并让史可法相助,史可法也深知道这一点。但马士英和阮大铖为了政治利益和前途,不顾一切地捷足先登,早早将福王接过长江,史可法等清流人士只好接受。就这样马阮二人阴谋得逞,也因册立有功,一个被封为宰相,一个摇身变成兵部尚书。史可法等忠臣被挤到边疆防御,复社也遭到严重损失,李贞慧、吴应箕等被捕入狱,侯方域又被迫逃离南京,到镇江投靠史可法。那阮大铖只好把复仇的目光投到了李香君身上,他要把李香君献给马士英亲戚田仰,以此羞辱侯方域来解恨。但让阮大铖意想不到的是,他处心积虑而来的奸计却成为让其尴尬的一幕闹剧。这场闹剧也正是作者精心设计的全剧的高潮。面对趾高气昂的前来强娶的花轿,李香君毅然决然地撞柱誓死不嫁,选择守候侯方域,坚持高贵的气节。鸨妈替嫁暂时解救了香君,但阮大铖并未就此罢手。为了迎合好色荒淫的弘光皇帝,他将李香君强行接进宫排戏,为福王唱戏。拍戏时,在所谓宰相权贵们的面前,外表柔弱的李香君却显得异常坚

69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15年

决。她痛骂了阮大铖等人的卑鄙无耻,丧权乱国。这一幕就是桃花扇的经典唱段《骂筵》,“东林伯仲俺青楼皆知敬重,干儿义子重新用,绝不了魏家种。”言外之意有你们这个政权和魏忠贤时期又有什么区别。这惹怒了马、阮等人,由于杨龙友从中劝说,李香君才免遭迫害。后来清军用了不到一个月的时间荡平了南明。明朝最后一个象征政权也被剿灭。在孔尚任看来,国破家亡的时刻,国家、家庭都不复存在还谈何爱情。于是安排侯李二人在短暂的相逢后,看破红尘双双入道。

由以上可以看出,孔尚任把最主要的笔墨都极力用在了人物和历史、爱情和政治的纠结上。边铺叙故事边塑造人物,每一次情节的波动,都紧紧扣住了李香君精神内涵的沉积。从定情到却奁,从送别到血溅桃花,从骂筵到出家……李香君的内在形象不断丰富,如果把孔尚任比做一个灵魂的雕刻家,那么他刻出的香君是这样的文学形象:“虽是地位卑贱的妓女,但却富有鲜明的爱憎情感、进步的政治态度、勇敢的斗争精神和忠于爱情的坚贞节操。”[1]88这个概括准确地阐释了作者要在作品中塑造的李香君。桃花扇上的桃红代表了香君的双重人格:既对爱情忠贞不渝,更对家国挚爱于心。这是很单纯的主题和人物打造,对于心受亡国之痛,立志要编述往事,总结教训的作者来说,这种主题就是第一个思考到的,这一个人物又是千载难遇的。一个杰作和一位历史名人就这样诞生。但是随着历史的演变,社会思想的变革,人们对李香君这个人物进行了深化的开掘和丰富的评价。下面就来历数一下近现代人理解的李香君。

二、历史评价

从《桃花扇》问世到现在,人们对《桃花扇》的主旨和对侯方域的评价见解不一,甚至相差很大。但我们还是应该持一种客观的态度,支持多数人的见解。抒发兴亡之感就是《桃花扇》的主旨,富有才学和远见卓识又性格软弱不定就是侯方域的形象。李香君形象的把握也应该如此,尽管她也变得多样和丰富起来。

首先从清代到20世纪50年代,李香君的形象似乎没有很大变化,始终是一个光辉的人物。在抗日战争期间欧阳予倩版的《桃花扇》结局改动很大,把矛头指向了卖国汉奸,塑造了投靠清朝的懦夫侯方域,而李香君依然是一个光辉的形象。李香君不顾往昔情意坚决与侯方域划清界限,甚至撕碎了桃花扇,最终含恨而去。“以警醒国内一般醉生梦死之徒,婀钅俞苟容之辈。”—个风尘女子尚且知道在国家大义前要恪守道德,何况当世的精英呢?可见,《桃花扇》取得哀感顽艳、激昂慷慨的轰动效应并非偶然。此时的李香君,已成为一名“爱国主义”英烈,但却与真实历史人物李香君和孔尚任《桃花扇》中的李香君艺术形象,距离越来越远了。

到了20世纪60年代后期,已经有了对李香君的负面批判。大致上李香君不再是一个光辉的形象,有人牵强地认为“李香君的反抗精神是针对‘权奸’、‘阉党’而发,她的生活理想也只是摆脱妓女身份,取得人身自由,和复社文人结合”。还有观点认为,一个“口口声声咒骂农民军为流贼的李香君,怎么能说是一个‘光辉动人’的形象呢”?她虽骂马、阮,但在最高统治者福王面前,“却表现得软弱和恭顺”。至于最后入道,“更是这个艺术形象前后最大的矛盾,由于孔尚任消极避世的思想作怪,生生把一个完整的艺术形象割裂开了”。这大概是由于当时社会活动和混乱的政治风气,导致人们对一些古典文学形象作了狭隘的审定。

但是新时期以来,聂石樵的看法具有概括性和代表性。“李香君是一个具有高贵品质的妇女,她聪明伶俐,有勇气,有气节。”[2]448她和侯方域双双入道,“并不是由于对宗教的虔诚,而是由于现实生活的黑暗、苦闷,迫使他们寻找到精神上的避难所。这是对人间苦海的一种批判,对当时社会的否定,是他们故国之思的表现”[2]448。

到了现代,女性主义思想成熟的时代,开始以女性人生的解放为主题解读李香君。认为李香君这个人物已经开始倔强地追求自己的人生,对政治问题也爱憎分明反映了清人进步的妇女观。也有的从李香君的悲剧命运入手,认为孔尚任有些许偏颇———“以英雄豪杰定义女人,以权力意志规范女人,以牺牲自我教化女人”。[3]这两种看法都是以“女性人生价值重新思考和定位”为主题,这类思想题材许多明清大文豪已经有了深刻体会,并创作出了《牡丹亭》、《娇红记》、《浣纱记》、《长生殿》、《红楼梦》等经典作品。有些作品在思想上远超过《桃花扇》,让众生倾倒,所以今人对此种思想内涵的继承与开拓是理所当然的,也是值得提倡的。

从各个历史时期李香君在人们心目中形象的演变可以看出:在历史演变的长河中,一个文学形象总要随着不同时代之风的浸染呈现出不同的风貌。但不论你怎么解释一个作品,一个形象,都要注意回归对作品和人物的本真理解,尊重原作者的见识范围和思想意志。见解新颖,眼界开阔固然好,但一定要单纯,有其他目的的见解往往是狭隘的,经不起时间

79

第2期高小慧:李香君形象新谈

考验;以后代的思想高度去故意拔高内涵,或者对作者要求过于严格也是失于偏颇的。对《桃花扇》和李香君的理解一定要单纯。譬如20世纪60年代对李香君的批判就有许多明显的错误,比如,说李香君口口声声咒骂农民军,破口大骂马、阮,在福王面前软弱,不算是光辉形象,这显然是狭隘的阶级斗争观念,没有想到在那个时代稍微有文艺水平的人是在一个什么政治思想环境下熏陶出来的,在程朱理学思想主宰的明清时代,李香君的所作所为其实很好解释,她的忠君爱国正合二程思想体系中封建道德规范中的“忠”。宋代以前,讲究“君君臣臣”,君不君则臣不臣。“二程”认为,即使“君不君”,但臣也不能“不臣”。君主再昏庸也是因为臣民不够忠诚。被忠于此种思想的孔尚任刻画成这样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而现代人以女性视角来解读李香君似乎也有失偏颇。有些人认为她的身上充满进步的妇女观,但忽略了孔尚任思想的局限性。的确,在思想上孔尚任是无法与当世大家相比。还有的只抓住了孔尚任的不足,忽略了李香君的形象在孔尚任心目中造成的巨大波澜,否则为什么把李香君的精神意象“桃花扇”定为剧名,为什么在剧中单单把李香君塑造成相对而言较完美的形象?应该认为出现这种现象的本质原因出在作者身上:孔尚任本身就是一个充满矛盾的人,作为大儒之后,他的脑子里充斥着正统思想,但同时又对轻贱的青楼女子有这样的人格见识深深佩服和感动,在当时的文学环境下也有了这方面的萌动,以致极力讴歌。这也许就是关于《桃花扇》主题和李香君形象定位存在争议的原因吧!

