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教育学 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教育学 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教育学 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教育学 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第一章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识记教育的内涵、学校教育基本构成要素,理解与掌握教育发展的基本阶段,以及每一阶段的基本特征。

“教育”概念是教育学的一个基本概念和核心范畴。教育学的其他一些概念及由其所构成的教育命题都是以这一概念的某种界定为基础的,都是围绕着这一概念展开的。因此,“教育”概念是构建教育学理论的一块基石,也是理解各种教育学说的一个恰当的入口。所以,无论是从事教育学研究的人,还是学习教育学的人,都应该对“教育”这个基本概念下一番研究的功夫。

第一节“教育"的概念

一、“教育”的定义

在教育学界,关于“教育”的定义多种多样,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一般说来,人们是从两个不同的角度给“教育”下定义的,一个是社会的角度,另一个是个体的角度。前苏联及我国的教育学者一般是从社会的角度给“教育”下定义,而英美国家的教育学者一般是从个体的角度给“教育”下定义。从社会的角度来定义“教育”,可以把“教育”定义区分为不同的层次:(1)广义的,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品德的活动都是教育。(2)狭义的,主要指学校教育,指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3)更狭义的,有时指思想教育活动。这种定义方式强调社会因素对个体发展的影响,把“教育”看成是整个社会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分配着或承担着一定的社会功能。从个体的角度来定义“教育”,往往把“教育”等同于个体的学习或发展过程,如特朗里(D.Rowntree)编著的《英汉双解英语词典》中,把“教育”定义为:“成功地学习(一般地说借助于教学,但非必然如此)知识、技能与正确态度的过程。这里所学的应是值得学习者为之花费精力与时间(凡使用“教育”一词者皆作如是观),学习方式(与培训相对而言)则一般应使学习者能通过所学的知识表现自己的个性,并将所学的知识灵活地应用到学习时自己从未考虑过的境遇和问题中去。”定义的出发点和基础是“学习”和“学习者”,而不是社会的一般要求,侧重于教育过程中个体各种心理需要的满足及心理品质的发展。

以上这两种定义从不同的方面揭示了教育活动的某些本质属性,对于理解教育活动都是有价值的。但是,这两种定义也存在着各自的缺陷。单纯地从社会的角度来定义“教育”,往往会把“教育”看成是一种外在的强制的过程,忽略个体内在需要和身心发展水平在教育活动中的重要作用。而且,广义的“教育”定义过于宽泛,几乎可以看成是“生活”的同义语,从而失去了它本应具有的质的规定性;狭义的“教育”定义在定义项中出现了“教育者”

和“受教育者”概念,犯了循环定义的毛病。单纯地从个体的角度定义“教育”,又会忽视社会因素和社会要求在教育活动中的决定性作用。而且,用“学习”来定义教育也会使教育的外延过于宽泛。教育包含着学习,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学习都是教育。因此,在给“教育”下定义时,应该兼顾社会和个体两个方面。

总结各种的“教育”定义,我们尝试着给出自己的定义:教育是在一定的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使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个性化的实践活动。这个定义首先描述了“教育”的“实践特性”,即,“教育”这个概念首先指称的是某一类型的实践活动,而不是纯粹的理念或在某种理念支配下的一套规则。作为一种实践活动,“教育”必然有着它自己的明确目的,因为人类的任何实践活动都是目的性的活动,即使是儿童的游戏也不例外。这样,没有明确目的的、偶然发生的对外界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就不能称为“教育”。其次,这个定义把“教育”看作是两个耦合的过程:一方面是个体的社会化,另一方面是社会的个性化。个体的社会化是指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把个体培养成为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具有一定态度、知识和技能结构的人;社会的个性化是指把社会的各种观念、制度和行为方式内化到需要、兴趣和素质各不相同的个体身上,从而形成他们独特的个性心理结构。这两个过程是互为前提、互为基础、密不可分的。再次,这个定义强调了教育活动的“动力性”,即教育活动要在个体社会化和社会个性化的过程中起到一种“促进”或“加速”的作用,因此,日常家庭生活中的“抚养”、“养育”行为严格来说就不能称为“教育”,因为这类行为都是在自然状态下发生的,在个体与社会的关系方面起不到一种“促进”和“加速”的作用。也就是说,“教育”与一组特殊的条件相联系,如明确的目的、精心选择的课程、有专门知识的教师、良好的校园环境等等。最后,该定义强调“教育”行为发生的社会背景,强调“教育”与一定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条件之间的联系,从而说明教育活动的社会性、历史性和文化特征。总之,该“教育”定义力图兼顾到社会与个体、过程与结果等不同的方面,力图比较全面、准确地把握“教育”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划清“教育”与一些类概念之间的逻辑界线。

二、学校教育的基本要素

具体到学校教育过程中,“教育”的定义可以表述为:(学校)教育是在一定的社会背景下发生的有计划有组织的促使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个性化的实践活动。这个定义比起上面一般性的定义增加了“有组织有计划”,突出“教育”的制度层面。制度化的教育是教育发展的一个高级阶段,也是社会文化发展到较高水平的一个标志。作为有组织有计划的一种培养人的实践活动,学校教育由下列一些基本要素构成:

第一,教育者,包括学校教师,教育计划、教材的设计者和编写者,教育管理人员以及参加教育活动的其他人员,其中,教师是学校教育者的主体和代表,是直接的教育者。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教师不仅具有某方面专门的知识,而且还受过专门的教育训练,掌握了青少年儿童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懂得一定的教育教学方法,是“学科专业和教育专业的双重专家”。教师在整个教育过程中起主导作用,是学生身心发展的主要影响源。没有了教师就谈不上学校,教师的出现和学校的产生是同时性的。

第二,受教育者,即各级各类学生,也即教育的对象。学生作为教育实践活动的对象,既有人类实践活动对象的一般特征,又有自身的特殊性。一般特征体现在他们有自己身心发展的规律。特殊性表现在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在外界影响下不断变化的,是有鲜明个性特征的。教育者不仅要认识学生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而且要把握它的种种特殊形式,把握它的个性化的体现。此外,学生作为教育实践的对象,并不是消极的、等待被改造的“物”,而是积极的、有理智、有情感、有独立人格的“人”。因此,教师必须尊重学生的人格,信任学生的理智,与学生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激发并引导学生学习与发展的内在需要,发挥他们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性,实现预期的教育教学目的。

第三,教育影响,即教育过程中教育者作用于学生的全部信息,既包括了信息的内容,也包括了信息传递和反馈的形式,是形式与内容的统一。从内容上说,主要就是教育内容、教育材料;从形式上说,主要就是教育手段、教育方法、教育组织形式。

以上三种要素既是相互独立的,又是相互规定的,构成一个完整的念之间的逻辑界线。

第二节教育的起源与发展

探讨了“教育”的概念以后,接下来探讨教育活动的起源与发展。这两部分之间的关系是:“教育”概念的研究为教育起源与发展的研究奠定了逻辑基础,界定了该部分所要研究的对象,反过来,教育起源与发展的研究也会进一步通过大量的史实分析帮助人们对“教育”概念做历史的、丰富的和具体的理解。

一、教育的起源

在教育学史上,关于教育起源问题有以下几种观点:

第一,教育的神话起源说。这是人类关于教育起源的最古老的观点,所有的宗教都持这种观点。这种观点认为,教育与其他万事万物一样,都是由人格化的神(上帝或天)所创造的,教育的目的就是体现神或天的意志,使人皈依于神或顺从于天。这种观点是根本错误的,是非科学的。

第二,教育的生物起源说。该学说的代表人物是法国社会学家、哲学家勒图尔诺与英国的教育学家沛西·能。教育生物起源学说是教育学史上第一个正式提出的有关教育起源的学说,也是较早地把教育起源问题作为一个学术问题提出来的。他们看到了人类教育与动物界类似教育行为之间的相似性,从类本能这个角度对教育起源做出了生物学解释。

