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基层医院对产后出血的治疗与预防体会

基层医院对产后出血的治疗与预防体会

基层医院对产后出血的治疗与预防体会
基层医院对产后出血的治疗与预防体会

基层医院对产后出血的治疗与预防体会

【摘要】胎儿娩出后24小时内出血量超过500ml者称产后出血。发生在2小时内者占80%以上。分娩24小时以后大出血者为晚期产后出血。产后出血是分娩期严重并发症,是我国目前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产后出血的原因依次为子宫收缩乏力、胎盘因素、软产道裂伤及凝血功能障碍。产后出血的预后随失血量、失血速度及产妇体质不同而异,若短时间内大量失血可迅速发生失血性休克。防治产后出血、预防失血性休克是降低孕产妇死亡率的主要措施之一。

【关键词】产后出血;治疗与预防;体会

【中图分类号】r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0811—02

产后大出血以产后1~2h内出血最多、最常见,危险性最大,产后出血往往发病突然,而且来势过于凶猛,常常出乎意料之外,若不及时抢救,可直接危及母婴生命。目前它是导致孕产妇死亡的四大原因之一。现将治疗与预防体会做以下探讨。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10例,为2011年3月~2012年10月我院收治的产后出血病例。年龄25~42岁,平均年龄27.6岁。产后胎盘滞留2例,子宫破裂3例,产后宫缩乏力4例,凝血功能障碍1例。

1.2临床表现胎盘娩出之前出血1例;显性出血9例,隐性出血1例;原已贫血体质虚弱,出血不多也发生休克者1例。

产后出血的护理措施及预防(一)

产后出血的护理措施及预防(一) 【关键词】产后出血护理预防 胎儿娩出后,2h内阴道流血量达到或超过500ml者称产后出血。产后出血仍然是现代产科的主要并发症及产妇死亡的最主要原因,成功地控制产后出血,降低其发病率和死亡率的关键在于及早预防和制定适时正确的治疗、护理方案,由于产妇的内在因素导致宫缩乏力所致的产后出血仍为重要原因,其次为胎盘粘连,软产损伤,凝血功能障碍等因素,为了保障产妇的生命安全,预防产后出血,降低产后出血率的发生,加强临床护理,确保孕产妇的生命安全。 1原因 1.1子宫收缩乏力是产后出血最常见的原因,约占产后出血总数的70%~75%。在正常情况下,胎儿娩出后,胎盘就与子宫分离,使血窦开放而出血,这时要依靠子宫肌肉的强烈收缩,使子宫壁上的血窦因受压而关闭,并使血流逐渐缓慢,而形成血栓,使出血停止。如果由于某种原因使产程延长,或因难产,产妇体力衰竭,麻醉过深,羊水过多或双胎,子宫膨胀过大,或因分娩次数过多、过密,使子宫的结缔组织增多,肌纤维减少,以及子宫发育不良,子宫壁有肌瘤等,都可使子宫肌肉收缩机能不良,而发生产后出血。 1.2由于胎盘问题而引起的出血,在第三产程,如果胎盘剥离不全,一部分与子宫壁分离,其他部分尚未剥离或大部分排出,还有一小部分未排出而滞留在宫腔内,都可影响宫缩而出血不止。有时部分胎盘和

子宫壁粘连或植入子宫壁内,不能自然分离,而从其他已剥离部分出血,这种出血量往往很大。 1.3分娩过程中产道撕裂,也可发生大量出血,常见于胎儿过大、急产或手术产时,均可使产道发生不同程度的撕裂,裂伤重时可发生大出血。如施行会阴切开后,不注意止血,也可造成出血过多。 1.4产妇本人的凝血功能障碍。如果产妇患有全身出血倾向性疾病,均可引起产后出血。重症病毒性肝炎,也可引起产后出血。 1.5产科的弥漫性血管内凝血亦可引起产后大出血,常发生于胎盘早剥、妊高征、子宫内死胎滞留、羊水栓塞等疾病中。 2护理 2.1协助医生执行止血措施。①宫缩乏力性出血立即按摩子宫,同时注射宫缩剂以加强子宫收缩。胎盘若按摩止血效果不理想,及时配合医师做好必要的术前准备。②软产道裂伤及时准确地修补缝合,若为阴道血肿,在补充血容量的同时,切开血肿,清除血块,缝合止血。 ③胎盘因素根据不同情况处理,如胎盘剥离不全、滞留、粘连,可徒手剥离取出;胎盘部分残留,则需刮取胎盘组织,导尿后按摩宫底促使嵌顿的胎盘排出。④凝血功能障碍若发现出血不凝,立即通知医生,同时抽血作凝血试验及配血备用。 2.2做好失血性休克的防治。产妇平卧,吸氧,保暖,严密观察面色、生命体征、尿量,开放静脉快速补液扩容,必要时输血;观察会阴伤口情况,进行严格的会阴部护理,观察宫缩及恶露的量、色、味等,