三、正确解读

以上记叙和论述,主要概括了李香君的文本形象和历史形象,对历史形象的得失提出了看法,分析了争议现象的原因。以下来谈谈真实的李香君形象。我们应该用一种单纯的态度,仅仅从《桃花扇》文本和孔尚任的思想状况来对李香君这个角色作剖析。首先不能被任何政治态度和目的左右来评价李香君,这又涉及了《桃花扇》剧中历史和人物结合度的问题,她虽然表面上和南明王朝政治息息相关,但实际上却不是如此。李香君是一位爱国女志士,但不算一个女政客,她虽然破口大骂祸国乱权的权贵们,但她的生活离复杂的政治斗争是很远的。如果不是一个有人品问题的阮大铖老是和李香君过不去,估计李香君也没机会做出那么多壮怀激烈的事情。就算是她的爱人侯方域和政治息息相关,但她和侯方域也不是有实力的政客。她的无力,侯方域的软弱,明王朝腐败风气的积重难返,都注定了明王朝的覆灭。明王朝的灭亡在那一刻只有必然性,谁也改变不了,这是他们都必须面对的现实。和与之齐名的另一部戏剧《长生殿》相比,《桃花扇》在这一点上就相形见绌了,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唐王朝的动荡偶然性和必然性并存,剧中主题歌颂了天长地久的爱情,也理性地指出君王过分沉溺于痴爱会对政治局面造成负面影响,甚至是政治动荡。唐明皇和杨贵妃的爱情足以能做到这一点。而侯李的爱情则能够远离政治,如果《桃花扇》不叫《桃花扇》,刨去李香君和侯方域的爱情故事,成了另一部抒发兴亡之感的戏剧,离开侯李总结明亡的历史经验教训也一样能够做到,成功不成功,有没有巨大的影响,又是另外一回事。剧中人物和历史结合的不自然一直都是这部戏剧在选材上的硬伤,形式上被作者努力地交织在一起,但实质上仍不自然。所以对李香君要作客观评价,切勿掺杂政治情绪。否则,一般都不会得到什么中肯的结论。其次就《桃花扇》的主题来看,不能故意拔高李香君的思想价值,也不要认为李香君有旧思想体系中的理想女子的品行性格。孔尚任在改造李香君真实形象时既没有超时代的思想意识,也不能离开他那个时代将李香君塑造得符合现代人口味。他对作品的预期是希望能抒发自己的兴亡之感,激发人民爱国情感。我们认为他笔下的李香君就是一个稀奇女子,一个地位平凡气节不平凡、有爱国情感的奇女子。而《桃花扇》这样一出作品由于李香君的加入,也成为明清传奇中的奇葩。

李香君和《桃花扇》的奇,体现在三个方面:一巧,明清时期才子佳人爱情故事戏和当时时事的巧遇,是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的巧遇。偏偏就有那么一个李香君占尽了这两种文学题材,两种风格。她既可以是《浣纱记》、《娇红记》中的美女,又可以是《清忠谱》、《鸣凤记》中的英雄;另一方面巧在一个矛盾的孔尚任发掘了一个矛盾的李香君,或许正是作者和剧中人的争议性,才让《桃花扇》这么让人纠结,这么富有魅力。二难得,明末清初关于国家命运和政治斗争的思考很多,诞生了许多现实主义剧作和许多可歌可泣的人物角色,可是没有哪个角色的出现像李香君这样难得。孔尚任善于发掘是有功的,李香君本身的人格魅力更重要。在南明王朝这个荒诞滑稽的时代,在南京这样一个肮脏龌龊的地方,有像史可法、左良玉这样的忠臣良将不稀奇。作者为什么不用忠臣良将为主角,为什么极力讴歌一位秦淮河畔的艺妓,这是因为与高居庙堂的卑鄙权奸马、阮对比,身为下贱青楼女子的李香君却是别样

89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15年

的风霜高洁,当人人为自己在乱世时代能寻得安定的时候,会有几个平凡女子能有如此的见地和气节,连许多身居高位的大人物都会羞愧不已。单这一点,李香君就是一个极其难得的佳人。三特别,《桃花扇》虽然也记述了一段才子佳人的爱情故事,但与此类题材的大作相比,《桃》剧和它们并不在同一个思想范畴,里面并没有对人的个性自由解放的思考,也没有对生命价值的重新定位。李香君也绝对不是杜丽娘和林黛玉,后人可以根据李香君真实结局去思考相关问题,而且这种思考有价值有必要,但就定位《桃花扇》中的李香君来讲,还是就事论事的好。既然《桃花扇》并没有如此高的思想价值,但为什么一样会成为名垂青史的杰作?这是因为另一种特别,和其他著名的女性形象的真情不同,孔尚任在李身上注入了别样的真情———就是除了写爱情还加入了春秋大义大情。这一种永恒的话题虽然在其他现实主义作品中也有,但出现在李香君这个佳人身上就具有别样的味道。凭借这一种感心动容的真情,作者不经意间就对明清经典女性形象的精神内涵进行了开拓,更何况是一种超脱世俗境界的情感。明末清初既是个人价值萌动的时代,又是个政治动乱的时代,李香君既是佳人又有气节,时代和人物被发掘和结合,既是巧合也是必然。所以对李香君最客观的概括:她就是一个有情有义,地位平凡气节不凡的奇女子。她和追求天长地久爱情的杨玉环,以及渴望突破礼法束缚和人生价值自我实现的形象系列,共同构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从他们身上探讨永恒的主题,这也是将他们放在任何时代都能打动人的原因了,只是思想范畴不同罢了。

四、结语

《桃花扇》的结局让侯李二人因国破家亡而看破红尘,双双入道。而现实生活中李香君则随侯方域来到了他的老家,但由于其特殊身份始终得不到侯家人认可。就是这样一个骨格清奇的女子却仍逃避不了世俗观念的遗弃,27岁便香消玉殒。戏里戏外都以悲剧命运结束。她的真实结局也许能引发深刻的对社会问题的思考,但是《桃花扇》结局的创作则有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原因。

余秋雨先生曾说:“《桃花扇》里边的历史沧桑感和生命的灭寂感,是一般人体会不到的,这就是最高的精神团队进入了昆曲,昆曲和当时的《红楼梦》组合在一起是当时的最高思维。”这句话是对昆曲经典剧目和《红楼梦》以及创造它们的大作家们高度的赞扬。初次看到这段话很不明白其中的深意,仔细对比思考了一些经典作品对女主人公命运结局的安排,才发现它们虽然主旨和思想不尽相同,但是都有相同的悲剧意识。那就是对于美的意象的破灭心存不忍并寄托希望。比如说《长生殿》中让尝尽人间悲欢的杨玉环最后和唐明皇“天宫重圆”,这当然是对天长地久爱情的赞颂和渴望;而《牡丹亭》中汤显祖更是让杜丽娘还魂和柳梦梅重聚,用一种超生活现实的生命价值体验让真挚的深情长存,以此来感动人和唤起人们心底的真情,以真情抗理。虽然在字面上悲剧好像不彻底,但是心怀苦衷的作者们自己无私的独自感受,只要能让看戏人感动并重新认知一切都是值得的。

《桃花扇》的结局也是这样的,侯李双双入道不能简单地看成寻求精神上的避难,更主要的是对故国盛世的怀念和丧灭情义的人间苦海的批判,作者宁愿让李香君入道也不愿意让她像现实生活中一样被无情的世道湮灭。作者笔下的主题虽然是“以离合之情写离合之感”,但在结尾显然再次被这一位佳人深深打动,再次为她不为人认可而痛惜。字面上“诌一曲《哀江南》,放悲声唱到老”,观众的内心却是一出“哀江山更哀美人”的空灵在回响!

参考文献:

[1]陈晓光.中国的昆曲艺术[M].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2005.

[2]季羡林,汪龙麟,段启明.清代文学研究[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1.

[3]吴毓鸣.李香君形象的女性主义审视[J].福建工程学院学报,2006(10).