第三,教育的心理起源说。教育的心理起源说在学术界被认为是对教育生物起源学说的批判。其代表人物为著名的美国教育史家孟禄。他认为,在原始社会中尚未有独立的教育活动,也就是说,尚未有我们今天的制度化的教育活动。原始教育形式和方法主要是日常生活中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的模仿。

对于教育起源问题进一步深入的解释是在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的指导下产生的。这就是教育的劳动起源说。教育的劳动起源说也称教育的社会起源说,它是在直接批判生物起源说和心理起源说的基础上,在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指导下形成的。其主要观

点可以概括为:第一,人类教育起源于其劳动或劳动过程中所产生的需要。第二,以制造和利用工具为标志的人类的劳动不同于动物的本能活动,前者是社会性的,因而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社会活动。第三,教育产生于劳动是以人类语言意识的发展为条件的。第四,教育从产生之日起其职能就是传递劳动过程中形成与积淀的社会生产和生活经验。第五,教育范畴是历史性与阶级性的统一,而不是如一些资产阶级教育学者所说的是永恒不变的范畴。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形态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改变了,教育形态也必须发生改变。实际上,自从人类教育产生之日起,就一直在随着社会和人的发展而发生着或快或慢的变革。

二、教育的发展

在充分尊重和吸收各种学术观点的基础上,这里主要根据不同社会历史时期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主要体现在生产工具的性质和科学文化的发展水平方面)以及建立于其上的生产关系的性质,把社会发展的历程划分为原始社会、古代社会和现代社会三个大阶段,相应地就把教育发展的历程划分为三个大的阶段:原始教育、古代教育和现代教育。其中古代社会、古代教育和现代社会、现代教育又各自可以划分出两个既有共性又有个性的亚阶段,即古代奴隶社会、古代奴隶社会的教育与古代封建社会、古代封建社会的教育,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教育与现代社会主义社会、现代社会主义社会的教育。现将它们的各自关键特征和彼此之间的历史关系概述如下。

(一)原始社会与原始教育

与原始社会的经济状况、社会结构以及知识状况相适应,原始社会的教育具有如下特征:第一,教育水平低。没有产生制度化的教育机构,教育只是在社会生活和生产(如狩猎)中进行的,教育的内容是非常贫乏的,教育的方法也主要是口耳相传和实践中的模仿。第二,教育没有阶级性。由于共同生活的社会制度,教育资源没有为一些特殊的阶层所独占,而是面向所有的氏族或部落的儿童的。只是在男女儿童教育上,会根据他们的性别自然差异有一些区别,如可能会让女孩子学习采集,让男孩子学习打猎等。第三,教育与原始宗教或仪式有着紧密的联系。原始宗教或仪式本身承担着一定的教育功能,对于传递原始社会的生产和生活经验,约束和塑造人们的社会行为起到重要的作用。

(二)古代社会与古代教育

1.奴隶社会及其教育

相比原始社会,奴隶社会的教育出现了一些新的特征:

第一,古代学校的出现。伴随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分工的实现,社会上出现了专事知识传授活动的知识分子和专门对儿童进行教育的场所——学校,学校的产生标志着教育在历史发展中步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一般认为,在原始社会末期就有了学校的萌芽,但是,作为独立存在的社会实践部门的学校教育,则是在奴隶制社会才出现的。

第二,教育阶级性的出现。奴隶社会重教育的阶级性,非统治阶级的子弟不能或无权入学校接受正规的教育。夏、商、西周“学在官府”,限定只招收王太子、王子、诸侯之子、公卿大夫元士之嫡子入学。西方古希腊斯巴达赫雅典的学校专为贵族阶级而设。古埃及的宫

廷学校只收王子、王孙和贵族子弟入学。

第三,古代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教育一经从生产实践中分离出来成为统治阶级的特权后,两者便由分离走向对立。读书者把脱离劳动作为他们学习的基本追求,而劳动者则由于生活所迫,失去了进入学校的权力,便与读书无缘。

2.封建社会及其教育

封建社会的学校教育在保留古代奴隶社会教育若干特征的基础上,又发生了一些重要的变化,出现一些新质,构成了古代封建社会教育的基本特征,具体表现在:第一,学校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培养适合统治阶级所需要的官吏、牧师或骑士。在封建中国,学校教育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传播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和治国方略,培养能够维护和巩固封建统治的官吏。

第二,学校教育既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又具有严格的等级性或浓厚的宗教性。封建社会阶级性的教育与奴隶社会不同的是在强调教育为统治阶级服务的同时,还强化了教育的等级性或宗教性。

第三,教育的内容主要是以道德文章或宗教经典为主。进入封建社会以后,由于阶级矛盾和统治内部矛盾的相对缓和,统治的手段就从奴隶社会赤裸裸的血腥恐吓和镇压转变为道德的或宗教的教化,当然前者作为封建国家机器强有力的组成部分也是必不可少的。

第四,教育教学方法主要以严格的纪律约束为主,辅以个人自学和修行。封建社会的教育教学既强调学生要遵守一些严格的纪律,又强调他们要独自反省和自觉修行,把外在的约束转化为内在的自觉要求。

第五,形成了比较系统的教育体系,积累了比较丰富的教育经验,提出了比较丰富的教育教学思想。学校的大量出现必然要求对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经验的总结和研究,这样,对教育的论述就成了思想家们思想体系的一部分。他们提出了比较丰富的教育教学思想,甚至写出了一些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文章和专著。

(三)现代社会与现代教育

1.资本主义社会及其教育

资本主义社会的教育不同于封建时代的若干关键特征在于:

第一,教育的目的在于既要培养和选拔资产阶级的统治人才,又要给予广大的劳动人民以一定的文化科学知识。

第二,建立了现代学校制度。与古代社会的等级制学校比较起来,现代学校在体系上更完备、类型上更多样、层次上更加清晰、性质上也更加世俗化。

第三,课程结构、内容得到了不断的调整,尊重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新教学方法不断出现。在这方面,最突出的一点就是打破了古代社会道德课程或宗教课程一统天下的局面,引入了大量的现代科学课程,而且日益把科学课程放在了学校课程体系的核心地位。

第四,师生关系民主化。随着资本主义社会新型政治和道德原则的建立,师生之间的关系也从不平等走向平等,从专制走向民主,由绝对的教师中心走向教师指导和帮助下的学生

自治。师生关系的民主化是现代社会和现代教育民主化的一个重要反映,也是现代社会和现代教育民主化的一个重要内容。

第五,独立形态的教育学产生并得到了极大的发展。近现代以后,在科学方法论的指导下,特别是为了解决现代教育事业规模日益扩大、结构与过程日益复杂的问题,诞生了独立形态的教育学,并不断发展,形成了一个庞大的教育科学体系,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教育科学群,极大地提高了现代资本主义教育的理性水平。

2.社会主义社会及其教育

社会主义社会与资本主义社会同属于现代社会,因而社会主义教育与资本主义教育同属于现代教育。尽管同属于现代社会,社会主义社会与资本主义社会还是有着质的不同,这不仅表现在意识形态的不同,而且还表现在社会发展的方向、道路和处理社会矛盾的不同上。

第一,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公民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人才。社会主义的教育也是有阶级性的,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阶级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表现在教育的领导权方面,将教育的领导权从国内外的资产阶级的手中夺回到广大的人民群众手中;另一方面是教育目的的制定上,社会主义的教育目的是要培养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公民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人才,而不是资本主义的统治人才和合格劳动者。

第二,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社会主义社会的出现为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的结合创造了条件,因为社会主义的性质就是人民群众当家做主的社会,社会主义各项事业的发展就是为了满足广大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社会主义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各行各业的人才和劳动者。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的结合既是学校教育的社会主义性质的体现,又是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内在要求。

第三,教育科学的研究有了科学方法论的基础。马克思主义是指导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根本方法论基础,也是指导社会主义国家教育科学研究的方法论基础。它第一次把对教育问题的认识奠定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础上,从而为把握复杂的教育规律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

