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语文学科德育渗透课题中期报告

语文学科德育渗透课题中期报告

语文学科德育渗透课题中期报告
语文学科德育渗透课题中期报告

小学校园文化特色创建及实践研究》课题中期研究报告

《小学校园文化特色创建及实践研究》 课题中期研究报告 张家口市张北县师范路小学课题组 2012年7月 2011年6月,我校确立的研究课题《小学校园文化特色创建及实践研究》被省教师教育学会批准立项为“十二五”教育科研一般课题,2011年11月举行了开题仪式,开始投入研究。 从开始课题研究以来,学校领导一直高度重视,为使课题研究取得实效,学校制定了一系列规章制度,大力投入,鼓励全体教师参与共建,各位参与课题研究的教师积热情高涨,都较好地完成了课题组的相关任务。阶段性目标初步得到了具体落实。为了加强课题的过程管理,提高课题组研究的水平和效益,增强课题研究的实效性,使课题组研究步入更科学、规范、高效的轨道,以便为课题的总结评估做准备。使各项研究工作得以顺利进行, 一、前期工作进展情况 (一)明确分工。成立了以副校长(课题主持人)为组长,教导主任为副组长的校园文化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由德育主任兼任,成员为全体学校中层领导,德育处重点负责抓校园静态环境、活动文化、家长学校建立,少先队负责抓第二课堂、特色节日文化建立等,教导处负责教学文化,办公室负责制度文化,同时课题组成员明确分工: 1、环境文化建设专题组: 组长:胡天军,本科学历,小学高级教师,张北县师范路小学后勤主任。 成员:张明 主要工作:主要包括如何挖掘校园建筑中体现的人文教育因素、如何提高学校园林化建设的水平、如何在教室和走廊布置方面体现文化育人的理念等等。包括校园环境的绿化美化、道路景观建筑物的命名、校徽校旗的设计、校歌的制定、学校网站的建设与管理等。

2、制度文化建设专题组: 组长:孙素琴,本科学历,小学高级教师,师范路小学办公室主任 成员:许彩艳 主要工作:包括日常规范、奖惩条例、教育科研、教师培训、学生活动、饮食卫生等等。研究如何使学校管理制度符合党和国家的法律法规,如何体现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如何最大限度地调动广大教职员工的积极性,各种制度之间的相互协调以及如何保证行之有效的制度的贯彻落实,真正做到制度管人、制度育人。 3、班级文化建设专题组: 组长:李潇锦,本科学历,小学一级教师,师范路小学德育副主任。 成员:王利琴各班班主任 主要工作:主要包括研究如何加强班级管理促进班风建设、如何开展富有教育意义的生动活泼的主题班会、如何充分发挥社会实践在育人方面的作用、如何增强班主任老师培训和工作的科学性,如何在每个班级中体现不同的风格和特点,尊重学生个性差异和发展特点,形成良好的班风、学风等等。 4、舆论文化(心理文化、人际文化)建设专题组: 组长:李小艳,本科学历,小学高级,师范路小学少先队辅导员。 成员:王建梅 主要工作:主要包括研究和谐人际关系的构建、学校精神的打造、师生心灵的呵护、团队价值观的形成;如何在学校大型活动的组织和实施中体现文化育人的理念、如何在教工活动中提高教工的凝聚力、如何在学生社团活动贯穿思想教育的因素等等。 5、学术文化建设专题组: 组长:霍彪,本科学历,小学高级教师,师范路小学科研主任。

课题中期报告专家评议要点名师优质资料

[标签:标题] 篇一:开题报告专家评议要点 开题报告专家评议要点 专家组听取了课题研究开题报告,审阅了课题研究的有关前期准备材料,经过认真评议,形成如下论证意见: 1. 课题选题具有研究价值。课题立足于学校实际,在推行新课改的前提下开展“三案六步”的教学实践活动,提升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度,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推进“高效课堂”的有效实施,促进学生学习方式和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课题符合国家新课程改革所提倡的“以学生为课堂主体,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总要求,对推动学校新课程改革的发展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课题的主导思想及其研究内容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及推广意义。 2. 课题研究目标明确. 旨在通过对本课题的研究,来探究“三案六步”教学法对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作用。通过改变传统教学模式,来打造“高效课堂”。课题贴近学生,参与到学生平时学习生活中,有较强的可行性。课题定位了理论目标和实践目标,既兼顾了学术价值又突出了实践意义。 3. 课题研究内容具体。课题明确了以“三案六步”教学法为依托、改变学生学习方式及教师教学方式为核心的研究内容,较为准确地把握了课题研究的方向,面向实际,有较强的实用性。建议对研究范围、研究对象做更清晰的界定,加强研究内容和研究目标的关联度,并适当细化和具体化。 4. 课题研究方法得当。如课题中的行动研究法,能保证课题研 究真正服务于教学改革。建议由于在实际研究过程中可能涉及到其他的研究方法,请酌情补充并注意研究方法实施时的科学性、规范性。 5. 课题研究计划全面。首先,课题组成员结构合理,研究任务的分工较明确。其次,在研究计划中,按时间序列、班级序列进行了详细的过程设计,并对实施阶段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划分。建议为保证课题研究的实施,课题组应加强“课题研究、反馈总结”的保障条件,可定期召开课题研讨会,并把课题研究和学校教研工作结合起来,列入学校的工作计划中。 6. 课题研究预期成果多样化。根据研究目标,建议教师多渠道收集新课程改革“三案六步”教学法的教学信息资源,对实施计划不断完善与总结,形成预期成果。成果形式不局限在教研论文、研究报告、教学案例及教学反思上,可酌情增加值得推广的模式、评价标准等,并注意成果的学术性、理论水平和实践水平。 专家组最后建议,课题组应进一步修改并完善开题报告,定期组织开展研讨会,合理分工,展开课题研究并定期交流研究心得与成果,还要根据时间顺序分阶段对研究过程性材料及佐证材料进行归档与整理。 专家组一致同意本课题按开题报告进行研究。 篇二:课题中期报告表 晋中市教育局教学研究室课题 中期报告 课题批准号 课题名称基于新课标、教材的核心概念、思想方 法、结构体系及教学设计的研究与实践——《圆》课题负责人闫建梅 所在单位太谷县明星镇中学校

