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高中化学-溶液的配制及分析练习

高中化学-溶液的配制及分析练习

高中化学-溶液的配制及分析练习
高中化学-溶液的配制及分析练习

高中化学-溶液的配制及分析练习

一、选择题

1.在容量瓶上没有标记的是( )

A .刻度线

B .温度

C .物质的量浓度

D .溶液体积

解析:容量瓶上标有温度、容积和刻度线,没有标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答案:C

2.下列溶液中的氯离子浓度与50 mL 1 mol/L 的AlCl 3溶液中氯离子浓度相等的是( )

A .150 mL 1 mol/L 的NaCl 溶液

B .75 mL 2 mol/L 的NH 4Cl 溶液

C .150 mL 3 mol/L 的KCl 溶液

D .75 mL 2 mol/L 的CaCl 2溶液

解析:50 mL 1 mol/L AlCl 3溶液中c (Cl -)=3 mol/L ,四个选项中c (Cl -)分别为1 mol/L ,2 mol/L ,3 mol/L 和4 mol/L ,故只有C 项符合题意。 答案:C

3.V L Fe 2(SO 4)3溶液中含Fe 3+ m g ,则溶液中SO 2-

4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A.56m

V mol/L

B.3m

56V mol/L C.

m

56V

mol/L

D.

3m

112V

mol/L 解析:因c (Fe 3+)=

m 56V

mol/L ,根据电荷守恒:3c (Fe 3+)=2c (SO 2-4),故c (SO 2-

4)=

m 56V

mol/L×32=3m

112V mol/L 。

答案:D

4.用固体样品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需经过称量、溶解、转移溶液、定容等操作。

下列图示对应的操作规范的是( )

解析:结合实验操作步骤、具体要求及题给装置进行分析、解决问题。称量固体样品时,应将固体样品放入托盘天平的左盘,砝码放入右盘,A错。转移溶液时,为防止液体洒落,应用玻璃棒引流,C错。定容时,胶头滴管不能插入容量瓶中,D错。

答案:B

5.为了配制100 mL 1 mol/L NaOH溶液,其中有下列几个操作:

①NaOH用纸盛载进行称量;②选刚用蒸馏水洗净的100 mL容量瓶进行配制;③NaOH在烧

杯里完全溶解后,立即把溶液转移到容量瓶;④用蒸馏水洗涤烧杯内壁2~3次,洗涤液都移入容量瓶;⑤使蒸馏水沿着玻璃棒注入容量瓶,直到溶液的凹液面恰好跟刻度线相切。

其操作错误的是( )

A.①②③ B.①③⑤

C.②③⑤ D.③④⑤

解析:①中,NaOH能潮解而粘附在纸上导致所取质量偏小,且NaOH易腐蚀托盘,应用烧杯盛载进行称量;③中,NaOH溶解放热,必须冷却至室温后,才可转移到容量瓶;⑤中,向容量瓶中注蒸馏水至离刻度线1~2 cm时,改用胶头滴管滴加。

答案:B

6.配制一定体积、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时,下列操作会使配得的溶液浓度偏小的是( ) A.容量瓶中原有少量蒸馏水

B.定容时观察液面仰视

C.转移溶液时,没有等溶液冷却至室温

D.胶头滴管加水定容时,有少量水滴到容量瓶外

解析:根据c=n

V

,凡操作中造成n减小或溶液体积V增大,均使所配溶液浓度减小,容量

瓶中原有少量水,无影响;定容时仰视液面,造成V偏大,c偏小;溶液未冷却至室温即转移至容量瓶中,因热胀冷缩原因造成实际V偏小,c偏大;定容时胶头滴管中水滴到容量瓶外,对溶液浓度无影响。

答案:B

7.将6.0 mol·L-1 H

2SO

4

溶液由10 mL稀释至200 mL,再从中取出20 mL,这20 mL溶液的

物质的量浓度是( )

A.0.05 mol·L-1B.0.30 mol·L-1

C.0.15 mol·L-1D.0.5 mol·L-1

解析:根据稀释公式得6.0 mol·L-1×10×10-3L=c(H2SO4)×200×10-3L,解得c(H2SO4)=0.30 mol·L-1。由于溶液为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则取出的20 mL溶液的浓度依然为0.30 mol·L-1。

答案:B

8.下列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等于0.1 mol·L-1的是( )

A.将0.1 mol HCl充分溶解在1 L水中

B.将60 g质量分数为10%的醋酸与940 g水混合

C.将3.1 g氧化钠溶于水并配成1 L溶液

D.将16 g胆矾溶于水中配成1 L溶液

解析:因所得盐酸的体积不是1 L,A错;溶液的体积不一定是1 L,B错;因发生反应:

Na

2O+H

2

O===2NaOH,故NaOH的物质的量为0.1 mol,溶液的体积为1 L,其物质的量浓度

为0.1 mol·L-1,C正确;16 g胆矾的物质的量为

16 g

250 g·mol-1

=0.064 mol,故硫酸铜的

物质的量浓度为0.064 mol·L-1,D错。答案:C

9.分别完全沉淀等物质的量浓度的KCl、CaCl

2和AlCl

3

溶液中的Cl-,消耗相同物质的量浓度

的AgNO

3溶液的体积之比为3∶2∶1,则KCl、CaCl

2

、AlCl

3

溶液的体积之比为( )

A.6∶3∶2 B.1∶1∶1

C.9∶3∶1 D.3∶2∶1

解析:设三种溶液中Cl-完全沉淀消耗AgNO

3

溶液的体积分别为3 L、2 L和1 L,则参加

反应的KCl、CaCl

2和AlCl

3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1∶

1

3

,故KCl、CaCl

2

、AlCl

3

溶液的体积

之比为9∶3∶1。

答案:C

10.在4 ℃时向100 mL水中溶解了22.4 L HCl气体(标准状况下测得)后形成的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溶液物质的量浓度为10 mol·L-1

B.该溶液物质的量浓度因溶液的密度未知而无法求得

C.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因溶液的密度未知而无法求得

D.所得溶液的体积为22.5 L

解析:A项,因溶液的体积不等于0.1 L,而推知物质的量浓度不等于

10 mol·L-1;C项,不难求出溶质质量为36.5 g,溶剂质量为100 g,故可求出溶质质量

分数为36.5 g

136.5 g

×100%≈26.7%;D项,溶液的体积不等于溶剂和溶质的体积之和,故所得溶液的体积不等于22.5 L。

答案:B

二、非选择题

11.将标准状况下的HCl气体4.48 L溶于水形成100 mL溶液,然后与足量的铁屑充分反应。

回答下列问题:

(1)参加反应的铁的质量为__________。

(2)生成H

2

的体积(标准状况)为__________。

(3)取反应后的溶液10 mL,其FeCl

2

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溶液中Fe2+和Cl-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

解析:根据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系数关系,找出各物质的不同物理量的关系,求算铁的

