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医院环境卫生学监测采样流程

医院环境卫生学监测采样流程

医院环境卫生学监测采样流程
医院环境卫生学监测采样流程

医院环境卫生学监测采样

流程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医院环境卫生学监测采样流程

医院环境卫生学监测制度与要求内容

为了合理规范我院消毒灭菌效果、环境卫生学监测工作,提高监测结果的准确性、真实性、可比性,特作如下规定及要求: 一、各科室(部门)对此项监测工作,按规定的要求开展监测项目,严格遵守规定的监测时限,真实规范采样,完整填写申请单。按时(每月底前)做好报表工作。 二、各科室(部门)对每月监测结果要进行效果评价并将资料妥善保管。对不合格项目要进行原因分析并制定改进措施,达到不断持续性改进的目的。 三、各科室(部门)对此项监测工作,要务真求实,对不合格项目应如实上报。避免单纯追求合格率,而虚报、闹假、走形式。经核实将按奖罚条例进行重奖、重罚。 四、检验科(细菌室)保证对全院各科室(部门),监测所需合格采样试管、培养皿的供应,并每月做无菌试验。按要求做到培养时限准确、中和剂添加正确、报告结果规范。 五、检验科(细菌室)对各科室(部门)送检的采样标本有不合格,采样不规范,申请单填写不符合要求的,有权拒绝出示报告结果。 六、感染控制科对全院重点科室(部门)的消毒灭菌效果、环境卫生学监测工作负责监督、并开展随机抽查采样监测。各科室应积极主动配合,对在随机抽查采样中态度不端正、找借口、推诿等影响工作正常进行的,将按奖罚条例进行扣罚。 七、各科室(部门)监测时间具体安排 ㈠重点科室(部门): ⑴Ⅰ、Ⅱ类科室及相关科室

手术室、新生儿里间、监测时间:每周一次(周二)。 内镜室1w、供应室3w、产一科1w、产二科1w、母婴同室1w、分娩室2w、人流室1w等。 监测时间:每月一次。(第1w、2w、3w)、(3*、9*) ㈡普通科室(部门): Ⅱ、Ⅲ、Ⅳ类科室及相关科室 外科(换药室)3w、五官科1w、儿一科3w、儿二科3w、儿三科3w、新生儿科3w、妇一科2w、妇二科2w、、检验科3w、血库3w、医疗废物储存室2w、放射科2w、病理室1w、外科3w、注射室2w、换药室2w、泳吧1w、妇科门诊1w、儿童乐园3w、儿科门诊治疗室3w、手足口病诊室2w 监测时间:每月一次。(第1w、2w、3w)、(3*、9*) 注:有*号的月份加紫外线强度监测。 八、各科室(部门)监测项目、监测时限、采样方法、评价(合格)标准,详见附件。 附件:1空气消毒效果的监测采样时间:在消毒处理后、操作前进行采样。(1) 采样方法 1)布点方法;室内面积≤30Cm2,设内、中、外对角线3点,内、外点布点部位距墙壁IM处;室内面积>30M2,设4角及中央5点,4角的布点部位距墙壁lm处。 2)平板暴露法:将普通营养琼脂平板(直径为9CM)放在室内各采样点处,采样高度为距地面1.5m,采样时将平板盖打开,扣放于平板旁,暴露5min,盖好立即送检。 3) 检测方法:将送检的平板置37℃温箱培养48h,计数菌落数,并分离致病菌。

2017年最新环境卫生学监测方案

医院环境卫生学等监测方案及质量持续改进 根据《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及《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2012年版)》及其他相关规范及行业标准的有关具体要求,为加强医院感染管理,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保证医疗安全。根据我院实际制定医院环境卫生学监测及消毒灭菌效果监测方案: 一、监测目的 提高监控效率,使其更具可操作性,有效地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保证医疗安全。二、监测范围 全院重点部门及各科室空气、物表、医务人员手、使用中消毒液、消毒后物品、污水等的监测。 三、监测要求 各科室负责采样前的清洁消毒等准备工作,按时规范采样,检验科负责检验并出具检验报告,院感科负责制定监测计划并指导科室完成监测工作。当可能出现医院感染暴发时,要及时进行监测。如监测结果不合格,检验科要向院感科及所在科室报告,院感科与科室一起查找原因,提出整改措施,复检至合格为止。 四、监测项目及监测频次 1、紫外线灯管强度的监测频次 新领紫外线灯管使用前进行强度监测,使用中紫外线灯管每半年进行一次强度监测。 2、消化内镜室各项指标监测频次 每季度进行监测。(必要时适当增加频次)项目包括:使用中的消毒剂染菌量、消毒胃镜、消毒肠镜、手卫生、诊疗室及洗消室的空气、物体表面。 3、各类环境空气、物体表面、医务人员手、使用中的消毒液、消毒物品的监测频次 每月监测的科室有:手术室、人流室、急诊科。 轮流循环(或必要时)监测的科室有:门诊、各病区、后勤。 4、污水监测: 微生物指标:粪大肠菌群每月1次,沙门氏菌、志贺氏菌每季度1次。 理化指标:PH值、余氯每日两次。 五、监测标准

1、紫外线灯管强度 新领紫外线灯管强度≥90μw/cm2,使用中紫外线灯管强度≥70μw/cm2。 2、消毒内镜,细菌菌落数应≤20cfu/件,不得检出致病微生物。 3、使用中的消毒液染菌量监测 使用中的皮肤黏膜消毒液染菌量≤10cfu/ml;其他使用中的消毒液染菌量≤100cfu/ml。 4、各类环境空气、物体表面、医务人员手细菌菌落总数卫生学标准: (1)卫生手清毒,监测的细菌菌落总数应≤10cfu/ cm2;外科手消毒,监测的细菌菌落总数应≤5cfu/ cm2。 (2)空气、物体表面: 5、污水处理指标: 粪大肠菌群≤500MPN/L,沙门氏菌、志贺氏菌不得检出; PH值6-9、余氯3-10mb/L。 六、监测项目质量持续改进 1、紫外线灯管照射强度监测不合格时,应及时更换。 2、环境卫生学监测项目如有超标,应及时查找分析超标的原因,改进各环节可能的影响因素后再次监测,直到合格为止。 医院感染管理科 二〇一七年五月十日 第二次修订

