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规划编制说明书|规划编制说明范文.doc

规划编制说明书|规划编制说明范文.doc

规划编制说明书|规划编制说明范文.doc
规划编制说明书|规划编制说明范文.doc

【个人简历范文】

规划编制说明

关于《南通市“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的编制说明

——2011年3月24日在南通市

第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上

市科技局局长朱千波

主任、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

根据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市科技局及时启动了市“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编制工作,现在我受市政府的委托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敬请审议,规划编制说明。

一、规划编制的总体过程

为做好“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编制工作,加强全市科技创新工作的总体部署,在总结前几个五年规划编制经验的基础上,我局对此次规划编制工作进行了部署。

一是健全领导机制和工作组织机制,明确领导职责。科技局对“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高度重视,专门成立了相关的领导机构,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专项负责规划研究和编制工作,各相关处室对科技创新重大专题和专项工作研究负责,扎口处室负责规划工作的协调、规划的总体战略研究和规划起草。

二是开展了市“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前期课题和专项工作的研究。强化了科技发展若干重大战略问题的前瞻研究和产业发展的基本分析,在软科学计划中先期有针对性地安排相应的课题,请专家学者与科技局共同组织研究,发挥各方专长。

通过重大专题和专项工作的调查、分析和研究分别形成了《南通市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举措》、《南通市产学研合作“十二五”规划研究》、《南通市“十二五”科技基础设施规划研究》、《南通市“十二五”农业科技发展规划研究》和《南通市知识产权战略纲要》等成果。

除了重大专题和专项工作研究以外,科技局和南通大学还专门进行了《南通市“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战略研究》,课题组调研和总结了我市“十一五”科技创新成果和经验,探讨了我市“十二五”科技创新工作的思路,形成了研究成果,为“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编制做了大量的基础工作。

三是规划起草与论证。根据重大专题、专项工作研究和《南通市科技发展“十二五”规划战略研究》研究成果,同时关注《南通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和《江苏省“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的编制,接受这两个规划的指导,在编制的过程中我们

还注意与《南通市产业转型升级规划纲要》等相关规划的衔接,起草了《南通市“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

《南通市“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初稿形成后,我们广泛听取了相关处室和专家的意见,吸收很多好的建议,先后作了三次大的改动,完成了《南通市“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审议稿。

二、规划研究和编制的重点

(一)全面分析新时期、新阶段我市科技发展的环境和需求

要制定好我市“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必须全面分析新时期、新阶段我市科技发展的环境和需求。

当前,从世界经济发展的全局看,全球经济进入缓慢增长、模式调整、竞争加剧的发展期,从全球科技创新的态势看,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低碳和绿色经济、抢占科技制高点成为核心主题。“十二五”是落实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建设创新型国家进程中承上启下的重要时期,从国内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看,引领经济发展、支撑发展方式转变、改善惠及民生成为科技创新的主旋律。“十二五”也是江苏经济转型升级的加速期、科技创新的活跃期,省委省政府提出把科教与人才强省作为基础战略、把创新驱动作为核心战略,是根据科学发展新要求、发展阶段新变化作出的重大决策,是关系江苏长远发展和未来命运的必然选择。“十二五”也是南通加强自主创新、建成创新型城市的关键阶段。发展创新型经济急需发挥科技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的引领与支撑作用,急需我们在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创新科技政策措施等方面攻坚克难,为基本建成创新型城市务实创新的制度基础。

进入“十二五”新的发展阶段,南通经济社会发展对自主创新的有效社会需求将持续增长。建立起科技发展和自主创新在我市基本实现现代化中的强力支撑和引领机制是我市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的出发点和着力点。

(二)科学研究“十二五”我市科技发展战略

南通转型与升级的背景、科技新需求引致的科技供给变化,必须要求对南通科技发展战略的新突破,来适应区域经济社会转型升级的新挑战,因为科技发展战略是科技政策的灵魂。

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形势和创新型城市建设的阶段性特征,决定了我市“十二五”科技发展应突出“加强自主创新,支撑和引领转型升级”的战略主线,体现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根本要求。在编制思路上应坚持五个原则:一是以自主创新能力建设为核心,攻克核心关键技术,抢占发展制高点,大幅度提升科技创新对经济发展的直接贡献;二是以产业技术需求为导向,紧密衔接国家创新战略,统筹安排重大设施和科技平台建设,提升科技持续创新能力;三是以创新体制机制为动力,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加快富有特色的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引领和支撑发展方式转变;四是以人才队伍建设为保障,培养造就规模宏大的创新人才队伍,为创新型经济发展提供有效的人才支撑;五是以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为基础,加强集成,引导创新要素向南通集聚和向产业流动。

三、规划的主要发展指标

规划要提出的“十二五”主要发展指标

村庄规划设计说明案例

村庄修建性详细规划 设计说明 目录 第一章 规划设计说明........................................- 3 - 一、项目背景及村庄概况......................................................... - 3 - (一)项目背景....................................................................- 3 - (二)村情简介................................................................................- 3 - (三)新建区选址............................................................- 3 - 二、规划设计依据..................................................................................... - 3 - 三、村庄区位与现状分析................................................................... - 4 - (一)区位分析.......................................................................- 4 - (二)现状分析.........................................................................- 4 - 四、村庄存在问题及发展优势....................................................... - 5 - 五、村庄特色分析.............................................................................. - 6 - (一)区位特色......................................................................- 6 - (二)人文特色.................................................................- 6 - (三)建筑特色..............................................................................- 6 - (四)产业特色...........................................................- 6 - 六、村庄建设目标及定位......................................... - 6 -

