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第十章 亲社会行为

第十章 亲社会行为

第十章  亲社会行为
第十章  亲社会行为

第十章亲社会行为

【内容提要】

亲社会行为是符合社会道德标准的行为。培养亲社会行为,形成良好的品德是个体社会化的重要任务之一。本章阐述了关于亲社会行为发生的三种理论,亲社会行为的主要影响因素,介绍了助人行为的研究和理论,阐述了亲社会行为培养与品德教育的有关理论和研究。

【学习目标】

1.理解亲社会行为及其发生。

2.了解亲社会行为的主要影响因素。

3.了解助人行为的研究和理论。

4.掌握品德形成的几种理论模式。

【关键词】

亲社会行为利他主义助人行为品德

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处处可见帮助人的现象,从指路,扶老携幼,义务献血,到见义勇为与歹徒搏斗,抢救遇难儿童,甚至为此付出生命;但同时我们又可以看到,有些人对处于困境中的他人抱着冷漠的态度,见死不救。1964年,纽约发生了一起谋杀案。年轻妇女吉蒂下夜班后在回家的路上遇到歹徒的袭击,她大声呼救。当即周围居民楼的一些房间的灯亮了,有人打开窗户,并有一位男士大声喊道“放开她!”歹徒放开她,溜进汽车开走。楼窗里的灯光熄灭了。这时,歹徒返回来,再次袭击吉蒂。她再次呼救。灯光再次亮起,窗户再次打开,歹徒再次逃走。灯光熄灭。当吉蒂到达住处大门口时,歹徒第三次袭来,她被杀了。谋杀进行了35分钟。警察在接到报警后只用了2分钟就赶到现场,然而人已经死了。事后了解到当时有38个目击者,然而在半个多小时的时间里竟无人报警。

正是这个事件中人们所表现出来的冷漠激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引起社会心理学家极大的关注,使“冷漠和助人”成为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

第一节亲社会行为的含义

一、亲社会行为及有关概念

亲社会行为(prosocial behavior)指一切有益于他人和社会的行为,如助人、分享、谦让、合作、自我牺牲等。

亲社会行为可能由利他主义引起。利他主义(altruism)指关心他人的利益而不考虑自己的利益(L.G.Wispe,1972)。利他行为的特点就是自愿帮助他人,而不期望得到任何外部的回报,甚至没有要给人留下好印象的想法。利他行为经常有个人遭受损失和面临严重危险的含义。

但是亲社会行为不一定都由利他主义引起,它也包括为了某种目的,有所企图的助人行为,所以它是一个比利他行为更宽泛的概念(J.P.Rushton,1980)。〔J.P.Rushton(1980).Altruism,socialization,and society.Englewood Cliffs,NJ:Preatice-Hall.〕任何对他人或群体乃至社会有好处的行为都属于亲社会行为。这种行为可能是直接的,也可能是间接的。

社会心理学家认为,“亲社会”是合乎社会道德标准的意思,是与“反社会”,即违反社会道德标准相对的,因此,亲社会行为的概念便进一步扩大,包括一切积极的、有社会责任感的行为,而且由此衍生出了“亲社会侵犯”的概念,指的是符合社会道德标准的侵犯行为。例如,司法人员的执法行为,教师或父母对儿童的适当的惩罚等。这些作为虽然具有潜在伤害性,但是合乎社会要求,在一定意义上是积极的,其目的不是伤害,所以是亲社会的,称之为亲社会侵犯行为(prosocial aggression)。

二、亲社会行为的发生

(一)关于亲社会行为发生的三种理论

我们为什么要帮助他人?在什么情况之下助人,怎样助人?对此社会心理学家提出了不同的理论解释。主要有三种理论,即社会交换理论、社会规范理论和进化理论。

1.社会交换理论(social-exchange theory)

社会交换理论是一种关于人类相互作用的理论。这种理论认为,人类的社会行为是受到“社会经济学”导向的。人们的相互作用是一种目的在于以个人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的报偿的交易。人们在交往中所交换的不仅是物质和金钱,而且还有社会性的东西,如爱、服务、信息、地位等(U.G.Foa & E.B.Foa,1975)。〔U.G.Foa & E.B.Foa(1975).Resource theory of social exchange.Morristown,NJ:General learning Press.〕人们在这样做的时候使用的是“最低失分”策略,即以最小的成本,得到最大的报偿。社会交换理论强调人们在行为时的这种成本和报偿的监控并不总是很有意识的。例如,见到一辆采血车,你可能没有认真掂量献血的成本(要被针扎、付出时间、会感到疲劳),与不献血的成本(感到内疚、得不到赞许)。你可能也没有掂量献血的好处(因为帮助了他人而感觉良好、不会受到他人的批评)和不这样做的好处(节省时间、

不会感到不舒服)。但是通过对献血者的深入调查研究发现,事实上,献血者似乎预先还是进行了这种计算的,只是非常微妙。

(1)助人行为有隐蔽的个人利益。帮助他人为获得的报偿可能是外部的,也可能是内部的。为了树立自己的形象,为得到他人的赞许或友谊,这是外部的,这种付出为了得到。因此,我们最愿意帮助那些对我们有吸引力的人,我们希望得到他们的认可的人(D.Krebs,1970;R.K.Unger,1979)。〔D.Krebs(1970).Altruism-an examination of the concept and a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Psychological Bulletin,73,258~302.〕助人的好处还包括内部报偿。当我们听到一个小孩的哭声时,我们会感到不安、忧伤或烦扰。于是,我们会去了解一下,帮助一下,以解除或减轻我们内心的烦扰。研究发现,那些因为他人的忧伤而引起极大烦恼的人,也是给予最多帮助的人。献血者报告说“献血使我自我感觉良好”。显然,助人的结果无论是解除内心的烦扰,还是可以提升个人的自我价值感,都是内部报偿。通过对与艾滋病患者交朋友的志愿者动机的调查(E.G.Clary & M.Snyder,1999),〔E.G.Clary & M.Snyder(1999).The motivation to volunteer and practical considerations.Current Direction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8,156~159.〕可以将这些志愿者的动机归纳为如下六种。

知识:更好地了解人们或学习技能;

职业:通过经验和交往增强职业能力;

社会适应:成为群体的一员并得到赞许;

自我防卫:减轻内疚或逃避个人问题;

提高自尊:提升自我价值和信心;

价值表达:表达个人的价值观和对他人的关怀。

显然,这六种动机中只有价值表达是属于真正的利他主义的。这就是说,人们在助人的时候经常是有“个人打算”的。这样,我们就会想到,那些看着歹徒行凶而不做出任何助人行为的人并非完全无动于衷,他们的内心也可能感到非常焦急,但是当他们意识到助人的潜在的高昂代价的时候,他们却变得无能为力。

(2)移情是真正的利他主义的根源。有爱心的母亲在孩子遭受痛苦时感到痛苦,在孩子快乐时感到快乐,这就是移情。当移情的时候,我们的忧伤集中在遭受痛苦的人身上而不是我们自己的痛苦。真正的移情和同情是推动我们去帮助受害者的原因。这种移情是很自然的,就连刚刚出生的婴儿在听到其他婴儿的哭声时也会跟着哭起来,在产院的护理室里,经常是一个婴儿哭引起众多婴儿的齐声大哭。忧伤和移情激起我们的助人行为。对受灾地区的人们的遭遇感同身受,为之担忧,抱有同情心的人比那些漠不关心的人捐献的更多,这是一再被证明着

的事实。儿童的慷慨也因他们的移情能力不同而不同。为了区分开为减轻自己的烦恼的利己主义的动机和利他主义的动机,巴特森〔[美]阿伦森等著,侯玉波等译:《社会心理学》,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5,326~327页。〕(C.D.Batson,1981)进行了唤起移情感的研究,研究要分辨的是唤起移情后人们是通过逃避情境来减轻烦恼还是采取助人的行为。研究的结果是一致的,即移情的唤起通常是导致助人行为。心理学家认为,利己主义和利他主义都能使人做出助人行为。看到他人的苦恼可能唤起一种自我聚焦(self-focused)的苦恼,也可能是他人聚焦(other-focused)的移情。这后者才产生真正的利他主义。有的研究发现,如果人们在看到他人苦恼时感到忧伤,而同时又有其他的方法能使他们摆脱这种心情,那么,他就可能不去助人(M.Schaller & R.Cialadini,1988)。这就是利己主义的动机。同时有研究证明,真正的利他主义是存在的,但是有条件的。例如:①只有在人们相信他人会收到所需要的帮助的时候才会做出助人行为(J.F.Dovidio,et al,1990);②被唤起移情的人即使在相信没有人知道自己所做的行为时也会助人(J.V.Fultz,et al,1986);

③人们有时会坚持想帮助一个受苦的人,即使他知道自己是被固定在一种暂时的心境上(D.A.Schroeder et al,1988);④意识到移情会引发利他主义行为,有时人们会逃避唤起移情的情境,以避免过度卷入(L.L.Shaw,et al,1994);

⑤对于是否存在真正的利他主义,巴特森(1991,1995)和其他人(J.F.Dovidio,1991;E.Staub,1991;M.A.Wallach & L.Wallach,1983)在对移情和利己主义的25项测查实验中得出结论:有时人们确实聚焦于他人的幸福而不是自己的幸福。实际生活中也正是如此,在纷飞的战火中,用身体掩护战友的人是来不及考虑这会给自己带来什么光荣或长远的好处,而不这样做又会给自己带来什么耻辱的。〔C.D.Batson(1991).The altruism question:toward a social psychological answer.Hillsdale,NJ:Erlbaum.〕

2.社会规范理论(social norm theory)

我们经常帮助他人不是因为有意识地计算这种行为能给自己带来什么好处,而是简单地因为我们知道应该这样做。在公交车上为老幼病残者让座,拾到东西交还失主,这是社会行为规范。规范是社会的期待,告诉我们什么是适当的行为,是我们在生活中应尽的责任。社会规范规定着人们在不同情境下的行为方式,指明哪些行为是被社会接受的和受到鼓励的,哪些行为是不允许的或受到谴责的。亲社会行为是有益于社会整体的,所以是被接受的、受到鼓励的和可以得到一定报偿的。研究发现,有两种社会规范在推动助人行为。

(1)互惠规范(reciprocity norm)。社会学家古德纳(A.Gouldner,1960)指出,人类社会的一个普遍的道德规范就是互惠规范。〔A.Gouldner(1960).The norm of reciprocity:a preliminary statement.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25,161~178.〕对于那些帮助过我们的人应该给予回报,也给予帮助,而不是伤害。社会学家甚至认为这是一个和乱伦禁忌一样普遍的规范。互惠之所以成为我们社会的规范是出于这样一个假设:在社会生活中每一个人都会遇到困难,都需要他人的帮助。因此,自己帮助他人正是因为当自己遇到困难时会得到他人的帮助。所以从根本上看,助人行为也是为自己着想,即人们认识到社会生

活中的相互依赖,于是需要形成一种互惠的机制。用交换理论解释,就是我们在对他人“投资”的同时期待着“分红”。当然这种回报可能是近期的,也可能是长远的,但总的说来,人们在交往中期待着交换的平衡。如果接受帮助者反过来没有给予回报,那么就违反了互惠的原则。在人类的社会生活中,从政治到婚姻的各个领域都充满着这样的法则。这种规范常用于平等的关系中,也就是说,发生在任何一方不认为自己低于对方或依赖对方的关系中。当一个人认为自己不能与对方互惠的时候,别人的帮助会使他感到自己卑下,感到威胁。因此,这些人更不愿意寻求帮助(A.Nadler & J.D.Fisher,1986)。对于那些明显地有依赖性和没有互惠能力的人,如儿童和确实没有能力的人,他人也承认他们确实没有同等回报能力的人,还有另外一种社会规范推动人们去帮助他们,这就是社会责任。

(2)社会责任规范(social-responsibility norm)。进一步为社会整体和长远利益计,我们的社会规范规定,不管个人之间是否互利,人都应该助人。我们应该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而不考虑交换,这就是社会责任规范(L.Berkowitz,1972 b;S.H.Schwartz,1975)。贝科威茨等人(L.Berkowitz,et al,1964,1966,1972)称此规范为“社会责任”。〔L.Berkowitz(1972).Social norms,feelings,and other factors affecting helping and altruism.Advances in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6,NY:Academic Press.〕因此,人们遵从这一规范不仅为了互利,而且是为了“自身的声誉而采取的合乎社会要求的行为方式。”贝科威茨和邓尼斯(L.Berkowitz & L.Daniels,1963)在“责任和依赖”的研究中证实了这一点。实验要求被试在监督者指导下制作纸信封,告诉他们这实际上是一项对监督者的管理技能的测试。他们制作正确的越多,监督者得到的奖金也将越多。让一部分被试相信监督者将取得的评价取决于自己的工作,而让另一部分被试相信自己的工作与监督者将得到的评价没什么关系。研究表明,前一组被试虽然明知自己从中得不到任何好处,但他们仍然帮助监督者,好好工作。研究者认为被试的唯一动机就是社会责任感。