环境卫生学监测制度

厦门市第三医院环境卫生学监测制度 严格按照卫生部2012年8月1日实施《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和《医院空气净化管理规范》的要求执行。 1、空气净化效果的监测 监测部门和监测频度: 对感染高风险部门如手术室、产房、导管室、层流洁净病房、重症监护病房、新生儿室、母婴同室、血液透析中心(室)、烧伤病房的空气净化与消毒质量每季度进行监测; 洁净手术部(室)及其他洁净场所.新建与改建验收时以及更换高效过滤器后应进行监测; 遇医院感染暴发怀疑与空气污染有关时随时进行监测,并进行相应致病微生物的检测。 2、地面和物体表面的清洁与消毒 (1)清洁和消毒方法,地面的清洁与消毒地面无明显污染时,采用湿式清洁。当地 面受到患者血液、体液等明显污染时,先用吸湿材料去除可见的污染物,再清洁和消毒。 (2)物体表面的清洁与消毒室内用品如桌子、椅子、凳子、床头柜等的表面无明显污 染时,采用湿式清洁。当受到明显污染时,先用吸湿材料去除可见的污染物,然后再清 洁和消毒。 (3)感染高风险的部门其地面和物体表面的清洁与消毒感染高风险的部门如手术室、 产房、导管室、洁净病房、重症监护病房、新生儿室、血液透析病房、烧伤病房、感染 疾病科、口腔科、检验科、急诊科等病房与部门的地面与物体表面,应保持清洁、干燥, 每天进行消毒,遇明显污染随时去污、清洁与消毒。物体表面、地面消毒采用400mg/L~700mg/L有效氯的含氯消毒液擦拭作用30min。 2、医务人员手的消毒效果监测 监测部门和监测频度 医院对感染高风险部门如手术室、产房、导管室、层流洁净病房、重症监护病房、新生儿 室、母婴同室、血液透析中心(室)、烧伤病房、感染性疾病科、口腔科等部门工作的医护人 员手每季度进行消毒效果监测,当怀疑医院感染暴发与医务人员手有关时,应及时进行监测,并进行相应致病性微生物的检测。 附:卫生标准: 3、各类环境空气、物体表面、医护人员手细菌菌落总数卫生标准:见表 类别范围空气平均菌落数物体表医务人员手

14.医院环境卫生学采样操作制度

医院环境卫生学采样操作制度 1目的 1.1规范操作,避免污染。 2范围 2.1医院环境空气、物体表面、手、消毒器械、消毒液不同样品的采样。 3标准 3.1采样后必须尽快对样品进行相应指标的检测,送检时间不得超过2h,若样品保存 0-4℃(禁止放入速冻柜)条件时,送检时间不得超过24h。 3.2空气采样方法、时间、判别标准: 3.2.1时间: 选择消毒后与进行医疗活动之前期间采样。 采样高度: 洁净手术室静态采样点可布置在地面上或不高于地面米的任意高度上, 非洁净区域采样点布置在与地面垂直高度80-150cm。 空气消毒机消毒空气后的布点与时间:室内面积≤30m2,设一条对角线上取3点, 即中心一点、两端各距墙1m处各取一点;室内面积>30m2,设东、西、南、北、中 各5点,其中东、南、西、北点均距墙1m。尽量避开门、窗, 空气采样注意事项:消毒处理后进行,静态时采集;采样前,关好门、窗,在无人 走动的情况下,静止10min;严格无菌操作,防止污染;培养皿从冰箱取出需复至 常温。 判别标准: 物体表面采样及检查方法: 采样时间:选择消毒处理后2h内进行采样。 采样面积被采面积 < 100cm2,取全部表面;被采表面≥100 cm2,取100 cm2。

采样方法:用5×5cm2的标准灭菌规格板,放在被检物体表面,用浸有含相应中和剂的无菌洗脱液的棉拭子1支,在规格板内横竖各涂抹5次,并随之转动棉拭子,连续采样1-4个规格板面积,剪去手接触部分,将棉拭子放入装10ml含相应中和剂的无菌洗脱液的试管中送检。门把手等小型物体表面则采用棉拭子直接涂抹采样。 判别标准:Ⅰ类、Ⅱ类环境物表平均菌落数≤cm2,、Ⅲ类、Ⅳ类环境物表平均菌落 数≤ fu/cm2 手采样方法: 采样时间:洗手消毒后。 采样面积及方法:被检人五指并拢,将浸有含相应中和剂的无菌洗脱液棉拭子一支 在双手指曲面从指根到指端来回涂擦各两次(一只手涂擦面积30cm2),并随之转 动采样棉拭子,剪去操作者手接触部分,将棉拭子放入装有10ml含相应中和剂的 无菌洗脱液的试管内送检。采样面积按30x2平方厘米(cm2)计算。 判别标准:卫生手消毒后手表面的菌落总数≦10cfu/cm2;外科手消毒后手表面的菌 落总数≦5cfu/cm2 使用中消毒剂: 有效成分含量依据《消毒技术规范》产品企业标准进行检测,也可使用经国家卫生 行政部门批准的消毒剂浓度试纸(卡)在有效期内进行监测。 在无菌操作条件下,用无菌注射器抽取1ml备检样液,加入含相应中和剂的无菌试 管中混匀。 判别标准:使用中灭菌用消毒液:无菌生长;使用中皮肤黏膜消毒液染菌量:≤ 10cfu/ml;其他使用中消毒液染菌量:≤100cfu/ml;

