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康德_知性纯粹概念图型法_思想的价值

康德_知性纯粹概念图型法_思想的价值

康德_知性纯粹概念图型法_思想的价值
康德_知性纯粹概念图型法_思想的价值

国内学术界关于康德“知性纯粹概念图型法”思想的研究时断时续。20年前的研究,以郑昕、韦卓民、李泽厚、齐良骥为代表。郑昕在《康德学述》中对康德的“知性纯粹概念图型法”思想基本上持否定态度,李泽厚在《批判哲学的批判》中的评价是内心深处的肯定和无奈的否定之结合,齐良骥的《康德的知识学》对康德的认识论做了深刻诠释。近20年的研究,以杨祖陶、邓晓芒等为代表,他们既是《纯粹理性批判》等著作的翻译者,又是康德哲学的研究者,对于康德“知性纯粹概念图型法”思想,以直接阅读德文的方式加以专业的理解,为后学进一步研究提供了方便。

一、康德对“知性纯粹概念图型法”的演绎

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中对“知性纯粹概念图型法”进行了演绎。[1](P185-194)

在对象包摄于概念之下时,对象的表象必须和这概念是同质的(此处的“概念”是经验性的),如“盘”和“圆”之间,在“盘”里被直观到的圆之性质与“圆”同质。但由于知性的纯粹概念完全与经验性的直观异质,而直观被包摄在纯粹概念之下,或范畴之应用于出现,是如何可能的呢?显然必须具备一个第三者,一面与“范畴”同质,是知性的;另一面与“出现”同质,是感性的。这个中间者的表象就是先验的图型,它是纯粹的、毫无经验性的内容。在康德的心目中,最能体现先验图型性质的东西就是时间,范畴之应用于出现,是通过时间的先验确定而变为可能,时间的先验确定作为知性纯粹概念的图型就是出现包摄于范畴之下的媒介。

知性的纯粹概念作为可能经验的条件,只有与经验对象相结合才有意义。而对象能给予我们的唯一方式,就是由于我们感性的变状与感性的形式条件,这些感性的条件(仅指时间)构成范畴之应用于任何对象所必具的普遍条件。我们称限制知性概念使用的感性之形式和纯粹的条件为概念的图型;称在这些图型中知性的进程为纯粹知性的图型法。或者说:在范畴和出现之间,知性的进程即出现如何包摄于范畴之下或范畴如何应用于出现的过程就是纯粹知性的图型法。知性的这种图型法乃是隐藏在人类心灵

康德“知性纯粹概念图型法”思想的价值

陈世放

作者简介陈世放,华南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副教授、哲学博士(广东广州,510631)。

[摘要]康德将限制知性概念使用的感性之形式和纯粹的条件称为概念的图型;在范畴和出现之间,知

性的进程即出现如何包摄于范畴之下或范畴如何应用于出现的过程就是纯粹知性的图型法。

“知性纯粹概念图型法”展示了主体建构客体的方式,是对传统经验论和唯理论的扬弃,其中蕴藏着康德认识论的全部秘密。康德的图型说为格式塔心理学、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语言哲学、解释学等现代西方哲学、心理学的产生、发展提供了思想的摇篮。

[关键词]康德图型知性纯粹概念图型法

〔中图分类号〕B516.3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7326(2009)

04-0025-06

2009年第4期

深处的一种技术,其活动的真相自然是绝不会让我们去发现或窥测的。1792年康德在给雅可布·西吉斯蒙德·贝克的信中对“知性纯粹概念图型法”做了进一步的解释:“认识要求有两种表象方式:1.直观,通过它一个客体被给予;2.概念,通过它,这个客体被思维。要从这两个认识成分中形成一个认识,还需要一个行动,即把在直观中被给予的杂多依照概念所表达的意识的综合统一联结起来。……这种直观的综合,是通过想象力按照概念所包含的意识的综合统一的规则实现的。然后把这个规则运用于知觉(在知觉中,物通过感知被给予感官),这个规则就是知性概念的图型论。”[2](P175)1797年康德在给约翰·亨利希·蒂夫特隆克的信中再次解释了“图式”:“在逻辑上把一个概念归属于一个更高的概念,依据的是同一性规则。”因为较低程度的概念与较高程度的概念是同质的。相反,“先验地通过一个中间概念,也就是说,通过内感官表象的组合概念把一个经验概念归属于纯粹知性概念,这是属于一个范畴的。”经验的概念与知性的纯粹概念之间是异质的,它们之间的过渡如果直接发生,那就违背逻辑。但只要内感官表象依据时间条件,“一个经验概念通过一个中间概念即内感官表象的组合概念包含在纯粹知性概念之下,它就是可能的。”作为时间条件的那个中间概念,即内感官表象的组合概念就是图式。[2](P235)图型与意象有区别。图型与意象都是想象力的产物。想象力在为概念提供一个意象过程中的普遍性进程之表象,我们称为这个概念的图型。意象是外在对象直接留存于人类心目中的形象,面临一个对象后,当我们回忆它时将其展现出来的东西。意象乃是再生性想象力的经验性能力的一种产物;而概念的图型则是纯粹验前想象力的产物,意象正是通过、依据它才成为可能的,从而最终实现与概念的联结。没有图型、时间这一中介,直观、意象绝不能与概念相契合。

至于十二范畴的图型(也是令人质疑的地方),康德进行了阐明。单一性、多数性、总体性构成范畴的量,其图型是数。数乃是时间中一些同质单位的连续增加的结果,是同质直观的杂多之综合统一性。单一的数、有些数、所有的数分别构成单一性、多数性、总体性的图型。这体现为时间的系列。实在性、否定性、限制性构成范畴的质,其图型是时间中的实在性的变化状态。实在性指与感觉相应的东西,即时间中的“有”;否定性指感觉的空虚,即时间中的“无”;限制性则介于两者之间,体现为时间中感觉的多少或等级的变化。这体现为时间的内容。实体性与依附性、因果性与依存性、交互性构成范畴的关系,其图型是时间中的持续、相继和并存。没有持续、常住、永恒、秩序,就无法理解相继、变化、生灭、并存。这体现为时间的秩序。可能性、存在性(现实性)、必然性构成范畴的模态,其图型分别是一个对象在任何时候表象的确定、某一时间里的存在、任何时间里的存在。这体现为时间的全部。

总之,知性纯粹各概念的图型是这些概念据以与出现、对象发生关系的有意义的真正条件,它限制范畴、概念只能在经验的范围内起作用,从而表现出自己的客观有效性,在除去一切感性条件以后,范畴、概念只具有逻辑的意义。

二、学术界对“知性纯粹概念图型法”的理解

(一)李泽厚理解的“先验构架”[3](P125)

康德的“图型”,李泽厚在《批判哲学的批判》中说成“构架”,即“把一个经验概念置于一个范畴之下,似乎是内容上不同种类的东西的从属,这在逻辑上是矛盾的,如果没有任何中介的话。然而如果有一个中介,就可能把一个经验概念置于一个范畴之下,这就是由主体内感觉表象综合出某物概念,作为这样的表象,与时间条件相一致,表现出是依照一个普遍规律先天综合出来的某物。它们所表现的与综合一般的概念同类,从而依照它的综合统一就可能把现象从属在知性纯粹概念之下。我们把这种从属叫做构架。”“构架”不是具体的感性形象或意象,而是一种指向概念的抽象的感性,是概念性的图式化;“构架”不是经验的概念,也不是事物的形象,而是概念性的感性结构方式;“构架”不是被动接受的某种形象,而是主动构造的某种规则,是主动创造的抽象化的感性。先验构架是先验想象力的成果,是知性对感性的某种主动的创造性活动,与被动的“再现想象”不同,“再现想象”或再生性想象只能产生意象,它必须通过创造想象即先验想象所产生的构架才能与概念相连。先验构架的能力是“潜藏在

人类心灵深处的一种艺术,其活动本质的真实状态很难让我们去发现和打开在我们眼前。”构架和创造想象是使知性通向感性从而获得客观现实性的桥梁,是知性与感性相结合的要害和关键。构架的作用在于:一方面使范畴应用于出现或现象而具有现实性;另一方面又在认识过程中约束范畴,使其活动于经验的范围之内。可见,构架说是康德批判哲学认识论的关键,是联结先验与经验、知性与感性、一般与特殊、本质与现象的中介。李泽厚的理解无疑颇为深刻,但是李泽厚先生可能将“图型”与“图型法”两个概念混淆了。李泽厚理解的“构架”是动词,是一个过程,即“出现如何包摄于范畴之下或范畴如何应用于出现的过程”,这正是康德所讲的“图型法”的意思。

(二)邓晓芒理解的“图型”[4](P34-39)