60例产后出血病人的临床治疗体会

60例产后出血病人的临床治疗体会 发表时间:2019-03-08T11:22:14.387Z 来源:《心理医生》2019年第4期作者:蒙莲华[导读] 探究在产后出血病人治疗过程中使用缩宫素、米索前列醇片及益母草注射液的效果 (南宁市隆安县妇幼保健院广西南宁 532799)【摘要】目的:探究在产后出血病人治疗过程中使用缩宫素、米索前列醇片及益母草注射液的效果。方法:以2014年6月-2018年6月于我县妇幼保健医院接受治疗的60例产后出血病人为研究对象,利用随机数表法将之分为对照组(给予缩宫素+米索前列醇片治疗)和实验组(给予缩宫素+米索前列醇片+益母草注射液治疗),每组30人。从不良问题发生率、患者治疗3d时出血量、治疗有效性出发比较两种治 疗方法的优劣。结果:实验组患者的不良问题发生率、患者治疗3d时出血量、治疗有效性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缩宫素+米索前列醇片+益母草注射液治疗”能够发挥出比“缩宫素+米索前列醇片治疗”更佳的效果,患者的不良问题发生率更低,治疗3d时出血量更少,治疗有效性更高,因而应该在产后出血患者临床中大力推广“缩宫素+米索前列醇片+益母草注射液治疗”。 【关键词】产后出血;缩宫素;米索前列醇片;益母草注射液;不良问题;治疗有效性【中图分类号】R71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9)04-0161-02 产后出血是产科非常常见的并发症,指产妇分娩结束24h内出血量超过500mL的情况,是导致产妇死亡的最主要原因之一[1-2]。防治产后出血具备极强的现实意义,目前临床防治宫缩乏力导致的产后出血主要依赖缩宫素,为了提升治疗效果,部分医师还会给予患者口服米索前列醇片配合治疗。然而“缩宫素+米索前列醇片治疗”的治疗效果仍然不是十分的理想[3]。为了优化治疗效果,验证缩宫素、米索前列醇片配合益母草注射液的治疗效果,选取60例患者进行实验,现将之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实验的研究对象是60例产后出血病人,患者均于2014年6月—2018年8月于我县妇幼保健医院接受治疗,所有患者均符合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指征(产程长、子宫收缩无力;宫腔压<2.0kPa,宫缩<10次/分;子宫收缩至极限无隆起变硬情况),可确诊为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患者年龄20.0~34.5岁,平均(27.5±1.2)岁。排除经产妇、有妇科疾病、泌尿系统障碍、有其他重症疾病、精神异常或不愿参与实验的患者。利用随机数表法将60例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人,且最终纳入实验范畴的所有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组间数据可比。 1.2 方法 (1)对照组患者接受“缩宫素+米索前列醇片治疗”,即在患者午饭、晚饭后30min后给予20U缩宫素(西南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50021614;0.5mL:2.5U)肌注配合0.6mg米索前列醇片(湖北葛店人福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H20073696;0.2mg/片)口服治疗;实验组患者接受“缩宫素+米索前列醇片+益母草注射液治疗”,即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2mL益母草注射液(成都第一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51021448;1mL/支)肌注治疗;(2)给予两组患者同样的优质护理,主要包括心理护理、不良问题预防、健康宣教、饮食指导等。 1.3 评价标准 (1)密切观察患者的临床情况,记录患者治疗3d时出血量,统计患者的不良问题(恶心呕吐、心率加快、血压升高、颜面潮红等)发生情况,计算不良问题发生率;(2)以患者出血情况判定患者的治疗效果,以经用药18min后出血量明显减少、子宫收缩显著增加且患者无不良问题发生为“治疗显效”,以经用药35min后出血量减少、子宫收缩显增加且患者无不良问题发生为“治疗有效”,否则为“治疗无效”,计算治疗有效性。 1.4 统计学方法 本实验所获数据均利用SPSS20.0统计软件处理,计量、计数比较分别使用t检验和卡方检验,以(P<0.05)计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患者的治疗有效性及治疗3d时出血量比较 (1)实验组内19例患者治疗“显效”,9例患者治疗“有效”;对照组内11例患者治疗“显效”,10例患者治疗“有效”,实验组内治疗“显效+有效”患者数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2)实验组患者治疗3d时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1。 表1 患者的治疗有效性及治疗3d时出血量比较 3.讨论

产后出血预防与处理指南2019教学内容

产后出血预防与处理指南2019 产后出血预防与处理指南(2019) 作者: 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产科学组单位: 来源: 中华妇产科杂志产后出血是目前我国孕产妇死亡的首位原因。 绝大多数产后出血所导致的孕产妇死亡是可避免或创造条件可避免的,其关键在于早期诊断和正确处理。 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产科学组已于 2009 年制定并发表了《产后出血预防与处理指南(草案)》,对指导产后出血的临床诊治工作、降低其所导致的孕产妇死亡率发挥了重要作用。 产后出血是目前我国孕产妇死亡的首位原因。 绝大多数产后出血所导致的孕产妇死亡是可避免或创造条件可避免的,其关键在于早期诊断和正确处理。 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产科学组已于 2009 年制定并发表了《产后出血预防与处理指南(草案)》,对指导产后出血的临床诊治工作、降低其所导致的孕产妇死亡率发挥了重要作用。 近年来,有关防治产后出血的研究取得不少新的进展,因此,有必要对该指南草案进行修订。 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产科学组组织专家进行了多次讨论,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推出了《产后出血预防与处理指南(2019)》。 本指南在《产后出血预防与处理指南(草案)》的基础上进行了修订,主要参考 WHO、国际妇产科联盟( FIGO)、加拿大、美国和英国

关于产后出血的诊断与治疗指南以及最新的循证医学证据,并结合国内外有关的临床经验,旨在规范和指导全国妇产科医师对产后出血的预防和处理。 产后出血的原因及其高危因素产后出血的四大原因是子宫收缩乏力、产道损伤、胎盘因素和凝血功能障碍;四大原因可以合并存在,也可以互为因果;每种原因又包括各种病因和高危因素,见表1。 所有孕产妇都有发生产后出血的可能,但有一种或多种高危因素者更易发生。 值得注意的是,有些孕产妇如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娠合并贫血、脱水或身材矮小的产妇等,即使未达到产后出血的诊断标准,也会出现严重的病理生理改变。 产后出血的定义与诊断产后出血是指胎儿娩出后 24 h 内,阴道分娩者出血量500 ml、剖宫产分娩者出血量1 000 ml; 严重产后出血是指胎儿娩出后 24 h 内出血量 1 000 ml;难治性产后出血是指经宫缩剂、持续性子宫按摩或按压等保守措施无法止血,需要外科手术、介入治疗甚至切除子宫的严重产后出血。 诊断产后出血的关键在于对出血量有正确的测量和估计,错误低估将会丧失抢救时机。 突发大量的产后出血易得到重视和早期诊断,而缓慢、持续的少量出血和血肿容易被忽视。 出血量的绝对值对不同体质量者临床意义不同,因此,最好能计

