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谈谈你对课堂教学观察与诊断的认识

谈谈你对课堂教学观察与诊断的认识

谈谈你对课堂教学观察与诊断的认识
谈谈你对课堂教学观察与诊断的认识

1.谈谈你对课堂教学观察与诊断的认识

科学视角下的“课堂观察”源于西方科学主义思潮,作为一种研究课堂的方法,发展于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课堂研究专家弗兰德斯(N.A.Flanders)于1960年提出,后经不断修正:“互动分类系统”,即运用一套编码系统(coding system),记录课堂中的师生语言互动,分析、改进教学行为,则标志着现代意义的课堂观察的开始。

一般地,课堂观察是指观察者带着明确的目的,凭借自身感官(如眼、耳等)及有关辅助工具(观察表、录音录像设备等),直接或间接(主要是直接)从课堂情境中收集资料,并依据资料作相应研究的一种教育科学研究方法。

课堂观察强调“观课”的目的性,有别于传统听课的随意性。

而课堂诊断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评课,特指依据观察角度搜集课堂信息,判断筛选有价值信息并进行整理,根据有价值信息对课堂教学“是否达标”“如何达标”进行评价,提出改进建议,提炼教学经验。

其中,“诊断”旨在促进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提升,而传统的“评价”更多的指向狭义的终结性评价。也可以这样说,“诊断”不仅仅有评定优劣的功能,更注重客观分析原因这一促进教师教学水平提升的作用,寻找教师自身因素和外部因素,帮助教师改进教学。

2.您是否曾参与过课堂教学观察与诊断这种教学研究活动?如果曾经参与,那么谈谈您参加这一研究活动的收获;如果不曾参与,那么选一个观察视角,设计一种观察方案(包含各种观察量表)。(要求字数不少于800字)

答:通过课堂教学观察与诊断这种教学研究活动,我认为在日常教学中,课堂观察与诊断有显著的功能与作用,集中体现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改进师生的生存状态等方面。

一、是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途径。课堂观察是一种研究活动,它在教学实践和教学理论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了一条很好的途径。通过课堂观察,教师借助合作的力量在实践性知识、反省能力等方面将获得新的发展,进而提高教师的整体教学质量。

1.课堂观察可以发展教师的实践性知识。课堂观察即教师参与研究,教师参与研究则是教师获取、发展实践性知识的有效途径之一。

教师的实践性知识是由教师个人哲学支配的关于怎么做的行动规则,它来源于经验,需要教师研究自身经验。无论是观察者还是被观察者,无论是处在哪个发展阶段的教师,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课堂观察,经由

观察他人课堂或接受同伴的诊断,反思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教学行为,形成新的认识回馈,发展个人的教学实践智慧。

2.课堂观察可以增进专业反省意识。课堂观察为教师提供了反思的有效刺激,课前会议的讨论,课后会议的反馈、反省与评议,足以使观察者、被观察者对于自身原有的专业实践认知与行为之间形成不平衡,进而引发批判、质疑先前行动假设的动机

3.课堂观察常常被用于教师培训,尤其是新任教师或者实习教师的培训,职前的教师培训中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观察自己或他人的教学,不断改进以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4.课堂观察可以有效提升教师的参与教育研究意识,促进授课教师自主改进教学。

教师即研究者的起点就是课堂观察。正是通过教师对自己的和同事的课堂的观察,增进了教师对自己行为的意识以及对自己行为的责任心,促进其系统地、批判性地反思自己的教育和教学行为,发展其自主性的专业判断力,并通过观察研究改进教学,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学校得到发展的同时,也使自己的职业成为一个自我发展的过程。如果在一个学校里,课堂观察在教师之间形成风气,它就像一个中枢活动,连接了个别教师,促进教师成对或成组地协作,使教师成为一个整体,使学校更有活力。

二、课堂观察能为教育决策与评价提供较为客观的依据

在用于课堂研究、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同时,课堂观察还能为教育决策与评价提供客观依据。科学的教育决策应当基于科学研究的基础之上,某项教育措施是否可行,某种教育方法是否应当加以推广,或课程开发有无成效等问题无一不需要通过教育科研(特别是实验研究)加以解决,而在研究过程中需要课堂观察为其收集最及时、可靠而直接的反馈信息,检查某项教育决策,措施和改革在课堂实践中体现的效果,以便随时修正教育决策研究的方向,使教育决策更为科学,而教育决策是否真正科学也同样可以通过课堂观察提供的客观依据来进行评价。对教育决策的评价落实到课堂中,包括对教师教的评价和对学生学的评价。要提高评价的客观性和准确性须借助于课堂观察。

三、从教师教学的角度切实改善学生学习方式

课堂观察通过提高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推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最终的落脚点仍然是促进学生的学习,开展课堂观察活动必然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改进与提升。

四、促进教师间形成学习共同体,营造合作的教研文化

课堂观察与诊断的过程是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从观察与诊断的主体来看,必不可少的要有被观察者和观察者的共同参与,课堂观察诊断任务的驱动使听课教师不再仅仅充当旁观者的角色,而使全程参与研究活动,有对课堂教学充分的积极的思考,因此,同伴互助与自我反思、专业引领很好地结合在一起,符合校本研修的基本规律。因此在课堂观察与诊断中有利于强化教师的合作意识和团队意识,建立教师学习共同体。

总之,课堂观察与诊断,是教师研究课堂的一种方式或方法,但不是唯一的方式或方法,也不是教师开展教研活动的全部,更不是包治教学百病的灵丹妙药,它只能解决它能解决的问题。它善于对课堂行为的局部进行分析与诊断,而不善于对课堂事件的整体的、综合的、宏观的把握。课堂观察与诊断主要完成三项任务:一是描述教与学的行为,诊断教学问题;二是帮助教师改进课堂中具

