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计算机测色与配色

计算机测色与配色

计算机测色与配色
计算机测色与配色

计算机测色配色系统的研究

摘要:简单阐述了电脑测色配色的基本原理;介绍了电脑测色配色系统的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如分光仪配色系统和YP色彩应用配色系统基础资料的建立等;详细的论述了电脑测配色系统在纺织印染中测色和配色中的应用以及计算机配色系统利用现有的仪器和设备建立一个色彩数据库。并且配色以后我们还可以检验颜色匹配是否正确。如果颜色偏差超过△E的要求范围,我们还可以迅速修正配方,直到达到标准。

引言

利用计算机配色方法来配色,将油墨颜色的数据储存在计算机里,它的针对性很强,由于每个印刷厂都有自己的特点,它的针对性

使得对工作的经验要求减低。并且它还可以节约时间,减少油墨的浪费,最重要的是节约了成本。

1.计算机配色系统的功能简介

我们利用计算机配色系统建立一个色彩数据库,这个数据库中的色种是我们印刷时用的基本墨,即CMYK和专色油墨。然后我们利用仪器测量和专业软件计算,快速得到所需要的配方。配色以后我们还可以迅速修正配方,直到达到标准。一般我们以△E为标准来判断我们所得到颜色是否合格。而传统的配色方法主要通过人工目测和经验来判断色相,再进行实验,然后再通过目测方法和经验对配方进行多次修正,这种方法存在了大量的人为主观因素,不稳定性很大,难以精确控制印刷所需要的颜色。所以说与传统配色方法相比,利用计算机配色系统配色不仅节约了大量的时间,减少了油墨的浪费,还更客观地控制印刷品的颜色。同时计算机配色系统还能把废墨当基础墨输入到数据库里,应用在下次配色中,从而大大降低了油墨成本。

2.计算机配色系统的基本原理

计算机配色基本原理是当一束白光照射到颜色物体表面时,光一部分被吸收另外一部分被物体反射或透射出去,配色系统主要考虑的是反射光。反射光的波长即决定了眼睛所看到的颜色,而在计算油墨配方时,简单来讲就是计算机配色系统通过计算光的吸收值K 与光的反射值S,计算反射光谱反射率。这种配色的结果无论何种光源照明,观察者是谁,产品的颜色总是与实际样品一样。就能够计算出油墨配方。但是,通常情况下,传统的光谱配色对每个波长点进行同等匹配,而实际上,物体不同波长处的同等大小变化,所引起的颜色感知变化却有明显差异,因而应该对不同波长给予不同权重的匹。配色之前必须先有一个油墨的基础数据库,其中各个基础油墨的K、S 值都需要

详细的记录,当要配色时,电脑便会按着不同的百分比来组合相加各基础色油墨的K、S 比例,以得到与所需颜色的K、S 比例最相符的组合。

2.1 三度色彩空间色典

2.11色立体空间

YP 三度色彩空间色典的色立体空间由色彩的浓度、彩度、向度三属性所形成的圆柱空间(见图1)。色立体中间轴为浓度不同的标准灰,上端为理想白,浓度值0;下端为理想黑,浓度值100。所以位置越低,浓度越大。每个色平面的浓度相同,色样离中间轴越远,彩度越高。色样与标准灰的连线和黄色与标准灰的连线所形成的夹角称为向度,代表色样的色相角(见图2) 。

2.12色彩表示法

YP三度色彩空间的色彩语言以浓度D、彩度C及向度H表示(即D-C-H)。浓度、彩度以两位数字表示;向度则以四位数字表示,前三位为整数位,最后一位数为小数位,如24-09-060.0,表示浓度D=24、彩度C=9、向度H=60.0。

2.13色典

YP三度色彩空间色典又称汉风色典,主要用于混纺织物的配色。色典以等浓度的色相面排列为主,共24页。每页色样的浓度相同, 由十几个彩度不同的同心圆构成,中间为无彩度标准灰(C=0),依次以彩度差3向外递增。每圈的色样数由中间的一个以每圈增加6个向外增

加,即每页中间为标准灰(C=0),第一圈彩度C=3有6个色样,第二圈彩度C=6有12个色样,以此类推。色典共计18500个色样,每页间的浓度差为2,由12到58依次增加[5]。

2.2计算机基本配色方法

目前, 虽然有各种形式的计算机配色方法, 但总的来说, 可以分为两种模式:三刺激值配色和全光谱配色。

2.2.1 三刺激值配色法

三刺激值配色是指通过几种染料的组合匹配标准色的三刺激值, 使匹配色和标准色的三刺激值的差别达到最小。自从Allen 和Micginnis 使用三刺激值配色和全光谱配色方法以来,才开始了现代计算机配色的发展, 虽然有人对计算机配色加以改进,但计算机配色总的形式没有变化。三刺激值配色的基本思想是使匹配色和标准色的三刺激值相同。本文通过三刺激值配色和全光谱配色的比较, 将最小二乘法应用于三刺激值配色, 深化了三刺激值配色的基本思想,建立了具体的配方表达式, 并按照此方法进行计算机配色, 给出了预测配方和预测结果。

对色料混合光学模型的研究发现, 有些情况下不管色料配方发生什么变化, 其散射系数基本不变。如染色纺织品, 其染料层的光散射受纺织纤维的作用, 加入到纺织品中的染料似乎溶于纤维中而不影响基质的散射能力, 使其中各染料的散射系数相等, 且与基质的散射系数一致, 因此纺织印染自动配色适用Kubelka2Munk 单常数理论[5 ]。下面以三染料组合为例,说明应用Kubelka2Munk 单常数理论进行三刺激值匹配的算法。

对于完善匹配, 应有)(m s X X =)(, )(m s Y Y =)(,)(m s Z Z =)( , 故由色度学理论可以写成

T E [)(s r -)(m r ] = 0 (1)

如果不是存在特别严重的光谱异构性, 在任何一个波长上配方的反射比与标准色样的对应值相差不太大, 故可相当精确地写出

)(s r -)(m r = D [)(s f -)(m f ] (2)

根据Kubelka2Munk 理论的K/S 加和性原理)(m f =)(s f + φC, 与(2) 式一起代入(1) 式并移项和整理后, 得

()[]

)()(1t S f f TED TED C -=-φ 其中X 、Y 、Z 为三刺激值,i ρ表示在波长i(nm)处的光谱反射比,(s)

表示标准样, (m)表示配方样品。Ei 表示在波长i(nm)上光源的相对光谱功率分布;ρ指不透明样品的光谱反射比。上标(s) 指被匹配的样品即标准色样, (t)指匹配的基质;函数()ρf 具体为不透明样品的()ρρ2/12-。

这就是计算得到的初始配方, 它提供了一个相当接近但可能不是刚好的染料比例, 通常尚需进一步迭代改善。

经过迭代计算,染料浓度的修正量是:

()t TED C ?=?-1

φ 最后,由

C C C OK new ?+=1

计算出新的浓度矢量再由此确定三刺激值的接近程度, 或达到匹配要求并输出配方及有关参数而结束, 或再次进入下一轮迭代修正直至满足要求。在大多数情况下, 需要不超过四或五次迭代即可。

其中,X ?、Y ?、Z ?为标准色样与初始配方之间的三刺激值误差, 1c ?、2c ?、3c ?是为使t ?减小至零所需初始配方的变化量。

2.2.2 全光谱配色法

全光谱配色是匹配标准色的光谱, 使得到的光谱曲线与标准色

的光谱曲线的差别达到最小。全光谱匹配方法努力去匹配标准色的光谱曲线而不是匹配标准色的三刺激值, 虽然这种方法不能保证标准色和匹配色的色度学相等, 但是全光谱配色更直观。全光谱配色算法如下:

=C ()1-P P T ()()()

t S T f f W D P - 其中, P = W D Y ;

W (16×16)为不同波长处的权重因子置于对角线上, 而其余数为零的方阵;

Y (16×n ) 代表染料1, 2, ?, n 的单位浓度的(K/S)值的矩阵; 但是,不同波长处的光谱反射率变化有明显的差异。在有的波长处, 光谱变化很小, 却产生较大的颜色感差异, 显示出很强的灵敏性; 在有的波长处, 变化很大, 却感觉不到颜色感知的变化,显示出很强的惰性。这就要求在计算机配色全光谱匹配方法中对某些波长进行重点匹配, 用较大的权重因子, 对某些波进行非重点匹配, 用较小的权重因子。这就需要建立适当的权重因子,来满足全光谱匹配的目的。

全光谱匹配计算机配色方法的基本思想是

()()[]

min 2

2→?∑j j j R w λλ ()j w λ是一种权重因子;()j R λ?为j λ波长处的目标色和匹配色的光

谱反射率差异。

要使()()[]min 22→?∑j j j R w λλ,也就是使()[]∑→?j

j E min 2λ

这样,就建立一种权重因子,使得某一波长点的光谱反射率变化所产生的色差为最小。

2.3判定匹配颜色是否合格的参数——色差

在判断颜色匹配是否正确的重要参数就是色差△E 。CIE 在197年推荐用于加混色的CIELUV 颜色空间的同时,还推荐了主要用于如印刷、纺织、印染等表面色料工业减混色(subtractive mixture )的表示和评价的CIE1976L*a*b*颜色空间,也称为CIELAB 颜色空间。在 CIELAB 颜色空间中,不同区域的色差容限相对比较接近,颜色样品在此空间中的位置由三维的直角坐标表示。L*、a*、b*的值可以从三刺激值(X ,Y ,Z)计算出来,其中L*表示颜色的明度,a*表示该颜色在红-绿轴方向的投影位置,b*则表示颜色在黄-蓝轴方向的投影位置。在此颜色空间中,视觉对色差的可察觉性可以用椭球体来表示,球体的三个轴分别代表明度、饱和度(彩度)和色调,其大小由该颜色在颜色空间中的位置所决定(如该球体在黄色区域时比绿色区域变得更狭长)。作为该空间三维直角坐标的明度L*和色品坐标a*、b*的计算公式为

()16/1163/1*-=n Y Y L ()008856.0/>n Y Y ;

()()[]3/13/1*//500n n Y Y X X a -= ()008856

.0/>n X X ; ()

''**13n v v L v -= ()008856.0/>n Z Z ; 式中 :X 、Y 、Z 为颜色样品的三刺激值,Xn 、Yn 、Zn 为CIE 标准照明体照射在完全漫反射体上,然后反射到观察者眼中的三刺激值,其中Yn = 100。

在CIELAB 颜色空间中,色差公式为:

△E *ab =[(△L *)2+(△a *)2+(△b *)2]

2/1 色差公式中,△L *=L *样-L *标,表示样品与标准的深浅差。

结果如果是正值表示样品比标准浅,如果是负值,表示样品比标准深。△a *和△b *表示样品和标准在a * b *平面上位置的改变。色差公式能准确地表达两块颜色在视觉上的差异。常用的色差单位是NBS ,

它是美国国家标准局的缩写。1NBS色差相当于(0.0015~0.0025)x 或y的色度坐标变化。E的鉴定标准如下表所示:

表1 色差程度的鉴定标准

色差程度的鉴定△E(L*a*b*)

微量0~0.5

轻量0.5~1.5

能感觉到 1.5~3.0

明显 3.0~6.0

很大 6.0~12.0

截然不同12.0以上

2.4CMYK与RGB之间的颜色转换

在进行计算机颜色匹配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遇到了颜色转换的问题。

RGB颜色空间经常用于计算机显示器,它同样是与设备相对的。印刷机上的印刷品是采用CMYK表示。任何一台印刷机都有自己的颜色空间。彩色图像在计算机屏幕上设计好的颜色与印刷后所得到的颜色效果差别很大的问题。形成这种与设备相关因素的原因在于每一种设备有一套特定的产生各种颜色的颜色库。这一套颜色称之为色域。在进行颜色转换或颜色映射时,一幅图像中的色彩必须先从一个颜色空间以及该源设备的色域范围转换到目的设备的颜色空间,然后在目的设备的色域范围内进行匹配。处理图像的不同设备(如扫描仪、显

示器、印刷机)在不同的颜色空间工作,并且每一种设备有各自的色域。

颜色从一个颜色空间转换到另一颜色空间的处理过程称为颜色转换。颜色匹配是颜色转换的必要条件,是指从一种颜色空间到另一种颜色空间转换时,恰当地校正或匹配这些被转换的颜色,使色域达到最大限度的相似。颜色匹配过程中总是包括颜色转换,而颜色转换并不一定是为了颜色匹配。

一个颜色空间中的任一种颜色与该颜色空间内的白点的相对位置都是固定的。所以没有任何两个设备所采用颜色空间的白点位置是相同的,当一种颜色需要从一个颜色空间转换到另一个颜色空间时,它只能以在颜色空间中视觉效果上最为接近的颜色为目的颜色,这一处理过程也称为颜色匹配。

例如,在印刷适性仪上印刷出来的颜色是CMYK颜色空间,如果在计算机上表示出则需要转换成该显示器的与设备相关的RGB颜色空间。因此所有的CMYK值必须转换为RGB像素值。这就是颜色转换。当像素值被按照某一CMYK颜色空间取值,它们将被根据印刷机的颜色空间匹配为与原来颜色最为接近的颜色。这一处理过程就称为颜色匹配或颜色映射。

不论是颜色转换还是颜色匹配都必须考虑一些与设备相关的具体因素。比如,构成屏幕图像的基本要素是像素。每一个像素有一套用来存贮其颜色或颜色索引值的比特位。每一个像素的比特位数取决于显示器和显示卡的型号以及设置显示卡的模式。

