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发展战略】中国计算机发展简史

【发展战略】中国计算机发展简史

【发展战略】中国计算机发展简史
【发展战略】中国计算机发展简史

目录

中国计算机发展简史 (2)

一.研制水平 (2)

1.简介 (2)

2.中国第一台数字电子计算机103机 (2)

3.由红旗到119机 (3)

4.集成电路计算机150 (3)

二.产业、市场和使用 (4)

1.简介 (4)

2.人才培养和市场 (4)

3.“中国芯”的崛起与不足 (5)

中国计算机发展简史

一.研制水平

1.简介

自从1946年世界上第一台数字电子计算机在美国诞生以来,与计算机最邻近领域的数学和物理界的共和国泰斗:世界数学大师华罗庚教授和中国原子能事业的奠基人钱三强教授,就十分关注这一新技术如何在国内发展。从1951年起,他们先后聚集国内外相近领域人才加入到计算机事业的行列中(放在当时他们领导的中国科学院数学所和物理所),尤其是从国外回来的教授、工程师和博士,其中包括国际电路网络权威闵乃大教授、在美国公司有多年实践经验的范新弼博士、在丹麦公司有多年实践经验的吴几康工程师以及从英国留学回来的夏培肃博士和从美国留学回来的蒋士騛博士,并且积极推动将发展计算机列入12年发展规划。

2.中国第一台数字电子计算机103机

1956年3月,由闵乃大教授、胡世华教授、徐献瑜教授、张效祥教授、吴几康副研究员和北大的党政人员组成的代表团,参加了在莫斯科主办的“计算技术发展道路”国际会议。这次参会为我国制定12年规划的计算机部分作技术准备。随后在制定的12年规划中确定中国要研制计算机,并批准中国科学院成立计算技术、半导体、电子学及自动化四个研究所。当时的计算技术研究所筹备处由中国科学院、总参三部、国防五院(七机部)、二机部十局(四机部)四个单位联合成立,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也相应成立了计算数学专业和计算机专业。为了迅速培养计算机专业人才,这三个方面联合举办了第一届计算机和第一届计算数学训练班。计算数学训练班的学生有幸听到了刚刚归国的国际控制论权威钱学森教授以及在美国有3~4年编程经验的董铁宝教授(他当时是国内唯一真正直接接触过计算机多年的学者)的讲课.在前苏联专家的帮助下,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由七机部张梓昌高级工程师领衔研制的中国第一台数字电子计算机103机(定点32二进制位,每秒2500次)在1958年交付使用。随后,由总参张效祥教授领

衔研制的中国第一台大型数字电子计算机104机(浮点40二进制位,每秒1万次)在1959年也交付使用。国际历史说明,发展计算机首先是为国防服务,中国也不例外。在前苏联专家帮助中国发展民用计算机的同时,1958年,北京大学教授张世龙领导的包括当时还是学生的王选在内的北大师生与空军合作,自行设计研制了数字电子计算机“北京一号”,并交付空军使用。当时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朱德还亲自到北京大学北阁“北京一号”机房参观了该台机器。在完成“北京一号”之后,张世龙带领包括王选和许卓群在内的北大师生,立即投入到北大自行设计“红旗”的研制工作中。当时设定的目标比前苏联专家帮助研制的104机还高。

3.由红旗到119机

1962年,“红旗”也开始试算成功,但由于搬迁和“文革”的干扰,搬迁后未能恢复和继续。

1958年在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海军系柳克俊的领导下,与海军合作自行设计的“901”海军计算机交付海军使用。在哈军工海军系康继昌的领导下,与空军合作自行设计的“东风113”空军机载计算机也交付空军使用。随后,柳克俊领衔研制的国产晶体管军用计算机1961年也交付海军使用。

这些是中国人民响应中央号召,自力更生、努力拼搏做出的第一批代表中国人掌握计算机技术水平的成果,它证明了中国人民有能力发展中国自己的全部国产化的计算机事业。

1964年,在中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吴几康、范新弼领导下自行设计的119机也交付使用。这是中国第一台自行设计的电子管大型通用计算机。也是世界上最快的电子管计算机。在119机上建立的、由董蕴美带领自行设计的实用的编译系统是在1965年交付使用(Algol型)的,并且后来移植到109丙机上。

4.集成电路计算机150

为了发展我国“两弹一星”工程,1967年由蒋士騛领衔自行设计了一台专为“两弹一星”服务(两台分别安装在二机部供核弹研究用和七机部供火箭研究用)的计算机——109丙机交付使用,这台计算机的使用时间长达15年,被誉为“功勋计算机”,是中国第一台具有分时、中断系统和管理程序的计算机,同时中国第一个自行设计的管理程序就是在它上面建立的。

虽然我国自行设计研制了多种型号的计算机,但运算速度一直未能突破百万次大关。直到1973年,北京大学与“738厂”联合研制的集成电路计算机150的问世,使我国拥有了第一台自行设计的百万次集成电路计算机,也是中国第一台配有多道程序和自行设计的操作系统的计算机。该操作系统由北京大学教授杨芙清领衔研制,这是国内第一个自行设计的操作系统。

1973年3月,在全国实际研制目标200万~500万次不能满足中国飞行体设计的计算流体力学需要的情况下,当时的国防科委副主任钱学森根据飞行体设计的需要,要求中科院计算所在20世纪70年代研制出一亿次高性能巨型机,80年代完成十亿次和百亿次高性能巨型机,并且指出必须考虑并行计算的道路。中科院计算所根据国防情报所和计算所情报室提供的国际上公开的材料,分析国际上在1970年前后美国研制成功的高性能巨型机的优缺点之后,1973年5月提出全部国产化一亿次高性能巨型机(20M低功耗ECL电路-四条流水线)及其模型机的可行方案。由于“四人帮”等的干扰破坏,及“文革”后数不清“走马灯”式良莠不齐的干部班子,模型机757向量计算机1984年才投入使用。虽然巨型机的关键技术——由沈亚城负责的20M低功耗ECL电路的集成电路芯片在1979年也研制投片成功,但是全部国产化一亿次高性能巨型机因任务变动而停止。

二.产业、市场和使用

1.简介

不仅上述中国早期计算机的研制和批量生产离不开他们,而且他们也独立设计和研制过一些成批生产的计算机,尤其在人造卫星地面系统(如320计算机及舰上718计算机)及其他军工任务上,都作出了突出贡献。他们研究工作的重点在技术和工艺上,中国自力更生全部国产化的半导体、集成电路计算机事业,中科院物理所对中国计算机事业的历史贡献也是功不可没。

2.人才培养和市场

发展计算机事业离不开人才培养,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中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北京大学和哈军工,在组织教师和学生动手研制计算机进行实践、培养人才方面都取得很好的成绩。

