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浙美版小学美术学科抽测1-11册

浙美版小学美术学科抽测1-11册

浙美版小学美术学科抽测1-11册
浙美版小学美术学科抽测1-11册

第一册

1.中国画的文房四宝:笔、墨、纸、砚。

2.马家窑文化彩陶

3.方块与同心圆(丙烯画)1913 康定斯基(俄罗斯)

4.泥塑常用基本方法:团、搓、压、拉、贴、接和彩泥调色等

5.十二色轮:黄色、橙黄色、橙色、橙红色、红色、红紫色、紫色、蓝紫色、蓝色、蓝绿色、绿色、黄绿色。

6.线是造型的基本元素,线主要有直线和曲线两大类,直线给人以冷静、坚硬的感觉,曲线给人以活泼、柔和的感觉。

7.点通过疏密变化的排列、形状大小的不同,可以表现出一种节奏感。

第二册

1.雕塑——佣,古代殉葬的物品,多为卫士、奴仆和乐舞伎的偶人或现实生活中的畜兽等。

特点:常于动态刻画、造型适度夸张、形象鲜明,手法简洁概括,表现出稚拙、憨厚、浑朴的艺术风格。

2.《击鼓说唱佣》是一件四川东汉墓出土的雕塑。表现了古代说书人边敲鼓边说唱的生动神态。他左臂挽鼓,右手举槌,似乎正说到精彩处,手舞足蹈,眉开眼笑,一副诙谐有趣的样子。

3.彩泥的泥塑的基本方法:搓、捏、接、压、切、剪、揉、刻、挖、贴等。

4.大公鸡(油画)毕加索西班牙

第三册

1、民间剪纸:从题材内容上分:人物、动物、花卉、风景、图案、汉字等。

制作方法上方分:剪纸、刻纸或者单色、复色、以及填色、染色等。

功能上分:窗花、灯笼花、墙顶花等。

2、民间剪纸的色彩基本以红色为主,主要用于节庆、礼仪的环境布置,具有吉利、喜庆的

意义。

3、向日葵(油画)梵高(荷兰)

4、相似色,如柠檬黄、中黄、橘黄等属于相似色。

5、色调:暖色调、冷色调。

6、大碗岛的星期日下午(油画)修拉(法国)

在这幅作品中,修拉采取小心翼翼的点彩画法,把各种经过仔细分析处理的原色小圆点,经过一年的时间点满在画布上。作品描绘的是巴黎附近的奥尼埃的大碗岛上的一个晴朗的下午,游人们在树林间休闲的情景。前景一大块暗绿色表示阴影,中间黄色调子的亮部,表现午后的强烈阳光。阳光透过树林投在草地上的阴影,被强调的界限分明。人物服饰的色彩与树林、草地互为呼应,给人以地毯式的装饰特点。由于点彩,使人和物都显得影影绰绰,朦胧模糊。

第四册

1、汉代的《铜奔马》也叫《马踏飞燕》是一件观赏用的青铜雕塑,它的造型独特,构思新

颖,体态矫健、昂首嘶鸣的马,三足腾起,一足踏在一只飞燕上,以能够踢踏飞燕来表现非凡的速度。

2、蝴蝶是对称图形,所以在剪蝴蝶时可以先把纸(对折)

3、花边结构形式很多,常见的有:散点式、直立式、斜线式、折现式、波浪式、几何式等。

4、以一个或几个单位纹样,在两条平行线之间的带状形平面上,作有规律的排列,并以向上下或左右两个方向无限连续循环所构成的带状形纹样,称之为二方连续。

5、我们的祖先创造了单独纹样、适合纹样、二方纹样。。。二方纹样具有重复、条理、节奏等形式。

6、《拉斯科洞穴岩画》法国

此岩画至今已有一万五千年历史,欧洲先民在岩画上留下的巨大的彩色野牛攻敌图依然使人惊心动魄。动物造型准确,设色艳丽。

7、《梦》油画夏加尔俄罗斯

夏加尔运用立体主义分解法来表达自己对故乡的怀恋,充满浪漫抒情色彩,构图颇有超现实主义特色。画上看似古怪的动物、人物、房屋,是有着深意的。那绿鸟和妇女是代表被迫离开故园的“我”,牛、房屋、一个追赶的男人则代表难离的故园。这一切,表达了作者被迫离开故园的无奈心情。故土残留在记忆中的杂乱形象叠现出来,成了梦的一幅写照,一个色彩的奇境。

8、墨色的变化:浓、淡、枯、湿

9、《掷铁饼者》雕塑米隆古希腊

第五册

1、《拾穗》油画米勒法国

2、折纸的方法:对折法、四连折法

3、平面的纸材可以通过折卷、粘贴等方法构成立体形状。

4、《映日荷花别样红》中国画潘天寿

5、《万山红遍层林尽染》中国画李可染

第六册

1、商代的“人面纹方鼎”,鼎腹四面各饰一半浮雕人面,人面五官部位准确、颧骨部较高,脸比较宽,表情严肃,双耳粗大,耳部下面有手爪。此鼎是已知唯一一件用四个人面作为装饰的铜器。

2、蓝色、蓝绿色为冷色调:红色、黄色、橙色为暖色调。

3、画像石的表现形式分为阳刻(线条、块面凸出)、阴刻(线条凹进)两大类。

4、点、线、面是平面绘画最基本的语言。

5、三原色是指红、黄、蓝;三件色是指:橙色、紫色、绿色。

6、皮影戏被西方电影史学者称为“有声电影的鼻祖”。

第七册

1、招贴画通常分为社会公共招贴、商业招贴和艺术招贴,主要是通过联想、拟人、夸张等创作手法来传递主题思想。

2、红山文化遗址中出土的玉龙。

3、龙是中国人古人对鱼、鳄、蛇、马等动物和云、虹、雷、电等自然天象迷糊集合而成的一种象征性神物。

4、线条有粗细、疏密、宽窄、长短、浓淡、曲直等变化。另外线条的色彩也有许多变化。

5、塔的造型与普通的建筑造型相比较,有许多自身的特点。塔的层数一般为奇数,而形状多为偶数。如:四边形、六角形、八角形等。

6、《星月夜》油画梵高荷兰

7、秦始皇陵兵马俑有将军俑、跪射俑、武士俑、中下吏俑。

8.丰子恺是我国现代文化艺术舞台上以为难得的多才艺术家,特别是他的漫画,极富生活情趣,他用简练而含义深刻的手法创造了别具特色的漫画形式。

第八册:

1.汝,官,钧,哥,定未五大名窑。

2."壶铭"是在壶身上篆刻铭文,提高了茶壶的情趣和品位。

3.藏书票是贴在书上的藏书者的标记,也是一种美术书籍的装饰。

4.十二生肖(剪纸)陕西省。

5.下山虎(年画)河北省。

6.鱼纹彩陶盆(西安半坡出土)新石器时代

7.连(莲)年有余(鱼)(木版年画)

8.剪纸常见形式

阴刻:剪去轮廓线,或剪去形象以内的线。

阳刻:剪去形象轮廓线内外的纸,只留下造型的线。

综合法:即阴剪阳剪结合法。

9.合家欢(剪纸)库淑兰

10.四神瓦当(西汉)陕西省

11.凡高在阿尔的卧室(油画)凡高(荷兰)

