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金岳霖先生教案【《金岳霖先生》公开课优质教案】

金岳霖先生教案【《金岳霖先生》公开课优质教案】

金岳霖先生教案【《金岳霖先生》公开课优质教案】
金岳霖先生教案【《金岳霖先生》公开课优质教案】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的服务,优质的文档,谢谢阅读/双击去除

金岳霖先生教案【《金岳霖先生》公开课

优质教案】

《金岳霖先生》是在非常自然的叙述中将金岳霖先生在教学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趣事再现出来,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金岳霖先生》公开课优质教案,希望对你有帮助。

《金岳霖先生》公开课教案

一、教学目标

1.感受金岳霖先生独特的人格魅力(“怪或趣”下的

的“真与痴” ),体会作者汪曾祺对他的崇敬之情。

2.强化抓住细节来刻画人物的写作方法。

3.品味汪曾祺散文冲淡隽永(平实而有韵味)的语言风格所具有的魅力。

4.感受学者风格与联大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教学目标1、2;难点:教学目标3、4

三、教学方法

品读法、朗读法、探讨法。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让我们先一起来欣赏一幅漫画。

说说你看到这幅漫画时的第一印象或第一感觉?(请两三位学生回答,简要提炼、评价)

预设:严肃、苍老、怪异……

2、大家知道这是谁吗?(金岳霖)

过渡到正文:金岳霖先生是否正如这幅漫画所带给我们的感觉一样呢?让我们一起领略汪曾祺笔下的《金岳霖先生》。

(二)整体感知

任务:速读全文(约3分钟),然后请用一个字或一个词形容金岳霖先生给你的感觉。(在读的过程中标好自然段,

便于交流)

(三)研读赏析

怪、童趣、幽默、率真、重情义

规范:从……读出……(总结发言格式)

1、怪

(1)样子有点怪——常年戴一顶呢帽,进教室也不脱下。脑袋总是微微仰着,眼镜镜片一只白一只黑,经常穿一件皮夹克,走起路来深一脚浅一脚。(从帽子、姿态、眼镜、穿着方面读出了他的怪。)

(2)提问方式别出心裁——请穿红毛衣的女同学回答问题。(从回答问题读出了他的怪。)

我们今天也效仿一次金岳霖先生的提问方式,当然看衣服的颜色在我们这里是行不通的,下面请一位穿()色鞋子的同学来回答一下:

金岳霖先生给你的感觉是怎样的?

生回答

2、幽默

(1)幽默的答问——以稀奇古怪的问题回答林国达古怪

的提问。(从林国达之问读出了他的怪。)

3、童趣

(1)和云南斗鸡同桌用餐——这只斗鸡能把脖子伸上来,和金先生一个桌子吃饭。

(2)同教授小孩比水果大小——他到处搜罗大梨、大石榴,拿去和别的教授的孩子比赛。比输了,就把梨或石榴送给他的小朋友,他再去买。

(3)坐三轮车“接触社会”——他就和一个蹬平板三

轮车的约好,每天蹬着他到王府井一带转一大圈。

4、率真

(1)捉跳蚤——他讲着讲着,忽然停下来:“对不起,我这里有个小动物。”他把右手伸进后脖颈,捉出了一个跳蚤,捏在手里看看,甚为得意。

(2)我觉得它很好玩。

5、重情义

(1)对林国达死亡的反应——金先生上课,说:“林国达死了,很不幸。”这一堂课,金先生一直没有笑容。(内心的沉重、悲恸)

(2)给已死的林徽因过生日——林徽因死后,有一年,

金先生在北京饭店请了一次客,老朋友收到通知,都纳闷:老金为什么请客?到了之后,金先生才宣布:“今天是徽因的生日。”

(四)主题深化

平淡的文字需要仔细的挖掘仔细的品味。文学语言需要大家读进去,静静地聆听品味。

大家现在重新品读全文,包括刚才我们已经读过的文字,你还能读出金岳霖的……?

(1)林国达之死:对生命的尊重

(2)平板三轮车:热爱生活

(3)林徽因:重情

(4)还有一个“斗鸡”的场面大家觉得好玩。除此还有什么?他宁愿和天真的孩子一起,也不愿接触复杂的社会。老师读出了阴冷,读出了孤独……

他孤独,他落寞,他纯粹……这个人是大爱,是大真,是大趣。到这里,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要好好地写一写金岳霖先生了。

6、问:作者是怎样好好写金岳霖先生的?

(1)有这么一个六十多岁的老人,他头发花白,背微微有点驼,喜欢抽烟、喜欢下棋……你知道他是谁吗?

(2)但是现在如果我说:

有这么一个老人,他的眼镜是一只黑一只白的,他吃饭时会有一只斗鸡从桌子底下窜出来跟他一同就餐,他会在别人面前讲着讲着,忽然将后手伸进脖颈里,抓出一个跳蚤,捏在手里细细把玩,还甚为得意。

他是谁?

探讨:对于前者,恐怕你苦思冥想也得不出个圆满的答案来,都是,又都不是;而对于后者,你一定会脱口而出:金岳霖

细节描写是指抓住生活中的细微而又具体的典型情节,加以生动细致的描绘,它具体渗透在对人物、景物或场面描写之中。

结语:西南联大的生活是艰辛的,物质是匮乏的,但他们的精神是富足的,他们一如既往地坚守着那一片大后方的

“精神圣地”。

而正如本文开头的第一句所写到:西南联大有许多很有趣的教授,金岳霖先生是其中的一位。金岳霖先生只是那一朵“花”,他的身后是“西南联大”所象征着的自由、民主、兼容并包的世界。

也正因此,本文的作者汪曾祺在他七十多岁所写的这篇散文中,不停的提到“好好地写一写”。

(五)作业布置

选取你身边的一个人,可以是你的父母、你的同学、你的室友、你的同桌……选取独属于他的一个细节来写,200字左右。

《金岳霖先生》教案

最后,小编希望文章对您有所帮助,如果有不周到的地方请多谅解,更多相关的文章正在创作中,希望您定期关注。谢谢支持!