我国第一个计算机系统结构设计小组是1957年在中科院计算所成立的。20世纪50至70年代,它承担了中科院计算所代表性的计算机的系统结构设计任务。

20世纪60年代,中国编译系统的带头人当时都是年轻人,操作系统的带头人当时也都是年轻人.软件正确性设计是近20多年国际上所十分关注的具有巨大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理论价值的重大问题,我国领军人何积丰院士、周巢尘院士已经是国际上知名的佼佼者,20世纪70年代后期开始研制的计算机,几乎全部都使用进口元器件、进口部件。由于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迅速发展,数千万甚至上亿个晶体管逐渐能够集成在一个芯片上。20世纪80年代及其之后得到迅速发展的计算机只有普通个人使用的微机(PC 机)及超强的微机,后者可以构成服务器或者并行处理的高性能计算机。其他各式各样的计算机(包括超级中小型计算机在内)由于性能价格比无法与微机竞争就自然逐渐消失了。虽然如此,国内在这段过渡时期为了满足用户需求而研制的各种机型都是有贡献的国内最早计算机产业是一个产业链。软件发展依赖于整机和应用需求的发展,整机的发展依赖于芯片、部件及需求的发展,芯片的发展依赖于“集成电路生产线大三角形”的发展,这里集成电路生产线大三角形是指集成电路生产线的三大部分,即大底座、中间层和顶层。

3.“中国芯”的崛起与不足

21世纪以来,李德磊的方舟、胡伟武负责的龙芯以及多思、国安等“中国芯”不断涌现,计算机产业链国产化又前进了一大步。

当前或者未来将出现的众多的“中国芯”的共同点,都是“集成电路生产线大三角形”的一个应用,也就是说,其水平仍然是依赖于外国集成电路生产线水平和外国政府批准向中国出口的集成电路生产线的水平,仍然受制于人。众多不同的“中国芯”的重要差别是在系统结构设计或高速低功耗电路等的设计上,有没有重大创新、重大突破。在系统结构设计或高速低功耗电路上的重大创新能力取决于研究人员的知识结构和水平。尽管能设计“中国芯”的人或公司越来越多,但是能设计“中国集成电路生产线大三角形”的人。如果中国不能制造中国的“集成电路生产线大三角形”,那么无论有多少种“中国芯”,中国的高性能计算机和PC机的发展水平就必然还是取决于美国“集成电路生产线大三角形”的发展水平及美国政府允许向中国出口的水平。现实的道路是通过引进、消化、吸收与独立研究相结合。建立完全自主的“集成电路生产线大三角”应该是国家急需解决的重点中的重点。早在1965年,半导体所王守觉就开始研制从逻辑图到掩模板的自动形成系统“图形发生器”,这项研究比美国还早,由于“文革”破

坏而中断了三年,1971年初研制成功,反而比美国已晚了一年多。以上历史说明,中国人的独立研究能力也是不可忽视的。如何既能使产业链的各个环节的发展都能建立在国际最高水平上的发展,又能确保国家安全,这不仅仅是一个计算机产业链的问题,应该是许多产业链共同存在的问题。

结论

中国半个世纪电子数字计算机事业的领路人是在两位共和国功勋科学家华罗庚和钱三强关注下的一个群体。在他们的领导下,中国的信息产业在飞速发展着;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国的经济也会得到应有的发展,有更多的中国型的信息界人才走向世界,同时,为我国赢得更多声誉,提升我国的地位;在这里,谨代表个人预祝中国信息产业飞速发展,中国飞速发展.

中国计算机发展史综述

. 中国计算机发展史 关键词:中国计算机晶体管 . 大型电子计算机集成电路“银河I”巨型计算机 微处理器(CPU)遭重创龙芯 一中国的计算机事业起步与发展 .. 中国电子计算机的科研、生产和应用是从上世纪五十年代中后期开始的。1956年,周总理亲自主持制定的《十二年科学技术发展规划》中,就把计算机列为发展科学技术的重点之一,并筹建了中国第一个计算技术研究所 以逻辑电路器件作为标志,到目前为止的电子计算机可以分为四代。每一代计算机,都比前一代更小、更快,技术工艺要求更高,价钱也更便宜。 . 第一代计算机采用电子管。美国研制出第一代计算机用了4年,而中国通过学习苏联的技术,仅用3年就完成了,并生产了50台左右 . . 第二代计算机采用晶体管。美国从第一代计算机进入第二代计算机花了9年时间生产了约200台 . . 第三代计算机采用中、小规模集成电路。这段发展过程美国用了11年中国用了7年时间我国研制的第三代计算机品种非常多。例如,北京大学、北京有线电厂和燃化部等单位联合研制的150机于1973

年完成;借鉴美国IBM公司16位小型机技术的DJS-100机也于该年(1973)研制成功,它的硬件为自行设计,软件兼容;1976年11月,中国科学院计算所研制成功1000万次大型电子计算机“013机” . 第四代计算机采用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今天的计算机都属于第四代计算机。这个过程美国用了9年研制的ILLIAC-IV中国用了8年。77型机是中国第一台自行设计研制的,采用大规模集成电路的16位微型计算机。另外,参照美国Intel8008机型的国产DJS-050微机,也于该年(1977)由清华大学等单位仿制成功并通过鉴定。 .. 二.中国掌握了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技术 . . 1965年,中国自主研制的第一块集成电路在上海诞生,仅比美国晚了5年。在此后的岁月里,尽管国外对我国进行技术封锁,但这一领域的广大科研工作者和工人阶级,发扬自力更生和艰苦奋斗的精神,依靠自己的力量建起了中国早期的半导体工业,掌握了从拉单晶、设备制造,再到集成电路制造全过程,积累了大量的人才和丰富的知识,相继研制并生产了DTL、TTL、ECL等各种类型的中小规模双极型数字逻辑电路,支持了国内计算机行业。当时具备这种能力的国家除中国外,只有美国、日本和苏联 . . 中国从小规模集成电路经过中规模集成电路,再发展到大规模集成电路,仅用了7年时间,这以1972年四川永川半导体研究所。研制成功的我国第一块PMOS型大规模集成电路为标志,而美国用了8年 .

中国计算机硬件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计算机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通过现有的技术以及当今在计算机领域还在研究中的尖端科技分析, 计算机的发展将趋向超高速、超小型、平行处理和智能化,量子、光子、分子和纳米计算机将具有感知、思考、判断、学习及一定的自然语言能力,使计算机进入人工智能时代。这种新型计算机将推动新一轮计算技术革命,并带动光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关链词】计算机硬件发展趋势新型计算机

计算机硬件发展主要体现在处理器和存储器上,体现了计算机硬件在计算机产业中的发展。通过回顾计算机硬件的发展,探讨计算机硬件的发展趋势,从而使人们相信计算机硬件的发展前景会更加灿烂。 计算机硬件是指计算机系统中由电子,机械和光电元件等组成的各种物理装置的总称。这些物理装置按系统结构的要求构成一个有机整体为计算机软件运行提供物质基础。简言之,计算机硬件的功能是输入并存储程序和数据,以及执行程序把数据加工成可以利用的形式。 计算机硬件基本构件:虽然计算机的制造技术已经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但在基本的硬件结构方面,一直沿袭着冯。诺伊曼的传统框架,即计算机硬件系统由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五大基本构件组成。 1运算器。运算器是计算机对数据进行加工处理的部件,包括算(加、减、乘、除等)和逻辑运算(与、或、非、异或、比较等)。 2控制器。控制器负责从存储器中取出指令,并对指令进行译码;根据指令的要求,按时间的先后顺序,负责向其它各部件发出控制信号,保证各部件协调一致地工作,一步一步地完成各种操作。控制器主要由指令寄存器、译码器、程序计数器、操作控制器等组成。 3存储器。存储器是计算机系统中的记忆设备,用来存放程序和数据。计算机中的全部信息,包括输入的原始数据、计算机程序、中间运行结果和最终运行结果都保存在存储器中。 4输入设备。输入设备是给计算机输入信息的设备。它是重要的人机接口,负责将输入的信息转换成计算机能识别的二进制代码,送入存储器保存。计算机中常用的输入设备是键盘和鼠标。 5输出设备。输入输出接口是外部设备与中央处理器之间的缓冲装置,负责电气性能的匹配和信息格式的转换。计算机常用的输出设备为显示器和打印机。 计算机硬件的发展以用于构建计算机硬件的元器件的发展为主要特征,而元器件的发展与电子技术的发展紧密相关,每当电子技术有突破性的进展,就会促进计算机硬件的一次重大变革。因此,计算机硬件发展史中的“代”通常以其所