12.唐三彩是唐代的一种低温釉陶器。其实它是一种多彩陶器,其釉色呈深绿,浅绿,翠绿,蓝,黄,白,赭,褐等色彩。

13.唐三彩中也包括单彩和二彩。

14.彩陶旋涡纹尖底(马家窑)瓶口小,便于运输。系绳子,便于手提或挂在树上;底尖容易沉入水中,插在沙土里也平稳。

第九册

1.木雕雕刻的方法有圆雕,浮雕,半圆雕,镂空雕,贴雕等。

2.门饰以雕刻技法为主,北方以彩绘木雕为多,南方则以浮雕,镂空雕为主。

3.奔马图(中国画)徐悲鸿

4.墨分五色,即焦,浓,重,淡,清,可用水来调节墨色的浓淡。

5.色轮里相邻的色彩为类似色,相对的色彩为对比色。类似色在同一环境或画面配合时,产生柔和,悦目的感觉,对比色在同一环境或画面里配合时,则会产生强烈而灿烂的色彩效果。

6.无论哪一种色彩推移,都能感受到色彩的变化。

明度推移:选择一种单色,逐渐加入黑色和白色。

色相推移:以色环上的色彩顺序为依据,进行色相渐变。

纯度推移:选择一个纯色,在纯色中不断加入中性灰色,逐步降低低色的纯度。

第十册

1.韩熙载夜宴图(中国画局部)顾闳中(五代)

2.扇子由扇面,扇骨边扇骨组成。

3.亭子的造型多种多样,亭柱的造型常见的有四柱,三柱:亭檐有飞檐,翘角等,有的亭子还有栏杆,台阶等。

4.说唱佣(雕塑)东汉

5.泼墨仙人图(中国画)梁楷(宋)

此图画了一位仙人袒胸露怀,宽衣大肚,步履蹒跚,憨态可掬。一双小眼醉意朦胧,仿佛看

透世间一切,嘴角边露出一丝神秘的微笑。画面上几乎没有对人物作严谨工致的细节刻画,通体都以泼洒般的淋漓水墨书写,那浑重而清秀,粗阔而含蓄的大片水墨,可谓笔简神具,自然潇洒,绝妙地表现出仙人既洞察世事又难得糊涂的精神状态和性格特征。

6、意境是指艺术作品通过形象的描绘而表现出来的画境和情调。

7、睡莲(油画)莫奈(法国)

8、荷花也叫莲花,莲与连谐音,民间美术作品《连年有余》《连生贵子》等,荷与和谐音,因此常借荷花象征和合如意。

9、路边景物的大小和路面的款窄按近大远小的办法处理,画中的路就会产生纵深感。

10、公牛系列(版画局部)毕加索(西班牙)

11、彩陶旋涡纹瓶(马家窑文化)

12、线条是最常见的美术语言之一

第十一册:

1、水平构图总体给人以宁静、开阔的感觉。S形构图给人以优美、抒情的感觉。对称构图

给人以庄重、理性的感觉。

2、《干草车》油画康斯太勃(英国)

这是一幅极富诗意的田园风光作品,以饱满的构图、恬静的色彩、细腻的用笔表现了大自然纯朴的美及作者对家乡的一片深情。

3、《拾穗》油画米勒(法国)

该画呈现了在秋天金黄的麦田里,3位妇女拾取麦穗的情景。画家没有正面描写妇女们的表情,但米勒对动作细节的刻画有着古典庄重的美。

4、四川锦竹年画、江苏桃花坞年画、天津杨柳青年画、山东潍坊杨家埠年画在历史上久负盛名,被誉为中国“年画四大家”。

5、木版年画的用色鲜艳,对比强烈,常采用互补色的对比关系,如红与绿,蓝与黄等单纯鲜艳的色彩搭配。

6、适合纹样是指将一种纹样适当地组织在某一特定的形状(如三角形、多角形、圆形、方形、菱形等)范围之内,使之适合于某中装饰的要求。

7、适合纹样的结构形式:对称式、均衡式、向心式、离心式、旋转式等。

8、泼墨的画法是指直接将调好的墨汁或彩墨泼洒在纸面上,然后根据形成的自然外形及墨色添加作画,具有自然淋漓、气韵生动的独特风格。

9、草垛(油画)莫奈(法国)莫奈是印象派画家的代表人物。

10、通过光和影的表现,可以增强被表现物体的立体感和空间感。

11、光影的黑白灰是一种色调,是一种表现形式的一些元素。

12、达芬奇、米开朗琪罗、拉斐尔被称为文艺复兴美术三杰。

13、图案和设计的方法:

连续:物体或图形一个接一个地连续排列、具有方向性。

渐变:形式的逐渐改变并有一定的规律。

对称:以假设的直线为中心轴,在此轴左右或上下图形相反或相同。

对比:两种东西放在一起,相互使对方感觉更为强烈。如黑、白、明暗、柔、刚、粗、细……

(完整版)浙美版六年级下册美术期末复习提纲

浙美版十二册美术美术期末复习提纲 1、(车身装饰)已经成为城市中流动的风景线。 2、车身装饰有(图形装饰法)、(色彩装饰法)、(文字和图形装饰法) 3、(公共汽车站)是现代化城市最常见的设施,它对方便人们生活、(美化城市) 有着重要的作用。 4、公共汽车站有(站牌)、(广告展示位)、(栏杆)、(篷顶组成) 5、公共汽车站的形式有(方形)、(圆拱形)和(尖拱形)组成。 6、校园手绘招贴的构成要素包括(编排)、(文字)、(插图)、(装饰)等。 7、(招贴)是(广告)的一种形式。我们通常把它归类于(POP)广告 8、招贴的内容有(标题)、(内容)、(花边)、(插图)、(主办单位)。 9、校园手绘招贴的装饰法由(色块装饰法)、(图字融合装饰法)、(质感装饰法)。 10、(请柬)也称请帖,他是专门用来邀请客人的通知。 11、请柬的主要形式由(单页式)、(双叶式)、(异页式)和(一版成型式)。 12、(黄宾虹)、(林风眠)、(潘天寿)、(丰子恺)是我国近代著名画家。 13、现代美术界有“北齐”、“南黄”之说,北齐是(齐白石),南黄是(黄宾 虹)。 14、简笔山水图轴林风眠 渔舟潘天寿 灵岩涧一角黄宾虹 一味霸悍(篆刻)潘天寿 15、可以用(点、线、面)的组合以及(色彩)、(明暗对比)来表现墙的美 感。 16、墙分(石墙)、(砖墙),北京故宫是(红墙),防火用(马头墙),又称(风 火墙)。 17、1999年版1元人民币背面印的是西湖著名景点(三潭印月)。 18、构图一般要(主次分明)、(突出主题)。并主义主次之间的(虚实)和(均 衡关系)。 19、在写生时往往要对景物进行(取舍),这就是取景。 20、生活中不是没有美而是缺乏发现美的眼睛----出自法国(罗丹)。 21、画竹一般先画(竹干)、(竹节)再画(竹枝)最后画(竹叶)。 22、竹叶的四种形态(蜻蜓)、(横舟)、(个子)和(介字)。 23、兰石图轴出自(郑板桥)。 24、(创意)是现代设计的灵魂,(奇思妙想)是创意的基础。 25、联想可以是(单个形)的联想也可以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图形的联想。 26、只雕塑在塑造时要强调物体的(团块)结构。 27、(包装)的主要功能是保障商品的安全,便于运输和(美化)商品。 28、世界遗产分为(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两大类。 29、文化遗产有长城、故宫、颐和园兵马俑等,自然遗产有九寨沟、黄山黄 龙风景名胜等。