研究发现,这种助人行为经常是在人们匿名或完全不期待任何回报的情况下做出的(R.L.Shotland & C.A.Stebbins,1983)。然而,人们做出这种行为经常是有选择性的,即对那些处于不是由于自己的过错而造成的困境的人给予帮助。对于那些环境的受害者,如遭遇自然灾害的灾民,人们往往能慷慨解囊。如果困境明显地是自己造成的,如懒惰、道德败坏、犯罪,那么,人们认为,他们理应受到惩罚,所以不愿意帮助他们。在这里,我们明显地看到人们的行为反应是和归因联系在一起的。如果我们将处于困境中的个人的需要归因于不可控制的因素,那么,就会帮助。如果将造成困难处境的问题归因于个人的选择,那么,公平要求我们不给予帮助,因为这是他的错(B.Weiner,1980)。

3.进化心理学理论(evolutionary psychology)

对利他主义的第三种解释是来自进化论的。进化心理学指出,生命的本质是基因的保存。我们的基因驱使我们以取得最大限度的生存机会的方式来活动。当我们的祖先死去以后,他们的基因继续存活下来。1976年,道金斯(R.Dawkins)

出版的题为《自私的基因》的书热销,给人们留下的是一个卑下的人类的形象。然而,心理学家坎贝尔(D.Campbell,1975ab)指出,生物学家重申了一个人类与生俱来的深刻的、自我服务的“原罪”。具有为陌生人谋取幸福的基因的个体是不会在进化的竞争中存活下来的,生存竞争使“自私”者后代绵绵。但是人类自私的基因上却安排了两种特殊的无私,甚至是自我牺牲,这就是对家族的保护和互惠。

(1)保护家族(kin protection)。我们的基因安排我们关注和我们住在一起的亲属。因此,一种自我牺牲的形式,就是为保留基因的继续存活而热爱自己的孩子,将孩子的幸福放在自己的幸福之上。因此,热爱自己孩子的父母比那些忽视自己孩子的父母更可能将他们的基因传递下去。这样,人们总是关心自己的家人、朋友、邻居,而不是陌生人。大自然安排我们关注与自己关系密切的人。人们对和自己关系更近的人做出更多的利他行为。在紧急情况下人们救助对象的排序似乎也使我们找到进化论的根据。例如,总是先小孩后老人,先家庭成员后朋友,先邻居后陌生人。

(2)互惠(reciprocity)。基因上的自私也预先安排了互惠。生物学家特里尔斯(R.Trirers)说,一个生物体帮助另一个生物体是它期待反过来得到帮助。给予者期待日后成为得到者,而得不到互惠就是受到了惩罚。在现实生活中,这种情况被我们称之为欺骗、出卖、背叛等。在小的和比较封闭的群体中,人们相互作用中的这种互惠性特别突出。在小城镇、小学校,或小宿舍里人们在物质上和精神上都互相关心,互相帮助,而在大都市中的人们就显得很冷漠,很孤独,因为那里有许多社会服务机构。显然,互惠是为了群体的生存。生物学上的根据不等于社会生活的原则,恰恰相反,社会生活要求我们制约这种与生俱来的自私本性,因此,我们要“教”会人们利他主义。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总是把救助陌生人的人称为英雄,而从来不认为救助亲人是壮举,就是这个道理。

这三种理论有明显的相似之处:每种理论都提出两种不同性质的亲社会行为,一种是互惠的交换,一种是无条件的利他主义。更有意思的是,这三种理论是在三个不同的水平上对这两种行为进行解释的,形成了认识上的互补。进化论的观点是建立在生物学的基础上的,社会交换理论是建立在心理学基础上的,而社会规范理论是建立在社会学基础上的。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如果进化论的观点是正确的,那么,基因的预先安排使我们必然地在心理的和社会的活动中做出相应的表现。同时,值得注意的是,三种理论都指出亲社会行为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后天习得的。

(二)儿童利他行为的发展

儿童利他行为的发展有一个过程,很小的时候是没有利他行为的,助人行为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多。这一观点得到道德发展理论的支持。

认知发展论者皮亚杰(J.Piaget,1932)认为,儿童的道德是经历了“他律道德性”和“自律道德性”两个有质的差别的阶段发展起来的。〔[瑞士]J.皮

亚杰、B.英海尔德著,吴福元译:《儿童心理学》,商务印书馆,1980,92~97页。〕在第一个阶段,儿童认为规则是由外在的权威给予的,因此,必须遵守,并根据对它的服从和脱离的程度来辨别善恶。皮亚杰认为,这类他律的道德性的特征来自儿童这一时期的认知方式,即自己和他人分不开,也就是自我中心性。因此,这个时候儿童只有在作为权威者的父母的要求下才会做出帮助别人的行为,由自我中心造成的缺乏移情能力,使他们很难自动做出助人行为。在第二个阶段,儿童认为规则是通过相互约定而形成的,而且能够变化。此时,儿童脱离了自我中心,变得会关心他人的立场和观点等,开始不是按结果而是按意志判断事情的善恶,于是不想辜负朋友的期待。开始考虑各个人的情况,想要平等地分配物品。在这个阶段,由于关心他人的想法和感情,移情能力增强,帮助人的行为增多,而且,得到别人的帮助就产生感激之情,损害了他人就产生罪恶感,于是互惠的助人行为和补偿的助人行为随之增多起来。

这一观点得到了研究的证明。鲁宾和施奈德(K.H.Rubin & F.W.Schneider,1973)研究发现,儿童帮助他人的意愿是随着年龄而增长的,与他们的道德推理直接相关。〔K.H.Rubin & F.W.Schneider(1973).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oral judgement,egocentrism and altruistic behavior.Child Dvevlopment,44,661~665.〕研究中看到,那些道德发展水平高,没有自我中心主义的儿童显然更愿意把糖果捐赠给穷孩子,用钱来帮助年龄更小的孩子。格林和施奈德(F.P.Green & F.W.Schneider,1974)的研究〔F.P.Green & F.W.Schneider(1974).Age differences in the behavior of boys on three measures of altruism.Child Development,45,1.〕按年龄把被试者分为四组,即5岁和6岁,7岁和8岁,9岁和10岁,13岁和14岁。结果发现,在儿童分享糖果和帮助他人完成打扫任务上助人的意愿累进式地增加。直到9岁和10岁所有的儿童都与他人分享和助人。研究者说,儿童在前10年所习得的是识别他人的需要以及对鼓励利他主义的社会规范的理解能力。

一般认为,6~12岁是助人行为发展最快的时期,这与儿童的认知能力的发展和生活范围、内容的变化使他们的道德判断从自我中心转向互惠是一致的。

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发展,一方面以道德认知发展和移情能力的发展为基础,另一方面在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下习得。

心理学家在对助人者的采访中发现,个人在家庭中的早期社会化对成年之后的利他行为有非常重要的影响。有人认为,如果父母以热情、支持和爱护的方式对待儿童,就会使儿童建立起一种利他和助人的心理倾向。儿童时期形成的观念及其父母的言传身教都是利他主义形成的重要原因。

模仿是儿童学习利他行为的重要途径。社会心理学研究表明,教会儿童利他行为的最好方法是成人在儿童面前展示出相应的行为,然后在儿童表现出这种行为时给以强化。米德拉基斯等人(E.Midlarsky,H.Bryan & P.Brickman,1973)进行了这方面的研究(请参见第六章第二节学习论中的有关实验)。

研究还表明,外部的奖励和惩罚也是学习亲社会行为的一个重要途径。安鲁弗利德(J.Aronfreed,1968)研究指出,儿童亲社会行为的表现得到称赞和表扬后,这种奖励的机制就内化。当他们再助人的时候,自己认为这样做是好的,这使他们持久地表现出利他行为。〔J.Aronfeed(1978).Conduct and conscience:The socialization of internalized control over behavior.NY:Academic Press.〕而拉什顿和蒂克曼(J.P.Rushton,G.Teachman,1978)实验证明,由于把代币分给别人而受到批评的儿童,以后就很少有与他人分享的行为了。这说明,奖励带来的积极体验能增加助人的行为,而惩罚带来的消极体验则会减少助人的行为〔J.P.Rushton & G.teachman(1978).The effects of positive reinforcement,attributions and punishment on model induced altruism in children.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4,322~325.〕。

进一步的研究表明,在观察到过度助人的示范者后人们的利他行为会减少。托马斯等人(G.C.Thomas,D.C.Baston & J.S.Coke,1981)认为,与“过度”助人的人在一起可能产生消极的反应。这种现象被解释为,在看到“适度”助人示范者的行为后,个人对需要帮助的人产生同情、关注和怜悯感,自觉地做出助人的行为,而在“过度”助人示范者影响下,他们感到被迫助人的明显压力,而较少感到是出于自己的内部需要。〔G.C.Thomas,D.C.Baston & J.S.Coke(1981).Do good Samaritans discourage helpfulness?Self-perceived altruism after exposure to highly helpful others.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40,194~200.〕

总之,研究证明,在个体成长过程中,亲社会行为具有极大的可塑性。

第二节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因素

一、影响助人行为的情境因素

(一)旁观者在场

在紧急事件中旁观者的“冷漠”“疏离”令人惊奇甚至愤怒,但是,这是人们的性格决定的吗?还是有什么其他的原因。拉坦内和达利(B.Latane & J.Darley,1970)在一项紧急事件的实验中发现了一个情境因素,即旁观者在场,大大地降低了个人干预行为的发生。〔B.Latane & J.Darley(1970).The unresponsive bystander:why doesn’t he help?NY:Appleton-century crofts.〕截至1980年,大约有50个实验比较了当人们觉得只有自己一个人的时候,和知道还有其他的人也在场的时候所做出的助人行为。研究涉及大约6 000人,其中大约90%的被试,在单独一人时做出了助人行为(B.Latane & Nida,1981)。有时,有许多人在场,受害者反而没有得到任何帮助。拉坦内和戴布斯(B.Latane & J.Dabbs,1975)和他们的145位同行在1 479次乘电梯时“偶然”掉落硬币和铅笔,当电梯里只有另外一个人的时候,有40%次得到了那人的帮助,而当电梯里有6个人的时候只有20%次得到帮助。〔B.Latane & J.Dabbs(1975).Sex,group size and helping in three

cities .Sociometry,38,180~194.〕为什么?拉坦内等人推测,随着旁观者人数的增多,作为一个旁观者的个人更少可能注意身边这样的小事情,不太可能将这样的事情看成是问题,更不会认为这是紧急事件。从而更少可能认为自己应该采取行动,更不认为是自己的责任。拉坦内和达利的有关研究,在下一节中将有具体的介绍。

(二)榜样的存在

助人的榜样可以引发助人行为。布赖恩等人(J.Bryan,1967)设计了一个榜样对助人行为影响的实验研究。〔J.Bryan & M.A.Test(1967).Models and helping:Naturalistic studies aiding behavior.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6,400~407.〕在高速公路上人为地制造两种情境:一种情境是路上停着一辆轮胎撒气的小汽车,车旁站着女驾驶员,等人来帮助她。另一种情境是有两辆轮胎撒气的小汽车,其中一辆汽车旁站着一位女驾驶员,有一位男士在帮她换轮胎,旁边停着自己的车子。另外一辆轮胎撒气的小汽车停在离此大约半公里以外,旁边也站着一位等待帮助的女驾驶员。结果发现,在第一种情境下,停下来帮助女驾驶员的共有35辆车子,占经过的车子总数的1.75%,而在第二种情境下,停下来帮助女驾驶员的有58辆车子,约占全部经过的车子总数的3%。这证明,第二种情境即有一位男士停下车子帮助女驾驶员,成了后边人的榜样,人们纷纷模仿他。拉什顿和坎贝尔(P.Rushton & A.Campbell,1977)发现,英国人通常是不愿意献血的,但是,当看到其他人献血时,他们也会这样做。〔P.Rushton & A.Campbell(1977).Modeling,vicarious reinforcement and extraversion on blood donating in adults:immediate and longeterm effects.European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7,297~306.〕有时,榜样在实践中说的和做的自相矛盾,如父母对孩子说“按我说的做,不要按我做的做”。实验表明儿童既从他们听到的,也从他们看到的来学习道德判断(M.E.Rice & J.E.Grusec,1975).