村庄规划说明书

目录 第一部分总则 一、规划背景 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寨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稳步地加以推进。 根据中共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实施和谐秀美乡村建设工程的若干意见提出建设“乡村面貌明显改变,人民生活明显改善,农村总体实现跨越式发展,迈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步伐”的和谐秀美乡村。为响应省政府号召,进一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适应鄱阳县新一轮跨越式发展的需要,实现城乡协调发展,推动新一轮旧村改造和新村建设。 根据鄱阳县人民政府关于秀美乡村建设规划的要求,按照《村庄整治规划编制办法》(建村[2013]188号)等相关标准规范的要求,在此背景下,田畈街镇人民政府特委托我院承担以下村庄环境整治编制工作。

二、规划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 划法》 2.《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 理条例》 3.《江西省城乡规划条例》 4.《村庄整治规划编制办 法》建村【2013】188号 5.《村庄整治技术导则》 6.《村镇规划编制办法》(试 行)建设部〔2000〕36号 7.《江西省村庄建设规划技 术导则》 8.《江西省村镇建房规划审 批办法》 9.《田畈街镇总体规划》 10.江西省有关村庄规划建设 法律、法规、政策、规范 与标准等 11.田畈街镇、松林村历年经 济和社会发展统计资料及 与规划相关的其它数据三、规划原则 1、充分利用已有条件及设施,坚持以现有设施的整治、改造、维护为主,即实事求是、量力而行的原则,防止大拆大建; 2、综合考虑整治项目的急需性、公益性和经济可承受性,确定整治项目和时序,分步实施的原则; 3、涉及生命财产安全与生产、生活最急需的整治项目优先开展的原则; 4、保护、节约和合理利用能源资源、节约使用土地的原则; 5、严格保护村庄自然生态环境,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6、尊重农民意愿、保护农民权益,具体整治项目应根据实际需要与经济条件,由村民自主选择确定的原则。 四、规划期限 村庄整治规划期限为—2030年。 五、规划范围 本次规划范围为田畈街镇松林

村庄规划用地分类指南

村庄规划用地分类指南文档编制序号:[KK8UY-LL9IO69-TTO6M3-MTOL89-FTT688]

村庄规划用地分类指南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目次 1总则 2用地分类 2.1一般规定 2.2村庄规划用地分类 附录A村庄规划用地统计表统一格式 1总则 1.0.1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为科学编制村庄规划,加强村庄建设管理,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制定本指南。 1.0.2本指南适用于村庄的规划编制、用地统计和用地管理工作。 1.0.3编制村庄规划,除应符合本指南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用地分类 2.1一般规定 2.1.1用地分类应考虑村庄土地实际使用情况,按土地使用主要性质进行划分。 2.1.2用地分类采用大类、中类和小类3级分类体系。大类采用英文字母表示,中类和小类采用英文字母和阿拉伯数字组合表示。 2.1.3使用本分类时,一般采用中类,也可根据各地区工作性质、工作内容及工作深度的不同要求,采用本分类的全部或部分类别。 2.2村庄规划用地分类 2.2.1村庄规划用地共分为3大类、10中类、15小类。

2.2.2村庄规划用地分类和代码应符合表2.2.2的规定。 表2.2.2村庄规划用地分类和代码

附录A村庄规划用地统计表统一格式 A.0.1村庄规划用地应按表A.0.1进行汇总。 表A.0.1村庄规划用地汇总表

村庄规划用地分类指南 条文说明 编写说明 《村庄规划用地分类指南》(以下简称本指南)编制过程中参考了大量国内外已有的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根据编制需要展开实地调研,征求了专家和相关部门对于用地分类的意见,并与相关国家标准相衔接。 为便于广大规划编制、管理、科研、教学等有关单位人员在使用本指南时能正确理解和执行条文规定,编制组按章、节、条顺序编制了本指南的条文说明,对条文规定的目的、依据以及执行中需注意的有关事项进行了说明,供使用者参考。 目次 1总则

村庄建设规划说明

村庄规划设计说明书 学院: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姓名: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学号: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完成学期: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指导教师: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1.前言 随着新农村建设在全国的逐步开展,村庄居民点整治规划设计已成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的重点之一。李家大湾是冯桥村中心村,此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选取此村庄进行居民点整治规划设计。 在规划中要求: 以村庄现状为基础,对村庄发展进行合理预测,因地制宜,进行规划设计。 以科学发展观和建立和谐社会为指导,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突出重点、综合整治,优化人居环境,改善村庄整体风貌,加速城郊型新农村社区的建设。 以村庄规划为龙头,从治理“脏、乱、差、散”入手,加大村庄环境整治力度,完善基础设施配套,加快社会事业的发展,使村庄面貌有一个质的改变。 此规划为土地整理规划课程设计一部分。

2.项目信息 2.1地理信息 李家大湾属王河镇冯桥村,地处规划区西北角,西接滠水河,东隔河港与孙家湾相望。 村庄为村湾型村组,北为李家大湾,南为胡家墩,西面为主要耕地。 2.2自然条件 1)地形地貌:冯家大湾地形属低岗丘陵地貌,村庄四周为堰塘所 围,东北东南地势较中部略高,总体用地呈海豚形。 2)气候条件:冯家大湾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日照充足, 雨量充沛,年无霜期长。 2.3历史与现状分析 1)对外交通条件:有水泥公路直达村庄,西有水泥路到滠水河。 2)用地情况:村庄规划范围内主要为居民点,住宅主要朝南,住

