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抗日战争时期沦陷区诗歌研究

抗日战争时期沦陷区诗歌研究

抗日战争时期沦陷区诗歌研究
抗日战争时期沦陷区诗歌研究

抗日战争时期沦陷区诗歌研究

【摘要】:抗日战争时期的沦陷区诗歌创作,在很长一段时间未受到学术界的重视。作为解放区文学、国统区文学的必要补充,沦陷区文学,特别是沦陷区诗歌创作在回避政治混乱、战争阴霾、民族危亡等重大主题后,更多倾向于个人抒发,描绘出自我独特的生命体验,反映了沦陷区人民的生存困境以及无法言说的痛苦。从这个角度来说,研究沦陷区诗歌是有必要的。本论文研究的对象为钱理群教授主编的《中国沦陷区文学大系·诗歌卷》,在对前人研究成果的分析借鉴上,本论文从沦陷区诗歌的创作环境所造成的言说困境入手,对诗歌的内容、特点进行分析研究,以此探讨沦陷区诗歌的价值意义。论文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引言、正文、结语。引言部分主要阐述沦陷区诗歌创作概况以及学界对沦陷区文学及诗歌研究的研究情况,简单地说明研究沦陷区诗歌的意义。正文由三个部分组成:第一章“言说的窘境”主要探讨和分析了沦陷区诗歌创作时的背景、作家心态。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侵略者对沦陷区采取高压政策,不仅对政治、军事进行统治,而且对思想文化方面进行残酷的压制。相对于抗战时期的国统区与解放区来说,沦陷区创作环境是极为严苛的,“言”与“不言”制约着作家创作,但是正是这种言说的窘境,使得诗人将创作的视角由“大我”转成“小我”,发掘出“日常生活”中存在的“永久人性”,由此决定了他们的创作方式和内容以及其创作的特点和价值。第二章“沉重的独语”是通过文本细读的方式提炼出沦陷区诗歌在内容与表现手法上的特殊性,本章在结合沦

陷区诗歌创作的背景及其发展的基础上,对沦陷区诗歌的内容以及艺术特点做了研究分析。主要从沦陷区诗歌体现的“写实主义”倾向与诗歌的“现代派”路线以及诗歌“古典主义”情调三方面方面来展现沦陷区诗歌的特点,由此引出沦陷区诗歌创作对抗战时期沦陷区人民生存窘境、对于战争的深刻思考。第三章是“旷野的回响”,这一章从两个方面来说:一是寻找沦陷区诗歌的价值和意义,主要从北京诗人群体、长诗及“史诗”创作和沦陷区诗歌与解放区、国统区诗歌的关联以及与五四时期诗歌的关联来说,试图从宏观的角度寻找其价值和意义;二是从对当代的影响来说,虽然由于政治以及自身的因素,沦陷区诗歌对于当代诗歌创作是微乎其微的,但是我们在一些著作中还是看到了沦陷区诗歌对当代诗歌的影响,特别是吴兴华的诗歌以及其诗论对港台地区的影响。以此说明沦陷区诗歌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不可或缺的一环。结语部分主要对沦陷区诗歌创作进行总结,并提出沦陷区诗歌创作中的不足。【关键词】:抗战时期写实主义现代派古典主义

【学位授予单位】:山西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I207.25

【目录】:中文摘要6-8Abstract8-10引言10-16一、创作概况10-14二、沦陷区文学及其诗歌研究14-16第一章言说的窘境16-201.1创作背景16-171.2作家心态17-20第二章沉重的独语20-352.1诗歌的“写实主义”倾向20-252.2诗歌的“现代派”路线25-282.3诗歌的“古典主

义”情调28-35第三章旷野的回响35-423.1沦陷区诗歌的价值35-393.2当代余音39-42结语42-44参考文献44-46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46-47致谢47-48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48-50 本论文购买请联系页眉网站。

《心理健康》六年级 第十五课 珍惜同学情 教师用书

六年级第十五课珍惜同学情 【主题说明】 时光匆匆,转瞬即逝。不知不觉中,六年的小学生涯即将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通过活动引导学生重温往昔丰富多彩的学习生活,感受母校的温暖、同学的友谊,学会和睦相处,懂得珍惜同学之间的情谊。 【教学目标】 1.通过本次活动,让同学们学会尊重,真诚,友爱,谦让,体会集体生活的乐趣,增强凝聚力,充分感受班级生活的温暖、校园生活的幸福。 2.学会欣赏他人,感恩他人。 3.懂得珍惜同学之间的情谊。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重温往昔丰富多彩的学习生活,感受母校的温暖、同学的友谊。 难点:学会和睦相处,懂得珍惜同学之间的情谊。 【课前准备】 1、每个同学选择班内几位同学并为他们“画像”——将这些同学的外貌、个性特点写成一 段文字。 2、每个同学准备一个毕业留言簿。 3、准备两首歌曲《同座的你》、《友谊地久天长》。 4、每个同学准备一张卡片写祝福语。 5、每个同学查找关于同学情的小诗。 【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环节目标过程建议 观察岛(热身暖心)引出本课的 主要内容,激 发学生的学 习兴趣。 1.教师讲解教材中观察岛中的图片(有条件可以 用多媒体呈现),这是一张全班同学和老师的集体 照,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2.引导学生谈论由这张图片想到了哪些人和事? 3.教师总结:时光匆匆,转瞬即逝。不知不觉中, 六年的小学生涯即将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但是 师生之情,同学之情将永远留在我们心底。 本环节用时约5分 钟。

活动营(体验分享)通过活动引 导学生重温 往昔丰富多 彩的学习生 活,感受母校 的温暖、同学 的友谊,学会 和睦相处,懂 得珍惜同学 之间的情谊。 活动一:看谁猜得准 1、在小学的共同学习生活中,我们可说对每个同 学都非常了解,下面我们就来进行一个小游戏, 看看同学们之间是否存在默契。老师读一段文字, 看大家是否能猜出写的是谁。猜三次。请被猜到 的同学猜猜是谁写的。 2.教师问学生:你能准确描述几位同学?他们是 谁?你能准确猜出几位同学?他们是谁? 3.教师总结:六年的小学生活让我们每个同学的 形象都深深地印在彼此的脑海里,可以说,只要 听到某个同学的名字,他的样子就会马上出现在 我们的面前。这是一份同学之间才会有的熟悉。 在这六年中大家结下了浓厚的同学情谊,两个月 后我们将走进初中的大门,到那时,再欢聚一堂 的机会不会很多了,那么今天这节课上,我们就 来谈谈珍惜同学情这个话题。 活动二:毕业留言簿 1、教师引语:毕业的日子越来越近了。愿我们珍 惜剩下的小学时光,团结互助,共同进步,为 人生留下一段美好的回忆。 2、播放歌曲《友谊地久天长》,同学们拿出事先 准备好的毕业留言簿。 3、同学们在歌声中互相写毕业留言。 活动三:真情告白 1、教师引语:六年来我们朝夕相处、晨昏相伴, 在共同的学习生活中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我们亲 如兄弟,爱如姐妹。相信每个人心中都有一种温 馨的情愫在荡漾,相信在场的每个人都有会被我 们班同学之间纯纯的同学深情所感动。马上就要 分别了,现在就请同学拿出课前准备的卡片,将 平时想说又难以开口的谢谢、对不起、祝福写下 来,送给自己最亲爱的同学! 2、以小组为单位,每组4-6人,在歌曲《同座的 你》中为组内成员每人写一句祝福语。 3、写好后贴在该同学的背后,不要让他知道你写 1. 学生发言时教 师要给予反馈。学 生填写时,教师要 巡视。 2.本环节用时约20 分钟。

