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从《归去来兮辞》看陶渊明的精神境界

从《归去来兮辞》看陶渊明的精神境界

从《归去来兮辞》看陶渊明的精神境界
从《归去来兮辞》看陶渊明的精神境界

从《归去来兮辞》看陶渊明的精神境界

《归去来兮辞》是一篇东晋著名田园诗人陶渊明表明自己与官场彻底决裂的宣言书。诗人自29岁出仕到41岁辞官归田,十三年来过着时隐时仕的生活,辞去彭泽令后再未涉足官场。这十三年,是他实现“大济苍生”的理想抱负,是他希望通过仕途实现“大济苍生”的理想抱负而不断尝试、不断失望、终至绝望的十三年。官场上尔虞我诈的黑暗现实令他寒心,诗人不愿与当政的人同流合污,便选择了一条退隐归耕的道路,作《归去来兮辞》,自明本志。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愁?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回归之心,就是放下之心,放下执著之心,放下对世俗欲求之心。这种心思也许在他内心已存多时,所谓“我不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人”其实质是不愿让自由之心被世俗利益牵挂。在陶潜心里,做官并不能体会到生命的快乐,心为形役,只让人惆怅愁苦。他自觉到做官是误入尘网,浪费生命,但亡羊补牢也还是有意义的(毕竟迷途不远)。于是决心脱身,决定回来。

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在回归的途中已经初步感受到解放的自由快乐,也有归心似箭的心情流露。

乃瞻衡宇,载欣载奔。僮仆欢迎,稚子候门。三径就荒,松菊犹存。携幼入室,有酒盈樽。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

回到家里见到了自己喜爱的房屋、儿子还有树木(松菊),天伦之乐的享受,离别之苦即刻消失了。

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以将入,扶孤松而盘桓。

回来了比起做官就不那么气派了。往得狭小,走路没有人陪同了。面对这贫困的环境,就只有坚定意志(倚南窗以寄傲),学会过清贫的日子,学会在容膝之地安心,在寂寞庭园受发现乐趣:或涉足或远观,在孤独中体会到鸟倦归家的的幸福

感。这就是安贫乐道,就是放下执著后的对“所求不得”的忧苦的解脱。因为无所求了,也就无“所求不得”之苦了。但要让这种天伦之乐和庭园之乐得以持久,还须做些努力。

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

这就是对孤独的进一步坚定的选择。这里的“绝游”也许首先是与官场人的绝游,但也不排除对一般朋友(不同遂)的绝交。一个有境界的人往往是是孤独豹,交友是有选择的,这样可以避免闲聊。

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

这是说明绝游的原因,强调了与世俗的不合,或说是天下“无道则隐” (《论语·泰伯》)。除了自觉与世俗之人绝游,还耍进一步在平凡的生活中寻找到乐趣,才能更好的打发生活,也才不违离忧得乐的初衷。他找到了亲情之乐(悦亲戚之情话)、琴书之乐(乐琴书以消忧),农耕之乐(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山水之乐(或命巾车,或棹孤舟。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邱。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有这么多的乐事的发现是不是就完全瓣决了人生问题呢?没有,还有一个最大的问题即对死的忧虑没有解决。

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这就是陶渊明的艳羡和忧患。

已矣乎!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

算了吧!寄身于天地间还有多少时日!何不放下心来听凭生死?为什么还要遑遑不安想去哪里?企求富贵不是我的心愿,寻觅仙境不可期冀。我一切都放下了,还怕什么死呢?

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聊乘化以归尽,乐天天命复奚疑!

这就是孤独的享受在世的美好时光,或劳作或登高赋诗,与宇宙原生命力合一,顺应自然大化艇命,还有什么疑虑呢?

官场生活的种种“违己”,迫使陶归返田园。陶渊明的田园生活是充实的,包括悠游田园的家庭日常生活;日常与亲戚、邻里的交往;闲暇时郊游外出。陶渊明的田园生活散发着泥土的气息,真淳的情感。他的田园生活透出一种与其心有灵犀的美。更为独特的是他的田园并未与人断绝往来。这里有三重境界:首先,与作者朝夕相处的是秀姿挺拔的松菊,无心出岫的白云,倦飞知还的飞鸟,这些意象已浑然人化,它们是诗人的知己和同类,留连于宁静而充满趣味的小园,兴致所及,把酒而饮,这是一种真正的自由自在,心灵“无滞碍”境界。其次,这里有一种存在于举手投足、不经意间的亲情与邻里情。百里之外,风尘仆仆地归来,首入眼帘的是“稚子侯门”,“携幼入室”这是官场难以实现的天伦之乐。“悦亲戚之情话”,与亲戚日常闲谈中体会亲情的温暖。“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体现的是与邻里和谐的相处,融洽的氛围,是一种自然平淡、愈品愈浓的邻里之情。

诗人的真隐士生活包括“将有事于西畴”,诗人亲自参加田间劳动,生计所需,自给自足。头脑中已经没有“劳心者”、“劳力者”的尊卑之分。诗人已融入田园景物中,成为自然的一部分,达到了物我合一的境界。松菊、小园、云鸟、丘壑、林泉无不与诗人心有灵犀,这是一种田园人生的艺术化。

正如钟惺《古诗归》所说,“高人性情,细民职业,不作二义看,惟真旷远人知之。”“陶公山水朋友诗文之乐,即从田园耕凿中一段忧勤讨出,不别作一副旷达之语,所以为真旷达也。”正因具有亲情、邻里情的内蕴,有与正常人的交往;他亲自耕耘,使生活物质基础有所保障,这种生活不是来自云端,它具有现实的可行性。

归隐之时,陶已看破生死,看轻富贵,他的人生态度“聊乘化以归尽,乐乎天命复奚疑”,他描画的至乐生活是“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耕耘”、“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日常耕耘劳作中,享受生命,“质性自然”的本性有所依附,在实现了“平生之乐”后心安理得,在平平常常中体会人生滋味。他的人生至境就在这看来平平常常的田园生活中。闲暇时的登高舒啸、临流赋诗,是典型的魏晋名士们的生活方式,陶渊明的“自然之性”很大程度上是玄学家的品格赋予的。他的归隐要过无拘束的生活,结束心为形役,他的“耕耘”、“赋诗”、“舒啸”就是“乐乎天命”的选择。

陶渊明的心灵深处,有的不仅仅是他的田园风情、秋菊青松。“日月掷人去,有志不获骋”(《杂诗》)正说明陶渊明确是有用世之志的,只不过“世与我而相违”,并且“乐乎天命”的思想让他不必“惶惶之”有所争。这是以玄学思想和“乐乎天命”的人生态度消解了他的社会责任感,使他选择“独善其

身”、“洁身自好”。但他亲历的田园劳作让他生活困苦,狼狈不堪,这是选择归隐的代价,诗人是有思想准备的。这种自食其力换来的生活并不公平,他在诗中这样总结这种社会不公:“在己何怨天”,这恐怕并不能代表他的真实观点。他对现实政治是反感的,有自己治理社会的一套方案,但在“乐乎天命”的思想和玄学家生活方式的影响下,既然选择归隐,他只能在理论层面实现他的社会理想蓝图,这就是根据他的田园生活实践,已经完善的、改良的《桃花源记》中的“世外桃源”。

在陶渊明的作品中,《归去来兮辞》历来是人们十分注重的一篇。这是因为,“沛然如肺腑中流出”的这篇作品,全面集中地反映了陶渊明的精神境界。这篇“因事顺心”而创作的作品,完全可以看作是陶渊明自己对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的一种诗意自白:

一、安贫乐道君子固穷的人生态度

《归去来兮辞》:“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陶渊明的感人之处,在于他鄙夷功名富贵的人生态度,这一点在其作品中是屡有申述的。“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安贫守贱者,自古有黔娄。好爵吾不荣,厚馈吾不酬。”这是陶渊明终生恪守的人生态度。义熙元年的归隐,是陶渊明与官场的彻底决裂,也是陶渊明人生的重要转折。值得注意的是,其时陶渊明的家境并非十分富庶。归隐之初,尚有“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问”,加上刚刚去职,有一定薪俸结余,尚无生计之虞。归隐数载,生活的种种不幸渐次袭来,陶渊明沦为“君子固穷”的一介寒士。濒临晚年,陶渊明贫病交加,用梁启超的话来说,“他真是穷到彻骨,常常没有饭吃”。陶渊明的归田,出于对黑暗官场的厌恶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并没有任何被胁迫的成份。为了人格的独立和完善,陶渊明走了一条“躬耕自资”之路。其后的实践证实,这是一条荆棘丛生之路。“逢运之贫”,“箪瓢屡罄”,毕竟需要巨大的心理承受力。封建时代,像陶渊明这样耐得寂寞、耐得潦倒、耐得贫苦的士人,实在屈指可数。归隐之后,陶渊明的仕进之路并未断绝,故交之中,也不乏达官贵人,陶渊明之可贵在于,即令贫病交加,也无出仕之念,即令处境困厄,也不攀附权贵。在富贵和贫穷之间,陶渊明决然选择了后者而毫不反悔。“宁固穷以济意,不委曲以累己”,“不赖固穷节,有世当谁传”,“竟抱固穷节,饥寒饱所更”。于中不难看出陶渊明白诩气节安贫乐道的情怀。

二、委运任化生死由之的达观思想

《归去来兮辞》:“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陶渊明对生死问题完全持坦然态度,这是窥探陶渊明心态不能忽略的一点。在陶渊明看来,人虽为万物之灵,却难以逃脱死亡。即然如此,对生死荣辱作过多考虑就显得多余。因此,人应当顺应自然,在“自然”这一波涛起伏的大海中随流飘荡,不为之喜亦不因之惧。这种“乐夫天命”,委运任化的思想,反映出陶渊明的生死观。正是因为具有这种人生哲学,才使陶渊明对天地万物齐以达观,对世间纷扰无动于衷,对艺术世界执着追寻,也才有陶渊明式的独到的审美发现。

“杀身成仁”“舍生取义”是儒家的生死观,天寿等同生死混一是道家的生死观,陶渊明的生死观带上了强烈的个性化色彩,而有别于儒道两家。陶渊明看重有限的生命,努力完善自我,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虽“感吾生之行休”,但对生死又坦然面对听其自然,表现出一种平静心态和旷达胸怀。陶渊明自撰挽辞并为了吟唱,“陶子将辞逆旅之馆,永归于本宅”,以平静理智超然旷达的心态看待生死,其可贵处在于,完全摆脱了生死的纠缠与因扰。在陶渊明看来,人生

的意义,不在生命过程的长短,而在生存质量,即生命过程的完成状况。人活着,应当多姿多彩地演绎人生,体现出自己的生命价值。陶渊明毅然辞彭泽令归去,正是为着完美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三、质性自然抱朴守真的生活原则

《归去来兮辞序》:“及少日,眷然有归去之情。何则?质性自然,非矫励所得。”陶渊明否定仕宦道路的心理基础是什么?就是“质性自然”。梁启超说,陶渊明的“人生观是什么呢?可以拿两个字来概括他:‘自然”’。《归去来兮辞》中展现的引觞自酌抚松盘桓、经丘寻壑临流赋诗等情节,实际上是“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这种审美情趣的外化。陶渊明以“自然”之心性,入“矫励”之官场,鲜有不“违己交病”者,

所以才有“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之人生感慨。在那“真风告逝,大伪斯兴”的时代,陶渊明敝屣名教崇尚“自然”,落脱世故忘怀得失,恪守求真求朴的生活,摒弃浮华奢靡的世风,《归去来兮辞》正作了形象的写真。

四、特立独行不拘时俗的处世方式

《归去来兮辞》:“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陶渊明心目中的理想社会是那个虚幻的“世外桃源”。息交绝游悖离时俗,是陶渊明思想的另一特征。如果说,仕途的黑暗、理想的失落、个性的压抑,令陶渊明毅然诀别官场,以归隐生活作为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最佳选择,充分表现了陶渊明与世风时俗的精神背离。那么,从陶渊明的生活细节中,同样可以看到陶渊明这种不拘时俗的鲜明个性。这种不拘流俗独标新格的审实意趣,告白着陶渊明与现实世界的种种不调和,与时代精神产生着剧烈冲突,这就是陶渊明坦言“世与我而相违”的思想内蕴。

晋宋易代之际,“朝隐”之风盛行,身在山林而心存魏阙之假隐土纷纷登场。他们附庸风雅交往权贵,恃才傲物狂放不羁,实为利欲熏心之徒。陶渊明之归田,绝不是求取声名待价而沽,为自己设计一条曲线求官的终南捷径,而是彻底摆脱名缰利锁的束缚,为自己设计一条展现完美人格的人生之路。《归去来兮辞》的思想价值,正在于对仕途、世俗的彻底否定。

五、安逸闲适平和恬淡的审美趣昧

陶渊明的生活情趣,直接反映在《归去来兮辞序》中的有下列四个方面。一日“躬耕自资”。“植杖而耘籽”这种劳动生活,绝不是诗人的夸饰,这在诗人的作品中多所反映。“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为不违己愿不负所怀,陶渊明选择了一条躬耕之路,此路之艰辛不难想见。一曰嗜好饮酒。“有酒盈樽”是陶渊明的心愿。前人疑陶诗“篇篇有酒”,的确,陶渊明“偶有名酒,无夕不饮”,“但恨在世时,饮酒不得足”。陶渊明之饮,一在遗世忘忧,一在自得意足。一日琴书自娱。“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陶渊明自述:“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与书置于同等地位的是对音乐的爱好:“息交游闲业,卧起弄书琴。”“有琴有书,载弹载咏。”正是在抚琴读书之中陶渊明得到人生的真趣。一日性爱丘山。“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陶醉林泉,寄意山川,寻幽探胜,以自然景观为依归,以山川草木为友朋,以鸟兽虫鱼为侣伴,陶渊明留下了许多抒写真情挚性的诗篇。

《归去来兮辞》:“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仕宦,如无心出岫之云,归田,如倦飞知还之鸟,陶渊明自塑的“抚孤松而盘桓”这一归田者形象,生活之安逸、闲适,心境之平和、恬淡,真切形象地反映出诗人的审美追求,其审美趣味的核心是自由自在适性逍遥。

为了阐述方便,这里将《归去来兮辞》表现的精神境界分而述之。事实上,上列五个方面是密不可分的,在陶渊明身上也是完全统一的。从传统的文化的角度观照,陶渊明的人生价值取向明显受到儒道两家的影响。陶渊明不是清谈家,但是,其思想同样不能不受时代精神的影响。但是,陶渊明的思想又很难归入某一范畴。正如朱自清先生所析:“渊明是一位绝顶聪明的人,却不是一个拘守系统的思想家或宗教信徒??他读各家的书,和名人的接触??把所吸收来底不同东西融会成他的整个心灵,在这个心灵中,可以发见儒家的成分,也可以发见道家的成分,不见得有所谓内外之分,尤其是不见得是渊明有意要做儒家或道家。”近代文学史家刘大白论陶渊明:“晋以前、晋以后的诗人,没有可以跟他相比并的。?‘他不是英雄,他不是豪杰,他不是圣人,他不是贤者,他不是忠臣,他不是节士,他不是名士,他不是狂生,他不是高人,他不是隐者,他不是厌世者,他不是玩世者,他不是恋世者??他不是浮屠一派。”用十四个否定判断,从反面说明陶渊明那种常人难以企及的精神世界,那么,“他是”什么?他的思想应当归入何种范畴?这实在是一个令人困惑的问题。我们只能说,《归去来兮辞》自塑的陶渊明形象,是带有强烈个性化色彩的独特的“这一个”,陶渊明的思想是“很难归人某一范畴”的。所以,前代固然不存在“陶渊明”,后世也找不到第二个“陶渊明”。但是,这并不妨碍历代士人从陶渊明的精神世界中各取所需:或取其对功名富贵之鄙弃,或取其对生死去就之漠视,或取其抱朴守真之态度,或取其不拘时俗之风格,或取其平和冲淡之个性。