质量和H

2

的体积,根据溶液中溶质的各粒子的守恒关系和溶质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求出

FeCl

2

的物质的量浓度和Fe2+、Cl-的质量比。

Fe +2HCl === FeCl

2+H

2

56 g 2×22.4 L 1 mol 22.4 L m(Fe) 4.48 L c(FeCl

2

)×0.1 L V(H2)

(1)m(Fe)=4.48 L×56 g

2×22.4 L

=5.6 g

(2)V(H2)=4.48 L×22.4 L

2×22.4 L

=2.24 L

(3)反应后,FeCl

2

的物质的量浓度

c(FeCl

2)=

4.48 L×1 mol

2×22.4 L×0.1 L

=1 mol·L-1

取10 mL溶液,物质的量浓度不变,仍为1 mol·L-1。

根据粒子守恒关系,2n(Fe2+)=n(Cl-),故Fe2+与Cl-的质量比为56∶(2×35.5)=56∶71。

答案:(1)5.6 g (2)2.24 L (3)1 mol·L-156∶71

12.实验室里要配制465 mL 0.2 mol/L的硫酸钠溶液。

(1)请填写下列空白:

A.计算、称量、溶解:在天平上称出________g硫酸钠固体,把它放在烧杯里,用适量的蒸馏水溶解。

B.转移:把得到的溶液冷却后小心地沿着________注入________中。

C.洗涤:用少量蒸馏水洗涤烧杯和玻璃棒2~3次,每次洗涤液也小心转入容量瓶中。

D.定容:继续向容量瓶中加蒸馏水至液面距刻度线1~2 cm处,改用________小心滴加蒸馏水至溶液凹液面底部与刻度线相切。

E.摇匀:将瓶塞塞紧,充分摇匀。

F.贴标签、装试剂瓶:将配好的溶液倒入试剂瓶中,贴上标签,并洗涤容量瓶。

(2)下列情况会使所配溶液浓度偏高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某同学定容时观察液面的情况如图所示

b.没有进行上述的操作步骤C

c.B操作时将少量液体洒到外面

d.未冷却至室温就进行转移

解析:(1)因为实验室中没有465 mL容量瓶,故选择500 mL容量瓶。所需溶质的质量应为:m(Na2SO4)=0.2 mol/L×0.5 L×142 g/mol=14.2 g。

(2)定容时俯视,溶液体积偏小,所配溶液浓度偏高;b项中,没有进行洗涤烧杯、玻璃棒

并转移洗涤液,造成溶质减少,浓度偏低。c项造成溶质偏少,使溶液浓度偏低。

答案:(1)14.2 玻璃棒500 mL容量瓶胶头滴管(2)ad

高中化学化学工艺流程题

☆这个挺好的!! 化学工艺流程题 从近几年高中课改实验省区及上海高考化学试题来看,新课程改革后的高考化学试题,己非常重视与生产、生活的紧密联系。化学生产技术的“工艺流程题”已成为新课改后的高考新亮点和主流题型。该类型题目的特点是:1.试题源于生产实际,以解决课堂互动探究化学实际问题为思路进行设问,充分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观点。2.试题内容丰富,涉及基础知识较为全面,较好地考查学生对“双基”的掌握情况。3.题目难度为中等以上,分值较大,区分度强。要解好这一类题,学生最重要的是要克服畏惧心理,认真审题,找到该实验的目的。 一、无机工艺流程题的结构、分类及解题技巧等 1、无机工艺流程题的结构和分类 无机化学丁艺流程题。顾名思义。就是将无机化工生产过程中的主要生产阶段即生产流程用框图或生产装置形式表示出来,并根据生产流程中有关的化学知识步步设问,形成与化上生产紧密联系的化上工艺试题。无机工艺流程题的结构分题头、题干和题尾三部分。题头一般是简单介绍该工艺生产的原材料和工艺生产的目的(包括附产品);题干部分主要用框图(或生产装置)形式将原料到产品的丰要生产工艺流程表示出来;题尾主要是根据生产过程中涉及到的化学知识设制成系列问题,构成一道完整的化学试题。无机工艺流程题是新课程改革后才被引起高度重视的,因此,市面上流传的试题并不很多。就目前已存在的试题来看,从主要化工工艺来分可以分为基础化工工艺题和精细化工工艺题;以生产过程中主要工序可分为除杂提纯工艺流程题(如海水纯化工艺流程题)、原材料化学转化丁艺流程题、电解流程题、有机合成题和资源能源综合利用工艺生产流程题等;按资源的不同,可将工艺流程题分为利用夸气资源生产的工艺流程题(如合成氨工艺流程题)、利用水资源生产的工艺流程题(如海水制盐、氯碱工业、海水提溴碘、海水提镁等)、利用矿产资源生产的工艺流程题(工业制硫酸、冶铁炼钢等)、利用化石燃料生产的上艺流程题(如有机合成工艺题)等。 2、解题技巧 (1)解题思路 无机工艺流程题考虑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是选择将原料转化为产品的生产原理;二是除杂并分离提纯产品;三是提高产量和产率;四是减少污染,注意环保,发展“绿色化学”;五是考虑原料的来源丰富和经济成本;六是生产设备简单,生产工艺简便等。命题者围绕以上几方面设问,我们的解题思路是: ①从生产目的(标)出发,读懂框图(流程)。解答时要看框内,看框外,里外结合;边分析,边思考,易处着手;先局部,后全盘,逐步深入。 ②分析流程中的每一步骤,从几个方面了解流程:A.反应物是什么,B.发生了什么反应, C.该反应造成了什么后果,对制造产品有什么作用。抓住一个关键点:一切反应或操作都是为了获得产品。 ③从问题中获取信息,帮助解题,了解流程后着手答题。对反应条件的分析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对反应速率有何影响、对平衡转化率有何影响、对综合生产效益有何影响(如可以从原料成本,原料来源是否广泛、是否可再生,能源成本,对设备的要求,环境保护等方面考虑)。 (2)知识贮备 ①熟练掌握元素化合物的性质 首先抓住物质类别的通性和具体物质的特性.其次分析物质所含元素化合价的可变性(即物质的氧化性和还原性)】,判断哪些物质之间能发生反应,生成物是什么。 ②控制反应条件的方法 蒸发、反应时的气体氛围;控制溶液的酸碱度使某些金属离子形成氢氧化物沉淀(大部