(三)时间压力

达利和巴特森(J.Darley & C.D.Batson,1973)发现了另外一个影响助人行为的因素,就是时间。〔J.Darley & C.D.Batson(1973).From Jerusalem to Jericho:A study of situational and dispositional variables in helping behavior.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27,100~108.〕他们做了这样一个实验。在一所大学的神学研究班上,要求学生们到旁边的一栋楼里的录音室去录制一段关于乐善好施的即席讲演。然后,对一半学生说“你们要赶快,他们已经在等你们了”。告诉另一半学生说“不急,还有几分钟时间,他们还没准备好”。在去录音室的路上,研究者安排了一个男人坐在门口,他形容憔悴,蓬头垢面,低垂着头,不时地咳嗽,痛苦地呻吟着。结果,知道“已经晚了”的被试中只有10%的人停下来给予帮助,而知道“还有时间”的被试中则有三分之二的人停下来给予帮助。这个实验被认为是所有社会心理学研究中最具讽刺意味的一个事例,去做乐善好施演讲的神甫对身边的受难者却置若罔闻!为什么会发生这种情况呢?巴特森和他的助手(1978)再次进行了一项类似的实验。

他们指定40名大学生到另一栋楼的实验室参加实验。告诉一半学生说,“已经晚了”,而且参加这项活动对他们很重要,告诉另外一半学生说“时间还早”,而且这也不是一项很重要的活动。与上述实验结果一样,感到时间紧迫而且认为活动重要的学生忙着赶往实验室,很少有人停下来帮助有困难的路边人,而那些觉得时间还很富裕,而且认为活动也不重要的学生通常会停下来帮助遇到困难的人。研究者认为,这些匆忙的人并不是冷漠无情,有意识地选择忽视,而是他们始终没有完全了解情境,他们心急火燎,心事重重,要赶在最后期限之前到达目的地,他们简直顾不上周围的事情了。

二、被助人的特点

我们帮助谁?或者说具有哪些特点的人容易引发人们的助人行为?研究证明,以下因素对被助者有影响。

(一)性别

如果说被他人看成比较软弱,缺乏能力而依赖的人容易得到帮助,那么,相对于男性,当然是女性。伊格利和克劳利(A.Eagly & M.Crowley,1986)在美国进行的35项研究,比较了男性和女性受害者接受帮助的情况。结果是:当潜在的助人者是男性时,女性受害者更可能得到帮助。当潜在的助人者是女性时,男女受害者一样可能得到帮助。〔A.Eagly & M.Crowley(1986).Gender and helping behavior:A meta-analytic review of the social psychological literature.Psychological Bulletin,100,283~308.〕一些研究发现,抛锚的女车主比男车主得到更多的帮助(L.A.Penner & others,1973;R.J.Pomazal & G.L.Clore,1973;S.G.West & others,1975)要求免费搭车的单独一人的女性比单独一人的男性或夫妻二人更多可能得到帮助(R.J.Pomazal & G.L.Clore,1973;M.Snyder & others,1974)。研究还指出,女性得到更多的帮助也可能与她们更善于寻求帮助有关。

(二)相似性

由于相似性产生喜欢,而喜欢又产生帮助。人们更愿意帮助与自己相似的人,那些来自同一群体、种族、国家,尤其是政治态度一致的人(R.Emswiller,K.Deaux & J.Willits,1971)。人们对与自己的年龄、身份、地位、处境,甚至穿着外表相似的人都容易更多地寄予同情,而给予帮助。社会心理学有关相似性对助人行为的影响研究最多的是关于种族偏见方面。众多的研究的结果也是极为不一致的。其实在这看上去很不同的研究结果中,人们不难发现还是存在着一般规律的。总的看来,随着文明的发展,绝大多数人都认识到种族偏见是不对的,不好的。因此,很少有人愿意表现出自己有这种偏见,以至有的人表现出更愿意帮助不同种族的人,来掩饰自己实际上存在的偏见(D.G.Dutton,1971,1973;D.G.Dutton & R.A.Lake,1973;I.Katz & others,1975)。然而种族偏见经常还是存在的,只是它以非常微妙的形式表现出来。实验(S.Gaertner & J.Dovidio,1977,1986)发现,〔S.Gaertner & J.Dovidio(1986).The aversive from of racism.In

J.F.Dovidio & S.L.Gaertner(Eds.).Prejudice,Discrimination,and Racism.Orlando,FI:Academic Press.〕在遇到受害者中既有黑人妇女也有白人妇女的情况下,白人女大学生帮助白人妇女。当问她的时候,她解释说,“我没有帮助她是因为有别的人会帮助她”。而当没有其他旁观者时她确实也会去帮助黑人妇女。这表明,在情境非常明确的时候,白人是不歧视黑人的,而一旦情况模棱两可或冲突时,种族的相似性的作用就显现出来了。

(三)不被责备者

目前所遇到的困境不是由于自己的不当行为造成的,如老弱病残幼及疾病突发和在意外灾害中遇难的人容易引起他人的帮助行为,而因酗酒、犯罪等行为造成的困境则较少引发助人行为(M.J.Lerner,1970;Z.Rubin & A.Peplau,1973)。

另外,研究还表明有吸引力的人(P.L.Benson et al,1976;S.G.West & T.J.Brown,1975;R.J.Pomazal & G.L.Clore,1973),聪明、善良的人和未伤害过自己的人容易得到帮助(M.J.Cerner,1970)。〔M.J.Cerner(1970).The desire for justice and reactions to victims.In McNauley and L.Berkowitz(Eds.).Altruism and helping behavior.NY:Academic Press.〕

二、助人者个人的影响因素

除了外部因素,如旁观者的人数、榜样、匆忙和需要帮助的人的特点以外,助人者的内部因素,如情绪、态度和个人特质也是助人行为的影响因素。

(一)情感状态

1.内疚

内疚是一种痛苦的情绪,为了减轻这种痛苦,恢复被动摇了的自我形象,或试图恢复积极的公众形象,人们往往做出助人行为,以此来“赎回”失去的东西(J.M.Carlsmith & A.E.Gross,1969)。〔J.M.Carlsmith & A.E.Gross(1969).Some effects of guilt on compliance.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11,232~276.〕当自己做错的事是别人知道的,甚至是别人不知道的时候,我们都会这样做,为的是减轻内疚。这种假设得到实验的证明。里根(D.Regan,1972)在纽约的一处购物中心里,引导一些妇女相信是她们弄坏了一架照相机。几分钟以后,一位主试的同伙提着装得满满的购物袋,袋子里的糖果不断地撒落在地上,从每一位妇女面前走过。没有做错事的妇女只有15%的人警觉到实验者撒落的糖果,而做错事的妇女却有60%的觉察到了,4倍于前者。负罪者并不需要在实验者面前补偿他们自己,所以最好的解释就是为了减轻他们私下的罪恶感。总之,内疚可能导致更多的善行。〔D.Regan,M.Williams & S.Sparling(1972).Voluntary expiation of guilt:A field experiment.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24,42~45.〕

2.消极心境

有关消极心境对助人行为的影响的研究结果,乍看上去,是很混乱的。有的证明消极心境会提高助人行为,有的则恰恰相反,证明会减少助人行为。但是当我们仔细地考察这些研究后就会发现,这种“混乱”中是有规律的。第一,那些消极心境减少助人行为的研究都是关于儿童的(A.M.Isen & others,1973;D.T.Kenrick & others,1979;B.S.Moore & others,1973),而那些增多助人行为的大都是关于成人的研究(D.Aderman & L.Berkowitz,1970;R.Apsler,1975;R.Cialdini & others,1973;R.Cialdini & D.T.Kenrick,1976)。为什么消极心境对成人和儿童的影响不同呢?查尔迪尼、肯里奇和鲍曼(R.Cialdini,D.Kenrick & D.Bauman,1981)认为,〔R.Cialdini,D.Kenrick & A.D.Bauman(1981).Insights from sadness:A three-step model of the development of altruism as nedonism.Developmental Review,1,207~223.〕对于成人来说,助人是自我满足,它能给个人带来内在的报偿。献血后的人因为自己的奉献而感到自己更好。学生在帮助别人拾起掉在地上的东西时也是自我感觉良好的(G.M.Williamson & M.S.Clark,1989)。因此,当一个人感到内疚时,感到痛苦时或有其他消极心境时,助人行为能帮助他抵消坏情绪。这说明,如果一个首先用其他方法使心境得到了改善(如听了一段幽默的录音),那么,他的助人行为不会发生,实验也证明了这一点(R.Cialdini & others,1973;M.R.Cunningham & others,1980;R.F.Kidd & L.Berkowitz,1976)。同样的,如果人们相信吸毒能使自己的心境好起来,那么,他们就会去吸毒,而不是助人(G.K.Manucia & others,1984)。为什么这对儿童不起作用呢?他们说,助人对于儿童来说不会带来和成人一样的报偿。在听故事时,年龄小的孩子认为不帮助人比帮助人更快乐。随着年龄逐渐长大,他们的看法转变了(L.C.Perry & others,1986)。虽然年龄小的儿童会表现出移情,但他们在帮助别人时并不以此为乐,所以助人行为是社会化的产物。为了检验这种观点,他们在小学生、初中生和高中生中进行了实验。首先让学生回忆一些痛苦的或中性的经验,然后给儿童一个私下把自己得到的奖券捐献给其他儿童的机会(R.B.Cialdini & D.T.Kenrick,1976)。年龄最小的孩子即使悲哀也明显地捐得最少,中年级的捐得稍多些,而十几岁的青少年就明显地捐得多。看来,个人只有到了十几岁时才发现,这是一种能使自己心境好起来的技术。正如研究者指出的,这些研究结果得出一致的看法,即我们生来是自私的,但是这些研究的结果也一致地告诉我们随着年龄的长大,个人变得能从他人的角度看待事情,助人行为自然地发展起来(Bar-Tal,1982;J.P.Rushton,1976;B.Underwood & B.Moore,1982)。

社会化良好的成年人总是心境不好时就做好事吗?不是。我们知道,消极的心境除了产生同情以外,还会造成沮丧,这是一种以抑郁地沉溺于自我关注为特点的状态(J.Carlson & N.Miller,1987;J.V.Wood & others,1990)。还可能产生另外一种状态,就是深刻的悲痛。失去亲人的人,不管是生离还是死别,都经历了一段时间的强烈的自我聚焦,一种使他自己难以自拔,无法做出任何给予的状态(D.Aderman & L.Berkowitz,1983;F.X.Gibbons & R.A.Wicklund,1982)。在一个自我聚焦(self-focused)悲痛的模拟实验(W.Thompson,C.Cowar &

D.Rosenhan,1980)〔W.Thompson,C.Cowar & D.Rosenhan(1980).Focus of attention mediates the impact of negative affect on altruism.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38,291~300.〕中,实验者安排大学生私下听一段描述一个人(这个人被想象成是他的最好的朋友)得了癌症死去的录音。实验将某些被试的注意集中到他们自己的忧伤和悲痛:他要死了,你就失去了他,永远也不能再和他说话了。更惨的是,他可能慢慢地死去。你会知道每过一分钟就少了和他在一起的一分钟。几个月中你不得不快乐地对待他,其实你是悲伤的。你不得不看着他一点一点地死去,直到最后,只剩下你一个人。对另外一部分人,将他们的注意集中到朋友身上:他躺在床上度过最后的时光,等待最后时刻的到来。只是等待发生什么。他告诉你,这是多么的艰难。研究者报告,不管听哪一段录音的被试都深深地感动,都感到非常地难过。他们的心境会影响他们的助人行为吗?然后立即给他们一个帮助不知名的大学生学习的机会,自我聚焦的人中只有25%的人给予帮助,而他人聚焦的人中有83%的人给予了帮助。可见只有注意集中于他人的人才发现帮助他人有特殊的报偿(M.A.Barnett & others,1980;D.L.McMillen & others,1977),因此,自我沉溺的、悲伤的人对助人是不敏感的。

3.积极心境

心境不好帮助人,那么,心境好的人就不助人吗?完全不是。心理学上关于这方面的研究结果非常一致。快乐的人是乐于助人的。这个结果对儿童和成年人都一样。而且不管好心境来自成功还是来自快乐的思想或其他什么积极的体验(P.Salovey & others,1981)。一位妇女在回忆她恋爱时的情况说:“在办公室里我简直抑制不住想喊出来的快乐的感觉。工作非常容易,在以前使我感到挠头的事现在一下就办好了。而且我有强烈的帮助别人的冲动。我希望把我的快乐让别人来分享。当玛丽的打字机出了毛病的时候,我就主动地帮助她。玛丽,那是我以前的‘敌人’。”如果悲伤的人特别爱助人,那么,为什么快乐的人也爱助人呢?实验揭示这其中有几种因素在起作用(M.Carlson & others,1988),助人能软化坏心境,并且能维持好心境。反过来,一个积极的心境产生积极的思维,并且提高自尊,这又使我们做出积极的行为(L.Berkowitz,1987;M.R.Cunningham & others,1990;Isen & others,1978)。因此,在好的心境下人们更可能有积极的思维和积极的交往行为。〔D.G.Myers(1993).Social Psychology(4th ed.).McGraw-Hill,INC.527~528.〕

