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垃圾中转站工程项目施工设计方案

垃圾中转站工程项目施工设计方案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文化路、光武路交叉口垃圾中转站工程

施工组织设计

目录

1.编制依据

1.1本工程招标文件

1.2施工阶段业主提供的有关图纸

1.3现行有关工程技术、质量规范、规程和标准

2.工程概况

2.1建筑设计

2.2结构设计

2.3 水电设计

2.4场地工程地质条件

3.施工布署

3.1管理目标

3.2机构设置

3.3劳动力计划

3.4主要施工机械需用量计划

3.5检验、试验仪器配备

3.6工期安排、施工顺序及流水段划分

3.7施工平面布置

3.8科技进步与四新技术运用

3.9施工准备工作

4. 总体施工方案

5.施工准备

6、主要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方法

文化路、光武路交叉口垃圾中转站工程

施工组织设计

1、编制依据

1)文化路、光武路交叉口垃圾中转站工程施工合同。

2)南阳市建筑设计研究院设计的文化路、光武路交叉口垃圾中转站工程建筑、结构、安装施工图。

3)现行国家有关工程施工规范、规程和标准:

《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

《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1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02 《砼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 《屋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7-2002 《地下防水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8-2002 《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9-2002

《建筑装饰装修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10-2002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2 《砼工程检验评定标准》GBJ107-87

《钢筋焊接及验收规范》JGJ18-96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88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评分标准》JGJ59-99

《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91

《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

《建筑基坑工程技术规范》YB9258-97

《建筑边坡支护技术规范》DB50/5001-1997

4)ISO9001-2000标准。

5)南阳市有关建设工程文件及规定。

6)根据工程特点、施工现场实际情况、施工环境、施工条件和自然条件的分析。

7)本公司现有的劳动力、技术、机械设备能力和施工管理经验。

2、工程概况

文化路、光武路交叉口垃圾中转站工程是卧龙区石桥回民小学兴建,座落于卧龙区石桥回民小学院内。建筑性质为教学楼、办公,建筑耐火等级为二级,建筑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本工程结构形式为现浇混凝土结构,240砖墙,屋面防水等级为二级,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

2.1建筑设计

该工程总建筑面积1197.27平方米,建筑地上面积798.18平方米,建筑地下面积399.09平方米,共3层,建筑建筑高度11.250m。

2.2结构设计

本工程为砖混结构,砼强度等级:基础垫层C15,基础、卫生间、屋面、雨篷及外露混凝土构件为C25,其它为C20。砌体:0.000以下采用MU10烧结页岩砖,+0.000以下M10水泥砂浆。+0.000~5.800采用MU10烧结页岩砖, M10混合砂浆。5.800~14.500采用MU10页岩砖, M7.5混合砂浆。14.500以上采用MU10页岩砖, M5.0混合砂浆。

2.3水电设计

电力配电系统:低压配电系统采用220/380V放射式配电方式。

照明系统:有装修要求的场所视装修要求商定,一般场所为荧光灯。照明、插座分别由不同的支路供电,照明为单相二线,插座为单相三线。所有插座回路均设剩余电流断路器保护。照明配电箱,均为暗装;安装高度为底边距地1.5m。

2.4 场地工程地质条件

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取为160Kpa,持力层为第二层粉质粘土层。

3、施工部署

3.1施工组织

本工程实行项目法组织施工,由樊留晓担任项目经理,项目经理为企业法人在本项目上的委托代理人,代表企业法人全面履行工程承包合同。

3.2机构设置

项目管理层由项目经理、项目技术负责人、工程技术组、质量安全组、材料设备组组成。

3.3管理目标

3.3.1工程质量等级:合格工程。

3.3.2工期:总工期天。

3.3.3安全施工目标:杜绝重大伤亡事故,重伤频率控制在1‰以内。轻伤频率控制在5‰以内。

3.3.4服务目标:全面履行对业主的各项承诺,树立服务第一的思想,以科学、先进的组织手段和技术手段,满足业主的各项要求。

3.4劳动力计划

我公司拟投入一个土建队、一个装饰队、一个安装队承担该项目的施工任务,力保项目按期完成。有些工种项目,如挖土、浇筑砼等打破工种界限。施工平均劳动力人数为40人,高峰期劳动力人数为60人,劳动力配备见下图。

