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与经济发展关系及影响

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与经济发展关系及影响

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与经济发展关系及影响
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与经济发展关系及影响

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与经济发展关系及影响

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与经济发展关系及影响

摘要:通过探究武汉市1990-2010年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与国民生产总值之间的关系,建立二者间的线性模型,通过ADF检验和协整检验,利用OLS的方法,建立动态误差修正模型,找到两者间存在的函数关系,在理论和实证上说明基础设施投入与国民收入的增加存在正相关关系。

关键词:基础设施建设;经济发展;国民收入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3)04001003

1引言

基础设施建设在国民经济的发展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其中包括公路,铁路,机场,城乡电网等。2008年中国政府推出“4万亿”经济刺激计划,其中的绝大多数是进行铁路,公路,机场,城乡电网的建设,可见基础设施建设对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性。这不仅可以使中国加快摆脱全球金融危机所带来的负面作用,还可以扩大内需,刺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消费的增长。2012年林毅夫在达沃斯论坛上发言,认为基础设施建设是经济发展的动力,基础设施建对促进国民经济增长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与此同时,武汉市从1990年到2010年武汉市投入大量的资金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国有企业固定资产投资从1990年的38.9728亿元上涨到2010年的1474.64亿元。同时,武汉市经济发展迅速,国民生产总值从1990年的176.83亿元,到2010年的5565.93亿元,工业总产值从1990年度的303.15亿元上升到2010年的7004.96亿元,人均生产总值从1990年的2673.17元上涨到2010年的58961元。在武汉市国民经济取得巨大发展的同时,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也在不断增加。武汉市政府将每年的财政收入投入基础设施是否为武汉市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基础设施建设是否充分发挥了作用。

本文在结构上的安排如下:第二部分为文献综述,第三部分主要分析了基础设施建设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相互关系,第四部分通过实证分析,通过ADF检验和协整,利用最小二乘法,建立动态修正曲线,找到二者间的联系,最后根据实证分析的结果得出结论。

2文献综述

在历史上,研究过基础设施建设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有凯恩斯主义学派,李嘉图学派和新古典主义学派。凯恩斯主义学派认为基础设施只是消费的组成部分,反映了一个地区或者国家的需求,能促进劳动力雇佣。李嘉图学派认为,基础设施建设会对运输成本和分配产生影响,降低贸易利润能够增加比较优势和促进国内和国际的贸易流动。此外,基础设施会增加市场参与度。新古典主义学派认为,基础设施建设能增加生产,交通,通信以及分配系统能够增加搜索,交易,以及装载货物的能力,交通,通信以及分配系统会产生内在的收益,并且被认为是基础设施投入中最重要的部分。此外,基础设施会使得生产力提升,技术扩散,信息扩散,人力资本的发展更加简单。

从国外的学者来看,Ferranti (2004)发现基础设施投入带来的收益随着经济体趋向于成熟呈现倒U型。Briceno-mendia (2005)通过研究一些美国的案例发现随着经济的增长基础设施的投入可能

会带来一些负面的影响。Aschauer (1989)通过研究美国1949-1985年商业利润,私人资本,公共资本,劳动力雇佣情况,和产出,发现公共部门的投资回报要比私人部门的投资回报大得多并且私人的生

产量和公共部门的基础设施存量有着极强的相关性,但同时他的研究结果引起了极大的争议,他的研究结果与选择的样本数据有着极强的敏感性,因此人们认为他的研究结果存在偶然性。Holta-eakin 和Schwartz (1994)用一阶差分法降低了Aschauer的结果是假的的可能性。Calderon和Serven (2005)用广义矩估计法发现三类基础设施,电信,交通和电厂能对产出产生积极和重要的影响。他们发现这些资产的边际产出超出了那些不是基础设施资产的边际产出。Esfahani和Ramirez (2002)发现政府机构的因素会对基础设施对经济产生的增长作用产生影响。

在国内学者中,胡鞍钢和刘生龙(2010)运用中国28个省市

1987―2007年的数据基于一个巴罗类型的增长模型以及对该模型进行分解认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于我国经济的发展存在正相关关系,不同交通基础设施和地理位置在我国区域经济差异中扮演了重要的位置,同时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在西部的经济发展中发挥了积极作用。李一花和洛永民(2009)采用1998-2005年的省级面板数据,综合因素分析法和面板回归模型进行实证分析,认为财政分权显著影响了基础设施建设且基础设施建设对经济的增长十分明显并呈现出地区差异。王新宇,刘贵(2010)通过建立VAR模型分析我国基础设施建设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认为在经济增长与基础设施的相互关系中主要体现的是基础设施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其中交通,邮电和电力供应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尤为突出;同时认为经济增长会促进社会型基础设施的建设,但社会型基础设施建设对经济增长却无明显的促进作用。石涛(2009)认为基础设施建设与经济增长存在十分复杂的关系,基础设施建设对经济增长表现出正外部性效应,结构差异效应,时空效应以及挤出效应等,因此,他认为只有把基础放在系统协同中才能提高投入效率。王海滨(2009)研究基础设施的经济效应,以1978-2008年数据为基础,运用计量经济学的误差修正模型,实证分析了我国30年的基础设施建设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认为基础设施建设对经济增长具有长期和短期的经济拉动效应,且短期效应要大于长期效应。张镝和吴利华(2008)运用1952-2006年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指标与国内生产总值两时间序列进行协整关系检验,误差修正模型和Grange 因果关系检验认为我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与经济增长有长期均衡关系,在短期内表现为动态均衡,同时二者之间具有双线因果关系。陈建国(2010)运用计量经济学方法认为如果政府在基础设施建设中偏重于能大幅度提高交易效率的那些基础设施建设,则会较大幅度的提高居民的福利水平,但当该幅度达到一定比率后,交易效率和福利水平的提高就变得十分有限。通过以上的文献综述,我们发现外国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研究早于中国,而我国学者侧重于对交通建设的研究分析,而忽视了其他基础设施建设的研究分析,并且在研究过程中多采用面板数据,将省之间的数据进行比较,建立模型变量进行检验。通过以上文献参考,我们发现:第一,大部分文献都是对交通基础设

施进行的研究,缺少对总的基础设施的研究。第二,大部分文献研究的基础设施存量,而对政府的基础设施投入对经济的影响缺乏深入的分析与探讨。有鉴于此,本文通过分析武汉市1990年到2010年的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和国民收入总产值,运用相关分析,回归分析等方法,建立两者间的简单模型,亦在考察武汉市的政府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与经济增长的动态复杂关系进行初步研究,并分阶段的观察基础设施对国民收入的“乘数效应”。

3基础设施建设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影响机制

在基础设施建设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相互关系中,基础设施建设对经济增长结构效应,成本效应,环境效应,资本吸引效应,社会公平效应等。基础设施的结构效应是指增加基础设施投入,可以加速基础设施产业本身的结构升级,实现产业的高度化合理化,同时加速其他产业结构升级,提高其他产业的经济效益。成本效应是指通过增加基础设施投资改善基础设施条件,提高基础设施服务,从而达到改善经济活动中的工作环境,降低交易成本,节约交易费用。环境效应是指基础设施保证社会经济活动,改善生态环境,实现资源共享等目的而建立的公共基础设施,包括交通运输,能源,电信,生态,环境等经济型基础设施和医疗卫生,教育社会福利,文化等社会型基础设施,人类生产与生活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资本吸引效应是指基础设施建设的好坏,会影响到资本投入的多少。较大的基础设施投入能降低交易成本必然会吸引更多的资本,加快当地的经济增长;反之,较少的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使得交易成本增加,必然会减少私人资本的投入。由于基础设施建设具有一定的公共产品的特性,因此政府在进行基础设施建设时,必然会考虑到基础设施的分配效果,是该项目能有利于社会的财富分配。