高中化学-溶液的配制及分析练习

高中化学- 溶液的配制及分析练习 知识点一:物质的量浓度概念 1.在0.5 L 某浓度的NaCl溶液中含有0.5 mol Na +,对该溶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1 mol/L B.该溶液中含有58.5 g NaCl C.配制100 mL该溶液需用5.85 g NaCl D.量取100 mL该溶液倒入烧杯中,烧杯中Na+的物质的量为0.1 mol 解析:B项,溶液中m(NaCl) =0.5 mol ×58.5 g/mol =29.25 g ,故B项错误;A项,该溶液的浓度为c=n(Na+)/ V=1 mol/L ,故A项正确;C项,配制100 mL溶液需要m(NaCl) =0.1 L ×1 mol/L ×58.5 g/mol =5.85 g ,故C项正确;D项,溶液中n(Na+)=0.1 L ×1 mol/L =0.1 mol ,故D项正确。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B。 答案:B 2.下列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1 mol/L 的是( ) A.将40 g NaOH 溶解于1 L 水中配成NaOH溶液 B.常温常压下将22.4 L HCl 气体溶于水配成1 L 的盐酸溶液 1 C.将 1 L 0.5 mol/L 的浓盐酸加热浓缩为2L D.从 1 000 mL 1 mol/L 的NaCl溶液中取出100 mL的溶液 解析:40 g NaOH为 1 mol,1 L 水的体积与溶液的体积是不相等的,故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不为 1 mol/L ,A错;常温常压下22.4 L HCl 气体的物质的量小于 1 mol ,则将其溶1 于水配成 1 L 的盐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不为 1 mol/L ,B错;将浓盐酸加热浓缩为2L ,由 于HCl具有挥发性,在加热浓缩时,HCl挥发使溶质减少,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小于 1 mol/L ,C 错;对于一定浓度的溶液,不管从其中取出多少体积的溶液,其物质的量浓度保持不变, D 正确。 答案:D 3.从 1 mol ·L-1 NaOH溶液2 L 中取出100 mL,下面有关这100 mL溶液的叙述错误的

高中化学工艺流程题目解题技巧

化学工艺流程题近几年是高考的热点,所占的分值也相当重,但由于此类试题陌生度高,对学生的能力要求也大,加上有的试题文字量大,学生在没做之前往往就会产生畏惧感,所以这类题的得分不是很理想。 要解好这一类题,学生最重要的是要克服畏惧心理,认真审题,找到该实验的目的。一般来说,流程题只有两个目的:一是从混合物中分离、提纯某一物质;另一目的就是利用某些物质制备另一物质。 一、对于实验目的为一的题目,其实就是对混合物的除杂、分离、提纯。当遇到这一类题时,要求学生一定要认真在题目中找出要得到的主要物质是什么,混有的杂质有哪些,认真分析当加入某一试剂后,能与什么物质发生反应,生成了什么产物,要用什么样的方法才能将杂质除去。只有这样才能明白每一步所加试剂或操作的目的。这里特别提一提蒸发与结晶。蒸发与结晶方法都可以将溶液中的溶质以固体形式析出,具体采用何种方法,主要取决于溶质的溶解度。 有的物质它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变化比较大,如NH4NO3、KNO3等物质,在蒸发过程中比较难析出来,所以要用冷却法使它结晶。而有的物质它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变化比较小,如NaCl、KCl等,有少数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如Ca(OH)2要使它们析出较多固体溶质时,则要用蒸发浓缩的方法。例如NaCl 和KNO3混合溶液,如果将混合溶液蒸发一段时间,析出的固体主要是NaCl ,母液中是KNO3和少量NaCl 。如果将混合溶液加热后再降温,则析出的固体主要是KNO3,母液中是NaCl 和少量KNO3。如果是除杂,杂质所含的量比较少,一般是让主要物质析出来。如KNO3溶液中含少量NaCl,常用升温冷却结晶法,再经过过滤、洗涤、烘干(不同的物质在烘干时采取的方法不同),就可得到KNO3固体了。如果NaCl溶液中含少量KNO3,则用蒸发浓缩结晶法.,这种方法一般要经过趁热过滤才能得到主要物质,主要原因是如果温度下降,杂质也会以晶体的形式析出来。 二、对于目的为制备某一物质的流程题,要求学生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明确题目目的是制什么物质,从题干或问题中获取有用信息,了解产品的性质。 只有知道了实验目的,才能非常清楚的知道整个流程的意义所在,题目中的信息往往是制备该物质的关键所在。而产物如果具有某些特殊性质(由题目信息获得或根据所学知识判断),则要采取必要的措施来避免在生产过程中产生其它杂质。一般来说主要有如下几种情况: ⑴如果在制备过程中出现一些受热易分解的物质或产物,则要注意对温度的控制。如:侯德榜制碱中的NaHCO3;还有如H2O2、Ca(HCO3)、KMnO4、AgNO3、HNO3(浓)等物质。 ⑵如果产物是一种会水解的盐,且水解产物中有挥发性的酸产生时,则要加相对应的酸来防止水解。如:制备FeCl3、AlCl3、MgCl2、Cu(NO3)2等物质时,要蒸干其溶液得到固体溶质时,都要加相应的酸或在酸性气流中干燥来防止它水解,否则得到的产物分别是Fe2O3、Al2O3、MgO、CuO;而像Al2 ( SO4 ) 3、NaAlO2、Na2CO3等盐溶液,虽然也发生水解,但产物中Al (OH) 3、H2SO4、NaHCO3、NaOH 都不是挥发性物质,在蒸发时,抑制了盐的水解,最后得到的还是溶质本身。 ⑶如果产物是一种强的氧化剂或强的还原剂,则要防止它们发生氧化还原的物质,如:

高中化学选修四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

考点一弱电解质的电离 (一)强、弱电解质 1.概念 [注意]①六大强酸:HCl、H SO4、HNO3、HBr、HI、HClO4。②四大强碱:NaOH、 2 KOH、Ca(OH)2、Ba(OH)2。③大多数盐包括难溶性盐,如BaSO4。 2.电离方程式书写 (1)弱电解质 ①多元弱酸分步电离,且第一步电离程度远远大于第二步(通常只写第一步电离),如H2CO3的电离方程式: H2CO3H++HCO-3、HCO-3H++CO2-3。 ②多元弱碱电离方程式一步写成,如Fe(OH)3电离方程式为Fe(OH)3Fe3++3OH-。 (2)酸式盐 ①强酸的酸式盐在溶液中完全电离,如NaHSO4的电离方程式为NaHSO4===Na++H++SO2-4。 ②弱酸的酸式盐中酸根离子在溶液中不能完全电离,如 NaHCO3===Na++HCO-3、HCO-3H++CO2-3。 (二)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 1.电离平衡的建立 2.电离平衡的特征

(三)影响弱电解质电离平衡的因素 1.影响电离平衡的内因 弱电解质本身的性质是决定电离平衡的主要因素。 2.外界条件对电离平衡的影响 以弱电解质HB的电离为例:HB H++B-。 (1)温度:弱电解质电离吸热,温度升高,电离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HB的电离程度增大,c(H+)、c(B-)均增大。 (2)浓度:稀释溶液,电离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电离程度增大,n(H+)、n(B-)增大,但c(H+)、c(B-)均减小。 (3)相同离子:在弱电解质的溶液中,加入与弱电解质具有相同离子的强电解质,电离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电离程度减小。 (4)加入能与电离出的离子反应的物质:电离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电离程度增大。 (四)溶液的导电能力 电解质溶液导电能力取决于溶液中自由移动离子浓度和离子所带电荷数。自由移动离子浓度越大,离子所带电荷数越多,则导电能力越强。将冰醋酸、稀醋酸加水稀释,其导电能力随加水的量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说明]①OA段导电能力随加水量的增多导电能力增强,原因是冰醋酸发生了电离,溶液中离子浓度增大。 ②AB段导电能力减弱的原因,随水的加入,溶液的体积增大,离子浓度变小,导电能力减弱。