课题设计研究中期报告

黔江区教育科研规划重点课题 《学校、社区、家庭有机结合增强教育合力研究》 中期报告 (2009年1月---2010年12月) 黔江区濯水镇蒲花小学课题组 2008年5月,我校确立的研究课题《学校、社区、家庭有机结合,增强教育合力研究》获得立项审批,并被黔江区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确定为“黔江区区级重点课题”,2008年12月举行了开题论证仪式。 在开题论证仪式上,与会专家一致认为,市场经济时代变化万千,学校的德育工作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挑战,本课题的选题针对性强,无论从大环境的复杂性,还是当前德育教育的困难性,都证明了该课题的研究具有理论指导意义和明显的现实意义;课题方案的设计具体细致,价值性强,有独到的创新之处;方案对核心概念的界定较为准确;课题研究的目标与设计科学合理;研究中重点探索的几个问题既具有前瞻性,又符合学校德育工作的实际。 从开始课题研究以来,区教科所以及学校领导一直高度重视,白校长曾多次亲临第一线,认真指导工作,使各项研究工作得以顺利进行,各位参与课题研究的教师积极性也很高,课题组活动时,能按较好地完成课题组的相关任务。第一、二阶段的目标初步得到了现实性的落实。为了加强课题的过程管理,提高课题组研究的水平和效益,增强课题研究的实效性,使课题组研究步入更科学、规范、高效的轨道,进一步落实课题研究,以便为课题的总结评估做准备,现将我们在前期研究过程中的一些做法与完成的工作汇报如下。 一、前期工作进展情况 (一)提出人员变更申请,成立中心课题组,调整研究目标,确定研究策略。 本课题初期由我校小学高级教师费春华负责,李祖锦、刘永素、张兴琼、李光禄、李达明、汪平安、李成科等参研。2010年课题负责人费春华由于工作需要调至黔江区水市小学后,他随即向上级主管部门提出了课题人员变更的申请并获得批准。我校于2010年9月6日召开课题小组成员会,对课题组成员进行了

德育中期报告

**市教育科学研究课题 中期报告课题批准号160197 课题名称关于校本德育资源开发和利用的研究课题负责人*** 所在单位 **市**区***中心学校 填表日期 **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制

一、中期检查活动简况:检查时间、地点、评议专家(课题组外专家,专家应不少于2人)、参与人员等。 根据课题研究计划,2016年9月24日,课题负责人组织课题组全体成员在***中心学校会议室召开了课题中期报告会,并邀请了课题外专家***老师和***老师光临指导。在会上,课题组成员详细汇报了本课题开展研究以来所取得的成果、遇到的困难和存在的问题,并商讨、拟定下一步研究方案、改进措施等。本次会议的召开,进一步为课题研究指明了方向,为后期研究提供了有力的精神保障。

二、中期报告要点:研究工作主要进展、阶段性成果、主要创新点、存在问题、重要变更、下一步计划、可预期成果等,限5000字左右,(可加页)。 (一)研究工作主要进展 1、认真学习、熟悉研究过程。 组织课题组成员认真学习《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教育部关于整体规划大中小学德育体系的意见》等德育文件,学习《整体构建德育引论》、《整体构建德育体系总论》、《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导论》、各学段《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导引》,认真回顾总结几年来学校德育工作的经验和教训,明确了此项实验和目的、意义及主要内容,统一了思想,树立了信心,使课题组全体成员积极投入到课题研究中来。 2、重视实践、开展研究。 课题组全体成员抓好实验班工作,抽取五年级(1)(2)班和四年级(1)(2)班作为本次研究实验班级,并进行记录、评定、考核。进行《德育》读本和《成长册》的实验。在研究中,注重发挥其评价、激励作用,在指导学生填写的同时,还制定了《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手册》,并对学生评价一次。我们要求实验班以读本为活动教材,组织开展班队活动,在活动中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我们还注意观察实验班学生在道德行为习惯及其它各方面素质的变化,有计划、有针对性地采取一些方法,对学生施以积极影响。 3、开辟家校沟通渠道。 首先,我们认真办好每一期家长学校,定期集中授课,系统讲授青少年的生理、心理特点,独生子女的教育,家庭教育原理等课程,对家长进行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现代家教知识培训。我们设立了固定的“对外开放日”,以班级为单位,通过评教评学、请家长进课堂听课、学校主题教育活动汇报及获奖作品汇报表演等多种形式,让家长感受学校的运作,用学校的诚心和实效换得学生家长的认同和信任。 4、开辟第二课堂,满足学生个性成长需要。 我们结合《德育》读本,开展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论辩活动、宣传活动、科技活动等。通过这些活动融合德育,不但培养了学生的求知欲,激发了认识兴趣,而且发展了各种特殊的认知能力,发挥学生的特长,让学生在更广阔的领域中去接受德育的熏陶。第二课堂的开辟,就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才华施展提供了一个大舞台。 (二)阶段性成果 1、撰写出一些校本德育科研论文,有些年级举行科研为主题的知识竞赛。 2、整理、编着德育课堂整合的校本课程教材、教案、课例文集。 (三)主要创新点 在课题研究中,我们研究学生的思想道德发展现状、规律以及因社会、学校及家庭等复杂元素具有动态变化和可塑性特征,探讨在各科教学中采取多种方法进行德育渗透的策略、模式。 课题负责人签名 年月日