陶渊明的思想是平静而淡雅的,他的这种平淡是从五彩绚烂中提炼出的笃真。陶渊明从“帝乡”中重返,平淡”是因为他在绚烂的“帝乡”中体悟到“帝乡’’之梦不可期,从“帝乡”重返“平淡”,用“平淡”的劳作和静雅的咏吟,用双手和心灵求得人生的意义,实现生命的价值。这种平淡是彻悟之后的选择,这说明唯有“平淡”才能使陶渊明获得幸福,“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1啊,他选择的“平淡”生活是“富贵帝乡”的进一步升华,这便是“绚烂”之后的“平淡”,或许人生的真谛也正在此。

从《归去来兮辞》看陶渊明的精神境界

从《归去来兮辞》看陶渊明的精神境界 《归去来兮辞》是一篇东晋著名田园诗人陶渊明表明自己与官场彻底决裂的宣言书。诗人自29岁出仕到41岁辞官归田,十三年来过着时隐时仕的生活,辞去彭泽令后再未涉足官场。这十三年,是他实现“大济苍生”的理想抱负,是他希望通过仕途实现“大济苍生”的理想抱负而不断尝试、不断失望、终至绝望的十三年。官场上尔虞我诈的黑暗现实令他寒心,诗人不愿与当政的人同流合污,便选择了一条退隐归耕的道路,作《归去来兮辞》,自明本志。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愁?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回归之心,就是放下之心,放下执著之心,放下对世俗欲求之心。这种心思也许在他内心已存多时,所谓“我不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人”其实质是不愿让自由之心被世俗利益牵挂。在陶潜心里,做官并不能体会到生命的快乐,心为形役,只让人惆怅愁苦。他自觉到做官是误入尘网,浪费生命,但亡羊补牢也还是有意义的(毕竟迷途不远)。于是决心脱身,决定回来。 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在回归的途中已经初步感受到解放的自由快乐,也有归心似箭的心情流露。 乃瞻衡宇,载欣载奔。僮仆欢迎,稚子候门。三径就荒,松菊犹存。携幼入室,有酒盈樽。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 回到家里见到了自己喜爱的房屋、儿子还有树木(松菊),天伦之乐的享受,离别之苦即刻消失了。 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以将入,扶孤松而盘桓。

回来了比起做官就不那么气派了。往得狭小,走路没有人陪同了。面对这贫困的环境,就只有坚定意志(倚南窗以寄傲),学会过清贫的日子,学会在容膝之地安心,在寂寞庭园受发现乐趣:或涉足或远观,在孤独中体会到鸟倦归家的的幸福 感。这就是安贫乐道,就是放下执著后的对“所求不得”的忧苦的解脱。因为无所求了,也就无“所求不得”之苦了。但要让这种天伦之乐和庭园之乐得以持久,还须做些努力。 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 这就是对孤独的进一步坚定的选择。这里的“绝游”也许首先是与官场人的绝游,但也不排除对一般朋友(不同遂)的绝交。一个有境界的人往往是是孤独豹,交友是有选择的,这样可以避免闲聊。 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 这是说明绝游的原因,强调了与世俗的不合,或说是天下“无道则隐” (《论语·泰伯》)。除了自觉与世俗之人绝游,还耍进一步在平凡的生活中寻找到乐趣,才能更好的打发生活,也才不违离忧得乐的初衷。他找到了亲情之乐(悦亲戚之情话)、琴书之乐(乐琴书以消忧),农耕之乐(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山水之乐(或命巾车,或棹孤舟。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邱。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有这么多的乐事的发现是不是就完全瓣决了人生问题呢?没有,还有一个最大的问题即对死的忧虑没有解决。 1 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这就是陶渊明的艳羡和忧患。

《归去来兮辞》理解性默写(含答案)教学内容

《归去来兮辞》理解性默写(含答案)

《归去来兮辞》理解性默写1 1.陶渊明《归去来兮辞》起笔二句“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表达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2.我们经常用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两句来表达过去不可挽回,未来则可把握。 3.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两句写诗人问道于行人,恨晨光微弱,不见前路,表现作者归心似箭。 4.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两句写诗人拄杖或游或息,时时昂首远望,畅享自然风景。 5.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两句省察生命之有限,生年无多,何不顺从心愿而行? 6.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回顾当初为了谋生而出仕,而今感到悲哀,自责之词是: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 7.陶渊明在《归去来兮辞》中认为自己走入迷途还不太远的自恕自慰之词是: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8.《归去来兮辞》表现陶渊明在回家途中,自己摆脱束缚,重返自然的欢快舒畅心情的句子是: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 9.《归去来兮辞》中表现诗人自斟自酌,享受室中之乐,心情很愉快的句子是: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这是真正的隐士之乐,和刘禹锡《陋室铭》中的“斯是陋室,唯吾德馨”异曲同工。 10.《归去来兮辞》中“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两句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即精神上的富足、孤高与物质生活的清贫之间的对比。 11.《归去来兮辞》中“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两句写作者在庭园中的散步,情景交融,作者似已悠然与自然融为一体,悠然地享受涉足庭园的乐趣。 12.《归去来兮辞》中“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两句以云鸟自喻,表现诗人过去做官出自无心,如今归田恰如鸟倦飞而知还。 13.《归去来兮辞》中“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两句写天色已晚,作者还手抚孤松不愿离去,因为作者想借孤松以咏怀,喻自己卓然独立的坚贞气节。 14.《归去来兮辞》中“三径就荒,松菊犹存。”两句写作者辞官归家,让他激动而神往,质本洁来还洁去,菊前松下才是他孤洁灵魂的栖所。 15.《归去来兮辞》中“乃瞻衡宇,载欣载奔。僮仆欢迎,稚子候门。”几句写出了陶渊明归家时欣喜若狂,主仆俱 。”两句写妻子好似不出来迎接,但妻子比谁都盛情,准备了丰盛的酒菜,多好的一幅天伦之乐图啊! 16.《归去来兮辞》中写诗人跟乡里故人和农民的交往的句子是: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 17.《归去来兮辞》中写诗人驾车出游。表现出游方式的句子是:或命巾车,或棹孤舟。表现游历经过的句子是: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表现游中所见的句子是: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表现游中所感的句子是: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18.《归去来兮辞》中写诗人自己问自己为什么心神不定,不知道要到哪儿去,表现诗人不奢求富贵与仙境的人生态度的句子是: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 19.《归去来兮辞》中描写作者登山临河长啸赋诗的诗句是“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 20. 《归去来兮辞》中“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表现了作者乐天安命,顺随自然的变化走到生命的尽头的思想。 21.古代诗文有许多描写自然万物欣欣向荣生长的名句,如陶渊明《归去来兮辞》“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22.陶渊明在《归去来兮辞》中“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几句描写了诗人的理想人生:天好则出游,农忙则耕种,登高则长啸,临水则赋诗。 23.《归去来兮辞》中用形象化的手段表现自己快然自足于隐居生活,与亲戚们愉快地谈心,怡然自得地读书弹琴的句子是: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 《归去来兮辞》理解性默写2 1.《归去来兮辞》中诗歌正文照应小序中“皆口腹自役”的一句是“既自以心为形役。” 2.《归去来兮辞》诗中对过去进行否定,对未来抱有希望的两句诗“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3.《归去来兮辞》诗中陶渊明用“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是对历史和现状的对比否定了过去肯定了现在。 4.《归去来兮辞》用“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表现归程的轻松愉快,心灵得到了极大的释放。 5.《归去来兮辞》写陶渊明回家后看到的自然环境的两句是“三径就荒,松菊犹存。”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读后感