中国计算机现状及发展趋势

题目:中国计算机现状及发展趋势 学号:1003050429 姓名:陈相吉

中国计算机现状及发展趋势中国计算机硬件是新技术革命的一支主力,也是推动社会向现代化迈进的活跃因素。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发展最快、影响最为深远的新兴学科之一。中国计算机硬件产业已在世界范围内发展成为一种极富生命力的战略产业。 中国计算机硬件是一种按程序自动进行信息处理的通用工具,它的处理对象是信息,处理结果也是信息。利用计算机解决科学计算、工程设计、经营管理、过程控制或人工智能等各种问题的方法,都是按照一定的算法进行的。这种算法是定义精确的一系列规则,它指出怎样以给定的输入信息经过有限的步骤产生所需要的输出信息。 在中国现代计算机硬件中,外围设备的价值一般已超过计算机硬件子系统的一半以上,其技术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计算机的技术面貌。外围设备技术的综合性很强,既依赖于电子学、机械学、光学、磁学等多门学科知识的综合,又取决于精密机械工艺、电气和电子加工工艺以及计量的技术和工艺水平等。 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研究方面,中国在有限元计算方法、数学定理的机器证明、汉字信息处理、计算机系统结构和软件等方面都有所建树。在计算机应用方面,中国在科学计算与工程设计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在有关经营管理和过程控制等方面,计算机应用研究和实践也日益活跃。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是一门实用性很强、发展极其迅速的面向广大社会的技术学科,它建立在数学、电子学(特别是微电子学)、磁学、光学、精密机械等多门学科的基础之上。但是,它并不是简单地应用某些学科的知识,而是经过高度综合形成一整套有关信息表示、变换、存储、处理、控制和利用的理论、方法和技术。 计算机科学是研究计算机及其周围各种现象与规模的科学,主要包括理论计算机科学、计算机系统结构、软件和人工智能等。计算机技术则泛指计算机领域中所应用的技术方法和技术手段,包括计算机的系统技术、软件技术、部件技术、器件技术和组装技术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包括五个分支学科,即理论计算机科学、计算机系统结构、计算机组织与实现、计算机软件和计算机应用。 理论计算机科学包括自动机论、形式语言理论、程序理论、算法分析,以及计算复杂性理论等。自动机是现实自动计算机的数学模型,或者说是现实计算机程序的模型,自动机理论的任务就在于研究这种抽象机器的模型;程序设计语言是一种形式语言,形式语言理论根据语言表达能力的强弱分为O~3型语言,与图灵机等四类自动机逐一对应;程序理论是研究程序逻辑、程序复杂性、程序正确性证明、程序验证、程序综合、形式语言学,以及程序设计方法的理论基础;算法分析研究各种特定算法的性质。 计算机系统结构程序设计者所见的计算机属性,着重于计算机的概念结构和功能特性,硬件、软件和固件子系统的功能分配及其界面的确定。使用高级语言的程序设计者所见到的计算机属性,主要是软件子系统和固件子系统的属性,包括程序语言以及操作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网络软件等的用户界面。使用机器语言的程序设计者所见到的计算机属性,

计算机的发展历史

计算机的发展历史 一、第一台计算机的诞生 第一台计算机(ENIAC)于1946年2月,在美国诞生。 ENIAC PC机 耗资100万美圆600美圆 重量30吨10kg 占地150平方米0.25平方米 电子器件1.9万只电子管100块集成电路 运算速度5000次/秒500万次/秒 二、计算机发展历史 1、第一代计算机(1946~1958) 电子管为基本电子器件;使用机器语言和汇编语言;主要应用于国防和科学计算;运算速度每秒几千次至几万次。 2、第二代计算机(1958~1964) 晶体管为主要器件;软件上出现了操作系统和算法语言;运算速度每秒几万次至几十万次。 3、第三代计算机(1964~1971) 普遍采用集成电路;体积缩小;运算速度每秒几十万次至几百万次。 4、第四代计算机(1971~ ) 以大规模集成电路为主要器件;运算速度每秒几百万次至上亿次。 三、我国计算机发展历史

从1953年开始研究,到1958年研制出了我国第一台计算机 在1982年我国研制出了运算速度1亿次的银河I、II型等小型系列机。 计算机的历史 计算机是新技术革命的一支主力,也是推动社会向现代化迈进的活跃因素。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发展最快、影响最为深远的新兴学科之一。计算机产业已在世界范围内发展成为一种极富生命力的战略产业。 现代计算机是一种按程序自动进行信息处理的通用工具,它的处理对象是信息,处理结果也是信息。利用计算机解决科学计算、工程设计、经营管理、过程控制或人工智能等各种问题的方法,都是按照一定的算法进行的。这种算法是定义精确的一系列规则,它指出怎样以给定的输入信息经过有限的步骤产生所需要的输出信息。 信息处理的一般过程,是计算机使用者针对待解抉的问题,事先编制程序并存入计算机内,然后利用存储程序指挥、控制计算机自动进行各种基本操作,直至获得预期的处理结果。计算机自动工作的基础在于这种存储程序方式,其通用性的基础则在于利用计算机进行信息处理的共性方法。 计算机的历史 现代计算机的诞生和发展现代计算机问世之前,计算机的发展经历了机械式计算机、机电式计算机和萌芽期的电子计算机三个阶段。 早在17世纪,欧洲一批数学家就已开始设计和制造以数字形式进行基本运算的数字计算机。1642年,法国数学家帕斯卡采用与钟表类似的齿轮传动装置,制成了最早的十进制加法器。1678年,德国数学家莱布尼兹制成的计算机,进一步解决了十进制数的乘、除运算。