抗战诗歌朗诵

永远的丰碑 1这是一个民族用滚烫的热泪和悲壮的热血汇聚成的奔流七十年,七十年奔涌着、咆哮着! 2用健壮起来的巨手拭去泪水仰望着 七十年,七十年来用身躯和烈火铸就的钢铁丰碑! 1这是一个民族站立在亚洲板块抒发七十年的情感反法西斯战争的刺刀抗日战争的大刀凝固在丰碑灵魂的深处 2这是一个民族拂去战争的污垢用血色的花环和洁白的挽联祭奠民族英雄 1这是鲜血浇筑的石碑,我仿佛听见来自七十年前的撕杀与呐喊 2这是身躯垒砌的石碑,我仿佛看见鲜血染红了大地和鲜花 1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 2保卫华北!保卫黄河! 合:保卫全中国! 1这是一个民族昂起头颅彰显光荣与梦想! 2在红色的背景之中,在五颗星星的光芒里 合:民族在崛起,中国在腾飞! 1这是中国的梦想啊~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2这是中国的梦想啊~重塑起中华民族 合:永远的丰碑!

不朽 那个夜晚我在台灯下读着抗战英雄的故事 我为那些英雄的事迹而感动着、而震撼着 我仿佛看见了记忆中的一片无边无际的鲜红 我看见了那些倒下的战友血染的军装、泥土、山岗 以及无名的野花和弥漫着硝烟的晚霞 我还看见了另外一个人他来自地图上方的那个国家 来自《红河谷》的故乡他的名字叫诺尔曼.白求恩 他离别得是这样匆忙就像故乡枝头的一片红枫叶 他飘落在中国的土地上 那个夜晚我更看见了一种精神一种让侵略者胆寒的精神 看见了一面旗帜一面被战火撕裂的红旗 依然牢牢握在他们的手中他们正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 那个夜晚我难以入眠我在想着他们 那些有名的还有更多无名的英雄 他们之中有的已经跨过了万水千山却最终没能淌过死亡的河流有的刚刚加入抗战的队伍却被无情的战火折断了生命的翅膀……当密集的枪炮声远去当胜利的消息传来 当中国在经历漫漫长夜之后迎来了新的黎明 那是他们最光荣的时刻呵可是,他们却再也不能欢呼雀跃 只能用头颅绽放成鲜艳的花朵在大地上无声地歌唱 今天,当鸽子在蓝天上快乐地飞翔

最新-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诗歌精选集 精品

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诗歌精选集楹联部分 八载抗倭炮火鸣,东方狮醒; 三旬改革春雷动,中国龙腾。 (北京胡周崇) 心连祖国,再筑长城,铁军担大任; 血染家园,堪为砥柱,浩气壮中华。 (黑龙江张德新) 勒石令往鉴长铭,耻励后昆,助国焕彩; 抗战催眠狮猛醒,志承先烈,让梦成真。 (山东冯衍斌) 不怕鬼,不信邪,不称霸; 有担当,有毅力,有作为。 (湖南吴贤迈) 凝聚民心,凝聚军心,反腐倡廉强国力; 守成东海,守成南海,兴中御外铸功勋。 (江西邓盛滋) 大展宏图,华夏飞歌圆梦想; 中兴时代,小康闪彩荡诗潮。 (山西薛旺斌) 赤雁高歌,抗战沧桑,犹见祥云萦北斗; 忠魂节烈,驱倭豪迈,长留正气壮南天。 (北京刘惠仁) 山河重整,兆姓招魂,先烈牺牲辉宇宙;

民族复兴,百年圆梦,中华崛起傲寰球。(河北苏雪峰) 挥戈退日,中华浩气谁同赋; 秉笔成篇,世界强音我共鸣。 (内蒙古杨柱) 问谁力挽狂澜,浩荡千秋驱虎豹; 看我胸怀国梦,扶摇万里起鲲鹏。 (山东王绍伟) 忆往昔,抗日挥戈,八路奇兵寒敌胆; 看今朝,防空护海,三军铁壁固金瓯。(四川文乾松) 华夏同仇,抗日先驱孰敢忘? 家国圆梦,兴邦重任我争担。 (山东赵进轩) 气贯长天,八年浴血惊天地; 血凝热土,一代英风泣鬼神。 (河北张继兴) 忆往昔,三十万头颅,无尽冤魂无尽血; 看今朝,五千年华夏,一重气象一重天。(安徽江山) 硝烟虽远,记忆犹新,史册无言伤血泪; 海浪方平,妖风又起,钢枪不寐待豺狼。(江西赖永生) 金瓯破,玉树摧,图强血沸黄河颂; 赤子歌,先贤志,逐梦情燃中国心。

(四川梁恩滋) 鸣剑佩,拂旌旗,筑梦铸军魂,生生虎气; 固南疆,平海浪,凌风熔国魄,振振龙威。 (山西李俊彦) 甲午风云,金陵泪血,逝水难消家国恨; 神州航宇,巨舰巡洋,飞龙重振舜尧天。 (江苏舒贵生) 中华不可欺,要借一腔热血,洗清国耻; 壮志何曾负,且呈九域画图,告慰英灵。 (河北赵国山) 侵略兽兵,唯嗜烧杀,史证长存民未忘; 和平时代,更应警惕,人心可测鬼难防。 (黑龙江战海波) 忆往昔血雨腥风,铁骑蹂躏,华夏遭践踏; 看今朝山清水秀,民强国昌,神州正复兴。 (河北杨海津) 胜利今朝,岂能忘北满烽烟,南京血雨; 复兴大梦,尤可喜九州崛起,百业腾飞。 (广东左万青) 诗词部分 浣溪沙·抗战胜利69周年 愤怒思潮涌万千,腥风血雨忆流年。家仇国恨刻心间。六九春秋欣胜利,恶毒倭寇灭人寰。中华雪耻理当然。(河南何宪景) 沁园春·圆梦中华