环境卫生学监测制度

环境卫生学监测制度 为了合理规范我院消毒灭菌效果、环境卫生学监测工作,提高监测结果的准确性、真实性、可比性,特作如下规定及要求: 一、各科室(部门)对此项监测工作,按规定的要求开展监测项目,严格遵守规定的监测时限,真实规范采样,完整填写申请单。按时(每月底前)做好报表工作。 二、各科室(部门)对每月监测结果要进行效果评价并将资料妥善保管。对不合格项目要进行原因分析并制定改进措施,达到不断持续性改进的目的。 三、各科室(部门)对此项监测工作,要务真求实,对不合格项目应如实上报。避免单纯追求合格率,而虚报、闹假、走形式。经核实将按奖罚条例进行重奖、重罚。 四、检验科(细菌室)保证对全院各科室(部门),监测所需合格采样试管、培养皿的供应,并每月做无菌试验。按要求做到培养时限准确、中和剂添加正确、报告结果规范。 五、检验科(细菌室)对各科室(部门)送检的采样标本有不合格,采样不规范,申请单填写不符合要求的,有权拒绝出示报告结果。 六、感染控制科对全院重点科室(部门)的消毒灭菌效果、环境卫生学监测工作负责监督、并开展随机抽查采样监测。各科室应积极主动配合,对在随机抽查采样中态度不端正、找借口、推诿等影响工作正常进行的,将按奖罚条例进行扣罚。 七、各科室(部门)监测时间具体安排 ㈠重点科室(部门):⑴I、U类科室及相关科室手术室、新生儿里间、监测时间:每周一次(周二)。 内镜室1w、供应室3w、产一科1w、产二科1w、母婴同室1w、分娩室2w、人流室1w 等。 监测时间:每月一次。(第1w、2w、3w)、(3*、9*) ㈡普通科室(部门): 类科室及相关科室 外科(换药室)3w、五官科1w、儿一科3w、儿二科3w、儿三科3w、新生儿科3w、妇一科2w、妇二科2w、、检验科3w、血库3w、医疗废物储存室2w、放射科2w、病理室 1w、外科3w、注射室2w、换药室2w、泳吧1w、妇科门诊1w、儿童乐园3w、儿科门诊治疗室3w、手足口病诊室2w 监测时间:每月一次。(第1w、2w、3w)、(3*、9*)注:有*号的月份加紫外线强度监测。 八、各科室(部门)监测项目、监测时限、采样方法、评价(合格)标准,详见附件。 附件:1 空气消毒效果的监测采样时间:在消毒处理后、操作前进行采样。 (1)采样方法 1)布点方法;室内面积w 30Cm2,设内、中、外对角线3点,内、外点布点部位距墙壁IM处;室内面积>30M2,设4角及中央5点,4角的布点部位距墙壁Im 处。 2)平板暴露法:将普通营养琼脂平板(直径为9CM)放在室内各采样点处,采样高度为距地面1.5m,采样时将平板盖打开,扣放于平板旁,暴露5min,盖好立即送检。 3)检测方法:将送检的平板置37C温箱培养48h,计数菌落数,并分离致病菌。 (2)结果判定 I类区域:细菌总数w 10cfu/m3,未检出致病菌为消毒合格; U类区域:细菌总数w 200 cfu/m3,未检出致病菌为消毒合格; 川类区域:细菌总数w 500 cfu/m3,未检出致病菌为消毒合格。 注意事项:采样前,关闭门、窗,在无人走动的情况下,静止10 分钟后进行采样。

医院环境卫生学监测

环境卫生学监测 一、物体表面卫生学监测 医院物体表面的微生物污染为不均匀性污染,检测时如采取标本不当,可影响结果的准确性。 1、采样时间 根据采样目的选择采样时间,如进行常规物体表面监测,选择消毒处理后进行采样;若是暴发流行时的环境微生物学检测,则尽可能对未处理的现场进行采样。 2、采样面积 常规检测时被采面积<100平方厘米,取全部表面;>=100平方厘米,取100平方厘米。暴发流行时采样不受此限 3、采样方法 棉拭子法 (1)对于平面的物体,用5cm*5cm大小的标准灭菌规格板,放在被检物体表面,用浸有无菌0.03mol/l磷酸盐酸冲液或0.9%氯化钠采样的棉拭子1支,在规格板内横竖往返均匀涂抹各五次,并随之转动棉拭子,连续采样1~4个规格板面积。剪去手接触部分,放入装有10mL采样液试管内,立即送检。 (2)对于门把手、金属、玻璃等曲面的小型物体则采用棉拭子直接在物体表面按一定顺序涂抹采样。

2.压印法采用以直径为5.6cm(面积约为25平法厘米)的消毒平皿,倾注营养琼脂培养基,使培养基高出平皿口1~2mm,凝固后置4摄氏度冰箱保存待用。检测时将平板上的培养基表面压贴在物体上10~20秒,送检。 4、结果判定 5、注意事项 1、.采取的标本要有足够的样本数量且具有代表性。如层流洁净手术室,选择具有代表性采样地点,每个房间每种(如手术台、桌、灯等)表面不少于2点。 2.、采样时,棉拭子处于湿润状态,如处于饱和状态可将多余的采样液在采样管壁上挤压

去除。禁止使用干棉拭子采样。 3.、棉拭子采样时,培养皿在接种前于37摄氏度温箱中烤30分钟。 4.、层流洁净手术室的采样时间:消毒后10分钟之内(各类洁净用房作为静态实测数据),手术室手术结束后和各类洁净用房的上午10时。 5、.层流洁净手术室地面、墙面与物体表面动、静态染菌密度应符合环境污染控制指标的要求。 二、手卫生监测 大量文献表明,手卫生是减少医院感染最简单、最有效、最经济的方法。医务人员每日坚持高质量的洗手消毒可使医院感染发生率减低25%~50%;手卫生是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散发和流行爆发的重要措施,是具有很高效益的医院感染控制措施。 1、采样时间 常规监测在采样手卫生后、接触病人或进行诊断操作前;特殊监测随时采样。 2、监测部门 医院感染的重点监控部门,包括手术室、产房、导管室、洁净病房、重症监护病房、新生儿室、母婴室、血透室、烧伤病房、感染性疾病科、口腔科等部门工作的医务人员手进行消毒效果的监测。 3、监测频度 一般情况下每季度监测一次。当发生医院感染流行,高度怀疑或确定于医务人员手的污染有关时,应及时进行监测。