体的教学问题;三是改变教师日常的课堂研究行为。因此,教师参与课堂观察必然会受到种种限制,也就是要满足一些条件教师才能更好地开展课堂观察与诊断活动。

自我课堂教学诊断分析报告

自我课堂教学诊断分析报告 数学国培一班卢氏县常云霞 本人执教的《分数的初步认识》是人教版数学教材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这部分内容是学生在掌握了万以内整数知识的基础上初步认识分数。从整数到分数是数概念的一次重要扩展。无论在意义上,还是在读写方法及计算上,分数和整数都有很大的差异。因此教材将分数的知识分段教学,本学段是分数的初步认识,本节课是“认识几分之一”。新课标对这一部分知识的要求是:初步认识几分之一,会读、写简单分数,初步理解几分之一的含义。认识几分之一是认识几分之几的基础,是本单元教学内容的“核心”,也是整个单元的起始课,这部分知识的掌握,不仅可以使学生简单理解分数的含义,建立分数的初步概念,也可以为今后进一步学习分数和小数打下初步基础。课后,我认认真真地与同伴交流反思,并从以下几方面阐述了我的一些想法。 一、值得欣赏的地方: 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数学课程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数学基于生活,数学的知识本来就来源于生活。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刚上课,我创设了一个十分贴近儿童生活实际的教学情境——中秋节分月饼。在分月饼的过程中,让学生体会分数产生的必要性,经历分数产生的过程,强调“平均分”是分数的本质特征。在这个过程中,没有人为的灌输,学生的分月饼的过程中自然而然的产生了要学习一个新的数的需要,产生了积极探究的情感。 2、在做中学,提高学生学习的参与度 我将动手操作贯穿始终,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经历学习的过程,加强了对知识的认同和理解,形成健康、积极的学习态度,培养了学生的探索精神、合作意识、实践能力。课堂上,教师讲得再好,教学环节设计的再恰当,如果没有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那也只是一厢情愿,没有做到面向全体学生,不能实现“让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我在学生认识了1/2时,先让学生折一折,让学生全体参与体会,分数是在平均分的基础上形成的。然后再认识几分之几时,让学生选择例举的分

课堂观察心得体会

课堂观察心得体会 英语组姜海献 通过学习让我对课堂观察有了初步的认识。课堂观察与传统的听课相比,我认为传统听课关注的是全面的整体的课堂,而课堂观察则把观察的视角缩小,从点中看全面。也可以说课堂观察是在传统听课的基础上把听课目标更细致化,更明确化。另外传统听课基本上是每个人各自听完课后发表相关的意见。然而在一堂课上,一个听课老师既要观察开课老师的一言一行,又要注意学生的一举一动,这样对于听课老师来说确实很难观察得细致、全面。课堂观察则是通过集体合作,分清各小组听课目标,在此基础上更明确地把握听课重点,甚至有时会通过观察到的结果进行数据统计,得到有力的数据证明,从而更加客观地进行评论。通过某个细节,某个特定的角度,观察课堂,常常会有意想不到的发现。 课堂观察后的反思,让我也开始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作为青年教师,如何通过课堂观察使自己的教学有效性提高,除了平常开课时,作为被观察对象,在课后从其他老师那听到指正和建议外。我觉得自己平常在教学中的自我反思则更加重要,毕竟听课的次数有限,也不可能把自己的每堂课都录下来。所以每节课后能及时地反思课堂上观察发现的问题,显得尤为重要。例如:在课堂上,有时候我也会不自觉的问学生“对不对?是吗?”诸如此类的口头禅。虽然没有统计过,但自己也感觉到出现的频率好象还挺多的。另外,在问题的设计上,也存在着问题多,问题散的不足。自己感觉在设计问题的时候都有必

要问,但是在实际课堂上操作的时候,有些问题就显得太浅,一问就知道,要么就问得太深,学生无从下手。这些是对教师自身的观察反思,那同样如果是对后进生每节课也进行观察反思,通过记录下的内容再分析学生的学习状况,也是能够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在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时可能只能观察到一部分不足之处,毕竟“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反思是找到存在的问题,而从观察老教师的课堂中则是找到解决自身不足的方法,从而积累经验。观察他人的课堂,可能因此发现他人的课堂经验,也可能总结出他人的课堂教训,但课堂观察归根结底还是要服务于自己的课堂,加深自身对于课堂教学的理性认识。 确实一堂英语课要上好,需要注意很多细节。例如:多媒体的使用、教师的语言是否有感情、问题的设计、朗读的指导、板书的设计、学生的反映等。但是一堂课不可能是完美无缺的,一个教师也不可能是毫无缺点的,然而课堂观察则是尽可能的发现问题,减少缺点。教学优点越多,缺点越少,那么课堂教学就越具有创造性和艺术性。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也将努力战胜这些自身存在的缺点,提升教学水平。 接着,谈谈教学内容的观察诊断。从这个维度诊断课堂教学需注意:1、选择教学内容是否合适:符合课标规定、与教材要求吻合、与研究适应、学生需要等;

课堂教学观察与诊断心得体会

勐戛片区课堂教学观察与诊断---学习心得2014年12月10日我校四位数学教师参加了勐戛片区小学数学名师工作室——课堂教学诊断活动,观摩了三位老师的三节新课改的数学课,让我受益匪浅。特别就是熊莲芬老师上的第三节课,她让学生自己做主把课堂交给了学生,学生能够自主、合作、探究完成教学内容,老师引导学生很到位,老师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我们作为山区小学,从原来的教学模式转化成新课改的路还需要一段时间来适应,这一段路就是坎坷与艰辛的。要改变首先教师要敢于改变学习观念,其次教师要敢于尝试,大胆的培养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最后教师的方法要敢于创新。通过观摩与学习认识到课堂教学观察与诊断的一些知识,现在分享如下: 一、进一步明确了课堂观察与诊断在个人教学中的作用。 1、课堂观察就是教师获取、发展实践性知识的有效途径之一,有助于发展个人的教学实践智慧。每个教师都有专业专科的知识,应该应用于平时教学实践中,同时又从实践中获取教学的提升。 2、课堂观察可以增进专业反省意识,扩大反省的范围与对象,提高教师对专业的领悟与反省能力。学生学不好的原因要综合分析,而首先教师应该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省。 3、从教师教学的角度切实改善学生学习方式,课堂观察通过提高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推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最终的目的就是促进学生的学习,开展课堂观察活动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改进与提升。

二、进一步学会了如何进行课堂观察与诊断,即明确了课堂观察的基本要求与基本形式。 1、课堂观察的四点基本要求:有明确的观察目的;有适当的观察内容;有科学的观察方法;有清晰的观察分析与结论。 2、课堂观察的五种基本形式:课堂活动全息观察;关键问题聚焦观察;依据价值评判标准的课堂观察;现场情境描述性观察;典型个体追踪观察。 三、进一步明确了课堂观察与诊断的程序与内容。 通过本课的视频与案例举例,我也学会了如何针对数学教学的不同课型进行有效的课堂观察与诊断布置。如观察的内容可以从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参与的深度与广度、规范与习惯、反思与评价、能力与发展及三维目标的达成度等方面来设计。 四、进一步明确了课堂观察与诊断在平时教学教研中的应用。 平时的教研活动主要包括说课,听课,评课。很多人教师在评课这一环节总感觉不知说什么好,也就就是优缺点瞧不到,从而使的评课 无实际意义。而通过本课的学习也让明确了在听课时进行课堂观察与诊断,实际上可做为评课的一个重要内容,从而让教研达到真正的目的。 五、进一步明确了备好课的重要性。 在以前的教学中,备课能注重教学重难点的突出,教学方法及教 具的应用,学生的接受能力等。通过本课学习我时一步明确了备好课