古诗鉴赏之山水田园诗鉴赏专题

初三古诗鉴赏之田园诗鉴赏 一、明确概念 1.所谓的山水诗,是以山水花草虫鱼等自然景观为主要描写对象的诗歌;所谓田园诗是指歌咏田园生活的诗歌,大多以农村的景物和农民、牧人、渔父樵夫等的劳动为题材。 2.代表诗人: A.第一个以田园生活入诗的诗人是东晋的陶渊明。第一个山水诗人是南朝的谢灵运。 B.唐朝时,形成了山水田园诗派,以王维、孟浩然等为代表人物。 山水田园诗属于写景诗的范畴,这类诗歌的主要特点就是“一切景语皆情语”,亦即作者笔下的山水自然景物都融入了作者的主观情愫,或者借景抒情,或者情景交融。 二、常见意象与意境: 体味诗歌的意境:要能把握诗中描写了什么样的景物,什么样的生活画面;画面组合所表现的情境氛围;运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什么情感。 1.①炊烟、桑麻、桑榆、桃李、麦苗、豆苗、菊花、鸡、犬、禽雀、眠蚕…… ②意境特点:恬淡宁谧、清新优美、宁静和谐、明丽绚烂、富有生活气息。 ③表现对闲适恬淡的山水田园生活的热爱及悠闲自在、轻松愉悦的心情。 2. ①野径、古木、荆扉、柴门、空林、空山、鸾鹤、孤云、禅房、古寺、暮钟、五柳、接舆、伯夷、叔齐、林叟、幽人、樵夫、寺僧、道人…… ②意境特点:远离尘俗,清幽静谧、淡雅清幽、豁达、淡泊闲适、清冷荒僻。 ③表达希望归隐山林、超然世外、宁静淡泊或自甘寂寞的情怀。 3.①菊花。 菊花一直受到文人墨客的青睐,有人称赞它坚强的品格,有人欣赏它清高的气质。东晋田园诗人陶渊明,写了很多咏菊诗,将菊花素雅、淡泊的形象与自己不同流俗的志趣十分自然地联系在一起,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宋人范成大《重阳后菊花二首》中“寂寞东篱湿露华,依前金靥照泥沙”等诗句,都借菊花来寄寓诗人的精神品质。 2.竹 亭亭玉立,挺拔多姿,以其“遭霜雪而不凋,历四时而常茂”的品格,赢得古今诗人的喜爱和称颂。苏轼的《於潜僧绿筠轩》有咏竹名句:“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使人俗。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将竹视为名士风度的最高标识。郑板桥一生咏竹画竹,留下了很多咏竹佳句,如:“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赞美了立于岩石之中的翠竹坚定顽强、不屈不挠的风骨和不畏逆境、蒸蒸日上的禀性。3.五柳 陶渊明《五柳先生传》载:宅边有五柳树,因以号为焉。后来“五柳”就成了隐者的代称。如王维的《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负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 4.东篱 陶渊明《饮酒》:“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后来多用“东篱”表现辞官归隐后的田园生活或娴雅的情致。如李清照《醉花阴》:“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5.三径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有“三径就荒,松菊犹存”的句子,后来“三径”就用来指代隐士居住的地方。如白居易的《欲与元八卜邻先有是赠》:“明月好同三径夜,绿杨宜作两家春。” 三、表达的思想情感 主要情感:热爱自然向往自由厌恶官场憎恶黑暗渴望归隐闲适淡泊悠然自得 1.表达对大自然的喜爱。(描绘山川美景,表达对壮丽山河的热爱。) 李白《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2.表达对官场仕途的厌倦,对现实的不满甚至愤怒。(厌弃官场,归隐田园,表达对黑暗现实的不满,抒发自己决不同流合污的高洁品格,或怀才不遇的苦闷。) ①陶渊明《归园田居》 ②王维《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写出了清新、幽静、恬淡、优美的山中秋季的黄昏美景。 全诗动静结合,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月照松林是静态,清泉流溢是动态。前四句写秋山晚景之幽静,五六句写浣女渔舟之喧哗。诗之四联分别写感觉、视觉、听觉、感受,因象得趣,因景生情。 于诗情画意之中寄托着诗人高洁的情怀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表现了诗人寄情山水田园,对隐居生活怡然自得的满足心情。 虽然春光已逝,但秋景更佳,愿意留下来。王孙指诗人自己,其喜归自然,厌恶宦海之情溢于言表。 ①常出现的景物有:野径、古木、荆扉、柴门、空林、空山、鸾鹤(仙灵之鸟,超凡脱俗)、孤云(孤高傲世)、禅房、古寺、暮钟 ②常出现的人物有:五柳、接舆、伯夷、叔齐、寺僧、道人、林叟、樵夫、幽人 ③这些景物和人物的共性特点:远离尘俗,清幽静谧、清冷荒僻(这与官场的明争暗斗形成对比,这些景物组合在一起,为诗人营造出一片清幽静僻,远离尘俗的天地,与诗人超然世外、宁静淡泊或自甘寂寞的情怀是和谐统一的) 3.表达对归隐生活、闲适恬淡的田园生活的喜爱、向往。(向往自由、宁静的田园生活,抒发闲适淡泊、悠然自得的心情。) ①《过故人庄》(孟浩然) 4.对生活、人生哲理的感悟,禅意的寄托 ①《题西林壁》(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后两句即景说理,谈游山的体会(心中所想)。为什么不能辨认庐山的真实面目呢?因为身在庐山之中,视野为庐山的峰峦所局限,看到的只是庐山的一峰一岭一丘一壑,局部而已,这必然带有片面性。这两句诗有着丰富的内涵,它启迪人们认识为人处事的一个哲理——由于人们

诗歌朗诵会邀请函范文

诗歌朗诵会邀请函范文 一元复苏,万象更新。为修建我院和-谐睦氛,促进师生交换,展示我院师生风采,系除夕降临之际,经过主动完满的预备,以“和-谐之春”为主题的我院2020年师生除夕联欢晚会即将与师生见面。届时,北京大学副校长、法学院院长张运院士一曲《沁园春雪》将再次展示北国的风光,祖国山河的壮阔。法学院师生将倾情奉献,用嘹亮、动人的歌声唱响元月和-谐的乐章,用粗俗、豪迈的舞姿归结春日的平和。为此,我们特诚意约请您参与此次除夕联欢晚会,相信您的参与必定可以使我们的晚会如虎添翼。现将晚会相关事项函告如下,热切等候您的到来! 应届毕业生求职网送上诗歌朗诵的邀请函,请看 各位亲爱的同学们 让我们珍惜这次相聚的机会。我们等待着你携(男、女)朋友到来,期盼着与你相聚!请互相转告,谢谢!顺祝你及家人身体健康,家庭幸福,万事如意! 你们快乐么? 让我们珍惜这次相聚的机会。我们等待着你携(男、女)朋友到来,期盼着与你相聚!请互相转告,谢谢!顺祝你及家人身体健康,家庭幸福,万事如意! 如果你觉得快乐,那就快来告诉我们“春天在哪里 如果你不快乐,那就和我们一起寻找“春天在哪里” “春天在哪里”是我们演讲协会用全新比赛形式和规则而开展的 好,那么接下来请大家一边品尝我们桌子上的点心糖果,一边来讨论一下我们今天的主题。我们这个是有奖发言环节,所有发言人都有一份小礼品送给你。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女性也渐渐的走到了舞台的中间(就像现在的我一样),女性的才能与智慧得到了社会的认可,走在大街上我们到处都可以看到亮丽又充满自信的独立女性,在这里我们就来讨论一下“关于成功女人”,这个话题我想邀请一位一直以来让我非常敬佩的一位女士来谈,这位女士就是我们的财务总监xxx小姐,掌声有请xxx小姐。 本次会议陕汽国际经销商、服务商、配套厂商等合作伙伴将齐聚一堂,共商国际市场发展战略,届时陕汽控股领导将出席并对国际市场做战略部署。 第二届诗歌朗诵会。活动丰富精彩,如果你在寻找自信,这就是展示的舞台。 春天在这里,一场诗歌的盛宴,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即将在“春天里”拉开序幕,你还在等什么呢?勇者无敌,请君为我倾耳听吧。