医院环境卫生学检测要求word精品

医院环境卫生学检测要求 环境卫生学检测范围 层流洁净手术室,层流洁净室。 普通手术室,导管室,产房,新生儿室,早产儿室,普通保护性隔离 室,消毒供应中 心无菌物品存放区,烧伤病房,重症监护病房。 普通病房的检查室,注射室,换药室,治疗室,血液净化室,消毒供 应中心检查包装 及灭菌区。 传染科和病房。 二 环境卫生学检测时间 i, n 类环境每月一次。川,w 类环境每季度一次。当医院有感染流行,怀疑于医院感 染流行病学因素有关时,及时进行检测。 三 环境卫生学检测方法 ㈠ 空气 1?时机 室内环境清洁消毒处理后, 关闭门窗无人走动情况下, 静置十分钟后采样 2. 方法 室内面积w 30 m 2设内中外对角线三点,内外点的布局位置距墙壁 1m 处, 高度距地面不低于 80 c 血,将平皿盖打开,扣放于平皿边缘,暴露5分钟 盖好送验 3. 标准 I 类环境w 10cuf / m3;n 类环境w 200 cuf / m3;川类环境w 50 cuf / m3 ㈡ 物体表面 ?内容 根据科室特点重点监测, 如治疗台, 雾化器, 氧气湿化瓶, 体温计, 病床, 床旁桌椅等 .时机 选择在清洁消毒后或使用前采样,如暴发流行则尽可能对未消毒 处理的 现场进行采样,并增加采样点 3?方法 棉拭子涂抹法, 小于1 m 的平面全部涂抹,大于 1 m 的平面用1 — 4个5 cmx 5 cc 大小的标准灭菌规格板,在规格板内横竖往返均匀涂抹各 5次, 立即送验。 4标准 I,n 类环境w 5cuf /cc 2 ;川类环境w 10cuf /cc 2 ;W 类环境w 15cuf / c 2。无菌物品不得检出细菌。 ㈢ 手卫生 1时间 每月对I, n 类环境工作的医务人员进行消毒效果检测, 川,W 类环境每 季度监测,怀疑医院感染爆发于医务人员手卫生有关,应及时监测。 2 方法 手卫生后采样, 采用六步洗手法 5指并拢, 用浸有含相应中和剂的无菌洗 脱液浸湿的棉拭 子在双手指曲从指根到指端往返涂擦 2次,一只手涂擦面 积约 30 c 2,立即送验。 3标准 洗手及手消毒后w 10cuf /cc 2,外科手消毒后w 5cuf /cc 2。 四 紫外线灯的检测 ㈠ 方法 ⑴ 辐射强度检测:新灯功率为30w , 40w 时辐射强度必须》90卩W /cc2,每年监测 一次;辐射强度89~80卩W /cc2,每半年监测一次,辐射强度79~70卩W /cc2 ,每季度 监测一次,当辐射强度V 70卩W / cc 2应更换灯管。 ⑵ 时间监测 :登记每只灯管的起始及累计使用时间,超过 1000 小时应及时更换。 ㈡ 注意事项 1 灯管购置应符合国家规范要求 ① I 类环境包括 ② n 类环境包括 ③ 川类环境包括 ④ w 类环境包括

《环境卫生学》各章节问答题

第一章1.环境卫生学的研究内容?根据环境卫生学的定义、研究对象及上述各种环境因素,可将环境卫生学的主要研究内容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1)环境与健康关系的基础理论研究(2)环境因素与健康关系的确认性研究(3)创建和引进适宜于环境卫生学研究的新技术和新方法(4)研究环境卫生监督体系的理论依据 2.我国环境卫生工作的主要成就?(1)城乡环境卫生面貌显著改善(2)大力开展环境卫生监测、监督工作(3)环境污染健康效应的研究取得丰硕成果(4)环境卫生标准体系的建立和完善 3.环境卫生学今后的任务?(1)加强环境因素健康效应的研究(2)新技术、新方法在环境卫生工作中的应用(3)加强农村环境卫生工作 1)努力改善农村饮用水的卫生状况2)加强改良厕所和粪便垃圾的无害化处理的技术指导工作 3)环境卫生工作与村镇规划建设相结合 4)健全农村环境卫生法规体系,加大环境卫生监督管理力度(4)开拓环境卫生工作的新领域第二章1.环境与人体的相互关系?答:人类在生存和发展的历史进程中,长期与环境形成了一种互相联系、相互作用和制约的关系。由于客观环境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以及人类特有的改造和利用环境的主观能动性,使环境和人体关系极其复杂,但人类总是和自然环境的各个组成部分处在一个辨证统一的整体中。人是环境的产物,组成人体的物质都来自其环境。环境与人体密切联系的另一体现,是环境与人的相互依存性。从生物圈这样一个大的生态系统看,人

类只是其中的一个组成部分,与其他生物之间互为环境,相互依存,相互受益。环境与人体的相互作用,包括人对环境和环境对人的双向作用。人的生活和生产活动以各种方式不断地对环境施加影响。环境通过自净或自调控等作用对其影响具有一定的缓冲能力。但是,这种缓冲能力是有限的,当人类对环境的不良影响在强度上超过其环境容量或抵抗力和恢复力时,则会导致环境恶化、生态破坏。另一方面,环境的构成及状态的任何改变也会对人体的生理功能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此时,机体会动员其生理调节机能对其变化加以适应。 2.人群健康效应谱分为哪五级?①污染物在体内负荷增加,但不引起生理功能和生化代谢的变化。②体内负荷进一步增加,出现某些生理功能和生化代谢变化,多为生理代偿性的,非病 理学改变。③引起某些生化代谢或生理功能的异常改变,这些改变已能说明对健康有不良影响,具有病理学意义。机体处于病理性的代偿和调节状态,无明显临床症状,可视为准病态(亚临床状态)。④机体功能失调,出现临床症状,成为临床性疾病。⑤出现严重中毒,导致死亡。 3.天气和气候条件对健康影响的方式?(1)对人体的物理作用(2)影响人体生理和代谢功能(3)对生物性病原体和生物性传媒的影响(4)影响环境质量,增加环境污染物对健康的不良影响(5)对人体心理和精神状态的影响。 4.环境污染的复杂性表现在哪里?①环境污染物在环境中可通过物理、化学、生物作用而