产后出血的护理心得与体会

产后出血的护理心得与体会 目的:分析产妇产后出血的护理心得与体会。方法:抽取在本院2016年4月-2017年4月接受治疗的43例产后出血的患者,通过专业护理对临床护理效果进行观察与探讨,并对产后出血的预防措施及心得进行探讨。结果:经过临床护理43例患者产后出血情况均好转,其中40例患者痊愈,3例患者情况有所好转,未出现死亡病例。結论:针对产妇的产后出血进行及时专业的护理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产前做好充分的预防准备与相应的应急措施对降低产后出血的情况十分有效。 标签: 产后出血;护理心得;体会; 1. 临床资料 在2016 年4 月- 2017 年4 月,本院共接收10360 例分娩孕妇,抽取其中43 例产后出血患者,其中20 例初产妇,23 例经产妇。产妇年龄范围在19 - 40 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3 岁,全部为单胎妊娠。孕期为36 - 40周,平均孕期为38 周。平产22 例,剖腹产21 例。出血原因:子宫收缩乏力19 例,胎盘因素9 例,子宫破裂7 例,软产道损伤8 例。转归:治愈40例,好转3 例,死亡0 例。 2. 护理 2. 1 做好心理护理工作。 产妇在面对分娩并发症时普遍会产生一定的焦虑情绪,这就要求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中需要针对产妇的情绪状况进行安慰、疏导[1]。在产妇入院后,通常会因情绪上的焦虑、紧张等问题而出现大脑皮层的功能紊乱现象,容易出现继发性宫缩乏力,导致产后出血。所以,护理人员要做好其心理护理工作。首先要针对产妇的情绪状况与心理感受进行询问以及评估,关心产妇的需要,并为产妇提供符合其心理要求的支持与鼓励,以便做好对产妇的情绪、心理等方面的疏导工作,稳定其紧张、焦虑的情绪。 2. 2 产前干预。 护理人员需要为产妇做好产前检查工作。在检查中,护理人员要明确产妇是否存在妊高症、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子宫畸形、前置胎盘、多胎、巨大胎儿、产次过多以及难产史等问题。对高危孕妇加强管理,对于在检查过程中发现有高危因素的孕妇,必须列入专案管理、定期检查。此外,护理人员还要做好孕期保健工作,并对产妇定期进行检查。同时,要针对产妇开展健康教育,促进住院分娩,对社会成员进行有关高危妊娠因素及产前保健、住院分娩重要

浅谈产后出血的护理及预防措施

浅谈产后出血的护理及预防措施 目的总结产后出血的原因,正确及时诊断,处理原则,护理及预防措施。方法对21例产后出血的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产后出血是危及产妇生命的最主要原因,准确判断产后出血的原因。结论采取及时有效的治疗和护理措施,可大大降低产妇的死亡率,保证产妇的生命安全。 标签:产后出血;护理;预防措施 产后出血是指胎儿娩出后24 h内失血量超过500 mL者。产后出血是分娩期的严重并发症,是产妇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在我国居产妇死亡首位,其发生率占分娩总数的2%~3%,其中80%以上发生在产后2 h[1]。因为产后出血严重危及产妇的生命,所以我们医护人员必须能及时准确判断产后出血的原因和出血量,采取及时有效的治疗,给予产妇精心周到的护理,预防产后出血的发生,保证产妇的生命安全。现将我院从2011年1月1日~12月31日住分娩的产妇发生21例产后出血者的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2011年1月1日~12月31日,在我院分娩的产妇数为840例,其中发生产后出血的产妇21例,占分娩产妇总数2.5%。经阴道分娩者18例,剖宫产者3例。经产妇15例,初产妇6例。有流产史者8例,妊高征者2例,1例子宫次全切除者,见表1。 从表1可以看出,产妇分娩发生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以子宫收缩乏力为主,其次为胎盘原因,再次为软产道损伤,凝血功能障碍者少见。本组中,发生胎膜残留导致的出血占3例,均有人工流产史。软产道损伤1例,为急产所致。本组中无凝血功能障碍,所致的产后出血。其中有3例发生失血性休克,经及时抢救,均转危为安,痊愈出院。 2产后出血的临床表现 其主要表现阴道流血量过多及失血性休克等相应的症状,产妇出现面色苍白、出冷汗、口渴、心慌、头晕等一系列症状,也可出现怕冷、寒颤、打哈欠或表情淡漠、呼吸急促等休克症状,体征有血压下降、脉搏细速、子宫轮廓不清,触不到子宫底,按摩子宫时阴道有大量出血。 3产后出血的处理原则 针对出血原因,迅速止血,补充血容量,纠下失血性休克,防治感染[1]。评估产后出血量,评估失血量的方法有3种①称重法,②容积法,③面积法,在实际临床工作中,目测失血量往往只有实际出血量的1/2[1]。本组病例中,失血量在500~800 mL的有18例,800~1500 mL的有2例,1500 mL以上者有1例。

产后出血预防与处理指南(2019)

产后出血预防与处理指南 作者: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产科学组单位:来源:中华妇产科杂志产后出血是目前我国孕产妇死亡的首位原因。绝大多数产后出血所导致的孕产妇死亡是可避免或创造条件可避免的,其关键在于早期诊断和正确处理。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产科学组已于2009年制定并发表了《产后出血预防与处理指南(草案)》,对指导产后出血的临床诊治工作、降低其所导致的孕产妇死亡率发挥了重要作用。近年来,有关防治产后出血的研究取得不少新的进展,因此,有必要对该指南草案进行修订。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产科学组组织专家进行了多次讨论,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推出了《产后出血预防与处理指南(2014)》。本指南在《产后出血预防与处理指南(草案)》的基础上进行了修订,主要参考WHO、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加拿大、美国和英国关于产后出血的诊断与治疗指南以及最新的循证医学证据,并结合国内外有关的临床经验,旨在规范和指导全国妇产科医师对产后出血的预防和处理。 产后出血的原因及其高危因素 产后出血的四大原因是子宫收缩乏力、产道损伤、胎盘因素和凝血功能障碍;四大原因可以合并存在,也可以互为因果;每种原因又包括各种病因和高危因素,见表1。所有孕产妇都有发生产后出血的可能,但有一种或多种高危因素者更易发生。值得注意的是,有些孕产妇如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娠合并贫血、脱水或身材矮小的产妇等,即使未达到产后出血的诊断标准,也会出现严重的病理生理改变。 产后出血的定义与诊断 产后出血是指胎儿娩出后24 h内,阴道分娩者出血量≥500 ml、剖宫产分娩者出血量≥1 000 ml; 严重产后出血是指胎儿娩出后24 h内出血量≥ 1 000 ml;难治性产后出血是指经宫缩剂、持续性子宫按摩或按压等保守措施无法止血,需要外科手术、介入治疗甚至切除子宫的严重产后出血。 诊断产后出血的关键在于对出血量有正确的测量和估计,错误低估将会丧失抢救时机。突发大量的产后出血易得到重视和早期诊断,而缓慢、持续的少量出血和血肿容易被忽视。出血量的绝对值对不同体质量者临床意义不同,因此,最好能计算出产后出血量占总血容量的百分比,妊娠末期总血容量的简易计算方法为非孕期体质量(kg)x7%×(1+40%),或非孕期体质量(kg)x10%。 常用估计出血量的方法有:(1)称重法或容积法;(2)监测生命体征、尿量和精神状态; (3)休克指数法,休克指数=心率/收缩压(mm Hg),见表2;(4)血红蛋白水平测定,血红蛋白每下降10g/L,出血量为400~500 ml。但是在产后出血早期,由于血液浓缩,血红蛋白值常不能准确反映实际出血量。值得注意的是,出血速度也是反映病情轻重的重要指标。重症产后出血情况包括:出血速度>150 ml/min;3h内出血量超过总血容量的50%:24h内出血量超过全身总血容量。 产后出血的预防 (一)加强产前保健