3.实验过程及分析

3.1染料数据库的建立

为建立配色用库存染料基础数据,必须首先将各单色染料按不同浓

度由浅至深分数档染制一套色样,其浓度覆盖范围应略超过该单色染料的最常使用浓度,而基础色样染制的准确与否,直接影响到配色的准确度。

3.2库存染料基础数据的建立

按规定染制出的基础色样,要通过测色机头测量染色物在可见光范围内的反射值,并输入计算机贮存,换算成值,建成配色数据库。因为,测量的精度也直接影响配色结果,为保证测量准确度,测量时应注意以下几点采用大孔测量布样一般要折叠层视织物厚薄而定,排除背景影响每块布样取着色均匀的个不同位置测色。

3.3基础数据库的检验

基础数据库建成后,可初步检验其正确性,如有偏差,可对异常色样进行修正,若个别布样偏差严重,应重新打样。可通过以下项目进行检验:观察反射率R%与波长的图,观察K/S值与染色浓度C的图,观察(K/S)/C与浓度C的曲线,

3.4基础数据的优化

我们制作的基础数据库都是由单色做的,只能反映单只染料的上染情况。所设优化数据库,就是输入进染料拼色时相互影响的信息染料配方更接近于染料的拼色特性。优化数据库应该在使用中优化,在优化中使用。优化的途径有两条,一是已知配方数据优化,就是让配方程序为已知配方浓度的色样配色,计算所给浓度与实际浓度的差别;二是未知配方数据优化,即拿一块色样,让程序配色,然后打样,看看打样的色光,与原色样相差多少。如若所打样普遍偏黄少蓝,那就说明黄色染料的配色强度相应上升,而蓝染料的配色强度则相应下降。一般说来,常用的优化方法有改变配色强度法;分段优化法;建立浅色库法;特定组合法等等[6]

4.实验应注意的问题

即使用电脑配色也不可能一次成功要进行逐次修正, 采用渐近法得到与样品色具有视觉相似的色彩。还应合理选择油墨, 以最少的原色获得目标色,尤其是鲜艳的色泽要予以注意。颜色配置的过程中,要注意尽量减少误差,尤其是墨量小的时候颜色的各种比例容易改变,同时也要注意温度、湿度等对我们打印颜色时的影响。测量颜色的时候要等颜色彻底干燥以后再进行,否则会产生较大误差。测色仪器也要及时校正,并将仪器调试到合适的参数,比方说我们要把光源调到

D,因为我们用的数据是CIE1976L*a*b*颜色空间,所以仪

65

10

/

器也应调到L*a*b*模式。

参考文献

[1] 金洪勇,赵秀萍. 如何改善色彩管理中的颜色匹配效果[J].包装工程,2006-10.

[2] 陈翠琴, 唐正宁. 专色油墨计算机配色模型研究[J].包装工程,2008-03:75-77.

[3] 王喜昌,周丰昆,禹秉熙,龙科慧.三刺激值配色和全光谱配色的

比较[J].精密工程,1999-04:13-15.

[4] 梁艳君. 印刷颜色的色差评价及其数据管理系统研究[D].西安:

西安理工大学,2007:7-8.

13届 测色配色复习题目含部分答案

目习题色色届1 3 测配复一.名词解释单色光:单一 波长的光(物理学),较窄波长范围内的光在颜色测量中通常被1. 看成是单色光(颜色测量学定义)。复色光:由不同波长的光组合在一起的光。2. 颜色的明度:是指色彩的明亮程度,表示物体明亮程度的一种属性。3. 4.颜色的彩度:是指色彩的鲜艳程度,它表示颜色中所含有色成分的比例。颜色的色相:是色彩彼此相互区分的特性,是色彩最重要、最基本的特征。5.条件等色:两种颜色的本质(分光反射率分布)本来就不同,而将这两种颜色6. 判断为等色的现象就是条件等色,也叫同色异谱(俗称跳灯)。其发射的光的颜色与某个光源所发射的光把某个黑体加热到一个温度,7.色温:的颜色相同时,这个黑体加热的温度称之为该光源的颜色温度,简称色温。用8.同色异谱指数:当某一条件变化后,原来匹配的两个样品之间的色差大小,表示。M提升力好的染料具有较9.提升力:是指染色深度随染料用量增加而递增的性能。提升力差的染料则达到好的染深性,可以通过增加染料用量获得深色染色效果;一定深度后,得色不再随染料用量增加而加深。 二.填空题色光的三原色是指10.红、绿、蓝,也称加法三原色。黄、品红、青。 11.色料的三原色是指年正式推荐了四种测色的“标准照明和观测条件”,包括1971于12.CIE. 。/漫射;漫射垂直°;45°/垂直;垂直/ /45垂直、“45/0” d/0 、(“0/45”“标准照明和观测条件”13.分光测色仪通常采用的为“”)d/0”、“0/d 、2个) CIEL*a*b* 14.纺织品测色常用的色差公式名称包括(至少写出 ISO 。 CMC、 CIE94 、c):(l c= 1 。中,纺织品测色常用的色差公式CMC l= 2 ,15.)L-c(或“反向”)。反向分光测色仪通常采用的光路设计是16.(填写“正向”。分光测色仪单色器的主要部件是光栅17.。光源、单色器、积分球、检测器分光测色仪的结构组成包括 18.使积分球内硫酸钡,其作用是 19.分光测色仪中,积分球内所涂白色物质为 部形成高反射散射性表面。两类。和20.条件等色可分为光源条件等色固体表面色条件等色 观察者条件等色 21.物体表面色的条件等色可分为两类。照明体条件等色和 A = K C L 。定律的数学表达式为https://www.wendangku.net/doc/8318276208.html,mbert-Beer 计算机配色的方式包括 23.色号归档检索、反射光谱匹配、三刺激值匹配。 ”模式(填写“RGB24.对于户外广告电视屏幕,其颜色设置时应工作在 RGB