同时,经济增长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带动基础设施投入的增加,推动基础设施的水平和改善人民生活质量。

关系如图1所示。

4实证分析及结论

4.1实证分析的思路及基本模型

首先,本文通过选取武汉市1990-2010年的基础设施投入和国民

生产总值的数据,根据Aschauer的研究,基础设施建设对经济增长具有促进作用,表明GDP与基础设施投入存在正相关关系,为了减少异方差的影响,对GDP和基础设施投入去对数,得到LnGDP和LnX 利用Eviews3.1统计软件,进行ADF平稳性检验,在平稳性检验之后,进行协整,检验发现二者存在协整时,建立误差修正模型,利用OLS 回归分析的方法找出二者之间的估计模型。然后将1990-2010年的数据分成两个时段,1990-2000年和2000-2010年,再利用上述方法分别求出基础设施投入和国民生产总值之间的关系,观察相关系数的变化,检验基础设施的投入对国民生产总值的回报是否随着经济的发展而逐步降低。

建立模型:LnGDP=α+βLnX+λ9

(X表示基础设施投入,GDP表示武汉市的国民生产总值)

4.2数据处理

在此文章中,选用的是武汉市1990-2010年的统计数据,如表1所示。

数据来源于武汉市2011年统计年鉴,说明:1.城镇50万及以上项目投资包括“基本建设、更新改造、其他投资”2.本文用城镇50万及以上项目投资代替基础设施建设投资。

本文选用Eviews3.1计量经济学分析软件。

4.2.1时间序列的平稳性检验

经济时间序列大多是非平稳的,为了避免“伪回归”现象,首先必须对时间序列进行平稳性检验。单位根检验是平稳性检验的常用方法,包括DF检验,ADF检验,PP检验等。笔者采用ADF检验法,分别对变量LnGDP和LnX进行单位根检验,其结果如表2所示。

从检验结果来看,LnX序列在1%,5%,10%的显著性水平下,单位根检验的Mackinnon临界值分别为-3.8315,-3.0299,-2.6551,t 检验值-1.875046均大于相应的临界值,从而不能拒绝H0,表明LnX 存在单位根,是非平稳序列;△LnX序列在1%,5%,10%的显著性水平下,单位根检验的Mackinnon临界值分别为-3.9591,-3.0810,-2.6813,t检验的统计量-3.569106,在5%,10%的水平下拒绝H0,表明△LnX不存在单位根,是平稳序列。即LnX是一阶单整的。LnX―I

(1).

采用同样的分析方法,可得Ln GDP是一阶单整的。Ln GDP―I (1).

4.2.2协整检验

为检验LnX和Ln GDP是否存在长期稳定的关系,采用两边协整关系的EG两步法,对其进行协整检验:

第一步:以Ln GDP为解释变量,LnX为被解释变量,用OLS回

归方法估计回归模型,可得式: Ln GDP=0.799782LnX+2.402354+et R2=0.989806,DW=0.512953F=1844.874

从检验的结果来看,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单位根检验的临界

值为-3.1222,检验的统计值为-4.182395,小雨相应的临界值,故拒绝H0,不存在单位根是平稳序列,说明LnX和Ln GDP之间存在协整关系。

4.3误差修正模型

以上分析可知,LnX和Ln GDP之间存在协整关系,表明二者之

间有长期均衡关系。但从短期来看可能会出现失衡,为了增强模型的精度,再将协整模型中的误差看成均衡误差通过建立短期的动态模型,来弥补长期静态模型的不足,即建立误差修正模型。误差修正模型的结构如下:

从回归结果来看,参数符合经济理论:可决系数R2=1.0000,拟合得非常好。系数显著性检验,给定a=0.05查t分布表,在自由度为n-3=18时临界值t=1.734,由于各解释变量的t 值均大于临界值,因此通过显著性检验。在给定0.05的条件下,查DW表,当n=21,

k=3,得下界临界值为1.026,上界值为1.669,因为DW统计量为

1.3333,小于4-dL,根据判定区域可知不存在自相关。上述

估计结果表明,Ln GDP的变化取决于ΔLnX的变化,且ΔLnX每变

化1,Ln GDP会变化0.384557,并且上一期的 Ln GDP的变化不会影响本期的 Ln GDP的变化,误差项对上一期并没有起到修正作用。

5决策及建议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认为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对经济的增长具有乘数效应,且伴随着经济的发展,乘数效应逐步减弱,基础设施建设

与国民收入的增加具有正相关关系。根据本文的理论与实证的研究结论,我们的政策建议是:政府应重视基础设施投入,保障基础设施投入能跟上经济发展速度。通过以上的结果分析,表明政府的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对经济增长具有促进作用,能推动国民收入的增加。因此,政府要重视基础设施投入建设,但同时,要提高基础设施建设的效率,避免重复投资,浪费资源。基础设施投入,可以降低交易成本,提高工作效率,扩大企业生产,因此促进经济发展。此外重视落后地区的基础设施投入,缩小城乡之间基础设施建设的差距。

参考文献

[1][1]David RolandHolst: Infrastructure as catalyst for regional integration,growth,and economic convergence:science analysis for Asia[R].Asian development bank,December 2006.

[2]César Calderón,Luis Servén.The Effects of Infrastructure Development on Growth and Income

Distribution[J].Economic Research Division,2008.

[3]Sangaralingam Ramesh.Infrastructure as Economic Density Department of Economics[R].October,2007.

[4]Stéphane Straub,Charles Vellutini,Michael Warlters Infrastructure and Economic Growth in East Asia Policy Research Working Paper Series[Z].April,2008.

[5]李一花,洛永民.财政分权,地方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增长[J].当代经济科学,2009.

[6]陈建国.我国基础设施经济增长效应的传导机制实证检验[J].新疆大学学报,2010.

[7]莱斯特?C?梭罗.中国的基础设施建设问题[J].经济研究,1997,(1).

[8]胡鞍钢,刘升龙.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与经济增长:中国区域差距的视角[J].中国工业经济,2010,(4).