《金岳霖先生》优质课教学设计

《金岳霖先生》优质课教学设计 《金岳霖先生》优质课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了解汪曾祺和金岳霖先生的有关资料. 2.品味本文平实而有韵味的语言风格,体会金岳霖先生追求真理、率性真纯、坦荡真诚的独特魅力。 3.通过对西南联大校风的探究,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 【学习重难点】体会金岳霖先生的人格魅力。 【学习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学时】一 【学习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就跟随67 岁的汪曾祺走近这样一位民国大师——金岳霖,我相信这篇文章必将引发你对人生价值的重新思考。 二、作家作品 1、汪曾祺(192O~1997)现、当代作家。江苏高邮人。代表作有小说《受戒》和《大淖记事》等。所写内容大多是他对已逝去的岁月的回忆,作者注重挖掘生活在下层人民身上的善与美,把人引入历史文化境界,记取往昔生活中的美趣。他的小说具有一种散文美,并不着意于小说的结构,而是以朴实自然的文笔,抒写生活的内在诗意。作品在疏放中透出凝重,于平淡中显现奇崛,情韵灵动淡远,风致清逸秀异。 2、金岳霖(1895—1984),中国现代哲学家、逻辑学家。字龙荪,湖南长沙人。1911年入北京清华学堂,1914—1921年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学习政治学。获哥伦比亚大学政治学博士。之后在英、德、法等国留学和从事研究工作。1925年回国,1926年在北京清华大学任教授,创办清华大学哲学系。以后任西南联大哲学系教授、清华大学哲学系主任和文学院院长、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和系主任、中国科学院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和副所长。1954年被选为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学部委员,1979年被选为中国逻辑学会会长。1953年加人中国民主同盟,曾任中央委员、中央常委。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4年后历任全国政协第二、四、五、六届委员,还曾被选为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前,主要精力集中在教学和学术研究上。发表了几十篇哲学和逻辑论文,出版了《逻辑》《论道》《知识论》3部专著。 金岳霖是现代中国哲学第一人。 金岳霖是把西方现代逻辑介绍到中国的主要人物,他推动了中国对现代逻辑的研究,并培养了许多逻辑学者。 从以上这些资料,我们可以看出金岳霖不愧为是一个满肚子学问的大学者。 三、文本研读 (一)初读——整体感知 下面呢大家就用几分钟的时间快速默读课文,思考: 在学生汪曾祺眼中,金先生是位怎样的人?试找出全文的核心句和文眼 1 / 4

19.2.2_一次函数(第3课时)-公开课-优质课(人教版教学设计精品)

19.2.2一次函数(第3课时) 一、内容和内容解析 1.内容 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解析式;初步应用一次函数有关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2.内容解析 在已知函数类型的情况下,可以先设出函数解析式,再根据条件确定解析式中未知的系数,从而得出函数解析式,这种求函数解析式的方法,叫做待定系数法.待定系数法是求函数解析式的常用方法,在今后的二次函数和反比例函数学习中还会经常用到.根据图象求出函数解析式,可以克服由函数图象得到的结论不够精确的缺点,通过把图象特征解释为变量的对应关系,从而使得函数的变化规律和变化趋势既有直观的一面,又能精确细致地进行数量描述,体现出数形结合的强大力量. 函数的核心价值是用来描述和研究运动变化过程,在用函数研究运动变化过程中,往往是先根据运动变化过程确定变量的部分对应值,在坐标平面上画出这些对应值相应的点,用平滑的曲线连接,看看可能是什么类型的函数,再设出函数解析式,用待定系数法求出函数解析式,研究函数的图象性质并用于解决问题;或者根据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直接写出函数解析式,研究函数的图象性质,并解决问题. 在求函数解析式的过程中,需要根据运动变化规律的不同,对函数关系分段描述,即在自变量不同的取值范围,求出不同的函数表达式,这就是分段函数. 因此,本节课的重点是学会用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解析式,初步了解分段函数的表示及其图象在现实生活中的简单应用. 二、目标和目标解析 1.目标 (1)学会用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解析式. (2)了解分段函数的表示及其图象.能初步应用一次函数“模型”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体会一次函数的应用价值. 2.目标解析 目标(1)的要求:要求学生知道确定一次函数解析式需要两个条件,确定正比例函数解析式只需一个条件,会用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的解析式. 目标(2)的要求:知道能综合运用不同的一次函数表示对应关系分段变化时的变量变化

金岳霖先生

金岳霖先生 学习目标: 1.欣赏文章富有趣味性的写人记事,重细节的特点。 2.感受金岳霖独特的人格魅力和作者对他的敬爱之情先生。 教学重点: 欣赏本文的细节之美,并通过细节之美感受人格之美。 教学难点: 体会本文平时自然点却包含感染力的文字语言。 课时安排:1课时 学习过程: 一、导入 1. 板书:金岳霖先生 2.大师的风采是从其行为举止的细节中体现的。今天就让我们随着作家汪曾祺来领略一下这位大师的趣闻、风采! 二、汪曾祺:(1920-1997)现、当代作家,戏剧家,江苏高邮人。 学生发布所搜集到的相关资料 1学生出示资料汪曾祺简介 汪曾祺(1920—1997)江苏高邮人。1939年考入西南联大中国文学系,1940年开始写小说,受到当时为中文系教授的沈从文的指导。1943年毕业后出版了小说集《邂逅集》。1950年调回北京,在文艺团体、文艺刊物工作。1956年发表京剧剧本《范进中举》。“文革”中参与样板戏《沙家浜》的定稿。1979年重新开始创作。80年代以后写了许多描写民国时代风俗人情的小说,受到很高的赞誉。所作《大淖记事》获1981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比较有影响的作品还有《受戒》、《异秉》等。所作小说多写童年、故乡,写记忆里的人和事,在浑朴自然。清淡委婉中表现和谐的意趣。他力求淡泊,脱离外界的喧哗和干扰,精心营构自己的艺术世界。自觉吸收传统文化,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显示出沈从文的师承。在小说散文化方面,开风气之先。 2. 学生出示资料金岳霖介绍。 金岳霖(1895—1984),中国现代哲学家、逻辑学家。字龙荪,湖南长沙人。1911年入北京清华学堂,1914—1921年在美国学习,获哥伦比亚大学政治学博士。1926年在北京清华大学任教授,创办清华大学哲学系。以后任西南联大哲学系教授、清华大学哲学系主任和文学院院长、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和系主任、中国科学院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和副所长。1954年被选为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学部委员,1979年被选为中国逻辑学会会长。《逻辑》《论道》《知识论》3部专著。金岳霖是把西方现代逻辑介绍到中国的主要人物。他推动了中国对现代逻辑的研究,并培养了许多逻辑学者。 3.国立西南联合大学 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政府将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和南开大学共同组合成“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校址在昆明。其间人才辈出,如朱自清、杨振宁、汪曾祺、沈从文、金岳霖、钱钟书等一大批科学家和文学家,为中国现代教育事业做出过卓著的贡献。

优质课教案公开课

奇妙的图形密铺 教学内容:教科书86-87页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生活中常见的密铺现象,初步理解密铺的含义,知道什么是平面图形的密铺;通过拼摆密铺的特点,认识一些可以密铺的平面图形。 2、在探究多边形密铺条件的过程中提升学生观察、猜测、验证、推理和交流的能力,进一步发展学生合理推理能力,能运用几种图形进行简单的密铺设计。 3、通过欣赏密铺图案和设计简单的密铺,经历欣赏数学美、创造数学美德过程,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享受由美带来的愉悦。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密铺的特点,知道哪些图形可以进行密铺。 教学难点:理解密铺的特点,能进行简单的密铺设计。 教学准备: 1、交互式电子白板和课件。