纪念抗日战争诗歌赞

回望抗战的峥嵘岁月 作者:福州诗人张祖仁 无数革命先烈和爱国的仁人志士为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 为振兴中华 抛头颅,洒热血 前仆后继,英勇牺牲 谱写了一曲崇高的爱国主义赞歌曾记否 “七·七”卢沟桥事变 东北沦陷,中华民族危机 开始了中国人民的全面抗日战争八路军开赴前线 新四军挺进敌后 全民皆兵 反扫荡,反吞食 反封锁,反清乡 涌现出一批批英雄人物 杨靖宇、赵一曼、李林等 惊天地,泣鬼神的业绩 成为中国人民的骄傲 全国军民动员起来 开展运动战、阵动战、地道战、地雷战、游击战 到处出击打得日伪军鬼哭狼嚎平壁关大战 百团大战 松沪大会战 粉碎了日本皇军不可能胜的神话振奋了全国军民的抗战信心 中国军民浴血奋战八年 付出了重大的代价 终于取得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在国家存亡、民族危亡之际 八年抗战最大成果是 将日本侵略者赶出国境 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 八年抗战 毛泽东的论“持久战”理论和思想 鼓舞了全国军民的信心和力量 壮大了人民武装力量 加强了人民军队的建设 创建了广大解放区 丰富了人民战争的经验 八年抗战 是一部血泪凝成的悲壮史诗 人们不会忘记“九·一八”和“南京大屠杀事件” 全国军民艰苦卓绝的奋斗精神 抗战胜利 是中国军民的骄傲 也是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骄傲 回望抗战的峥嵘岁月 居安思危 深切怀念千百万伟大的献身者 永放光芒的抗日战争史 把个人的命运与 国家和民族的命运紧紧相连 实现了中华民族的全面胜利 如今我们的四化建设 亿万中华儿女 按照邓小平设计的总蓝图 高举爱国主义旗帜 万众一心 我们实现国富民强伟大战略目标 实现中华民族的辉煌和振兴 作者:福州二中张祖仁 邮编:350001

日本帝国主义在沦陷区的殖民统治教案

日本帝国主义在沦陷区的殖民统治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日本改变侵华的战略方针;汪精卫亲日派集团投敌叛国建立伪政权;日本侵略者对沦陷区的经济掠夺及奴化政策;日伪的残暴统治和沦陷区人民的反抗。 2.通过指导学生分析日本改变侵华战略方针的原因及其产生的后果,培养学生理解、分析问题的能力。 3.通过列举日本侵略者在沦陷区殖民统治的种种罪行,培养学生整理历史知识、归纳概括问题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日本首相平沼所说的一段话的三个问题的分析,学生能够将第一个子目内容加以整理,从而使知识系统化。 2.通过小结时对日本帝国主义在沦陷区的殖民统治的归纳,可以将本课内容加以整理,形成整体认识。 3.注重音乐及影像资料的运用,尽量让枯燥的历史通过现代化的媒体生动起来。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汪精卫集团投敌卖国,成为可耻的汉奸卖国贼,汪伪政权也就成了日本统治中国人民的工具。汪精卫等人是历史的罪人,他们的行为将受到中国人民永远的谴责和唾骂。 2.日本侵略者在沦陷区进行野蛮的经济掠夺,推行奴化教育,实施残暴的法西斯统治,给沦陷区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激发学生坚决地反对侵略、维护和平的情感;同时对今天和平安宁的生活和学习环境应该倍感珍惜。 3.沦陷区人民的反抗斗争,表现了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斗争精神,一定程度上打击和动摇了日伪的统治。正是因为近百年来中华民族的不断反抗,我们才迎来了一个又一个的胜利,最终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日本侵华战略方针的改变及其后果;日本对沦陷区野蛮的经济掠夺。 难点:日本对沦陷区掠夺的内容、方式和手段。 课时安排 一课时。 课前准备 教师方面:查阅相关资料,制作多媒体,包括 .影像资料:《铁道游击队》片断。 2.音乐资料:歌曲《在松花江上》、《游击队之歌》。 3.图片资料:《日本在沦陷区推行奴化教育》等相关图

诗歌鉴赏(三)教师版

第三节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 专题微语 诗歌的表达技巧是指作者在塑造形象、创造意境、表达思想感情时所采取的表现手法。它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从高考命题情况来看,一切用以增强诗歌表达效果的方法都在考查之列。 高考试题的“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是指准确判断诗词所运用的手法技巧,并赏析其表达效果。表达技巧主要包括修辞手法、表达方式、表现手法和结构技巧四大部分的内容。诗歌的表达技巧,是高考命题涉及最多的内容。有单独考查的,也有结合形象、语言和思想感情来考查的。因此,它应该是我们复习的重点。 考点突破·明法悟道 题型一修辞手法 题型解读 修辞手法的考查一般分两个层面,一是辨认修辞格,二是说明其表达效果。此类试题所涉及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比拟、夸张、借代、双关等。高考对于修辞手法的考查,一般要求结合具体内容作相应的具体分析,而不能泛泛而谈。 掌握古诗歌中几种常见的修辞手法的作用,提高鉴赏表达技巧的能力。

