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移动直放站技术规范 文档

移动直放站技术规范 文档

移动直放站技术规范 文档
移动直放站技术规范 文档

移动通信直放站技术规范资料

一、移动通信网络基础知识

移动通信:指利用无线信道进行移动体之间或移动体与固定体之间的相互通信。

通信网的三个基本要素是:终端、传输系统和交换系统。

模拟通信网(频分制):终端、传输和交换系统都是以模拟方式实现的通信网。

数字通信网(时分制):终端、传输和交换系统都是以数字方式实现的通信网。。

信道:传输信号的通道。

蜂窝:用正六边形无线小区(又称蜂窝小区)邻接构成的整个通信面状服务区的形状很象蜂窝,故形象地称为蜂窝状网(Cellular System),也称为蜂窝移动通信网。

盲区: ①无基站下行信号或下行信号微弱,小于-95dBm的区域.

②下行信号电平良好,上行信号微弱的地方.

③下行信号电平良好,但接收的下行信号中有多个基站信号,信号强度相差不大时,也可认定为盲区.

施主天线:对着基站方向,接收基站下行信号的天线,也叫前向天线重发天线:对着移动台方向发射基站下行信号,对欲覆盖区进行信号覆盖的天线,也叫反向天线。

二、体制介绍

GSM(Global System Mobile)技术:为1992年欧洲标准化委员会统一推出的标准,它采用数字通信技术,统一的网络标准,使通信质量得以保证,并可以开发出更多的新业务供用户使用。GSM移动通信网的

传输速度为9.6K/s。目前,全球的GSM移动用户已经超过5亿,覆盖了1/12的人口,GSM技术在世界数字移动电话领域所占的比例已经超过70%。由于GSM相对模拟移动通讯技术是第二代移动通信技术,所以简称2G。

a)工作频段

a)频道间隔

相邻两频道间隔为200KHz,每个频道采用时分多址接入TDMA 方式。每一频点(频道或叫载频TRX)上可分为8个时隙。每一时隙为一个信道。因此,一个TRX最多有8个移动用户同时使用。

GPRS

GPRS(通用无线分组业务: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是一

种基于GSM系统的无线分组交换技术,提供端到端的,广域的无线IP连接。简单的说,GPRS是一项高速数据处理的技术,其方法是以“分组”的形式传送数据。网络容量只在所需时分配,不要时就释放,这种发送方式称为统计复用。目前,GPRS移动通信网的传输速度可

达115k/s。GPRS是在GSM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技术,是介于第二代数字通信和第三代分组型移动业务之间的一种技术,所以通常称为2.5G。但是目前中国移动所部署的GPRS网络,根据有关部门测试,目前GPRS的下行平均速率大约是20Kbps,上行平均速率还不到5Kbps,

远低于其理论值。

EDGE

EDGE(全球增强型数据提升率:Enhanced Dataratesfor Global Evolution)完全以目前的GSM标准为架构,不但能够将GPRS的功能发挥到极限,还可以透过目前的无线网络提供宽频多媒体的服务。EDGE是一种基于GSM/GPRS网络的数据增强型移动通信技术,通常

又被人们称为2.75代技术,GSM运营商可以在现有频谱范围内进一

步的演进实现。EDGE的理论上移动传输速度可以达到384kbps,静止传输速度可以达到2Mbps(实际速率在80~130kbps)。可以应用在诸如无线多媒体、电子邮件、网络信息娱乐以及电视会议上。

二、射频基础知识

功率/电平(dBm):放大器的输出能力,一般单位为w、mw、dBm (注:dBm是取1mw作基准值,以分贝表示的绝对功率电平。)换算公式:

电平(dBm)=10lg mw

5W → 10lg5000=37dBm

10W →10lg10000=40dBm

20W →10lg20000=43dBm

综述:从上不难看出,功率每增加一倍,电平值增加3dBm。增益(dB):即放大倍数,单位可表示为分贝(dB)。

即:dB=10lgA(A为功率放大倍数)

插损:当某一器件或部件接入传输电路后所增加的衰减,单位用dB 表示。

驻波比(回波损耗):(VSWR)指设备输入端(或输出端)的输入信号(或输出信号)与反射信号的比值。即回波损耗,输入一个信号然后测量其反射回来的功率比值。

附:驻波比——回波损耗对照表:

三阶交调:若存在两个正弦信号ω1和ω2 由于非线性作用将产生许多互调分量,其中的2ω1-ω2和2ω2-ω1两个频率分量称为三阶交调分量,其功率P3和信号ω1或ω2的功率之比称三阶交调系数M3。即M3 =10lg P3/P1 (dBc)

噪声系数:一般定义为输出信噪比与输入信噪比的比值,单位用dB。耦合度:耦合端口与输入端口的功率比, 单位用dB。

隔离度:本振或信号泄露到其他端口的功率与原有功率之比,单位dB。

天线增益(dB):指天线将发射功率往某一指定方向集中辐射的能力。

天线方向图:是天线辐射出的电磁波在自由空间存在的范围。方向图宽度一般是指主瓣宽度即从最大值下降一半时两点所张的夹角。

一般是方向图越宽,增益越低;方向图越窄,增益越高。

天线前后比:指最大正向增益与最大反向增益之比,用分贝表示。

单工:亦称单频单工制,即收发使用同一频率,由于接收和发送使用同一个频率,所以收发不能同时进行,称为单工。

双工:亦称异频双工制,即收发使用两个不同频率,任何一方在发话的同时都能收到对方的讲话。

1dB压缩点输出功率: 指设备在线性工作区内所能达到的最大功率。1dB压缩点是指增益下降1dB时,设备输出给标准负载的载频功率。自动电平控制(ALC): 指设备工作于最大增益且输出为最大功率时,增加输入信号电平,设备对输出信号电平的控制能力。

带内波动:也叫带内平坦度指在有效工作频带内不同频率不同增益

的差值,即最大电平和最小电平之间的差值。

带外抑制度:该指标反映了设备对工作频带外信号的抑制能力。

传输时延: 指设备输出信号相对输入信号的时间延迟。

杂散发射:指设备正常工作时,无用频率分量的功率辐射,它主是是热噪声通过放大器放大而形成,随着直放站增益的增大而增大。

三、射频器件知识

放大器:(amplifier)用以实现信号放大的设备。

滤波器:(filter)通过有用频率信号抑制无用频率信号的部件或设备衰减器:(attenuator)主要用途是调整电路中信号大小、改善阻抗匹配。

杂散发射:指设备正常工作时,无用频率分量的功率辐射,它主是是热噪声通过放大器放大而形成,随着直放站增益的增大而增大。

三、射频器件知识

放大器:(amplifier)用以实现信号放大的设备。

滤波器:(filter)通过有用频率信号抑制无用频率信号的部件或设备衰减器:(attenuator)主要用途是调整电路中信号大小、改善阻抗匹配。

功分器:是等功率分配器件。有二、三、四….功分器;接头类型分N 头(50Ω)、SMA头(50Ω)、和F头(75Ω)三种,我们公司常用的是N头和SMA头。

耦合器:是从主干通道中提取出部分信号的器件,是一种非等功率分配的器件。按耦合度大小分为5dB、6dB、7dB、10dB、15dB、20dB、30dB和40dB等多种耦合比的耦合器供选择。耦合器的接头多采用N头。

