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社会学概论精品课课件(全套)

社会学概论精品课课件(全套)

教育社会学课程大纲-东北师范大学

《教育社会学专题研究》课程大纲 (Syllabus for the Seminar on Sociology of Education) (2015年秋) 一、课程目标 1.熟悉教育社会学领域的基本理论和前沿问题; 2.熟悉教育社会学的基本方法,养成运用社会学方法分析教育问题的意识与能力。 二、课程内容 专题1:教育社会学的性质与方法 1.思考与讨论的问题 (1)从社会学角度或运用社会学研究方法研究教育问题的必要性与可能性何在? (2)相比于教育哲学、教育史等其他教育学科,教育社会学视角的独特性何在? (3)教育社会学的产生与工业化或现代化有何关联?等等。 2.建议阅读的文献 (1)B allantine, Jeanne H,The sociology of education : a systematic analysis Upper Saddle River, N.J. : Prentice Hall, 1997. Chapter 1.(珍妮·H·巴兰 坦著:《教育社会学:一种系统分析法》,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江苏 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2)钱民辉著:《教育社会学——现代性的思考与建构》,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章。

(3)马和民著:《新编教育社会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章。 专题2:教育社会学中的主要理论:结构功能主义 1.思考与讨论的问题 (1)结构功能主义都是在什么背景下、为了解释或解决什么问题而产生的? (2)结构功能主义的基本概念或范畴都有哪些? (3)结构功能主义的逻辑起点和内在逻辑结构是什么? (4)结构功能主义在解释或解决教育问题方面各具何种优势和不足? (5)举出运用结构功能主义分析教育问题的研究成果,等等 2.建议阅读的文献 (1)钱民辉著:《教育社会学——现代性的思考与建构》,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4章。 (2)珍妮·H·巴兰坦著:《教育社会学:一种系统分析法》(第五版),第1章。 (3)马和民著:《新编教育社会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2002年版,第1章第3节。 (4)Carlos Alberto Torres and Ari Antikainen (Eds.),The International Handbook on the Sociology of Education : an international assessment of new research and theory , Rowman & Littlefield, 2003. pp.21-41. 专题3:教育社会学中的主要理论:冲突论 1.思考与讨论的问题 (1)冲突论都是在什么背景下、为了解释或解决什么问题而产生的? (2)冲突论的基本概念或范畴都有哪些? (3)冲突论的逻辑起点和内在逻辑结构是什么? (4)冲突论在解释或解决教育问题方面各具何种优势和不足? (5)举出运用冲突论主义分析教育问题的研究成果,等等 2.建议阅读的文献(同专题2) 专题4:教育社会学中的主要理论:互动论 1. 思考与讨论的问题 (1)互动论都是在什么背景下、为了解释或解决什么问题而产生的? (2)互动论的基本概念或范畴都有哪些?

社会学概论课件整理

专题一:社会与社会学 一、什么是社会? (一)“社会”概念的来源 古汉语中,社指祭祀土地的地方,“封土立社,示有土也”。 在传统农业社会,人们对土地有着极其深厚的感情。爱重之,必然神化之,因此土地很早就是人们的祭祀对象。 会是聚集在一起。 “社会”就是因祭祀土地而聚集在一起。 重点祭祀的日子,称为"社日",这是古代重大的节日。社日分为“春社”和“秋社”。 现在社会的概念,是从西方传入的,源于英语中的“Society”。 严复的翻译是“群”(《群学肄言》)。 翻译成“社会”,是从日本译文中直接借用过来的。(二)“社会”的涵义 现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使用的“社会”概念有不同含义。 人类社会 西方社会、城市社会 农耕社会、工业社会 社会主义社会、资本主义社会 上流社会、黑社会 社会人、社会青年 广义的“社会”是指“人们各种活动和生活的总和”。 如:社会系统、社会文化、社会变迁、社会发展、社会现代化等。 狭义的“社会”是指与市场、国家相对应的一个概念。 人们生活的三大领域——经济、政治、社会。 经济领域由市场调节 政治领域由国家(政府)主导 社会生活(社会交往)由公众自我管理 (三)“社会”的功能 整合功能 社会观念、规范、制度将单个的人组织起来,形成一股合力; 调整各种矛盾冲突和对立,并将其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维护统一的局面。 交流功能 社会为人类的交往提供交往工具(语言、符号) 提供交往场所(家庭、组织、群体) 交往的规范等 导向功能 有形和无形的社会观念、规范能够 维护正常的秩序; 调整人际关系; 规定思想行动方向。 继承和发展的功能 个体生命短暂,社会长存,社会传承文明。 人生的“三不朽”。 二、什么是社会学? 社会学就是从社会事实出发,研究人们的社会生活,包括: 个人如何形成社会 社会总体运行规律 个人行为和集体行为 社会关系和社会结构 社会组织和社会制度 社会变迁和社会发展 …… (一)社会学的特征 作为一门规范的学科 社会学要求我们以科学、客观的态度说明我们为什么会是如此这般地生活,我们为什么会这样行动。 对个人成功的解释。 社会学还教我们去了解我们认为是理所当然、确凿无疑和真实的事情,但实际上可能并非如此。 亨廷顿:《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秩序》(二)社会学考察社会的几种角度 1、宏观社会与微观社会的角度 宏观社会指社会的整体结构,是较大范围的社会关系,如人口、民族、职业结构等,强调整体把握,多用定量研究。 毛泽东《中国社会各阶级分析》; 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和《当代中国社会流动》。 微观社会 指社会的个体结构,表现为日常生活中人际互动的模式。 细致研究个体生活状况、行为、差异等特征; 多为定性研究。 林耀华:《金翼》; 费孝通:《江村经济》。 刘倩:《南街社会》 2、个人关系、群体关系和社会制度的角度 (从社会关系的层次、水平划分) 个人关系:日常发生的人与人之间的直接联系和互动。如同事、上下级、朋友、买卖、邻里、家庭等。 它是一种较低层次社会关系; 其特点为非正式、不稳定、数量多、直接体验等。 群体关系: 在社会群体和组织层面上所发生的社会关系,属中间层次。如社会团体、利益群体、阶级阶层等。 1