------------最新【精品】范文

文化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文化对社会经济的影响单位:边防一队姓名:安家良

一、烟台的文化经济现状 (一)综述: 文化指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 观念等等构成的集合概念。它在人类社会发展中起到了引 领的作用。 烟台作为中国古代文明的发源地之一,自古至今都是中国文化的先导。在中国最辉煌的岁月中,烟台(古为登州) 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之一。在中国那段耻辱的时代里, 烟台又是中国最早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之一。改革开放后, 烟台成为我国首批沿海开放城市之一,是环渤海经济圈内 以及东亚地区国际性港城、商城、旅游城。在21世纪,山 东半岛东端的烟台,是中国重要的文化的交流发展的圣地。 在中共十六大之后,烟台市委市政府把文化事业建设放在突出位置,努力构建和谐社会、安居社会,丰富人民 的文化生活。十二五规划开局之年,中共十七大六中全会 通过决定,全面总结党领导文化建设的成就和经验,深刻 分析文化建设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在集中全党智慧的基础 上,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确立了建设 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提出了新形势下推进文化 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重要方针、目标任务、政策举措, 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指导我国文化改革发展的纲领性文 件。我以家乡的文化经济事业为调查对象,开展这次社会 调查。 (二)烟台文化产业名牌: 1.农业与饮食文化: 烟台地处山东半岛东部,位于东经119°34′~121°57′,北纬36°16′~38°23′,辖4区7个县级市和长 岛县。依山傍海,气候宜人,东连威海,西接潍坊,西南 与青岛毗邻,北濒渤海、黄海,与辽东半岛对峙,与大连 隔海相望,共同形成拱卫首都北京的海上门户。最大横距

中国的传统文化与创新

中国传统文化与创新 作者:****** 学号:************** 摘要:我国是个具有5 000 年历史的文明古国,曾经为人类文明发展做出巨大的贡献。对于中国的传统文化,我们不仅要批判地继承还要大胆的创新,,特别是在当今全球化越演越重,经济一体化浪潮越发汹涌之际,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利用,传承与变迁,创新与调适,成为民族研究与工作中的重大课题。不仅如此,还要正确处理好保护与发展,开发与利用,中央与地方,全局与局部,当前与今后的关系,这些对当前的中国是十分重要的。 关键词:传统文化创新继承 引言:中国是一个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古老国度,但是进入二十一世纪,中国传统文化受到了来自外来文化前所未有的冲击,作为一个中国人,中国传统文化的现状使我们担忧,要改变这种现状就要做出改变。 正文:对于几千年来维系中华民族精华之源泉,深蕴着丰富营养成分的中国传统文化,如何才能在经济全球化导致的文化全球化的今天得到更好地传承和发展,很显然只有历史辩证地正视中国传统文化,重视传统文化的理论研究、保护传统文化的物质载体、重构传统文化的价值体系、采用不同的媒介对传统文化进行传播,才能更好地传承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是指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保留在每一个民族中间具有稳定形态的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是指以华夏民族为主流的多元文化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融合、形成、发展起来,具有稳定形态的中国文化,包括思想观念、思维方式、价值取向、道德情操、生活方式、礼仪制度、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文学艺术、教育科技等诸多层面的丰富内容。中国传统文化有着丰富的内涵,且精华与糟粕并存,要使传统文化的精华在现代社会中发挥积极作用,不仅要批判地继承,要进行创造性的转换。 一、科学的看待中国的传统文化 一个民族如果没有自己的科技,可能会亡国;一个民族如果丧失了自己的文化,就要亡种,而亡种比亡国更可怕。对中华民族来说,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身份证和象征,是中华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唯一标志。对于几千年来维系中华民族精华之源泉,深蕴着我们先民追之不舍、迄今十多亿中国人仍然哺之于中的丰富营养成分的中国传统文化,一棒子打死,妄自菲薄、数典忘祖,搞历史虚无主义是不行的;但抱残守缺、照抄照搬、全盘吸收,大搞复古主义也违背历史发展的规律。冯友兰曾说:“中国人最关切的是中国文化和文明的继续和统一。我们的智慧或可超然于文化之外,” 而我们的最终命运又必然统摄于文化之中。因此,理性发展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人的不贰选择。 二、加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 说到传统文化的继承,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有些人认为,既然是继承传统,就要将传统的东西原封不动地保留下来,将最原始的一面传承下去。但是,在我看来,这样的想法虽然保留了传统文化的真实性与完整性,却并不能赋予传统文化时代意义,这也就使得它不能再发挥更多的价值。如果一种文化已经无法将它的价值发挥出来,,它又有什么存在的意义呢?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并不是让其凝固而无法变迁,这样做的后果事实上是让传统文化失去应有的生命力。因此,因此那种认为传统文化的保护就是将其一切传统都原封不动的保留,甚而采用与外界隔绝的方式,人为地阻绝其文化的变迁的思想是不妥当的.在这种情况下批判的继承就显得尤为重要。 文化继承要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使其具有现实意义。因为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不能仅仅做一个博物馆或者只是把传统文化用声音和影像保存起来。而应该让传统文化成为现代人的一种生活方式和行为准则,是一种活生生的东西,而非说教。与此同时,我们也要抓住传统文化的精髓,民族血脉之所以绵延至今从未间断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承续传载功不可

科技进步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一.科技与经济的协调发展 随着知识经济的兴起,科技进步与经济发展呈现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相互融合、协同发展的总趋势。科学技术对经济发展的作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显著,知识、技术与经济的结合将更加密切,科学物化的速度越来越快,知识、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周期越来越短。科技进步成为经济发展中第一重要的决定性因素。科技进步提高了生产率,改变着世界经济结构,带来了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的变革,促进了经济的繁荣。同时,经济的发展使得各国纷纷重视增加对科技要素的投入,投资大规模流向科技领域,强大的社会需求促进与刺激了科技进步,经济积累中分配给科技的份额更为科技发展注入了强大的活力。因此,经济发展为科技进步提供了强有力的后盾,科技进步使投资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二者形成一个循环式的相互作用的过程。科技进步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发展是社会系统的整体的、综合的发展,是科技进步与社会大系统及其内部要素间在有机协调条件下,逐渐进化的发展趋势。党的十六届二中全会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紧接着,在十六届四中会又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理念,这一系列的重要思想都充分肯定了科技与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性。 二.科技进步是促进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 新经济增长理论揭示了科技与经济的内在联系,从经济学的角度揭示了知识的积累是经济增长的动力,是经济长期增长的保证。科技进步被视为经济增长的内生变量,不是可有可无、随机出现的外在因素,科技进步是影响经济增长的关键。科技进步推动经济发展,在知识经济形态中着重表现为促进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变。 1.科技创新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主要途径 科技进步可以缓解资源的稀缺性程度,一方面,科技进步可以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从而使最大可能的产量组合尽可能向生产可能性边界靠近。另一方面,科技进步可以使未预见利用价值的自然物成为现实的宝贵资源,使同样的资源投入,就可以使生产可能性从原有的低利用率提高到较高的位置。科技进步使等量资源投入产出更多的产品组合,这为人类突破资源供给的限制带来了希望,从而使生产可能性边界向外扩张。 从世界科技发展史来看,科学技术在推动经济增长中所占的比重不断上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越来越大。世界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20世纪50年代,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都超过了生产要素投入量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的总和。20世纪70年代初期,在西方主要发达国家,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50%,现在已达到80%。我国的资源状况决定了经济发展不可能走高耗、浪费、粗放经营的道路,而必须选择低耗、节约、集约经营的道路。虽然要素投入量的增长是有限的,但技术进步则是无限的,所以,经济增长不仅要靠要素投入增加,更加需要科技进步推动的来实现。 2.科技进步是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源泉 科技进步主要表现在生产设备技术水平的提高和生产工艺水平的改善。技术水平的提高可以提高产出水平,大幅度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消耗。生产设备的大型化、生产的自动化等可提高企业生产的规模效益,降低成本,提高投入产出率。生产工艺水平是技术水平的主要标志之一,它的高低对生产消耗、产品质量、产品成本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劳动者素质是影响经济效益的重要因素之一,而科技进步可以提高劳动者的素质。科技进步不仅影响劳动者的生活方式、生活水平、改善健康、延长寿命等方面,更重要的是能提高劳动者的智力、知识、劳动技能等,使之能与先进的设备、先进的工艺相互配合,并充分发挥作用,从而使经济效益也获得相应提高。此外科技进步也包括宏观和微观决策管理水平的改善和提高,这是软科学技术进步的主要内容。与提高设备水平、改善生产工艺等硬技术