工艺流程图 高三复习题2017(含答案)

化工流程题的解题策略 1.一个完整的无机化工生产流程一般具有下列过程: 2.各过程涉及的考点: (1)对原料进行预处理的常用方法及其作用: ①研磨:减小固体的颗粒度,增大固体与液体或气体间的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 ②水浸:与水接触反应或溶解。 ③酸浸:与酸接触反应或溶解,使可溶性金属离子进入溶液,不溶物通过过滤除去。 ④灼烧:除去可燃性杂质或使原料初步转化。如从海带中提取碘时的灼烧就是为了除去可燃性杂质,将有机 碘转化为碘盐。 ⑤煅烧:改变结构和组成,使一些物质能溶解;并使一些杂质在高温下氧化、分解,如煅烧高岭土和石灰石。(2)核心化学反应要掌握: ①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化工生产将原料转变成产品的过程,也是物质经历相互转化的过程。 理解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就要用到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相关知识。一般围绕铁、铜、铝、镁、氯、硫、磷、硅等元素的单质或化合物的工业制备来进行命题,需要掌握这些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知识 ②还要掌握有关化工生产的知识,熟悉的有纯碱工业、氨工业、硅单质的制备、氯碱工业、海水中提取镁、海水中提取溴等; ③化学反应原理:化工生产中把原料转变成产品的过程就是化学反应的过程,从化学反应原理的角度选择原料、控制条件和选择设备等,是化工生产的基本思路。化学反应原理的相关知识包括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电化学、化学热力学等,做到能综合运用这些知识分析化工生产中化学反应的情况。 (3)化工生产过程中分离提纯、除杂等环节,与高中化学基本实验的原理紧密联系,包括过滤、洗涤、蒸发、结晶、蒸馏、萃取、分液等基本实验操作及原理,并要熟悉所用到的相关仪器。 (4)对整个工艺流程能进行评价: ①体现绿色化学思想(使用无毒无害原料,采用原子利用率高的制备路线,原料的循环利用,副产物综合利用,节能,等); ②高效节能方面(原料廉价,工艺简单,产品的纯度高,能耗低等) (5)化学计算:纯度,转化率、产率计算,有效数字的取舍 2.解答基本步骤 (1)读题头,得目的,划原料,明产品,解决“干什么” 一般采用“首尾分析法”:通过阅读题头,了解流程图以外的文字描述、表格信息、后续设问中的提示性信息,通过对比分析工业流程示意图中的第一种物质(原材料)与最后一种物质(产品),弄清从原料出发,要得到最终产品,必须除去什么元素、引进什么元素。 (2)读题问,逐空填答,用语要规范,解决“怎么写” 从化学原理的角度、用化学语言作答;要抓住主要问题,针对具体问题作具体分析。具体答题要点如下:

高中化学模型汇总(有关溶液)

高中化学模型汇总(有关溶液) 一、等质混和等体混 母体讲解 1. 把 70% HNO 3(密度为 1.40 g·cm -3)加到等体积的水中,稀释后 HNO 3(aq)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 A.0.35 B.<0.35 C.>0.35 D.≤0.35 命题意图:主要考查学生对质量分数的认识和变换前提下的估算能力。 知识依托:有关质量分数的计算。 错解分析:审题不严,自以为是将两液体等质量混合,从而误选 A 项;解题过程中思维反向,也会误选 B 项。 解题思路:本题有以下两种解法。 方法1(条件转换法):先把“等体积”看作“等质量”,则等质量混合后溶液中 HNO 3 的质量分数为: w 混= 2 % 70222121=+=?+?w w m m w m m =35% 而等体积混合时水的质量小于 HNO 3(aq) 的质量,则等体积混合相当于先进行等质量混合,然后再加入一定量的密度大的液体,这里是 70% 的 HNO 3(aq),故其质量分数大于 35%。 方法2(数轴表示法):(1)先画一数轴,在其上标出欲混合的两种液体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并在两质量分数的对应点上标出两液体密度的相对大小。 (2)求出 2 21w w +,并在数轴上标示出来。 (3)标出w 混:w 混在2 2 1w w +与 ρ大的液体的质量分数之间。答案:C 评注:方法2是方法1的一种升华。 ●锦囊妙计 1.等质混 两种同溶质液体(或某溶液与水)等质量混合时:w 混=2 2 1w w + 2.等体混 两种同溶质液体(或某溶液与水)等体积混合时:W 混∈[2 2 1w w +,W (ρ大)]具体解题时,常用数轴表示法。 2. 密度为0.91 g·cm -1 的氨水,质量百分比浓度为 25.0%(即质量分数为0.250),该氨水用等体积的水稀释后,所得溶液的质量百分比浓度( ) A.等于12.5% B.大于 12.5% C.小于 12.5% D.无法确定 求解: 提示:氨水越浓密度越小。因为ρ1>ρ2,所以w 混离w 1 更近,即 w 混<0.125。 答案:C