“图型”在我国被翻译成“图式”、“范型”、“构架”等说法,是有型、有形象、直观的意思,是一种形式化、抽象化的略图。将范畴运用于经验对象需要一个中介、黏合剂即“图型”,它具有能动、形式化和感性的双重特点,这个中介的最佳表现就是时间的先验规定。在康德的先验感性论中,空间是外部直观的先天形式,时间是内部直观的先天形式,在认识事物时,时间比空间更重要、更根本,除了在空间中才能把握、理解万事万物之外,我们还必须把前者在内心的时间意识流中经过。康德的时间观正体现了认识的主体性。在康德之前,休谟的因果论深深地启发了康德。休谟认为,我们看到太阳晒、石头热,但看不到“太阳晒”是“石头热”的原因,由于时间的作用,当我们长期这样经验以致形成习惯时,在我们的心灵中就自然产生一种联想,当原因出现时,即使结果没出现,我们总会知道它会出现的,因果的知识就这样产生了。康德顺着休谟的逻辑,认为我们虽然不能直接看出因果性,但能看出先“太阳晒”后“石头热”,两者在时间上的先后使我们得出因果的知识。如果一个现象发生,连一瞬间都没有持续,我们是无法将两件事连在一起,更谈不上上升到范畴的高度。所以时间的先天规定可以作为知性范畴和感性现象之间的一个中介,从而将范畴运用于经验对象之上,不要做超验的使用,最终建立起人为自然立法的法规。邓晓芒对康德理论的翻译、研究著述,应该说到了一般学者难以企及的高度。虽说其中有部分思想重复,但他理解的康德哲学逻辑的清晰度极高。20世纪80年代以来,有关康德图型说的论文在我国不过20余篇,邓晓芒的有关理解可以说备受人们瞩目。

(三)诺曼·康蒲·斯密理解的“悟性的纯粹概念之图型说”[5](P361-368)

诺曼·康蒲·斯密认为康德的图型说是论证上的矫揉造作,如果范畴和感性直觉(即直观)异类,包摄则是不可能;如果它们不是异类,则像康德在这里所提到的问题又不存在。……把范畴和直觉集合在一起所需要的第三者是不应该称为第三者的,它不过是两者合作而使经验有其可能所需要的一种方式。康德的这种逻辑建筑术有两种不幸的后果:其一,将图型法描写为一种“包摄的过程”;其二,把先验的图型说成是第三者。这两种说法都是不正确的。图型法只是一种综合解释、创造性综合的过程,不是特殊包摄于与其异类的一般。范畴不能被看作是一个判断的述项,它的功用乃是把一个作为整体而言的判断明晰地说出来。康德根据自己所理解的形式逻辑的精神,将图型架设在范畴与直观之间,认为范畴与经验材料的关系是一般与个别的关系(如圆与盘子),其实两者之间是形式与质料、结构与内容之间的关系。一般可以决定个别,个别包摄于一般之中,但不能反过来;形式与质料、结构与内容则可以相互决定。康德混同了两种不同性质的关系。康德对判断的理解也有问题,判断是辨别某一东西是否属于某规则所规定的范畴的机能。这是一个极容易使人模糊的观点,它有两种理解。其一,将其理解成一个三段论,即大前提:有一条普遍的规则;小前提:把某种东西包摄在这条普遍的规则之下;结论:一道命题以规则的宾词来肯定或否定所包摄的已知道的东西。其二,将其理解为一个命题,即某东西是否包摄于范畴之下。前者是分析的,后者是综合的。逻辑的包摄与综合的解释有区别,而康德又将两者混同,试图利用类比法来论证“第三者”之必要。对此,我们必须分清。

不过,尽管康德“图型法”思想使人误解,但瑕不掩玉。其价值有三方面。第一,康德对于生产的想象两种主要特征有明确的表达。一是应付纯粹直觉的一种先验杂多的;二是运用一种潜藏于人心深处

之技术的。这一思想为经验心理学所采用。第二,康德作了一个叙述,是可以作为他在《纯粹理性批判》一书中其他不严谨说法的一种有价值的纠正。即关于五个点和三角形的意象和图型的例证(韦卓民在翻译中,“心象”、“意象”、“影像”三词混用)。最终表明,影像总是特殊的,图型总是普遍的;影像代表存在,图型代表结构的方法。第三,康德使用范畴这个名词时很不小心,有时范畴是指悟性的纯粹形式,有时指纯粹的概念形式(韦卓民此部分的翻译非常模糊),如果康德把范畴这名词限制于指纯粹形式,图型指与之相对的更具体的东西,那么许多含糊与混乱都可避免。第一与第二点,诺曼·康蒲·斯密确实是在承认康德的价值,第三点实际上是在批评康德。不知是诺曼·康蒲·斯密的理解有误,还是韦卓民的翻译有误,难以决断了。康德图型说为什么单独强调时间忽略空间?为什么只对范畴的量、质的第三项即“总体性”、“限制性”进行图型的构建,而对范畴的关系、模态则进行了全面的构建?因此诺曼·康蒲·斯密对康德的图型说基本上持否定的态度,认为康德的图型说是混乱的。

(四)我国学术界对“知识纯粹概念图型”的多种理解

其一,关于康德知性纯粹概念图型法,我国的翻译界、诠释界有多种说法。郑昕说成“图式说”,蓝公武译成“纯粹悟性概念的图型法”、韦卓民译成“知性纯粹概念的图型法”,邓晓芒、李秋零则译成“纯粹知性概念的图型法”,李泽厚的主张是“先验构架”,齐良骥的说法是“范型论”,不一而足(康德思想的其他方面也是这样)。同一个词,竟然有如此众多的译法,这应该是难解康德哲学的原因之一。

其二,“知性纯粹概念图型”作为康德认识论部分的关键词,无论如何议论,应该始终保持概念的统一。但在我国的学术界,到底如何称谓,在译本、论文、论著中的说法很多。如:“知性纯粹概念的图型”、“范畴的图型”、“概念的图型”、“时间的图型”、“先验的图型”、“悟性的图型”等等。

其三,康德原著中关于“图型”有几种不同的解释:第一种解释是“一面与范畴同质,是知性的;另一面与出现同质,是感性的,这个中间者的表象就是先验的图型”。第二种解释是“想象力在为概念提供一个意象过程中的普遍性进程之表象,我称为这个概念的图型。”此两种解释的“图型”是名词,是指介于范畴与出现之间的那个东西。第三种解释是“限制知性概念使用的感性之形式和纯粹的条件为概念的图型”。此处的“图型”也是名词,指的是“时间”。第四种解释就是李秋零在《康德书信百封》中的译法,“一个经验概念通过一个中间概念即内感官表象的组合概念包含在纯粹知性概念之下。”作为时间条件的那个中间概念,即内感官表象的组合概念就是图式。“先验的想象力”、想象力的“普遍性进程之表象”、“第三者”、“时间”、“内感官表象的组合概念”讲的都是先验的“图型”,虽说角度、侧重点各不相同,但总有令人困惑、将简单的问题复杂化之遗憾。

其四,关于“知性纯粹概念图型”在康德认识论中的作用,学界的说法也有模糊之处。如:知性纯粹概念图型、时间、先验想象都是知性范畴与感性或直观对象之间的中介、媒介、桥梁、纽带,那么三者之间又是什么关系?主体与客体、知性与感性、范畴与直观、范畴与出现、一般与个别、形式与内容、形式与质料、结构与内容、现象与本质,知性纯粹概念图型到底是哪两者之间的媒介?如果无法做出清楚的判断,那么这些众多的三者之间是否该做出适当的说明?

三、康德“知性纯粹概念图型法”思想的价值

“知性纯粹概念图型法”展示了主体建构客体的方式,是对传统经验论和唯理论的扬弃,其中蕴藏着康德认识论的全部秘密。[6]图式说的意义在于“康德第一次具体去解决感性到知性的过渡问题,提出了二者之间有一个中间环节,从而填补了这方面的空白。”“他的批判哲学既打破了形而上学独断主义的迷梦,又敲响了怀疑主义的丧钟。对于人类认识能力的提高起着无可估量的作用。”[7]经过图型说的论证,康德完成了范畴的先验演绎,从而最终完成认识的根源、认识的范围、认识的界限、认识能力的大小等相关问题的探讨,使我们明确主体与客体之间在形成知识时其中的过渡或演变的具体过程。康德的图型说对于我们理解一般与个别、形式与内容、现象与本质、范畴与直观、思维与存在、实体与属性等相关的、哲学史上非常重要的、长期争论不休的问题提供了一种重要的理解方式,对这些带有浓厚形而

上学色彩的、相互之间有着密切内在联系的问题如何理解、回答,甚至可以成为衡量一个人哲学水平高低、深浅的标志。与康德进行思想、灵魂的碰撞,可以使我们的情操得以陶冶,我们的修养得以提高。

