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第一部分 第四章 第四节 第二课时 课时跟踪训练

第一部分 第四章 第四节 第二课时 课时跟踪训练

第一部分  第四章  第四节  第二课时  课时跟踪训练
第一部分  第四章  第四节  第二课时  课时跟踪训练

[课时跟踪训练]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7小题,每小题3分,共21分)

1.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中,实验开始一段时间后,对观察到的现象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苹果块会干瘪

B.胆矾晶体表面有“白斑”

C.小试管内有晶体析出

D.pH试纸变红

解析:浓硫酸具有吸水性,会吸收试管内的水蒸气,造成水分减少。苹果块、胆矾晶体、饱和硝酸钾溶液均会失水,导致苹果块变干瘪、胆矾晶体表面有“白斑”、小试管内有晶体析出。浓硫酸具有脱水性,会使pH试纸碳化变黑。

答案:D

2.用图所示实验装置(夹持仪器已略去)探究铜丝与过量浓硫酸的反应。下列实验不合理的是()

A.上下移动①中铜丝可控制SO2的量

B.②中选用品红溶液验证SO2的生成

C.③中选用NaOH溶液吸收多余的SO2

D.为确认CuSO4生成,向①中加水,观察颜色

解析:上下移动铜丝可以控制铜与浓硫酸的接触与分离,从而可以控制反应生成SO2的量,A项正确;SO2可使品红溶液褪色,B项正确;SO2有毒,能与NaOH溶液反应,C项正确;铜与浓硫酸反应后①中溶液显蓝色即可证明有CuSO4生成,无需向其中加水,D项错误。

答案:D

3.相同质量的铜片分别投入到足量的下列四种酸中(必要时可加热),充分反应后在相同条件下得到的气体体积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①浓硫酸②浓硝酸③稀硫酸④稀硝酸

A.②④①③B.②①④③

C.①②④③D.③④①②

解析:1 mol Cu与浓硫酸反应可生成1 mol SO2,1 mol Cu与浓硝酸反应可生成

2 mol NO2,1 mol Cu与稀硝酸反应可生成2/

3 mol NO,Cu与稀硫酸不反应。

答案:B

4.如图是制取、净化并测量生成气体体积的装置示意图。

利用上述装置进行下表所列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解析:

应;Cu与稀硝酸反应生成的NO气体可被装置中的空气氧化。

答案:A

5.将碳与浓硫酸共热产生的气体X、铜与浓硝酸反应产生的气体Y同时通入盛有足量的氯化钡溶液的洗气瓶中,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洗气瓶中产生的沉淀是碳酸钡

B.从Z导管出来的气体中无二氧化碳

C.洗气瓶中产生的沉淀是亚硫酸钡

D.在Z导管口有红棕色气体出现

解析:依题意,X为SO2与CO2的混合气体,Y为NO2,同时通入BaCl2溶液后,发生反应3NO2+H2O===2HNO3+NO,所以HNO3会将SO2氧化为H2SO4,H2SO4与BaCl2反应生成BaSO4白色沉淀,出来的气体为CO2和NO,由于NO易被空气中的O2氧化,因而导管口会有红棕色气体出现。

答案:D

6.在某100 mL 混合液中,HNO 3和H 2SO 4的物质的量浓度分别是0.4 mol/L 、0.1 mol/L 。向该混合液中加入1.92 g 铜粉,加热,待充分反应后(假设反应前后溶液体积不变),所得溶液中的Cu 2+

的物质的量浓度(mol/L)是( ) A .0.15

B .0.225

C .0.35

D .0.45

解析:该混合溶液中含HNO 3为0.04 mol ,含H 2SO 4为0.01 mol ,即含NO -3 0.04 mol ,

H + 0.06 mol ;1.92 g 铜粉的物质的量0.03 mol ,由离子方程式3Cu +2NO -3+8H +

===3Cu 2++2NO ↑+4H 2O 可知H +不足量,Cu 过量,则生成Cu 2+的物质的量 0.06 mol ×38=0.022 5 mol ,故c (Cu 2+)=0.022 5 mol 0.1 L

=0.225 mol/L ,B 项正确。 答案:B

7.14 g 铜、银合金与一定量某浓度的硝酸溶液完全反应,将放出的气体与1.12 L(标准状况下)氧气混合通入水中,恰好全部被水吸收,则合金中铜的质量是( )

A .9.6 g

B .6.4 g

C .4.8 g

D .3.2 g

解析:Cu 、Ag 合金与HNO 3反应过程如下: Cu Ag ―

―→HNO 3 NO 2NO ――→O 20.05 mol HNO 3 Cu 、Ag 与HNO 3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Cu 、Ag 失电子,HNO 3得电子,生成NO 2或NO 。由于NO 2、NO 、O 2都被水吸收生成HNO 3,即NO 2、NO 又将电子转移给O 2,所以在整个反应过程中,相当于Cu 、Ag 失的电子给0.05 mol O 2,0.05 mol O 2得电子物质的量=0.05 mol ×4=0.2 mol 。设Cu 为x mol 、Ag 为y mol ,则有

????? 64x +108y =14,2x +y =0.2,解之得?????

x =0.05,y =0.1. 所以铜的质量为m (Cu)=0.05 mol ×64g/mol =3.2g 。答案:D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39分)

8.(6分)黑色固体A 加热至红热投入到无色溶液B 中发生如下转化关系:

(1)由此可以推断(写化学式):A 为______,B 为________,X 为________,C 为________,E 为________。

(2)写出A 与B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根据“D(溶液)+F(单质)―→G(蓝色溶液)+E(无色气体)”可知F 为Cu ,则D 为稀硝酸,E 为NO ,G 为Cu(NO 3)2溶液,继而推出X 气体中有NO 2,则C 气体中有NO 。因与石灰水反应产生白色沉淀,所以C 气体中还有CO 2,则X 由NO 2和CO 2组成,因此A 为炭。B 为浓硝酸。

答案:(1)C HNO 3(浓) NO 2和CO 2 NO 和CO 2 NO

(2)C +4HNO 3(浓)=====△

4NO 2↑+CO 2↑+2H 2O

9.(8分)盐酸、硫酸和硝酸是中学阶段常见的“三大酸”。现就三大酸与金属铜反应的情况,回答下列问题:

(1)稀盐酸不与Cu 反应,若在稀盐酸中加入H 2O 2后,则可使铜顺利溶解。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一定体积的10 mol/L 的浓硫酸中加入过量铜片,加热使之反应,被还原的硫酸为0.9 mol ,则浓硫酸的实际体积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180 mL 。若使剩余的铜片继续溶解,可在其中加入硝酸盐溶液(如KNO 3溶液),则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下图操作及现象推断酸X 为________(填序号)。

a .浓盐酸

b .浓硫酸

c .浓硝酸

解析:(1)根据题意可知,在盐酸存在的条件下,H 2O 2与铜发生氧化还原反应,H 2O 2作氧化剂,铜作还原剂。

(2)只有浓硫酸才能和Cu 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稀硫酸和Cu 不反应,所以被还原的硫酸为0.9 mol 时,浓硫酸的实际体积必须大于根据方程式计算的理论值。

(3)将酸X 加入铁中,铁粉未见溶解;加水后溶解,说明酸是浓硫酸或浓硝酸;向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BaCl 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是浓硫酸。

答案:(1)Cu +H 2O 2+2HCl===2H 2O +CuCl 2

(2)大于

3Cu +2NO -3+8H +===3Cu 2+

+2NO ↑+4H 2O

(3)b

10.(12分)某化学课外兴趣小组为探究铜跟浓硫酸的反应情况,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有关实验:

(1)B 是用来收集实验中产生的气体的装置,但未将导管画全,请把导管补充完整。

(2)实验中他们取6.4 g 铜片和12 mL 18 mol/L 浓硫酸放在圆底烧瓶中加热,直到反应完毕,最后发现烧瓶中还有铜片剩余。该小组学生根据所学的化学知识认为还有一定量的硫酸剩余。

①请写出铜跟浓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为什么有一定量的余酸但未能使铜片完全溶解?你认为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下列药品中能够用来证明反应结束后的烧瓶中的确有余酸的是________(填写字母编号)。

A .铁粉

B .BaCl 2溶液

C .银粉

D .Na 2CO 3溶液

(3)装置C 中试管D 内盛装的是品红溶液,当B 中气体收集满后,有可能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待反应结束后,向C 中烧杯内加入沸水,D 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装置C 有可能造成环境污染。试用最简单的方法加以解决。(实验用品自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Cu 只与浓硫酸在加热时反应,而不与稀硫酸反应。收集SO 2气体用向上排空气法,因此B 装置应为长进短出,证明硫酸有剩余,应证明溶液中含H +

,而不应证明含SO 2-4,因此BaCl 2溶液和Ag 均不可。对C 装置逸出的SO 2,用浸有NaOH 溶液的棉花团塞在试管口是最简单的方法。

答案:(1)

(2)①Cu +2H 2SO 4(浓)=====△CuSO 4+SO 2↑+2H 2O

②随着H2SO4的消耗,浓H2SO4的浓度不断降低,稀H2SO4与Cu不反应③AD

(3)红色褪去恢复红色

(4)用浸有NaOH溶液的棉团塞在试管口

11.(13分)(1)实验室用金属铜和稀硝酸制取NO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NO是有毒气体。某学生为防止污染,用分液漏斗和烧杯装配了一套

简易的、能随开随用、随关随停的NO气体发生装置,如图甲所示。

①实验室若没有铜丝,而只有小铜粒,在使用上述装置进行实验时,

可用丝状材料包裹铜粒以代替铜丝进行实验,这种丝状材料的成分可以是________(填选项编号)。

A.铁B.铝C.铂D.玻璃

②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使反应进行,在分液漏斗中实际看到的气体是红棕色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填化学方程式)。

(3)为证明铜丝与稀硝酸反应生成的确实是NO,某学生另设计了一

套如图乙所示的装置制取NO。反应开始后,可以在U形管右端观

察到无色的NO气体。

①长玻璃管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让反应停止的操作方法及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以下收集NO气体的装置,合理的是________(填选项代号)。

解析:本题考查铜与稀硝酸反应制取NO的实验。(1)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要注意配平。

(2)①这种丝状材料的成分须不能与稀硝酸反应,所以A、B项不行;②红棕色的气体是NO2,原因是生成的NO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3)该实验装置是防止产生的气体与空气接触,长玻璃管的作用是排稀硝酸,防止稀硝酸溢出;关闭活塞,产生的气体使稀硝酸液面下降,从而铜丝与稀硝酸分开,反应停止。(4)不能用排空气法来收集NO,因为NO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只能用排水法,C和D装置符合题意。

答案:(1)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

(2)①CD②2NO+O2===2NO2

(3)①接收被气体压出U形管的液体,防止稀硝酸溢出

②关闭U形管右端导气管上的活塞;反应产生的气体将U形管右端管内的稀硝酸向下压,使铜丝与稀硝酸分开,反应就会停止

(4)CD

课时跟踪检测(二十四) 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

课时跟踪检测(二十四) 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 1.在△ABC 中,a 、b 分别是角A 、B 所对的边,条件“a cos B ”成立的( ) A .充分不必要条件 B .必要不充分条件 C .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2.(2019·惠州模拟)在△ABC 中,a ,b ,c 分别是角A ,B ,C 所对的边.若A =π3,b = 1,△ABC 的面积为 3 2 ,则a 的值为( ) A .1 B .2 C.32 D. 3 3.(2019·“江南十校”联考)在△ABC 中,角A ,B ,C 所对的边分别为a ,b ,c ,已知a =23,c =22,1+tan A tan B =2c b ,则C =( ) A .30° B .45° C .45°或135° D .60° 4.(2019·陕西高考)在△ABC 中 ,角A ,B ,C 所对边的长分别为a ,b ,c ,若a 2+b 2 =2c 2,则cos C 的最小值为( ) A.3 2 B. 22 C.12 D .-1 2 5.(2019·上海高考)在△ABC 中,若sin 2 A +sin 2B