(二)人格特质

什么样的人容易做出亲社会行为?助人者有什么人格特点?社会心理学家对此进行了不少研究。

米德拉斯基(E.Midlarsky,1972)的研究表明,社会责任感与利他行为有正相关关系,后来许多实验也都证明了这一点。

施托布(E.Staub,1979)研究发现,(1)具有强烈的社会动机;(2)相信自己对事情有影响力;(3)有适合于情境需要的特殊能力的人更可能表现出有助人行为;(4)同情和理解他人与责任感和利他行为有正相关。〔E.Staub(1979).Positive social behavior and morality:Socialization and development.N Y:Academic Press.〕

哥根夫妇和米特(K.J.Gergen,M.M.Gergen & K.Meter,1972)K.J.Gergen,M.M.Gergen & K.Meter(1972).Individual orientation to prosocial behavior.Journal of Social Issues,8,105~130.等人在一项“特质倾向和亲社会行为的关系”的研究中,对80名大学生进行10项人格特征,即自律性、易变性、听从、教养、秩序化、自我一致性、自尊、寻求乐感、救助性和谦卑的测查,并对各种特征与利他行为进行相关性的分析。结果发现,不同人格特征与不同类型的助人行为有一定的相关,但是没有一个特征与所有五种类型助人行为都相关的。(见表10-1)〔S.Penrod(1983).Social Psychology.Prentice-Hall,459.〕

表10-1 特质倾向与亲社会行为的类型

“+”表示正相关;“-”表示负相关

许多年来社会心理学家围绕着这个问题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始终没有发现一个能够像情境、内疚和心境因素这样有力地预示助人行为的人格特质。研究者发现助人行为和某些人格变量,但是很有限。总的说来,人格测验不能准确地确定助人者。分析其原因,可能正如达利(1970)所说:“人格在确定人们紧急事件中的反应行动不是十分重要的,一个原因是情境的力量对个人决策的影响太大了。”

有关个人与情境之间相互作用的研究得出比较一致的结果是关于性别差异的。伊格利和克鲁里(A.Eagly & M.Crowley,1986)在对172项,涉及50 000个男性和女性被试的比较研究结果,进行分析后报告,当面对需要帮助的陌生人有潜在危险的情境中(如有人掉进地铁),男性有更多助人行为。而在安全的情境中,如做帮助残疾儿童的志愿者,女性有更多助人行为。〔A.Eagly & M.Crowley(1986).Gender and helping behavior:A meta-analytic review of the social psychological literature.Psychological Bulletin,100,283~308.〕

四、如何增多助人行为

根据有关助人研究的结果我们怎样来增多助人行为呢?

(一)消除助人的阻止因素

促进助人行为的一个方法是消除或减少那些阻止助人行为产生的因素。例如,既然匆忙的和专注于自己的人更不可能帮助他人,我们就可以想办法鼓励人们慢下来,或将注意转向外部世界。既然他人在场分散了每一个旁观者的责任感,我们就想办法提高人们的责任感。

1.减少情境的不确定性,提高责任感

如果拉坦内和达利的决策过程(见第三节)所描述的旁观者面对两难情境是确定的,那么,帮助人们正确解释一个事件并且承担责任就能提高他们的参与程度。比克曼(L.Bickman,1975,1977,1979)在一系列的研究中证实了这个假设。〔L.Bickman(1975).Bystander intervention in a crime:The effect of a massmedia campaign.Journal of Applied Social Psychology,5,296~302.〕在超市或书店里,当人们目击冒充购物者的扒手时,虽然看到墙上张贴的提醒人们注意的警示标牌,但往往还是没有什么行动。但是当旁观者听到别人在说“你看她,她是个扒手,她把那东西放进自己的包里了。”另一个人接着说:“是啊,我们都看见了,我们应该报告,这是我们的责任。”两个人面对面的交谈大大促进了对偷窃者的举报行为。个人之间的影响力是不容怀疑的。福斯(R.Foss,1978)调查了几百个献血者,发现新的献血者和老的献血者不同,新的献血者通常是由另外一个人邀请来的。显然,朋友的召唤比张贴献血布告和媒体通知更有效。

〔R.Foss(1978).The role of social influence in blood donation.Paper presented at the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Convention.〕索罗门(H.Solomon & L.Solomon,1978;1981)等人的实验证实,降低匿名会增多助人行为。〔H.Solomon,L.Solomon,et al(1981).Anonymity and helping.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113,37~43.〕他们发现彼此区别的旁观者,例如用名字、年龄或其他特点相互区别,比匿名的旁观者更有可能做出助人行为。而且任何个人化的相互作用,谈话、目光接触、称呼名字都能提高个体助人的意愿。这是由于个人之间的相互作用使个体更加自我觉察,并因此更加注意自己的态度和行为,使之与自我意象相协调一致。与之相反,“去个性”化的人们更少责任心。因此,提高自我觉察──佩戴名签,被别人觉察和评价,不分心的环境应该是能提高人的助人行为的。杜瓦尔、达内尔和尼利(S.Duval,V.Dunal & R.Neely,1979)证实了这一点。他们指出,在给一些女大学生提供一个别人需要她们贡献时间和金钱的机会之前,让她们在电视屏幕上或用传记法的问卷看到自己的形象。这时她们的自我觉察更起作用。同样地,刚刚被别人拍了一张照片的步行者也变得更有可能帮助别人,在看到别人掉落的钱包时为他拾起来(C.W.Hoover et al.1983)。〔S.Duval,V.Dunal & R.Neely(1979).Self-focus,felt responsibility and helping behavior.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37,1 769~1 778.〕

2.内疚和关心自我形象

前边我们指出,感到内疚的人为了减轻内疚和恢复自我价值而助人。那么,提高人们对自己违规的意识能提高他们的助人意愿吗?由卡茨夫(R.Katzev,1978)领导的研究小组进行了这方面的研究。在博物馆里,有的参观者不遵守“不得触摸展品”的要求,受到实验者的批评。同样地,在动物园里,有的游人给熊喂不允许喂的食物,被警告:“嘿!别给动物喂不允许喂的食物!你不知道那会伤害它们吗?”过一会儿,这两群人都看到实验者的同伙“偶然”地掉落东西。这时,58%的有内疚感的被试做出了助人行为,而那些没有受到批评的参观者和游人中只有三分之一的人给予了帮助。〔R.Katzev(1978).The effect of reprimanding transgressions on subsequent helping behavior:two field experiments.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4,126~129.〕

研究者还提出可以利用“留面子”(door-in -the -face)的技术来增多助人行为。查尔迪尼(R.Cialdini,1975)对一些大学生提出陪伴有过失儿童去动物园游玩的要求,结果只有32%的人接受。而对那些先拒绝了对给过失儿童做两年咨询员的要求的大学生提出这一要求时,有56%的人同意了。〔R.Cialdini(1975).Reciprocal concessions procedure for inducing compliance:The door-in-the-face technique.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31,206~215.〕这就是所谓的“留面子”技术,即在个人先拒绝了一个大的要求以后,再向他提出一个更合理的要求时,往往容易被接受。这是一种获得让步的策略。

另外,给人们贴上助人的标签也能加强助人的自我意象。克劳特(R.Kraut,1973)在进行了一项慈善捐助活动后,对一些妇女说:“你是慷慨的人。”两周以后,在另一项慈善捐助活动中,这些妇女比那些没有被贴上标签的人更愿意捐献。〔R.Kraut(1973).Effects of social labeling on giving to charity.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9,551~562.〕

(二)进行助人的社会化

如果助人是习得的,那么,我们如何教会人们呢?有如下四种方法。

1.教会道德包容

道德包容是将他人看作是自己道德关注范围之内的对象,例如,医生的“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使他们对罪犯甚至敌人都给予帮助。与此相对的是道德排除。所谓道德排除是将某些个人或群体看成是个体道德价值和公平规则界限以外的(S.Opotow,1990;E.Staub,1990;T.R.Tyler & E.A.Lind,1990)。纳粹就是将犹太人从他们的道德共同体中排除出去,因此,对他们歧视、奴役、施以严刑,甚至进行种族灭绝的屠杀。

因此,助人社会化的第一步是反对自然的内集团的偏见,即助人只限于自己的家庭和部落,而将其范围扩大到关心所有人的幸福。

2.树立助人的榜样

当看到别人助人时,我们更有可能助人。萨拉森等人(T.Sarason, et al.,1991)在全美国的66所高级中学大约10 000名高中生中进行的研究,发现那些亲临血液中心,事实使他们相信输血对病人恢复健康是非常有效的学生,比那些看了由38张照片组成的幻灯片的学生,献血的比例更高。〔T.Sarason,et al(1991). A social learning approach to increasing blood donations.Journal of Applied Social Psychology,21,896~918.〕

电视上的正面榜样能促进助人行为的发生吗?研究证明,亲社会榜样比反社会榜样有更大的作用。赫龙德(S.Hearold,1986)对108个观看亲社会节目、中性的节目和没有看节目的被试进行了比较,结果发现,一般地,观看亲社会节目的人(至少在当时)的亲社会行为能达到50%~74%。〔S.Hearold(1986).A synthesis of 1043 effects of television on social behavior.In G.Constock(ed.).Public Communication and Behavior,2,Orlando,FI:Academic Press.〕

3.将助人行为归因于利他主义

对行为的归因影响行为的再发生。心理学研究证明,过分的外部奖励有暗中瓦解内部动机的作用。这被称为过分肯定效应。因此,我们对助人行为的奖励应

掌握分寸,给足够的肯定,但不能过分的奖励,这样促使助人者将自己的助人行为归因于内部动机,从而乐于做好事。巴特森和他的助手(1978,1979)在若干个实验中使大学生同意帮助一个没有报偿能力的人,或在没有任何社会压力的情况下帮助人之后感到自己是利他的。当对他们的助人行为支付报酬或承担社会压力的时候,在助人后感到自己较少利他主义。在另外一个实验中实验者引导大学生将助人行为归因于依从(“我真的别无选择”)或同情(“这个人需要帮助”)。然后,要求学生花费时间去做志愿者,那些感到自己先前的助人行为是出于依从的人中只有25%同意,而那些认为自己是出于同情的人中有60%同意。当奖励有贿赂的作用时就破坏了内部动机,然而一个未预期的赞美可以使人感到自己有能力和有价值。当我们对一个人说:“你要不去献血,咱们小组就不能得奖”时,他不会认为自己的献血行为是利他主义的。而当人们说:“你们这么忙,还来献血,真让人感动”时,他感到自己是利他的,而且以后还会这样做。可见,过度渲染和重金奖励是不利于发展助人行为的。

4.了解有关的心理学知识有利于增多助人行为

某些社会心理学家担心,人们更多地了解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成果,会导致人们行为的改变。例如,了解了阻止助人行为产生的因素以后是不是助人行为就会减少(K.E.Gergen,1982)?事实恰恰相反,比曼和他的同事(A.Beaman,1978)的实验证明,一旦人们了解了旁观者在场会阻止助人行为的发生,他们在群体情境中就变得更加助人了。〔A.Beaman,et al(1978).Increasing helping rates through information dissemination:Teaching pays.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4,406~411.〕由此看来,心理学知识的普及是有利于增多助人行为的。

第三节助人行为的研究与理论

自20世纪60年代起,亲社会行为就成为社会心理学的一个引人注目的研究课题,许多心理学家在这方面作了大量的研究并提出自己的理论。最主要的有以下几种。

一、拉坦内和达利(1970)的干预模式和社会作用力论

我们前面提到,1964年,在纽约发生的吉蒂被杀事件,持续了35分钟,有38名目击者,却无一人做出有效的反应,包括报警。这一事件之所以特别使人们激愤的一个原因是,一般的想法是,在场的人越多,个人采取行动的可能性越大。但是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往往是观望的人越多,行动的人越少,甚至无人相助。拉坦内和达利的研究发现,其他人在场减少了人们干预的可能性。他人在场情境的一个重要效应是责任分散。拉坦内和达利(B.Latane & J.M.Darley,1970)的研究〔B.Larane & J.M.Darley(1970).The unresponsive bystander:why doesn’t he help?New York:Appleton-century-crofts.〕支持了这一观点。