投资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投资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班级:电0802—2班 姓名:*** 学号: 投资,指货币转化为货币的过程。投资可分为实物投资、资本投资和证券投资。前者是以货币投入企业,通过生产经营活动取得一定利润。后者是以货币购买企业发行的股票和公司债券,间接参与企业的利润分配。 投资在景荣活动中,起到很大的作用,具体有: 1、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投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非常紧密。在经济理论界,西方和我国有一个类似的观点,即认为经济增长情况主要是由投资决定,投资是经济增长的基本推动力,是经济增长的必要前提。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可以从要素投入和资源配置来分析。 2、投资是促进技术进步的主要因素 投资对技术进步有很大的影响。一方面,投资是技术进步的载体,任何技术成果应用都必须通过某种投资活动来体现,它是技术与经济之间联系的纽带;另一方面,技术本身也是一种投资的结构,任何一项技术成果都是投入一定的人力资本和资源(如试验设备等)等的产物。技术进步的产生和应用都离不开投资。 从国际资本大体分类看,有直接投资和间接投资。国际直接投资指一国的某行为主体通过经营对另一国的某企业有持久利益和一定程度的控制力。 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资本的流向表现出以美、欧、日三极双向互流为核心,同时向各自地区外围扩散的特征,在核心层与外围层的投资流动中,发展中国家成为国际投资新的增长极和生长带,这一方面指流向发展中国家的资本成倍上升,发展中国家作为国际资本输入国的地位有所提升;另一方面是指发展中国家也开始跻身资本输出国行列。建国以后的中国在很长一段时间,由于当时不利的国际环境和意识形态方面的原因,与国际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交往联系都很少,实行“关起门来搞建设”的经济建设方略,对外国资金和技术的利用和引进几乎为零。 经过多年的建设,到改革开放以前,我国虽然建立了一整套比较完备的国民工业体系,但产业结构水平低、结构不合理、效益低下、经济发展缓慢,总体上与世界发达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进一步加大。 改革开放后,通过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本国市场,大力引进外资加速我国经济建设和产业结构调整,顺应了全球经济一体化和贸易、投资自由化的大趋势,经济建设取得长足的发展,经济持续多年高速增长,综合国力不断提高,产业结构趋于合理化且技术升级换代加快,加速了我国的工业化进程。 经济建设成就的取得是与大量外资参与国内经济建设所密不可分的,中国也由于自身资源、市场、劳动力、外资投资政策等各方面的优势而成为国际投资最为活跃的地区。我国在国际直接投资方面拥有着许多机遇,如:①海外直接投资的注入增加了我国的资本存量。海外直接投资的进入通常会引致母国企业的追加或辅助投资,跨国企业还通过为东道国当地资本市场提供有吸引力的投资机会,能够有效地动员当地储蓄,成为引发国内投资的催

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地关系(1)

抓好城市建设促进经济发展 县政府副县长王洪波 县委十一次党代会提出“三化”协调发展,把经济做强、工业做大、农业做优、城市做靓、民生做实的基本思路和宏伟目标,给我县城建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我们城建工作指明了方向。作为主管城建工作的副县长,如何结合当前全县深化“一创双优”开展“六讲六比两带头”集中活动中,我进行了深入思考,深感责任重大、任务艰巨。但我们有决心、有信心在县委的领导下,重新审视我们的城建工作,进一步理清思路、完善措施,把城市扮靓,规划好、建设好、管理好,擦亮“名片”,促进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助推二三五目标早日实现。 一、不断提高对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关系的认识 城市作为永续发展的地域空间,是经济、文化、生态、人口等因素的综合产物,其伴随经济发展而发展,反过来,又对经济的发展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如何做好城市建设与经济发展相结合这篇大文章,实现城市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以城市发展带动经济发展,以经济发展促进城市综合力的增强,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经济发展是城市建设的基础,城市建设是经济发展的条件,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是对立统一、互为因果的关系。

(一)城市建设是经济发展的需要 1、城市建设是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首先,城市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增长极。其次,城市建设是经济发展的动力源。城市建设作为一个扩大投资、推动消费、促进发展的过程,其本身就是一种经济活动。通过城市建设,可以带动房地业、建筑业、商业等十几个相关产业的大发展。从经济发展的全局看,城市建设是经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基础性作用,虽然不直接创造价值,但参与价值的创造。加快经济发展城建必须先行。城市建设的大发展,大变样,对于提升城市形象、改善人居环境、吸纳剩余劳动力、促进招商引资具有重要意义。 2、城市建设是经营城市增加财力的重要途径 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并加速向资本的转化,是解决城市建设钱从哪里来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之一。政府通过公开拍卖、挂牌出售等方式,把存量土地资源转化为土地资产,实现土地资产价值,进而形成了对城市土地的再投入。充分利用好这些资源并加速其向资本的转化,就可以有效地缓解城建资金短缺与加速城市建设的矛盾,切实积聚城市建设、改造资金,完善城市功能,美化城市环境,进一步推动城市建设向高起点、大手笔、大投入跨越。财政收入的大幅增加,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房地产建设,虽然这个观点是落后的,却是我县目前情况下的唯一选择,是符合目前发展需要

文化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论文化因素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主要内容:文化是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当今,文化已成为推动市场发展和市场革新的内在动力,在21世纪经济全球化浪潮中,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增长、经济的振兴,对国家或地区文化竞争力的依赖性越来越强。促进经济的快速协调发展,不仅要进行相应的经济体制改革,而且必须提升其文化竞争力,这是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选择。文化对经济发展的推动、引导和支撑作用已越来越明显。 马克斯.韦伯的看法是对的:“如果说我们能从经济发展史中学到什么,那就是文化会使局面几乎完全不一样。我们应从更广泛的经济繁荣的决定因素来理解文化的作用。”而且韦伯把东西方社会所以会走上不同发展道路的决定性因素归结到彼此不同的传统文化,在经济发展中文化的作用领域为我们展开了一个新的视角。 一,提升文化竞争力是内在要求,是提高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必然选择。 党的十六大报告要求全党同志要深刻认识文化建设的战略意义,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繁荣。报告指出:“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这是对信息时代世界发展新趋势和新特点的敏锐反映和准确把握,是对文化认识上的新概括和新表述。在当今经济全球化浪潮中,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增长、经济的振兴,对国家或地区文化竞争力的依赖性越来越强。促进经济的快速协调发展,不仅要进行相应的经济体制改革,而且必须提升其文化竞争力,这是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选择。为此,十六大报告向全党提出了文化的战略任务:完善文化产业政策、支持文化产业发展,增强我国文化产业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 所谓文化竞争力,概括地说,就是各种文化因素在推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中所产生的凝聚力、导向力、鼓舞力和推动力。 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文化创新能力。同其他领域的创新相比,文化创新更具有特殊的意义。创新是文化的生命,文化产品有无竞争力,主要取决于文化创新;二是文化产业的科技含量。文化产业的兴起,把科技、市场和文化结合在一起,赋予文化新的发展形态。文化产业的竞争越来越多地表现为科技实力竞争。大力发展高科技媒体及相关产业,推进文化产业与高新信息技术的联姻,才能提升文化产业的竞争力;三是高素质的人才。无论是推动文化创新,还是应用高新技术发展文化产业,都离不开高素质的人才。因此,提升文化竞争力的根本之点在于构筑发展文化产业的人才高地。 随着科技经济的发展,文化已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经济与文化的融合已成为当今社会发展的一种趋势,文化所产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越来越高。在我国,不仅经济发展需要文化来支撑,而且文化产业本身也已成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文化与经济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使文化与经济的发展呈现出明显的一体化趋势。显而易见,文化竞争力是综合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因此,增强一个地区的竞争力,不单是要提高区域经济的增长能力,而且应该是经济、社会、文化和自然的协调一致的发展能力的全面提高,尤其是文化竞争力的提高。