第三节现代教育的特征

尽管资本主义的教育与社会主义的教育在一些重要方面有所不同,但是两者都属于现代社会的现代教育,有一些共同的特征。这些特征不仅是超越意识形态的,也是超越文化界限的。了解和掌握这些基本特征,有助于我们把握现代教育发展的大趋势,转变自身的教育观念,深化教育改革实践,推进教育科学研究。关于现代教育的特征不同的人也有不同的看法,总结各家之说,我们把现代教育的特征概括为以下几点:

(一)现代教育的公共性

现代教育的公共性是指:现代教育越来越成为社会的公共事业,是面向全体人民,而不是面向一小部分人的,是为全体人民服务,而不是仅为一小部分人服务的。这是现代教育公共性的一种含义,或基本含义。与之相关的就是现代教育的公平性,即,现代教育要为每一

位受教育者提供同样的机会和服务,努力做到受教育机会的均等,并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保证实际上的公平。

(二)现代教育的生产性

现代教育的生产性是指:现代教育越来越与人类的物质生产结合起来,越来越与生产领域发生密切的、多样化的关系;生产的发展也越来越对教育系统提出新的要求。一个重要的标志就是职业教育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三)现代教育的科学性

现代教育的科学性是指:一方面,科学教育是现代现代教育的基本内容和最重要的方面,另一方面,现代教育的发展越来越依靠教育科学的指导,摆脱教育经验的束缚。

(四)现代教育的未来性

现代教育的未来性是指:一方面现代教育的价值取向、目标定位等会对未来社会和个体的发展产生非常大的影响;另一方面是指现代教育的发展不仅要考虑到当前社会和个体发展的要求,从当前社会和个体的发展需要出发,而且要考虑到未来社会的发展趋势对教育提出的要求,教育要面向未来,未雨绸缪。

(五)现代教育的国际性

现代教育的国际性是指:现代教育应该从态度、知识、情感、技能等方面培养受教育者从小就为一个国际化的时代做准备,也就是要面向世界。

(六)现代教育的终身性

现代教育的终身性是指:现代教育不局限于学龄阶段,而是贯穿人的一生,现代教育的改革应该着眼于创造一个适合于终身学习的社会,满足不同年龄段的受教育者的教育需求。

【学习要点】

1、识记“教育”的定义。

2、识记学校教育的基本要素及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的含义。

3、领会教育发展的阶段及其每一阶段的特征。

4、领会现代教育的特征。

教育学就业前景发展趋势

教育学就业前景发展趋势 积极的人在每一次忧患中都看到一个机会,而消极的人则在每个机会都看到某种忧患。出门走好路,出口说好话,出手做好事。不同的教育学专业方向,所能否从事的工作也是分别于不同的领域,这里由凯程教育权威专家就各个专业的就业前景和就业方向进行详细的分析。希望对大家在备考的征程当中有所帮助。 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加入考研大军,研究生就业问题近年来也成为热点话题。官方发布的研究生总体就业率高达95%以上,但有的专业首次就业率甚至低至5.56%。究竟什么才是真实的情况,也许永远也无法知道,但多几个渠道了解信息,或许能在作决定时提供帮助。 七成高校研究生就业率超95% 凯程考研以"专业、负责、创新、分享"的办学理念,突出"高命中率、强时效性、全面一条龙服务"的特色,成为考研学子选择专业课辅导的首选。10年来已有千余位考生在凯程的帮助下顺利考取全国著名高校,引发业界强烈关注。 1.教育学原理专业 1)就业前景 随着国家对教育的越来越重视和教师待遇的不断提高,教育学专业正在逐渐成为一门热门专业。但在人们传统的思维中,教育学原理的就业方向主要是去学校做老师,事实上有相当一部分教育学专业毕业的学生毕业后并没有从事教书行业。 2)就业方向 主要从事基础教育、综合文科师资、高等教育人文教育方向的教学与研究、政府机关以及企事业单位的办公、文秘、专业技术与管理等 01 普通高校 这是教育学原理、教育史、高等教育学、比较教育学、教育哲学等理论性比较强的专业的主要的去向,但现在硕士生进高校越来越难,基本上都要求博士学历,所以想考这些方向的研究生想去高校就要做好读博士的准备了。 02 中小学校 现在全国中小学校的新课程改革开展得轰轰烈烈,具有较强教育理论素养的人才特别缺乏,而且随着中小学教师待遇的不断提高,再加上教师这个职业本身比较稳定,越来越多教育类专业的硕士毕业生开始进入中小学校,今年还出现了南京某中学几百个硕士竞争两个岗位的现象。

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教育学概述 概念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根本任务) 研究对象教育现象,教育问题(推动教育学发展的内在动力) 研究任务教育规律(基本规律:教育与人(内部),教育与社会(外部)) 发展概述萌芽时期(只是思想,不是学科),创立时期,发展时期 萌芽时期:中国 儒家孔子 人性论性相近,习相远 人性三等:一等生而知之者:上智,二等学而知之者:中人,三等困而不学者:下愚 办学方针有教无类: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悔也 孔子的教育思想并未体现绝对的教育平等 教育功能国家发展的三个条件:庶(劳动力),富(生产力),教(政治伦理教育) 孔子的治国大纲,也是中国历史上最早论述教育与经济发展关系的教育家 教育目的培养德才兼备的君子,子夏说: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 君子的三方面培养: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 教育内容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 教学方法学思行并重:“学而知之”“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君子讷于言而敏于行” 因材施教:“闻斯行诸”朱熹总结:夫子施教各因其材,小以小成大以大成,无人弃也 启发性教学:世界上最早使用启发性教学的教育家。“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 与三隅反,则不复也”。“愤”是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是口欲言而未能之貌 道德教育立志(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克己、力行、中庸、内省、改过

孟子 人性论“性善论”:人有不学而能的良能和不虑而知的良知,教育的作用是扩充善性(内发论)教育的作用“明人伦”,父子、君臣、夫妇、长幼、朋友(封建社会的教育目的) 理想人格“大丈夫”,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品德内化) 内心修养方式:持志养气、动心忍性、存心养性、反求诸己 教学思想深造自得: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内发) 盈科后进:流水之为物也,不盈科不行。(循序渐进原则) 因材施教(教亦多术):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时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达财者, 有答问者,有私淑艾者 专心致志:今夫弈之为数,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 社会分工与教育劳心者治人,劳力者之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分离) 荀子 人性论“性恶论”:教育“化性起伪”(外铄) 培养目标培养大儒:儒分为:俗儒,雅儒,大儒 学习过程闻见知行:“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只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而止”教师地位师云亦云: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贵师而重傅,则法度存 故学至乎礼而止矣,夫是之谓道德之极(最早把道德连在一起)

全国统考教育学9试卷(新)

教育学(一) 总分:110.0 一、单选题(共15题,共30分) 1、在学校咨询与辅导中,着重调整情感的方法是()(2分) A:系统脱敏 B:身体放松 C:行为契约 D:模仿学习 2、美国教育家布鲁纳重视教学活动的激发、维持和定向等,从而提出了他所谓的教学()(2分) A:动机原则 B:结构原则 C:程序原则 D:反馈原则 3、提出“美德是否可教”问题的西方著名教育家是()(2分) A:毕达哥拉斯 B:苏格拉底 C:柏拉图 D:亚里士多德 4、主张“在遗传、环境和儿童主体活动三者之间,儿童主体活动才是第一性的”,被誉为发生认识论创始人的是()(2分) A:杜威 B:科尔伯格 C:维果茨基 D:皮亚杰 5、一般而言,学校美育是指()(2分) A:美术教育 B:音乐教育 C:审美教育 D:艺术教育 6、中小学生自发形成的“小团体”文化,属于()(2分) A:亚文化 B:主文化 C:新文化 D:旧文化 7、教学的内容、方法、分量和进度要适合学生的身心发展,是他们能够接受的,但又要有一定的难度,需要经过努力才能掌握,以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这条原则是()(2分) A:因材施教原则 B:启发性原则 C:巩固性原则