2、圆、正三角形、正五边形、平行四边形、等腰梯形、七巧板和水彩笔等学具。 教学过程: 一、分析比较,认识密铺 1、找一找 出示生活中一组图片:(多媒体播放) 师:同学们,在我生活中随处可见这样的画面,你能在上面找到哪些我们学过的图形? (学生回答) 它们是由正方形、长方形拼接而成的,这些图形拼在一起美化了我们的环境。 2、分析比较 师:老师这有一副用圆形铺的画面,和上面两幅图形比一比,有什么不同?(出示用圆形铺的画面) 师:那这样呢?(演示圆重叠效果)就会重叠。 3、小结定义 师:像上面这样把平面图形既无空隙又不重叠的铺在平面

上,这种铺法数学上称它为“密铺”。(板书:无空隙、不重叠铺在平面上) 屏幕演示正方形密铺。看,像这样在平面上无空隙、不重叠的一直铺下去。 4、联系生活,揭示课题 师:在我们生活中,还有很多密铺现象,(出示:蜂窝、龟壳、棋盘、水立方)找到密铺的图案了吗?播放生活中密铺的例子。 今天就让我们就一起走进“奇妙的图形密铺”世界。(板书课题) 二、操作实践,体验密铺 (一)一种平面图形密铺 出示课始的两幅图形 师:刚才我们发现哪些图形能单独密铺呢?(长方形、正方形)出示这样的两种图形。哪个图形不可以密铺?(圆形) 1、下面几种图形也能密铺吗? 平行四边形、等边三角形、正六边形、等腰梯形、正五边形

金岳霖先生一等奖教案

金岳霖先生一等奖教案 【篇一:金岳霖先生教学设计】 《金岳霖先生》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通过对文本深入阅读分析,真正了解、理解金岳霖先生; 2 体会作者对金先生的敬慕怀念之情,学做一个真性情的人。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前展示: (3)金岳霖:被誉为“中国哲学第一人”,他是把西方现代逻辑介绍到中国的主要人物,推动了中国对现代逻辑的研究,并培养了许多逻辑学者。 (4)请同学们标出段落序号。 二导入 有人说,读汪曾祺的作品就像在冬日温暖的阳光下,平静地听年迈的祖父在絮絮叨叨记忆中的那些陈年往事。 同学们读了《金岳霖先生》,有没有这种感觉?你有听出了什么陈年往事呢?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品读品味。 三初解文本 1 那文章都是写了金先生哪些事呢?请同学们简要概括一下。 学生思考交流 明确:2 样子有点怪; 3 课堂提问别具风采; 4 回答问题幽默风趣; 5 得知学生林国达淹死,上课一直没有笑容; 6 教授逻辑课是因为好玩; 7 采用对话式教学; 9 讲“小说与哲学”,却得出了“小说与哲学没有关系” 的结论; 讲座时,把手伸进脖颈捉跳蚤; 10 养斗鸡并与斗鸡同桌吃饭;与孩子比梨子、石榴大小斗输赢; 11 在饭店请客,为已逝去的林徽因过生日; 12 坐平板车逛王府井; 13 治学精深,著作不多。 2 由此可看本文从哪些方面刻画了金岳霖先生怎样的性格?

外貌特征、行为举止、学问著作。 有趣、风趣、率真等。 四深度分析文本 我们分析到这里,可能同学们都认为本文文意浅显,人物易懂,没 有继续读下去的必要了。其实不然。 也有人说:汪曾祺的作品“初读似水,再读似酒”。 卡尔维诺曾说:在一部文学作品中,重要的是可以不断将它剥开, 像一颗 永远剥不完的朝鲜蓟,在阅读中发现愈来愈多新层面。 作家乔叶在《单薄世界》中说:我们之所以看得不清楚、不深入, 可能是因为我们根本没有认真看,我们所知甚少;也有可能是我们 的眼光、角度太陈旧狭窄,我们想事想得薄。 同学们再读,任选一处,反复阅读,深入其中,力争透过“文面”看 到“文底”。 学生思考之后自由交流,教师适时点评,适时总结。 总结如下: “大” 大真:第2节“他的第一句话总是??请原谅”——谦恭、真诚、尊 重“这副眼镜一只镜片是白的,一只是黑的。”——一只眼近视800度,一只眼远视700度。其中饱含了大哲学家生活与治学的不易与 辛酸。 “除了体育教员,教授里穿夹克的,好像只有金先生一个人。”—— 率性而为。 (有记载称他新中国成立后在清华当院长,“有时西服革履,执手杖,戴墨镜;有时着运动衫,穿短裤、球鞋”;有时在西装外面套个中式 长袍,戴个老八路的棉军帽。”) 第6节“我觉得它很好玩。”——此处“玩”是“玩味、钻研、探索”之意。金先生玩出了一代名师、学界泰斗。那在此背后呢?除了对学 问单纯的喜爱、执着、痴迷,还有他几十年如一日的坚持,无数个 与孤灯、好玩的逻辑书相伴的夜晚。 第9节“他把右手伸进后脖颈,捉出了一个跳蚤,捏在手指里看看, 甚为得意。”——尽管游学欧美,接受了不少西方文化的熏染,但骨 子里仍是一位深受传统文化浸润的风流儒雅的学者,知晓魏晋的“扪 虱而谈”,乃“真名士自风流”。

