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传染病消毒隔离措施

传染病消毒隔离措施

传染病消毒隔离措施

传染病消毒隔离措施

一、传染病病室消毒隔离要求

1(传染病人应按不同病种分室收治,病室门口挂隔离标志,设专用隔离衣、体温计、听诊器、抹布等。

2(传染病区内有清洁区、半污染区和污染区的划分。

3(传染病区使用的票证、检查单、病人用物及其它用物均要消毒后才能送出病区。

4(使用后的一次性塑料空针、输液器等应集中送焚烧处理。

5(注射、输血、输液器具使用后,要先浸泡消毒,再送供应室处理。

6(各类病人在各自指定的范围内活动,严格探视和陪伴制度。

二、各种污染对象的常规消毒方法

1(地面、墙壁、门窗:

对有细菌繁殖体和病毒污染,用0.2-0.5%过氧乙酸溶液,1000-2000mg/L有效氯消毒剂溶液喷雾。泥土墙吸液量为150-300ml/㎡,水泥墙、石灰墙、木板墙为100ml/㎡,对上述各种墙壁喷洒的消毒剂溶液不宜超过其吸液量。地面消毒先由外向内喷雾一次,喷药量为50-300 ml/㎡,待室内消毒完毕后,再由内向外重复喷雾一次。对上述各种方式的消毒处理,作用时间应不少于3 0分钟。

2.空气:

房屋经密闭后,对细菌繁殖体的污染,每立方米用15%过氧乙酸

33溶液7ml (lg/ m3),对细菌芽脆的污染每立方米用20ml (3g/m3),放置

陶瓷或玻璃器皿中加热蒸发,熏蒸2小时,即可开门窗通风。或以32%过氧乙酸溶液(8g/m3)气溶胶喷雾消毒,作用30-60分钟。

3.衣服、被褥:

被细菌繁殖体和病毒污染时,耐热、耐湿的纺织品可煮沸消毒30分钟,或用流通蒸汽消毒30分钟,或用250-500mg/L有效氯消毒剂溶液浸泡30分钟;不耐热的毛巾、毛毯、被子、化纤尼龙制品等,可采取过氧乙酸熏蒸消毒。消毒时,将要消毒衣物悬挂室内,密闭门窗,糊好缝隙,每立方米用15%过氧乙酸7 ml(lg/m):对细菌芽胞的污染也可采用过氧乙酸熏蒸消毒。

4.病人排泄物、呕吐物和分泌物:

对稀薄的排泄物,每1000mg/L可加漂白粉50g或20000mg/L有效氯消毒剂溶液,搅匀放置2小时;对无粪的尿液,每1000 ml加入漂白粉5g或次氯酸钙

1.5g或10000mg/L有效氯消毒剂溶液100ml混匀,放置2小时。对成形粪便不宜直接使用含氯消毒干粉消毒。可用20%漂白粉乳液(含有效氯5%)或50000mg/L 有效氯消毒剂溶液2份加于1份粪便中混匀后,作用2小时。

5.餐具:

首选煮沸消毒15-30分钟,或流通蒸汽消毒3 0分钟。也可用0.5%过氧乙酸溶液浸泡30分钟后,再用清水洗净。

6.食物

瓜果、蔬菜类可用0. 2-0. 5%过氧乙酸消毒溶液浸泡10分钟,病人的剩余饭菜再食用,要煮沸30分钟,或用20%漂白粉乳剂,或5000 mg/L有效氯消毒剂溶液浸泡消毒2小时后处理。

7.盛排泄物或呕吐物的容器

可用2%漂白粉澄清液或0.5%过氧乙酸溶液浸泡30分钟。浸泡时消毒液要漫过容器,以使内外都达到消毒目的。

8.家用物品、家具、玩具:

可用0. 2-0. 5%过氧乙酸溶液或l000-2000mg/L有效氯消毒液进行浸泡、喷洒或擦拭消毒。布制玩具尽量作焚烧处理。

9.纸张、书报;

可采取过氧乙酸或环氧乙烷气体熏蒸。无应用价值的纸张、书报焚烧。

10.手与皮肤:

可用0. 5%碘伏溶液(含有效碘5000mg/L)涂擦,作用1-3分钟。也可用75%乙醇溶液浸泡1-3分钟。必要时,可用0.2%过氧乙酸溶液浸泡或擦拭。

11.病人尸体:

对鼠疫、霍乱和炭疽病的尸体用0. 5%过氧乙酸溶液浸泡的布单严密包裹,口、鼻、耳、肛门、阴道要用浸过0. 5%过氧乙酸的棉球堵塞,然斤尽快火化。土葬时,应远离水源50M以上,棺木应在距地面2M以下深埋,棺内尸体两侧及底部镝垫厚达3-5cm漂白粉,棺外底部铺垫厚3-5 cm漂白粉。

12.动物尸体:

因鼠疫、霍乱和炭疽、狂犬病等死亡的动物尸体,一经发现立即深埋或焚烧。并应向死亡动物周围喷撒漂白粉进行消毒。

13.运输工具:

( 车、船内外表面和空间,可用0. 5%过氧乙酸溶液或l0000mg/L有效氯消毒剂溶液喷洒至表面湿润,作用60分钟。密封空间,可用过氧乙酸溶液熏蒸消毒。对细菌繁殖体污染,每立方米用15%过氧乙

33酸溶液7 ml(lg,m),对细菌芽胞的污染每立方米20 ml(lg,m),熏蒸消毒2小时。对密闭空间还可用2%过氧乙酸进行气溶胶喷雾,用量为8ml (lg/m3)作用60分钟。

14.生活污水消毒

应尽量集中在缸、桶中进行消毒。每 10 升污水加入有效氯为 10000ml/L 的含氯消毒溶液 10 ml,或加漂白粉 4g。混匀后作用 1.5小时~2小时,余氯为 4

mg/L~6 mg/L时即可排放

15.厕所:

厕所四壁和地面应定期进行消毒。粪坑内的粪便可按粪便量的1/10加漂白粉消毒。根据情况,亦可先用其他含氯消毒剂干粉或溶液处理,但均须使最终有效氯浓度不少于20000mg/L,搅匀,作用12-24小时。

15.垃圾:

可燃物质尽量焚烧,或喷洒含有效氯l0000mg/L的含氯消毒剂溶液,作用60分钟以上,消毒后深埋。

THANKS !!!