【责任编辑:郭德民】

99

第2期高小慧:李香君形象新谈

论_桃花扇_中李香君的艺术形象

论 桃花扇 中李香君的艺术形象 周轶群王方玲 (浙江工业大学浙江杭州310023) !摘要?本文剖析了明清传奇剧 桃花扇 的女主人公李香君的艺术形象。作者借复社文人侯方域与秦淮名妓李香君的爱情故事,来反映南明王朝覆亡的悲剧历史。剧中的人物也是个性独立的人,其中又以李香君的人物性格最为鲜明,她是以妓女的形象出现,但是,出于污泥而不染,洁身自好;既忠于爱情又有坚定的政治抱负。可以说,她是我国戏曲舞台上最光辉的女性形象之一。本文从她的美丽聪慧、坚强不屈以及凛然正气来分析她异于常态的妓女形象。 !关键词?桃花扇;李香君;美丽聪慧;坚强不屈;凛然正气;入道 李香君是 桃花扇 中的主要人物,她是个多才多艺、美丽聪慧的妓女,有清醒的政治头脑和坚定的正义立场。她和侯朝宗在反对#魏家种?的一致立场上结合了,从此,她直接卷入了政治斗争漩涡。在尖锐的斗争中,她表现了不屈的反抗精神和坚定的政治立场。这使得她显现出了与一般歌妓有别的高尚品质,让我们看到了妇女身上最为珍贵的东西。 一、出淤泥而不染%%%腼腆羞涩的美丽少女 李香君生活在秦淮岸边,长板桥头的水榭歌楼。是一个容貌艳丽、技艺高超、国色第一的秦淮歌姬,她品性高洁、举止端庄,不为旧院恶习所染,洁身自好,宛若藏于深闺的小家碧玉般清纯脱俗、羞涩腼腆。香君从一上场就极为单纯和安静,对待拜访她的文人墨客,即使是熟悉的杨龙友,言语也极为简单,只是回答提问和道谢,其他一概均由李贞丽代为应酬。香君与人交谈尚且如此,更不要说#当人学歌?了。 (唤介)孩儿,杨老爷不是外人,取出曲本快快温习。待你师傅对过,好上新腔。(且皱眉介)有客在坐,只是学歌怎的。(小旦)好傻话,我们门户人家,舞袖歌裙,吃饭庄屯。你不肯学歌,闲着做甚。(旦看曲本介)(第二出传歌) 歌妓学歌本是很平常的事情,学歌、唱歌是她们谋生的手段,所谓: #一串歌喉,是俺金钱地。?(第二出)可是,李香君对此的表情是#皱眉?,可见心中不乐,但是又无能为力;只能小声埋怨,却又于事无补。在这里,作者特意刻画#学歌?这一看似平常,却极有深义的细节,无疑是想借此来展现出香君的腼腆和羞涩的本性来。 就是这样一个本性内向的少女,她在面对爱情时就表现得更加腼腆和羞涩。当她与即将要成亲的侯方域见面时,态度也极为端庄,丝毫没有忸怩作态、卖弄风情的样子。 (丑)才子佳人,难得聚会。(拉生、旦介)你们一对儿,吃个交心酒何如。(旦羞,遮袖下) (净)香君面嫩,当面不好讲得。(第五出访翠) 众人拿香君和侯方域开玩笑,虽然香君已经羡他#风流雅望、东洛才名?并心中暗许,却仍然不愿当着众人表达感情。即使是别人谈及此事时,她的表情是#羞?,随即的行动是#遮袖下?,俨然是个温婉娴静的大家闺秀。 香君虽然成长于旧院,可是却出淤泥而不染,显示出纯真少女的腼腆与羞涩。这与普通女子如出一辙。 二、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坚强不屈的忠贞烈女 李香君虽然品性高洁,洁身自好,但她身在旧院,摆脱不了妓女的身份,因此,亦有着普通女子不曾有过的烦恼。然而,在经历爱情考验时,她处变不惊,誓死抵抗,这种贞烈在妓女身上是少有的。 李香君在侯方域走后,一心想要立志守节。她对待丁继之、卞玉京再次提亲的试探,态度坚决,#奴家已嫁侯郎,岂肯改志?。面对他们的百般劝说,言语激烈,#这题目错认,这题目错认,可知定情诗红丝拴紧,抵过他万两雪花银?。面对他们的威胁,更是义愤填膺,#尽你吓唬,奴的主意已定了?(第十七出)。然而,无论李香君的态度是多么坚决,言辞是多么义愤,她的#甘愿等待?的小小愿望也不会受到当时社会的认同,以致后来出现了抢亲。 然而,李香君并没有屈服,而是始终保持着清醒的头脑,坚持着自己的信念,与危险作斗争。 在第二十二出 守楼 中,李香君面对着#忙忙的来交聘礼,凶凶的强夺歌妓?的局面,惊恐不已,#唬杀奴也?。面对着杨龙友、李贞丽的妥协退让,义正词严,#案齐眉,他是我终身倚,盟誓怎移。宫纱扇现有诗题,万种恩情,一夜夫妻?。她坚决表示,等侯方域#便等他三年;便等他十年;便等他一百年;只不嫁田仰?,其气性,又像#却奁一时,摘翠脱衣怒斥阮大铖的光景?。然而,纵使香君的内心多么愤怒,话语多么坚决,李贞丽和杨龙友依然不肯就此罢手。此时,李贞丽早已不顾及香君的感受,杨龙友亦不见了平时温文尔雅的举止,想要强行抱香君下楼。李香君面对李贞丽、杨龙友的抢亲开始还心存幻想,将他们当作素日的亲友,只是言语上的反抗。随着他们所采取的蛮横无理的行为,李香君拿着侯方域送给她的定情诗扇前后乱打、左右招架,把一把诗扇变成了防身的利器,最后在紧要关头,为了不负誓言,李香君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倒地撞头,碰破花容,血溅诗扇,绝不辱于权奸,表现出忠贞不渝、刚强自尊的高贵品质。 李香君虽是风尘女子,却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她的行为表现了她不屈不挠的反抗精神。 三、巾帼不让须眉%%%凛然正气的女中豪杰 李香君虽然身份低微,但是她气性刚烈。兼有女子的温柔贤淑和男子的英姿飒爽。对政治有着清醒的认识和坚定的立场。将个人感情和政治得失联系在一起,必要时牺牲小我,完成大我。这是香君作为妓女形象的独特性表现。 侯方域因为受到了权奸阮大铖的陷害而远走避难,当杨龙友把消息告诉李香君和侯方域等人时: (小旦)事不宜迟,趁早高飞远遁,不要连累别人。(生)说的有理。(愁介)只是燕尔新婚,如何舍得。(旦正色介)官人素以豪杰自命,为何学儿女子态。(第十二出辞院) 此时,李贞丽老于世故,应对自如。侯方域新婚燕尔,尚沉浸在幸福之中,不忍离去。而李香君面对二人的表现,显示出极其严肃的面容,直接告诫侯方域不应以儿女之情为念,而应以事业为重。此时香君的告诫是从侯方域的政治事业的前途角度出发的。因为,此时的虎口脱险,不仅是保全自己,更是保存与权奸斗争的实力。只有以#复社?的中坚力量为核心的正义之士存在,才能稳定时局,才有力挽狂澜、救国家于水火之希望。因此,香君毅然决然选择让侯方域暂时离开。但是,香君此时也承担着沉重的心理压力,酸甜苦辣,一起涌上心头:#欢娱事,欢娱事,两心自忖;生离苦,生离苦,且将恨忍,结成眉峰一寸。?(第十二出)此时,香君的心里自然想起了新婚燕尔的美好生活,可是她考虑到侯方域的前途事业、整个国家的存亡命运,她只能默默忍受离别的痛苦。由此可见,当爱情与事业相冲突时,香君是以事业为重的。 此外,在#却奁?这一场戏中,又显示出李香君注重政治名声的思想。阮大铖为了自己的政治目的,不惜重金促成李香君与侯方域的结合。侯方域在阮大铖、杨龙友的巧言利诱下,表现出了政治立场上的动摇,几乎丧失了名节。他想要为人人唾骂的阮大铖说情:#定生、次尾,皆我至交,明同相见,即为分解。?在这关键时刻,李香君不为儿女浓情 论 桃花扇 中李香君的艺术形象文史纵横