浅谈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发展性评价

浅谈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发展性评价 火炬学校佘静 一、开展音乐课堂教学发展性评价的意义 第一,从教育与人的发展角度,重新认识音乐课程的价值。 第二,为实现音乐教育培养人的价值,不同国家或地区,都摒弃了以往把音乐知识技能的学习作为音乐课程首要目标的理念,强调以培养学生爱好音乐的情趣和丰富的感受音乐的能力,陶冶高尚情操。 第三,重视学生对音乐实践活动的参与和投入,保护和鼓励学生在音乐体验中的独立见解。 第四,打破音乐教育学科自我封闭的壁垒,密切音乐与其他艺术形式及与文学、历史、哲学、科学的沟通和联系,自觉地将音乐教育纳入人文艺术教育者以更加宽广的领域,为音乐艺术在学校教育中争取到更大的生存和发展空间。 第五,注重民族传统文化与世界多元文化的并存与包容。 因此,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建立新的音乐课堂教学评价有其重要的意义:音乐课堂教学评价是音乐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证音乐新课程标准实施的重要措施。 二、浅谈对音乐课堂教学评价及音乐课堂教学发展性评价的认识 音乐课堂教学评价是音乐教学工作的一个不可缺少的基本环节,是提高音乐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也是教育科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按照一定的价值标准,对音乐教学过程中师生通过音乐学习活动而产生的发展变化及构成变化的诸种因素所进行的价值判断。 音乐课堂教学发展性评价不是一时一次的评价,而是一个多次综合动态并预见学生发展趋势的评价。它主张面向未来,面向学生的发展,强调对学生人格的尊重,它是形成性教学评价的深化和发展,是在素质教育理念下把人看成生命体来进行教育,并把教育的目的、过程和结果同学生的生命发展联系,向生命回归的一种体现时代精神的教学评价,它突出评价的发展性功能,集中体现了“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教育理念。学生处于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中,教育的意义在于引导和促进学生的发展和完善。学生的发展需要目标,需要导向、需要激励。

课堂观察的技术与方法概述

课堂观察的技术与方法概述 [摘要] 成都市教科院信息技术条件下通过课堂教学自我反思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研究中,首要的一步是掌握课堂观察的技术与方法。本文对时下流行的一些课堂观察的技术和方法进行了一个概略的梳理并表达了笔者的一些观点,或许对课题研究有些帮助。 [关键词] 课堂观察 序 一个人能够对某个问题有所知的唯一办法是听不同的人对这个问题所提出的不同意见,了解具有不同思维特点的人是如何使用不同的方法来探究这个问题的。所有有智慧的人都是通过这种途径获得其智慧的,人的智力的本质决定了只有这种方法才能使人变得聪明起来。 ——约翰·斯图尔特·密尔《自由论》 美国学者波斯纳提出过一个教师成长的公式:教师的成长=经验+反思。 然而,有效地反思必然基于有效的课堂观察。可以这样说,没有课堂观察就没有教学反思。 课堂观察,萌芽于上世纪20年代,50年代贝尔斯的互动分析技术拉开了课堂量化研究的序幕,60年代弗兰德斯的师生语言互动分析系统FIAC开始了现代意义的课堂观察,70年代“课堂人种志”方法引入课堂观察,90年代霍普金斯的《教师课堂研究指南》系统地论述了课堂观察……课堂观察的理论、方法和技术日趋成熟。有资料显示,上世纪末我国才开始关注这一概念和与之相关的话题。 一、课堂观察的概念 课堂观察,指观察者带着明确的目的,凭借自身的感官及辅助工具,直接或间接地从课堂情境中收集资料,并依据资料做相应的研究的一种教育科学研究方法。 这是目前比较公认的对课堂观察的定义。 当然,也有学者说得更具有操作性——课堂观察是一种教育科学研究的方法。它将课堂中的问题具体化为序列观察点,将课堂中连续性事件拆解为一个个彼此联系的空间单元,并透过对序列观察点的时间与空间单元的定格、扫描、统

课堂教学诊断

课堂教学诊断 回顾自己的课堂教学,感到确实存在着一些问题。 下面我将从教学目标、教学方法两个方面分析目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从更新教育观念、明确教育目标,提高教师素质、改进教学方法两个方面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 问题一:教学目标不明确 教学目标明确是对教师的最基本要求。每位教师都承认自己每节课的教学目标是明确了,然而这远远不是我们教学任务的全部。这一问题反映在课堂教学上就是:老师每节课只是在力求完成教材的任务,而不是帮助学生完成学习任务。表现为教学中,教师占据了课堂的绝大部分时间,导致教学中的教师中心化。一节课中教师的说话、活动时间占了课堂的一大半,为板书而板书、为演示而演示的现象也不少见。反映在教师的态度上就是生硬急躁,为教学而教学。上起课来就忘了自己的行为态度对学生的教育作用。殊不知教师在行为规范方面对学生的影响作用要比所教的文化知识重要得多。教学中明显地反映出是学生在帮助教师完成教学任务,而不是教师在帮助学生完成学习任务。教学目标不明确还表现在课堂教学中注重认知领域的目标而轻视情感领域的目标。只注重文化知识的教学而轻视学生学习习惯。学

习兴趣、学习方法的培养等等。 问题二:教学方法不得当 教学方法不当反映在课堂教学模式上,是在研究教而不是在研究学。学生的思维和语言有时是不完全同步的,想得很好不一定能说得很好,会算不等于会说。但本来要求学生在明白算理的基础上能计算就可以了,可教师非要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都放在说上。本来学生学会分析解答应用题就可以了,可放着时间不让学生去解决实际问题,非得盯着几道抽象得很的应用题去练习说理。当然,训练学生的说理能力的初衷是好的,但因此而影响了学生对数学内容的学习却是得不偿失的。学生说理的能力要它对问题的理解到一定程度之后就会慢慢地形成。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是想出来的而不是说出来的。只有思维处于低级阶段的时候才表现出必须要边做边说。只有达到有内容可说的时候才能很好地训练学生说话的能力,才能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才能形成思维与语言发展的良性循环。 方法不当反映在教学过程的设计上,就是完全由教师安排教学程序,教师为学生的学习做好一切准备,无须学生更多的思考。学生始终处于一种茫然被动的状态,只为教师的教学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体力劳动。比如学习应用题时,教师不是让学生面对新的问题来想出解决问题的办法,而是先自己给学生准备好解决问题要用到的知识。要学习三步计算的

