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平安时代から安土桃山时代へ

平安时代から安土桃山时代へ

平安时代から安土桃山时代へ
平安时代から安土桃山时代へ

平安時代から鎌倉時代へ

794 平安京遷都 桓武天皇が、律令体制の立て直しをはかるために、都を京都に移す。 804 空海、最澄、遣唐使として入唐 弘仁?貞観文化

空海???真言宗 高野山金剛峰寺 新しい仏教

漢文学

最澄???天台宗

比叡山延暦寺 密教

866 藤原良房が摂政となる。 摂政 天皇が幼いとき天皇を補佐して政治を行う 貴族 887 藤原基経が関白となる。 関白 天皇が成長してから補佐する

894 遣唐使を廃止

935

平将門の乱 939

藤原純友の乱 1016

藤原道長が摂政となる。多くの荘園を所有。1051

前九年の役 地方武士の反乱1066

白河上皇が院政を始める。 天皇が引退すると上皇になるが、上皇になった後も政治を行う。 1083

後三年の役 ↓ 1156

保元の乱 天皇方と上皇方の争いに武士が参加 武士 1159

平治の乱 ↓ 1167

平清盛が太政大臣となり、政治の実権を握る。 兵庫の港で宋と貿易 1185

平氏が源氏に滅ぼされる。 ↓

10世紀末から13世紀後半にかけて、福岡県や福井県に来航した宋商人を媒介に展

開した貿易。日本からの輸出品には砂金、真珠、水銀、硫黄、日本刀などが、輸入

品には香料、絹、陶磁器、書籍、薬、筆墨などがあった。

1192 源頼朝が鎌倉に幕府を開く。 武家政権の誕生 → 京都には公家政権

将軍と御家人(家来)は御恩と奉公の主従関係(土地を仲立ちとした主従関係)で結ばれる。 1203 北条時政が執権となり、執権政治が始まる。 → 北条氏が執権を独占 1206 1221 承久の乱(後鳥羽上皇による幕府打倒の反乱)が起こるが、制圧され、チンギス?ハンがモ

以後国政の主導権は幕府に移る。 ンゴルを統一→フビ 1232 御成敗式目の制定 → 武家による最初の本格的成文法。 ライ?ハンが宋を滅 1274 文永の役 ぼし元となり中国 1281 弘安の役 元寇 → 御家人の窮乏 を支配 1333 鎌倉幕府が滅びる。 建武の新政

浄土宗(法然) 浄土真宗(親鸞) 時宗(一遍) 日蓮宗(日蓮)

臨済宗(栄西) 曹洞宗(道元) ↓ ↓

建築や絵画などに大きな影響 寧波 天童寺で学ぶ 宋朝画、喫茶、宋学

東大寺南大門、金剛力士像 公家文化を基盤に 似絵(源頼朝像) 武家文化の成長

室町時代から戦国時代、安土?桃山時代へ

1333建武の新政後醍醐天皇の公家重視の政治→失敗

1336南北朝の動乱が始まる(南朝後醍醐天皇、北朝足利尊氏)

1338足利尊氏が将軍となり、京都に幕府を開く鎌倉期の守護(地方の領主)の権限に

1378足利義満が室町に幕府を移す。特色さらに権限が加わり、守護大名が成長

1392南北朝の合一幕府側の内紛

農業、商工業の発達

各地方での民衆の権利意識の高まり

と実力行使

1401義満は明の建文帝に、「日本准三后道義、書を大明皇帝陛下にたてまつる」国書を送った。

翌年、明は冊封使を遣わしてきて、義満を「日本国王源道義」に任じた。

1404明と勘合貿易が始まる。勘合船(1401-154719回)

主な輸入品銅銭、生糸、絹織物、薬種、書籍

輸出品刀剣、工芸品、銅、硫黄

1428

1467

1485

1488

1543

ポルトガル人が種子島へ渡来

1549キリスト教の伝来(スペイン人ザビエル)

1573室町幕府滅びる

1576織田信長安土城を築く。安土桃山時代

1590豊臣秀吉全国を統一戦国時代の終わり

桃山文化天守閣のある城新興大名や豪商たちによって

障壁画、ふすま絵、屏風絵形成された豪華で雄大な活気の

茶の湯、かぶき踊り、有田焼ある文化。南蛮文化の影響

日本不同时期的文学代表作

日本不同时期的文学代表作 日本文学歴史 時代年代 縄文時代(じょうもんじだい) 弥生時代(やよいじだい) 古墳時代(こふんじだい) 飛鳥時代(あすかじだい) 以上的文学少有记载。 奈良時代(ならじだい) 711古事記(こじき)(太安万侶おおのやすまろ) 713風土記(ふどき)(?) 720日本書紀(にほんしょき)(太安万侶おおのやすまろ、舎人親王とねりしんのう) 751懐風藻(かいふうそう)(?) 759~万葉集(まんようしゅう)(?) 平安時代(へいあんじだい) 901?竹取物語(たけとりものがたり)(?) 904?伊勢物語(いせものがたり)(?) 905古今和歌集(こきんわかしゅう)(紀貫之きのつらゆき) 935?土佐日記(とさものがたり)(紀貫之きのつらゆき) 951?大和物語(やまとものがたり)(?) 975宇津保物語(うつぼものがたり)(?) 975蜻蛉日記(かげろうにっき)(藤原道綱母ふじわらのみちつなのはは)996?落窪物語(おちくぼものがたり)(?) 1001?枕草子(まくらのそうし)(清少納言せいしょうなごん) 1010?源氏物語(げんじものがたり)(紫式部むらさきしきぶ) 1013?和漢朗詠集(わかんろうえいしゅう)(藤原公任ふじわらのきんとう)1060?更級日記(さらしなにっき)(菅原孝標女ふじわらのたかすえのむすめ)1080?大鏡(おおかがみ)(?) 1120?今昔物語(こんじゃくものがたり)(?) 1169梁塵秘抄(りょうじんひしょう)(後白河法王ごしらかわほうほう)1187?千載和歌集(せんざいわかしゅう)(藤原俊成ふじわらのしゅんぜい)1190?山家集(さんかしゅう)(西行さいぎょう) 鎌倉時代(かまくらじだい) 1205?新古今和歌集(しんこきんわかしゅう)(藤原定家ふじわらのさだいえ)1212方丈記(ほうじょうき)(鴨長明かものちょうめい) 1213金槐和歌集(きんかいわかしゅう)(源実朝みなもとのさねとも)

