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城市生态驳岸设计专题

城市生态驳岸设计专题

城市生态驳岸设计专题
城市生态驳岸设计专题

城市生态河岸设计:

1 河岸的概念

河岸一般是指同河流水域濒陆的陆地边缘地带,是水体和陆地的景观边界,是在特定时空尺度下,水、陆相对均质的景观之间所存在的异质景观。河岸作为水陆交错的过渡地带,通常呈现与水边平行的带状结构,本身具有活跃的物质、养分以及能量的流动,同时作为城市滨水环境中重要的景观区和富有吸引力的开放空间,在生态与景观方面具有多重价值。

2 目前我国城市传统河道河岸的

3 种模式:

2.1立式河岸

这种河岸一般用在水面

和陆地的平面差距很大或水

面涨落高差较大的水域,或

者因建筑面积受限、没有充

分的空间而不得不建的河

岸。

2.2斜式河岸

这种河岸相对于直立式

河岸来说,容易使人接触到

水面,从安全方面来讲也比

较理想,但适于这种河岸设

计的地方必须有足够的空

间。

3.3阶式河岸

比之前两种河岸,这种

河岸让人很容易接触到水,

可坐在台阶上眺望水面;但

它很容易给人一种单调的人

工化感觉,且驻足的地方是

平面式的,容易积水,不安

全。上述做法虽能立竿见影,

使河道景观看上去显得很整

洁、漂亮。但是,它忽视了

人在水边的感受。传统的河

岸主要基于经济安全、节约

土地的目的下进行使用的,具

有很强的防洪功能,但是人工

痕迹太重,对河流的干扰很大,

不利于河流自身系统的发

展。虽然河流自身具有调节

功能,但是对于这种人工痕迹

太重的干扰,在短时间内很难

适应,如今已经逐渐转向生态

型河岸的设计使用。

3 生态河岸的概念与功能

3.1 生态河岸的概念

生态河岸是指恢复后的自然河岸或具有自然河岸“可渗透性”的人工河岸。它具有渗透性的自然河床与河岸基地,丰富的河流地貌,可以充分保证河岸与河流水体之间的水分交换和调节功能,同时具有一定的抗洪强度。

3.2生态河岸的作用

生态河岸可以充分保证河岸与河流水体之间的水分交换和调节,同时也具有一定的抗洪强度。此设计方案的水系不搞硬质人工渠,不采用规则形式、硬质河岸构筑;水面形态采用自然式,打破单一线性结构,利用点、线、面相结合的方式,形成自然、生态、多变的濒水、湿地景观如:曲折溪流、河网、、湖面等。选择地势低洼地湿地带,挖湖蓄水形成功能多样、规模不等的人工湖面。平时是人工湖面,洪水来时可以起到分流、蓄洪、降低洪峰流量的作用。

生态河岸除具有护堤、防洪的基本功能外,对河流水文过程、生物过程还有如下促进功能:

3.2.1补枯、调节水位

生态河岸采用自然材料,形成一种可渗透的界面。丰水期,河水向堤岸外的地下水层渗透储存,缓解洪灾;枯水期,地下水通过堤岸反渗入河,起着滞洪补枯、调节水位的作用。另外,生态河岸上的大量植被也有涵蓄水分的作用。

3.2.2增强水体的自净作用

生态河堤上修建的各种鱼巢、鱼道,可形成不同的流速带和水的紊流,使空气中的氧溶入水中,促进水体净化。

3.2.3生态河岸对于河流生物过程同样起到重大作用

生态河岸把滨水区植被与堤内植被连成一体,构成一个完整的河流生态系统。生态河岸的坡脚具有高空隙率、多鱼类巢穴、多生物生长带、多流速变化,为鱼类等水生动物和其他两栖类动物提供了栖息、繁衍和避难场所。生态河堤上繁茂的绿树草丛不仅为陆上昆虫、鸟类等提供了觅食、繁衍的好场所,而且进入水中的柳枝、根系还为鱼类产卵、幼鱼避难、觅食提供了场所,形成一个水陆复合型生物共生的生态系统。

4 生态河岸设计

4.1 生态河岸的分类:

4.1.1非结构性河岸:指按照自然水岸的模式,运用自然界物质形成的坡度较缓的水系河岸,又可因人为干扰因素的强弱分为自然缓坡式河岸以及生物工程河岸。自然缓坡式河岸无需过多的人工处理,只需按土壤的自然安息角进行放坡,并按每层厚一几逐层夯实,面层种植植被或铺设细纱、卵石,形成草破、沙滩或卵石滩。生物工程河岸中生物工程技术要致力于在河岸植被形成之前,运用自然可降解的材料来保河岸坡,当岸坡的坡度超过自然安息角或土质不稳定时,需要对河岸进行人工防冲蚀和加固处理,可运用稻草、黄麻、椰壳纤维等自然界原生物质做垫子、纤维织物等,通过覆盖或层层堆叠等形式来组织土壤的流失和边坡的侵蚀,并在岸坡上种植植被和树木。这些原生纤维材料会缓慢的降解并最终回归自然,此时岸坡的植被也己基本形成发达的根系保护河岸。其中原生纤维材料中又以椰壳纤维的性能最佳,具有良好的保水性以及耐久性,寿命可长达一年。

4.1.2结构性河岸:按照力学原则,运用木材、石材、金属、土工织物及水泥、混凝土等材料,结合植物种植形成的河岸,包括混凝土构件河岸、干砌块石河岸、金属笼、土工织物垄河岸等。这种河岸将工程技术与生态绿化结合在一起,其中石材、混凝土等高硬度材料的使用可以抵抗较强的水流冲蚀,提高河岸的安全稳定功能而这些护岸材料的空隙及缝隙又能够提

供植物生长的养分,同时便于水陆间生态流交换过程的展开,为鱼、虾等水生动物提供了可靠的栖居地。这种结构性柔性河岸可以适用与不同坡度的岸坡,但当高度超过米时需要进行分层式设计。

每种河岸都具有其自身的特点和适用范围,在实际工程中需要根据河岸的具体情况,进行经济、环境以及景观等诸多要素的综合性考虑,确定断面的形式以及组合方式,从而加强生物工程技术的应用,建设坚实、可持续以及美观的河岸,保障水生生物以及动植物完善的栖息地,并对地表流径起到净化的作用。

4.2 生态河岸设计

生态河岸设计考虑不同河段流速变化及洪水主流顶冲部位,并考虑与景观设计方案协调,生态河岸可以分为以泻流为主的河道河岸和以景观为主的湖区河岸。工程措施如下:(1)在径流冲刷大的河道河岸设置刚性堤岸,用浆砌石挡土墙和土工格式河岸,将堤岸沿经过改造的台阶式地形分级设置,台阶面可种植植物,也可作为休息或散步的场所,刚性堤岸可以抵抗较强的流水冲刷,能在短期内发挥作用。在径流冲刷弱的河道河岸设置刚柔结合型堤岸,这种堤岸具有人工结构的稳定性和自然的外貌,见效快、生态效益好,刚性和柔性的材料占有同等重要的地位。

①种植植物的堆石。将由大小不同的石块组成的堆石置于与水接触的土壤表面,再把活体切枝插入石堆中使斜坡更加稳定。根系可提高强度,植被可遮盖石块,使堤岸外貌更加自然。

②与植物结合使用的插孔式混凝土块。将预制的混凝土块以连锁的形式置于岸底的浅渠中,再将植物切枝或植株扦插于混凝土块之间和堤岸上部,其上覆土压实,再播种草本植物。对于较陡的坡岸或冲蚀较严重的地段,不仅种植植被,还采用天然石材、木材护底,以增强堤岸抗洪能力。如在坡脚采用石笼、木桩或浆砌石块(设有鱼巢)等护底,其上筑有一定坡度的土堤,斜坡种植植被,实行乔灌草相结合,固堤河岸。