武大社会学概论课件

第一章社会学导论 一、什么是社会学 Sociology的含义:关于社会的理论或学说,也就是对社会的研究。 什么是社会? 戴维-波普诺的定义:社会学是对人类和社会互动进行系统、客观研究的一门学科。 二、社会学研究什么 社会学是把社会作为一个整体,研究社会各个组成部分及其相互关系,探讨社会的发生、发展及其规律的一门综合性的社会科学。 具体研究内容: 文化 社会化 社会关系和社会结构 社会群体和社会组织 社会制度 社会分层与流动 社区 社会问题与社会控制 集体行动与社会运动 现代化 三、社会学的学科特点 1. 社会学把社会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 2. 社会学是一门综合性的科学 3. 社会学的科学性 4. 社会学与其他社会科学的关系 四、社会学的由来与发展 1. 孔德(Comte)的实证社会学 2. 涂尔干(Emile Durkheim,又译迪尔凯姆)对社会学的学科化 3. 当代社会学及其主要范式 1. 孔德(Comte)的实证社会学 1839年出版的《实证哲学教程》,第一次提出“社会学”这个名词以及关于建立这门新学科的大体设想; 提出人类社会发展三阶段论——神学阶段(虚构阶段);形而上学阶段(抽象阶段);科学阶段(实证阶段)。 2. 涂尔干对社会学的学科化 涂尔干将社会学真正发展为一门经验性的社会科学学科 提出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事实 例如他的《自杀论》,四种自杀类型: 利他型自杀 利己型自杀 失范型自杀 宿命型自杀 3.当代社会学及其主要范式 (1)自然主义或实证主义社会学 基本假设:社会是客观存在的,社会现象具有类似自然现象的规律性 追求理论、概念和变量的精确性以及研究目的和结论上的价值无涉。 (2)人本主义或反实证主义社会学 假设:社会是人的产物,社会是与自然界不同的存在,社会的存在依赖于人们所赋予它的意义。 追求人文关怀 (3)反思社会学 关注的是社会学这门学科本身的问题:社会学应该当作什么?社会学本身遇到了什么问题?社会学与社会生活的关系是什么? 五、为什么要学社会学 1. 社会学的想象力 社会学能提供一种看待社会的特殊角度 “社会学的想象力”就是意识到个人问题演变为公共问题的能力,就是不断穿梭于个人与社会之间,就是将个人既是为独一无二的人物,又视为特定历史时期的一个部分及其产物。 2. 社会学的实用性 学习社会学可以使我们得到考察世界的技术与方法,这可以有助于与社会无关的职业,有助于做出日常生活中的决策。

中国社会转型期基础教育问题及思考

中国社会转型期基础教育问题及思考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目前中国社会开始进入转型期。在这个同时跨越几个社会生产方式的时代,各种社会问题也凸现出来,作为关键的人才问题已经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从而引发教育的思考,而基础教育更是一个大问题。这个问题不仅仅是当前政府关注的问题,也是当前学者思考的一个问题。 关键词:社会转型期基础教育问题学者的思考 一、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期概况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这是由中国特殊的国情、特殊的发展阶段和当前世界局势所决定的。社会转型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到我们国家以后的发展历程。我们要吸取他国社会改革的经验和教训,认准目标,使我国的社会转型顺利完成。教育作为国家振兴的软实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社会转型的含义:社会转型就是指社会主体对社会基本要素整体上的渐进性变革。社会基本要素在社会生活中的表现为结构、制度和观念三个方面。这三个方面包括:社会结构的调适,社会体制的更新,价值观的重塑。首先、社会转型出现了很多问题,比如经济文化的不协调,农村与城镇的不协调等,引起了社会结构的失调,才有了转型期的很多问题,因此要进行结构的调适。在调适过程中要看到问题、解决问题,达到经济、政治、文化机构的协调发展,促进社会转型的顺利完成。其次、社会体制的更新要在不改变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前提下进行,这种更新只是对社会主义制度的具体的完善和发展,不断的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在这个方面我们要吸取苏联社会主义改革的教训,保证改革的方向始终沿着社会主义的方向前进。最后、转型期不然会引起价值观的重大冲击。价值观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而出现了新的变化,这是转型期所避免不了的。因此,价值观的重塑就成为转型期的又一重要内容。 (二)社会转型期的特征:社会转型是一项综合性、有目的、有计划的社会变革运动。当前最显著的特征是“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的发展从根本上还是要靠人才,而人才的修养要靠教育。目前中国的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面临的问题是值得我们重点关注的。 二、转型时期的基础教育问题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教育工作,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虽然我国的教育事业已经取得很大的进步,我们要看到当前中国进一步发展面临的基础结构落后的现实。因此,经济发展中人的教育问题显得日益重要,当前教育的现实是我们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一)基础教育的认识:1、基础教育的界定。基础教育在中国的教育体制中一直没有明确的界定。在通常情况下,我们认为基础教育为中小学教育及扫除文盲。因此,基础教育应界定为达到公民基本素质要求所应接受的教育。2、基础教育的重要性。基础教育是为一个社会发展提供后备力量的最重要的因素。当前21世纪是一个知识革命和新科技革命的时代。国家间的竞争实际是人的质量的竞争,其基础有赖于公民的基础素质,公民的基础素质归根到底是从接受的教育中提高。当前人类面临的一系列问题,如人口、资源、犯罪、战争和经济发展都与基础教育密切相关。基础教育是以塑造人的素质为目的的,应该高举这面旗帜,为解决人类的道德危机做出贡献。”首先,基础教育是提高一个人素质的关键。学校对个体的道德水平、文化修养起着巨大的作用,基础教育在