3.5主要施工机械需用量计划

现场有砂浆搅拌机和一台搅拌机.钢筋加工机械配备齐全。主要机械配备详见下表。

3.6检验、试验仪器配备

四、总体施工方案

1、本工程遵循先地下后地上、先主体后装修水电配合

土建的原则组织施工。

2、结构施工阶段以泥工为主,钢筋、模板、水电等工

种积极配合,基本上不占用工期,装修阶段以抹灰为

主其它工种配合施工.。

3、垂直运输采用1台龙门架提升机,水平运输采用人

力双轮车完成。

4、配备砼搅拌机一台,砂浆搅拌机一台,能满足施工需

要。

五、施工准备

1、项目部按岗位职责需要选派称职管理人员组成精干

高效的项目部并签订相应项目管理协仪。

2、开工前,充分熟悉图纸,提出问题搞好图纸会审。

3、项目经理、技术员、质检员、预算员、材料员、资料

员、熟悉图纸编写各工种的技术交底做好施工组织设

计,编施工预算提供加工定货单。

4、精选施工队伍,并拟订各工种施工合同。

5、协调督促现场三通一平,保证顺利开工。

6、搞好现场测量规划搭建临设,规划现场平面布置。

7、搞好原材料试验和配合比报告。

8、按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布置施工用电线路和施工用水

管网。

六、主要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方法

(一)、施工测量

a)测量放线:工程定位测设必须依据规划部门提供的坐

标采用经纬仪和刚尺测设后应经规划部门、建设单位、监理公司验线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

b)轴线垂直控制:采用经纬仪投测主轴线,主轴线引测

到各楼层后采用刚尺量距进行轴线划分,必须做好复

核及轴线校正工作。由于本工程地基属于纯砂无法设

固定桩采用砖砌240×240×1000轴线桩的方法标注轴

线。

c)标高控制:用精密钢尺配合经纬仪标注在建筑物转角

部位的柱上及划分施工段的部位,标出+0.000再引测

至上一层每层均采用水准仪测设到各层的柱筋上。待

标注柱子浇注完成后,再用水准仪测设的柱身上。

d)沉降观测:按照图纸要求对沉降点做出详细沉降观测

布置,并做好初始观测值及每层施工完成后的观测值

及时汇总后,如发现异常,应及时与设计、监理人员

联系,沉降观测必须定人、定仪器、定时观测结果准

确无误。

(二)、地基与基础工程

1、施工程序:施工准备~定位放线~机械挖土~人工清

土~基坑铲探~基坑检测~砼垫层~基础~基础

柱~砖基础~构造柱、地圈梁~基础找平~基础结

构验收~回填土

2.土方工程;

该工程自然平下为弱膨胀土,四周放坡,满堂开挖,自卸车运土,运场地外。

3.基础混凝土垫层;

混凝土垫层采用支模板浇筑。施工前,先用铁皮铺设运输道,拉线用同标号混凝土做标高控制点。

4.基础;

基础施工前,用经纬仪、50米钢卷尺在垫层上放线定位,先弹出各条轴线、基础边线和柱子边线。为

使柱子位置、尺寸准确无误,应事先用胶合板(按柱

子断面)订制一个模具,然后对应垫层上的轴线在四

角划线,定出柱子位置,既准又快。扎筋前,用红漆

做出轴线、柱标记,并标注轴线、柱子编号,便于扎

筋、支模、柱基底排筋要弹线绑扎。扎筋前先支上柱

基四周边模,以防沙土侵入,不好清理。柱筋完成后,

立柱子钢筋,基础浇筑砼搭设架子。

5、砖基础地圈梁:基础施工时应先浇柱,后施工砼地圈

梁,浇柱时地圈梁钢筋采用扦筋方法,予留够搭接长

度,底层框架完成后再施工砖基础地圈梁。

(三)主体工程

1、模板工程:模板体系的形式与质量直接影响砼工程

外观质量,因此,模板体系的选择应遵循支拆方便,牢固可靠的原则;保证工程结构和构件各部分形状

尺寸和相互位置的正确。

2、现浇板的模板采用多层木工板和竹胶大模板,梁采

用定型组合钢模板,异型构件采用木模支设。支撑

均采用直径?48钢管,要求模板平整无翘曲,钢管

顺直。

3、为保证构件尺寸正确,柱、梁应采用自制模板连接

件加固,水平间距不大于600mm。

4、模板使用前应按规范清理修整及涂刷脱模剂,模板

接缝处采用新型海绵体密封条及胶带纸,防止跑漏

浆。

5、现浇钢筋砼板,当跨度大于或等于4m时,支模时跨

中应起拱0.0025L,梁跨度大于等于4m时或悬挑长度

L>2.5m时的梁应按施工规范的要求起拱,梁起拱

0.003L,悬挑梁起拱0.005L。

6、模板安装

(1)柱模板:

柱模采用大钢模施工。施工前,按柱子截面尺寸进行模板的制作加工,按轴线位置进行编号,红漆标注,柱子四面模板与连接角模、柱箍安装完毕,应严格校

正其轴线位移、垂直偏差、截面尺寸和对角线,并做斜向及水平支撑。

为防止涨模,每对模板之间采用固定螺栓连接,沿柱高每60cm设置一道。

(2)梁板模

梁模采用竹胶模板,现浇板采用竹胶大模板体系施工。梁模板就位安装施工要点:在柱子砼上弹出梁的轴线及水平线(梁底标高引测用)并复核,无误后在专用支柱下脚铺设通长脚手架板,支柱采用双排,间距以60——100cm为宜,支柱上连10㎝Ⅹ10㎝木楞(或定型钢楞)或梁卡具。支柱中间和下方加横杆或斜杆,立杆加可调底座(即采用快拆支撑体系)。在支柱上调整预留梁底模板的厚度,符合设计要求后,拉线安装梁底模板并找直,底模上应拼装连接角模。在底模绑扎钢筋,验收合格后,清除杂物,安装梁侧模板。将两侧模板与底模连接,角模用U型卡连接,并安装上下锁口楞及外竖楞,附以斜撑,间距一般为75CM。梁侧模上口要拉线找直,检查梁模尺寸,与相邻梁、柱模板连接固定。

楼板安装工艺流程:搭设支架——安装纵横木楞——调整楼板下皮标高及起拱——铺设模板——检查模板上皮标高平整度。

板模支架的早拆支柱从边垮一侧开始,依次逐排安装,同时安装木楞及横拉杆,支柱间距以1米为宜,木楞间距为60-100㎝,支架搭设完毕应认真检查其牢固与稳定性,根据水平调节,将木楞找平并安装平模。(3)梁柱接头模板支设

传统的梁柱接头支模方法,由于模板横向、竖向不合,模数的部位集中于梁柱接头处引起使用木模的现象,而木模与钢模间固定件不好处理,故而会出现梁柱接头砼“变形”、“缩颈”、“涨模”等现象。本工程我们将在梁柱接头处改变传统工艺,采用新工艺,杜绝梁柱接头的变形形象。具体做法如下:

a、沿柱子高度方向采取自上而下排模的方法。

根据框架梁的高度,确定梁柱接头处定型钢模的型号,然后自砼板底向下排模,使定型钢模超过框架梁底部。然后,在框架梁的下部采用特制的小型钢模,与定型钢模的下端处同一标高,从此标高向下排柱模,将不合模板的部位留在柱子根部用木模补齐。

b沿框架梁长度向跨中排模的方式方法,将“破活”

留在跨中(在跨中使用木模,由于两侧固定,所以固定得较牢固保证梁柱接头的施工质量,此方法也可以用于主次梁接头)。

采取以上措施,可确保梁柱接头(主次梁接头)处均为“整活”,避免了由于使用木模造成梁柱接头

(主次梁接头)处砼几何尺寸偏差。

7、拆模时间应按施工规范规定,底模应满足强度要求,

侧模拆除应不致损坏砼表面及棱角。为确保砼早期

强度和外观质量采用新技术,使用JT-4脱模剂。

8、模板及其支撑均应专门设计,应具有足够的承载能

力、刚度和稳定性,能可靠地承受新浇砼的自身自

重和侧压力,以及在施工过程中所产生的荷载。

9、模板支撑采用早拆体系,通过支撑构件的升降头实现

早拆模板晚拆支撑,加快模板周转。

(四)钢筋工程

1、钢筋制作

(1)、进场钢筋应有出厂质量证明书及复试报告、检验报告单,钢筋表面或(盘)钢筋应有标志。进场时应按

批号及直径分批检验。检查内容包括查对标志、外观

检查,并按现行国家有关的标准的规定抽取试样做力

学性能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2)、所有钢筋均按图纸及规范要求制作,由技术员制定出钢筋表及几何形状尺寸。在配料中,应按砼保护层、

钢筋弯曲、弯钩规定,再按图纸尺寸计算下料长度,

钢筋加工的形状和尺寸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工地技术

员所开规格必须经复核。无误后方可加工成型(3)、绑扎骨架中的光面受力钢筋均应在末端做弯钩。(4)、钢筋表面应清净,铁锈应在冷拉或调直过程中清除,最后用电动除锈机除锈。