2016年浙美版小学美术五年级上册期末试题及答案

2016年浙美版小学美术五年级(上册)期末检测 姓名:班级:成绩: 一、填空题 (每空1分,共48分) 1、童谣和童画,将______、______、______ 生动地融为一体。 2、 ______ 、______ 、______ 被称为三原色。三间色:______ 、______ 、______ 。 3、对比色:红色——()黄色——()蓝色——() 4、墨分五色,即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 5、杭州城市起源的见证—— ___ 。 6、敦煌石窟现存有壁画彩塑的洞窟共______个。 7、中国传统门饰内容上分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博古杂宝等。 8、适合纹样包括______式、______式、______式、______式、______式。 9、门饰以______ 技法为主。北方______为多,南方则以______、______为主。 10、色轮里______的色彩为类似色,______的色彩为对比色。 11、类似色在同一环境货画面配合时产生______、______的感觉,对比色则会产生______、______的色彩效果。 12、敦煌石窟包括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四个石窟,其 中 ________ 最大。 13、宋代画家()的《溪山行旅图》,成功的运用了()和()之间的 ()关系,画中的山顶天立地,雄伟壮观,下面的商人显得很小。 二、我会判断:(每空2分,共10分) 1、中国传统门饰是民居建筑中装饰艺术最为精美的,装饰手法繁多,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 2、适合纹样是指将一种纹样适当地组织在某一特定的形状或空间中具有装饰效果的纹样。() 3、斯韦思林杯和考比伦杯是世界篮球赛男、女团体赛最高奖项。() 4、飞天是从印度传过来的佛教艺术形象。() 5、飞天因为能歌善舞,全身又充满香气,故又称“香气神”。() 三、我会选:(每空2分,共12分) 1、右图的作品名称是() A、《指墨柳塘双鸭》 B、《登高》 C、《睡猫图轴》 D、《小猫图》 2、右图的作者是() A、张大千 B、潘天寿 C、齐白石 D、徐悲鸿 3、下面这幅画是()的作品,是中国画里的什么表现方式() A、张大千 B、龚贤 C、张择端 D、花鸟画 E、泼墨画 F、指墨画 4、给下面的颜色找找对比色 红---()蓝---()紫---() A、灰 B、绿 C、橙 D、黄 5、捏泥巴的方法有()。 A、搓、揉、压 B、剪、撕 C、画、贴 6、以下中国画哪幅是表现唐太宗接见吐蕃王松赞干布的使者禄东赞的场景()

浙美版小学美术的教案范文

浙美版小学美术的教案范文 浙美版小学美术的教案范文 浙美版二年级上册美术教科书的编写,以国家一系列有关教育改革的文件,特别是 ___《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为指针,以 ___制定并颁发的《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为主要依据,打破过去以美术学科知识、技能为主要目标的教材体系结构,构建以促成美术素养的形成为核心,以探究性美术实践活动为主线,以突出美术教育视觉性、实践性、人文性、愉悦性的单元结构为基本特征的美术教材新体系。 本教材的编写注重学生审美感受和视觉的培养,强调学生创新意识和时间能力的协调发展,以“接近社会,贴近学生,学以致用”为原则,选择符合二年级小学生身心特点的教学内容涉及课题。全册共有20课,分为9个隐性单元,内容涵盖“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综合·探索”4个学习领域,其中“造型·表现”和“设计·应用”占有较大比重,“欣赏·评述”大多随堂教学,因而均分配在各课之中。 我所任教的四个班级的学生在经过了一年的美术基本训练后都有一定的美术基础,对这学期的美术技能上的提高有很大的帮助,个别比较薄弱的学生还需要在课堂上多关注,课后多交。

1、教师联系各学科的课堂要求,根据美术课的自身特点,明确地向学生提出正确的学习态度,逐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2、利用课堂教学,充分发挥教师的直观性演示,动作要规范化,给学生以楷模,学习正确作画方法,充分调动起学习气氛。 3、选择富有儿童情趣的教学内容,采用生动活泼的游戏教学形式并渗透英语美术术语,在学生不知不觉游戏中,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4、注意学生的情绪,语言要亲切,气氛要轻松,要积极鼓励学生动脑筋,大胆添画,来培养他们的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 以知道观察入手,在实践中掌握观察方法,并培养学生细致的工作作风和细腻的情感.以课本为载体,以活动为主线,采用小步快跑的方法,带领学生完成教学目标。 【浙美版小学美术的教案范文】相关文章: 1.

浙美版六年级上册美术复习资料

---------------------------------------------------------------最新资料推荐------------------------------------------------------ 浙美版六年级上册美术复习资料 浙美版六年级上册美术复习资料班级()姓名()一:徐悲鸿与奔马理论部分 1. 徐悲鸿,杰出的现代画家、美术教育家,生于江苏宜兴。 马,是徐悲鸿一生最爱的题材,并以画马驰誉中外,以泼墨写意和兼工带写的表现手法塑造了千姿百态的马。 他画的马融合了西方绘画中的造型和中国画的写意,笔墨酣畅,形声俱全。 二: 戏曲人物理论部分 1. 中国戏曲中图案化的性格化妆称为脸谱。 它一般用于净、丑角色所扮演的各种人物。 脸谱可用来表现人物的个性,如红脸表示耿直,黑脸表示粗豪,蓝脸表示勇猛,白脸表示奸诈。 三: 水墨人物理论部分 1. 我国的水墨人物画历史悠久,名家辈出。 从宋代梁楷到现代的蒋兆和、刘文西、刘国辉等,都擅长画水墨人物。 2. 《老农》现代刘文西《喜春图》现代尉晓榕《曲木家的小客人》现代刘国辉《高原之晨》现代吴山明 3. 人物画的步骤: 1 / 3

1. 从五官入手,以淡墨为主画出人物的脸部。 2. 用变化的浓墨以侧锋画头发。 3. 墨色干后着色,完成作品。 四: 画家林风眠 1. 林风眠,现代画家,美术教育家。 生于广东,19 岁赴法留学。 擅长仕女、花卉、芦雁等题材。 她试图打破中西艺术界限,造就一种共同的语言,是一位富有创新精神的艺术家。 2. 彩墨画是以水墨画为基底,在上面设色、点彩,使画面在色彩上比水墨画更为丰富、明快、鲜亮。 3. 林风眠作品的特点: ①构图: 以正方形为主;②造型: 不是纯写生,有装饰意味;③用笔: 概括、干脆、简练、迅疾;④用色: 色彩浓重,彩墨交融;⑤落款: 落款简单,基本只有姓名与印章。 七: 做做陶艺理论部分 1. 我国有近万年的制陶历史,陶艺创作多姿多彩。 现代陶艺作品是从日用陶瓷品种演变而来,它更注重作品的审

浙美版小学美术 10 光与影 教学设计 (1)

10 光与影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学会观察生活中物体的光影变化,感知光影表现物体的立体感和空间感。 2、通过对光影的捕捉、观察、回忆、思考,初步学会用光与影来表现物体,培养综合创作能力。 3、用情用心用美体验光与影,拓展发散思维,绽放充满爱的智慧之光,培养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2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在理解能力、观察能力上都不错。通过游戏互动,引导学生在探究中逐渐认识不同角度的光与影,看光源,画光源,表现黑白及彩色光源。相对于低年级的学生而言,他们对铅笔的掌握比较自如,线条运用流畅。并能够在老师的引导下进行大胆尝试、自由创新。设计意图的重点放在引导学生从光影的黑白、黑白灰出发,由浅及深地表现光与影。光与影是生活中最常见的现象,学生们能做较好的理解。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运用光影关系,表现身边事物的造型之美。 教学难点:理解、领会光与影的关系,表现出富有情感色彩的光影作品。 4教学过程 活动1【讲授】光与影 1、情境导入,情感升华 (1)布置较暗的空间环境。(将教室窗帘拉上) (2)播放图片, 问:“你看见了什么?” 感悟:物与影在光的照射下交相辉映、生动演绎! 问:“生活中,影子在什么情况下出现呢?” 教师小结:光与影是什么?似母与子之间的默契与感应,她们的相聚是如此的美丽,如此神奇,或冷静的优雅;或和谐的沉静。 (3)揭示课题(板书:《光与影》)。 2、初步感知,体验光影