宅建设占地大,北部有一片荒草地,四周为堰塘所围,建设用地紧张。 3)公共服务设施情况:村委会和卫生室位于村庄南端,属低层砖 木建筑,建筑质量一般。 4)村庄绿地景观现状:以村旁林地为主,生态资源丰富。

村庄规划说明书范本

目录第一章规划背景 1 一、区域位置 1 二、现状概况 1 三、发展条件分析 1 四、相关规划 3 第二章规划思路 3 一、指导思想 3 二、规划原则 3 三、规划依据 4 四、规划期限 5 五、民居规划建设目标 5 六、规划对策 5 第三章村域规划 6 一、产业发展规划 6 二、社会发展规划 7 三、文物保护规划 7

四、空间管制 7 五、村庄性质 7 六、人口规模 8 七、村庄建设用地规模 8 第四章村庄建设规划 8 一、规划用地 8 二、用地布局 9 三、公共设施规划 11 四、市政设施 11 五、防灾工程规划 15 六、农宅 15 七、节能减排规划 16 第五章村庄近期建设规划 17 一、原则 17 二、规划期限、范围与人口 17 三、近期建设主要任务 17 第六章规划实施对策建议 18

附表一:村庄建设用地平衡表 19 附表二:近期建设项目计划表 19 附表三:公共设施一览表 20 附表四:新农村居住片区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 20 第一章规划背景 一、区域位置 北官厅村隶属 **,位于乡域南部。距 **约6公里,北临旺庄伙村,东挨西蒿坡村,村庄西侧、南侧接**。村庄南部有县域纬四路向东连接廊沧高速,村庄北部有公路通向乡驻地。 二、现状概况 1、气候 北官厅村地处中纬地带,属暖温带亚湿润的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热同期。春季干燥多风,夏季炎热多雨,秋季气温下降较快,天高气爽,冬季寒冷少雪。 年平均气温12.1℃,全年日照2769.8小时。一月最冷,平均气温-4.6℃,冻土深为45厘米左右。七月最热,平均气温26.3℃。气温季节变化的特点是:降雨年季变化大,降雨强度大,四季分配不均,亦有春旱、夏涝的特点。 2、社区概况

村庄建设规划说明样本

村庄规划设计说明书 学院: 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专业班级: 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姓名: 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学号: 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完成学期: 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指导教师: 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1.前言 随着新农村建设在全国的逐步开展, 村庄居民点整治规划设计已成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的重点之一。李家大湾是冯桥村中心村, 此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选取此村庄进行居民点整治规划设计。 在规划中要求: 以村庄现状为基础, 对村庄发展进行合理预测, 因地制宜, 进行规划设计。 以科学发展观和建立和谐社会为指导, 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突出重点、综合整治, 优化人居环境, 改进村庄整体风貌, 加速城郊型新农村社区的建设。 以村庄规划为龙头, 从治理”脏、乱、差、散”入手, 加大村庄环境整治力度, 完善基础设施配套, 加快社会事业的发展, 使村庄面貌有一个质的改变。 此规划为土地整理规划课程设计一部分。

2.项目信息 2.1地理信息 李家大湾属王河镇冯桥村, 地处规划区西北角, 西接滠水河, 东隔河港与孙家湾相望。 村庄为村湾型村组, 北为李家大湾, 南为胡家墩, 西面为主要耕地。 2.2自然条件 1)地形地貌: 冯家大湾地形属低岗丘陵地貌, 村庄四周为堰塘所围, 东北 东南地势较中部略高, 总体用地呈海豚形。 2)气候条件: 冯家大湾属亚热带季风气候, 四季分明, 日照充分, 雨量充 沛, 年无霜期长。 2.3历史与现状分析 1)对外交通条件: 有水泥公路直达村庄, 西有水泥路到滠水河。 2)用地情况: 村庄规划范围内主要为居民点, 住宅主要朝南, 住宅建设占 地大, 北部有一片荒草地, 四周为堰塘所围, 建设用地紧张。 3)公共服务设施情况: 村委会和卫生室位于村庄南端, 属低层砖木建筑, 建筑质量一般。

村庄规划说明书

村庄规划说明书

大理市下关镇刘官厂村委会 凤阳邑(1-4组)自然村村庄规划( -2030)