4、德育中期报告

**市教育科学研究课题 中期报告 课题批准号160197 课题名称关于校本德育资源开发和利用的研究课题负责人*** 所在单位 **市**区***中心学校 填表日期2016.9.29 **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制

一、中期检查活动简况:检查时间、地点、评议专家(课题组外专家,专家应不少于2人)、参与人员等。 根据课题研究计划,2016年9月24日,课题负责人组织课题组全体成员在***中心学校会议室召开了课题中期报告会,并邀请了课题外专家***老师和***老师光临指导。在会上,课题组成员详细汇报了本课题开展研究以来所取得的成果、遇到的困难和存在的问题,并商讨、拟定下一步研究方案、改进措施等。本次会议的召开,进一步为课题研究指明了方向,为后期研究提供了有力的精神保障。

二、中期报告要点:研究工作主要进展、阶段性成果、主要创新点、存在问题、重要变更、下一步计划、可预期成果等,限5000字左右,(可加页)。 (一)研究工作主要进展 1、认真学习、熟悉研究过程。 组织课题组成员认真学习《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教育部关于整体规划大中小学德育体系的意见》等德育文件,学习《整体构建德育引论》、《整体构建德育体系总论》、《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导论》、各学段《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导引》,认真回顾总结几年来学校德育工作的经验和教训,明确了此项实验和目的、意义及主要内容,统一了思想,树立了信心,使课题组全体成员积极投入到课题研究中来。 2、重视实践、开展研究。 课题组全体成员抓好实验班工作,抽取五年级(1)(2)班和四年级(1)(2)班作为本次研究实验班级,并进行记录、评定、考核。进行《德育》读本和《成长册》的实验。在研究中,注重发挥其评价、激励作用,在指导学生填写的同时,还制定了《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手册》,并对学生评价一次。我们要求实验班以读本为活动教材,组织开展班队活动,在活动中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我们还注意观察实验班学生在道德行为习惯及其它各方面素质的变化,有计划、有针对性地采取一些方法,对学生施以积极影响。 3、开辟家校沟通渠道。 首先,我们认真办好每一期家长学校,定期集中授课,系统讲授青少年的生理、心理特点,独生子女的教育,家庭教育原理等课程,对家长进行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现代家教知识培训。我们设立了固定的“对外开放日”,以班级为单位,通过评教评学、请家长进课堂听课、学校主题教育活动汇报及获奖作品汇报表演等多种形式,让家长感受学校的运作,用学校的诚心和实效换得学生家长的认同和信任。 4、开辟第二课堂,满足学生个性成长需要。 我们结合《德育》读本,开展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论辩活动、宣传活动、科技活动等。通过这些活动融合德育,不但培养了学生的求知欲,激发了认识兴趣,而且发展了各种特殊的认知能力,发挥学生的特长,让学生在更广阔的领域中去接受德育的熏陶。第二课堂的开辟,就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才华施展提供了一个大舞台。 (二)阶段性成果 1、撰写出一些校本德育科研论文,有些年级举行科研为主题的知识竞赛。 2、整理、编著德育课堂整合的校本课程教材、教案、课例文集。 (三)主要创新点 在课题研究中,我们研究学生的思想道德发展现状、规律以及因社会、学校及家庭等复杂元素具有动态变化和可塑性特征,探讨在各科教学中采取多种方法进行德育渗透的策略、模式。

成长体验式教育中期总结

“成长体验式教育”德育课题中期总结 长沙县五美中学德育课题组 执笔人:毛合群 2013年9月,我校开始了长沙县课题“成长体验式教育”的实验与研究。自课题成立以来,在各级科研部门领导的悉心指导下、在学校课题领导小组以及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的课题已基本上达到了预定的目标,取得了令人可喜的成果。现将两年来的实验工作报告如下: 一、实验研究的背景 (一)理论背景 我们开展“成长体验式教育”主要基于以下几方面理论: 1、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陶行知先生指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生活教育的理论给我们深刻的启发:学校,是师生共同拥有的生活世界,在这个生活世界中,最基本的是人的生活、精神、价值和交往关系。学校教育要关注并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作为“人”的多方面需求,要使教学过程成为一种生活过程,并通过学校学习这种生活过程去影响学生的其他生活,并从中创造出他们新的生活,不断提升生活质量。 2、活动教育理论。活动教育理论认为,学生的认识和能力发展主要是在生活实践中发展起来的,儿童在自由活动的过程中,进行感知、体验、学习、提高,教育从儿童当前的实际需要出发,因此具有实效性。学生的德育过程同样需要在生活实践中内化为道德认识,并在生活实践中外化为道德行为。 3、现代德育价值观。现代德育充分关注人在生活中的境遇和感受,道德教育是为提高人的生活质量服务的,引导人去构建完美的道德生活,追求生活的完整性和人格的不断完善,实现德育目的。此课题的实验与研究正是现代德育价值观的充分体现。 4、根据当代少年儿童自身的成长规律和特点。对当代少年儿童进行道德教育,一方面要从他们日常所能接触到的家庭生活、学校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具体情景入手,才能使道德教育入脑入心;另一方面,在现实的家庭生活、学校生活和社会生活中,他们遇到各种各样有关道德的问题,甚至是有疑问、有困惑的问题,只有通过他们乐于接受,并以主人身份参与的生活实践活动,获得真是的体验,才能使做人做事的道理转化为内在的品质,把德育目标内化为基本素质。这正是此课题的实践价值所在。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背景 纵观中外教育,关于生活教育的论述与研究可谓源远流长。在西方,以法国启蒙运动思想家卢梭的自然教育和美国现代教育家杜威提出的“学校即社会”、“教育即生活”最有影响。在我国,陶行知先生将生活教育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是生活教育理论与实践的集大成者。