早期和平安时代的文学-WebJapan

成了用来表示日语发音的“假名(kana)”。这一表音系统基本采用完全简化的汉字来表示日语的发音,它的形成对于促进区别中国文学的日本本国文学意识的深化起到了极大的作用。其诗歌汇编(私家集(shikashu))及汲取之精华的《古今和歌集》(Kokin wakashu)(905年,古代至近代的诗歌汇编)于10 世纪早期编撰完成,它是21本日本诗歌钦定选集中的第一部。 假名(kana) 的出现促进了用本土语言创作的散文文学的发展。其早期的代表性作品包括配有插图的诗集《伊势物语》(Ise monogatari)(10世纪早期)和日记体文学《土佐日记》(Tosa nikki)(935年)。 10世纪后期,藤原氏凭借嫁入宫中成为天 皇妻妾的女儿们摄政掌权,并凌驾于天皇之上。由此在后宫的嫔妃中形成了文学圈子。正是这些女子创作了11世纪伟大的散文,如紫式部创 作的长篇小说《源氏物语》(Genji monogatari)(11世纪早期)和清少纳言的散文集《枕草子》(Makura no soshi) (996 日本的文学作品是东方传统文化宝库中的一朵奇葩。日本文学自8世纪初创之日起,便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19世纪中叶之前,这种影响主要来源于中国文化;而在这之后,现代西方文化的影响开始占主导地位。 从公元600年起,日本先后向中国的隋朝 (581年— 618年)和唐朝(618年—907年) 派遣使节(日语分别为kenzuishi (遣隋使)和kentoshi (遣唐使)), 这成为日本将中国的文化、科技和行政管理方法全面引入日本的主要方式。《古事记》(Kojiki)(记录古代事件的史书,成书于712年)和《日本书纪》(Nihon shoki)(日本的编年史,成书于720 年)是在朝廷的授意和支持下编写的,其目的在于证明国家政治制度的合法性。前者采用中日混合文字写成,后者使用的则是古汉语。 然而,在这些集神话、宗谱、民间英雄传说和历史记载为一体的合集中,有很多歌谣其中大部分韵律不规则,使用的是代表日本文字或音节的汉字使人们可以深入了解文字出现之前日本诗歌的特征。 日本第一部重要的诗集《万叶集》(Man ’yoshu)(8世纪晚期)也是用汉字写成的。其中收录的诗歌主要是31音节和歌(waka),大多创作于7世纪中期到8世纪中期之间。 诗集中的早期诗歌以直接抒发强烈感情为特征;而 后期的诗歌则开始注重修辞和细腻的表现手法,这种风格对后来的宫廷诗歌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9世纪中叶取得的一个革命性的成果是形 悠久丰富的历史和让人激动人心的现状 早期和平安时代的文学 Web Japan https://www.wendangku.net/doc/7c4540348.html,/ 万叶集歌碑 文学

日本平安时代才女清少纳言简介

日本平安时代才女清少纳言简介 清少纳言是平安时代著名的歌人、作家,中古三十六歌仙之一,与紫式部、和泉式部并称为平安时代的三大才女,曾任一条天皇皇后藤原定子身边的女官。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日本平安时代才女清少纳言简介,希望大家喜欢! 清少纳言是日本的一名文学作者,《枕草子》是她的一篇在宫廷中时完成的随笔,也正是因为这部作品让她名声远播,成为了当代人尽皆知的女作者。尽管她的作品并不是很多,可是这篇随笔还是为之后的散文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文学基础。 清少纳言,清是她的姓氏,她的原来的姓氏清原,而后面的少纳言三个字则是她在宫廷的时候所担任的官职,但是也有另一种说法,说这少纳言三个字是他家中曾有人担任过这个官职。她是非常著名的一位歌人,同时也算是一位作家,更是当代十分有名气的一代才女。因为家里几乎每代都出现文臣,所以受家庭的熏陶和影响,她也对这方面比较感兴趣,而且还能够熟读汉文书写的书籍。虽然清少纳言是贵族出身,可是在皇后的身边依旧是一名女官。 另外清少纳言简介中还介绍到她的血统和皇族之间还有联系,据说算起来他也是天皇的世孙,清少纳言的祖父曾经也是著名的歌人,也属于三十六歌仙之一,在当时也是非常出色的人物,曾经创造出来的作品有许多还选入了歌集之中。就连清少纳言的父亲曾经也做过著

名的歌人,如此看来清少纳言的家庭世代爱好文学,或许正是因为这样的关系才让她从小受到了许多这方面的影响,令她长大之后也成为了文学方面十分出色的人才。 清少纳言的轶事清少纳言是日本非常有名气的才女,因为从小受到家庭的影响所以在很小的时候她就显露出杰出的才能,并且能够熟读汉文书写而成的书籍,后来在进入宫廷之后又在皇后身边担任女官的职位,在此期间还写出了她最为著名的代笔作品。这样著名的人身上还发生了很多故事,而才能出众的人所拥有的故事都是那样的不同,清少纳言的轶事中都有着浓郁的文学气息。 清少纳言的轶事中有个故事是发生在她在宫外时期的,当时清少纳言居住的环境并不是很好,那时候她的年纪也有些大了,所以并不在意这些东西,屋子看上去很是简陋,但是她却是十分怡然自得的。然而别人心中却并不是这样想,一个正值青春的少年看见清少纳言住在这样简陋贫瘠的地方觉得十分的可惜,言语之中也表现出了怜悯和淡淡的嘲笑。这些被清少纳言看在眼里,于是她便推门而出说到“不闻有买骏马骨者乎?”那少年清了这样的话便觉得十分的惭愧于是马上离开了。 其实清少纳言轶事中的这句话大概意思是有人会在买骏马的时候买老的马吗?她说这句话的意思不过是比喻自己的处境罢了,清少纳言那时候年纪大了,觉得并没有人会在乎她此时的境遇,那年轻人想到自己的想法觉得惭愧至极,于是才会羞愧的跑了。这则清少纳言的轶事也让人们看到了清少纳言深厚的文学功底,还有她身上那种超

日本古代服饰五

日本古代服饰五 日本古代服饰(五) 2011年10月01日 裁缝 公元五世纪百济(今朝鲜)派遣缝衣女来到日本。这是日本最初引进的裁缝技术。实际上日本的裁缝在很大程度上受中国的影响。 昔日,裁缝曾是日本妇女必须掌握恶毒一种技能。随着棉布的普及,裁缝技术显地尤为重要。姑娘们纷纷去村内上流妇人家中学习裁缝。当时的静冈县以出现裁缝塾。女子学校首先教学生裁缝。学子大学的的家政课也把裁缝教学摆在十分重要的位置。但是,近年来日本国内的服装加工业发展十分迅速。无论是西服还是和服购买十分方便。在这种形势下,裁缝技术的社会地位有所下降。 可制日本人穿的单衣的面料很多。麻、丝、绸、棉、毛织物等等。日本人穿单衣一般在每年的6月至9月即夏季。最近由羊毛织品制作的单衣也成为日本人夏季穿用的衣物。单衣缝制起来比较容易,而且容易洗涤,所以它在日本人民的日常生活中仍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夹衣是一种带里子的服装。日本奈良、平安时代上流社会的人们穿用的铂、洼就属于夹衣一类。当时一般的日本人是不能穿这种夹衣的。因夹衣带里子,所以穿起来比较暖活。同时表面、里子可选用不同颜色的面料,看上去十分漂亮,例如表白里赤等。女子夹衣的缝制比较讲究。日本江户末期至明治初期,社会上流行将袖子、底襟的里子翻缝在外面,做镶边女式和服夹衣。由