—先天综合判断如何可康德的“知性纯粹概念图型法”对于回答《纯粹理性批判》的中心问题——

—是一关键性的环节。图型论是康德在更高的立场上调节、综合经验论和唯理论哲学的重要体现,能——

它为哲学本体论从“宇宙本体论到理性本体论的转折”提供了基础。无论是延续笛卡尔、斯宾诺莎思想的莱布尼茨、沃尔夫的唯理论,还是延续洛克哲学的休谟的经验论对这些问题的回答,康德都表示不满。康德以普遍必然性和客观有效性为标准,试图综合经验论和唯理论的合理性,克服两者的不足,康德从主体人入手,实现了哲学上的哥白尼式革命,从而对先天综合判断如何可能的问题给予康德式的回答。这不是折中,而是不偏不倚、不过又非不及的中庸态度。康德解剖主体的认识能力为感性、知性、理性三个不同的层次,并探索其内在关系,其中渗透出的哲学思辨在哲学史上可谓别出心裁。感性依据时间、空间为先天综合判断提供经验质料;知性依据逻辑将经验质料统一成概念、范畴;理性则超越知性的、主观的统一性,过渡到绝对的、客观的、无条件的、永恒的统一性。知性处理的对象是经验质料之间的关系(判断),理性处理的对象则是概念、范畴之间的关系(推理)。知性不能归属于感性,理性不能归属于知性;反之,也不要将感性混同于知性,知性混同于理性。而康德的“知性纯粹概念图型法”正是处理知性与感性之间辩证关系的药方。虽说康蒲·斯密、郑昕认为康德的“知性纯粹概念图型法”矫揉造作、牵强附会、画蛇添足,但西方心理学(格式塔心理学等)、哲学(发生认识论、结构主义等)的发展说明康德“知性纯粹概念图型法”思想不容否定。

康德的图型说为格式塔心理学、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语言哲学、解释学等现代西方哲学、心理学的产生、发展提供了思想的摇篮。

格式塔心理学1912年发轫于德国,以惠太海默、苛勒、考夫卡为代表,它强调经验和行为的整体性,反对行为主义只注重“刺激—反应”、构造主义只强调“感觉元素的内省分析”的认识论,主张以整体的动力结构来观察心理现象。心理现象与物理现象都是完整的格式塔,它们之间是同型的,格式塔心理学家主张的背景原则、接近原则、类似原则、闭合原则、学习理论等都说明了整体的重要性。“整体的行为不是由个体的元素决定,相反,部分过程本身倒是由整体的固有本质所决定。”[8](P14)格式塔的这些基本观点在康德的著作中可以找到它的原形,与康德的先验认识论(还有胡塞尔的现象学、怀特海的新实在论等)有着惊人的相似。

皮亚杰的结构主义(1968年)、发生认识论(1970年)延续的是康德的认识论思想,皮亚杰的著作中可以找到很多康德思想的痕迹、依据。“我把康德范畴的全部问题重新审查了一番,从而形成了一门新学科即发生认识论。”[9](P431)皮亚杰关于认识发展的连续性、阶段性理论,同化、顺化、平衡理论,“习惯图式”、“先天图式”、“本能图式”、“空间时间图式”、“永久客体图式”、“概念图式”、“运算图式”等,这些图式在“同化”与“适应”的过程中发挥着不同层次的中介作用,否则认识不能发生。这些都说明康德的影响非常明显,只是皮亚杰的认识论以心理实验为基础,是经验层次的后天探索,是形而下的认识过程论,是科学的认识论;而康德的认识论是先验的形而上学,他要论证的认识的先天根据、认识的根源、认识的范围、认识能力的大小,不是形而下的认识过程之探索,他关注的是“后溯”,不是“前进”,是哲学的认识论。皮亚杰的认识论是对康德认识论(包括图式说)的发展、完善,皮亚杰正是在康德的基础上进行科学研究的。

语言哲学、解释学所讲的语言问题实际上是认识的问题,语言与事实之间的关系就是康德所讲的范畴与现象之间关系的翻版。美国语言哲学家乔姆斯基的“普遍语法”的思想实际上是康德图式说的再现。乔姆斯基把语言表达式分为表层结构与深层结构(即“普遍语法”)两种,其中的深层结构就是乔姆斯基所说的“语言形式的抽象结构”、“人脑中初始结构”、“固有的心智结构”、“人类语言的普遍框架”、“共同的潜在结构”等,这种先在的认识结构与康德的先验图式是一致的。[10](P193-194)

英国哲学家斯特劳斯认为,“在现代哲学家当中,很难想出还有比康德所带来的反响更大的人了。”当代形而上学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康德,“康德的哥白尼式革命在我所属于的哲学传统(即分析哲学)中占据主导地位。”这一状态“现在仍未改变,也许永远不会改变。”康德的先验唯心论在20世纪“用英语写作的哲学家们中正活跃着,繁衍着,甚至起支配作用。”[11]维特根斯坦、戴维森、蒯因、帕特南等,他们的共同特征是“将存在限定在人类理解和推理能力的范围之内”,“存在就是被理解,或可以被理解”,这是典型的康德主义。帕特南自己声称是“实在论,是一种人文的实在论,或者说是一种信念,即存在着适合于按照我们人类的观点来断言的事实。”这与康德的经验的实在论思想一致。戴维森主张不存在有不能用我们可以理解的语言来描述的实在观念,也不存在有不能用我们可以理解的语句来表达的真理观念。这与罗素“语言的界限就是我们思想的界限,也是我们世界的界限”之观点一脉相承,最终与康德的观点一致。蒯因也将存在限制在人类理解的范围之内。维特根斯坦认为一个有意义的推理的前提,不是一个真正的经验命题,也不来源于经验,这些前提作为命题,构成一种“世界图像”,这种“世界图像”是我们进行一切探索和断言的根据。维特根斯坦所讲的这种前提的性质实际上与康德所讲的“先天综合判断”思想一致。维特根斯坦要研究语言与事实之间的联系,语言之所以能描述事实,是因为事实可以抽象为逻辑图像,逻辑图像表现为思想,思想的表达是命题,而命题用符号显示出来就是语言。就像康德的图式说要研究范畴与感性对象之间的联系一样,只是康德的图式说是先验的,而维特根斯坦的图像说是逻辑的。“《逻辑哲学论》的理论,最后归结为一种原则上与康德的先验唯心论相一致的哲学立场……并使康德的立场达到一种更为彻底的形式。”[12](P545)

学术界有些人认为,康德对“知性纯粹概念的图式”和“知性经验概念的图式”没做清楚的区分。康德的图式说“立足于先验唯心主义的立场”,先验地构造自然界的规律;“离开了人类实践活动,他本来就无法说明人类概念产生及其运用于自然界的客观基础,无法科学地说明主观的思维形式如何能够表明客观自然界的本质。”“康德并没有真正解决主客观的统一问题,在他的知识论中所说的客观知识,并未超出主观的思维领域,仍处于同物自身的僵硬对立之中”;康德图式说尽管有丰富的辩证法,但形而上学特征也很明显。[13]这些评价令人困惑,“唯心主义”这顶党性之帽有时会影响现代人认清康德等哲学家的真正面目,还是韦卓民所说的“先验观念论”较为准确。康德的哲学是先验的、批判的、向后追索的、真正的形而上学,但这不等于说康德不懂实践、经验(动词)、科学。“人为自然立法”不等于康德不尊重自然界的客观规律。假如“并未超出主观的思维领域”,康德怎么成为伟大的科学家呢?再说康德所讲的“物自体”这座“五指山”,谁能知道、逾越?科学发展所提示的不正是“现象界”吗?

[参考文献]

[1]康德.纯粹理性批判[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李秋零编译.康德书信百封[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3]李泽厚.批判哲学的批判[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4]邓晓芒.康德哲学讲演录[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5]康蒲·斯密.《纯粹理性批判》解义[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6]苏德超.论康德的时间图型说[J].内蒙古社会科学,1999,(1).

[7]许春玲.“康德先验图式说”解析[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2003,(4).

[8]杨鑫辉.心理学通史(第5卷)[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

[9]高觉敷.西方近代心理学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2.

[10]乔姆斯基语言哲学论文选[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

[11]彼得·斯特劳斯.康德与当代哲学家[J].哲学研究,1988,(9).

[12]当代哲学的主流[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

[13]郭小平.康德图式说述评[J].四川大学学报,1985,(3).责任编辑:何蔚荣

No.4,2009,Academic Research Journal

Main Abstracts

On the Methodological Problems in Modern Ethics

Liu Gang18 Today the ethics are controlled by two paradigms,the ontological ethics and cognitive ethics.The former is based on its classic model;the latter come from Kantian ethics.Because these two kinds of ethics are very dif-ferent,we are boggled down in endless debates.But the ego concept of cognitive ethics and that of ontological ethics are problematic.On the one hand,in the ego concept of cognitive ethics,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elf and his inner nature has been neglected.On the other hand,in the ego concept of ontological ethics,the mod-ern moral concept of ego is rejected.Thus,this article suggests that we should make clear the ontological mode of thought,that is,the‘constitutive goodness’that first confers on goodness or on cultures that infuses subjects with passion and moral pathos,and at the same time,gives up the anti-reduction idea that the ethics and cul-ture have function of self interpretation.Knowing that the two paradigms of ethics are man-made and both mis-understand the essence of our ethical practice,the author does not only criticize these two ethical paradigms but points out the path that will lead us overstep them.