典例剖析 [典例1]阅读下面的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插秧歌 杨万里 田夫抛秧田妇接,小儿拔秧大儿插。 笠是兜鍪蓑是甲,雨从头上湿到胛。 唤渠朝餐歇半霎,低头折腰只不答。 秧根未牢莳未匝[注],照管鹅儿与雏鸭。 [注]莳(shì)未匝:移植或栽种没有完毕。 诗歌的颔联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题指导】①题目要求先点明修辞手法,然后再指出这种修辞手法有何作用;②“诗歌的颔联”界定了范围,粗读诗歌,初步了解颔联在全诗中的作用。 【答题指导】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修辞手法。答题时可遵循三步走的方法:第一步,指出运用的修辞手法;第二步,指出这种手法在诗歌中的具体运用;第三步,分析运用该手法的好处。 【答案】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笠”比作头盔,把“蓑”比作铁甲,形象生动,化板滞为飞动,暗示了天气的恶劣、插秧(农事)的繁忙紧张,表现了农人吃苦耐劳的精神。 方法归纳 对于修辞方法的鉴赏,就是要准确辨识和判断修辞方法是什么,掌握和了解各种修辞方法的特点,分析和评价它们对于塑造形象、表达情感和体现主旨的作用。解答此类题要注意以下三点: 1.了解重要修辞手法的概念及表达效果。古代诗歌中常见的修辞手法主要有夸张、拟人、对比、比喻、借代、对偶等,表现手法不同,表达效果也就不同,对此要全面了解。 2.结合诗句分析修辞手法的运用及表达效果。在分析时注意三部曲:点明概念——分析运用——说明效果。在上述题目答案设计中,先要点明“比喻”的修辞手法,再根据诗句具体分析,然后指出表达效果——“表现了农人吃苦耐劳的精神”。 3.欣赏诗歌不能离开诗歌整体,因此不要忘了最后要在关键处点明作者的情感态度。 针对训练 1.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题目。 舟中二首(其一) 陈师道① 恶风横江江卷浪,黄流湍猛风用壮②。 疾如万骑千里来,气压三江五湖上。 岸上空荒火夜明,舟中起坐待残更。 少年行路今头白,不尽还家去国情。 [注]①宋哲宗绍圣元年(1094),作者因党争之祸受牵连被罢职。这首诗作于离任途中。②风用壮:表示风力壮猛。 颔联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请作简要赏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国抗战诗歌选

中国抗战诗歌选 1、《五月的鲜花》五月的鲜花开遍了原野鲜花掩盖着志士的鲜血。为了挽救这垂危的民族他们曾顽强的抗战不歇如今的东北已沦亡了四年我们天天在痛苦中熬煎失掉自由更失掉了饭碗屈辱地忍受那无情的皮鞭敌人的铁蹄越过了长城中原大地依然歌舞升平“亲善睦邻”卑污的投降忘掉了国家更忘掉了我们再也忍不住这满腔的愤怒我们期待这一声怒吼吼声惊起这不幸的一群被压迫者一齐挥动拳头 2、《游击队歌》贺绿汀词曲我们都是神枪手每一颗子弹消灭一个敌人我们都是飞行军哪怕那山高水又深在密密的树林里到处都安排同志们的宿营地在高高的山岗上有我们无数的好兄弟。没有吃没有穿自有那敌人送上前没有枪没有炮敌人给我们造。我们生长在这里每一寸土地都是我们自己的无论谁要强占去我们就和他拼到底 3、《毕业歌》田汉词、聂耳曲同学们大家起来担负起天下的兴亡听吧满耳是大众的嗟伤看吧一年年国土的沦丧我们是要选择“战”还是“降” 我们要做主人去拚死在疆场我们不愿作奴隶而青云直上我们今天是桃李芬芳明天是社会的栋梁我们今天是弦歌一堂明天要掀起民族自救的巨浪巨浪巨浪不断的增长同学们同学们快拿出力量担负起天下的兴亡 4、《保卫黄河》光未然词冼星海曲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黄河在咆哮。河西山岗万丈高河东河北高粱熟了。万山丛中抗日英雄真不少青纱帐里游击健儿逞英豪端起了洋枪土炮挥动着大刀长矛。保卫家乡保卫黄河保卫华北保卫新中国 5、《我爱这土地》艾青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6、《假如我们不去打仗》田间假如我们不去打仗敌人用刺刀杀死了我们还要用手指着我们的骨头说“看这是奴隶”

抗战沦陷区

一.全省沦陷的省份 抗战期间,中国全省沦陷的省份总共有九个。分别是:台湾省、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热河省、察哈尔省、河北省、山东省和江苏省。 1.台湾省 台湾省在日本占领之前由于没有正式的行政划区,因此台湾省行政划区按照日本政府在1920年规定的行政划区计算,这一行政划区沿用到了1945年12月6日。台湾省共辖5个州、3个厅,全省面积35961平方公里(包括澎湖列岛及周边岛屿)。1895年4月17日,根据[马关条约],清政府割让台湾本岛及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台湾诸岛以及澎湖列岛共35961平方公里的土地全部被日本侵占。 2.辽宁省 辽宁省全省共辖59个县。全省面积288518平方公里。辽宁省第一个沦陷的县城是金县。辽东半岛的金县(包括旅顺和大连)土地面积1412平方公里,1895年4月17日根据[马关条约],金县被日本侵占。辽宁省最后一个沦陷的县城是义县(1933年1月3日沦陷)。截止到1933年1月3日,辽宁省全省沦陷。 3.吉林省 吉林省全省共辖41个县。全省面积329662平方公里。吉林省第一个沦陷的县城是永吉县(1931年9月20日沦陷)。吉林省最后一个沦陷的县城是扶远县(1934年2月13日沦陷)。截止到1934年2月13日,吉林省全省沦陷。 4.黑龙江省 黑龙江省全省共辖43个县。全省面积572502平方公里。黑龙江省第一个沦陷的县城是龙江县(1931年11月19日沦陷)。黑龙江省最后一个沦陷的县城是呼伦贝尔地区的奇乾县(1932年12月6日沦陷)。截止到1932年12月6日,黑龙江省全省沦陷。 5.热河省 热河省全省共辖16个县和2个盟旗。全省面积179982平方公里。热河省第一个沦陷的县城是绥东县(1933年1月3日沦陷)。热河省最后一个沦陷的县城是阜新县(1933年4月8日沦陷)。截止到1933年4月8日,热河省全省沦陷。 6.察哈尔省 察哈尔省全省共辖16个县和3个盟旗。全省面积283675平方公里。察哈尔省第一个沦陷的县城是多伦县(1933年4月29日沦陷)。察哈尔省最后一个沦陷的县城是蔚县(1937年9月11日沦陷)。截止到1937年9月11日,察哈尔省全省沦陷。 7.河北省 河北省全省共辖130个县。全省面积140253平方公里。河北省第一个沦陷的县城是临榆县(1933年1月1日沦陷)。河北省最后一个沦陷的县城是东明县(1939年11月27日沦陷)。截止到1939年11月27日,河北省全省沦陷。 8.山东省 山东省全省共辖107个县和一个省辖市。全省面积146736平方公里。山东省第一个沦陷的县城是济南市(1937年9月24日沦陷)。山东省最后一个沦陷的县城是荣成县(1940年2月22日沦陷)。截止到1940年2月22日,山东省全省沦陷。 9.江苏省 江苏省全省共辖61个县和一个省辖市。全省面积108314平方公里。江苏省第一个沦陷的县城是川沙县(1937年9月7日沦陷)。江苏省最后一个沦陷的县城是赣榆县(1938年2月27日沦陷)。截止到1938年2月27日,江苏省全省沦陷,成为了中国南方地区唯一的一个全省沦陷的省份。 二.部分沦陷的省份 抗战期间,中国部分沦陷的省份有13个。按照沦陷面积从大到小的顺序,依次分别是:河南省、山西省、安徵省、浙江省、绥远省、广东省、湖北省、广西省、湖南省、江西省、福建省、贵州省和云南省。另外,在抗战期间,中国先后共设有6个直辖市,其中有5个先后沦陷。直辖市也划入了部分沦陷的范畴。 1.河南省(98.5%沦陷) 河南省全省共辖111个县。全省面积165141平方公里。抗战期间,有109个县先后沦陷,