计算机发展史1

一、中国计算机病毒发展史 计算机病毒,是一段附着在其他程序上的,可以实现自我繁殖的程序代码。自从1985年在美国被当众证明其存在性之后,计算机病毒技术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各路高手出于种种目的,纷纷编写了各式各样的计算机病毒,在Win-Intel平台上掀起了一股股计算机病毒狂潮。在这股狂潮中,作为一个计算机技术高速发展中的国家,中国首当其冲,受到了猛烈的冲击。 崭露头角 大约是在1988年,随着软件交流,石头和小球病毒跟随软盘悄悄地通过香港和美国进入了中国内地,并在人们的懵懂之间在大型企业和研究所间广为传播。直到病毒发作,人们才猛然惊醒!目前一般认为,小球病毒是国内发现的第一个计算机病毒。由于当时普遍使用软盘来启动系统,因此这两个系统病毒在大江南北广为流传,成了当时国内最流行的计算机系统病毒。跟随系统病毒之后,各路文件病毒也迅速登陆,巴基斯坦、维也纳和雨点等病毒令国人大为震惊之余,对其精湛的编程技艺,也有耳目一新的感觉。 风声鹤唳 1989到1991年是计算机病毒在中国迅速壮大的阶段,各色病毒揭竿而起,在中国大遍地开花。那时由于家庭电脑尚未普及,因此各家研究所和高等院校等计算机密集的地区成了计算机病毒的重灾区,而且往往是多种不同病毒反复交叉感染。米开朗琪罗和黑色星期五这两个文件病毒首开破坏软件系统之先河,在神州大地上大肆破坏。以至于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等各大新闻媒体纷纷报道,声势之大,一时无两,决不逊色于名震世界的CIH病毒,甚至出现了“带口罩防计算机病毒传染”的笑话。更严重的是,国内的程序开发高手在经过短暂的迷惑之后,通过剖析病毒体,迅速掌握了病毒的编写技术,广州一号、中国炸弹、“六·四”和毛毛虫等各种国产病毒纷纷登场亮相。这个时期出版的各种剖析计算机病毒的书刊,不能说不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而好奇的大学生们,则成为了国产病毒的最先试制者。例如广州一号,就是广州大学一位在校学生研究病毒的副产品。不过,随着软件技术的发展,国人逐渐了解和掌握了计算机病毒,计算机病毒已不再神秘;SCAN和TBAV等反病毒软件纷纷从国外引入,雷军等人也开始尝试自己编写一些国产反病毒软件。而华星等硬件防病毒卡更是风行一时,其硬件防病毒技术当时即使在全世界范围内也是处于领先地位的。 巅峰之作 在人们逐渐掌握反计算机病毒的之后,计算机病毒开始试图通过各种方式来掩饰自己。长达4K 的世纪病毒,通过全面地接管系统功能调用,做到了在带毒环境下,除了反汇编内存之外,其他软件都丝毫不能觉察病毒的存在,可以说是一个编写得最认真的病毒。到了1992年,旧的计算机病毒技术已经完全被掌握,一些防病毒卡甚至宣称可以防范所有的已知和未知的病毒,人们似乎已经看到了计算机病毒的末日了。此时,一个叫做DIR II的病毒横空出世。这个病毒编写得是如此之巧妙,短短的512个字节的程序代码,就钻入了DOS操作系统的核心,实现了加密、解密和传染的功能,而且巧妙地躲过了各种防病毒软件和防毒卡的防线,达到增一分则太多,减一分则太少的境界。其高超的编程技术令人叹为观止,至今仍为计算机病毒的典范之作。DIR II病毒迅速摧毁了各种防病毒卡,为防病毒软件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人们开始认识到,反计算机病毒是一个漫长而曲折的过程,而防病毒软件因为其良好的兼容性,低廉的价格和方便的升级能力而逐渐得到了广大用户的认可。

浅谈我国计算机的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

摘要:从1946年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ENIAC的诞生至今已经走过了60多个年头。计算机的问世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它为人们的工作带来了方便,为人们的业余生活增添了丰富多彩的内容。经过了几十年的发展,再加上先进科学技术的支持,如今的计算机技术在运算速度、性能扩展、降低成本以及应用开发等方面也获得了空前的发展。本文的主要内容就是通过计算机发展和在各领域中的应用来分析我国计算机未来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计算机;变化;应用;发展趋势 一、引言 人类自古以来,为了能使计算更加简便、快速,对计算工具一直进行着探索。从最早用石子,树枝计数,之后用算盘等一些简单的物理计算工具,再到电子计算器等每一次新的计算工具的出现都是人类的进步。由于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20世纪初电子管的发展大大促进了计算工具的发展,1946年美国宾尼法尼亚大学和有关科研机构联合研究,制造出世界第一台电子计算,它的问世开创了计算工具新的时代,深刻的影响着人类的发展。由于当时的科学技术限制,计算机的体积、重量都巨大并且运行成本昂贵,只适用于军事领域当中用来计算数据。随后的时间里人们对计算机开始了不断的研究,到了上世纪80年代,由于计算机成本的下降,计算机开始在许多政府部门、大型企业以及科研机构中开始使用。之后随着微电子技术的发展,微型处理器(CPU)的诞生彻底改变了计算机的面貌计,使计算机成本迅速下降,体积也缩小很多,使计算机开始进入家庭,从此打开了信息时代的大门。到了新世纪由于集成电路研究和应用,促使计算机广泛的运用于各行各业。 从世界上第一台通用电子计算机ENIAC诞生至今, 计算机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并且不断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促进着社会的进步,创造着更加辉煌的人类文明,通过实践的证明它无疑是迄今为止人类最伟大的发明之一。计算机的发展也深刻的影响着中国,近些年来在我国,随着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发展,计算机更加深入、广泛的应用于国防建设领域、教育领域、商业领域以及工业领域等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同时在改革开放大发展大跨越的背景下,我国计算机用户数量与日剧增,计算机应用水平不断提升,在通信、互联网、多媒体应用、电子商务方面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这些都有力地推动着我国计算机技术地发展。以下主要就是对当今我国计算机在各领域的应用及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阐述。 二、计算机在我国的应用现状 (一)计算机在我国居民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新世纪是信息化的时代,人们需要获取的更多领域、更高质量的信息。计算机的发展促进了我国信息化时代的发展,人们再也不用只通过报纸、电视来获取信息,而通过计算机在互联网上可以快速地获取更多、更广泛的国内外信息。另外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地不断提高,人们在物质生活得到满足的同时更多开始注重精神生活,计算机与多媒体技术的完美结合极大的丰富了人们的业余生活。据统计,我国计算机用户的数量成逐年递增趋势,计算机在公司、家中以及公共场所也越来越普及化。这些都说明我国居民的日常生活中越来越离不开计算机的使用。 (二)计算机在我国国防领域中的应用 和平与发展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的主题,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各国军事力量已经不在是简单的武器和兵力的较量,国家的信息安全显得格外重要。随着计算机技术在我国国防领域中的广泛应用,我国的国防事业正在朝着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方向发展。另外计算机技术在我国的航空航天方面也有着突出的表现,主要应用于对卫星发射和回收,火箭升天控制、宇航飞船运行操作等方面。