世纪之初我国教育社会学研究取向探析

世纪之初我国教育社会学研究取向探析 世纪之初急速变迁的中国社会带动着教育的整体变革,在社会转型期背景下,教育社会学研究表现出研究领域不断拓展,问题取向的主导研究逐步形成,多种研究视角的灵活运用以及本土化研究路径的渐趋明晰等诸多形态。 [标签]教育社会学研究取向学科使命 这一过程反映出教育社会学研究形态在社会实践与学科理论交互影响下不断调整、发展的趋势,本质上是不同社会时期的实践需要促成了研究形态的转变。换一角度来看,这也折射出教育社会学对社会发展所担负学科使命的演变历程。 一、提升教育社会学的研究水平是时代所需 我国目前正处于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由农业社会向工业化乃至后工业化社会、由“初步进人小康社会”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转型的时期。社会转型相应地带动了思想观念、伦理道德和文化教育的转型。教育作为社会的一个子系统,在这场变革转型中不可避免地受到全局性的影响,从宏观层面到微观层面,从制度领域到观念领域,其中尤以社会的体制转型和观念转型对教育制度和教育观念的影响最为突出。一方面,教育抓住社会转型的机遇和挑战,不断改革与发展;另一方面,在这一过程中,教育发展也遇到了一系列的理论与实践问题。这些构成了社会转型期教育社会学研究的主要社会背景。 首先,社会体制转型促成教育体制的整体变迁。社会制约教育,教育系统只有与社会需求、社会结构相适应,才能有发展的基础,所以社会体制、社会结构的变迁必然会引发教育系统的整体变迁。当前我国以经济体制的转型为中心带动其他社会体制的转变,教育体制也在这一过程中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具体来说,办学体制由统一向多元转变,权限划分由集权向分权转变,投资体制由单一渠道、结构不合理向多种渠道和合理配置转变,招生就业由统招、统包、统配向自主招生和自主择业转变,学校管理由行政制约型向需要约束型转变。 其次,社会观念转型对教育观念变迁的巨大影响。如果说体制转型是社会转型表层的、突变的过程,那么观念转型则是社会转型深层的、核心的、渐变的内容。观念转型既是社会转型的结果,更是社会转型的前提和精神动力。当前我国社会观念转型集中表现在价值观念的多元化上,一方面传统价值观在不断扩展、深化,另一方面不同性质的价值观并存共生。就教育活动来说,教育在本质上是一个改造观念的过程,教育系统的变革在根本上是靠观念支撑的,观念转型对教育的影响远比体制转型的影响范围更广、更深,更具体。当今时代,“人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根本途径”已成共识,个人本位的教育观也得以确立,尊重人的个性、发挥人的主体性充当了教育变革过程中的主流思潮。 第三,无论是社会体制转型还是社会观念转型,在促成教育系统变迁的过程中,也带来了诸多的矛盾冲突和教育问题。比如,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之争,民办教育的基础性与产业性的矛盾,教育系统的乱收费现象,以及教育目的的迷失、

