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管理心理学复习整理

管理心理学复习整理

管理心理学复习整理
管理心理学复习整理

管理心理学复习整理内部编号:(YUUT-TBBY-MMUT-URRUY-UOOY-DBUYI-0128)

管理心理学

12月21日周三 21307 16:00—18:00

一、选择(2分×10)

二、名词解释(4分×4)

三、简答(6分×4)(2个或3个或6个的要点的知识点)

四、论述(12分×2)

五、材料分析(16分×1)(和上课讲的案例相似)

一、选择

1、管理心理学:真正推动管理心理学产生的是1927年由梅奥领导的“霍桑实验”。管理心理学20世纪50年代正式诞生于美国,1958年,美国列维特首次以“管理心理学”命名出版了他的专着。管理心理学的形成是以60年代初的两篇综述报告为标志的。1961年,美国心理学年鉴发表了第一篇综述报告,标题是“工业社会心理学”,是由弗鲁姆和梅尔撰写的。1964年,美国心理学年鉴又发表了第二篇心理学年鉴,标题为“组织心理学”,作者为列维特等人。

2、泰勒——以物为本——从反面启迪管理心理学

芒斯特伯格——以人为本——从正面启迪管理心理学

梅奥——霍桑实验与人际关系学说——对群氓假设的否定

3、超Y理论是由莫尔斯和洛希提出来的。超Y理论以权变论的观点指出:X理论并非一无是处,Y理论也不是普遍适用,应该针对不同情况,将任务、组织、人员做最佳的配合,以激励工作人员取得有效的工作成绩。

4、在应用激励理论中的文化相对性

5、中国文化维度的历史比较(纵向分析)

6、美国心理学家弗隆在1964年出版的《工作与激励》一书中首次提出了激励的期望理论。期望理论认为,人们从事某一工作的动机强度,也就是被激发出的力量(积极性)的强弱,取决于他对这一工作目标价值(效价)大小和达到该目标可能性(期望值)高低的估计。

7、心理健康的理论基础(简单了解基本观点):包括心理动力论、认知论、人本论、社会学习论。

8、角色知觉:指人对于自己所处的特定的社会与组织中的地位的知觉。

一个完整的角色知觉过程包括四个成分/结构:角色认知、角色行为、角色期望、角色评价。

9、四种气质类型

不确定性避免

男性度——女性度

男性度

女性度

10、群体动力学:创始人勒温。

11、正确对待决策中的风险

(1)高标准决策

高标准决策即提高决策标准,它的结果是使正确概率减少,虚报概率也减少,但与此同时也会使漏报概率增加。在面对虚报会引起重大损失的问题上应该采用这种决策。

(2)低标准决策

低标准决策即降低决策标准,它的结果是使正确概率增加,漏报概率减少,但与此同时也会使虚报概率增加。在面对漏报会引起重大损失的问题上应该采用这种决策。

12、学习型组织的学习内容:建立共同愿景、自我超越、改善心智模式、团队学习、系统思考。

13、学习型组织与传统组织在管理理念方面的差异

二、名词解释(4分×4)

1、民族文化的维度:

(1)权力距离:指社会承认的权力在组织机构中不平等分配的范围,也可以理解为职工与管理者之间的社会距离。

(2)不确定性避免:指一个社会感受到的不确定性和模糊情境的威胁,并试图以提供较高的职业安全性、建立更正式的规则、不容忍偏离观点和行为、相信绝对知识和专家评定等手段来避免这些情境。

(3)个人主义——集体主义:个人主义是指一种组织松垮的社会结构,其中的人仅仅关心他们自己和自己最亲密的家庭。

(4)男性度:是代表在社会中“男性”优势的价值程度。

2、第一印象:指两个不相识的人第一次见面时所形成的印象。

晕轮效应:根据不完全的信息而作出的对被知觉对象的整体印象与评价。

3、个性:是一个人的比较稳定的、经常影响人的行为并使他和别人有所区别的心理特点的总和。

个性的基本特征(了解):①差异性②稳定性③整体性④独特性⑤倾向性

个性心理倾向性

个性

个性心理特征:能力、气质、性格。

4、性格:是个人对现实的稳定的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

5、能力:指顺利完成某项任务(某种工作)所必须的,并直接影响活动效率的个性心理特征。

能力差异与管理:(1)人员选拔、工作安排中要做到人尽其才;

(2)要按照不同工作、不同能力要求的标准考核干部;

(3)职业培训的内容既包括一般能力的发展,也包括特殊能力的提高;

(4)录用员工既要考虑到他的知识、技能,也要考虑到其潜在能力。

6、群体凝聚性:指群体成员相互吸引共同参与群体目标的程度。

7、群体士气:是群体成员愿意为达到群体目标而奋斗的精神状态和群体态度,它源于成员对其所属群体的认同感和满足感。

8、领导:指引导和影响个人或组织,在一定条件下实现目标的行动过程。

9、领导者的威信:指领导者在被领导者心理上所受到的赞扬、尊敬与信任感。

10、决策:指人们在对某些行动方案的知觉和具有正面的或负面的后果和成功的可能性等考虑的基础上做出抉择的过程。

11、组织是一个群体,它是一个由两个或更多的个人在相互影响与相互作用的情况下,为完成组织共同的目的而组合起来的一个从事有目的活动的单位。

12、员工正向组织行为:

组织承诺:是员工为组织尽力的意愿,留在该组织中的强烈愿望和对组织目标和价值观的接受。

组织忠诚:指员工对组织的心理投入与认同,主动为组织付出工作要求之外的努力。

组织公民行为:指员工的角色外行为或职务外行为,其特征是强调自动自发、合作创新、尊重制度、自我训练以及良好的仪态。

三、简答(6分×4)(2个或3个或6个的要点的知识点)

1、气质差异与管理:

(1)根据气质特点,合理安排工作

(2)根据气质差异,采取灵活的管理方法

(3)人员配置要考虑气质的相辅与互补

2

3、凡具有成就需要的人,都有以下的行为特征:

(1)事业心强,敢于负责,敢于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

(2)进取心,也比较实际,甘冒一定的可以预测出来的风险,但不是赌博者,而是有进取心的现实主义者。

(3)密切注意自己的处境,要求不断得到反馈信息,以了解自己对工作和计划的适应情况。

(4)重成就、轻金钱,从工作取得成就或者攻克难关中得到的乐趣和激励胜过物质的激励。

成就动机与企业绩效的关系:高成就需要才能导致高企业绩效。

4、目标管理的具体做法

①设定目标:企业设立总目标,职工积极主动地参与目标的设立,或者就选择什

么目标提出建议,或者至少能和上级一起讨论并认同这些目标。

②过程管理:用一整套管理控制的方法去实施目标。

③考评结果:对照既定目标来考评效果,并讨论未达成目标的原因,同时,为下

一个目标管理周期创造更好的条件,以利于设立新目标。

5、挫折:是人们在有目的的活动中遇到了无法克服或自以为是无法克服的障碍和

干扰,其需要和动机不能满足时所产生的消极的情绪体验。

挫折时的心理与行为反应:

(1)攻击心理与行为;

(2)倒退与回归心理与行为;

(3)固执心理与行为;

(4)妥协心理与行为;

(5)压抑心理与行为;

(6)自杀心理与行为。

6、彼得罗夫斯基(根据群体发展水平和成员之间关系的紧密程度来划分群体):(重点)