《归去来兮辞》这篇文章作于作者辞官之初,叙述了他辞官归隐后的生活情趣和内心感受,表现了他对官场的认识以及对人生的思索,表达了他洁身自好、不同流合污的精神情操。下面是整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读后感1 古人有言“小隐隐于野,中隐隐于市,大隐隐于朝。”处之于世,我们难以自由行路,自由追寻,被外者施禁锢,加以否定,在一切外在因素中,我们失去了原有的执着,原有的梦想,原有的渴望。问天“何者为天地之间大残忍。”曰“一语轻若鸿毛的否定。” “归去来兮”是一种隐者,一种不甘于命运的波折、否定,独自追寻梦想的隐者之举。隐者分圣隐和圣隐。年少的陶渊明就曾怀有“大志寄于苍生”的志向。一生为官五次,因不为五斗米所折腰,便在到任八十余天弃官归隐。在辞官时,写下了《归去来兮辞》。在我看来,隐士分圣,贤。贤隐便是拥有高尚的品质,“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因看不惯一些世俗之事,不喜欢做一些事,所以隐起来,安逸生活。圣隐就是“上能洞察宇宙之万能,下能取纳百川之雄心,腹有广大胸襟”,高尚的品质与纯洁的灵魂。因“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而归田隐忍。在这,我先不给陶渊明的“贤”,“圣”下定义,先来听一段故事吧,鲁迅。完全是生活在半封建半殖民环境下的国家。在远赴他国的学习中,几经坎坷,嘲讽。深知国力衰竭。但他因此而作罢了吗?没有,他满腹雄心壮志,弃医从文,想要以文字来唤醒千万麻木已久的中国人。

其借用一句“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无言于一室之内,或因己所托,放浪形骸之外。”五柳先生亦是如此,飘飘然而去,用了了豆苗与青青南山,为自己铺出了一条康庄大道。 在一次学生请愿中,四十七位请愿者遭受士兵屠杀,二百多个请愿者受伤,死者中包括鲁迅的学生刘和珍。鲁迅听到消息后,抑制不住自己沉痛和悲怒的感情,一口气写出了六节杂文《无花的蔷薇之二》,控诉了北洋军阀在这一天犯下的罪行。在通缉中,他便带着家人选择暂时避世。在这样痛苦,悲愤的心理压力中,他放弃过吗?不但没有放弃,并且明知其路险象环生,却执意前行。试问,这样引领人民前进的英雄,心中的悲痛会比陶渊明少吗?他何尝不想回田隐忍,从此过上安稳的日子,但他没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他依旧执意选择“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相反陶渊明,虽有“大寄苍生”的理想,可他做到了吗?没有,他选择了逃避,归隐田园,弃天下苍生而不顾。既是正真隐士就应该,既能出仕,又能入仕,为了理想,忘记一切。所以我认为并不是真正的隐士,最多只能算得上个“贤隐”。 嗟夫,引之于自己,我们该以怎样的心态去面对生活,隐者虽好,可好之其好,终归自己独善其身。“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我们应以大海之胸,天空胸怀胸怀,钢铁之坚韧,去做些什么,让自己的光和热在世间得以体现。 所以,我们应以这样的心态去面对生活,审视自己一,大丈夫能屈能伸,拿