课时跟踪训练十六答案

课时跟踪训练(十六)答案:向量加法运算及其几何意义一、基础知识训练: 1.下列等式错误的是() A.a+0=0+a=a B.u u u r AB+ u u u r BC+ u u u r AC=0 C.u u u r AB+ u u u r BA=0 D. u u u r CA+ u u u r AC= uuu r OA+ u u u r CO+ u u u r AC 解析:选B由向量加法可知u u u r AB+ u u u r BC+ u u u r AC= u u u r AC+ u u u r AC=2 u u u r AC. 2.(u u u r AB+ u u u u r MB)+( u u u r BO+ u u u r BC)+ u u u u r OM等于() A. u u u r BC B. u u u r AB C. u u u r AC D. u u u u r AM 解析:选C原式= u u u r AB+ u u u u r MB+ u u u r BO+ u u u r BC+ u u u u r OM =( u u u r AB+ u u u r BC)+( u u u u r MB+ u u u r BO+ u u u u r OM)= u u u r AC+0= u u u r AC. 3.下列各式不一定成立的是() A.a+b=b+a B.0+a=a C.u u u r AC+ uuu r CB= u u u r AB D.|a+b|=|a|+|b| 解析:选D A成立,为向量加法交换律;B成立,这是规定;C成立,即三角形法则;D不一定成立,只有a,b同向或有一者为零向量时,才有|a+b|=|a|+|b|. 4.在矩形ABCD中,|u u u r AB|=4,| u u u r BC|=2,则向量 u u u r AB+ u u u r AD+ u u u r AC的长度等于() A.25B.45C.12 D.6 解析:选B因为u u u r AB+ u u u r AD= u u u r AC,所以 u u u r AB+ u u u r AD+ u u u r AC的长度为 u u u r AC的模的2倍 5.已知平行四边形ABCD,设u u u r AB+ uuu r CD+ u u u r BC+ u u u r DA=a,且b是一非零向量,则下列结 论:①a∥b;②a+b=a;③a+b=b;④|a+b|<|a|+|b|.其中正确的是() A.①③B.②③C.②④D.①② 解析:选A∵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u u u r AB+ uuu r CD=0, u u u r BC+ u u u r DA=0,∴a为零向 量,∵零向量和任意向量都平行,零向量和任意向量的和等于这个向量本身, 6.uuu r PQ+ u u u u r OM+ uuu r QO+ u u u u r MQ=________. 解析:原式= uuu r PQ+ uuu r QO+ u u u u r OM+ u u u u r MQ= uuu r PQ+ u u u u r QM+ u u u u r MQ= uuu r PQ. 7.已知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1,u u u r AB=a, u u u r AC=c, u u u r BC=b,则|a+b+c|=________. 解析:|a+b+c|=|u u u r AB+ u u u r BC+ u u u r AC|=| u u u r AC+ u u u r AC|=2| u u u r AC|=2 2. 8.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同步训练、课时作业附答案2我多想去看看第二课时

第二课时 一、重点段落品析。 遥远的北京城,有一座雄伟的天安门,广场上的升旗仪式非常..壮观。 1.好朋友拉拉手。 遥远的雄伟的庄严的 升旗仪式北京城天安门 2.用文中加点词语写一句话。 非常:。 二、开动脑筋。 请你说一说:首都北京有哪些有名的建筑? 参考答案: 一、1.遥远的北京城雄伟的天安门庄严的升旗仪式 2.这次同学们表现得非常棒。 二、故宫、天安门广场、鸟巢、水立方、人民大会堂。

写景作文评语 1、笔下的春天丰富而又美丽:红的花,绿的草,青的山,蓝的天…… 2、抓住了“”的特点,十分准确;“”,给人的感觉“”。 3、描绘景物时,写出了自己的体会,表达出了内心的感受。比如, 发现第一棵小草萌芽时的惊喜,看见在自家屋檐下筑巢的燕子时的兴奋,闻到桃花吐蕊的清香时发出的赞叹,听到老师宣布春游活动时的 快乐……这些都是内心的感受。在描写景物的同时,恰如其分地表达出内心的感受乃至联想,都会使习作更生动,更真实,也会令他人感动。 4、把看到的、听到的、闻到的、感受到的一切关于春天的美好的东 西写到习作里去,使习作和春天一样生动而美好! 5、放风筝是孩子们最爱的活动,其中的乐趣不言而喻,通过细致的 描写,把天上风筝争奇斗艳、五彩缤纷的腾飞场面展现出来了。 6、读着你的习作,让我们看到一颗多么可爱多么晶莹无暇的童心呀。 7、抓住春天的草、树、花等不同的特点,按照“”的顺序,刻画出春天生机盎然的景象,反映出自己由衷的喜悦之情。 8、传神地写出了“”快乐游玩的情景,语言生动,描写具体,运用 了形象的比喻写出了“”的美。 9、“”;再加上微风、杨柳、花香,笔下的春天就像一首诗,好美! 10、对“”和“”的描写很有特色,颇带童趣,令人耳目一新,“”这句古诗引用也很恰当,增强了文章的表达效果。 11、春天的“”真美,抓住了“”写,写出了“”的特点,也写

语文浙江专版:课时跟踪检测(二十四)+语言表达的简明、得体+Word版含答案.doc

课时跟踪检测(二十四)语言表达的简明、得体 1.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6分) (一)如今,许多外国人非常 ..①热衷于.②学习中文,有些还要学习使用筷子。他们把筷子 称之.③为东方饮食文化的象征。中国人对于筷子来说 ..④是.⑤再熟悉不过了,但其背后的文 化却未必人人清楚。筷子的历史起码 ..⑥有三千多年,其名称源自于.⑦江南水乡,筷子最早的名称为“箸”,但古代水乡船家忌讳言“住”,希望快快行船,故改“箸”为“筷”,并沿用至今。 (二)筷子有诸多美好寓意。民间吉祥话,说“筷子筷子,快快生子”;筷子送恋人,寓意“”;筷子送朋友,意味着“平等友爱,和睦同心”。使用筷子也有一些禁忌。如“执箸巡城”(满桌巡视,随意翻拣),“”(吮嘬筷子,品咂有声),“泪箸遗珠”(夹菜带汤,沿途淋漓),等等。 (1)文段(一)中有些加点的词语必须删去,请将其序号写在下面的横线上。(2分) 答: (2)在文段(二)中的横线处填写恰当的语句,使上下文内容相关、句式一致。(4分) 答: 答案:(1)①③④⑦(2)成双成对,永不分离品箸留声 2.阅读下面一段话,本着文字简明的原则,完成文后两题。(把序号填在横线处)(4分) 深圳南方公司,①在改革开放形势的推动下,②为了避免对来深圳南方公司应聘的人以是否名牌大学毕业而选择录用的先入为主的弊端,以聚集人才,③今年招聘大学毕业生,不再问毕业学校。他们认为,④任何一个一流企业如果不注重选拔人才注入新鲜血液,⑤如果仅凭是否名牌大学选择人才的话,将很难发展。 (1)应删去的两处语句是(写画线处的序号)。 (2)应简略的一处语句是(写画线处的序号),可简略为。 解析:本段文字主要介绍深圳南方公司用人的新理念,①是介绍时代背景,与选拔人才没有必然关系,应删去;④说的是“任何一个一流企业如果不注重选拔人才”,这与本公司用人的新理念没有关系,所以是多余的。②句冗长难以理解,应予以删减压缩。 答案:(1)①④(2)②为了避免先入为主的弊端 3.为使下面的语段简明顺畅,请指出必须改动和删掉的词语。(只填写应删词语的序号)(4分) 2018~2019年度,我校将扩大招生规模 ①,由原来的22个教学班级 ② 增加到28个。由于 我校教室本已十分 ③严重 ④ 不足,因此亟须新建教室。现在,虽然我们已多方进行 ⑤ 筹措,但经