环境卫生学考试重点习题集

环境卫生学——第一章绪论 一、填空题 1.环境介质是指______、______、______以及包括人体在内的所有生物体。 2.环境卫生学研究的环境包括______和______。 3.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和生活环境中的各种因素,按其属性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三类。4.根据环境受人类活动影响的情况,可将其分为______和______。 5.全球性的环境问题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名词解释 环境卫生学 三、选择题 1.环境卫生学主要研究() A.自然环境与人群健康的关系 B.生活环境与人群健康的关系 C.自然环境和生活环境与人群健康的关系 D.生活居住环境和自然环境与人群健康的关系 E.自然环境、生活居住环境、工作学习环境与人群健康的关系 2.学习环境卫生学的主要目的是使预防医学专业的学生() A.提高诊断疾病的本领 B.认识疾病在人群中流行的原因 C.了解污染物在环境中的分布规律 D.认识全球环境问题 E.认识自然环境和生活环境与人群健康的关系 3.具体地讲,环境介质是指() A.空气、水、土壤(岩石) B.空气、水、土壤(岩石)和生物体 C.空气、水、土壤(岩石)和食物 D.空气、水、食物、生物体 E.空气、水以及各种固态物质 4.环境卫生学的重点研究内容是() A.环境因素的调查与监测 B.污染物在环境中的分布与转归 C.环境污染治理 D.环境因素的健康效应 E.环境质量评价 5.环境卫生工作中常见的二次污染物如() A.二氧化硫和颗粒物 B.铅、镉、汞、酚 C.甲基汞、光化学烟雾 D.氮氧化物、碳氢化物 E.环境内分泌干扰物 6.原生环境是指() A.受动物活动影响的天然环境

环境卫生学复习资料第二章温热环境复习题

第二章温热环境 复习题 一、概念: 等热区、临界温度、过高温度、舒适区 热射病、热性喘息、饱和差、露点、风向玫瑰图、贼风 二、填空 1. 因素是影响家畜健康和生产性能的重要因素,其中最为重要。 2.直肠温度的测量应将温度计感温部位深入直肠一定深度,大家畜为 __________cm,猪羊等中等家畜为__________cm,小家畜禽为 __________cm。 3.静止代谢是要求动物在、、条件下用间接方法测定的动物的产热量。 4.炎热高温季节,为缓和家畜热应激,可适当减少饲料用量,增加添加,以保证家畜的营养需要。 5.一天中气温最高值与最低值之差称为__________。 6.炎热地区,如果色被毛和色皮肤相结合时最理想的。前者善于反射太阳辐射能,后者吸收紫外线,使不至于穿透皮肤。 7.一年中最高月平均气温与最低月平均气温之差称为__________。 8.机体的热调节主要包括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两种形式。 9.饥饿家畜采食饲料后,数小时内的产热量高于饥饿时的产热量。这种因采食而增加的产热量称为__________。 10.皮肤蒸发散热通过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两种机制进行。 11.四种散热方式中,辐射、传导、对流这三种方式称为__________,这部分热能使畜舍_________升高,故又称为__________。蒸发散热使畜舍_________升高,又称 _________。 12.没有汗腺动物如鸡、兔,高温时只能加强和蒸发散热。 13.高温对母畜生殖的不良作用主要在配种前后一段的间内,猪在配种后 的天内、第天和天是对高温敏感的关键时期。 14.公对高温非常敏感, 26.7 ℃可使精液品质下降,超过35 ℃,可使精液完全失去受精能力。在纬度35°地区,这种动物的公畜常发生。 15.判断温热因素对家畜的综合影响,常用、、和 等指标。 三、判断 1.平均体温=0.7×直肠温度+0.3×皮肤温度。 2.以纯养分而论,脂肪的热增耗最大,蛋白质的热增耗最少。 3.高温能提高公畜禽的精液品质和性欲。 4.机体散热主要有辐射、传导、对流、蒸发等四种方式。 5.蒸发散热可通过皮肤和呼吸道两种途径进行,不同的畜禽这两种途径散失的热量差别不大。 6.环境温度不是影响畜禽生产和健康最重要的因素。

环境卫生学监测方法培训试题

环境卫生学监测方法培训试题 姓名分数考试时间 一、空气细菌培养(自然沉降法)(每空3分) 1、采样时间:选择后与进行之前采样。 2、采样高度:与地面垂直高度米(洁净手术室等除外)。 3、布点方法(洁净手术室除外) (1)室内面积,设一条对角线取三点,即中间一点,两端各距墙1米处各取一点。 (2)室内面积,设两条对角线,于东、西、南、北、中取五点,其中东、西、南、北距墙均1 米。 4、采样方法及培养时间:用直径普通琼脂平皿放置各采样点,打开后盖面朝下斜扣到底盘,在采 样点准确暴露规定时间后盖上平皿盖,及时送检。 培养时间:平皿置℃±1℃恒温箱培养(洁净手术室除外),计数菌落数。 5、要求标准:(1)洁净手术部、洁净集中配药中心等,新建与改建验收时、更换高效过滤器后、日常监测时,空气中的细菌菌落总数应符合等相关要求。 (2)门诊手术室、美容科手术室、宫腔镜室、介入科、新生儿室、烧伤病房、重症监护病房、血液病病区空气中的细菌菌落总数。 (3)儿科病房、母婴同室、妇产科检查室、人流室、注射室、治疗室、换药室、输血科、消毒供应中心、血液透析室、急诊室、化验室、各类普通病室、感染疾病科门诊及其病房等,空气中的细菌菌落总 数。 6、注意事项 (1)采样前,关闭门窗,在无人走动的情况下,静止 后采样。 (2)检测时必须做和。:不打开平皿。:打开平皿立即合上。与其 他平皿一起送培养。 二、物体表面细菌培养 1、采样时间:在后或有关时进行采样。 2、采样方法:(1)规则物体表面:用灭菌规格板放在被检物体表面,用浸有无菌缓冲液的棉拭 子1支,在规格板内横竖往返各涂抹次,并随之转动棉拭子,连续采样个规格板面积,剪去手接触部位,将棉拭子放入装有10ml无菌采样液的试管中送检。 (2)不规则物体表面:如门把手等不规则物体则采用棉拭子涂抹。 规则物体表面的结果计算,用表示。 不规则物体表面的结果计算,用表示。 3、要求标准 (1)洁净手术部、洁净集中配药中心、介入科、门诊小手术室、产房、新生儿室、烧伤病房、重症监护病房、血液病区等,物体表面细菌菌落总数。 (2)儿科病房、母婴同室、妇产科检查室、人流室、注射室、治疗室、换药室、输血科、消毒供应中心、血液透析室、急诊室、化验室、各类普通病室、感染疾病科门诊及其病房等,物体表面细菌菌落总