朝花夕拾人物形象分析

朝花夕拾人物形象分析 人物:藤野先生 出处:《藤野先生》 人物形象:他认真为“我”修改讲义、指出绘解剖图的错误,表现其工作认真负责、一丝不苟、敬业、热心、严格要求并关心、帮助学生;他为“我”不欣鬼神之说、敢于解剖尸体而高兴,表现其真挚、诚恳;他问“我”关于中国女人裹脚的事,表现其刻苦钻研、勇于探索、求真的精神. 在《藤野先生》中,鲁迅日本的医学导师藤野先生是一位穿着不拘小节的人,“这藤野先生,据说是穿衣服太模糊了,有时竟会忘记带领结;冬天是一件旧外套,寒颤颤的……”.但藤野先生对工作是极其认真的,他把“我”的讲义都用红笔添改过了;血管移了一点位置也要指出.这个对比手法,写出了藤野先生的高贵品质,写出了鲁迅对他的景仰.另外,藤野先生对中国留学生孜孜不倦的教诲及对学生的一视同仁,这与日本学生对中国学生的轻蔑态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体现出藤野先生是个真正的君子. 2.鲁迅在《朝花夕拾》中对一个人用了相当多的笔墨,那便是鲁迅的保姆“长妈妈”.因为社会的影响,“长妈妈”保留了许多迂腐的习俗,如在新年的早晨要吃福橘,喜欢切切察察,喜欢告状,还盲目地对“长毛”的故事妄加评论,甚至还踩死了“我”喜爱的隐鼠.因此,“我”对她怀恨在心.看到这,我在脑子里勾勒出的是一个活脱脱粗俗、守旧的妇女形象.然而,鲁迅对她的印象远不止这些.她有可爱的一面.“长妈妈”知道“我”喜欢《山海经》,不辞辛劳地帮“我”买来了《山海经》.由此,“我”又认为她“有伟大的神力”.在《阿长与山海经》的结尾,鲁迅表达了他对长妈妈的爱,他希望仁慈的地母能让长妈妈安息. 3.《父亲的病》,作者从不正面写家道衰败的颓唐,仅从父亲口里说的嘘嘘的话,作者在左右奔波瞻前顾后的疲态,表面上是祥和安平,但心里却按捺不住,到篇尾,衍太太唆使作者大叫父亲,却遗留给作者的"最大的错处".感人肺腑,又不乏暗中对衍太太这个自私多言使坏形象的嘲讽. 还有一种—— 《朝花夕拾》中出现的五个主要人物,是作者的保姆(长妈妈)、恩师(藤野先生)、朋友(范爱农)、父亲和邻居(衍太太)、作者儿时的私塾老师(寿镜吾). 长妈妈——有愚昧迷信的一面,但她身上保存着朴实善良的爱,令作者永生难忘.从长妈妈的身上,我们看到了鲁迅对底层劳动人民的感情:他既揭示他们身上愚昧麻木的一面,也歌颂他们身上美好善良的一面.(质朴善良、愚昧麻木、勤劳) 藤野先生——一位日本医学教授,因为表现出平等待人的态度,因为关心弱国子民的学业,他朴素而伟大的人格令人肃然起敬.他所做的一切都很平凡,没有民族歧视,如果我们设身处地地想象鲁迅当时的处境,便不难感受到这位老师的伟大之处.(严谨认真、平等待人、和蔼可亲) 范爱农——一位觉醒的知识分子,但是无法在黑暗社会立足.他无法与狂人一样,最终与这个社会妥协,也无法像n先生一样忘却,所以他的内心痛苦、悲凉,我们和鲁迅先生一样,疑心他是自杀的.(妥协、懦弱)父亲——父亲曾让童年鲁迅困惑过,因为在他兴高采烈地要去看五猖会时,勒令他背书.但是,鲁迅从来没有指责过自己的父亲,他忏悔的是自己没有让父亲安静地死去,这让他的心灵永远不安永远痛苦.由此我们可以感到鲁迅先生对父亲强烈的爱.在现实生活中,有的爸爸是无情的,他没有关注到孩子在一步一步

孔尚任戏曲作品《桃花扇》中李香君的形象分析

孔尚任戏曲作品《桃花扇》中李香君的形象分析 李香君是清初著名戏曲作家孔尚任的力作《桃花扇》中的女主人公,她出身低微,为明末秦淮岸边一名妓,但是,当我们走进作品当中,走进她的心灵世界,我们不得不说,她的身上不断张扬着、表露着爱憎分明、刚毅不屈、洁身自好、忠君爱国的美好品质。这是一个有血有肉、丰满动人,有着高尚灵魂的下层妇女形象。 一、李香君洁身自好 李香君生于江南风姿妖娆的秦淮河,是长坂桥头的香艳青楼里———媚香楼的一位妓女。她有着楚楚动人、温柔美丽、多才多艺的卓绝风姿,虽然生活在恶浊污秽的青楼里,但是她洁身自好,举止端雅,犹如一朵清纯洁净的荷花“出淤泥而不染”;她有着兰花一般 的清纯优雅,与人保持着恰到好处的距离,话语不多却内涵丰富。剧本中她一出现就如一股清风扑面而来,让人印象深刻。 “(小旦)正是。请到小楼焚香煮茗,赏鉴诗篇罢。”这是面对诗友杨文龙来访的一句 台词,可见,李香君虽然出身香楼,但有着高雅的兴趣,并非像“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 犹唱后庭花”之女子一般忘却了家仇国恨。这样的性情也是李香君贯穿始终的一条精神主线。 再比如:“(唤介)孩儿,杨老爷不是外人,取出曲本快快温习。待你师父对过,好 上新腔。(旦皱眉介)有客在坐,只是学歌怎的。(小旦)好傻话,我们门户人家,舞袖歌裙,吃饭庄屯。你不肯学歌,闲着做甚。(旦看曲本介)”学歌卖艺是妓女的一种必备 生存手段,然而,李香君从内心深处却是反感的,从她的表情“皱眉”和语言“有客在坐, 只是学歌怎的”可见一斑。她心中不快,但是又没有力量改变这一现实,这是多么残酷的 现实,这也是她力图做到洁身自好的方面。 当爱情出现在她面前时,她也没有因而失去分寸,而是表现得羞涩腼腆、端庄有节、落落大方,一点无扭捏作态、卖弄风骚之态,不能不令人肃然起敬于这样一个洁身自好之女子的品格,也不能不为之悲惨的遭遇同情。剧本当中这样写道:“(丑)才子佳人,难 得聚会。(拉生、旦介)你们一对儿,吃个交心酒何如。 (旦羞,遮袖下)”面对众人的极力直言撮合,李香君“羞,遮袖下”这样的举动无异 于名门之深闺大秀,温和有度,谦让德礼,自然娴熟。李香君虽然出身低微,落入风尘,然而,她并没有失去一个妙龄女子应该有的洁身自好、温婉如玉的情怀,真是令人称道。 二、李香君刚毅不屈

桃花扇中李香君形象分析

《桃花扇》中李香君形象分析 摘要:《桃花扇》反映的是明末社会真实人物李香君与侯方城的爱情故事。剧作的核心人物李香君,在整个中国戏曲史上众多女性形象的繁花中耀眼夺目,她虽社会地位低下,却有崇高的思想,深明大义,不惧强权,对爱情的忠贞不渝、疾恶如仇、敢爱、敢恨,是一个有血有肉、饱受压迫、侮辱却忠贞爱情、立场鲜明、颠覆传统、境界脱俗的典型进步妇女形象。 关键词:进步妇女对爱情忠贞不渝崇高的民族气节 《桃花扇》是中国戏曲史上无与伦比的杰作1。它是作者孔尚任以侯方域所写的《李姬传》为蓝本,经过十余年的长期酝酿,于康熙三十八年写成的传奇剧本。是一部爱情戏,更是一部政治历史剧。它描写明末弘光朝廷覆亡的悲剧历史,而以复社文人侯方域和秦淮歌妓李香君的离合悲欢的爱情故事贯穿全剧。作者企图通过爱情故事所联系的明末一些重大历史事件的描写,来揭示明亡国的原因,是作者借人之离合写国之兴亡,作品中侯方域、李香君的爱情故事,反映了明末当时社会的黑暗、动荡、腐朽,暗示了明必然覆灭的历史规律,抒发所谓“兴亡之感”。 李香君是《桃花扇》剧作的核心人物,秦淮名妓,社会地位低下,却有崇高的思想,她深明大义,不惧强权,敢于当面痛斥丞相和朝中达官的腐败误国,敢于抗拒权贵的威逼,对爱情的忠贞不渝、疾恶如仇、敢爱、敢恨,是一个有血有肉、饱受压迫、侮辱却忠贞爱情、立场鲜明、颠覆传统、境界脱俗的典型进步妇女形象。 《桃花扇》女主角李香君与顾媚、马湘兰、卞玉京、柳如是、董小宛、寇白门、陈圆圆等号称“ 秦淮八艳”。她们不仅颜色如花,身姿绝世,而且具有较高文化修养,多才多艺,琴棋书画、吹弹歌舞、诗词曲赋,无所不通。若论胸中志气,政见节操,有的真能令须眉俯首,男儿气短。政治上,她们仰慕和支持当时的进步势力东林、复社,参预集会,兄弟相称,甚至有“家家夫婿是东林”之说。成为清流士子的红颜知己,风尘挚友。像柳如是,清兵攻破南京,柳如是劝钱谦益死节,后来又参与了反清复明的活动;李香君这个身材娇小,被称为“香扇坠”的女子,以其才识魄力,使侯方域避免了政治失节,也逃脱了逆党迫害,令清流士子自愧弗如。柳如是与李香君在鼎革易代之际所表现出来的英风侠概,光彩照人,令人起敬。但在写作指导思想上又存在差异:《柳如是别传》之重点在论证柳如是“天下兴亡匹‘妇’有责”观念之形成;且以史识启发人,论人论世,必求真实,恢复了钱、柳的面目。《桃花扇》之重点在摹绘南明亡于“昏君乱相”,故渲染侯方域、李香君对南明权奸的斗争,作者以情节感染人,叙事塑人,不拘泥于真实,美化了侯、李的形象。为了塑造李香君的形象,孔尚任虚构了赠扇、溅扇、画扇、寄扇、骂筵、入宫等一系列重要情节,使人物形象更丰满,更能反映人民的愿望。为了反映国破家亡的悲剧,孔尚任将侯方域两朝应举,改为出家入道,虽对侯方域的行为有所掩饰,却概括了明末清初一部分士大夫的带有普遍性的人生历程。作者对史实的虚构与加工,使情节更为精练,人物更为典型,戏剧特征更为鲜明。同时作者还从社会环境和人物关系出发,去把握人物的思想性格。通过典型丰富的细节描写,揭示这些人物形象的复杂性和社会意义:首先,从性格方面来看,突出了李香君正直,刚强的性格;其次,从立场观点来看,反衬了李香君明大义,识大体的高尚气节;再次,从社会角度来看,折射了作者浓厚的爱国情感和强烈的民族意识,以及南明的社会形态。可见戏剧所展现的并不只是爱情,而是南明灭亡的全过程,作者通过对人物性格的分析塑造来体现结构的重要性,意旨突出民族意识和爱国情感,通过人物性格思想的变化,反映南明历史的社会面貌。 一、才艺双全、机警聪慧、德才兼备