新编教育社会学作业

请选择任何一堂课,举例分析课堂教学中教师如何实施印象管理。 课堂教学活动是一门艺术,教师进行良好的课堂控制,实际上需要一定的控制艺术和技巧,印象管理便是这样的技巧。印象管理的观点来自于加拿大社会学家戈夫曼关于日常生活的社会学分析。课堂教学是一种在有形界限内有组织的社会生活,教学活动也是一门表演的艺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也同样存在着戈夫曼所力图解剖的问题。 例如:教师在上一堂小学语文课,在课堂教学中,有学生做小动作、捣蛋或者有其他局外人不合时地闯入课堂,这些偶然事件直接关系到课堂秩序能否重新恢复正常,教学工作能否正常进行。因此,作为教师,作为表演者必须具备以下几个品性和措施来处理课堂问题。 1、维持教师集体的高度团结 全体教师的举止行为应表现出共同承担了道德责任和义务,以及对学生的仁爱,关心和期望。教师集体的内部团结相当于“后台”。教师之间的内部矛盾于意见不应呈现在学生面前,这样教师就能维持一种“剧场印象”。这是教师进行前台表演的基础和支撑点。 2、教师应具备一定的表演技巧 教师应当牢记自己在课堂中的角色,在课堂中不能出现无意动作或失控行为。教师应学会“自我控制”和“自我管理”,以防感情用事,特别是要控制面部表情和说话的态度。3.教师要尽量控制教学程序的严密性 教师要科学地设计教案,如教学道具的使用,充分了解学生各方面的情况,适当调节课堂气氛,教学不应被打断。有研究表明:在有些学校有一不成文的规定,不能贸然进入课堂。显然,这里存在一个假定,新来的表演者很有可能会做一些在学生看来于他们的教师所建立的印象不一致的举动。 4.教师应尽量做到后台与前台行为的一致 教师兼具普通人和教育者双重角色,要在价值观、信念、道德及其行为方面做到始终如一,自然是十分困难的,尤其是处在当前的转型社会中,教师可能会面临内心冲突。虽然如此,教师仍应从育人的角度严格要求自己。为了使学生产生对教师行为的一贯性和连续性的印象,一种可行的策略就是教师要防止自己的“后台”被闯入,这意味着教师需要避免被学生识破。但这并不是欺骗学生,而只是一种维持师生互动的策略。 5.教师必须密切注意学生的暗示,修正自己的行为 在课堂情境中,学生的某些行为实际上可以看成是一种维持课堂秩序的行动。但很多教师对这些行为或者加以忽略,或者视为破坏,因而采取的处理措施最终往往导致课堂秩序的混乱。教育社会学的研究表明:在课堂中,往往更多的是介于“和谐”与“冲突”之间的“假和谐”局面。这种假和谐局面可视为学生有意识地在维持秩序,其原因可能是对教师的某种认同,可能是出于遵守课堂纪律的自觉性,也可能是对教师情感上的支持或者讨好教师的表现等。但不管学生出于何种动机,若教师意识不到学生所给予的暗示,从而修正自己的行动,则极有可能导致课堂失序。

教育社会学教案:学生失范行为归因分析1

教育学教案 教育社会学课程教案 授课题目:学生失范行为的归因分析(教材马和民著《新编教育社会学》 第四章学校中失范行为第二节的第三部分) 教学时数: 1 授课类型:□理论课□实践课 教学目的、要求:(1)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和法律意识。 (2)让学生了解和把握学生失范行为的含义及其形成原因。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和把握学生失范行为含义及归因。 教学难点:学生失范行为的归因。 教学方法和手段: 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分析等;教学辅助手段:课件、实物、现代教学设施设备,师生互动、板书。 教学分组: 安全事项:没有安全隐患 教学条件:教学场地、电脑多媒体、课件 参考资料: 1.金一鸣著《教育社会学》 2.马和民等著《教育社会学研 究》 3.马和民著《新编教育社会学》

本科教育学课程教案 教学内容及过程旁批教学引入(可选): 学生失范行为案例:学生暴力事件。 教学内容与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 1、什么是学生的失范行为? 2、造成学生失范行为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二、教学设计 利用教授法和案例法进行教学。 (二)教学过程: 分析案例,案例中学生的暴力行为正常吗?属于什么行为?是学生 非正常的违法犯罪行为,也就是学生的失范行为。那么如何理解学生 的失范行为呢? 学生的失范行为有三种,一是违规。二是违法。三是青少年犯罪。 造成学生失范行为的根源是什么呢? 造成学生失范行为的原因有很多,首先是社会的不良影响。其次是 学校教育的失误。另外就是家庭教育的缺失。 首先是社会的不良影响。1、社会规范失控。社会转型,计划经济 让位于市场经济,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道德观念被推翻,与新的 经济条件相适应的道德规范还没有形成。在这种形式下,人们道德滑 坡,容易受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自由主义的影响。在校中小学生思 想简单,判断是非能力较差,极易受这种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 2、文化的商品化。由于市场经济的发展速度较快,与市场经济相适应 的法律还不健全,文化市场的社会管理和法律控制系统失调,导致反 主流文化的泛滥。传统的一些少年宫、少年之家等青少年学生活动场 所受市场经济的冲击,难以发挥其功能。而一些黄色书刊、暴力影视 剧、色情网站成为社会主流文化,占据了市场,使文化娱乐市场向畸 形发展。 3、城市化的影响。我国改革开放后,户籍管理制度逐渐放开,城市规 模越来越大,农村城镇化建设速度加快。随着城市规模扩大速度的加 快,城市犯罪人口猛增。一些流入城市的无业人员偷盗、抢劫、杀人 等犯罪行为,无不影响着作为社会一部分的中小学校学生。 4、人口流动问题。随着上世纪90年代打工潮的到来。农村留下了大 批无人监管和由老人监管的留守儿童,这些留守儿童失去父母的教育 和家庭的温暖,变得孤僻、冷漠、自卑、冲动、焦虑不安。没有学习