中国计算机发展史

编年(1956-2006)1956年,周恩来总理亲自提议、主持、制定我国《十二年科学技术发展规划》,选定了“ 计算机、电子学、半导体、自动化”作为“发展规划”的四项紧急措施,并制定了计算机科研、生产、教育发展计划。我国计算机事业由此起步。1956年3月,由闵乃大教授、胡世华教授、徐献瑜教授、张效祥教授、吴几康副研究员和北大的党政人员组成的代表团,参加了在莫斯科主办的“ 计算技术发展道路” 国际会议。这次参会可以说是到前苏联“取经”,为我国制定12年规划的计算机部分作技术准备... 1956年,周恩来总理亲自提议、主持、制定我国《十二年科学技术发展规划》,选定了“计算机、电子学、半导体、自动化”作为“发展规划”的四项紧急措施,并制定了计算机科研、生产、教育发展计划。我国计算机事业由此起步。 1956年3月,由闵乃大教授、胡世华教授、徐献瑜教授、张效祥教授、吴几康副研究员和北大的党政人员组成的代表团,参加了在莫斯科主办的“计算技术发展道路”国际会议。这次参会可以说是到前苏联“取经”,为我国制定12年规划的计算机部分作技术准备。随后在制定的12年规划中确定中国要研制计算机,批准中国科学院成立计算技术、半导体、电子学及自动化四个研究所。 1956年8月25日我国第一个计算技术研究机构──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筹备委员会成立,著名数学家华罗庚任主任。这就是我国计算技术研究机构的摇篮。 1956年,夏培肃完成了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运算器和控制器的设计工作,同时编写了中国第一本电子计算机原理讲义。 1957年,哈尔滨工业大学研制成功中国第一台模拟式电子计算机。 1958年8月1日我国第一台小型电子管数字计算机103机诞生。该机字长32位、每秒运算30次,采用磁鼓内部存储器,容量为1K字。 1958年我国第一台自行研制的331型军用数字计算机由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研制成功。 1959年9月我国第一台大型电子管计算机104机研制成功。该机运算速度为每秒1万次,该机字长39位,采用磁芯存储器,容量为2K~4K,并配备了磁鼓外部存储器、光电纸带输入机和1/2寸磁带机。 1960年,中国第一台大型通用电子计算机──107型通用电子数字计算机研制成功。 1964年我国第一台自行研制的119型大型数字计算机在中科院计算所诞生,其运算速度每秒5万次,字长44位,内存容量4K字。在该机上完成了我国第一颗氢弹研制的计算任务。 1965年,中国第一台百万次集成电路计算机“DJS-?”型操作系统编制完成。 1965 年6月我国自行设计的第一台晶体管大型计算机109乙机在中科院计算所诞生,字长32位,运算速度每秒10万次,内存容量为双体24K字。 1967年9月中科院计算所研制的109丙机交付用户使用。该机为用户服役15年,有效算题时间10万小时以上,平均使用效率94%以上,被用户誉为“功勋机”。 1972年华北计算所等十几个单位联合研制出容量为7.4兆字节的磁盘机。这是我国研制的能实际使用的最早的重要外部设备。 1974年8月DJS 130小型多功能计算机分别在北京、天津通过鉴定,我国DJS 100系列机由此诞生。该机字长16位,内存容量32K字,运算速度每秒50万次,软件与美国DG公司的NOV A系列兼容。该产品在十多家工厂投产,至1989年底共生产了1000台。

2019年中国电脑行业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

2019年中国电脑行业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 计算机(Computer)俗称电脑,是一种用于高速计算的电子计算机器,可以进行数值计算,又可以进行逻辑计算,还具有存储记忆功能。是能够按照程序运行,自动、高速处理海量数据的现代化智能电子设备。目前计算机主要分为超级计算机、网络计算机、工控机以及个人计算机等。 计算机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已经从一个庞然大物精简成一台掌上电脑,同时运行效率,功能种类出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时至今日,电子计算机的成熟发展已经将应用领域从单纯的运算数据演变成了全领域的服务模式。 国内电子计算机产量近几年维持在3.5亿台左右,2018年全国电子计算机产量35192.4万台,相比2017年减少了1184万台。截至2019年11月,全国电子计算机累计产量32277万台,相比2018年同期增长6.9%。 近三年,全国微型计算机产量略有回升,2017年全国微型计算机产量30678.4万台,2018年全国微型计算机产量增至30700.2万台。截至2019年11月,全国微型电子计算机产量30903万台,相比2018年同期增长了7.8%。 我国电脑生产主要集中在以上海、江苏、安徽、福建为代表的华东地区,以广东为主的华南地区,以重庆、四川为代表的西南地区。 2011-2018年我国主要省市电脑产量统计表:万台

2015年全国笔记本产量大幅下滑,从22000万台产量规模骤降至17000万台规模,2018年全国笔记本产量17327.43万台,整体维持在1.7亿台规模以上。 目前,国内市场上主要以笔记本销售为主,相比台式电脑,笔记本更加轻薄,方便办公出行,高校和商务人士集中消费笔记本电脑,随着电子产品产业链的整体升级,高端笔记本性能与台式机相比并无明显差异,从而提升了笔记本的市场竞争力。2018年我国国内电脑整机消费量为7976.18万台,其中笔记本需求总量为3543.63万台,台式机消费量为2220.55万台,平板电脑需求总量为2212万台。 2017年我国电脑市场规模为66065.60亿元,2018年我国电脑市场规模增长至6781.87亿元。 从目前的情况看,全球PC市场的发展态势算的上平稳。全球PC出货量稳中有升,截至2019年三季度,全球PC出货量6811.5万台,相比2018年同期提升1.1%。全球主要PC厂商市场,联想、惠普以及戴尔稳居前三,2019年前三季度累计出货量均超过1100万台,其中,联想1680.6万台,占比24.7%,惠普出货量1526.3万台,占比22.4%,戴尔出货量1132.4万台,占比16.5%。

中国计算机发展史

中国计算机发展简史 1956年,夏培肃完成了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运算器和控制器的设计工作,同时编写了中国第一本电子计算机原理讲义。 1957年,哈尔滨工业大学研制成功中国第一台模拟式电子计算机。 1958年,中国第一台计算机——103型通用数字电子计算机研制成功,运行速度每秒1500次。 1959年,中国研制成功104型电子计算机,运算速度每秒1万次。 1960年,中国第一台大型通用电子计算机——107型通用电子数字计算机研制成功。 1963年,中国第一台大型晶体管电子计算机——109机研制成功。 1964年,441B全晶体管计算机研制成功。 1965年,中国第一台百万次集成电路计算机"DJS-Ⅱ"型操作系统编制完成。 1967年,新型晶体管大型通用数字计算机诞生。 1969年,北京大学承接研制百万次集成电路数字电子计算机——150机。 1970年,中国第一台具有多道程序分时操作系统和标准汇编语言的计算机——441B-Ⅲ型全晶体管计算机研制成功。 1972年,每秒运算11万次的大型集成电路通用数字电子计算机研制成功。 1973年,中国第一台百万次集成电路电子计算机研制成功。 1974年,DJS-130、131、132、135、140、152、153等13个机型先后研制成功。 1976年,DJS-183、184、185、186、1804机研制成功。 1977年,中国第一台微型计算机DJS-050机研制成功。 1979年,中国研制成功每秒运算500万次的集成电路计算机——HDS-9,王选用中国第一台激光照排机排出样书。 1981年,中国研制成功的260机平均运算速度达到每秒100万次。 1983年,"银河Ⅰ号"巨型计算机研制成功,运算速度达每秒1亿次。1984年,联想集团的前身新技术发展公司成立,中国出现第一次微机热。