鲁迅藤野先生赏析(最新)

【藤野先生】 东京也无非是这样。上野的樱花烂熳的时节,望去确也象绯红的轻云,但花下也缺不了成群结队的“清国留学生”的速成班,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 中国留学生会馆的门房里有几本书买,有时还值得去一转;倘在上午,里面的几间洋房里倒也还可以坐坐的。但到傍晚,有一间的地板便常不免要咚咚咚地响得震天,兼以满房烟尘斗乱;问问精通时事的人,答道:“那是在学跳舞。” 到别的地方去看看,如何呢? 我就往仙台的医学专门学校去。从东京出发,不久便到一处驿站,写道:日暮里。不知怎地,我到现在还记得这名目。其次却只记得水户了,这是明的遗民朱舜水先生客死的地方。 仙台是一个市镇,并不大;冬天冷得厉害;还没有中国的学生。 大概是物以希为贵罢。北京的白菜运往浙江,便用红头绳系住菜根,倒挂在水果店头,尊为“胶菜”;福建野生着的芦荽,一到北京就请进温室,且美其名日“龙舌兰”。我到仙台也颇受了这样的优待,不但学校不收学费,几个职员还为我的食宿操心。我先是住在监狱旁边一个客店里的,初冬已经颇冷,蚊子却还多,后来用被盖了全身,用衣服包了头脸,只留两个鼻孔出气。在这呼吸不息的地方,蚊子竟无从插嘴,居然睡安稳了。饭食也不坏。但一位先生却以为这客店也包办囚人的饭食,我住在那里不相宜,几次三番,几次三番地说。 我虽然觉得客店兼办囚人的饭食和我不相干,然而好意难却,也只得别寻相宜的住处了。于是搬到别一家,离监狱也很远,可惜每天总要喝难以下咽的芋梗汤。 从此就看见许多陌生的先生,听到许多新鲜的讲义。解剖学是两个教授分任的。最初是骨学。其时进来的是一个黑瘦的先生,八字须,戴着眼镜,挟着一迭大大小小的书。一将书放在讲台上,便用了缓慢而很有顿挫的声调,向学生介绍自己道:一一“我就是叫作藤野严九郎的……” 后面有几个人笑起来了。他接着便讲述解剖学在日本发达的历史,那些大大小小的书,便是从最初到现今关于这一门学问的著作。 起初有几本是线装的;还有翻刻中国译本的,他们的翻译和研究新的医学,并不比中国早。

李香君的完美形象与失真

论李香君的完美形象与失真 摘要:本文主要分析了众人眼中完美的李香君以及在我眼中李香君完美形象的失真之处。她的完美形象为何在我眼中会有瑕疵,其实就是因为她太完美,才显得那么不切实际。她终究只是文人心目中遐想的存在。 关键词:李香君完美形象失真 《桃花扇》是清代文人孔尚任所作的一部具有浓厚历史真实性的传奇剧本。它贴切又真实地还原了南明王朝的衰亡史,给后人以深刻的教训。然而在描述这一史实的过程中,作者又穿插讲述了李香君与侯方域的乱世情缘。正是对这段情感的描写,让《桃花扇》当之无愧地成为了继《长生殿》之后最富盛名的爱情史剧之一。而整个作品塑造的最成功的人物莫过于风尘义妓李香君。小小妓女,本应受万人嘲弄的角色,为何三百多年来受到无数文人的吹捧。现在,我带着这个问题,引入论文的主题——迷一般的李香君。 昔日人们眼中的李香君:出淤泥而不染,巾帼不让须眉李香君,是一个生于风尘乱世的奇女子。在那个命运不能自主的年代,李香君不畏强权,自主选择自己的幸福,嫁给了复社文人侯方域。在得知自己的妆奁是卖国贼阮大铖所赠时,她毫不犹豫地拔簪脱衣,与奸邪势力划清界线。 与香君的高洁形象形成鲜明对比是这两位,一位是位及人臣的马士英,有报效国家的机会,却为了一己之私,与阮大铖狼狈为奸,背叛国家。另一位是她的丈夫侯方域,作为复社文人,他本是对阮大铖深恶痛绝。但得知阮慷慨馈赠妆奁,他的憎恨感全无,却有了妥协之心。香君从他的言语中发现他有妥协的念头,立即痛骂了他一顿,这才让这穷酸文人知道什么是“贫贱不能移”。不论是前者还是后者,都是熟读圣贤之书,通晓百家之言,却连这一基本的安身立命的准则都无法坚守,连被他们不屑一顾的小小妓女都不如,真是可悲!这一对比让众文人汗颜,也让我们了解到南明王朝必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多件事塑造人物形象--藤野先生

科目语文授课时间 4月 16 日星期四 课题藤野先生(第二课时) 目标1、从典型事例中概括藤野先生的人物形象; 2、学习本文选取典型事例和抓住主要人物特征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重点从典型事例中概括藤野先生的人物形象。 难点学习本文选取典型事例和抓住主要人物特征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教具多媒体模式33 336 导入 对于自己的老师,鲁迅只写过三个人,一个是三味书屋的寿镜吾,一个是《关于太炎先生二三事》中的章太炎,再就是他在日本求学时的老师藤野先生,藤野先生究竟有着怎样的人格魅力致使鲁迅先生终生难忘呢?今天,我们就来探讨鲁迅笔下的藤野先生。 预习板块1预习交流(课前) 让学生确定一个熟悉的人,能说出他或她的鲜明的个性,并能说出他或她使自己印象深刻的一件或几件事。 2、明确目标 (1)从典型事例中概括藤野先生的人物形象; (2)学习本文选取典型事例和抓住主要人物特征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

展示板块 分组合作(分配) 四人一小组讨论: (1)藤野先生的肖像描写; (2)留级生对藤野先生的掌故传言; (3)鲁迅与藤野先生交往的四个典型事例; (4)藤野先生的四个典型事例对应的精神品质 A、改讲义对工作认真负责的精神 b、正解剖图对学生严格要求的工作态度 c、心解剖实习热情诚恳的待人精神 d、了解中国女人裹脚求实精神 补充: a、b事件详写,c、d略写 藤野先生的肖像描写表现了他的治学严谨 藤野先生的掌故传言表现了他的生活俭朴 小结:用自己的话概括藤野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 藤野先生是一个正直、无私、对工作认真负责、没有民族偏见的异国老师。给我温暖给我关爱的日本老师,是我的恩师。