负载:接在某一电路(如放大器)或电器输出端口,接收电功率的元/器件、部件或装置统称为负载。对负载最基本的要求是阻抗匹配和所能承受的功率。

环形器:使信号单方向传输的器件。

转接头:把不同类型的传输线/器件/设备连接在一起的装置。

馈线:是传输高频电流的传输介质。

天线:(antenna)是将高频电流形式的能量变换成电磁波并向规定方向发射出去或把来自一定方向的电磁波还原为高频电流的一种设备。合路器:合路器有同频带合路器和双频带合路器两种;同频带合路器能将两个或以上的同频段信号合成一路信号输出;多频带合路器则能将多个频段的多个发射和接收信号合路于同一根馈线、双频天线或宽频泄漏同轴电缆;

四、光器件知识

光功率:衡量光信号的大小,可用光功率计直接测试,常用dBm表示

光端机:主要由光发射机和光接收机组成,功能是将要传送的电信号及时、准确的变成光信号并输入到光纤中进行传播(光发送机);在接收端再把光信号及时、准确的恢复再现成原来的电信号(光接收机)。由于通信是双向的,所以光端机同时完成电/光(E/O)和光/电(O/E)转换。

激光器:把电信号转换为光信号,用在光发射机中,主要指标是能够发出的光功率的大小。

光接收器:把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用在光接收机中,主要指标是接收灵敏度。

光耦合器:光耦合是表示有源的或无源的或有源与无源光学器件之间的一种光的联接。联接形式多种:光的通道,光功率的积聚与分配,不同波长光的合波与分波,以及光的转换和转移等。能实现光的这种联接的器件称为光耦合器。

波分复用器:光分波器或光合波器统称光复用器,它能将多个载波进行分波或合波,使光纤通信的容量成倍的提高。目前采用

1310nm/1550nm波分复用器较多,它可将波长为1310nm和

1550nm的光信号进行合路和分路。

光衰减器:就是在光信息传输过程中对光功率进行预定量的光衰减的器件。按衰减值分3、5、10、15、20dB五种,根据实际需要选用。

光法兰盘:光法兰盘又称光纤连接器。实现两根光纤连接的器件,目前公司采用的有FC型和SC型两种活动连接器,既可以连接也可以分离。

光纤:传输光信号的光导纤维,分多模光纤、单模光纤两大类。光纤材料是玻璃芯/玻璃层,多模光纤的标准工作波长为850/1310nm,单模光纤的标准工作波长为1310/1550nm,衰减常数为:

光缆:由若干根光纤组成,加有护套及外护层和加强构件,具有较强的机械性能和防护性能。种类有室外光缆、室内光缆、软光缆、设备内光缆、海底光缆、特种光缆等。

尾纤:一端带有光纤连接器的单芯光缆。

光跳线:两端都装有连接器的单芯光缆。

五、直放站概述

定义

直放站(中继器)属于同频放大设备,是指在无线通信传输过程中起到信号增强的一种无线电发射中转设备。直放站的基本功能就是一个射频信号功率增强器。直放站在下行链路中,由施主天线现有的

覆盖区域中拾取信号,通过带通滤波器对带通外的信号进行极好的隔离,将滤波的信号经功放放大后再次发射到待覆盖区域。在上行链接路径中,覆盖区域内的移动台手机的信号以同样的工作方式由上行放大链路处理后发射到相应基站,从而达到基地站与手机的信号传递。 特点

使用直放站作为实现“小容量、大覆盖”目标的必要手段之一,主要是由于使用直放站一是在不增加基站数量的前提下保证网络覆盖,二是其造价远远低于有同样效果的微蜂窝系统。直放站是解决通信网络延伸覆盖能力的一种优选方案。它与基站相比有结构简单、投资较少和安装方便等优点,可广泛用于难于覆盖的盲区和弱区,如商场、宾馆、机场、码头、车站、体育馆、娱乐厅、地铁、隧道、高速公路、海岛等各种场所,提高通信质量,解决掉话等问题。

●产品种类

(1) 移动通信直放站的种类

--- 从传输信号分有GSM直放站、CDMA直放站、PHS直放站等;--- 从安装场所来分有室外型直放站和室内型直放站;

--- 从传输带宽来分有宽带直放站(选段)和选频(选信道)直放站;--- 从传输方式来分有无线直放站、光纤传输直放站和移频传输直放站。

●应用场所

根据直放站系列产品的特点和移动通信网络的需求,不同的地理环境及应用场合,系统的解决方案是不同的,这需要认真分析,区别对待。针对各类地区及应用场所,由于基站的密集性、用户话务量等不同,建议采用如下直放站的应用原则:

扩大服务范围,消除覆盖盲区,如高山,建筑物,树林等阻挡物而形成的信号盲区;

在郊区增强场强,扩大郊区站的覆盖;

沿高速公路架设,增强覆盖效率;

解决室内覆盖,如大型建筑物内信号衰减信号盲区、地下商城、地铁、遂道等衰减信号盲区;

将空闲基站的信号引到繁忙基站的覆盖区内,实现疏忙;

临时性会议地点的应急覆盖

其它因屏蔽不能使信号直接穿透之区域等。

●基本参数

直放站有很多技术参数,但主要应了解有工作频率范围、最大输出功率、增益范围等,为此应对这些技术参数进行着重讨论(详见上文)。

工作频率范围

理解不同的网络有不同的工作频率,所针对的直放站也有不同工作频率(如GSM、CDMA、PHS等)

最大输出功率

指直放站工作在线性区内的最大输出功率,掌握公司所有设备的实际输出功率(如室外无线直放站就有2W、5W、10W等机型),注意设备并非输出越大越好。

增益范围

指设备的放大能力,区别同一设备有分上行增益和下行增益。六、室内分布系统基本知识

●室内分布系统概念

室内分布系统是针对室内用户群、用于改善建筑物内移动通信环境的一种成功的方案,近几年在全国各地的移动通信运营商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室内分布系统原理是利用室内天线分布系统将移动基站的信号均匀分布在室内每个角落,从而保证室内区域拥有理想的信号覆盖。

室内分布系统的建设,可以较为全面地改善建筑物内的通话质量,提高移动电话接通率,开辟出高质量的室内移动通信区域;