(1)松散群体:人们只在空间和时间上结成群体,但成员之间并没有共同活

动的内容、目的和意义。

(2)联合群体:人们有共同的活动,但这种共同活动又往往只有个人意义。

(3)集体:人们结合在一起共同活动,不仅对每个成员有个人意义,而且有广泛的社会意义。

7、非正式群体:不是由官方规定,而是自然形成的一种无形组织,是一种非正式的联合体。

非正式群体的形成原因:

(1)某种利益或观点上的一致性

(2)有共同的价值观和兴趣爱好的一致性

(3)有类似的经历或背景

非正式群体的作用:

(1)积极:当非正式群体的组织结构与正式群体相一致时,它能促进正式群体的发展,使之能更好地发挥预定的劳动生产功能。

(2)消极:当非正式群体的组织结构和正式群体不相一致时,尤其是当正式群体的领导人失去在非正式群体成员中的威信时,同时非正式群体的首领又是品质低劣、带有许多恶习的人时,那就会引起两种群体之间的冲突。

8、现代领导体制的发展的四个阶段

(1)家长制式的领导:老板既是企业的所有者,同时也是企业的管理者,一切由老板说了算,一切取决于他的个人经验和判断。

(2)“硬专家”——经理阶层的领导: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由本行业的技术专家组成负责经营管理的经理阶层,担任领导职务,而老板只拿红利不插手具体的经营管理。

(3)职业“软专家”的领导:由专门学习管理学知识、以经营管理为专长的职业软专家担任领导职务。

(4)专长集团的领导:由单个领导人的个人领导走向由多个领导人所组成的“领导团”的集体领导。

9、权力性影响力:构成要素:传统因素、职位因素、资历因素

非权力性影响力(重点):不具有合法权力的那种强制性约束力,而是自然而然地起作用,被影响者的心理与行为主要表现为主动、顺从。

10、管理坐标图:布莱克和莫顿提出5种管理方式

(1)9·1型管理称为任务型管理,管理者只关心生产,不关心人。

(2)1·9型管理称为乡村俱乐部型管理,管理者只关心人,不关心生产。

(3)1·1型管理称为贫乏型管理,管理者既不关心生产,也不关心人。

(4)5·5型管理称为中间道路型管理,管理者对生产和人的关心都处于中等水平。

(5)9·9型管理称为团队型管理,管理者既关心生产,又关心人。

布莱克和莫顿认为,最有效的管理方式是9·9型,其次是9·1型,第三是5·5型和1·9型,最差的是1·1型。

11、领导决策的三种类型:

(1)敢冒风险型:追求大利、不怕风险、大胆进取,对利益非常敏感,对损失反应迟钝;

品格因素

能力因素

知识因素

感情因素

(2)怕担风险型:不求大利、怕损失、回避风险、谨慎小心,他们对利益反应迟钝,而对损失反应非常敏感;

(3)中间类型的决策人:他们完全以损益的期望值得高低作为选择方案的标准。

12、授权:就是将权力与责任授予下级,使下级在一定的监督下具有相当的行为自主权。

授权的步骤:

(1)得到下级已经理解和接受所授权的反馈信息;

(2)采用目标定势,在详细讨论授予任务的细节之前,以明确的语言阐明所要达到的最终成果,即终极目标;

(3)放手让下级自己去工作,授责又授权;

(4)跟踪检查,以便确定工作的进展是否同已定时间和标准相符合,有无必要对工作做某些改变,要采取什么样的肯定措施或纠正措施。

13、组织的结构类型及现实事例(用文字表述):

(1)初级直线型组织:在组织者的领导下由按层次排列的人们所组成的群体。(2)复杂直线型组织:一切初级组织在领导者的带领下被结合(两个、三个等)成一些部门,这些部门又可同样地被结合成更大的组织单位等。

(3)职能型组织:与直线型组织一样存在着各管理等级,但是组织的每一个环节按被执行的每个职能隶属于不同的领导者,因而这种组织的特点是具有多从属状态。

(4)直线职能型组织:兼有直线型和职能型两种性质的组织,其工作人员既要对领导者负责,又要受到职能部门的制约。

14、组织需要改革的症状:

(1)生产效率明显降低,即产量明显下降,销量明显下降;

(2)重大事情无法决策,即决策太慢、决策连连失误或根本不能进行决策;

(3)人际关系恶化,即不良小团体增加;人际关系紧张;非正式沟通渠道压倒正式沟通渠道;长期缺少创造性。

15、组织中人员变革的步骤:

(1)需要意识:当人员感到不满时,就会产生变革的需要

(2)解冻:指刺激个人或群体去改变他们原来的态度或消除对旧态度或行为的支持

(3)变革:这里指由经验的内化与认同作用,而使新行为发生

(4)再冻结:这里指改革后的态度与行为的整合,即获得的新行为模式成为个体之个性,形成有意义的情感关系的过程。

四、论述(12分×2)

1、阿德弗的生存—关系—成长需要理论与马斯洛需要理论的异同

相同点

不同点

2、压力源分析(重点)

工作压力源:

(1)工作构成:包括工作内容的复杂性、工作结构的可变性、工作量的大小、工作责任的轻重、工作职责的明确与否等等。

(2)工作环境:在恶劣的劳动条件下,如在高温、高噪音、高粉尘污染条件下工作的员工一般都会感受到很大的压力。

(3)工作关系:包括工作中的人际关系和谐与否,工作中信息沟通、交流的程度,员工之间友谊、尊重、信任的程度,工作伙伴的合作意向,工作中的竞争的强度等等。

(4)员工本人的情况:包括员工本人的工作价值观、时间观、对工作报酬的态度、对职业生涯发展的期望等等。

(5)组织的作用:包括组织管理制度与策略、管理者的素质、管理方式、工作安排的合理性等等。

生活压力源:

(1)重要人员的影响:包括员工家庭成员、师长、邻里或亲朋好友的期望与态度。

(2)个人生活事件的影响:包括结婚、离婚,家庭成员的生产、死亡等个人生活经历中的突发事件、重大变化。

(3)生活方式的变化:包括生活节奏的加快,消费导向的迷惘感,生活质量的高期望值与实际生活的落差。

(4)经济收入压力:收入低会产生生活中入不敷出的压力,收入高的人则可能有请客、救助,甚至道德等方面的压力。

3、领导者的权变模式(重点)

权变的领导模式主要是研究哪些变量构成的情境会影响到领导行为的有效性。这一方面最有代表性的是弗德勒提出的“有效领导的权变模式”。他认为,构成影响领导行为有效性的情境的变量主要有三个:

(1)领导者与被领导者的关系:领导者为被领导者接受的程度。

(2)任务的结构:工作任务是否明确,即被领导者任务的常规性、例行性程度。

(3)职位的权力:领导者所处的地位的固有权力以及取得各方面支持的程度。

结论:(1)在情境极有利或极不利的情况下,任务导向型是有效的领导形态。

(2)在情境一般的情况下,关系导向型是有效的领导形态。

五、材料分析(16分×1)(和上课讲的案例相似)

1、雪恩提出人性的另一种假设:

(一)经济人假设

含义:经济人假设认为人的行为动机源于经济诱因,在于追求自身的最大利益。管理策略:任务管理。

(二)社会人假设

含义:社会人假设是指人的最大动机是社会需求,只有满足人的社会需求,才能对人有最大的激励作用。

基本观点:(1)社交需要是人类行为的基本激励因素,而人际关系则是形成人们身份感的基本因素。

(2)机械化使工作丧失了许多内在的意义,这些意义现在必须从工作中的社交关系里寻找回来。

(3)对上级的奖酬和控制相比,职工更容易对同级的社交因素作出反应。

(4)职工对上级的反应受上级对其社会需要的满足程度而定。

管理策略:参与管理。

(三)自我实现人管理

含义:自我实现人强调的是,要求自主、挑战、个人成长以及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与才智等的较高层次的需要。