测色与配色

纺织与材料学院 --测色与配色作业 专业班级:轻化工程1303班 姓名: 学号:4130 完成日期:2016年7月1日

读后感 颜色科学是门重要的边缘学科,它的应用面极广,涉及到轻纺 化工、电影电视、造纸印刷、玻璃陶瓷、光源照明、颜色计量、军 工伪装、遥感技术,口腔学等许多部门,因此加强理论和应用技术 是必然的趋势。 在印染工业中测配色是生产中的一项重要任务。传统的测配色 主要用人工的方法,这不仅工作量大,费时耗料,而且在生产样品 与来样之间的色差,也是由丰富辨色经验的人靠视觉进行,辨色的 结果与人的心理状态、年龄、环境有极大的关系,带有很大主观性,因而供需双方有时会产生相当大的差异,使双方发生争执。随着科 学技术的发展测配色的技术也有了很大程度的改进。从人工目测发 展为仪器测量。很大程度上解决了这一问题。 色度学是研究人眼对颜色感觉规律的一门科学。颜色是一种受 物理学、视觉生理学、心理学影响的综合量,为了能够得到一致的 色度度量效果,同一色度数据,国际照明委员会(CIE)规定了一套标 准度色系统。由于不同的三原色的量(即三刺激值)能匹配各种颜色,因此可借三原色的三刺激值来表示各种颜色。CIE于1931年建立了 一个国际通用色度学系统,即CIE1931标准色度学系统,完善了色 度学的理论。用R,G和B代表颜色分量。因为1931CIE-RGB存在一 些问题,后来在此基础上以三个假想的原色光。建立起一个新的色 度学系统CIE1934XYZ表色系统。用X, Y和Z代表三原色的三刺激值。虽然CIE1931色度系统能准确表示颜色,但色品坐标x和y变 化的大小与人眼颜色视觉差别变化并不一致,就是说CIE1931色度 系统是非均匀颜色空间。为此,国际照明委员会在1976年提出了1976LAB均匀颜色空间系统。CIE 1976 LAB均匀颜色空间,是 CIE1931标准色度学系统的非线性变换,它将X, Y, Z直角坐标颜 色空间转换为柱而极坐标,分别对应与眼睛视觉相一致的明度L*和 色度a*, b*,其中a、b*与色调、饱和度的感觉相一致。L*为明度,表示黑一白轴;色度a*表示红一绿轴,色度b*表示黄一蓝轴。L*为100时,表示对光完全散射的漫射体;L*为0时表示对光完全吸收的 黑体,a*值越大样品的色调越红;b*值越大色调就越黄。只要测量出 样品三刺激值,就可以按公式计算出L*, a*, b*的值。公式中X, Y, Z为完全反射漫射体的三刺激值两样品的颜色不同就存在着色差,则根据色差公式计算出即可。色差在颜色测量和生产质量控制 方而有广泛的应用。两样品的色差△E*和目视色差感觉关系如

计算机测色与配色论文

计算机测色与配色论文 题目:计算机测色与配色 学院:纺织与材料学院 专业班级:13级轻化01班 学生姓名:卢聪 学号:41301030107

计算机测色与配色系统的发展状况 自古以来,每一个人都能用语言或实物来表示颜色。然而,颜色作为一门科学发展起来仅仅是近半个多世纪以来的事。颜色科学是一门仍在发展中的学科,现已取得许多成就,并且在工业界各行各业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比较突出的是现代颜色测量技术的发展和计算机技术的结合,具体来说就是计算机测色配色系统,它给颜色科学在工业界的实际应用开拓了广阔的前景并提供了普及的条件。在先进国家中,与着色有关的行业如:纺织印染、染料、颜料制造、涂料、塑料着色加工及油墨等行业普遍采用这类系统作为有色产品的开发、生产、质量控制、销售的有力工具,普及率很高。它给使用者带来了生产科学化,高效率和经济效益。 六十年代一些生产着色剂的跨国公司在大型计算机上进行了大量的计算机测色配色方面的研究并取得里程碑意义的突破,确立了在一定程度上至今还在应用的计算机配色数学模型和算法。小型机的出现,为计算机测色六十年代一些生产着色剂的跨国公司在大型计算机上进行了大量的计算机测色配色方面的研究并取得里程碑意义的突破,确立了在一定程度上至今还在应用的计算机配色数学模型和算法。小型机的出现,为计算机测色配色在工业界实际应用创造了条件,因此,七十年代小型机测色配色系统使这项技术在与着色有关的工业界掀起了一个电子配色的热潮。可是价格昂贵的小型计算机和光谱光度计加上并非万能的配色系统还是使绝大多数人停留在传统的手工

作坊式的配色和调色方法。普及应用的时机并未成熟。然而计算机测色配色技术已经由少数人的研究状态进入了工业实际应用的阶段。八十年代计算机测色配色系统经历了真正的变革,光谱光度计、软件都有了巨大的发展,特别是微机的出现和飞速发展给这项技术的真正普及应用带来了光明的前景。进入九十年代,从欧美到港台,再到国内,电脑测色配色系统已以相当普及的价格成为工厂甚至连锁店的普通工具。它使使用者在生产活动中能以科学的方法高效地进行配色或调色,节约大量的人力物力,降低原材料成本;以符合国际标准的测色方法和公式客观地评价产品的颜色质量;使得生产和商业活动中的产品颜色要求由实物传递过渡到数字传递,从而顺应信息时代的要求并可在因特网上传递。 电脑测色配色技术的发展趋势 (1)化验室自动试样系统 国际上纺织服装行业竞争非常激烈,需要有极其快速的应变能力,对面料的要求不仅仅是小批量多品种多色号,而且要求的颜色质量很苛刻,交货期也很短。使得印染厂往往一天内要处理上百个色号,在这种压力下,必须使用电脑配色系统,并且和自动滴料(CCK)系统组成一整套化验室自动试样系统。印染厂化验室的这种配套的自动试样系统包括:电脑配色系统,自动称料配液系统(单色染料配液),自动滴料系统(配方染液配制)和多种自动小样染色机。在港澳台地区的一些印染厂,没有这类设备已经不能应付市场的需求和竞争。 (2)电脑配色系统应用的第二个领域是和印花图案设计描稿CAD

13届-测色配色复习题目(含部分答案)

1 3 届测色配色复习题目 一.名词解释 1.单色光:单一波长的光(物理学),较窄波长范围内的光在颜色测量中通常被看成是单色光(颜色测量学定义)。 2.复色光:由不同波长的光组合在一起的光。 3.颜色的明度:是指色彩的明亮程度,表示物体明亮程度的一种属性。 4.颜色的彩度:是指色彩的鲜艳程度,它表示颜色中所含有色成分的比例。 5.颜色的色相:是色彩彼此相互区分的特性,是色彩最重要、最基本的特征。 6.条件等色:两种颜色的本质(分光反射率分布)本来就不同,而将这两种颜色判断为等色的现象就是条件等色,也叫同色异谱(俗称跳灯)。 7.色温:把某个黑体加热到一个温度,其发射的光的颜色与某个光源所发射的光的颜色相同时,这个黑体加热的温度称之为该光源的颜色温度,简称色温。8.同色异谱指数:当某一条件变化后,原来匹配的两个样品之间的色差大小,用M表示。 9.提升力:是指染色深度随染料用量增加而递增的性能。提升力好的染料具有较好的染深性,可以通过增加染料用量获得深色染色效果;提升力差的染料则达到一定深度后,得色不再随染料用量增加而加深。 二.填空题 10.色光的三原色是指 11. 12.CIE于1971年正式推荐了四种测色的“标准照明和观测条件”,包括