(2)在低洼地带形成的滞流区或人工湿地、浅潭和人工湖的河岸设计以蓄洪、造景为主,径流对河岸的冲刷不是很大的湖区河岸来说,要根据湖区的景观及生态恢复建设要求设置柔性堤岸,可分为两类:自然原型堤岸和自然改造型堤岸。自然原型堤岸是直接将适于滨河地带生长的植被种在堤岸上,利用植物的根、茎叶来固堤。这种河岸不需过多的人工处理,按土壤的自然安息角(30°左右)进行放坡,并按每层厚250~300mm 逐层夯实,面层种植或铺设细砂、卵石,形成草坡、沙滩或卵石滩。配合植物种植,达到稳定河岸的目的。如种植柳树、水杨、白杨、榛树以及芦苇、菖蒲等具有喜水特性的植物,由它们生长舒展的发达根系来稳固堤岸,加之其枝叶柔韧,顺应水流,增加抗洪、护堤的能力。自然改造型堤岸主要用植物切枝或植株,或将其与枯枝及其他材料相结合,来防止侵蚀、控制沉积,在植被形成之前,运用自然可降解的材料,来保河岸坡。当岸坡的坡度超过自然安息角或土质不稳定时,需要对河岸进行人工防冲蚀和加固处理,可运用稻草、黄麻、椰壳纤维等自然界原生物质制作垫子、纤维织物等,通过覆盖或层层堆叠等形式来阻止土壤的流失和边坡的侵蚀,并在岸坡上种植植被和树木。当这些原生纤维材料缓慢降解,并最终回归自然时,岸坡的植被巳形成发达的根系而保护河岸,同时也能为生物提供栖息地。

①湖区堤岸构成:

根据湖区在泻洪中起的作用不同,河岸的做法也不同。按照洪水冲刷的频率和持续时间的不同,可将堤岸划分为不同的地带。

(a)岸底带:河床与常水位之间的部分

(b)水岸交错带:洪水位与常水位之间的部分

(c)堤岸带:洪水位与岸顶之间的部分

(d)岸顶带:堤岸带以外的部分。

②类型:

(a)树桩。将活的、易生根的树木切枝直接插入土壤中,利用根系固着土壤,枝叶削减流水能量,适合于水岸交错带和堤岸带。

(b)柴笼。将活体切枝系成圆柱状的柴捆,顺等高线方向置于岸坡上的浅渠内,适合于堤岸带。

(c)树枝压条。将活体切枝以交叉或交叠的方式插入土层中,适合于水岸交错带和堤

岸带。

(d)枝条捆包。将树枝压条、木桩和压紧的回填土结合使用,适合于水岸交错带和堤岸带。

(e)植被格。将活体切枝层间的土壤用自然或合成的织物材料包裹,与树枝压条结合使用,适合于岸底带和水岸交错带。

(f)木笼墙。将原木连锁放置呈箱形,内部回填适宜的材料和活体切枝层,切枝在木笼内生根并伸入岸坡,适合于岸底带。

(g)树枝沉床。将带有分枝的活体切枝顺斜坡方向放置,形成沉床,切枝被切的一端插入坡脚保护结构中,适合于水岸交错带。

(h)树木铺面。用缆索将一连串完整的枯树捆在一起,铆入河岸,适合于岸底带。

(i)原木与根系填料铺面。将原木与根系填料铆入河岸,为生物提供栖息地,适合于岸底带和水岸交错带。

(j)休眠树干。将树干以正方形或三角形的形式种植在堤岸上,适合于水岸交错带。

(k)棕纤维卷用棕丝细绳将棕纤维系成圆柱形结构物在河流形成阶段置于坡脚,合于岸底带和水岸交错带。

这种河岸融工程技术与生态绿化为一体,一方面石材、凝土等材料的硬度高,能抵抗较强的水流冲蚀,保证河岸的安全稳定,另一方面河岸材料之间具有许多的空隙和缝隙有利于植物的根系生长,并允许水陆间进行生态流的交换为鱼、虾等水生动物提供了可靠的栖居空间。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风景园林师们还成功地将回收的废弃轮胎应用于河岸建设中,形成了一种非常经济的柔性河岸,这种河岸显示了风景园林师在充分利用回收废弃物、减轻土地压力、节省天然材料等方面进行了有意义的努力和探索。

5 总结

人类改变着环境,同时也被环境改变。城市是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界面,要使城市发展

所带来的一系列环境与生态问题得以解决,就必须使人的主观愿望与自然规律达到和谐与统一,在照顾人的需要的同时取得最佳的环境、经济、社会效益。城市河道的生态河岸设计可以兼顾自然和人类的共同需求,使人类和自然真正达到和谐、统一。

园林生态驳岸的基本形式

园林生态驳岸的基本形式 园林生态驳岸设计的基本原则及理念是:除满足其特殊的安全性功能外,还要兼顾其景观功能。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出发点的原则,以以人为本,服务于人的目的。为游人提供人性、美观、舒适的游憩环境。生态驳岸设计一般有以下几种形式: 1、自然原型驳岸 对于坡度缓或腹地大的河段,可以考虑保持自然状态,配合植物种植,利用喜水植物发达根系固堤,达到稳定河岸的目的。如种植柳树、枫杨、池杉、水杉以及芦苇、菖蒲等具有喜水特性的植物,由它们生长舒展的发达根系来稳固堤岸,加之其枝叶柔韧,顺应水流,增加抗洪、护堤的能力。 2、自然型驳岸 对于较陡的坡岸或冲蚀较严重的地段,不仅种植植被,还采用天然石材、木材护底,以增强堤岸抗洪能力。如在坡脚采用石笼、木桩或浆砌石块(没有鱼巢)等护底,其上筑有一定坡度的土堤,斜坡种植植被。实行乔灌草相结合,固堤护岸。 3、台阶式人工自然驳岸 对于防洪要求较高、而且腹地较小的河段,在必须建造重力式挡土墙时,也尽可能采取台阶式的分层处理。在自然型护堤的基础上、再用钢筋混凝土等材料确保较强的抗洪能力,如将钢筋混凝土柱或耐水原木制成梯形箱状框架,投入大的石块、或插入不同直径的混凝土管,

形成很深的鱼巢、再在箱状框架内埋入大柳枝、水杨枝等。 4、梯田式人工自然驳岸 梯田式人工驳岸是我单位在做较大面积水域的设计时常采用的一种方式,设计思想来源于海拔高度上千米丘陵、山地区域种植水稻的梯田。在高水位和低水位时,都能够获得亲水的效果,都能够保证植物的正常生长,并且在高水位时候完成水体之间的交换。 根据不同的场地特征和影响限制因素,可能采取不同的岸线处理方法,但提倡生态驳岸的设计,维护水体的生态平衡,保证湖岸和水体之间的水分交换和调节功能,形成一个水陆复合型生物共生的生态系统,同时又具备一定的抗洪强度。

(完整word版)城市生态驳岸设计专题

城市生态河岸设计: 1 河岸的概念 河岸一般是指同河流水域濒陆的陆地边缘地带,是水体和陆地的景观边界,是在特定时空尺度下,水、陆相对均质的景观之间所存在的异质景观。河岸作为水陆交错的过渡地带,通常呈现与水边平行的带状结构,本身具有活跃的物质、养分以及能量的流动,同时作为城市滨水环境中重要的景观区和富有吸引力的开放空间,在生态与景观方面具有多重价值。 2 目前我国城市传统河道河岸的 3 种模式: 2.1立式河岸 这种河岸一般用在水面 和陆地的平面差距很大或水 面涨落高差较大的水域,或 者因建筑面积受限、没有充 分的空间而不得不建的河 岸。 2.2斜式河岸 这种河岸相对于直立式 河岸来说,容易使人接触到 水面,从安全方面来讲也比 较理想,但适于这种河岸设 计的地方必须有足够的空 间。 3.3阶式河岸 比之前两种河岸,这种 河岸让人很容易接触到水, 可坐在台阶上眺望水面;但 它很容易给人一种单调的人 工化感觉,且驻足的地方是 平面式的,容易积水,不安 全。上述做法虽能立竿见影, 使河道景观看上去显得很整 洁、漂亮。但是,它忽视了 人在水边的感受。传统的河 岸主要基于经济安全、节约 土地的目的下进行使用的,具 有很强的防洪功能,但是人工 痕迹太重,对河流的干扰很大, 不利于河流自身系统的发 展。虽然河流自身具有调节 功能,但是对于这种人工痕迹 太重的干扰,在短时间内很难 适应,如今已经逐渐转向生态 型河岸的设计使用。