(一)责任扩散实验

1.房间充烟

实验中将一些大学生被试领到实验室,让他们参加讨论有关城市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在“等待实验开始的时候”,要求被试填一张“预备问卷”。当他们填完两页纸的时候,实验者开始通过墙上的通风孔向被试的“等待室”释放无害的但很恐怖的白色烟雾。在整个6分钟的实验中,一直释放这种烟雾。这个研究分三种实验条件:(1)等待室只有一个被试;(2)等待室里有三个被试,这三个被试互不相识;(3)等待室里有三个被试,但其中两个是研究者的助手装扮的,他们表现出消极的态度,即看到烟雾什么也不说。研究发现,第一种情况下的24个被试有18人(75%)在2~6分钟内出示报告比其他两种情况下的被试报告(38%和10%)要多、要快。在两个三人小组的被试中,三个互不相识的真被试组中的被试比另一组中的被试报告得快。

2.遭难女士

拉坦内和达利进行了另一项实验。被试者也是单独或和其他人一起在房间里填写调查表。这次要测量的是他们是否去救助一个受伤的女士。被试处于四种条件下:单独一人;与一个朋友在一起;与一个陌生的学生在一起;与实验者的一个表现消极的同伙在一起。女实验者向被试说明如何填调查表,并送他们到隔壁的房间里,然后回到自己的房间。被试在填表时可以听到隔壁房间里女实验者活动的声响。几分钟以后,突然一声巨响从隔壁房间传来,伴随着的是女人的尖叫和呻吟:“哎呦!天哪!我的脚!……我的脚不能动了……”(实际上是录音)。谁去帮助呢?结果表明,70%单独一人的被试跑去帮助;70%与朋友在一起的被试跑去帮助;40%与陌生人在一起的被试跑去帮助;而与实验者消极的同伙在一起的被试中只有7%的人跑去帮助了。

3.罪行作证

安排男大学生被试单独或与两名其他(实际上是实验者同伙)被试等待会见。接待人员解释说,由于会见要推迟几分钟,为了节省时间,她先把酬金付给他们。她从放在桌上的信封里取出几张大面额和小面额的钞票,给每位被试2美元,并问在场的人是否有人能换开20美元的大票。然后,她将30~50美元放回信封内。电话铃响,她离开房间去接电话。片刻,一个“小偷”(实验者的一名同伙)去偷窃信封中的钱,他故意做出企图掩饰自己行为的样子,而实际上又让在场的被试清楚地看到他确实偷了钱。在偷窃发生后约一分钟,接待员返回。结果,与小偷单独在房间的被试比有旁观者在场的被试,报告发生了偷窃的人数更多。

4.癫痫发作

拉坦内和达利又设计了一个发生不容争辩的紧急事件的情境,证明“即使是在明显的紧急情境下,观察到紧急事件群体中的个人也可能感到自己只有很少的责任”。实验中,让被试坐在一个小房间内,告诉他将要与在隔壁房间的其他人一起参加一次讨论。在讨论过程中隔壁房间中的一个人说他感到身体不适,头昏,

接着他的声音变得模糊不清,使人觉得他激动不安。一会儿听到身体倒在地板上的声音,再也听不到他的声音了,好像是癫痫发作。

实际上,真正参加实验的被试只有一个,其他的声音是利用录音带模拟出来的。实验条件分为三种:在一种条件下被试觉得他在同另外一个人讨论;在第二种条件下,被试觉得他在同另外两个人讨论;在第三种条件下,被试觉得他是在同另外五个人讨论。实验的目的在于看看被试在三种条件下对发病者采取什么行动。结果如表10-2所示:

表10-2 在癫痫发作实验中的干预与群体规模

拉坦内和达利的四个实验表明,其他人在场减少了在紧急情况下采取助人行动的可能性。后一个实验表明,即使在明显需要帮助的情况下,其他人也起抑制作用。对这种现象的一种解释是责任扩散(diffusion of responsibility),就是说,当也能提供帮助的他人在场时,人们倾向于认为他们自己的责任小了。研究表明,他人的人数越多,越少有人提供帮助。责任扩散就是把责任分给了众人,这样一来自己的责任就轻了。别人不采取行动便认为自己也没有采取行动的必要了。

通过上述几个实验,我们一方面看到,在场的人越多,干预的人越少的现象。另一方面,我们也看到,在有他人在场的情境下,尽管干预的人数不同,但总有人干预。这就是说,虽然情境是助人行为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但更具决定意义的因素还是个人的社会责任感。

(二)干预模式和社会作用力论(The intervention model and social impact theory)

1.干预模式

大学生亲社会行为倾向量表计分

维度的划分: 情绪性:2、17、20、21 依从:7、18 利他:4、10、12、16、23 匿名性:8、11、15、19、22 公开性:1、3、5、13 紧急性:6、9、14 量表中所有的题目都是正向计分,分为五级计分。分别是:1,2,3,4,5 问卷 指导语:在下面的一些陈述中,有的描述符合你,有的描述不符合你。请根据符合自己实际情况的度做答!答题时请注意:问卷中题目均为单项选择,请在题项后的括号中写出您的选项。 众目睽睽之下,我会尽最大努力帮助他人。 A.完全不符合 B.很不符合 C.有些符合 D.很符合 E.完全符合 2、对我来说最大的成就感是给那些非常痛苦的人以安慰。 A.完全不符合 B.很不符合 C.有些符合 D.很符合 E.完全符合 3、当有他人在场时,我更容易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 A.完全不符合 B.很不符合 C.有些符合 D.很符合 E.完全符合 4、我认为帮助他人最有益的一面就是它会使我拥有良好的形象。 A.完全不符合 B.很不符合 C.有些符合 D.很符合 E.完全符合 5.当有他人在场时为困境者提供帮助,我的获益会最多。 A.完全不符合 B.很不符合 C.有些符合 D.很符合 E.完全符合 6.我愿意给危难者或急需帮助者施予帮助。 A.完全不符合 B.很不符合 C.有些符合 D.很符合 E.完全符合 7.他人向我求助时,我不会迟疑。 A.完全不符合 B.很不符合 C.有些符合 D.很符合 E.完全符合 8.我更愿意匿名捐款。 A.完全不符合 B.很不符合 C.有些符合 D.很符合 E.完全符合 9.我更倾向于帮助那些受伤非常严重的人。 A.完全不符合 B.很不符合 C.有些符合 D.很符合 E.完全符合 10.当我得到益处时,去捐赠钱物才是最具有实际意义的。 A.完全不符合 B.很不符合 C.有些符合 D.很符合 E.完全符合 11.我常常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而不透漏有关我的信息。 A.完全不符合 B.很不符合 C.有些符合 D.很符合 E.完全符合 12.我往往会帮助别人,特别是当他们在情感上非常痛苦的时候。 A.完全不符合 B.很不符合 C.有些符合 D.很符合 E.完全符合 13.当我成为公众的焦点去帮助他人的时候,也是我尽力表现的时候。

社会心理学 第十一章 利他行为和亲社会行为

第十一章利他行为和亲社会行为 第一节亲社会行为的定义 利他行为(altruism)是一种不期望任何形式回报的自愿她帮助他人的行为。一个行为是不是利他行为,决定于作出这个行为的人的企图。 亲社会行为(Prosocialbehavior)是一个对助人行为较J”泛的定义。任何帮助别人的行为,或目的是帮助别人的行为,不管给予帮助的人的动机是什么,都是亲社会行为。 许多亲社会行为都不是严格定义的利他行为。亲社会行为包括最无私心的利他行为,也包括完全是出于个人利益的考虑作出的助人行为。 第二节有关亲社会行为的理论 决策理沦侧重研究个体确定帮助是否需要这个过程。还强调人在决定是否提供帮助时,对于代价和报醚的考虑;学习理论认为助人行为是通过基本的学习原则如强化、模仿而学得的;社会生物学认为助人行为部分来自于人的本能它是人类在进化过程巾保留下来的遗产。 一、决策理论 助人行为只有在一个人决定提供帮助并且付之行动后才会发生。当有人需要帮助时,决定自己是否提供帮助是一个复杂的社会认知和理智的决定过程。 决策理论步骤示意图 对需要的注意——没有人需要帮助 | | 是 承担责任——否与我无关 | | 是 考虑得与弊——否太冒险、太难受,花时间等 | | 是 决策如何帮助——否我不知怎么办 | | 是 给予帮助 1、对需要的注意 一个亲社会行为产生的重要的第一步是要注意到有事情发生,而且需要帮助。那么依靠什么线索来决定他人是不是需要帮助呢? (1)事惰是突然地、出乎意料地发生的; (2)遇到困难者受到某种明显的威胁; (3)无人帮助,威胁、份害将会越来越大; (4)遇到困难者无能为力,需要别人帮助。 (5)某种有效的帮助是可能的。 2、承担责任 当人感到个人有责任时,就更可能作出助人打为。 3、对利弊的考虑 决策理论认为人们对自己的每个行为都要考虑可能的得失。包括助人行为。一个人如果认为作出亲社会行为的利大于弊,他就可能去帮助别人。

大学生亲社会行为量表(前测)问卷正式版

各位同学: 欢迎参加此次问卷调查,问卷共二个部分,均采取匿名调查,结果仅供科学研究之用,您的答卷不会对您有任何影响,请您认真阅读每道题目,根据您平时的实际情况,客观、真实地填写答案及个人相关信息,不要有任何顾虑!谢谢您的参与! 第一部分:个人基本情况 (请在符合自己情况的选项下打√) 1、请填写你的学号 (只是为了与之后的问卷对应,请写上你的完整学号,我们不会泄露你的个人信息) 2、性别: (男) (女) 3、家庭居住地 (城市) (农村) 4、是否为独生子女:(是) (否) 5、是否是少数民族:(是) (否) 6、在学校公寓住的是:(四人间)(六人间) 第二部分: 在下面的一些陈述中,有的描述符合你,有的描述不符合你。请根据符合自己实际情况的程度做答!答题时请注意:问卷中题目均为单项选择,且所有的选项均为;l表示完全不符合2很不符合3表示有些符合4表示很符合5表示完全符合,请在题项后符合你的选项上划勾。

请检查:你是否在每一个陈述后都标注了 你的选择? 谢谢你的参与 题号 题干 完 全不符 合 很不符合 有些符合 很符合 完 全 符 合 1 众目睽睽之下,我会尽最大努力帮助他人。 1 2 3 4 5 2 对我来说最大的成就感是给那些非常痛苦的人以安慰。 1 2 3 4 5 3 当有他人在场时,我更容易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 1 2 3 4 5 4 我认为帮助他人最有益的一面就是它会使我拥有良好的 形象。 1 2 3 4 5 5 当有他人在场时为困境者提供帮助,我的获益会最多。 1 2 3 4 5 6 我愿意给危难者或急需帮助者施予帮助。 1 2 3 4 5 7 他人向我求助时,我不会迟疑。 1 2 3 4 5 8 我更愿意匿名捐款。 1 2 3 4 5 9 我更倾向于帮助那些受伤非常严重的人。 1 2 3 4 5 10 当我得到益处时,去捐赠钱物才是最具有实际意义的。 1 2 3 4 5 11 我常常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而不透漏有关我的信息。 1 2 3 4 5 12 我往往会帮助别人,特别是当他们在情感上非常痛苦的 时候。 1 2 3 4 5 13 当我成为公众的焦点去帮助他人的时候,也是我尽力表 现的时候。 1 2 3 4 5 14 当有人处于可怕的,极度需要帮助的环境中时,给他们 提供帮助对我来说并不困难。 1 2 3 4 5 15 在多数情况下,我帮助别人不留姓名。 1 2 3 4 5 16 我认为对于那些做慈善工作的人所投入的时间和精力应 该给予更多的认可。 1 2 3 4 5 17 在情绪高涨的情境中,我最能做出帮助他人的反应。 1 2 3 4 5 18 当有人寻求帮助时,我从不迟疑。 1 2 3 4 5 19 我认为,帮助他人而又不透漏我的信息,这是助人的最 佳情境。 1 2 3 4 5 20 从事慈善工作的最大好处就是它丰富了我的简历,使我 的简历给人感觉很好。 1 2 3 4 5 21 在受到大家情绪感染的情况下,我想要去帮助那些困境 者。 1 2 3 4 5 22 我常常匿名捐款,因为那样使我很愉快。 1 2 3 4 5 23 我认为,如果我帮助了别人,那么他们将来也应该帮助 我。 1 2 3 4 5