基本观点:(1)人们有着强烈的参与工作的倾向,他们的核心价值观是追求挑战性的和有意义的工作。

(2)人们不期望挑战和富有意义的工作的主要原因是低层次的需求尚未满足。(3)管理者对职工监控地太凶、太严,也会降低他们的期望。

管理策略:民主管理。

(四)复杂人假设

含义:复杂人假设是指人是很复杂的,人们的需要与潜在的欲望多种多样,而且这些需要的模式也是随着年龄与发展阶段的变迁,随着所扮演的角色的变化,随着所处境遇与人际关系的演变而不断变化的。

管理策略:权变管理。

2、公平理论

1963年,美国亚当斯发表《对公平的理解》, 1965年发表《在社会交换中的不公平》一文,从而提出了公平理论的观点。

公平理论是指,人们总要将自己所作的贡献和所得的报酬,与一个和自己条件相等的人的贡献与报酬进行比较,如果这两者之间的比值相等,双方就都有公平感;如果这两者之间的比值不相等,双方就都有不公平感。

(1)亚当斯提出了公平关系的下述关系式:Ip Op =Io

Oo Op 代表一个人对他自己所获报酬的感觉; Ip 代表一个人对他自己所作贡献的感觉

Oo 代表一个人对他人所获报酬的感觉;Io 代表一个人对他人所作贡献的感觉

(2)公平理论认为:

①职工对报酬的满足程度是一个社会比较过程。不公平的后果及消除方式

②一个人对自己的工作报酬是否满足,不仅受到报酬的绝对值的影响,而且也受到报酬的相对值的影响。

③需要保持分配上的公平感,只有产生公平感时才会心情舒畅,努力工作;而在产生不公平感时会满腔怨气,大发牢骚,甚至放弃工作,破坏生产。

(3)不公平的后果及消除方式

①个体可以采用增加或减少投入以达到其所认为的公平水平。

②个体可以通过改变其产出以恢复公平感。

③个体可以对其投入与产出进行心理曲解。

④个体可以离职或者要求调到其他部门工作。

⑤个体可以通过更换参照对象以减弱不公平感。

⑥个体可以对他人的投入与产出进行心理曲解。

《 管理心理学教学大纲doc》

《管理心理学》教学大纲(Management Psychology) 编制单位:金审学院 编写人:周文莉 编制时间:2016年3月

课程说明部分 一、课程概述: (一)课程介绍 管理心理学是管理类的基础课,是应用心理学的重要分支,是一门介于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之间的边缘性交叉学科。管理心理学是有关组织情景中个体、群体和组织管理行为的理解、解释、预测和变化规律,以便改进和提高工作生活质量与管理效能的学科。学习本课程的主要目的在于,通过讲课使学生能够认识管理活动中人的心理和行为规律,了解个体、群体、组织与领导心理与行为的主要特征,从而为进一步学习其他管理类的课程打下必要的理论基础,同时,还要以为改善自身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提供指导和参考。 (二)教学目标 课程的教学目的在于通过教与学,使学生掌握管理过程中的有关心理学问题,明确个体积极性的影响因素及其如何有效地进行激励;群体对个体心理和行为的影响以及如何发挥群体效应、提高群体工作效率;领导者和管理者的影响力、领导方式、自身素质,领导和管理的有效性;组织结构、组织效和组织变革等内容。把理论阐述与实证研究结合,使学生能运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于管理实践。 (三)课程性质 《管理学》是管理类各专业必修的专业课程。 (四)适用对象 经济、管理类本科各专业。 (五)预修课程 管理学、普通心理学。 二、课时分配

正文部分 第一章管理心理学概述 【本章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让学生初步了解管理心理学的总体知识结构,培养学生学习这门课的兴趣。要求学生学习和掌握管理心理学研究的对象、任务、方法。 【本章重点、难点】 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及体系结构,及其管理心理学研究的常用方法; 管理心理学研究对象的特点及范围。 第一节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教学内容】 一、管理心理学的内涵 二、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三、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第二节管理心理学的研究意义 【教学内容】 一、对推动管理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二、对提高劳动生产率产生巨大作用 三、对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发挥良好效能 第三节管理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教学内容】 一、观察法 二、测验法 三、实验法 第四节管理心理学的产生与发展 【教学内容】 一、萌芽期 二、确立和形成期 三、发展期 【实践教学内容】 【本章教学建议】

管理心理学复习资料(作业答案)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 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号码填在题干的 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24分) 1. 领导是对群体或个人施加心理影响, 使之努力实现组织目标, 程。 A.组织 B. 领导者 C. 群体 D. 并与() 保持一致的过 2. 领导者的素质包括品质素质、知识素质、能力素质和 () A.管理素质 B. 综合素质 C. 心理素质 3. 领导的传统品质理论把领导者的个人品质条件与人格特征定义为 A.天生的 B. 学习的 C. 培养的 4. 美国密执安大学的研究把领导者行为分为面向生产与 ( A.面向发展 B. 面向效益 C. 面向组织 5. 日本心理学家三隅二不二创建的 PM 领导行为类型中,把( 效率最差的领导行为。 A.PW 型 B.pm 型 C.P 型 D.M 6. 人们在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寻求并实现某种最优化预定目标的活动称为 A.思维 B. 决策 C. 环境 四个方面。 D. ( D. 两个方面。 技术素质 ) ° 社会的 面向职工 类型的领导行为定义为 判断 D. 和精神文化 的总和。 社会文化 D. 分析 8. 冲突的过程可以分为五个阶段:潜在对立阶段、认知与个性化阶段、 阶段和结果阶段。 A.人际交往 B. 行为意向 C. 行为冲突 D. 行为矛盾 9. 勒温的参与改变态度理论认为:人的态度的改变离不开群体的规范和 A.信息 B. 价值 C. 人际关系 D. 情境 团队文化 () 阶段、行为 宁波九三进修学校行政 08班、工商行政091、092班 管理心理学作业及参考答案 第一次作业及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5分) 1、 目标管理:对组织(或个人)活动的全过程实行全面综合管理的科学方法,它是管理者 以预定最优的最终效果为目标,并通过实施和评价等手段调动和激励组织成员的工作积极 性,使组织的各项管理都围绕目标的实现而统筹运动。 (第65页) 2、 管理人员良好思维品质的“四个学会 ”:一是指学会广泛地进行思维(又称思维广度的 训练);二是指学会深入地进行思维(又称思维深度的训练) ;三是指学会快速地思维(又称 思维速度的训练);四是学会有目的地进行思维(又称思维目的的训练) 。(第71-72页) 3、 企业的三大资源:一是人力资源;二是物质资源;三是信息资源。 (第91页) 4、 心理挫折:是指一种情绪状态,指个人在某种动机推动下所要达到的目标行为受到无法 克服的障碍而产生的紧张状态与情绪反应。 (第152页) 5、 跨文化管理:又称为交叉文化管理,指的是企业跨国经营。在这一领域中,企业经营哲 学与组织文化背景之间的相互关系显得格外重要。 (第359页)