教育社会学自学指导书

聊城大学成人高等教育 ——教育学专业自学指导书 教育社会学 杨光海编 2010年6月

前言 一、课程的性质 教育社会学是教育科学的重要分支科学,它从社会学的视角出发考察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运用社会学的方法分析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发生、发展与演变,以期培养学生运用社会学的方法观察教育问题的眼光和运用社会学的方法对教育课题的分析能力。 二、教学内容 本课程的内容体系结构:本课程是教育社会学基础性内容的讲授,主要内容涵盖了教育社会学入门的几个问题、教育社会学学科介绍、教育社会学的历史与发展、教育社会学理论的三大取向、教育社会学理论与现代性、教育与社会变迁的关系、教育与社会分层的关系、教育与向上社会流动、学校教育制度的社会学分析、多元文化与现代性教育之关系、高等教育系统的社会学研究、教育变革的社会学分析等内容。 三、教学方法 采用讲授法为主的教学方法,在把握课程本质和核心概念的基础上,引导学员思考教育社会学的基础性内容,同时挑选并提供合适的阅读材料,供学员课下阅读,提供作业供学员练习。尽量保证学员课堂学习有兴趣,并能够在兴趣的驱使下课后完成至少1∶1的投入。培养学员的快速学习能力和集体解决问题的习惯和技巧。 四、课程具体教学要求 1、按照教学大纲和教材进行教学 2、讲授和思考、讨论相结合,加强课堂互动 3、结合现实教育问题,培养思考、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五、指定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指定教材 [1] 钱民辉:《教育社会学概论》第三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

主要参考书 [1] 鲁洁主编:《教育社会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年。 [2] 马和民主编:《新编教育社会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 [3] 吴康宁著:《教育社会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年。 六、自学进度安排 备注:请按周历规定时间完成作业,面授时检查 第一章绪论:教育社会学入门的几个基本问题 ★学习目的与要求 了解教育社会学的概念,教育社会学对不同学习者的价值,教育社会学家关心的问题以及他们的研究内容与研究方式。 ★内容提要 一、什么是教育社会学 二、教育社会学对于不同学习者有何价值 三、教育社会学家关心什么?他们研究什么? 四、教育社会学家怎样开展他们的研究 五、结语

全国教师用书年度大盘点

全国教师用书年度大盘点(1) ——2003年度全国教师用书销售排行榜及其分析 (所有资料均由全国教师用书发行协作会提供) 有关说明: 1.本排行榜是由全国教师用书发行协作会在全国的会员书店统计汇总而得。所发布的只是其中的一部分。 2.教师用书排行榜共有4种,分别是:教育学术著作排行榜、教师培训用书排行榜、普及类教育教学研究类图书排行榜、高等师范教材排行榜。 3.各部分所做的排行榜分析报告,属个人意见,仅供参考。 4.更详细的教师用书排行榜资料,将在2004年1月的订货会上予以公布。 高师教育学科教材类销售排行榜分析王海松 高等师范院校教育学科教材,从使用对象角度,可分为公共课教材、教育学专业使用的基础课教材和必修课教材;从学科板块角度,大致分教育学教材、心理学教材、教育分支学科教材。这些教材主要以人民教育出版社、华东师大出版社、上海教育出版社、北京师大出版社、教育科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等为主,但人民教育出版社无论在门类、数量,还是质量上,均居领先地位。 1.教育学教材 教育学是师范院校的核心课程。近20年来,我国已出版各个类别、各种层次的《教育学》教材200多种,成果不算不丰,但“雷同”之语也不绝于耳。1980年,五院校合编高师本科公共课《教育学》,由人教社出版,经多次印刷并修订再版,累计发行200余万册;后由王道俊、王汉澜任主编,对之进行修订,于1988年出版《教育学》(新编本),1989年、1999年又进行改版,至2003年4月累计印量84.8万册。该书曾获得多种国家级图书奖项,也被各高校用作研究生招考必读书。睢文龙等主编的师专公共课《教育学》(人教版)自1989年至2003年也累计印量20多万册。 2002年7月,由全国12所师大教育科学学院院长或主管教学副校长任编委的《教育学基础》,由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该书较好地反映了当今国内教育学教学、研究的先进水平,相信它对国内高师教育学公共课教学会带来新的气息与活力。该书与袁振国主编的《当代教育学》(教科版,1999年)一并列入普通高等学校“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作为教育系专业基础课使用的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编《教育学》(人教版,1984年)出版至今未曾修订,至2003年3月累计印量35.1万册。而叶澜著《教育概论》(人教版,1991年)、黄济等主编《现代教育论》(人教版,1996年),无论从研究视角,还是从教育新思想、新观点、新成果的吸收方面,均较前大有进步。另外,金一鸣著《教育原理》(高教版,2002年)、陈桂生著《教育原理》(华东师大版,2000年)是作为教育系研究生教学用书,被多所高校采用。 2.心理学教材 心理学也是师范院校的核心课程和基础课程。 高师公共课心理学教材内容一般采用以普通心理学知识为基础,以教育心理学主要内容为重点,适当包括儿童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等材料。目前使用较广泛的教材有:教育部组织编写、章志光主编《心理学》(人教版)1984年初版,2002年第三版,至2003年初累计印量已达100万册;中国心理学会组织编写、黄希庭主编《心理学》(上海教育版,1997年);全国12所重点师大联合编写《心理学基础》(教科版,2002年);李晓文等编著《现代心理学》(华东师大版,2003年)。