养成亲社会行为

第课关心社会亲近社会 二、养成亲社会行为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培养关心社会、亲社会的积极 性和自觉性,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奉献精神,多为社会做贡献。 2.能力:培养亲社会能力,养成亲社会习惯;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服务社会、奉献社会。 3.知识:了解谦让、分享、助人等亲社会行为的含义及其意义,知道青少年应该从哪些方面为社会做贡献。教学过程 课前播放背景音乐《学习雷锋好榜样》 (设计意图:通过创设音乐情境,营造情感氛围,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尽快进入上课状态。)环节一:情境赏析、自主感悟 教师:阳春三月,又是一年春花烂漫时,我们又迎来了每年一度的学雷锋活动月,“学习雷 锋好榜样”,多么熟悉的旋律,相信大家在小学都学过这首歌曲,雷锋精神在今天仍然存在, 我们一起走进“感动中国人物”。 课件1展示:感动中国人物 感动中国人物:刘盛兰 思考:刘盛兰老人为什么让你感动? (设计意图:通过歌曲引入感动中国人物,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是啊,刘盛兰老人“残年风烛,发出微弱的光,苍老的手,在人间写下大爱。病弱的身躯,高贵的心灵,他在九旬的高龄俯视生命。一叠叠汇款,是寄给我们的问卷,所有人都应该思考答案。”这种精神正是亲社会的真实写照,这节课我们就来共同探讨如何“养成亲社会行为”。 课件2展示:课题 第11课关心社会~~亲近社会 二、养成亲社会行为 环 活动一:校园剧场课件3展示:发新书教师:新学期开始了,班长晓明又开始了新的学习生活。开学了,又该发新书了,但是在发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生扮演发书的同学。他抱着一摞新书走进了教室。开始发书了。突然,他发现一本书破了一个角。这时,他犹豫了一下…… (1)故事猜想:同学们猜猜他会怎么做? (2)交流分享:你还知道哪些类似的故事,说出来与同学分享。 ( 让。) 学生表演小品。 学生猜想故事结局并说明理由。 学生说故事,析道理。 教师总结:是啊,晓明作为班长,能自觉地为同学着想,做到先人后己,把好处和方便留给 同学,这正是谦让的表现。 课件4展示:温馨贴吧 谦让首先要做到为人谦逊、礼貌待人,不唯我独尊、盛气凌人;谦让突出地表现为在荣誉、利益面前不争名夺利,能自觉地为他人着想,做到先人后己,把好处和方便留给别人;谦让还表现在能妥善处理与他人

学前心理学 角色行为 亲社会行为 攻击性行为完整教案

性别角色: Eg.男生养家,女生做饭。男生要勇敢,女生要细心。男生可以翘腿,女生坐姿要端庄。 性别角色的发展是以儿童性别概念的掌握为前提的,即只有当孩子知道男孩和女孩是不同的,才能进一步掌握男孩和女孩不同的行为标准。 男女两性是由遗传决定的,男女在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中扮演什么角色,则是从儿童时期起接受成人影响、教育的结果。 儿童性别角色的发展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对于学前儿童而言,主要经历了前三个阶段的发展。 (1)第一阶段。知道自己的性别,并初步掌握性别角色知识(2~3岁),这个阶段孩子已经能区别出一个人是男的还是女的,就说明他已经具有性别概念。儿童的性别概念包括两方面,一是对自己性别的认识,二是对他人性别的认识。儿童对他人性别的认识是从2岁开始的,但这时还不能准确说出自己是男孩还是女孩。大约2岁半到3岁左右,绝大多数孩子能准确说出自己的性别。同时,这个年龄的孩子已经有了一些关于性别角色的初步知识,如女孩要玩娃娃,男孩要玩汽车等。 (2)第二阶段。自我中心地认识性别角色(3~4岁)。此阶段的儿童已经能明确分辨自己是男还是女,并对性别角色的知识逐渐增多,如男孩和女孩在穿衣服和游戏、玩具方面的不同等。但对于3、4岁的孩子来说,他们能接受各种与性别习惯不符的行为偏差,如认为男孩穿裙子也很好,几乎不会认为这是违反了常规。这说明他们对性别角色的认识还不很明确,具有明显的自我中心的特点。 (3)第三阶段。刻板地认识性别角色(5~7岁)。在前一阶段发展的基础上,孩子们不仅对男孩和女孩在行为方面的区别认识越来越清楚,同时开始认识到一些与性别有关的心理因素,如男孩要胆大、勇敢、不能哭,女孩要文静、不能粗野等。但与儿童对其他方面的认识发展规律一样,他们对性别角色的认识也表现出刻板性,认为违反性别角色习惯是错误的,并会受到惩罚和耻笑。如一个男孩

养成亲社会行为

第十一课关心社会亲近社会 二、养成亲社会行为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培养关心社会、亲社会的积极性 和自觉性,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奉献精神,多为社会做贡献。 2.能力:培养亲社会能力,养成亲社会习惯;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服务社会、奉献社会。3.知识:了解谦让、分享、助人等亲社会行为的含义及其意义,知道青少年应该从哪些方面为社会做贡献。 教学过程 课前播放背景音乐《学习雷锋好榜样》 (设计意图:通过创设音乐情境,营造情感氛围,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尽快进入上课状态。)环节一:情境赏析、自主感悟 教师:阳春三月,又是一年春花烂漫时,我们又迎来了每年一度的学雷锋活动月,“学习雷锋好榜样”,多么熟悉的旋律,相信大家在小学都学过这首歌曲,雷锋精神在今天仍然存在,我们一起走进“感动中国人物”。 (设计意图:通过歌曲引入感动中国人物,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是啊,刘盛兰老人“残年风烛,发出微弱的光,苍老的手,在人间写下大爱。病弱的身躯,高贵的心灵,他在九旬的高龄俯视生命。一叠叠汇款,是寄给我们的问卷,所有人都应该思考答案。”这种精神正是亲社会的真实写照,这节课我们就来共同探讨如何“养成亲社会行为”。 课件2展示:课题 环节二:师生互动、合作探究 活动一:校园剧场 课件3展示:发新书 教师:新学期开始了,班长晓明又开始了新的学习生活。开学了,又该发新书了,但是在发书时他遇到了麻烦。 (设计意图:通过联系生活场景,让学生进行猜想,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谦让,为什么要谦让。) 学生表演小品。 学生猜想故事结局并说明理由。 学生说故事,析道理。

最新2_主动性人格在道德判断能力等因素对亲社会行为影响中的调节作用汇总

2_主动性人格在道德判断能力等因素对亲社会行为影响中的调 节作用

2 文献综述 2.1 主动性人格的研究概况 2.1.1 主动性人格的定义 本文采用商佳音,甘怡群(2009)提出的概念,主动性人格是指个体具备的在社会环境中采取积极主动的一种行为倾向[7]。Bateman 和Crant(1993)基于人与环境交互作用的观点在对组织行为进行研究时最先提出[8],后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管理心理学领域。研究发现,每个个体的主动性人格高低不一,从而个体在现实中也会采取不同的行为[9]。主动性人格倾向强的人,他们主动果敢地采取行动促进改变,有较强的行动力,不安于现状;而主动性弱的人则较为被动,总是在外力的驱使下被动地适应或改变,有时就会忍受所处的情景。 2.1.2 主动性人格的测量方法 根据主动性人格的概念,Bateman和Crant(1993)编制修订了主动性人格量表(Proactive Personality Scale,PPS)[10]。此量表有17道题目,单一维度,采用莱克特七点式计分,1代表“非常不同意”,7代表“非常同意”。总分越高,表明个体的主动性人格水平越高。 近年来,我国很多学者比如商佳音、甘怡群开始对主动性人格方面的跨文化研究,把国外原始17项目的PPS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黎青等(2009)在研究中选取中国人为被试,但考虑到中西方文化的背景,同时也加强对PPS的结构和信度的考察[11]。结果显示,6项目简缩版的主动性人格问卷是单一维度,各项拟合指标较国外的稍低,但仍可接受。然而10项目的主动性人格问卷由中国人来进行测验时,单维结构拟合的较好,现多数采用此问卷。 2.1.3 主动性人格的相关研究 关于主动性人格方面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工业与组织心理学领域,而且都得出较好的研究结论并付诸应用。比如对于陌生环境的适应性方面,在工作绩效方面,在创造性及职业生涯规划等方面。 在新环境适应性方面,个体在面对陌生的新环境时,主动性人格的高低关系着个体的融入快慢程度。具有比较高主动性人格的个体以寻求改变为导向,大多能果敢积极地投入到新环境中,主动地去改变影响环境,从而提高自己的适应能力。如Chan 和Schmitt (2000)研究发现,主动性人格高的员工能尽快熟悉工作、职场关系较好,能更好的给与自己的定位,开展工作得心应手[12]。然而也有研究得出相反结论,比如Steve Harvey (2006)研究表明,主动性人格较低的个体总会面临各种苦难,体验的压力较多,而主动性人格较高的个体几乎没有这种体会[13]。Parker (1999)对此进行解释为,高主动性人格的个体积极主动的采取策略来面对困难、解决问题,各种事情比较顺利。一旦遇到突发情况,就会束手无策[14]。国内的单娟(2008)发现主动性人格反而负向地预测工作倦怠[15]。关于在学校方面的学习适应性研究,文芳和毛晋平(2011)等选取国内的中学生作为被试,发现主动性人格显著地影响个体的学习适应性[16]。 在个体工作绩效方面,Grant (1995)对地产公司的员工研究中指出,主动性人格可以显著地预测工作绩效,并且主动性人格这种预测力较与一般智力的

养成亲社会行为复习过程

养成亲社会行为

第十一课关心社会亲近社会 二、养成亲社会行为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培养关心社会、亲社会的积极性和自觉性,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奉献精神,多为社会做贡献。2.能力:培养亲社会能力,养成亲社会习惯;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服务社会、奉献社会。 3.知识:了解谦让、分享、助人等亲社会行为的含义及其意义,知道青少年应该从哪些方面为社会做贡献。 教学过程 课前播放背景音乐《学习雷锋好榜样》 (设计意图:通过创设音乐情境,营造情感氛围,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尽快进入上课状态。) 环节一:情境赏析、自主感悟 教师:阳春三月,又是一年春花烂漫时,我们又迎来了每年一度的学雷锋活动月,“学习雷锋好榜样”,多么熟悉的旋律,相信大家在小学都学过这首歌曲,雷锋精神在今天仍然存在,我们一起走进“感动中国人物”。 课件1展示:感动中国人物 (设计意图:通过歌曲引入感动中国人物,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是啊,刘盛兰老人“残年风烛,发出微弱的光,苍老的手,在人间写下大爱。病弱的身躯,高贵的心灵,他在九旬的高龄俯视生命。一叠叠汇款,是寄给我们的问卷,所有人都应该思考答案。”这种精神正是亲社会的真实写照,这节课我们就来共同探讨如何“养成亲社会行为”。 课件2展示:课题 环节二:师生互动、合作探究 活动一:校园剧场 课件3展示:发新书 教师:新学期开始了,班长晓明又开始了新的学习生活。开学了,又该发新书了,但是在发书时他遇到了麻烦。 (设计意图:通过联系生活场景,让学生进行猜想,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谦让,为什么要谦让。) 学生表演小品。 学生猜想故事结局并说明理由。 学生说故事,析道理。 教师总结:是啊,晓明作为班长,能自觉地为同学着想,做到先人后己,把好处和方便留给同学,这正是谦让的表现。 课件4展示:温馨贴吧