致力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合同协议,策划案计划书,学习课件等等

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

传染病消毒隔离制度及防范措施

传染病消毒隔离制度及防范措施 1. 传染病消毒隔离制度 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可分为三个方面,即预防感染源的暴露、预防病原体在人群之间的传播、预防疾病在患者和群体中再次出现。而消毒隔离制度是传染病预防和控 制的核心。下面是有关传染病消毒隔离制度的防范措施: (1)采取隔离措施 对于已感染病人、未接种过疫苗,或在疫情高发地区逗留的人群,需要采取隔离措施。隔离措施的具体方式可以根据疾病情况来确定,但一般采取集中隔离和家庭隔 离两种方式。 (2)采取消毒措施 消毒措施是预防疾病传播的重要手段。具体措施包括对环境和物品进行消毒,对水、食品和污水进行消毒处理。消毒方法根据疾病的不同,有很多种,如化学消毒、 物理消毒、紫外线消毒等。 (3)加强疫苗接种 强调疫苗接种对于预防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尤其重要。因此,需要加强疫苗接种,预防流行病蔓延和传播。 (4)加强卫生宣传 在预防传染病的过程中,卫生宣传起到了关键作用。通过传播疾病防治的知识,让公众认识到传染病的危害和重要性,增强公众自我防范的能力和意识。 2. 防范措施 传染病的防范措施是指对传染病进行防范和控制的具体措施。下面列举了一些防范措施: (1)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人们应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如勤洗手、勤洗澡、勤晒被子等,以减少传染病的发生。 (2)避免接触传染源 人们应避免接触病原体,如禽类、动物、污水以及感染了传染病的人群等。

(3)保持良好的饮食卫生 人们应该保持良好的饮食卫生,如炊具要经常消毒、饮水要被过滤处理等。 (4)做好环境卫生 人们应该定期清洗和消毒生活和工作环境,减少传染源和病原体在环境中的滋生。 (5)加强个人保护 人们在接触传染源时应当做好个人保护,包括佩戴口罩、戴手套、穿工作服等。 (6)及时发现、隔离和治疗患者 在关于传染病防范措施中,及时发现并治疗病人是关键。及时隔离患者,是快速控制传染病蔓延的有效手段。 总之,传染病是一种流行性疾病,防病治病必须给卫生宣传和预防工作以足够的重视,建立健全的疫情防控机制、加强隔离治疗、加强宣传教育和提高群众对卫生防 病知识的认识,才能做好传染病预防工作。

医院传染病消毒隔离措施

医院传染病消毒隔离措施 引言 传染病的爆发对医院和社会带来了严重的健康威胁。为了保护病人、工作人员和公众的健康,医院需要采取有效的传染病消毒隔离措施。本文档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医院传染病消毒隔离措施以及如何实施它们。 传染病消毒措施 1. 手卫生 - 医务人员应频繁洗手,特别是在接触患者前后、处理污染物品后和进食前。 - 使用洗手液或含酒精的免水洗手消毒剂进行手部消毒。 - 鼓励患者和访客也进行频繁的手卫生。 2. 环境消毒 - 定期对医院内部的各个区域进行消毒处理,特别是高接触表面(如门把手、电梯按钮等)和公共区域。 - 使用合适的消毒剂,如含氯制剂、醇类消毒剂等,在消毒过程中确保接触时间和浓度符合标准。

3. 隔离措施 - 对疑似或确诊感染传染病的患者进行隔离,使用单间或单病房,并确保房间内有足够的通风。 - 医院应设立专门的隔离区域,并确保隔离设施和设备的有效性。 - 类型不同的传染病应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如飞沫传播的疾病和空气传播的疾病。 4. 医疗器械消毒 - 所有医疗器械在使用前应进行消毒处理,确保它们符合医疗器械消毒和管理的标准。 - 根据不同的器械类型,选择合适的消毒方法,如高温蒸汽消毒、化学消毒等。 5. 废物管理 - 废物分类需按照不同的传染性级别,采用正确的处理方法,确保废物不会传播疾病。 - 使用密闭的垃圾桶和专用废物袋进行收集,在适当的时间进行无害化处理。

结论 有效的医院传染病消毒隔离措施对于防止传染病的传播至关重要。通过遵循正确的手卫生、环境消毒、隔离措施、医疗器械消毒和废物管理,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传染病传播的风险,保护医院内外的健康安全。

传染病消毒隔离制度及防范措施范文

传染病消毒隔离制度及防范措施范文为了防止传染病的传播和蔓延,制定一系列的消毒隔离制度及防范措施是非常重要的。以下是一份范文,可供参考。 一、传染病消毒隔离制度 1. 隔离措施 (1)对疑似患者:将疑似患者隔离在专门的隔离病房,进行观察和诊断治疗。 (2)对确诊患者:将确诊患者隔离在专门的隔离病房,进行定期的治疗和护理。 (3)对密切接触者:对密切接触者进行健康检查,如果有症状则隔离观察,如果没有症状也要进行居家隔离。 2. 消毒措施 (1)环境消毒:对病房及其周围环境进行定期消毒,特别是经常接触到的物体和表面。 (2)个人消毒:患者和医护人员要经常洗手、消毒口罩等,减少病菌传播的机会。 (3)医疗器械消毒:对医疗器械进行严格的消毒处理,确保使用的器械无菌。 3. 接触限制 (1)不要接触患者的体液和分泌物,尤其要避免直接接触大量的呼吸道分泌物。

(2)减少人员聚集,尤其是在公共场所,避免传染病通过飞沫传播。 (3)避免到传染病疫区或疫情严重的地方旅游和出差。 二、防范措施 1. 健康教育 (1)提高公众对传染病的认识和了解,宣传传染病的预防知识和方法。 (2)加强饮食卫生和个人卫生习惯的培养,养成勤洗手、多通风、健康饮食的好习惯。 (3)加强对职业危害的防范教育,提高从业人员的防护意识。 2. 疫苗接种 (1)推广并适时接种相应的疫苗,提高人群免疫力。 (2)加强流动人口的疫苗接种工作,特别是在疫情高发地区和人口流动频繁的地方。 3. 早期发现与报告 (1)加强早期发现和诊断工作,提高对疑似病例的辨别能力。 (2)及时报告疑似病例和疫情,以便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控制。 4. 医疗机构防控

传染病房消毒隔离制度(精选5篇)