3 生态河岸的概念与功能 3.1 生态河岸的概念 生态河岸是指恢复后的自然河岸或具有自然河岸“可渗透性”的人工河岸。它具有渗透性的自然河床与河岸基地,丰富的河流地貌,可以充分保证河岸与河流水体之间的水分交换和调节功能,同时具有一定的抗洪强度。 3.2生态河岸的作用 生态河岸可以充分保证河岸与河流水体之间的水分交换和调节,同时也具有一定的抗洪强度。此设计方案的水系不搞硬质人工渠,不采用规则形式、硬质河岸构筑;水面形态采用自然式,打破单一线性结构,利用点、线、面相结合的方式,形成自然、生态、多变的濒水、湿地景观如:曲折溪流、河网、、湖面等。选择地势低洼地湿地带,挖湖蓄水形成功能多样、规模不等的人工湖面。平时是人工湖面,洪水来时可以起到分流、蓄洪、降低洪峰流量的作用。 生态河岸除具有护堤、防洪的基本功能外,对河流水文过程、生物过程还有如下促进功能: 3.2.1补枯、调节水位 生态河岸采用自然材料,形成一种可渗透的界面。丰水期,河水向堤岸外的地下水层渗透储存,缓解洪灾;枯水期,地下水通过堤岸反渗入河,起着滞洪补枯、调节水位的作用。另外,生态河岸上的大量植被也有涵蓄水分的作用。 3.2.2增强水体的自净作用 生态河堤上修建的各种鱼巢、鱼道,可形成不同的流速带和水的紊流,使空气中的氧溶入水中,促进水体净化。 3.2.3生态河岸对于河流生物过程同样起到重大作用 生态河岸把滨水区植被与堤内植被连成一体,构成一个完整的河流生态系统。生态河岸的坡脚具有高空隙率、多鱼类巢穴、多生物生长带、多流速变化,为鱼类等水生动物和其他两栖类动物提供了栖息、繁衍和避难场所。生态河堤上繁茂的绿树草丛不仅为陆上昆虫、鸟类等提供了觅食、繁衍的好场所,而且进入水中的柳枝、根系还为鱼类产卵、幼鱼避难、觅食提供了场所,形成一个水陆复合型生物共生的生态系统。 4 生态河岸设计 4.1 生态河岸的分类: 4.1.1非结构性河岸:指按照自然水岸的模式,运用自然界物质形成的坡度较缓的水系河岸,又可因人为干扰因素的强弱分为自然缓坡式河岸以及生物工程河岸。自然缓坡式河岸无需过多的人工处理,只需按土壤的自然安息角进行放坡,并按每层厚一几逐层夯实,面层种植植被或铺设细纱、卵石,形成草破、沙滩或卵石滩。生物工程河岸中生物工程技术要致力于在河岸植被形成之前,运用自然可降解的材料来保河岸坡,当岸坡的坡度超过自然安息角或土质不稳定时,需要对河岸进行人工防冲蚀和加固处理,可运用稻草、黄麻、椰壳纤维等自然界原生物质做垫子、纤维织物等,通过覆盖或层层堆叠等形式来组织土壤的流失和边坡的侵蚀,并在岸坡上种植植被和树木。这些原生纤维材料会缓慢的降解并最终回归自然,此时岸坡的植被也己基本形成发达的根系保护河岸。其中原生纤维材料中又以椰壳纤维的性能最佳,具有良好的保水性以及耐久性,寿命可长达一年。 4.1.2结构性河岸:按照力学原则,运用木材、石材、金属、土工织物及水泥、混凝土等材料,结合植物种植形成的河岸,包括混凝土构件河岸、干砌块石河岸、金属笼、土工织物垄河岸等。这种河岸将工程技术与生态绿化结合在一起,其中石材、混凝土等高硬度材料的使用可以抵抗较强的水流冲蚀,提高河岸的安全稳定功能而这些护岸材料的空隙及缝隙又能够提

完整版浅谈河道生态护坡方式

,多采用浆砌或干砌块石、传统的护坡工程中现浇或预制混凝土等刚性材料护坡,摘要:且具有稳定性好、排涝以及水土保持等功效,这类护坡形式可以发挥出城镇河道的行洪、逐渐意识到,,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节省土地等优点。但是人们的环保观念也越来越强生态护坡不仅具有传统护坡这类护坡形式会对环境带来不良影响,容易引起生态退化。本从而可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的功能,而且还融入了景观、生态等多方面内容旨在为生态护,文在对生态护坡概念分析的 基础上介绍了目前主要的生态型护坡技术, 坡技术的研究提供参考。 1.生态护坡的定义绝大多数人目前国内外对其还没没有明确的定义,生态护坡所涉及的范围很广泛.笔者认为生态不仅仅包括植认为岸坡上种植植物就是生态护坡,这是一个错误的概念。特别物,它应是一个系统的含义。生态河道护坡应该包括两方面的含义:首先是护坡。是水位变动区的水土保持,其次是生态,这二者的高度统一才是真正的生态边坡。生态学和植物学等学科的基本知简而言之,生态护坡,是综合工程力学、土壤学、识对斜坡或边坡进行支护,形成由植物或工程和植物组成的综合护坡系统的护坡技术。根系锚固作开挖边坡形成以后,通过种植植物,利用植物与岩、土体的相互作用(对边坡表层进行防护、加固,使之既能满足对边坡表层稳定的要求,又能恢复被破用) 坏的自然生态环境的护坡方式,是一种有效的护坡、固坡手段。 2.生态护坡的内涵生长植物的生一是河道护坡满足防洪抗冲标准要求,要点是构建能透气、透水、态防护平台。1

由高大乔即要建立良性的河坡生态系统,二是河道护坡满足边坡生态平衡要求,木、低矮灌木、花草、鱼巢、水草、动物滩地、迎水边坡、坡脚及近岸水体组成河坡立体生态系统。的系有利于河道系统恢复生态平衡”生态护坡应是“既满足河道体系的防洪要求,后即人为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安全改造自然;统工程,前一个要素是人对自然的要求,“人二者结合体现了一个要素反 映了人对自然的尊重,即改造自然但不破坏自然的平衡。与自然和环境协调发展”理念。3.生态护坡的设计原则 生态护坡系统将植物生长基质固定在袋体内,同时利用植物根系的“锚固”作用而使护坡更稳定和具有抗冲刷能力,同时生态护坡还具有造价低、能美化环境的独特效果,在国外已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国内也有一些应用。生态护坡设计的基本原则为: 1) 生态边坡必须能够营造一个适合陆生植物、水陆两生植物、水生动植物生长的生命环境; 2) 生态护坡应满足渠道功能和堤防的稳定要求,并降低工程造价: 3) 尽量减少刚性结构,增强护坡在视觉中“软效果”,美化工程环境: 4) 进行水文分析,确定水位变幅范围,结合植物调查结果,选择合适的植物: 5) 尽量采用自然的材料,避免二次环境污染: 6) 布置时考虑人们的亲水要求。 生态护坡效果图 2 4.生态护坡的形式生态生态石笼护坡、植被型生态混凝土护坡、常用的生态护坡形式有 植物型护坡、袋护坡、多孔结构护坡、自嵌式挡土墙护坡等。 深根锚固, 利用植物发达根系的力学效应()(1植物型护坡:通过在岸坡种植植被进行护坡固土、防止水土流)降低孔压、削弱溅蚀和控制径流和浅根加筋) 和水文效应(在满足生态环境的需要的同时进行景观造景。,失

干货!景观设计之驳岸处理的方法!