课时跟踪训练

课时跟踪训练(十) 一、选择题 (2016·南京二模)下图为某河流径流形成过程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 1.下列组合正确的是() A.①径流、②地表调蓄、③蒸发蒸腾、④河网调蓄 B.①蒸发蒸腾、②河网调蓄、③地表调蓄、④径流 C.①河网调蓄、②地表调蓄、③蒸发蒸腾、④径流 D.①蒸发蒸腾、②地表调蓄、③河网调蓄、④径流 [解析]由图可知,蒸发和蒸腾的水汽与冠层截流和土壤调蓄、地下调蓄都有关,因此①为蒸发蒸腾作用;降水经植物冠层截流后,一部分经地表植被影响形成坡面径流,还有一部下渗,并通过土壤调蓄形成壤中流,因此②为地表调蓄,地表、土壤、地下调蓄后的水源汇入河流,最终形成河流径流,故③为河网调蓄,④为径流。 [答案] D 2.近年来图中河流含沙量变小,最可能的原因是() A.修建水库B.植被覆盖率下降 C.降水强度增大D.上游河道采砂 [解析]修建水库会导致部分泥沙在库区淤积,使下游河流含沙量减少,A 项正确;植被覆盖率下降,河流含沙量会增加,因此B项错误;降水强度增大,河流含沙量会增加,C项错误;上游河道采砂会造成流水对河道底部冲刷加剧,河流含沙量应增加,D项错误。 [答案] A

(2016·河北保定一模)开都河是新疆的大河之一,也是一条著名的内陆河,自大山口以下河流两岸是新疆主要的粮、棉、甜菜基地之一。下图为“开都河流域地形图”,读图回答3~5题。 3.开都河水能最丰富的河段在() A.源头B.上游 C.中游D.下游 [解析]图示河流中游段地势落差最大;同时该河为内流河,主要是冰川融水补给,上游源头水量较小,中游河流径流量较大。故水能资源在中游最丰富。 [答案] C 4.开都河上游河水含沙量较中下游小的主要原因有() ①水量较大②水流较平缓③降水较少④植被保存较好 A.①②B.②④ C.②③D.③④ [解析]开都河上游流经海拔较高的山区,人类活动少而植被保存较好,水土流失较少,故地表径流带入的泥沙较少;同时上游河段落差小,一方面侵蚀作用弱,另一方面河流中泥沙易于沉积,则河流含沙量较少。故B正确。 [答案] B 5.开都河下游河水的盐分含量增大,最主要的原因可能是() A.流量减少B.流速变慢 C.植被稀少D.农田灌区退水注入 [解析]盐分增大说明注入的盐分增加或有盐度更高的水注入。下游为灌溉农业区,在干旱区引水灌溉易使农田盐碱化,而两岸灌区农田中的高盐度水最终会注入河流中,从而加大河流水的盐分浓度。注意河流含盐量是指水中的盐分浓度,与流速、流量、植被关系不大。

七年级科学上册-第四章-第4节-物质的比热教案-浙教版

七年级科学 秋季 最新2020-2021学年秋季 七年级科学上册 物质的比热 学情分析 《物质的比热》一课,现安排在七年级第四章第四节。本节内容对于七年级学生而言,相对来说较为困难,其难度主要在两个一方面:一、学生对热量和比热的概念不清晰,当前的学生基础只能通过温度来反映热量传递,学生也容易对温度和热量产生混淆。二、学生在分析能力上尚不能很好地掌握变量控制的方法,而影响物质吸收或放出热量多少的有三个因素,学生很容易将三个变量混淆。在学生当前的知识与能力基础上,可以说学习比热是有一定难度的。 不过此前的学习,也已经为本课的学习打下了一定的基础。如小学时热传递概念的学习,第一章中温度的相关内容学习,都为学生学习热量铺垫了基础。而第三节质量的测量的学习,也为学生掌握控制变量法,理解多个变量对同一物理量影响打下了能力基础。 综合分析,此课的学习应该是学生跳一跳就能够到的范围,需要学生在原有基础上有所提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意适当的引导。 2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热量的概念,知道热量的单位 2、明确影响热量多少的三个因素:物体质量、温度的变化量、物质种类 3、理解比热的概念 过程与方法目标:1、在动手实验过程中,培养科学实验的能力 2、通过实验方案的设计,逐步掌握控制变量法,体会转化法的应用 3、通过实验数据的分析,培养获取信息、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通过对热量单位的了解,培养对科学工作的尊重和热爱 2、通过建立假设、得出结论等过程,树立科学严谨的科学态度 3、在生活实例分析中,体会科学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 3教学策略 在热量概念方面,采用生活实例讨论和演示实验相结合的方式,进一步明确温度变化和热量传递之间的关系。 为了帮助学生在树立比热概念时能明确比热是物质的一种特性,明确比热与物体质量和物体升高的温度无关,将三个影响因素(即物体质量、物体升高的温度、物质种类)结合,放在一个问题下进行讨论。并通过第一个实验方案设计,明确提出控制变量法,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比热大小与质量和升高的温度无关。通过学生实验,让学生对物质种类影响热量多少有一个更深刻的印象,并在实验中体会比较比热大小的方法。 通过实验数据分析实验假设和实验结论,进一步培养进行科学探究的能力,规范学生的表述。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4.1.1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情景导入 情景引入

课时跟踪检测(二十三) 电场能的性质

课时跟踪检测(二十三)电场能的性质 [A级——基础小题练熟练快] 1.(2019·湖北八校联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带电粒子仅在电场力的作用下一定做匀变速运动 B.带电粒子仅在电场力的作用下运动时,动能一定增加 C.电场力做正功,带电粒子的电势一定降低 D.电场力做正功,带电粒子的电势能一定减少 解析:选D只有电场是匀强电场时,带电粒子仅在电场力的作用下做匀变速运动,A 错误;如果电场力做负功,则动能减小,B错误;电场力做正功,电势能一定减小,负电荷从低电势向高电势运动,故C错误,D正确。 2.(2020·山东济南模拟)如图所示,等量异种点电荷P、Q连线中点 处有一电子,在外力F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现让电荷Q沿连线向右 移动一小段距离,此过程中电子一直处于静止状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外力F逐渐减小,电子的电势能逐渐增大 B.外力F逐渐增大,电子的电势能逐渐增大 C.外力F逐渐增大,电子的电势能逐渐减小 D.外力F逐渐减小,电子的电势能逐渐减小 解析:选D由题意可知,外力F向右,则电场力向左,可知P带正电,Q带负电;当电荷Q沿连线向右移动一小段距离时,电子所在的位置场强减小,电势升高,则电子受的电场力减小,外力F逐渐减小,电子的电势能降低,故选项D正确,A、B、C错误。 3.(2019·浙江东阳中学模拟)如图所示,MN是由一个正点电荷Q产生的 电场中的一条电场线,一个带正电的粒子+q飞入电场后,在电场力的作用 下沿一条曲线运动,先后通过a、b两点,不计粒子的重力,则() A.粒子在a点的加速度小于在b点的加速度 B.a点电势φa小于b点电势φb C.粒子在a点的动能E k a小于在b点的动能E k b D.粒子在a点的电势能E p a小于在b点的电势能E p b 解析:选C由题图可知粒子受力应向左方,因粒子带正电,故电场线的方向应向左,故正点电荷Q应在N一侧,故a处的场强大于b处的场强,故粒子在a处的电场力大于b