(5)、采用钢筋调直机对10以下钢筋进行调直,不能将钢筋直径变小。

(6)、钢筋采用钢筋切料机切制,切口不得有马蹄型或起变形象,长度力求准确,不允许超过10mm

(7)、制作完毕后,应捆绑成捆,并挂上标志,标志牌上写出部位、构件名称。

2、钢筋绑扎

(1)、钢筋绑扎时要保证钢筋的锚固长度、搭接长度符合施工规范要求,配置钢筋直径、级别、根数间距及受力钢筋的保护层厚度均应符合设计要求。

(2)、钢筋绑扎后,应先由班组自检,然后经项目经理组织质量员、技术员检查合格后,方可报监理公司、质检部门、建设单位复验合格后,方可转入下道工序施工。

(3)、绑扎柱、梁、板节点部位钢筋时应先研究逐根钢筋的穿插次序,并与有关工种研究支模,绑扎钢筋的配合次序和施工方法,必要时要画出节点大样图。

(4)、绑扎前,少核对成品钢筋的钢号、直径、形状、尺寸和数量等是否与配料牌相符。

(5)绑扎用的铁丝,22#钢丝只用于直径?12以下的钢筋。(6)准备控制砼保护层用的水泥砂浆垫块

(7)钢筋搭接处,应在中心和两端用铁丝扎牢。

(8)划出钢筋位置线,平放的钢筋,在模板上划线,柱的箍筋,在两根对角线主筋上划点,梁的箍筋,则在架点筋上划点,基础的钢筋,在两向各取一根钢筋划点,或在垫层上划线。

(9)钢筋网的绑扎:四周两行钢筋交叉点应每点扎牢,中间部分交叉点可相隔交错扎牢,保证受力钢筋不位移,双向主筋的钢筋网,将全部钢筋相交点扎牢。绑扎时相邻绑扎点的铁丝扣成八字形,以免网片歪斜变形。

(10)双层钢筋网时,在上层钢筋网下面应设置钢筋撑脚或硷撑脚,以保证钢筋位置正确。钢筋撑脚形状为马蹄形,每隔1米放置一个。

(11)钢筋弯钩朝上,不要倒向一边;双层钢筋网的上层

钢筋弯钩朝下。

(12)柱基为双向弯曲,其底面短边的钢筋应放在长边钢

筋上面。

(13)柱中的竖向钢筋搭接时,角部钢筋弯钩与模板成45度,中间的与模板成90。

(14)柱中箍筋接头应交错布置在四角纵向钢筋上。绑扎箍筋时,绑扣相互间应成八字形。

(15)下层柱的钢筋露出柱面的,用工具式柱箍将其收进一个柱箍直径,以利上层柱钢筋搭接。

(16)梁钢筋,应放在柱的钢筋内侧。

(17)板的钢筋网绑扎注意板上部的负筋,要防止被踩下,特别注意雨蓬、挑檐、阳台部位。

3、钢筋焊接

(1)、钢筋焊接的接头形式,焊接工艺和质量验收,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钢筋焊接及验收规范》的有关规定。(2.)、钢筋焊接前,或调换焊工,更换焊接钢筋时,必须根据施工条件进行试焊(不少于2个),合格后方可焊接,焊工必须持证上岗,并在规定的范围内进行焊接操作。(3)闪光对焊:待钢筋夹紧在电极上后闭合电源,使两钢筋端面轻微接触,由于钢筋端面不平,开始只有一点或数点接触,接触面积小而接触电阻较大,接触点很快熔化并产生金属蒸气飞溅,形成询光现象。闪光开始便徐徐移动钢筋,使形成连续闪光过程,同时接头也被加热,等接头烧平,闪去杂质及氧化膜,接头白热熔化时,随即施加压力迅速顶锻,使两根钢筋焊牢。