古代诗歌鉴赏之三学生版

古代诗歌鉴赏之三——表达技巧 教学目标:1、了解诗歌表达技巧的范畴与内涵。 2、明确高考试题有关考查表达技巧的命题特点。 3、掌握试题解题思路和方法。 教学重点:知识构建、解题思路和方法 【考试说明及解读】 考试说明: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 考点解析: 诗歌表达技巧是历年高考考查的重要内容之一,但学生得分率不高。对近几年全国和各地高考试题进行分析归纳,我们发现在诗歌鉴赏的五个考点(形象、语言、表达技巧、思想内容、观点态度)中,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考得最少,表达技巧和思想内容涉题最多。 考查具有综合性、多样性,常见的考查形式有: 1、与鉴赏古诗词的语言结合起来考查,重点考查对修辞手法、表现手法的把握能力。 2、与分析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结合起来考查,主要是对抒情手法、描写手法及表达效果的把握。 3、结合诗歌具体语句的分析,理解表达效果的艺术效果。 4、一般要求考生先判断使用了哪一种表达技巧,然后分析表达效果,也有的结合古代文艺评论家对该诗歌表达技巧的评价来考查。 5、结合扩充语句考查对表达技巧的把握。 【备考方案】 1、构建知识体系:熟悉理解并掌握各种表达技巧。 2、有针对性的训练,养成在训练中感悟理解,在理解中积累提升的习惯。 3、在训练中要善于总结答题方法和规律,掌握答题步骤。 4、答题切忌生搬硬套,贴标签,要具体诗歌具体分析,在读懂诗歌的基础上答题。 5、切忌盲人摸象式的鉴赏,要整体把握诗歌,必要时结合诗人的身世、写作背景、注释等去分析。 6、明确考查角度,做到考什么答什么。 一、诗歌鉴赏表达技巧类——构建知识术语: 表达技巧(艺术手法):表达方式、抒情手法、修辞方法、结构技巧、其他表现手法 (1)表达方式:记叙、议论、说明、抒情、描写。 (2)抒情手法:直接抒情、直抒胸臆 间接抒情:借景抒情—触景生情融情入景情景交融 借事抒情、即事感怀 托物言志托物寓理 借古讽今借古喻今咏史言志借古抒怀怀古伤今 用典抒情 (3)写景手法:正面描写、侧面描写、白描、细节描写衬托渲染 运用修辞联想想象移步换景 绘形绘声绘色高低远近俯仰 动静明暗虚实结合点面结合工笔细描粗笔勾勒 视觉、触觉、听觉、嗅觉 (4)修辞手法 比喻:描绘事物生动、形象、鲜明。增强了感染力。

诗朗诵《岁月的风》

诗朗诵《岁月的风》----在毕业30年初中同学会上 一 (女)时钟--- 在滴嗒滴嗒作响, (男)岁月的风--- 从耳边轻轻的吹荡…… (女) 一年, (男)又一年, (齐)三十年的岁月竟是弹指一挥间!好似梦一场…… (男)重逢的时刻,目光停歇在一张张陌生而熟悉的面孔上。 (女)有些生涩却又亲切的声音,找寻着内心深处一个又一个生动的模样…… (男)见了面,好多都叫不出名姓了, (女)那又何妨?!双手相握时, (齐)流露的真情依然滚烫! (男)三十年的时间不算很长, (女)却带走了青春年少时的梦想。 (男)共同的求学让我们曾经走到一起, (女)重逢,又让我们共同追忆着年少的时光…… (男)值得欣慰的是, (女)我们的男同学还是那么英俊和潇洒, (男)我们的女同学还是那么可爱和漂亮! (女)那时的我们除了用功读书,心中也有朦胧的幻想…… (男)也许某位男同学曾是你心目中的白马王子, (女)也许某位女同学曾经是你心中圣洁的天使或高贵的女王,

(男)只是当时的年少和羞涩,还有时代, (女)让我们不敢表白、不敢倾诉衷肠…… (男)现在的我们,都奋斗在各自的岗位上, (女)有的是平凡的工作,有的已当上了局长、厂长、董事长,(男)但无论你地位高低,无论你收入怎样, (女)你依然是我心目中那个不羁的少年, (男)你依然是那个少女,让我思绪荡漾…… (齐)我们回忆着昨日年少的时光,我们感受着今日各自的光芒! (女)我们怎能忘,在那座外表普通却又赫赫有名的学校,(男)在那间红色砖瓦房的教室里, (女)还有那一间间拥挤的寝房, (男)印刻着我们三十年前,少年的身影, (齐)回响着我们,快乐的歌声和淋漓的欢畅! (男)那时我们还不太懂事叽叽喳喳、吵吵闹闹, (女)但,现在回想,每一段,都如歌声绕梁。 (男)那一段难以磨灭的记忆,让我们刻骨铭心, (女) 那一段最值得珍惜的青葱岁月,让我们终生难忘!…… (男)虽然三十年,三十年过去了, (女) 我们依然记得—— (男)依然记得,记得你,记得他,记得那一张张活泼、美丽、可爱的脸庞!

抗战诗歌朗诵

永远得丰碑 1这就是一个民族用滚烫得热泪与悲壮得热血汇聚成得奔流七十年,七十年奔涌着、咆哮着! 2用健壮起来得巨手拭去泪水仰望着 七十年,七十年来用身躯与烈火铸就得钢铁丰碑! 1这就是一个民族站立在亚洲板块抒发七十年得情感反法西斯战争得刺刀抗日战争得大刀凝固在丰碑灵魂得深处 2这就是一个民族拂去战争得污垢用血色得花环与洁白得挽联祭奠民族英雄 1这就是鲜血浇筑得石碑, 我仿佛听见来自七十年前得撕杀与呐喊 2这就是身躯垒砌得石碑,我仿佛瞧见鲜血染红了大地与鲜花 1大刀,向鬼子们得头上砍去! 2保卫华北!保卫黄河! 合:保卫全中国! 1这就是一个民族昂起头颅彰显光荣与梦想! 2在红色得背景之中,在五颗星星得光芒里 合:民族在崛起,中国在腾飞! 1这就是中国得梦想啊~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2这就是中国得梦想啊~重塑起中华民族 合:永远得丰碑! 不朽 那个夜晚我在台灯下读着抗战英雄得故事