《桃花扇》李香君人物形象分析

《桃花扇》李香君人物形象分析 摘要:孔尚任的《桃花扇》描写的是李香君与侯方域的爱情故事。李香君在整个中国戏曲史上众多女性形象中烁烁闪光,她美丽聪慧,德才兼备,虽社会地位低下,却有崇高的思想,忠贞爱情,敢爱敢恨;深明大义,不惧强权;脱俗入道,殉节理想。她是一个饱受压迫、侮辱却立场鲜明、颠覆传统、境界脱俗的典型进步妇女形象。 商丘才子侯方域和秦淮名妓李香君相恋,阉党余孽阮大诚为了拉拢复社文人,通过名士杨龙友代出资费,促成侯李结合,李香君得知后愤而退奁,因此得罪了阮大诚。后者设计逼迫侯方域远走扬州,投奔扬州督师史可法帐下,并陷害李香君,强迫嫁入田府。李香君以死明志、誓死不从,血溅定情折扇,后经杨龙友点墨而成桃花扇。李香君被选入福王之宫编演新曲,演出时当面痛骂奸佞,被赶出宫。得到香君所送之扇的侯方域返回南京,二人在栖霞山偶遇,被道士点化,在国破家亡的悲恨中毅然抛弃儿女情长,双双入道。 剧中的女主人公李香君是中国古代戏曲中一个光彩照人的妇女形象,她不仅美丽聪慧,而且正直刚强,忠贞不渝;她深明大义,虽然社会地位低下,却不向权贵低头,不受金钱利诱;她虽为歌姬却有明确的生活理想和鲜明的政治是非观。在她身上体现了受压迫受侮辱的妇女身上最可贵的东西。[2] 一、忠于爱情,坚贞不渝 李香君自幼在李大娘身边长大,诗书、琴画、歌舞样样精通,她擅南曲,歌声甜润,深得四方有事追慕,有书云“香君身躯短小,肌

理玉色,丰神俊婉,调笑无双。性知书,侠骨慧眼,能鉴别人物。”更难能可贵的是,香君还结交了一群品行端正、刚正不阿的复社名士,使她具有了自己的政治品格。她的老师苏昆生,原在魏府,因为恨其奸佞,宁可生活于街巷也不附从于魏党,后在烟花巷靠教授昆曲度日。李香君的假母李贞丽与复社文人陈宝生也有交往,她对权奸也恨之入骨。通过与这些人的交往,香君深感于东林党和复社文人的政治节操和忠贞的正义感,就像传唱的那样:“慧福几生修得到,家家夫婿是东林”。从《传歌》出中也可以看出,她的妆楼四壁充满着文人赞美的诗篇,连复社领袖也题赠。 男主人公侯方域正是慕名而来,才有了一场荡气回肠的侯李爱情故事。爱情本是人生中的一个重要话题,是人生价值实现的一个或不可缺的部分,无论任何人都有追求爱情,享受爱情的权力,少女春心的李香君,自然亦有她自己的遐想与情思,晓妆初罢,她唱:“香梦回,才褪红鸳被,重点檀唇胭脂腻,匆匆挽个抛家髻,这春愁怎替,那新词且记”。学就半本牡丹亭后,杜丽娘的闺中情怀许也是她春心的写照了。作者让她唱著名的《皂罗袍》二支曲,可看作是香君闲愁的注脚中,也含她对爱情的憧憬。再看苏昆生教她重唱的其中三句:“良辰美景奈何天”,“雨丝风片”,“牡丹虽好,他春归怎占的先”,那意境恰正好与她日后的遭逢相若;良辰美景稍纵即逝,春风春雨之中,群芳开遍,只叹牡丹尚早。牡丹是花中之王,但开期不长,往往在春天百花盛开後才姗姗来迟,而春残之前,它已凋榭了,生命短暂。未能及早赶上满园春光的牡丹,好比栽在错误时空里的国色天香,带

部编八年级上藤野先生教学设计

部编八年级上藤野先生 教学设计 内部编号:(YUUT-TBBY-MMUT-URRUY-UOOY-DBUYI-0128)

《藤野先生》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理解、积累“读一读,写一写”中的词语。做到会读写并理解其含义。 2、收集鲁迅生平和创作的资料,认识鲁迅的人生道路,为理解鲁迅作品打基础。 过程与方法: 1、引导学生明确这篇回忆录是按照时间的推移、地点的转换和事情发生的先后顺序记叙的。 2、复习人物描写的方法,探究本文外貌描写及典型事例对揭示人物思想和性格的作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学习鲁迅先生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学习他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己任的崇高精神。 2、学习藤野先生正直热诚、治学严谨、没有狭隘的民族偏见的高尚品格。 教学重点 理解选择典型事例突出人物品质的写法 教学难点 联系背景解读本文的主旨,思考和感悟人生意义。 课时安排:二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理解、积累“绯红、标致、诘责、油光可鉴、深恶痛疾”等词语。 2.回顾复习作者鲁迅及相关知识;了解散文集《朝花夕拾》和时代背景材料。 3.诵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意,理清思路。 4.研读典型事例,理解人物形象。学习运用本文选取典型事例和抓住主要特征刻画人物形象、突出人物品质的写法。 5.学习藤野先生的高尚品质,体会作者在文中表达的深沉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同学们,七年级我们学过鲁迅的《从百草原到三味书屋》回忆起自己的启蒙老师寿镜吾先生,老先生的“方正、质朴、博学”,令童年鲁迅信服、敬畏。但鲁迅在回忆中说:“在我所认为我师的之中”,“最使我感激,给我鼓励的一个。”却是另外一位日本人——藤野先生。藤野先生是怎样的一个人是什么让鲁迅这样深情感念呢今天,我们就一起去感受这段难忘的经历、认识这位给鲁迅以鞭策的先生。(出示文题、作者) 二、资料助读 1.作家作品 学生介绍鲁迅其人及作品。 2.简介作者的留学目的 鲁迅是抱着寻求救国道路的心愿到日本学医的。1904—1906年在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学医,他原准备毕业回来救治像他父亲一样被误的病人的疾苦,来实现治病救人,救人救国的人生梦想。可鲁迅最终并没有成为一名医生,他后来放弃了医学,于1906年到东京开始从事文学活动,1909年回国后,继续用文艺作为武器

戏剧史作业,《桃花扇》的各出大意及人物形象分析

戏剧史作业,《桃花扇》的各出大意及人物形象分析《桃花扇》剧情梗概 卷一 试一出先声: 戏中赞礼戏外细赞《桃花扇》第一出听稗: 侯方域约友赏梅偏不成 柳敬亭敲板说书尽显志 第二出传歌: 风流杨文骢妆楼题画又赠字 清客苏昆生旧院教曲避朝政第三出哄丁: 复社人诚祭酒 阮大铖痛遭揍 第四出侦戏: 阮大铖暗侦戏纵有才子情难挡千夫指 杨龙友明访友只顾相交谊出谋解其围第五出访翠: 侯方域亲访佳丽李香君掷果定情 依例行酒各展才姻缘既定待佳期第六出眠香: 李香君艳妆新梳栊侯方域题诗永定盟 金樽劝不休春宵一刻短第七出却奁: 杨文骢替阮大铖忙,朝送资财遭却奁李香君为侯方域想,不耻权势显豪志第八出闹榭: 复社水榭会友,赏花船乐起风雅情 阮贼私船夜游,见复社惧做退避行第九出抚兵: 帐中无粮,纷纷饥荒兵骤引军中喧闹 帅令不从,忠心左良玉无奈金陵觅粮卷二 第十出修札: 为保金陵,侯方域代父发手谕 正缺信使,柳敬亭自荐愿传书第十一出投辕: 投辕门遭疑递手谕得尊

巧舌辩显才左良玉听劝第十二出辞院: 阮大铖恨起,马士英前诬忠良,史可法拂袖而去 侯方域意慌,李家院里辞香君,杨龙友善做指引第十三出哭主: 左良玉听妙书,痛恨立功无期 塘报人传帝崩,哭誓国仇早报第十四出阻奸: 侯方域“三罪”“五不可”拒迎福王 阮大铖深夜扣史门连遭碰壁第十五出迎驾: 马士英列表排官往迎驾 阮大铖人骂不羞充小官 第十六出设朝: 旧福王新设朝,论功叙赏 马士英拜首相,弹冠相庆第十七出拒媒: 杨龙友受托替香君说媒,众人同往李香君拒婚为侯生守节,诱、吓无功第十八出争位: 四镇争位竟惹同室操戈侯生力劝难防暗地生波 第十九出和战: 高杰混战险胜三镇 不从军罚反叛南下 第二十出移防: 鲁莽高杰南渡不成进退维谷 忠义元帅为免涂炭定计移防 闰二十出闲话: 兵荒年,陌路结伴,各叙身世 老堂官,闲话北京,尤梦旧主卷三 加二十一出孤吟: 戏如人生,真假难辨。老赞礼观戏中《桃花扇》叹戏外残山水 第二十一出媚座: 马士英设席,亲疏齐献媚 阮大铖泄愤,鼓噪害香君 第二十二出守楼: 马士英遣人强逼佳丽李香君守楼血溅素扇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藤野先生人物形象与手法分析