水是园林中重要的造景要素,古典园林中人们很早就形成了“石令人古,水令人远。园林水石,最不可无。”的观点,现代园林中水景仍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景观驳岸作为水域和陆域的交界线,驳岸设计的好坏决定了滨水区能否成为吸引游人的空间,并且作为城市中的生态敏感带,驳岸的处理对于滨水区的生态也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驳岸是亲水景观中应重点处理的部位,驳岸与水线形成的连续景观线能否与环境相协调直接关系到水景的效果是否独到或是否人性化。驳岸的处理方法有多种多样,怎样合理处理其与水体、周边环境的关系是一门学问更是一种美的表达,今天就与大家一起分享,驳岸设计的美。 驳岸处理主要分为规则驳岸和不规则驳岸 (一)规则驳岸 立体驳岸 这种驳岸一般用在水面和陆地的平面差距很大或水面涨落高差较大的水域或者因建筑面积受限没有充分的空间而不得不建的驳岸。一般采用木平台或混凝土堆砌的平台。

(二)不规则驳岸 不规则驳岸中,则具体分为阶梯入水驳岸、砌石驳岸、生态驳岸、复合式驳岸和自然式驳岸。 1.阶梯入水驳岸 满足游人亲水需求,是有互动性的景观。要求驳岸(池岸)尽可能贴近水面,以人手能触摸到水为最佳,水质要有较高要求。 2.砌石驳岸 砌石驳岸是园林工程中最为主要的护岸形式

3.生态驳岸 生态驳岸采用软式稳定法代替钢筋混凝土和石砌挡土墙的硬式河岸,其恢复后具有自然河岸或具有自然河岸可渗透性的人工驳岸。它可以充分保证河岸与河流水体之间的水分交换和调节,同时也具有一定的抗洪强度。生态驳岸把滨水区植被与堤内植被连成一体,构成一个完整的河流生态系统。

4.复合驳岸 多采用在居住区和公园内 5.自然式驳岸 适当运用块石、鹅卵石、木桩等营造一个岸线曲折,岸坡起伏的状态,可在某种程度上打破景观呆板、僵硬,使其趋于自然,实现生物多样性。

城市滨水绿地生态驳岸景观规划设计

城市滨水绿地生态驳岸景观规划设计 于焕龙杨玥高大鹏 沈阳市园林规划设计院辽宁沈阳110000 摘要:在城市河道的整治和景观构建中,应大力提倡采用生态驳岸,尽量减少钢筋混凝土和浆砌石挡墙的硬式驳岸,创建有利于湿生、水生植物为主体的岸栖生物的生长环境和自然的生态景观。 关键词:规划设计城市水系 Abstract:In the city river harnessing and landscape construction,it should be vigorously promoted the ecological revetment,minimize the reinforced concrete and masonry retaining wall hard embankment,creating conducive to wetland, aquatic plants as the main body of the riparian biological growth environment and the natural ecological landscape. Key words:planning and design of city water system; 中图分类号:S757.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随着城市建设的飞速发展,城市水系的建设受到空前的重视。城市水系的建设不仅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承担着城市生态廊道的职能,同时也是绿地系统中颇具特色的构成要素,是城市里一种独特的景观风貌。一些城市成功地将其水系景观建设成为城市的亮点,城市的名片,城市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一、城市滨水绿地的功能和环境特征 城市滨水区域同时具有自然和社会双重功能,一方面它是典型的生态交错带,具有两栖性的特点,并受到两种生态系统的共同影响,而呈现出生态的多样

城市河道景观设计要点

城市河道景观设计要点 自然河流的存在形式是大自然多种自然力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包括降雨量、地表径流、土壤的运动、沉积、沉淀、澄清、水流、波浪以及各种生物的作用等,对水体岸线的改变,将引起整个水域生态系统发生相互关联的变化。场地规划时首先考虑不破坏自然条件,规划建设项目与原有的生态环境想融合,在新的环境条件下尽快达到新的良性的生态平衡。自然的排水系统是最经济有效的水体形式,尽量按原有的流向及岸线设计水体,保持两岸良好的自然植被不受干扰。 人类天然的对水边丰茂的植被,水中的动物、鱼类、贝类等有好奇心及亲切感。所以,在景观规划设计中,充分利用亲水的优越性,尽量降低护岸高度或者做非常缓的护坡,种植水生植物,拉近人与水的距离。 传统的规划设计,常常在滨水规定洪水位以上的区域,规划为公共建设配套设施用地以及绿地。目前,在规划设计中应该重视对滨水地带生态环境的保护和重建,淡化不合理的利用、浪费以及污染会危及滨水生物。 作为参与规划的工程师,要密切关注水的上游及下游的情况。河流附近的某些区域如散落一些局部低洼处,经地形分析,尽可能使其保持现状,塑造成生动的水景,并与河流相连。 水陆交界处是生态敏感地带,是鸟类、动物、鱼类的天然食源及栖息地,在规划设计中,应划定生态敏感带,保护及改善植被的生长状态,使原有的野生动物、微生物的生存环境不受干扰。 水面的波光、水色、吹过水面的微风和涓涓的水声等都是景观设计的重要元素。保证水域的风景质量和生态功能是规划设计应当考虑的重点。 设计水体的岸线应该以平滑流畅的曲线为主,体现水的流畅柔美。驳岸及池底尽可能以天然素土为主,而且与地下水沟通,可以大大降低水体的更新及清洁的费用。

城市公园水体的生态设计手法

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发展,国内很多城市面临着生态危机,由于缺乏有效的实施方式,很多生态设计理论难以起到很好的效果。通过对北京市14个公园中水体生态设计手法的调研,进一步探讨了生态设计在城市公园水体中的实践方式,总结出了一套具有可操作性的水体生态设计理论。 关键词:公园;水体;生态设计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发展,国内很多城市面临着生态危机,城市逐渐出现水资源不足、洪涝灾害频发与水环境恶化共存的现象。为了应对城市发展中出现的此类危机,国内学者纷纷提出各种生态设计理念。目前关于水体生态设计的理论还不完整,一方面局限于宏观而缺乏实践性,另一方面关注于细部而缺乏整体性。在实践方面,为了迎接在京举办的奥运会,响应党的十八大生态文明的号召,北京先后在一些公园中进行了水体的生态设计探索,成效明显但缺乏后期的理论总结。 1北京地区14个城市公园水体现状调查 为了总结出一套完整的可操作性强的水体生态设计框架,笔者查阅相关资料,并对北京地区14个城市公园中的水体现状进行了调查,其中有11个综合公园以及3个以水体生态设计为主题的公园,调查内容包括雨水和中水利用情况、水体状况、水生动植物使用情况、绿地设置方式及灌溉方式。调查结果如表1、表2所示。 2城市公园水体的生态设计理论探讨 通过对文献资料的研究,以及对北京市公园水体的现场调研,从以下3方面探讨城市公园水体的生态设计理论。 2.1公园规划尺度 2.1.1突出水系的连通性,注重生物的多样性。有学者提出,通过城市公园与城市河道水系之间的联系来达到生态廊道与斑块的连接,从而使水体发挥更好的生态效益。此外,可以通过营建曲折多变的岸线,为水生动植物创造各种适宜的生境,配置丰富多彩的水生动植物,从而增加生物多样性。通过公园水系的贯通,以确保水质清洁。从表2看出,除西海子公园,这些公园中的水体都是连通的。 2.1.2雨水收集与利用。调查中有10个公园使用了雨水收集技术,主要包括硬质地面、建筑屋顶和绿地中的雨水收集。 硬质地面包括透水性和不透水性2类,渗水地面的雨水可通过下渗的方式汇入地下水,多余的水则通过透水毛管最终到达雨水收集池。而不透水铺装则可以采用下凹式的绿地设计方案,将雨水汇集于周边的渗透型排水沟,最终到达雨水收集池。 公园建筑屋顶雨水的收集,主要通过屋顶花园的设计,将雨水截留就近使用,或将雨水通过管道引入滤水槽,并最终到达蓄水池,亦可让雨水最终与植物的种植槽相连,用于浇灌