《管理心理学》期末试题A参考答案

绝密★启用前 座位号 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管理心理学》试卷A 参考答案 本试题共6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总 分 题 号 一 二 三 四 五 核分人 题 分 复查人 得 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 通过特定的组织机构与组织形式、组织管理原 则和方法,完成组织活动任务过程的管理职能是(B )1-1-40 A .计划职能 B .组织职能 C .指挥职能 D .控制职能 2.从情绪活动发生的强弱程度和持续时间来看,可划分为三种形态:激情、应激和(A )1-1-43 A .心境 B .心情 C .心态 D .心智 3.不要主观臆测和单凭内省的方法来研究人的心理,而应当尊重客观事实,按照事物本来的面目认识事物,实事求是地透过现象看本质,认识环境并找出人行为结果的真正心理原因是管理心理学研究应坚持的(C )1-1-58 A .联系性原则 B .发展性原则 C 客观性原则 D .具体性原则 4.在古典管理理论中,提出了“理想的行政组织体系的理论”,被后人称为“组织理论之父”的是(C )1-2-69 A .泰勒 B .法约尔 C .韦伯 D .古利克 5.在西方管理心理学中的人性假设与管理理论发展过程中,经济人假设的代表人物 得 分 评卷人 复查人 系:____________ 专业: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 考号: 考室:_______ ---------------------------------------------------------------------------------------------------------------------------------------------------------------------------------------------------------- 密 封 线 内 不 得 答 题 ----------------------------------------------------------------------------------------------------------------------------------------------------------------------------------------------------------

《管理心理学》教学大纲

《管理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 3101204 适用专业工商企业管理 课程类型职业选修课 学分数 3 总学时数48 第一部分总纲 一、课程得性质与任务 1.课程得性质 本课程就是工商企业管理类专业得专业模块选修课;也就是经济管理类相关专业得选修课。本课程就是结合管理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学科相关知识而形成得交叉学科,就是研究管理领域中人得心理行为活动规律及如何最大限度地调动人得积极性得学科。 2.课程得任务 通过对本课得学习,将帮助学习者熟悉与掌握管理心理学得研究对象、管理心理学得基 础理论、人得个性、人得需要、人得期望、人得挫折、人性管理、以及激励行为、决策行为、领导行为、创造行为、人群心理。使学生掌握其基本理论、基本技巧与主要方法,并能够灵活地运用,全面地提高学生得实际管理水平与管理能力。在本课程得教学中,要求学生应能辨认行为事实以及组织管理中得社会心理现象,了解人得心理行为变化得基本过程及变化倾向,熟悉与掌握管理心理学得基本概念与主要理论。对提高学习者得管理素质与工作效率,加速管理现代化就是十分必要得。 3.前导课程与后续课程 前导课程:管理学基础 后续课程: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相关课程

二、考核方式与成绩评定 考核方式:考试 成绩评定:平时成绩(40%)+实训成绩(20%)+期末成绩(40%) 三、推荐教材及主要参考资料 1、苏东水,《管理心理学》(第三版),复旦大学出版社,1998年3月 2、赵慧军,《现代管理心理学》(第一版),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0年7月 3、周妙勤,《管理心理学》,厦门大学出版社,2001年9月 4、王重鸣,《管理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3月 5、卢盛忠,《管理心理学》(第三版),浙江教育出版社,2004年2月 6.廖明明,《管理心理学》,中国物资出版社,1995年6月 7.朱永新,《管理心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7月 8.孔祥勇,《管理心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5月 9.汪雪兴,《管理心理学》(第二版),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4年7月 四、大纲执行说明 1.本大纲为教学指导性文件,所列内容只就是基本内容,只表明教学得范围及深度,具体教学安排应按具体教学计划执行。 2.实施过程中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在顺序上作部分调整。 第二部分理论教学 一、教学基本要求 要求学生了解管理心理学得基本内容,以及对人得行为基础、挫折、关于人性得几种假说、领导行为得概念与要素、领导班子合理结构得基本内容、组织结构、创造得特点、人群关系得理论与实践等基本理论得认知。 要求学生熟悉管理心理学得研究对象、作用、管理心理学与行为科学、组织行为学之间得相互关系,熟悉心理过程、管理学得基础理论、个性心理得相关理论,熟悉期望理论、目标管理理论、需要理论、激励理论、强化理论、挫折理论及其在管理中得作用,熟悉决策行为、领导者行为以及组织得特征、要素、作用,熟悉创造心理与行为,熟悉人群关系等相关理论。 要求学生理解影响人行为得因素、个性得特点、人得价值观、态度对行为得影响、激励

最新管理心理学期末考试题整理

一、单选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是过程型激励理论。 )是决策程序的起步。 )是内容型激励理论。 管理心理学 C 、期望效价论 D 、情报调研 A 、双因数理论 )是人的期望的心理基础。B 价值观 )是性格发展的环境因素中最基本的单元。A. 家庭 )对人的动机模式有决定影响作用的三大因素之一。A. 嗜好与兴趣 )理论是管理理论发展的第一阶段。A 、古典管理理论)理论是由美国心理 学家马斯洛提出的。A 、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不存在什么一成不变、普遍 适用的“最好”的管理理论好方法。 )指出“人之善也如水之下也” 。C 、孟子)主要包括人的气 质、性格和能力。B. 个性心理特征 挫折是一种()状态。C 、情绪状态 根据心理活动的指向性,气质又可分为() A 、内向性和外向性管理心理 学的研究方法通常有()。C 、问卷法 D. 权变理论学派 霍桑实验提出的(),为管理心理学的形成奠定了实验的理论基础。B 、人际关系理论经济人”假设 对应于()理论。B 、X 理论 激励主要是激发人的()。D 、内在动力 价值观是人的()心理基础。A 、期望科学管理理论中,有影响且在实践中成功的代表人物有:美国的()D. 厄威克领导行为包括的内容十分广泛,最重要的是()。B 、人群关系行为目标管理是()的激励理论。B 、过程型 目标管理是1954 年美国著名管理学者()在《管理的实践》中首先提出的。A 、德鲁克 目标管理是美国管理大师()1954 年提出的。C 德鲁克 美国心理学家弗罗姆1964 年在《工作与激励》一书中提出()理论。D 期望能力有一般和特殊之分,其中特殊能力包括()音乐能力、数学能力等。A 专业能力群体动力理论是()心理学家勒温D 、美国企业价值是()。C 、社会效益最优价值气质是人的()特征之一。A 、个性心理人的本质在于() D 、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动机不能满足时的情绪状态,心理学上称之为()C 挫折人的需要从性质上分有()需要。B. 心理和生理 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是()人性观。A 、马克思素质是能 力发展的()基础。C. 自然 态度决定一切”系指态度影响个人的() A行为 性格的()特征主要表现为行为活动的习惯方式。 D. 意志 心理过程包括认识过程、()过程和意志过程。 B 情感 兴趣以()为基础。D 、需要 需要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马斯洛、()等。 D. 麦克利兰 预测研究是()过程的重要环节。B、决策 勇敢、顽强是性格的()特征。C意志 一个人的气质具有极大的()。 C 、稳定性 依赖成性的人,其价值观属于()的。 B 部落型 欲壑难填是指欲望的()A.无限性 提出()的概念是美国哈佛大学教授梅奥在霍桑工厂试验的积极成果。 在汉代有人认为性的善恶是混杂的,有点类似()理论。D 、Z 理论 46.、美国心理学1964年在《工作与激励》一书中提出()理论D、期 望 A 、“社会人”理论