产后出血的护理体会 詹丽香

产后出血的护理体会詹丽香 摘要】目的:探讨产后出血的护理体会及预防措施。方法:选择2008年8月~2012年8月期间在我院产科分娩出现产后出血的52例患者,针对出血原因,迅 速采取抢救措施并给予有效的护理干预。结果:52例患者采取观察、抢救及护理 等措施后,出现失血性休克1例,经子宫全切术后病情好转,其余51例均痊愈。结论:通过采取有效的预防对策,可以降低产后出血的发病几率。在临床上做好 观察、抢救及护理工作,是保障产妇健康及安全的重要措施。 【关键词】产后出血护理预防 【中图分类号】R473.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11-0277-02 产后出血是指产妇分娩胎儿后24h内出血量多于500ml以上,是一种常见的 产科并发症状。而晚期产后出血出现在分娩后24h,于产褥期时出现的子宫大量 出血,常发于产后1~2周[1]。该病发病凶猛且突然,为分娩期的严重并发症, 如不及时救治,可危及产妇生命安全。为了提升相应的护理方法及预防措施,本 文将选择2008年8月~2012年8月期间在我院产科分娩出现产后出血的52例患者,针对出血原因,迅速采取抢救措施并给予有效的护理干预,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选择2008年8月~2012年8月期间在我院产科分娩出现产后出血的52例患者,年龄21~39岁,孕周32~40周,其中23例为阴道分娩,29例为剖宫产。31例患者出血量在500~1000ml,15例出血量在1001~1500ml,5 例2001~3000ml,1例在3000ml以上。出血原因:28例子宫收缩乏力,16例胎 盘原因,5例软产道裂伤,3例凝血功能障碍。 2 抢救护理 抢救的原则在于迅速补充血容量,及时止血,保持呼吸道的畅通,纠正休克 以及预防感染。①子宫收缩乏力引发出血的患者:采取增强宫缩是最为迅速及有效的止血方式。应用子宫按摩并给予宫缩剂或缩宫素,采用无菌纱布填塞也有显 著的止血作用。对盆腔血管进行结扎止血,必要时应用子宫全切术。②胎盘原因引发的大出血处理方法:及时把胎盘取出,准备好行刮宫术,如胎盘植入的患者,准备行子宫全切术。③软产道裂伤引发出血的处理:采取修补与缝合裂伤进行有效止血。④对于凝血功能障碍引发的出血:应针对患者的疾病病因与种类进行及时处理。 3 护理对策 3.1加强组织管理建立抢救小组,成员为院领导、产科、内科、外科、儿科 医生及护理人员。及时做好抢救准备,当出现产后出血时,马上组织抢救。加强 对医护人员业务的培训,特别是急救技术,全体产科护理人员应掌握并熟悉各种 危重患者抢救的常规技术及急救设施的应用方法。 3.2预防产后出血护理产前:做好产前各项常规检查,当出现高危孕妇时, 应定期进行检查,并加强管理与观察。产时:第一产程要注意胎心、产程、宫缩、定期肛查,通过产程图来记录监测产程的进展,及时的处理产程停滞和延缓。同 时有需要剖宫产或手术助产时,及时做好准备,以预防产后出血的发生。第二产 程时要注意胎心的变化,并注意避免软产道损伤,保护会阴。待胎儿娩出后,马 上观察并监测出血的情况。第三产程应识别胎盘剥离的征象,协助胎盘正确的娩出,防止牵拉脐带以及过早对子宫的大力揉挤,如有裂伤出现时,及时缝合。仔

-产后出血护理常规

产后出血护理常规 产后出血:胎儿娩出后24小时内出血量超过500mL者称为产后出血,80%发生在产后2小时内。晚期产后出血是指分娩24小时以后,在产褥期内发生的子宫大量出血,多见于产后1~2周。产后出血是分娩期严重的并发症,是导致孕产妇死亡的四大原因之一。在我国产后出血近年来一直是引起孕产妇死亡的第一位原因,特别是在边远落后地区这一情况更加突出。产后出血的发病率占分娩总数的2%~3%,由于测量和收集出血量的主观因素较大,实际发病率更高。 病因 产后出血的发病原因依次为子宫收缩乏力、软产道裂伤、胎盘因素及凝血功能障碍。四大原因可以合并存在,也可以互为因果。 1.宫缩乏力 是产后出血最常见的原因,占70%。正常情况下,胎儿娩出后,不同方向走行的子宫肌纤维收缩对肌束间的血管起到有效的压迫作用。如果出现子宫肌纤维收缩无力即宫缩乏力则失去对血管的有效压迫作用而发生产后出血。常见的因素有:①全身因素:产妇因对分娩过度恐惧而极度紧张,尤其对阴道分娩缺乏足够信心则可以引起宫缩不协调或宫缩乏力。此种情况在临产后可能需要使用镇静剂及麻醉剂等将引增加产后宫缩乏力而引起产后出血;②产科因素:产程过长造成产妇极度疲劳及全身衰竭,或产程过快,均可引起子宫收缩乏力;羊水过多、巨大儿及多胎妊娠使子宫肌纤维过度伸展,产后肌纤维缩复能力差,多次分娩而致子宫肌纤维受损,均可引起子宫收缩乏力。子痫前期(重度)、严重贫血、宫腔感染等产科并发症及合并症使子宫肌纤维水肿而引起子宫收缩乏力;③子宫因素:子宫肌纤维发育不良,如子宫畸形或子宫肌瘤等。 2.胎盘因素 占产后出血原因的20%左右。根据胎盘剥离情况,胎盘滞留、胎盘粘连及部分胎盘和/或胎膜残留均可影响宫缩,造成产后出血。胎盘滞留:胎盘在胎儿娩出后30分钟尚未排出者称胎盘滞留。可能与宫缩剂使用不当或粗暴按摩子宫等,刺激产生痉挛性宫缩,在子宫上、下段交界处或宫颈外口形成收缩环,将剥离的胎盘嵌闭于宫腔内引起胎盘滞留;宫缩乏力或因膀胱充盈压迫子宫下段,也可以致胎盘虽已剥离而滞留于宫腔。如胎盘滞留妨碍正常宫缩则引起产后出血,且血块多聚于子宫腔内,进而引起宫腔增大致宫缩乏力,如果不及时处理则形成恶性循环并导致严重后果;胎盘粘连发生的原因主要与操作手法不当有关。如胎儿娩出后过早或过重按摩子宫,干扰了子宫的正常收缩和缩复,致胎盘部分剥离,剥离面血窦开放而出血过多;也可由于既往多次刮宫或宫腔操作使,使子宫内膜损伤而易引起胎盘粘连或植入。 3.软产道裂伤 软产道裂伤包括会阴、阴道及宫颈及子宫下段裂伤。常见因素:外阴组织弹性差,外阴、阴道炎症改变;急产、产力过强,巨大儿;阴道手术助产;软产道检查不仔细,遗漏出血点。缝合、止血不彻底等。 4.凝血功能障碍