文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浅论文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城市学院·091·沈超·09271143 【摘要】区域文化是区域内形成的思想意识的总和,是在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反映了一个地区特定的人文历史境遇,也构成了这个地区基本的人文特色。文化与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经济与文化一体化已经成为世界性的历史发展趋势。文化与经济的基本关系表现在经济的决定性作用和文化的巨大反作用。文章就区域文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进行探索。 【关键词】区域文化;区域经济;影响;作用 【正文】 一、区域文化的形成 英国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1871年在《原始文化》一书中指出,文化即“知识、信仰、、道德、、习俗,以及由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获得的任何其他能力和习惯的复合整体”。哈耶克认为“文化乃是一种由习得的行为规则构成的传统,这种规则可能起始于人类所拥有的不同的环境情势下知道做什么或不做什么的能力”。虽然人们对文化有各种各样的定义,但普遍认识到文化是由物质、制度、行为和精神等多个层面构成的一个完整体系,文化的内容不仅包括生产、生活用具和其他物质产品,而且也包括最基本的价值信念、伦理规范、道德观念、宗教、思维方式、人际交往方式、风俗习惯等。 在同一个国家内部,不同的地理环境、人文因素及历史发展进程形成各具特色的区域文化,并进而形成整个国家民族的文化。地理环境的巨大差异,各地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不断演变,各个文化群体流派的交流碰撞的深度、广度、频度的不同,以及各地长期以来独特的不对称的文化心理积淀,都直接或间接地造成不同区域内人们各有千秋而又相对稳定的传统习俗、风土人情、性格特色和心理特征,也创造了丰富多彩、千差万别的文化成果。经过长期的历史积淀,某些地理区域出现了相似或相同的文化特质,其居民的语言、宗教信仰、艺术形式、生活习惯、道德观念及心理、性格、行为等方面具有一致性,区域文化就这样产生了。区域文化是区域内形成的思想意识的总和,是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反映了一个地区特定的人文历史境遇,也构成了这个地区基本的人文特色,与其他区域的文化相区别。 二、文化与经济的基本关系 文化与经济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经济与文化一体化已经成为世界性的历史发展趋势。文化与经济的基本关系表现在经济的决定性作用和文化的巨大反作用。经济发展决定文化发展。经济的决定性作用表现在:

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经济发展

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经济发展 读郎咸平—《谁在谋杀中国经济》作者:朱先刚专业:环境工程学号:099044174 文化对经济的发展的影响现在已经被很多人重视,不同的经济背后有着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文化呈现出不一样的经济。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留存的一个国家,其文化的深厚可想而知,同时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的经济影响也使不容置疑的。五千年的历程,我们从先代那里继承并发展形成现在的中国传统文化。我们的文化有很多地方是有助于我们经济的发展,但是我们的文化在我们的意识中也形成了一些对当代经济发展有阻碍作用的部分,同时这份文化由于根深蒂固性我们的思维很难转变过来。进而对经济的发展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 香港著名经济学家——郎咸平教授在《谁在谋杀中国经济》当中很深刻指出了我们的文化中的对经济发展起阻碍作用的部分。 在郎教授看来我们的文化的有三大劣根性—— ①浮躁②投机取巧的心态③思维方式的僵化 同时我们文化里大爱文化的“潜藏性”也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经济发展。 从古到今,我们这个民族比较浮躁,喜欢投机取巧,人们不喜欢踏踏实实的去干一件事,我们很喜欢期待着奇迹的出现。在中国历史上,我们有很多以少胜多的战役,最典型的就是赤壁之战,且不说它

的真实性,虽然经过了文学家的渲染显得有些夸张,但是还是可以看出中华民族的浮躁心理,因为一个文学著作的灵感是来自于现实的世界,文学著作有时是表达了人们心中的某种向往,我们期待奇迹的发生,就如在冬天里在湖北这个基本不可能没有东风的地区期待东风一样。还有我们有很多的谚语,“四两拨千斤”“杀鸡焉用宰牛刀”等,从中我们都能看出我们的浮躁心理。同时这也反映出我们的不自信的一面,我们很少去相信我们一定会做好一件事,在现在的这个时代,企业间的竞争很强烈,产品的更新亦是很快,如果一个公司不能够有足够的自信去满足市场的需求,那么我们的企业就会被淘汰,我们需要相信自己,我们不可以对顾客说“不”!然而这种不自信是来自于我么的浮躁,我们不喜欢做一件很有把握的事。我们有十拿九稳,但是我们更应该做到十拿十稳,也很需要做到这一点。如果做到这一点,企业在竞争中的风险将大大降低,也就会增大我们的竞争力。 对于浮躁,我们还表现在我们的和多人喜欢跟潮流走,我们很少有自己独特的想法。我们有“一窝蜂”现象,如果市场上出现一个新的产业,大家很容易跟风走。比如说在八十年代后期及九十年代时期,在岭南荔枝的产量比较少,但是市场的需求量确实很大,供不应求,当时就有人发现这一现象,就开始种植,最后成为闻名当地的“荔枝大王”。当“荔枝大王”成功后,当地的老百姓也向他学习,种植荔枝,在几年的时间里,当地荔枝种植面积增加了十几倍。最终导致“荔枝大王”也破产,老百姓也没赚到钱。还有在80年代各地竞相引进彩电、冰箱生产线,导致了大规模的重复建设,由此而引发的彩电大

论科学技术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论科学技术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内容摘要:在现代社会,科技已经渗透到国民经济乃至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深刻的改变了人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影响了经济发展方式和产业结构调整,经济发展使人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科学技术在经济发展中的巨大推动作用。在目前人口众多,资源短缺,环境恶化的严峻形势下,经济唯有依靠科技进步才能得到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科技进步生产力经济发展 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1988年9月,邓小平同志根据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趋势和现状,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邓小平同志的这一论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生产力理论和科学观。“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既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特点,也是科学技术发展必然结果。社会生产力是人们改造自然的能力,作为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能力的自然科学,必然包括在社会生产力之中。科学技术一旦渗透和作用于生产过程中,便成为现实的、直接的生产力。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特点和现状告诉我们,科学技术特别是高技术,正以越来越快的速度向生产力诸要素全面渗透,同它们融合。 二、科学技术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1、科学技术提高生产力水平 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首先要依附于企业这一载体,企业是实现科学技术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最佳载体。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根本目的在于占领市场, 获取由创新带来的高额利润,在激烈的竞争中立