The Value of Kant’s Thought of the Method of Scheming a Pure Cognitional Concept

Chen Shifang25 Kant took‘the sensibility form that limits the use of understanding concept and pure conditions’as a scheme of category.The process of understanding concept is between the category and presence,which is the process that the category is applied into the presence or how the presence is involved in the category,i.e.the pure-understanding scheme.The scheming of a pure-understanding Category demonstrates the form of subject’s establishing object.It is a sublation of traditional empiricism and rationalism.All the secrets of Kant episte-mology are in it.Kant’s thought provides the basis for the rise and development of contemporary western phi-losophy and psychology,such as the Gestalt psychology,Piaget’emergence epistemology,language philosophy, Hermeneutics and so on.

Points from a Thinking of Constructing Corporate Lawyer Firms

Li Zigen and Qiu Yunqing58

A corporate lawyer firm possesses both qualifications of partnership and corporation.Instead of traditional unlimited partnership,it takes limited liability partnership,which is named‘special general partnership’in current lawyer law,and adopts corporate management mode.Corporate lawyer firms are widely accepted by the circles of lawyers abroad,as they combine the advantages of both partnership and corporation.And this pattern of lawyer firms has been commonly adopted in countries with developed market economy.With the gradual opening of the legal service market after China joined in WTO,Chinese lawyers have been involved into intense international competition.Faced with great challenges,China should learn from advanced experience from

康德专题研究笔记

一、康德与纯粹理性批判的介绍 《纯粹理性批判》是一部名著,在西方哲学史上,康德是德国古典哲学的创始人,这本书是德国古典哲学的开端,康德是西方哲学史上的一个转折。 在此之前,西方哲学都好理解。比如迪卡尔、斯宾诺莎,莱布尼茨,等都是业余哲学家。 伊曼努尔·康德是大学教授,以后的哲学家也大多是教授。 笛卡尔和培根都是易懂的。 康德使西方哲学上了一个台阶。从他以后,哲学成为了一种专业。没上过大学,没读过专业,就不可能成为哲学家,直到今天一直如此。以往作为通俗的,业余的哲学,自此为止。 哲学的体系性更强,要求从事哲学研究的人必须专业。必须按部就班的受到训练。 具有复杂性和专业性。 康德是第一个难读懂的哲学家,到了康德,是第一个读不懂的。 从他以后,哲学大体上再也不是业余的人能搞的了,成了一门学科。 哲学首先要具备较高的文化水平,要有大学教授指导。这是哲学的一个飞跃式的发展。 安培能臣:康德哲学像一个蓄水池,以往的哲学都流向康德,以后的哲学都从康德流出来。 以往的哲学,康德都做了解答,以后的哲学,康德提出了很多问题。现代哲学,绕不开康德。 康德哲学是对以往哲学的汇总,同时也为后来的哲学开拓了新领地,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现代哲学两类:科技哲学和人文哲学。这种划分就是从康德来的。 现代哲学的很多问题,都是康德提出的:人文、道德、哲学和信仰的关系。 科学之所以可能? 逻辑在里面起什么作用? 各种认识之间的关系? 人文哲学 道德信仰和知识宗教的关系? 胡塞尔,海德格尔、德里达、弗雷格、实证主义等都从康德而来。研究他们,必经康德。 二、康德哲学的意义: 1、康德提了哲学中很多永恒的话题。 2、康德《纯批》的方法。 康德《纯批》是要调和当时的两大哲学流派,所提出的种种解决办法。看康德时,我们心中要有他所处的背景,他的主要目的,是调和唯理论所表现出来的独断论、经验论所表现出来的怀疑论。对于这两派,他既有肯定,又有批判。 唯理论——独断论笛卡尔 经验论——怀疑论休谟 康德的逻辑很严密,但因此而行文晦涩。康德说一定不要断章取义,一定要读完,才能读懂。 康德充满了矛盾,但表面上矛盾,但真正读懂了会发现,在形式逻辑上似乎是矛盾的东西,其实并不矛盾。脱离语境,就容易误解。英语语境的康德研究者,从逻辑实证的角度出发,容易犯这样的错误。

康德的先验哲学是什么

康德的先验哲学是什么 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中首先提出了“先验感性”,即 一切知识的形式都必然直接或间接与感性(或习性)相关,称为“直观”。感性代表的是感觉(接受表象)的能力,“习性”是我加上去的,非指“习惯”(habit),而是指“操习”(practice),代表行为(支配对象)能力,行为指令的形式与感觉的感官刺激形式相反,是刺激器官的形式,而这同样是构成知识的直观形式。之所以做这样的补充,是因为我们并不是在讨论一种只有来源而没有结果的知识,那样的“知识”没有价值, 也使我们避免“纯粹理性”的问题。 知识的来源与结果终止于“直观”的感觉和行为,感觉与行为 的直观的直接关联构成一些“直观效应”。相信每个人都有这 样的体验,饿了要吃东西,“饿”是一种感性的直观体验,这 种感觉体验使我们需求相应的“动作直观”去解决它,概括起 来就是要“吃”,这构成了一个由直观体验建立的直观效应。 但是这种直观效应在人的生存行为中并不直接反映出来,也就是说我们不会一有“饿”的感觉就马上吃,因为还有许多形 式上的要求是人们要讲究的,比如食物要弄熟了,而且还要美味;所以现实中我们往往要通过许多行动步骤才实现这一效应,这需要在一个思考上整体的安排去执行一个复杂过程,在执行的过程中,这个由原始直观形式构成的并不是直接的

效应,而是一种“理念形式”,一种叫“纯粹”的东西。 “纯粹即表象中无感觉/行为成分的存在者”,也就是说纯粹的东西并不是被感觉到的。比如说我看到前方的一样东西,然后反应道:哪里有匹马。事实上我所看到的只是我的感官——眼睛对前方光现象的一个视觉投影,整个视觉投影画面时间性的大量不同影像信息,这些信息没有完全一样的,是一组复杂的不断变幻的画面,怎么会发生了一个叫“马”的存 在呢?因此说明“马”是被一种纯粹捕捉到而不是被直观到的,也就是说“马”在这里是一个纯粹的存在者。当然在康德的定 义中,并没有指出“饿”是非直观的体验,而之所以我们这样 认为,是我们提到或想到这个概念时跟我们是否真有这种直观体验没有必然联系,这种非必然性在直观与纯粹之间划上一条界线,一个是被感觉直观到的,一个是思考分析到的。由此也让我们发现一个在我看来是十分神奇的现象,那就是在这个非必然性的情况下发生了一个“必然”的关联,而这种 情况几乎遍布于我们观念及知识的所有活动中。 我们问:到底发生了什么? 之所以是“非必然”是因为直观并不一定导致相应纯粹的发生。再说刚才看到“马”的事情,实际上我们对影像的纯粹分析并 不仅仅有“马”,那里除了有马,还有草原、围栏、天空等等 存在构成的一个空间性的大规模结构。而我只说看到了马,这是必然吗?是真实的吗?显然都不是,我只是选择性地提

孙冠臣.论《存在与时间》中此在的先验性

2010年第1期第18卷(总71期)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SJT U(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 es) No.1,2010Vol.18S UM,No.71 收稿日期:20091029 基金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080440158) 作者简介:孙冠臣(1970),男,南京大学哲学系博士后、山东曲阜师范大学副教授。 论5存在与时间6中此在的先验性 孙冠臣 (南京大学哲学系,江苏南京210093) 摘 要:海德格尔在5存在与时间6中所追问的主题是存在的意义,或者说存在对我们来说如何成为一个问题的,为此海德格尔构建了他的基础存在学,通过对此在(Dasein)的生存论结构的现象学分析,海德格尔揭示了在世界中存在的此在是存在真理向我们敞开的可能性条件,此在因此作为理解的可能性条件对存在具有优先性,成为先验的,海德格尔对此并不满意。转向之后,海德格尔在追问存在意义的道路上从对此在的生存论分析转向了对存在本身的本质发生或本现(wesen)的描述,这一转向的意图之一就是为了避免此在的主体性、先验的取向,使得存在与此在相互归属,互为条件,但本有(Ereignis)的本现就彻底摆脱了先验论吗?这仍是一个有待于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关键词:先验论;海德格尔;此在;5存在与时间6 中图分类号:D516.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7095(2010)01006608 直接讨论海德格尔的先验论将有可能挑战一些海德格尔专家的耐心。一方面是因为/先验论0这个术语通常主要是用来指康德哲学与新康德主义,借此与实证主义相区别,后来,胡塞尔的现象学走向了先验论,有时这个术语也用来指他的先验现象学;而海德格尔哲学则通常被称为存在学或现象学的解释学。另一方面是因为海德格尔本人曾明确地批评新康德主义的先验知识论、胡塞尔的先验现象学,而康德的先验哲学通过他的改造,被重新诠释为存在学的知识学。无论如何,先验论是不能用在海德格尔身上的。表面上看,海德格尔是要超越先验论,克服传统形而上学,但实质上,海德格尔能完成超越先验论、克服形而上学的任务吗?至少在5存在与时间6(以下简称5在与时6)中,我们看到,海德格尔对此在的生存论分析带有明显的先验取向。我们认为,海德格尔在5在与时6中所表现出来的先验取向恰恰是由他的思想路线与目标所决定的,这 同时也说明海德格尔早期并没有摆脱康德、胡塞尔对他的影响。1930年代以后,海德格尔自己也充分地认识到了这一点,在接下来将近十年的时间里,他都在努力地克服这种倾向。 一 为了概念的清晰性,在讨论海德格尔的先验论倾向之前,对我们将要用到的关键词/先验的0、/超验的0、/超越0等概念做一个简单的 规定与区分是非常必要的。 1 关于tr anszendenz (超越/超越者)、tran -szendent(超验的)、tr anszendental(先验的)的演变,简单说来,可以上溯到柏拉图的相论,他论证了善作为最真实的存在(超越者),是一切具体事物的根据;受柏拉图最高等级相(至善)的影响,宗教学家普遍地认定,上帝就是那个最高意义上的善(超越者),超出了人类经验理解的范围,在中世纪经院哲学家那里,除了上帝,他们确定了六个这样的概念:本质(ens)、统