目录 1、规划编制背景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技术路线................................................................... 错误!未定义书签。 3、规划依据...................................................................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 ..................................................................................... 国家规范及条例错误! 未定义书签。 3.2 ................................................................................................. 相关规划错误! 未定义书签。 3.3 ................................................................................................. 地方文件错误! 未定义书签。 3.4 ................................................................................................. 规划期限错误! 未定义书签。 4、凤阳邑现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4.1 ........................................................................................................ 人口错误! 未定义书签。 4.2 ......................................................................................... 公共服务设施错误! 未定义书签。 4.3 ................................................................................................. 基础设施错误! 未定义书签。 5、凤阳邑用地增长边界................................................ 错误!未定义书签。 5.1 ...................................................................... 凤阳邑用地增长制约因素错误! 未定义书签。 5.2 ......................................................................................... 规划用地规模错误! 未定义书签。 6、凤阳邑空心村整治 ................................................... 错误!未定义书签。 7、凤阳邑用地布局规划 ............................................... 错误!未定义书签。 8、凤阳邑公共服务设施规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 9、凤阳邑基础设施规划 ............................................... 错误!未定义书签。 9.1 ................................................................................................. 给水设施错误! 未定义书签。 9.2 ..................................................................................... 垃圾收集与处理错误! 未定义书签。 9.3 ................................................................................................. 粪便处理错误! 未定义书签。 9.4 ................................................................................................. 排水设施错误! 未定义书签。 9.5 ......................................................................................... 道路系统规划错误! 未定义书签。 9.6 .............................................................................. 环境与卫生保护规划错误! 未定义书签。 10、凤阳邑历史文化遗产与乡土特色保护 ..................... 错误!未定义书签。

村庄规划说明示范

村庄总体规划的说明书(示范) 前言 一、规划背景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高农村规划水平,建设各具特色的新型村庄,XX市委、市政府确定XX县下东乡的XX村为村庄整治示范村,成立了以XXX为联点领导的帮扶工作组。按照市委、市政府要求,XX市规划局于2006年3月委托XX市规划设计院编制该村的村庄整建规划。 XX市规划设计院立即成立了该项目的规划设计小组,落实责任人。先后数次与基层党建帮扶工作组、乡、村主要领导和广大农民进行了交流和走访,对现场进行查勘,并与当地规划、国土、水利、电力等相关部门取得联系,获得了较为详实的基础资料。 二、规划依据 1、建设部《村镇规划标准》和《村镇规划编制办法》; 2、《XX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村庄整建规划工作导则(试行)》》; 3、《XX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村庄规划工作导则(试行);》 4、《XX县县城总体规划》; 5、XX省农村工作领导小组、XX省建设厅、XX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全面小康示范村村庄规 划建设的指导性意见》。 第一章基本情况 一、现状自然条件与社会经济状况 1、地理区位条件 XX村位于XX县城西南郊,距县城中心城区1公里。320省道和106国道分别从村西侧和北侧通过,规划中的衡炎高速公路南北向贯穿村域,交通区位条件优越。 2、自然及资源条件 XX村地形地貌主要以丘陵为主,现状用地除部分山丘、水域和农居用地外,大部分为耕地(1502亩)和林地(1485亩)。南部山丘中有小型山塘水库4座。 3、行政区划 XX村辖16个村民小组,598户,总面积7444亩,其中耕地面积1502亩,约占土地总面积 的20%。2005年末总人口2225人。 4、社会经济状况 XX村2005年工农业总产值820万元,其中工业总产值为10万元,农业总产值为810万元,人均纯收入2503元。近年来培植发展了粮食、牲猪、菜牛、草莓等支柱产业。涌现了全国

村庄规划说明书

创新村庄规划编制机制,分类编制简明易懂、节约实际、便于实施的自然村村庄规划,在此基础上,编制“多规合一”的行政村村庄规划。编制全过程群众主动参与、自提意见、自主规划,共谋共建共管共评共享,得到群众普遍认同和赞誉。 统筹谋划抓好制度设计 抓好制度设计。出台《云浮市分类编制村庄规划工作指引》,明确“三原则、四分类、五步骤、六要求”的总体思路。 “三原则”:即遵循实用、节约、群众参与的原则; “四分类”:即把自然村分四种类型开展村庄规划编制; “五步骤”:即村“两委”牵头形成草图,将草图充分征求群众意见建议,专业人士与群众研究形成征求意见图,征求意见后形成规划成果,报批入库; “六要求”:即由镇(街)人民政府负责组织编制、审批(第四类报县级政府审批),鼓励自然村自主编制,由“地理信息平台”提供底图,自然村规划成果由村委会和县级规划室签署,建立“以奖代补”机制,因地制宜确定编制范围。出台《云浮市行政村编制“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工作指引》,统筹推进行政村村庄规划。 抓好业务培训。采用集中培训和分片培训相结合的方式,加强村庄规划编制培训。先后2次举办全市性的村庄规划专题培训班,多次举办县(市、区)、镇分片培训班,解读《云浮市分类编制村庄规划工作指引》,对各县(市、区)委主要领导,各镇(街)党委书记、分管乡村振兴和规划工作的同志进行培训,统一思想认识,掌握工作指引和操作步骤,开展规划编制。 抓好试点带动。在新兴县东成镇开展试点工作,论证规划实施路径,以点带面,示范带动,推动村庄规划编制。 立足实际抓好分类编制