课堂教学自我评价

. ;. 课堂教学自我评价 红石砬小学谢春红 我们在课堂中所说得“很好”,“回答的很精彩”等等一系列的话语都属于对学生的评价。 笔者认为这样积极的评价会给学生们带来一定的鼓励作用,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当然,对教师来说,正确的课堂自我评价也可以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随着新课改的实施每个教师都要重视课堂自我评价。通过自我评价来进行自我诊断、自我反思、自我调整和自我激励,从而实现自我提高、自我完善。现将我自己的课堂教学做如下的自我评价总结。 首先,上课前充分准备。为了在上课前能做好充分的准备,我不但细致地分析学生,充分地理解教材,精心地设计教学过程,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而且要对学生针对这一教学内容可能出现的情况作出预期。实践经验告诉我们,课堂前的充分准备是十分重要的。课前准备越充分,教师在课堂上就越能更好的发挥,教学效果也就越好。反之,在教学过程中很容易出现问题而教师却无从下手出现僵局。 其次,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是教与学得两个主体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的活动,而教师的教主要是为了学生的学,教师教的重要任务之一是如何让学生认真听讲、主动思维、积极配合、自觉学习。所以在课堂上我改变了教师一人唱主角的教学模式,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在学生主动参与的过程中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使学生产生学习的渴望和动机,真正实现学生的主体性。 再次,使教学设计在课堂上发挥淋漓尽致的作用。教学设计是对教学过程以及教学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的一种事先预设,因此我精心准备,让它具备合理性,科学性和前瞻性。课堂上力争用这一设计来实施。 最后,在课堂后反思。教学不是随着下课铃声的结束而结束。要提高教学水平,使教学效果不断提高,课后反思是必不可少的。课后的反思具有现实性和批判性,是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行动、想法和作法的思考,做好教学的课后反思,每一节课下来都要思考一下:教学目标是否实现,教学任务是否完成;重点是否突出,难点是否突破;课堂中出现的新情况,是否应对合理;并找出差距,分析原因,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优秀的方面继续发扬,不好的方面逐渐纠正,从而进一步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 然而由于刚刚步入教育领域初步接触教育事业,在工作中也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总之,及时的进行自我评价使我找出了自己的优势和不足,促进了自我教育观念、教学方式的转变,使自己的教学方法更加灵活,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益,增强了自我发展意识。

课堂教学方案观察的四个维度

观课议课——课堂教学观察的四个维度观课议课是参与者相互提供教学信息,共同收集和感受课堂信息,在充分拥有信息的基础上,围绕共同关心的问题进行对话交流和扬长避短,以改进课堂教学效果、提升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能力提高的一种教研活动。 观课即课堂观察,是指教师或研究者凭借眼、耳、手、脑等自身的感官及相关的辅助工具(观察量表、录音录像设备等),直接地(或间接地)从课堂情景中获取信息资料,从感性到理性的一种学习、评价及研究教育教学的过程。 议课即课堂评价,对所收集的课堂信息提出问题,发表意见,与执教教师展开对话、平等交流,反思自己教学,促进相互成长的过程。其中包含了课堂诊断过程,所以,观课议课实际上就是课堂观察、诊断与评价,中心环节包括课前会议、课堂观察、课后评议三个阶段。 要观察课堂,首先必须解构课堂。课堂涉及的因素很多.需要有一个简明、科学的观察框架作为具体观察的“抓手”或“支架”.否则将使观察陷入随意、散乱。课堂主要由学生、教师、课程及课堂文化构成,因此,从学生学习、教师教学、课程性质和课堂文化四个维度来构建一个课堂观察的框架。观课教师可以在课堂观察的四个维度(学生学习、教师教学、课程性质和课堂文化)中,分析每一个维度,找出其中核心的且可观察的属性,并将这些属性确立为视角。每个维度由5个视角构成,共有20个视角,每个视角由3~5个观察点组成,共68个点。它的呈现形式,不再用评语的形式,而是用问题的形式,旨在引领教师去思考而不是评价课堂。下面我们从课堂观察框架来分析一下课堂教学的四个维度。 一、学生学习

学生学习维度主要关注怎么学或学得怎样的问题,学生是课堂学习活动的主体,他们是课堂学习的积极参与者、主动建构者,学生的有效学习是课堂成败的决定性因素。 学生学习维度有准备、倾听、互动、自主、达成五个视角。每个视角有3或5个观察点。选取互动视角中的一个观察点:在学生学习的过程有哪些互动的行为?来举例说明通过师师互动生生互动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提升课堂教学水平?互动行为是实现以学生为主体的重要手段。实现以学生为主体,就要让课堂活起来,让学生动起来。通过多边的互动,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从互动的对象看有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学习个体与教学中介的互动,人与环境的互动。从互动的形态看有行为的互动,语言的互动,思维的互动,情感的互动,从互动的组织形式看,有同桌的主动,小组的互动,班集体的互动。一切的互动,形成了多边的、主体的、动态的活动。 因此,从学生学习维度的视角来看,我们可以看出,在观课时,观课者应多关注在学生的学习方式(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方法、学习状态、思维表现、学习习惯、学习行为、课堂气氛、学习效果等要素。在仪课时,要看学生能否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是否体验、感受,经历英语学习过程;能否在学习活动中学会了什么,学生在课堂中学会什么?得到哪些有助于自身发展的能力;能否在

课堂教学评价(2)

课堂教学评价 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对教师课堂教学的评价进行不同分类 1.奖惩性评价和发展性评价 按评价目的可以将教师课堂教学的评价分为奖惩性评价和发展性评价。奖惩性评价的目的是根据评价的结果对教师进行奖惩,它将课堂教学评价的结果与教师的奖惩相结合,并以此作为教师晋级、嘉奖、降级、解聘等的依据。这种评价是目前我国教育领域中运用较多的评价方式,存在一定的弊端,如参评教师过分注重被评课的质量而不是整个教育教学的质量,出现中评不中用的现象,此外还会出现难以调动广大教师积极性等问题。 发展性评价的目的则是期望通过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进行点评、讨论、反思,让被评教师的教学技能和水平得到提高,评价结果不与奖惩挂钩,而是为教师之间相互交流、发现各自的优缺点提供机会,为制订教师发展的目标和对策提供依据。 2.外部评价和内部评价 按评价主体可以将教师课堂教学的评价分为外部评价和内部评价。这种分类方法以评价者是否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为依据。外部评价是指由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人员,如教研员、