纯粹理性批判 导读

康德《纯粹理性批判》导读 ——2012.2.25 I背景:《纯粹理性批判》的理由 正如康德所说,“曾经有一个时候,形而上学被称为一切科学的女王,并且,如果把愿望当做实际的话,那么她由于其对象的突出地位的重要性,倒是值得这一称号。今天,时代的时髦风气导致她明显地遭到完全的鄙视,这位受到驱赶和遗弃的老妇像赫卡柏一样抱怨:modo maxima rerum, tot generis natisque potisque potens-nunc trador exul, inops-Ovdi. Metam.(不久前我还是万人之上之人,以我众多的女婿和孩子而当上女王——到如今我失去了祖国,孤苦伶仃被流放在他乡)”。 随着自然科学的发展,形而上学战场上独断论和怀疑论的斗争,使坚持独断论的形而上学处于风雨飘摇之中,人们对其由于鄙视、厌倦而采取冷漠的态度。 康德认为,人们“在任何地方想到某物,他们就不可避免地退回到他们曾装作极为鄙视的那些形而上学的主张上去”。所以,问题不是需不需要形而上学的问题,而是需要怎样的形而上学的问题。换句话说,我们不需要那种独断的在科学形而上学的名义下的侍卫“伪科学”的形而上学,而是需要一门真正科学的形而上学。所以康德说“世界上无论什么时候都要有形而上学”——而这种“形而上学不仅整个必须是科学,而且在它的每一部分上也都必须是科学”。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康德认为要对我们自己的理性能力展开考察,对于纯粹理性展开批判,而他所谓的“纯粹理性批判”,就是“对一般理性能力的批判,是就一切可以独立于任何经验而追求的知识来说,因而是对一般形而上学的可能性和不可能性进行裁决,对它的根源、范围和界限加以规定,但这一切都出于原则。” 康德这一解决问题之思路的结果,就是他的哲学著作——《纯粹理性批判》。 II问题:“先天综合判断”的可能 《纯粹理性批判》围绕着对于“纯粹理性”自身的批判而展开,试图通过对于“纯粹理性”自身的批判,寻找一条对象符合知识的认识道路,从而把哲学变成科学。在康德那里,科学知识就是那种不仅具有普遍性和必然性,而且能够扩展我们知识范围的知识。根据康德的理解,这种知识就是“先天综合判断”。因此《纯粹理性批判》若要说明科学知识如何可能,说明哲学如何才能成为严格意义上的科学,归根结底就是要说明先天综合判断如何可能,先天综合判断成了整个“纯粹理性批判”所要解决的总的问题。

浅析康德思想中的道德准则和法则

浅析康德道德哲学及对现代的启示 摘要:在康德的道德哲学里,有着准则和法则两种范畴。康德认为,道德准则就是与我们当下生活的具体行为息息相关的规范性原则,即一般的道德规范原则,它们只能“劝告”我们如何去做,但不能命令我们做什么;而道德法则却是具有普遍必然性的,对全体个体有效的原理,是人的道德生活的终极根据,它是我们必须遵从的。因此在道德法则与道德准则的关系中,法则是形式,而道德准则为具体的内容,道德法则为道德准则的实现提供根据。在进入21世纪后我国发展速度非常快,然而在这些高速进步的背后却蕴藏着严重地焦虑:食品安全问题、腐败问题、文化发展问题、人们的心灵归宿问题、价值观异化问题等。所有这些都迫使我们去认真思考如何建立21世纪我们基本道德的问题,而康德的道德哲学思想在很多方面给予了我们深刻的启示。 关键词:价值观,道德准则,道德法则 一﹑康德的道德准则和道德法则 康德认为,“每一个人都必须承认,一条法则如果要在道德上生效,亦即作为一种责任的根据生效,它就必须具有绝对的必然性”。而这种必然性的保证就是康德所强调的与一切经验性的东西完全划清界限,剔除一切经验性的质料,即分清准则和法则。 因此,为了区分准则和法则,康德首先区分了主观与客观,以作为准则与法则的先行概念。所谓主观,指一个原理仅对主体之单个有效则为主观的,是准则,不具备普遍性;所谓客观,指一个原理对每个理性主体的意志都有效,则此原理即为客观的,是实践之法则,具有普遍有效性。康德认为主观的就是不具有普遍必然性的,仅对有限个体有效的原理,只能称之为准则,而不能叫做法则。准则就是一些具体的行为规范,对这些行为规范,我们应该遵守,因为它只是关涉到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方便,它们只能“劝告”我们如何去做,但不能命令我们做什么。与主观不同,客观的就是具有普遍必然性的,对全体个体有效的原理,康德将之命名为“法则”,相当于自然界里的客观规律,这个“法则”是人的道德生活的终极根据,对此我们不是应该遵守,而是必须遵从,因为其关涉的是我们人之为人的根本,这个法则以命令的方式告诉我们该做什么,对此我们不能反抗,不能反抗的理由是因为我们是人,我们是具有理性的存在者。后来康德进一步断言,不仅人应该遵从这样的法则,而且只要是理性存在者,无论其是有限的,还是无限的,都应无条件地遵从实践的法则。在这里,康德的逻辑是:理性本身具有实践性,而具有实践性的理性必定具备一些客观的规律性的原理,这些原理是理性内在具有的,而不是什么外在的东西赋予它的,或者说这是理性之为理性的原因。 由此可见,在康德的道德哲学里,有着道德准则和道德法则两种范畴。道德准则是与我们当下生活的具体行为息息相关的规范性原则,即一般的道德规范原则,这些一般的道德规范原则虽然对我们的道德生活约束性不大,但它对于我们的道德生活并非毫无作用。然而,康德所寻求的不是一般性道德生活的可能性,因为这种道德生活随处可见,无需论证其可能与否,他所想要的是道德之可能的根据,这种根据是不能用一般性的道德来规范的。于是康德又找到另一个更高层面的原

谈谈康德的自由意志思想

谈谈康德的自由意志思想(2004) 伊曼努尔·康德(1724—1804),是德国十八、十九世纪伟大的哲学家,在哲学史上,他被人们寄予很高的评价。德国哲学家叔本华说过:“如果一个人不懂康德,他还算是一个小孩子。”可见康德在哲学史上的地位之高。康德是启蒙运动时期最重要的思想家之一,他总结经验和理性主义,重新为哲学理出新方向及模式,奠下现代哲学基础。他是公认的近代西方哲学的集大成者与德国古典唯心哲学的开创者。康德的哲学思想主要包含了“先验论”,包括“先验感性论”、“先验知性论”、“先验理性论”与“自由意志论”等。 康德所具有的人本精神,源于他的“自由意志”。因此,个人不受知识与欲望所影响的自由意志,乃是康德式人本的重要基石。康德用狭义的实践概念来讨论人类道德活动的基础。他认为,道德实践的基础是纯粹理性,而不是经验论者和启蒙学者所说的感觉或情感。对于康德而言,理性是一种自发的能动力量,如果理性能够不受任何外在于自身的因素约束,这样的理性就是纯粹的,而纯粹理性的意义就是自由。从本体论的意义上说,自由就是不受任何外在东西决定的存在。康德指出:在自然领域,一切都是被决定的,理性只能服从决定论和自然规律;但在实践领域,理性是自由的,不为任何外在东西决定的。他还指出,人是理性存在者,不受经验的因素所决定,因此是自由的。自由是道德活动的先决条件;惟有自由的人才能自主自觉地、而不是被迫地行善;惟有自主自觉的行为,才有道德价值;被迫做出的事情,即不是善,也不是恶。康德认为,人生是痛苦的经线,纬线编织成的地毯,只有不死的精神和绝对的自由意志,才是值得追求的至善和人生境界;尊重每一个人的本身,永远不要将他人视为手段,要永远视其为目的。“人,实则一切有理性者,所以存在,是由于自身是个目的,并不是只供这个或那个意志利用的工具。人,就是现世上创造的最终目的,因为人乃是世上唯一无二的存在着能够形成目的的概念,是能够从一大堆有目的而形成的东西中,借助于他的理性,而构成目的的一个体系。”康德用他的“先验演绎”的形式论证道德存在的问题。他说:“作为理性存在者的自由,使得道德成为可能,”康德从自由意志推出一种责任,推出一种普适原则下的个人责任。“人的自主自觉的道德行为,使得人成为自由的主体。”自由是不受任何限制的,它本身就是无条件的、绝对的。康德的自由意志是一种属于人类自我的意志。 康德把自由的伦理意义阐述为“善良意志”。自由的无条件性的一个意义是无外在的目的,否则的话,自由便成了追求目的的手段,不得不为目的服务,为目的所制约,这样也就不称其为自由了。康德认为的善良意志,就是以善良自身为目的的意志。康德深化了“自由意志”的内涵。康德所讲的意志自由是完全不受现实世界物质约束的个人意志,是一种精神。善良意志是绝对自由的,因为它只以自身为目的,摆脱了一切经验因素,包括社会的约束力、自然情感以及个人好恶等等方面的约束。善良意志以自身为目的,就要以摆脱了一切经验因素的理性规则为指导。服从规则与自由不是矛盾的,因为善良意志所服从的是运用自身的力量、为了自身的目的而制定的规则,这样的规则叫自律。善良意志自己立法,自己守法,这就是道德自律。我们要全面把握康德的这种区分的关键是要看到,一方面,自由意志不但不取消自由的任意,而且是通过人的自由的任意表现出来的。在这个意义上,如果说自由意志是一个理性的事实,那么自由的任意则是经验的事实;另一方面,“只有存在者有了自由,亦即从肯定的角度被视为基于理性的根据而自我规定的能力的那种自由,他被设想为拥有相应的偏离理性规定的能力才可能是有意义的。”(引《康德的自由理论》)康德在他的道德公设中,把道德规律与自由意志的关系进行了归结:人只有是自由的,道德才有立足之地。自由已经作为纯粹理性的现实、道德的先决条件。 对于康德这个观点,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一个体现,就是结交朋友,我们交朋友,都要先看