行政村在完成自然村分类规划的基础上,编制“多规合一”实用性的村庄规划,主要包括“3图1表1说明”。 “3图”:村庄土地利用现状图、村庄土地利用规划图、村庄空间规划图;“1表”:村庄规划建设项目表;“1说明”:规划说明书。 第一类自然村:地处偏远、常住人口100人以下的村庄。除有保护价值的特色村庄以外,主要是制定“1公约”(村庄规划建设管理公约),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等纳入村规民约。 第二类自然村:具有一定基础和基本条件的村庄。主要是编制“2图1表1公约”(“2图”:村庄用地规划图、村庄整治项目布局规划图;“1表”:村庄整治项目表;“1公约”:村庄规划建设管理公约),明确村庄建设边界以及垃圾治理、卫生厕所、污水治理、公共设施、村道建设等整治项目并注明时序。 第三类自然村:有基础、有条件和有需求的村庄。主要编制“3图1表1公约”(“3图”:村庄用地规划图、村庄整治项目布局规划图、村庄建设项目布局规划图;“1表”:村庄规划建设项目表;“1公约”:村庄规划建设管理公约),制定厕所粪污治理项目、农房建设和改造、村容村貌提升和长效管护机制建设等相关措施。 第四类自然村:市区、县城和中心镇附近的城郊融合类村庄,以及历史文化名村、传统村落、特色景观旅游名村等具备自然历史文化特色、资源丰富的特色保护类自然村。主要编制“4图2书2表1公约”(“4图”:村庄用地现状图、村庄用地规划图、村庄建设项目布局规划图、农房建设总平面图;“2书”:规划说明书、公众参与报告书;“2表”:村庄建设需求台账、村庄规划建设项目库;“1公约”:村庄规划建设管理公约),在第三类村庄规划的基础上,提出建设管控要求和特色风貌保护要求。 目前已有3013条自然村完成分类规划编制工作,占比41.28%。

新农村村建设规划说明书

-前言 1.新农村建设的宏观背景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党在深刻分析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全面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出发确定的一项重大历史任务。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了今后五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奋斗目标和行动纲领,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为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三农”工作指明了方向。 当前农业和农村发展仍然处在艰难的爬坡阶段,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滞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矛盾依然突出,解决好“三农”问题仍然是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重大而艰巨的历史任务。 2.新农村建设政策解读 当前的新农村建设政策,可以概括为“六通、五改、两建设、一提高”。“六通”即通路、通水、通气(燃料)、通电、通讯、通广播电视,“五改”即改厕、改厨、改圈舍、改校舍、改卫生所;“两建”即建公共活动场所、建集中垃圾处理站;“一提高”提高农民收入。具体而言,新农村建设主要包括四方面的内容: 新农村建设必须优先解决包括道路、饮水安全、沼气(燃料)、用电、通讯、广播电视等基础设施的建设问题;同时改造中小学校舍、改造卫生所,并帮助农民改厕所、改厨房、改圈舍;另外在农村还要建设必要的公共活动场所,建设必须的垃圾处理场所。 新农村建设,就是要让农民能够充分享受现代社会福利所能带来的好处,做到幼有所托、少有所学、老有所养、病有所医、残有所靠、闲有所乐。因此,加强义务教育、公共卫生、贫困救助、基本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制度建设,解决农民上学难、看病难、养老难等问题,主要是新农村建设的重点内容之一。 改善农业、农村生产条件,培育新的支撑产业,提高农民收入。 搞好村庄规划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发〔2006〕1号)和《中共河南省委、河南人民省政府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施意见》(豫发[2006]1号),加快推进我省社会主义新农村规划建设和村庄治理;登封市唐庄乡积极相应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号召,积极开展新农村建设工作,为此委托河南省信豫规划设计有限公司开展乡镇村庄规划编制工作,本次规划内容为登封市唐庄乡雪沟村的村庄建设规划。

XX村村庄建设规划说明书

XX村村庄建设规划说明书

第一章前言 (3) 第二章现状概述 (3) 第一节自然条件 (3) 第二节社会经济 (3) 第三节村庄建设情况 (3) 第四节主要存在的问题 (4) 第三章规划总则 (4) 第一节规划依据 (4) 第二节规划范围 (5) 第三节指导思想与规划原则 (5) 第四节规划目标 (5) 第五节规划重点 (5) 第四章村域发展规划 (6) 第一节村域产业发展规划 (6) 第二节村域居民点布局规划 (6) 第三节村域公共设施规划 (7) 第四节村域道路交通规划 (7) 第五章中心村详细规划 (8) 第一节村庄建设环境与场地分析 (8) 第二节规划构思与布局结构 (8) 第三节规划用地布局 (9) 第四节道路交通规划 (9) 第五节绿地景观规划 (10) 第六节建筑设计 (10) 第七节技术指标和投资估算 (11) 第八节近期建设规划 (11) 第六章整治规划 (12) 第一节整治期限和整治范围 (12) 第二节整治目标 (12) 第三节整治思路 (12) 第七章市政公用设施规划 (13) 第一节给水工程规划 (13) 第二节排水工程规划 (13) 第三节电力工程规划 (14) 第四节电信工程规划 (14) 第五节环卫设施规划 (14) 第六节综合防灾规划 (14) 第八章规划措施与建议 (15) 目录

