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医疗器械灭菌包装设计的几个基本要求

医疗器械灭菌包装设计的几个基本要求

医疗器械灭菌包装设计的几个基本要求
医疗器械灭菌包装设计的几个基本要求

医疗器械灭菌包装设计的几个基本要求

作者:吴春明希悦尔包装(上海)有限公司KeyWords:MedicalDeviceSterilizationPackaging(MDSP);MDSPPrinciples;TestMethodValidation;ProductFamily;WorstCase;PerformanceTesting;ProcessValidation,StabilityTesting.

Abstract:GivingoutabasicintroductionofMDSPPrinciplesanddemonstratinghowtorealizetheseprinciplesinpractice.

第一部分:医疗器械灭菌包装设计的基本要求

笔者曾在前两年写过几篇有关医疗器械灭菌包装(MedicalDeviceSterilizationPackaging,以下简称MDSP)相关的文章,比如一些综合性的概述、国内及国际现状、工艺验证、老化实验(或称稳定性实验)、具体的某些性能实验等,但都没涉及到有关MDSP设计的几个基本原理,因此本文就这个课题进行一些论述,当然这些只是笔者个人之见,并非是绝对正确的,如果哪位读者觉得文章里的观点值得商榷,可以和笔者一起再深入研究探讨,毕竟,对MDSP来说,目前全世界范围内都没有特别权威的理论供大家直接参考,更多的技术理论要点都是在实践中慢慢累积总结的。

那么那些东西才是当前MDSP设计中的基本要求呢?首先当然是我们要把MDSP看成是被包装医疗器械产品的一部分,而不在把它单独仅仅看成是产品的包装,这点在ISO11607-2006里得到了最直接的体现,在这部目前国际上有关MDSP最权威的标准里,甚至都不在把包装称作…包装?,而改称…无菌屏障系统(SterileBarrierSystem)?,所以就此点来看,包装对于需要灭菌的医疗器械来说,起的作用确实不同于包

装之于快速消费品(食品、药品和化妆品之类)和工业品等。因此对于医疗器械行业的产品开发或技术设计人员来说,要特别注意这点,要重点考虑产品的包装设计,因为这也是产品自身设计的一部分。

其次是包装安全性要求,因为医疗器械类产品的特殊性,其包装的安全与否是直接关系到使用器械的患者的生命安全的(当然有些低端的医疗器械产品可能并不会有这么严重的后果),在这个生命至上的年代,没有人可以忽视这一点。而要实现灭菌包装的绝对安全性,咨询业内有经验的专业公司或人士、选用被证明是合格的包装材料、充足而有科学依据的实验设计和严格的实验操作、参照被认为是正确的历史经验和实验数据等,都应该被考虑在内。

最后是包装质量连续稳定性的要求,这是在灭菌包装安全性这个大前提已经满足的条件下,再接下来应该考虑的问题,事实上这也是满足包装绝对安全性的一个要求。按照几十年来国内外的行业经验总结,一般来说科学严格的包装工艺验证是确保包装质量连续稳定性的有效方法,也是到目前为止的唯一方法。第二部分:如何满足这些基本要求

在知道了MDSP设计的基本要求之后,那么该如何满足这些基本要求呢?以笔者目前陋见,应该有以下一些:

1.实验方法的确认(TestMethodValidation)

3.科学的设计包装系统性能实验(PackagingSystemPerformanceTesting)

4.科学的设计稳定性实验(StabilityTesting)

5.包装工艺的验证(PackagingProcessValidation)

当然可能还有更多更科学的方法来满足MDSP的那些基本要求,这里笔者就不在引申讨论,下面只简单谈一谈以上提到的这些对MDSP来说目前比较受业内认同的设计要点。

一、实验方法的确认

这点的出现事实上是因为MDSP在全世界范围内来说都是一门比较新的科学,业内对其很多东西目前都还在探讨中,主导标准ISO11607每三到五年就要更新(注:目前ISO11607的版本是2006年版本的,曾有的版本包括1997年和2003年两个版本;而按照计划,2011年下一个ISO11607的版本就会正式颁布以

取代现在的版本)就充分说明了这点,这就导致了很多针对性的实验方法并不是久经考验或绝对正确的,而很多目前在企业界自己…发明创造?的实验方法,虽然目前还不被正式收录在标准之类,但其实验结果却也一样,可以通过实验的使用者来自我或寻找第三方独立实验室来确认实验方法的有效性,来得到最终的认同。

事实上有些现在收录在ISO11607-2006附录B列表中的标准,也是通过这样的途径最终被业界接受,并被采纳为正式标准,典型的如ASTMF1929,也即甲苯胺兰染色渗透实验。

那么该如何进行实验方法的确认呢?其实主要的途径还是通过和现有类似的标准实验方法(对于MDSP,一般来说,其各类性能实验都可以有数种方法来检验,比如包装完整性实验)来对比,看看两者

对同一批样品的实验结果是否一致;若是实验结果有差距,这个差距是否在可以被接受的范围内等。

当然要想谋求自己设计的实验方法成为行业测试标准,那么委托权威的第三方实验室来进行测试并对比分析实验结果的有效性是必不可免的,笔者相信,这在国内,目前还很少,也很难真正实现。而且对医

疗器械制造商(MedicalDeviceManufacturer,以下简称MDM)来说,这样并不会带来什么实质性的好处,反倒会有泄漏公司技术机密的嫌疑。倒是上游的灭菌包装材料或系统供应商往往出于商业利益(比如建立良好的行业声誉或者作为一种市场推广的手段)的考虑,会尝试做这种工作,典型的如美国的Dupont公司为其旗下的Tyvek品牌而设计的一系列符合灭菌包装要求的测试方法,有些已经转化为ASTM标准,典型的如ASTMF1608,有关多孔性材料微生物阻隔性的一个测试标准,而鉴于ASTMF1608操作起来的费时费力费钱,目前又开发了一个新的同类测试方法ASTMF2638-07。

关于这两点,都是在ISO11607-2006里明确提到的。这两点的目的在实质上是一致的,也即运用科学合理的筛选手段,在保证结果准确的前提的下,进行最少次数的实验尝试。而其理论支持,其实也非常简

单,通俗的说,可能就是假设A大于B,B又大于C,则可以得出A大于C的结论。

具体到实践运用,对…产品家族?而言,比如某公司开发了一个系列的某类医疗器械产品,它们又都采用相同的包装方式,那么依据…产品家族?这种理论,可以在这个系列中找到一个最有代表性的产品,这种代表性体现在诸如尺寸最大、硬度最高、零部件最多或结构最复杂、产品最脆等一系列看起来是最容易出问题的地方,这样可以减少需要测试产品的数量,从而达到合理节约的目的。