传染病房消毒隔离制度(精选5篇) 第一篇:传染病房消毒隔离制度 传染病房消毒隔离制度 传染病房是各种病原体集中的地方。消毒和隔离是切断病原体传播的重要措施。为避免院内感染,请严格执行以下消毒隔离制度: 1.医务人员在进入病房时应穿好工作服,在接触病人时如有可能污染工作服时应穿隔离衣,穿隔离衣前应戴好工作帽、口罩并根据情况采取其他屏障隔离措施(如防护眼罩/面罩等)。医护人员接触不同病种病人须更换隔离衣,穿隔离衣不得进入半污染区和清洁区。接触需空气和飞沫隔离防护的患者时请先戴好口罩。 2.诊疗过程中医务人员手的消毒:医务人员在给病人进行检查、注射、护理等操作前应洗手;在给同病种每一病人操作后应用抗菌洗手液洗手或用速干手消毒剂进行卫生手消毒,然后再给另一病人操作。但在给不同病种病人操作间,用抗菌洗手液洗手后,再用消毒剂浸泡2min。 3.遵行“标准预防”,凡所有病患体液、血液均视为感染物。当接触血液、体液或损伤之皮肤、粘膜或组织时,均应戴手套。若自己有皮肤受损或伤口,请先以防水敷料做防护措施。若发生针刺伤事件,请报告护士长并填写报告表。 4.尽可能提供一次性的医疗用品,对要反复使用的医疗用品用含有效氯1000mg/L以上的消毒液进行消毒。对不能浸泡的医疗用品采用2%戊二醛的AJSJ杀菌柜进行处理(附AJSJ杀菌柜使用制度)。 5.病人污染过的布类等必须用双层塑料袋包好,再送洗衣房。 6.传染病房的清洁用品(如拖布、抹布)分区使用并有标志,按规定进行消毒。 7.传染病员的排泄物和分泌物,必须经过消毒或净化后再排入下水道。 8.传染病员的脸盆、痰杯、餐具、便器使用一次性用品,每个病人专用。 9.传染病房地面每天用清水拖地1次,含有效氯500mg/L消毒液拖一次。当地面受到污染时用含有效氯1000mg/L消毒液作用30分钟消毒。

病房消毒隔离制度及措施

病房消毒隔离制度及措施 病房消毒隔离制度及措施是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内传染病的传播,保护医务人员和患者的生命安全和健康,确保医疗环境的清洁和卫生。本文将详细介绍病房消毒隔离制度及措施的相关内容。 一、病房消毒隔离制度 1. 严格的消毒操作规范:制定并执行严格的消毒操作规范,包括消毒剂的选择和使用方法、消毒时间和频率等,确保消毒操作的标准化和规范化。 2. 消毒设备的维护和管理:定期对病房内的消毒设备进行维护和管理,确保其正常运行和有效消毒。 3. 消毒记录的完善:建立完善的消毒记录,记录每次消毒的时间、消毒剂的种类和浓度、消毒的范围等信息,以便随时查阅和追溯。 4. 消毒监测和评估:定期对病房的消毒效果进行监测和评估,确保消毒措施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5. 病房环境的清洁和卫生:定期对病房进行清洁和卫生,包括地面、墙壁、床铺、家具等的清洁和消毒,确保病房环境的整洁和无菌。 二、病房消毒隔离措施 1. 空气消毒:采用紫外线灯、臭氧发生器等设备对病房内的空气进行消毒,有效杀灭空气中的病原微生物。 2. 表面消毒:采用消毒剂对病房内的表面进行消毒,包括床铺、桌面、门把手等容易被接触的部位,确保病房内的表面无菌。 3. 手卫生:医务人员在进入病房前和离开病房后必须进行手卫生,包括洗手和使用消毒洗手液,确保双手的清洁和无菌。

4. 医疗废物的处理:对于病房内产生的医疗废物,必须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分类、包装和处理,确保废物的安全和无害化处理。 5. 患者隔离:对于患有传染病的患者,必须进行隔离治疗,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包括单间隔离、空气隔离、接触隔离等,确保传染病的有效隔离和控制。 6. 医护人员防护:医务人员在病房内工作时必须佩戴防护用品,包括口罩、手套、防护服等,确保医务人员的个人防护和安全。 7. 定期培训和教育:定期对医务人员进行病房消毒隔离制度及措施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其对消毒隔离工作的认识和操作技能。 总结: 病房消毒隔离制度及措施是医院防控传染病的重要环节,通过严格执行相关制度和措施,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内传染病的传播,保护医务人员和患者的生命安全和健康。医院应建立完善的病房消毒隔离制度,采取相应的消毒隔离措施,加强医务人员的防护和培训,确保医疗环境的清洁和卫生。同时,定期对病房的消毒效果进行监测和评估,及时调整和改进消毒措施,提高防控传染病的能力和水平。

医院感染管理消毒隔离制度

医院感染管理消毒隔离制度 为了有效预防医院感染,医院需要建立一套严格的管理消毒隔离制度。以下是具体的措施: 首先,医务人员在上班时需要保持衣帽整洁,不留长甲、不戴手饰,并且在操作时需要戴口罩。下班、就餐、开会时应脱去工作服。进入传染病区应穿隔离衣,换鞋戴口罩。 其次,需要严格区分无菌区、清洁区、污染区,无菌物品放置专柜,并标识清楚。同时,需要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操作前后需要洗手、泡手。 第三,需要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原则,凡侵人性诊断用物(器材、器械、敷料)均做到一人一份,一用一灭菌涟续使用的氧气湿化瓶、雾化器、呼吸机、吸5;器上的导管、牙垫等均需一人一份,一用一消毒。未经严格消毒灭菌处理的物品不得使用到病人身上,每月对消毒灭菌质量进行监测。

第四,注射、治疗时需要铺无菌盘,抽出的药液不得超过 2h,开启的无菌溶液须在2h内使用,各种溶酶不得超过24h,并注明开启时间。 第五,需要密闭保存碘酒、酒精,每周更换2次,每周灭菌2次。无菌器械保存液每周更换1次,每周灭菌1次。必须 同时备2个消毒器械盘(待消毒、已消毒)。置于中的灭菌物品(棉球、棉签、纱布)一经打开,保存时不应超过24h。 第六,特殊区域如各科治疗室、换药室、门诊注射室、手术室、产房、新生儿室、儿科病房、婴儿室、ICIJ病房等,每日用消毒液擦拭物表与地面2次,每日空气消毒1次;重点部门每月一次物表及空气的细菌学监测,要有记录。 第七,治疗室、处置室、换药室、配餐间、病房、厕所使用的清洁工具(拖布、扫把、抹布等)标志明显,分别清洗,定 点放置,定期消毒,不得交叉使用。