语文学科德育渗透课题中期报告

语文学科德育渗透课题中期报告 语文学科德育渗透课题中期报告 本课题的研究工作从课题确定、申报、制定研究计划、理论学习研究、教研探讨等方面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取得了一些成果,在研究过程中教师们有了一些心得体会,同时也遇到了不少困惑,现从以下几方面进行阶段性小结。 一、实验课题的提出 长期以来教师传统的观念,重智育轻德育,一手硬一手软的现象依然存在,教学方法和手段的负面效应和“应试”带来的对学生简单粗暴的教育方法,造成学生主体定位转轨不到位,特别是研究中学生学习心理、品德行为很少顾及,挫伤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造成自控能力差、自学能力弱,不注重创造性地探究知识,学习处于麻痹状态,缺乏兴趣,导致出现厌学情绪。常规的德育工作不适应农村城镇中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不适应社会生活的新变化,不适应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的地方较多。表现为德育途经单一,方法和手段滞后,针对性、实效性不强。通过调查分析,本地区农村经济较为发达,外来子女就读较多,造成我镇中学生在思想品德方面有不少薄弱的地方:中学生物质拥有“过剩”,精神营养“不良”,社会商品与金钱背后不良风气 * ,由此导致少年儿童思想迷茫,独生子女家庭教育中的偏向,全社会关心和支持教育的风气尚未全面形成,而各种社会不良风气对学生 * 不断增强,学校正面教育显得苍白无力。

调查发现,学生校内校外的表现差别很大,在很多方面存在着不少问题。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 * 市场经济体系的建立,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出现了许多不适应的症状。学校的德育工作遇到了许多新的情况,新的问题。在新的世纪,中学生应具有什么样的思想道德素质?学校应通过什么方法途径有效地实施思 想道德素质教育?这的确是一个事关中华前途未来的大问题。为此,我校确定了《语文学科德育渗透》的实验课题,全方位多角度地认真探讨德育途径和方法,实践求真,探索前进。 二、实验的目标和内容 “中学生德育途经的探索”实验的目标是努力协调学校和社会各界对青少年的教育,构建学校、家庭、社区相结合的德育网络,使社会各方面从不同角度都能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创造条件,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使其成为 * 现代化建设的合格人才。 基于上述实验宗旨,结合我校实际,确定实验内容是: (一)研究和探讨德育的途经:德育活动课、思想品德课、各种学科课、工作、团队工作、校园文化、社会实践等均可与德育挂钩进行研究。 (二)研究和探讨德育的方法:说理教育法、榜样示范法、趣味引导法、激励指导法等。各个年级实验班根据本班实际情况,确定实验内容,拟定实验措施,进行探索。

新德育课题中期报告

《激活学生德育潜力,促进学生智育发展》课题研究 中期报告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与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1、课题提出的背景 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化,创新教育已成为素质教育深入发展的关键和核心。对学生进行创新教育已越来越受到各级教育机构、学校和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和广泛关注。“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我们必须把增强民族创新能力提高到中华民族兴衰存亡的高度来认识”。因此,培养和造就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是当今中小学教育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在实施教育过程中,由于受应试教育的长期影响,很难摆脱传统教育的束缚,找不到学校创新教育的突破点和切入点,为素质教育的健康发展设置了一道屏障,也直接影响了学校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的迅速提升。如何从学校实际出发,找准学校创新教育的切入点,把创新教育真正落实在学校实际教育之中,使学生成为创新教育的主体,把学生培养成身心健康、人格健全、学会探究,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合格人才呢?我们认为:学校创新教育不能大而空,应细而实;应从细处着手,从问题出发,着力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探究问题的能力,以点带面,激发和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潜力。2011年,我校经过充分调查考证,确定了“激活潜力,成就自己”的办学理念,把激发学生创新潜力这一课题的研究作为创新教育研究的突破口,摆在了学校科研优先研究的重要位置,立足于研究中小学生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培养的主要途径、主要方法和措施。它的研究成功将对推动学校创新教育提供具体的实验经验和实验方法,对推进素质教育有着深远的意义和积极的作用。 2、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1)初中各阶段潜力德育的主要途径、方法和措施。 (2)潜力德育在学生良好道德素养形成过程中的作用。 (3)潜力德育教育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及解决办法。