我为那些英雄得事迹而感动着、而震撼着 我仿佛瞧见了记忆中得一片无边无际得鲜红 我瞧见了那些倒下得战友血染得军装、泥土、山岗 以及无名得野花与弥漫着硝烟得晚霞 我还瞧见了另外一个人她来自地图上方得那个国家 来自《红河谷》得故乡她得名字叫诺尔曼、白求恩 她离别得就是这样匆忙就像故乡枝头得一片红枫叶 她飘落在中国得土地上 那个夜晚我更瞧见了一种精神一种让侵略者胆寒得精神 瞧见了一面旗帜一面被战火撕裂得红旗 依然牢牢握在她们得手中她们正冒着敌人得炮火前进 那个夜晚我难以入眠我在想着她们 那些有名得还有更多无名得英雄 她们之中有得已经跨过了万水千山却最终没能淌过死亡得河流 有得刚刚加入抗战得队伍却被无情得战火折断了生命得翅膀……当密集得枪炮声远去当胜利得消息传来 当中国在经历漫漫长夜之后迎来了新得黎明 那就是她们最光荣得时刻呵可就是,她们却再也不能欢呼雀跃 只能用头颅绽放成鲜艳得花朵在大地上无声地歌唱 今天,当鸽子在蓝天上快乐地飞翔 当幸福得歌声像风一样地在春天得指间流淌 我们站在四月得阳光里站在高高得纪念碑下默默地想象着

2020年小学六年级心理健康教育《,第十五课,珍惜同学情》优质教学设计

六年级第十五课珍惜同学情【主题说明】时光匆匆,转瞬即逝。不知不觉中,六年的小学生涯即将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通过活动引导学生重温往昔丰富多彩的学习生活,感受母校的温暖、同学的友谊,学会和睦相处,懂得珍惜同学之间的情谊。 【教学目标】通过本次活动,让同学们学会尊重,真诚,友爱,谦让,体会集体生活的乐趣,增强凝聚力,充分感受班级生活的温暖、校园生活的幸福。 学会欣他人,感恩他人。 懂得珍惜同学之间的情谊。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重温往昔丰富多彩的学习生活,感受母校的温暖、同学的友谊。 难点学会和睦相处,懂得珍惜同学之间的情谊。 【课前准备】 1、每个同学选择班内几位同学并为他们“画像”——将这些同学的外貌、个性特点写成一段文字。 2、每个同学准备一个毕业留言簿。 3、准备两首歌曲《同座的你》、《友谊地久天长》。 4、每个同学准备一张卡片写祝福语。 5、每个同学查找关于同学情的小诗。 【教学设计】教学设计环节目标过程建议观察岛(热身暖心)引出本课的主要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讲解教材中观察岛中的图片(有条件可以用多媒体呈现),这是一张全班同学和老师的集体照,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引导学生谈论由这张图片想到了哪些人和事?教师总结时光匆匆,转瞬即逝。不知不觉中,六年的小学生涯即将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但是师生之情,同学之情将永远留在我们心底。 本环节用时约5分钟。 活动营(体验)通过活动引导学生重温往昔丰富多彩的学习生活,感受母校的温暖、同学的友谊,学会和睦相处,懂得珍惜同学之间的情谊。 活动一看谁猜得准 1、在小学的共同学习生活中,我们可说对每个同学都非常了解,下

诗歌鉴赏三步走(优.选)

诗歌鉴赏三步走 能读懂——会鉴赏——精表达 一.看题目。 题目是诗词的眼睛,有的标题概括了重要内容,有的揭示了线索,有的奠定了感情基调,有的揭示了写作的时间、地点、对象、事件、主旨等。 邯郸冬至夜思家 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此诗题中的“冬至”表时间,“邯郸”表地点,且与“冬至”点明了特定的背景,是说冬至佳节时自己仍客居邯郸,这才“思家”,“思家”揭示了此诗的主旨。 二.看注释。 注释有三类:一类是对作者生平的简介或者创作背景的补充;一类是对诗歌中出现的典故的解释;一类是对难解字词的解释。 三.看关键词。 情感词:情感词直接表露情感,如“悲”、“愁”、“孤”、“喜”、“闲”、“病”之类。意象词:意象的特殊内涵与诗歌的传情达意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修饰词:形容词、副词等,尤其是形容词。如冷暖色调形容词多能表现悲喜心情。四.看关键句。 首句(联):其作用主要有两种:①点明题旨,统领全诗,奠定情感基调;②托物起兴,烘托铺垫,渲染映衬。 尾句(联):作用一般有三种:①呼应开篇或诗题,圆合首尾;②对比前文或总结全诗,卒章显志;③升华主题,提升格调;④以景结情,含蓄蕴藉,余味无穷。 古代诗歌分类鉴赏指导 1、怀人思乡诗 2、赠友送别诗 3、边塞征战诗 4、田园山水诗 5、咏史怀古诗 6、托物言志诗 7、忧国伤时诗8、建功报国诗9、人生际遇诗 10、闲适隐逸诗11、生活杂感诗12、即景抒情诗 【“怀人思乡诗”的特点与鉴赏】 “怀人思乡诗”一般与三类人相关:飘泊在外的游子、长年征战的将士、独守闺中的离妇。 “怀人思乡诗”特有的一些意象:大雁、望月、客居、佳节、羌笛、关山等 “怀人思乡诗”抒写的主要情感包括:思念、离愁、哀怨、厌恶战争、渴望团聚。 “怀人思乡诗”抒写情感的方式:借景抒情、渲染烘托、虚实结合等。 【鉴赏示例1】 蝶恋花【宋】柳永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栏意。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1、上片写登高望远,离愁油然而生,试从“景”与“情”的关系进行分析。 2、历来评家认为,这首词的点睛之笔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这两句表达了哪些思想感情? 【参考答案】 答1:“危楼”,暗示抒情主人公立足既高,游目必远。“伫倚”,则见出主人公凭栏之久与怀想之深。“伫倚”的结果却是“春愁”,即怀远盼归之离愁,不说“春愁”潜滋暗长于心田,反说它从遥远的天际生出,“草色烟光”之景却与“无言谁会”之情结为一体,徒自凭栏、希望成空。 答2:(1)从“不悔”入手结合全词分析坚贞(执着、挚诚等),意合即可; (2)从“憔悴”入手,扣“春愁”分析“愁绪”(思归、思念等),意合即可。 【“赠友送别诗”的特点与鉴赏】 赠友送别诗是古诗词中的一个大类。古人由于道路崎岖难行,交通工具落后,一别动辄数年,再会难期,因而古人尤重离别。士大夫们送别,不光是备酒饯行,折柳相送,还常常写诗互赠,以表达离愁别绪。这类诗歌大多缠绵凄