藤野先生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学习本文选取典型事例以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 2.了解本文运用两条线索组织材料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 1.、领会语言的感情色彩,理解作者的民族自尊心和爱国热情。 2、让学生感受藤野先生正直热诚、治学严谨、没有狭隘的民族偏见的高尚品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学过程 (一)导语引入:恩师难忘,难忘师恩,一句温暖的话,一个理解的眼神,一次真诚的鼓励,犹如黑夜明灯,让人独处而不孤独,失望而不懈追求,处困境而充满希望……在那漫长的历史黑夜里,在那艰难的无尽探索中,是谁让鲁迅先生如此难忘,让我们一起回忆——《藤野先生》 (二)归纳概括藤野先生的形象特征 1、速读课文6——23段,用“藤野先生是一个--------------的人”句式,来概括说明其形象特征,并举出相关的事件说明。 添改讲义-------认真负责,一丝不苟 纠正解剖图----热情关心,严格要求,尊重科学、循循善诱 关心解剖实习---正直无私,真挚诚恳,尊重,没有民族偏见, 了解女人裹脚---探索研究,实事求是, 肖像:黑瘦,八字须,带着眼睛---衣着简朴 举止—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声调----缓慢而很有顿挫 2、在藤野先生诸多美好的品格中,对于一个漂泊在外的弱国子民来说,哪一种品格最令作者敬佩和感动?(37段) ------没有狭隘的民族偏见,正直无私(作为医学教授,本可以坦言没有鬼,不必迷信之类的话,但怕伤了我的自尊,故意委婉的说“敬重”,这是对人的尊重,也是对中国文化的尊重,即使它可能是落后的,愚昧的。 课文具体写了四个典型事例,从不同的侧面表现了藤野的高贵品质,在写作过程中应该学会这种选取典型事例刻画人物的方法以及刻画人物时注意人物的神态,语言,动作的准确描写。 3、对于这样一位恩师,作者对他怀有着怎样的情感?从哪些具体行为中能开出一二?------速读36---38段,寻找答案 感激、怀念、愧疚 收藏讲义、悬挂照片、多些文章----可见鲁迅先生把恩师对他的教诲转变成了力量和勇气, 4、有这样一位慈爱的恩师,鲁迅理应成为一位救死扶伤的医生,实现自己的梦想,救人救国,但他却没有,最终做出了弃医从文的决定,这其中又是什么样的

《桃花扇》李香君形象分析

《桃花扇》李香君形象分析 摘要:《桃花扇》是清初著名戏剧家孔尚任的代表作品。作者借南明王朝这一历史背景,来塑造李香君这一奇女子的形象。她虽以妓女的形象出现,但却出污泥而不染,洁身自好;既忠于爱情又有坚定的政治抱负。本文就从她的美丽聪慧、坚强不屈以及凛然正气来分析她异于常态的光辉形象。 关键词:桃花扇李香君美丽聪慧坚强不屈凛然正气入道 李香君是清初著名戏剧家孔尚任的《桃花扇》中的女主人公,秦淮名妓,与董小宛、陈圆圆、柳如是等被称为“秦淮八艳”。她出身青楼,照当时的等级贵贱观念,她属于衣冠中人所不齿的倡优、贱流,但她有着崇高的思想,与其丈夫侯方域形成鲜明对比。她对爱情的忠贞和是非分明、敢爱敢恨的态度,为我们塑造了一个形象鲜明、有血有肉的进步的下层妇女。 一、李香君的美丽 李香君生活在秦淮岸边,长板桥头的水榭歌楼。是一个容貌艳丽、技艺高超、国色第一的秦淮歌姬,她品性高洁、举止端庄,不为旧院恶习所染,洁身自好,宛若藏于深闺的小家碧玉般清纯脱俗、羞涩腼腆。香君从一上场就极为单纯和安静,对待拜访她的文人墨客,即使是熟悉的杨龙友,言语也极为简单,只是回答提问和道谢,其他一概均由李贞丽代为应酬。香君与人交谈尚且如此,更不要说“当人学歌”了。 (唤介)孩儿,杨老爷不是外人,取出曲本快快温习。待你师傅对过,好上新腔。(且皱眉介)有客在坐,只是学歌怎的。(小旦)好傻话,我们门户人家,舞袖歌裙,吃饭庄屯。你不肯学歌,闲着做甚。(旦看曲本介)(第二出传歌) 歌妓学歌本是很平常的事情,学歌、唱歌是她们谋生的手段,所谓:“一串歌喉,是俺金钱地。”(第二出)可是,李香君对此的表情是“皱眉”,可见心中不乐,但是又无能为力;只能小声埋怨,却又于事无补。在这里,作者特意刻画“学歌”这一看似平常,却极有深义的细节,无疑是想借此来展现出香君的腼腆和羞涩的本性来。 就是这样一个本性内向的少女,她在面对爱情时就表现得更加腼腆和羞涩。当她与即将要成亲的侯方域见面时,态度也极为端庄,丝毫没有忸怩作态、卖弄风情的样子。 (丑)才子佳人,难得聚会。(拉生、旦介)你们一对儿,吃个交心酒何如。(旦羞,遮袖下)(净)香君面嫩,当面不好讲得。(第五出访翠) 众人拿香君和侯方域开玩笑,虽然香君已经羡他“风流雅望、东洛才名”并心中暗许,却仍然不愿当着众人表达感情。即使是别人谈及此事时,她的表情是“羞”,随即的行动是“遮袖下”,俨然是个温婉娴静的大家闺秀。 香君虽然成长于旧院,可是却出淤泥而不染,显示出纯真少女的腼腆与羞涩。这与普通

戏剧史作业,《桃花扇》的各出大意及人物形象分析

《桃花扇》剧情梗概 卷一 试一出先声:戏中赞礼戏外细赞《桃花扇》 第一出听稗:侯方域约友赏梅偏不成 柳敬亭敲板说书尽显志 第二出传歌:风流杨文骢妆楼题画又赠字 清客苏昆生旧院教曲避朝政 第三出哄丁:复社人诚祭酒 阮大铖痛遭揍 第四出侦戏:阮大铖暗侦戏纵有才子情难挡千夫指 杨龙友明访友只顾相交谊出谋解其围第五出访翠:侯方域亲访佳丽李香君掷果定情 依例行酒各展才姻缘既定待佳期第六出眠香:李香君艳妆新梳栊侯方域题诗永定盟 金樽劝不休春宵一刻短 第七出却奁:杨文骢替阮大铖忙,朝送资财遭却奁 李香君为侯方域想,不耻权势显豪志第八出闹榭:复社水榭会友,赏花船乐起风雅情 阮贼私船夜游,见复社惧做退避行第九出抚兵:帐中无粮,纷纷饥荒兵骤引军中喧闹 帅令不从,忠心左良玉无奈金陵觅粮卷二 第十出修札:为保金陵,侯方域代父发手谕 正缺信使,柳敬亭自荐愿传书 第十一出投辕:投辕门遭疑递手谕得尊 巧舌辩显才左良玉听劝 第十二出辞院:阮大铖恨起,马士英前诬忠良,史可法拂袖而去 侯方域意慌,李家院里辞香君,杨龙友善做指引第十三出哭主:左良玉听妙书,痛恨立功无期 塘报人传帝崩,哭誓国仇早报 第十四出阻奸:侯方域“三罪”“五不可”拒迎福王 阮大铖深夜扣史门连遭碰壁 第十五出迎驾:马士英列表排官往迎驾 阮大铖人骂不羞充小官 第十六出设朝:旧福王新设朝,论功叙赏 马士英拜首相,弹冠相庆 第十七出拒媒:杨龙友受托替香君说媒,众人同往 李香君拒婚为侯生守节,诱、吓无功第十八出争位:四镇争位竟惹同室操戈 侯生力劝难防暗地生波 第十九出和战:高杰混战险胜三镇 不从军罚反叛南下 第二十出移防:鲁莽高杰南渡不成进退维谷 忠义元帅为免涂炭定计移防