中学生文明礼仪养成教育的研究课题中期报告

中学生文明礼仪养成教育的研究课题中期报告 一、及时成立课题组。 课题一确立,我校及时成立了课题组,由肖淑斌担任课题组组长,成员有李振宁老师组成。课题组的人员进行课题开展的认真研究和详细分工,尽量调动起各位成员的积极性,使他们主动地投入到工作中去。 二、确定课题研究的内容。 1.文明礼仪教育与学习新《规范》、《守则》有机结合,在融合中深化学生礼仪认识。要让学生具有优良的文明行为,就必须首先学习《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只有让《规范》深入人心,才可能更好地开展文明礼仪教育。学校积极进行“学规范,学做人”的宣传,营造优良气氛。有计划地进行“学习规范”专题教育活动,专设礼仪教育篇让学生学习礼仪常规和待人接物。 2.构建统统的学生文明礼仪要求,使文明礼仪教育向家庭、社会延伸。学校根据新《规范》与《守则》中对于学生礼仪教育的基本要求作为独立的内容提出来,并按“学校礼仪”、“家庭礼仪”、“社会礼仪”三个方面加于细化,逐一开展训练。 3.以“争当礼仪标兵”的活动为载体,培养学生具有优良的礼仪修养。在整个“争做礼仪标兵”活动中,“十佳礼仪标兵”的评选、“学做文明礼貌中学生”礼仪知识竞赛、制作礼仪宣传卡、自制礼仪小报、漫画等活动的开展,促使学生加强情感体验,实现知行统一,并促使学校文明礼仪基本情况的提高。 4.学习中华传统礼仪,将礼仪教育纳入到学校德育教育工作之中,实现学校德育特色化发展与德育课题研究相互促进的德育新模式。 三、积极开展实践与研究。 1.学习宣传。什么是“礼仪”?学什么样的礼仪?这两个问题是此课题实践与研究首先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我们首先组织学生学习《规范》、《守则》、“坐、立、行”正确姿势、待人接物的规范等等,然后发动学生查找中华传统礼仪知识,把历史上知礼仪,懂礼仪的名人故事收集起来,利用班会时间交流学习。通过这两个步骤活动的开展,学生对礼仪有了较全面的认识,明白了懂礼

【开题报告】中学德育课题开题报告

中学德育课题开题报告 课题名称: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研究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新课程标准指出:课程要结合自身特点渗透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世界观、人生观的教育。这就指明了德育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重要性。初中生正处在少年向青年的过渡时期,理想尚未形成,对学生进行这方面的思想教育,不仅仅是政治课和语文课上的事,数学教学中也同样不可忽视; 首先,数学是客观物质世界的数量关系及空间形式的客观规律的反映;其次,数学本身具有结论确定的特点,数学教学可以说是培养学生理性思维的教学;第三,数学教学在转播数学知识的同时,承担培养学生进取心和创新精神的责任;第四,数学课是学校教育的基础课之一,数学教育是一种文化基础教育。 因此,在数学教学中队学生进行德育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行的。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中显现的和隐性的德育素材,施德育于数学教学之中。 课题名称的界定和解读 《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研究》中“德育”,限定在: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世界观、人生观的教育,其中: 1.“.爱国主义”主要表现在:爱祖国爱科学在初中数学中体现的中国数学发展对人类的贡献,提升学生的祖国自豪感,培养他们热爱数学、爱科学的人生观; 2.“集体主义”主要表现在:从交流合作、合作探究学习中体现互帮互助,关爱他人,共同进步的集体主义精神;

3.在数学学习中学会判别人性的真、善、美,体会感性思维和理性思维有机结合。 课题研究的步骤和举措 研究的主体部分,重点回答解决: 1.初中数学教材中体现的中国数学发展对人类的贡献,提升学生的祖国自豪感,培养他们热爱数学、爱科学的人生观(以调查报告的形式体现); 2.从交流合作、合作探究数学学习中体现互帮互助,关爱他人,共同进步的集体主义精神(以教学案例的形式展示); 3.在数学学习中学会判别人性的真、善、美,体会感性思维和理性思维有机结合(以随笔或论文的形式解答)。 据此,课题研究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XX年5月--7月,研讨开题报告内容,收集研究资料做前期准备工作;(负责人召开研讨会,分配任务) 第二阶段:7月--10月31日,收集“初中数学教材中体现的中国数学发展对人类的贡献”内容,指定调查问卷及调查,教学案例的实践和评价,论文材料收集,形成“中期报告”; 第三阶段:8月1日--XX年元月底,对前期研究活动进行总结提升形成文字材料,准备结题,撰写“结题报告”。 课题成果的预期和呈现课题成果: 1.主件:

课题中期报告范文

课题中期报告范文 导读:本文是关于课题中期报告范文的文章,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篇一:课题中期报告】 我们课题组自承担“教语文”教学与“学语文”教学之比较课题研究以来,课题组人员热情饱满,态度积极,自觉加强理论学习,查阅资料,撰写论文,结合理论上实验课,阶段性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现简要汇报如下: 1、积极创造条件,进行课题申报 早在2008年5月,本课题组顾问特级教师林惠生老师在带领本课题主持陶波老师去江门参加人教版教材培训会议期间,陶波比较具体的了解了林惠生老师所主持的省级立项的教育科研课题“从教语文走向学语文”。在林惠生老师的启发和指导下,陶波老师决定开始着手“教语文与学语文两种教学思维的比较研究”。 征得林惠生老师同意后,陶波、陈振华、黄咏志、黄广萍四位高中语文教师开始协商筹划,准备将“教语文与学语文两种教学思维的比较研究”作为林惠生老师“从教语文走向学语文”这一省级科研课题的子课题,并准备将此课题作为一个单独市级教育科研课题向市教育局科研办申报。至此,“教语文与学语文两种教学思维的比较研究”课题组成立。 2008年8月,课题组在林惠生老师的指导下,为“教语文与学