景观设计围栏与驳岸设计

1、驳岸类型(立面、结构) 生态驳岸的推广 驳岸是既具有水域特性,又具有陆地特性的水陆两地交界区域。生态驳岸是在保证驳岸结构稳定和满足生态平衡要求的基础上,营造一个环境优美、空气清新、人人向往的舒适宜人环境。水体生态驳岸的设计可以兼顾自然发展和人类需要的共同需求,使人类和自然真正达到和谐、统一。本区驳岸的选择: 1、自然原型驳岸 对于双凤湖东部和北部部分湿地生态岛屿,可以考虑保持自然状态,配合植物种植,达到稳定河岸的目的。如种植柳树、水杨、白杨以及芦苇、菖蒲等具有喜水特性的植物,由它们生长舒展的发达根系来稳固堤岸,加之其枝叶柔韧,顺应水流,增加抗洪、护堤的能力。 2、自然型驳岸 对于较陡的坡岸或沿岸有步道的地段,不仅种植植被,还采用天然石材、木材护底,以增强堤岸抗洪能力。如在坡脚采用石笼、木桩或石块等护底,其上筑有一定坡度的土堤,斜坡种植植被。实行乔灌草相结合,固堤护岸。 3、人工驳岸 对于防洪要求较高的河段、城市中央水带采用人工硬质驳岸,建造重力式挡土墙,部分地段可采用台阶式的分层处理并设亲水台阶和平台。岸上可种植多层次绿化,水中则种植池杉、荷花等水生植物。 硬质驳岸与软质驳岸:

现状堤岸处理的主要问题有: 形式单调:目前水岸类型主要是两种:一种是斜坡式护砌,一种是垂直式护岸,很多部分都年久失修。护岸目标单一—防洪功能,不具备市民休闲、娱乐的亲水功能;更不具备城市河道自然生态系统恢复的功能与视觉审美上的河道景观功能。 景观单调:许多堤岸设计采用传统的工程措施,硬质护坡、高筑河堤等,使河道本来的自然风光与亲切感消失。堤岸给予人一种不安全的恐惧感,不能得到良好的亲水性。 物种单调:这种典型的“U ”字型与“V ”字型硬质河道,改变了河道的自然生态系统特征,破坏了两岸动植物的生存环境,岸边的水生植物、两栖类动物、昆虫种类单调。 绿化单调:河、湖作为城市中的绿色廊道,是市民休闲娱乐、亲近自然的场所,两岸绿地景观建设也是城市绿地建设成功的基础。河、湖岸边现状绿地面积很小,结构单一,不能满足市民休闲娱乐的要求。 在我们设计中应该遵循的一些原则为: 最小的干扰,在驳岸稳固的前提下,水际处理的越简单越好。 保持水流平稳,避免阻碍水流和水波的运动。 应用耐恶劣气候和耐水性强的材料。

城市河道生态驳岸做法

城市河道生态驳岸 一、生态驳岸的类型 1、自然原型驳岸 针对坡度缓或腹地较大的河段,可以考虑保持自然状态,并配合植物种植,达到稳定河流驳岸的作用。这类驳岸由于容易接近水面,故人流比较集中,驳岸设计时应采用接近自然的材料。要根据河流的特点来考虑水生植物和水生动物的生活区域。如采取自然土质岸坡、自然缓坡、植树、植草、干砌、块石堆砌等各种方式护堤,这样不仅为水生植物的生长、水生动物的繁育、两栖动物的栖息繁衍活动创造条件,而且植被发达的银河系同时也增加了抗洪、保护河堤的能力。 2、自然型驳岸 对于较陡旳坡岸或冲浊较严重的地段,在种植植被的同时,还通过天然石料、木材的护底来增加堤岸的抗洪能力。如在坡脚采用石笼、木桩或浆砌石块等护底,其上筑有一定坡度的土堤,斜坡种植植被,实行乔灌草结合,固堤护岸。不仅种植植被,还采用天然石材、木材护底,以增强堤岸抗洪能力。 3、台阶式人工自然驳岸 防洪要求高、且腹地小的河段,必须建造重力式挡土墙,采取台阶式的分层处理。在自然型护堤的基础上、再用钢筋混凝土等材料确保抗洪能力。 二、生态驳岸的功能 生态驳岸需要兼具传统工程驳岸的安全防护功能和生态驳岸的渗透调节功能,具有表现为以下五个方面: 1)护堤、防洪的基本功能; 2)改善滨水区景观、恢复生态平衡;

3)生态驳岸把滨水区植被与堤内植被连成一体,形成一个水陆复合型生物共生的生态系统;4)调节水源,可渗透性界面,丰水期,河水向堤岸外的地下水层渗透存储;枯水期,地下水通过堤岸反渗入河,起着补枯、调节水位的作用; 5)增强水体自净作用。植被和其他生物可吸收分解河水中大量的污染物,从而适度净化水体。 三、设计原则 1)生态性,塑造人与自然、人与生物、生物与生物、人与水和谐共生的生态系统; 2)安全性,打造城市防洪泄洪安全通道,使居民的亲水行为得到安全保障; 3)美观性,满足视觉上审美要求,在人群使用频率大的地方强化景观效果; 4)可游性,塑造动静、个体与群体的观水、亲水、触水等游环境和设施; 5)经济性,在保证最大的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生态效益前提下较少的经济投入。 四、设计理念 1)采取台阶式人工自然驳岸为原型的驳岸形式,根据河流水位季节性变化及防洪要求确定高低驳岸标高:低水位控制标高为2.0米、高水位控制标高为3.2米; 2)科学合理安排居民活动平台的高度:低水位活动平台标高主要2.2米;高水位活动平台标高3.2到4.0米。局部考虑亲水平台和台阶,为未来的水上活动预留出入口; 3)多种驳岸形式合理组合,控制多种形式驳岸的比例; 4)科学选用材料,保证生态环保性、安全性、经济性、美观性; 5)合理布局滨水人群活动空间:平台、台阶、舞台、漫步道、广场等; 6)综合使用多种生态手段:可渗透界面(水和微生物的通道)、凹凸界面(鸟类落脚的地方)、植物缓坡、水生植物的使用、透水铺装等等。