第四节课时跟踪训练

[课时跟踪训练]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2010·安徽高考)《安徽省应对气候变化方案》提出,安徽省应对气候变化面临巨大挑战,必须加快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下图表示1962~2007年安徽省年平均气温变化。完成1~2题。 1.1962~2007年,安徽省年平均气温变化的总体趋势是() A.降幅超过升幅B.逐年上升 C.升高约2.1℃D.波动上升 2.气候变化对安徽省地理环境的影响有() A.各地的生长期缩短B.低温冻害损失减小 C.极端天气事件增多D.天然湿地面积扩大 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1962~2007年安徽省年平均气温呈波动上升趋势。气温升高,气温、降水变率加大,极端天气事件随之增多。 答案:1.D 2.C 下图是“某城市采暖期耗煤量曲线图”,室内温度保持16℃。读图回答3~4题。 3.若在采暖时期适当增加室内温度,则最不可能发生的是() A.采暖耗煤量增大 B.燃烧排放的二氧化碳减少 C.环境会更加恶化 D.室内外温差会变大 4.为解决采暖期因耗煤而带来的问题,可采取的措施有() A.因地制宜利用地热等清洁能源,使空气洁净 B.大量使用家庭空调制暖,使用方便 C.在煤炭资源丰富的地区集中供热,再送到采暖城市 D.减少煤炭使用量,增加石油消费的比重 解析:第3题,在采暖期增加室内温度,燃烧煤增多,排放的CO2增多。第4题,使用清洁能源可解决采暖期因耗煤而带来的问题。 答案:3.B 4.A 当今全球气候有变暖的趋势,一些科学家预测:“世纪末将没有冬天。”完成5~6题。 5.下列属于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原因的是() A.填海造陆B.砍伐森林 C.污水排放D.退耕还草 6.为应对全球气候变暖,下列符合我国国情的措施是() A.鼓励购买私家车,促进我国汽车产业的发展

《元素周期表》第二课时基础练习

第一节元素周期表 第二课时元素的性质与原子结构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1.下列各性质中不符合图示关系的是() A.还原性 B.与水反应的剧烈程度 C.熔点 D.原子半径 2.借助碱金属和卤族元素的递变性分析下面的推断,其中 正确的是() A.已知Ca是第4周期、第ⅡA族的元素,故Ca(OH)2的碱性比Mg(OH)2的碱性弱 B.已知As是第4周期、第ⅤA族的元素,故AsH3的稳定性比NH3的稳定性强 C.已知Cs的原子半径比Na的原子半径大,故Cs与水反应不如Na与水反应剧烈 D.已知Cl的核电荷数比F的核电荷数大,故Cl的原子半径比F的原子半径大 3.关于卤素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卤素是典型的非金属元素,因此不能与其他非金属元素化合 B.卤素单质越活泼,其熔、沸点就越高 C.卤素单质都能和水剧烈反应 D.卤素单质都能和H2反应,且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随单质氧化性的增强而增强 4.(双选)研究表明26Al可以衰变为26Mg,可以比较这两种元素金属性强弱的方法是() A.比较这两种元素的单质的硬度和熔点 B.在氯化铝和氯化镁的溶液中分别滴加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C.将打磨过的镁带和铝片分别和热水作用,并滴入酚酞溶液 D.将空气中放置已久的这两种元素的单质分别和热水作用 5.下列与有关非金属元素叙述以及推理结果不正确的是() ①非金属性F>Cl,故将F2通入NaCl溶液中,发生反应为F2+2Cl-====Cl2+2F- ②非金属性F>Br,故酸性:HF>HBr ③非金属性S>As,故前者的气态氢化物稳定性更强

④非金属性O>N,故O2与H2化合比N2更容易 A.②③ B.③④ C.①④ D.①② 6.(能力挑战题)碱金属钫(Fr)具有放射性,它是碱金属元素中最重的元素,根据碱金属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预测其性质,其中不正确的是() A.在碱金属元素中它具有最大的原子半径 B.钫在空气中燃烧时,只生成化学式为Fr2O的氧化物 C.它的氢氧化物化学式为FrOH,这是一种极强的碱 D.它能跟水反应生成相应的碱和氢气,由于反应剧烈而发生爆炸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2小题,共20分) 7.(10分)铊的相关信息卡片如图所示: (1)铊的原子序数为81,铊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周期,第族。 (2)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单质的还原性:Tl>Al B.原子半径:Al>Tl C.碱性:Al(OH)3>Tl(OH)3 D.氧化性:Tl3+>Al3+ (3)铊(Tl)是某超导材料的组成元素之一。Tl3+与Ag在酸性介质中发生反应:Tl3++2Ag====Tl++2Ag+。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Tl+最外层有1个电子 B.Tl能形成+3价和+1价的化合物 C.Tl3+的氧化性比Ag+弱 D.Tl+的还原性比Ag强 8.(10分)某同学做同主族元素性质的相似性和递变性实验时,自己设计了一套实验方案,并记录了有关实验现象(见表,表中的“实验方案”与“实验现象”前后不一定是对应关系)。