文两种教学思维的比较研究”这一教学科研课题撰写了“汕尾市教育科研项目申请评审书”,正式向市教育局科研办申报,并很快有了回应,课题组就积极投入了该课题的研究。 2、确定研究计划 课题组根据课题研究的需要,确定了课题研究计划。课题的实施分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准备阶段(2008年8月——2008年9月) (1)向市教育局科研办申请课题立项 (2)准备课题研究的有关资料 (3)确定参加课题研究的有关人员 (4)制定研究实施方案,确立各项研究的主要承担人,落实各项研究的研究计划。 第二、实施阶段(2008年10月——2009年8月) (1)本课题的各项研究内容按计划开展研究。 (2)深入开展行动研究、理论研究。 (3)组织专题研讨和经验交流。 (4)2009年3月对各项研究进行中期检查,各项研究的负责人汇报研究进展情况及取得的阶段性成果。 第三、总结验收阶段(2009年10月) (1)各项研究先后各自进行总结,并将总结上报课题组。 (2)课题组进入总结阶段,并完成总结报告。 (3)申请教研室领导对课题组进行评估验收。

总课题中期报告

中期报告 《城镇化进程中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 课题中期报告 执笔人:淇滨区第一中学王江永 2012年9月,经河南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批准,我校承担了“河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2年度课题”,题目《城镇化进程中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的研究工作,目前,课题前半段工作已经完成,为总结经验,发现问题,进一步探讨和解决问题,以更好的指导下阶段课题研究工作的深入开展,我们进行了中期总结。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研究的背景:在城镇化进程中,很多农村青壮劳力走向城市,成为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当地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做出了贡献,但他们的子女却大多被留在了农村老家,跟爷爷奶奶、姥姥姥爷,或者其他近亲属一起生活。生活上、心理上失去父母的关爱,使他们成为一个特殊的弱势群体:留守儿童。 由于农村留守儿童缺少父母关爱,管教,行为养成方面出现缺失。学习、生活方面缺乏科学引导,孩子没有安全感,潜意识自我行为滋生,不少孩子出现成绩下降,出入游戏厅、网吧,行为习惯差,甚至受网络及社会不良影响走上犯罪。针对这种情况,应该如何加强对他们的教育,给他们温暖,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健康、快乐的成长。成为本课题组研究的重点内容。 选题意义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学生家庭(监护人)、社会环境、教师观念等诸多方面的问题,为了更好地、全面地对“留守儿童”实施教育,推动学校教育综合发展,在借鉴已有经验的基础上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农村地区“留守儿童”教育方法。为此,本课题试图通过调查,了解当前我校农村“留守儿童”接受教育的现状;根据所获数据资料,分析造成他们思想品德、养成习惯异常的各种因素;指出学校、家庭教育中不符合当代儿童行为规范的问题;探索适合农村地区初级中学开展的“留守儿童”教育方法,更有效地推动我校教育工作扎实开展。 二、课题研究的开展与实施 (一)第一阶段:2012年5月---9月,课题启动阶段。在我校教务处和校办公室的直接关注下,我们确定《城镇化进程中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作为我校数学教研组的研究课题,向河南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提出课题申请,并于2012年9月通过课题评审。 (二)第二阶段:2012年9月—2013年4月,课题研究前期阶段。 主要任务: 1、成立课题组,课题组成员共同学习关于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社会调查及研究资料,确定课题所涵盖的子课题的基本内容,撰写课题研究报告。

初中德育实效性研究中期报告

初中德育实效性研究中期报告 一、课题研究的现状分析 (一)本课题意义:1、在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德育评价是评价者依据一定的德育目标及评价标准,运用科学的方法和正确的途径,各方面收集事实材料,对德育工作及其效果作出价值判断的过程,德育系统作为有目的,有计划的运行体,需要通过德育评价不断获取系统状态的信息,以此来调整德育目标,改进德育方法,优化教育过程,提高德育效能。因此,德育评价是德育过程不可缺的重要环节,德育评价的科学化、规范化,是提高德育实效性的重要条件。因此,本课题的研究是完善德育模式,具有学术研究价值,理论发展意义。 2、目前德育工作普通存在的一个现象“高”、“空”、“虚”,尤其是评价上观念落后,存在多种弊端:重结果忽视过程,重主观忽视客观,重他评忽视自评,重外化忽视内化,重规范少发展等,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就是力求,找到一种科学、务实的评价体系,解决多种弊端,因此,本课题研究是具有应用价值和实践意义。 (二)本课题依据 1、《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其中明确规定:要把德育贯穿在教育的过程,落实在教学、管理、后勤服务的各环 节上。学校和教育行政部门的机构改革,应注重对德育机构作出合理安排,有所加强。 2、《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若干问题的决议》,决议中指出,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是关系国家命运的大事,全党全社会都要十分关心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学校、家庭、社会密切配合,为他们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 3、《中学德育大纲》的全面思想及理论 4、有关德育管理和评价体系的理论、品德构建理论 5、国家有关法律和教育政策法规、教育学、心理学、专项教育的相关理论 6、新课程标准、理论、思想 7、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结合新课标中德育的有关内容,以 人为本,以学生为本,进行课题研究。 二、课题研究的目标、内容与方法 思路:本课题与学校德育工作紧密结合,通过课题研究开展德育工作,在德育中展开课题研究。从学校实际、教师实际、学生实际出发,联系家庭、社会,借鉴其他学校的德育成功经验,以2009级初中生为主要研究对象,结合各年级展开研究。 方法:行动研究法、个案研究法、经验总结法等。