儿童的亲社会行为

浅论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培养 概念界定:亲社会行为又叫积极的社会行为或亲善行为,它是指一个人帮助或打算帮助他人,做有益于他人的事的行为和倾向。儿童的亲社会行为主要有:同情、关心、分享、合作、谦让、帮助、抚慰、援助、捐献等等。亲社会行为是人与人之间形成和维持良好关系的重要基础,受到人类社会的积极肯定和鼓励。 新的教育观指出:幼儿教育应为人一生的发展打下基础,培养他们终生受益的品质。象同情、关心、分享、合作、谦让、帮助、抚慰、以及现在特别强调的诚信这些亲社会行为是未来社会的人必备的品质。人们通过调查研究发现:人的某些亲社会行为的出现不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多,相反却在减少。因此我们应从小注意培养幼儿的亲社会行为。 幼儿园孩子的非亲社会行为集中体现在不能和不愿与人分享、帮助、谦让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冲突性行为上。这里我为什么要提“不能”与“不愿”呢?“不能”是因为孩子年龄小,缺乏帮助别人、与人分享或相互谦让的经验,以至与他们在与人分享、帮助、谦让方面出现问题,这和幼儿的年龄特征紧密相关。而这个“不愿”是幼儿主观上已形成的态度和倾向,它则是来自于教育的问题了。我认为作为教师和家长应好好的反思我们的教育行为。 有这样一些事例:(一)有小朋友说:老师,洋溢不借水彩笔给我。老师:洋溢你为什么不借水彩笔给他呢?洋溢:我奶奶说不能借给别人。老师:你借给他嘛。洋溢:不。老师:你不借算了,我们借别人的。然后老师另找小朋友借到水彩笔了事。(二)某已被接走的幼儿又由家长带回,家长:老师,明明脸上这么大一条抓痕,我问他谁抓的他说是东东。老师:明明,东东为什么抓你?明明:东东他......。老师:好我明天好好的批评东东。幼儿、家长满意的离开。(三)美术活动开始,老师:我们今天要比一比谁画得最漂亮,谁画得最漂亮老师就最喜欢谁。 以上这些事例是幼儿园经常发生的,很具有代表性。通过这些事例我们可以发现来自教师、家长的这样一些问题: 一、家长的教育方式影响幼儿的亲社会行为。1、家长的私心。事例(一)中洋溢不愿借笔给小朋友就是因为奶奶告诉他的,当然奶奶叫洋溢不借笔给小朋友不一定是出于自私的心理,也许是因为怕笔弄坏了或弄丢了这样一些理由。但不管什么理由,洋溢不愿帮助小朋友却是事实。还有,象有的幼儿不愿把自己的东西与小朋友分享,也是因为家长告诉他小朋友会给他弄坏、弄脏等。2、家长对自己孩子的偏袒。象事例(二)中,两孩子发生矛盾,相互间肯定都有不对的地方,但家长却非得在别的孩子身上找到问题才罢休,“好我明天好好的批评东东”这句话能说明什么?能让家长心理的到平衡吗?更何况两孩子发生矛盾,有时是属于很正常的事,但家长总夸大其词归咎于别的孩子,这无形之中也助长了自己孩子的坏脾气—反正有家长撑腰以后就更不能容忍别人了。在幼儿园你常常会听到家长说:老师,某小孩老欺负我们孩子;某某老拿我们孩子的东西......,家长们从不在自己孩子身上找原因。3、错误归因。我们常常会看到这样的事情,一小孩摔倒了,家长为了安抚小孩会说:打地下、打桌子、打.....,或有小孩不肯听大人的话,大人就说:不听话嘛,小朋友要羞你、小朋友要拿你的东西等,这样,孩子自然就对别人产生了戒备心理或有错也在别人身上找原因。 二、教师教育的武断态度。当幼儿相互间出现矛盾时教师往往因缺乏耐心而显得很武断。在幼儿园我们常常会看到这样的事情:两小孩发生矛盾,如果其中一方是常常犯错误的孩子,老师会先不分青红皂白的把常犯错误的孩子批评一通或有的事情老师还没搞清楚就下结论。就象事例(二)中老师最后一句话“好我明天好好的批评东东”的暗示:好我知道了,这件事不是

敬畏感对亲社会行为的影响 1

敬畏感对亲社会行为的影响(综述) 摘要:敬畏感是一种积极情绪下的特质性情绪,混合了钦佩,恐惧,惊奇等多种复杂情绪。近年来对敬畏感的研究逐渐增多,敬畏感的定义、敬畏感与其他相近情绪的探究以及敬畏感的心理作用等方面都有涉及。敬畏感的心理作用之一是能增加亲社会行为,而亲社会行为作为一种社会赞许性行为,其培养和干预的方法的探究也引起关注。本研究通过使用特质性积极情绪量表下的敬畏情绪分量表和青少年亲社会倾向量表(PTM)尝试探讨敬畏感对亲社会行为的影响。 关键词:敬畏感、亲社会行为、培养 1.敬畏感 1.1.定义 敬畏是一种混合了困惑、钦佩、惊奇、服从等多种感觉的复杂情绪[1]。提到敬畏,人们都会自然而然地想到对象是令人恐惧的,是不好的事物。但是近年来,心理学领域的科学家对敬畏的理解出现了去恐惧化的倾向,积极心理学对敬畏的理解看重的是其中的正面效价,认为敬畏是一种积极的情绪[20],对其的诱发能为个人甚至社会带来一定的益处。目前对敬畏的定义,存在两种比较受认可的观点。一种是原型模型,从原型理论出发,将敬畏定义为当我们面对那些广阔的、浩大的, 以及超越我们当前理解范围的事物时产生的惊异的情绪体验。这些事物包括自然奇观、艺术杰作、或非凡的人类行为等[23]。另一种是扩展模型,认为敬畏更多地受到自我反思和沉思的影响。引入意识维度,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为什么人们在敬畏情绪的发生频率和情境上存在个体差异, 这可能与个体的自我反思能力存在差异有关[24]。原型模型与扩展模型的差别在于,原型模型更多的关注敬畏的情绪成分, 而扩展模型更多的看重敬畏的认知成分;原型模型的定义是从诱发敬畏情绪的诱发源出发,如自然景观,伟大的人类创作,而扩展模型是在原型模型的基础上,添加了认知成分。根据本研究的目的,选取扩展模型的定义作为敬畏感的解释。 1.2.敬畏感与其他情绪的辨析 敬畏感容易与其他情绪混淆,不少文献常常把敬畏与相关接近的概念等同起来,下面是几个常见的,不易区分的概念的辨析。 1.2.1.敬畏和惊奇 惊奇的定义是“由超出预期或看似无法理解的事物引起的一种情绪, 是混合了钦佩、好奇或困惑的一种吃惊”[25]。敬畏是比惊奇更狭窄和更宽泛的概念。狭窄是指它只是对特定类型或事物的吃惊,如自然景观,伟大创作等;而宽泛是指它除了含有吃惊, 还包含了一些其他的感情, 尤其值得注意的就是恐惧,恐惧是惊奇没有包含的情绪[1]。 1.2.2.敬畏和钦佩感 敬畏感和钦佩感也是常常被人误以为是同一个解释的两个词,两者的区别在于诱发源的类型和特征上。钦佩感的诱发源是处于社会诱发源的范围内,例如他人优秀的能力、成就、美德等都可以诱发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钦佩感;而敬畏的诱发源的范围更广, 还包括物理诱发源(如自然奇观)和认知诱发源(如宏大的理论和伟大的艺术)。敬畏的诱发源包含某种强大、浩大的力量, 而钦佩感的情绪刺激的力量则较为温和[2]。所以,敬畏感的诱发源比钦佩感的诱发源更复杂,敬畏感是一种比钦佩感更强烈的情绪。 1.2.3.敬畏和恐惧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恐惧是人们企图摆脱、逃避某种危险情境而又苦于无助的一种基本情绪,往往是因为缺少处理或摆脱可怕情境的力量和知识而造成的[3]。恐惧指向个体认为会威胁到自身的事物,具有消极成分,而敬畏含有一部分恐惧的成分,但是敬畏包含于积极情绪中,具有正面效价。恐惧是被外界威胁所迫而产生的消极情绪,敬畏是自愿产生谦卑服从情感的积极情绪。 1.3.心理作用 敬畏情绪可以给人们带来情绪上和心理上的益处。有相关研究表明,敬畏情绪的诱发可以促进精神追求、减少自我意识、增加亲社会行为。 1.3.1.促进精神追求 在宗教领域,有研究表明,宗教性的纪念性建筑如大教堂或金字塔, 可以激发出人们的很多情绪, 其中最普遍、最常见和最重要的情绪是敬畏。宗教性的纪念性建筑通过其固有的浩大(包括体积上的庞大和价值上的昂贵)激发人们的敬畏体验。反过来, 敬畏体验又可以促进宗教的社会功能, 在心理上加强社会联系[26]。可见,敬畏可以促使人们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精神生活上,例如产生一种宗教信仰。敬畏可以激发个体对生活和社会的热爱与投入,使个体感到自身与社会的密切联系,

养成亲社会行为 公开课教案

养成亲社会行为公开课教案 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关心、亲近社会的积极性和自觉性,逐步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奉献精神,多为社会做贡献。 (二)能力:培养亲社会的技能,养成亲社会的习惯;培养亲近社会、服务社会、奉献社会的能力。 (三)知识:了解“谦让”、“分享”、“助人”、“合作”、“同情”、“安慰”等亲社会行为的特点和意义。 教学内容分析 “养成亲社会行为”,主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社会生活,在社会生活中关爱其他社会成员,自觉服务社会、奉献社会,养成亲社会行为。 教材先提供了几种亲社会行为的典型图片,引导学生思考亲社会行为的特点和意义,做教学的引领活动,然后从“学会谦让、分享和助人”和“我为社会做贡献”两个层次进行展开。第一个层次“学会谦让、分享和助人”主要引导学生在社会交往中善待其他社会成员,通过提供生活场景,启发学生自主感悟,认识这些亲社会行为的意义,增强培养亲社会行为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第二个层次“我为社会做贡献”则进一步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关心社会发展,自觉服务社会、奉献社会,做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 关于亲社会行为技能的培养,教学中可以借鉴“角色扮演”、“移情训练”、“榜样示范”等方法;关于亲社会行为习惯的培养,教学中可以突出“创设良好行为得以重复的情境”、“注重行为规范教育”、“及时纠正问题行为和不良习惯”等途径。 教学准备 1. 学生准备:“孔融让梨”、“将相和”等小故事;整理沙河水资源污染考察情况的相关资料,并在老师的指导下制成演示文稿。 2. 教师准备:网上搜索“亲社会行为”;在教材基础上,重点搜集补充“同情”这一亲社会行为;利用相关的资料及图片,制作课件。 教学活动 (一)观察图片导入新课 (观察教材第20页上的四幅照片) 无偿献血照片;爱心捐献照片; 关爱照片;救助照片。 想一想:这些行为有哪些共同点? 试一试:自己还能举出哪些类似的行为? 议一议:为了让社会生活更加美好,作为社会的一员,我们能做些什么? (不求学生的回答多么准确,只期用此达到引领活动之目的。) (二)启发体验共同探讨 1. 学会谦让 让学生读教材上的“瘦羊博士”和“大树将军”两个小故事后,回答问题: 你认为甄宇和冯异身上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品质?这对你今后的为人处事有何启示? 学生回答。 你还知道哪些类似的故事,讲出来给大家听。 学生可以讲准备好的“孔融让梨”或“将相和”的小故事,也可讲别的有关体现“谦让”美

第九章亲社会行为的发展社会性发展心理学

亲社会行为的发展 亲社会行为的概念 亲社会行为是指对行为者本身并无明显好处,而给行为的受体带来利益的一类行为。大部分学者把无私的关心其他人的行为称为利他行为,并把他视为高级的亲社会行为,综合考虑了动机和行为后果两方面。罗森汉把亲社会行为分为两类:一类是自发的亲社会行为,即动机是关心他人的亲社会行为;另一类是常规性的亲社会行为,即期望得到对自身有利的好处。柯莱波斯等人认为亲社会行为是一个行为的连续体,从社会认知的角度出发,把亲社会行为视为是动机、环境线索因素、行为者对环境的认知、可供选择的行为反应等变量的函数,即亲社会行为决定于这些变量之间的关系。 社会认知学派关于亲社会行为发展的研究 个体亲社会与否受到个体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共同制约。精神分析学派强调超我概念,社会认知学派强调个体的认知发展是亲社会行为发展的直接动力。不同年龄段的亲社会行为发展不一样:婴幼儿的亲社会行为还处于萌芽状态,婴儿通过与母亲和抚养着的相互交谈过程中,婴儿逐渐学会使用社会参照系,注意与他们自身安全有关的抚养者的情感反应,婴儿会通过自己变的忧虑,对他人的忧虑作出反应。幼儿区分自我和他人的认知能力还比较低,他们还不能很好地区分自我—他人维度,儿童根据自己的经验去安慰处于困境中的人们,如给他人自己喜爱的玩具等。幼儿的亲社会行为太多表现出顺从,极少的亲社会行为是自发的,而且目前在幼儿的亲社会行为发生中起重要作用。幼儿的亲社会行为的产生也与周围环境有关。学龄儿童指向成人的亲社会行为是带有服从、赞同和避免惩罚性质的,而同伴指向的亲社会行为更多的是合作、互惠互利和对他人需求的敏感性。这一阶段,亲社会行为的工具性特点逐渐减少,他人取向的行为动机逐渐占主导地位。亲社会行为与观念的一致性逐渐提高;从动机的角度看,小学阶段儿童对利他行为的自我归因主要是实用主义的、同情的自我取向和奖励取向。成人期的亲社会行为的表现形式更为多样,也更高级,成人的亲社会行为更关注社会,更多地体现社会取向,动机系统也更复杂,与环境因素的相互作用更为多样性,往往不能用单一的标准和规则来界定。 亲社会行为与利他行为 亲社会行为是指有益于他人和社会的行为,包括一切积极的、有社会责任感的行为。不考虑动机因素。利他行为不仅强调结果上的利他,而且强调利他动机。亲社会行为的产生既有可能是有利他主义引起的,也可能不是由利他主义引起的,而包含了一定的目的性,如为了获得社会赞许、避免惩罚等。利他主义是指关心他人的利益而不考虑自己的利益的行为。 ①利他行为的目的是有益于他人。②利他行为是一种自觉自愿的行为。③利他行为不期待任何形式的回报或奖励。④利他行为具有自我牺牲性,表现在时间、精力、物质上的付出。亲社会行为的中介过程 社会认知结构是指对社会信息进行加工,解释社会事件,理解社会事件,理解人际关系以及解决人际关系。这种认知结构对亲社会行为的产生主要有两种作用方式,一是提供作出某种亲社会行为所必须的信息,二是导致情感和动机倾向的产生。这两个认知和情感过程对亲社会行为起到中介作用。主要是以三个步骤实现的:1、注意过程:包括注意他人的需要、对帮助时机的知觉。亲社会行为发生的一个必要条件就是对他人需要帮助的觉知。对他人需求的敏感性很重要。对目标唤起的认知和解释会影响人们亲社会行为,若把唤起视为合理需求,怎会对亲社会行为产生积极影响,反之则不利于亲社会行为发生。2、评价过程:个体主要通过三类标准来评价可能采取的行为:代价和利益、道德准则、自我。3、计划过程 亲社会行为的研究的理论模型