第八,病床湿扫(一床一巾),床头柜湿抹(一柜一巾),使用后消毒液浸泡,脸盆痰盂(除一次性)出院后终末处理备用,住院期间每周消毒一次。 第九,普通病人出院、转院、死亡后,床单位或病房按病种进行终末消毒处理。 第十,传染病房、消毒供应室、血液透析室、治疗室、婴儿室、新生儿病房、产房,应根据消毒隔离原则及部颁标准建立相应的消毒隔离制度。 第十一,换下的脏被服放入污衣袋内,有脓血、体液的应置于防水袋内,不得在病房或走廊清点被服。 第十二,洗衣房布局符合要求,洁、污分开,各类衣物及传染性衣物应分开消毒处理后洗涤。运送车辆洁污分开,并有定期清洁消毒制度。 最后,需要严格管理一次性医疗器具,每批购置应符合卫生行政部门颁发的规定,并进行质量验收,合格后方能使用。

消毒隔离制度

消毒隔离制度 消毒隔离制度是一种重要的措施,旨在防止病原体的传播和扩散,保护人们的 健康和安全。本文将详细介绍消毒隔离制度的定义、目的、实施步骤、相关法规和标准,以及相关数据和案例。 一、定义: 消毒隔离制度是指通过对人员、物品和环境进行消毒和隔离的措施,以防止病 原体传播和感染的制度。它是一种预防性的措施,可以有效减少疾病的传播风险。 二、目的: 1. 防止病原体传播:通过消毒和隔离,可以杀灭或去除潜在的病原体,防止其 在人员、物品和环境之间传播。 2. 保护人们的健康:消毒隔离制度可以减少疾病的传播,降低人们感染疾病的 风险,保护人们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3. 维护社会稳定:通过建立健全的消毒隔离制度,可以提高社会的抵抗能力, 减少疫情对社会经济的影响,维护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三、实施步骤: 1. 制定消毒隔离计划:根据疾病的传播途径和特点,制定相应的消毒隔离计划,包括人员、物品和环境的消毒和隔离措施。 2. 建立消毒隔离设施:根据计划,建立相应的消毒隔离设施,包括消毒室、隔 离病房、隔离区域等,确保其符合相关的卫生和安全标准。 3. 实施消毒措施:对人员、物品和环境进行消毒,包括手部消毒、物品消毒、 空气消毒等,确保病原体被有效杀灭或去除。

4. 实施隔离措施:对疑似或确诊感染者进行隔离,确保其与他人保持一定的距离,避免病原体的传播和扩散。 5. 监测和评估:定期监测和评估消毒隔离制度的实施效果,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确保制度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 四、相关法规和标准: 1. 《传染病防治法》:该法规规定了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措施,包括消毒隔离制度的实施要求和责任分工。 2. 国家标准《医疗机构感染控制规范》:该标准规定了医疗机构感染控制的要求,包括消毒隔离制度的建立和实施。 3. 《食品安全法》:该法规规定了食品生产、销售和服务环节的卫生要求,包括食品接触物品的消毒和隔离措施。 五、相关数据和案例: 1. 某医院消毒隔离制度的实施效果:该医院在实施严格的消毒隔离制度后,感染率下降了30%,病人满意度提高了20%。 2. 某食品加工企业消毒隔离制度的实施效果:该企业在实施全面的消毒隔离制度后,产品质量合格率提高了15%,客户投诉率下降了50%。 3. 某学校消毒隔离制度的实施效果:该学校在实施严格的消毒隔离制度后,学生的健康状况明显改善,疾病发生率下降了40%。 综上所述,消毒隔离制度是一种重要的措施,可以有效防止病原体的传播和感染。通过制定计划、建立设施、实施措施、监测评估等步骤,可以确保制度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相关法规和标准的遵守是保证制度实施的基础和保障。根据相关数据和案例可以看出,消毒隔离制度的实施可以显著提高疾病的控制效果和人们的生活质量。

传染病消毒隔离制度及防范措施范文(9篇)

传染病消毒隔离制度及防范措施范文 一、病区环境: 传染病区与普通病区分开,肝炎病人与感染病人分开收治。 门诊部。工作人员应有各自出入口。设专用挂号、收款、化验、____线、取药、治疗等科室。 病区。应设工作人员卫生通过间(包括更衣、淋浴)。病房要分设小病室,不同病种病人分别安排在不同隔离病室。在病室内部应按严密的隔离原则进行建筑,内设卫生间及防护门。通道走廊墙壁上设有两层传物窗,工作人员可以不进入病室而传送饮食、药品等(轻病人)。病区内需设专用消毒间。 其他。如洗衣房、消毒供应室均应有符合隔离的建筑,还应有必要的消毒设施,如污水处理站、焚烧炉等。 隔离区的划分: 门诊、病区等单位均应划分清洁区、半污染区、污染区。 清洁区。即没有与病人直接接触,未被病原微生物污染的地方,如工作人员更衣室、休息室、治疗室、库房、值班室等。 半污染区:凡有可能被病人间接轻度污染的地方,如医护办公室、走廊、化验室等。污染区:指被病人或排泄物、用物等直接污染的地方,如病室、外走廊、病人卫生间(厕所、浴室、洗脸间)地面等。 隔离设备 隔离标记(严格隔离:黄色标记图案;接触隔离:橙色标记图案;呼吸道隔离:蓝色标记图案;结核菌隔离:灰色标记图案;肠道隔离:棕色标记图案;引流物—分泌物隔离:绿色标记图案;血液—体液隔离:红色标记图案)。 隔离衣、衣架。