《管理心理学》期末试题A参考答案

绝密★启用前 座位号 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管理心理学》试卷A 参考答案 本试题共6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总 分 题 号 一 二 三 四 五 核分人 题 分 复查人 得 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 通过特定的组织机构与组织形式、组织管理原 则和方法,完成组织活动任务过程的管理职能是(B )1-1-40 A .计划职能 B .组织职能 C .指挥职能 D .控制职能 2.从情绪活动发生的强弱程度和持续时间来看,可划分为三种形态:激情、应激和(A )1-1-43 A .心境 B .心情 C .心态 D .心智 3.不要主观臆测和单凭内省的方法来研究人的心理,而应当尊重客观事实,按照事物本来的面目认识事物,实事求是地透过现象看本质,认识环境并找出人行为结果的真正心理原因是管理心理学研究应坚持的(C )1-1-58 A .联系性原则 B .发展性原则 C 客观性原则 D .具体性原则 4.在古典管理理论中,提出了“理想的行政组织体系的理论”,被后人称为“组织理论之父”的是(C )1-2-69 A .泰勒 B .法约尔 C .韦伯 D .古利克 5.在西方管理心理学中的人性假设与管理理论发展过程中,经济人假设的代表人物是(A )1-2-67 A .泰勒 B .梅奥 C .马斯洛 D .洛斯奇 得 分 评卷人 复查人 院系:____________ 专业: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 考号: 考室:_______ ------------------------------------------------------------------------------------------------------------------------------------------------------------------------------------------------------------------- 密 封 线 内 不 得 答 题 -------------------------------------------------------------------------------------------------------------------------------------------------------------------------------------------------------------------

管理心理学教学大纲

《管理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1.课程概况

2.教学内容及要求 第一单元(章)管理心理学概述 教学要求:了解管理心理学的历史。理解管理的概念。掌握管理心理学与其它学科的关系教学重点:管理心理学的概念 教学难点:管理心理学的概念与范畴 第二单元(章):管理心理学的产生与发展 教学要求:了解管理心理学的历史。理解管理的概念。掌握管理心理学的发展背景 教学重点:管理心理学的背景 教学难点:管理心理学的背景与发展趋势 第三单元(章)管理心理学的理论基础 教学要求:了解人性的概念。理解人性的不同学说。掌握人性在管理心理学中的意义。 教学重点:人性在管理心理学中的意义 教学难点:人性在管理心理学中的意义 第四单元(章)基本的激励理论 教学要求:了解激励的概念。理解激励与操纵的特点。掌握激励的多种理论内容。教学重点:激励的不同理论 教学难点:双因素理论、公平理论、期望理论 第五单元(章)激励理论的应用 教学要求:加深了解激励的概念。理解组织背景中的激励原因。掌握组织中激励的应用条件。 教学重点:组织中激励的应用条件 教学难点:组织中激励的条件与作用。 第六单元(章)激励后果分析 教学要求:了解组织公民与组织承诺的概念。理解织公民与组织承诺的意义。掌握组织公民与组织承诺的影响因素。 教学重点:组织公民与组织承诺的影响因素。 教学难点:组织公民与组织承诺的影响因素。 第七单元(章)组织中的知觉 教学要求:了解知觉的概念。理解组织中知觉的意义;掌握组织中知觉的影响因素。教学重点:理解组织中知觉对管理的意义 教学难点:组织中知觉对管理的应用领域。 第八单元(章)组织中的记忆与学习 教学要求:了解组织中学习的概念。理解组织中学习对组织的意义。掌握组织中学习的管理。 教学重点:组织中学习的管理。

管理心理学期末复习知识点总结

考试题型:一,解释与举例;二,简答;三,论述;四,案例分析;五,知识拓展:中国人的沟通、情商EQ与管理心理学结合考查 知识点一:霍桑试验P22-25 内容:照明实验;福利实验;群体实验;谈话实验 结论:1),生产条件的变化固然影响劳动者的生产热情,但生产条件与生产效率之间不存在直接的因果关系 2),生产条件并非是增加生产的第一要素 3),改善劳动者的士气以及人与人的关系,使人们心情愉快地工作并对自己的工作感到满足,这才是增加生产、提高工效的决定性因素 1993年,梅奥出版《工业文明中的问题》,总结了霍桑试验的结果,得出以下新的理论观点:1,传统管理把人假设为“经济人”,认为金钱是刺激积极性的唯一动力。霍桑试验认为人是“社会人”,影响人的生产积极性的因素,除物质条件以外,还有社会、心理因素。 % 2,传统管理认为,生产效率主要取决于工作方法和工作条件。霍桑试验认为,生产率的提高和降低主要取决于职工的“士气”,而士气则取决于家庭和社会生活,以及企业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3,传统管理只注意“正式群体”问题,诸如组织结构、职权划分、规章制度等。而霍桑试验还注意到存在着某种“非正式群体”。这种无形的组织有其特殊的规范,影响群体成员的行为。 4,霍桑试验还提出了新型领导能力问题。他提出领导在了解人们合乎逻辑的行为时,还需了解人们不合逻辑的行为,要善于倾听和沟通职工的意见,使正式组织的经济需要与非正式组织的社会需要取得平衡。 知识点二:个性心理特征P84-86 个性的定义:人的个性就是在一个人身上经常的、稳定的表现出来的个性心理特征和品质倾向的总和。一般包括两部分: 1。个性心理特征:气质、性格、能力 2。个性品质倾向:需要、动机、兴趣、态度、理想、信念等。 ? 个性的特点:独特性(差异性);综合性;稳定性;可塑性

-《管理心理学》期末复习 (.)

-《管理心理学》期末复习 (.)

————————————————————————————————作者:————————————————————————————————日期:

《管理心理学》期末复习 (2009.6) 一、考试题型 1、单项选择题(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2、多项选择题(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3、名词辨析(9小题,每小题3分,判断1分,改错2分,共27分) 4、简答题(3小题,每小题7分,共21分) 5、案例分析题(1题,17分) 二、答题要求 1、卷面整洁,书写工整。 2、多项选择题错选、多选、漏选都不得分。 3、名词辨析要求对每个名词要理解,对名词概念中的关键词进行纠错,在错误处底部 划线。 4、简答题要求回答要点,必要时作出适当解释,各要点标明小标题号,并独立书写成 行。 5、案例分析题首先对案例所涉及的理论进行阐述,然后结合案例进行分析。 三、复习要求(主观题) (一)名词辨析 个案法管理心理学知觉社会刻板印象晕轮效应印象管理首因效应近因效应归因性格气质能力心理测验组织承诺态度工作满意需要社会惰化 群体规范服从冲突社会抑制沟通群体士气团队领导组织变革 (二)简答 1、管理心理学的研究经常采用个案法,请问个案法的优缺点是什么? 2、组织压力管理的策略主要有哪些? 3、有效团队的特征是什么? 4、印象管理的策略有哪些? 5、工作压力对工作绩效有哪些影响?为什么? 6、个体决策的适用条件是什么? 7、期望理论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8、工作压力的主要来源有哪些? 9、群体决策的优缺点是什么? 10、常见的归因偏差有哪些? 11、从个人角度出发应如何进行压力管理? 12、领导理论的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每阶段的研究内容是什么? (三)案例分析题 1、造成有效沟通的障碍及取得良好沟通效果的方式 2、公平理论 3、性格与职业的匹配 4、工作压力的来源

管理心理学复习习题(含答案)