D:量力性原则 8、教师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借助于一系列启发性问题,通过口头问答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比较、分析、判断等,这种教学方法是()(2分) A:讲授法 B:讨论法 C:谈话法 D:演示法 9、如果测验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说明该测验具有()(2分) A:激励功能 B:诊断功能 C:区分功能 D:评定功能 10、在下列学校伤亡事故中,属于过错事故的是()(2分) A:地震灾害引起的事故 B:洪水灾害引起的事故 C:学校管理不善引起的事故 D:台风灾害引起的事故 11、我国教师申诉制度确立的法律依据是()(2分) A:《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 12、按照在特定群体中的相对位置决定成绩好坏的测验是()(2分) A:标准参照性测验 B:常模参照性测验 C:形成性测验 D:诊断性测验 13、教育的心理起源说的代表人物是()(2分) A:沛西·能 B:孟禄 C:勒图尔诺 D:桑代克 14、在中国教育史上,荀子主张人性论是()(2分) A:性善论 B:原罪说 C:性三品论 D:性恶论

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一、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及任务 教育学是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问研究对象,不断探索并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社会科学。 教育现象是教育活动外在的、表面的特征,包括教育社会现象和教育认识现象。教育社会现象是反映教育与社会关系的现象,教育认识现象是反映教育与学生认知活动关系的现象。 教育问题是人们从大量教育现象中提炼出来,作为认识和研究对象的课题。科学研究始于问题,教育学就是通过研究这些现象、问题,揭示教育背后所存在的客观规律,以作为教育者进行教育的依据和指南。教育问题是推动教育学发展的内在动力。 教育规律是教育内部诸因素之间、教育与教育之外其他事物之间的内在的、必然的联系。前者如教师、学生、教材、设备、教学、德育、管理等因素之间的内在必然联系,后者如学校与社区、教育与人口、教育与经济发展、教育与政治改革等之间的内在必然联系。 教育学的研究任务就是要阐明教育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揭示教育的基本规律,为教育理念工作者和实践工作者提供理论支撑,为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人才服务。 二、教育学的发展 教育学的发展,根据其研究方法、理论的成熟水平,可以分为萌芽阶段、创立阶段、发展阶段三大阶段。 (一)教育学的萌芽阶段 1.教育学萌芽阶段的特点 萌芽阶段的教育学还没有从哲学、伦理学、政治学中划分出来,形成一门独立学科,只表现为许多零星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点,缺乏理论上的思考和经验上的总结。其主要特点可以概括为: (1)以习俗的认识为主。 (2)以机械类比、比喻、寓言等思维方式为主。 (3)有关教育的论述包含于哲学或到的论述之中。 2.萌芽阶段中国的教育思想 (1)《学记》 《学记》是中国古代一部典章制度专著《礼记》中的一篇,写作于战国末期。据郭沫若

第三章教育与人的发展

一、人的发展的概念 *二、影响人的发展的诸因素 *三、教育要适应人的身心发展的基本规律 *发展 *是指事物或物质连续不断的有规律的运动变化过程。 *发展是变化,但是变化不一定是发展。只有向上的变化才是发展。 二、影响人身心发展的诸因素及作用 *内在因素:遗传素质 主观努力 *遗传素质:是指人从上代继承下来解剖生理特点,如有机体的结构、形态、感官和神经系统等方面的生理解剖特点。遗传素质是人的发展的物质基础。 *1.遗传素质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2.遗传素质的发展过程制约着人的发展的过程及阶段。 *3.遗传素质的差异性对人的发展的影响 *4.遗传素质的可塑性 *遗传素质是人的发展的物质基础。人的发展总是要以从遗传获得的生理组织、一定的生命力为前提,否则任何发展都是不可能的。 * 若有缺陷,人的身心就会受到影响 *人的遗传素质是逐步成熟的。

*成熟是指个体的器官由于生长发育到一定程度,其机能达到可以发挥某种功用的程度。 *“三翻、六坐、八爬” *实验过程: *选取一对满48周的同卵双生子为被试,其中之一先作每天40分钟的爬梯训练,共6周。 * 然后,测量两个孩子爬5级楼梯所需要时间。 *结果:受训儿26秒,未受训儿45秒完成爬楼梯的任务。 *然后从第七周开始,对未受训儿进行为期两周的相同的爬梯训练。 *结果:未受训儿只用了10秒钟就完成了爬梯任务。超过了受训儿的爬梯水平。 *实验结论 成熟势力说 3.遗传素质的差异性影响人的发展 4.遗传素质的可塑性 Ps:遗传决定论 * 所谓“遗传决定论”即认为人的遗传基因决定一切,不论后天的生活条件如何变化,社会制度怎样不同,教育上采取什

教育学在中国的发展

二、教育学在中国的成长教育学在我国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是从清末“废科举,兴学校”西方资产阶级教育学输入以后才开始的。其沿革过程,大体可概括为;先学日本,后袭美欧,新中国成立后又学苏联,直到粉碎“四人帮”后,才逐渐走上教育学中国化的道路。 二、教育学在中国的成长 (一)19世纪末20世纪初,译介日本教育学阶段。 中国教育学的起步,首先始自对日本教育学的学习。正如著名历史学家费正清教授指出;“从1898年到1914年这段时期,人们可以看到日本在中国的历史进程中的重大影响。” ⑦当时,从大量日本教育类书刊涌入中国的历史事实中可看到这种影响的清晰印痕。据实藤惠秀监修、谭汝谦主编的(中国译日本书综合目录)统计,从1896年到1911年,中国共译日本教育类书76种。其中流行面广、影响面大的是1901年利载于《教育世界》,由日本立花铣三郎讲述、王国维译的《教育学》。嗣后,日本其他著名的教育学也相继经《教育世界》、《直隶教育杂志》及译书局等介绍到中国来,如《实用新教育学》、(加纳布市,上由仲之助)、《教育学教科书》(汝濑五一郎)、《新教育学》(冯世德)、《新教育学释文》(吉田熊次)、《实用教育学》(大濑甚太郎)等。⑧其时,我国的一些学者也编写了一些教育专著,如1913年蒋维乔著的《教授法讲义》,1914年张子和编著的《大教育学》,同年张毓聪编著的《教育学》等,尽管这些著作不可避免地有对外国教育学内容的迁移,但在编著自己的教育学方面,毕竟迈出了第一步,我国开始有了自己的教育科学。 从形式上看,此时介绍过来的教育学,基本上是赫尔巴特的教育学体系。除此之外,卢梭的《爱弥儿》,裴斯泰洛齐的教育学说、尼采的教育学说等也在我国开始流传。 (二)1920一1949年是西方教育学说在我国广泛传播的阶段西方教育学说在中国的广泛传播是以杜威来华讲学作为契机的,从此,中国把学习的对象由日本转向美国。杜威于1919年经日本来华讲学,前后有两年多时间,足迹遍及沿海11省市。他在演讲中,着重宣传他的实用主义哲学和教育学。由于他的教育观点与赫尔巴特有明显不同,顿时在我国教育界呈现出一种活跃的气氛。“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成了当时教育界的口头禅。杜威离华后,介绍和传播杜威教育思想的学术帆构、期刊、专著、小册子如雨后春笋。杜威的代表作《民主主义教育》,开始直接作为教育学或教育哲学教材使用。此外,与它相近的波特的《教育原理》和《现代教育学说》克伯屈的《教育方法原理》桑代克和盖茨的《教育基本原理》,也都成为我国大学教育系的教育学教学参考书。除了美国的译本之外,西方其他各派的教育专著也开始全书翻译过来,如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洛克的《教育漫话》、卢梭的《爱弥儿》、裴斯泰洛齐的《贤伉俪》、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等。当时我国学者自编的教育概论、教育哲学、教育原理等专著也日益增多。比较早期出版的有王炽昌的《教育学》(1922)及后来的孟宪承的《教育概论》,吴俊升的《教育哲学大纲》,钱亦石的《现代教育原理》等,从体系到内容都比较完整、系统、充实,是比较好的教育专著。 (三)新中国成立后到“文革”前,教育学的的介绍和学习全面转向苏联的阶段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刘少奇指出,中国人民的革命,过去是“以俄为师”,今后建国同样也必须“以俄为师”,从苏联学习经济学、财政学、商业学、教育学等等。⑨当时的中国教育,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批判和改造旧的教育理论,建立社会主义教育学的新体系,迫切希望了解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恭贺联的教育经验和理论。从1949年11月开始,在《人民日报》上陆续发表凯洛夫主编《教育学》的部分章节。⑩到1950年,新华书店、人民教育出版社等部门陆续组织翻译和出版了一些苏联的教育学教材,如凯洛夫著的《教育学》(上、下册),叶希波夫与冈察洛夫合著的《教育学》(上、下册),斯米尔诺夫著的《教育学初级读本》,申比寥夫等著的《教育学》,奥戈罗德尼柯夫等著的《教育学》以及由凯洛夫任总编的《教育学》。在这些教育学教材中,以1950~1951年出版的凯洛夫著《教育学》