产后出血预防与处理指南(2014)

产后出血预防与处理指南(2014) 作者: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产科学组单位: 来源:中华妇产科杂志编者: 中华妇产科杂志2014-10-10 阅读2414 当前评论:0条我要评论字号:T|T 产后出血就是目前我国孕产妇死亡得首位原因。绝大多数产后出血所导致得孕产妇死亡就是可避免或创造条件可避免得,其关键在于早期诊断与正确处理。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产科学组已于2009年制定并发表了《产后出血预防与处理指南(草案)》,对指导产后出血得临床诊治工作、降低其所导致得孕产妇死亡率发挥了重要作用。 产后出血就是目前我国孕产妇死亡得首位原因。绝大多数产后出血所导致得孕产妇死亡就是可避免或创造条件可避免得,其关键在于早期诊断与正确处理。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产科学组已于2009年制定并发表了《产后出血预防与处理指南(草案)》,对指导产后出血得临床诊治工作、降低其所导致得孕产妇死亡率发挥了重要作用。近年来,有关防治产后出血得研究取得不少新得进展,因此,有必要对该指南草案进行修订。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产科学组组织专家进行了多次讨论,在广泛征求意见得基础上,推出了《产后出血预防与处理指南(2014)》。本指南在《产后出血预防与处理指南(草案)》得基础上进行了修订,主要参考WHO、国际妇产科联盟( FIGO)、加拿大、美国与英国关于产后出血得诊断与治疗指南以及最新得循证医学证据,并结合国内外有关得临床经验, 旨在规范与指导全国妇产科医师对产后出血得预防与处理。 产后出血得原因及其高危因素 产后出血得四大原因就是子宫收缩乏力、产道损伤、胎盘因素与凝血功能障碍;四大原因可以合并存在,也可以互为因果;每种原因又包括各种病因与高危因素,见表1。所有孕产妇都有发生产后出血得可能,但有一种或多种高危因素者更易发生。值得注意得就是,有些孕产妇如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娠合并贫血、脱水或身材矮小得产妇等,即使未达到产后出血得诊断标准,也会出现严重得病理生理改变。 产后出血得定义与诊断 产后出血就是指胎儿娩出后24 h内,阴道分娩者出血量≥500 ml、剖宫产分娩者出血量≥1 000 ml; 严重产后出血就是指胎儿娩出后24 h内出血量≥ 1 000 ml;难治性产后出血就是指经宫缩剂、持续性子宫按摩或按压等保守措施无法止血,需要外科手术、介入治疗甚至切除子宫得严重产后出血。 诊断产后出血得关键在于对出血量有正确得测量与估计,错误低估将会丧失抢救时机。突发大量得产后出血易得到重视与早期诊断,而缓慢、持续得少量出血与血肿容易被忽视。出血量得绝对值对不同体质量者临床意义不同,因此,最好能计算出产后出血量占总血容量得百分比,妊娠末期总血容量得简易计算方法为非孕期体质量( kg) x7%×( 1+40%),或非孕期体质量(kg)x10%。 常用得估计出血量得方法有:(1)称重法或容积法;(2)监测生命体征、尿量与精神状态; (3)休克指数法,休克指数=心率/收缩压(mm Hg),见表2;(4)血红蛋白水平测定,血红蛋白每下降10 g/L, 出血量为400~500 ml。但就是在产后出血早期,由于血液浓缩,血红蛋白值常不能准确反映实际出血量。值得注意得就是,出血速度也就是反映病情轻重得重要指标。

浅谈产后出血的预防及护理体会

浅谈产后出血的预防及护理体会 摘要:目的探讨有效的护理应用于产妇产后出血的效果。方法对我院在2016 年12月至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52例产后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不同病因制定不同的护理计划,对患者进行有效的护理。结果本组52例产后出血患者均痊愈出院,且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制定合理的护理方案配合医生进行治疗,可提高产后出血患者的生存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关键词:产后出血;预防;护理;体会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effective nursing in postpartum hemorrhage of puerpera. Methods the clinical data of 52 cases of postpartum hemorrhage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December 2016 to December 2017 were analyzed retrospectively. Different nursing plans were made according to different causes and effective nursing for the patients. Results 52 cases of postpartum hemorrhage were cured and no complications occurred. Conclusion a reasonable nursing plan and doctors can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and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in patients with postpartum hemorrhage. Key words:postpartum hemorrhage;prevention;nursing;experience 产后出血是指胎儿娩出24h内,阴道流血超过500ml。在临床上若抢救不及时,则可危 及产妇的生命[1],其预后随失血量、失血速度、产妇体质及是否及时有效地控制出血不同而异。因此,医生在针对病因迅速止血的同时,护士配合医生制定合理的护理方案,并实施相应的护理干预是十分必要的。我院自2016年12月~2017年12月发生产后出血52例,经过积极抢救治疗和精心护理,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本组52例产后出血产妇,年龄22~35岁,孕周32~41w。其中初产妇38例,经产妇14例;阴道分娩36例,剖宫产16例。产后出血原因宫缩乏力32例,软产道裂伤8例,胎盘粘连、胎盘残留5例,胎盘植入4例,凝血功能障碍3例。 1.2结果 6例行宫腔填塞,4例行子宫次全切除术,42例保全子宫,所有产妇均痊愈出院。 2护理 2.1迅速止血 止血是抢救失血性休克的关键,针对出血原因采取清除胎盘残留组织,修复裂伤的软产道,经手按摩子宫底,及时应用宫缩剂,据临床观察子宫颈或子宫体,有报道[2]注射欣母沛对子宫收缩乏力导致的产后出血效果显著,子宫动脉结扎或栓塞及子宫填塞纱条,必要时行子宫切除术等方法,以减少出血,防止休克继续加重。 建立2~3条静脉通道,尽量用套管针,以保证快速补充血容量,改善微循环,同时还要及时纠正酸中毒,视病情掌握补液速度,注意产妇主诉,预防心功能不全。 2.2宫缩乏力性出血 立即按摩子宫,同时注射宫缩剂,记录出血量,若按摩不理想必要时按医嘱做好子宫次全切的准备。 2.3软产道裂伤 软产道裂伤造成的为持续阴道出血,色鲜红。应及时准确地止血,并缝合裂伤,并观察缝合处渗血情况。 2.4胎盘因素 胎盘因素导致的大出血,根据不同情况处理,如胎盘剥离不全,应在无菌操作下人工剥离胎盘。胎盘滞留的,导尿后按摩宫底促使嵌顿的胎盘排出。部分胎盘残留出血量多时,需行清宫术。