不难看出,在引用上述…产品家族?概念时,当谈到如何选择代表性产品的时候,也自然而然的就引出了…最坏情况?这个概念,因为选择出来的那个代表性产品,也同时就是这个…最坏情况?的代表。

当然…最坏情况?的范畴并不仅仅局限于在…产品家族?中选取代表性产品这么简单,它还可以包括在做包装工艺验证和灭菌工艺验证时的各种工艺参数极限值的选取,然后把经受过这些工艺参数的样品去进行预定的性能实验,如果这样的样品都可以通过这些性能实验,那么也可以合理的推断那些只是经过合理参数的正常样品更有理由通过预期的性能实验,这样不仅在实验次数方面有所减少,更多的是在安全性方面有所提高,这也是…产品家族?和…最坏情况?这两种理论运用的最重要区别。

三、科学的设计包装系统性能实验(PackagingSystemPerformanceTesting)

如果各位读者有所注意,就会发现笔者在去年大约同期的时候就写过一篇有关MDSP性能实验的文章,这也是笔者一开始就涉足研究并努力实践的领域。

对于医疗器械灭菌包装系统(MedicalDeviceSterilizationPackagingSystem)来说,基于其对包装性能要求的特殊性(主要是要求系统能阻隔微生物并且能够经受预先设计好的将被采用的各类灭菌方式),又可以将这个系统分为两个部分,即属于内包装系统范畴的无菌阻隔系统(SterilizationBarrierSystem,SBS)和属于外包装系统的保护性包装系统(ProtectivePackagingSystem,PPS)。相对来说,SBS更为关键,因为它的失效即意味着整个包装系统的绝对失效;而假如PPS没有达到预期设计的目的却并不一定意味着

整个或整批包装系统的失效,并且发现和找寻这种包装的失效方法很简单而成本又很低。

所以其实这样看来,医疗器械灭菌包装系统和那些对阻隔性比较敏感的包装系统,比如特殊食品包装和药品包装一样,都可以分为内包装系统和外包装系统,这点和普通工业品包装不一样,也和非常注重缓冲包装的家电类、汽车零部件类或电子类产品的包装是有很大不一样的。

而按照笔者纯粹的个人看法,一般把针对MDSP内包装系统的性能实验分为三大类,即包装完整性实验(PackagingIntegrityTesting)、包装保护性实验(ProtectivePackagingTesting)和洁净开启性实验(CleaningPeelTesting);而针对MDSP外包装系统的,可能只需要一个运输包装实验的。

因有文章对此部分内容进行过论述,更详尽内容,可参见拙文《医疗器械灭菌包装系统的一些性能实

验》,此文发表于《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07年第8期上。

四、科学的设计稳定性实验(StabilityTesting)

稳定性实验对MDSP来说也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了,笔者同样写过专门的文章讨论过这个课题,当然需要做出解释的是下面这几个名词之间的联系:稳定性实验(StabilityTesting),老化实验(AgingTesting)和货架寿命实验(或称为有效期实验,Shelf-lifeTesting)。虽然笔者不敢妄下结论,但事实上在国内的医

疗器械界,大部分的看法都是认为这三个指的是同一个概念,当然也有特殊的产品是例外的。

MDSP的稳定性实验,或称老化实验的来历,源自于ISO11607系列标准。在这个标准的前后几个版

本里,一直有这样一段表述的非常明确的话:“制造商应该负责证明,产品的最终包装在经受长时间流通和贮存过程中,只要包装是未损坏或未打开的,并且是在制造商指定的储存条件下,在产品标注的有效期其包装应维持完整”,这段话应该算是产品老化试验最直接的权威标准依据了。但这个标准只是提到了应该进行老化实验以确保产品有效期的有效性,而并未提及如何进行老化实验的细节,毕竟这是个通则性标准。

其实以非常科学的角度来分析老化实验,不难发现这个实验事实上是一个系统的、复杂的和长时间的样品环境调节过程,这个和ASTMD4332里规定的那些实验样品调节过程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就是让样品

在设计好的特定的环境下经过一定时间的调节,然后再对这些经过特定环境调节的样品进行必要的物理、化学、生物和机械性能等方面的实验,用以证明样品经过环境调节前后是否存在各类性能上的差距。如果用一句简单的话来总结老化实验的化,那应该是:老化实验是一个长时间的、系统的而又不涉及到产品性能实验的环境调节过程。

老化实验按照性质不同可以分为真实老化试验(RealTimeAgingTesting)和加速老化实验(AcceleratedAgingTesting),顾名思义,前者就是在常温环境下,或者说是在产品预期的流通仓储环境下

放置,直到设计的有效期期满为止,在将包装完整的产品拿出来做相关的性能实验,并以这个性能实验的结果和进行老化试验前的样品性能实验结果进行对比,以此来判断产品的有效期是否设计的合理。而加速老化试验则是设计一个特定的老化实验环境,从而达到大大缩短通常都是非常漫长的老化实验持续时间的目的,这个特定的环境及缩短时间的比例之间存在关联性。

由此可以看出,真实老化试验是非常简单,但需要的时间非常长,可能并不适合激烈的市场竞争对在时效性方面的要求,所以就往往要用到加速老化试验,但真实老化实验是必不可少的,因为它的结果才是最准确的和权威的,而加速老化试验的结果只是个过渡,当真实老化试验结果出来后,最终还是要参考真实老化试验结果。

而对于MDSP的加速老化实验,笔者首先要声明的是这是一门模糊科学,因为实验本身涉及的化学反

应过于复杂化,并且其理论依据直到目前为止还无法得到科学权威的证实。至于其具体的理论原理和设计要求等,可参见笔者去年发表于《中国医疗器械信息》的相关文章《医疗器械灭菌包装老化实验》,这里不再赘述!

五、包装工艺的验证(PackagingProcessValidation)

关于MDSP工艺验证的话题,几乎每个业界人士都能说出自己的一大堆独特见解,这也足以见这个内

容是我们这个行业最基础性的要求了,笔者去年亦有文章讨论过这部分内容。

但另外一个不容忽视的现实是,如果让每个业内人士都去按照标准法规的要求写一份自己最认为合理的MDSP工艺验证方案,可能每个人写的都会不一样,并且相互之间会差别很大,而且现在很多初入行的

业内人士到互联网上去寻找相关的文档资料,得到的结果也是各不相同。所有的这些都说明了业内现在在这个问题上遇到了一个很大的挑战,那就是大家都认为工艺验证对医疗器械灭菌包装来说是必须的,但是在如何设计和执行上却相互有很大的分歧。而笔者所给出的关于这个问题的看法,也纯粹是基于笔者个人的经验学识,以及总结国内外同行的一些观点看法而得出的。

当然,关于这个话题的详细内容这里同样不再赘述,有兴趣的读者朋友可参考笔者去年发表于《中国医疗器械信息》的相关文章《医疗器械灭菌包装工艺验证》。

在本文的最后,不得不指出的是,事实上目前MDSP在全世界范围内的有理论(或标准)指导的大发展也就是在近20年左右,而在国内则更是5年左右的时间,加之MDSP本身是个需要综合考虑很多门学科

的东西(至少包含材料、微生物和机械自动化等科学门类),所以很多有关的东西并没有完全确定性,笔者这里所给出的,也是基于一些个人经验和学识,以及参照很多国际国内(特别是国际)同行的看法,来供大家参考和讨论的。各位读者若有不同意见之处,可来信来函商榷!