13.分光测色仪通常采用的“标准照明和观测条件”为 d/0 (“45/0”、“0/45”、“d/0”、“0/d”) 14.纺织品测色常用的色差公式名称包括(至少写出2个) CIEL*a*b* 、 、 CIE94 、 ISO 。 CMC (l:c) 15.纺织品测色常用的色差公式CMC 中, l= 2 ,c= 1 。 (L-c) 16.分光测色仪通常采用的光路设计是反向(填写“正向”或“反向”)。 17.分光测色仪单色器的主要部件是光栅。 18.分光测色仪的结构组成包括光源、单色器、积分球、检测器。 19.分光测色仪中,积分球内所涂白色物质为硫酸钡,其作用是使积分球内 20.条件等色可分为光源条件等色和固体表面色条件等色两类。 21.物体表面色的条件等色可分为照明体条件等色和观察者条件等色两类。 https://www.wendangku.net/doc/8318276208.html,mbert-Beer 定律的数学表达式为 A = K C L 。 23.计算机配色的方式包括色号归档检索、反射光谱匹配、三刺激值匹配。 24.对于户外广告电视屏幕,其颜色设置时应工作在 RGB 模式(填写“RGB” 或“CMYK”) 25.对于户外广告印刷介质(如直至横幅或画布),其颜色设置时应工作在 CMYK 模式(填写“RGB”或“CMYK”)。 26.两个滤色样品的反射率曲线如下图所示,饱和度较高的样品是 (填写“实线”或“虚线”)。

电脑配色

电脑配色系统,电脑配色,电脑配色仪,电脑测色配色系统,电脑配色软件,测色仪,分光光度仪,分光测色仪,颜色管理系统,色差,电脑调色系统,配方管理系统,瑞士汽巴精化可立配,电脑配色,测色配色软件,配色软件 随着国内经济快速发展,生活水准的不断提升,人们对生活环境不仅要求舒适,而且要求美观,并会花不少的金钱在家居的装修装饰上,涂料便是人们首选用作布置家居的材料,因为选择得宜的涂料色彩,再配合家居的其它家俱,可以使家居有不同的美感。 无可厚非涂料颜色对家居是十分重要,所以人们开始对家居内墙壁或家俱的涂料颜色十分重视,不论用家或室内设计师都会寻找最合适涂料颜色来布置家居。可惜他们所喜好的颜色在市场往往采购不到。因此,各涂料生产商都会为人们在对涂料颜料的要求,寻找一种最好的技术及销售形式来迎合人们的需求。现今的涂料生产商及销售点会提供以下技术及销售服务。 一标准色卡 标准色卡是常见的涂料销售方法,生产商会把流行或经常生产的颜色印刷在一张标准色卡上。一般的标准色卡都会有二十至五十种颜色供选择,消费者只要在标准色卡内选择所喜好的颜色,销售商便可依据标准色卡上的编号,提供所需的涂料成品。 二、扇形色卡 近年来国内涂料销售商开始普遍使用扇形色卡。扇形色卡是把很多涂料颜色造成窄身色卡,然后把很多的窄身色卡钉装成一本貌似“热狗”状的扇形色卡。扇形色卡的优点是色卡内有很多颜色,一般都会有一千至二千种颜色不等。由于颜色较多而容易在扇形色卡内找到心爱的颜色。 如上两种涂料销售方法,从理论上是很好,但仍然存在很多缺点:就如标准色卡销售方法,由于色卡上的颜色有限,所以客户的选择亦相对地有限。客户会因为在某品牌涂料色卡中找不到心爱的颜色,以至于选购另一品牌涂料。同时,因为标准色卡上有二十至五十种颜色,再加上每种颜色的涂料亦有不同的容量包装,从而使销售商必须每种颜色及容量包装都须要保留存货,否则不能迎合客户的要求,而且有些颜色现可能因不受客户垂青导致长期积压。 扇形色卡销售方法,色卡上的颜色虽然提升到一千至二千种颜色不等,但涂料生产商不可能全部生产那么多种颜色的涂料。另外,销售商也不可能保留那么多种颜色涂料及容量包装的存货。因而客户选中某一颜色后,只有转到涂料厂商生产出来,再送到销售商手中才能交货,各种环节繁杂,交货时间延长,假如客户的选购量很少时,生产及运输成本附加上去,涂料成本明显高涨。另外,扇形色卡虽然拥有超过一千多种颜色,但客户仍然有可能找不到心爱的颜色。 三、新一代的涂料配色中心 在欧美各国现正十分流行名为POS电脑配色系统(Point of Sales TintingSystem),例如大型建材销售连销店内设有POS电脑配色系统为客户实时配制颜色。此系统一般比在实验室内使用的配色系统便宜,而且在操作方面更为容易。客户只需把心爱的颜色色样提供给销售商,销售员使可立即利用POS电脑配色系统的分光光谱仪测量颜色色样。POS电脑配色系统还可在不足十秒内计算出该颜色的配方,

计算机测配色在印染行业的应用

电脑测配色技术及应用 摘要:简单阐述了电脑测色配色的基本原理;介绍了电脑测色配色系统的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如分光仪配色系统和YP色彩应用配色系统基础资料的建立等;详细的论述了电脑测配色系统在纺织印染中测色和配色中的应用。 关键词:电脑测配色;原理;硬件和软件系统;应用 ABSTRACT:In this article,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color measuring and matching system is introduced, and the hardware and software system, spectrometric color matching system, as well as database establishment of color matching system with YP colors are also given. In addition, the applications in the textile printing and dyeing industory of the color measuring and matching system are detailed. Keyword: color measuring and matching system; principle; hardware and software system; application 0.概述 纺织品染色需依赖配色这一环节把染料的品种、数量与产品的色深联系起来。长期以来, 均由专门的配色人员担任这一工作, 即先凭经验估算染色处方, 打小样, 目测核样,然后逐次逼近, 直到同标样相比, 目测色差按灰卡达 4 级以上为止。这一过程工作量大、费时、费料、还受配色人员的心理、生理因素变化的影响, 配色重现性差[1] [2] [3]。随着新染料、染料助剂的不断涌现, 纤维原料的变化, 流行色周期的渐趋缩短, 人造光源日益丰富, 再加上产品的多品种、小批量, 使配色问题变得非常复杂。如果继续依赖经验, 无疑很难适应日益激烈的商业竞争。为此, 人们希望能有仪器协助配色。随色度学、测色仪和计算机的发展, 使这一愿望逐步实现。计算机配色适应当前纺织品市场多品种、小批量的特点, 可以在较短时间里找到最经济的染色处方, 打样次数少, 节省了人力, 缩短了生产周期, 从而提高了生产效率。计算机配色可降低染色料的消耗, 减少常用染料和助剂的种类, 减少库存。它使用数据储存颜色信息, 具有不褪色, 便于查找等优点, 有助于提高印染厂的管理和生产的自动化水平。正由于上述原因, 使得计算机配色的研究方兴未艾。

电脑测色配色系统介绍

电脑测色配色系统简答 一.问:运用本系统是否需要特定的染料? 答:不需要。ORINTEX公司只提供配色软件。所使用的染料全部是工厂目前正在使用的所有染料。利用工厂现有的染料建立自己的数据库。 二.问:如何建立数据库? 答:配色所需的数据库是利用本厂的染料和工艺亲自建立。数据库的建立方法如下: ①确定浓度梯度点:每一染料可选5-8个不同的浓度点(浓度梯度), 如:0.01%, 0.03%, 0.1%, 0.3%, 1.0%, 2.0%, 3.0%, 4.0%。 ②按照工厂现行的染色工艺,将选择的每一浓度点打出小样。 打出的浓度梯度样品如下图所示: 0.01% 0.03% 0.1% 0.3% 1.0% 2.0% 3.0% 4.0% 在打小样的过程中,应严格控制操作,保证此八个浓度梯度小样染色工艺的一致性。小样的染色工艺和条件的控制应尽可能和大生产一致。 ③染好的样品要用烘箱烘干或自然晾干,切记勿用熨斗熨烫。将此八 个浓度点的颜色样由浅到深,通过分光光度计(测色头)读取,储存在计算机里。