高中化学溶液中粒子浓度关系练习题

高中化学溶液中粒子浓度关系练习题 1.含SO2的烟气会形成酸雨,工业上常利用Na2SO3溶液作为吸收液脱除烟气中的SO2,随着SO2的吸收,吸收液的pH不断变化。下列粒子浓度关系一定正确的是( ) A.Na2SO3溶液中存在:c(Na+)>c(SO2-3)>c(H2SO3)>c(HSO-3) B.已知NaHSO3溶液pH<7,该溶液中:c(Na+)>c(HSO-3)>c(H2SO3)>c(SO2-3) C.当吸收液呈酸性时:c(Na+)=c(SO2-3)+c(HSO-3)+c(H2SO3) D.当吸收液呈中性时:c(Na+)=2c(SO2-3)+c(HSO-3) 解析:选D Na2SO3溶液呈碱性,溶液中粒子浓度关系为c(Na+)>c(SO2-3)>c(OH-)> c(HSO-3)>c(H2SO3),A项错误;NaHSO3溶液pH<7,则该溶液中HSO-3的电离程度大于水解程度,溶液中粒子浓度大小关系为c(Na+)>c(HSO-3)>c(H+)>c(SO2-3)>c(OH-)>c(H2SO3),B项错误;当吸收液呈酸性时可以是NaHSO3溶液,溶液中存在物料守恒:c(Na+)=c(H2SO3)+c(SO2-3)+c(HSO-3),也可以是NaHSO3和亚硫酸钠的混合溶液,则选项中的物料守恒关系式不再适用,C项错误;当吸收液呈中性时,c(H+)=c(OH-),溶液中存在电荷守恒:c(Na+)+c(H+)=c(OH -)+2c(SO2- c(HSO-3),故c(Na+)=2c(SO2-3)+c(HSO-3),D项正确。 3)+ 2.向20 mL 0.5 mol·L-1的醋酸溶液中逐滴加入等物质的量浓 度的烧碱溶液,测定混合溶液的温度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关于混合溶 液的相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 A.醋酸的电离常数:B点>A点 B.由水电离出的c(OH-):B点>C点 C.从A点到B点,混合溶液中可能存在: c(CH3COO-)=c(Na+) D.从B点到C点,混合溶液中一直存在: c(Na+)>c(CH3COO-)>c(OH-)>c(H+) 解析:选D 醋酸是弱电解质,在水溶液里存在电离平衡,且其电离过程吸热,温度越高,醋酸的电离程度越大,其电离常数越大,故A正确;B点酸碱恰好反应生成醋酸钠,C 点NaOH过量,NaOH抑制水的电离,醋酸钠促进水的电离,所以由水电离出的c(OH-):B点>C点,故B正确;如果c(CH3COO-)=c(Na+),根据电荷守恒知,溶液中c(OH-)=c(H+),B点为醋酸钠是强碱弱酸盐,其水溶液呈碱性,A点为等物质的量的醋酸和醋酸钠混合溶液,呈酸性,所以从A点到B点,混合溶液中可能存在:c(CH3COO-)=c(Na+),故C正确;在C 点时为醋酸钠、NaOH等物质的量的混合溶液,因为CH3COO-发生水解反应,则混合溶液中c(CH3COO-)<c(OH-),故D错误。 3.(2019·青岛模拟)室温下,0.1 mol·L-1的某二元酸H2A 溶液中,可能存在的含A粒子(H2A、HA-、A2-)的物质的量分数随

高中化学水溶液中的三大守恒-教学文档

高中化学水溶液中的三大守恒 一、考点难点类: 问题1:三大守恒的相同,和区别都在哪? 郝老师:电荷守恒规律:电解质溶液中,不论存在多少种离子,溶液总是呈电中性,阴离子所带的负电荷总一定等于阳离子所带的正电荷总数。如磷酸溶液中, c(H)=c(OH-)c(H2PO4-)2c(HPO42-)3c(PO43-) 物料平衡是元素守恒,要明晰溶质进入溶液后各离子的去向,以碳酸钠为离,钠碳的比例关系为2:1,所以应该有两倍的碳等于一倍的钠,而溶液中钠的存在形式只有钠离子,碳的存在形式有碳酸根、碳酸氢根和碳酸分子,所以钠离子的浓度等于,2倍的(碳酸根碳酸氢根碳酸分子)。 质子守恒是电荷守恒减去物料平衡即可 质子守恒规律:水电离的特征是c(H)=c(OH-),只不过有些会水解的盐会导致氢离子、氢氧根可能会有不同的去向,我们需要把它们的去向全部找出来,以碳酸钾为例,碳酸根会结合氢离子,有多个存在形式,碳酸氢根、碳酸分子及自由的氢离子,而氢氧根没有被结合,所以只有一种存在形式氢氧根,氢离子等于氢氧根列出来就是 c(OH-)=c(H)c(HCO3-)2(H2CO3),应该注意氢离子有几个,系数就是几,结合氢氧根的同理,如果两方都有被结合的粒子都需要找出来,如乙酸铵。

最后,实在写不出来,或者是酸式盐混合溶液等,一般不直接列,用电荷守恒减去物料守恒即可。 问题2:请问在水解,电离,难容电解质电离平衡。这方面如何解题,这久复习到这里,做题好难,老师上课难的听懂。 郝老师:首先要明确影响平衡的因素,判断平衡的移动方向,然后是判断溶液中离子的浓度,浓度比较问题要清楚,大量离子与大量离子比较,少量离子与少量离子比较。大量离子指强电解质电离出的,少量离子是弱电解质电离或盐的水解得到的。而对于三大守恒,电荷守恒、物料平衡和质子守恒要掌握的非常熟练才可以有效地解决离子平衡的问题。 问题3:三大守恒包括电解和水解吗? 郝老师:不包括,电离平衡水解平衡是平衡的研究,三大守恒是指溶液中离子或分子的浓度关系 问题4:什么时候需要加热高温什么的条件 郝老师:有机反应中大多需要加热,高温条件的主要是合成氨、炼铁、氮气和氧气化合成一氧化氮等 问题5:物料守恒搞不懂。 郝老师:物料平衡是元素守恒,要明晰溶质进入溶液后各离子的去向,以碳酸钠为离,钠碳的比例关系为2:1,所以应该有两倍的碳等于一倍的钠,而溶液中钠的存在形式只有钠离子,碳的存在形式有碳酸根、碳酸氢根和碳酸分子,

(完整word版)高中化学工艺流程题目解题技巧

高考新题型《工艺流程题解题技巧点拨》化学工艺流程题近几年是高考的热点,所占的分值也相当重,但由于此类试题陌生度高,对学生的能力要求也大,加上有的试题文字量大,学生在没做之前往往就会产生畏惧感,所以这类题的得分不是很理想。 要解好这一类题,学生最重要的是要克服畏惧心理,认真审题,找到该实验的目的。一般来说,流程题只有两个目的:一是从混合物中分离、提纯某一物质;另一目的就是利用某些物质制备另一物质。 一、对于实验目的为一的题目,其实就是对混合物的除杂、分离、提纯。当遇到这一类题时,要求学生一定要认真在题目中找出要得到的主要物质是什么,混有的杂质有哪些,认真分析当加入某一试剂后,能与什么物质发生反应,生成了什么产物,要用什么样的方法才能将杂质除去。只有这样才能明白每一步所加试剂或操作的目的。这里特别提一提蒸发与结晶。蒸发与结晶方法都可以将溶液中的溶质以固体形式析出,具体采用何种方法,主要取决于溶质的溶解度。 有的物质它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变化比较大,如NH4NO3、KNO3等物质,在蒸发过程中比较难析出来,所以要用冷却法使它结晶。而有的物质它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变化比较小,如NaCl、KCl等,有少数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如Ca(OH)2要使它们析出较多固体溶质时,则要用蒸发浓缩的方法。例如NaCl 和KNO3混合溶液,如果将混合溶液蒸发一段时间,析出的固体主要是NaCl ,母液中是KNO3和少量NaCl 。如果将混合溶液加热后再降温,则析出的固体主要是KNO3,母液中是NaCl 和少量KNO3。如果是除杂,杂质所含的量比较少,一般是让主要物质析出来。如KNO3溶液中含少量NaCl,常用升温冷却结晶法,再经过过滤、洗涤、烘干(不同的物质在烘干时采取的方法不同),就可得到KNO3固体了。如果NaCl溶液中含少量KNO3,则用蒸发浓缩结晶法.,这种方法一般要经过趁热过滤才能得到主要物质,主要原因是如果温度下降,杂质也会以晶体的形式析出来。 二、对于目的为制备某一物质的流程题,要求学生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明确题目目的是制什么物质,从题干或问题中获取有用信息,了解产品的性质。 只有知道了实验目的,才能非常清楚的知道整个流程的意义所在,题目中的信息往往是制备该物质的关键所在。而产物如果具有某些特殊性质(由题目信息获得或根据所学知识判断),则要采取必要的措施来避免在生产过程中产生其它杂质。一般来说主要有如下几种情况: ⑴如果在制备过程中出现一些受热易分解的物质或产物,则要注意对温度的控制。如:侯德榜制碱中的NaHCO3;还有如H2O2、Ca(HCO3)、KMnO4、AgNO3、HNO3(浓)等物质。 ⑵如果产物是一种会水解的盐,且水解产物中有挥发性的酸产生时,则要加相对应的酸来防止水解。如:制备FeCl3、AlCl3、MgCl2、Cu(NO3)2等物质时,要蒸干其溶液得到固体溶质时,都要加相应的酸或在酸性气流中干燥来防止它水解,否则得到的产物分别是Fe2O3、Al2O3、MgO、CuO;而像Al2 ( SO4 ) 3、NaAlO2、Na2CO3等盐溶液,虽然也发生