《金岳霖先生》教案

《金岳霖先生》教案 《金岳霖先生》教案 一、教学设想 《金岳霖先生》这篇所在的板块是“一花一世界”,这部分活动体验的重点是鉴赏散文的意境美或细节美,对《金岳霖先生》而言就是品味人物描写的细节之美,由细节更好的鉴赏人物形象。 在课堂上引导学生感受作者笔下的人物形象,反复咀嚼细节描写的语言,挖掘人物形象深层的内在性格。 二、学习目标 学生梳理课文,明确作者所言的金岳霖先生的“有趣”表现在哪里;通过语言涵泳品味、比较鉴别等方法,对“有趣”的表象之下金岳霖先生的真性情进行探讨,品味这个人物形象。 三、学习重点、难点 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研习课文,了解金岳霖先生“有趣”的表现,引导学生咀嚼细节描写的语言,探究人物性格的本真。 四、教学进程 教学的进程是一个动态轨迹,课程内容为定点和不定点,教师的引导作用为点距,学生的自主探究的学习过程为轨迹。 (一)导入 课前播放清华大学学生王昊演唱的原创歌曲《纤纤手》。 这是王昊在2005年专门为纪念金岳霖先生诞辰110周年而创作的歌曲,是为金岳霖先生独创的歌曲(同时幻灯展示歌词和创作缘由)。一个已故的大学教授,能够有学生专门为其作曲填词,可见这个金岳霖先生身上,必然有某种东西在吸引他,为他所仰慕。汪曾祺对金岳霖先生也是这样子,专门写了一篇文章《金岳霖先生》来纪念他。所不同的是,而汪曾祺是在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在抗战时期的西南联大跟金岳霖先生有所接触。 请同学们速读课文,说说汪曾祺笔下的金岳霖先生是怎样一个人? 学生阅读课文。 (二)文本研习 教师展示幻灯(金岳霖照片和漫画),通过生平简介,说明金岳霖先生是一个国学大师。 这样一个国学大师在汪曾祺笔下是个什么样的人? 明确:有趣(怪) 学生通过找找、读读、想想、说说、品品、评评等方式,梳理课文中金岳霖先生有趣的表现,感受有趣的表象背后金岳霖先生作为一代大师的人格魅力——真性情! (汪曾祺与金岳霖先生熟不熟?/“所知甚少”/既然“所知甚少”为什么还要写?不仅自己要写,而且还“熟知金先生的人把金先生好好写一写”?/说明金先生有写的价值,这个价值就在于……) 明确:有趣只是表象,金岳霖先生其实是一个治学严谨、博学多才、为人谦和、重情义、有童心的人,也就是课文后面所说的“一位一肚子学问,为人天真、热爱生活的大哲学家”。这样的人是有人格魅力的。 (活动体验)假如你是一个编剧,请你为金岳霖先生设想一些可能的情节,要求:一、符合课文中的金岳霖先生的人物形象;二、符合当时西南联大的背景。 通过同学们在理解课文中金岳霖先生这个人物形象的基础上,所进行的合理的拓展设想,我们对金岳霖先生的“有趣”,有了更丰富、更深刻的认识。这种“有趣”是生活而绝非表演。这种有趣,可能表现为这样子,也可能表现为那样子,只要它们都出自同一个率真的灵魂,都源于同一颗赤子之心。汪曾祺笔下的金岳霖先生,正是这样一个真性情的人。 (汪曾祺为什么在最后说西南联大的“教授都应该有人好好地写一写”?/因为他们也是有趣的人,也是真性情的人/课文中可有说到?/闻一多骂蒋介石是混蛋!可见其直率与正气!/这种手法叫作闲笔) 我感觉汪曾祺通过文字把一个这样鲜活的真性情的金岳霖先生呈现在我们面前,其中,应当包含着汪曾祺对金岳霖先生率真人格的一种敬重!汪曾祺提倡写写金岳霖先生和其他西南联大的教授,其实就在提倡我们大家要做一个真性情的人,而这是不容易的。 (三)小结

友谊的回声优质课公开课教案

《友谊的回声》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感受充满着幻想与乐趣的回声——这一大自然的现象,并让学生在音乐的感悟下去探索,去发现大自然的奥秘。 2、聆听和表演歌曲《友谊的回声》,表现出大自然的美与神奇。学生在倾听、实践、师生合作中理解歌曲、学唱歌曲和表现歌曲,体会自主学习的快乐。 3、在优美的音乐情境及有趣的游戏中,学会“f ”、“pp ”强弱记号,并能自信的,自如地运用到歌曲的表演中。 教学重点: 掌握力度记号;有感情的演唱歌曲《友谊的回声》。 教学难点: 前半拍休止的准确演唱以及歌曲中回声处的自然准确的表现。 教学方法: 听唱法、模唱法、对唱法、练习法、谈话法等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电钢、教材、彩纸、磁铁等 教学过程: 课前律动 一、组织教学 上课:师生问好! 师:很高兴和同学们一起走进今天的音乐课堂,今天老师还特意邀

请了我的小伙伴一起来和大家完成今天的任务,瞧,他们在欢声笑语中来了(播放小猪佩奇的回声那一集) (如果学生不安静,提示学生仔细看,你会发现什么有趣的现象?)师:同学们刚才观看的可真认真,为什么山谷也会唱歌呢?谁能告诉老师。 生:是一种自然现象, 师:是一种什么自然现象 生:回声! 师:那么羚羊老师发出的原声和回声有什么区别呢? 生:原声声音大,回声的声音小(你听的可真认真) 音乐里面我们常用强弱来表示声音的大小,强用这一个符号来表示(出示f,贴板书),弱用这一个符号来表示,(出示p)很弱用两个这个符号来表示(出示pp,贴板书),回声我们就可以用很弱的力度来演唱,面对着连绵起伏的大山老师忍不住也想向大山问声好,下面和老师一起做个友谊,向大山打个招呼吧!老师来唱原声,你们来表现回声。大山你好!(切分节奏)生模仿回声(在这里老师布置任务要明确,师唱原声,生唱回声,提示学生回声的力度很弱,师并示范一个)找个学生来向大山问好,其余的学生表演回声。 通过力度对比,我们感受到了美妙的回声,那么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和回声有关的歌曲——《友谊的回声》(写板书) 二、学唱歌曲。 1.初听(身体可以跟着音乐轻轻地动)

函数的奇偶性公开课优秀教案(比赛课教案)

《函数的奇偶性》教案 一、教材分析 “奇偶性”是人教版必修1中第一章“集合与函数概念”的第3节“函数的基本性质”的第2小节。 函数的奇偶性是函数的一条重要性质,教材从学生熟悉的初中学过的的一些轴对称图形入手,体会到数形结合思想,初步学会用数学的眼光看待事物,感受数学的对称美。尝试画出f(x)=x2和f(x)=|x|的图像,从特殊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比较系统地介绍了函数的奇偶性.从知识结构看,奇偶性既是函数概念的拓展和深入,又是为以后学习基本初等函数奠定了基础。因此,本节课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二、学情分析 从学生的认知基础看,学生在初中已经学习了轴对称图形和中心对称图形,并且有了一定数量的简单函数的储备。同时,上节课学习了函数单调性,积累了研究函数的基本方法与初步经验。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奇函数、偶函数的概念及其几何意义; 2.能从定义、图像特征、性质等多种角度判断函数的奇偶性,学会函数的应用。 【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例观察、具体函数分析、数与形的结合,定性与定量的转化,让学生经历函数奇偶性概念建立的全过程,体验数学概念学习的方法,积累数学学习的经验。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经历概念形成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内容、归纳、抽象、概括的能力; 2.通过自主探索,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感受数学的对称美。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函数奇偶性的概念和函数图像的特征。

难点:利用函数奇偶性的概念和图像的对称性,证明或判断函数的奇偶性。 五、教学方法 引导发现法为主,直观演示法、类比法为辅。 六、教学手段 PPT课件。 七、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观察图像 出示一组轴对称和中心对称的图片。 设计意图:通过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审美观,激发学习兴趣。 师:“同学们,这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一些具有对称性的物体,你能说出它们有什么特点吗?” 生:“它们的共同点都是关于某一地方是对称的。” 师:“是的,而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函数图像也有类似的对称图像,首先我们来尝试画一下f(x)=x2和f(x)=|x|的图像,并一起探究几个问题。” (二)探究新知、形成概念 探究1.观察下列两个函数f(x)=x2和f(x)=|x|的图象,它们有什么共同特征吗?