《桃花扇》中李香君的形象分析

论《桃花扇》中李香君的形象 摘要《桃花扇》借南明王朝兴衰交替的历史大背景,塑造李香君这个深明大义的女子形象。作品中的李香君出身低微,虽为妓女,却能洁身自好,出淤泥而不染;在李香君和侯方域的爱情中,她不仅忠于爱情而且有坚定的政治抱负。从李香君自身品性高洁,对待爱情忠贞不渝,对待权贵的正义凛然,以及对于时代的进步意义几个方面深入分析这一人物形象,能够更深刻地理解剧本的内涵。 关键词《桃花扇》李香君人物形象 《桃花扇》的作者孔尚任以南明王朝大背景为经,以李香君和侯方域的爱情故事为纬,通过对人物思想性格的把握和对细节丰富的呈现,谱写了一曲爱恨交织的时代悲歌。 本文试从李香君形象入手,从其人生态度和爱情追求的独特内涵,去解析这一人物形象。“商女不知为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杜牧笔下的歌女在国难当头时,依然夜夜笙歌、醉生梦死,她们对于国难当头持一副与己无关的态度。一样是国难当头,一样是卖唱歌妓,孔尚任笔下的李香君则拍案而起,愤而“骂筳”:“堂堂列公,半边王朝,望你峥嵘。出身希贵宠,创业选声容,后庭花又添几种!”一腔热血,凛然正气,令人痛快淋漓,还有《却奁》《守楼》《寄扇》等一幕幕高风亮节、动魄惊心的举动,即使授予她爱国志士、民族英雄的勋章也是不为过得。 作者以社会环境为出发点,通过对人物性格的塑造和对细节的呈现,揭示了人物形象的复杂性和对于社会的意义。首先,从性格方面来说,李香君是一个深明大义,拥有高尚气节的奇女子;其次,从对于时代的意义方面来说,李香君具有社会责任感的进步女性形象,不同于别的中国传统文学著作中的女性形象,她不仅仅只是拘泥于“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的小理想,她更有热爱国家的民族意识。她也有要求感情,追求幸福这些一般女性所相同的一面,但她更关心国事,她将自己的命运与国家联系在一起,具有强烈的正义感和社会责任感。 李香君是《桃花扇》剧作的核心人物,她聪慧贤德,虽是青楼女子,但深明大义,不贪富贵,不惧强权。她敢于当面痛斥丞相和朝中权臣的腐败误国,敢于抵抗权贵的威逼,并以头撞地,血洒妆楼而不屈。在社会政治斗争中她有明确的是非观,是一个在政治风云中坚持原则,在个人爱情上忠于感情,有正义感和理想性的进步女性形象。

藤野先生人物形象分析_解读《藤野先生》的一个细节

读过鲁迅的回忆性散文《藤野先生》,一个生活马虎,穿着粗心的藤野先生便立马在头脑立了起来。文章中有这样一个鲜活的细节描写“这藤野先生,据说是穿衣服太模胡了,有时竟会忘记带领结;冬天是一件旧外套,寒颤颤的,有一回上火车去,致使管车的疑心他是扒手,叫车里的客人大家小心些。” 受军国主义思想影响的仙台“爱国青年”,思想狭隘、妄自尊大、目空一切。就连“我”考试没有落第、刚刚及格都要讥讽。但这一次嘲笑的对象却是他们本土的老师,且说得活灵活现的,看来并非空穴来风,藤野先生确实是一个不修边幅的人。 “我”的亲见也证实了留级学生的所言不虚 “他们的话大概是真的,我就亲见他有一次上讲堂没有带领结。” 这个粗心的藤野,工作上又是怎样呢?文章描述了“我”与藤野先生交往的第一件事 “我交出所抄的讲义去,他收下了……这样一直继续到教完了他所担任的功课骨学,血管学,神经学。” 相信所有的读者读到这段文字,也会像“我”一样感到震惊,会理解“我”为什么“感到一种不安和感激”。

与穿着的粗心形成极大的反差的,是藤野先生对“我”的热心和细心!这种细心,这种关爱,对一个备受欺凌的弱国国民来讲,精神上的作用不言而喻。 但是,这之前的一个细节不容忽视 “过了一星期,大约是星期六,他使助手来叫我了。到得研究室,见他坐在人骨和许多单独的头骨中间,――他其时正在研究着头骨,后来有一篇论文在本校的杂志上发表出来。” 我们知道,藤野先生叫“我“的目的是讲批改讲义的事情。但接见的地点却耐人寻味作者为什么要交代藤野先生在研究室里接见他呢?如果是写实,这种写实又有何必要?要知道,作者鲁迅先生向来是惜墨如金的呀!藤野先生在研究室里接见“我”,而不像一般人在办公室,是不是他这时还不知道“中国人是很敬重鬼的’呢?否则,“见他坐在人骨和许多单独的头骨中间”,这“恐怖”的情景不是把“我”吓坏了吗? 这,是藤野先生的粗心,还是纽心? 从下文可知藤野先生酷爱医学研究,非常了解邻近的中国的医学以及与医学有关的民俗。中国人对鬼很敬重,他是听说过的;就连中国女人裹足的事,也想知道一个究竟呢。

桃花扇李香君人物形象分析

桃花扇李香君人物形象 分析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UUT-WUUY-WBBGB-BWYTT-1982GT

《桃花扇》李香君人物形象分析 摘要:孔尚任的《桃花扇》描写的是李香君与侯方域的爱情故事。李香君在整个中国戏曲史上众多女性形象中烁烁闪光,她美丽聪慧,德才兼备,虽社会地位低下,却有崇高的思想,忠贞爱情,敢爱敢恨;深明大义,不惧强权;脱俗入道,殉节理想。她是一个饱受压迫、侮辱却立场鲜明、颠覆传统、境界脱俗的典型进步妇女形象。 商丘才子侯方域和秦淮名妓李香君相恋,阉党余孽阮大诚为了拉拢复社文人,通过名士杨龙友代出资费,促成侯李结合,李香君得知后愤而退奁,因此得罪了阮大诚。后者设计逼迫侯方域远走扬州,投奔扬州督师史可法帐下,并陷害李香君,强迫嫁入田府。李香君以死明志、誓死不从,血溅定情折扇,后经杨龙友点墨而成桃花扇。李香君被选入福王之宫编演新曲,演出时当面痛骂奸佞,被赶出宫。得到香君所送之扇的侯方域返回南京,二人在栖霞山偶遇,被道士点化,在国破家亡的悲恨中毅然抛弃儿女情长,双双入道。 剧中的女主人公李香君是中国古代戏曲中一个光彩照人的妇女形象,她不仅美丽聪慧,而且正直刚强,忠贞不渝;她深明大义,虽然社会地位低下,却不向权贵低头,不受金钱利诱;她虽为歌姬却有明确的生活理想和鲜明的政治是非观。在她身上体现了受压迫受侮辱的妇女身上最可贵的东西。[2] 一、忠于爱情,坚贞不渝 李香君自幼在李大娘身边长大,诗书、琴画、歌舞样样精通,她擅南曲,歌声甜润,深得四方有事追慕,有书云“香君身躯短小,肌理玉色,丰

神俊婉,调笑无双。性知书,侠骨慧眼,能鉴别人物。”更难能可贵的是,香君还结交了一群品行端正、刚正不阿的复社名士,使她具有了自己的政治品格。她的老师苏昆生,原在魏府,因为恨其奸佞,宁可生活于街巷也不附从于魏党,后在烟花巷靠教授昆曲度日。李香君的假母李贞丽与复社文人陈宝生也有交往,她对权奸也恨之入骨。通过与这些人的交往,香君深感于东林党和复社文人的政治节操和忠贞的正义感,就像传唱的那样:“慧福几生修得到,家家夫婿是东林”。从《传歌》出中也可以看出,她的妆楼四壁充满着文人赞美的诗篇,连复社领袖也题赠。 男主人公侯方域正是慕名而来,才有了一场荡气回肠的侯李爱情故事。爱情本是人生中的一个重要话题,是人生价值实现的一个或不可缺的部分,无论任何人都有追求爱情,享受爱情的权力,少女春心的李香君,自然亦有她自己的遐想与情思,晓妆初罢,她唱:“香梦回,才褪红鸳被,重点檀唇胭脂腻,匆匆挽个抛家髻,这春愁怎替,那新词且记”。学就半本牡丹亭后,杜丽娘的闺中情怀许也是她春心的写照了。作者让她唱着名的《皂罗袍》二支曲,可看作是香君闲愁的注脚中,也含她对爱情的憧憬。再看苏昆生教她重唱的其中三句:“良辰美景奈何天”,“雨丝风片”,“牡丹虽好,他春归怎占的先”,那意境恰正好与她日后的遭逢相若;良辰美景稍纵即逝,春风春雨之中,群芳开遍,只叹牡丹尚早。牡丹是花中之王,但开期不长,往往在春天百花盛开後才姗姗来迟,而春残之前,它已凋榭了,生命短暂。未能及早赶上满园春光的牡丹,好比栽在错误时空里的国色天香,带着丝丝无奈与伤感。侯方域和李香君的爱情因明王朝的灭亡而告终。在此经历中,李香君对爱情始终坚贞不渝。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