阅读与学生德育研究中期报告

自“书香校园”活动与学生德育的实践与研究课题开题以来,课题组成员立足本校实际,以阅读课与日常行为、个人能力为分析探究重点,以知识武装头脑,文化引领行动为探究思路,不断推进课题主题,以氛围影响思维,以环境塑造人生为探究过程,抓过程,重结果,力求快速、全面推进课题探究实践。 具体工作如下: 1、建立健全课题研究制度 开题初期,我校建立了以校长左雪梅为主持人,区教育局德育教育专家曹荣、赵翠英为评议专家,副校长高俊芳、李玉瑶、政教主任刘海英及全体语文教师为成员的课题组。 随着课题的开展,研究的深入,我校结合实际情况不断细化分工,建立了分工明确、职责到人、组织严密、沟通有效的更加合理的课题团队,具体分工如下: (1)结合实际优选课题成员 开题初期,组织结构虽有规划,但不详细,职责分工虽然有序,但有漏洞。据此,在2012年9月,课题组重新整合,聘请资深课题专家区教育局**曹荣为顾问,邀请区教育局教科室德育教育专家张良、张琳为专家组成员,由本课题主持人我校校长左雪梅担任领导组组长,建立了由副校长高俊芳、李玉瑶、政教主任刘海英、主管教学的副主任马霞、李艳、大队总辅韩煜为成员的领导组。其职责为,负责本课题实践与研究的主要工作,并监督、统计各项数据。 为了课题各项具体工作落实有效,沟通到位,数据详实,成立了课题实践组,实践组由领导组成员直接牵头,各年级组长出任课题实践组组长,负责所属年级的各项工作的落实,如:教师学习;学生阅读,课题进展,晨颂、午读及阅读课堂专时专用等。确立全体班主任为实践组骨干成员,负责学生阅读课堂、晨颂、午读的组织工作,力荐阅读书目,确保课题工作开展有效。各副课教师,在课题组长带领下做好自身理论、业务学习的同时,协助组长及骨干,做好学科成绩汇总、对照,并对所属学科进行全方位质量分析,为课题开展提供有效详实参考数据。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与此相比三年课题时间紧任务重,但对于每个参与者来讲,为期三年的课题,不时出现懈怠也不足为怪,为了避免阶段性懈怠情绪产生,课题研究团队专门成立课题活动组,用活动促进日常工作,用活动激发人员热情。活动组由我校政教主任刘海英、大队总辅韩煜组成,负责阶段性开展能够调整人员心态、激发全员参与热情的读书活动,以此保证课题各阶段工作持续推进。 知书达理是中国传统文化,也是教书育人之启蒙目标,《“书香校园”活动与学生德育的实践与研究》课题充分体现了这句中国传统文化。课题团队深知此项课题之真谛与意义之所在。借此,我们专门成立了数据采集组,由政教主任牵头,各值周领导亲身督导,有效采集各项德育数据,以便进行对照分析。 综上所述,此课题设立六个组(分别是:顾问组、专家组、领导组、实践组、活动组、数据采集组),主要骨干人员16人,形成了全员参与,点面结合,网络完整的课题实践研究推进体系。 (2)整合思路建立沟通体系 体系的建立只是成功的开始,为了确保各项工作开展有序、任务落实到位、沟通及时有效、数据详实准确、分析全面透彻,课题团队还制定了相关专项制度. ①月会议制度 每月第一周周三下午第三节课,为召开时间;全体骨干人员必须出席;主要议题为,汇总上月各项工作开展情况,实践组分组汇报读书活动落实情况及问题,数 据采集组汇总上月违纪统计情况,领导组及全体骨干进行数据分析对比。

县城初中学生德育综合素质评价研究课题中期报告

县城初中学生德育综合素质评价研究课题中期报告 一、中期检查活动简况[检查时间、地点、评议专家(课题组外的同行专家不少于1人)、参与人员等] 根据我校课题研究计划,4月12日,课题负责人校长组织了课题组全体成员召开了课题中期报告会,并邀请了教育局课题研究专家李佑祥老师和代明老师光临指导。在会上,课题组成员详细汇报了本课题开展研究以来所取得的成果、遇到的困难和存在的问题,并商讨、拟定下一步研究方案、改进措施等。本次会议的召开,进一步为课题研究指明了方向,为后期研究提供了有力的精神保障。 二、中期报告要点:研究工作主要进展、存在问题、重要变更、下一步计划、可预期成果等,限5000字,可加页 一、研究工作主要进展 1、认真学习、熟悉研究过程 组织课题组成员认真学习《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教育部关于整体规划大中小学德育体系的意见》等德育文件,学习《整体构建德育引论》、《整体构建德育体系总论》、《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导论》、各学段《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导引》,认真回顾总结几年来学校德育工作的经验和教训,明确了此项实验和目的、意义及主要内容,统一了思想,树立了信心,使全体教师积极投入到课题研究中来。 2、重视实践、开展研究 我们抓好实验班工作,抽取七年级(1)(3)(7)(11)班和八年级

(1)(4)(8)(12)班作为本次研究实验班级,并进行记录、评定、考核。进行《德育》读本和《成长册》的实验。在研究中,注重发挥其评价、激励作用,在指导学生填写的同时,还制定了《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手册》,并对学生评价一次。我们要求实验班以读本为活动教材,组织开展班队活动,在活动中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我们还注意观察实验班学生在道德行为习惯及其它各方面素质的变化,有计划、有针对性地采取一些方法,对学生施以积极影响。 3、建立了校内四级德育管理网络。 我校德育管理网络分为四级,第一级是由校级领导和各处室负责人组成的德育工作领导小组。第二级由教导处、团委、少先队等部门组成,具体负责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的拟订和组织实施。第三级即各年级部,在学校总的德育工作思想的指导下,结合本年级的实际情况,制定出本年级的德育目标和实施方案。班主任处于网络的第四级,但却也是最为基础、重要的一级。他们负责各项计划、活动的具体实施。“四级德育管理网络”给学生提供了最优质的德育教育,让我校的学生得到生动活泼的全面发展。 4、开辟家校沟通渠道。 首先,我们认真办好每一期家长学校,定期集中授课,系统讲授青少年的生理、心理特点,独生子女的教育,家庭教育原理等课程,对家长进行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现代家教知识培训。 我们设立了固定的“对外开放日”,以班级为单位,通过评教评学、请家长进课堂听课、学校主题教育活动汇报及获奖作品汇报表演