计算机将浓度点和该浓度点的实际颜色样建立一一对应的关系,即颜色深度随浓度增加而加深的关系曲线(K/S值与浓度C的关系曲线),有了这条关系曲线后,计算机就可以进行配色了。 三.问:电脑配色具有哪些优势? 答:电脑配色与传统人工配色相比,具有速度快、准确性高、降低成本等。本系统在给出配方的同时,能得到如下信息:配方与标样的色差、同色异谱值、成本、牢度等。能够预测配方与标样在不同光源下的色差值。另外,该软件能够与自动配液系统实现计算机联网,使配色、配液一体化。 四.问:对于不同批次的原材料(基布),对配色结果有没有影响? 答:有影响。但是该软件能够自动修正由于基底的变化而带来的影响。 该软件只要求在建数据库时,保证基布的一致性即可。染色时,由于基布的变化,使得第一次配方的颜色与标样有差异,但通过配方修正功能,自动消除基布变化带来的影响,使配方的颜色与标样一致;对于不同批次的基布在配色前,系统可将基布读入计算机中,来抵消由于基布的不同而带来的第一次配色时颜色的差异。 五.问:电脑配色系统配色时,多长时间能配出一个颜色? 答:本系统配色效率及高,一般通过打样1-2次就能达到标样的颜色。 六.问:如果染料的力份变了(染化料不稳定),如何处理? 答:首先,本系统具有力份自动计算功能,该功能可自动计算不同批次染化料的差异。配色时,计算机根据力份自动调整染料的用量。本软件对染料没有选择性,对于国内染料不稳定的现象,有一定的调整功能。 七.问:购买此软件后,是否需要购买相应的配套染色设备? 答:不需要。该软件主要应用于化验室,它的唯一要求是在建立数据库时,准确称量染化料,严格控制工艺条件。染色设备就用目前车间或化验室现有的设备就可以了。 八.问:电脑配色系统是如何配色的? 答:配色的基本过程为: 数据库的准备与建立→计算机读取来样(标样)→选择可能的染料及个数→计算机自动配色,给出配方→根据配方打样(仿

计算机测色与配色

计算机测色配色系统的研究 摘要:简单阐述了电脑测色配色的基本原理;介绍了电脑测色配色系统的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如分光仪配色系统和YP色彩应用配色系统基础资料的建立等;详细的论述了电脑测配色系统在纺织印染中测色和配色中的应用以及计算机配色系统利用现有的仪器和设备建立一个色彩数据库。并且配色以后我们还可以检验颜色匹配是否正确。如果颜色偏差超过△E的要求范围,我们还可以迅速修正配方,直到达到标准。 引言 利用计算机配色方法来配色,将油墨颜色的数据储存在计算机里,它的针对性很强,由于每个印刷厂都有自己的特点,它的针对性

使得对工作的经验要求减低。并且它还可以节约时间,减少油墨的浪费,最重要的是节约了成本。 1.计算机配色系统的功能简介 我们利用计算机配色系统建立一个色彩数据库,这个数据库中的色种是我们印刷时用的基本墨,即CMYK和专色油墨。然后我们利用仪器测量和专业软件计算,快速得到所需要的配方。配色以后我们还可以迅速修正配方,直到达到标准。一般我们以△E为标准来判断我们所得到颜色是否合格。而传统的配色方法主要通过人工目测和经验来判断色相,再进行实验,然后再通过目测方法和经验对配方进行多次修正,这种方法存在了大量的人为主观因素,不稳定性很大,难以精确控制印刷所需要的颜色。所以说与传统配色方法相比,利用计算机配色系统配色不仅节约了大量的时间,减少了油墨的浪费,还更客观地控制印刷品的颜色。同时计算机配色系统还能把废墨当基础墨输入到数据库里,应用在下次配色中,从而大大降低了油墨成本。 2.计算机配色系统的基本原理 计算机配色基本原理是当一束白光照射到颜色物体表面时,光一部分被吸收另外一部分被物体反射或透射出去,配色系统主要考虑的是反射光。反射光的波长即决定了眼睛所看到的颜色,而在计算油墨配方时,简单来讲就是计算机配色系统通过计算光的吸收值K 与光的反射值S,计算反射光谱反射率。这种配色的结果无论何种光源照明,观察者是谁,产品的颜色总是与实际样品一样。就能够计算出油墨配方。但是,通常情况下,传统的光谱配色对每个波长点进行同等匹配,而实际上,物体不同波长处的同等大小变化,所引起的颜色感知变化却有明显差异,因而应该对不同波长给予不同权重的匹。配色之前必须先有一个油墨的基础数据库,其中各个基础油墨的K、S 值都需要

测色与配色项目报告

项 目 实 施 报 告 班级: 12染二 学号:12071077 姓名:陈小蕾

项目五计算机测色 《测色与配色系统的组成与分光光度仪认识》任务训练报告 项目名称:测色与配色系统的组成与分光光度仪认 班级:12染二姓名:陈小蕾学号:12071077 一、测色与配色系统的组成 计算机测色配色系统是由硬件和软件两大部分组成,硬件包括分光光度仪、电脑主机、储存设备、输入装置、输出装置等;软件包括测色程序、基础数据输入及管理、预告处方、校正程序、色彩控制、档案维护等部分。 二、分光光度仪认识 1、分光光度仪的种类 瑞士datacolar公司产品 美国macbeth公司产品 美国x-rite公司产品 2、Datacolor 600F型的分光光度仪的基本结构及性能 ㈠基本结构 SF-600X分光光度仪由光源、单色仪、积分球、光电检测器等几部分构成。 光源:一种是高压脉冲氙灯,另一种是卤钨灯。 单色器:将光源或者参考光束和样品的反射光进行色散。单色器的主要部件是色散元件,有棱镜或光栅两种色散元件。 积分球:是将光源的光进行多次反射。它由内壁用硫酸钡的材料刷白的空心金属球体。 检测器:是把光能转化成电能后检出。分光测色仪检测光谱通量的元件主要有光电增管和光敏二极管两类。