1设福尔马林熏箱、消毒一般用物。洗手方法、避污纸等。 感染患者的用物与传染患者用物分开,固定使用,定期消毒清洗,如治疗盘、听诊器等,病人用后的物品单独处理,在肝炎病房走廊内放一盆____%含氯消毒液泡手,每日更换一次,并挂有隔离衣,每日更换一次。 病室定时通风换气,每日进行空气消毒。治疗室每日进行空气消毒,每季空气培养一次,空气细菌总数≤500cfu/m3。 扫床应湿式操作,物品均一人一巾,一用一消毒,用后消毒备用。治疗室内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二、病员消毒隔离制度 病人住院入病区时,除带必需生活用品外,其他一律不得带入。 病人住院期间,不得互串病室,不可随意外出,病人活动最好是局限于污染区内。严格对陪伴及探视人员的管理。尽量控制不让家属陪伴及探视。特殊病情危重的患者,经医务人员允许可以陪伴,但必须遵守医院隔离规定。出院时必须经适当的卫生消毒。 三、工作人员消毒隔离制度 医务人员进入污染区、半污染区工作时,需穿工作服,隔离衣、鞋、戴帽子、口罩,接触病人前后用肥皂、流动水洗手,尤其是接触污染物品,以及更换床单,收污染被服,打扫卫生,应立即用____%过氧乙酸浸泡双手并彻底清洗。勤剪指甲。严格无菌操作。 医护人员接触不同病种病人须更换隔离衣,穿隔离衣不得进入半污染区和清洁区,操作前后一定要流水洗手。不得穿工作服进入值班室休息。 进行护理、治疗操作时做到先感染后传染。 污染的手不得触及清洁物品,如有可疑必须重新消毒方可使用。

传染病消毒隔离制度及措施

传染病消毒隔离制度及措施 一、医务人员上班时间要衣帽整齐,下班就餐,开会时应脱去工作服。 二、诊疗、换药、无菌处置工作前后均应洗手,严格执行卫生部颁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无菌操作时,要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 三、严格执行卫生部颁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医院隔离技术规范》,遵循“标准预防”和“基于疾病传播途径的预防”的原则。加强传染病患者的管理,包括隔离患者,严格执行探视制度。采取有效措施,管理感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 四、加强医务人员隔离与防护知识的培训,为其提供合适、必要的防护用品,正确掌握常见传染病的传播途径、隔离方式和防护技术,熟练掌握操作规程。临床医务人员在诊疗时应提高自我防范意识,对传染源的分泌物、呕吐物、排泄物及被其污染的物品和场所随时进行有效消毒。 五、病室内每日定时通风换气两次;每日空气消毒2次,每次1小时,并做好登记工作;每日湿式拖洗地面两次;床头桌及椅子每日湿擦,抹布要专用,一桌一巾,定期消毒;各工作区域的拖把等用具应专用,分别清洗、消毒,悬挂晾干备用。 六、传染病人在指定的范围内活动,不准互串病房和外出,应做好消毒隔离工作,出院、转院、死亡后应进行终末消毒。门诊病人应在指定地点候诊、检查和治疗,不要在门诊各处走动,以防交叉感染。 七、传染病人,按病种分区隔离,工作人员进入污染区要穿隔离衣,接触不同病种时,应更换隔离衣、洗手,离开污染区时,脱去隔离衣。

八、凡厌氧菌、绿脓杆菌、多重耐药细菌等特殊感染的病人,应严格隔离。病人用过后的器械、被服、房间都要严格消毒处理,用过的敷料装入双层黄色塑料袋中,并贴“特殊感染性废物”标识,两次封扎,装在防渗漏、耐刺透的容器内,只能装3/4满,并注明产生单位、产生日期、类别,做好交接登记工作,统一送至医疗废物暂存处。。 九、住院传染病的的病人出院、转科、科内迁床或死亡后,病人的床单元(病床、床垫、床头桌椅、床头柜等)应及时进行消毒;被服等在科室内做好隔离标识密闭送洗衣房统一清洗、消毒管理;棉被、毛毯送洗衣房统一消毒处理;重复使用痰盂、便盆等及时进行消毒处置;排泄物经消毒后方可排入下水道。

传染病消毒隔离制度及防范措施

传染病消毒隔离制度及防范措施 医院消毒隔离制度 一、医务人员工作时间应衣帽整洁。操作时必须戴工作帽和口罩,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穿工作服不得进入食堂、宿舍和医院外环境。 二、正确使用消毒剂、消毒器械、卫生用品和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 用后应当及时进行无害化处理。 三、进入人体组织或无菌器官的医疗用品必须达到灭菌。凡接触皮肤、粘膜的器械和用品必须达到消毒。 四、抽出的药液放置不得超过 2 小时,开启的静脉输用的无菌溶液须在 2 小时内使用,各种溶媒不得超过 24 小时,并注明开启时间。原则是现配现用,特殊情况,按使用说明执行。 五、碘酒、酒精应密闭保存,容器每周灭菌 2 次。无菌器械保存液及容器每周 更换 2 次。置于容器中的灭菌物品一经打开,保存时间不超过24 小时。 六、特殊区域:如各科治疗室、换药室、废物处置间、医疗废物暂存间、门诊注 射室、产房、人流室等,每日消毒液擦拭物表与地面 2 次,每日空气消毒 1-2 次。 七、重点部门医务人员手、物体表面、空气、消毒剂、消毒用品每季度一次生物监测,有 记录。 八、使用的清洁工具(拖布、扫把、抹布等)标识明显,分别清洗,定点放置,定期消毒,不得交叉使用。 九、病床湿式清扫,每天一次,一床一套(巾),保持病床干净整洁;床头柜湿抹(一柜 一巾),使用后浸泡消毒。病人出院、转院、转科、死亡后应对病人的床单位进行终末消毒。 十、不明原因传染病、朊毒体、气性坏疽等特殊病原体感染的衣被及特殊传染性衣物均应与其他衣物分开,单独用双层口袋密封,且注明疾病名称,运到指定地点放置并与洗涤公司交接清楚。不得在病房或走廊清点被服,换下的带有脓血、体液的被服、床单放入污物袋中,标识清楚,运到指定地点放置。 十一、化验报告单实行远端打印方式或消毒后定点放置。

传染病房消毒隔离制度

传染病房消毒隔离制度 引言概述: 传染病房消毒隔离制度是指为了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传播,医疗机构建立的一套严格的消毒和隔离措施。这一制度的实施可以有效地保护医护人员和患者的生命安全,防止传染病的扩散。本文将从五个方面详细阐述传染病房消毒隔离制度的内容。 一、传染病房消毒措施 1.1 定期消毒:传染病房应定期进行彻底的消毒,以确保环境的清洁和无菌。消毒液的选择应根据不同传染病的特点进行,如使用含氯消毒剂对手术器械、床铺等进行消毒。 1.2 区域划分:传染病房应根据不同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和严重程度,划分为不同的区域,如隔离区、观察区和普通区。不同区域的消毒措施和隔离要求也有所不同。 1.3 空气消毒:传染病房应配备空气消毒设备,如紫外线灯、空气净化器等,以消除空气中的病原体,减少传染风险。 二、传染病房隔离措施 2.1 人员隔离:传染病房应设立专门的入口和出口,严格控制人员进出。医护人员需要接受专门的培训,掌握正确的穿脱隔离衣和使用个人防护装备的方法。 2.2 患者隔离:不同传染病的患者应分别隔离,避免交叉感染。隔离措施包括单间隔离、负压隔离和密切监测等,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和传播途径来确定合适的隔离方式。