(1)请一名学生上讲台前当模特,教师用手电筒演示不同光源,引导学生观察、探究光与影。 问:“在不同角度的光照下,影子有什么变化?” “我们该怎么称呼这些光源?” 教师补充式小结:左侧光源、右侧光源、正面光源、逆光、顶光等。(板书) (2)感受光影①展示图片 2 问:“这是什么?” ②展示图片 3,强光下的球体石膏像 问:“同样的物体,效果有何不同?” “如此的强光,你看见什么样的对比光线?” 教师补充式小结:只有黑与白,只有黑与亮两种光影。 板书:明、暗。 ③将教室的窗帘打开,感受光影给予的情境感受。展示图片 4、在弱光环境下,强光照射的物体、正方体石膏像; 问:“你看见了什么?” “这时的光影有了什么变化?” (板书:黑、白、灰) 教师小结:有了微弱的环境亮光,霎时有了层次分明的光、影效果,形成了黑白灰的关系,物体有了更明显的立体感。 ④展示表现光影步骤图教师边讲解步骤,边在8 开素描纸上示范表现球体光影。 ⑤观察比较:没有光影,空间感不明显。教师范作,在光的照射下,物体出现了亮部、暗部和阴影,光影的出现让物体变得更有立体感与空间感。 ⑥学生试着在32 开素描纸上快速表现球体或正方体黑、白、灰光影。 5、深入探究,解读光影展示多媒体课件,引导学生观察艺术表现形式下的光影作品。(1)欣赏《衣纹习作》 问:“画家为什么能把衣服的皱褶画得如此有立体感、如此有美感?” 小结:恰到好处地运用黑、白、灰,运用不同方向、粗细、曲直的线条与块面表现丰富的光影效果,把衣纹的质感、空间感表现得淋漓尽致。除了用黑、白、灰表现光影,还有其他其他方法吗?让我们继续来探究。 (2)展示《草垛》,感受黑、白、灰光影。 (3)展示作品《草垛》,体会画面中炫目的色彩光影。 问:“画面中表现的是什么时候的草垛?你从哪里发现的?草垛和它的影子分别是什么颜色?” 剖析光影下的色彩关系(互补色) 小结:莫奈一生中画了很多很多的草垛,画出了草垛在不同时间、不同光线下别样的美。有的灿烂无比、有的冷清孤傲、有的生动活泼?与其说莫奈是在画草垛,不如说是在画自己,

新浙美版六年级上册美术全册教案 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20xx-20xx学年度第一学期学科教学计划 科目:科学 年级:六年级(2)班 任课教师:xxxxxxx

美术六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一、教材分析 1、从整体结构上看,注重学生审美感受和视觉经验的培养。 本册教材的各课内容彼此没有非常紧密的联系,和以往一样采用并列式散点式而非单元式,因此,教师在安排教学时,课序可以根据上课内容、学校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做一定的调整。同时本册教材进一步延续整套教材的知识体系。 2、从学习领域上看,强调综合性。 全册共有17课,其中造型·表现和设计·应用占有较大比重,欣赏·评述有三课专题欣赏,“综合·探索”领域有两课,但其他课中也渗透了综合,如《街市新貌》中美术与语文相结合,体现了学科内的综合。再如《公交站台设计》等是手工制作与设计的结合,体现了跨学科的总和。 二、学情分析: 该年级学生在绘画方面具有较强的写实能力,已初步理解并能应用透视、色彩等基础知识和技法,具有较好的欣赏能力。但是,学生的美术技能基础和理论基础参差不齐,对美术的兴趣也远不如低年级。创作形式上缺乏想象力,一般是比较实际的去描绘事物。造型和审美能力相对低年级比较强。 学生具备一定的理性分析能力,对绘画有自己独特的见解,能够对美术现象进行较为理性和深刻的分析,但每个班也存在相当数量的门外汉。 学生作品缺少童趣,难得想象力,绘画技巧日渐成熟但同时画风呆板,喜欢社会生活中流行的“动漫卡通”与教材中倡导的审美意象差异太大。 本学期主要对学生加强美术技能、创意思维和审美情趣这三方面的培养。并努力调动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和培养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教学目标 这册教材分为欣赏、绘画、工艺三部分内容组成。教参中有说明每一课的教学目标分为认知目标、技能目标、思想情感目标。 (一)、认知目标分了解、理解和初步掌握三级。 (二)、技能目标分练习和初步学会两级。 (三)、情感目标分接受和初步具有两级。 学生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各种美术活动,尝试各种工具材料和制作过程,学习美术欣赏和评述的方法,丰富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获得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了解基本美术语言的表达方式和方法,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美化环境与生活。在美术学习过程中,激发创造精神,发展美术实践能力,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完善人格。 3、采用造型游戏的方式进行无主题或有主题的想象、创作、表演和展示。 四、教学方法 1、注重审美能力的培养。 在教学中,应创造条件,多给学生感悟优秀美术作品的机会,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进行比较。 2、重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学生创新思维苗子一定是在让其不断的探索和实践中成长和发展起来的。因此,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是紧密联系的。 3、创设文化情境,涵养人文精神。 新课标指出美术学习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技能技巧的训练,而应视为一种文化学习。美术学科具有知识面广,综合性强的特点,它与社会科学、人文科学、自然科学有着直接和暗含的关系,因此,它是素质教育中不可缺少的有机组成部分,对于人的整体素质培养具有其他学科所不能代替的作用。 4、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本次课改的重点就是如何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即倡导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的学习方式。在这些学习方式中,培养学生凭借自己主动建构知识与活动,去与他人互动,达到自身进一不发展的目的。

2015新浙美版版六年级下册美术教案11

学期教学计划

六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第一课外国的传世名作 一、教学目标 1.欣赏外国传世名作,了解外国经典建筑、雕塑、绘画作品的内容和艺术特色。 2.利用多种欣赏方式对美术作品进行感悟和分析。 3.培养欣赏的能力,激发向往美的情愫,提高艺术修养。 二、教材分析 1.教材编写思路。 本课是“欣赏·评述”学习领域,可以用2课时完成,内容分为建筑、雕塑与绘画三个板块。 西欧的古建筑与雕塑历经古希腊、古罗马时代,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代,长达2000多年,每一个时代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帕提侬神庙”与“罗马大角斗场”的单纯与雄伟,“巴黎圣母院”的挺拔与轻灵都是世界古典建筑的最高典范。雕塑《三女神》纤细而又繁复的湿衣褶,随着人体的结构而起伏,女性人体的优美轮廓生动地展现出来,让人感觉到这些雕像不是冷冰冰的大理石,而是有血有肉活生生的人。2000多年前的《米洛斯的阿芙罗狄蒂》与500多年前米开朗基罗的《大卫》,遥相呼应,分别展现了男女人体健康之美的最高理想。罗丹的《加莱义民》是彻底逼近真实的英雄组雕,表现了最大的人文主义关怀。 绘画部分呈现了从文艺复兴到1 8、19世纪西欧美术的一些经典之作,内容涉及人物、风景、静物。让学生在看看说说中体会西方绘画的色彩之美、构图之美、内容之美,让学生选择性地了解部分作者的生平和艺术风格。这些建筑、雕塑和绘画作品的欣赏,不需要形成某一条历史线索,而是让学生初步感受不同作品的美感,简单了解经典作品的社会学知识,以此拓宽审美视野,激发对美的向往。 2.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西欧经典建筑、雕塑、绘画作品的内容和艺术特色,了解部分作者的生平和艺术风格。 难点:对作品形式美的欣赏,即作品中呈现的点、线、面、色彩、肌理、构图的理解,激发学生读图的兴趣。 三、教学课时2课时 四、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美术教科书。