课时跟踪检测 (二十) 指 数

课时跟踪检测 (二十) 指 数 层级(一) “四基”落实练 1.计算: -x 3=( ) A .x -x B .-x x C .-x -x D .x x 解析:选C 由已知,得-x 3≥0,所以x ≤0,所以-x 3= (-x )·x 2= -x ·x 2= -x ·|x |=-x -x ,选C. 2.设2a =5b =m ,且1a +1 b =2,则m 等于( ) A.10 B .10 C .20 D .100 解析:选A ∵2a =m,5b =m ,∴2=m 1a ,5=m 1b ,∵2×5=m 1a ·m 1b =m 1a +1b ,∴m 2=10,∴m =10.故选A. 3.已知a >0,将 a 2a ·3 a 2 表示成分数指数幂,其结果是( ) A .a 12 B .a 56 C .a 7 6 D .a 3 2 解析:选C a 2 a ·3 a 2 =a 2÷23·a a ?? ???1 2=a 526 -=a 76,故选C. 4.计算(2n +1)2·??? ?122n +14n ·8 -2 (n ∈N *)的结果为( ) A.1 6 4 B .22n + 5 C .2n 2-2n +6 D .????122n - 7 解析:选D 原式=22n +2·2-2n -1(22)n ·(23)-2=21 22n -6=27-2n =????122n -7. 5.(多选)下列式子中,正确的是( ) A .(27a 3) 1 3 ÷0.3a - 1=10a 2

B.2233a b ?? ???-÷1133a b ?? ??? +=a 13 -b 1 3 C.[]()22+32(22-3)2 1 2 =-1 D.4 a 3 a 2a =24 a 11 解析:选ABD 对于 A ,原式=3a ÷0.3a -1= 3a 2 0.3 =10a 2,A 正确;对于B ,原式=1111 3333113 3 a b a b a b ???? ???????-++=a 13-b 13,B 正确;对于C ,原式=[(3+22)2(3-22)2] 12=(3+ 22)(3-22)=1.这里注意3>22,a 12 (a ≥0)是正数,C 错误;对于D ,原式= = a 1124 = 24 a 11,D 正确. 6.使等式 (x -2)(x 2-4)=(x -2)x +2成立的x 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 解析:若要等式成立.需满足x ≥2. 答案:[2,+∞) 7.计算:(0.008 1) 14 --????3×????560×130.2527818? ????? ????? ?? --+1 2 - -10×(0.027) 13 = ________. 解析:原式=103-3×????13+231 2--3=-83. 答案:-8 3 8.若a =2,b >0,则 12 2 12 a b a a b ++(a 12 -b 13 - )(a +a 12 b 13 - +b 23 - )的值为________. 解析:原式=a 3 2 +b -1+12a ?? ???3-13b ?? ??? -3=a 32+b -1+a 32-b -1=2a 32=2×232=4 2. 答案:4 2 9.计算下列各式: (1)(-x 13 y 13 -)(3x 12 - y 23)(-2x 16y 23 );

人教版高中物理全套试题第1部分 第五章 第2节 课时跟踪训练

[课时跟踪训练] (满分50分 时间30分钟) 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每小题至少有一个选项正确) 1.如图1所示,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有一小球a 以初速度v 0运动,同时刻在它的正上方有一小球b 也以v 0的初速度水平抛出,并落于c 点,则( ) A .小球a 先到达c 点 B .小球b 先到达c 点 图1 C .两球同时到达c 点 D .不能确定 解析:小球b 在水平方向的分运动是以速度v 0做匀速直线运动,a 球在光滑水平面上也是以速度v 0做匀速运动,所以两球将同时到达c 点,C 正确。 答案:C 2.斜抛运动与平抛运动相比较,正确的是( ) A .斜抛运动是曲线运动,它的速度方向不断改变,不可能是匀变速运动 B .都是加速度逐渐增大的曲线运动 C .平抛运动是速度一直增大的运动,而斜抛运动是速度一直减小的运动 D .都是任意两段相等时间内的速度变化大小相等的运动 解析:斜抛运动和平抛运动都是只受重力作用,加速度恒为g 的匀变速曲线运动,A 、B 错;斜抛运动的速度是增大还是减小,要看速度与重力的夹角,成锐角,速度增大;成钝角,速度减小。斜下抛运动也是速度增大的运动,C 错;由Δv =g Δt 知D 对。 答案:D 3.以速度v 0水平抛出一球,某时刻其竖直分位移与水平分位移相等,则下列判断中错误的是( ) A .竖直分速度等于水平分速度 B .此时球的速度大小为5v 0 C .运动的时间为2v 0 g D .运动的位移是22v 2 g 解析:设水平速度为v 0,下落的时间为t ,由题意得v 0t =1 2 gt 2,解得t =2v 0g ,竖直分速 度为v y =2v 0,所以A 错,C 正确;速度v =v 2 x +v 2 y =5v 0;位移s =x 2 +y 2 =22v 2 g , 所以B 、D 正确。 答案:A

2014报关员考试复习第四章讲义 第4节1

第四节协调制度归类总规则 规则一 (原文): 类、章及分章的标题,仅为查找方便而设;具有法律效力的归类,应按品目条文和有关类注或章注确定,如品目、类注或章注无其他规定,按以下规则确定。 ★解释规则一: 规则一有三层含义: 1、指出“类、章及分章的标题,仅为查找方便而设” 例如说,第一类,活动物;动物产品,按标题,它应该包括,所有的活动物和动物产品,但第一类中,根据章注,就可以知道,流动马戏团、动物园或其他类似巡回展出用的活动物,不包括在第一类里面。所以说“类、章及分章的标题,仅为查找方便而设”。 2、“具有法律效力的归类应按项目条文和有关类注或章注确定” 在第一章章注中有规定,本章不包括品目95.08的动物,不包括品目30.02的培养微生物及其他产品。那么95.08的动物、30.02的培养微生物,就不能归入本章。所以说,具有法律效力的归类应按项目条文和有关类注或章注确定。 3、“如项目、类注或章注无其他规定,按以下规则确定” 在对商品进行归类的时候,税目条文、及相关的章注、类注是最重要的。如果按税目条文、及相关的章注、类注还无法确定归类的,才能够按规则二、规则三、规则四、五、六来归类。

解决商品归类的具有法律效力的依据,它们的优先顺序为: 品目条文—子目注释—章注—类注—归类总规则 历年考题(单选题) 解决商品归类的具有法律效力的依据包括:归类总则、类注、章注、子目注释。它们的优先顺序是: A、子目注释—章注—类注—归类总则 B、归类总则—类注—章注—子目注释 C、类注—章注—子目注释—归类总则 D、章注—子目注释—类注—归类总则 答案:A 规则二 (原文): (一)品目所列货品,应视为包括该货品的不完整品或未制成品,只要在进口或出口时该项不完整品或未制成品具有完整品或制成品的基本特征;还应视为包括该项货品的完整品或制成品在进口或出口时未组装件或拆散件。 (二)品目中所列材料或物质,应视为包括该种材料或物质与其他材料或物质混合或组成的物品。品目所列某种材料或物质构成的货品,应视为包括全部或部分由该种材料或物质构成的货品。由一种以上材料或物质构成的货品,应按规则三归类。