于当时缝纫技术并不发达,这种和式夹衣做工比较粗糙。两层棉布层在一起,缝针处有许多大疙瘩。作为武士的正式服装,每年旧历4月1日-5月4日,9月1日至8日,武士们都要穿夹衣窄袖边服。 日本平安时期,社会上已经出现棉式和服。当然面料是丝绸的。丰臣秀吉侵略朝鲜以后,日本开始从国外进口棉花。日本江户末期,日本庶民也可以穿棉衣和服了。 按照日本人的风俗习惯,新布买来不能马上裁剪。特别是逢演日、申日、葬日绝不能裁衣服。酉日是裁剪佳日。缝制和服背缝处时,按原则是不能换线的。此外,男人、女人、儿童的针数及缝制方法都有所区别。 自古以来,日本人使用捣砧的方法使织出的布更有光泽。传说这种方法是由朝鲜传入日本的。日本平安时代贵妇人穿的服装里面一定要套一件“打衣”。顾名思义,它便是用砧捣过的布缝制的。日本九州、四国地区称捣布为“平布”。几乎所有的人家都有捣砧台。自家织染的布,洗辍时必须用砧捣,以去除布上的粘糊类物质。 古时候日本人使用的缝衣针多由骨或竹制成。日本江户时代,在长崎从外国人那里学到制针法的日本人,在广岛生产出“广岛针”。明治末期,日本引进德国的制针机械,使针投入大型机械化生产。 世界上有不少民族对针充满敬畏之感。日本人也认为小小的针充满无穷的神秘感。民间流传着不少关于针的传说。按照日本人的风俗习惯,用过的旧针、断针不能随便乱扔。这些针必须在每年的“针供养”之日才能处理。每年的2月和12月的8日为“针供养”之日。这时要举行特定的医师。针供养当天任何人不能做针线活。有的地区甚至要停食一天。 现在的日本姑娘结婚时,娘家就连毛衣都要买到。这就是说,直至今天日本姑娘出嫁后的服装一直由娘家负责。战前,新媳妇到娘家后的最初几年

日本奈良时代与平安时代的茶文化

日本奈良时代与平安时代的茶文化 【摘要】日本茶道作为日本传统文化的代表,至今已有约五百年的历史,在其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中,已形成了表千家,里千家等众多门派,如今,对茶道的研究可谓硕果累累。追本溯源,日本奈良、平安时期从中国引进的茶文化是日本茶道的源头,是日本茶道创立的根基和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拟通过本文论述,更加明确这一时期茶文化在整个茶道史上所起的承上启下作用。 【关键词】奈良时代;平安时代;茶文化 1.早期茶文化的主要传播者——佛教僧侣 日本早期茶文化的主要传播者为僧侣。如高僧最澄(公元767-822年)于804年入唐后即在浙江天台山的国清寺、高明寺等寺院求学天台宗,还曾到越州(绍兴)的龙兴寺,上虞的峰山道场求学密宗。回日后,在比叡山创立了“台密合一”的日本天台宗,成为日本天台宗的祖师。天台山之茶始自远古,名传千里。至今,天台山华顶寺归玄洞前有“葛玄茶圃”,几株“茶祖”依然生机勃发。在这海拔千米之上,翠柏耸立之中,茶园清风甘香,绿泉蒸雾,仙山灵气,令人忘归。据载最澄于公元805年将天台山的茶籽带回日本,种于日吉社的旁边,后称“日本最古的茶园”。至今在日本京都比叡山的东麓还立有《日吉茶园之碑》,周围是一些灌木状茶树。同时他还在比叡山修建延历寺,创建日本天台宗。至今,每逢6月4日最澄忌日,延历寺都要举行献茶仪式,采山上新茶祭祀最澄,纪念其引进茶种。 2.茶文化引进初期的特点——王公贵族的高雅文化 奈良、平安时期,日本接受、引进中国的茶文化,并开始了本国茶文化的发展。饮茶首先在宫廷贵族、僧侣和上层社会中传播并流行,饮茶方法上则仿效唐代的煎茶法,同时也开始种茶制茶。《日本后纪》中记载:“自永忠献茶后,嵯峨天皇令人在畿内、近江、丹波、播磨各国种植茶树,每年都要上贡”①。《拾芥抄》进一步说明:“当时的首都,一条、正亲町、猪熊和大宫的万一町也设有官营茶园,种植茶树以供宫廷之用”②。这时饮茶风气只是在上层社会和佛徒之间传播,没有普及到一般人民。日本虽然9世纪初形成“弘仁茶风”,但之后一度衰弱。 3.茶文化在奈良、平安时代一度低弥 饮茶的风气和茶籽唐代虽已从中国传入,可是在以后相当长的时间里,日本史籍、文献中却见不到有关茶事的记载。其原因是: 首先,从中国方面来看,国力衰退,动乱不断,那时统治阶级、贵族官僚加强对土地的掠夺,广大农民纷纷破产,加上苛捐杂税,迫使农民纷纷起义。公元874年,以王仙芝为首的农民起义爆发后,唐朝统治者更加狼狈不堪。公元880年,起义军进入大唐帝国的首都长安,在长安组织了以黄巢为首的农民起义军政府,虽然后来起义军被镇压,但大唐帝国从此一蹶不振,接近灭亡。唐朝动乱,