最新2018年浙美版(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小学美术六年级上册教案(完整版)

最新2018年浙美版 (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 小学美术 六年级上册 教学计划及教学设计 (完整版)

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浙美版)小学美术 六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一、学情分析 六年级的学生经过了五年的美术学习,他们对美术学科有一定的了解。具有一定的美术知识和经验,其抽象思维、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动手制作能力也相对有所提高。。但我校作为农村完小,学生多为留守儿童和大部分外来农民工子弟,美术教学又多为兼职老师承担,学生美术知识和技能掌握总体水平偏低。六年级学生文化科学习任务加重,面临毕业考压力,大部分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和投入精力会相对降低。本学期继续一方面进一步培养学生认识美术这一学科的特点,了解更多的美术知识,尝试使用不同的工具,运用不同的表现方式,体验形、色的变化与魅力。另一方面则更加侧重对美术文化的学习和渗透,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感受美术所带来的乐趣。 二、教材简析 浙美版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材为2014年8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与原有的教材有了较大的变动。但总体编写思路基本未变。侧重于打破过去以美术学科知识、技能为主要目标的教材体系结构,构建以促成美术素养的形成为核心,以探究性美术实践活动为主线,以突出美术教育视觉性、实践性、人文性、愉悦性的单元结构为基本特征的美术教材新体系。 本教材的编写注重学生审美感受和视觉经验的培养,强调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协调发展,以“接近社会,贴近学生,学以致用”为原则,选择符合六年级小学生身心特点的教学内容设计课题。 三、教学目标 学生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各种美术活动,运用各种工具材料进行制作。运用美术欣赏和评述的方法,了解书作品的特征,了解美术表现的多样性,丰富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获得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熟悉美术语言的基本表达方式和方法,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美化环境与生活。在美术学习过程中,激发创造精神,发展美术实践能力,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完善人格。 四、教学重难点

六年级美术上册 难忘的一件事 教案 浙美版

难忘的一件事 教学目标: 1.回忆生活中一次难忘的经历,感受事物的细节之美。 2.选择适合自己的工具和材料,学会用记忆画的形式描绘一件难忘的事。 3.通过造型表现活动,形成将生活与创作相结合的美术实践能力。 教材分析: 生活中总有一些难忘的片段,值得人们通过各种方法将其表达出来。本课的教学旨在让学生回忆生活中的难忘经历,关注生活场景中的细节之美。 本课教材围绕课题,选用了多种形式的欣赏范例。如:漆画、版画、儿童画、漫画等,意在帮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表现方法以及材料和工具。教材中的4幅不同题材、不同形式的漫画作品,从多角度表现了同一个主题。漫画的画风简洁,幽默风趣,人物形态丰富,叙事风格紧凑,为学生创作提供了形式和内容的借鉴。 教学重点: 刻画最难忘的场景细节。 教学难点: 人物的动态表现。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课前思考什么样的事最难忘,为什么难忘?常用的绘画工具,假日生活照片。 (教师)美术工具一套,课件,范作,班集体活动的照片。 教学过程 1.活跃气氛、趣味导课。 (1)提问:你最难忘的事是什么?(简单地描述当时的场景。) (2)情景表演:请一位或一组学生上台大胆地表演一场难忘的情景。教师用简笔画的形式描绘表演的情景,让台下同学充分感知肢体与表情的特征。 (3)师生共同点评讨论,解决课程难点。 2.探究需要表现的主题。 出示课件“最难忘的一件事”。展示班集体活动记录或播放班级活动视频,师生讨论确定最

适合表现“难忘”的场景。 3.深入讨论。 (1)学生出示自己的假日生活照片,通过照片回忆场景。四人小组讨论:从什么角度选择表现内容? (2)反馈后,教师引导学生欣赏著名的叙事画。拓宽学生的创作思维。 4.大胆创作。 选择适合自己的工具和材料,学会用记忆画的形式描绘一件难忘的事。 5.欣赏交流。 (1)评一评,同学或自己的作品。 (2)教师评价:主题是否明确、构图是否饱满、色彩表现是否合理等。 (3)小结。

六年级美术下册6会动的画教案2浙美版

第六课会动的“画” 一、教学目的 1.了解各种形式的“会动的画”,掌握视觉暂留原理。 2.发现能使画“动”起来的例外原理,选择适合的方式制作简单的动画。 3.提高动手制作能力,加深对艺术的理解。 二、教材分析 1.教材编写思路。 《会动的“画”》属于“设计·运用”学习领域的课程。“会动的画”是一种最简单的动画,这个简单的动画也是我们目前动漫创作或者电影制作的一个最基本的基础。它将视觉暂留的科学原理和人物或者动物的造型设计在同一载体或者是持续的画面里面,通过玩的形式来展现,让学生感受会动的“画”并能自己创作会动的“画”,在“玩中学”“学中玩”,感受胜利的喜悦,从而提高学生的造型能力和设计能力。 本课教学不仅要使学生了解各种形式的会动的画,而且要注重学生学会自己动手设计制作简单的会动的“画”。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留意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和合作性学习以及创新实践的能力。 2.重点、难点。 重点:利用视觉暂留的原理设计连环动作的画面,制作成会动的“画”。 难点:探寻连环动作之间的规律。 三、教学课时1课时 四、教学设计 课前准备 (学生)铅笔、勾线笔、水彩笔或彩色铅笔、16开白纸若干张(较挺而薄的纸张)、卡纸、剪刀、双面胶。

(教师)制作课件;制作教具:手翻书、抽拉式会动的“画”、转轮式会动的“画”;16开白纸若干张(较挺而薄的纸张)、订书机。 教学过程 1、欣赏手翻书视频,谈话引入。 (1)教师:看这段视频,是不是很激烈,今天我们就来学做这样的“会动的画”。 (2)教师:请同学们翻开第6课会动的画,带着屏幕上的问题自学一分钟。“板书:会动的画”2、检查自学情况,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从以下内容有选择性的答疑。 3、深入探究,继续了解会动的“画”如何形成。(1)欣赏课件《鹬蚌相争》,理解持续翻动产生会动的感觉。 教师:“持续翻动,画面中的鹬在动,为什么会产生动的感觉呢?” 同桌间相互讨论,探究画面是如何动起来的。 小结:整个过程由5张画组成,每张画面有所例外,连起来播放就会产生动的感觉,这就是视觉暂留原理。 (2)了解视觉暂留原理。 人类具有视觉暂留的特性,就是说人的眼睛看到一幅画或一个物体后,在秒内不会消失。 利用这一原理,在一幅画还没有消失前播放出下一幅画,就会给人造成一种动作持续的视觉效果。 教师:“这个原理很严重,我们生活中的电影都是按照这个原理来实现播放的。“(3)欣赏体操少年的做操步骤图。 教师指导分析:“每张图片初看基本一样,但是有奥秘的变化。每张图片之间,体操少年的身体没有变化,手部和脚部有纤细的变化,稍稍抬高或稍稍降

最新2019年浙美版(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小学美术三年级上册教案(完整版)