教育学习题集3第三章教育与个人的发展

第三章教育与个人的发展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 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错选、不 选或多选均不得分) 1.人的身心发展特殊性的表现之一是人的身心发展具有( )。 A 主观性 B 普遍性 C 基础性D能动性 2.强调人的身心发展的力量主要源于人自身的内在需要的是( )。 A 外铄论 B 内发论 C 环境决定论D多因素相互作用论 3. 我国古代“内发论”代表人物是( )。 A 孔子 B 荀子 C 孟子D老子 4.认为人的发展主要依靠外在的力量的是( )。 A外铄论 B 内发论 C 遗传决定论D多因素相互作用论 5.中国古代“外铄论”的代表人物是( )。 A 孔子 B 荀子 C 孟子D老子 6.英国哲学家洛克的“白板说”是( )的典型代表。 A外铄论 B 内发论 C 遗传决定论D多因素相互作用论 7.人的自觉能动性的最高表现形式是人不同于动物的( )。 A特殊性 B 社会性 C 创造性D自觉性 8.“拔苗助长”、“凌节而施”违背了个体身心发展的( )。 A阶段性 B 顺序性 C 不平衡性D互补性 9.任何知识都可以教给任何年龄的学生,这违背了个体身心发展的( )。 A阶段性 B 顺序性 C 不平衡性D互补性 10.儿童身心发展有两个高速发展期:新生儿与青春期,这是身心发展( )规律反映。 A阶段性 B 顺序性 C 不平衡性D差异性 11.青少年的身高体重有两个生长高峰:在心理方面,感知成熟在先,思维成熟在后,情感 成熟更后。这些现象表明个体身心发展具有( )。 A阶段性 B 顺序性 C 不平衡性D差异性 12.心理学家提出关键期或最佳期概念的依据是个体身心发展的( )。 A阶段性 B 顺序性 C 不平衡性D差异性 13. 机体某一方面的机能受损甚至缺失后,可以通过精神力量、意志、情绪状态对整个机 体能起到调节作用,帮助人战胜疾病和残缺,使身心依然得到发展,表明个体身心发展具 有( )。 A阶段性 B 顺序性 C 不平衡性D互补性 14.教育教学中搞“一刀切”、“齐步走”,违背了个体身心发展的( )。 A顺序性 B 个别差异性 C 阶段性D互补性 15.遗传素质为人的发展提供了( )。 A现实性 B 必然性 C 方向性D可能性 16.无论“性善论”,还是“性恶论”所反映的观点都是( )。A教育万能论 B 环境决定论 C 多因素作用论D遗传决定论 17.人是自然性和社会性的统一,若单纯强调人的自然属性,就会导致( )。 A社会本位论 B 环境决定论C遗传决定论论D教育万能论 18.对残疾儿童的教育要依据( )的特征进行。 A顺序性 B 互补性 C 阶段性D不平衡性性 19.人的生理成熟以具有( )能力为标志。

教育与经济的关系

教育与经济的关系 教育通过提高劳动者的素质,促使个人收入和企业利润、国家税收的增加,从而导致个人、企业和国家储蓄的增长,国家资本的形成能力的增强。国家资本形成能力的增强,又能进一步带动投资的增加,增加投资又会导致经济增长,而经济增长又会推动教育投资的增加和教育事业的发展。如此反复影响,就会形成这样的局面,没有教育的发展,国家资本形成能力就难以增强,投资也就难以增加,经济增长就难以实现,而没有经济增长,国家资本的形成又会受到影响,教育投资的继续增长和教育事业的发展也就缺乏保证。因此,高等教育与经济必然要求相互适应,这种适应是双向的非均衡的互动关系。 一、教育的发展从根本上受制于经济增长的质量与效果 (一)经济增长为教育协调发展提供物质基础。教育一定程度上是指通过人力投资的基本形式——教育投资所形成的,按计划培养和训练劳动能力的活动。从这个角度看,教育的投资和经营可以看作是一个产业的一种投入产出过程。从负担的主体角度看,教育成本可以分为社会成本和个人成本两部分。高等教育的扩展需要增加相关的投入。教育协调发展,在根本上是要保证长期和持续的教育投入,但这必须以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为前提。 (二)经济增长对教育发展具有制约和导向作用。经济发展的水平决定着教育的规模、容、组织形式、教学方式和教育手段,还决定着劳动力的素质和教育培养人才的素质。从根本上说,教育作为培养人的活动,是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最终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经济发展水平既决定着教育投资的需要量,也决定着教育投资的供给量。这必然要求各级各类教育的规模与发展速度与经济建设的规模和发展速度相适应,在数量上相协调。 二、高等教育促进经济的增长与发展 (一)高等教育为经济发展提供着重要的智力资源。美国国民生产总值中的高科技含量已高达80%,日本为75%。在我国一些较为发达的地区如经济特区,科技含量在国民生产总值中可以占到60%左右,但在一些落后的省份,自然型的农业经济和粗放型的工业经济还占很大的比重,高科技含量还不到15%。乐观地估计,全国经济发展中高科技贡献的平均水平大概在30%左右。很明显,我国要在21世纪追赶世界先进水平,除了大力开发人力资源,大力发展科技和教育事业,没有第二条路可走。当今世界知识经济的兴起已经向人类昭示了一个重要信息,即在未来社会的生产中,劳动者的知识与技术水平将取代资本和自然资源而成为最重要的生产要素,建立在知识基础上的高科技将为人类寻找到可持续发展的新资源、新天地。 高科技的发展有赖于高水平人才的创新活动,而高水平创新型人才则需要高等教育的精心培养。大学阶段的教育,类似制造一件产品的成型阶段,培养出来的人将直接进人社会的生产活动过程。个体在基础教育阶段所形成的基础知识、基本能力要在高等教育阶段进一步发展为专门的应用能力,包括发展为实际工作中的创新能力。因此高等教育是培养高水平创新人才的关键一环。高等教育的发展水平直接决定着一个国家高级专门人才的数量和质量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高科技领域的发展水平,从而决定其可待续发展的能力。 (二)高等教育为经济发展提供重要的知识基础和先进的科技成果。对于社会的发展来说,知识、技术、产品是现实的力量。工具、工艺、方法与管理的水平直接决定着生产的效率。高等教育不仅通过培养人才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智力支持,而且它还通过科研活动直接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各种知识、技术和产品等支持,为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提供不可或缺的重要条件。高等学校是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高等教育的发展要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既要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各类人才支持,又要提供知识贡献。由于高等学校具有多学科并存以及注重系统知识传授的特点,所以它在总结、整理人类已有知识成果以及开展基础研究方面往往占有一定的优势,一所高水平的大学往往就是人类知识的一座宝库。另一方面,在现代社会,随着各国政府和社会各界对高等学校社会服务职能的强调,高等学校越来越重视科技成果的开发、转化和推广工作,