最终灭菌医疗器械的包装验证报告

最终灭菌医疗器械的包装验证报告 1. 0 包装材料和系统的验证 1. 1 包装材料的选择评估内容: 1. 1. 1 包装材料的物理化学特性评价目的:可供选择的包装材料基本的物理、化学性能符合产品要求。评价项目:对包装材料进行物理特性(如外观、克重、厚度、透气性、耐水度、撕裂强度等)、化学特性(如薄膜的溶出物指标、 pH 值、氯、硫含量等)的评价。判定方法:通过确认供应商提供的质量保证书验证。判定结论: 1. 1. 2 包装材料的毒理学特征评价项目:确认包装材料不应释放出足以损害 健康的毒性物质。评价项目:对包装材料进行细胞毒性试验、皮内反应试验、皮肤 致敏试验、急性全身毒性试验和溶血试验;判定方法:通过供应商提供的生物相容 性与毒性测试报告验证。判定结论: 1. 1. 3 包装材料与成型和密封过程的适应性评 价目的:确认包装材料与成型和密封过程的适应性。评价项目:外观、热封强度、 包装完整性。判定方法:通过供应商提供的相关测试报告验证。判定结论: 1. 1. 4 包装材料的微生物屏障特性评价目的:确认包装材料对微生物的屏障特性,以确保 维持灭菌后产品的无菌性。评价项目:对灭菌袋(PET/PE 薄膜+医用透析纸包装) 进行微生物屏障特性试验。判定标准:按 ISO11607-1: 2006 附录 C 测定。判定方法:通过供应商提供的微生物阻隔测试报告验证。判定结论: 1. 1. 5 包装材料与灭 菌过程的相适应性 A、灭菌袋的生物负载量验证项目:灭菌袋的生物负载量验证依据:按 GB15980-1995、 GB 7918. 2 试验结论样品编号平行取样总数平均菌数稀释倍数(10-1)结果(cfu/件) 1 2 3 4 5 1 2 3 4 5 6 7 8 9 10 结论备注 B、灭菌 适应性验证项目:无菌性、灭菌袋的热封强度验证依据: ISO11138-2: 1994、 EN868-5: 1999 无菌性检测:样品 1 2 3 4 5 6 7 8 9 10 测试结果结论灭菌袋热封强度检测:编号数据灭菌袋灭菌前的热封强度灭菌袋灭菌后的热封强度 1 2 3 4 5 1 2 3 4 5 测试结果结论 1. 1. 6 包装材料与标识系统的相适应性评价目的:包装材料与 标签系统在确定的灭菌条件的的适应性。评价项目: 1) 标签系统在灭菌前应保持完 整和清晰; 2) 标签系统不会因灭菌过程而导致难以辨认; 3) 标签系统不会引起墨迹 向产品迁移。验证依据: ISO11607-1: 2006 试验结论分类数据灭菌前灭菌后标签是否完整清晰是否符合规定标签是否清晰墨迹是否迁移测试结果结论 1. 1. 7 包装材料与贮存、运输过程的适合性评价目的:在规定的贮存、运输条件下,验证包装材料是否能保证其特性。评价项目:灭菌袋封口完整性。验证依据: GB12085-89 试验结论: 1. 2 稳定性试验 1. 2. 1 加速老化评价目的:灭菌袋在有效期内始终能保持产品的无菌性。评价项目:抗张强度、延伸率、微生物阻隔能力。判定方法:通过 供应商提供的相关测试报告验证。判定结论: 1. 2. 2 真实老化评价目的:灭菌袋在有效期内始终能保持产品的无菌性。评价项目:抗张强度、微生物阻隔能力。判定 方法:通过供应商提供的相关测试报告验证。判定结论: 1. 3 提供的信息评价目的:标签、说明书、外包装等是否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是否能是否能提供规格、 批号、有效期、贮存条件、灭菌方式等信息。评价项目:标签、说明书上的内容 及形式验证依据: ISO11607-1: 2006 试验结论类别编号是否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

ISO11607-1最终灭菌医疗器械的包装第1部分

最终灭菌医疗器械的包装 第1部分: 材料、无菌屏障系统、和包装系统要求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终端无菌医学设备的原材料.预成形无菌屏障系统、无菌屏障系统和包装的要求及测试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工业,健康护理设备以及任何置放于无菌屏障系统和无菌的医疗设备。 本标准不包括无菌生产的医疗设备的无菌屏障系统及包装的全部要求。附加的要求可能对药物/设备结合是必须的。 本标准没有描述生产商各环节控制的质量保证体系。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引用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不可缺少的。标准日期的,只有此版本引用适用。凡是不注明日期的,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包括修正单。 ISO5636—5:2003 纸和纸板。透气率和空气阻力的测定(中等范围)第五部分葛尔莱法(GuRley)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无菌引入 aseptic presentation 采用不受微生物污染的条件和程序引进和传送无菌产品 3.2生物负载bioburden 产品或无菌屏障系统上或中存活微生物的数量 [ISO/T 11139:2006] 3.3闭合closure 用于关闭无菌屏障系统而不形成密封的方法 注:例如,用一个重复使用的容器垫片或反复折叠 , 以形成一弯曲路径都可关闭一个无菌屏障系统。 3.4闭合完好性closure integrity 闭合确保在规定条件下防止微生物进入的闭合特性 注:另见3.8。 3.5有效日期 expire date 在此日期内产品可以使用的日期, 用年和月表示。 3.6标签labeling 医疗器械上或其包装上或医疗器械随附的书写、印刷、电子或图解符号等 注: 标签与确认、技术描述和设备的使用有关,但不包括运输文件 3.7医疗器械medical device 由制造者专门设计或主要设计成为下列目的应用于人的,不论是单独使用还是组合使用的,包括使用所需软件在内的任何仪器、设备、器具、材料或其他物品。包括使用,这些目的是:—疾病的诊断、预防、监护、治疗或缓解; —伤残的诊断、监护、治疗缓解或代偿; —人体结构或生理过程的研究、替代或修复; —妊娠的控制; —医疗器械的消毒;