浅析陶渊明_归去来兮辞_

长沙通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第7卷 【摘要】汉赋的铺采摛文、夸张声貌在汉初已达炉火纯青、登峰造极之势,后来赋作无法逾越,只能因循模仿,落于前作的窠臼之中。因此,赋的文辞内容逐渐开始转向,走出了铺采摛文、极力夸张声貌的模式而归乎于一种平静淡雅的风格。东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语言简省古朴,思想净洁笃真,是绚烂之极而归乎于“平淡”的赋作。 【关键词】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中图分类号】I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9581(2008)03-0078-03 浅析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杨钥 (西藏民族学院人文学院,陕西咸阳712082) 第7卷第3期2008年9月 长沙通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JournalofChangshaTelecommunicationsandTechnologyVocationalCollege Vol.7No.3Sep.2008 王国维曾经说道:“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楚之骚,汉之赋,六代之骈语,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 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1](1) 汉赋为汉代主要的文学样式,汉赋之铺采摛文,尽显大汉帝国之气,其赋体之长,卓而可见,场面之宏阔,文辞之繁丽,修饰之华美,刻画之细腻,描摹之精致,真实地表现了汉王朝大国的风貌,传达了大汉帝国之盛气。 读汉大赋,我们往往感受到有一股强大的力量摇撼着我们的心灵,有一种欢快的上升的气氛激励着我们的神经,这就是蕴涵在作品中的大汉帝国的统一,文明和昌盛。正如司马相如《上林赋》所写: (天子)于是乎游戏懈怠,置酒乎颢天之台,张乐乎胶葛之宇,撞千石之钟,立万石之虡,建翠华之旗, 树灵鼍之鼓。奏陶唐氏之舞,听葛天氏之歌,千人唱, 万人和,山陵为之震动,川谷为之荡波。[2](128) 此歌舞场面是何等广阔,人物是何等众多,声势是何等雄壮。天子游猎时的阵容:“千乘雷起,万骑纷坛。 ……丘陵为之摇震。“(班固《两都赋》)[2](32) 千骑万乘,震声雷动,旌旗如林,日月无光,天子出时的队伍是何其壮盛!何其威武!这正是天朝大国的雄风。汉赋作家们甚至在描写山形水势时,也表现出飞动的气势,彰显着时代的心声,如司马相如笔下上林苑的河流: 荡荡乎八川分流,相背而异态,东西南北,驰骛 往来。……沸乎暴怒,汹涌澎湃。[2](123) 整个画面那么流畅、欢乐、强劲、壮美、蒸蒸飞腾的气 [收稿日期]2008-05-30 [作者简介]杨钥(1979-) ,女,山东蒙阴人,西藏民族学院人文学院2006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先秦文学。AbriefanalysisofGoingHomebyTaoYuan-ming YANGYue (SchoolofHumanism,TibetNationalitiesInstitute,Xianyang,Shanxi,China712082) Abstract:EarlyHanDynasty,theflowerylanguageandexaggerateddescriptionofHanprosehavebeenextremelyprosperousandhavereachedthehighestpoint,andafterwardprosewasunabletosupersedeit,onlycouldimitateit.Therefore,theproseformandthecontenttransformfromflowerylanguageandexaggerateddescriptiontobepeacefulandgraceful.InEasternJin,GoingHomebyTaoYuanmingisa"peacefulandgraceful"proseafterthemostflowery. Keywords:prose;TaoYuanming;GoingHome 78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原诗、注释、翻译、赏析、阅读训练附答案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原诗、注释、翻译、赏析、阅读训练附答案《归去来兮辞》原诗、注释、翻译、赏析、阅读训练附答案 【原文】: 《归去来兮辞》是东晋著名诗人陶渊明的一篇散文,该作代表了山水田园诗派的最高成就。 归去来兮辞 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幼稚盈室,瓶无储粟,生生所资,未见其术。亲故多劝余为长吏,脱然有怀,求之靡途。会有四方之事,诸侯以惠爱为德,家叔以余贫苦,遂见用于小邑。于时风波未静,心惮远役,彭泽去家百里,公田之利,足以为酒。故便求之。及少日,眷然有归欤之情。何则?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饥冻虽切,违己交病。尝从人事,皆口腹自役。于是怅然慷慨,深愧平生之志。犹望一稔,当敛裳宵逝。寻程氏妹丧于武昌,情在骏奔,自免去职。仲秋至冬,在官八十余日。因事顺心,命篇曰《归去来兮》。乙巳岁十一月也。 乃瞻衡宇,载欣载奔。僮仆欢迎,稚子候门。三径就荒,松菊犹存。携幼入室,有酒盈樽。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 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或命巾车,或棹孤舟。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已矣乎!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 【注释】: ①四方之事:指陶渊明接受建威将军刘敬宣的命令出使的事。四方,意为到各处去。 ②归欤:《论语?公冶长》有“子在陈曰:‘归欤归欤’”的话,表怀乡之情。③非矫厉所得:这是勉强不得的。④尝从人事,皆口腹自役:过去为官做事,都是为了吃饭而役使自己。 ⑤犹望一稔,当敛裳宵逝:仍然希望任职一年,便收拾行装连夜离去。⑥寻:随即,不久。 ⑦骏奔:《诗经?周颂》“清庙”篇有“骏奔走化庙”的话。骏奔,即去祭祀。 【翻译】 序文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原文和翻译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原文和翻译 《归去来兮辞》是东晋著名诗人陶渊明 的一篇散文 ,该作代表了山水田园诗派的最高成就。 陶渊明(约 365—427),一名潜;字元亮,一字渊明。自号五柳先生,世 称靖节先生,晚年更名潜,卒后亲友私谥靖节。浔阳柴桑人(今九江市)人,东 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辞赋家、散文家。《归去来兮辞》选自《陶渊明集》。 序文 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1)。幼稚盈室,瓶无储粟(2),生生所资,未见其 术(3)。 亲故多劝余为长吏(4), 脱然有怀(5), 求之靡途(6)。 会有四方之事(7), 诸侯(8)以惠爱为德,家叔以(9)余贫苦,遂见(10)用于小邑。于时风波(11) 未静,心惮远役(12),彭泽(13)去家百里,公田之利,足以为酒。故便求之。 及少日,眷然有归欤之情(14)。何则(15)?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15)。 饥冻虽切, 违己交病 (17) 。 尝从人事 (18) , 皆口腹自役 (19) 。 于是怅然 (20) 慷慨, 深愧平生之志。 犹望一稔(21), 当敛裳宵逝 (22) 。 寻程氏妹丧于武昌 (23) , 情在骏奔(24),自免去职。仲秋(25)至冬,在官八十余日。因事顺心(26), 命篇曰《归去来兮》。乙巳岁(27)十一月也 。 正文 归去来兮! 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 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 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 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乃瞻衡宇,载欣载奔。僮仆欢迎,稚子候门。三径就荒,松菊犹存。携幼入 室,有酒盈樽。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 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云无心以出岫, 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 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悦亲戚之情话, 乐琴书以消忧。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或命巾车,或棹孤舟。既窈窕 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 之行休。 已矣乎! 寓形宇内复几时, 曷不委心任去留?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富贵非吾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原文及翻译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原文及翻译 陶渊明 《归去来兮辞》序 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幼稚盈室〔1〕,瓶无储粟〔2〕,生生所资〔3〕, 未见其术〔4〕。亲故多劝余为长吏〔5〕,脱然有怀〔6〕,求之靡途〔7〕。会 有四方之事〔8〕,诸侯以惠爱为德〔9〕,家叔以余贫苦〔10〕,遂见用于小邑。 于时风波未静〔11〕,心惮远役。彭泽去家百里〔12〕,公田之利,足以为酒, 故便求之。及少日,眷然有归欤之情〔13〕。何则?质性自然〔14〕,非矫厉所 得;饥冻虽切,违己交病〔15〕。尝从人事〔16〕,皆口腹自役〔17〕;于是怅 然慷慨,深愧平生之志。犹望一稔〔18〕,当敛裳宵逝〔19〕。寻程氏妹丧于武 昌〔20〕,情在骏奔〔21〕,自免去职。仲秋至冬〔22〕,在官八十余日。因事 顺心,命篇曰《归去来兮》。乙巳岁十一月也〔23〕。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正文 归去来兮, 田园将芜胡不归 〔24〕 ! 既自以心为形役 〔25〕 , 奚惆怅而独悲? 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26〕。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舟遥遥以轻飏〔27〕,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乃瞻衡宇〔28〕,载欣载奔〔29〕。僮仆欢迎,稚子候门。三径就荒〔30〕, 松菊犹存。携幼入室,有酒盈樽。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31〕。倚南窗 以寄傲〔32〕,审容膝之易安〔33〕。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策扶老以 流憩〔34〕,时矫首而遐观〔35〕。云无心以出岫〔36〕,鸟倦飞而知还。景翳 翳以将入〔37〕,抚孤松而盘桓。 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38〕?悦亲戚之 情话,乐琴书以消忧。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39〕。或命巾车〔40〕, 或棹孤舟。 既窈窕以寻壑 〔41〕 , 亦崎岖而经丘。 木欣欣以向荣, 泉涓涓而始流。 善万物之得时〔42〕,感吾生之行休〔43〕。 已矣乎〔44〕!寓形宇内复几时〔45〕,曷不委心任去留〔46〕?胡为乎遑 遑欲何之〔47〕?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48〕。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 耔〔49〕。登东皋以舒啸〔50〕,临清流而赋诗。聊乘化以归尽〔51〕,乐夫天 命复奚疑!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译文

从归去来兮辞看陶渊明的儒道合一

从《归去来兮辞》看陶渊明的儒道合一 中国历代知识分子有一个奇怪的现象:儒道合一。有的表现为外儒内道,有的是外道内儒;有的是先儒后道,有的是先道后儒;有的却是穷时则道,达时则儒……很少有真正的儒家或道家。东晋的陶渊明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真正意义上归隐田园的知识分子,他的思想似乎应该是以道家为主。但是,关于陶渊明是儒是道,历来就有不同看法。朱熹说:“渊明所说者庄、老”(《朱子语类》)梁启超说:“他虽生长在玄学佛学的氛围中,他一生得力处和用力处,却都在儒学。”(《饮冰室合集》)。陈寅恪说:“惟求触合精神于运化中,即与大自然为一体……自不致与周孔入世之名教说有所触碍,故渊明之为人实外儒而内道。”(《陶渊明之思想与清谈之关系》)要想弄清陶渊明的思想与儒道两家的关系,不能忽视《归去来兮辞》这篇重要文章。 首先,从这篇辞的写作背景来看。魏晋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重大变化时期。无论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和整个意识形态,包括哲学、宗教、文化等等都经历转折,社会变迁在意识形态和文化心理上的表现,是占统治地位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两汉经学的彻底崩溃,代之而起的是玄学占主导地位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应该说崇尚虚无、回归自然、讲求出世、享受人生的道家思想成为当时社会的主流思潮,而儒学及后来兴起的佛学则退居其次。加之他“质性自然,非矫历所得”,终不肯“为五斗米折腰”,在彭泽县令上仅八十余日,就辞官归家,从此躬耕陇亩,终身不再出世。由此可见,“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的陶渊明意本不仕,加之身处这