日本平安时代物语文学与海陆丝绸之路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7c4540348.html, 日本平安时代物语文学与海陆丝绸之路 作者:周菲菲 来源:《东疆学刊》2016年第01期 [摘要]《宇津保物语》是日本平安时代的王朝物语文学,也是最早的长篇物语体小说。其内容主要描绘了贵族俊荫一门对大陆乐器的学习与传播。作品中,对丝绸之路、西域风物的描写占了相当篇幅,尤其是围绕琴元素的大量叙述涉及西域元素、儒释道典籍与意象,而关于南风与波斯风的描写更是体现了作者对于海陆丝绸之路文化的认知与向往。在作品中,琴这一元素象征着日本对来自西域、唐土的丝绸之路文化的接受。而其中浓厚的唐土崇拜色彩体现了该作品的文化价值观,即唐土文化正统性。这也正是平安时代物语文学接受丝绸之路文化的特点。 [关键词]《宇津保物语》;物语文学;海陆丝绸之路;琴;日本平安时代 《宇津保物语》是日本最早的长篇物语体小说,大约成书于平安时代中期的天禄(公元970-973)至长德(995-998)年间。其形式与风格都对日本后世的物语文学有相当影响。诞生于平安时代中晚期的《枕草子》和《源氏物语》都曾引用该物语中出现的和歌与故事情节。相对于使用汉文写作的日本汉文学,王朝物语一般被视为立足于日本固有文化、在王公贵族情趣中产生的文学。然而,王朝物语文学中其实也充斥着日本平安时代的贵族对以中国为首的大陆文化无尽的向往。尤其在早期的《竹取物语》、《宇津保物语》里,对丝绸之路、西域风物的描写占了相当篇幅,洋溢着对漂洋过海探索丝绸之路的想象。《宇津保物语》主要描绘了贵族俊荫一门对大陆乐器——琴的学习与传播。在第一卷《俊荫》中,俊荫作为遣唐使被派遣到中国时遭遇海难,漂流到了波斯,从此奇遇天马、乐人、天女、仙人乃至佛祖。其后携宝琴回到日本,乃至一族繁盛。 《宇津保物语》主人公俊荫所走的正是丝绸之路音乐东传的路径。隋唐时期,中国文化发达,不只向西域传播了中华民族文化,也吸收了西域各民族文化,并吸引了日本优秀学人渡海而来。这些学人从中国间接吸收到西域的文化艺术,并将其带回日本,使其大放光彩。日本遣隋使、遣唐使中常有乐师、画师随行,其使臣中亦不乏音乐名家。日本仁明朝(834-850年)使臣藤原贞敏原是琵琶名手,来长安后,更虚心向中国刘二郎学习,研究琵琶技艺,再求进步;由此唐代乐器也随日本归国使众,流传东瀛。 《宇津保物语》中所出现的文物众多,其宗教色彩强烈,世界观博大深奥。在日本,河野多麻以初卷《俊荫》为例,分析了其中的佛教信仰元素。近年来,有些学者对其中出现的树下弹琴图、中国传来的宝物即日语所谓“唐物”等大陆元素进行了研究。台湾辅仁大学赖振南在分析《宇津保物语》中的琴与阿修罗之关联的基础上,指出作者是借用了遣唐使这一文化触媒,在将中国文化纳入视野的前提下,通过对琴的尊崇与赞美,艺术性地叙述了中国以外的亚洲世界。而井上正、吴毓华则从中国古典文学的角度分析了其与君子文化的关联。还有西本香子、室城秀之从“俊荫女”这一人物出发,分析了琴与日本传统文化中巫女所扮演的角色之间的关

中日历史朝代对照表

中日历史朝代对照表

绳文时代约前10000年~约前300年 日本最原始的时代。人们住洞穴、逐渐发展成部落,过着采集、捕鱼、狩猎生活。绳文是指出土的当时的绳文陶器,是那个时期的标志。 弥生时代前3世纪~3世纪 标志是弥生陶器的出现。受到中国文化影响,开始种植水稻,使用各种金属器,例如铜剑、铜矛等。当时日本总称为“倭”,分为许多小国。汉光武帝中元二年(公元57年),“奴”国王曾遣使通汉,接受了后汉光武帝所赠与的刻有“汉委奴国王”五字的金印,这枚金印于1784年在福冈县被发现。三国时期(3世纪),“邪马台国”的女王送使者到魏,魏的使者也来到了邪马台国。关于邪马台国的所在地,学术界长期争论,至今未有定论。 古坟时代3世纪后期~7世纪 初4世纪中期,大和政权统一了割据的小国。随着国家的统一,以前方后圆坟为代表的古坟扩大到全国各地,因此被称为“古坟时代”。这个时期,大量中国的知识、技术传入日本。5世纪,来自朝鲜半岛的外来人带来了铁器生产、制陶等技术,并开始使用中国汉字。6世纪,日本正式接受儒教,佛教也传入日本。圣德太子仿效中国,致力于政治革新,着手建立一个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国家。 飞鸟时代6世纪末~710年 以奈良南部的飞鸟地区为中心的时代,与古坟时代有重叠的部分。645年,孝德天皇政权颁布《改新诏书》,被称为“大化改新”。大化改新之后,日本建立起封建土地所有制,开始进入封建社会。从这个时期开始,日本派遣了很多学生和僧人到中国学习政治、法律、文化及佛学知识。702年,日本向中国唐朝政府告知国号为“日本”、君主为“天皇”。 奈良时代710年~794年 710年,日本定都平城京(现奈良)。平城京是日本仿造中国唐朝都城长安建造的。这一时期,日本继续派出遣唐使,其中留学生阿倍仲麻吕(中文名晁衡)成绩优异,留在唐朝任职,并与李白等文人建立了深厚的友情。同一时代,中国的著名高僧鉴真和尚六渡日本失败,第七次终于成功。鉴真把丰富的中国文化传到了日本,受到日本人民的欢迎和尊敬。奈良的唐招提寺里,至今还供奉着鉴真的塑像。另外,这个时代还诞生了日本历史上几部著名的书籍,如《万叶集》、《古事记》、《日本书记》、《怀风藻》。 平安时代794年~1192年 794年日本迁都平安京(现京都)。894年派出最后一批遣唐使后,不再大量摄取中国文化。这个时期主要是藤原家族执掌政权,武士进入了中央政界。此期间,日本创造了平假名和片假名,并诞生了一批反映贵族文化的文艺作品,如《古今和歌集》、《源氏物语》、《枕草子》等。 镰仓时代1192年~1333年 12世纪末,源赖朝受封征夷大将军,并在镰仓建立了第一个幕府政权。在文化方面,摄取了中国宋朝传入日本的禅宗文化,形成了独特的武家文化。文学方面出现了以源平合战为背景的小说《平家物语》。 室町时代1333年~1467年~1573年 足利氏掌握政权,1336年在京都的室町建立幕府政权。由于室町幕府是聚集了各有力大名而建立的,因此幕府本身的统治能力较为薄弱。1467年,“应仁之乱”爆发,各地大名纷纷而起,室町幕府摇摇欲坠,日本进入战国时代。