课时跟踪检测(二十四)化学反应速率解析

课时跟踪检测(二十四)化学反应速率 1.(2014·苏州模拟)下图所示为800 ℃时A、B、C三种气体在密闭 容器中反应时浓度的变化,只从图上分析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A.A是反应物 B.前2 min A的分解速率为0.1 mol·L-1·min-1 C.达平衡后,若升高温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D.反应的方程式为:2A(g)2B(g) +C(g) 2.(2014·怀远联考)下列有关化学反应速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铁片与稀盐酸制取氢气时,加入NaNO3固体或Na2SO4固体都不影响生成氢气的速率 B.等质量的锌片分别与同体积、同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硫酸反应,反应速率不相等C.SO2的催化氧化是一个放热反应,所以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减慢 D.加入反应物,化学平衡常数增大,化学反应速率增大 3.把在空气中久置的铝片5.0 g投入盛有500 mL 0.5 mol·L-1硫酸溶液的 烧杯中,该铝片与硫酸反应产生氢气的速率v与反应时间t可用如图坐标曲 线来表示。 下列推论错误的是() A.0~a段不产生氢气是因为表面的氧化物隔离了铝和硫酸溶液 B.b~c段产生氢气的速率增加较快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温度升高 C.t>c时产生氢气的速率降低主要是因为溶液中c(H+)降低 D.t=c时反应处于平衡状态 4.将4 mol A气体和2 mol B气体在2 L的容器中混合并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2A(g)+B(g)2C(g)。若经2 s后测得C的浓度为0.6 mol·L-1,现有下列几种说法: ①用物质A表示的反应平均速率为0.3 mol·L-1·s-1 ②用物质B表示的反应平均速率为0.6 mol·L-1·s-1 ③2 s时物质A的转化率为70% ④2 s时物质B的浓度为0.7 mol·L-1。 其中正确的是() A.①③B.①④ C.②③D.③④ 5.(2014·福州模拟)在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存在如下反应2SO2(g)+O2(g)催化剂 △ 2SO3(g)ΔH<0,某研究小组研究了其他条件下不变时,改变某一条件对上述反应的影响,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课时跟踪训练1

课时跟踪训练(一) 一、选择题 1.孔子主张社会和谐,墨子主张“兼爱”“非攻”,孟子主张“政在德民”。这些主张产生的共同社会背景是() A.社会动荡,矛盾尖锐 B.“百家争鸣”趋于合流 C.奴隶制度全面崩溃 D.封建制度逐步发展 [解析]本题实际考查的是“百家争鸣”出现的社会背景。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社会发生重大变革,社会动荡,矛盾尖锐。B与史实不符;C、D不是孔子生活的社会背景。 [答案] A 2.有人说:没有当时的“百家争鸣”,中国后来的思想文化就不会五彩缤纷。这句话体现的“百家争鸣”的意义不包括() A.促进了思想学术的活跃和繁荣 B.引发了社会大变革局面的出现 C.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 D.对后来的中国政治和文化影响深远 [解析]本题考查“百家争鸣”的历史意义,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原因是社会大变革,而不是“百家争鸣”引起了社会大变革,即B项是原因而不是意义。

[答案] B 3.孙中山答日本人:“我辈之三民主义首渊源于孟子,更基于程伊川之说。孟子实为我等民主主义之鼻祖。”孙中山这么说主要是因为孟子主张() A.人性本善B.舍生取义 C.民贵君轻D.得道者多助 [解析]三民主义体现了孙中山先生重视民权和对民生的关注,这是从孟子的民贵君轻思想发展而来的。其他选项都不能准确反映民权和民生的思想。故选C。 [答案] C 4.小成语大文化。成语“游刃有余”“舍生取义”“守株待兔”与我国古代的思想流派有关,即() A.道家、墨家、儒家B.墨家、儒家、法家 C.道家、墨家、法家D.道家、儒家、法家 [解析]“游刃有余”语出《庄子·养生主》,与道家思想流派相关,“取义”与儒家思想流派相关,“守株待兔”与法家主张变革的思想相符,故选D。 [答案] D 5.下图漫画体现的是哪位思想家的观点() A.老子B.荀子C.墨子D.韩非子 [解析]老子主张有无、难易、贵贱、祸福都是相互依存,不断转化的,故漫画体现了老子的观点。 [答案] A

第四章 第4节 数系的扩充与复数的引入

第四章 第四节 数系的扩充与复数的引入 1.(2010·广州模拟)若复数1+2i (a ∈R ,i 为虚数单位)是纯虚数,则实数a 的值为 ( ) A .-6 B .13 C.32 D.13 解析:∵ a +3i 1+2i =(a +3i)(1-2i)(1+2i)(1-2i)=6+a +(3-2a )i 5∴6+a =0,即a =-6. 答案:A 2.设a 是实数,且a 1+i +1+i 2 是实数,则a 等于 ( ) A.12 B .1 C.32 D .2 解析:∵a 1+i +1+i 2=a (1-i)2+1+i 2=1+a 2+1-a 2 i ∈R , ∵a ∈R ,∴ 1-a 2=0,解得a =1. 答案:B 3.(2009·江苏高考)若复数z 1=4+29i ,z 2=6+9i ,其中i 是虚数单位,则复数(z 1-z 2)i 的实部为________. 解析:(z 1-z 2)i =(-2+20i)i =-20-2i , 故(z 1-z 2)i 的实部为-20. 答案:-20 4.(2009·全国卷Ⅰ)已知z 1+i =2+i ,则复数z = ( ) A .-1+3i B .1-3i C .3+i D .3-i 解析:由已知得z =(1+i)(2+i)=1+3i ,∴z =1-3i. 答案:B 5.已知m 1+i 1-n i ,其中m 、n 是实数,i 是虚数单位,则m +n i = ( ) A .1+2i B .1-2i C .2+i D .2-i

解析:m 1+i =m (1-i)2=m 2-m 2 i =1-n i , ∴m 2=1,n =m 2 =1. 故m =2,n =1,则m +n i =2+i. 答案:C 6.如果实数b 与纯虚数z 满足关系式(2-i)z =4-b i(其中i 为虚数单位),那么b 等于( ) A .8 B .-8 C .2 D .-2 解析:∵z 为纯虚数,∴可设z =a i(a ≠0), 由(2-i)z =4-b i ,得(2-i)a i =4-b i , ∴2a i +a =4-b i , ∴????? a =4 -b =2a ,即b =-8. 答案:B 7.(2010·连云港模拟)复数2-3i -2+3i = ( ) A .0 B .2 C .-2i D .2i 解析:3+2i 2-3i -3-2i 2+3i =(3+2i)(2+3i)(2-3i)(2+3i)-(3-2i)(2- 3i) (2-3i)(2+3i) =13i 13--13i 13=i +i =2i. 答案:D 8.(2009·浙江高考)设z =1+i(i 是虚数单位),则2 z +z 2= ( ) A .-1-i B .-1+i C .1-i D .1+i 解析:2z +z 2=2 1+i +(1+i)2 =2(1-i) 2+1+i 2+2i =1+i. 答案:D 9.计算:(1)(2+2i)4 (1-3i)5; (2)-23+i 1+23i +(21-i )2010 ;