样的时代,归隐是必然的选择。这篇《归去来兮辞》就是在他辞官之初特意所作,以示归隐决心。从这里可以看出陶渊明的儒道合一思想。 其次,从全辞的主旨看,这是一篇述志的作品,述的是归隐之志。表达的是对黑暗官场的厌恶和鄙弃,对农村的自然景物和劳动生活的赞美。开头即点明“田园将芜”、“心为形役”的可悲,继之以“悟以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把出来做官比作“迷途”,“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做官是错了,归隐是对的,好在现在觉悟还不晚,开篇就有自责、自悔之意,点明“归去来”之旨。接着,作者对“引壶觞以自酌”、“倚南窗以寄傲”、“时矫首以遐观”等“今是”生活的描写,既是为了肯定归来之乐,更是为了从根本上否定“昨非”。全辞写思归,写归程,写至家门,写归家后的乐事,或以“松菊”自况,或抒发“自以心为形役”、“悟己往之不谏”的感慨,或直抒“请息交以绝游”、“世与我而相违”、“富贵非吾愿”的胸臆,无一不是表达这样的思想:乐于归去,离开这尔虞我诈、勾心斗角的官场;乐于归来,热爱纯真自然的生活。这一主旨正是与道家清静无为相吻合。篇尾,陶渊明也进一步表达了他的“出世”思想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悟:“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讲的是顺乎自然,“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流露出一种乐天安命的思想。 通观全篇,占主线的是道家物我两忘,寄情山水,乐天安命的思想。正如《古文观止》所云:“公罢彭泽令,归赋此辞,高风逸调,晋宋罕有其比。盖心无一累,万家俱空,田园足乐,真有实地受用处,非深于道者不能。”

(完整版)归去来兮辞知识点总结

归去来兮辞知识点总结 陶渊明 序 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幼稚盈室〔1〕,瓶无储粟〔2〕,生生所资〔3〕,未见其术〔4〕 。亲故多劝余为长吏〔5〕,脱然有怀〔6〕,求之靡途〔7〕。会有四方之事〔8〕,诸侯以惠爱为德〔9〕,家叔以余贫苦〔10〕,遂 见用于小邑。于时风波未静〔11〕,心惮远役。彭泽去家百里〔12〕,公田之利,足以为酒,故便求之。及 少日,眷然有归欤之情〔13〕。何则?质性自然〔14〕,非矫厉所得;饥冻虽切,违己交病〔15〕。尝从人事〔16〕,皆口腹自役〔17〕;于是怅然慷慨,深愧平生之志。犹望一稔〔18〕,当敛裳宵逝〔19〕。寻程氏妹丧于武昌〔20〕,情在骏奔〔21〕,自免去职。仲秋至冬〔22〕,在官八十余日。因事顺心,命篇曰《归去来兮》。乙巳岁十一月也〔23〕。 注釋 〔1〕幼稚:指孩童。〔2〕瓶:指盛米用的陶制容器、如甏,瓮之类。〔3〕生生:犹言维持生计。前一“生”字为动词,后一“生”字为名词。〔4〕术:方法。〔5〕长吏:较高职位的县吏。指小官。〔6〕脱然:犹言豁然。有怀:有做官的念头。〔7〕靡途:没有门路。〔8〕四方之事:指出使外地的事情。〔9〕诸侯:指州郡长官。〔10〕家叔:指陶夔,曾任太常卿。〔11〕风波:指军阀混战。〔12〕彭泽:县名。在今江西省湖口县东。〔13〕眷然:依恋的样子。归欤之情:回去的心情。语本《论语·公冶长》:“子在陈曰:‘归与,归与!吾党之小人狂简,斐然成章,不知所以裁之。’”〔14〕质性:本性。〔15〕违己:违反自己本心。交病:指思想上遭受痛苦。〔16〕从人事:从事于仕途中的人事交往。指做官。〔17〕口腹自役:为了满足口腹的需要而驱使自己。〔18〕一稔(rěn ):公田收获一次。稔,谷物成熟。〔19〕敛裳:收拾行装。〔20〕寻:不久。程氏妹:嫁给程家的妹妹。武昌:今湖北省鄂城县。〔21〕骏奔:急著前去奔丧。〔22〕仲秋:农历八月。〔23〕乙巳岁:晋安帝义熙元年(405). 正文 归去来.[助词,无义]兮,田园将芜.[荒芜]胡不归?既自以心.[意愿]为形.[指身体]役.[奴役],奚惆怅..[失意的样子]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谏正,劝止],知来者之可追.[挽救,补救]。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舟遥遥..[漂遥放流的样子]以.[而]轻飏y áng [舟慢行的样子],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行人]以前路,恨晨光之熹x ī微.[微明,天未大亮]。 乃瞻.[远望]衡宇..[简陋的房子],载z ài 欣载z ài [语助词,且;一边……一边]奔。僮t óng 仆p ú欢迎,稚子..[幼儿]候h òu 门。三.径j ìng [院中小路]就.[近于]荒,松菊犹存。携幼入室,有酒盈樽..[满杯]。引壶觞sh āng 以自酌,眄mi ǎn [斜看,这里是“随便看”的意思]庭柯.[树枝]以怡颜..[使面容现出愉快的神色]。倚南窗以寄傲..[寄托傲然自得的心情],审.[觉察]容.膝x ī[只能容下双膝的小屋,极言其狭小]之易安。园日涉. [涉足,到走]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策.[柱着]扶老..[手杖]以流憩q ì[游息,没有固定的地方,到处走走歇歇],时矫ji ǎo [举]首而遐.[远]观。云无心.. [无意地]以出岫xi ù[山穴,此处泛指山峰],鸟倦飞而知还。景y ǐng [同“影”日光]翳y ì翳y ì[阴暗的样子]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hu án [盘旋,徘徊,留恋不去] 。 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世与我而相违w éi [不相合],复驾言..[指出游。言,助词]兮焉求..[何所求,求什么]!悦亲戚之情话..[知心话],乐琴书以消忧。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指耕种之事]于西畴ch óu [田地]。或命巾车..[有车帷的小车],或棹zh ào [原来是船桨,这里作“划”讲]孤舟。既窈y ǎo 窕ti ǎo [幽深曲折的样子]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已矣乎!寓形宇内复几时,曷h é不委心任去留?胡为乎遑hu áng 遑.[不安的样子]欲何之?富贵非吾愿,帝.乡.[天帝所居,也就是所谓仙境]不可期. [至,及]。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z ǐ。登东皋g āo 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逐句翻译

【归去来兮】回家去吧! 【田园将芜,胡不归】田园快要荒芜了,为什么不回去呢 【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既然自己的心灵为形体所役使,为什么如此失意而独自伤悲 【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我悔悟过去的错误不可挽救,但坚信未来的岁月中可以补追。 【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实际上我入迷途还不算远,已觉悟到现在的做法是对的而曾经的行为是错的。 【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船在水上轻轻飘荡,微风吹拂着衣裳。 【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向行人打听前面的路,只觉得遗憾晨光朦胧天不亮。 【乃瞻衡宇,载欣载奔】刚刚看到自己简陋的家门,我高兴地向前飞奔。 【僮仆欢迎,稚子候门】家僮欢快地迎接,幼儿们守候在门庭。 【三径就荒,松菊犹存】院里的小路长满了荒草,松和菊还是原样。 【携幼入室,有酒盈樽】带着幼儿们进了屋,美酒已经盛满了酒樽。 【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我端起酒壶酒杯自斟自饮,观赏着庭树(使我)露出愉快的神色。 【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倚着南窗寄托我的傲世之情,(更)觉得这狭小之地容易使我心安。 【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每天(独自)在园中散步兴味无穷,小园的门经常地关闭着。 【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拄着拐杖走走歇歇,时时抬头望着远方(的天空)。 【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白云自然而然地从山穴里飘浮而出,倦飞的小鸟也知道飞回巢中。 【景翳翳以将入,扶孤松而盘垣】日光暗淡,即将落山,我流连不忍离去,手抚着孤松徘徊不已。 【归去来兮】回去吧! 【请息交以绝游】我要跟世俗之人断绝交游。 【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他们的一切都跟我的志趣不合,再驾车出去又有何求 【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跟乡里故人谈心使我快乐,弹琴读书能使愁颜破。 【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农夫把春天到了的消息告诉了我,将要去西边的田地耕作。 【或命巾车,或棹孤舟】有时驾着巾车,有时划着孤舟。 【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既要探寻那幽深的沟壑,又要走过那高低不平的山丘。 【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树木欣欣向荣,泉水缓缓流动。 【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我)羡慕自然界的一切生物及时生长繁荣,感叹自己一生行将告终。