(4)对焊前应清除钢筋端头150mm范围内的铁锈、污泥等,以免在夹具和钢筋间因接触不牢而引起“打火”。

(5)夹紧钢筋时,使两端钢筋凸出部分相接触,以利均匀加热和保证焊接缝与钢筋轴线相垂直。

1、砼施工前准备

(1)、砼采用现场机械搅拌,开盘前应向试验室申请砼配合比,且必须严格按照试验室配合比进行计量。

(2)、水泥进场必须有出厂合格证和复试合格报告,并应对其品种、标号、批号、散装仓号、出厂日期等检查验收。

(6)焊接完毕,应待接头处由白红色变为黑红色才能松开

夹具,平稳地取出钢筋,以免引起接头弯曲。

(7)电渣压力焊:焊接时,先将钢筋端部120mm范围内的

铁锈除净,将夹具夹牢在下部钢筋上,并将上部钢筋扶直夹

牢于活动电极中,两钢筋中心对正,在药盒中装满焊药,接

通电路,用手柄使电弧引燃(引弧)。然后稳定一定时间,

使之形成渣池并使钢筋溶化(稳弧),随着钢筋的熔化,用

手柄使外部钢筋缓缓下速。稳弧达到定时间后,在断电同时

用手柄进行加压顶锻(顶锻),以排除夹渣和气泡,形成接

(六)砼工程

(3)、骨料应按品种、规格分别堆放,不得混杂。砂、石

必须经过实验,确认合格后方可使用,石子颗粒级配合理,

针、片状颗粒含量不大于15%,含泥量不大于2%,坚决杜

绝风化石存在,砂必须为粗中砂,含泥量不大于3%,不能

有草根、杂物存在。

(4)、拌制砼宜采用饮用水,水质必须符合国家现行标准

《混凝土拌合用水标准》的规定。

2、砼制作

(l)搅拌要求:搅拌混凝土前,加水空转数分钟将积水倒净,使拌筒充分润湿。搅拌第一盘时,考虑到筒壁上的砂浆损失,石子用量应按配合比规定减半。

搅拌好的混凝土要做到基本卸尽。在全部混凝土卸出;之前不得再投入拌合料,更不得采取边出料边进料的方法。

严格控制水灰比和坍落度,未经试验人员同意不得随意加减

用水量。

(2)材料配合比:严格掌握混凝土材料配合比,在搅拌机旁挂牌公布,严格按照实验室配合比进行计量。

(3)装料顺序:石子—水泥—砂子—水。每盘装料数量不得超过搅拌筒标准容量的10%。

(4)搅拌时间:搅拌要均匀,最短时间不少于90si。

(5)设立专职搅拌机手(并持证上岗),严格控制配合比和水灰比。

(6)砼搅拌中,掺入早强剂,事先经过试验,设专人掌握(搅拌机手)精确称量,先溶于水中,配制成溶液,搅拌砼前将配好的溶液投入拌合水中,并搅拌均匀再配制砼。

3、砼运输

(I)采用手推车运偷,砼垂直运输采用并架提升机。〔2〕砼运输中保持砼匀质性,做到不分层,不离析,不漏浆。砼运到浇筑地点时,应有规定的坍落度

(10-30mm)。

(3)运至浇筑地点发现有离析或初凝现象,在浇筑前进行二次搅拌均匀后,方可入模。对已凝结的砼不得

用于工程中。

〔4〕运送的手推车和机动车不得漏浆,使用前用水湿润,运送过程中应经常消除容器内粘附着的硬化砼残渣。

(5)在装料时要适当,以免过满溢出,手推车运送时,装料应低于上平面5-10cm

4、砼浇筑

(1)浇筑砼时,应注意防止砼的分层离析,砼由料斗、漏斗内卸出进行浇筑时,其自由倾落高度一般不宜超过2m,在竖向结构中浇筑砼的高度不得超过3m,否则应采用串筒、斜槽等下料.

(2)浇筑竖向结构砼前,底部应先填于50一100mm厚与砼成份相同的水泥砂浆,砼的水灰比和坍落度应随浇筑高度的上升,酌予递减。

(3)、用插入式振动器应快插慢拔,插入点应均匀排列,逐点移动,顺序进行不得遗漏,做到振捣密实,移动间距不

大于振动棒作用半径的1.5倍,振捣上一层时,应插入下层5厘米,以消除两层间的接缝。平板振动器的移动间距,应保证振动器的平板覆盖振捣的边缘。

(4)浇筑混凝土时,应经常观察模板、支架、钢筋、预埋件和预留孔洞的情况,当发现有变形、移位时应立即停止浇筑,并应在已浇筑的混凝土凝结前修整完好。

(5)、柱筋要加以固定,保证插筋位置的正确,防止浇捣砼时发生位移。

(6)砼分层浇筑时,每层砼厚度不应超过棒长的1.25倍. (7)每点振捣时间为20一30si,应视砼表面呈水平不再显著下沉,不再出现气泡,表面泛出灰浆为准。

(8)振动器使用时,振捣器距离模板不应大于振捣器作用半径的0.5倍,并不宜紧靠模板振动,且应尽量避免碰撞钢筋、芯管、吊环、预埋件或空心胶囊。

(9)表面振动器在每一位置上应连续振动一定时间,正常.情况下约为25一40si,以混凝土面均匀出现浆液为准,移动时应成排依次振捣前进,前后位置和排与排间相互搭接应有3一5cm,防止漏振。

(10)振动倾斜混凝土表面时,应由低处逐渐向高处移动,以保证混凝土振实。

(11)在浇筑混凝土前,模板内的垃圾、木片、刨花、锯屑、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