㈡使用性能 Datacolor公司推出的SF-600X型分光光度仪采用真双光束方式,D65脉氙灯光照明。仪器内有自动紫外校正装置,5个照射孔径自动对焦,以2nm的波长精度进行测量,仪器本身的稳定性为0.01DE CIELab,仪器之间的数据交换性为最大偏差0.12 DE CIELab(对标准白瓷瓷砖),平均偏差0.08 DE CIELab,仪器分辨率为0.003%,是目前精度最高的仪器。 三、分光光度仪测色步骤及结果(如何进行仪器设置、校正和测色)步骤:需测试布样→设定测色的条件→校正仪器→ 颜色测定→颜色测定结果分析 ①先打开菜单中的仪器校正,根据测色纺织品特点设定测色条件, 按“校正”键后开始进行分光光度仪校正,根据仪器要求依次放入黑筒、白板、绿板,按确定键后完成仪器校正。 ②再点击标准样旁的向下选项键,选择“仪器平均值”(测定色样的设 定可根据实际的需求,采用不同的设定)。然后点击标准样就会出现测色的窗口,再点击测色按钮,就可以将布样放在仪器上,测完一次后更换测量点,继续测色,依此重复3次,最后按接受即可得到测色次数的平均值。 《染色织物基本颜色参数的测定》任务训练报告 项目名称:染色织物基本颜色参数的测定 班级:12染二姓名:陈小蕾学号:12071077 一、染色织物基本颜色参数的测定的目的和步骤 1、目的 了解染色织物基本颜色参数指标含义 重点学会标准样颜色的测定方法 学会对颜色基本参数进行分析

电脑测色配色系统介绍

电脑测色配色系统简答 问:运用本系统是否需要特定的染料 答:不需要。ORINTE)公司只提供配色软件。所使用的染料全部是工厂目 前正在使用的所有染料。利用工厂现有的染料建立自己的数据库。 问:如何建立数据库 答:配色所需的数据库是利用本厂的染料和工艺亲自建立。数据库的建立方法如下: ①确定浓度梯度点:每一染料可选5-8个不同的浓度点(浓度梯度)如:%, %, %, %, %, %, %, % ° ②按照工厂现行的染色工艺,将选择的每一浓度点打出小样 打出的浓度梯度样品如下图所示: %%%%%%%% 在打小样的过程中,应严格控制操作,保证此八个浓度梯度小样染色工艺的一致性。小样的染色工艺和条件的控制应尽可能和大生产一致。 ③染好的样品要用烘箱烘干或自然晾干,切记勿用熨斗熨烫。将此八个

浓度点的颜色样由浅到深,通过分光光度计(测色头)读取,储存在计算

机里 计算机将浓度点和该浓度点的实际颜色样建立对应的尖系,即颜色深度随浓度增加而加深的尖系曲线(K/S值与浓度C的尖系曲线),有了这条尖系曲线后,计算机就可以进行配色了。 三?问:电脑配色具有哪些优势 答:电脑配色与传统人工配色相比,具有速度快、准确性高、降低成本等。本系统在给出配方的同时,能得到如下信息:配方与标样的色差、同色异谱值、成本、牢度等。能够预测配方与标样在不同光源下的色差值。另外,该软件能够与自动配液系统实现计算机联网,使配色、配液一体化。 四?问:对于不同批次的原材料(基布),对配色结果有没有影响 答:有影响。但是该软件能够自动修正由于基底的变化而带来的影响。 该软件只要求在建数据库时,保证基布的一致性即可。染色时,由于基布的变

计算机测配色正式稿

计算机测配色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1.掌握人工拼色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 2.熟悉Datacolor SF600系列软件的使用; 3.了解计算机测配色数据库的建立; 4.根据数据库测出标准样的配方; 5.了解人工拼色与计算机测配色的差别与成本; 二、实验原理 1.拼色原理 拼色是以“减法”混色原理作为理论基础的。实际应用中由于找不到理想的三原色,常以红、黄、蓝作为代用三原色(也称一次色)。如果用两种不同的一次色拼混,可以得到橙、绿、紫等二次色;若以两种不同的二次色拼混,或以任意一种原色与灰色相拼,可得到三次色。拼色结果如下所示: 一次色红黄蓝红黄 二次色橙绿紫橙 三次色黄灰蓝灰红灰 (棕) (橄榄) (咖啡) 2.计算机配色仪工作原理 照明光投射于不透明织物时,除少量表面反射外,大部分光线被织物吸收和散射。光的吸收主要是染料所致,不同的染料选择吸收的光的波长不同,导致织物呈现各种色泽。同时,染料越多,吸收地越多,反射出来的光线越少,可见,染料浓度和该织物反射率之间存在一定的函数关系。Kubelka-Munk的K/S 函数可作为测配色中的理论依据。 (K/S) λ=(1-Rλ)2 /2 R λ 式中R为反射率,λ为波长。 因为假设散射作用全由纺织妨碍了所致,即S与染料浓度无关,则: (K/S) λ=KλC 在可见光400-700nm范围内,以20nm作间隔,取16个波长点测量,可得到一下方程组: (K/S) λ,400=(K/S)λ,400 + K1,400·C1 + K2,400·C2 + … + K n,400·C n (K/S) λ,420=(K/S)λ,420 + K1,420·C1 + K2,420·C2 + … + K n,420·C n · · · (K/S) λ,700=(K/S)λ,700 + K1,700·C1 + K2,700·C2 + … + K n,700·C n 根据Mc Ginnis 的研究,用三种浓度满足上式,则浓度上的自由度很小,不妨先考虑考虑在一些波长上上式两边出现微小差异,然后用最小二乘法求极小差值是的解,即产生了配方。 三、实验材料、药品和仪器

计算机测配色概述

计算机测配色概述 纺织品染色需要依赖配色这一环节把染料的品种,数量与产品的色深联系起来。长期以来,均有专门的配色人员担任这一工作,即先凭经验估算染色处方,打小样,目测核样,然后逐次逼近,直到同标准样相比,目测色差按灰卡达四级以上为止。这一过程工作量大,费时,费料,还受配色人员的心理,生理因素变化的影响,配色重现性差[1][2][3]。随着新染料,染料助剂的不断涌现,纤维原料的变化,流行色周期的逐渐缩短,人造光源的日益丰富,再加上产品的多品种,小批量,使得配色问题变的更加复杂。如果继续依赖经验,无疑很难适应日益激烈的商业竞争。为此,人们希望能有仪器协助配色。随着色度学,测色仪器和计算机的发展,使得这一愿望逐步实现。计算机测配色适应当前纺织品市场多品种,小批量的特点,可以在较短的时间里找到最经济的染色处方,打样次数少,节省了人力,缩短了生产周期,从而提高了生产效率。计算机测配色可降低染色原料的消耗,减少常用染料和助剂的种类和库存。它使用数据存储颜色信息,具有不褪色,便于查找等优点,有助于提高印染厂的生产和管理的自动化水平。正由于以上的原因,使得计算机测配色的研究方兴未艾[4]。 同时,纺织品计算机测配色技术是一门综合性时代性的学科,它涉及到颜色光学,纺织染整,数值计算,计算机科学等领域。它在纺织印染工业中的应用与仪器测配色技术的发展几乎是同时开始的,后来随着数学计算机技术的高速发展,自动测配色仪器及其应用的研究与开发更为快捷与完善。计算机自动测配色系统的研究及其在工业控制中的应用日益广泛和普遍,极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和工业颜色控制的质量,同时又强有力的推动了颜色科学的完善和发展[5]。 1 仪器测配色的发展历史及现状 长期以来染料与颜料的应用中普遍以色彩合成与颜色混和理论为基础,采用人工配色,对配色人员的素质要求高,但既费时又难以适应现代工业生产的要求,且成本高、正确性程度差。为此,早在1940年就有人提出了用光电比色计读数法解决配色问题,即仪器配色。仪器配色是随着现代色度学及测色仪器的发展、