评价专家、学校领导、教务人员以及教师同行等不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评价者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进行的评价;内部评价则是由直接从事课堂教学活动的教师本人和学生群体所进行的评价。 无论是外部评价者还是内部评价者,在评价的过程中都会遵循一定的评价标准,不过不同评价者的评价标准可能会有所不同,如同行更多地会从学科的角度对课堂教学提出要求,学校领导则会从学校管理角度提出要求,教师本人则会从自我教学风格方面进行评述,而学生则可能从教学内容的多寡和教学中的情绪反应等方面进行评价。 3.现场观察评价、监视监听评价、量表评价 按评价资料的收集手段可以将教师课堂教学的评价分为现场观察评价、监视监听评价、录像评价、量表评价等。 现场观察评价是评价者进入课堂,实时实地听教师讲课并及时进行评价,这种评价方法在实际运用过程中往往表现为随堂听课、评课。这种评价资料的收集方法具有很强的时效性,而且能够对各种临时发生的情况进行评价,对教师的教学激情和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有较深的体会。缺点在于会受到评价者注意力分配和记录速度等的限制,而且由于评价者的出现往往会让被评教师和学生在心理和行为上发生一定变化。

课堂观察的技术与方法概述

课堂观察的技术与方法概述 [摘要]成都市教科院信息技术条件下通过课堂教学自我反思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研究中,首要的一步是掌握课堂观察的技术与方法。本文对时下流行的一些课堂观察的技术和方法进行了一个概略的梳理并表达了笔者的一些观点,或许对课题研究有些帮助。 [关键词]课堂观察 一个人能够对某个问题有所知的唯一办法是听不同的人对这个问题所提出的不同意见,了解具有不同思维特点的人是如何使用不同的方法来探究这个问题的。所有有智慧的人都是通过这种途径获得其智慧的,人的智力的本质决定了只有这种方法才能使人变得聪明起来。 ――约翰?斯图尔特?密尔《自由论》美国学者波斯纳提出过一个教师成长的公式:教师的成长=经验+反思。 然而,有效地反思必然基于有效的课堂观察。可以这样说,没有课堂观察就没有教学反思。 课堂观察,萌芽于上世纪20年代,50年代贝尔斯的互动分析技术拉开了课堂量化研究的序幕,60年代弗兰德斯的师生语言互动分析系统FIAC开始了现代意义的课堂观察,70年代“课堂人种志”方法引入课堂观察,90年代霍普金斯的《教师课堂研究指南》系统地论述了课堂观察……课堂观察的理论、方法和 技术日趋成熟。有资料显示,上世纪末我国才开始关注这一概念和与之相关的话题。 、课堂观察的概念 课堂观察,指观察者带着明确的目的,凭借自身的感官及辅助工具,直接或间接地从课堂情境中收集资料,并依据资料做相应的研究的一种教育科学研究方法。 这是目前比较公认的对课堂观察的定义。 当然,也有学者说得更具有操作性一一课堂观察是一种教育科学研究的方法。它将课堂中的问题具体化为序列观察点,将课堂中连续性事件拆解为一个个彼此联系的空间单元,并透过对序列观察点的时间与空间单元的定格、扫描、统计、描述和记录等操作,得出观察结果。这些结果能够促进教师进行反思、分析、推论,并由此促使教师教学实践行为的改进,最终达到优化教学的目的。 我们看到,课堂观察是一种教育科学研究的方法,是一种比较公认的看法。所以,课堂观察表现出科学研究方法的共性:

自我课堂教学诊断分析报告

骨干教师培训 自我课堂教学诊断分析报告 连城三中邱森辉 一、教学设计方面 关于本框题《在文化生活中选择》的教学,我前后尝试了两种思路进行讲授:第一,按照教材编排的顺序;第二,整合教材整个框题的知识点,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的基本思路进行。根据备课组集体备课讨论和试讲之后,我最终选择了第二种思路,实践也证明,这种教学思路是比较适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本框题内容的特点。这一思路很好地体现出教师对于教材的处理、驾驭能力,能做到“源于教材,高于教材”。 二、教学过程方面 在课堂导入部分,我使用了不同性质文化的对比材料来完成。通过挑选现实生活中的文化现象作为案例进行分析,不但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在基于《高中学业评价标准》的基础上,把教材知识生活化,体现出《文化生活》的编写理念。我的教学设计除了在导入部分反复琢磨之外,还集中精力突破重点难点问题:正确区分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对于这两种文化,作为高二的学生在生活当中肯定有所感悟,这两种文化有交集也有本质上的区别,但并非每一位学生都懂得区分的标准,而且很多学生会把两者混为一谈。要正确区分两者,需要从两者的概念、表现、危害性以及人民对待他们的正确态度进行

分析,由表及里地准确把握两者,因而我在此设计了一个课堂探究活动让学生自己说,让学生自己写(形式:讨论结束后,各组派代表在黑板写观点),通过“列举—初步认知概念—修正列举内容—进一步认识概念—比较概念”的过程,让学生亲身体验,自主参与突破重难点。在此贯彻“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新课程教学理念。 三、重难点的突破方式和效果方面 由于本框题重点学习“针对落后文化、腐朽文化等现象,我们应该采取的对策。”我主要通过遵循“感受、辨析、选择、追求”的思路,从区分两者的过程中引导学生作出正确的文化选择。分析这两种文化出现的原因,通过活动探究等环节,给予学生思考和表达的空间,教师作出必要的引导来突破这一重点。在探究环节我设计了“一个情景,两个方向”。所谓一个情景,主要是一个课堂活动“如果我是国家文化部长,我将会怎么做?”的讨论。两个方向,指的是我给学生的两个提示和引导,一方面从国家普通公民这个角度出发思考问题,另一方面从国家管理者的角度出发思考对策,激起学生思考的兴趣,引导他们作出正确的选择。 本次教学的设计和实践过程都表现出一个特点:生活化。把条条框框的知识点通过本土化、生活化的案例呈现出来,例如:教学过程中的导入部分、“广州市殖民文化案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案例,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尤其是教学过程中的第二个探究活动:扮演文化部长角色。构建生活情境,体验过程,教师再作一定的辅助