康德的德性幸福论与当代科学幸福观的构建_陈丽

幸福,是人类永恒追求的终极目标。衡量幸福的标准是什么?怎样才能获得和配享幸福?这是一直以来人类最关心和热衷探讨的问题之一,也是哲学和伦理学所关注的核心问题之一。康德指出:幸福“乃是尘世上一个有理性的存在者一生中所遇事情都称心合意的那种状况”[1]127。康德在继承古希腊哲学传统的基础上,把德性与幸福联系在一起。他强调,最高的善,必然是德行与幸福在同一个人身上的统一,德性与幸福是至善的两个要素。在康德那里,幸福必须与道德相称、与德性联结,才能真正抵达幸福的彼岸,即“至善”的最高境界。康德的德性幸福论高扬了人的道德理性和尊严,对于斧正今天为追求利益至上、物欲满足和感官刺激而无视道德教化、道德修养的错误观念和发展理念,构建科学的幸福观,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康德的德性幸福论之要义 康德在理性主义人性观的基础上,主张德福统一。在康德看来,实现幸福的至上条件是德性,能够配享幸福的人首先应是有德性的人。他同时强调,从义务出发而做出的行为,就可以在效果上成为他幸福的途径或方式。人性的两重性,是康德德性幸福论的前提和依据。就哲学范畴而言,幸福观和人性观、人生观密不可分。对于幸福概念的理解、幸福目标的实现,都植根于对人性的理解之中。因此,在剖析康德的幸福观之前,有必要首先探寻康德的人性观。 人性的两重性,是康德德性幸福论得以确立的前提和依据。在康德看来,人的本性具有两重性。对 于现象世界而言,人是感性的存在物,人的行为受到自然本能的左右及因果律的支配,人所追求的是感官快乐和物质满足的本能需求。对于本体世界而言,人又是理性的存在物,人可以超越自然本能的支配和束缚,不再仅仅受制于苦乐欲求的驱使,转而追求普遍的道德律令,凭借自由意志主宰自己的行为和命运。因此,在康德那里,人生而具有自然人性和道德本性。 “善良意志”,即德性,是康德德性幸福论的核心理念。德性是什么?康德认为,实践理性所能获得的最高目的就是德性,即在合乎道德律令的基础上所达到的道德品质的超越。它表现为人的尊严和道德的崇高,而德性的实现则是要通过人对于普遍道德律令的尊重、敬畏与遵守,进而完全超越自然欲求和本能欲望的束缚。康德认为,德性即是“善良意志”,它是作为理性存在物的人所生而具有的使人摆脱感性欲求的干扰而完全服从道德律令的意志和力量,人的责任感和义务心是“善良意志”的最好体现。人正是由于具备德性和“善良意志”,才得以称其为人。德性的实现和“善良意志”的产生,是道德的根源和基础,同时也是人能够获得幸福、达到“至善”的首要条件。 “至善”,是康德德性幸福论的最高目的和最终归宿。在康德看来,人生就是追求一个无限完满的过程,达到福与德的统一,即“至善”这一人生最高目的。实现“至善”,必须具备两个要素,那就是理性道德和感官幸福。作为自然人,追求本能欲望的满足;而作为道德人,则追求德性的实现和道德的圆满。据 康德的德性幸福论与当代科学幸福观的构建 陈 丽 摘要:康德在理性主义人性观的基础上,主张德福统一,幸福须与道德相称、与德性联结,才能真正抵达幸福的彼岸,即“至善”的最高境界。康德的德性幸福论高扬了人的道德理性和尊严,对于斧正今天为追求利益至上、物欲满足和感官刺激而无视道德教化、道德修养的错误观念和发展理念,构建科学的幸福观,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幸福;康德;德性;至善;道德中图分类号:B82-05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999(2013)11-0035-02 作者简介:陈丽(1979-),女,安徽濉溪人,硕士,中共芜湖市委党校(安徽芜湖241000)党史党建教研室副主任,研究方 向为哲学与政治。收稿日期:2013-05-14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11期 Journal of Chongq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Social Sciences Edition) No.112013

康德_知性纯粹概念图型法_思想的价值

国内学术界关于康德“知性纯粹概念图型法”思想的研究时断时续。20年前的研究,以郑昕、韦卓民、李泽厚、齐良骥为代表。郑昕在《康德学述》中对康德的“知性纯粹概念图型法”思想基本上持否定态度,李泽厚在《批判哲学的批判》中的评价是内心深处的肯定和无奈的否定之结合,齐良骥的《康德的知识学》对康德的认识论做了深刻诠释。近20年的研究,以杨祖陶、邓晓芒等为代表,他们既是《纯粹理性批判》等著作的翻译者,又是康德哲学的研究者,对于康德“知性纯粹概念图型法”思想,以直接阅读德文的方式加以专业的理解,为后学进一步研究提供了方便。 一、康德对“知性纯粹概念图型法”的演绎 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中对“知性纯粹概念图型法”进行了演绎。[1](P185-194) 在对象包摄于概念之下时,对象的表象必须和这概念是同质的(此处的“概念”是经验性的),如“盘”和“圆”之间,在“盘”里被直观到的圆之性质与“圆”同质。但由于知性的纯粹概念完全与经验性的直观异质,而直观被包摄在纯粹概念之下,或范畴之应用于出现,是如何可能的呢?显然必须具备一个第三者,一面与“范畴”同质,是知性的;另一面与“出现”同质,是感性的。这个中间者的表象就是先验的图型,它是纯粹的、毫无经验性的内容。在康德的心目中,最能体现先验图型性质的东西就是时间,范畴之应用于出现,是通过时间的先验确定而变为可能,时间的先验确定作为知性纯粹概念的图型就是出现包摄于范畴之下的媒介。 知性的纯粹概念作为可能经验的条件,只有与经验对象相结合才有意义。而对象能给予我们的唯一方式,就是由于我们感性的变状与感性的形式条件,这些感性的条件(仅指时间)构成范畴之应用于任何对象所必具的普遍条件。我们称限制知性概念使用的感性之形式和纯粹的条件为概念的图型;称在这些图型中知性的进程为纯粹知性的图型法。或者说:在范畴和出现之间,知性的进程即出现如何包摄于范畴之下或范畴如何应用于出现的过程就是纯粹知性的图型法。知性的这种图型法乃是隐藏在人类心灵 康德“知性纯粹概念图型法”思想的价值 陈世放 作者简介陈世放,华南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副教授、哲学博士(广东广州,510631)。 [摘要]康德将限制知性概念使用的感性之形式和纯粹的条件称为概念的图型;在范畴和出现之间,知 性的进程即出现如何包摄于范畴之下或范畴如何应用于出现的过程就是纯粹知性的图型法。 “知性纯粹概念图型法”展示了主体建构客体的方式,是对传统经验论和唯理论的扬弃,其中蕴藏着康德认识论的全部秘密。康德的图型说为格式塔心理学、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语言哲学、解释学等现代西方哲学、心理学的产生、发展提供了思想的摇篮。 [关键词]康德图型知性纯粹概念图型法 〔中图分类号〕B516.3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7326(2009) 04-0025-06 2009年第4期