2.3 物品隔离:传染病房应设立专门的物品存放区,将被感染的物品单独存放,并采取适当的消毒措施。医护人员需要严格遵守物品的隔离和消毒要求,避免交叉感染。 三、医护人员个人防护 3.1 隔离衣穿脱:医护人员在进入传染病房之前,应正确穿戴隔离衣,并在离 开传染病房时正确脱下,避免污染其他区域。 3.2 使用口罩和手套:医护人员在与患者接触时应佩戴合适的口罩和手套,以 防止病原体通过呼吸道或接触传播。 3.3 手卫生:医护人员应经常进行手卫生,包括正确洗手和使用洗手液或消毒剂。手卫生是预防交叉感染的重要措施之一。 四、传染病房管理措施 4.1 人员培训:医疗机构应定期组织传染病防控培训,提高医护人员的防护意 识和操作技能。培训内容包括传染病的识别、消毒和隔离措施等。 4.2 监测和报告:医疗机构应建立传染病监测和报告制度,及时掌握传染病的 发生情况,并向相关部门报告。这有助于及时采取措施控制传染病的传播。 4.3 废物处理:传染病房产生的废物应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分类和处理,确保废 物不会对环境和人员造成污染。 五、传染病房消毒隔离制度的重要性 5.1 预防传染病的扩散:传染病房消毒隔离制度的实施可以有效地防止传染病 在医疗机构内的扩散,保护医护人员和患者的生命安全。 5.2 保护公共卫生安全:传染病房消毒隔离制度的严格执行可以减少传染病对 社会的影响,维护公共卫生安全。

传染病防控消毒隔离制度(6篇)

传染病防控消毒隔离制度 一、医院工作人员要着装整齐,不得穿工作服进入食堂、图书馆、会议室、宿舍等。接触传染病病人要带口罩。 二、空气消毒。治疗室每日空气消毒一次,特殊情况随时消毒。 三、各种表面消毒: 1、地面和墙面。无明显地面用自来水湿式拖____次/日,被病菌污染的地面和墙面用浓度为500mg/l的含氯消毒剂喷洒表面便函充分作用于约____分钟后清理干净。被肝炎病毒污染的地面和墙面用浓度为1000mg/l的含氯消毒剂喷漆表面便函充分作用于约____分钟后清理干净。被结核病人污染的地面和墙面用浓度为____%过氧乙酸喷洒表面便函充分作用于约____分钟后清理干净。被烈性传染病病原污染后用1000-2000mg/l的含氯消毒液作用于____分钟后清理干净。 2、桌子、椅子、凳子、床头柜。无污染时以清洁湿抹布抹洗,____次/日。被病原菌、肝炎病毒、结核杆菌污染时按污染地面消毒方法处理。 3、病历夹、门把手、水龙头、门窗、洗手池、卫生间、便池:每天用清洁水擦抹刷洗处理,保持清洁。 4、病人衣服、床单、被套、枕套每周更换一次,被污染时立即更换。床垫、枕心、毛毯、棉袄在病人出院、转院、死亡后用照射强度不低于70um/cm2的紫外线灯照射至少____分钟。照射 时用屏风隔离以免伤害同室病人;也可用床单臭氧消毒器消毒。 四、为特殊传染病人检查、治疗、护理前,要带手套,每接触一个病人要更换一付手套。操作结束后按规定程序脱下手套,流水洗手。

五、经血传播病原体污染器具的消毒灭菌。先以用1000-2000mg/l的含氯消毒剂浸泡____分钟,清洗凉干。耐高温进行高压灭菌,不耐高温的再次浸泡在1000-2000mg/l的消毒剂中____分钟,清洗干燥密闭保存备用。 六、消毒用碘酊、碘伏及酒精注明浓度,酒精每天更换,碘伏碘酒使用时间不超过____天。瓶子加盖,并每周灭菌二次。 七、严格按照《传染病防治法》的要求,发现霍乱等甲、乙类传染病及时网络报告,并转传染病房隔离治疗。 八、患者经治疗症状消失后,大便培养连续二次阴性,方可出院,如无大便培养条件,自发病之日起,住院隔离治疗不得少于七天。带病菌按病人隔离治疗五天后,大便培养连续二次阴性方可解除隔离。 九、对密切接触者医学观察五天,医学观察期间进行粪检,每日一次,连续阴性后,可解除医学观察。 传染病防控消毒隔离制度(二) 一、学校成立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小组,贯彻落实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卫生行政部门等有关部门关于传染病预防控制的各项工作要求。并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和各季节传染病流行特点制定和实施工作计划。 二、学校要加强卫生防病、健康教育工作,指导并检查工作落实情况。 三、学校全体师生有参与和配合执行各项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制度的责任和义务。年级(部)配备____名以上专(兼)职传染病防控工作人员。 四、学校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制度包括晨检制度、疫情报告制度、预防接种制度、消毒隔离工作制度等。 五、学校实行晨检制度。主要对来校师生、其他人员通过询问或必要的体温检测进行身体健康状况巡查;对每天因病缺勤者、出勤但有身体不适者及其诊治

(完整版)学校传染病消毒隔离措施

(完整版)学校传染病消毒隔离措施学校传染病消毒隔离措施 (完整版) 1. 前言 本文档旨在制定学校传染病消毒隔离措施,以确保学生和教职员工的健康与安全。在制定该计划时,应遵循卫生部门和相关法律法规的指导方针。 2. 目标 本计划的目标是预防和控制学校内传染病的传播,同时最大限度地减少感染风险,并保护学生和教职员工的身体健康。 3. 重点措施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在学校内采取以下重点措施: 3.1 清洁与消毒 - 每天对学校内的公共区域(如教室、图书馆、食堂等)进行定期清洁和消毒,特别是经常接触的表面。