(完整word版)高中化学溶液配置误差分析

高中化学溶液配置误差分析 一、误差分析的理论依据 根据c B=n B/V可得,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配制的误差都是由溶质的物质的量n B和溶液的体积V引起的。误差分析时,关键要看配制过程中引起n和V怎样的变化。在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时,若n B比理论值小,或V比理论值大时,都会使所配溶液浓度偏小;若nB比理论值大,或V比理论值小时,都会使所配溶液浓度偏大。 二、误差原因实例归纳 为了便于同学们理解,我们对产生误差的原因归纳分析如下: (一)由概念不清引起的误差 1.容量瓶的容量与溶液体积不一致 例:用500mL容量瓶配制450mL0.1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用托盘天平称取氢氧化钠固体1.8g。 分析:偏小。容量瓶只有一个刻度线,且实验室常用容量瓶的规格是固定的(50mL、100mL、250mL、500mL、1000mL),用500mL容量瓶只能配制500mL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所以所需氢氧化钠固体的质量应以500mL溶液计算,要称取2.0g氢氧化钠固体配制500mL溶液,再取出450mL溶液即可。 2.溶液中的溶质与其结晶水合物的不一致 例:配制500mL0.1moL/L的硫酸铜溶液,需称取胆矾8.0g。 分析:偏小。胆矾为CuSO4·5H2O,而硫酸铜溶液的溶质是CuSO4。配制上述溶液所需硫酸铜晶体的质量应为12.5g,由于所称量的溶质质量偏小,所以溶液浓度偏小。(二)由试剂纯度引起的误差 3.结晶水合物风化或失水 例:用生石膏配制硫酸钙溶液时,所用生石膏已经部分失水。 分析:偏大。失水的生石膏中结晶水含量减少,但仍用生石膏的相对分子质量计算,使溶质硫酸钙的质量偏大,导致所配硫酸钙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偏大。 4.溶质中含有其他杂质 例:配制氢氧化钠溶液时,氢氧化钠固体中含有氧化钠杂质。 分析:偏大。氧化钠固体在配制过程中遇水转变成氢氧化钠,31.0g氧化钠可与水反应生成40.0g氢氧化钠,相当于氢氧化钠的质量偏大,使结果偏大。

高中化学水溶液中的三大平衡及其常数计算

水溶液中的三大平衡及其常数的有关计算 1.理解弱电解质在水中的电离平衡,能利用电离平衡常数(K a、K b、K h)进行相关计算。 2.了解盐类水解的原理,影响盐类水解程度的主要因素,盐类水解的应用。 3.了解难溶电解质的沉淀溶解平衡。理解溶度积(K sp)的含义,能进行相关的计算。 4.以上各部分知识的综合运用。 命题热 点提炼 三年考情汇总核心素养链接 3.溶液 中的 “四大 平衡常 数”的 计算及 应用 2016·Ⅰ卷T12,T27 2018·Ⅲ卷T12 2017·Ⅰ卷T13(A)、 T27,Ⅱ卷T12(B),Ⅲ 卷T13(A) 2016·Ⅰ卷T27,Ⅱ 卷T28 1.平衡思想——能用动态平衡的观点考察,分析 水溶液中的电离、水解、溶解三大平衡。 2.证据推理——根据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大小变 化,推断反应的原理和变化的强弱。 3.实验探究——通过实验事实,探究水溶液中酸 碱性的实质。 4.模型认知——运用平衡模型解释化学现象,揭 示现象本质和规律。 水溶液中的三大平衡及其常数的有关计算 1.电离平衡与水解平衡的比较 电离平衡(如CH3COOH溶液) 水解平衡(如CH3COONa溶液)实质弱电解质的电离盐促进水的电离 升高温度 促进电离,离子浓度增大,K a 增大 促进水解,水解常数K h增大加水稀释 促进电离,离子浓度(除OH-外) 减小,K a不变 促进水解,离子浓度(除H+外)减小,水 解常数K h不变 加入相应离子 加入CH3COONa固体或盐酸, 抑制电离,K a不变 加入CH3COOH或NaOH,抑制水解, 水解常数K h不变 加入反应离子加入NaOH,促进电离,K a不变加入盐酸,促进水解,水解常数K h不变

完整高考化学工艺流程题解题技巧

工艺流程题解题技巧 一、除杂、分离、提纯类工艺流程题 本质就是对混合物的除杂、分离、提纯。 ①首先,找出要得到的主要物质是什么,混有哪些杂质; ②然后,认真分析当加入某一试剂后,能与什么物质发生反应,生成了什么产物; ③最后,思考要用什么样的方法才能将杂质除去。 这样才能每一步所加试剂或操作的目的。 二、物质制备类工艺流程题 ①先是确定要制备什么物质,从题干或问题中获取有用信息,了解产品的性质(具有某些特殊性质的产物,要采取必要的措施来避免在生产过程中产生其它杂质,比如:产品受热易分解,可能要低温烘干、减压烘干、减压蒸发等); ②分析流程中的每一步骤,从几个方面了解流程:反应物是什么?反应方程式是什么?该反应造成了什么后果?对制造产品有什么作用? ③从问题中获取信息,帮助解题。标准化问题要标准化回答。 题目中的信息往往是制备该物质的关键所在。产物如果具有某些特殊性质,则要采取必要的措施来避免在生产过程中产生其它杂质。如: ⑴如果在制备过程中出现一些受热易分解的物质或产物,则要注意对温度的控制。 ⑵如果产物是一种会水解的盐,且水解产物中有挥发性的酸产生时,则要加相对应的酸来防止水解。如:制备FeCl、AlCl、MgCl、Cu(NO)等物质时,要蒸干其溶液得到固体溶质时,23332都要加相应的酸或在酸性气流中干燥来防止它水解,否则得到的产物分别是FeO 、AlO 、3232MgO、CuO;而像Al (SO) 、NaAlO 、