青少年亲社会行为倾向量表计分规则

青少年亲社会行为倾向量表 非常不像我 比较 不像我 一般 比较 像我 非常 像我 1.有人在场时,我会竭尽全力帮助别人。 1 2 3 4 5 2.当我能安慰一个情绪不好的人时,我感觉非常好。 1 2 3 4 5 3.当别人请我帮忙时,我很少拒绝。 1 2 3 4 5 4.有入围观的情况下,我更愿意帮助别人。 1 2 3 4 5 5.我倾向下帮助那些真正遇到麻烦急需帮助的人。 1 2 3 4 5 6.在很多公众场合中我更愿意帮助别人。 1 2 3 4 5 7.当别人请我帮忙时,我会毫不犹豫的帮助他们。 1 2 3 4 5 8.我更愿意住匿名的情况下捐款。 1 2 3 4 5 9.我倾向于帮助那些严重受伤或患病的人。 1 2 3 4 5 10.我捐钱捐物不是为了能从中有所获益。 1 2 3 4 5 11.别人求我帮助时,我会很快放下手头的事去帮助他。 1 2 3 4 5 12.我倾向于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而不留名。 1 2 3 4 5 13.我倾向于帮助别人,尤其是当对方情绪波动的时候。 1 2 3 4 5 14.在有人看着的情况下,我会竭尽所能帮助他人。 1 2 3 4 5 15.当别人处于饥寒交迫时,我会很白然为他们提供帮助。 1 2 3 4 5 16.大多数情况下,我帮助别人不留名。 1 2 3 4 5 17.我投身志愿服务付出时间精力,不是为了获得更多同报 1 2 3 4 5 18.我在他人情绪激动的情境中更有可能去尽力帮助他们。 1 2 3 4 5 19.当别人要求我帮助他们时,我从不拖延 1 2 3 4 5 20.我认为在当事人不知道的情况下给予帮助是最好的。 1 2 3 4 5 21.在让人情绪激动的情境下..我更想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 人。 1 2 3 4 5 22.我常在别人不知道的情况下做些捐助,因为这样让我感觉 很好。 1 2 3 4 5 23.我帮助别人不是为了将来他们相应的同报我。 1 2 3 4 5 24.当别人提出要我帮忙时,我会尽我所能的帮助他们。 1 2 3 4 5 25.我经常帮助别人,即使从中得不到任何好处。 1 2 3 4 5 26.当别人心情很不好的时候,我常常帮助他们。 1 2 3 4 5 计分方式: 该量表无反向计分题,得分越高代表亲社会行为倾向越强。

养成亲社会行为教案

养成亲社会行为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关心、亲近社会的积极性和自觉性,逐步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奉献精神,多为社会做贡献。 (2)能力:培养亲社会的技能,养成亲社会的习惯;培养亲近社会、服务社会、奉献社会的能力。 (3)知识:了解“谦让”、“分享”、“助人”、“合作”、“同情”、“安慰”等亲社会行为的特点和意义。教学内容分析“养成亲社会行为”,主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社会生活,在社会生活中关爱其他社会成员,自觉服务社会、奉献社会,养成亲社会行为。 教学过程 (一)观察图片导入新课(观察教材第20页上的四幅照片)无偿献血照片;爱心捐献照片;关爱照片;救助照片。想一想:这些行为有哪些共同点?试一试:自己还能举出哪些类似的行为?议一议:为了让社会生活更加美好,作为社会的一员,我们能做些什么? 一、学会谦让、分享和助人 1、谦让: (1)如何认识谦让?谦让有哪些具体表现? 【专家提醒】:理解谦让时要注意(1)谦让作为一种传统美德,不是表面上的虚伪客套,而是发自内心的谦逊礼让。(2)谦让也不是无原则地忍让,不是软弱可欺,而是在肯定人格平等基础上以他人的尊重和宽容。(3)提倡谦让与敢于竞争并不矛盾,谦让并不排斥合理的竞争,公平竞争要以尊重对手为前提。 【巩固训练】: 刘明脾气很好,在和同学的交往中能够做到先人后己,有时候别人无意冒犯了他,他也一笑了之,不去计较。你认为刘明() A 太软弱可欺,这样只会使自己吃亏。 B 为人谦让,值得我们学习。 C 缺乏竞争精神,将来会不适应社会生活。 D 待人宽容,善于处理人际交往中的冲突。 2、分享

(1)什么叫分享?与人分享自己有价值的东西有何意义? (2)各抒己见:在激烈的竞争中,与人分享自己有价值的东西,会妨碍自己的发展。 【智慧选择】 当有一天你拥有了六个苹果,你会做哪种选择? A 自己把苹果全部吃掉。 B 自己吃掉一个,其他五个拿来与别人换另外五种水果 C 自己吃掉一个,其他五个送给另外五人。 我的感悟是: 3、助人 下面的助人事件什么存在什么问题?给我们什么启示? (1)小明看到小同学不慎掉进了一个枯井里,他拿条绳子去拉小同学,可刚拉了一小段,心想还是可找麻烦了,于是手一松,小同学又重重地摔了下去。 (2)小明放晚自习回家时,听到一偏僻胡同里有喊救命的声音,于是他不管三七二十一冲了进去…… (3)同学小华丢了饭卡,中午就没吃上饭,小明得知后,晚饭时主动打了一份饭菜送给小华,并特意专声明:可以为我喜欢你,我可是可怜你才这样做的。 (二)我为社会做贡献 1、中学生可以通过哪些方式为社会做贡献? 2、创文明城市,构建和谐社会,是人心所向,是大势所趋。“运河之都,文明济宁”的实现要靠我们每个人的努力 (1)在创建文明济宁的过程中,你参加了哪些社会公益活动?有何感受? (2)调查周围的社会环境,看看还存在哪些有待解决的问题?想想自己能做些什么? 我发现的问题:。我提出的建 议:。

养成亲社会行为的教学设计

《养成亲社会行为》 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 单位:寺头镇寺头中学 姓名:刘翠

养成亲社会行为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关心、亲近社会的积极性和自觉性,逐步树立为人民 服务的奉献精神,多为社会做贡献。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参与社会公共生活的能力,养成亲社会行为的习惯和技能。 3、知识目标:了解谦让、分享、助人等亲社会行为的含义及其意义知道青少年应该从哪些方面为社会做贡献。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我为社会做贡献 难点:学会谦让、分享、助人 教学方法: 案例分析法、情景教学法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相关材料、小故事等。 2、学生调查“志愿者活动”的相关材料。 教学过程: 一、欣赏视频导新课: 教师播放2012年2月14日今日说法《打工老人的遗愿》视频。 思考:如何看待孙永海老人无偿捐献自己的器官的行为?你还能举出哪些类似的行为? 二、明确学习目标:(学生齐读学习目标) 三、自学提纲:(自学要求:通读教材,解决下列问题,时间10分钟,并将有疑问的问题做出标记。) 1、谦让的含义、意义及其表现 2、分享的含义及其意义 3、助人的意义及其注意事项 4、青少年怎样为社会做贡献? 四、合作探究:(学生小组讨论,教师及时指导。20分钟) 环节一:词语大比拼

教师展示提示词语,学生回答。在相关词语的温故中明白什么是谦让。 例:活动一:猜猜看——这是什么故事? 1、故事的主人公是孔子的第二十代子孙,汉代著名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 2、这个故事被一直流传下来,成为许多父母教育子女的例子。 3、他在四岁时,就知道上让哥哥、下让弟弟。 4、他当时让出的是一个梨。 结论:孔融让梨 活动二:六尺巷的故事 思考:(1)词语大比拼活动所提到的内容对你今后的为人处事有何启示? (2)谦让表现在哪些方面? 环节二:欣赏故事、歌曲,明道理 活动一:听故事:分外甜美的葡萄,谈感受。 活动二:欣赏歌曲:《十五的月亮》 “丰收果里有你的甘甜,也有我的甘甜,军功章啊有我的一半,也有你的一半……”思考:分享的好处?独占的危害? 环节三:情景参与,学会助人。 活动一:看教材P22-23页材料及图片 说一说自己在生活中帮助他人和接受他人帮助的经历和感受。 活动二:身临其境 1、在你回家时,遇到一个老人到在地上呻吟,身旁还有一些血迹; 2、你在河边散步,突然看到一个小孩落水,只有你一个人,而自己又不 会游泳。 想一想:在上述情境中自己应该怎样去帮助他人。 思考:为什么要提倡帮助他人呢?帮助他人应注意什么问题呢? 环节四:融入社会、服务社会 活动一: 观察教材P24图片,说一说,自己参加过哪些社会公益活动?自己有什 么感受? 活动二:

养成亲社会行为

养成亲社会行为 威海十中 郑友钢

课件比赛解说稿 威海第十中学郑友钢 一、课件基本介绍 参评课件题目《养成亲社会行为》,课件是用Macromedia Dreamweaver制作的,课件美观、实用,符合新课标的要求,很好地做到了内容与形式的统一,有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实现教学目标。 本课设计的最大亮点就是,以纵向横向两条线索引领整堂课,帮助学生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纵向设计伴随着小明从感悟、践行到情感的升华过程引领学生不断加深认识,使学生逐步深刻理解亲社会行为;横向设计通过谦让篇、分享篇、助人篇、思索篇、升华篇五个篇章,帮助学生养成亲社会行为的习惯和技能。两条线索相辅相成,引导学生认识亲社会行为的意义,形成亲社会行为习惯。 二、设计思路 (一)创设情境,图片导入 多媒体展现一组图片,“关爱病人”、“爱心捐助”、“关爱弱者”、“关心残疾人”。提出问题:这些行为的共同点是什么?你还能举出这方面的例子吗? (设计思路:利用学生非常熟悉的图片,吸引学生进入课堂,进而抛出问题,引导学生说出这些行为的共同点,并能举出相关事例,很自然的引入新课,引领整个项目的教学。) (二)感悟体验,共同成长 (小明,威海市某中学初三(3)班一名学生,是家里的独生子,父母做生意,家庭条件不错,他性格开朗。) 教师引导学生跟随小明的生活经历进入课堂。(设计思路:以同龄人作为导入事例很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一、谦让篇 感悟谦让: 周一放学路上,小明看见路边围了很多人,走近一看原来是在进行慈善一日捐,小明想,人们都这样做,自己也理应如此。于是,他拿出自己的零用钱,投进了捐款箱。 回到家里,小明迫不及待的把这件事告诉了妈妈,妈妈表扬了他,并答应陪小明一起看动画片,他打开电脑,千古佳话——《孔融让梨》,吸引了他。 看完之后,妈妈向小明提出了问题: 1、孔融身上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品质?我们在生活中应该如何体现? 2、随着社会竞争日趋激烈,开始有人怀疑甚至否定《孔融让梨》这则故事的合理性,主张现在应该鼓励人们敢于竞争,要提倡“争梨”。应该让还是争呢?面对这个问题小明有些迷茫……(设计意图:该知识点是结合当今社会存在的实际问题,对课本知识的一个扩展,让学生在思维的冲击中加深对谦让的理解。带着对谦让的进一步理解,进入我的成长环节,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教师引导:在竞争和谦让该如何选择的问题上要开发利用好学生自身的生活体验,以学生为本,更能让学生真正领会两者的关系。教师还可引导学生回顾竞争合作的相关知识,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案) 妈妈说:谦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它要求人们谦虚礼让,能自觉为他人着想。但谦让和竞争不是根本对立的,二者都有一定的原则性。 (设计思路:以家庭生活为背景,故事拉开帷幕。妈妈的话更能让学生增加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