课堂教学观察的作用及其意义

课堂教学观察的作用及其意义 课堂观察与诊断在教学中最显著的作用是,提升课堂教学活动过程与教学效果的有效性,关注学生的学习。这对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课堂观察与诊断的含义 科学视角下的“课堂观察”源于西方科学主义思潮,作为一种研究课堂的方法,发展于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课堂研究专家弗兰德斯(N.A.Flanders)于1960年提出,后经不断修正:“互动分类系统”,即运用一套编码系统(coding system),记录课堂中的师生语言互动,分析、改进教学行为,则标志着现代意义的课堂观察的开始。 一般地,课堂观察是指观察者带着明确的目的,凭借自身感官(如眼、耳等)及有关辅助工具(观察表、录音录像设备等),直接或间接(主要是直接)从课堂情境中收集资料,并依据资料作相应研究的一种教育科学研究方法。 课堂观察强调“观课”的目的性,有别于传统听课的随意性。而课堂诊断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评课,特指依据观察角度搜集课堂信息,判断筛选有价值信息并进行整理,根据有价值信息对课堂教学“是否达标”“如何达标”进行评价,提出改进建议,提炼教学经验。

其中,“诊断”旨在促进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提升,而传统的“评价”更多的指向狭义的终结性评价。也可以这样说,“诊断”不仅仅有评定优劣的功能,更注重客观分析原因这一促进教师教学水平提升的作用,寻找教师自身因素和外部因素,帮助教师改进教学。 二、课堂观察与诊断的作用 在现代教育中,课堂观察是教师获得教学反馈信息、捕捉教学复杂现象,分析研究教学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思路、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重要手段;同时能够唤醒隐藏在教师心中的教学智慧,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提高教学效率。在日常教学中,课堂观察与诊断有显著的功能与作用,集中体现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改进师生的生存状态等方面。 (一)课堂观察是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途径 课堂观察是一种研究活动,它在教学实践和教学理论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了一条很好的途径。通过课堂观察,教师借助合作的力量在实践性知识、反省能力等方面将获得新的发展,进而提高教师的整体教学质量。 1.课堂观察可以发展教师的实践性知识。课堂观察即教师参与研究,教师参与研究则是教师获取、发展实践性知识的有效途径之一。

课堂教学过程性评价研究

课堂教学过程性评价研究 过程性评价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逐步形成的一种评价范式。目前,不同的专家、学者对“过程性评价”概念的理解都不尽相同。在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下,开展体育教学过程性评价,可以更好地将教学过程和教学评价进行有效融合,不仅关注教师教的过程,也关注学生学的过程,使评价成为促进学生更好地进行体育学习和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有效途径和手段。本研究借鉴高凌飚对过程性评价的阐述,对二年级(水平一)立定跳远的第一次课为课例进行体育教学过程性研究。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以我校小学二年级(水平一)的学生为对象,教师教授《立定跳远》教材内容的第一次课为课例进行教学过程性评价的研究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 查阅与小学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相关的图书和期刊,全面了解小学体育教学过程性评价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等,为本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1.2.2专家咨询法 通过咨询体育教学领域的专家,进一步深入探讨在小学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过程性评价的主体、内容和方法,有效地融入到立定跳远的教学过程中去。 1.2.3问卷调查法 在教师教授完立定跳远的课后,分别向观摩教师和参与学生现场发放《小学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过程性评价调查法》进行问卷调查。本次向教师共发放问卷20份,回收20份,有效问卷20份,有效率100%。向学生发放问卷40份,回收问卷40份,有效问卷38份,有效率为95%。 2.2.4数理统计法 对收集的数据采用SPSS11.5进行分析和处理。 2.结论与建议 2.1结论 2.1.1在立定跳远的教学过程中,评价主体以教师评价为主,辅以学生自评、同学互评和小组互评等多种评价相结合。这样多元化的评价方式能让学生从不同的主体视角中得到肯定和认可,促使学生在评价中成长和发展,激发学习的兴趣和动力,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立定跳远的技术动作。 2.1.2根据体育教学的特点和内容,体育教学过程的评价内容也是多样化的,本研究主要对学生学习态度、体能、

课堂教学问题诊断与解决

《课堂教学问题诊断与解决》学习体会 桂果中学朱卉川 这次培训,我们学到了很多最新的知识和理念,真是获益匪浅。 龙泽老师深入浅出的讲解,使我们对新课程的理念有了透彻、全新的认识,他所作的两个专题《孩子是怎样变傻的》、《观课议课实用一招》对我们教育孩子以及观课议课都有很大的帮助。熊教授分别从八个方面来分析孩子变傻的原因。孩子是被爱傻的、孩子是被限傻的、孩子是被学傻的、孩子是被忙傻的、孩子是被骂傻的、孩子是被夸傻的、孩子是被教傻的、孩子是被考傻的,他精辟透彻的分析,使我们多维度地了解了孩子变傻的原因以及在今后教育中家长与教师要不断反思自己的教育方法。聆听专家们的授课,真切地窥见了新理念、新方法评课的亮光,心境豁然明朗。这一次的学习是对我一次教学理念的洗脑,是一次教学境界的探究与认识。让我真正找到了、找准了传统评课听课存在的弊端以及构建“观课议课”的新理念势在必行。通过观课议课,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避免课堂教学因花哨的东西太多片面追求形式而忽略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教师构建什么样的课堂,在课堂上如何驾驭,其实是教师的一种观念,是一种理想,更是一种境界。我们教师需要树立崭新的理念,需要有宽广、乐观向上的气质,需要有一种关心人,关心社会的情怀,这样才能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唤起学生个性意识的

觉醒,使生命本身的创造性充分发挥出来,也许如此,我们的教学现状才能有所改变。 培训已顺利结束,看一看自己记录的听课笔记。翻一翻自己随手记下的的感受,再回眸静思:“博学之,慎思之,审问之,明辨之,笃行之”朱熹教我求知治学之法。“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教我明学思之理,外在的知识要内化为自己的价值能力,就必须用理性的思维,挑战的眼光去审视、吸收、创新。本次培训通过教授们的“点化”和“引领”,使我茅塞顿开,豁然开朗,同时也为我成为一名合格的培训者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学病症主要表现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但教学病根往往在课堂教学过程之外,甚至远离课堂教学过程。因此,消除课堂教学病根,恢复课堂教学的健康状态,就必须采更为长远与更为系统的方法与策略;也只有这些长远与系统的方法与策略,才可能彻底地建构健康课堂,让课堂教学的病根不再复发,承接文首的意思,我们只可能采取中医的治疗之道,才可能将课堂教学中的病症有全面而透彻的治理。 第一,要从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角度,来解决课堂教学中存在的教学问题。课堂教学中出现的教学问题,的确有教师对教学策略选择正误的问题;可是,教师对教学策略的选择,取决于教师的教学判断力与教学理解力,这是与教师的理论高度与判断精度有关的,这受制于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因此,只有从教师能力的角度,才可能让这些看似简单与表层的问题,得到彻底