江苏省射阳县第二中学高中语文《金岳霖先生》导学案(无答案)苏教版必修2

《金岳霖先生》 班级姓名学号评价 【学习目标】 1、充满感情地朗读全文,了解汪曾祺运用轻松活泼、幽默滑稽的漫画笔法,掌握对人物的刻画方法。 2、培养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语言平实有韵味,结合语境分析重要语句。 3、理解作者对老师的赞美怀念之情,培养尊师重教的高尚的感情,弘扬正气,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教学重难点】 1、汪曾祺亲切热情幽默滑稽的漫画笔法。 2、整体把握文章的脉络与情感线索。 【课时安排】 1课时 一、自学质疑 (一)自主预习 1.作家作品介绍 汪曾祺(19202097 ),当代作家,江苏高邮人1939 年考入昆明西南联合大学中文系,深受教写作课的沈从文先生的影响。1940年开始发表小说,1943年大学毕业后在昆明、上海任中学国文教员和历史博物馆职员以后又当过刊物编辑和剧团编剧著有小说集《邂逅集》、《羊舍的夜晚》、《汪曾祺短篇小说选》、《晚饭花集》、《寂寞与温暖》、《茱萸集》等,散文集有《蒲桥集》、《塔上随笔》等,文学批评集有《晚翠文谈》以及《汪曾祺自选集》等。其代表作也是其获奖小说是:短篇《受戒》、《大淖记事》,这些小说都是以散文笔调写出了家乡五行八作的见闻和风物人情、习俗民风,富于地方特色,属于民俗风情小说其散文“记人事,写风景,谈文化,述掌故,兼及草木虫鱼,瓜果食物,皆有精致兼作小考证,亦可喜娓娓而谈,态度亲切,不矜持作态,文求雅洁,少雕饰,如行云流水,春初心韭,秋末晚松,滋味近似”文中始终贯注着互融相济的儒道文化思想,因此被称为“二十世纪最后一位士大夫” 2、朗读课文,给加点字注音。 呢.帽()麂.皮() 夹.克()逻辑 ..() 脖颈 ..()跳蚤.()

那一定会很好优质课公开课教案

那一定会很好 【学习目标】 1.借助拼音,认识本课“缩、努、茎、吱、嘎、拆”等8个生字,在语境中,注意读准“背、骨”两个多音字。 2.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大树的语言,读出它期待的心情。 3.通过填写表格,感受大树从一粒种子到阳台上地板的历程,了解故事大意。 4.抓住“那一定会很好”在文中的意思,感受大树乐观、平和、愉快的心情。 5.通过小组讨论,比较本文与《去年的树》两篇童话的相同与不同点。感受童话中树的喜怒哀乐,想象丰富。 【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故事内容,抓住“那一定会很好”,感受大树乐观、平和、愉快的心情。 难点:对比阅读,比较本课与《去年的树》的相同与不同。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准备:熟读课文,借助拼音自主识字,思考导语中问题 【教学课时】一课时 一、认读字词 1.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童话故事,大家齐读课题: 9 那一定会很好 2.课前同学们都预习了课文,相信这些词语你一定能读正确。 自己读一读试一试吧。 缩成努力根茎叶手推车吱嘎拆下来旧木料3.提醒:你认为这些词语中哪个字不好读,能给大家讲一讲吗? 出示图“茎”这就是植物的“茎”部分,注意读音读一声。4.练习用词语说话。 二、整体感知 1.字音大家都正确了,相信课文大家一定会读的更好,请几位同学跟老师一起接读课文。 2.这是我们接触的第三篇略读课文,让我们一起看看这篇课文给我们提出了哪些阅读的要求呢?(出示阅读要求)默读课文,想一想,从一粒种子到阳台上的木地板,它经历了一段怎样的历程?比较一下,这篇课文和《去年的树》有哪些相同和不同。

3.这段话给我们提出了几个问题啊?先来看看第一个问题,默读课文,想一想,从一粒种都经历了一段怎样的历程?有的同学想好了,有的同学还需要再思考一下。大家看,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就应该(师画)对,一边读一遍想,下面就请同学们根据老师的阅读提示,我们一起来思考这个问题。 3.哪位同学能看着学习记录卡说说种子的这段变化历程。 4.同学们,你们跟他填的一样吗?还有补充吗? 三、朗读感悟 同学们,让我们一起回顾一下种子的这段变化历程。师:一粒种子它被泥土紧紧的包裹着,这多难受啊。种子想——(请你来读)要是能站起来,大口大口的呼吸空气,那是多么好的一件事情啊。谁再来读读种子的愿望(指名读),对呀,成长是件多么快乐的事情啊,于是他努力生长,钻出地面,长成了——一棵大树。 师:它长成一棵大树,他又想(指名读)正巧,农夫经过这里,他把大树砍下来,拖到家里做成了——手推车,手推车在山路上跑来跑去,听着耳边的呼呼声,多么舒服。你知道手推车为什么感到这么舒服吗?(生回答)是啊,做一辆会跑的手推车是多么快乐的事情啊,请你带着快乐的语气再来读读他的这个愿望。师:手推车为农夫服务了很多年,当他变老了的时候,他就想——(生读) 它已经老了,动不了了,师范读,你再来试试,于是农夫和儿子把他拆了,做成了椅子。师:这椅子一待就是很多年,它越来越觉得挺直腰板坐在很吃力, 1.默读课文,画出种子变化的关键词语。 2.填写表格,完成自学记录卡。 3.与同桌讲一讲,种子的这段历程。 它多么想躺下好好歇歇呀,请你读——最后,农夫的儿子把它拆了,锯成木片,铺在阳台上,它变成了木地板。同学们,让我们看看这段历程中,你发现了什么在变化? (时间在变、愿望在变、种子本身发生了变化、帮助人它的人在变)什么没有变呢? (那一定会很好)大家发现了吗?每一次想法,后面的“那一定会很好”,这一句没有变,你从这句话中读出了一种怎样的心情? (快乐的、美好的、充满希望的)大家看,这粒种子从大树到手推车、椅子再到木地板,就像连环画一样,向我们展现了它这样一段生命历程,如果让你用一个词来概括这段历程,你想用什么样的词语。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仰望星空教学设计