NaCO等盐溶液,虽然也发生水解,但产物中322432Al(OH) 、HSO 、NaHCO最后得,抑制了盐的水解,在蒸发时,都不是挥发性物质NaOH 、3423. 到的还是溶质本身。 ⑶如果产物是一种强的氧化剂或强的还原剂,则要防止它们发生氧化还原的物质,如:含Fe、2+SO等离子的物质,则要防止与氧化性强的物质接触。2-3⑷如果产物是一种易吸收空气中的CO或水(潮解或发生反应)而变质的物质(如NaOH 固2体等物质),则要注意防止在制备过程中对CO或水的除去,也要防止空气 中的CO或水进入22装置中。 ⑸如果题目中出现了包括产物在内的各种物质的溶解度信息,则要注意对比它们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改变的情况,根据它们的不同变化,找出合适的分离方法。 熟悉工业流程常见的操作与名词 工业流程题目在流程上一般分为3个过程: (1)原料处理阶段的常见考点与常见名词 ①加快反应速率(途径:升高温度、搅拌、粉碎) ②溶解: ③灼烧、焙烧、煅烧:改变结构,使一些物质能溶解,并使一些杂质高温下氧化、分解 分离提纯阶段的常见考点(2) pH值除杂①调已知下列物质开始沉淀和例如:

高中化学第三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知识点和题型总结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 §1 知识要点 一、弱电解质的电离 1、定义:电解质、非电解质 ;强电解质 、弱电解质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BC ) A 、能溶于水的盐是强电解质,不溶于水的盐是非电解质; B 、强电解质溶液中不存在溶质分子;弱电解质溶液中必存在溶质分子; C 、在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也一定是强电解质; D 、Na 2O 2和SO 2溶液于水后所得溶液均能导电,故两者均是电解质。 2、电解质与非电解质本质区别: 在一定条件下(溶于水或熔化)能否电离(以能否导电来证明是否电离) 电解质——离子化合物或共价化合物 非电解质——共价化合物 离子化合物与共价化合物鉴别方法:熔融状态下能否导电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B ) A 、非电解质一定是共价化合物;离子化合物一定是强电解质; B 、强电解质的水溶液一定能导电;非电解质的水溶液一定不导电; C 、浓度相同时,强电解质的水溶液的导电性一定比弱电解质强; D 、相同条件下,pH 相同的盐酸和醋酸的导电性相同。 3、强电解质与弱电质的本质区别: 在水溶液中是否完全电离(或是否存在电离平衡) 注意:①电解质、非电解质都是化合物 ②SO 2、NH 3、CO 2等属于非电解质 ③强电解质不等于易溶于水的化合物(如BaSO 4不溶于水,但溶于水的BaSO 4全部电 离,故BaSO 4为强电解质) 4、强弱电解质通过实验进行判定的方法(以HAc 为例): (1)溶液导电性对比实验; (2)测0.01mol/LHAc 溶液的pH>2; (3)测NaAc 溶液的pH 值; (4)测pH= a 的HAc 稀释100倍后所得溶液pH

高中化学复习知识点:溶液

高中化学复习知识点:溶液 一、单选题 1.一定温度下,向质量分数为 a 的乙腈(CH 3CN )溶液中加入等体积水,所得溶液中乙腈质量分数为 0.4a ,则乙腈的密度(ρ1)与水的密度(ρ2)关系是 A .ρ1 >ρ2 B .ρ1 <ρ2 C .ρ1 =ρ2 D .无法确定 2.海冰是海水冻结而成的咸水冰。海水冻结时,部分来不及流走的盐分以卤汁的形式被包围在冰晶之间,形成“盐泡”(假设盐分以一个NaCl 计),其大致结构如下图所示,若海冰的冰龄达到1年以上,融化后的水为淡水。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海冰内层“盐泡”越多,密度越小 B .海冰冰龄越长,内层的“盐泡”越多 C .海冰内层“盐泡”内的盐分主要以NaCl 分子的形式存在 D .海冰内层NaCl 的浓度约为410mol /L( 设冰的密度为30.9g /cm ) 3.如图表示X 、Y 两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根据图示,判断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X 、Y 都是易溶于水物质 B .t ℃时,X 、Y 的饱和溶液中物质的量浓度相等 C .将t 1℃时,等质量X 、Y 的饱和溶液均分别降温到t ℃,X 溶液中析出晶体的质量比Y 的多 D .当Y 的饱和溶液中含有少量X 时,能通过蒸发浓缩、趁热过滤的方法提纯Y 4.已知KNO 3晶体溶解于水时要吸收热量,从溶液中析出KNO 3晶体时会放出热量。若有室温下KNO 3饱和溶液20 mL ,向其中加入1 g KNO 3晶体,充分搅拌后,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溶液质量增加B.溶液的温度降低 C.晶体不再溶解D.溶液的温度和质量都不变 5.化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碘酒只是指碘单质的乙醇溶液 B.纯水不易导电,但属于电解质 C.质量分数:医用酒精>生理盐水>食醋 D.明矾可用于水的消毒、杀菌 6.以下物理量与温度无关的是() A.化学反应的平衡常数B.醋酸钠的浓度 C.水的离子积D.CO2在水中溶解度 7.20℃时,饱和NaCl溶液的密度为ρ g/cm3,物质的量浓度为c mol/L,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温度低于20℃时,饱和NaCl溶液的浓度小于c mol/L B.20℃时,饱和NaCl溶液的质量分数为58.5c 100%ρ1000 ? ? ? C.20℃时,密度小于ρ g/cm3的NaCl溶液是不饱和溶液 D.20℃时,饱和NaCl溶液的溶解度 5850c S=g/100g ρ-58.5 水 8.40℃硝酸钾饱和溶液先升温至80℃,在恒温下蒸发部分溶剂至析出少量溶质,然后将溶液逐渐冷却至60℃。下列示意图中能正确表示整个过程中溶液浓度a%与时间t关系的是() A.B.C. D. 9.把氢氧化钙放入蒸馏水中,一定时间后达到如下平衡:Ca(OH)2(s)?Ca2++2OH-,如在其中加入少量CaO后,恢复到原温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溶液的pH不变B.溶液质量不变 C.溶质质量不变D.氢氧根浓度增大