水系生态驳岸处理方法

一、木桩驳岸的施工 木桩驳岸施工前,应先对木桩进行处理,比如:按设计图纸图示尺寸对木桩的一头进行切削成尖锥状,便于打入河岸的泥土中;或按河岸的标高和水平面的标高,计算出木桩的长度,再进行截料。 木桩入土前,还应对原有河岸的边缘进行修整,挖去一些泥土,修整原有河岸的泥土,便于木桩打入。如果原有河岸边缘土质较松,可能会塌方,那么还应进行适当的加固处理。 二、仿木桩驳岸的施工 仿木桩驳岸类似于木桩驳岸的施工方法,并且建成后如同木桩驳岸一样,可以以假乱真。防木桩驳岸施工前,应先预制加工仿木桩一般是钢筋混凝土预制小圆桩,长度根据河岸的标高和河底的标高决定。一般为1~2m,直径为15~20cm,一端头成尖状,待小圆柱的混凝土强度达到100%后,即可施打。成排完成或全部完成后再用白色水泥掺和适量的颜料粉,颜料粉可以是氧化铁红、氧化铁黄等,调配成树皮的颜色,采用工具把彩色水泥砂浆,采用粉、刮、拉灯手法装饰在圆柱体上,使圆柱体仿制成木桩。 三、草皮驳岸的施工 河岸的坡度应在自然安息角以内,这样的河坡不会塌方,也可以把河坡做的较平坦些,对河坡上的泥土进行处理,或铺筑一层易使绿化种植成活的营养土,然后再铺筑草皮。 如果河岸较陡,那么可以在草皮铺筑时,用竹钉钉在草坡上,不使草皮下滑。在草皮养护一阶段时间后,草皮生长入土中,就完成了草皮驳岸的建设。 四、沙滩驳岸的施工 沙滩驳岸是仿照天然海滩的驳岸,是在平坦的河岸边坡播撒白色的砂石或卵石。 施工时,应先做河岸边坡的基层,因河岸边坡面积较大,因此,河岸边坡基层施工时,要放置钢筋,使河岸边坡整体性好,不开裂、不沉陷。其做法是:素土夯实→碎石垫层→素混凝土垫层→钢筋混凝土→面层白砂石或卵石。 因河岸坡面积较大,因此在基层施工时要设置变形缝,一般为20~30m设置一条,缝隙宽度为2~3cm,采用沥青麻丝嵌缝。待面层铺筑白砂石或卵石后,即可掩盖缝隙。 五、景石驳岸的施工 景石驳岸是在块石驳岸完成后,在块石驳岸的岸顶面放置景石,起到装饰作用。具体施工时不能照搬设计图,而应根据现场实际情况,根据整个水系的迂回折点放置景石。 景石驳岸的平面布置最忌成几何对称形状,对一般呈不同宽度的带状溪涧,应布置成回转折于两池湖之间,互为对岸的岸线要有争有让,少量峡谷则对峙相争。水面要有聚散变化,

xx生态公园驳岸施工方案

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报审表 工程名称:漳州碧湖市民生态公园工程编号:2011008

漳州碧湖生态园东湖区驳岸施工方案 、编制依据 1、市政工程现行施工及验收规范; 2、漳州碧湖市民生态园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工程项目- 水环境构建工程(二期)2011.08 版)施工设计图纸; 3、根据BT合同及施工合同的要求和规定; 4、经我公司踏勘的现场及公司施工实力、经验; 5、漳州市建委及国家颁发的有关规范及文件。 、工程概况 本工程建设范围为漳州碧湖市民生态公园东湖区靠九龙江堤岸侧驳岸。 根据施工图HC05H-0什23给出驳岸工程护岸总长为2088.818m,其中: B1型护岸为草坡入水900.092m,桩号为 K0H0+000-K0H0+75.173,K0H0+287.472-K0H0+400.243,K1H0+000-K1H0+159. 187,K3H0+000-K3H0+395.797 K4H0+000-K4H0+157.164; D型护岸为浆砌块石挡墙54.660m,桩号为K0H0+75.173-K0H0 +129.833; E型护岸为浆砌块石护坡入水157.639m,桩号K0H0+129.833-K0H0+287.472 F 型护岸为钢筋砼挡墙100.299m,桩号K1H0+159.187-K1H0+259.48Q B2型护岸为草坡入水470.748m,桩号为K1H0+259.486-K1H0+334.288 K2H0+000-K2H0+ 395.946。 G型护岸为浆砌块石护坡入水320.579m,桩号K5H0+000-K5H0+320.579 H型护岸为钢筋砼挡墙84.801m,桩号K6H0+000-K6H0+84.801

城市水景生态驳岸设计初探

城市水景生态驳岸设计初探 摘要:由于对城市水体驳岸的防洪功能过于强调,在各大城市水体周边充满了 各种硬质结构的驳岸,造成驳岸景观功能、生态功能的消失。建设生态驳岸,不 但能够与周边环境共同形成一个良好的景观效果,而且能够形成一个良好的自然 生态环境,增加城市的美感。基于此,论文对城市水景生态驳岸设计进行探讨, 以期为相关工作起到参考作用。 关键词:城市水景;生态驳岸;设计 中图分类号:F239 文献标识码:A 1相关理论基础概述 1.1生态驳岸的类别 1.1.1原生态驳岸 1)自然原生态型驳岸 如果河段的坡度比较小,应尽量对原有河系的自然状态进行维持,在其周边 可以种植一些生态植物,以起到坚固河岸的作用。也可以种植一些挺水植物,如 杨树、柳树等,同时种植一些喜水植物,如芦苇,因为以上植物的根系比较发达,所以能够对堤岸起到有效加固的作用,进而能够产生非常显著的护堤抗洪作用。 2)自然型驳岸 如果一些地段存在比较严重的水流冲刷现象或者驳岸坡度比较大,宜种植较 多的绿色植物,同时采取一些其他措施,例如,通过利用木材、石头来对河堤进 行加固,以对驳岸的防洪能力进行提高。另外,也可以在驳岸坡脚浆砌石块或者 增加木桩与石笼等,然后在驳岸斜坡上种植一些植被,有效结合乔、灌、草,能 够对驳岸堤坝起到显著的稳固作用和有效的保护作用。 1.1.2人工驳岸 有一些特殊河段,不但腹地面积比较小,而且具有比较高的防洪等级,根据 实际需要,在这些特殊河段建立重力式挡土墙时,需要进行呈台阶式的分层细化 处理,在自然型护堤的条件与基础上,增加一些稳固材料,如钢筋混凝土等,以 对驳岸的抗洪能力进行最大程度的提高。例如,将耐水原木或者钢筋混凝土柱制 造成非规则状的框架,然后将各种不同尺寸大小的混凝土管或者大石块放入框架中,形成一个非常深的鱼巢,在箱状框架中种植大柳枝、水杨枝等,在其周边种 植一些挺水植物,如芦苇、葛蒲等,这样在缝隙内植物能够繁茂生长。 1.2生态驳岸的具体作用 生态驳岸的具体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洪水具有一定的抵抗能力,对城市人们的财产安全与生命安全起到一定的保障作用;②能够有效交换陆地与水体之间的一些物质,如养分、水分,能够为生物创造一个得以生存的地方,有利于水生植物的生长与繁殖。③如果一些地区的地势比较低,可以在这些地区进行挖湖蓄水,以建设出各种规模、不同作用的 人工湖。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可以在这些人工湖进行观赏游玩,在洪水来临时, 通过利用人工湖,对洪峰流量进行降低,同时起到蓄洪、分流的作用。④具有美学价值,生态驳岸在长时间水流冲刷的作用下,湖岸线会变得更为凹凸有致,河 道变得更为曲折,能够产生更为流畅、自然的边缘线效果,尽显自然形态。⑤曲折型生态驳岸通过选用点、线、面有效结合的方法,能够向人们展现变化多端、 自然生态的亲水景观,创造更多的活动空间。 2设计案例分析

生态驳岸

一、沿岸的处理方式 许多城市中最具生命力、最富魅力的地方,并非城市中规整的街区,而是市区中不规则的水岸空间与许多不规则的绿地所串联出来的绿廊。例如纽约曼哈顿南端之中国城与砲台公园、波士顿市中心婉蜒的查里士河。我国有许多自然风景资源,在城市化过程中被铲平,成为新区、开发区、居住区或商业娱乐场所,许多借水岸整治之名而重新规划设计的河川地,变成所谓“水岸公园”,设置了大面积以硬铺面为主的广场、亲水步道等等“非常景观”。现在,随着生态环境意识的加强,以及对于各地风土资源特色的挖掘,我们是否应留给城市一片自然原真的水岸空间。水岸的整治再生应还原土地的自然风貌,并提供给鸟类、两栖动物、水生植物等滋生的栖息地。 现状堤岸处理的主要问题有: 形式单调:目前水岸类型主要是两种:一种是斜坡式护砌,一种是垂直式护岸,很多部分都年久失修。护岸目标单一—防洪功能,不具备市民休闲、娱乐的亲水功能;更不具备城市河道自然生态系统恢复的功能与视觉审美上的河道景观功能。 景观单调:许多堤岸设计采用传统的工程措施,硬质护坡、高筑河堤等,使河道本来的自然风光与亲切感消失。堤岸给予人一种不安全的恐惧感,不能得到良好的亲水性。 物种单调:这种典型的“U”字型与“V”字型硬质河道,改变了河道的自然生态系统特征,破坏了两岸动植物的生存环境,岸边的水生植物、两栖类动物、昆虫种类单调。 绿化单调:河、湖作为城市中的绿色廊道,是市民休闲娱乐、亲近自然