日本各个时期文学代表作

日本各个时期文学代表作 日本文学歴史 時代年代 縄文時代(じょうもんじだい) 弥生時代(やよいじだい) 古墳時代(こふんじだい) 飛鳥時代(あすかじだい) 以上的文学少有记载。 奈良時代(ならじだい) 711古事記(こじき)(太安万侶おおのやすまろ) 713風土記(ふどき)(?) 720日本書紀(にほんしょき)(太安万侶おおのやすまろ、舎人親王とねりしんのう) 751懐風藻(かいふうそう)(?) 759~万葉集(まんようしゅう)(?) 平安時代(へいあんじだい) 901?竹取物語(たけとりものがたり)(?) 904?伊勢物語(いせものがたり)(?) 905古今和歌集(こきんわかしゅう)(紀貫之きのつらゆき) 935?土佐日記(とさものがたり)(紀貫之きのつらゆき) 951?大和物語(やまとものがたり)(?) 975宇津保物語(うつぼものがたり)(?) 975蜻蛉日記(かげろうにっき)(藤原道綱母ふじわらのみちつなのはは)996?落窪物語(おちくぼものがたり)(?) 1001?枕草子(まくらのそうし)(清少納言せいしょうなごん) 1010?源氏物語(げんじものがたり)(紫式部むらさきしきぶ) 1013?和漢朗詠集(わかんろうえいしゅう)(藤原公任ふじわらのきんとう)1060?更級日記(さらしなにっき)(菅原孝標女ふじわらのたかすえのむすめ)1080?大鏡(おおかがみ)(?) 1120?今昔物語(こんじゃくものがたり)(?) 1169梁塵秘抄(りょうじんひしょう)(後白河法王ごしらかわほうほう)1187?千載和歌集(せんざいわかしゅう)(藤原俊成ふじわらのしゅんぜい)1190?山家集(さんかしゅう)(西行さいぎょう) 鎌倉時代(かまくらじだい) 1205?新古今和歌集(しんこきんわかしゅう)(藤原定家ふじわらのさだいえ)1212方丈記(ほうじょうき)(鴨長明かものちょうめい) 1213金槐和歌集(きんかいわかしゅう)(源実朝みなもとのさねとも) 1216?宇治拾遺物語(うじしゅういものがたり)(?) 1220?保元物語(ほげんものがたり)(?) 1220?平治物語(へいじものがたり)(?)

日本平安时代的生活习俗和服饰介绍

日本平安时代的生活习俗和服饰介绍 平安时代是日本古代的一个历史时期,日本官方称呼也可称做平安京时代,平安京时期,平安时期。那么日本平安时代的生活习俗是怎样的?他们的服饰有什么特点?下面一起来看看。 日本平安时代的生活习俗1.后宫的地位取决于父亲的地位 平安时代,帝除了正妻皇后之外,还可以立好几个妃。妃的身份是根据父亲的身份来定的。贵族公卿中地位高的摄関,大臣的女儿可以立为地位较高的妃--女御。而大纳言以下的女儿只能够立为地位较低的更衣。只有女御纔有可能立为后。所以像主人公光源氏的母亲桐壶更衣,因爲只是大纳言的女儿,再受到帝的宠爱也不能够立为中宫(皇后)。 2 .嫁帝王盼儿子,嫁贵族希望生女儿 女儿被选进了皇宫,母亲最关心的就是女儿能不能够生下一个男孩。一旦皇子能够即位,整个家族就可以前程广阔了,而贵族的妻子们则希望生女儿,因爲生下女儿可以选妃。或者招一个有权势的女婿。这样子亲族也可以期望得到进升。 3 .一夫多妻的走婚制 在没有受到中国的儒教影响的平安时代,后宫与贵族的生活也比较开放。后宫虽然男女有别,但是并没有宦官,而是一些普通的男性宫廷守卫在看守,所以源氏能得以进出后宫也并不是件特别的例外。

另外,平安时代的贵族,大多是妻妾成群。除了跟家里地位高,有很多政略方面的塬因所牵扯的正妻与丈夫一起生活之外,其他人都在娘家或者别的住处生活。丈夫在想起来的时候会去看望,过夜。 贵族之间有情人关係很普遍,有时候,当丈夫去看望一些被冷落的侧室的时候,甚至会发现门口停着其他人的牛车。女性地位低下,婚姻是一种联络政权跟利益的手段。嫉妒被认爲是可耻的行爲。像元东宫妃六条御息所是才女,也长得十分美,但是嫉妒心很强,所以成爲被紫氏部所批判的人物形象。 4. 近亲婚配 在平安时代以前,日本的婚姻形式比较混乱。我对源氏迎娶女叁宫曾经很不理解,因爲源氏跟朱雀院是同父异母的兄弟,那么跟朱雀院的女儿--女叁宫实际上是亲叔叔跟侄女的关係了。问过一位日本朋友。她告诉我在平安以前同父异母的兄妹都是可以通婚的。到了平安时代才开始禁止兄妹通婚,但是侄女跟叔父,堂兄妹,表兄妹之类并没有受到限制。所以不可以看成是乱伦。 5 .黑髮以及美人的标準 古代的日本,认爲长长的黑髮是一种美丽。所以女性都十分注意保养头髮。据説大米有保护头髮的功能,当时所用的香波是淘米水或者是米汤。长长的黑髮一直拖到地上,也的确是一种东方式的美丽。 然而,面容的美的基準就跟我们今天大不相同。那个时代的美人首要标準是皮肤白,然后轮廓要浅。爲了强调皮肤白女性要把牙齿染黑。爲了让鼻梁看起来低,面颊上会涂上浓浓的頬红。爲了便于涂白

平安时代から安土桃山时代へ

平安時代から鎌倉時代へ 794 平安京遷都 桓武天皇が、律令体制の立て直しをはかるために、都を京都に移す。 804 空海、最澄、遣唐使として入唐 弘仁?貞観文化 空海???真言宗 高野山金剛峰寺 新しい仏教 漢文学 最澄???天台宗 比叡山延暦寺 密教 866 藤原良房が摂政となる。 摂政 天皇が幼いとき天皇を補佐して政治を行う 貴族 887 藤原基経が関白となる。 関白 天皇が成長してから補佐する 894 遣唐使を廃止 935 平将門の乱 939 藤原純友の乱 1016 藤原道長が摂政となる。多くの荘園を所有。1051 前九年の役 地方武士の反乱1066 白河上皇が院政を始める。 天皇が引退すると上皇になるが、上皇になった後も政治を行う。 1083 後三年の役 ↓ 1156 保元の乱 天皇方と上皇方の争いに武士が参加 武士 1159 平治の乱 ↓ 1167 平清盛が太政大臣となり、政治の実権を握る。 兵庫の港で宋と貿易 1185 平氏が源氏に滅ぼされる。 ↓ 10世紀末から13世紀後半にかけて、福岡県や福井県に来航した宋商人を媒介に展 開した貿易。日本からの輸出品には砂金、真珠、水銀、硫黄、日本刀などが、輸入 品には香料、絹、陶磁器、書籍、薬、筆墨などがあった。 1192 源頼朝が鎌倉に幕府を開く。 武家政権の誕生 → 京都には公家政権 将軍と御家人(家来)は御恩と奉公の主従関係(土地を仲立ちとした主従関係)で結ばれる。 1203 北条時政が執権となり、執権政治が始まる。 → 北条氏が執権を独占 1206 1221 承久の乱(後鳥羽上皇による幕府打倒の反乱)が起こるが、制圧され、チンギス?ハンがモ 以後国政の主導権は幕府に移る。 ンゴルを統一→フビ 1232 御成敗式目の制定 → 武家による最初の本格的成文法。 ライ?ハンが宋を滅 1274 文永の役 ぼし元となり中国 1281 弘安の役 元寇 → 御家人の窮乏 を支配 1333 鎌倉幕府が滅びる。 建武の新政 浄土宗(法然) 浄土真宗(親鸞) 時宗(一遍) 日蓮宗(日蓮) 臨済宗(栄西) 曹洞宗(道元) ↓ ↓ 建築や絵画などに大きな影響 寧波 天童寺で学ぶ 宋朝画、喫茶、宋学 東大寺南大門、金剛力士像 公家文化を基盤に 似絵(源頼朝像) 武家文化の成長