测色与配色

一、填空 第九章 1.在成像系统中使用合适的硬件、软件和算法来控制和调整颜色的过程称为颜色管理. 2.把计算机主机与输入设备、显示设备和输出设备相连所构成的彩色成像系统就是为系统的预期应用提供满意颜色质量的颜色管理系统。 3.设备相关的颜色各种设备都有自己的颜色空间,设备的颜色空间是与设备相关的. 颜色数据在各种设备之间的交换是在各个设备的颜色空间之间转换。 设备无关的颜色是基于人眼的视觉色空间的。 4.颜色转换的基本原则:同一颜色要在不同设备上保证仍然是同一颜色. 5.ICC主要的工作是:对所有的图象文件格式进行整合,并在统一标准下定义各种颜色复制设备的颜色特征文件(ICC profile), 也被简称为ICC。 6.颜色管理系统工作的核心:建立描述设备颜色的特征文件,建立颜色连续空间,利用设备特征文件就可以完成该设备的色空间和L*a*b*色度空间之间进行映射转换,色彩转换模块(Color Management Module)简称(CMM)。 7.色彩信息管理应做到下列的匹配:1、输入设备间的颜色匹配。2、原稿颜色与显示器颜色之间的匹配。3、输出设备间的颜色匹配。 8.颜色管理过程有3个要素:校正、特性化、转换 第八章 计算机配色的三种方式:色号归档检索、反射光谱匹配、三刺激值匹配。 第五章 1.孟塞尔表色系统中的色卡基本上可以近似地看成是一个均匀颜色空间。 2. 孟塞尔表色系统是以色卡的形式出现的,但由于对色相、明度、彩度都按特定的顺序编号,因此在实际中,也可以把各种不同的颜色用孟塞尔标号,即以一组孟塞尔表色系统的参数来表示,其表示方法为: 首先写孟塞尔色相,然后写孟塞尔明度,在明度后划一斜线,接着写孟塞尔彩度,即:H·V/C=色相·明度/彩度例如:5R·4/14,5R为红色,明度中等,饱和度很高,所以它是一个中等深度的非常鲜艳的红色。 3.在孟塞尔表色系统中,表示颜色明亮程度属性的量,称明度,用V表示。表示颜色鲜艳程度的量,称彩度,以C表示。表示色相属性的量,称色相,以H表示。在以孟塞尔表色系统构成的柱坐标系中,Z轴为孟塞尔明度(V),θ为孟塞尔色相(H),r为孟塞尔彩度(C)。 4.孟塞尔表色系统是把染好的色卡,按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制成图册,作为物体知觉色的标准。 5.知觉色是基于颜色知觉的色。所谓颜色知觉是为了区别人对物体形状和大小判断的视觉功能,指的是单纯由于光刺激(物体的反射光)而产生的视觉特性。 6.在太阳光的照明条件下,用眼睛直接观察物体时,通过大脑的分析判断而产生的颜色视觉特性,称之为色知觉,此时的颜色称之为知觉色。 第四章 1.测色条件:绝大多数被测样品不是完全反射漫射体,存在不均匀的吸收、透射、各种不同角度的反射。 2.ρ(l)的测定:测量不透明物体的分光反射率ρ(l)是以完全反射漫射体作为参照标准。(完全反射漫射体就是反射率在各个波长下均等于1的理想的均匀反射体,它无损失,全部反射入射光,并且在各个方向上亮度均相等。不透明物体的分光反射率ρ(l)是在同样

测色与配色

西安工程大学测色与配色论文 学院纺织与材料学院 专业轻化工程 班级12级03班 指导教师王春梅 学号41201030305 姓名惠汪洋

电脑测配色技术 引言:利用计算机配色方法来配色,将油墨颜色的数据储存在计算机里,它的针对性很强,由于每个印刷厂都有自己的特点,它的针对性使得对工作的经验要求减低。并且它还可以节约时间,减少油墨的浪费,最重要的是节约了成本。 摘要:电脑测色配色技术作为一项先进适用技术,在纺织印染行业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着重介绍了电脑测色配色系统的构成、在印染行业的应用现状、问题点及对策等。 关键词:电脑测配色;原理;硬件和软件系统;应用;颜色匹配;三刺激值;色域;色差;颜色转换 1.电脑测配色的原理 在染料浓度和纺织品反射率之间必存在某种关系,1939 年库贝尔卡—曼克从完整辐射理论诱导出相对简单的理论,找出了这种关系。电脑测配色就是依据著名的库贝尔卡—曼克理论: ( 1) 式( 1) 中λ为波长,R 为反射率,K 为单元厚度的吸光率( 吸收系数) ,S 为散射系数( 单元厚度的漫反射率) 。假定所有光的吸收( K) 来自染料,而散射( S) 来自织物,因此 S 与染料浓度无关,而 K/S 值正比于染料的浓度,即 ( 2) 式( 2) 中 C 为染料浓度,为染料特征常数,它代表染料单位浓

度时的染色纺织品 K/S 值,K 对固定的波长是个常数,而对不同的波长则是个变量。对不透明的染色纺织品而言,有下式成立: 在材质相同的情况下,( K/S)λ仅与( K/S)染料λ有关。由于染料以分子状态存在于纤维中,染料分子的大小比可见光波长小得多,其散射作用近似为零,所以可以把( K/S)λ作为单一数值来进行计算,即在不发生相互干扰的情况下,拼色的 K/S 总值是各个拼染染料 K/S 值之和,如下式: ( 3) 式( 3) 中 m 为拼色的样品, w为坯布,1、2、……n 为各个染料。将( 2) 带入( 3) ,得: ( 4) ( 4) 式建立了( K/S) 总值与各染料浓度的关系,( 1) 式是( K/S) 值与反射率的关系,因此,由浓度可算 K/S 值,再算出反射率,反之也可以由反射率推出染料的浓度。 2.计算机配色基本方法 目前, 虽然有各种形式的计算机配色方法, 但总的来说, 可以分为两种模式:三刺激值配色和全光谱配色。 2.1. 三刺激值配色法 三刺激值配色是指通过几种染料的组合匹配标准色的三刺激值, 使匹配色和标准色的三刺激值的差别达到最小。自从Allen 和Micginnis 使用三刺激值配色和全光谱配色方法以来,才开始了现代计算机配色的发展, 虽然有人对计算机配色加以改进,但计算机配色总的形式没有变化。三刺激值配色的基本思想是使匹配色和标准色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