第一章前言 党的十七大提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镇社会大局,必须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通过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让农民在农村建设中得到更多的实惠。 湖州市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验示范区的目标,逐步完善“党政主导、农民主体、社会各方积极参与”的工作机制,深入实施“1383”行动的计划工程,在发展现代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新型农民培育、体制机制创新等方面全面推进。特别是实现了“输血”向“造血”的思路切换,挖掘村庄个性、打造特色品牌,不仅使村名从中得到了实惠,而且为长效开展村庄建设整治注入了持久活力。 2008年,吴兴区将出台一系列加快新农村建设的新政策,加大扶持农业产业发展、农村科技创新、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力度,进一步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步伐。 为了推进环渚乡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受湖州市吴兴区城交局的委托,本单位于2008年4月接受XX村村庄建设规划的编制委托,经过现场调研、分析、论证等多方面工作,初步形成了阶段性成果,以供初步审查使用。 第二章现状概述 第一节自然条件 一、地理位置 XX村位于环渚乡的东北角,东邻双丰村,南与中东村,西连荣丰,北与太湖接壤,紧靠高速连接线,交通条件较为便利。二、气候特征 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暖湿润,四季分明、雨热同季,降水充沛,垂直气候差异明显,无霜期长,年平均气温15℃,无霜期在224-246天,年平均降水量为1050~1850㎜。冬季多西北风,夏季多东风和东南风,受季风影响,降水季节分布不均,易受夏季台风暴雨、冬春低温寒潮、盛夏高温干旱等灾害性天气的影响。 三、地形地貌 本村属于低平原水乡型地区,地势平坦,水网密布。村域东、西、北三面环山,XX港南北向从中穿越,另有大面积的养殖水体。村域内植物资源丰富,地带性植被属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第二节社会经济 XX村现有10个自然村,共766户,总人口2620人,劳动力448人。村域总面积约为37.56公顷,其中耕地面积2599亩,园地面积约503亩,内塘面积36亩。 XX村目前经济比较薄弱,以二产为主,2007年全村生产总值为7731万元,其中一、二、三产的产值分别为2023.9万元、4751.6万元、955.5万元。一产产业主要有水稻、桑树、大棚蔬菜等作物种植,养殖湖蟹、特种水产等经济效益明显,其中2007年河蟹产值约80万元,黑鱼产值约112万元。村级个体企业12家,发展形势较好,为全村的经济、社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主要为服装加工,化纤织物等产业类型,目前全村约有 130人村民在企业中就业。2005年农民人均收入为7060元,2006年农民人均收入为7837元,2007年农民人均收入为8898元。 第三节村庄建设情况 XX村地势相对平坦,山林少平地多,现状村庄分布较散,主要沿路、沿河分布。XX自然村规模最大,集中分布在村域中部;薛家港集中在村域中部偏南,其余几个自然村规模较小,且交通不方便,分布十分分散。现状各自然村人均建设用地普遍较大,详见下表。

村庄建设规划说明书

村庄建设规划说明书(建议格式) 第一章概述 一、地理位置与区位评价 二、历史沿革与文化遗存 三、自然资源与保护利用 四、经济社会发展水平 五、村庄建设现状与人居环境 第二章总则 一、规划目的与作用 二、规划编制依据 三、规划指导思想 四、规划基本原则 五、规划发展目标 (一)农村经济与产业发展目标 (二)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目标 (三)村庄基础设施建设目标 (四)生态环境与资源保护要求[耕地、林地、河湖、环境……] (五)农村人居环境发展目标[人居环境建设、村容村貌治理(含四化四改)、乡村特色的营造、农村居住建筑水平……] (六)村庄人口预测与建设用地控制 六、村庄规划的期限 七、村庄规划的约束行为 第三章经济社会发展 第一节农村经济发展 一、经济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 二、经济发展与产业布局 第二节农村社会发展规划 一、社会事业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 二、社会事业发展与设施布局

第三节村域总体布局规划 一、居民点布局规划[含农村所属各个自然村的分布与搬迁情况] 二、各类用地布局[含空间组织结构、各类用地总布局、耕地林地保护] 三、各项用地指标规划[含耕地、林地和建设用地等村域各类用地汇总表(标准格式)] 第四节村庄空间管制规划 [村域各类空间管制划分与管制措施等] 第四章村庄建设布局规划 第一节村庄建设现状 一、现状建设特征 二、现状建设问题分析 第二节总体布局规划[远期规划] 一、总体布局结构[功能组织] 二、建设用地指标规划[指村庄内的各项建设用地分类与标准确定,用地结构调整,用地平衡表] 三、公共设施规划[含各类公共建筑、村庄公共中心、公共活动广场、公共设施项目与规模规划] 四、居住用地规划[居住片区划分、居住片区内设施配置、居住人口分布、宅基地布局、住宅建筑规划] 五、园林绿地规划 六、工业仓储设施规划 七、道路设施规划 八、其它用地规划 第三节住宅建设 一、住宅建设现状 二、住宅建设标准与要求 三、住宅建筑设计与造型[附住宅建筑选型与说明]。 四、旧住宅改造第四节乡村特色保护与建设[选择性内容] 第五章村庄基础设施规划[远期规划] 第一节道路与竖向规划[道路系统、停车场地、街区场地竖向规划] 第二节给水排水规划[供水管网、排水沟渠等设施系统] 第三节电力电信规划[电力、电信、广播、电视] 第四节沼气能源设施规划[沼气池、储气柜、输配管理]

某村庄建设规划说明书完整

A县B镇B村村委会C村村庄建设规划 说明书 2013年3月

目录 一、规划背景与规划依据 (3) (一)规划背景 (3) (二)规划依据 (3) 二、现状概述 (3) (一)现状区位 (3) (二)现状村庄概况 (3) (三)规划区概况 (4) 三、规划目标及规划原则 (4) (一)规划目标 (4) (二)规划原则 (5) 四、人口与用地规模 (5) 五、规划定位 (5) (一)规划关注的重点 (5) (二)规划定位 (5) 六、功能结构 (6) 七、道路与交通规划 (6) 八、景观环境规划 (6) 九、公共设施规划 (6) 十、竖向工程规划 (7) (一)现状分析 (7) (二)参照规范 (7) (三)道路规划采用的技术标准 (7) (四)规划原则及规划思路 (7) (五)本次道路规划成果的主要技术指标 (7) 十一、市政基础设施规划 (7) (一)给水工程规划 (7) (二)排水工程规划 (8) (三)供电工程规划 (9) (四)弱电系统工程规划 (9) 十二、建筑风貌引导 (9) (一)建筑户型 (9) (二)建筑风貌引导 (10) (三)户型分布 (10) 十三、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10)