教育社会学作业

一、教育社会学的研究视角,对思考和研究相关问题有何 帮助? 教育社会学是教育学的基础学科,是社会学的特殊理论学科,也是教育学和社会学的中介学科。以教育社会学的视角首先就要充分了解什么是教育社会学,以及教育社会学的界定。 (一)什么是教育社会学 1949年,布鲁克弗发表“教育社会学的定义问题”一文,被看成是现代教育社会学正式确立的标志。教育社会学发展至今,实际上隐含着两种基本的研究路径:第一种传统源于主要以孔德、涂尔干、斯宾塞等人为代表的学术渊源,其研究的基本路径是:社会结构(或制度)——社会组织——行为规范——个体事实,偏重“社会事实”,推崇事实判断和量化研究;第二种传统源于主要以韦伯为代表的学术渊源,其研究的基本路径是:个体事实——行为规范——社会组织——社会结构,偏重“个体事实”、推崇价值判断和质化研究。20世纪80年代以后的教育社会学研究,整合上述两种研究取向的努力极为突出。 一直以来,教育社会中一些教育社会学者对教育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有着不同的认识。“社会化过程说”的研究对象观,其立足点是狭义的“教育”,强调教育如何促进个体社会化的发展;“相互关系说”的研究对象观,其立足点是“教育与社会的某种联系”,有的强调教育制度与社会其他制度(如经济、政治、宗教和亲属)之间的功能关系,有的强调教育过程与社会过程之间的联系及其相互关系;“教育与社会相互关系说”的研究对象观,其立足点是“教育与社会之间关系的整体性和系统性”,强调对整体社会系统中的教育结构、功能、过程等的分析。 在马和民先生的《新编教育社会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中,把教育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定为:“学校系统中的行为、活动、组织和制度之间的结构关系及其互动过程”。简言之,教育社会学是研究“教育行动和教育事实”的学科。这样一个界定,便可以逻辑地演绎教育社会学的研究内容。

社会学概论课件word版

第一章 社会学的研究对象 一、国内外社会学研究对象的不同观点 社会学是研究社会的的科学; 社会学是研究社会关系的; 社会学是研究社会制度的; 社会学是研究社会结构的; 社会学是研究群体生活的; 社会学是研究社会问题的; 社会学是研究其他社会科学所不包括的东西; 二、社会学的研究对象 . 社会学是从变动着的社会系统的整体出发,通过人们的社会关系和社会行为来研究社会的结构、功能、发生、发展规律的一门综合性的社会科学。(费孝通《社会学概论(试讲本)》) . 社会学是关于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的综合性具体社会科学。(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第三版,第3页) 1、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是指社会的经济、政治、思想文化三大系统之间以及各系统内部不同部分、不同层次之间的相互促进,而社会障碍失调等因素被控制在最小的限度和最小的范围之内。 ..2、中性运行和模糊发展,指社会运行有障碍,发展不甚平衡,包含较明显的不协调因素,但它们还未危害、破坏社会的常态运行。 .3、恶性运行和畸形发展,指社会运行发生严重障碍、离轨、失控。应该说社会主义社会是可以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但可能到现实需要很多工作要做,当前构建和谐社会就是要社会和谐发展。 第二章社会运行的条件和机制 一、社会运行的条件 1、人口条件 数量适度质量合格结构合理 我国面临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优化人口结构的严峻任务;人口素质逆淘汰问题。 2、生态环境条件 人类与其生存环境的协调发展是社会良性运行的必要条件;保护环境和控制人口一样是我国的基本国策;我国不能走资本主义国家先发展后治理的道路; 冰川融化和白色污染问题。 3、经济条件 是社会运行的决定性条件;要实现社会的良性运行必须有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必须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必须完善分配体制,解决分配不公的问题;必须把贫富差距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 4、政治条件 政治状况如何对社会运行有直接影响;处理好发展和稳定的关系;纠正不正之风,消除腐败现象;推动由小社会大政府想大社会小政府转变。 5.文化心理条件 前三者是物质条件,文化心理是精神条件;借鉴外来优秀文化,发扬传统文化的优势; 引导社会心理,把握社会变迁中的社会心理承受能力。 6、迟发展效应 与发达国家比,我国是迟发展国家;迟发展是我国在国际经济分工和竞争中受到较多的制约