陶渊明研究 《归去来兮辞》赏析

赏析一: 《归去来兮辞》是晋陶渊明的述志作品,着重表达了作者对黑暗官场的厌恶与鄙视,赞美了农村美好的自然景物和安适的田园生活,显示了他归隐的决心。 诗的开篇,随口而出"归去来兮"四字,积蓄已久的压抑与不快一吐而出,如决堤之水,一发而不可收,而诗人"归去"的理由却仅仅是"田园将芜"这个简单而平淡的原因,其中饱含了多少怀念、留恋和向往啊!因此,诗人不由自主地发出"胡不归?"的自问,表现诗人归隐田园之心的迫切,又带出下文对自身经历的反省:"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诗人指出,自己本不愿出仕为官,只是为了免于饥寒,才违背自己的意志去做了官。这种生活让自己悲愁失意,内心痛苦。"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正是诗人深深反省的结果,坚定了自己归隐的决心。诗的第一段即点明了全文的主旨,表达了诗人鄙弃官场,向往田园的思想感情。 紧接着,诗人用大量的笔墨写自己回到田园后的愉快生活。按时间顺序,突出表现归田园前后的感受。先写归途之上。"舟遥遥以轻扬,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遥遥",漂遥放流的样子;"舟遥遥"、"风飘飘"似写景物,实写轻松愉快的心情。而一"问"一"恨",所揭示的正是归隐田园心情的急切。次写抵家时的欣喜若狂。这种欣喜,用长句很难形象地再现,诗人很懂得这个道理,于是变六字句为四字句,略去了虚词,既使句子简练,有效地表达出欢欣畅快的心情,又使本诗的句式长短相间,便于抒发不同的感情,也让我们感受到诗人此时的心情与为官时完全不同,前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诗人写自己"载欣载奔",写家人"僮仆欢迎,稚子候门",写家中"三径就荒,松菊尤存"、"有酒盈樽",一派祥和、自然、实的景象!"三径",院中小路。汉朝蒋诩隐居后,在院里竹下开辟三径,只与少数友人来往。后

归去来兮辞-陶渊明 原文及其翻译

归去来兮辞 陶渊明 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幼稚盈室,瓶无储粟,生生所资,未见其术。亲故多劝余为长吏,脱然有怀,求之靡途。会有四方之事,诸侯以惠爱为德,家叔以余贫苦,遂见用于小邑。于时风波未静,心惮远役,彭泽去家百里,公田之利,足以为酒。故便求之。及少日,眷然有归欤之情。何则?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饥冻虽切,违己交病。尝从人事,皆口腹自役。于是怅然慷慨,深愧平生之志。犹望一稔,当敛裳宵逝。寻程氏妹丧于武昌,情在骏奔,自免去职。仲秋至冬,在官八十余日。因事顺心,命篇曰《归去来兮》。乙巳岁十一月也。 我家贫穷,种田不能够自给。孩子很多,米缸里没有存粮,维持生活所需的一切,没有办法解决。亲友大都劝我去做官,我心里也有这个念头,可是求官缺少门路。正赶上有奉使外出的官吏,地方大吏以爱惜人才为美德,叔父也因为我家境贫苦(替我设法),我就被委任到小县做官。那时社会上动荡不安,心里惧怕到远地当官。彭泽县离家一百里,公田收获的粮食,足够造酒饮用,所以就请求去那里。等到过了一些日子,便产生了留恋故园的怀乡感情。那是为什么?本性任其自然,这是勉强不得的;饥寒虽然来得急迫,但是违背本意去做官,身心都感痛苦。过去为官做事,都是为了吃饭而役使自己。于是惆怅感慨,深深有愧于平生的志愿。只再等上一年,便收拾行装连夜离去。不久,嫁到程家的妹妹在武昌去世,去吊丧的心情像骏马奔驰一样急迫,自己请求免去官职。自立秋第二个月到冬天,在职共80多天。因辞官而顺遂了心愿,写了一篇文章,题目叫《归去来兮》。这时候正是乙巳年(晋安帝义熙元年)十一月。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回家去吧!田园快要荒芜了,为什么不回去呢?既然自己的心灵为形体所役使,为什么如此失意而独自伤悲?认识到过去的错误已经不可挽回,知道未来的事还来得及补救。确实走入了迷途大概还不远,已觉悟到现在的做法是对的而曾经的行为是错的。船在水上轻轻飘荡,微风吹拂着衣裳。向行人打听前面的路,遗憾的是天亮得太慢。 乃瞻衡宇,载欣载奔。僮仆欢迎,稚子候门。三径就荒,松菊犹存。携幼入室,有酒盈樽。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 刚刚看到自己简陋的家门,我心中欣喜,奔跑过去。孩子们欢快地迎接,孩子们守候在门前或院子里。院子里的小路快要荒芜了,松树菊花还长在那里;带着孩子们进了屋,美酒已经盛满了酒樽。我端起酒壶酒杯自斟自饮,观赏着庭树(使我)露出愉快的神色;倚着南窗寄托我的傲世之情,深知这狭小之地容易使我心安。每天(独自)在园中散步,成为乐趣,小园的门经常地关闭着;拄着拐杖走走歇歇,时时抬头望着远方(的天空)。白云自然而然地从山峰飘浮而出,倦飞的小鸟也知道飞回巢中;日光暗淡,即将落山,我流连不忍离去,手抚着孤松徘徊不已。 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或命巾车,或棹孤舟。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回去吧!让我同外界断绝交游。他们的一切都跟我的志趣不合,还要驾车出去追求什么?跟亲戚朋友谈心使我愉悦,弹琴读书能使我忘记忧愁;农夫把春天到了的消息告诉了我,将要去西边的田地耕作。有时驾着有布篷的小车,有时划着一条小船,既要探寻那幽深的沟壑,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原诗、注释、翻译、赏析、阅读训练附答案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原诗、注释、翻译、赏析、阅 读训练附答案 本文是关于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原诗、注释、翻译、赏析、阅读训练附答案,感谢您的阅读! 《归去来兮辞》原诗、注释、翻译、赏析、阅读训练附答案 【原文】: 《归去来兮辞》是东晋著名诗人陶渊明的一篇散文,该作代表了山水田园诗派的最高成就。 归去来兮辞(并序) 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幼稚盈室,瓶无储粟,生生所资,未见其术。亲故多劝余为长吏,脱然有怀,求之靡途。会有四方之事,诸侯以惠爱为德,家叔以余贫苦,遂见用于小邑。于时风波未静,心惮远役,彭泽去家百里,公田之利,足以为酒。故便求之。及少日,眷然有归欤之情。何则?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饥冻虽切,违己交病。尝从人事,皆口腹自役。于是怅然慷慨,深愧平生之志。犹望一稔,当敛裳宵逝。寻程氏妹丧于武昌,情在骏奔,自免去职。仲秋至冬,在官八十余日。因事顺心,命篇曰《归去来兮》。乙巳岁十一月也。 乃瞻衡宇,载欣载奔。僮仆欢迎,稚子候门。三径就荒,松菊犹存。携幼入室,有酒盈樽。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策扶老以流憩(qì),时矫首而遐观。云无心以出岫(xiù),鸟倦飞而知还。景