同时,使用微蜂窝系统可以分担室外宏蜂窝话务,扩大网络容量,从整体上提高移动网络的服务水平。

室内分布系统的组成

●通过无线直放站引入基站信号的室内分布系统。

●通过光纤直放站引入基站信号的室内分布系统。

●通过直接耦合基站(宏蜂窝或微蜂窝)信号(或直接耦合给直放

站)的室内分布系统。

●采用泄漏电缆的室内分布系统。

●室内分布系统应用场所

室内盲区(如新建大型建筑、停车场、办公楼、宾馆和公寓等)。

话务量高的大型室内场所(如会展中心、市民中心、车站、地铁、医院、机场商场、体育馆、购物中心等)。

发生频繁切换的室内场所(如高层建筑的顶部,收到多个基站的功率近似的信号)。

七、室外覆盖系统基本知识

●室外覆盖的基本概念

在GSM无线网络中由于各种原因的影响不可能达到完全的无缝隙覆盖,在一些偏远的农村,处于盲区的厂矿企业采用室外直放站进行覆盖是一种快捷、经济的好办法。

●室外覆盖系统应用场所

公路、铁路信号覆盖的意义随着我国交通运输竞争机制的引入,公路、铁路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同时经济的发展和

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导致出行的人越来越多,在移动着的

交通工具里打电话已经成为现代人不可缺少的需求。在交通工具上的通信真正体现出移动通信的本色,这是其他通信方式所无法达到的。因此公路和铁路的移动信号覆盖就显得尤为重要。

公路隧道、铁路隧道信号覆盖的意义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的公路交通、铁路交通、地铁建设事业也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同时各移动运营商为了树立企业形象,提高服务质量,对公路、铁路、地铁网络覆盖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在公路、铁路沿线,存在大量的隧道盲区,为了对整条公路、铁路进行连续不间断覆盖,公路、铁路、地铁隧道的覆盖将是各运营商提高基站信道利用率、提高投资回报率、建设精品网络的一个重要而有效的手段。 风景区信号覆盖的意义和特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风景园林事业取得长足发展。风景名胜区现已形成了国家级、省级和县级风景名胜区现已形成了国家级、省级和县级风景名胜区相结合的体系。目前,我国共拥有512处风景名胜区,面积约9.6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1%。风景区的特点是:山多、水多、洞多、人多,这种特殊的情况就必须用特殊的方案来解决。

乡村、镇信号覆盖的意义和特点农村的基站主要建在人口相对比较集中的乡镇政府所在地,很多村庄由于距离基站

较远而收不到手机信号。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人均

收入的不断提高,以及移动电话资费和手机价格的进一步

下调,乡村、镇将成为今后移动用户新的增长点。中国农

民占总人口的70%,约9.1亿。一旦手机在农村兴起势必

会给中国的移动通信市场带来无限的发展。我国乡村区域

分散、地形种类复杂,用户少。

近海和内河有大量的职业渔民从事捕捞和养殖等渔业活动,由于经济条件的限制,渔船上还没有达到安装卫星电话的

程度,因此移动电话便成了近海、内河这一特殊环境内河

这一特殊环境中从事经济和贸易活动的理想的通讯工具。

中国海岸线长度为总计18401公里,海区面积总计355平

方公里,渔场面积总计281平方公里。内河航道里程达到

11.65万公里。建设一个覆盖近海海域和内河航道的移动

通信网络,是提高移动通信行业企业形象,拓展新的市场

新的着眼点。

八、城市住宅小区覆盖系统基本知识

●城市住宅小区覆盖系统的基本概念

●随着国内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高档次的住宅小区在大大

小小的城市如雨后春笋一般层出无穷。但住宅小区内建筑物的

密度、高度、墙壁厚度和材料等因素对移动通信信号的影响很

大。受多径因素的影响,小区内覆盖通常都存在着某些盲点或

盲区,尤其是目前,生活小区室外一般可以覆盖或勉强覆盖,低层特别是1、2层的覆盖效果更差,3、4层以上的室内覆盖通常可以满足通话要求。实际上,对于高层室内环境而言,往往来自周围多个小区的信号都很强,反而引发了切换和掉话问题。另外,周围宏蜂窝小区的富余容量有限,难以满足较大型住宅区的容量要求。

●城市住宅小区覆盖系统综合解决方案是公司在结合多年室内

外覆盖经验,针对当前运营商正在实施的网络优化战略所提出的一种利用直放站来解决生活小区网络信号深度覆盖的一种方案,其实质是实现特殊场合的点或面的覆盖。生活小区的解决方案一方面可以解决室内环境的深度覆盖问题,另一方面还可以利用现有网络的容量充分吸收该类区域的话务,提高频率

利用率。

中国移动统一信息平台技术规范

中国移动企业信息化一期工程统一信息平台技术规范 (v1.0)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目录1总则1 1.1.概述1 1.2.适用范围1 1.3.起草单位1 1.4.解释权2 2应用体系架构3 2.1.两级架构3 2.2.统一信息平台的组成4 2.3.总体技术要求5 3展示平台6 3.1.域名规则6 3.2.登录流程7 3.3.访问安全控制7 3.3.1.认证8 3.3.2.加密9 3.3.3.授权9 3.4.个性化展现经管9 3.5.内容应用聚集10 3.6.系统性能要求10 4网络和接入平台11 4.1.全国互联广域网组织结构11 4.1.1.全国互联广域网拓扑结构11 4.1.2.广域网互联承载网络的选择12 4.1.3.全国互联广域网的路由13 4.1.4.全国互联广域网的网络安全13 4.2.集团公司统一信息平台的网络组织结构13 4.2.1.集团公司统一信息平台局域网13 4.2.2.集团公司统一信息平台接入15 4.3.省公司统一信息平台的网络组织结构16 4.3.1.省公司统一信息平台局域网16 4.3.2.省公司统一信息平台接入18 4.4.IP地址规划19 4.4.1.IP地址规划原则19 4.4.2.IP地址规划方法20 4.4.3.IP地址规划要求21 5安全经管平台21 5.1.网络经管及网络安全21 5.1.1.网络系统经管21 5.1.2.网络安全22

5.2.系统经管及系统安全23 5.2.1.系统经管23 5.2.2.系统安全24 5.2.3.数据经管和安全25 5.2.4.防病毒26 6系统和环境要求27 6.1.系统要求27 6.1.1.主机设备27 6.1.2.操作系统27 6.1.3.存储备份设备28 6.1.4.网络设备29 6.1.5.数据库31 6.1.6.展示平台软件33 6.1. 7.开发工具34 6.1.8.系统文档34 6.2.机房环境要求35 6.2.1.机房环境条件35 6.2.2.接地要求36 6.2.3.空调及电源36

中国XX业务支撑网4A安全技术规范

中国移动通信企业标准 中国移动业务支撑网 4A 安全技术规范 版本号:1.0.0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发布 ╳╳╳╳-╳╳-╳╳发布 ╳╳╳╳-╳╳-╳╳实施 QB-W-016-2007