纯粹理性批判(康德)读书笔记

科学技术哲学读书报告——《纯粹理性批判》(康德) 数理学院2011级专业:课程与教学论姓名:孙虎学号:112200674 通篇读完康德的这篇《纯粹理性批判》以后,给我印象深刻的是他在书中描述的关于逻辑、知识等方面的观点。受到自身知识的限制,我无法深入体会作者的思想,只能收肠刮肚的用自己的浅薄学识来认识这部著作。 在古希腊哲学中,理性主要被理解为人类的一种本质力量与创造模式,它涵摄认识领域与实践领域。柏拉图认为,理性的人处在世界与理念二极之间的张力关系中,既有属神的超验理念本质,又必然地生活于大地之上。希腊精神经启蒙思想深刻地影响着康德。在康德那里,人的理性特质更加突显,而且那种张力色彩依然是思想的必要前提。不过,康德的伟大在于其综合精神。我们不好使用“折中”、“调和”等词汇来纠缠康德,而应积极地体会他那深邃的创造思想。在康德那里,质料与理念、现象与本质空前地统一,存在因而获得完整的根据,这根据显然不在传统意义上的超验理念中,不在彼岸——那人迹难至的永恒的空虚与黑暗中,而在我们的思想概念、在我们的理性理念中,在理性本身。而且,人只能生活于自己的理性中,而不能生活于生命之外的超验理性之中。在倡导主体性哲学的康德那里,理性只是人的理性,理性不仅是人类的能力和工具,更是人的本质、源泉、依据和目的。人类因理性而为的,不是去探求身外的别的什么东西和奥秘,而是对自己理性本身的自觉,自觉其作为人以及人的整个世界之源泉、之模式、之理想的身份及尊严、这种自觉即自由,乃是人类的起点与终点。 关于逻辑的完整的叙述是从亚里士多德开始的。即使今天我们有了数理逻辑我们仍然要承认康德是对的。可是逻辑本身不是哲学,探讨逻辑的基础才是哲学。可是逻辑的基础的确不明。形式逻辑的所谓正确是一种基础不牢的正确。所以后人其实是限制形式逻辑的使用范围而不能彻底否定它,比如黑格尔辩证逻辑。这和哲学的确不同,但它的情形比康德所说的要复杂的多。康德说的太简单化了。康德说逻辑不能前进的确是错了,数理逻辑把传统逻辑的推上了一个新的高度,从这里看下去传统逻辑实在太稚嫩了。 在这本书中,康德将心理学、形而上学和、类学与逻辑学作了区分。这本书里给出的逻辑学的对象是一切思维之方式的规律。思维形式就是概念、判断、推理之类。这个理解是落后的,现代逻辑从句子出发,直接关注推理问题、真的问题,似乎更能体现逻辑的实质。逻辑的成功在于它限制了自己,这话说的极好。反过来说,哲学的失败在于它不限制自己,它总是想解决它不可能解决的问题。逻辑的地位——各种学问的门径。知识的一部分是先天的知识,先天知识根据与对象发生关系的方式分为规定对象(或概念)和使对象成为现实。先天知识根据是否完全不是来自经验分为纯粹的和不纯粹的。这个划分似乎是说混杂的知识(不纯粹的知识)中有先天的部分,这个先天的部分也叫纯粹先天知识。这里一个问题是纯粹不纯粹的划分是否只针对理论知识,实践是否纯粹的问题《实践理性批判》谈过,可惜我一直没能看懂。 康德在这本书中强调物理学的成就在于经验知识上。这个精神和哥白尼革命的思想有对立的成分,也有符合的成分。对立的方面是指哥白尼革命是反对人类

康德的道德哲学

.康德的道德哲学 Zwei Dinge erf Men das Gem ut mit immer neuer und zunehmender Bewunderung und Ehrfurcht, je ?fter und anhaltender sich das Nachdenken damit besch? ftigt: Der bestirnte Himmel uber mir, und das moralische Gesetz in mir. Beide darf ich nicht als in Dunkelheiten verh Ult, oder im u berschwenglichen, au? er meinem Gesichtskreise, suchen und blo? vermuten; ich sehe sie vor mir und verkn ipfe sie unmittelbar mit dem Bewu? tsein meiner Existenz. 翻译: 有两样东西,越是经常而持久地思索它们,它们就越是以常新而弥增的惊叹和敬畏充实着心灵一一我头顶上的星空和我心中的道德法则。我不应当把这两者当作隐藏在黑暗之中或者超 出我视域之外的东西来加以追寻并纯然地猜测它们;我在我的眼前就看到了它们,我把它们 与我的实存意识直接联系在一起。 康德道德哲学的几个基本特点: 1.康德道德哲学要解决的根本问题:什么样的行为是道德的? 2.康德道德哲学与中国道德哲学的比较: 内在修养与外在关切 以利益为主题的话语体系(功利主义与义务论都是如此) 3.康德道德哲学基本方法:先验的方法。 细节展开 什么样的问题是真正的善?康德对此下足功夫,做了义务论的新形式,只有出于义务的才是 真道德。为什么强调义务论才是真正的道德?中国道德哲学是自律,内在的修养最重要,康 德认为不可靠,主观的认为自己是圣人是不信的,康德从外在的关切出发,以利害为关键,与幸福联系在一起,很功利的,利益与道德不可兼得。以利益为主题的话语体系是康德的道德哲学的出发点。德国人也讲教化,但不是自律,而是理性对自己的启蒙。康德从先验的方 法开始,自由是根基。自由和道德法则之间的关系,道德法则的存在理由是自由,自由是道 德法则的认识理由。 什么是“道德法则”?(谁给谁立法?) 1.理性给意志立法:实践理性 “按照法则的表象来行动的能力。” (自然之物“按照法则而运作”)。 2.理论理性与实践理性的关系: 推理的能力:按照三段论推理与按照不矛盾律推理。行为的逻辑一贯性是道德的标准。 细节展开 理性給意志立法,不是单纯的某个人,心灵中有知情意,意涉及到道德问题。 Bergehr un gsverm?ge n.意欲 Wille 意志 Willku(点)r任意 动物按照法则行走,人按照法则表象,是因为人能意识到法则,这就是实践理性的能力。 推理的能力是现象界得以可能的根据,实践理性与理论理性都是推理的能力,实践理性从行 为的一贯性(不矛盾律)进行,这种逻辑的一贯性是道德。 康德道德哲学的三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通俗的形而上学,将意志的“出于义务”的行为作为真正的道德行为分辨出来。 第二个层次:道德形而上学,把“出于义务”的动机归结为意志的先天形式法则,即绝对命令。 第三个层次:实践理性批判,揭示绝对命令作为意志的先天的普遍立法的原则(自律)是如

康德《纯粹理性批判》的主要内容

康德《纯粹理性批判》的主要内容 《纯粹理性批判》的哲学要义 首先,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的第一版序之中,阐明了对理性进行批判的必要性首先在于确定一般形而上学是可能还是不可能,以及规定源流、范围和界限.但是康德于第二版序之中,反而不是着重于进行理性批判的条件,而是改变了知识与对象的关系:“不是知识依照对象,而是对象依照知识”,这一新概念,导致康德发动了哲学界中的“哥白尼式革命”. 在导言中,康德提出了全书的总纲:纯粹理性的总任务是要解决“先天的综合判断”、即具有普遍性和必然性而又扩展了知识内容的真正科学知识是“如何可能”的问题,并按这总问题细分了以下的四个问题:1.数学如何可能?2.自然科学如何可能?3.形而上学作为自然的倾向如何可能?形而上学作为科学如何可能? 康德把全书大致的分为了五部份:“1.先验感性论,2.先验逻辑论,3.先验分析论,4.先验辩证论,5.先验方法论” 1.先验感性论 “先验感性论”主要是阐明,只有通过人的感性知识(接受能力)所先天具有的直观形式即“空间”和“时间”两大要素去整理自在之物(的表象即现象界)刺激感官的感觉材料,才能获得确定的感性知识,同时,空间和时间也是数学知识的先天直观形式. 2.先验逻辑论 “先验逻辑论”的阐明“感性必须与知性结合,直观必须与思维结合,才能产生自然科学的知识”,因而必须有一门不同于形式逻辑的先验逻辑来探讨知性的结构及其运用于经验对象时的各种原理.先验逻辑立足于知识与对象的关系,即知识的内容,而不是单纯的思维形式,这标著辩证逻辑在近代的萌芽. 3.先验分析论 “先验分析论”(真理的逻辑)阐明了知性的先天概念和先天原理是自然科学之所以可能的根据和条件.在概念分析论中,通过对知性判断中的逻辑机能的分析.而先验分析论当中的原理分析论主要阐明了知性指导判断力把范畴运用于现象的法规. 4.先验辩证论 “先验辩证论”(幻相的逻辑)主要阐明了理性不可避免地要超越现象去认识的本体,由此产生的作为自然倾向的形而上学只不过是一些先验的幻相,而不可能是真正的科学.康德在先验辩证论的导言之中指出,理性这种推广能力由于要从有条件者出发通过推论去认识无条件者. 5.先验方法论 先验方法论首先阐明,纯粹理性的经验使用虽然有正确的使用法规(知性的先更原理),但其理论的(思辨的、先验的)奥用却没有法规可言,因而必须对其先验使用方法(从定义出发的独断论、从正反两方争辩并互相证伪怀疑论方法、还有假设和证明的的方法等四个方面)加以训练,确立一些“消极的”规则,以限制纯粹理性的扩充到可能经验之外的倾向,从而为建立一种有关经验的形而上学准备了方法论的原则. 知识论要义与其他: 虽然康德使用的是批判哲学,他本人却建立起一套完整的哲学理论.他本人自称发动了一场哲学领域内的哥白尼革命.在康德所处的时代,欧洲哲学思想主要