最终灭菌医疗器械包装(包装材料,无菌屏障系统和包装系统)(医院篇)

最终灭菌医疗器械包装(包装材料,无菌屏障系统和包装系统)(医院篇) 前言 选择最终灭菌医疗器械包装的材料和包装方式是医院感染控制的一项重要工作,最终医疗器械包装的目标是能进行灭菌、使用前提供无理由保护,保持无菌水平,并使能无菌操作(如无菌打开等)。医疗器械复杂的具体特性、多种预期的灭菌方法、预期使用、失效日期、运输、和贮存都对包装系统和材料的选择带来影响。在为可以进行灭菌的医疗器械选择合适的包装材料时,要仔细的考虑无菌屏障系统的诸多方面,涵盖了与灭菌过程的相容性、对装运和处理中的坚固性、屏障的特性以及与器械最终用途相关的大量考虑事项。 用来描述用以执行医疗器械包装所需特有功能的最小包装应有功能有:可对其进行灭菌、要提供可接受的微生物屏障、可进行无菌操作;保护性包装是保护无菌屏障系统的;这些共同形成包装系统。预成形无菌屏障系统包括了任何局部组合的无菌屏障系统,如医院用的包装卷等。最终灭菌医疗器械包装系统选择适宜的材料受图1所示相互关系的影响。 医疗器械 包装系统灭菌 的选择,确认过程 图A.1 影响最终灭菌医疗器械包装系统选择材料的相互关系无菌屏障系统是最终灭菌医疗器械安全的基本保证。管理机构之所以将无菌屏障系统视为是医疗器械的一个附件或一个组件,正是认识到了无菌屏障系统的重要特性。世界上许多地方把销往医疗机构用于内部灭菌的预成形灭菌屏障系统视为医疗器械。 第一章名词解释 1. 包装材料package material 用于制造或密封包装系统的任何材料。 2. 无菌屏障系统sterile barrier system 防止微生物进入并能使产品在使用地点无菌使用的最小包装。 3. 包装系统package system 无菌屏障系统和保护性包装的组合。 4. 保护性包装protective packaging 材料的结构设计成从组装到最终使用过程中防止无菌屏障系统和其内装物品

医疗器械灭菌包装现状分析报告

医疗器械灭菌包装现状分析 在介绍我国医疗器械灭菌包装现状之前,首先必须要弄清“医疗器械灭菌包装”这个概念。ISO11607、EN868系列以及GB19633(等同采用ISO11607)都是医疗器械灭菌包装的权威标准。基于对这些标准的理解和分析,笔者认为可以将医疗器械灭菌包装划分为初包装和附属包装两大部分。在一般情况下,医疗器械产品的灭菌包装是指产品的初包装,即直接和产品接触并构成微生物阻隔屏障的部分;附属包装则主要是关于产品在其寿命周期的仓储流通过程中的保护性、便利性、可追溯性和包装成本的一些包装设计,涉及到纸箱、塑料袋、标签、条码、印刷、托盘和集装箱等容。本文只关注医疗器械灭菌产品的初包装,而不讨论后者。 医械包装有特点 医疗器械灭菌包装的主要材料是纸塑袋(Paper-Poly Pouch)、塑料袋(P-oly Pouch)、透气性极好透析纸(Medical-Grade Paper)、吸塑成型膜(For-mFilled Film)、各种材料的吸塑盒(Tray)和最具有医疗器械包装特色的材料——杜邦(Dupont)公司的Tyvek,一种以100%HDPE为基材纺织制成的综合性能极佳的无纺布材料。 由此可见,医疗器械灭菌包装也应属于以纸塑材料为主体的软包装畴,

而其重要特点则是医疗器械产品对包装材料的要求非常高,除了要满足常规的保护和隔绝外界环境等基本的包装性能外,更强调材料性能的持续性、稳定性,以及由灭菌要求延伸而来的和灭菌方式的相适应性、材料的微生物阻隔性和无毒性,这些特殊要求都是阻止从事普通工业品和食品包装的企业进入医疗器械包装领域的主要障碍。 当然,由于医疗器械产品的销售对象和使用对象较为固定且及其专业,因而并不十分重视产品的销售包装设计,这也是和普通软包装设计,如高档食品、药品和精美工艺品包装的区别所在,体现在医疗器械产品的包装外观设计并不过多注重色彩的鲜艳和图案的繁复,而更重视标签性质的提示性容。 市场容量尚不明 据有关方面估计,2003年的全球市场容量为16.5亿美元,北美市场是全球最大的灭菌包装市场,占有50%的份额,即8亿美元;欧洲和亚洲几乎是平分秋色,各占20%左右的市场份额,南美则占了剩下的8%;非洲由于医疗行业薄弱因而无从体现市场占有量。 再把视线转移到国的医疗器械包装市场。毕马时(Bemis)公司(医疗器械包装领域最知名的美国企业之一)的中国区负责人焦飞曾根据来自医疗器械行业协会的数据进行分析,估计目前国医疗器械包装的市场容量应在5000万美元左右。但是,基于笔者对国医疗器械包装领域知名供应商在年销售额的了解,笔者认为这是一个被略微低估的数字,只是更准确、具体的数

医疗器械灭菌包装设计的几个基本要求.