管理心理学 一、填空题 1、客观地对现实发生的管理心理现象进行记录、观察的方法称为(观察)法。2.梅奥是(行为)管理学派的代表学者。 3.请写出智商测验的公式(智商=MA÷C.A×100)。 4.心理学中的个性也可称为(人格) ,是指一个人的基本精神面貌。 5、人的心理活动过程一般包括(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6.个体在群体的压力下,在行为上趋向与其他人保持一致,这一现象为(从众)。7.人的典型的气质类型一般有多血质、(胆汁质)、(粘液质)和(抑郁质)四种。 8.成就需要(动机)理论的代表人物是(麦克利兰)。 9.在人性假设理论中,认为良好人际关系对于调动人的生产积极性是决定性因素的理论是(初会人)。 10.人的性格特征按认知风格是否容易受外界影响可以划分为(理智)和(意志)两种型。 11.当代提出的几种领导类型主要包括(领袖魅力型领导)、(变革型领导)、(交换型领导)和诚信型领导四种。 12.按照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人的需要从低级到高级可分为生理需要、(归属和爱)需要、(安全)需要、(自我实现)需要、(尊重)需要。 13.双因素理论所指的两类因素是(保健)因素与(激励)因素。 14.激励就是激发人的(动机),诱导人的行为,使其发挥内在潜力,为实现所追求的目标而努力的过程。 15.能力测验一般包括(智力测验)、(特殊能力测验)、(创造能力测验)三种。 16.人格测验一般包括(量表测验法)、(情境测验法)、(投射测验法)三种。 17.影响期望形成的主要条件包括(目标,目标价值(外在因素))和实现目标的可能性的估计。 18.密西根模型把描述领导行为的维度归为两个:一个是员工取向,一个是生产取向。

《管理心理学》考试大纲

《管理心理学》考试大纲 Ⅰ.考试性质 普通高校本科插班生招生考试是由专科毕业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高等学校根据考生的成绩,按已确定的招生计划,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因此,本科插班生考试应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Ⅱ.考试内容 一、考试基本要求 要求考生理解和掌握管理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能运用管理心理学知识进行管理行为分析,具备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 二、考试知识点及考试要求 本大纲的考核要求分为“识记”、“领会”、“应用”三个层次,具体含义是: 识记:能解释有关概念、知识的含义,并能正确认识和表述。 领会:在识记的基础上,能全面把握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能掌握有关概念、原理、方法的区别和联系。 应用:在理解的基础上,能运用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分析和解决有关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第一部分管理心理学导论 考核知识点

第一章管理心理学导论 一、管理心理学的基本概念 (一)管理心理学的定义 (二)管理心理学的学科性质和特点 二、管理心理学的理论体系、对象与任务(一)管理心理学的理论体系 (二)管理心理学研究的对象 (三)管理心理学研究的任务 三、国外管理心理学发展的历史回顾(一)科学管理运动 (二)工业心理学的诞生 (三)人际关系理论——行为科学理论产生(四)群体动力理论 四、我国管理心理学的发展 (一)以人为本 (二)以德为本 (三)中庸之道 (四)无为而治 五、管理心理学研究 (一)管理心理学的研究程序 (二)管理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六、当代管理心理学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一)当代管理心理学进展的特点

管理心理学 教学大纲

《管理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第一部分课程性质和任务 【课程性质】 管理心理学,是一门研究组织中人的行为与心理活动规律的综合性科学,是把心理学的知识应用于分析、说明、指导管理活动中的个体和群体行为的工业心理学分支,是研究管理过程中人们的心理现象、心理过程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其重点在于对共同经营管理目标的人的系统的研究,以提高效率,在一定的成本控制条件下,最大限度地调动人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作为一门边缘学科,管理心理学大量借鉴了社会学、政治学和人类学等相关学科的有益成果,其主要内容是管理中具体的社会、心理现象,以及个体群体、领导、组织中的具体心理活动的规律性。因此,可以将管理心理学的研究 内容划分为以下四个层次: (1)对个体心理的研究,个体是构成管理的最基本的单位,是管理组织的细胞。从人自身的角度看,人又是管理的主体,每个人都具有其独立的人格。认识个体心理是研究管理心理的基础。对个体心理的研究,包括对人性的认识,对个体心理因素中知觉、价值观、个性和态度的认识,以及对人的需要的认识及有关激励理论的研究。 (2)对群体心理的研究。群体是管理组织中的基层单位,在管理组织中存在着大量的非正式组织。群体心理对管理行为有着重大影响,管理心理学要对群体的功能、分类、压力、规范、冲突、竞争等方面做专题研究。 (3)对组织的心理及行为规律的研究,并应用这一理论对组织设计、组织变革和组织发展进行研究。 (4)对社会心理的研究。把管理组织作为一个开放系统,研究管理与社会的交换关系,社会环境和文化对管理行为行为的影响等,社会心理也作为一个重要内容得到比较深入的研究并形成了社会管理理论。 【课程任务】 管理心理学的任务有两个,即提高企业的工作效益、劳动生产率和对劳动者进行心理素质的培养、教育。其中主要的任务是掌握管理工作中个体、群体、组织的心理活动规律,从而制定出管理个体、群体、组织的科学管理方针政策和方法,同时极大地促进领导者管理水平和领导艺术的提高,在此基础上提高企业的工作效益和劳动生产率。还有就是吸收、运用各相关学科(包括心理学、社会学、社会心理学、人类学、政治学及其他涉及管理的学科)的理论、方法,探讨组织中个体、群体、组织、领导的心理活动规律,说明如何通过调整人际关系、激励动机、提高领导水平和领导艺术、增强组织凝聚力等手段,来协调人—人系统。第二部分教学内容及安排 【教学内容与要求】 引言管理心理学导论 基本要求:明确管理心理学相关概念及其价值,了解管理心理学的学习意义与指向范畴,掌握管理心理学的学习方法。 第一讲管理与心理 第一部分管理之道 基本要求:明确和了解管理思路与管理对象,掌握和理解管理核心与管理关键。

《管理心理学》期末复习

《管理心理学》期末复习 (2011年11月) 一、考试题型 单项选择题(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多项选择题(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名词辨析(9小题,每小题2分,共18分,如果判定为“错”,请在错误处下方划线并改正) 案例分析题(1题,17分) 论述题(2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二、答题要求 卷面整洁,书写工整。 多项选择题错选、多选、漏选都不得分。 名词辨析要求对每个名词要懂得,正确的划√,错误的划╳,对名词概念中的关键词进行纠错,在错误处底部划线。 案例分析题第一对案例所涉及的理论进行阐述,然后结合案例进行分析。 论述题不能只回答要点,须按题目要求展开分析。 三、复习要求(主观题) (一)名词辨析(见综合练习) (二)案例分析题 1、公平理论的内涵 2、工作压力的来源 3、性格与职业的匹配 4、群体组合与群体活动效率的关系 5、个人压力治理的策略和组织压力治理的策略 (三)论述题 1、印象治理的策略 2、如何做到职员的能力与工作任务合理匹配 3、造成沟通障碍的要紧因素

4、个人压力治理的策略 5、有效沟通的途径 6、组织压力治理的策略 (一)单项选择题 (P9)1.谁首次以“治理心理学”命名出版了自己的专著? ( A ) A.莱坚持B.马斯洛 C.闵斯特伯格D.泰勒 (P13)2.梅奥在霍桑实验基础上提出的理论被称什么原因理论? ( B )A.群体动力B.人际关系C.需要层次D.科学治理 (P20)3.研究者有目的地通过严格操纵或创设条件,主动引起被试的行为变化,从而进行研究的方法是 (D)A.测验法B.观看法C.个案法D.实验法 (P17)4.群体动力理论的创始人是德国心理学家。 ( D )A.冯特B.马斯洛C.闵斯特伯格D.勒温 (P22)5.能够提供对某一个体、某一团体或某一组织的详尽分析,能提供变化的动态方面的见解,关于组织内部咨询题的诊断和纠正极有关心的方法是 ( C )A.测验法B.观看法C.个案法D.实验法 (P11)6.被称作“工业心理学之父”的是 ( C )A.莱坚持B.马斯洛C.闵斯特伯格D.泰勒 (P31)7.“鸡尾酒会效应”讲明知觉具有。