课堂教学诊断指南

课堂教学诊断指南 WTD standardization office【WTD 5AB- WTDK 08- WTD 2C】

课堂教学诊断指南 课堂教学是学科教学的主阵地,对课堂教学进行科学的诊断,并为之开出“治疗的良方”,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开展校本研究、推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抓手。为了有效地抓好课堂教学的诊断工作,我们必须搞清楚:什么叫课堂教学的诊断,其诊断的价值意义是什么,诊断要做好哪些前期准备工作,诊断可以采取的方式与策略是什么等问题。 一、课堂教学诊断的涵义 “诊断”这个词来源于医药上的一个专用术语。我们移用“诊断”这个词,意在通过评价(测量)者对课堂教学全过程的看(师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活动、表现、情感、态度),听(师生在活动中交流发言和由此反映的思维状况),问(课前课后对教师与学生访谈,了解其执教意图与学生内心的感受)等手段,在理性思考的基础上,探究发现执教老师的教学经验、特色和在教学过程中暴露出来的问题,以及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二、课堂教学诊断的价值取向 1、目标导向功能 评价不是甄别教师(叶斓语),而是引领教师的反思与总结。通过课堂教学的诊断,促进教师学习理论,充实学科知识,转变教育观念,改革教育教学行为,不断提升专业素养。 2、总结经验和发现问题的功能 课堂教学是体现教师教学水准和生命价值最集中的舞台,它既可以折射出一位教师精湛的教学艺术,新颖生动的教学特色,丰富鲜活的教学经验;也可暴露出教师在教学中不符合教学规律,不切合学科特点,甚至不自觉地违背课改精神的思想和行为等问题。因此,科学的诊断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总结优秀教师的经验,发现教学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从而正确地开出解决问题的“良方”。 3、营造研究氛围的功能 课堂教学诊断,又能营造教研组研究氛围,引导教师对教材、学生、教法、学法、学习形式、训练方式、评价方式,以及口头表达、教学具的选用作深入的研究。 三、课堂教学诊断的前期准备

在教学管理中,如何做好过程性评价

在学校教育教学管理中,如何做好过程性评价 陈明秋 学校教学过程管理是教学业务副校长的职责,他可以带领着所分管的学校教务处和各学科组的组长直接深入到课堂、到学科,对教师的备课、上课、作业批改、课业辅导、学科的测试以及学校的教研等方面进行量化,并得出合理的科学的过程性评价。年末,将过程性评价数据进行综合,得出一个年度的终结性评价结果。评价的结果可以作为教师评优、晋级等奖励的主要参考依据。坚持做好教师的过程性评价,可以较好地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使学校的教学工作有规则,有程序。同时也是教师日常工作考核公平的重要指标。那么,如何做好教师工作的过程性评价呢? 一、先定规矩,增强工作的原则性和可操作性。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要想使过程管理做到公正和公平,并在教育教学管理中能够促进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管理就要有据可依,有章可循。在每年的开学初,学校都要制定适合本校特色的各项规章制度,如:《教师教学常规》、《教师的备课制度》、《教师的上课制度》、《教师作业批改制度》、《教师教研制度》等等,用以约束教师的日常行为规范。同时,管理者要行成一整套的检查和评价标准,每一项要确定一定的分值,用来考核教师的日常工作,评价标准要告知每一个教师,让教师做到心中有数,工作有目标,

才能有效地发挥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然而,在我们日常的工作中,有些学校各种制度齐全,却缺乏制度的实用性,制度的制定是用来应付各种检查,有的学校使用的“制度大全”拿出来可以形成一册书,却全无用处,放在抽屉里一锁就是一年,直到检查组来时才拿出来。还有的学校在考核教师时,凡是涉及的考试成绩的就有量化,反之没有量化,导向性不对,导致教师有大搞应试教育的趋势。过程管理最怕的就是没有头绪,教学工作事务性多,计划外的工作也很繁琐,稍不留神一个学期就过去了,回过头来一看,觉得什么都没有干,没有形成管理的规范化和制度化,等到年终责任制验收时又要疲于应付各种工作的过程材料,得不偿失。 二、过程管理要做到客观,评价要准确,点评要到位。 给教师定了规矩,形成了规范性的文件后,接下来就要严格按照文件制度的规定进行公平、公正地操作。一般情况下是二个月完成一个轮次的检查,并记录在案。再严格一点就是周检查、月总结反馈。所谓的周检查,并不是指在一周之内将教师常规工作的备课、上课、批改、辅导、考试和教研一同都检查量化完成,而是要有所测重地进行着不同方面的检查。例如,这一周重点是查备课,下一周重点是查批改,上课的检查是要随时随地的进行,听课检查要做到听每一位教师的课,不管是语文、数学、外语还是音乐、体育课,考核者的听课一定要全面,没有主科、次科的概念,要让教师

课堂教学诊断指南

欢迎共阅 课堂教学诊断指南 课堂教学是学科教学的主阵地,对课堂教学进行科学的诊断,并为之开出“治疗的良方”,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开展校本研究、推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抓手。为了有效地抓好课堂教学的诊断工作,我们必须搞清楚:什么叫课堂教学的诊断,其诊断的价值意义是什么,)者对)等手段,12课堂教学是体现教师教学水准和生命价值最集中的舞台,它既可以折射出一位教师精湛的教学艺术,新颖生动的教学特色,丰富鲜活的教学经验;也可暴露出教师在教学中不符合教学规律,不切合学科特点,甚至不自觉地违背课改精神的思想和行为等问题。因此,科学的诊断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总结优秀教师的经验,发现教学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从而正确地开出解决问题的“良方”。 3、营造研究氛围的功能 课堂教学诊断,又能营造教研组研究氛围,引导教师对教材、学生、教法、学法、学习形式、