的场所,两岸绿地景观建设也是城市绿地建设成功的基础。河、湖岸边现状绿地面积很小,结构单一,不能满足市民休闲娱乐的要求。 在我们设计中应该遵循的一些原则为: 最小的干扰,在驳岸稳固的前提下,水际处理的越简单越好。 保持水流平稳,避免阻碍水流和水波的运动。 应用耐恶劣气候和耐水性强的材料。 防止污染源进入水体,污染源应被截留和处理或提前过滤。 二、水体净化和湿地技术 1 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的概述 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是目前世界最廉价的低投资、低能耗、行之有效的处理与利用污水的系统工程,是在长期应用天然湿地净化功能基础上发展的水净化资源化生态工程处理技术,脱氮除磷效果明显,可作为污水二级处理的替代技术。经世界上的广泛研究,目前对人工湿地的处理已经取得了基本一致的认识:利用系统中基质—水生植物—微生物的物理、化学、生物的三重协同作用,通过基质过滤、吸附、沉淀、离子交换、植物吸收和微生物分解来实现对污水的高效净化。关于人工湿地中的基质、植物和微生物对有机物、N、P、SS、重金属、病原体等详细的处理作用,国内外已经有众多学者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2 人工湿地系统分类 按照工程设计和水体流态的差异,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可以分为表面流湿地、水平潜流湿地和垂直流湿地三种主要类型,各类型在运行、控制等方面的诸多特征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其中,表面流湿地不需要砂砾等物质作填料,造价较低,但水力负荷较低。该类型在美国、加拿大、新西兰、瑞典等国有较多分布;

生态护坡设计

生态护坡设计 现阶段,建筑企业在进行生态护坡工程中,如何设计生态护坡工程方案,主要生态护坡类型有哪些?基本概况如何?以下是生态护坡基本内容如下: 生态护坡,是综合工程力学、土壤学、生态学和植物学等学科的基本知识对斜坡或边坡进行支护,形成由植物或工程和植物组成的综合护坡系统的护坡技术。 (1)人工种草护坡 人工种草护坡,是通过人工在边坡坡面简单播撒草种的一种传统边坡植物防护措施。多用于边坡高度不高、坡度较缓且适宜草类生长的土质路堑和路堤边坡防护工程。特点:施工简单、造价低兼等。 缺点:由于草籽播撒不均匀,草籽易被雨水冲走,种草成活率低等原因,往往达不到满意的边坡防护效果,而造成坡面冲沟,表土流失等边坡病害,导致大量的边坡病害整治、修复工程,使得该技术近年应用较少。 (2)液压喷播植草护坡 液压喷播植草护坡,是国外近十多年新开发的一项边坡植物防护措施,是将草籽、肥料、粘着剂、纸浆、土壤改良剂上、色素等按一定比例在混合箱内配水搅匀,通过机械加压喷射到边坡坡面而完成植草施工的。 特点:①施工简单、速度快;

②施工质量高,草籽喷播均匀发芽快、整齐一致; ③防护效果好,正常情况下,喷播一个月后坡面植物覆盖率可达70%以上,二个月后形成防护、绿化功能; ④适用性广。目前,国内液压喷播植草护坡在公路、铁路、城市建设等部门边坡防护与绿化工程中使用较多。 缺点:①固土保水能力低,容易形成径流沟和侵蚀; ②施工者容易偷工减料做假,形成表面现象; ③因品种选择不当和混合材料不够,后期容易造成水土流失或冲沟。(3)客土植生植物护坡 客土植生植物护坡,是将保水剂、粘合剂、抗蒸腾剂、团粒剂、植物纤维、泥炭土、腐殖土、缓释复合肥等一类材料制成客土,经过专用机械搅拌后吹附到坡面上,形成一定厚度的客土层,然后将选好的种子同木纤维、粘合剂、保水剂、复合肥、缓释营养液经过喷播机搅拌后喷附到坡面客土层中。 优点:①可以根据地质和气候条件进行基质和种子配方,从而具有广泛的适应性; ②客土与坡面的结合牢固; ③土层的透气性和肥力好; ④抗旱性较好; ⑤机械化程度高,速度快,施工简淡,工期短; ⑥植被防护效果好,基本不需要养护就可维持植物的正常生长;

生态驳岸的设计

生态驳岸的内涵与意义 生态驳岸是指恢复后的自然河岸或具有自然河岸“可渗透性”的人工驳岸,它可以充分保证河岸与河流水体之间的水分交换和调节,同时也具有一定的抗洪强度。 生态驳岸除具有护堤、防洪的基木功能外,对河流水文过程、生物过程还有如下促进功能: (1)补枯、调节水位生态驳岸采用自然材料,形成一种可渗透的界面:丰水期,河水向堤岸外的地下水层渗透储存,缓解洪灾;枯水期,地卜水通过堤岸反渗入河,起着滞洪补枯、调节水位的作用、另外生态驳岸上的大量植被也有涵蓄水分的作用。 (2)增强水体的自净作用生态河堤上修建的各种鱼巢、鱼道,可形成不同的流速带和水的紊流,使空气中的氧溶入水中,促进水体净化。 (3)生态驳岸对于河流生物过程同样起到重大作用生态驳岸把滨水区植被与堤内植被连成一体,构成一个完整的河流生态系统。生态驳岸的坡脚具有高空隙率、多鱼类巢穴、多生物生长带、多流速变化,为鱼类等水生动物和其他两栖类动物提供了栖息、繁衍和避难场所。生态河堤上繁茂的绿树草丛不仅为陆上昆虫、鸟类等提供了觅食、繁衍的好场所,而且进入水中的柳枝、根系还为鱼类产卵、幼鱼避难、觅食提供了场所,形成一个水陆复合型生物共生的生态系统。 生态驳岸的设计 不同河道断面的选择 河道断而的处理和驳岸的处理有密切的关系。河道断面处理的关键是要设计一个能够常年保证有水的河道及能够应付不同水位、水量的河床,这一点对于北方城市的河道景观尤为重要。由于北方地区水资源短缺,平时河道水量很小,但洪水来时又有较大的迁流量,从防洪出发需要较宽的河道断面,但一年内大部分时间河道无水,景观很差。为解决这种矛盾,可以采取一种多层台阶式的断面结构,使其低水位河道可以保证一个连续的蓝带,能够为鱼类生存提供基木条件,同时至少满足3-5年的防洪要求;当较大洪水发生时,允许淹没滩地。而平时这些滩地则是城市中理想的开敞空间环境,具有较好的亲水性,适于休闲游憩。 美国加州山裘斯格达鲁普河滨公园设计,即在河道断面处理上采取了多种形式;它根据河道断面所处位置的不同,因地制宜,灵活运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城市水景的生态驳岸设计