高中化学选修4第三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知识点和题型总结-er,推荐文档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能溶于水的盐是强电解质,不溶于水的盐是非电解质; B、强电解质溶液中不存在溶质分子;弱电解质溶液中必存在溶质分子; C、在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也一定是强电解质; D、Na2O2 和SO2 溶液于水后所得溶液均能导电,故两者均是电解质。 2、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非电解质一定是共价化合物;离子化合物一定是强电解质; B、强电解质的水溶液一定能导电;非电解质的水溶液一定不导电; C、浓度相同时,强电解质的水溶液的导电性一定比弱电解质强; D、相同条件下,pH 相同的盐酸和醋酸的导电性相同。 3、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盐酸、硫酸和醋酸溶液,pH 最小的是,pH 最大 的是;体积相同时分别与同种NaOH 溶液反应,消耗NaOH 溶液的体积大小关系为。 4、pH 相同的盐酸、硫酸和醋酸溶液,物质的量浓度最小的是,最大的 是;体积相同时分别与同种NaOH 溶液反应,消耗NaOH 溶液的体积大小关系为。 +)为乙5、甲酸和乙酸都是弱酸,当它们的浓度均为0.10mol/L 时,甲酸中的c(H 酸中c(H+)的3 倍,欲使两溶液中c(H+)相等,则需将甲酸稀释至原来的3倍(填“<”、“>”或“=”);试推测丙酸的酸性比乙酸强还是弱。 6、试比较pH=3 的HAc 、pH=4 的NH4Cl、pH=11 的NaOH、pH=10Na2CO3 四种 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从大到小的顺序是。 -12 7、已知100℃时,水的K W=1× 10 ,则该温度下 (1)NaCl 的水溶液中[H+]= ,pH = ,溶液呈性。(2)0.005mol/L 的稀硫酸的pH= ;0.01mol/L 的NaOH 溶液的pH=

高中化学工艺流程图题库

工艺流程图专项 1.四川攀枝花蕴藏丰富的钒、钛、铁资源。用钛铁矿渣(主要成分为TiO2、FeO、Fe2O3,Ti的最高化合价为+4)作原料,生产白色颜料二氧化钛的主要步骤如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硫酸与二氧化钛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向滤液Ⅰ中加入铁粉,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3)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向沸水中加入滤液Ⅲ,使混合液pH达0.5,钛盐开始水解。 水解过程中不断通入高温水蒸气,维持溶液沸腾一段时间,钛盐充分水解析出水合二氧化钛沉淀。请用所学化学平衡原理分析通入高温水蒸气的作用:。过滤分离出水合二氧化钛沉淀后,将滤液返回的主要目的是充分利用滤液中的钛盐、、、(填化学式),减少废物排放。 (4)A可用于生产红色颜料(Fe2O3),其方法是:将556akgA(摩尔质量为278g/mol)溶于水中,加入适量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鼓入足量空气搅拌,产生红褐色胶体,再向红褐色胶体中加入3336bkgA和112ckg铁粉,鼓入足量空气搅拌,反应完全后,有大量Fe2O3附着在胶体粒子上以沉淀形式析出;过滤后,沉淀经高温灼烧得红色颜料,若所得滤液中溶质只有硫酸钠和硫酸铁,则理论上可生产红色颜料kg。 2.硫酸锌可作为食品锌强化剂的原料.工业上常用菱锌矿生产硫酸锌,菱锌矿的主要成分是ZnCO3,并含少量的Fe2O3、FeCO3MgO、CaO等,生产工艺流程示意如下: (1)将菱锌矿研磨成粉的目的是. (2)完成“氧化除铁”步骤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Fe(OH)2+□+□═□Fe (OH)3+□Cl﹣ (3)针铁矿(Goethite)是以德国诗人歌德(Goethe)名字命名的,组成元素是Fe、

高中化学工艺流程练习题(3)

高中化学工艺流程练习题(3) 1.CoCl2·6H2O是一种饲料营养强化剂。以含钴废料(含少量Fe、Al等杂质)制取CoCl2·6H2O 的一种新工艺流程如下图: 已知: ①钴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HCl=CoCl2+H2↑ ②CoCl2·6H2O熔点86℃,易溶于水、乙醚等;常温下稳定无毒,加热至110~120℃时,失去结晶水变成有毒的无水氯化钴。 ③部分阳离子以氢氧化物形式沉淀时溶液的pH见下表: 沉淀物Fe(OH)3Fe(OH)2Co(OH)2Al(OH)3 开始沉淀 2.37.57.6 3.4 完全沉淀 4.19.79.2 5.2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⑴在上述新工艺中,用“盐酸”代替原工艺中“盐酸与硝酸的混酸”直接溶解含钴废料,其主要优点为。 ⑵加入碳酸钠调节pH至a,a的范围是。 ⑶操作Ⅰ包含3个基本实验操作,它们是、和过滤。 ⑷制得的CoCl2·6H2O需减压烘干的原因是。 ⑸为测定产品中CoCl2·6H2O含量,某同学将一定量的样品溶于水,再向其中加入足量的AgNO3溶液,过滤,并将沉淀烘干后称量其质量。通过计算发现产品中CoCl2·6H2O的质量分数大于100%,其原因可能是。 ⑹在实验室中,为了从上述产品中获得纯净的CoCl2·6H2O,采用的方法是 。

答案..⑴减少有毒气体的排放,防止大气污染;防止产品中混有硝酸盐 ⑵5.2~7.6 ⑶蒸发浓缩、冷却结晶 ⑷降低烘干温度,防止产品分解 ⑸样品中含有NaCl杂质;烘干时失去了部分结晶水 ⑹将产品溶于乙醚过滤后,再蒸馏 【例10】某工厂用CaSO4、NH3、CO2制备(NH4)2SO4,其工艺流程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硫酸铵在农业生产中的用途是(一种即可) ,写出利用该流程制备(NH4)2SO4的总化学方程式:。 (2)a和b分别是(填序号)。 A.足量CO2、适量NH3 B.足量NH3、适量CO2 C.适量CO2、足量NH3 D.适量NH3、足量CO2 (3)上述流程中,可以循环使用的物质有(写化学式)。 (4)从滤液中获得(NH4)2SO4晶体,必要的操作步骤是。 (5)上述流程中,有关NH3作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的浓度促进反应发生A.提供制备所需的氮元素B.增大CO2 3 C.作反应的催化剂D.生产1 mol (NH4)2SO4,至少消耗2 mol NH3答案(1)化肥CaSO4+2NH3+CO2+ H2O=CaCO3↓+(NH4)2SO4 (2)B (3)CO2、NH3(4)蒸发 ..过滤 ..(5)ABD ..浓缩冷却结晶 【例11】医用氯化钙可用于生产补钙、抗过敏和消炎等药物。以工业碳酸钙(含有少量Na+、Al3+、Fe3+等杂质)生产医药级二水合氯化钙(CaCl2·2H2O的质量分数为 97.0%~103.0%)的主要流程如下: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