日本年代划分表

日本年代划分表 旧石器时代:约500万年前日本最初是和亚洲大陆相连的,1万3000年前由于火山的喷发造成地壳运动,日本的弧状列岛脱离亚洲大陆,成为现今的日本原貌。几万年前,日本岛上已经有了原始人居住。有人猜测这可能是原始人群为追赶野兽从大陆过来的。日本列岛上被确认过的人类历史,大约可追溯到10万年乃至3万年前。 绳文时代:(縄文时代、じょうもんじだい),是日本石器时代后期,约一万年以前到公元前一世纪前后的时期。 弥生时代:出现于北海道以外的全日本列岛、这时开始有水稻种植出现。时间大约是西元前5世纪中到西元3世纪中顷。 古坟时代:又称大和时代,日本继弥生时代之后的时代,从西元300年开始,迄于西元600年,因当时统治者大量营建“古坟”而得名。 飞鸟时代:593年圣德太子摄政,推行改革,至710年从飞鸟藤原 京迁都平城京(今奈良)为止。 奈良时代:(710年—794年),是日本历史的一段时期,始于元明天皇迁都至平城京(奈良),终于桓武天皇迁都至平安京(京都)。

平安时代:平安时代是日本古代的最后一个历史时代,它从794年桓武天皇将首都从长冈京(784年至794年)移到平安京(现在的京都)开始,到1192年源赖朝建立镰仓幕府一揽大权为止。 镰仓时代:(镰仓时代、かまくらじだい,1185年—1333年),是日本历史中以镰仓为全国政治中心的武家政权时代。始于1185年(文治元年)镰仓幕府成立,终于1333年(正庆二年,元弘三年)幕府 灭亡,经历149年。 南北朝时代:(なんぼくちょう)南北朝发生于1336年-1392年,之前为镰仓时代,之后为室町时代。在这段时期里,日本同时出现了南、北 两个天皇,并有各自的承传。 室町时代:(むろまちじだい1338年-1573年),是日本史中世时代的一个划分,名称源自于幕府设在京都的室町。 战国时代:严格意义上日本战国并非正式的历史名词,一般用来称呼室町时代爆发之应仁之乱后到安土桃山时代之间(也有把江户时代初期列入的说法)百多年间政局纷乱、群雄割据的日本历史。 安土桃山时代:1573年至1603年之间的一个年代。又称织丰时代。

平安时代の文学の背景

第4課古代の文学A 前半45分 対象となる文学作品:古今和歌集、源氏物語、栄華物語、土佐日記、枕草紙、今昔物語 歴史的背景:(平安時代)遣唐使の中止、律令制度の崩壊(荘園制)、仮名の完成、 本血垂迹説、浄土思想と末法思想 A.仮名文学の成立 B.仮名文学の特徴(大和言葉による表現、女性の文学、貴族の文学) C.仮名文学の作品(和歌、物語/作り物語?歴史物語、日記、随筆) D.庶民と仏教の文学(今昔物語、梁塵秘抄) 後半45分ワークショップ 古今和歌集を読む十首程度主に第2期 第5課古代の文学B 前半45分 対象となる文学作品:古今和歌集、源氏物語、栄華物語、土佐日記、枕草紙、今昔物語 歴史的背景:(平安時代)遣唐使の中止、律令制度の崩壊(荘園制)、仮名の完成、 本血垂迹説、浄土思想と末法思想 源氏物語、栄華物語、土佐日記、枕草紙、今昔物語の現代日本語訳の抜粋を読んで比較をする。 後半45分参考書による古代文学の作品の整理 古今集の成立と代表歌人(紀貫之6歌仙(業平、小町、遍昭、喜撰、黒主、康秀) 勅撰和歌集(3代集、8代集) 代表的な物語文学(作り:源氏、伊勢、竹取、落窪物語歴史:栄華、大鏡物語) 代表的な日記文学と随筆(土佐、更科、紫式部、蜻蛉日記) 説話文学(梁塵秘抄、今昔物語) 第6課古代の文学C 前半45分 源氏物語、栄華物語、土佐日記、枕草紙、今昔物語の現代日本語訳の抜粋を読んで比較をする。 後半45分 上代、古代文学のまとめ 古代の文学平安時代の文学 平安時代の歴史的背景 平安京遷都:仏教政治から貴族政治へ 奈良時代に護国仏教が隆盛し、外来文化が導入され、律令国家が整備されれると、天皇の祭司的神性を基礎とする権威は後退していく。ここに天皇に結び付く仏教グループと官僚?貴族グループ(藤原氏)の対立は増し、政治的な独立を求めて、天皇を中心とした官僚貴族政治を推進しようとする。ここに首都を移し新しい政治を始めたのが平安時代の特徴で、律令時代の官僚であり政治リーダーである貴族がその時代の中心的役割を果たす。 参考