目录 1概述 (7) 1.1范围 (7) 1.2规范性引用文件 (7) 1.3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7) 2综述 (8) 2.1背景和现状分析 (8) 2.24A平台建设目标 (9) 2.34A平台管理范围 (10) 34A管理平台总体框架 (11) 44A管理平台功能要求 (14) 4.1帐号管理 (14) 4.1.1帐号管理的范围 (14) 4.1.2帐号管理的内容 (14) 4.1.3主帐号管理 (14) 4.1.4从帐号管理 (15) 4.1.5密码策略管理 (15) 4.2认证管理 (15) 4.2.1认证管理的范围 (16) 4.2.2认证管理的内容 (16) 4.2.3认证服务的管理 (16) 4.2.4认证枢纽的管理 (16) 4.2.5SSO的管理 (17) 4.2.6认证手段 (17) 4.2.7提供多种手段的组合使用 (17) 4.3授权管理 (17) 4.3.1授权管理的范围 (17) 4.3.2授权管理的内容 (18) 4.3.3资源管理 (18) 4.3.4角色管理 (18) 4.3.5资源授权 (19) 4.4审计管理 (20) 4.4.1审计管理范围 (20) 4.4.2审计信息收集与标准化 (21) 4.4.3审计分析 (21) 4.4.4审计预警 (22) 4.54A管理平台的自管理 (23)

4.5.2权限管理 (23) 4.5.3组件管理 (23) 4.5.4运行管理 (23) 4.5.5备份管理 (23) 4.64A管理平台接口管理 (24) 4.6.1帐号管理接口 (24) 4.6.2认证接口 (24) 4.6.3审计接口 (24) 4.6.4外部管理接口 (25) 54A管理平台技术要求 (25) 5.1总体技术框架 (25) 5.2P ORTAL层技术要求 (27) 5.3应用层技术要求 (27) 5.3.1前台应用层技术要求 (27) 5.3.2核心数据库技术要求 (28) 5.3.3后台服务层技术要求 (30) 5.3.4单点登录技术要求 (32) 5.3.5安全审计技术要求 (33) 5.4接口层技术要求 (35) 5.5非功能性技术要求 (35) 5.5.1业务连续性要求 (35) 5.5.2开放性和可扩展性要求 (38) 5.5.3性能要求 (38) 5.5.4安全性要求 (38) 64A管理平台接口规范 (40) 6.1应用接口技术规范 (40) 6.1.1总体描述 (40) 6.1.2登录类接口(①) (41) 6.1.3认证类接口 (42) 6.1.4帐号/角色接口(④) (43) 6.1.5审计类接口 (48) 6.2系统接口技术规范 (51) 6.2.1总体描述 (51) 6.2.2登录类接口(①) (52) 6.2.3认证类接口 (53) 6.2.4帐号接口(⑤) (55) 6.2.5审计类接口 (59) 6.3外部管理接口技术规范 (61) 7BOSS系统3.0的改造要求 (62)

中国移动技术规范

中国移动技术规范

中国移动技术规范 文档编号: 中国移动PTN资源自动分析优化功能需求规范书 文档版本:Version 1.0 版权声明:版权归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所有,未经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书面许可,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全部或部分使用和传播本技术规范。 发布日期:2020年4月 发布单位: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前言 本技术规范根据中国移动PTN网络维护效能提升管理需求而制定,随着网络管理需求的不断深化,本技术规范的相关内容将会修改和完善。 本技术规范的解释权属于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本技术规范由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提出并归口。 本技术规范起草单位: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网络部 本技术规范主要起草人: 集团公司:邓春胜、邓宇 省公司:田志坚、黄垣森、杨彬、张剑、夏志超、李勇、娄文科、梁静海、张跃明、彭鹏、党志俊

目录 PTN资源自动分析优化功能需求规范书.................... 错误!未定义书签。前言........................................................................... 错误!未定义书签。目录...........................................................................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PTN资源分析优化概述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功能需求说明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 ............................................................................. 物理资源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逻辑资源分析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流量监控及资源预警功能................................. 错误!未定义书签。 2.4资源优化分析报告功能..................................... 错误!未定义书签。

CMCC_v22_中国移动条码识别业务终端技术规范

中国移动通信企业标准 QB-╳╳-╳╳╳-╳╳╳╳ 中国移动条码识别业务终端技术规范 C h i n a M o b i l e B a r c o d e R e c o g n i t i o n S e r v i c e T e r m i n a l S p e c i f i c a t i o n 版本号: 1.1.0(报批稿) ╳╳╳╳-╳╳-╳╳发布╳╳╳╳-╳╳-╳╳实施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发布

1. 适用范围 (44) 2. 引用标准 (44) 3. 相关术语 (44) 4. 缩略语解释 (44) 5. 业务描述 (55) 5.1. 业务定义 (55) 5.2. 业务模型 (55) 6. 终端功能要求 (55) 6.1. QR码符号取景及采集 (55) 6.2. 终端解码 (66) 6.2.1. QR码符号到数据字符 (66) 6.2.2. 数据字符到应用信息 (77) 6.3. 打开和保存文件 (88) 6.3.1. 保存文件 (88) 6.3.2. 打开文件 (88) 7. 终端业务应用要求 (88) 7.1. 属性操作要求 (88) 7.2. 应用操作要求 (1010) 7.2.1. 名片应用 (1010) 7.2.2. 短信应用 (1010) 7.2.3. 邮件应用 (1010) 7.2.4. 文本应用 (1111) 7.2.5. 业务营销应用WAP业务 (1111) 7.2.6. 业务营销应用SMS业务 (1212) 7.2.7. 业务营销应用IVR业务 (1212) 8. 终端异常处理要求 (1313) 8.1. 终端解码异常事件处理要求 (1313) 8.2. 其它异常事件处理要求 (1313) 9. 终端性能要求 (1313) 10. 终端界面要求 (1414) 11. 终端硬件要求(推荐) (1414) 11.1. 摄像头 (1414) 11.2. CPU (1414) 11.3. 存储器 (1414) 12. 编制历史 (1414) 附录A 中国移动条码识别业务终端界面规范 (1515)

中国移动网络门户系统技术规范

中国移动网络门户系统技术规范

中国移动通信企业标准 QB-W-028- 中国移动网络门户系统技术规范(第一版) NMS Portal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版本号 1.0.0 -××-××发布 -××-××实施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发布

目录 1 范围........................................ 错误!未定义书签。 2 引用标准.................................... 错误!未定义书签。 3 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错误!未定义书签。 4 系统概述与建设范围.......................... 错误!未定义书签。 5 ”总部-省”两级架构......................... 错误!未定义书签。 6 组网与设备配置要求.......................... 错误!未定义书签。 7 系统功能要求................................ 错误!未定义书签。 7.1 单点登录.............................. 错误!未定义书签。 7.1.1 基本要求 ........................... 错误!未定义书签。 7.1.2 具备4A的情况 ...................... 错误!未定义书签。 7.1.3 对于未接入4A的情况 ................ 错误!未定义书签。 7.2 接入服务.............................. 错误!未定义书签。 7.2.1 B/S与C/S应用统一接入.............. 错误!未定义书签。 7.2.2 公网接入 ........................... 错误!未定义书签。 7.2.3 移动接入 ........................... 错误!未定义书签。 7.3 界面集成.............................. 错误!未定义书签。 7.3.1 界面集成的技术方式 ................. 错误!未定义书签。 7.3.2 界面集成的基本功能—展现管理 ....... 错误!未定义书签。 7.3.3 界面集成的基本业务需求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中国移动技术规范