七年级下第一单元“仰望星空”教学设计 【单元主题学习内容】 1.本单元教材共有四篇课文,其中《邓稼先》《说和做》《孙权劝学》是精读课文,分别用2课时精读;《回忆鲁迅先生》是阅读课文,共用1课时泛读;《语文主题学习丛书》共有48篇课文,计划用6课时自主阅读和汇报交流;写作训练2课时。 2.课型解读:本课型以课文为中心,向阅读材料辐射,从而达到以一篇带多篇,以精读带泛读,课内大量阅读,不断开阔学生视野,丰富语言积累的目的。沟通课堂内外,创立宽松、自主的听说读写的大语文环境;培养学生对语文的兴趣爱好,满足学生的阅读需求,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各课时教学设计】 课次课型内容要求 2课时单元导读课单元导读+文学常识+浏览单元文章总起、定向 2课时精读拓展课《邓稼先》+丛书三篇文章学习感悟人物精神 2课时群文阅读课《说和做》+丛书三篇文章品华夏风骨,学民族脊梁 1课时情感意蕴课《回忆鲁迅先生》+丛书多篇文章感悟名人,心怀天下 2课时古文赏读课《孙权劝学》+丛书三篇文章朗读赏析背诵 仰赤子之心,望灿烂星3课时自主阅读课自由选择阅读《仰望星空》其他文章空,提升品德修养 2课时写作训练课单元写作训练《写出人物的精神》内容前置,任务驱动 学基础文化,传词语瑰宝字词、文学常识积累第1-2课时2课时单元导读课单元导读+文学常识+浏览单元文章 仰望历史的星空,流放生命的精彩 3-4第课时1.教学内容:精读《邓稼先》

自主阅读《丛书1·仰望星空》第2页《“两弹”元勋邓稼先》、第136页《天地苍茫一根骨》、第161页《流放出生命的光彩》 1 2.教学目标: (1)理清作者思路,探究文章在记叙基础上议论、抒情的特点。(2)学习通过对比表现人物的方法。 (3)学习邓稼先为祖国繁荣、民族强盛而献身的精神。 3.课前准备: (1)阅读课文,理解、识记重要注释,利用工具书查找生字词。(2)借助注释、资料,理解《吊古战场文》、《中国男儿》两个古诗文小段。 (3)尽可能多地搜集邓稼先的轶事及图片。 4.教学设计: (一)初读感知:课前从2015感动中国人物“两弹元勋”于敏入手,导入新课。然后让学生迅速浏览课文,概括各部分大意,并思考其中的联系。(学生积极讨论,畅所欲言,最后师生总结) 小标题1.展示背景──邓稼先是一位对祖国、对民族的发展有着巨大贡献的科学家。 小标题2.简介邓稼先生平经历和巨大贡献。 小标题3.把邓稼先与奥本海默对比,凸现邓稼先的人品,揭示出它能领导大家做出历史性贡献的原因。

《金岳霖先生》教案_2

《金岳霖先生》教案 导读:[学习目标导航]学习提示 1、知识目标:了解作者汪曾祺及其作品,了解金先生的性格特点。 2、能力目标:学会抓住最能表现人物性格的生活细节去写人方法。 3、情感目标:学习金岳霖先生,做一个有知识、有感情、懂生活的人。本文的语言平实,但读来亲切,金先生又是一个十分可爱的人,我们应在掌握写作手法的同时,分析金先生的性格特点。 [背景知识互动] 一、写作背景 金岳霖(1895-1984)中国社会科学院著名学者,哲学家、逻辑学家。浙江人,生于湖南人。字龙荪。1911年考入清华学堂。1914年考取官费留学生。1920年获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学位。1921年到英国学习。1925年回国。历任清华大学、西南联大、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1955年后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一级研究员、副所长、哲学社会科学部学部委员。从事哲学和逻辑学的教学、研究和组织领导工作,是最早把现代逻辑系统地介绍到中国来的逻辑学家之一。把西方哲学与中国哲学相结合,建立了独特的哲学体系。培养了一大批有较高素养的哲学和逻辑学专门人才。现设立有金岳霖学术基金会。著有《论道》和《知识论》。1995年8月中国科学院举行金岳霖诞辰100周年纪念大会。

二、作家作品 汪曾祺(192O~1997),现、当代作家。江苏高邮人。1939年考入昆明西南联合大学中文系,深受教写作课的沈从文的影响。946年起在《文学杂志》、《文艺复兴》和《文艺春秋》上发表《戴车匠》、《复仇》、《绿猫》、《鸡鸭名家》等短篇小说,引起文坛注目。著有小说集《邂逅集》、《羊舍的夜晚》、《汪曾祺短篇小说选》、《晚饭花集》、《寂寞与温暖》、《茱萸集》,散文集《蒲桥集》、《塔上随笔》,文学评论集《晚翠文谈》,以及《汪曾祺自选集》等。短篇《受戒》和《大淖记事》是他的获奖小说。作品被译成多种文字介绍到国外。他以散文笔调写小说,写出了家乡五行八作的见闻和风物人情、习俗民风,富于地方特色。作品在疏放中透出凝重,于平淡中显现奇崛,情韵灵动淡远,风致清逸秀异。本文即选自他的散文集《蒲桥集》。解题 本文运用气定神闲、任意挥洒的笔法,通过金岳霖先生的几个生活片断,把金先生的为人天真、热爱生活而又有一肚子学问的大哲学家描绘的生动逼真,活灵活现。 识记要点 汪曾祺,现、当代作家。短篇《受戒》和《大淖记事》是他的获奖小说。作品在疏放中透出凝重,于平淡中显现奇崛,情韵灵动淡远,风致清逸秀异。 三、重点字词 1、音、形

《怎样听到声音》优质课公开课教案

怎样听到声音教学设计 一、谈话导入 以前我们学过声音的产生及传播,同学们还记得吗?(学生回答)知道了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我们又是怎么样听到声音的呢?这节课我们来共同探讨这个问题。(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1、我们听到声音使用哪个器官?(学生回答)观察耳朵的结构。逐步讲解:外耳、中耳、内耳 外耳由耳廓和外耳道组成。中耳由鼓膜听小骨等构成。 鼓膜是椭圆形的、半透明的薄膜。内耳由耳蜗听神经等构成。耳蜗与听神经相连。 2、鼓膜的振动 为了便于观察, 我们可以在纸板前悬一个小球 在纸板前敲击小鼓, 仔细观察有什么现象? 观察一 A.保持小鼓与纸板的距离不变 B.用不同的力敲击小鼓 观察二 A.用相同的力敲击小鼓 B.小鼓距离纸板远近不同