医院环境卫生学检测要求[001]

医院环境卫生学检测要求一环境卫生学检测范围①Ⅰ类环境包括层流洁净手术室,层流洁净室。②Ⅱ类环境包括普通 手术室,导管室,产房,新生儿室,早产儿室,普通保护性隔 离室,消毒供应中心无菌物品存放区,烧伤病房,重症监护病 房。③Ⅲ类环境包括普通病房的检查室,注射室,换药室, 治疗室,血液净化室,消毒供应中心检查包装及灭菌区。④Ⅳ类环境包括传染科和病房。二环境卫生学检测时间Ⅰ,Ⅱ类环境每月一次。Ⅲ,Ⅳ类环境每季度一次。当医院有感染流行,怀疑于医院感染流行病学因素有关时,及时进行检测。三环境卫生学检测方法㈠空气⒈时机室内环境清洁消毒处理后,关闭门窗无人走动情况下,静置十分钟后采样⒉方法室内面积≤30㎡设内中外对角线三点,内外点的布局位置距墙壁1m处,高度距地面不低于80㎝,将平皿盖打开,扣放于平皿边缘,暴露5分钟盖好送验⒊标准Ⅰ类环境≤10cuf∕m3;Ⅱ类环境≤200 cuf∕m3;Ⅲ类环境≤50 cuf∕m3 ㈡物体表面⒈内容根据科室特点重点监测,如治疗台,雾化器,氧气湿化瓶,体温计,病床,床旁桌椅等⒉时机选择在清洁消毒后或使用前采样,如暴发流行则尽可能对未消毒处理的现场进行采样,并增加采样点⒊方法棉拭子涂抹法,小于1㎡的平面全部涂抹,大于1㎡的平面用1-4个5㎝×5㎝大小的标准灭菌规格板,在规格板内横竖往返均匀涂抹各5次,立即送验。 4标准Ⅰ,Ⅱ类环境≤5cuf∕㎝2;Ⅲ类环境≤10cuf∕

㎝2;Ⅳ类环境≤15cuf∕㎝2。无菌物品不得检出细菌。㈢手卫生1 时间每月对Ⅰ,Ⅱ类环境工作的医务人员进行消毒效果检测,Ⅲ,Ⅳ类环境每季度监测,怀疑医院感染爆发于医务人员手卫生有关,应及时监测。 2 方法手卫生后采样,采用六步洗手法5指并拢,用浸有含相应中和剂的无菌洗脱液浸湿的棉拭子在双手指曲从指根到指端往返涂擦2次,一只手涂擦面积约30㎝2,立即送验。 3 标准洗手及手消毒后≤10cuf∕㎝2,外科手消毒后≤5cuf∕㎝2。四紫外线灯的检测㈠方法⑴辐射强度检测:新灯功率为30w,40w时辐射强度必须≥90μW∕㎝2,每年监测一次;辐射强度89~80μW∕㎝2,每半年监测一次,辐射强度79~70μW∕㎝2,每季度监测一次,当辐射强度<70μW∕㎝2应更换灯管。 ⑵时间监测:登记每只灯管的起始及累计使用时间,超过1000小时应及时更换。㈡注意事项1 灯管购置应符合国家规范要求 2 保持灯管清洁,每周及监测前用95﹪的酒精擦拭灯管 3 辐射强度监测应有专人使用合格的监测仪进行 4 每次监测后记录监测时间及强度 5 更换灯管应记录更换时间

幼儿卫生学试题第二章.

第二章幼儿的生长发育及健康评价 第一节幼儿的生长发育 【知识巩固与能力提高】 一、概念解释 1、生长 2、发育 3、成熟 二、填空题 1、生长发育是一个_________的过程,既有________的变化,也有________的变化,因而形成了不同的____________阶段。 2、婴儿期的动作发育首先是会抬头、转头,然后会翻身、直坐,最后会站立、行走,这是遵循了_________________的规律。 3、人的生长发育速度曲线并不是随年龄呈_________上升,而是 _______________上升。 4、幼儿生理的缺陷会引起幼儿___________________的不正常,如斜视、耳聋、口吃的幼儿常会产生自卑感。 5、遗传决定了幼儿生长发育的___________性,环境决定了幼儿生长发育的 ___________性,幼儿的生长发育就是个体的__________因素与__________因素相互作用的过程。 6、营养是保证幼儿生长发育的__________基础。