第2章2.2.1第二课时知能优化训练

1.(2010年高考四川卷)2log 510+log 50.25=( ) A .0 B .1 C .2 D .4 解析:选C.原式=log 5102+log 50.25=log 5(100×0.25)=log 552=2. 2.已知lg2=a ,lg3=b ,则log 36=( ) A.a +b a B.a +b b C.a a +b D.b a +b 解析:选B.log 36=lg6lg3=lg2+lg3lg3=a +b b . 3.化简2lg (lg a 100)2+lg (lg a ) 的结果是( ) A .2 B.12 C .1 D .4 解析:选A.2lg (lg a 100)2+lg (lg a )=2lg (100·lg a )2+lg (lg a ) =2[lg100+lg (lg a )]2+lg (lg a )=2[2+lg (lg a )]2+lg (lg a ) =2. 4.已知2m =5n =10,则1m +1n =________. 解析:因为m =log 210,n =log 510,所以1m +1n =log 102+log 105=lg10=1. 答案:1 1.log 63+log 62等于( ) A .6 B .5 C .1 D .log 65 解析:选C.log 63+log 62=log 66=1. 2.若102x =25,则x 等于( ) A .lg 15 B .lg5 C .2lg5 D .2lg 15 解析:选B.∵102x =25,∴2x =lg25=lg52=2lg5, ∴x =lg5. 3.计算log 89·log 932的结果为( ) A .4 B.53 C.14 D.35 解析:选B.原式=log 932log 98=log 832=log 2325=53 . 4.如果lg2=a ,lg3=b ,则lg12lg15 等于( )

课时跟踪检测(二十四) 对数函数的概念、图象及性质

课时跟踪检测(二十四)对数函数的概念、图象及性质 A级——学考合格性考试达标练 1.(2019·衡水高一月考)函数f(x)=ln(x2-x)的定义域为( ) A.(0,1) B.[0,1] C.(-∞,0)∪(1,+∞)D.(-∞,0]∪[1,+∞) 解析:选C 由x2-x>0,解得x<0或x>1,则定义域为(-∞,0)∪(1,+∞),故选C. 2.对数函数的图象过点M(16,4),则此对数函数的解析式为( ) A.y=log4x B.y=log 4 1 x C.y=log 1 2 x D.y=log2x 解析:选D 设该函数为y=log a x,由于对数函数的图象过点M(16,4),所以4=log a16,得a=2.所以对数函数的解析式为y=log2x,故选D. 3.函数y=log a(x-2)(a>0且a≠1)的图象恒过的定点是( ) A.(1,0) B.(2,0) C.(3,0) D.(4,0) 解析:选C 令x-2=1,得x=3.当x=3时,y=0,故函数的图象恒过定点(3,0).4.函数y=lg(x+1)的图象大致是( ) 解析:选C 由底数大于1可排除A、B,y=lg(x+1)可看作是y=lg x的图象向左平移1个单位.(或令x=0得y=0,而且函数为增函数) 5.若函数y=f(x)是函数y=a x(a>0,且a≠1)的反函数且f(2)=1,则f(x)=( ) 1

2 A .log 2x B .12x C . log 12x D .2x -2 解析:选A 函数y =a x (a >0,且a ≠1)的反函数是f (x )=log a x , 又f (2)=1,即log a 2=1,所以a =2.故f (x )=log 2x . 6.若f (x )=log a x +(a 2-4a -5)是对数函数,则a =________. 解析:由对数函数的定义可知, ?????a 2 -4a -5=0,a >0, a ≠1,解得a =5. 答案:5 7.已知函数f (x )=3log 13 x 的定义域为[3,9],则函数f (x )的值域是________. 解析:∵y =log 13 x 在(0,+∞)上是减函数, ∴当3≤x ≤9时,log 139≤log 13x ≤log 13 3, 即-2≤log 13 x ≤-1, ∴-6≤3log 13 x ≤-3, ∴函数f (x )的值域是[-6,-3]. 答案:[-6,-3] 8.已知m ,n ∈R ,函数f (x )=m +log n x 的图象如图,则m ,n 的取值范围分别是________. ①m >0,0<n <1 ②m <0,0<n <1

高中物理选修3-2-第四章第3节课时跟踪训练

[课时跟踪训练] (时间30分钟,满分6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每小题至少有一个选项正确,把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如图1所示,闭合金属圆环沿垂直于磁场方向放置在有界匀强磁场中, 将它从匀强磁场中匀速拉出,以下各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向左拉出和向右拉出时,环中的感应电流方向相反 B .向左或向右拉出时,环中感应电流方向都是沿顺时针方向的 图1 C .向左或向右拉出时,环中感应电流方向都是沿逆时针方向的 D .环在离开磁场之前,就已经有了感应电流 解析:将金属圆环不管从哪边拉出磁场,穿过闭合圆环的磁通量都要减少,根据楞次定律可知,感应电流的磁场要阻碍原磁通量的减少,感应电流的磁场方向与原磁场方向相同,应用安培定则可以判断出感应电流的方向是顺时针方向的,选项B 正确,A 、C 错误。另外在圆环离开磁场前,穿过圆环的磁通量没有改变,该种情况无感应电流,故D 错误。 答案:B 2.如图2甲所示,长直导线与闭合金属线框位于同一平面内,长直导线中的电流i 随 时间t 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在0~T 2时间内,直导线中电流向上,则在T 2 ~T 时间内,线框中感应电流的方向与所受安培力情况是 ( ) 图2 A .感应电流方向为顺时针,线框受安培力的合力方向向左 B .感应电流方向为逆时针,线框受安培力的合力方向向右 C .感应电流方向为顺时针,线框受安培力的合力方向向右 D .感应电流方向为逆时针,线框受安培力的合力方向向左 解析:在T 2 ~T 时间内,直导线中的电流方向向下增大,穿过线框的磁通量垂直纸面向外增加,由楞次定律知感应电流方向为顺时针,线框所受安培力的合力由左手定则可知向右,所以C 正确。 答案:C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