教育学的发展历程

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教育学概述 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 教育学的任务是揭示教育规律,深化人们对教育的认识,更新人们的教育观念,并为教育的发展和改革提供依据,为提高教育管理水平和教学水平提供理论支持和指导。 二、教育学的发展历程 (一)教育学的萌芽阶段 1.萌芽阶段的特点 萌芽阶段的教育学还没有从哲学、伦理学、政治学中划分出来形成一门独立的学科, 只表现为零星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点其主要特点可以概括如下。 (1 )人们对教育的认知活动主要停留在经验和习俗的水平。 (2)教育学著作多属论文的形式,缺乏科学的理论分析,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 (3)教育学思维与论述的方式以机械类比、比喻、格言、寓言等为主。

2.中国教育学萌芽阶段的教育思想(1 )儒墨教育思想

(2)《学记》 《学记》不仅是中国古代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篇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论著。《学记》中的教育思想见下表。 3.外国教育学萌芽阶段的教育思想(1 )古希腊教育思想

(2)古罗马教育思想 昆体良的《论演说家的教育》(又称《雄辩术原理》)是西方最早的教育著作,也是世界上第一部研究教学法的书。在这一著作中,昆体良将学习过程概括为“模仿一理论一练习“三阶段。 (二)教育学的创立阶段 1.创立阶段的特点 (1)对象方面:教育问题已经成为一个专门的研究领域。 (2)概念方面:形成了专门的教育概念或概念体系。 (3)方法方面:有了科学的研究方法。 (4)结果方面:出现了系统的教育学著作。 (5 )组织方面:产生了专门的教育研究机构。

2.创立阶段的代表人物、著作及其观点

教育心理学在中国发展简述

教育心理学在中国发展简述 一、教育心理学概念 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学规律的科学,将心理学同教育学相结合,是应用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教育心理学主要研究在教育和教学过程中所产生的的各种心理现象及其变化,从而揭示在教育教学作用下,受教育者的知识掌握、技能学习、智力发展和个性形成的心理变化规律;研究道德品质形成的心理特点,以及教育和心理发展的相互关系等。教育心理学含有教育学的性质任务,研究揭示教育体系中受教育者学习的性质、特点、类型及其各种学习的过程和条件,从而使心理学在教育领域中得以发展,教育心理学也具有心理学的性质任务,通过研究受教育者学习及其规律提高教学效率,优化教育体系,加速人才培养的心理学原则。此外,教育心理学的特殊功能是将心理学研究人性特质的理论与方法转化为教师的智慧,用于学校教学,在学生身心成长上反映出教育的目的与理想。本文结合教育心理学的概念,简要回顾了教育心理学的诞生及其发展,并进一步阐述了教育心理学在中国的发展历程,概述教育心理学未来发展趋向的研究,希望对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有借鉴意义。 二、教育心理学发展 教育心理学的产生发展史就是心理学和教育学相结合并且逐步形成一门独立分支学科的过程。早在1806年,著名学者赫尔巴特在其作品《普通教育学》中企图用心理学的观点阐述教育的一些问题,第一

个明确提出将心理学作为教育学的理论基础。其后,俄国教育学家卡普捷列夫于1877年出版了《教育心理学》一书,此书是最早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教育心理学著作。而对教育心理学做出杰出贡献的是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Edward Lee Thorndike),他在1903年发表著作《教育心理学》,后来扩展为三卷本的《教育心理学》,并于1913-1914年出版。在书中,桑代克创建了一套完整的教育心理学体系,从而正式确立了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地位,也宣告了教育心理学的正式诞生。接下来的一个世纪里,在众多学者的共同努力下,当代教育心理学已经发展成为心理学的一门重要的分支学科,并且逐渐明确了自身的研究对象,规范了研究方法,确立了其独特的研究领域,正在越来越走向科学、系统与独立。 三、教育心理学在中国的发展 我国在教育心理学方面的研究发展很大程度上受到国外教育心理学的影响,自上世纪二十初,西方教育心理学传入中国到现在,中国学者在引进和学习西方社会关于教育心理学研究成果的同时,也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开展一系列的独立研究,教育心理学从传入中国到发展不过百年,却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1.教育心理学在中国的发展历史 关于教育心理学的最早记载是在1922年,中国心理学家廖世承借鉴英国的教育心理学在南京师范大学授课,并于1924年编写《教育心理学》,此书被认为是我国较早的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此后廖世承还陆续出版了多本与教育心理学相关的著作。但是这一时期教育心

师范生教育学基础 第三章 教育与人

第三章教育与人的发展 第一节人的身心发展及其影响因素 一、人的身心发展的内涵及特征 (一)人的身心发展的内涵 1.教育面对的是人的个体,每个个体人都是共同性与个体性的统一。共同性体现在个体性上,包括人的生理和心理两个方面。 2.人的发展,就个体而言,包括身体和心理两个方面。 A.身体的发展指向个体身体素质的发展和生理机能的完善 B.心理的发展指向个体认识、情感、意志、个性方面的发展和完善。 3.教育学视域中的个体发展,是指个体随着年龄的增长,身心各自内部及其整体性结构所发生的不断变化的过程,尤其指学校教育阶段,个体身心成长发育成熟的过程。 (二)人的身心发展的特征 1.顺序性:个体生命发展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过程。顺序性决定了教育必须循序渐进,不可拔苗助长。 2.阶段性:个体在身心发展某个阶段所表现出来的典型的、一般的特征。阶段性要求教育合适不同年龄阶段,不可“凌节而施”。 3.差异性:每个个体因独特而不同,表现出差异性。差异性要求教育必须因材施教,适合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 4.不平衡性:个体身心发展的速度不平衡。教育必须抓住关键期、敏感期,及时而教。 5.互补性:身心发展的机能之间互补,协同发挥作用。 二、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主要因素

人的身心发展是多因素共同影响的结果。 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因素是复杂的、不确定的。但不管有多少因素,这些因素都是相互联系,共同影响人的身心发展。所以,单一因素的决定论是错误的。 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因素大致有三类: 1.个体自身的因素 2.外部的环境因素和实践活动。 3.遗传决定论、环境决定论和教育万能论都是错误的。 (一)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个体因素 1.遗传对个体发展的影响 2.成熟对个体发展的影响 3.后天获得性素质对个体发展的影响 4.自我意识和自觉能动性对个体发展的影响 (二)影响个体发展的外部环境因素 环境有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大环境和小环境之分。 1.环境为人的发展提供了条件和可能性。 2.环境对人的影响方式有自发和自觉,影响的性质有积极和消极。 3.环境对人的影响具有个体差异性,也与个体的发展水平有关。 (三)实践活动对个体发展的影响 实践活动是个体发展的现实力量,是个体发展从可能状态转化为现实状态的决定因素。 1.人通过实践活动得以发展

“教育学”含义起源历史与发展

教育科学 scienceofeducation ━━━━━━━━━━━━━━━━━━━━━━━━ 教育科学的孕育和形成 教育科学的发展和体系 教育哲学 教育心理学 教育社会学 教育未来学 教育史(学科) 教育经济学 学校卫生学 教育管理学 比较教育学 教育统计学 教育工艺学 教学法 当代教育科学的发展趋势 重视基础理论的研究,加强应用问题的研究 运用多种学科的知识,对教育进行综合研究 加强教育情报的研究 广泛进行教育实验研究━━━━━━━━━━━━━━━━━━━━━━━━ 研究教育规律的各门教育学科的总称。教育是个人发展和社会生活延续的手段,它通过培养人为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发展服务。它是同生产力、生产关系、政治制度、社会意识诸形态,以及各项社会实践都有密切关系的一种综合性的社会现象。它还受人的身心发展规律