日本年代表

平安时代794~1192 江户时代1603~1867 绳文时代约前10000年~约前300年 曰本最原始的时代。人们住洞穴、逐渐发展成部落,过着采集、捕鱼、狩猎生活。绳文是指出土的当时的绳文陶器,是那个时期的标志。 弥生时代前3世纪~3世纪 标志是弥生陶器的出现。受到中国文化影响,开始种植水稻,使用各种金属器,例如铜剑、铜矛等。当时曰本总称为“倭”,分为许多小国。汉光武帝中元二年(公元57年),“奴”国王曾遣使通汉,接受了后汉光武帝所赠与的刻有“汉委奴国王”五字的金印,这枚金印于1784年在福冈县被发现。三国时期(3世纪),“邪马台国”的女王送使者到魏,魏的使者也来到了邪马台国。关于邪马台国的所在地,学术界长期争论,至今未有定论。 古坟时代3世纪后期~7世纪 初4世纪中期,大和政权统一了割据的小国。随着国家的统一,以前方后圆坟为代表的古坟扩大到全国各地,因此被称为“古坟时代”。这个时期,大量中国的知识、技术传入曰本。5世纪,来自朝鲜半岛的外来人带来了铁器生产、制陶等技术,并开始使用中国汉字。6世纪,曰本正式接受儒教,佛教也传入曰本。圣德太子仿效中国,致力于政治革新,着手建立一个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国家。 飞鸟时代6世纪末~710 以奈良南部的飞鸟地区为中心的时代,与古坟时代有重叠的部分。645年,孝德天皇政权颁布《改新诏书》,被称为“大化改新”。大化改新之后,曰本建立起封建土地所有制,开始进入封建社会。从这个时期开始,曰本派遣了很多学生和僧人到中国学习政治、法律、文化及佛学知识。702年,曰本向中国唐朝政府告知国号为“曰本”、君主为“天皇”。 奈良时代710~794 710年,曰本定都平城京(现奈良)。平城京是曰本仿造中国唐朝都城长安建造的。这一时期,曰本继续派出遣唐使,其中留学生阿倍仲麻吕(中文名晁衡)成绩优异,留在唐朝任职,并与李白等文人建立了深厚的友情。同一时代,中国的著名高僧鉴真和尚六渡曰本失败,第七次终于成功。鉴真把丰富的中国文化传到了曰本,受到曰本人民的欢迎和尊敬。奈良的唐招提寺里,至今还供奉着鉴真的塑像。另外,这个时代还诞生了曰本历史上几部著名的书籍,如《万叶集》、《古事记》、《曰本书记》、《怀风藻》。 平安时代794~1192 794年曰本迁都平安京(现京都)。894年派出最后一批遣唐使后,不再大量摄取中国文化。这个时期主要是藤原家族执掌政权,武士进入了中央政界。此期间,曰本创造了平假名和片假名,并诞生了一批反映贵族文化的文艺作品,如《古今和歌集》、《源氏物语》、《枕草子》等。

日本平安时代服饰等

12 美人的条件 在那时,女性之美是由背影来决胜负的。 首先,头发的量须多,且直,这是美人的先决条件。 按当时的规矩,贵族女子们即使对着丈夫也须以扇遮面,所以大家只能用背影来一争高下。走动时用膝盖,务求仪态娉婷,曰“膝行”。 13 日常衣着 穿上单和绔之后,再套上几枚挂,这就是贵族女性的常服。把十二单的裳和唐衣去掉后,在表着上穿“小挂”,便成了略装。夏天以另一层单来代替挂,套在单上;冬天则在挂里絮上薄棉御寒,以此来适应温度的变化。 单:要考虑好和挂的颜色搭配再选择。一般都是白色的,和五つ衣搭配有时会用红色或蓝色等。 挂:做的比身丈要长一些,质地是绫或其他织品,里子用平绢。夏装用较薄的材料来制作。

14 武官的正装——束带、阙腋袍 武官们担任宫城警备及行幸的护卫等工作,所以他们的装束相对于文官来说更便于行动。和文官不同,武官袍的两腋处是开放式的,而且裾更长,活动时折叠起来,以束带别在腰间。左腰处悬着太刀,背负盛箭用的“平胡箓”。 卷缨冠:武官用的冠。将缨卷起,用细金属圈将黑色的马尾毛编成放射状装饰在左右。

武官的弓与箭 箭:举行仪式时使用平胡箓盛放被装饰过的白色羽箭。为防衣服被羽箭刮伤,在平胡箓中塞一层叫做“间塞”的纸。 弓:日本的弓,从中间靠下的部分来握住,这是它的特征。为了提高强度及美化外形,涂上了漆之类等。

15 贵族的日常衣着——直衣 直衣是天皇及公卿们的日常衣着,除了禁色及象征位阶的颜色之外可自由选择颜色。平常是戴着乌帽子,手持折扇,在比较郑重的场合则是戴冠,直衣还要配“下覆”。直衣本是在私邸时穿的,但像源氏那样的位高权重者以直衣的形象参内也是被允许的。 直衣:夏天以“罗”来裁制,通常年轻人穿“二蓝”,壮年穿“缥”(浅蓝)色。年龄及地位越高颜色越淡 帖纸:将和纸等对折揣入怀中,可以用来写和歌的随笔,也可以像今天的面巾纸一样使用乌帽子:成人的男性贵族所戴之物,没有身份及文武的区别。11世纪前后分化为“立乌帽子”及“风折乌帽子”两种 蝙蝠:是在竹骨上只贴一面纸的夏天用的扇因展开后形似蝙蝠而得名 指贯:是一种在末端结入“括绪”(细绳)的绔。质地用绢,做得相当宽松

日本战国时代对后世日本的影响

日本战国时代对日本文化的影响 第三骑手作品 要了解一个名族,首先要了解其历史,日本民族也一样。在学习日语之前,曾看过一本陈杰著的《日本战国史》,在这个“礼崩乐坏”的乱世中,许多的传奇人物纷纷登场,为解决天下事或提出自己的见解,或贡献自己的力量。这个时代虽然没有秦齐燕赵韩魏楚七雄并立,没有孙庞斗智、长平鏖战,没有合纵连横、苏张对峙,没有完璧归赵、渑池争锋,但是它展现出的魅力风采,却毫不亚于先秦,三国等时代。可以说,日本战国时代是日本历史上非常重要的一个转折点,是日本从中古社会向近世社会转变的一个重要时代,它对日本后世有着莫大的影响,以至于我们现在仍能从现代日本身上寻觅到若干战国时代的影子。对日本战国时代进行研究,能够非常集中地了解日本人的民族性格和民族文化。 首先来介绍一下日本的战国时代。一般所说的日本战国时代,起于1467年的应仁之乱,至于结束,一般认为是在1573年室町幕府结束时期。但在很多观点把1573年以后到1603年德川家康建立江户幕府的这段被称为“安土桃山时代”的历史一并叙述。因为1573年的室町幕府结束并不代表“天下一统”时代的到来。“战国”在日本就是乱世的代名词。“下克上”的风气是这个时代的最大特色。各地大名林立,为争夺霸权攻伐不休。虽是乱世,但此时日本与欧洲人之间的贸易交流却不断发展,基督教和火枪的引进彻底改变了社会和战争型态。大陆霸主先后易手于织田信长,丰臣秀吉和德川家康之后,统一的新幕府也自战火中历练诞生。 战国对于日本的重大影响是不言自明的,可以分为一下几个方面来论述。 一、在军事方面 织田信长改变了墨守陈规的作战方式,大规模使用火枪,火器的使用开始大大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影响了日本的作战理念。织田信长与今川义元的狭桶间合战,最终以人少的织田军获胜。这一结果不但证明了火枪的威力,也反映了作战不仅仅取决于数量的对比,数量少的军队,只要运用得当,便可发挥四两拨千斤的效果。以至于在二战和侵略战争中,除非迫不得已或是有绝对的优势,日本军队一般不正面突破,而主要采取偷袭、突袭、夜袭、或是正面牵制,侧后迂回、包抄的战术,给当时的中国军队和盟国军队造成了很大的损失。 战国时还出现了“兵农分离”制度。当时大名的军队,除了高级武士,中下级武士和老百姓(战时老百姓编入足轻队,是最低等的步兵),都必须下地干活,过着半兵半农的生活。农忙时是不太会有战事的。“兵农分离”制度的出现,使得军队开始职业化训,练有素的武士比例大幅提高。 改变了武士独尊的地位,武士的成分多元化。以往,武士阶层是世袭的、而且往往具有贵族血统。但是随着战争的进行,武士伤亡很大,战国的大名开始在农民中提拔有军功者加入武士队伍,例如后来位居关白的丰臣秀吉就是农民出身的武士。另外,商人如果大量资助军费,也可以加入武士,要知道古代日本和中国一样,等级森严。武、农、工、商排列,商人地位一向最低。 二、宗教和文化方面 西方的基督教传入日本,甚至一些大名也开始信奉,例如第六天魔王织田信长就是传播基督教的忠实信徒。当然传播过程中遇到了佛教徒的激烈抵抗,甚至出现了一向宗的起义。各种血腥的镇压在各地发生。其中又以织田信长最北佛教