JLJK200804003

从“重点班”和“普通班”的划分看教育公平问题 鲁 淼 (广西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广西 桂林 541004 )摘 要:我国新的义务教育法明令禁止分“重点班”和普通班,但当前,“重点班”和“实验班”却在一些 中小学校,尤其在一些重点中小学校越演越烈。它助长了教育机会的不平等,倾斜了教育资源的配置。本文利用教育社会学的观点阐述和剖析这一社会问题。 关键词:重点班;实验班;教育公平;剖析中图分类号:G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08)02- 0005-02 2008年第 2期 MODERNEDUCATIONSCIENCE 收稿日期:2007-12-24 作者简介:鲁淼(1974-),男,河南省汝南县人,广西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硕士研究生,教育学原理专业,教育社会学方向。 所谓的“重点班”就是一个学校为了保证升学率,以年级为单位,从不同班里把文化程度相对较好的学生编成一个或几个班级,冠之以“实验班”、“清华班”、“北大班”等,集中骨干教师授课。这样的分班,造成社会新的不和谐因素的出现,加剧了教育不公平的蔓延。义务教育法禁止“重点班”,就是为了促进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对教育资源进行均衡配置。 一、教育机会均等概念的界定教育机会均等包含如下内容:(1) 入学机会均等,或 入学不受歧视(在社会、经济、文化、阶级、民族、种族、 性别、地理等方面)。(2) 受教育过程中的机会均等。入 学机会均等仅是在竞争起点上得到的机会均等,受教育过程中的机会不均等,比入学机会不均等更严重,也更不易被识破。现在一些中学尤其是高中阶段出现的“重点班”、“实验班”和普通班的划分,就造成了在学校中的新的教育不平等,造成社会的不和谐。 对于这些“重点班”、“实验班”和普通班的设立,有些人认为,它可以解决因个体差异而产生的“吃不饱”和“吃不了”的现象,能使各类学生在学习中人人有兴趣,个个有所得,在各自的“最近发展区域区”得到充分发展,从而圆满地完成学习任务,提高学习素质。事实上,这样的分班,似乎对一部分尖子生有效果,但是对学习中下水平的学生却收效甚微,甚至加剧了两极分化,加剧了教育不公平的现象发生,助长了社会不和谐因素蔓延。 二、划分“重点班”和“普通班”的主要弊端(一) 造成教育资源分配出现“鸿沟” 从出现“实验班”、“重点班”和普通班区别伊始,学校内部的教育资源几乎不可避免地向这些班级倾斜,最优秀的学生、最优秀的教师、最优秀的教育硬件等都首先对这些班级配置,而普通班级的优秀资源频频下降,不可避免地导致了学校内部的“贫者越贫,富者越富” 。(二) 造成教师之间的不平等,严重挫伤了普通班级教 师的积极性 “重点班”和“实验班”是学校的“面子”;学生心中的“理想之地”;家长追求的焦点。有些学校甚至于称这些班级是“清华班”、“北大班” ,好象只有进了这些班级,才有考名牌大学的希望。这种班级的划分,一是造成了其他普通班级任课教师的人格受损。因为学生、家长、社会形成了相应的概念,好教师教“好”班,差教师教“差”班。事实上教师与教师之间只有分工不同,没有地位的高低。这种理解上的偏差很难改变的根源在于这些重点班级的存在;二是造成了教师之间的经济收入相差较大。经济的不平等决定了社会地位的不平等;三是挫伤了教师的积极性。由于教师占有的教育资源的不平等,学生具体情况不同,家长重视程度的差异等原因,教师付出同样甚至于双倍的努力,在教育效果上却并不对等。由此,普通班的教师会认为,反正我不是最好的教师,教好教坏无所谓。我教的学生不如他们,我的教育资源也不是最好的,我的学生差是理所应当的。这样,由于教师的抵触情绪,普通班级的教育质量就会日益下滑,就会增加校园的不和谐因素。 (二) 教育资源分配的不合理在学生之间造成不平等学生到学校上学,家长都渴望自己的孩子受到平等的教育,接受同样的教育机会,使用同样的教育资源。重点班的设置把学生分出三六九等,受到不平等的教育机会和不平等的教育资源分配,这样就极大地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和进取心。普通班的学生往往要承受更大的心理压力,

中学教师的差别对待对教育的影响

中学教师的差别对待对教育的影响 摘要 教育公平问题是教育领域的热点问题,能否保证受教育权利的平等是教育公平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在教育过程中,教师的差别对待就影响到了受教育权利的平等。影响教师区别对待的原因主要有:学生的学业成绩,学生的所属情况,学生的家庭背景,教师的偏见等。教师的差别对待通过影响学生们的知,情,行等方面影响到教育公平。而正处在青春期的中学生更易受到教师的影响。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的成绩和行为会越来越符合教师最初对他们产生的期望。如果教师们这种差别对待一直存在,就会使受到高期望的学生不断地提高成绩,受到低期望的学生的学习成绩下降。尤其是对于正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来说,由于生理上的成人化和心理上相对的不成熟,他们更容易患得患失,并且缺乏自信。这时,中学教师对他们的影响就更大了。这对于同样接受中学教育的学生来说就是不公平的。中学教师也就这样通过影响学生的认知而影响教育公平。教育公平就是指有利于社会发展的整体利益并被社会大众所认可的教育制度。尽管教育工作者们从未像现在一样离教育公平那么近过,但是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的教师,在课程互动过程中,应该时刻反省自己的行为是否做到对学生们平等,公平,公正。尤其是作为义务教育关键阶段的中学教师,更应该从自身做起,维护教育公平。 关键词:中学教师差别对待教育公平 目录 教育公平概念 (2)