的制约。因而,在教育科学的孕育、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既出现了研究教育一般规律的教育学,又出现了研究教育领域某一方面规律的各门教育学科。教育科学就是所有这些学科的总称。 教育科学的孕育和形成 古代中国许多思想家和教育家,如孔丘、墨翟、孟轲、荀况,以及董仲舒、王充、韩愈、朱熹、王守仁、颜元、王夫之等,都曾在自己的著述中论述过教育问题;在欧洲,如古希腊的哲学家德谟克里特、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古罗马教育家,M.F.昆体良等,也都有不少有关教育的论述。他们对诸如教育为巩固政治统治服务,教育对培养人的作用,教育的目的,德、智、体、美诸方面的和谐发展,各级学校的教育内容,教与学的原则和方法,以及教师的修养等许多方面,都有较为精辟的论述。需要特别指出的,如中国的《学记》、古罗马昆体良的《演说术原理》都是成书较早的有关教育的论著。但是从总体来看,古代中国、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教育思想,还孕育在哲学或政治、伦理思想之中,分散在各个思想家的著作之内,大都带有经验描述的性质,缺乏必要的论证和完整的体系,因而还没有形成为独立的教育学科。 随着生产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科学文化的繁荣,教育科学中的一门基础学科──教育学,逐步从哲学和其他学科中分化出来,形成为独立的学科。从17世纪初到19世纪中叶,先后有许多教育专著问世。究竟那一本教育专著是教育学形成为独立学科的标志,学者们还有不同的看法。有的把捷克民主教育家J.A.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1632)看作是教育学形成的标志,有的把德国教育家J.F.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1806)看作是教育学形成的标志。夸美纽斯继承了文艺复兴以来的人文主义思想,吸取了16、17世纪自然科学的研究成果和唯物论思想,概括了学校教育的经验,写出《大教学论》。在该书中,他论述了教育在培养人和改良社会中的作用,提出了普及教育和统一学校的问题;他根据婴儿、儿童、少年、青年的年龄特点,规划了学校教育制度和教育内容,主张教给学生以广泛的知识,并提出了

中国师范教育与教师教育的发展历程

第二章中国师范教育的生成与流变 历经一个多世纪的中国师范教育,其发展历程是一波三折的中国教育发展的一个缩影。中国师范教育在初创时期就饱受质疑,同时还受到保守势力的竭力阻挠,但是她还是顶着压力破壳而出,走过百余年的风雨历程,改写了中国师范教育零的历史。任何事物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师范教育也是如此,中国的师范教育从她诞生的那天起就不断的根据具体情况完善着自己,从而适应时代的发展。但是随着中国教育的大发展与受到其自身概念界定的有限性的影响,当今中国师范教育的发展面临着诸多困顿与新的趋势。 第一节初创与定型 谈到师范教育我们大多数人会想到中国的至圣先师孔子,关于教师教育他有相当多的论点,包括对教师的要求、教师的选择等内容。“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学而不厌,诲人不倦”[1]等等孔子的这些教育名言几乎每个人都能脱口而出,同时孔子的这些零散的关于教师教育的思想也影响了中国几千年的师范教育的发展。孔子之后的汉代思想家杨雄在其《法言》中最早的提及了师范教育——“师者,人之模范也”。[2]唐代的韩愈更加明确的论及关于教师的内容,其文章《师说》更是具体而明确的阐明教师的职责等内容,极大的影响了后来中国教育的发展。这说明我国古代先哲早已经开始思考“教师教育”的内容,并且他们的思想影响了后来我[1]《论语》

国现代师范教育这一概念的界定。 我国近代真正意义上的师范教育出现于1896年盛宣怀在上海创办的南洋公学师范院,该校于1897年4月8日开学共招收学生40人,这一创举开启了中国师范教育的一个全新的时代,在此之后出现了众多的师范院校,其中就包括于1898年5月创办的北京大学的前身——京师大学堂,随后京师大学堂于1902年开设师范馆开始了中国高等师范教育的历史。[1]与此同时,我国实业家们也纷纷私人开办师范院校,我国著名爱国实业家张骞在南通创办了我国第一个私立的中等师范学校——通州师范学堂。在同一年清政府颁布了《钦定学堂章程》,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壬寅学制”,清政府颁布的这个章程中正式的确定了师范教育系统,在制度上给予了肯定与确立。但是“壬寅学制”由于诸种原因并没有得到真正的实施,其确立的师范教育系统也就成了泡影。次年清政府颁布《奏定学堂章程》,即葵卯学制,在学制中,师范教育系统得到了确立,并且独立于普通教育之外。不像“壬寅学制”只是没有实施的一纸空文,“癸卯学制”在全国范围内颁布并得到切实的实施。这个时候的师范教育虽然形成了从初级到高级的纵向系统和从政府办学到私人办学的横向系统,但是这时候的师范教育还不能称得上完善而有健全的师范教育系统,因为在招收学生上还没有做到男女平等,这个时候的师范院校还没有招收女子师范生,也没有出现女子师范学校,直到1907年《女子师范学堂章程》得到颁布才从法律上确立了女子师范教育的合法地位,并在次年清政 [1]

20世纪上半叶中国教育学发展的基本历程.

2002年12月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Dec. ,2002第25卷第6期Journal of Shanxi University (Philos ophy &S ocial Science Vol. 25No. 6【教育学研究】 20世纪上半叶中国教育学发展的基本历程 侯怀银 (山西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山西太原030006 关键词:20世纪上半叶; 中国教育学; 发展 摘要:本文对20世纪上半叶中国教育学发展的基本历程进行了具有实证性质的考察和研究。提出20世纪上半叶中国教育学的发展基本上经历了三个阶段:段; 以模仿为主要特征的初建阶段; 以“中国化”年的发展, 教育学的主要学科都已在中国形成, 。, 的形成时间进行了考察。 :1000-5935(2002 06-0001-06 据20世纪上半叶中国社会与时代的发展和中 国教育学自身的发展逻辑, 我们可以把教育学在20世纪上半叶中国的发展大致划分为以下三个阶段:一以引进为主要特征的初现阶段(1901年~1915年 1901~1911年是中国封建社会最后一个王朝———清朝的最后10年, 是西学东渐的一个高潮, 也是中国主要从日本引进教育学的阶段。从1901年到“五四”运动前(约到1915年左右 , 教育学在中国的发展典型地呈现出引进性。 作为学科, 教育学对中国来讲是外来的, 而不是内发的。外来学科在一个国家的传播, 不仅仅取决于这一学科本身, 同时还要受到特定社会背景和传统文化背景的制约。教育学在中国的引进和传播不可能脱离中国社会发展的广阔的历史背景。它虽然直接表现在学术上, 但究其深层次的原因, 是时代的客观需要。教育学在中国被引进与中国的现代化属

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第一章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 第一节: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一)教育的概念 在我国,“教育”一词最早见于《孟子?尽心上》 广义的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 育和学校教育。 狭义的教育——学校教育: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依据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身心施加影响,将其培养成一定社会所需要的人的活动。(二)教育的属性 教育的本质属性——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教育的社会属性: 1.教育的永恒性与人类社会共始终,是人类社会的永恒范畴。 2.教育的历史性 3.教育的相对独立性 4.教育的长期性 5.教育的生产性 6.教育的民族性 (三)、教育的构成要素 教育者:教师是学校教育的主体,在整个教育过程中起主导作用, 受教育者:教育的对象,在教育活动中居于主体地位 教育媒介:包教育内容、教育方法与组织形式和教育手段等。 (四)教育的功能 1.正向功能与负向功能 正向(积极)功能:促进 负向(消极)功能:阻碍 2.显性功能与隐性功能 按教育功能呈现的形式划分: 显性功能:外显的,主要标志是计划性。 隐性功能:非预期性的,但不绝对。 (五)教育的起源 1.生物起源论:它的提出标志着教育的起源问题开始转向科学解释。 代表人物:【法】利托尔诺、【英】沛西?能。 2.心理起源论观点:认为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无意识的模仿 代表人物:【美】孟禄。 3.劳动起源说