于不败之地。 (l、企业内部的研究和发展。在现代企业中研究和发展已经制度化、组织化。企业根据销售、供给部门提供的市场信息, 根据管理部门的决策以及对科学技术发展信息的掌握来决定研究和发展活动。企业内部的研究和发展是科技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任何途径都必经的环节, 而且它本身就是一条最重要的转化途径。 (2 、国内技术市场。即使研究和发展能力很强的企业, 也不可能任何技术都由自己研制, 技术市场就是从企业之外获取科技成果的一条重要途径。这条途径的建立, 有利于以营利为目标的知识产业的形成, 使以营利为目标的科研机构以市场为导向, 创造满足市场需要的新技术, 并推动需求结构的变化。 (3、计划推动。对于非营利的研究和发展和事关国家长期发展和国计民生的研究和发展, 特别是基础研究, 或者对于风险较大、企业不肯投资但社会又急需的技术创新, 政府将通过一系列的政策和科技发展计划来推动其成果向生产力转化。 (4 、国际技术市场。这条途径有效发挥作用的关键在于发挥技术引进的“后发优势”,即在吸收、消化引进技术的基础上进行再创新和再发明, 赶上和超过原有的技术水平。“后发优势”能否发挥又取决于企业本身的研究和发展的水平和再创新的能力。 (5 、政府之间的科技交流。国家之间的友好往来, 在科技领域进行一系列合作、协议、援助、交流、互派学者等活动, 主要在政府控制的科研机构、大学之间进行。这个途径带来了其它国家科技发展的信

信用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信用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信用对经济发展的影响采纳率:57%11级2013.05.16 一、信用缺失使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挑战长期以来,信用缺失是我国经济和社会生活中屡见不鲜的事实和日趋 严重的问题,它以经济领域为辐射中心,向其它领域扩散,并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在经济领域,集中表现在有的生产经营者对消费者的欺骗上,他们采取偷梁换柱、偷工减料等种种手法以次充好、以假当真,不惜以损害消费者的利益为代价换取“低成本”,甚至“零成本”生产,以牟取暴利。同时有的销售者,为了拓展销售利润空间,实现自身经济利益,在经济活动中放任假货通行,甚至知假卖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从而造成假烟、假酒、假药等假冒伪劣商品泛滥漠视人民生命安全的恶性事件屡屡发生。在金融领域,恶意贷款和有意拖欠不还或故意逃债等现象造成金融秩序混乱。虚假广告,不履行承诺,严重损害消费者利益。政治领域,存在着政治造假,瞒上欺下,贪污腐败等为官为利不为民的现象。具体表现在,有的当权者不为民造福、谋利,喜欢摆花架子,做表面文章,“掺水数字”、“面子项目”、“政绩工程”、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浮夸造假的工作作风日趋严重,一些官员实事做得少,缺乏基本的求实精神。政治领域的信用缺失与政治腐败相互助长,成为

政治腐败的一大症结。文化领域也存在信用缺失现象。不少书商和出版社为牟取暴利而置法律道德于不顾,肆意抄袭、剽窃、盗版他人作品,造成文化市场鱼目混珠、良莠不齐的混乱局面。学术界也净土不再,学术腐败。学术界诚信求真精神面临挑战。在名利的诱惑和驱动下,各种假文凭,假证书也随处可见。二、信用缺失对我国经济的消极影响信用:多是指在生产、分配、消费等经济活动中所有市场主体必须遵守的诚实无欺和社会生活中的言行一致,不危害他人,不正当获得的道德规范。是市场经济的一个基本构成要素,我们不能设想,没有了商业票据、银行票据、政府债券和信用卡及按揭等,现实中的市场经济仍能正常进行。 1.信用做为支付手段的功能被极大削弱,使经济运行受阻 市场经济实际上是以契约为基础的信用经济,人们之所以能有序地进行商品交易,是基于经济人之间的彼此信任。但是面对大量的失信现象,为了防范风险,越来越多的企业僵持在“钱不到帐不发货”,“收不到货不给钱”的尴尬局面,许多企业宁愿放弃大量的订单和客户,也不采取信用结算方式。交易方式向现金交易,以货易货的方式退化,极大地降低了商品流通的效率和资金使用效率。 2.加大了交易成本,降低了经济运行效率。在市场经济活中,由于各部门、各企业生产不同商品的周期长短不一,资金周转的情况各不相同,客观上产生商品赊购赊销以及资金借贷要求。

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的关系(1)

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的关系(1)

抓好城市建设促进经济发展 县政府副县长王洪波 县委十一次党代会提出“三化”协调发展,把经济做强、工业做大、农业做优、城市做靓、民生做实的基本思路和宏伟目标,给我县城建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我们城建工作指明了方向。作为主管城建工作的副县长,如何结合当前全县深化“一创双优”开展“六讲六比两带头”集中活动中,我进行了深入思考,深感责任重大、任务艰巨。但我们有决心、有信心在县委的领导下,重新审视我们的城建工作,进一步理清思路、完善措施,把城市扮靓,规划好、建设好、管理好,擦亮“名片”,促进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助推二三五目标早日实现。 一、不断提高对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关系的认识 城市作为永续发展的地域空间,是经济、文化、生态、人口等因素的综合产物,其伴随经济发展而发展,反过来,又对经济的发展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如何做好城市建设与经济发展相结合这篇大文章,实现城市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以城市发展带动经济发展,以经济发展促进城市综合力的增强,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经济发展是城市建设的基础,城市建设是经济发展的条件,二者相

辅相成,相互促进,是对立统一、互为因果的关系。 (一)城市建设是经济发展的需要 1、城市建设是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首先,城市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增长极。其次,城市建设是经济发展的动力源。城市建设作为一个扩大投资、推动消费、促进发展的过程,其本身就是一种经济活动。通过城市建设,可以带动房地业、建筑业、商业等十几个相关产业的大发展。从经济发展的全局看,城市建设是经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基础性作用,虽然不直接创造价值,但参与价值的创造。加快经济发展城建必须先行。城市建设的大发展,大变样,对于提升城市形象、改善人居环境、吸纳剩余劳动力、促进招商引资具有重要意义。 2、城市建设是经营城市增加财力的重要途径 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并加速向资本的转化,是解决城市建设钱从哪里来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之一。政府通过公开拍卖、挂牌出售等方式,把存量土地资源转化为土地资产,实现土地资产价值,进而形成了对城市土地的再投入。充分利用好这些资源并加速其向资本的转化,就可以有效地缓解城建资金短缺与加速城市建设的矛盾,切实积聚城市建设、改造资金,完善城市功能,美化城市环境,进一步推动城市建设向高起点、大手笔、大投入跨越。财政收入的大幅增加,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房地产建设,虽然这个观点是落后