产后出血预防与处理指南2014

产后出血预防与处理指南(2014) 作者: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产科学组单位:来源:中华妇产科杂志产后出血是目前我国孕产妇死亡的首位原因。绝大多数产后出血所导致的孕产妇死亡是可避免或创造条件可避免的,其关键在于早期诊断和正确处理。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产科学组已于2009年制定并发表了《产后出血预防与处理指南(草案)》,对指导产后出血的临床诊治工作、降低其所导致的孕产妇死亡率发挥了重要作用。 产后出血是目前我国孕产妇死亡的首位原因。绝大多数产后出血所导致的孕产妇死亡是可避免或创造条件可避免的,其关键在于早期诊断和正确处理。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产科学组已于2009年制定并发表了《产后出血预防与处理指南(草案)》,对指导产后出血的临床诊治工作、降低其所导致的孕产妇死亡率发挥了重要作用。近年来,有关防治产后出血的研究取得不少新的进展,因此,有必要对该指南草案进行修订。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产科学组组织专家进行了多次讨论,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推出了《产后出血预防与处理指南(2014)》。本指南在《产后出血预防与处理指南(草案)》的基础上进行了修订,主要参考WHO、国际妇产科联盟( FIGO)、加拿大、美国和英国关于产后出血的诊断与治疗指南以及最新的循证医学证据,并结合国内外有关的临床经验,旨在规范和指导全国妇产科医师对产后出血的预防和处理。 产后出血的原因及其高危因素 产后出血的四大原因是子宫收缩乏力、产道损伤、胎盘因素和凝血功能障碍;四大原因可以合并存在,也可以互为因果;每种原因又包括各种病因和高危因素,见表1。所有孕产妇都有发生产后出血的可能,但有一种或多种高危因素者更易发生。值得注意的是,有些孕产妇如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娠合并贫血、脱水或身材矮小的产妇等,即使未达到产后出血的诊断标准,也会出现严重的病理生理改变。 产后出血的定义与诊断 产后出血是指胎儿娩出后24 h内,阴道分娩者出血量≥500 ml、剖宫产分娩者出血量≥1 000 ml; 严重产后出血是指胎儿娩出后24 h内出血量≥ 1 000 ml;难治性产后出血是指经宫缩剂、持续性子宫按摩或按压等保守措施无法止血,需要外科手术、介入治疗甚至切除子宫的严重产后出血。 诊断产后出血的关键在于对出血量有正确的测量和估计,错误低估将会丧失抢救时机。突发大量的产后出血易得到重视和早期诊断,而缓慢、持续的少量出血和血肿容易被忽视。出血量的绝对值对不同体质量者临床意义不同,因此,最好能计算出产后出血量占总血容量的百分比,妊娠末期总血容量的简易计算方法为非孕期体质量( kg) x7%×( 1+40%),或非孕期体质量(kg)x10%。