7、_________________是促进幼儿身体发育和增强体质的______________手段。 8、铅、汞等污染物会影响幼儿_____________的发育;二氧化硫、氮氧化物、 尘粒等能引起_________________疾病。 9、父母的社会地位、经济状况、父母的素质及教育方式都会影响幼儿的生长发育,这体现了___________因素的影响;农村幼儿和城市幼儿生长发育状况不同,这体现了___________因素对幼儿生长发育的影响。 三、单项选择题 1、幼儿的生长发育是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它不仅表现为身高、体重的增加,还表现为(的逐渐分化,功能的逐渐成熟。 A、细胞 B、组织 C、器官 D、系统 2、人的整个生长发育期间,全身、大多数器官和系统有两次生长突增高峰,一次是在(,第二次是在青春发育初期。 A、胎儿期 B、婴儿期 C、幼儿前期 D、幼儿期

医院环境卫生学监测

医院环境卫生学监测 Document number:WTWYT-WYWY-BTGTT-YTTYU-2018GT

环境卫生学监测 一、物体表面卫生学监测 医院物体表面的微生物污染为不均匀性污染,检测时如采取标本不当,可影响结果的准确性。 1、采样时间 根据采样目的选择采样时间,如进行常规物体表面监测,选择消毒处理后进行采样;若是暴发流行时的环境微生物学检测,则尽可能对未处理的现场进行采样。 2、采样面积 常规检测时被采面积<100平方厘米,取全部表面;>=100平方厘米,取100平方厘米。暴发流行时采样不受此限 3、采样方法 棉拭子法 (1)对于平面的物体,用5cm*5cm大小的标准灭菌规格板,放在被检物体表面,用浸有无菌l磷酸盐酸冲液或%氯化钠采样的棉拭子1支,在规格板内横竖往返均匀涂抹各五次,并随之转动棉拭子,连续采样1~4个规格板面积。剪去手接触部分,放入装有10mL采样液试管内,立即送检。 (2)对于门把手、金属、玻璃等曲面的小型物体则采用棉拭子直接在物体表面按一定顺序涂抹采样。

2.压印法采用以直径为5.6cm(面积约为25平法厘米)的消毒平皿,倾注营养琼脂培养基,使培养基高出平皿口1~2mm,凝固后置4摄氏度冰箱保存待用。检测时将平板上的培养基表面压贴在物体上10~20秒,送检。 4、结果判定 5、注意事项 1、.采取的标本要有足够的样本数量且具有代表性。如层流洁净手术室,选择具有代表性采样地点,每个房间每种(如手术台、桌、灯等)表面不少于2点。 2.、采样时,棉拭子处于湿润状态,如处于饱和状态可将多余的采样液在采样管壁上挤压去除。禁止使用干棉拭子采样。

医院环境卫生学检测要求

医院环境卫生学检测要求 一环境卫生学检测范围 ①Ⅰ类环境包括层流洁净手术室,层流洁净室。 ②Ⅱ类环境包括普通手术室,导管室,产房,新生儿室,早产儿室,普通保护性隔离 室,消毒供应中心无菌物品存放区,烧伤病房,重症监护病房。 ③Ⅲ类环境包括普通病房的检查室,注射室,换药室,治疗室,血液净化室,消毒供 应中心检查包装及灭菌区。 ④Ⅳ类环境包括传染科和病房。 二环境卫生学检测时间 Ⅰ,Ⅱ类环境每月一次。Ⅲ,Ⅳ类环境每季度一次。当医院有感染流行,怀疑于医院感染流行病学因素有关时,及时进行检测。 三环境卫生学检测方法 ㈠空气 ⒈时机室内环境清洁消毒处理后,关闭门窗无人走动情况下,静置十分钟后采样 ⒉方法室内面积≤30㎡设内中外对角线三点,内外点的布局位置距墙壁1m处, 高度距地面不低于80㎝,将平皿盖打开,扣放于平皿边缘,暴露5分钟 盖好送验 ⒊标准Ⅰ类环境≤10cuf∕m3;Ⅱ类环境≤200 cuf∕m3;Ⅲ类环境≤50 cuf∕m3㈡物体表面 ⒈内容根据科室特点重点监测,如治疗台,雾化器,氧气湿化瓶,体温计,病床, 床旁桌椅等 ⒉时机选择在清洁消毒后或使用前采样,如暴发流行则尽可能对未消毒处理的 现场进行采样,并增加采样点 ⒊方法棉拭子涂抹法,小于1㎡的平面全部涂抹,大于1㎡的平面用1-4个5 ㎝×5㎝大小的标准灭菌规格板,在规格板内横竖往返均匀涂抹各5次, 立即送验。 4标准Ⅰ,Ⅱ类环境≤5cuf∕㎝2;Ⅲ类环境≤10cuf∕㎝2;Ⅳ类环境≤15cuf∕㎝2。无菌物品不得检出细菌。 ㈢手卫生 1 时间每月对Ⅰ,Ⅱ类环境工作的医务人员进行消毒效果检测,Ⅲ,Ⅳ类环境每 季度监测,怀疑医院感染爆发于医务人员手卫生有关,应及时监测。 2 方法手卫生后采样,采用六步洗手法5指并拢,用浸有含相应中和剂的无菌洗 脱液浸湿的棉拭子在双手指曲从指根到指端往返涂擦2次,一只手涂擦面 积约30㎝2,立即送验。 3 标准洗手及手消毒后≤10cuf∕㎝2,外科手消毒后≤5cuf∕㎝2。 四紫外线灯的检测 ㈠方法 ⑴辐射强度检测:新灯功率为30w,40w时辐射强度必须≥90μW∕㎝2,每年监测 一次;辐射强度89~80μW∕㎝2,每半年监测一次,辐射强度79~70μW∕㎝2,每季度监测一次,当辐射强度<70μW∕㎝2应更换灯管。

环境卫生学知识重点

环境卫生学知识重点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UUT-WUUY-WBBGB-BWYTT-1982GT