管理心理学期末试题

《理论力学复习题1》 一、填空题 1、如图所示,已知力F 及其作用点A 的坐标为(1、1、0),求力F 在三个坐 标轴上的投影和对三个轴之矩。 =Fz =)F (m x F (m y )= =)F (m z 2、如图所示各杆,其长度为,L D O CD AB A O 31==== 2L,C O 2=A O 1杆的 转动角速度为ω,试确定其余杆作什么运动?它们的角速度为多少?(填入下表) = y F = x F

二、判断题 1.当某平面一般力系的主矢量0F F /R ==∑i 时,则该力系一定有合力偶。( ) 2.力偶只能使刚体转动,而不能使刚体移动.( ) 3. 当一物体上有几处与周围物体接触时,这几个接触面的摩擦力同时达到临界平衡状态。 ( ) 4.只要点作匀速运动,其加速度总为零。( ) 5、在点的合成运动问题中,某瞬时动坐标上一点的速度称为动点的牵连速度。( ) 6、摩擦力作为未知的约束反力,其大小和方向完全可以由平衡方程确定。 ( ) 7、运动学只研究物体运动的几何性质,而不涉及引起运动的物理原因。 ( ) 8.牵连运动是指动系上在该瞬时与动点重合的点对于静系的运动。( ) 9.动系相对于静系的运动称为牵连运动。 ( ) 10.平面图形的角速度与图形绕基点的角速度始终相等。( ) 11.不管质点系作什么样的运动,也不管质点系内各质点的速度如何,只要知道质点系的 总质量和质心速度,即可得知质点系的动量。( ) 12.内力不改变质点系的动量,却能改变质点系内各部分的动量。( ) 13.变力的冲量为零时则变力F 必为零。( ) 14.质点系的动量等于外力的矢量和。( ) 15.质点系的质心位置保持不变的条件是作用于质点系的外力主矢恒为零及质心的初速度 为零。 16. 质点系的内力不能改变质点系的动量与动量矩 17.若系统的动量守恒,则其对任意点的动量矩一定守恒;若系统对某点的动量矩守恒; 则其动量一定守恒。( ) 18. 质点系对于任意一个点的动量矩对时间的导数,等于作用于质点系的所有外力对同一 点之矩的矢量和。( ) 19.如果作用于质点系上的外力对固定点O 的主矩不为零,那么质点系的动量矩一定不守 恒。( ) 20.平动刚体各点的动量对一固定轴的动量矩可以用质心的动量对该轴的动量矩表示。 ( ) 21.物体的重心可能不在物体之内。( ) 22.不论刚体作何种运动,其惯性力系向任意一点简化的主矢都等于刚体的质量与质心加

15春管理心理学期末复习题

... , 2015.07 <管理心理学>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关于管理的职能说法不正确的是( B )。 A.管理职能可以划分为传统职能和现代职能两类 B.管理的传统职能包括了计划、组织、指挥、激励、发展与创新 C.激励,指从指挥职能独立出来的,激发动机与调动下属和员工积极性的职能 D.组织,指通过特定的组织机构与组织形式、组织管理原则与方法,完成组织活动任务的过程 2.从态度的构成看,“我认为管理心理学有助于改善管理工作提高组织绩效”这一判断属于(A )。 A.认知要素 B.情感要素 C.评价要素 D.意向要素 3. 神经类型属于强的、灵活性高的平衡型所对应的气质是(B ) 。 A.胆汁质 B.多血质 C.粘液质 D.抑郁质 4.在一般的心理学分析中,被看作是行为直接原因的是(B ) A.需要 B.动机 C.激励 D.目的 5.在绩效考核中,考核者不顾被考核者的实际表现,附和大多数人的意见,这种心态是( C )。 A.印象性偏差 B.对照效应偏差 C.从众效应偏差 D.情感偏差 6.关于管理心理学说法正确的是( B ) A.它是社会心理学的一个分支 B.它是一门由管理学、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等多学科交叉的、多层次性的边缘性学科。 C.它不属于行为科学 D.它除了强调以人为中心的管理规律之外,还强调包括其他如采购、生产、营销、财务、科研、行政、公关、危机干预及支持保障系统等管理活动的规律。 7.下列关于工业革命时期的管理说法错误的是( A ) A .工业革命前,劳动生产以工场手工业为主,工业革命后,劳动生产逐渐转变为信息工业。 B.亚当.斯密的《国富论》认为劳动分工将产生经济优势。 C.罗伯特.欧文关心工业中的人的因素,被称为人事管理之父。 D.麦卡拉姆较早地提出并确立了一种科学管理的制度。 8.最早提出归因理论的是(C ) A.社会心理学家凯利 B.心理学家维纳 C.社会心理学家海德 D.社会心理学家阿希 9.不同的气质类型具有不同的行为特征,表现为活泼好动、敏感、反应迅速的气质类型是(C ) A.粘液质 B.胆汁质 C.多血质 D.抑郁质 10.从态度的构成看,“我认为管理心理学有助于改善管理工作提高组织绩效”这一判断属于(A ) A.认知要素 B.情感要素 C.评价要素 D.意向要素

管理心理学期末考试题整理

管理心理学 一、单选题 )是人的期望的心理基础。 B 价值观 )是性格发展的环境因素中最基本的单元。 A. 家庭 )对人的动机模式有决定影响作用的三大因素之一。 A. 嗜好与兴趣 )理论是管理理论发展的第一阶段。 A 、古典管理理论 )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的。 A 、需要 层次理论 )认为,不存在什么一成不变、普遍适用的“最好”的管理理论好方法。 )指出“人之善也如水之下也” 。 C 、孟子 )主要包括人的气质、性格和能力。 B. 个性心理特征 挫折是一种( )状态。 C 、情绪状态 根据心理活动的指向性,气质又可分为 ( ) A 、内向性和外向性 管理心理学的研究方法通常有( )。 C 、问卷法 霍桑实验提出的 ( ) ,为管理心理学的形成奠定了实验的理论基础。 B 、人际关系理论 经济人”假设对应于( )理论。 B 、X 理论 激励主要是激发人的( )。 D 、内在动力 价值观是人的( )心理基础。 A 、期望 科学管理理论中,有影响且在实践中成功的代表人物有:美国的( ) D. 厄威克 领导行为包括的内容十分广泛,最重要的是( )。 B 、人群关系行为 目标管理是 ( ) 的激励理论。 B 、过程型 目标管理是 1954 年美国著名管理学者( )在《管理的实践》中首先提出的。 A 、德鲁克 目标管理是美国管理大师( )1954 年提出的。 C 德鲁克 美国心理学家弗罗姆 1964 年在《工作与激励》一书中提出( )理论。 D 期望 能力有一般和特殊之分,其中特殊能力包括( )音乐能力、数学能力等。 A 专业能力 群体动力理论是( )心理学家勒温 D 、美国 企业价值是( )。 C 、社会效益最优价值 气质是人的( )特征之一。 A 、个性心理 人的本质在于 ( ) D 、社会关系的总和 人的动机不能满足时的情绪状态,心理学上称之为( ) C 挫折 人的需要从性质上分有( )需要。 B. 心理和生理 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是 ( ) 人性观。 A 、马克思 素质是能力发展的( )基础。 C. 自然 提出( )的概念是美国哈佛大学教授梅奥在霍桑工厂试验的积极成果。 A 、“社会人”理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态度决定一切”系指态度影响个人的( ) A 行为 性格的( )特征主要表现为行为活动的习惯方式。 D. 意志 心理过程包括认识过程、 ( )过程和意志过程。 B 情感 兴趣以 ( ) 为基础。 D 、需要 需要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马斯洛、 ( )等。 D. 麦克利兰 预测研究是( )过程的重要环节。 B 、 决策 勇敢、顽强是性格的( )特征。 C 意志 一个人的气质具有极大的( )。 C 、 稳定性 依赖成性的人,其价值观属于( )的。 B 部落型 欲壑难填是指欲望的( ) A. 无限性 在汉代有人认为性的善恶是混杂的,有点类似( )是过程型激励理论。 )是决策程序的起步。 C 、期望效价论 D 、情报调研 )是内容型激励理论。 A 、双因数理论 D. 权变理论学派 )理论。 D 、Z 理论