仔细观察小球的振动有什么不同? 总结: 距离不变 发声强:鼓膜振动厉害 发声弱:鼓膜振动微弱 相同的力 距离近:鼓膜振动厉害 距离远:鼓膜振动微弱 三、小结 声波通过外耳道传到鼓膜,引起鼓膜振动,鼓膜的振动又通过听小骨传给耳蜗,连接耳蜗的听神经把声音信号报告给大脑,我们就听到声音了。 四、拓展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怎样保护我们的听力呢? 1、尽量避开噪声。 2、不要用尖锐的工具掏挖耳朵。 3、听到巨大响声时要张开口。 4、鼻、咽发生炎症时,要及时治疗避免引起中耳炎。 介绍各种耳朵。 五、课堂练习 1.耳朵分为外耳中耳内耳三部分。 2.中耳和内耳在头的内部,我们看不见。

3.外耳由耳廓和外耳道组成。中耳由鼓膜听小骨等构成。 3.鼓膜是椭圆形的、半透明的薄膜。内耳由耳蜗听神经等构成。耳蜗与听神经相连。 4.声波通过外耳道传到鼓膜,引起鼓膜振动,鼓膜的振动又通过听小骨传给耳蜗,连接耳蜗的听神经把声音信号报告给大脑,我们就听到声音了。 5.耳朵是人体的听觉器官,如果受到伤害,人的听力就会下降,甚至丧失

金岳霖先生学案

《金岳霖先生》学案 主备:于瑞英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掌握文中生字词。 2.学习通过选取生活琐事和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精神品格的写作方法。 3.品读并鉴赏细节之美 教学过程 一、作者简介: 汪曾祺(1920-1997),当代作家,江苏高邮人。1939年考入西南联大中文系,深受沈从文影响代表作有《受戒》、《大淖(nào)记事》等。这些小说都是以散文笔调写出了家乡五行八作的见闻和风物人情、习俗民风,富于地方特色,属于民俗风情小说。作品在疏放中透出凝重,于平淡中显现奇崛,情韵灵动淡远,风致清逸秀异。 二、人物简介: 金岳霖(1895-1984)中国现代哲学家、逻辑学家。创办清华大学哲学系,历任清华、北大、西南联大教授。他是把西方现代逻辑介绍到中国的主要人物,推动了中国对现代逻辑的研究,并培养了许多逻辑学者。 三、基础知识 1、读准字音 呢()帽麂()皮毡()子逻辑()盲()肠 演绎()汜()水跳蚤()鳏()寡称()职 脖颈()颈()椎稽()查稽()首麋()鹿 凤毛麟()角缉()拿开门揖()盗 2、辨析近义词 “不止”:动词,有断续不停,表示超出某个数目或范围等含义。“不只”:连词,不但,不仅。

例:(1)河水可供灌溉,且可用来发电。 (2)特约评论员表示,2011年央行会有多次加息,幅度三次。 四、文本研习 1、这是一篇回忆性散文,第一段总领全文,其中有个句子是全文的核心句,这核心句中有个词是全文的文眼,请读第一段找出来? 2、金岳霖先生是如何有趣的呢?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找出体现先生有趣之处! 3、“有趣”是金先生的主要特色,在其身上,还有重情的一面,试作分析。 4、通过以上有关金岳霖先生行事的描写,表现了人物怎样的性格特点?

初中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教学设计新人教版

初中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教学设计新人教 版 ,名著导读《昆虫记》 以读促写课

寻文化之旅赏园林古迹 课型:单元导读课 课时安排:2课时 一、学习目标: 1.了解单元主题——“寻文化之旅赏园林古迹” 2.从说明文对象的特征、说明方法、说明文语言的特点等方面感知说明文文体知识。 3.感受前人的非凡智慧与杰出创造力,激发科学探索的兴趣。 二、单元学习内容: 1.整体感知单元内容,作家作品(茅以升法布尔),文学体裁;2.通读课文,勾画字词; 3.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三、思考问题: 1.如何确定说明对象? 2.说明顺序有哪些? 3.常见的说明方法有哪些?其作用是什么?教师在黑板出示说明方法作用的答题框架,学生可以有答题方向,根据框架进行答案的整理,例如:本句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准确的说明了事物什么特点。4.说明文语言有哪些特点?

5.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6.了解四种语气句式的不同。 四、师生活动建议: 1.学生默读单元提示部分,教师点拨提示单元主题与语文素养。2.师生梳理说明文基础知识 3.通读本单元文章,勾画、解决生字词(正字音、明字义、记字形),明确各篇课文的说明对象。 (一看文题,二抓中心,三看首位) 五、课节内容安排建议: 第一课时重在明确单元主题、语文素养,以及阅读课文,解决生字词。 第二课时重在说明文基础知识的梳理。 中国石拱桥 课型:主题阅读课(精读精讲) 课时安排:1课时 一、学习目标: 1.理清文章结构,理解怎样抓住事物特征进行说明。 2.学习列数字、举例子等常见说明方法及作用。 3.品味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周密性。 思考问题: 1.作者抓住了中国石拱桥的哪些主要特征来怎样进行说明的? 2.本文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找出例句并分析其作用。

《金岳霖先生》优质课教学设计(定稿)

伊川一高高一语文优质课教学设计编制人:温淑娜审核:高一语文组学时:一日期:20151108 《金岳霖先生》优质课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了解汪曾祺和金岳霖先生的有关资料. 2.品味本文平实而有韵味的语言风格,体会金岳霖先生追求真理、率性真纯、坦荡真诚的独特魅力。 3.通过对西南联大校风的探究,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 【学习重难点】体会金岳霖先生的人格魅力。 【学习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学时】一 【学习过程】 一、导入新课: 由“钱学森之问”导入 2005年,温家宝总理在看望钱学森的时候,钱老感慨说:“这么多年培养的学生,还没有哪一个的学术成就,能够跟民国时期培养的大师相比。”钱老又发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 今天我们就带着这一世纪之问跟随67 岁的汪曾祺走近这样一位民国大师——金岳霖,我相信这篇文章必将引发你对人生价值的重新思考。 二、作家作品 1、汪曾祺(192O~1997)现、当代作家。江苏高邮人。代表作有小说《受戒》和《大淖记事》等。所写内容大多是他对已逝去的岁月的回忆,作者注重挖掘生活在下层人民身上的善与美,把人引入历史文化境界,记取往昔生活中的美趣。他的小说具有一种散文美,并不着意于小说的结构,而是以朴实自然的文笔,抒写生活的内在诗意。作品在疏放中透出凝重,于平淡中显现奇崛,情韵灵动淡远,风致清逸秀异。 2、金岳霖(1895—1984),中国现代哲学家、逻辑学家。字龙荪,湖南长沙人。1911年入北京清华学堂,1914—1921年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学习政治学。获哥伦比亚大学政治学博士。之后在英、德、法等国留学和从事研究工作。1925年回国,1926年在北京清华大学任教授,创办清华大学哲学系。以后任西南联大哲学系教授、清华大学哲学系主任和文学院院长、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和系主任、中国科学院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和副所长。1954年被选为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学部委员,1979年被选为中国逻辑学会会长。1953年加人中国民主同盟,曾任中央委员、中央常委。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4年后历任全国政协第二、四、五、六届委员,还曾被选为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前,主要精力集中在教学和学术研究上。发表了几十篇哲学和逻辑论文,出版了《逻辑》《论道》《知识论》3部专著。 金岳霖是现代中国哲学第一人。 金岳霖是把西方现代逻辑介绍到中国的主要人物,他推动了中国对现代逻辑的研究,并培养了许多逻辑学者。 从以上这些资料,我们可以看出金岳霖不愧为是一个满肚子学问的大学者。