产后出血的预防和 护理

产后出血的预防和护理 发表时间:2011-06-23T11:19:53.237Z 来源:《中国健康月刊(学术版)》2011年第5期供稿作者:慈爱字1慈丽君2王军华3 [导读] 育龄妇女孕期保健知识的普及,农村及低收入妇女住院分娩率的提高,我县孕产妇死亡率大大减少。 慈爱字1慈丽君2王军华3 【关键词】产后出血;护理 【中图分类号】R41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5-0070-01 随着国家医疗保健制度的完善,育龄妇女孕期保健知识的普及,农村及低收入妇女住院分娩率的提高,我县孕产妇死亡率大大减少,但仍时有发生。究其原因主要为产后出血、妊娠合并心脏病、羊水栓塞、产褥感染,其中产后出血居其首位。产后出血是指产后2小时内失血量超过400 ml或24小时内失血量超过500 ml称为产后出血[1]。成功地控制产后出血,降低其发病率和死亡率的关键在于,及早预防和制 定适时正确的治疗、护理方案,确保孕产妇的生命安全。现将我院在产后出血方面的护理经验分析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2003年1月~2009年12月我院产科共收治产妇3812例,产后出血34例,产后出血发生率(0.89 %)。产后出血的原因为:子宫收缩乏力27例(占产后出血的79.41%),软产道损伤3例(8.82 %),胎盘残留或植入2例(5.88 %);产时羊水栓塞抢救无效死亡1例(2.94%);心理紧张、焦虑、恐惧因素1例(2.94 %)。根据处理方法不同,将3812例分为两个时期进行分析:2003年1月-2007年12月共分娩1997例,发生产后出血30例,产后出血发生率1.50 %,这一时期我院主要以严密观察产程进展,给予缩宫素静滴,胎儿胎盘娩出后按摩子宫,严密观察阴道流血量和生命体征等护理措施预防产后出血。2008年1月-2009年12月共分娩产妇1815例,发生产后出血4例,产后出血发生率0.22 %,无死亡病例。这一时期我院采取:①加强孕前、孕期检查,强化健康意识,医务人员对于孕产妇加强监护管理;②加强心理护理;③实行亲情陪伴分娩,严密观察产程进展,对第三产程进行积极管理;④产后出血正确有效的抢救;⑤做好产后护理;⑥降低剖宫产率。通过两个时期产后出血发生率和死亡率比较,后一时期产后出血发生率明显降低,表明我院产后出血的预防与护理措施切实可行。 2预防护理措施 2.1产前预防护理措施:①详细询问妊娠分娩史、既往史、家族史。定期产前检查,对一些高危妊娠的患者应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提前入院观察。②正确估计胎儿大小、胎方位及骨盆情况。通过熟练的“四步触诊”法及确切的数据测量,准确评估胎儿大小、胎方位、骨盆大小及产道有无异常等,初步决定分娩方式。 2.2产时预防护理措施:①做好心理护理,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助产人员以良好的服务态度热情接待产妇,了解产妇的心理特征,宣教分娩过程及不良情绪对分娩的影响,并根据产妇的心理变化、文化层次,适时地、有针对性地做好心理护理,增强分娩信心,消除因恐惧、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而造成的宫缩乏力、产程延长,降低难产率。②提供安全、舒适的待产环境,全面做好生活护理。对产妇进行分娩宣教的同时,说明饮食与休息对分娩的影响,为产妇提供一个宁静、优美、舒适的环境,及时给产妇喂饭喂水,对呕吐严重不能进食者及时开放静脉通道补充液体,降低体力消耗,利于宫缩。③科学管理产程:产妇入院后全面查体,了解产力、产道、胎儿及三者间的协调关系,严密观察产程,熟练掌握产程的观察要点,提高综合判断异常产力的能力,以协助医生及时纠正;合理应用催产素并严密监护产程进展;接产过程中如发现产妇出现无原因的寒战、打哈欠、呛咳等异常表现,立即拟羊水栓塞用地塞米松10mg加入小壶葡萄糖液静滴以防后继羊水栓塞发生来不及抢救导致产妇死亡[4];接产时正确保护会阴,宫口未开全时,不应做阴道分娩的助产术,以防软产道裂伤;胎盘娩出后,正确按摩子宫,检查胎盘、胎膜是否完整,对有流产史及妊娠早期有阴道流血者更应注意,防止胎盘、胎膜残留,仔细检查软产道,对急产、手术助产、妊高征、软产道异常患者更应注意是否有软产道裂伤;对存在可能导致产后出血因素的产妇,在胎儿后肩娩出后,立即予催产素10U静注并继以5%GS液500ml加入催产素20U静滴[4],并做好输血准备。 2.3产后预防护理措施:①严密观察宫缩情况。产后出血多发生在分娩后2h内。因此,助产人员应严密观察宫底高度,子宫软硬度,膀胱是否充盈。严密观察阴道流血量,同时注意有无内出血的临床表现。②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产妇产后较疲劳,易入睡,往往忽视自身流血情况,助产人员应主动观察血压、脉搏、阴道流血量的多少,产妇的表情是否淡漠,皮肤是否湿冷,有无口渴、打哈欠、恶心、呕吐等。③做好与病房护士的交接工作,产妇产后在产房观察2h,如一般情况尚好,生命体征正常,阴道流血少量,方可将产妇送回病房。对存在产后出血危险因素的产妇,应详细交待病情、用药及观察要点,以做到环环相扣,达到预防为主的目的。④正确测量出血量,失血超过400ml者,应开放静脉及早补充血容量,其效果远较发生休克后再补同等血量为好。⑤胎儿娩出后即刻母儿早接触,早期哺乳可刺激子宫收缩,预防产后出血。 2.4产后出血的抢救:产后出血直接危及产妇的生命安全,抢救必须争分夺秒。①及时通知医生,以明确出血原因,针对原因迅速进行止血。②密切监测血压、脉搏、呼吸、皮肤颜色、表情等生命体征变化。掌握和识别产妇大出血休克的一些症状,如:眩晕、胸闷、呼吸急促、冷汗、面色苍白、脉搏细弱、血压下降等。若产妇有明显休克征象,产妇置中凹卧位、正确保暧,并迅速建立2~3条静脉通道,在紧急情况下可行静脉切开术,以保证输液、输血的进行,防止DIC的发生。临床能否积极补充血容量是抢救出血性休克的关键,在积极应用晶体液和胶体液以后,均需要输血治疗,合理使用各种成分血液制品,以提高抢救的成功率。③保持呼吸道通畅,有效及时地吸氧,观察氧疗效果。④视病情掌握正确的静脉输液速度,快速输液的同时要注意产妇的自觉症状,以免输液过快、过多而导致急性肺水肿。 2.5产后护理产后出血多发生在2小时内,故产后2小时内专人守护,严密监测产妇血压、脉搏,观察子宫收缩、阴道流血量、膀胱充盈等情况,观察无异常后方可送回病房。 2.6降低剖宫产率降低剖宫产率是当今产科医护人员共同关注的问题。剖宫产后的患者,除子宫出血外尚有伤口出血,产后出血的危险更大,止血困难。因此必须掌握好剖宫产适应征,做好剖宫产术患者的术前、术中、术后的观察与护理,尽可能地降低剖宫产率,预防产后出血。 参考文献 [1]乐杰.妇产科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24 235 [2]郑修霞,夏海鸥.妇产科护理学[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67

产后出血的护理体会

产后出血的护理体会-妇产科护理论文 关键词:体会护理出血产后产妇抢救子宫做好因素心理 产后出血往往发病突然而且来势凶猛,常常出于意料之外,如抢救不及时,可直接危及产妇的生命。目前仍然是导致孕产妇死亡的四大原因之一。且近年来是我国[1]、我省、我市[2]孕产妇死亡的第一位死因。因此,防治产后出血是妇幼保健、产科工作者的重要任务。本文对在我院住院的35例产后出血达800ml以上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总结我们对产后出血的预防、监测、抢救、护理的对策、做法和体会,以供同行共同探讨。 1 临床资料 1996年--1999年在我院住院产妇,产后出血达800ml以上产妇35例。其中在本院分娩33 例,外院分娩以产后出血转入院2 例,年龄最小20岁,最大38岁,平均28岁。2例为双胎妊娠其余为单胎妊娠。分娩方式:剖宫产20例,吸引产1例,臀位牵引2例,顺产12 例。出血量:800--1000ml 18例,1100~1300ml 5例,1400-1600ml 5例,≤ 1700ml 7例。出血原因:子宫收缩乏力27例(占77.1%),胎盘因素3例(占8.5%),子宫破裂2例(占5.7%),软产道损伤 3例(8.5%)。有妊娠合并症10例,有产后出血高危因素31例。有产前检查30例,无5例。转归:治愈32例(占91.4%),死亡2例(占5.7%),转院 1例(占2.8%)。 典型病例 潘××,女,38岁,病案号:24923,以妊2产1宫内妊娠39+6周,双胎,中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中度贫血于1998年4月30日入院。护理体检:T 36.3 ℃,P 80次/分,R 20次/分,BP 18/12KPa ,双下肢浮肿+++,阴道无流血,胎膜未破,宫高47 Cm,腹围119Cm,胎方位:ROT/LSA,胎心音140、144次/分,皮肤无黄疸,无不良生育史,生活习惯,两便无异常,社会、家庭成员之间关系良好,对新生儿性别无要求,对疾病认识缺乏,对治疗方案能理解和配合,对分娩的疼痛耐受性较差,心理紧张,原因为