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发展趋势

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发展趋势 计算机控制系统随着计算机科学、自动控制理论、网络技术、检测技术的发展,在工业4.0 以及中国制造2025 计划的推动下,其发展趋势大致如下。 1.网络化的控制系统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层次的计算机网络在控制系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计算机控制系统的规模越来越大,其结构也发生了变化,经历了计算机集中控制系统、集散控制系统、现场总线控制系统,向着网络控制系统(Network Control System,NCS)发展。网络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 在工业自动化向智能化的发展进程中,通信已成为关键问题之一,但由于多种类型现场总线标准并存,不同类型的现场总线设备均配有专用的通信协议,互相之间不能兼容,无法实现互操作和协同工作,无法实现信息的无缝集成。使用者迫切需要统一的通信协议和网络。因此,基于TCP/IP 的以太网进入工业控制领域并且得到了快速发展。比如,惠普公司应用IEEE 1451.2 标准,生产的嵌入式以太网控制器具有10-Base 以太网接口,运行 FTP/HTTP/TCP/UDP,应用于传感器、驱动器等现场设备。再如,FF 提出的IEC 61158 标准中类型 e 所定义的HSE(High Speed Ethernet)协议,用高速以太网作为H2 的一种替代方案,选用100Mbit/s 速率的以太网的物理层、数据链路层协议,可以使用低价位的以太网芯片、支持电路、集线器、中继器和电缆。国内浙大中控也推出了基于EPC(Ethernet for Process Control)的分布式网络控制系统,将Ethernet 直接应用于变送器、执行机构、现场控制器等现场设备间的通信。网络化控制系统就是将控制系统的传感器、执行器和控制器等单元通过网络连接起来。其中的网络是一个广义的范畴,包含了局域网、现场总线网、工业以太网、无线通信网络、Internet 等。随着物联网概念的提出以及控制系统发展的需求,以无线通信模式为新特征的物联网控制系统,必将成为计算机控制系统的重要发展方向。

5-3中国计算机发展史

中国计算机发展史 开篇语: 从1953年1月我国成立第一个电子计算机科研小组到今天,我国计算机科研人员已走过了近五十年艰苦奋斗、开拓进取的历程。从国外封锁条件下的仿制、跟踪、自主研制到改革开放形势下的与"狼"共舞,同台竞争,从面向国防建设、为两弹一星做贡献到面向市场为产业化提供技术源泉,科研工作者为国家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树立一个又一个永载史册的里程碑。 一、华罗庚和我国第一个计算机科研小组 华罗庚教授是我国计算技术的奠基人和最主要的开拓者之一。 早在1947~1948年,华老在美国普林斯顿高级研究院任访问研究员,和冯·诺依曼(J·Von Neunann)、哥尔德斯坦(H·H·Goldstime)等人交往甚密。华老在数学上的造诣和成就深受冯·诺依曼等的赞誉。当时,冯·诺依曼正在设计世界上第一台存储程序的通用电子数字计算机,冯让华老参观他的实验室,并经常和华老讨论有关的学术问题。这时,华罗庚教授的心里已经开始盘算着回国后也要在中国开展电子计算机的研制工作。 华罗庚教授1950年回国,1952年在全国大学院系调整时,他从清华大学电机系物色了闵乃大、夏培肃和王传英三位科研人员在他任所长的中国科学院数学所内建立了中国第一个电子计算机科研小组,任务就是要设计和研制中国自己的电子计算机。 1956年春,由毛泽东主席提议,在周恩来总理的领导下,国家制定了发展我国科学的12年远景规划,把开创我国的计算技术事业等项目列为四大紧急措施之一。华罗庚教授担任计算技术规划组组长。8月,成立了由华罗庚教授为主任的科学院计算所筹建委员会,并组织了计算机设计、程序设计和计算机方法专业训练班,并首次派出一批科技人员赴苏联实习和考察。 同年,夏培肃完成了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运算器和控制器的设计工作,同时编写了我国第一本电子计算机原理讲义。 二、第一代电子管计算机研制(1958-1964年) 我国的计算机制造工业起步于五十年代中期。1957年下半年,在消化吸收的基础上正式开始了计算机的研制工作,由中国科学院计算所和北京有线电厂(原738厂)共同承担。在那个独特的历史年代里,闵大可教授率队赴苏考察。根据(前)苏联提供的M-3机设计图纸经局部修改,在(前)苏联专家的指导下,中科院计算所等单位完成了我国第一台小型电脑。1958年6月,该电子计算机安装调试,8月1日该机可以表演短程序运行,标志着我国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诞生。为纪念这个日子,该机定名为八一型数字电子计算机。后改名为103型计算机(即DJS-1型),共生产36台。103机,字长31位,内存容量为1024字节,当时运算速度只有每秒几十次,后来安装了自行研制的磁心存储器,运算速度提高到每秒3000 1

中国计算机的发展趋势

中国计算机的发展趋势 摘要:中国计算机硬件是新技术革命的一支主力,也是推动社会向现代化迈进的活跃因素。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发展最快、影响最为深远的新兴学科之一。中国计算机硬件产业已在世界范围内发展成为一种极富生命力的战略产业。 关键词:计算机发展趋势 一、引言 中国的计算机硬件是一个程序自动根据信息处理的通用工具,其处理对象是信息,处理结果和信息。利用计算机解决科学计算、工程设计、管理、过程控制和人工智能等各种方法,它是根据确定的是。该算法是准确定义一系列的规则,它指出如何给定输入信息在有限的步骤所产生的输出信息。 二、中国计算机发展现状 在中国现代计算机硬件的发展和现代计算机出现之前,计算机的发展通过机械计算机,机电计算机和电子计算机未成熟的三个阶段。在中国现代计算机硬件、外设,已经超过计算机硬件的价值,超过一半的子系统、技术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计算机技术方面。外围设备技术集成是非常强大的,不仅依赖于电子、机械、光学、磁学等多门学科知识综合,取决于精密机械技术、电气和电子加工技术和测量技术和工艺水平等。新一代的计算机硬件是信息采集存储处理、通信和人工智能在一起的智能计算机系统。它不仅可以通用信息处理,而且对知识的处理,有正式的推理、联想、学习和解释的能力,能够帮助人类未知领域的开发和获得新的知识。在计算机科学和技术,中国在有限元计算方法、数学定理机器证明、中文信息处理、计算机系统结构、软件和贡献。在计算机应用,中国在科学计算与工程设计领域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在管理和过程控制等,计算机应用研究和实践也越来越活跃。 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是一个实用性非常强,发展非常迅速,面对社会技术学科它是基于数学、电子产品(特别是微电子)、磁性、光学、精密机械等不同学科的基础。然而,这不是一个简单的应用程序一些学科知识,但是作为一个高度集成的形成一套完整的相关信息表示、转换、存储、处理、控制和使用的理论、方法和技术。计算机科学是研究计算机及其周围各种现象和科学的大小,包括计算机科学理论、计算机系统结构、软件、人工智能等。计算机技术是指计算机应用领域的技术方法和技术,包括计算机系统技术、软件技术、组件技术和设备技术和装配工艺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包括五个分支学科,即,计算机科学理论、计算机系统结构、计算机组织与实施、计算机软件和计算机应用。