管理心理学考试复习题有答案

《管理心理学》总复习题(库) 一、填空题 1、客观地对现实发生的管理心理现象进行记录、观察的方法称为观察法。 2.梅奥是行为管理学派的代表学者。 3.请写出智商测验的公式IQ(智商)=MA(智力年龄)÷CA(实足年龄)×100。 4.心理学中的个性也可称为__人格__,是指一个人的基本精神面貌。 5、人的心理活动过程一般包括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 6.个体在群体的压力下,在行为上趋向与其他人保持一致,这一现象称为从众。 7.人的典型的气质类型一般有多血质、胆汁质、粘液质和抑郁质四种。 8.成就需要(动机)理论的代表人物是麦克里兰。 9.在人性假设理论中,认为良好人际关系对于调动人的生产积极性是决定性因素的理论是社会人。 10、人的性格特征按机能划分一般可分为情绪特征、理智特征和意志特征。 11.当代提出的几种领导类型主要包括(领袖魅力型领导)、(变革型领导)、(交换型领导)和诚信型领导四种。

12.按照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人的需要从低级到高级可分为生理需要、(归属和爱)需要、(安全)需要、(自我实现)需要、(尊重)需要。 13.双因素理论所指的两类因素是(保健)因素与(激励)因素。 14.激励就是激发人的(动机) ,诱导人的行为,使其发挥在潜力,为实现所追求的目标而努力的过程。 15.能力测验一般包括(智力测验)、(特殊能力测验)、(创造能力测验)三种。 16.人格测验一般包括(量表测验法)、(情境测验法)、(投射测验法)三种。 17.影响期望形成的主要条件包括(目标,目标价值(外在因素))和实现目标的可能性的估计。 18. 四分图模型把描述领导行为的维度归为两个:一个是员工取向,一个是生产取向。 19.管理心理学的理论架构一般分为个体、群体、组织与领导三个层次。 二、判断题 1.企业或组织中的人-物关系主要是劳动心理学与工程心理学的对象,而人-人关系才是组织管理心理学的对象。(对) 2.霍桑实验表明,人不是“经济人”,而是“复杂人”。(错) 3.两个能力相当的员工,其工作的效果也一定是相同的。(错) 4.团体的异质性是因为团体任务的完成需要各种知识、技能。(错) 5.密西根模型把描述领导行为的维度归为两个:一个是员工取向,一个是生产取向。(对) 6.冲突会妨碍团体的绩效,破坏团体的整体性,所以冲突都是有害的。(错)

管理心理学教学大纲

《管理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中文名称:管理心理学 课程英文名称:Management Psychology 课程代码:* 学时数: 34 学分数: 2 先修课程:管理学、公共管理学 适用专业:公共事业管理、行政管理、城市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1.课程性质 《管理心理学》是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及行政管理专业的专业必修课,城市管理专业的专业任选课,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劳动关系方向的选修课。 2.课程任务 管理心理学是研究管理活动中人的心理活动与行为规律,协调人际关系,满足员工需要,调动人的积极性,提高管理效能的科学。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将帮助学生形成正确处理和协调人际关系的能力,同时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逐步提高其运用管理心理学理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为学生将来从事与本专业相关的各种工作奠定必不可少的知识和能力基础。 二、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联系与分工 《管理心理学》与《心理学》是个别与一般、特殊与普遍的关系;《管理心理学》是《管理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其补充和发展;《组织行为学》在很大程度上来源于《管理心理学》。 先修课程:《管理学》、《行政管理学》、《公共政策》等课程,修读本课程的学生如能通过自学修读完《普通心理学》将非常有利于本课程的学习。 后续课程:《组织行为学》、《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等课程。 三、课程教学内容 第一章管理心理学概述 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了解管理心理学的意义。了解管理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与技术;理解管理心理学的产生和发展;掌握管理心理学的基本内容。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管理心理学的概念与研究对象。 难点:管理心理学的产生和发展。

管理心理学期末整理

管理心理学 现代管理科学的发展阶段: (一)传统管理 (二)古典管理(科学管理) (三)行为科学(人际关系学派)20世纪40年代,行为科学理论获得较大发展,集中于人类需要理论、人性管理理论、群体行为理论、领导行为理论等 (四)现代“管理科学”学派 管理心理学的理论准备: 心理技术学:闵斯脱博格:用心理测验的方法选拔工人。 霍桑实验:人际关系在影响劳动者积极性各项因素中居于首位。 群体动力理论:勒温及其学生。 B=f(P·E) B:行为;P:主休因素;E:环境;f:函数 社会测量理论:莫里诺社会测量方法。用社会问巷方法测量社会态度。 需要层次论:美国的马斯洛。 a. 人的需要由低到高可分为生理、安全、社交、尊重、自 我实现五个层次。 b. 生理、安全、社交为低级需要;尊重和自我实现为高级 需要。 管理心理学的研究方法: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测验法、个案法 管理心理学的人性假设 “经济人”的假设 一、“经济人”假设 认为:人的一切行为都是为了最大限度地满足自己的私利。(典型代表是“泰罗”) X理论的基本观点:“每个人都具有”: <1>天生懒惰、逃避责任;<2>没有大志、不负责任;<3>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相矛盾;<4>满足安全和生理的需要;<5>多数属于上属情况,只有少数人能鼓励自己、控制冲动。 X理论的管理措施 <1>重点是提高生产率而对人的情感和道义,则是无关紧要的。<2>管理是少数人的事,与广大工人无关。<3>采取“胡萝卜加大棒”的政策。Y理论的基本观点: <1>人都是勤奋的;<2>控制和惩罚不能实现组织目标;<3>人主动寻求责任;<4>有高度的想象力、解决组织中问题的创造性;<5>在现在工业条件下,一般人潜力只利用了一部分。 Y理论的管理措施 <1>管理重点的改变;<2>管理人员职能的改变;<3>奖励方式改变;<4>管理制度的改变。 个性的组成要素 个性心理特征:气质、性格、能力 个性倾向性: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和世界观等等 气质 气质的概念:气质是一个人先天具有的、典型的心理特征,它反映了一个人心理活动动力方面的自然属性,即心理活动的速度、强度、平衡性和指向性。 四种气质类型及其行为特征: 活泼型(多血质):活泼好动,敏感,反应迅速,喜欢与人交往,注意力容易转移,兴趣容易变换,情绪易表现和变换,行为的外倾性明显,对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