【德育小课题】《学生间人际交往的研究》中期报告

《学生间人际交往的研究》中期报告 一、及时成立课题组。 课题一确立,我校及时成立了课题组,课题组的人员进行课题开展的认真研究和详细分工,尽量调动起各位成员的积极性,使他们主动地投入到工作中去。 二、确定课题研究的内容。 1.人际交往方式教育与学习新《规范》、《守则》有机结合,在融合中深化学生礼仪认识。要让学生具有良好的文明行为,就必须首先学习《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只有让《规范》深入人心,才可能更好地开展人际交往方式教育。学校积极进行“学规范,学做人”的宣传,营造良好气氛。有计划地进行“学习规范”专题教育活动,专设人际交往教育篇让学生学习待人接物。 2.构建完整的学生人际交往要求,使人际交往方式教育向家庭、社会延伸。学校根据新《规范》与《守则》中对于学生礼仪教育的基本要求作为独立的内容提出来,并按“学校礼仪”、“家庭礼仪”、“社会礼仪”三个方面加于细化,逐一开展训练。 3.以“争当礼仪标兵”的活动为载体,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礼仪修养。在整个“争做礼仪标兵”活动中,“十佳礼仪标兵”的评选、“学做文明礼貌中学生”礼仪知识竞赛、制作礼仪宣传卡、自制礼仪小报、漫画等活动的开展,促使学生加强情感体验,实现知行统一,并促使学校文明礼仪基本情况的提高。 4.学习中华传统礼仪,将人际交往方式教育纳入到学校德育教育工作之中,实现学校德育特色化发展与德育课题研究相互促进的德育新模式。 三、积极开展实践与研究。 1.学习宣传。什么是“人际交往”?学什么样的人际交往?这两个问题是

此课题实践与研究首先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我们首先组织学生学习《规范》、《守则》、“坐、立、行”正确姿势、待人接物的规范等等,然后发动学生查找中华传统礼仪知识,把历史上知礼仪,懂礼仪的名人故事收集起来,利用班会时间交流学习。通过这两个步骤活动的开展,学生对人际交往有了较全面的认识,明白了懂人际交往、人际交往对一个人来说是很重要的,从而产生主动参与学人际交往方式的活动的想法,既调动起积极性,又为以下活动的开展奠定了基础。 2.评议辨析。各班根据人际交往方式教育内容和要求,组织学生对现实生活中的事例、道德行为和学生的思想、行为现象进行评议辨析。通过辨析,使学生分辨美丑善恶,知道好与不好,遇到问题懂得思考“为什么、怎么办”,以加深对人际交往要求的进一步理解,强化学生的行为意向,也能锻炼学生的思考、分析、辨别能力,从而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 3.学科渗透。课堂中渗透人际交往的知识,切合时机地进行人际交往的引导与教育。充分挖潜教材中的人际交往方式教育因素,教学中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充分利用课堂教学的资源,引导学生和同伴合作时、参加各种学习讨论时、回答问题时要养成良好的人际交往方式,同时也和师德建设相结合,要求教师保持应有的教学礼仪,不体罚、变相体罚、谩骂侮辱学生,注重教学中教师人际交往的诱导作用。 4.榜样示范。首先由教师示范,通过直观形象的示范,指导和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行为方法,给学生树立行为的榜样,如:接待客人来访要有礼貌,主动问好;上课举手发言,起立回答问题,向他人请教习题,上下楼梯右行,让路右退一步,并问好等等,教师以规范化的动作示范,学生仿照老师的示范动作进行练习。再请做得好的学生示范,各班自行比赛,选出班级“礼仪之星”,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 德育课题中期报告

尤溪县第五中学 德育小课题研究 中期报告课题名称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 课题负责人吴美良蒋少青 负责人所任班级高三(3)高三(7)课题组成员吴美良蒋少青 报告日期2015年3月3日

半个多学期来,课题组结合我校实际,认真开展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的课题研究,做了大量细致繁复的工作,初见成效。现将研究工作总结报告如下: 一、课题概述 随着时代的发展,心理健康教育逐渐得到重视,在学科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培养合格人才的时代需要。该课题优化学生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和个性和谐发展来说,都将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二、本阶段研究工作的内容、情况 本课题在研究中将运用调查、观察、行动研究等方法。为了保证课题的顺利进行,首先学校成立专门的心理教育工作小组,组织一批骨干班主任成立课题研究队伍,学习班主任教育理念,制定研究方案及实施细则。再者,以教研组为龙头,采用“计划——-观察——反思——再计划——再实践——再反思”的螺旋结构,不断调整、优化、完善研究方案,不断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在班主任教育、教学的过程中适时地、有机地探索心理健康的多种途径。将对本课题的研究真正落到实处。本阶段,我们主要做了大量的前期准备工作,并开展了初步的研究,具体内容如下: (一)准备阶段 1、拟定课题方案,做好宣传工作,争取各方面的有力支持; 2、学习相关理论,抓好技能培训,讨论课题开展的一些具体工作; 3、做好个案及活动项目的检测。 (二)课题实施阶段 1、确定实验对象和活动主题; 2、召开课题研究开题会; 3、请专家进行辅导; 4、观察、跟踪、记录,进行阶段活动检测与反馈,总结经验,不断完善操作过程; 5、定期召开研讨会; 6、举行校内心理健康教育成果展示活动,树立典型。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