医疗器械灭菌包装设计的几个基本要求作者:吴春明希悦尔包装(上海)有限公司 KeyWords:MedicalDeviceSterilizationPackaging(MDSP);MDSPPrinciples;TestMethodValidation;ProductFamily;WorstCase;PerformanceTesting;ProcessValidation,StabilityTesting. Abstract:GivingoutabasicintroductionofMDSPPrinciplesanddemonstratinghowtorealizetheseprin ciplesinpractice. 第一部分:医疗器械灭菌包装设计的基本要求 笔者曾在前两年写过几篇有关医疗器械灭菌包装(MedicalDeviceSterilizationPackaging,以下简称MDSP)相关的文章,比如一些综合性的概述、国内及国际现状、工艺验证、老化实验(或称稳定性实验)、具体的某些性能实验等,但都没涉及到有关MDSP设计的几个基本原理,因此本文就这个课题进行一些论述,当然这些只是笔者个人之见,并非是绝对正确的,如果哪位读者觉得文章里的观点值得商榷,可以和笔者一起再深入研究探讨,毕竟,对MDSP来说,目前全世界范围内都没有特别权威的理论供大家直接参考,更多的技术理论要点都是在实践中慢慢累积总结的。 那么那些东西才是当前MDSP设计中的基本要求呢?首先当然是我们要把MDSP 看成是被包装医疗器械产品的一部分,而不在把它单独仅仅看成是产品的包装,这点在ISO11607-2006里得到了最直接的体现,在这部目前国际上有关MDSP最权威的标准里,甚至都不在把包装称作…包装?,而改称…无菌屏障系统(SterileBarrierSystem)?,所以就此点来看,包装对于需要灭菌的医疗器械来说,起的作用确实不同于包装之于快速消费品(食品、药品和化妆品之类)和工业品等。因此对于医疗器械行业的产品开发或技术设计人员来说,要特别注意这点,要重点考虑产品的包装设计,因为这也是产品自身设计的一部分。 其次是包装安全性要求,因为医疗器械类产品的特殊性,其包装的安全与否是直接关系到使用器械的患者的生命安全的(当然有些低端的医疗器械产品可能并不会有这么严重的后果),在这个生命至上的年代,没有人可以忽视这一点。而要实现灭菌包装的绝对安全性,咨询业内有经验的专业公司或人士、选用被证明是合格的包装材料、充足而有科学依据的实验设计和严格的实验操作、参照被认为是正确的历史经验和实验数据等,都应该被考虑在内。 最后是包装质量连续稳定性的要求,这是在灭菌包装安全性这个大前提已经满足的条件下,再接下来应该考虑的问题,事实上这也是满足包装绝对安全性的一个要求。按照几十年来国内外的行业经验总结,一般来说科学严格的包装工艺验证是确保包装质量连续稳定性的有效方法,也是到目前为止的唯一方法。第二部分:如何满足这些基本要求

最终灭菌医疗器械包装验证方案

XXXX医疗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最终灭菌医疗器械的包装验证方案 目录 1.0 验证方案的起草与审批 2.0 概述 3.0 验证目的 4.0 文件验证小组成员名单 5.0 范围 6.0 验证标准 7.0 验证内容 8.0 再验证 9.0 最终评价及验证报告 1.0 验证方案的起草与审批 2.0概述 我司最终灭菌医疗器械的包装采用灭菌袋,该灭菌袋由透明塑料薄膜PET和纺粘烯烃TYVEK1073B医用纸构成,具有高透气性、灭菌效果好等优点。此类包装经杜邦试验室5年时间十分苛刻条件下的货架试验,证明能充分保证产品在有效期内的安全使用。 我公司现有日本富士公司生产的医疗器械专用封口机一台,型号为OPL-200-MD。该封口机的工作模式分为自动封口和手动封口两种,但封口工作原理相同,为封口机压架下压、恒温封口、保压降温。该封口

机为自动控制系统,操作方便,且使用状态良好。 OPL-200-MD封口机参数: 封口宽度:10mm; 最大封口长度:200mm; 温度最小刻度:1℃ 时间最小刻度:0.1s 3.0目的 根据ISO13485:2003的要求,对灭菌袋封边机进行有效性验证,以保证医疗器械的持续安全有效。 4.0 验证小组成员名单 5.0 确认范围 本确认方案仅适用于对本公司人工晶体灭菌袋的包装过程确认。 6.0 验证依据及标准 依据标准:ISO11607-1:2006、 ISO11607-2:2006 参考文件: GB/T19633-2005 EN868-5:1999 GB/T14233.2-2005 GB12085.3-89 EN868-5:1999 EN 868-1:1997 ASTM F 1980:2002/ GB15980-1995 GB 7918.2 ISO11138-2:1994 质量管理体系——过程确认指南、EN868 包装验证控制文件 加速老化作业指导书 设备管理及维护程序 《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植入性医疗器械实施细则(试行)》及相关附录。 7.0 确认项目 7.1 包装材料和系统的验证 7.1.1 包装材料的选择评价 包装材料的选择评价内容包括:

医疗器械灭菌包装设计的几个基本要求

医疗器械灭菌包装设计的几个基本要求 作者:吴春明希悦尔包装(上海)有限公司KeyWords:MedicalDeviceSterilizationPackaging(MDSP);MDSPPrinciples;TestMethodValidation;ProductFamily;WorstCase;PerformanceTesting;ProcessValidation,StabilityTesting. Abstract:GivingoutabasicintroductionofMDSPPrinciplesanddemonstratinghowtorealizetheseprinciplesinpractice. 第一部分:医疗器械灭菌包装设计的基本要求 笔者曾在前两年写过几篇有关医疗器械灭菌包装(MedicalDeviceSterilizationPackaging,以下简称MDSP)相关的文章,比如一些综合性的概述、国内及国际现状、工艺验证、老化实验(或称稳定性实验)、具体的某些性能实验等,但都没涉及到有关MDSP设计的几个基本原理,因此本文就这个课题进行一些论述,当然这些只是笔者个人之见,并非是绝对正确的,如果哪位读者觉得文章里的观点值得商榷,可以和笔者一起再深入研究探讨,毕竟,对MDSP来说,目前全世界范围内都没有特别权威的理论供大家直接参考,更多的技术理论要点都是在实践中慢慢累积总结的。 那么那些东西才是当前MDSP设计中的基本要求呢?首先当然是我们要把MDSP看成是被包装医疗器械产品的一部分,而不在把它单独仅仅看成是产品的包装,这点在ISO11607-2006里得到了最直接的体现,在这部目前国际上有关MDSP最权威的标准里,甚至都不在把包装称作…包装?,而改称…无菌屏障系统(SterileBarrierSystem)?,所以就此点来看,包装对于需要灭菌的医疗器械来说,起的作用确实不同于包 装之于快速消费品(食品、药品和化妆品之类)和工业品等。因此对于医疗器械行业的产品开发或技术设计人员来说,要特别注意这点,要重点考虑产品的包装设计,因为这也是产品自身设计的一部分。 其次是包装安全性要求,因为医疗器械类产品的特殊性,其包装的安全与否是直接关系到使用器械的患者的生命安全的(当然有些低端的医疗器械产品可能并不会有这么严重的后果),在这个生命至上的年代,没有人可以忽视这一点。而要实现灭菌包装的绝对安全性,咨询业内有经验的专业公司或人士、选用被证明是合格的包装材料、充足而有科学依据的实验设计和严格的实验操作、参照被认为是正确的历史经验和实验数据等,都应该被考虑在内。 最后是包装质量连续稳定性的要求,这是在灭菌包装安全性这个大前提已经满足的条件下,再接下来应该考虑的问题,事实上这也是满足包装绝对安全性的一个要求。按照几十年来国内外的行业经验总结,一般来说科学严格的包装工艺验证是确保包装质量连续稳定性的有效方法,也是到目前为止的唯一方法。第二部分:如何满足这些基本要求 在知道了MDSP设计的基本要求之后,那么该如何满足这些基本要求呢?以笔者目前陋见,应该有以下一些: 1.实验方法的确认(TestMethodValidation)