- 增加洗手液和洗手间的数量,以方便学生和教职员工经常洗手。 - 提供消毒湿巾、消毒喷雾剂等消毒用品,使学生和教职员工 能够清洁和消毒自己的个人物品。 3.2 隔离与检测 - 对于出现传染病症状的学生和教职员工,应立即隔离并及时 向医疗机构报告。 - 配合卫生部门的要求,进行及时的传染病检测和筛查,以确 保及早发现和隔离感染者。 3.3 健康宣教 - 加强学生和教职员工的健康宣教,提高他们对传染病防控的 认识和意识。 - 提供健康教育培训,教授正确的洗手和咳嗽礼仪等防控措施。 - 定期发布健康提示和预防措施,以加强个体和集体的预防意识。 4. 责任分工 为了有效执行该计划,学校将明确以下责任和分工:

- 校领导将负责计划的制定和实施,并确保资源的充分调配。 - 教职员工应负责指导学生正确使用消毒用品、注意个人卫生,并配合检测和隔离措施。 - 学生应积极配合学校的传染病防控要求,保持良好的个人卫 生惯。 5. 应急预案 学校将制定应急预案,以应对可能的传染病暴发和突发情况。 该预案将包括隔离措施、紧急医疗支援、信息发布和沟通措施等。 6. 合规和持续改进 学校将定期评估和审查该计划的执行情况,并根据需要进行修 订和改进。同时,学校将确保该计划符合当地卫生部门和相关法规 的要求。 7. 总结 学校传染病消毒隔离措施的制定旨在保护学生和教职员工的健康,预防传染病的传播。该计划将依据卫生部门和相关法律法规的 指导方针,采取清洁与消毒、隔离与检测和健康宣教等重点措施,

(完整版)传染病消毒隔离制度

传染病消毒隔离制度 一、医务人员上班时间要衣帽整齐,下班就餐,开会时应脱去工作服。 二、诊疗换药处置工作后均应洗手,必要时用消毒液泡洗.无菌操作时,要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 三、无菌器械容器、器械敷料缸、持物钳等,要定期消毒、灭菌,消毒液定期更换,体温计用后要用消毒液浸泡。 四、病房应定时通风换气,每日空气消毒,拖洗地面,床头桌及椅子每日湿擦,抹布要专用,定期消毒。 五、换下污衣被服,放于指定处,不随地乱丢,不在病房清点,便器每次用后清洗消毒。 六、各种医疗用具,使用后均须消毒备用,药杯、餐具必须消毒后再用,病人被褥要定期更换消毒。 七、有严重感染手术病人,放单独病房,病室在事先进行消毒。 八、出院病人的单元,必须做好终末处理,床、椅、及墙壁,应用消毒液擦洗,床垫被褥洗晒消毒,死亡病人的被褥应更换.用具应消毒. 九、传染病人按常规隔离,儿科门诊应设预检,疑似传染病,应在观察室隔离,病人的排泄物和用过的物品,要进行消毒处理。未经消毒的物品,不得带出病房,也不得给他人使用,病人用过的被服应消毒后再交洗衣房清洗。 十、传染病人在指定的范围内活动,不准互串病房和外出,应做好消毒隔离工作,出院、转院、死亡后应进行终末消毒。门诊病人应在指定地点候诊、检查和治疗,不要在门诊各处走动,以防交叉感染. 十一、传染病人,按病种分区隔离,工作人员进入污染区要穿隔离衣,接触不同病种时,应更换隔离衣、洗手,离开污染区时,脱去隔离衣。 十二、凡厌氧菌、绿脓杆菌等特殊感染的病人,应严格隔离。 十三、进入治疗室、换药室应衣帽整洁、戴口罩、私人物品不准带入室内,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隔离伤口用物立即消毒处理。 十四、治疗换药室,每天通风换气,清洁、用消毒液拖地,紫外线照射,或用消毒液喷雾消毒.每周彻底大扫除一次,每月做细菌培养一次. 十五、每天检查无菌物品是否过期,注射器盒及盐水棉球和纱布缸每天更换.用过的物品与未用过的物品严格分开,并有明显标志。

传染病消毒隔离制度及防范措施

传染病消毒隔离制度及防范措施 一、病区环境 传染病区与普通病区分开,肝炎病人与感染病人分开收治。 门诊部:工作人员应有各自出入口。设专用挂号、收款、化验、X线、取药、治疗等科室。 病区:应设工作人员卫生通过间(包括更衣、淋浴)。病房要分设小病室,不同病种病人分别安排在不同隔离病室。在病室内部应按严密的隔离原则进行建筑,内设卫生间及防护门。通道走廊墙壁上设有两层传物窗,工作人员可以不进入病室而传送饮食、药品等(轻病人)。病区内需设专用消毒间。 其他:如洗衣房、消毒供应室均应有符合隔离的建筑,还应有必要的消毒设施,如污水处理站、焚烧炉等。 隔离区的划分: 门诊、病区等单位均应划分清洁区、半污染区、污染区。 清洁区:即没有与病人直接接触,未被病原微生物污染的地方,如工作人员更衣室、休息室、治疗室、库房、值班室等。 半污染区:凡有可能被病人间接轻度污染的地方,如医护办公室、走廊、化验室等。 污染区:指被病人或排泄物、用物等直接污染的地方,如病室、外走廊、病人卫生间(厕所、浴室、洗脸间)地面等。 隔离设备 隔离标记(严格隔离:黄色标记图案;接触隔离:橙色标记图案;呼吸道隔离:蓝色标记图案;结核菌隔离:灰色标记图案;肠道隔离:棕色标记图案;引流物一分泌物隔离:绿色标记图案;血液一体液隔离:红色标

记图案)。 隔离衣、衣架。 设福尔马林熏箱、消毒一般用物。 洗手方法、避污纸等。 感染患者的用物与传染患者用物分开,固定使用,定期消毒清洗,如治疗盘、听诊器等,病人用后的物品单独处理,在肝炎病房走廊内放一盆0.05%含氯消毒液泡手,每日更换一次,并挂有隔离衣,每日更换一次。 病室定时通风换气,每日进行空气消毒。治疗室每日进行空气消毒,每季空气培养一次,空气细菌总数≤500cfu∕m30 扫床应湿式操作,物品均一人一巾,一用一消毒,用后消毒备用。治疗室内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二、病员消毒隔离制度 病人住院入病区时,除带必需生活用品外,其他一律不得带入。 病人住院期间,不得互串病室,不可随意外出,病人活动最好是局限于污染区内。 严格对陪伴及探视人员的管理。尽量控制不让家属陪伴及探视。特殊病情危重的患者,经医务人员允许可以陪伴,但必须遵守医院隔离规定。出院时必须经适当的卫生消毒。 三、工作人员消毒隔离制度 医务人员进入污染区、半污染区工作时,需穿工作服,隔离衣、鞋、戴帽子、口罩,接触病人前后用肥皂、流动水洗手,尤其是接触污染物品,以及更换床单,收污染被服,打扫卫生,应立即用0.2%过氧乙酸浸泡双手并彻底清洗。勤剪指甲。严格无菌操作。 医护人员接触不同病种病人须更换隔离衣,穿隔离衣不得进入半污染