训练方式、评价方式,以及口头表达、教学具的选用作深入的研究。 三、课堂教学诊断的前期准备 医生对病人病情的诊断,依仗他(她)精湛的医理知识、医药理论和丰富的临床经验,以及先进的医疗设备;而对课堂教学的诊断,得依赖于教师扎实的学科知识,系统的教学理论,全新的教学理念、丰富的教学经验和科学先进的诊断依据(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录音机、摄像机、采访机等先进诊断设备),要使每个教师具有课堂教学诊断的高水平,必须做好以下四项准备工作: 1 2 3 4 1 (1)从形式上看,一般有听课(随堂听课,校级、区级、市级层面的各种研讨课、展示课等)诊断法,微格教学(是应用现代视听技术和设备,对教师的教学技能进行系统培养和训练的一种培训方法)诊断法和案例(以丰富的叙述形式,向人们展示包含有教师和学生的典型行为、思想、感情在内的一段情景,一个故事)诊断法。听课诊断法,对于课堂教学的常规研究比较实用,而且不论是城镇的还是农村的学校,都有条件操作;但这种诊断研究可能只有广度、而欠有深度。微格教学诊断法和案例诊断法,一般用于有深度的研究和专题性的研究,但不是所有的学校、所有的教师能有条件开

课堂教学评价方法

课堂教学评价方法 新课程的课堂教学评价,要体现促进学生发展这一基本理念。这一理念首先体现在教学目标上,即要按照课程标准、教学内容的科学体系进行有序教学,完成知识、技能等基础性目标,同时还要注意学生发展性目标的形成。其次,体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认真研究课堂教学策略,激发学生熊熊热情,体现学生主体,鼓励学生探究,高效实现目标。 2、强调教师成长 促进教师成长。依据新课程评价目标的要求,课堂教学评价要沿着促进教师成长的方向发展。其重点不在于鉴定教师的课堂教学结果,而是诊断教师课堂教学的问题,制定教师的个人发展目标,满足教师的个人发展需求。 3、重视以学论教 新课程课堂教学要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发展为本,就必须对传统的课堂教学评价进行改革,体现以学生的“学”来评价教师“教”的“以学论教”的评价思想,强调以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呈现的状态为参照来评价课堂教学质量。提倡“以学论教”,主要从学生的情绪状态、注意状态、参与状态、交往状态、思维状态、生成状态六个方面进行评价。(1)情绪状态:学生是否具有浓厚的兴趣,对学习具有好奇心与求知欲;是否不断能长时间保持兴趣,能否自我调节和控制学习情绪;学习过程是否愉悦,学习愿意是否不断得以增强。 (2)注意状态:学生是否始终关注讨论的主要问题,并能保持较长的注意力;学生的目光是否始终追随发言者(教师和学生)的一举一动;学生的倾听是否全神贯注,回答是否具有针对性。 (3)参与状态:学生是否全员参与活动;是否积极主动地投入思考并踊跃发言,兴致勃勃地参与讨论和发言,是否自觉地进行练习。 (4)交往状态:看整个课堂气氛是否民主、和谐、活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是否友好分工与合作;是否能虚心听取他人的意见,尊重他人的发言。遇到困难时学生能主动与他人交流、合作,共同解决问题。 (5)思维状态:学生是否围绕讨论的问题积极思考、踊跃发言,学生回答问题的语言是否流畅、有条理,是否善于用自己的语言阐述自己的观点;学生是否质疑,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并开展争论;学生的回答或见解是否有自己的思考或创意. (6)生成状态:学生是否掌握应学的知识,是否全面完成了学习目标,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是否得到增强,是否有满足、成功和喜悦等积极的心理体验,是否对未来的学习充满了信心。 二、传统课程教学评价的几个误区 1、评价功能的甄别化 在传统的评价中有一个基本的假设,那就是只有极个别的学生优秀,而大多数的学生都属一般。为此,甄别就成为评价的一个重要功能,通过考试将学生分为三六九等。在这样的过程中,只有少数学生能够获得鼓励,体验成功的快乐,大多数学生都是失败者。 多元智力理论提出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观点就是“人与人之间没有智力上的好坏高低之分,只有各种智力不同组合形成的差异”。这就要求教师平等公正地对待每一位学生,为每一位学生的成功创造机会。但事实上,不管是教师还是整个社会,在对人做出评价的时候,仍然带有根深蒂固的甄别观,可以说,甄别观不仅仅是一种评价观念,更是一种深层的社会文化。 2、评价目的的功利化 (1)评价是为了考核教师 课堂教学评价在本质上是一种形成性评价,是教师与评价者共同参与的研究或探究活动,其最终目的是促进教学的改进和改善,促进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的提高。但长期以来课堂教

课堂教学的观察与诊断反思

课堂教学的观察与诊断反思 张长弓2010年7月17日 我学习了孔凡哲教授主讲的《课堂教学的观察与诊断》,通过专家的讲座和案例分析,我明白课堂教学观察与诊断是教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必要手段。为了查清教师教学质量方面存在的问题,通过课堂教学观察与评价进行“临床诊断”,对教师钻研教材、处理教材、分析学生、选择教学策略、制定教学程序、反思研究教学等等方面做出观察透视,分析问题的所在及其因果,判断其价值,总结提出具体改进意见,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深深体会到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认真听讲,让学生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从而发展学生的创造能力。例如:在学习时,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充分发挥小组集体作用,启发学生思维,让学生在的问题情景中互相探讨,互相体会,学生积极思维,教师只提出一个问题,学生就带着这个问题去思考、体会。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有效地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创设体验情景,增强学习兴趣,体验是一种基于学生通过本身的活动经验,从中获得感性认识的过程,其主体是学生本人。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要充分为学生创设体验的情景,使学生在体验的过程中获得成功与失败的体验。长期坚持授后教学自我总结,可以获得如下几个方面的益处:第一: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素质,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所组成的一种教育活动。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导,教师自身教学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主导作用的发挥程度,制约着教学效果。任何教师都有一个成长的过程,而教学业务素质就是在教学实践中逐步积累和不断提高的。其中,善做授后教学自我总结的有心人.是提高自身教学素质,加速自己成熟的有效途径。我在教学实践中体会到,通过授后教学自我总结,进行自我反省,注意积累成功的教学经验,吸取失败的教训,及时改进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对症下药,弥补不足。这样,日积月累,可以增强自己的教材处理能力和应变能力,提高自己的教学素质,促进自己的业务水平。教学业务素质就是在教学实践中逐步积累和不断提高的。其中,善做授后教学自我总结的有心人.是提高自身教学素质,加速自己成熟的有效途径。我在教学实践中体会到,通过授后教学自我总结,进行自我反省,注意积累成功的教学经验,吸取失败的教训,及时改进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对症下药,弥补不足。这样,日积月累,可以增强自己的教材处理能力和应变能力,提高自己的教学素质,促进自己的业务水平。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