城市水景的生态驳岸设计 1不同河道断面的选择 河道断面的处理和驳岸的处理有密切的关系。河道断面处理的关键是要设计一个能够常年保证有水的河道及能够应付不同水位、水量的河床,这一点对于北方城市的河道景观尤为重要。由于北方地区水资源短缺,平时河道水量很小。但洪水来时又有较大的辽流量,从防洪出发需要较宽的河道断面,但一年内大部分时间河道无水,景观很差。为解决这种矛盾,可以采取一种多层台阶式的断面结构,使其低水位河道可以保证一个连续的蓝带。能够为鱼类生存提供基本条件,同时至少满足3—5年的防洪要求;当较大洪水发生时,允许淹没滩地。而平时这些滩地则是城市中理想的开敞空间环境,具有较好的亲水性、适于休闲游憩。 美国加州山裘斯格达鲁普河滨公园设计,即在河道断面处理上采取了多种形式:它根据河道断面所处位置的不同,因地制宜、灵活运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生态驳岸的选择 (1)自然原型驳岸 对于坡度缓或腹地大的河段,可以考虑保持自然状态,配合植物种植,达到稳定河岸的目的。如种植柳树、水杨、白杨、揍树以及芦苇、芭蒲等具有喜水特性的植物,由它们生长舒展的发达根系来稳固堤岸,加之其枝叶柔韧,顺应水流,增加抗洪、护堤的能力。我国传统的治河六柳法即是这方面的总结。 (2)自然型驳岸 对于较陡的坡岸或冲蚀较严重的地段,不仅种植植被,还采用天然石材、木材护底,以增强堤岸抗洪能力。如在坡脚采用石笼、木桩或浆砌石块(没有鱼巢)等护底,其上筑有一定坡度的土堤,斜坡种植植被。实行乔灌草相结合,固堤护岸。 (3)台阶式人工自然驳岸 对于防洪要求较高、而且腹地较小的河段,在必须建造重力式挡土墙时,也要采取台阶式的分层处理。在自然型护堤的基础上、再用钢筋混凝土等材料确保大的抗洪能力,如将钢筋混凝土柱或耐水原木制成梯形箱状框架,投入大的石块、或插入不同直径的混凝土管,形成很深的鱼巢、再在箱状框架内埋入大柳枝、水杨枝等;邻水则种植芦苇、菖蒲等水生植物,使其在缝中生长出繁茂、葱绿的草木。 滨水游憩绿地设计 滨水游憩绿地是城市的生态绿廊,具有生态效益和美化功能。滨水游憩绿地多利

城市河道景观设计要点

城市河道景观设计要点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

城市河道景观设计要点自然河流的存在形式是大自然多种自然力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包括降雨量、地表径流、土壤的运动、沉积、沉淀、澄清、水流、波浪以及各种生物的作用等,对水体岸线的改变,将引起整个水域生态系统发生相互关联的变化。场地规划时首先考虑不破坏自然条件,规划建设项目与原有的生态环境想融合,在新的环境条件下尽快达到新的良性的生态平衡。自然的排水系统是最经济有效的水体形式,尽量按原有的流向及岸线设计水体,保持两岸良好的自然植被不受干扰。? 人类天然的对水边丰茂的植被,水中的动物、鱼类、贝类等有好奇心及亲切感。所以,在景观规划设计中,充分利用亲水的优越性,尽量降低护岸高度或者做非常缓的护坡,种植水生植物,拉近人与水的距离。? 传统的规划设计,常常在滨水规定洪水位以上的区域,规划为公共建设配套设施用地以及绿地。目前,在规划设计中应该重视对滨水地带生态环境的保护和重建,淡化不合理的利用、浪费以及污染会危及滨水生物。? 作为参与规划的工程师,要密切关注水的上游及下游的情况。河流附近的某些区域如散落一些局部低洼处,经地形分析,尽可能使其保持现状,塑造成生动的水景,并与河流相连。? 水陆交界处是生态敏感地带,是鸟类、动物、鱼类的天然食源及栖息地,在规划设计中,应划定生态敏感带,保护及改善植被的生长状态,使原有的野生动物、微生物的生存环境不受干扰。? 水面的波光、水色、吹过水面的微风和涓涓的水声等都是景观设计的重要元素。保证水域的风景质量和生态功能是规划设计应当考虑的重点。?

生态护坡设计原则

生态护坡设计原则 1 水力稳定性原则 护坡的设计首先应满足岸坡稳定的要求。岸坡的不稳定性因素主要有:①由于岸坡面逐步冲刷引起的不稳定;②由于表层土滑动破坏引起的不稳定;③由于深层土滑动引起的不稳定。因此,应对影响岸坡稳定的水力参数和土工技术参数进行研究,从而实现对护坡的水力稳定性设计。 2 生态原则 生态护坡设计应与生态过程相协调,尽量使其对环境的破坏影响达到最小。这种协调意味着设计应以尊重物种多样性,减少对资源的剥夺,保持营养和水循环,维持植物生境和动物栖息地的质量,有助于改善人居环境及生态系统的健康为总体原则。主要包含以下三个方面:(1 )当地原则。 设计应因地制宜,在对当地自然环境充分了解的基础上,进行与当地自然环境相和谐的设计。包括:①尊重传统文化和乡土知识;②适应场所自然过程,设计时要将这些带有场所特征的自然因素考虑进去,从而维护场所的健康;③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尽量使用当地材料、植物和建材,使生态护坡与当地自然条件相和谐。 (2 )保护与节约自然资源原则。 对于自然生态系统的物流和能流,生态设计强调的解决之道有4条:①保护不可再生资源,不是万不得已,不得使用;②尽可能减少能源、土地、水、生物资源的使用,提高使用效率; ③利用原有材料,包括植被、土壤、砖石等服务于新的功能,可以大大节约资源和能源的耗费;④尽量让护坡处于良性循环中,从而使资源可以再生。 (3)回归自然原则。 自然生态系统为维持人类生存和满足其需要提供各种条件和过程,这就是所谓的生态系统的服务。着重体现在:①自然界没有废物,每一个健康生态系统,都有完善的食物链和营养级,所以生态设计应使系统处于健康状态;②边缘效应,在两个或多个不同的生态系统边缘带,有更活跃的能流和物流,具有丰富的物种和更高的生产力,也是生物群落最丰富、生态效益最高的地段,河道岸坡作为水体生态与陆地生态之间的边缘带,在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其边缘效应;③生物多样性,保持有效数量的动植物种群,保护各种类型及多种演替阶段的生态系统,尊重各种生态过程及自然的干扰,包括自然火灾过程、旱雨季的交替规律以及洪水的季节性泛滥。

城市人工湖的生态设计探讨以咸阳市的咸阳湖

城市人工湖的生态设计探讨_以咸阳市的咸阳湖为例 城市人工湖的生态设计探讨 ——以咸阳市的咸阳湖为例 张小会,肖斌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园艺学院,陕西杨凌712100) 提要:以咸阳湖为例,讨论人工湖的防渗设计;水质的生态处理;利用非常规水资源进行补水的生态设 计;濒水植物的合理配置以及驳岸的生态处理等。 关键词:人工湖;生态设计;咸阳湖 1 概述 1.1 人工湖泊建造的必然性及其意义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亲水性景观环境越来越多地走入居民的生活之 中。城市的建设越来越强调“生态”,人们越来越渴 望有大片的水体出现在城市中,以改善城市的微 气候,缓解城市“石林”拥挤的感觉,回归自然生 态。因此在城市内或近城市的河道上截流或人工 开挖建人工湖;在高档住宅区和大型公共绿地中 配置人工湖的建设大量涌现。

1.2 人工湖泊建造的现状 最近几年,陕西省大中城市为了提升城市形 象,开始了营造“亲水近水”人文环境,出现了大造 城市水景观之风。截止2005年10月,已有西安、 延安、宝鸡、咸阳4市实施了“拦河造湖”计划。拥有氵产河、灞河等河流的西安市为了打造“西北第一水城”,继投资近5亿元开辟人工水面3.6km2 后,2006年又新开工建设“广运潭”项目,计划投 资10亿元,形成近7km2的湖面;咸阳市在渭河 河道上建造了“咸阳湖”,规划投资6-10亿元,形 成6.4km2水面。延安市也准备计划投资2.95亿 元在延河上修建9座橡胶坝,在河上建5个景观 功能区和4个景点。 笔者以咸阳湖为例研究人工湖的防渗设计; 水质的生态处理;利用非常规水资源进行补水的 生态设计;濒水植物的合理配置以及驳岸的生态 处理等。 2 咸阳湖的基本概况 咸阳湖系人工湖,在咸阳城南,依渭河河道修 建。地处暖温带,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冷热干 湿分明。它是截流渭河水形成的人工湖。渭河咸 阳城区段河床杂草丛生,垃圾污染严重,影响城市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