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浙美版)小学美术 三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一、学情分析 本年级学生对美术课兴趣浓厚,并具有较好的绘画基础和对各种材料综合运用能力,其中对绘画材料的运用能力较强。大部分学生能较好地表现平面形象、立体造型,并能大胆地发挥想象,作品内容丰富,富有生活情趣;有较高的创新意识和较好的心理品质。但也有一部分学生空间感较弱,对一些废旧材料的综合运用能力较差,有待进一步地提高。 二、教材简析 浙美版第五册实验教科书的编写,以国家一系列有关教育改革的文件,特别是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为指针,以教育部制定并颁发《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为主要依据,打破过去以美术学科知识、技能为主要目标的教材体系结构,构建以促成美术素养的形成为核心,探究性美术实践活动为主线,人文性单元结构为基本特征的美术教材新体系。 本教材的编写注重学生审美感受和视觉经验的培养。强调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协调发展,以“接近社会,贴近学生,学以致用”为原则,选择符合3年级小学生身心特点的教学内容设计课题。全册共有16课,分为6个隐性单元,内容涵盖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综合、探索4个学习领域,其中造型.表现及设计.应用占有较大比重,欣赏、评述除了中国民间玩具单元的内容外,其余大多随堂教学,分配在各课之中。 三、教学目标 1.学习想象画的作画方法,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利用蜡笔、水彩笔等工具来表现内心世界形象。 2.学习初步的观察形象,描绘形象的能力。 3.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创造力和表现力。 4.了解拓印画的制作方法,掌握简处理方法。 5.进行纸工制作,培养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 6.进行泥工制作,培养立体造型能力和想象力、概括力。 7.欣赏儿童熟悉的卡通画,提高鉴赏能力。

新浙美版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全册)

新浙美版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全册) 课题:徐悲鸿与奔马 一、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通过多种途径收集有关马的资料,培养幼儿细心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想像力。 2、激发学生对美的整体感受,学习用体态、动作表现奔马的激昂情绪; 3、欣赏徐悲鸿用灰、浓、焦墨色和线条画出的奔马,感受奔马的气势和力度。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徐悲鸿奔马作品的表现方法和艺术特色。 难点:感悟徐悲鸿奔马作品的精神内涵。 三、教学准备: 1、师生共同收集有关马的图片、图书及其他; 2、录像带《群马奔腾》; 3、徐悲鸿图片《奔马》、《群马》; 4、水墨、毛笔、纸等。 四、教学过程: 活动一:认识马,丰富知识。 1、看录像《群马奔腾》,激发兴趣 提问:①你们看到了什么?他们在干什么?这些马是什么样的?(引导幼儿仔细观察马的外形特征,帮助学生初步了解马的具体结构) 2、设置悬念,引起学生思考 ①你们知道马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千里识途的马吗?人们为什么这样叫马呢? ②你们知道吗,为什么马是善奔快跑的呢? ③你还在哪里看见过马?它是什么样的? 3、鼓励学生在成人的帮助下,从图书、图片、电视、广播、电脑网络中查找,收集马的各种资料,了解有关的知识与信息。 活动二:欣赏徐悲鸿的《奔马》,培养审美情趣。 1、组织幼儿将收集到的马的信息、知识进行交流(图片、图书等) 2 、提问:你喜欢马吗?为什么? (不仅同学们喜欢马,有一位叫徐悲鸿的先生也爱马,他不但喜欢观察马,还喜欢画马。下面,老师就给你们讲讲他的故事) 3、以故事的形式简述徐悲鸿先生爱马,观察马,画马的故事: 4、出示作品:《奔马》 (1)提问: ①画面上的马在干什么? ②从什么地方看出马在奔跑呢(注意观察马的身体动作) ③你觉得这匹马的体魄怎样?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④这匹狂奔的马心情会是怎样呢?(引出激昂、奔放等心情) ⑤如果你是这匹狂奔的马,在大草原上奔驰,你的心情会是怎样呢? (2)配上《群马奔腾》音乐,整体感受作品的气势和力度。

(完整word)新浙美版三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新浙美版三年级下册 美术教案 林爱明

1灯彩辉映 一、教学目标 1、了解传统节日挂彩灯的含义,知道制作灯饰的一般步骤。 2、学习制作彩灯的方法,能利用各种材料制作彩灯,在制作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制作技巧及综合能力。 3、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情感以及细致、耐心的品质。 二、重点难点 重点:利用各种材料制作彩灯。 难点:巧妙利用各种材料,使彩灯更漂亮、更有吸引力。 三、教具学具 (学生)设计彩灯的工具材料。 (教师)彩灯、范作、图片、录像等。 四、教学过程 1、猜谜引入,吸引注意。 (1)教师出示谜语(有关大公鸡或莲花等)。 (2)学生猜后,结合谜语文字出示彩灯让学生观察。 (3)引出课题:灯彩辉映。 2、观看录像,走向生活。 (1)观看各种各样的彩灯及灯彩辉映的热闹场面。 (2)请学生说说看后的感受。 (3)交流生活中看到的彩灯的造型特点及蕴含的含意。 (4)教师小结。 3、欣赏范作,加强体验。 (1)学生欣赏范作。 (2)讨论范作:造型种类、艺术价值、制作方法、创意等。 (3)教师小结。 4、探讨做法,学生实践。 (1)结合以前的知识,进行灯型设计。 (2)创作建议:可同桌或小组合作设计;选用各种合适的材料制作;设计的彩灯要观赏性强、漂亮、有趣。 (3)学生进行制作。 6、作业讲评,课外拓展。 (1)师生共同评价作业。 (2)参观有关灯展,同时查找有关彩灯的资料。

2台灯造型设计 一、教学目标 1.认识台灯设计中不同的创意或制作手法。 2.能设计或制作出一只完整的台灯,并运用画、剪、绕等方法设计或制 作别具一格的台灯。 3.培养学生体现美观和实用相结合的创意或制作台灯的实践能力,并意 识到设计的灵感往往隐含在日常的生活之中。 二、重点难点 重点:从生活中寻找灵感设计一只有创意的台灯或利用废弃物品制作一只台灯。 难点:如何在台灯的设计与制作中,既注重美观与实用相结合的原则,又不失独特的创意。 三、教具学具 (学生)课前根据教材提示就地取材的废弃物品。 (教师)台灯实物,示范作品。 四、教学过程 1.认识材料。 (1)说说各组准备的各种材料。 (2)动手感受:材料还可以变出新形态吗? (3)揭示课题:利用材料的多变性设计台灯。 2.造型游戏。 (1)出示“我的台灯”,提问:根据台灯各部分的形态选择适合的废弃物进行大胆的“实物替换”。 (2)组内讨论设计方案——如何利用所带废弃物的不同形态组合台灯?解决:各个部分之间如何连接?怎样利用材料的多变性让台灯稳稳的站住? (3)邀请有不同构思的小组汇报并演示让台灯站稳的方法。 (4)教师演示另类创意:利用同一种废弃物重复组合可以变化出不同的形(如利用铁丝或细木棒等材料的特征捆扎成球状、圆柱体或不规则形),引导学生联想可以应用于台灯设计的哪些部位。 3.创意小细节。 (1)教师变出多个台灯作品,引导学生观察局部小创意的制作方法(剪、镂空、粘贴、缠绕、镶嵌等) (2)结合本组的设计方案说说美化细节的小创意。 4.学生创作。 (1)要求:充分利用手中的材料进行巧妙的组合,让台灯站起来并表现出

新版浙美版五年级下册美术全册教案(最新精编版)

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 洞水小学教学设计 学科:美术;任课班级:五年级;任课教师:张异;

2018年 2 月 26 日 浙美版(新版)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1.画家故居 教学目标: 1.通过对当地画家故居的参观、探访,了解画家的生; 2.通过欣赏画家的作品,了解画家的艺术风格,对我; 3.引导学生在欣赏过程中,感悟画家为追求艺术而不;(学生)有条件的同学课前参观黄宾虹、林风眠、潘天;(教师)参观黄宾虹、林风眠、潘天寿、丰子恺故居,;一、出示图片,谈话引入;出示《画家工作室一角》、《缘缘堂》二图,提问:“二、引导学1.画家故居 教学目标: 1.通过对当地画家故居的参观、探访,了解画家的生平。 2.通过欣赏画家的作品,了解画家的艺术风格,对我国近代艺术发展的贡献和艺术地位。 3.引导学生在欣赏过程中,感悟画家为追求艺术而不懈努力的精神和思想境界。课前准备: (学生)有条件的同学课前参观黄宾虹、林风眠、潘天寿、丰子恺故居。 (教师)参观黄宾虹、林风眠、潘天寿、丰子恺故居,收集他们作品的图片,了解历史背景。教学过程:

一、出示图片,谈话引入。 出示《画家工作室一角》、《缘缘堂》二图,提问:“看到这幅图,你有什么想法?猜猜主人是怎样的画家?”“你知道哪些中国画画家?”“我国近代生活在杭州一带的画家有哪些?”(学生各抒己见。) 二、引导学生欣赏黄宾虹的作品。 (1)出示黄宾虹的《简笔山水图轴》,提问:“看这幅国画,你有什么感受?”(学生畅所欲言。) (2)出示黄宾虹的名字,提问:“大家对黄宾虹了解多少?”(学生把参观黄宾虹故居时了解的情况对大家做一些介绍。) (3)教师补充,重点介绍他画山水画经历的三个阶段:大约60岁以前以师古人为主;60—70岁以师造化为主(以游历山川,写生为主);70岁以后,自立面目,渐趋成熟。风格浑厚华滋,意境郁勃,是黄宾虹山水画的基本特点。 提问:“根据你对黄宾虹的理解,你认为《简笔山水图轴》大约是他什么阶段的作品?最大的特点是什么?” (4)归纳黄宾虹的艺术特点:①浑厚华滋,笔墨上注重“黑、密、厚、重”。②主张创造,即使是学习别人的画,也要有创造性地学。 三、举一反三,欣赏其他三位画家的画。(以学生欣赏为主,老师进行方法指导。) (1)启发学生用以上学得的方法欣赏潘天寿的作品。 ①出示图片,学生自主欣赏潘天寿的作品《灵岩涧一角》(教师提醒重点分析它的构图、气势),从中了解潘天寿笔墨苍古、凝练老辣、大气磅礴、雄浑奇崛,具有慑人心魄的力量感和现代结构美的艺术风格。 ②了解潘天寿的生平以及对近代国画界的贡献。(学生先说,教师补充。) (2)欣赏丰子恺、林风眠的作品。 ①了解丰子恺、林风眠的生平。请参观过他们故居的同学介绍他们的生平。教师重点介绍他们出国留学的经历,国外学习为他们的“中西合璧”、“引外为中”创造了条件。

浙美版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六年级美术(上册)教案 第1课徐悲鸿与奔马 教学目标: 1、了解徐悲鸿的生平与艺术成就,感受徐悲鸿笔下的奔马艺术特点与精神内涵。 2、通过比较分析的方式,了解徐悲鸿笔下的奔马与现实中的马不同的特点。以临摹或创作的方式画一画奔马,体会徐悲鸿笔下的奔马体现出来的强烈的思想情感。 3、提高美术观察与欣赏能力,加深热爱祖国、热爱和平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徐悲鸿奔马作品的表现方法和艺术特色。 难点:感悟徐悲鸿奔马作品的精神内涵。 教学过程: 1、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出示北京荣宝拍卖公司荣获2010秋季艺术品《奔马图》,让学生竞猜成交价。作者是谁? (2)教师总结板书课题:《徐悲鸿与奔马》 2、了解画家的艺术人生。 (1)自幼习画,艰难求索。 (2)旅欧深造,孜孜不倦。 (3)技融中西,名垂画史。 3、欣赏分析,共同探究。 (1)通过视频播放,欣赏马奔跑的动态,感受马的文化,了解马的造型结构。 (2)欣赏徐悲鸿奔马系列图,感受徐悲鸿结构严谨,用笔众放淋漓的画面中,把马的形体表现的十分强健而丰腴,纵横驰骋,气势磅礴,观用笔众放淋漓的画面中,把马的形体表现的十分强健而丰腴,纵横驰骋,气势磅礴,观之使人倍感精神振奋。

学生交流,徐悲鸿笔下的奔马与自然界中的奔马有什么异同点? (3)欣赏雕塑《铜奔马》,感知无比高超的技艺将马踏飞燕这一惊心动魄的刹那表现的淋漓尽致。以烘云托月的手法,反衬出奔马的神骏,设想奇绝,堪称现实主意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千古绝唱。 学生探讨,徐悲鸿笔下奔马的姿态与雕塑《铜奔马》中马的姿态有什么不同? (4)欣赏郎世宁《八骏图》局部,马的形体结构、皮毛质感、体积空间都画得细腻逼真。感受中西绘画手法的融合。 学生分析,徐悲鸿笔下的奔马与郎世宁笔下的马在表现技法上有什么不同? (5)概括徐悲鸿奔马作品的表现方法与艺术特点。 (6)感悟徐悲鸿的艺术思想,他曾说:“我画马,其实也牵着思想的马。只要出笔,便会情动于衷。” 4、掌握方法,尝试体验。 (1)出示徐悲鸿画马步骤图,分步骤讲解怎样用笔用墨。欣赏同龄人的作品,感知用笔用墨。 (2)鼓励学生展开联想,大胆表现,画出自己心中的奔马。 5、展示评价,拓展延伸。 (1)教师设想多种形式展示学生的作品。 (2)让学生互相介绍自己的作品,在自我评价的基础上进行学生互评与教师点评相结合的方式来加强对作品的理解。 (3)课后收集奔马作品进行欣赏与临摹,体验用不同表现方法进行表现。 第2课戏曲人物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在小组学习的探究中,相互交流,培养学生合作,探究意识。 2、通过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热爱民族传统文化的情感和对美术学习活动的兴趣。 3、通过学习,了解我国传统京剧人物服饰、造型、表演的相关知识,学习水墨戏曲人物的表现方法。 教学重难点:

最新-浙美版六年级上册美术复习资料 精品

浙美版六年级上册美术复习资料 1、文房四宝指的是笔、墨、纸、砚。 2、墨分五色通常是指焦、浓、重、淡、清。 3、中国画按照题材来分,主要分为人物、花鸟、山水这几大类。 4、以画马见长的画家是(徐悲鸿),以画虾见长的画家是(齐白石),以画竹见长的画家是(郑板桥)。 5、徐悲鸿是杰出的现代画家、美术教育家。其一生最爱的绘画题材是马,其代表作《奔马图》,作品属于写意画,饱酣奔放。他画的马融合了西方绘画中的造型和中国画的写意,笔墨酣畅,形神俱全。 6、中国戏曲中图案化的性格化装称为脸谱。它一般用于净、丑角色所扮演的各种人物。脸谱可以用来表现人物的个性,如红脸表示耿直,黑脸表示粗豪,蓝脸表示勇猛,白脸表示奸诈等。 7、夸张的色彩表现戏曲人物的脸谱,墨色的浓淡变化表现戏曲人物的服饰。 8、戏曲中的五个行当——生、旦、净、末、丑。 9、水墨人物画的步骤:○1、从五官入手,○2、用变化的浓墨以侧锋画头发,○3、画身体的各部分及背景,○4、墨色干后着色。 10、彩墨画是林枫眠作品的重要艺术特点,所创作作品“融会中西”被称为:枫眠体的彩墨画。 11、彩墨画是以水墨画为基底,在上面设色、点彩,使画面在色彩上比水墨画更为丰富、明快、鲜亮。 12、蔬果造型是运用削、剪、拼、插、刻、贴等方法塑造形象的。