中国移动技术规范 文档编号: 中国移动PTN故障智能辅助定位 功能需求规范书 文档版本:Version 1.0 版权声明:版权归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所有,未经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书面许可,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全部或部分使用和传播本技术规范。 发布日期:2020年10月 发布单位: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前言 本技术规范根据中国移动PTN网络维护效能提升管理需求而制定,随着网络管理需求的不断深化,本技术规范的相关内容将会修改和完善。 本技术规范的解释权属于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本技术规范由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提出并归口。 本技术规范起草单位: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网络部 本技术规范主要起草人: 集团公司:邓春胜、邓宇 省公司:党志俊、娄文科、田志坚、黄垣森、杨彬、张剑、夏志超、李勇、梁静海、张跃明、彭鹏

目录 前言 (2) 目录 (3) 1.概述 (4) 2. 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4) 2.1术语和定义 (4) 2.2缩略语 (4) 3.功能需求 (5) 3.1告警相关性分析 (5) 3.1.1告警根源性分析 (5) 3.1.2告警相关性原则 (6) 3.2业务相关性分析 (6) 3.3故障辅助分析及定位 (6) 3.3.1用户界面 (7) 3.3.2故障定位手段 (7) 3.3.3故障定位结果 (8)

1.概述 研究各种典型场景下PTN网络故障诊断定位方法,包括业务故障、光缆故障、设备故障、时钟故障、DCN故障、业务性能劣化等,开发出故障智能辅助定位工具,实现一键式故障智能诊断及故障原因智能输出,并给出常见故障处理建议,提高运维人员现场维护效率及能力。该辅助定位功能具备以下模块: ―告警相关性分析 ―业务相关性分析 ―故障智能分析和定位 2. 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2.1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技术规范: 网元管理系统 Element Management System 简称EMS,由设备供应商提供,是为了管理一个或多个传送网网元所使用的软硬件系统。网元管理系统管理由单一设备供应商提供的网元。 2.2 缩略语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技术规范:

中国移动浙江公司移动室外UPS技术规范

浙江移动通信有限责任公司户外通信用一体化UPS电源系统技术规范书 二零零五年十一月

一、概述 (1) 本文件为浙江移动户外通信用一体化UPS电源系统设备招标文件的技术规范书。 (2) 本技术规范书的编制依据是根据中国信息产业部“通信局(站)电源系统的总技术要求”等有关规定编制。 (3) 参与选型及报价的设备必须符合本技术规范书的要求,如相关要求低于本技术规范书的要求应论述其理由。 (4) 设备必须具有入网证,并能提供设备技术数据和电原理图及安装图。 (5) 本技术的解释权属于浙江移动通信有限责任公司。 二、范围 本技术规范规定了户外通信用一体化不间断电源——UPS的技术要求、标志、包装、运输存储。 本技术规范适用于各类户外干放、直放站、微蜂窝等通信用静止型不间断电源。 三、定义 户外通信用一体化UPS电源系统在构成上,主要有五部分组成,包括户外专用UPS主机、蓄电池组、输入输出配电、防雷保护和一体化户外机柜。几部分相互配合,实现在市电正常时使用市电能量向通信设备提供纯净稳压的交流电,市电故障时使用蓄电池能量向通信设备提供纯净稳压的交流电。各部分可集成安装在一体化机柜内或蓄电池组独立安装。 参与报价设备厂家需详列一体化电源柜体尺寸、质量,电池柜尺寸、质量以及各组成部分主要技术指标。 四、一体化户外机柜技术要求 1、柜体采用热镀锌钢板、需防锈处理,表面喷塑。满足室外安装和室外工作的防雨、防尘、 防潮、防盗要求,外观美观。 2、防护等级:IP55。 3、温度范围:-25℃~+55℃。 4、湿度范围:5%~95%。 5、挡阳棚要求:能够挡住30度角的太阳光。 6、安装/维护方便:提供多种可选安装配件,可以满足抱大杆、抱小杆、壁挂和落地等多 种安装要求。 7、振动运输实验:按照GB/T14715-93中5.3.2条 高低温储存实验:贮存条件:YD/T1059-200 测试标准:YD/T1059-2000 8、内部合理布局,可满足UPS立式、卧式等各种安装方式。电池仓外置时,其电池仓柜体 需满足上述要求。

中国移动机顶盒软探针北向接口技术规范v1.0.0

中国移动通信企业标准 中国移动机顶盒软探针北向接口技术规范 Te c h n i c a l S p e c i f i c a t i o n s f o r S e t To p B o x S o f t P r o b e a n d N o r t h -I n t e r f a c e 版本号:1.0.0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发布 ╳╳╳╳-╳╳-╳╳发布 ╳╳╳╳-╳╳-╳╳实施 QB-╳╳-╳╳╳-╳╳╳╳

目录 1前言 (2) 2范围 (2) 3规范性引用文件 (2) 4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2) 5软探针与监测平台接口 (3) 6接口协议定义 (4) 6.1.BOOT接口(IF1) (4) 6.1.1.BOOT请求 (4) 6.1.2.BOOT响应 (6) 6.2.PERIODIC接口(IF2) (9) 6.2.1.PERIODIC请求 (9) 6.2.2.PERIODIC响应 (11) 6.3.PROGRAM INFO接口(IF3) (12) 6.3.1.PROGRAM INFO请求 (12) 6.3.2.PROGRAM INFO响应 (15) 6.4.ALARM接口(IF4) (16) 6.4.1.ALARM请求 (16) 6.4.2.ALARM响应 (20) 6.5.CONNECTION REQUEST之网络测试接口(IF5) (21) 6.5.1.网络测试任务下发 (21) 6.5.2.网络测试数据上报请求 (23) 6.6.常量表 (25) 6.6.1.EventCode (25) 6.6.2.AlarmCode (25) https://www.wendangku.net/doc/8210955552.html,workTestCode (26) 6.6.4.ProgramInfoCode (26) 6.6.5.Result (26) 6.6.6.OperationCode (27)

中国移动室内分布系统技术规范

中国移动室内分布系统 技术规范 四川移动通信有限责任公司 2001年7月

目录 一、建设室内分布系统的必要性 (1) 二、中国移动室内覆盖目标要求 (1) 三、室内分布系统技术 (1) 1、室内分布系统的含义与作用 (1) 2、室内分布系统的信号源 (2) 2.1. 直放站 (2) 2.2. 宏蜂窝或微蜂窝 (3) 3、无源室内分布系统 (4) 3.2. 电缆式 (4) 3.2. 泄漏电缆式 (5) 3.3. 光纤式 (6) 4、有源室内分布系统 (7) 5、电梯覆盖的解决方案 (8) 四、900/1800M在室内分布系统中的应用 (10) 五、室内分布系统选型要求 (11) 1、厂商资质要求 (11) 2、各配件、器件、缆线技术指标 (11) 2.1. 无源天馈分布设备 (11) 2.2. 室内覆盖有源天线分布设备(系统指标) (14) 2.3. 干线放大器 (15) 3、具备或部分具备系统监控 (15) 4、设计施工能力 (16) 六、室内分布系统验收标准 (16) 1、安装工艺要求 (16) 1.1. 有源设备安装 (16) 1.2. 室内天线安装 (16) 1.3. 馈线及相关设施 (16) 1.4. 无源器件安装 (17) 1.5. 接地 (17) 1.6. 标签 (17) 2、网络质量要求 (18) 2.1. 覆盖达标 (18) 2.2. 质量标准 (18) 2.3. 网络运行指标 (18) 2.4. 监控系统 (19)