中国服饰文化源远流长 和服起源中国唐朝服饰

中国服饰文化源远流长和服起源中国唐朝服饰 和服是日本的传统民族服装,因为日本人口中的90%以上,都属于“大和”民族,故取其名,在日语中,它又叫做“着物”。和服除了保暖、护体外,还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尤其是女性和服色彩艳丽,式样美观,腰部还配有漂亮的宽幅带子,简直就是一种艺术品。 和服的起源可追溯到公元3世纪左右,据《魏志·倭人传》中记载:“用布一幅,中穿一洞,头贯其中,毋须量体裁衣。”这便是和服的雏形了。大和时代,倭王曾三次派遣使节前往中国,带回大批汉织,吴织以及擅长纺织、缝纫技术的工匠,而东渡扶桑的中国移民中也大多是文人和手工艺者,他们将中国的服饰风格传入日本。 奈良时代(公元718年),日本遣唐使团来到中国,受到唐王的接见,获赠大量朝服。这批服饰光彩夺目,在日本大受欢迎,当时日本朝中的文武百官均羡慕不已。次年,天皇下令,日本举国上下全穿模仿隋唐式样的服装。 到了14世纪的室町时代,按照日本的传统习惯和审美情趣,带有隋唐服装特色的服装逐渐演变并最终定型,在其后600多年中再没有较大的变动。至于腰包则是日本妇女受到基督教传教士穿长袍系腰带的影响,而创造出来的,开始腰包在前面,后来移到了后面。在1868年,明治维新以前,日本人都穿和服,但在明治维新之后,上层社会中的男士开始流行穿西服,也就是俗称的“洋服”。 1923年日本关东大地震时,由于当时的妇女仍穿和服,故因行动不便而遭遇不幸或身留残伤。此后,日本妇女才逐渐改穿套裙或其它服装。不过和服在今天仍是日本人的最爱,无论是在节日庆典、毕业典礼、婚礼、葬礼或是在庆祝儿童的“七五三”等重大场合之上,随处可见身着传统和服的人们。 提起和服,首先要说源流(历史传承)。 从神治时代起,日本的服装文化始终带着鲜明的“外来”印记。这一点不仅体现在服装的形式,还体现在衣料的织造技术上。 从应神天皇的时代起,日本与韩国、中国交往密切,为文化的传输带来有利条件。推古天皇甚至模仿隋的服装,制定了冠服和朝服。到了奈良时代,模仿唐朝的服装和穿戴方式成为时尚,然而,物极必反,随着时间推移,更具个性和魅力的服装时代来临了。这就是平安时代。 平安时代也是日本的“国风时代”,她是在全盘消化唐的文化后,以大学毕业生之姿堂堂登上了历史舞台。此时的服装也渐渐摆脱外来的影响,发展出独有的奢美与精致的特色。举个例子,熟悉日本史的人一定听过“唐衣”和“十二单”。唐衣是盛装(礼服)的一种,以紫、绯为贵,金碧辉煌,美丽异常。十二单实际是一种穿着方式,她并不是十二层单衣,而是在单衣上叠十二层被称为圭的服装,圭轻薄透明,多层圭叠起时仍然能隐约看见单衣或表着的颜色,倍添朦胧恍惚的美感。从这里也可略窥日本人的审美观,既喜欢抽象化的美,又喜欢真实细致地反映自然世界的美感。 由于过度腐化,穷奢极欲,公卿统治终于衰退。镰仓和室町幕府时期,相对精干、简易的武家文化出现,这一时代特征也反映在服装上。直垂和侍乌帽子是时髦的男装,普及很广。女装变的简单。织田信长的安土、桃山时期,女子流行穿着小袖,虽然美丽,但比起唐衣之类,还是简陋。这一时期,带

太阁检地时期的石高

看大家讨论的热闹,专门开一贴: 日本战国1石米=现在17~20公斤左右,1石稻谷=13~15公斤左右每个士兵耗粮=1.8石/月,21.6石/年 国名州名石高量 北陆奥奥州九十万七千石 南陆奥奥州八十二万二千石 出羽羽州八十七万石 能登能州二十一万石 加贺加州四十四万五千石 越后越州四十万六千石 越中越州五十三万六千石 越前越州六十八万六千石 若狭若州九万八千石 佐渡渡州二万石 下野野州四十六万四千石 上野上州四十六万八千石 常陆常州七十五万六千石 武蔵武州八十四万石 下总二十九万六千石 上总三十七石八千石 安房房州九万一千石 甲斐甲州二十四万二千石 相模相州十九万四千石

伊豆豆州七万二千石 骏河骏州十七万二千石远江远州二十八万石 三河参州三十五万石 尾张尾州五十二万石 信浓信州五十四万七千石飞騨飞州八万三千石 美浓浓州五十八万一千石近江江州八十三万二千石山城雍州二十一万六千石伊势势州五十七万二千石伊贺贺州九万五千石 志摩志州一万七千石 大和倭州四十四万四千石河内河州二十万八千石和泉泉州十三万三千石摂津津州二十九万九千石纪伊纪州三十九万五千石丹波丹州二十八万五千石丹后丹州十二万三千石但马但州十二万三千石因幡因州十三万一千石

伯耆伯州十三万一千石出云云州二十二万三千石石见石州十三万七千石隠岐隠州四万一千石 播磨播州五十二万一千石备前备州二十八万九千石备中备州二十万七千石备后备州二十三万八千石美作作州二十二万七千石安芸芸州二十五万九千石周防防州十六万四千石长门长州十三万四千石淡路淡州六万三千石 阿波波州十八万六千石讃岐讃州十七万一千石伊豫豫州三十八万一千石土佐土州二十万二千石筑前筑州五十二万二千石筑后筑州二十六万二千石豊前豊州三十二万一千石豊后豊州二十七万四千石肥前肥州五十六万一千石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