中国抗日战争时期的诗歌

中国抗日战争时期的诗歌 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由衰而兴的重要转折点。中国的抗战诗歌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奇观,在世界反法西斯诗歌中占有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 1937年7月7日,日本法西斯继1931年“九·一八”事变占领中国东北三省之后,又在芦沟桥挑起战争,企图消灭全中国。在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号召下,中国各阶级、阶层和集团,迅速行动起来,抗击日寇,为中华民族的解放而斗争。就在“七七事变”的前一天,诗人艾青写了《复活的土地》一诗,以他惯有的抒情笔调,唱出了“全国人民的复仇的欢快”。 诗人的预感,在第二天就应验了。这预感,也成了艾青及其他一些中国诗人“最大的创作雄心”的基调。 在抗日战争初期,首先出现并大量出现的都是反法西斯的短诗、抒情诗,真正起到了匕首、投枪的作用。接下来涌现出的一批长诗,以抒情长诗为主,这与中国的“诗言志、诗言情”的传统有关,如:艾青的《向太阳》、田间的《给战斗者》、袁永拍的《寄给顿河上的向日葵》、光未然的《黄河大合唱》、牛汉的《鄂尔多斯草原》等。 抗日战争时期,鉴于军事、政治上的原因,文艺界客观上分成国统区、上海“孤岛”与沧陷区、解放区等不同区域的几支队伍,形成了各具特色的诗歌创作,其区域的差异性、创作水平的不平衡性较大、也较复杂。 何其芳三十年代的诗,表现了一个涉世不深的小资产阶级青年“幼稚的欢欣,

幼稚的苦闷”,注意形式美的探求,带有明显的消极悲观情绪和惟美主义的倾向。抗战的炮声轰毁了他的艺术之宫,使他的思想和诗风发生了重大的转变。他声称:“我再不歌唱爱情,像夏天的蝉歌唱太阳”,“从此我要叽叽喳喳发议论……不爱云,不爱月亮,也不爱星星”。他写了叙事诗《一个泥水匠的故事》,歌唱为国捐躯的民族英雄;写了组诗《夜歌》,展示“新我”与“旧我”的矛盾:“我是如此地爱好我自己,/而又痛苦地想突破我自己,/提高我自己。” 戴望舒是30年代出现的“现代派”的代表诗人。他的诗多采用象征主义的手法,以潇洒自如、流畅而又节制的语言,抒写苦涩的人生、内心的寂寞,咏叹幻灭的悲哀、追寻的渺茫。抗日战争使他离开了长期蛰居的“雨巷”,发出了自由解放的战斗呼喊:“血染的土地,焦裂的土地,/更坚强的生命将从而生长”(《元旦祝福》)。 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香港沦陷,戴望舒因致力于抗日宣传而被日寇逮捕。但铁窗关不住诗人的歌喉,他写了《狱中题壁》、《我用残损的手掌》等诗,表现了不屈的意志和坚定的信念。尤其是《我用残损的手掌》等诗,以幻中见真、平中见奇的超现实主义手法,写来自现实生活的诗情,将仇恨、挚爱和希望倾注于联翩的想像,从而展现了受尽蹂躏却有光明和希望的祖国,具有强烈的时代精神和感人的艺术魅力。 抗日战争改变了一切,也改变了诗人,这是中国诗坛的一个带有规律性及普遍意义的现象。绿原在《白色花》诗集序中,对此,有过很好的概括与表述。他说:“……特别是对于那些直接生活在战斗行列中的诗人们,诗就是射向敌人的子弹,诗就是捧向人民的鲜花,诗就是激励、鞭策自己的入党志愿书。”绿原称此为“七月派”“最基本的特色之一”。

抗日战争时期沦陷区诗歌研究

抗日战争时期沦陷区诗歌研究 【摘要】:抗日战争时期的沦陷区诗歌创作,在很长一段时间未受到学术界的重视。作为解放区文学、国统区文学的必要补充,沦陷区文学,特别是沦陷区诗歌创作在回避政治混乱、战争阴霾、民族危亡等重大主题后,更多倾向于个人抒发,描绘出自我独特的生命体验,反映了沦陷区人民的生存困境以及无法言说的痛苦。从这个角度来说,研究沦陷区诗歌是有必要的。本论文研究的对象为钱理群教授主编的《中国沦陷区文学大系·诗歌卷》,在对前人研究成果的分析借鉴上,本论文从沦陷区诗歌的创作环境所造成的言说困境入手,对诗歌的内容、特点进行分析研究,以此探讨沦陷区诗歌的价值意义。论文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引言、正文、结语。引言部分主要阐述沦陷区诗歌创作概况以及学界对沦陷区文学及诗歌研究的研究情况,简单地说明研究沦陷区诗歌的意义。正文由三个部分组成:第一章“言说的窘境”主要探讨和分析了沦陷区诗歌创作时的背景、作家心态。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侵略者对沦陷区采取高压政策,不仅对政治、军事进行统治,而且对思想文化方面进行残酷的压制。相对于抗战时期的国统区与解放区来说,沦陷区创作环境是极为严苛的,“言”与“不言”制约着作家创作,但是正是这种言说的窘境,使得诗人将创作的视角由“大我”转成“小我”,发掘出“日常生活”中存在的“永久人性”,由此决定了他们的创作方式和内容以及其创作的特点和价值。第二章“沉重的独语”是通过文本细读的方式提炼出沦陷区诗歌在内容与表现手法上的特殊性,本章在结合沦

陷区诗歌创作的背景及其发展的基础上,对沦陷区诗歌的内容以及艺术特点做了研究分析。主要从沦陷区诗歌体现的“写实主义”倾向与诗歌的“现代派”路线以及诗歌“古典主义”情调三方面方面来展现沦陷区诗歌的特点,由此引出沦陷区诗歌创作对抗战时期沦陷区人民生存窘境、对于战争的深刻思考。第三章是“旷野的回响”,这一章从两个方面来说:一是寻找沦陷区诗歌的价值和意义,主要从北京诗人群体、长诗及“史诗”创作和沦陷区诗歌与解放区、国统区诗歌的关联以及与五四时期诗歌的关联来说,试图从宏观的角度寻找其价值和意义;二是从对当代的影响来说,虽然由于政治以及自身的因素,沦陷区诗歌对于当代诗歌创作是微乎其微的,但是我们在一些著作中还是看到了沦陷区诗歌对当代诗歌的影响,特别是吴兴华的诗歌以及其诗论对港台地区的影响。以此说明沦陷区诗歌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不可或缺的一环。结语部分主要对沦陷区诗歌创作进行总结,并提出沦陷区诗歌创作中的不足。【关键词】:抗战时期写实主义现代派古典主义 【学位授予单位】:山西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I207.25 【目录】:中文摘要6-8Abstract8-10引言10-16一、创作概况10-14二、沦陷区文学及其诗歌研究14-16第一章言说的窘境16-201.1创作背景16-171.2作家心态17-20第二章沉重的独语20-352.1诗歌的“写实主义”倾向20-252.2诗歌的“现代派”路线25-282.3诗歌的“古典主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