浅论文化与经济的关系

一、文化与经济的基点和内涵 1.文化与经济学的含义 文化,广义地说,一般是指在人类的社会发展过程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它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物质文化是指人类创造的各种物质文明,包括日常用品、交通工具、装饰品等,是具体的客观物质。制度文化是指生活规则、家庭组织方式和社会制度等等。精神文化是指文学、政治学、哲学、历史学、伦理学等等,它们都深刻影响着人类思想和文明。 在个体层面上,文化一词具有合宜性。例如某个人受过良好的家庭熏陶和教育,言谈举止优雅,并在某些社会领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这都合乎社会主导价值体系,甚至是社会价值观所认可并崇尚的对象,所以被赋予了一定的社会地位而受到尊重。在群体层面上,文化是指在不同社会群体中产生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和思维方式。因此,文化具有物质的属性,也具有精神的属性,二者互相依存,相互创造和发展。 经济,广义地说,是指人类为满足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而进行的一切活动。狭义上说,经济是指物质的生产、流通和分配,也形成了一门学科叫经济学。经济包含了物质属性和精神属性,文化也有着物质内涵和精神内涵,因此,二者在本质上具有统一性。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也形成了一门新的学科,叫做文化经济学。国际上权威文化经济学刊物《文化经济学》杂志将文化经济学定义为:文化经济学是一门将经济学分析方法应用于一切公共及私有的创作艺术、表演艺术、文化遗产及文化产业的学问。它着重研究文化部门的经济组织以及与文化相关的生产者、消费者、政府部门的行为,它的研究主题涵盖了很广泛的范围,包括主流的及新兴的经济学、新古典经济学、福利经济学、公共政策及制度经济学。 文化经济学的产生,标志着文化与经济学的融合和发展。文化经济学一般包括文化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文化产品的价值;文化资本的可持续性;文化遗产的分析;文化产品的生产和文化产品的消费。 2.文化产品的经济基础 文化在整体性上表现为对满足人类对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需要的产品,这种文化产品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不断流通,表现为商品化。文化产品具有社会实践的性质,脱离了社会现实意义的产品也终将会被淘汰。人们在最基本的日常生活中,都普遍凝结着文化因子,这种文化因子的普遍性正是文化产品进行流通的基础。在一定的社会文化基础之下,人们选择相应的生活方式,建立完善一套相应的社会文化制度。人类整个的生产系统就是一个充满了文化意图的领域。也即,所谓自然,并非一种完全脱离于人的独立客体,而是由人的存在赋予了一定意义的、用精神的线予以贯穿起来的一种社会存在。这种自然性与社会性的统一,决定了人同自然界的关系直接地包含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直接地就是人同自然界的关系。 马克思指出:“饥饿总是饥饿,但是用刀叉吃熟肉来解除的肌饿不同于用手、指甲

论述文化对中国经济发展的作用

文化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概要:针对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决定,中国外汇投资研究院院长谭雅玲撰文指出,中国经济改革深化和金融开放加快都需要健全和完善文化体制和文化建设。社会基础、专业技术以及高端品质的文化体制和社会意识,对当前中国的经济和金融行业至关重要。 如果透彻分析当前全球面临的百年不遇的金融危机,就会发现其独特性来自于国家文化意识和文化体制,就会发现一个国家的文化对国家经济的利益支持。 以美国为例,观察美国非常独特的金融危机模式,最直接的感觉就是:美国作为金融危机受害国,美元却受到极大的追捧和持有,完全有违于金融危机冲击货币和投资偏好这一普遍规律,全球都在积极购买美国国债就是一个最好的说明和例证。这种独特的现象来自于什么呢?据笔者观察,来自于美国有效和积极的文化战略和意识。也就是说,美国文化概念高度集中于对美国经济金融问题的表述,美国发达的网络和媒体的焦点都集中于美国的问题、压力、矛盾和困难,而严重忽略美国的实力、势力和地位,进而造成全球采取救助美国、欧洲等发达国家的倡议和行动。但实际上,发达国家才是财富积聚的主要地区,是经济发达繁荣的重要力量,更是经济体制和货币模式的主宰。 美国文化战略的有效性是不容忽视的。比如2007年7月美国暴发次贷危机进而引发了金融危机,但是美国经济依然世界第一。美国经济率先发达国家走入经济复苏,美国金融率先国际金融进入稳定盈利,在此过程中美国的文化基础所起的作用是不容忽略的。因为美国文化的底蕴在于风险意识、紧迫意识、改革意识,进而不断渲染自己的问题,不断表述自己的压力,而不是宣传自己的优势、实力乃至霸权。 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中国的金融文化意识值得反思。面对改革开放30多年的历程,我们的总结和回顾更多停留在进步与发展层面,对问题和困难有所忽略,这是我们发展观念的巨大误区。其原因是我们的文化意识以突出进步与发展为主,但结果却承受了来自美国等发达国家的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压力。我们的汇率改革不能脱离中国实际状况,尤其是国情与特色。面对前所未有的新型金融危机,中国受到的打击和冲击并不亚于美国等发达国家,其中汇率是一个重要环节,进而带来观念、制度和效率的严重不足与滞后。这就需要思考我们的经济发展方向与模式,尤其是文化体制和观念的偏差带来对专业金融的认识不足和错觉。我们的金融改革过于注重形式上与国际接轨,严重忽略精神、文化和品质的对接,进而造成形似神不似的面子工程,使得我们的经济利益和金融利润受损,不利于中国经济持续和长远的发展,所以说,怎样改变自己的文化意识是中国发展的关键因素。30年前,中国处于计划经济时代,社会的优良品德体现在全民向心力和凝聚力方面,社会普遍性的文化概念是国家利益、企业责任和社会道德,先人后己、先大家后小家,这种朴素的文化概念使整个国家发展起来。然而市场经济改革同时也带来一些负面因素。单纯的市场化、利润化、商业化出现一些发展扭曲现象,进而破坏了中国人民的幸福指数,破坏了中华民族的向心力,影响了社会的发展。这些都需要以文化体制、意识、观念的全面修复和改革,来促进和刺激中国经济正常、合理和高效的发展。基于上述问题的分析论证,中国经济改革深化和金融

儒家传统文化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关于东亚崛起的原因分析,就文化领域的分析来看,学术界的探究似乎已陷入程 式化的局面,一般动辄以大量的事实将东亚文化说成是儒家文化,然后通过东亚现代 化的成功这一事实来“验证”儒家文化是能趋向现代化的,换句话说儒家文化中是包 含有丰富的“现代性”的,然后进一步对“韦伯命题”作一番修正。儒家文化到底在 多大的程度上影响了现代东亚的崛起,东亚的崛起在文化方面究竟还受到哪些因素的 作用?这些问题都是值得认真研讨的。 儒家文化在东亚的影响实际上是有阶段性、时代性的,并不能代表东亚文化的全 部。就东亚其它国家和地区而言,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中国儒学确曾极大地影响到42 包括朝鲜、日本等国在内的东亚国家的历史发展。早在秦汉时期,儒学即已东传朝鲜、日本,但儒学真正对东亚社会产生重大影响的时期是在新儒学发展阶段,如朝鲜,从 高丽末年起,随着程朱理学的传播,儒学逐步成为学术界的主导思想并影响到政治等 方面,为李朝的建立和统治提供了强大的思想理论武器。日本也是在13世纪至16世 纪末兴起了传播新儒学的热潮,并将儒学日本化,形成了日本的新儒学流派,直至明 治维新,儒学在日本的文化、思想、政治社会等领域占据了绝对的主导地位。这里要 指出的是,儒学东传后对东亚的影响并非自然而然或直接产生,而是通过接受国的主 观改造和加工调适后,才适合接受国国情并发生影响的。朝鲜化和日本化的儒学与中 国儒学是有区别的,如在日本,儒学与神道相结合,适应神道,以“和魂汉才”的形 式实现了儒学的日本化,形成了自身的特色。可见,朝鲜化和日本化的儒学已不是中 国原来的儒学。 在19世纪东西方文化激烈冲撞的过程中,原以接受儒家文化为主的东亚国家的 文化形态,由于儒文化祖国的颓败而都发生了裂变和重构。日本在德川慕府时期“兰学”作为洋学之一就已兴起,只是在当时对儒文化的影响甚微而已。及至鸦片战争后,屡遭西人叩关的日本,面对儒文化祖国的惨败,其文化取向日益偏向西方文化,由表 及里,从器物形态到制度形态,最后走上了“脱亚入欧”全面学习西方的近代化道路。因此,明治维新以来的日本文化里,儒家文化已随“清风”渐去,西洋文化与日本文 化的结合成为日本文化重构的主流。 进入近代以来,东亚的文化构成发生了重大变化,儒家文化已经不是引导东亚各 国走上现代化道路的主流文化,即便在某些国家,也有了明显的变异。当然,人们在 当代东亚崛起的现实中还能找出很多受儒家文化影响的个别事例来,但这并不能成为 在总体上把儒家文化看成主导东亚现代化的文化因素的理由或根据。在东亚的现代化 过程中,作为外来文化的儒家文化与西方文化同其本土文化的整合,构成了东亚现代 化的主要文化背景。历史上曾深受中国儒家文化影响的东亚国家,其文化形态本来就 是复合型的。进入近代后又遇到了西方文化强有力的挑战,西方文化以其压倒的优势 渗透到这个复合体中来,加浓了东亚文化的多元化色彩。 说到底,明治维新前后的日本和战后东亚其它国家或地区趋向现代化的过程,是 一个由包括、综合了西方近现代文化资源与本地区、本国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的东亚 新文化推动的过程。与传统儒家文化和西方文化相比,东亚新文化更注重以现代人本43 身为主体,努力借助于文化的多元化以及相互沟通、渗透和各种文化自身的转型、重 构等等,实现人类精神的现代化。这种新文化有一系列新的价值取向,具体说来包括 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在崇尚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的同时,也非常注重人文精神的高扬,促使科 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砺相长。东西方文化接触以后,东亚吸收了西方的科技及管理制 度等方面的知识,将以中国心学为代表的文化流和以古代希腊文化为源头的西方科 技、制度文化有机融合起来构成了东亚的新文化。东亚工业化属“后发”范畴,这使