一、规划背景与规划依据 (一)规划背景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明确:要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完善农村发展机制体制,建设农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其“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5句话20个字的要求,不仅包含了生产力的发展,而且包含了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生态文明建设,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建设的综合概念。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解决“三农”问题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迫切要求,它直接关系到新时期农业现代化发展和农村经济持续繁荣,关系到广大农民生产、生活条件的改善,关系到全社会的和谐稳定与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健康发展,关系到全面实现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重大问题。随着国家和地方各级政府对农村建设的日益重视,以及村内生产建设的推进,C村越来越满足不了居民的生产生活需要,所以急需推进村庄的建设规划步伐。 (二)规划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2008) 2)《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建规发[1991]14号 3)《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实施细则》建规发[1995]333号4)《云南省村庄规划编制技术导则(试行)》 5)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技术规范与标准等 二、现状概述 (一)现状区位 B镇B村委会C村位于抚仙湖东岸,距县城16公里。位于澄江县东南部,距县城23千米,东邻宜良县,南接华宁县,西濒抚仙湖,北接右所、九村镇,拥有浑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旅游资源。C小组位于B镇北边,距离B镇 1.5公里,到乡镇道路为柏油路面. (二)现状村庄概况 1、村庄概况 全村有农户131户,共434人,其中农业人口总数为425人,劳动力292人。全村经济总收入22800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583元,农民收入以烤烟、蔬菜、养殖为主。 2、现状设施概况 该村目前已实现通电、通路、通水、通电话、通电视。拥有有线电视126户,拥有电视机用户128户;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66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51户。 该村进村道路为水泥路面,村内主干道均为已硬化的水泥路面。全村共有22户农户建有沼气池,已完成“一池三改”的22户;装有太阳能农户6户,小水窖31口。

新农村规划格式

村庄建设规划说明书 (建议格式) 第一章概述 一、地理位置与区位评价 二、历史沿革与文化遗存 三、自然资源与保护利用 四、经济社会发展水平 五、村庄建设现状与人居环境 第二章总则 一、规划目的与作用 二、规划编制依据 三、规划指导思想 四、规划基本原则 五、规划发展目标 (一)农村经济与产业发展目标 (二)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目标 (三)村庄基础设施建设目标 (四)生态环境与资源保护要求[耕地、林地、河湖、环境……]

(五)农村人居环境发展目标[人居环境建设、村容村貌治理(含四 化四改)、乡村特色的营造、农村居住建筑水平……] (六)村庄人口预测与建设用地控制 六、村庄规划的期限 七、村庄规划的约束行为 第三章经济社会发展 第一节农村经济发展 一、经济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 二、经济发展与产业布局 第二节农村社会发展规划 一、社会事业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 二、社会事业发展与设施布局 第三节村域总体布局规划 一、居民点布局规划[含农村所属各个自然村的分布与搬迁情况] 二、各类用地布局[含空间组织结构、各类用地总布局、耕地林地保护] 三、各项用地指标规划[含耕地、林地和建设用地等村域各类用地汇总表(标准格式)] 第四节村庄空间管制规划 [村域各类空间管制划分与管制措施等]

第四章村庄建设布局规划 第一节村庄建设现状 一、现状建设特征 二、现状建设问题分析 第二节总体布局规划[远期规划] 一、总体布局结构[功能组织] 二、建设用地指标规划[指村庄内的各项建设用地分类与标准确定,用地结构调整,用地平衡表] 三、公共设施规划[含各类公共建筑、村庄公共中心、公共活动广场、公共设施项目与规模规划] 四、居住用地规划[居住片区划分、居住片区内设施配置、居住人口分布、宅基地布局、住宅建筑规划] 五、园林绿地规划 六、工业仓储设施规划 七、道路设施规划 八、其它用地规划 第三节住宅建设 一、住宅建设现状 二、住宅建设标准与要求

村庄整治规划说明书

目录 第一章前言 (2) 第一节编制背景 (2) 第二节村庄整治技术路线 (2) 第二章现状概况与分析 (3) 第一节现状概况 (3) 第二节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 (4) 第三节现状分析 (4) 第三章规划依据、指导思想与原则 (5) 第一节规划依据 (5) 第二节规划指导思想 (5) 第三节规划整治原则 (5) 第四章村庄建设整治思路与目标 (6) 第一节总体思路 (6) 第二节规划基本目标 (7) 第五章村庄功能定位 (7) 第六章村庄建设规划 (8) 第一节建设范围 (8) 第二节村庄用地规划与布局结构 (8) 第三节道路景观设计 (8) 第四节滨水绿地景观设计 (8) 第五节景观小品设计 (9) 第七章建筑整治设计 (9) 第一节建筑整治模式 (9) 第二节建筑要素设计 (9) 第三节建筑色调控制 (9) 第四节建筑高度控制 (9) 第五节建筑形态控制 (9) 第八章基础设施规划 (9) 第一节给水工程规划 (10) 第二节排水工程规划 (10) 第三节电力工程规划 (10) 第四节电信工程规划 (10) 第五节环卫设施规划 (10) 第六节消防工程规划 (10) 第七节防洪工程规划 (11) 第九章规划实施措施与建议 (11) 第一节建设步骤与实施方法 (11) 第二节政策措施 (11)