纸塑医疗器械灭菌包装密封性验证标准及测试

纸塑医疗器械灭菌包装密封性验证标准及测试 摘要:在灭菌或运输储存过程中,灭菌包装内外会有产生压力差的情况,若装入器械过于紧绷,或灭菌袋剥离强度略有下降,就会导致潜在的泄露和爆开风险。本文通过对GB/T19633-2005和ASTM F 1140两种标准关于密封性的解读,详细论述了纸塑医疗器械灭菌包装的密封性测试方法。 关键词:纸塑灭菌包装、破裂/蠕变测试、密封性 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日渐成熟,医疗器械的需求不断扩大,其质量和安全性检验亦更加严格。医疗器械灭菌包装一般是指直接与产品接触并用于阻隔微生物侵入的包装形式,分为纸塑袋、塑塑袋、透析纸袋等类型。由于内容物的特殊性,该类包装必须具备两项关键性能:可以进行灭菌操作和在贮存、运输条件下长久保持灭菌状态[1]。对此,国家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机构开始重点加强对医疗器械包装系统的技术评审,并由卫生部以文件的形式对医疗器械灭菌包装性能和质量做出具体要求[2]。 就目前现行的包装试验标准中,GB/T19633-2005《最终灭菌医疗器械的包装》是国家公认指导医疗器械灭菌包装设计和生产的权威标准之一。该标准等同于采用ISO 11607:2003《最终灭菌医疗器械的包装》,规定了用于最终纸塑灭菌医疗器械包装的一次性使用材料和可再次使用的容器的要求,同时提出了评价纸塑无菌医疗器械包装性能的基本要求,涉及到包装材料的物理、化学、毒理学特性、微生物屏障和最终包装的密封/闭合性、完好性、老化性能等。其中最终包装的密封/闭合性是影响整体无菌屏障系统完好性的重要关键因素,其失效将导致无菌状态的破坏,甚至引发医疗事故。关于最终包装的密封/闭合性能指标,GB/T19633-2005《最终灭菌医疗器械的包装》规定密封强度是验证项目之一,并提供两种试验方法:拉伸密封强度试验和胀破/蠕变压力试验[3]。前者是通过拉伸测试一段密封部分来测量包装密封的强度,该种方法不能用来测量结合处的连接性或其他密封性能,只能测量材料间密封的撕开力。通过对医疗器械灭菌包装使用状态和潜在风险预估,胀破/蠕变压力试验更具指导性和实际意义。此试验是通过向整个包装内加压至破裂点(胀破)或加压至一已知的临界值并保持一段时间(蠕变)来评价包装的总体最小密封强度。由于标准中并未详述胀破/蠕变压力试验的具体

医疗器械灭菌包装工艺验证

医疗器械灭菌包装工艺验证(一) (2007-04-16 22:10:29) 转载▼ 分类:闲谈包装(原创) 这是本人最新写的几篇关于医疗器械灭菌包装方面的系列论文之一,可能很专业枯燥,不是很适合每位读者来阅读! 我相信对大多数从事包装相关职业的人来说,包装工艺验证应该是个非常陌生的名词,因为它首先不是个理论型的词汇,所以在一般大学或职业技术学校的教科书里是没有这个名词。而确切的说,撇开包装工艺这个定语不说,验证这个概念本身应该是个典型的工业领域的词汇,常用的工业领域有IT半导体行业、制药行业和医疗器械行业。由此可以看的出,验证是个严谨的词汇,因而被应用于一些工艺安全性和稳定性相对要求非常高的行业,这也是为什么包装工业领域了解验证的人少的原因,因为很明显,包装工业一直都不是一个对安全性或稳定性非常敏感的行业。但当包装与其内在被包装物结合在一起考虑时,内在包装物对包装的要求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典型的比如本文的主题-医疗器械灭菌包装(下文简称MDSP,Medical Device Sterilization Packaging)。 还是先来看看相关标准法规对MDSP工艺验证的规定:首先是ISO13485-2003,这是个修改继承了ISO9001等通用型质量管理体系而专门适用于医疗器械制造行业的综合质量管理体系,其中明确规定了对那些‘在生产或服务过程中不能由后续的监视和测量等手段加以确认的工艺,就必须对其进行验证,但仅包括在产品或服务交付以后问题才显现的工艺’,很明显,包装热封封口工艺和灭菌工艺是两个最典型的需要验证的工艺,因为他们不能由后续的监视或测量手段确认其符合预期的设计要求,并且只能在产品或服务被使用的那一刻才能最终确认是否存在问题。 接下来的是欧盟医疗器械指令中关于CE认证的部分,其中明确规定了包装和灭菌之类的工艺验证报告和产品技术图纸和规格类等文件一起,是组成CE技术文件的必不可少的部分,也就是说,要想获得CE认证,包装工艺验证是必不可少的,当然实际情况可能并不如此,比如你有一系列产品,按照ISO11607-2006的要求,你可以选择其中的一个作为最有挑战的产品,比如最重、尺寸最大、有尖锐突出部分等,并对其进行包装工艺验证,然后用一份书面化的文档描述你选择这个最有挑战产品的合理化理由并归档成验证报告的一部分,就可以证明这一系列产品都是经过包装验证的。