一、建设室内分布系统的必要性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移动通信事业得到了长足的进步。中国移动的GSM 蜂窝移动通信系统自1994年投入商业运行以来,一直以极高的速度发展。截至2000年底,全国GSM移动用户数量已突破6000万,网络规模容量及用户数已居世界第三位。与此相适应,中国移动的网络建设规模也在不断扩大,网络覆盖日益完善。 在此基础上,室内覆盖已成为今后网络覆盖的重点。完善室内覆盖,是为用户提供优质服务的需要,是竞争的需要。随着网络的发展,用户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几年前用户满足于能够打电话,现在则要求随时随地可以通话,室内话务已占相当大的比重。在此情况下,必须加强室内覆盖,满足用户需求,提供优质服务。另外,竞争对手经过几年的发展,已具备相当规模,并且具有资费优势,与其相较,中国移动的核心竞争力在于网络质量,实现室内覆盖是体现差异,增强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室内分布系统是实现室内覆盖的主要方法,作好室内分布系统建设具有现实的重要意义。 二、中国移动室内覆盖目标要求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在2001年西安网络工作会议中对室内信号覆盖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加强城市室内覆盖建设不仅是吸收话务量、提高通话质量的有力手段,还应该认识到,室内覆盖站址作为一种稀缺资源,及早抢占,将对企业的长远发展具有战略意义。各省要结合2-3年的无线网络规划,确定必须建设室内覆盖的建筑,力争在2001年完成建设。2001年要求以下重要场所实现覆盖(即室内面积95%以上信号强度大于-94db):移动用户在10万户以上城市的政府办公场所、新闻中心;飞机场候机楼、火车站候车厅;地铁;三星级以上酒店(北京、上海、广州为四星级)、高档商业办公楼、娱乐中心;营业面积超过2万平方米的大型商场;其他移动运营商有覆盖的场所;话务量大或用户投诉多的地方。” 三、室内分布系统技术 1、室内分布系统的含义与作用 室内分布系统是一套无线信号传播设备的总称,它利用电缆或光缆,辅以功分器、耦合器,将信号

中国移动技术规范

中国移动技术规范 文档编号: 中国移动PTN故障智能辅助定位 功能需求规范书 文档版本:Version 1.0 版权声明:版权归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所有,未经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 司书面许可,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全部或部分使用和传播本技术规范。 发布日期:2019年10月发布单位: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本技术规范根据中国移动PTN网络维护效能提升管理需求而制定,随着网络管理需求的 不断深化,本技术规范的相关内容将会修改和完善。 本技术规范的解释权属于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本技术规范由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提出并归口。 本技术规范起早单位: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网络部 本技术规范主要起草人: 集团公司:邓春胜、邓宇 省公司:党志俊、娄文科、田志坚、黄垣森、杨彬、张剑、夏志超、李勇、梁静海、张跃明、彭鹏 刖言 (2) 目录 (3) 1?概述 (4) 2.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4) 2.1术语和定义 (4) 2.2缩略语 (4) 3.功能需求 (5) 3.1 告警相关性分析 (5) 3.1.1告警根源性分析 (5) 3.1.2告警相关性原则 (6) 3.2业务相关性分析 (6) 3.3故障辅助分析及定位 (6) 3.3.1用户界面 (7) 3.3.2故障定位手段 (7) 3.3.3故障定位结果 (8)

1 ?概述 研究各种典型场景下PTN网络故障诊断定位方法,包括业务故障、光缆故障、设备故 障、时钟故障、DCN故障、业务性能劣化等,开发出故障智能辅助定位工具,实现一键式故障智能诊断及故障原因智能输出,并给出常见故障处理建议,提高运维人员现场维护效 率及能力。该辅助定位功能具备以下模块: —告警相关性分析 —业务相关性分析 —故障智能分析和定位 2.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2.1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技术规范: 网元管理系统 Element Management System 简称EMS,由设备供应商提供,是为了管理一个或多个传送网网元所使用的软硬件系统。 网元管理系统管理由单一设备供应商提供的网元。 2.2缩略语 F

中国移动协议技术规范

编号:_______________本资料为word版本,可以直接编辑和打印,感谢您的下载 中国移动协议技术规范 甲方:___________________ 乙方: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

中国移动通信 CHINA MO0UE 中国移动通信企业标准 QB" "乂 -XXXX 与承载独立的呼叫控制 (BI CC) 规范第5部分:BI CC 所支持的补充业务、BI CC与 I SUP的信令配合 XXXX - XX - XX 发布XXXX - XX - 乂※实施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发布

修订稿 版本号:1. 0. 0

目次 1 MM ............................................ ..1 2引用标准...................... .1 3术语和定义.................... .1 4符号和缩略语.................. 5 BICC所支持的补充业务............错误!未定义书签。 .2 6 BICC与ISUP的信令配合.... 编制历史 ....................... .....错误!未定义书签。 .9

刖曰 本规范共包含如下标准文件,本文件是第五部分。 第1部分:BICC的功能描述,对应于ITU-T建议 Q.1902.1 第2部分:BICC的消息和参数的基本功能和格式 第3部分:BICC的程序 第4部分:BICC的APM隧道和IP承载控制协议。 第5部分:BICC所支持的补充业务、BICC与ISUP 的信令配合 本标准由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技术部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技术部负责解释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研发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本标准解释单位: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技术部

中国移动WLAN用户接入流程技术规范(WEB)V2.0.6全解

中国移动通信企业标准 QB-D-028-2008 中国移动W L A N用户接入流程 技术规范(W E B) T e c h n i c a l S p e c i f i c a t i o n F o r C M C C W L A N U s e r A c c e s s(W E B) 版本号:2.0.0 2008-4-2发布2008-4-2实施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发布

目录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2) 4.WEB认证系统结构 (2) 5.WEB用户接入流程 (3) 6.WEB用户下线流程 (5) 7.协议 (7) 8.协议参数 (8) 9.WEB认证安全问题 (10) 10.编制历史 (10) 附录A详细修订历史 (11) 附录B WLAN接入设备编号 (11) 附录C WLAN接入设备编号中PRO字段的代码分配 (11) 附录D计费要求 (12)