第一章绪论 1、环境卫生学:是研究自然环境和生活环境与人群健康的关系,揭示环境因素对人群健康影响的发生、发展规律,为充分利用环境有害因素和控制环境有害因素提出卫生要求和预防对策,增进人群健康,提高整体人群健康水平的科学。 环境卫生学以人类及其周围的环境为研究对象。 2、环境:是指围绕人群的空间及其中能直接或间接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因素的总体,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庞大系统,由多种环境介质和环境因素组成。 环境介质是指大气、水、土壤(岩石)以及包括人体在内的所有生物体。其三中物质形态(气、液、固)不会以完全单一介质形式存在,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化。 3、环境卫生学研究的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生活环境,前者如大气圈、水圈、土壤岩石圈和生物圈;后者如人类居住、工作和娱乐环境及相关环境因素。 4、人和环境的辨证统一关系主要体现在:1)人与环境在物质上的统一性;2)机体对环境的适应性;3)机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4)环境因素对人体健康影响的双重性。 5、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和生活环境中的各种因素,按其属性可分为物理性、化学性和生物性三类。 6.、(见后)一次污染物:从污染源直接排入环境未发生变化的污染物。 二次污染物:指某些一次污染物进入环境后在物理、化学或生物学作用下,或与其他物质发生反 应而形成与初始污染物的理化性质和毒性完全不同的新的污染物。如光化学烟雾、无机汞化合物。 7、原生环境:天然形成的未受或少受认为因素影响的环境,其中存在大量对人体健康有益的因素。 次生环境:是指受人为活动影响形成的环境。 8、全球性的环境问题主要有: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皮坏、酸雨、生物多样性锐减。 第二章环境与健康的关系 1、按环境要素的属性及特征,可将人类的环境分为自然环境、人为环境和社会环境。 2、三个基本圈带:大气圈、水圈、土壤岩石圈。 大气圈可划分为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热成层和逸散层(外大气层),对流层与人类关系最为密切,污染物也集中在此层。便于取用的河水、湖水和浅层地下水等淡水仅占水圈总量的%左右。 3、生态平衡:生态系统中各个环节的质和量相对稳定和相互适应的状态。 生物圈:是指地球上所有生命物质及其生存环境的整体。其范围包括了大气圈下层、土壤圈和水圈,指从海平面以下约12km深度和海平面以上约10km高度的范围。 4、生态系统:是在一定空间范围内,由生物群落及其环境组成,借助于各种功能流(物质流、能量流、物种流和信息流)所联结的稳态系统。 5、食物链:生物之间以摄食与被摄食关系逐级传递物质的能量,彼此形成一个相互依存的链状关系。 消费者以来生产者而生存,并起着对初级生产者加工、再生产的作用。 6、生物富集:又称生物浓缩,是指生物体从周围环境中吸收某种浓度低的污染物,并逐渐积累,使生物体内该污染物的浓度超过环境中浓度的过程。 条件:1)污染物易为各种生物吸收;2)进入生物体内后较难分解和排泄;3)污染物急性毒性小。 7、人与环境的辨证统一关系:1)人与环境在物质上的统一性:①人与环境之间的生态平衡;②人与环境在物质上的统一性。 2)人类对环境的适应性:3)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①机体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②机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分子生物学基础;4)环境因素对健康影响的双重性。 8、除了作用时间外,影响体内或靶部位蓄积量的重要因素还有化合物的生物半减期和摄入量。 9、人体健康效应谱:从弱到强分为5级:1)生理负荷增加;2)生理代偿变化;3)生理反应异常;4)患病;5)死亡。(最弱的效应所占比例最大) 不同级别的效应在人群中的分布称之为健康效应谱,这种效应谱有冰山现象之称。 10、易感人群(敏感人群):对环境有害因素反应更为敏感和强烈的人群。包括老、弱、病、残、幼甚至胎儿,他们是抵抗力最弱,最容易受到有害因子伤害的人群。 高危险人群:接触有害因子的机会比其他人群多,强度大、摄入量比普通人群要高得多的人群。

环境卫生学重点

第一章绪论 environmental health/ hygiene):是研究自然环境和生活环境与人群健康的关系,揭示环境因素对人群健康影响的发生、发展规律,为充分利用环境有益因素和控制环境有害因素提出卫生要求和预防对策,增进人体健康,提高整体人群健康水平的科学。 环境卫生学今后任务: 1环境与健康关系基础理论 2环境与健康关系确认性研究 3加强环境卫生法律法规标准体系 4加强农村环境卫生 environment)是指作用于人类所有外界力量(因素)的总和。人与环境既相互对立,又相互制约,既相互依存又相互转化,两者存在着对立统一关系。 环境卫生学以人类及其周围的环境为研究对象(自然环境和生活环境) :围绕在人类周围的自然因素(大气圈、水圈、土壤岩石圈和生物圈。) 是与人类生活关系密切的各种自然的和人工的环境条件,如居住、工作、娱乐和社会活动环境。 environmental media):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环境条件,通常以气态、液态和固态三种物质形态而存在,能够容纳和运载各种环境因素;指大气、水、土壤(岩石)以及包括人体在内的所有生物体。 环境介质的特点 环境介质的三种物质形态往往不完全以单一介质形式存在; 环境介质的三种物质形态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环境介质的运动可携带环境污染物向远方扩散; 环境介质还能维持自身的稳定状态。 environmental factors):是被介质容纳和转运的成分或介质中各种无机和有机的组成成分。 分类:物理性、化学性、生物性。 primary pollutant):指由污染源直接排入环境未发生变化的污染物。 secondary pollutant):指某些一次污染物进入环境后在物理、化学或生物学作用下,或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而形成与原来污染物的理化性质和毒性完全不同的新的污染物。 primary environment):指天然形成的未受或少受人为因素影响的环境,其中存在大量对人体健康有益的因素,如清洁并含有正常化学成分的空气、水、土壤,充足的阳光和适宜的小气候,秀丽的风光等。也有不利因素如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 secondary environment):指受人为活动影响形成的环境。 environmental problems):由自然力或人力引起生态平衡破坏,最后直接或间接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一切客观存在问题。 指生活环境中空气的湿度,温度,气流和热辐射等因素,对于有机的热平衡产生明显影响。 endocrine 某些对于维持机体内环境稳定和调节和调节发育过程的体内天然激素的生成,释放,转运,代谢,结合,效应造成严重的影响。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