科学的教育起源观点。 观点:劳动起源论者认为教育起源于劳动。 代表人物:恩格斯 (六)教育的历史发展: 学校产生的条件: 1、生产力的发展及社会生产水平的提高,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物质基础; 2、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相分离,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专门从事教的活动的知识分子; 3、文字的创造与知识的积累,为学校教育活动的开展提供了有效的教育手段和充分的教育内容; 4、国家机器的产生需要专门的机构来培养管理和知识分子来为统治阶级服务。 一、古代教育 1.奴隶社会的教育 (1)我国奴隶社会的教育 第一、出现了学校 夏:我国是历史上最早出现学校教育的国家。 第二、教育具有阶级性:“学在官府,政教合一”是阶级性的集中体现。 第三、教育目的是培养国家的未来统治者; 第四、教育内容主要是“六艺”教育 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学科课程的雏形(以礼乐为中心) (2)欧洲: 斯巴达教育:重视军人和武士的培养。 雅典教育:雅典教育重视培养多方面发展的人才。教育内容包括政治、哲学、文学、艺术、体操等。 2.封建社会的教育 (1)中国 第一、教育不仅具有阶级性,还具有等级性。如唐朝的“二馆六学”; 第二、教育内容以道德文章和宗教经典为主。 主要内容为“四书”“五经”。 宋代以后,程朱理学成为国学,儒家经典被缩减为《四书》、《五经》,特别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四书 2.封建社会的教育 (2)欧洲 在欧洲封建社会,出现两种教育体系——教会教育和骑士教育。 教会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教士和僧侣,又称僧侣教育。教育内容是“七艺”:包括“三科”(文法、

教育学课后章节答案

教育学课后章节答案(完整版) 第一章 简答题 简述教育学产生和发展的基本过程。P16 答:一、教育学的萌芽:近代之前,人们对教育的认识主要停留在经验习俗水平,没有形成系统的理性认识,成为教育之“学”。这种对教育现象和问题的前科学认识,不仅存在于人类教育认识的前期,而且存在于当前和今后人类对教育的认识之中 二、教育的创立:夸美纽斯《大教学论》,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 三、教学学的发展 (一)实验教育学:梅伊曼《实验教育学纲要》、拉伊《实验教育学》 (二)文化教育学:狄尔泰《关于普通妥当的教育学的可能》、斯普朗格《教育与文化》、利特《职业陶冶,、专业教育、人的陶冶》 (三)实用主义教育学: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克伯屈《设计教学法》 (四)马克思主义教育学:代表人物:加里宁、凯洛夫、扬贤江 (五)批评教育学:鲍尔斯、阿普尔、布迪尔 四、当代教育学的状况 1.教育学研究的问题领域急剧扩大 2.教育学研究基础和研究模式呈现多样化 3.教育学发生细密的分化,形成了初步的教育学科体系 五、论述题 1、结合实际的教育教学谈谈教育学的价值表现在哪里。p24-28 师范生为什么要学习和研究教育学,你打算怎样学好教育学? 答:教育学的价值表现在以下三点: 一、反思日常教学经验 二、科学解释教育问题 超越日常习俗认识;掌握教育术语;运用教育理论。 三、沟通教育理论与实践 教育学本身就是一门实践教育学本身就是一门实践科学,对教育进行科学认识,既是教育实践所提出的客观要求,又最终需要回到教育实践。教育实践不单纯强调“做”的成分,还包含一种理性的思考。 师范生将来从事的是师范这个职业,在职场上,我们会遇到多种无法用日常习俗分析和解决的教育问题,这时需要寻求教育理论的帮助,所以师范生须学习和研究教育学。 为学好教育学,我将从课堂及书本中了解教育学的科学本质,并将教育学实践化,从实践中对教育学进行深一步的了解。若产生疑惑,自己先查阅各种资料,当实在无法解答时,则须及时寻求老师或同学的帮助,同时及时进行总结,以此达到学习和巩固教育学知识的目的。

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活动,它是人类发挥主观能动性的一种表现。它把对人的身心的发展影响作为直接目标。当人类社会不断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人们对教育越来越重视。一门专门研究教育的学科——教育学,应运而生。 所谓教育学,即是研究人类教育象和问题、揭示一般教育规律的一门社会科学。以前的教育学并不是一门独立的学科,但是当教育问题成为一个专门的研究领域后,诸位教育学家用科学的研究方法,使得教育学成为独立学科,并硕果累累。系统的教育学著作问世,并且出现了专门的教育学机构。从此,教育学以一门独立学科的姿态展现在了世人面前。 教育学的独立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发重视教育的水平。培根曾经就说过著名的“知识就是力量”,在教育学独立的进程中,很多人功不可没。夸美纽斯提出了班级教授制,我们沿用至今;赫尔巴特,现代教育学之父,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他是教育学的主流代表人物,提出了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时至今日,我们依然深受其影响。教育学的独立对人类社会的长足发展有着巨大贡献。 《普通教育学》,这本书的问世,正式标志着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 正如其它新兴的学科一样,才独立的教育学也在一开始就展现出了他的蓬勃生机。社会的急切的需求,使得教育学领域也出现了当年百家争鸣的盛况。诸多学派争相提出自己的观点,且不说正确实用与否,这样的一种盛况就预示着教育学,这样一门社会学科,良好的发展前景。在此,提一些著名的教育学学派及其理论观点。 实用教育学,用自然科学实验的方法来研究儿童发展及其与教育的关系。他们的代表人物梅伊曼和拉伊反对强调概念思辨的教育学,提倡把实验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和方法应用于教育学研究。在真正的学校环境和教育实践活动中进行,把实验分为假设、实验、验证三个阶段。用实验、比较、统计的方法来进行探索;由狄尔泰、斯普朗歌等人引领的文化教育学学派认为人类历史是一种文化的历史,教育的过程便是一种历史文化的过程。采用精神科学或是文化科学的方式来研究;在实用教育学中,杜威认为教育即生活,教育是个体生活经验的不断增长。提倡学生在学校生活中学习现实生活中所要求的基本态度、技能和知识。与赫尔巴特的观点相反,主张课程组织以学生的经验为中心,师生关系以儿童为中心;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学观点提出,教育是社会的一种历史现象。教育起源于社会性的生产劳动现代教育就应该着眼于促使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教育应该与劳动生产相一致;当然,也有的学派提出了对教育学的一些担忧。鲍尔斯、金蒂斯等人主张的批判教育学。他们揭示了具体教育生活中的利益关系,教育复制了社会关系。教育中也存在了很多的不公、歧视、对立。在不公平下丧失“意识”,教育与社会对立了。 教育学发展至今,不能不说它得益于诸多的学派的相互批评和借鉴,教育学发展符合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规律,受到它们的制约,同时也是它们发展的一面镜子。不用地方的教育风格和传统促进了教育学多元化,多样性。任何一门科学都有它的包容性,教育学也是。在他的发展历程中,借鉴社会学、心理学、文化人类历史学,所以它既具有自己独有的学科特点,同时兼具了其它学科的优点。 社会在不断发展,社会问题层出不穷,教育也出现很多新的问题。为教育的发展,教育学为了促进教育的发展,提出新的理论和解决方案,我们应该注意些什么呢? 教育学发展的路上,我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便是公平问题。尤其是在中国,这种教育不公平的显现屡见不鲜。教育学就是需要研究此种现象,并且提出理论支持。 在经济文化层面,教育学发展更要有前瞻性。 21世纪现在世界范围内教育学的理论的来源,研究实践的领域依然是把西方自然科学研究成果应用于经济发展为核心的以学校教育为主要手段的发展模式上,这种模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