计算机应用的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

计算机应用的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 随着国民经济水平的日益提升,我国的计算机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计算机应用技术也已经广泛渗透到了各个行业中,并且计算机应用技术对于促进这些行业的快速发展也是有着重要的意义的。本文首先介绍了计算机应用技术的概述,其次探讨了我国计算机应用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最后研究了计算机未来发展趋势。 【关键词】计算机应用发展现状发展趋势 一、概述计算机应用技术 1. 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基本概念 计算机应用技术的概念。所谓的计算机应用技术就是指研究计算机应用于社会中各个行业和领域的理论应用、技术应用、方法应用以及系统的一门边缘性的学科,它是计算机的组成的很重要的一部分,它也是促进计算机学科与其他学科有效融合的一个载体。通常情况下,计算机应用的分类一般分为数值计算领域和非数值应用领域这两大类,这两大领域都具备着自身独特的特点,但对于促进科学技术的进步都是有着重要的作用的。 2. 计算机应用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计算机广泛应用于社会各个领域,计算机应用技术在我国最早出现大约是1945年,这个时候计算机的应用还处于数值领域时期。经过约5年的发展,我国计算机才逐步走向非数值领域,但还没有实现大众化,只是应用于工商业、企业和数据处理等领域。到1970年后,

计算机才被广泛地应用到社会经济各领域,并且走向家庭生活中。最近几年,网络技术凭借计算机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同时也促进了计算机应用技术和信息化社会的发展。 (1)计算机应用不平衡 当前,国内计算机应用因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不同信息化指数的高低相差很大,东西部地区与香港、台湾澳门等地区互联网和计算机的普及相差也很大。 (2)社会应用 第一,社会交往方式的改变。随着计算机和网络的发展,人们间的交往通过网络瞬间就可以实现信息的传递,不受时空的限制,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学校可以通过电脑进行远程教学,学生通过网络可以学习更多其他的知识。第二,促进社会信息化。通过计算机应用可以实现数据的存储和资源的共享,对促进社会信息化有很大作用。现在很多企业都会开展电子商务。第三,推动教育发展。目前计算机在教育方面的应用主要是两种:多媒体化和网络化。 (3)计算机应用存在的问题 1)水平低。当前,我国计算机应用技术在教育方面和发达国家还有很大差距。 2)对信息产业的研发投入不足。现在我国计算机应用技术还无法满足现实需求,重要领域的计算机应用系统多引进国外的信息系统,主要是因为我国对信息产业的研发投入不足。 二、计算机应用的发展趋势

中国计算机产业发展大事记

中国计算机产业发展大事记 周蕾 ●1956年 在党中央“向科学进军”的号召指引下,周恩来总理亲自主持制定了我国《12年科学技术发展规划》。 8月,成立了由华罗庚教授为主任的科学院计算所筹建委员会,并组织了计算机设计、程序设计和计算机方法专业训练班,并首次派出一批科技人员赴苏联实习和考察。 同年,夏培肃完成了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运算器和控制器的设计工作,同时编写了我国第一本电子计算机原理讲义。 ●1957年 哈尔滨工业大学研制成功中国第一台模拟式电子计算机。 ●1958年 6月,中国科学院计算所与北京有线电厂共同研制成我国第一台计算机——103型通用数字电子计算机,运行速度每秒1500次,字长31位,内存容量为1024字节。 9月,数字指挥仪901样机问世,是中国第一台电子管专用数字计算机。 ●1959年 10月,我国研制成功104型电子计算机,内存容量为2048字节,字长39位,运算速度为每秒1万次。103机共生产了36台,104机生产了7台,为我国尖端武器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1960年 我国第一台大型通用电子计算机-107型通用电子数字计算机研制成功,字长32位,内存容量为1024字节,有加减乘除等16条指令,主要用于弹道计算。 ●1961年 由南京大学徐家福、北京大学杨芙清等人撰写的《程序设计》一书问世,这是一本我国早期

有代表性的计算机高级语言通用教材。 ●1963年 中国科学院计算所推出中国第一台大型晶体管电子计算机,代号为109机,这标志中国电子计算机技术进入第二代。 ●1964年 由慈云桂支持研制的441B全晶体管计算机研制成功,字长40位。 ●1965年 中国第一台百万次集成电路计算机“DJS-II”型的操作系统编制完成。108乙型计算机由华北计算所设计成功,北京有线电厂共生产156台。 ●1967年 开始筹建电子计算机外部设备研究所,集中了一大批技术力量,同时开展外部设备中最薄弱的磁盘机、磁带机、打印机的研制工作。 10月,新型晶体管大型通用数字计算机在北京诞生。 ●1969年 为了支持石油勘探事业,北京大学承接了研制百万次集成电路数字电子计算机的任务,称为150机。 ●1970年 最新型441B-III型全晶体管计算机研制成功,是中国第一台具有多道程序分时操作系统和标准汇编语言的计算机。 ●1972年 11月,每秒运算11万次的大型集成电路通用数字电子计算机在复旦大学的支持下,由上海华东计算技术研究所研制成功。

中国硬件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中国硬件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摘要】计算机的发展将趋向超高速、超小型、平行处理和智能化,量子、光子、分子和纳米计算机将具有感知、思考、判断、学习及一定的自然语言能力,使计算机进入人工智能时代。这种新型计算机将推动新一轮计算技术革命,并带动光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关链词】计算机硬件发展趋势新型计算机 前言:计算机硬件发展主要体现在处理器和存储器上,体现了计算机硬件在计算机产业中的发展。通过回顾计算机硬件的发展,探讨计算机硬件的发展趋势,从而使人们相信计算机硬件的发展前景会更加灿烂。 计算机硬件是指计算机系统中由电子,机械和光电元件等组成的各种物理装置的总称。这些物理装置按系统结构的要求构成一个有机整体为计算机软件运行提供物质基础。简言之,计算机硬件的功能是输入并存储程序和数据,以及执行程序把数据加工成可以利用的形式。 计算机硬件基本构件:虽然计算机的制造技术已经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但在基本的硬件结构方面,一直沿袭着冯。诺伊曼的传统框架,即计算机硬件系统由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五大基本构件组成。2。2。1 运算器。运算器是计算机对数据进行加工处理的部件,包括算(加、减、乘、除等)和逻辑运算(与、或、非、异或、比较等)。2。2。2 控制器。控制器负责从存储器中取出指令,并对指令进行译码;根据指令的要求,按时间的先后顺序,负责向其它各部件发出控制信号,保证各部件协调一致地工作,一步一步地完成各种操作。控制器主要由指令寄存器、译码器、程序计数器、操作控制器等组成。2。2。3 存储器。存储器是计算机系统中的记忆设备,用来存放程序和数据。计算机中的全部信息,包括输入的原始数据、计算机程序、中间运行结果和最终运行结果都保存在存储器中。2。2。4 输入设备。输入设备是给计算机输入信息的设备。它是重要的人机接口,负责将输入的信息转换成计算机能识别的二进制代码,送入存储器保存。计算机中常用的输入设备是键盘和鼠标。2。2。5。输出设备。输入输出接口是外部设备与中央处理器之间的缓冲装置,负责电气性能的匹配和信息格式的转换。计算机常用的输出设备为显示器和打印机。 计算机硬件的发展以用于构建计算机硬件的元器件的发展为主要特征,而元器件的发展与电子技术的发展紧密相关,每当电子技术有突破性的进展,就会促进计算机硬件的一次重大变革。因此,计算机硬件发展史中的“代”通常以其所使用的主要器件,即电子管、晶体管、集成电路、大规模集成电路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来划分。 中国计算机硬件体系结构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的发展,一是研制新型计算机体系结构,提高并行计算和处理能力,并特别体现在智能体系结构的理论和应用方面,其次以硬件或固件为发展主线的大规模集成电路的研制和开发。而这里主要从处理器,存储器和外围设备三方面的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探讨。 中国现代计算机硬件中,外围设备的价值一般已超过计算机硬件子系统的一半以上,其技术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计算机的技术面貌。外围设备技术的综合性很强,既依赖于电子学、机械学、光学、磁学等多门学科知识的综合,又取