浅析康德的道德哲学

浅析康德的道德哲学 【摘要】:康德通过寻找实践理性至上原则来看待道德和道德判断。他在道德自律的基础上,就道德与幸福、理性与自由、动机与效果等问题阐述了独到而深刻的见解。主要浅谈康德的道德哲学思想,希望通过分析能够对现实问题提供一种解决思路。 【关键词】:理性;善良意志;道德律 毫无疑问近两、三百年来,德意志民族的哲学天才所放射的光辉是无可比拟的。作为德国古典哲学的创始人伊曼努尔·康德,他在德国哲学史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康德的哲学思想主要集中于对人性的探讨,并将他的伦理学体系建立在理性的基础上。主要理论成果表现为三个方面。一、在人的认识能力方面的探讨,特别表现在为科学知识奠基的巨著《纯粹理性批判》。二、在人的欲望能力方面的探讨,代表作为研究人类道德原理及其基础自由意志的《实践理性批判》; 三、在人的情感能力方面的探讨,体现为美学和目的论的《判断力批判》。康德的一切哲学研究最终是为了解决“人是什么?”的问题,他的“三大批判”正是围绕着这一总问题而展开的哲学视野的全景。 一、理性与善良意志 卢梭是对康德的思想发展起了重要影响作用的人,卢梭的哲学思想是源本于人类学。他认为人和动物的区别在于它的自由。康德也继承了这种“自由”的观点,但是他对自由也做了进一步的发挥“把整个哲学的基础都转移到‘自由’的概念上来了;自由成了一种‘自发性’或‘自律’,本身就具有普遍性,是道德性的内在先验原理”。当然,对于这种先天的道德原则的肯定并不表示康德完全否定感性世界中的人的欲望和幸福。他承认在理性原则之外还有感性的幸福,“人属于感觉世界;人的理性当然有一个无可否定的感性层面的使命,即照顾感性的关切,并且为今生的幸福起见,以及可能的话为来生的幸福起见,制定实践的准则,在这两点而言,它乃是一个有需求的存在者”。 虽然承认感性世界,但是康德的道德哲学的关注点还是理性。他把人看作理性行为者。他认为人之所以区别于动物最重要的是在于理性能力因此从这个角度来建立自己的伦理学体系。他认为世界分为自然世界和道德世界的两个不同的范畴,其区别就在于在道德世界里理性能够为行为为提供行为准则,使每个人的行为不完全是顺从于个人欲望。因此康德指出人在拥有了自然能力之后,就需要理性能力来随时考虑自身的福与难。除此之外,理性还会被用于到一个更高的目的,那就是对纯粹的、绝无感性关切的理性进行判断,并使这种判断成为福祸判断的无上条件。 而这种理性的善恶评价又是源于什么呢?康德认为那就是“善良意志”,康德将道德的基础从传统观念的经验的外在对象转移到人的善良意志中来,从而建立

康德的批判哲学-康德哲学的主要观点

康德的批判哲学:康德哲学的主要观点 康德的哲学思想可以分为两个时期:前批判时期和批判时期。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康德的批判哲学的相关资料,希望对你有帮助! 康德的批判哲学 康德的哲学思想可以分为两个时期:前批判时期和批判时期。以1770年为界,在此之前,康德研究的兴趣和重点主要在自然科学。在这期间,他提出了与当时占统治地位的宇宙不变论相对立的宇宙发展论,从而形成了他自己带有唯物论和辩证法倾向的新自然观。这体现在他的两个假设中。第一个是“潮汐假设”,他认为由月亮引力引起的定时涨落的潮汐现象所带来的海水与地表的摩擦会导致地球的自转速度变慢,这个假说为后来的自然科学所证实。其哲学意义在于它表明包括地球在内的一切天体都有其自身的变化,发展和灭亡的过程。第二个是“星云假说”,又称“康德――拉普拉斯星云假说”。他认为宇宙间到处充满着物质和精神,物质和精神成反比,物质的力量是引力,精神的力量是理性。由于地球处在太阳系中间的位置,故人类拥有一定程度的理性,但没有完全纯粹的理性。这种关于理性的思辨虽然在现在看来是不很科学的,但他的星云假说第一次沉重地打击了宇宙不变论的形而上学自然观。康德从发展的观点出发,把宇宙看成是一个在时间上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康德的星云假说不仅推动了自然科学的发展,而且奠定了新的辩证自然观的基础。对此,恩格斯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这年的8月,康德发表了他的教授论文《论感性世界和理智世界的形式和原则》.。这是康德哲学思想分界的标志。 康德在前批判时期的哲学思想经历了从唯理论到批判唯理论的转变。他接受的是莱布尼茨――沃尔夫哲学体系的教育。接受了唯理论把天赋理性置于经验之先的基本立场。在不断的思考和探索过程中,他在接受牛顿物理学的同时也认识到经验的重要性。并由此而接受了经验论对传统形而上学和唯理论的批判,但他最终并没有选择经验主义,而是在唯理论和经验论之间另辟蹊径,开辟了先验哲学的新路径。 康德在前批判时期的哲学著作表现出逐步脱离唯理论,接近经验论,最后综合两者的发展趋势,这一趋势直接导致他的那篇教授就职论文《论感性世界和理智世界的形式和原则》。他提出决定我们对世界认识的不是外部对象。而是先验形式,还有他关于物自体和现象的区分:物自体在认识之外,现象则在认识之内。正是这些思想,构成了他批判哲学的主旨。以

康德道德哲学详解

2005年6月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un.2005第25卷第2期(总72期) Journal of Xi′an J iaot ong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Vol.25(Su m No.72) 康德道德哲学详解 邓晓芒 (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湖北武汉430072) [摘 要] 对康德道德哲学三个层次结构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解读,即通俗道德哲学、道德形而上学、实践理性批判。 指出康德立足于普通人的道德意识而抽象出道德形而上学原理,由此派生出三种表达方式把道德意识逐步引向自由意志的自我立法,使得行动主体具有了人格的尊严,并激发起“敬重”的道德情感,并最终在实践理性批判中确立了自由意志在人类道德行为中的至高无上的地位。在对康德道德哲学进行梳理的同时,还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道德资源进行了批判式的剖析和评价,认为东西方在道德领域应该加强对话和交流,从中吸取值得借鉴的道德观念。 [关键词] 康德;道德形而上学;自由意志;实践理性 [中图分类号] B516.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2245X(2005)022******* Expound i n g on Kan t′sM ora l Ph ilosophy DE NG Xiao2mang (College of Phil os ophy,W uhan University,W uhan430072,China) Abstract Detailed analysis and expounding are made on three2layer structures of Kant′s moral phil os ophy, na mely,popular moral phil os ophy,moral metaphysics and p ractice rati on criticis m.It is pointed out that based on the moral a wareness of the common peop le,Kant abstracts the p rinci p le of moral metaphysics and de2 rives three for m s of exp ressi on,gradually leads moral a wareness t o the self legislati on of free will,enables the acti on of the main body t o have dignity of pers onality,sti m ulate moral senti m ent of"res pect",and finally es2 tablish the s overeign positi on of the free will in the moral behavi or of the mankind during p ractice rati on criti2 cis m.W hile carding Kant′s moral phil os ophy,critical analysis and evaluati on are made on the moral res ources in the traditi onal culture of China,considering that the dial og and interfl ow bet w een the East and W est in the moral field should be strengthened in order t o abs orb moral concep ts worth being used as reference. Key words Kant;moral metaphysics;free will;p ractice rati on 现在国内外关于康德道德哲学的讨论非常热烈,特别是在中国目前所面临的这样一个文化转型、社会变革的特殊时期,所引发的社会道德问题尤为突出,以至于在国内曾经掀起过一场关于道德问题和人文精神的大讨论。其中一个最重要的讨论焦点就是当代社会的道德滑坡,以及中国传统文化和传统道德在当代条件下显出它的不适应性的问题。但是这场声势浩大的讨论最后不了了之。在这场讨论中,一种观点认为我们应该回归传统文化,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应该重建现代文化。笔者认为,在当代我们应该更多地吸收一些西方人的观点和视角,了解他们在道德问题上的看法。西方从建立资本主义一直到进入现代工业社会,历经了好几百年,在这样的过程中,他们的道德观发生了很大变化,特别是从西方启蒙运动时期以来这种变化最为显著。促成这一重要转变的思想上的一个关键性因素就是康德以及康德的道德哲学。因此,假如中国当 [收稿日期] 2005-03-11 [作者简介] 邓晓芒(1948- ),男,湖南长沙人,武汉大学哲学学院西方哲学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华外国哲学史学会常务理事。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