翳翳(yì)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 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或命巾车,或棹孤舟。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已矣乎!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 【注释】: ①四方之事:指陶渊明接受建威将军刘敬宣的命令出使的事。四方,意为到各处去。②归欤:《论语?公冶长》有“子在陈曰:‘归欤归欤’”的话,表怀乡之情。③非矫厉所得:这是勉强不得的。④尝从人事,皆口腹自役:过去为官做事,都是为了吃饭而役使自己。 ⑤犹望一稔,当敛裳宵逝:仍然希望任职一年,便收拾行装连夜离去。 ⑥寻:随即,不久。⑦骏奔:《诗经?周颂》“清庙”篇有“骏奔走化庙”的话。骏奔,即去祭祀。 【翻译】 序文 我家贫穷,耕田植桑不足以供自己生活。孩子很多,米缸里没有剩余的粮食,赖以维持生计的本领我还没有找到。亲友大都劝我去做官,我心里也有这个念头,可是求官缺少门路。正赶上出使到外地的事情,地方大吏以爱惜人才为美德,叔父也因为我家境贫苦(替我设

《归去来兮辞》理解性默写(含答案)

《归去来兮辞》理解性名句默写 1.陶渊明《归去来兮辞》起笔二句“,”表达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2.我们经常用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两句来表达过去不可挽回,未来则可把握。 3.《归去来兮辞》诗中对过去进行否定,对未来抱有希望的两句诗 “,。” 4.《归去来兮辞》诗中陶渊明用“,。”是对历史和现状的对比否定了过去肯定了现在。 5.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两句写诗人问道于行人,恨晨光微弱,不见前路,表现作者归心似箭。 6.《归去来兮辞》用“,”表现归程的轻松愉快,心灵得到了极大的释放。 7.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两句写诗人拄杖或游或息,时时昂首远望,畅享自然风景。 8.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两句省察生命之有限,生年无多,何不顺从心愿而行? 9.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回顾当初为了谋生而出仕,而今感到悲哀,自责之词是:,? 10.陶渊明在《归去来兮辞》中认为自己走入迷途还不太远的自恕自慰之词是:,。 11.《归去来兮辞》表现陶渊明在回家途中,自己摆脱束缚,重返自然的欢快舒畅心情的句子是:, 12.《归去来兮辞》中表现诗人自斟自酌,享受室中之乐,心情很愉快的句子 13.《归去来兮辞》中“,。”两句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即精神上的富足、孤高与物质生活的清贫之间的对比。 14.《归去来兮辞》中“,。”两句写作者在庭园中的散步,情景交融,作者似已悠然与自然融为一体,悠然地享受涉足庭园的乐趣。 15.《归去来兮辞》中“,。”两句以云鸟自喻,表现诗人过去做官出自无心,如今归田恰如鸟倦飞而知还。 16.《归去来兮辞》中“,。”两句写天色已晚,作者还手抚孤松不愿离去,因为作者想借孤松以咏怀,喻自己卓然独立的坚贞气节。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原文及翻译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原文及翻译 陶渊明 《归去来兮辞》序 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幼稚盈室〔1〕,瓶无储粟〔2〕,生生所资〔3〕,未见其术〔4〕。亲故多劝余为长吏〔5〕,脱然有怀〔6〕,求之靡途〔7〕。会有四方之事〔8〕,诸侯以惠爱为德〔9〕,家叔以余贫苦〔10〕,遂见用于小邑。于时风波未静〔11〕,心惮远役。彭泽去家百里〔12〕,公田之利,足以为酒,故便求之。及少日,眷然有归欤之情〔13〕。何则?质性自然〔14〕,非矫厉所得;饥冻虽切,违己交病〔15〕。尝从人事〔16〕,皆口腹自役〔17〕;于是怅然慷慨,深愧平生之志。犹望一稔〔18〕,当敛裳宵逝〔19〕。寻程氏妹丧于武昌〔20〕,情在骏奔〔21〕,自免去职。仲秋至冬〔22〕,在官八十余日。因事顺心,命篇曰《归去来兮》。乙巳岁十一月也〔23〕。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正文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24〕!既自以心为形役〔25〕,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26〕。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舟遥遥以轻飏〔27〕,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乃瞻衡宇〔28〕,载欣载奔〔29〕。僮仆欢迎,稚子候门。三径就荒〔30〕,松菊犹存。携幼入室,有酒盈樽。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31〕。倚南窗以寄傲〔32〕,审容膝之易安〔33〕。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策扶老以流憩〔34〕,时矫首而遐观〔35〕。云无心以出岫〔36〕,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以将入〔37〕,抚孤松而盘桓。 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38〕?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39〕。或命巾车〔40〕,或棹孤舟。既窈窕以寻壑〔41〕,亦崎岖而经丘。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善万物之得时〔42〕,感吾生之行休〔43〕。 已矣乎〔44〕!寓形宇内复几时〔45〕,曷不委心任去留〔46〕?胡为乎遑遑欲何之〔47〕?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48〕。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49〕。登东皋以舒啸〔50〕,临清流而赋诗。聊乘化以归尽〔51〕,乐夫天命复奚疑!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译文

归去来兮辞并序(陶渊明)

归去来兮辞 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幼稚盈室,瓶无储粟,生生所资,未见其术(生活所需,也没有什么办法)。亲故多劝余为长吏,脱然 ..(我心里)有怀,求之靡.(缺少)途。会.(见到)有 四方之事,诸侯以惠爱为德,家叔以余贫苦,遂见.(派遣)用于小邑。于时风波未静,心惮.(忌惮)远役,彭泽去.(离)家百里,公 田之利,足以为酒。故便求之。及少日,眷然 ..(眷恋)有归欤之情。 何则 ..(为什么呢)?质性(本质是)自然,非矫厉所得。饥冻 虽切.(急切违背自己的意愿?)。尝从. (做)人事,皆口腹自役。于是怅然 ..(惆怅)慷慨,深愧平生之志。犹望一稔,当敛裳宵.(?)逝。寻.(听到)程氏妹丧于武昌,情在骏奔,自免去职。仲秋至冬,在官八十余日。因事顺心,命篇曰《归去来兮》。乙巳岁十一月也。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荒芜)不归!既自以.(用)心 为形.(形体)役.(奴隶),奚.(如此这般)惆怅 ..(难受)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补救),知来者之可追.(补 救)。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已经走进了迷 ...... 途大概还不远,明白了现在是对的而昨天是错误..................... 的.)。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怨恨)晨光之熹微。 乃.(刚才)瞻衡宇,载欣载奔(高兴地向前跑去)。 僮仆欢迎,稚子候门。三径 ..(路)就荒,松菊犹存。携幼入室,有酒盈樽。引壶觞以自酌,眄.(走在)庭柯以怡.(愉快)颜。倚南窗以 靠着南窗来寄托我的傲气,明白明白这容易让我 ..................... 心安 ..)。园日涉.(散步)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策.(鞭策)扶老以流憩,时矫.(抬头)首而遐观。云无心以出岫.(山),鸟倦飞而知还。景.(天空)翳翳以将入, 抚孤松而盘桓 ..(徘徊)。 归去来兮,请息.(让)交以绝游。世与我而相违.(违背), 复驾言.(谈)兮焉求?悦亲戚 ..(亲朋好友)之情话,乐.(乐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