第一章前沿 第一节编制背景 1、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其“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5句话20个字的要求,不仅包含了生产力的发展,而且包含了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生态文明建设,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建设的综合概念。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解决“三农”问题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迫切要求,它直接关系到新时期农业现代化发展和农村经济持续繁荣,关系到广大农民生产、生活条件的改善,关系到全社会的和谐稳定与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健康发展,关系到全面实现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重大问题。 2、安徽省关于推进农村危房改造和村庄整治工作的意见 省政府2011年7月下发《关于推进农村危房改造和村庄整治工作的意见》,要求各地、各有关部门以改善农村居住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加快城乡统筹发展为目标,大力实施农村危房改造,统筹开展村庄整治,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意见指出,要按照”规划先行,统筹推进;突出重点,循序渐进;尊重民意,量力而行;分类指导,体现特色”的基本原则,加快推进农村危房改造,大力实施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和农村清洁工程,稳步实施村容村貌整治。“十二五”期间,以“最困难群众、最危险房屋”的农房改造为重点,完成全省54万户农村危房改造任务。以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建设为抓手,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重点加强农村饮用水水源地保护,示范区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率不低于60%,畜禽粪便综合利用率不低于70%;加快推进农村清洁工程建设,在全省1000个乡镇建立以“户分类、村收集、乡(镇)转运、县处理”为主的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模式,逐步实现全省乡镇生活垃圾处理全覆盖。在农村危房改造集中点、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村、整体推进农村土地整治示范建设点、皖北采煤塌陷区、淮河行蓄洪区及淮干滩区居民迁建点、重点景区、历史文化名村、产业特色村及其他具备条件的中心村,依据规划,组织实施农房整修、道路硬化、改水改厕、环境卫生、植树绿化等工作,促进全省万村居住环境逐步改善。 3、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新农村建设与农村危房改造和村庄整治工作最重要的是要对农村人居环境进行治理。农村人居环境会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有所好转,但是农民庭院建设参差不齐,排水排污设施不畅,人畜居住混杂,公共服务配套设施不齐备等仍然是目前农民急需改善的主要方面。党中央、国务院提出将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与检验标准,就是有规划和有政策地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即要努力促使农村从根本上克服脏乱差状况,使其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形成社会秩序稳定、村容村貌整洁的新面貌。 第二节 村庄整治技术路线

村庄规划说明

峰源乡小上村下山脱贫新村 规划说明 一、规划背景 近年来,我省各地按照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的要求,加快城市化建设进度,提升工业化,大力发展效益农业,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25设,城乡面貌相比,农村建设和社会发展明显滞后,影响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 省委省政府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农村工作的重中之重,针对缺乏基本生产生活条件的高山远山地区、重点水库库区、地质灾害频发地区,在浙江省政府出台的《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欠发达乡镇奔小康的若干意见》中提出了按照“政府引导、农民自愿,整体规划、分步实施,整村搬迁、灵活安置”的原则,制定欠发达乡镇下山脱贫和整村搬迁规划的意见,以帮助农民增加在二三产业就业机会,保护生态环境和提高政府对欠发达地区基础设施投入的效益。 近年来,莲都区从实际出发,把下山脱贫工程与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通过科学规划,构建了下山脱贫和新农村建设互促共进的新格局。小上村由于所处地势高,交通极为不便,又存在地质灾害隐患,限制了本村发展。为了能让村民改善居住条件,全面建设小康型新农村,急需确定新的村庄建设发展用地,并通过规划力争把小上下山脱贫新村建设成为反映新时代、新风貌的高标准社会主义新农村。 二、规划依据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二)、《村镇规划标准》BG50188-93; (三)、《村镇规划编制办法》(试行)建材[2000]36号; (四)、《村庄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 (五)、《浙江省村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1997年11月18日);(六)、浙江省实施《村镇规划标准》的有关技术规定; (七)、《丽水市区城乡一体化规划》; (八)、《丽水市莲都区区域村庄布局规划》; (九)《莲都区峰源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十)、《莲都区村庄建设规划编制指导意见》 (十一)、其他相关法律、法规。 三、现状概况 小上村位于丽水市区中心城区西南部、峰源乡政府南面,距丽水市区58公里,距峰源乡政府2公里。村庄东面为峰源林场、南邻夏庄村、西靠水牛坪林场、北连新村行政村。地质构造上属于华夏陆台闽浙地质组成部分,即华南褶皱带。地貌上属于浙江省西南部山区,区域高差约26m(最高点标高为635.39m,最低点标高为597.33m)。村内道路狭窄,卵石路面,弯延曲折,靠一条1米多宽小路和山下的公路连接。2004年底小上村农业总人口为230人。 规划新村选址于小上村山脚下,地势平坦、交通便捷,可利用建设用地2.56公顷,可容纳居住人口320人,按照峰源乡政府规划意见将该新村建设成为峰源乡地质灾害移民和下山脱贫移民安置新村。 四、规划期限及规模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