传染病消毒隔离措施

传染病消毒隔离措施 染 传染病消毒隔离措施 一、传染病病室消毒隔离要求 1(传染病人应按不同病种分室收治,病室门口挂隔离标志,设专用隔离衣、体温计、听诊器、抹布等。 2(传染病区内有清洁区、半污染区和污染区的划分。 3(传染病区使用的票证、检查单、病人用物及其它用物均要消毒后才能送出病区。 4(使用后的一次性塑料空针、输液器等应集中送焚烧处理。 5(注射、输血、输液器具使用后,要先浸泡消毒,再送供应室处理。 6(各类病人在各自指定的范围内活动,严格探视和陪伴制度。 二、各种污染对象的常规消毒方法 1(地面、墙壁、门窗: 对有细菌繁殖体和病毒污染,用0.2-0.5%过氧乙酸溶液,1000-2000mg/L有效氯消毒剂溶液喷雾。泥土墙吸液量为150-300ml/㎡,水泥墙、石灰墙、木板墙为100ml/㎡,对上述各种墙壁喷洒的消毒剂溶液不宜超过其吸液量。地面消毒先由外向内喷雾一次,喷药量为50-300 ml/㎡,待室内消毒完毕后,再由内向外重复喷雾一次。对上述各种方式的消毒处理,作用时间应不少于3 0分钟。 2.空气: 房屋经密闭后,对细菌繁殖体的污染,每立方米用15%过氧乙酸 33溶液7ml (lg/ m3),对细菌芽脆的污染每立方米用20ml (3g/m3),放置

陶瓷或玻璃器皿中加热蒸发,熏蒸2小时,即可开门窗通风。或以32%过氧乙酸溶液(8g/m3)气溶胶喷雾消毒,作用30-60分钟。 3.衣服、被褥: 被细菌繁殖体和病毒污染时,耐热、耐湿的纺织品可煮沸消毒30分钟,或用流通蒸汽消毒30分钟,或用250-500mg/L有效氯消毒剂溶液浸泡30分钟;不耐热的毛巾、毛毯、被子、化纤尼龙制品等,可采取过氧乙酸熏蒸消毒。消毒时,将要消毒衣物悬挂室内,密闭门窗,糊好缝隙,每立方米用15%过氧乙酸7 ml(lg/m):对细菌芽胞的污染也可采用过氧乙酸熏蒸消毒。 4.病人排泄物、呕吐物和分泌物: 对稀薄的排泄物,每1000mg/L可加漂白粉50g或20000mg/L有效氯消毒剂溶液,搅匀放置2小时;对无粪的尿液,每1000 ml加入漂白粉5g或次氯酸钙 1.5g或10000mg/L有效氯消毒剂溶液100ml混匀,放置2小时。对成形粪便不宜直接使用含氯消毒干粉消毒。可用20%漂白粉乳液(含有效氯5%)或50000mg/L 有效氯消毒剂溶液2份加于1份粪便中混匀后,作用2小时。 5.餐具: 首选煮沸消毒15-30分钟,或流通蒸汽消毒3 0分钟。也可用0.5%过氧乙酸溶液浸泡30分钟后,再用清水洗净。 6.食物 瓜果、蔬菜类可用0. 2-0. 5%过氧乙酸消毒溶液浸泡10分钟,病人的剩余饭菜再食用,要煮沸30分钟,或用20%漂白粉乳剂,或5000 mg/L有效氯消毒剂溶液浸泡消毒2小时后处理。 7.盛排泄物或呕吐物的容器 可用2%漂白粉澄清液或0.5%过氧乙酸溶液浸泡30分钟。浸泡时消毒液要漫过容器,以使内外都达到消毒目的。

传染科消毒隔离制度

传染科消毒隔离制度 第一篇:传染科消毒隔离制度 传染科消毒隔离制度 一、工作人员衣帽整齐,进入传染科时必须穿隔离衣、帽、鞋、口罩,每周更换一次,如有严重污染应随时更换。 二、传染科门诊划分为清洁区、半传染区、传染区,门口必须设置浸有消毒液的擦脚垫,并保持消毒液的浸润。每日冲洗或更换一次。 三、备消毒洗手盆,每日更换两次,医务人员诊查不同种病人应严格洗手与手消毒,离开门诊时,必须消毒、清洗双手。 四、一般诊疗用品使用后,不耐高温的用含氯消毒剂1000mg/L 或2000mg/L浸泡30-45min后清洗冲净、擦干、清洁、干燥保存备用,耐高温的消毒后做标记,送灭菌。 五、每日对桌椅、诊察床、门把手、地面等用消毒剂擦拭,每日用紫外线消毒1-2次,时间不少于30min,有严重污染时随时消毒。工作结束后,严格终末消毒,每周大扫除一次。 六、各种消毒剂,配置浓度准确,标明消毒剂名称、浓度,保持有效浓度,定期更换。 七、病人的呕吐物、排泄物必须无害化消毒,处理后方可倾倒。 八、一次性医疗物品使用消毒后,统一处理。 第二篇:传染科消毒隔离制度 传染科消毒隔离制度 1、传染科应设二至三个出人口,做到工作人员与病人进出分开;病人出院与人院分开;工作人员进出口处应设更衣室。 2、工作人员进入病房,必须穿戴隔离衣、鞋、帽、口罩,完毕须先消毒双手,脱去隔离衣后再消毒双手,接触不同病种要隔离衣,离开隔离病房时应脱去隔离衣、口罩、鞋、帽。隔离衣更换消毒二次,有严重污染时必须随时更换消毒。 3、非传染病区工作人员因工作需要进入传染病区时,应经传染病区医务人员许可,并接受消毒隔离要求的指导。进入传染病区的化验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