中国信息化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中国信息化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第一,信息化建设提高了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能力。以"金" 字工程为代表的信息化重大工程初见成效: --金桥工程建成卫星站 70 个,主干网覆盖 10 个大中城市,正在产生经济和社会效益。 ――金卡工程的 12 个试点城市全部实现了同城跨行的自动 取款机联网,其中有的城市实现了国际自动取款机联网,发 长量超过 6000 万张。全国电子联行系统每天处理 5 万多笔业务,金额达800 一 1000 亿元,每天为国家增加可使用资 金500 亿元。 --金税工程稽核系统投入运行,据不完全统计,三年多来 查出利用发票违法违纪件 3 万多起,追缴税款 1.5 亿元。 --金关工程制定并实施了进出口企业代码、进出口商品代码"两项标准 ";建设了配额许可证管理系统、进出口统计管 理系统。出口退税管理系统、出口收汇和进口付汇核销系统等" 四个应用系统 " ,并已经陆续投入运行,提高了对外经济 贸易的现代化管理水平,促进了我国对外贸易发展,减少了 贸易摩擦。 第二,信息化建设促进了电子信息技术的推广应用和生产力 的提高。 目前电子信息技术推广应用正在从单项应用向集成化、综合

化、网络化应用发展,在节能、降耗、减少污染、提高生产 效率和产品质量方面,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例如: -- "八五 " 期间,电子技术推广应用共完成8000 多项。资金投入产出比为 1: 5。 --全国约有 50%的自来水公司采用了计算机控制技术,每年节水挽回的损失相当于35 亿元投资,可建设 44 个水厂。--有色金属行业 80%的铝电解槽实现了计算机控制,每年可节电 1.2 亿度。 --在企业改造中采用电子信息技术,使生产的效率和效益 大幅度提高。成都飞机工业公司采用计算机集成生产管理系 统,使麦道飞机机头的装配周期从12 个月缩短到 6 个月。库存积压下降20%。 --农业信息网已在十几个省市、200 多个县推广应用。收到良好效果。如1998 年 1 月 ,山东省聊城市大量芹菜滞销。 在网上发布现货待售信息后,一周内积压的芹菜全部售完。 价格上涨了一倍多,取得直接经济效益200 多万元。 第三,信息化建设推动了科研教育的发展,为新闻宣传提供 了新的工具和手段。 --大批高等院校和科研单位实现了国际联网,使计算机成 为了解与交流科教信息的重要工具;在教育系统计算机辅助 教育,远程教育已经起步。 --在新闻宣传方面,人民日报社和新华社等主要新闻机

中国计算机硬件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中国计算机硬件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摘要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计算机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通过现有的技术以及当今在计算机领域还在研究中的尖端科技分析,计算机的发展将趋向超高速、超小型、平行处理和智能化,量子、光子、分子和纳米计算机将具有感知、思考、判断、学习及一定的自然语言能力,使计算机进入人工智能时代。这种新型计算机将推动新一轮计算技术革命,并带动光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关链词】计算机硬件发展趋势新型计算机

信息与计算科学系课程设计报告 前言 计算机硬件发展主要体现在处理器和存储器上,体现了计算机硬件在计算机产业中的发展。通过回顾计算机硬件的发展,探讨计算机硬件的发展趋势,从而使人们相信计算机硬件的发展前景会更加灿烂。 计算机硬件是指计算机系统中由电子,机械和光电元件等组成的各种物理装置的总称。这些物理装置按系统结构的要求构成一个有机整体为计算机软件运行提供物质基础。简言之,计算机硬件的功能是输入并存储程序和数据,以及执行程序把数据加工成可以利用的形式。 7

机、通用计算机(包括巨型、大型和中型计算机),以及各种专用机(如各种控制计算机、模拟—数字混合计算机)等。 在中国现代计算机硬件中,外围设备的价值一般已超过计算机硬件子系统的一半以上,其技术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计算机的技术面貌。外围设备技术的综合性很强,既依赖于电子学、机械学、光学、磁学等多门学科知识的综合,又取决于精密机械工艺、电气和电子加工工艺以及计量的技术和工艺水平等。 中国计算机硬件是一种按程序自动进行信息处理的通用工具,它的处理对象是信息,处理结果也是信息。利用计算机解决科学计算、工程设计、经营管理、过程控制或人工智能等各种问题的方法,都是按照一定的算法进行的。这种算法是定义精确的一系列规则,它指出怎样以给定的输入信息经过有限的步骤产生所需要的输出信息。 计算机硬件的核心技术是微电子技术和光电子技术。1995年0。35μm设计规则已经成为微电子技术的商用技术,1998年将普遍使用0。25μm设计规则。由此,CPU 的集成度已可达单片1000万个晶体管以上,工作频率已经超过600MHz;256MbDRAM芯片则已成为主流存储器件,中档PC的主存储器的容量已超过32MB。随着微电子技术继续飞速发展,主题的体积越来越小,速度越来越高,容量越来越大功耗越来越低,可靠性越来越高。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则朝高性能,多样化,智能化和多媒体方向发展。辅助存储器则继续朝大容量,高速度方向发展。自从计算机诞生以来,硬件在计算机系统成本中一直占主要比重,直到进入80年代才开始发生明显的变化。由于软件在计算机系统中的地位日趋重要,其开发成本也越来越高,从而使得它在计算机系统成本中的比重迅速提高,进入90年代已逐渐与硬件平分秋色。从计算机硬件角度看,主机部分无论从重要性还是从成本看,其主导地位一直保持到70年代中期。后来,作为计算机的“手足”,“感官”和“数据仓库”的外围设备重重要性日益增长,新型高性能品种不断涌现,加上数据库技术的成熟要求越来越大的辅助存储器,从而使得外围设备在硬件成本中的比重越来越大。特别是由于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的发展,人同计算机的界面越来越友好。起初人们只能用枯燥的数字,文字同计算机打交道;80年代图形用户接口(GUI)技术的成熟将人们带进了“图文并茂”的多媒体时代。人们不再感到计算机只是一部冰冷的机器了。需要指出的是,外围设备中已越来越多地嵌入微处理器和软件进行控制以达到智能化和高性能的目标,另一方面也常常将原属外围设备或外围设备控制器的部分功能直接设计进CPU,以降低成本和改善性能。下面,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