前言 本标准的目的是制定中国移动基于WEB方式的WLAN用户接入规范和协议。 本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WEB认证系统结构,基于WEB方式的WLAN用户接入流程,基于WEB方式的WLAN用户下线流程,协议,协议参数,WEB认证安全等。 本标准的附录B、C、D为标准性附录,附录A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移有限技〔2008〕49号印发。 本标准由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技术部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标准归口部门负责解释。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吕志虎,黄宇红,周文辉,邵春菊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中国移动基于WEB方式的WLAN用户接入规范和协议,主要包括WEB认证系统结构,基于WEB方式的WLAN用户接入流程,基于WEB方式的WLAN用户下线流程,协议,协议参数,WEB认证安全等内容,供中国移动内部和厂商共同使用;根据中国移动WLAN业务总体技术要求制定,适用于中国移动WLAN业务采用WEB认证方式时遵循的标准。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表2-1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1999 Edition[ISO/IEC 8802-11: 1999] Standards for Local and Metropolitan Area Networks-Wireless LAN Medium Access Control(MAC) and Physical Layer(PHY) Specifications. IEEE Std.802.11 [2] 1999 Edition[ISO/IEC 8802-11: 1999] Standards for Local and Metropolitan Area Networks-Part11:Wireless LAN Medium Access Control(MAC) and Physical Layer(PHY) Specifications: High-Speed Physical layer Extension in the 2.4GHz Band. IEEE Std.802.11b [3] 2001 Recommended Practices for Multi-Vendor Access Point Interoperability via Inter-Access Point Protocol across Distribution Systems supporting IEEE P802.11 operation. IEEE P802.11f [4] 2001 Standards for Local and Metropolitan Area Networks-Specific requirements-Part 11: Wireless LAN Medium Access Control (MAC) and Physical Layer (PHY) specifications: Medium Access Method (MAC) Security Enhancements. IEEE 802.11i [5] RFC 2865 Remote Authentication Dial In User Service (RADIUS), C.Rigney, S.Willens, A.Rubens, W.Simpson, June 2000. IETF [6] RFC 2866 RADIUS Accounting, C.Rigney, June 2000. IETF [7] RFC 2869 RADIUS Extension, C. Rigney, W. Willats, P. Calhoun, June 2000. IETF

中国移动技术规范

文档编号: 中国移动PTN自动巡检 功能需求规范书 文档版本:Version 1.0 版权声明:版权归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所有,未经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书面许可,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全部或部分使用和传播本技术规范。 发布日期:2019年7月 发布单位: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文档说明:本文档为中国移动PTN自动巡检功能需求规范。 编号说明: (本文档编号依照以下原则进行: x.y.z x: 大版本更新,文档结构变化 y: 具体方案的更改,部分内容的修正 z: 文字修改,奇数为包含对上一版修改记录的稿子 偶数为对上一修改稿的定稿) 修订说明:

中国移动PTN自动巡检工具规范 前言 本技术规范根据中国移动PTN网络维护效能提升管理需求而制定,随着网络管理需求的不断深化,本技术规范的相关内容将会修改和完善。 本技术规范的解释权属于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本技术规范由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提出并归口。 本技术规范起草单位: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网络部 本技术规范主要起草人: 集团公司:邓春胜、邓宇 省公司:张跃明、彭鹏、张剑、田志坚、黄垣森、杨彬、夏志超、李勇、娄文科、梁静海、党志俊

中国移动PTN自动巡检工具规范 目录 目录................................................................................................................................................................. I 1范围.. (4) 2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4) 2.1术语和定义 (4) 2.2缩略语 (4) 3总体要求 (6) 4功能需求 (6) 4.1巡检任务管理 (6) 4.1.1创建巡检任务 (6) 4.1.2查询巡检任务 (7) 4.1.3修改巡检任务 (7) 4.1.4删除巡检任务 (7) 4.1.5巡检任务的执行 (7) 4.1.6巡检结果管理 (8) 4.2巡检项目 (8) 4.2.1网元状态检查 (8) 4.2.1.1网元告警检查 (8) 4.2.1.2网元性能检查 (9) 4.2.1.3设备CPU使用率检查 (9) 4.2.1.4设备内存使用率检查 (9) 4.2.1.5设备风扇、电源检查 (10) 4.2.1.6设备温度检查 (11) 4.2.1.7网元监控检查 (11) 4.2.1.8网元单板通讯检查 (12)

中国移动室内分布系统技术规范

中国移动室内分布系统技术规范

中国移动室内分布系统 技术规范 四川移动通信有限责任公司 2001年7月

目录 一、建设室内分布系统的必要性 (1) 二、中国移动室内覆盖目标要求 (2) 三、室内分布系统技术 (3) 1、室内分布系统的含义与作用 (3) 2、室内分布系统的信号源 (4) 2.1.直放站 (4) 2.2.宏蜂窝或微蜂窝 (6) 3、无源室内分布系统 (7) 3.2.电缆式 (7) 3.2.泄漏电缆式 (9) 3.3.光纤式 (10) 4、有源室内分布系统 (12) 5、电梯覆盖的解决方案 (14) 四、900/1800M在室内分布系统中的应用 (17) 五、室内分布系统选型要求 (20) 1、厂商资质要求 (20) 2、各配件、器件、缆线技术指标 (20) 2.1.无源天馈分布设备 (20) 2.2.室内覆盖有源天线分布设备(系统指标) (27) 2.3.干线放大器 (27) 3、具备或部分具备系统监控 (29) 4、设计施工能力 (29) 六、室内分布系统验收标准 (30) 1、安装工艺要求 (30) 1.1.有源设备安装 (30) 1.2.室内天线安装 (30) 1.3.馈线及相关设施 (31) 1.4.无源器件安装 (33) 1.5.接地 (33) 1.6.标签 (33) 2、网络质量要求 (34) 2.1.覆盖达标 (34) 2.2.质量标准 (34) 2.3.网络运行指标 (35) 2.4.监控系统 (36)

一、建设室内分布系统的必要性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移动通信事业得到了长足的进步。中国移动的GSM蜂窝移动通信系统自1994年投入商业运行以来,一直以极高的速度发展。截至2000年底,全国GSM移动用户数量已突破6000万,网络规模容量及用户数已居世界第三位。与此相适应,中国移动的网络建设规模也在不断扩大,网络覆盖日益完善。 在此基础上,室内覆盖已成为今后网络覆盖的重点。完善室内覆盖,是为用户提供优质服务的需要,是竞争的需要。随着网络的发展,用户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几年前用户满足于能够打电话,现在则要求随时随地可以通话,室内话务已占相当大的比重。在此情况下,必须加强室内覆盖,满足用户需求,提供优质服务。另外,竞争对手经过几年的发展,已具备相当规模,并且具有资费优势,与其相较,中国移动的核心竞争力在于网络质量,实现室内覆盖是体现差异,增强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室内分布系统是实现室内覆盖的主要方法,作