读写结合的教学设计《人性的光辉》

读写结合教学设计 人性的光辉 一、学习目标 1. 阅读多篇文章,学习借鉴写人物的方法。 2. 写人要凸显个。 二、话题探究 还记得杨绛写的《老王》这篇文章吗作者在“文革”落难时,结识人力车夫老王,两家人结下深后友情。老王临终前一天,拖着病重的身体,给杨家送来香油和鸡蛋,这一幕情景让作者永铭心间。老王是善人,于是有文章可做作者也是善人,所以能感悟善良品质文章才写得感人。汪曾棋写金岳霖先生幽默的性格、丰富的学识以及开放的教学风格胡适写自己母亲是“慈母兼任严父”,写出了母亲独特的品质不仅懂得如何爱孩子,而且懂得如何了人性的善和美。 结合学过的课文或读过的作品,谈谈你对文中人物的印象,谈谈你对人性美的理解。 人性美是天然的璞玉,不要雕琢自有朴素的美丽。再平常人的平凡生活中,不凡人性的美丽,只要你用美好的心灵去感受,就会发现人性的光辉。现实生活中,有哪些人给你留下了深刻印象在你的成长过程中,有谁对你产生过深刻影响。 三、写法借鉴 写人,要突出人物个性,形象才鲜明、生动,使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那么怎样学才能突出人物个性呢 寻找时传祥一一重访精神高原原文略这几段文字把时传祥的个

性一正直、敬业、实在一表现得非常鲜明。分析一下,这里写了什么呢一是写了“事”。人是要靠事来表现的。这里的事由有两种一是概括的事一每天掏粪、背粪吨,不休节假日,千了十七八年二是具体的事一给耿大爷修厕所。砖块掉进厕坑,得用手从粪便里一块块捞出」来。不用说给别人干,即使自己干,又有多少人能做到呢这样写,有点有面,既形象又充分地表现了时传祥的敬业精神。二是写了“话”。他说“不好干,人家不方便。”这是多么朴实的语言多么个性化只有像时传祥这样的人,才会这样说。 《我的老师》原文略 这里写了什么写了老师的肖像,老师的语言。老师忠厚的外表、残疾的肤体固然会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单真正使学生铭记在心的,是老师乐观幽默的个性特征,学生想知道老师截肤的缘由,可是出于对老师的尊重,这是不能问三。老师显然了解学生的心理,于是讲课时即兴发挥,借女娟造人的传说为自己解嘲。作者寥寥几笔,就使老师直面人生的气度和幽默风趣的个性跃然纸上 通过以上两列可以看出,凸显人物个性,首先要写能表现个性的事。时传祥背粪、修厕所,都很典型。茨威格在《史上最美的坟墓》里写托尔斯泰的墓。也和典型,人们按照托尔斯泰的遗愿,在一个远离尘器的地方,再塔亲手种植的小树林里埋葬了他,他三墓“没有十字架,没有墓碑,没有墓志铭,连托尔斯泰这个名字也没有”。制革墓非常鲜明地表现了托尔斯泰极其朴素的个性特点。 凸显人物个性,还要善于绘声色。也就是说,要通过个性的语言、

高中语文:《金岳霖先生》教学案例

高中语文:《金岳霖先生》教学案例 【学习目标】 1.欣赏文章中富有趣味性的写人记事(重在细节)的特点。2.品味本文平实而有韵味的语言风格。 【学习方式】文本研习 【课时安排】1课时 【学习过程及内容】 一、导入 那位同学,你叫什么名字,同学们脑瓜灵活。有位先生他智商决不低于我们其中的任何一位而且学富五车、才高八斗,但是有时他居然会把自己的名字忘记,有一回他给陶孟和打电话,陶家的佣人问:“您哪位?”他张口结舌答不出来,又不好意思说忘记了。只好说:“你不要管,请陶先生接电话就行了.”但那个用人说不行,他便又请求了两三次,还是不行,于是他跑去问给他拉洋车的王喜。谁想王喜也说不知道。他急了,问:“你有没有听别人说过?”王喜这才想起:“我听见人家都叫你金博士”阿弥托佛原来姓金,大家猜出这是谁来了吧。 出示资料金岳霖介绍,让学生过目。 金岳霖(1895—1984),中国现代哲学家、逻辑学家。字龙荪,湖南长沙人。1911年入北京清华学堂,1914—1921年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学习政治学。获哥伦

比亚大学政治学博士。之后在英、德、法等国留学和从事研究工作。1925年回国,1926年在北京清华大学任教授,创办清华大学哲学系。以后任西南联大哲学系教授、清华大学哲学系主任和文学院院长、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和系主任、中国科学院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和副所长。1954年被选为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学部委员,1979年被选为中国逻辑学会会长。1953年加人中国民主同盟,曾任中央委员、中央常委。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4年后历任全国政协第二、四、五、六届委员,还曾被选为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金岳霖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前,主要精力集中在教学和学术研究上。发表了几十篇哲学和逻辑论文,出版了《逻辑》《论道》《知识论》3部专著。1949年后开始学习辩证唯物主义,写过一些哲学和逻辑论文,但主要精力用在学术研究的组织和领导工作方面。他的三部论著反映了他的逻辑思想和前期哲学思想。在哲学本体论方面,他提出了“道”“式”“能”三个基本哲学范畴,认为个别事物都具有许多殊相,而殊相表现共相。个别事物还具有一种不是殊相和共相的因素,这就是能。那些可以有能但不必有能的“样式”就是可能。由所有可能构成的析取就是式。他认为。能出入于式中的可能是事物的变动生灭乃至整个现实世界的过程和规律,也就是道。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