文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文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城资10<1>班雷超我们常会听到这样一句话:“真正的崛起是文化的崛起,如果一个国家丧失了自己的文化被其他的强势文化取而代之,那么这个国家无论从经济还是其他方面都成了强国的傀儡,文化就是一个国家不可取代的灵魂!” 我国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从这一点上,我们可以看出:文化作为一个国家的精髓之一,具有着决定一个国家兴衰的重要性。 文化,既是国家的根,也是国家的魂。曾经有人说:“文化是一个民族最真实的性格,是一个民族骨子里流淌的血液。”一个民族,只要文化延续,精神不垮,便是守住了自强之根基。纵观人类历史,侵略者要消灭一个民族,必先消灭这个民族的文化,抹除这个民族的记忆,把它的文化消灭掉。当这个民族的文化消失时,这个民族也随之荡然无存。可以说,中华民族历经五千多年的沧桑而不死,是因为她精神不灭,文化不死。中国人的血性,中华民族的性格和精神的核心价值在此有了很好的诠释。 而文化同时又是制约国家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要素之一。如果说经济带来的是物质上的需要,那么文化带给人们的就是精神上的需求。物质上的需要和精神上的需求相互依赖,不可分割。任何物质产品都要满足人民一定的物质需要,同时它也往往需要在不同程度上满足消费者精神上的某种需要。同样地,精神需求的存在也离不开物质

上的需要,任何精神需求都必然或直接或间接地以一定形式的物质需要作为依托和基础。 在市场经济国家,文化早已成为庞大的产业,有许多经济活动与精神产品的生产相关。如第一类是直接从事精神产品生产的产业,除了不以直接盈利为目的的科学、教育、艺术外,还包括电影、电视、广播、音乐、戏剧、娱乐、报刊、出版等。第二类是提供与之相关的物质载体的产业,如造纸、印刷、音像、电器、信息等。第三类是以文化为主要内涵的产业,如旅游业、部分建筑装饰业、高档服装业和饮食业等。离开了文化,这些行业就很难有大的发展。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经济越发展,它们就越发达,同时它们对文化的依赖性也越强。 文化这东西看不见摸不着,但是一直影响着人类的思考及行为方式。不同的国家因为对文化的重视程度不同,所以发展程度也就有所差异。如韩国。韩国人文物保护的热情让家大业大的中国人看来有时有点小题大做。在韩国,一处不起眼的小陶窑遗址,一段乱石砌成的古墙,一座小庙,都可能是国家重要的“有形文化财产”,被郑重其事大兴土木地建馆保护。许多到韩国旅游的中国人,按着导游图兴冲冲地赶到那些所谓的“重要文物遗址”,看到的往往不过是一座小亭子或者一块大石头,不免大失所望。然而韩国人却对此津津乐道。相对于文物遗迹的保护,韩国人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做得更出色。 当你和韩国人接触的时候,最明显的感觉也许是他们强烈的民

浅谈基础设施与城市经济发展的关系

城市基础设施是城市建设与发展的前提与载体,其系统的技术状态,功能负荷直接影响城市经济增长速度与城市经济系统的运行效率。基础设施是城市综合服务功能的物质载体和保障,是一个城市赖以生存和发展壮大的前提和基础,是城市产生聚集效应的决定性因素。随着我国城市体制的深化改革,尤其是以人为本的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目标的确立,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是加快城市经济发展与城市经济运行效率的基本保证。 工业化是一国经济发展关键,综观各国经济的发展,当代所有发达国家都是高度工业化的国家,而不发达的国家基本上都是工业落后的国家,工业化是经济发展不可缺少的中间阶段,而基础设施的发展是工业化过程必须经历的一个阶段,从工业革命开始,当社会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社会资本有了一定的积累,经济进入为起飞或快速发展做准备的阶段。通过这一时期基础设施的集中大规模的快速发展,工业化的进程就有了坚实的基础,如果经济发展中缺少基础设施的集中发展时期,这种结构的缺陷必然成为今后发展的瓶颈! 基础设施的先行建设是一国经济起飞的一个必要但不是充分的条件,在一国经济可能出现起飞之前,从最广泛的意义上说,必须有最低限度的先行社会基础资本建设。在发展中国家,城市居住条件的改善促进了人口和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而城市经济活动的开展严重依赖于道路、供电、供水、污水及固体废弃物等基础设施的发展。纵观我国现行的基础设施基本状况:铁路建设落后,超负荷运转,铁路运载力不足而导致能源损失;公路规模尚小,高速公路处于起步阶段,全国尚未形成具有大规模效益的高等级公路网;长期以来,我国电力供应严重不足、不稳,多数年份电力的增长速度低于同期的国民经济增长速度;水利设施的建设不能满足抗灾和工农业生产的需要。 城市基础设施落后制约了城市化的发展。城市化是当代世界各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主要趋势,城市化水平的高低是衡量一个国家社会经济进步状况的重要标志。由此可见我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大大影响城市综合功能的发挥,更不能满足城市发展扩张的需要。城市供水的短缺、城市道路及公共交通设施建设滞后,造成城市交通拥挤、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城市环境恶化,污染日趋严重;这些现象不仅从宏观上制约了经济的发展,从微观上,影响企业的经济行为和活动结果,而且影响经济的另一微观主体一家庭。从而国家基础设施的发展程度直接决定社会福利水平的高低。 我国目前正处于工业化的第二阶段,根据国际经验,这一阶段正是基础设施必须也能够大规模发展的时期。不失时机地投资于基础设施建设,将为我国经济的起飞创造必要的前提条件。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