中国移动综合网络资源管理系统技术规范 动力及配套资源管理需求分册

中国移动综合网络资源管理系统技术规范动力及配套资源管理需求分册

中国移动通信企业标准 QB-×××-×××-×××× 中国移动 综合网络资源管理系统技术规范 动力及配套资源管理需求 Integrated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System: Power and Auxiliary Equipment Resource Management 版本号 1.0.0 2008-××-××发布2008-××-××实施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发布

目录 前言 (5) 1.范围 (8) 2.规范性引用文件 (8) 3.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9) 4.背景 (1) 5.目标 (1) 6.功能需求 (2) 6.1.配套设备管理范围 2 6.2.模型要求 3 6.2.1.命名规范 3 6.2.2.设备状态 3 6.2.3.设备之间的关联关系 4 6.2.4.设备与逻辑资源之间关联 5

6.3.数据编辑和导入功能5 6.3.1.导入模板自动更新 5 6.3.2.导入校验功能 5 6.3.3.导入失败时的原因提示 6 6.3.4.模板填写说明 6 6.3.5.导入模板下载 6 6.4.查询与统计7 6.5.视图呈现7 6.5.1.树图呈现 7 6.5.2.地图呈现 8 6.6.配套设备的调拨和调度8

6.6.1.配套设备的调拨 8 6.6.2.配套设备的调度 9 6.7.业务场景应用9 6.7.1.配套与主设备容量搭配分 析 9 6.7.2.配套设备容量预警需求 9 6.7.3.设备报废期提醒 10 6.7.4.设备、站房图片的浏览需求 10 6.7.5.设备唯一身份标识的需求 11 6.7.6.维修管理 11 6.7.7.站房用电来源 11 6.7.8.拓扑图 12

中国移动网络代维管理系统技术规范代维与EOMS接口规范分册V

中国移动通信企业标准 中国移动网络代维管理系统技术规范网络代维管理系统与EOMS系统互联 接口规范分册 版本号:1.1.0 2012年9月发布2012年9月实施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可编辑

目录 1 适用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与缩略语 (1) 4 总则 (1) 5 页面集成方式接口 (1) 5.1 页面集成 (1) 5.2 代维组织机构同步 (1) 5.2.1 接口服务定义概述 (1) 5.2.2 服务接口方法清单 (1) 5.2.3 测试服务接口 (1) 5.2.4 附件信息约定 (1) 5.2.5 详细信息约定 (1) 6 接口安全要求 (1) 6.1 接口安全设计目标与内容 (1) 6.2 不同层面的接口安全措施 (1) 6.3 本期接口安全要求 (1) 7 修订记录 (1)

前言 《中国移动网络代维管理系统技术规范》规定了中国移动网络代维管理系统的建设目标、建设原则、体系结构、功能结构、接口要求、技术要求,供中国移动内部和系统开发、集成厂商共同使用;是中国移动网络代维管理系统建设所依据的技术规范,用于指导全网代维管理IT化手段建设、开发与应用。 本分册适用于中国移动网络代维管理系统与EOMS系统互联接口的建设,用于规定中国移动网络代维系统和EOMS系统互联接口的接口流程、工单字段、接口技术要求、接口服务定义等内容。本分册是《中国移动网络代维管理系统技术规范》系列分册之一。 《中国移动网络代维管理系统技术规范》系列分册的结构、名称如下: 本规范由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网络部制订,由集团公司网络部归口和解释。 本规范起草单位: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网络部。 本规范主要起草人:王晓琦、石晓萍、王烨、周林、夏凡超、王鹏、徐智岳、杜传业、马松、吴丹、贺军、云雅琼、杜珍祥、童克波、吕晓敏、周云斌、陈为国、陆旻、许贤、周敏、郭艺娴、赵珺、陈宏宇、于洪亮、吕敏、徐铁瑛、诸圣勇、谭凌凯、文晓林、唐继志、霍廷瑞、杨竹。 可编辑

中国移动协议技术规范

中国移动协议技术规范

中国移动通信企业标准 QB-╳╳-╳╳╳-╳╳╳╳ 与承载独立的呼叫控制 (B I C C)规范第5部分:B I C C 所支持的补充业务、B I C C与 I S U P的信令配合 ╳╳╳╳-╳╳-╳╳发布╳╳╳╳-╳╳-╳╳实施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发布

修订稿 版本号: 1.0.0

1范围 (1) 2引用标准 (1) 3术语和定义 (1) 4符号和缩略语 (2) 5BICC所支持的补充业务 ............ 错误!未定义书签。6BICC与ISUP的信令配合 ......... 错误!未定义书签。编制历史 .. (9)

本规范共包含如下标准文件,本文件是第五部分。 第1部分:BICC 的功能描述,对应于ITU-T 建议Q.1902.1 第2部分:BICC的消息和参数的基本功能和格式 第3部分:BICC 的程序 第4部分:BICC 的APM、隧道和IP 承载控制协议。 第5部分:BICC所支持的补充业务、BICC与ISUP 的信令配合 本标准由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技术部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技术部负责解释。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研发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本标准解释单位: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技术部。

1范围 本部分主要规定了在软交换移动通信网中需要由BICC所支持的补充业务以及BICC与ISUP 之间的信令配合问题 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的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在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待定。 3术语和定义 待定

中国移动统一信息平台技术规范

中国移动统一信息平台技术规范 1

中国移动企业信息化一期工程统一信息平台技术规范 (v1.0)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目录 1总则 (1) 1.1. 概述 (1) 1.2. 适用范围 (2) 1.3. 起草单位 (2) 1.4. 解释权 (2) 2应用体系架构 (3) 2.1. 两级架构 (3) 2.2. 统一信息平台的组成 (4) 2.3. 总体技术要求 (5) 3展示平台 (6) 3.1. 域名规则 (6) 3.2. 登录流程 (7) 3.3. 访问安全控制 (8) 3.3.1.认证 (8) 3.3.2.加密 (9) 3.3.3.授权 (10) 3.4. 个性化展现管理 (10) 3.5. 内容应用聚集 (11) 3.6. 系统性能要求 (12) III

4网络和接入平台 (13) 4.1. 全国互联广域网组织结构 (13) 4.1.1.全国互联广域网拓扑结构 (13) 4.1.2.广域网互联承载网络的选择 (14) 4.1.3.全国互联广域网的路由 (15) 4.1.4.全国互联广域网的网络安全 (16) 4.2. 集团公司统一信息平台的网络组织结构 (16) 4.2.1.集团公司统一信息平台局域网 (16) 4.2.2.集团公司统一信息平台接入 (19) 4.3. 省公司统一信息平台的网络组织结构 (20) 4.3.1.省公司统一信息平台局域网 (20) 4.3.2.省公司统一信息平台接入 (23) 4.4. IP地址规划 (24) 4.4.1.IP地址规划原则 (24) 4.4.2.IP地址规划方法 (25) 4.4.3.IP地址规划要求 (26) 5安全管理平台 (27) 5.1. 网络管理及网络安全 (27) 5.1.1.网络系统管理 (27) 5.1.2.网络安全 (28) 5.2. 系统管理及系统安全 (29) IV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