乡镇医院18例产妇产后出血的治疗体会及护理措施

乡镇医院18例产妇产后出血的治疗体会及护理措施 发表时间:2015-07-28T15:38:33.927Z 来源:《医药前沿》2015年第13期供稿作者:王衍凤 [导读] 产后出血是指胎儿娩出后24h内,阴道分娩者出血量≥500ml、剖宫产分娩者出血量≥1000 ml。 王衍凤 (射洪县金家中心卫生院四川遂宁 629212) 【摘要】目的:探讨产妇产后出血的原因,提出相应防治、护理措施,降低发生率。方法:选择了我院2010-2013年度发生产后出血的产妇病例作为研究对象,一共18例。结果:产后出血原因主要有宫缩乏力、胎盘因素、产道损伤等。经积极有效治疗护理后,均获痊愈。结论:产后出血是产科分娩期的严重并发症,做好产后出血的预防、急救、护理工作,使孕产妇得到及时有效救治,保障产妇生命安全。 【关键词】产后出血;治疗方式;护理措施;临床效果;并发症 【中图分类号】R473.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13-0271-02 前言 产后出血是指胎儿娩出后24h内,阴道分娩者出血量≥500ml、剖宫产分娩者出血量≥1000 ml;严重产后出血是指胎儿娩出后24 h内出血量≥1000 ml;难治性产后出血是指经宫缩剂、持续性子宫按摩或按压等保守措施无法止血,需要外科手术、介入治疗甚至切除子宫的严重产后出血。它是产妇分娩期间常见的一种并发症,具有严重的危害性,对产妇的生命健康造成了巨大的威胁。如果产妇出现该种并发症却得不到及时的救治,可能导致产妇发生急性失血性的休克,甚至危及产妇的生命。因此,医护人员应当做好预防和治疗产后出血,同时做好产妇产后的监测、护理以及急救的工作措施,尽力降低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在本文中,通过对18例产妇产后出血的病例进行分析,探讨了对于产后出血并发症的治疗与护理方法。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了我院2010-2013年度的发生产后出血的产妇病例作为研究对象,一共18例,其中初产妇8例,经产妇10例。8例有多次刮宫病史,平均年龄不超过38周岁,单胎的产妇16例,双胎的产妇2例,孕周平均为39周,顺产分娩12例,剖宫产6例。出血量达到600ml~800ml的 11例,达到1000ml的 5例,达到1500ml的1例,达到2000ml的1例。顺产分娩的产妇产后失血量平均为500ml~800ml,剖宫产分娩的产妇产后失血量平均为1000ml~1500ml。所有病例在一般资料的记录上,不存在具有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我院采用的的面积法估计失血量。 1.2 研究方法 通过产后出血预测的评分标准对出血情况进行评分,该评分表采用全国产后出血研究学会所指定的标准,分数越高的产后出血情况越乐观。 1.3 出血原因记录 子宫收缩乏力的15例, 胎盘因素的2例,产道损伤的1例。 2.研究结果 经过治疗,子宫收缩恢复正常,止血成功的产妇14例,(其中B-Lynch止血成功1例),切除子宫1例,胎盘粘连徒手剥离止血成功2例,阴道撕裂伤、阴道后壁血肿、经过切开、清除积血,缝合止血成功1例,没有产妇死亡病倒。通过对所有研究对象的随访观察与记录,没有发现异常。 3.研究结论 3.1 产后出血原因的研究与分析 3.1.1子宫收缩乏力,一共15例。子宫收缩乏力这是导致产后出血的常见原因,也是主要原因,通常发生子宫收缩乏力的情况是由于产妇精神过度紧张与对分娩产生了恐惧感,,产妇因体力消耗,疲劳, 导致产程延长,使得子宫收缩乏力。另外发生宫缩乏力的产妇还有多台妊娠、羊水过多、巨大儿等等。 3.1.2胎盘因素2例,主要是胎盘部分粘连。 (3)产道因素1例,由于产妇分娩时宫缩过强,产程短,产道来不及扩张,同时胎儿较大,导致产道撕裂较深,缝合后出现阴道后壁血肿。3.2 产后出血的治疗 3.2.1子宫收缩乏力,加强宫缩能迅速止血,导尿排空膀胱后可采用以下方法: ①按摩子宫:a、腹壁按摩子宫,b、腹壁阴道双手压迫子宫法。剖宫产时按摩子宫的手法是直接按摩子宫。注意按摩子宫一定要有效,评价有效的标准是子宫轮廓清楚,收缩有皱褶,阴道或子宫切口出血减少。按压时间以子宫恢复正常收缩并能保持收缩状态为止,按摩时间根据子宫收缩情况而定,按摩时配合使用宫缩剂。 ②应用宫缩剂:a、缩宫素,缩宫素20u加入0.9%生理盐水500ml中静脉滴注,必要缩宫素10u直接宫体或宫颈注射。b、米索前列醇,米索前列醇片200ug舌下含化或直肠用药。 ③宫腔填塞沙条:助手在腹部固定子宫,术者用卵园钳将无菌特制宽6cm~8cm,长1.5cm~2cm,4~6层不脱脂棉纱布条自宫底由内向外折叠或填紧宫腔,压迫止血。若留有空隙可造成隐性出血,24小时后取出纱条,取出前使用宫缩剂,并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也可采用宫腔放置球囊代替宫腔填塞止血。 ④子宫压缩缝合术:常用B-Lyanch缝合法,适用于子宫收缩乏力,在剖宫产时更方便。 ⑤子宫切除术:经积极抢救无效,危及产妇生命时,应行子宫次全切或子宫全切术。 3.2.2胎盘因素:胎儿娩出后,疑有胎盘滞留时,立即作宫腔检查。若胎盘已剥离则立即取出胎盘,若胎盘粘连,可试行徒手剥离胎盘术后取出,若剥离困难疑有胎盘植入,停止剥离,根据产妇情况及胎盘植入面积行保守治疗或子宫切除。 3.2.3软产道损伤:修补阴道和会阴裂伤时,需按解剖层次缝合各层,缝合第一针应超过裂伤顶端,不留死腔。避免缝线穿透直肠粘膜。软产道血肿应切开血肿,清除积血。彻底止血,缝合时不留死腔。 3.2.4凝血功能障碍:首先排除子宫收缩乏力、胎盘因素、软产道损伤等原因引起的的出血,尽快输血、血浆、补充血小板、纤维蛋白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