蔬果造型常用于装点菜肴,是中国菜肴的一大特色。 13、陶艺的一般制作工艺:练泥、成型、晾干、上釉、烧制。 14、成型是陶艺制作中最重要的工序之一。陶艺的成型分为:捏泥、泥条、泥片、拉坯等。 15、中国扇子距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扇子的种类繁多,按材质分有羽扇、檀香扇、纸扇、象牙扇、竹扇、芭蕉扇、麦秸扇等,按形式分为团扇、折扇等。 16、折扇组成部分是:扇面、扇骨、扇骨边;团扇的组成部分:扇面、扇骨边、扇柄。 17、我国四大名扇:檀香扇——江苏,火画扇——广东,竹丝扇——四川,绫绢扇——浙江。 18、果壳箱的设计要与环境相协调。 19、汽车装饰的方法:图形,色彩线条,文字图形结合。 20、一个公交站台包括站牌、广告展示位、栏杆、顶蓬等。 21、科幻画是以科学幻想为内容,通过绘画手段表现出来的一种绘画形式。 22、科幻画主题突出科学性、幻想应新颖、独特,可大胆构图,用色彩烘托画面的气氛。 23、科幻画的科——科学性——基础;幻——想象性——内容;画——艺术性——形式。 24、窗口就像一幅美丽风景的取景框,不同的窗户结构带给人们不同的看景心情和生活情趣。

浙美版小学美术教案《线条的魅力》

线条的魅力 教学目标 1.发现自然、生活中千变万化的线条,通过仔细观察,认识不同姿态的线条,体会线条的美感特征及其在美术作品和生活中产生的视觉效果;通过教学掌握直线、折线、曲线、交叉线等以及不同线形,如长、短、细、疏、密等不同线形的变化,理解线的美感特征。通过观察、体验、感受、了解感悟各类线条的表现力,培养学生造型能力和创造能力。(知识) 2.了解线条的各种形状、线形的变化及线条组合,能用线条进行简单的构成练习。(技能) 3.通过观察画家用线条表现的作品,初步体会画家在作品中体现的不同情感,认识人类丰富的情感世界。培养学生从生活中发现美,感受美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情感) 课前准备 (学生)勾线笔、剪刀、铅画纸 (教师)制作配套的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引入(1分钟) 同学们,北京有一幢建筑物举世闻名,那是什么? 那么鸟巢为什么这么受大家关注?除了曾经在那里举办过奥运

会,还会因为什么? 对了,鸟巢别致的造型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那么,这别致的造型使用什么形式来表现的呢?对,用了无数根线条。无数根线条造就了一个神奇建筑,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线条的世界,来感受线条的魅力! 二、感受各种线条,并能用恰当地语言进行表达(8分钟) 1、感知直线的魅力 同学们,我们生活在海边,有个得天独厚的条件——可以经常来到海边。站在海滩上,望着远处的海面,感觉怎样?其实那儿就隐藏着一条线,你能看出来是什么线吗?——对,水平线。那么这条水平线给你什么样的感觉?——平静、广阔 同学们看见过火车轨道吗?那么轨道上隐藏着什么线?——这些斜线带给我们怎样的感受呢?——空间感 瞧,这是我们舟山的桃夭门大桥,桥上有很多的直线,有粗的,也有细的。不同粗细的直线,给了我们不同的感受。 2、感知曲线的魅力 这是晚上流动的汽车,车灯划出来的线条是什么线?对曲线,那么这样曲线给人怎么样的感觉?——优美、流畅 曲线还有很多种,有这种像波浪一样的波浪线,还有像字母“S”的“S”形的曲线,再来看,这是什么曲线?这是曲线里面的弧线,细心同学可以能已经发现,其实刚才的波浪线和“S”形曲线都是由这小小的弧线组成,因此我们也可以把弧线称作组成各种曲线的原材

新浙美版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课题:徐悲鸿与奔马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通过多种途径收集有关马的资料,培养细心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想像力。 2、激发学生对美的整体感受,学习用体态、动作表现奔马的激昂情绪; 3、欣赏徐悲鸿用灰、浓、焦墨色和线条画出的奔马,感受奔马的气势和力度。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徐悲鸿奔马作品的表现方法和艺术特色。 难点:感悟徐悲鸿奔马作品的精神内涵。 课前准备: 1、师生共同收集有关马的图片、图书及其他; 2、录像带《群马奔腾》; 3、徐悲鸿图片《奔马》、《群马》; 4、水墨、毛笔、纸等。 课时安排: 1 课时 教学过程:活动一:认识马,丰富知识。 1、看录像《群马奔腾》,激发兴趣 提问:①你们看到了什么?他们在干什么?这些马是什么样的?(引导学生仔细观察马的外形特征,帮助学生初步了解马的具体结构) 2、设置悬念,引起学生思考 ①你们知道马有一个好听的名字一一千里识途的马吗?人们为什么这样叫马呢? ②你们知道吗,为什么马是善奔快跑的呢? ③你还在哪里看见过马?它是什么样的? 3、鼓励学生在成人的帮助下,从图书、图片、电视、广播、电脑网络中查找,收集马的各种资料,了解有关的知识与信息。 活动二:了解画家的艺术人生,欣赏徐悲鸿的《奔马》,培养审美情趣。 1、组织学生将收集到的马的信息、知识进行交流(图片、图书等) 2 、提问:你喜欢马吗?为什么?(不仅同学们喜欢马,有一位叫徐悲鸿的先生也爱马,他不但喜欢观察马,还喜欢画马。下面,老师就给你们讲讲他的故事)

3、以故事的形式简述徐悲鸿先生爱马,观察马,画马的故事: 4、出示作品:《奔马》 (1)提问: ①画面上的马在干什么? ②从什么地方看出马在奔跑呢(注意观察马的身体动作) ③你觉得这匹马的体魄怎样?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④这匹狂奔的马心情会是怎样呢?(引出激昂、奔放等心情) ⑤如果你是这匹狂奔的马,在大草原上奔驰,你的心情会是怎样呢? (2)配上《群马奔腾》音乐,整体感受作品的气势和力度。 (3)教师小结:今天,我们看到画家徐悲鸿的《奔马》,这是一只非常欢快,自由奔放的马儿,他有一股强大的力量,一股勇往直前、不怕困难的勇敢精神,在中国人的心目中,把马儿始终作为人才的象征。 5、放录像,学生欢快的随乐表现奔马的激昂情绪。 6、欣赏雕塑《铜奔马》,感知无比高超的技艺将马踏飞燕这一惊心动魄的刹那表现得淋漓尽致。以烘云托月的手法,反衬出奔马的神骏,设想奇绝,堪称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千古绝唱。 7、欣赏郎世宁《八骏图》局部,马的形体结构、皮毛质感、体积空间都画的细腻逼真。感受中西绘画手法的融合。 8、欣赏作品,徐悲鸿的《群马》《奔马》。 提问: ①徐悲鸿先生画的马好看吗?你喜欢吗?你觉得马的什么地方你最喜欢?为什么?(注意观察用灰墨画的身体,浓墨点的五官,焦墨扫的马尾) ②你们知道,徐悲鸿先生用什么样的笔墨来画马的吗?为什么能使我们感到马的气势和力度呢? 9、教师小结:徐悲鸿先行画马时很认真,他翻来履去地画马,熟悉马的结构,肌肉,他运用中西方绘画技巧结合,大块的灰墨摆出马的体态,刚柔并济的几笔写出四肢的主要肌骨,浓墨点五官,焦墨扫马尾。徐悲鸿先生画的马很自然,很生动,就像活的一样,非常有气势和力度。活动三:学生自由作画,教师巡视指导。 5、作品展览学生自由分析绘画产生的不同效果,让学生自己发现存在的问题板书设计: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