医疗器械灭菌包装

医疗器械灭菌包装(MDSP)概述 基于对国际上MDSP最新更新的权威标准ISO 11607(注:是2006年版,EN868系列已经统一到这个最新的ISO11607版本中去了,GB19633-2005的标准还没有来得及同步更新)的理解和分析,仍旧可以将MDSP分为初包装和附属包装两大部分,只不过新标准中给出了明确的统一的称谓,把初包装叫做‘无菌阻隔系统(Sterile Barrier System,下称SBS)’,而将附属包装成为‘保护性包装(Protective Packaging)’,并且非常仔细的规定了在没实现SBS功能前的包装产品和材料为‘预成型无菌阻隔系统(Performed Sterile Barrier System,下称PSBS,因为这个概念和上面的SBS概念都是在最新版的ISO 11607中才提出的,所以在翻译上目前并没有什么统一的或权威的叫法,以上这些对应的汉语名称均是笔者自己翻译的)’。SBS这个名词概念已经比较明显的说明了它是什么样的包装系统了:直接和医疗器械产品接触并构成微生物阻隔屏障的无菌包装系统,是MDSP当然的核心部分;而Protective Packaging则主要是关于产品在其寿命周期内的仓储流通过程中的保护性、便利性、可追溯性和包装成本的一些包装设计,涉及到纸箱、塑料袋、标签、条码、印刷、托盘和集装箱等内容。虽然纸箱等保护性包装的强度不够也会影响到SBS功能性的实现(注:如纸箱破损导致里边的Pouch类SBS包装被压坏而失效),而标签则关注另一项MDSP 非常注重的问题-可追溯性(注:国家已经对食品、药品和医疗器械行业专门发文出台相关标签要求;新型标签无线射频识别技术-RFID也在美国相关行业如火如荼的流行开来),但考虑到篇幅有限,本文只讨论MDSP的SBS(含PSBS)。工业生产中常见的SBS的主要有袋子类(Pouch&Bag)、成型-填充-热合类(Form-Fill-Seal, 下称FFS)和硬吸塑盒-盖材类(Tray+Lid)三种。医院里消毒时用的SBS可能还会有卷筒装纸塑袋(Reel Bag) 其中袋子类SBS按常见程度分类又有纸塑袋(Paper-Poly Pouch)、纸纸袋(Paper Bag)、塑塑袋(Poly Bag)、Tyvek-Pouch、Header Bag(顶头袋)、Vent Bag(窗口袋)等,后面三种因国内没有标准翻译所以给出英文名称但括号内给出参考中文翻译。这里所用的纸为均为透气性良好的医疗级包装纸(Medical-Grade Paper),所用的塑料薄膜有很多种,主要为LDPE、HDPE、PET/PE、PA/PE,以及特殊的Liner Tear Film(非常具有创新性的直线易撕膜,只有国际上行业领先的几家大公司有,用在Vent Bag上)。袋子类产品在MDSP上用途非常广,从最低端的注射器类、导管类等一次性器械到高端植入式器械均可使用,其成本随使用材料和包装用途不同而变化很大。

最终灭菌医疗器械包装材料与灭菌方式的选择

最终灭菌医疗器械包装材料与灭菌方式的选择 一、什么是医疗器械灭菌包装? 一般称医用包装”、消毒包装”、灭菌包装”、医疗器械灭菌包装”等等。依据ISO 11607及EN-868,装载需灭菌之医疗器械所用之初包装(Primary packaging)即是。 在ISO 11607 : 2006 版本中称之为SBS (Sterile barrier systems)在中国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CFDA)制定的医疗器械包装行业标准中命名为无菌屏障系统”。 二、相关标准 国际使用:ISO 11607最终灭菌医疗器械包装及EN 868医用物品灭菌的包装材料和系统。国际上正逐步融合ISO 11607与EN 868。ISO 11607是将初包装列入医疗器械之一部分或视为部件,并作为开发及验证之指引,且着重包装成形与密封。而EN 868是以包装为主体商品明述材料要求与试验方法。在ISO 11607-1中明述可遵照(Complianee) EN868-2~EN 868-10 对材料的要求,并以ISO 11607-1 取代(supersede)原有之EN 868-1。 国使用:GB/T19633(IDT ISO 11607)及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CFDA 新制定的医用灭菌包装行业标准丫丫/T 0698"最终灭菌医用包装材料"(转录EN 868第二至第十部分)。

三、医用包装形式 三边圭寸合小袋(Pouch )以顶面(top web )与底面(bottom web )经三边热合而成小袋,一般顶面为具有可透气材质以利灭菌,而底面可以为纸涂塑或塑料复合膜。此为大多数一次性耗材所使用包装类型。 卷状小袋(Rolli ng Pouch )基本结构与三边封合小袋类似,但因为便利医院中央供应室使用,故采取固定幅宽规格(50mm~400mm)而成卷状之包装。 透气形式袋(Bag)袋子整体为塑料,但为可灭菌性,可以于袋体上加透气窗(window),如头袋(Header Bag ),透气袋(Vent Bag ),中圭寸袋等。 全塑料袋袋子整体为塑料,搭配EZ peel易撕膜,可便于使用时开口,但全塑料包装仅能Gamma灭菌。 FFS自动化软包装FFS即Form-Fill-Seal成形,充填,封合。以自动包装机(如MPS,MutiVac,圣合等)自动化包装医疗器械,顶面一般为透气材质,底面为可拉伸成形,是塑料拉伸膜。 硬塑壳Tray以已成形塑料盒人工填装器械后,封合一篇透气材质盖材(tray lidding ),此类型包装大多用于多种类器械组合,如口腔包,妇科包等。 医用级透析纸(Medical grade paper )依EN 868-5制袋的要求,所使用可灭菌且具有无菌屏障能力之纸需符合EN 868-3,故符合此要求之透气纸称为医疗级透气纸。目前常见有法国Arjo Wiggins,瑞典Billerud,美国Med westvaco,以及国恒达。规格有60gsm,70gsm,80gsm等。 特卫强( Tyvek? )特卫强为美国杜邦专利产品也就是“聚乙烯闪蒸纺粘布”。

最终灭菌医疗器械的包装验证方案

WORD文档,可下载修改 最终灭菌医疗器械的包装验证报告 1.0 包装材料和系统的验证 1.1 包装材料的选择评估内容: 1.1.1 包装材料的物理化学特性 评价目的:可供选择的包装材料基本的物理、化学性能符合产品要求。 评价项目:对包装材料进行物理特性(如外观、克重、厚度、透气性、耐水度、撕裂强度等)、化学特性(如薄膜的溶出物指标、pH值、氯、硫含量等)的评价。 判定方法:通过确认供应商提供的质量保证书验证。 判定结论: 验证人:日期:复核人:日期: 1.1.2 包装材料的毒理学特征 评价项目:确认包装材料不应释放出足以损害健康的毒性物质。 评价项目:对包装材料进行细胞毒性试验、皮内反应试验、皮肤致敏试验、急性全身毒性试验和溶血试验; 判定方法:通过供应商提供的生物相容性与毒性测试报告验证。 判定结论: 验证人:日期:复核人:日期: 1.1.3 包装材料与成型和密封过程的适应性 评价目的:确认包装材料与成型和密封过程的适应性。 评价项目:外观、热封强度、包装完整性。 判定方法:通过供应商提供的相关测试报告验证。 判定结论: 验证人:日期:复核人:日期: 1.1.4 包装材料的微生物屏障特性 评价目的:确认包装材料对微生物的屏障特性,以确保维持灭菌后产品的无菌性。 评价项目:对灭菌袋(PET/PE薄膜+医用透析纸包装)进行微生物屏障特性试验。 判定标准:按ISO11607-1:2006附录C测定。 判定方法:通过供应商提供的微生物阻隔测试报告验证。 判定结论: 验证人:日期:复核人:日期: 1.1.5 包装材料与灭菌过程的相适应性

A、灭菌袋的生物负载量 验证项目:灭菌袋的生物负载量 验证依据:按GB15980-1995、GB 7918.2 试验结论 验证人:日期:复核人:日期:B、灭菌适应性 验证项目:无菌性、灭菌袋的热封强度 验证依据:ISO11138-2:1994、EN868-5:1999 无菌性检测: 验证人:日期:复核人:日期:灭菌袋热封强度检测:

最终灭菌医疗器械的包装验证方案

最终灭菌医疗器械的包装验证方案 目录 1.0 验证方案的起草与审批 2.0 概述 3.0 验证目的 4.0 文件验证小组成员名单 5.0 范围 6.0 验证标准 7.0 验证内容 8.0 再验证 9.0 最终评价及验证报告 1.0 验证方案的起草与审批 验证名称验证方案编号 最终灭菌医疗器械的包装验证方案 制定部门日期 审核部门日期 批准部门日期 2.0 概述 我司最终灭菌医疗器械的包装采用灭菌袋,该灭菌袋由透明塑料薄膜PET和纺粘烯烃TYVEK1073B医用纸构成,具有高透气性、灭菌效果好等优点。此类包装经杜邦试验室5年时间十分苛刻条件下的货架试验,证明能充分保证产品在有效期内的安全使用。 我公司现有日本富士公司生产的医疗器械专用封口机一台,型号为OPL-200-MD。该封口机的工作模式分为自动封口和手动封口两种,但封口工作原理相同,为封口机压架下压、恒温封口、保压降温。该封口机为自动控制系统,操作方便,且使用状态良好。 OPL-200-MD封口机参数: 封口宽度:10mm; 最大封口长度:200mm; 温度最小刻度:1℃ 时间最小刻度:0.1s 3.0 目的 根据ISO13485:2003的要求,对灭菌袋封边机进行有效性验证,以保证医疗器械的持续安全有效。 4.0 验证小组成员名单 姓名部门职责 组长,负责验证方案的起草和验证结果的审核。 负责按验证方案进行进行测试、检验和数据的收集。 负责验证测试实验数据的复核和监督。 负责验证方案审批、验证结果的批准。 5.0 确认范围 本确认方案仅适用于对本公司人工晶体灭菌袋的包装过程确认。 6.0 验证依据及标准

依据标准:ISO11607-1:2006、ISO11607-2:2006 参考文件: GB/T19633-2005 EN868-5:1999 GB/T14233.2-2005 GB12085.3-89 EN868-5:1999 EN 868-1:1997 ASTM F 1980:2002/ GB15980-1995 GB 7918.2 ISO11138-2:1994 质量管理体系——过程确认指南、EN868 包装验证控制文件 加速老化作业指导书 设备管理及维护程序 《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植入性医疗器械实施细则(试行)》及相关附录。7.0 确认项目 7.1 包装材料和系统的验证 7.1.1 包装材料的选择评价 包装材料的选择评价内容包括: ·选用的包装材料的物理化学性能; ·选用的包装材料的毒理学特性; ·包装材料与成型和密封过程的适应性; ·包装材料的微生物屏障特性; ·包装材料与灭菌过程的相适应性; ·包装材料与标签系统的相适应性; ·包装材料与贮存运输过程的适合性。 7.1.1.1包装材料的物理化学特性 评价目的:可供选择的包装材料基本的物理、化学性能符合产品要求。 评价项目:对包装材料进行物理特性(如外观、克重、厚度、透气性、耐水度、撕裂强度等)、化学特性(如薄膜的溶出物指标、pH值、氯、硫含量等)的评价。 判定方法:通过确认供应商提供的质量保证书验证。 7.1.1.2 包装材料的毒理学特征 评价项目:确认包装材料不应释放出足以损害健康的毒性物质。 评价项目:对包装材料进行细胞毒性试验、皮内反应试验、皮肤致敏试验、急性全身毒性试验和溶血试验; 判定方法:通过供应商提供的生物相容性与毒性测试报告验证。 7.1.1.3 包装材料与成型和密封过程的适应性 评价目的:确认包装材料与成型和密封过程的适应性。 评价项目:外观、热封强度、包装完整性。 判定方法:通过供应商提供的相关测试报告验证。 7.1.1.4 包装材料的微生物屏障特性 评价目的:确认包装材料对微生物的屏障特性,以确保维持灭菌后产品的无菌性。 评价项目:对灭菌袋(PET/PE薄膜+医用透析纸包装)进行微生物屏障特性试验。 判定标准:按ISO11607-1:2006附录C测定。 判定方法:通过供应商提供的微生物阻隔测试报告验证。 7.1.1.5 包装材料与灭菌过程的相适应性 评价目的:确认包装材料与灭菌过程的相适应性。 评价项目:1)灭菌袋的生物负载量; 2)灭菌袋的热封强度、灭菌后产品无菌性

最终灭菌医疗器械包装验证报告

最终灭菌医疗器械包装验证报告 1.0 包装材料和系统的验证 1.1 包装材料的选择评估内容: 1.1.1 包装材料的物理化学特性 评价目的:可供选择的包装材料基本的物理、化学性能符合产品要求。 评价项目:对包装材料进行物理特性(如外观、克重、厚度、透气性、耐水度、撕裂强度等)、化学特性(如薄膜的溶出物指标、pH值、氯、硫含量等)的评价。 判定方法:通过确认供应商提供的质量保证书验证。 判定结论: 验证人:日期:复核人:日期: 1.1.2 包装材料的毒理学特征 评价项目:确认包装材料不应释放出足以损害健康的毒性物质。 评价项目:对包装材料进行细胞毒性试验、皮内反应试验、皮肤致敏试验、急性全身毒性试验和溶血试验; 判定方法:通过供应商提供的生物相容性与毒性测试报告验证。 判定结论: 验证人:日期:复核人:日期: 1.1.3 包装材料与成型和密封过程的适应性 评价目的:确认包装材料与成型和密封过程的适应性。

评价项目:外观、热封强度、包装完整性。 判定方法:通过供应商提供的相关测试报告验证。 判定结论: 验证人:日期:复核人:日期: 1.1.4 包装材料的微生物屏障特性 评价目的:确认包装材料对微生物的屏障特性,以确保维持灭菌后产品的无菌性。 评价项目:对灭菌袋(PET/PE薄膜+医用透析纸包装)进行微生物屏障特性试验。 判定标准:按ISO11607-1:2006附录C测定。 判定方法:通过供应商提供的微生物阻隔测试报告验证。 判定结论: 验证人:日期:复核人:日期: 1.1.5 包装材料与灭菌过程的相适应性 A、灭菌袋的生物负载量 验证项目:灭菌袋的生物负载量 验证依据:按GB15980-1995、GB 7918.2 试验结论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