中学教师差别对待学生的原因和表现 (3) 2.1根据学生的学业成绩差别对待。 (3) 2.2根据自己是否是学生的班主任而差别对待。 (3) 2.3根据学生的家庭背景差别对待。 (4) 2.4其它一些产生差别对待的具体原因。 (4) 中学教师差别对待学生对教育公平的影响 (4) 3.1差别对待通过影响学生认知而影响教育公平。 (4) 3.2差别对待通过影响学生情感而影响教育公平。 (5) 3.3差别对待通过影响学生行为而影响教育公平。 (5) 结语 (6) 参考文献 (6) 教育公平概念 教育公平是一个主观概念,它是指教育制度的合理性与公正性的统一,所谓教育制度的合理性是指教育制度有利于社会发展的整体利益。所谓教育制度的公 正性是指教育制度有利于所有人,即指得到社会大众公认的教育制度。由此看出,教育公平就是指有利于社会发展的整体利益并被社会大众所认可的教育制度。 教师的差别对待是指教师在教育过程有意地在认知上师的差别对待,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意地在认知上,情感上或者行为上将学生划分为不同的类别,

社会学课件大纲

第一章社会的构成 第一节社会及其构成 一、社会的本质 社会是人类生活的共同体。社会在本质上是生产关系的总和,它是以共同的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而相互联系的人们的有机总体。 二、社会的特征 第一,社会是由人群组织的。 第二,社会以人与人的交往为纽带。 第三,社会是有文化、有组织的系统。 第四,社会是以人们的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的。 第五,社会系统具有心理的精神的联系。 第六,社会系统是一个具有主动性、创造性和改造能力的活的机体。 三、社会的要素 人口 资源 环境 文化 四、社会的功能 整合功能 交流功能 导向功能 继承和发展功能 整合功能:指社会将无数单个的人组织起来,形成一股全力,调整种种矛盾,冲突与对立,并将其控制在一定范围内,维护统一的局面。 ?问题:一个社会要达到整合的目的,必须具备什么样的条件? ?一个社会要达到整合的目的,必须具备这样两个不可或缺的条件:①有足够的社会成员作为社会行动者受到适当的鼓励并按其角色体系而行动;②使社会行动控制在基本秩序的维持之内,避免对社会成员作过分的要求,以免形成离异或冲突的文化模式。 ?——帕森斯《社会体系和行动理论的演进》 ?交往功能:社会创造了语言、文字、符号等人类交往的工具,使个人之间、家庭之间、群体之间、国家之间的交往成为可能。

?导向功能:社会有一整套行为规范,用以维持正常的社会秩序,调整着人们之间的关系,规定和指导众的思想、行为的方向。 ?继承和发展功能:人类创造的物质和精神文化通过社会而得以积累和发展。 第二节社会结构和社会运行 一、宏观社会结构 ?是指社会的整体结构,即整个社会关系的构成善,包括社会的经济结构、政治结构和文化教育结构。具体来说,社会制度以及世界体系就代表社会的宏观结构。 ?社会制度是指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社会关系及与之相联系的社会活动的规范体系。 ?规范行为 ?确定关系:个人关系、群体关系以及个人和社会的关系

教育社会学

新编教育社会学(主编:马和民) 第一篇: 教育社会学的学科论 第一章导论 教育社会学: 研究教育行动和教育事实的学科. ●教育社会学的两种研究路径: 第一种,主要是以孔德/图尔干/斯宾塞维代表的学术渊源, 偏重”社会事实”, 推崇事实判断和量化研究. 第二种是以韦伯为代表的,主要是偏重个体事实, 推崇价值判断和质化研究. ●教育社会学的学科特点: 1.整体性( 社会有机论,教育现象放于社会大系统进行分析)2.综 合性(理解的教育是广义的噢究的视角和方法的综合性)3.现实性: 对本国本土教育事实的研究. 4. 实证性( 研究主要通过观察/调查/实验研究等手段获取教育事实资料) ●教育社会学的学科局限性: 1. 功能局限性(具有鲜明的合作性和依赖性,比如只能协助而 不能代替各种具体的学科,不能独立的解决教育问题) 2. 地位局限性( 对社会学依附明显) .3. 应用局限性( 研究范式不具有普适性) . ●美国人类学家米德把社会化的形态分为三类: 后喻文化- 儿童向成人学习;并喻文化-儿 童或成年人都需要向各自的同辈人学习;前喻文化-成年人向儿童学习. ●教育社会学的研究视角: 宏观角度: 围绕教育功能展开, 研究重点在教育与社会结构/教育与社会不平等/教育与社会变迁/与人的社会化问题等. 中观角度: 研究以学校为中心开展. 重点是学校科层制组织的性质/目标/结构/组成以及学校与社区的关系. 微观角度: 一类是以英国学者杨为标志,形成知识社会学的研究.二类是采用现象学/象征互动论与俗民方法论等,以课堂和教学过程为研究对象形成学校教育的俗民志. 综合角度的研究: 同时关注宏观和微观两种社会过程. 如, 美国波普尔的”隐性课程论” . ●教育社会学的历史发展 萌芽于19世纪后期的欧洲, 成形于20世纪初期的美国,转型于20世纪50年代, 60年代后得到飞速发展. 代表人物: 孔德: 创造了”社会学”一词. 称这门学科为”实证哲学, 认为社会学是“对于社会现象所固有的全部的实证研究”。 韦伯: 曼海姆:匈牙利人,创立知识社会学。 涂尔干:法国社会学家/教育家。确定了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事实”。 斯宾塞:英国,提出社会如同一个有机体,能够进行自我管理和协调(社会有机论),还提出社会如同物种一样,是由简单向复杂的自然进化的过程(社会进化论)。他的教育准备说实质上是与适者生存的社会进化论思想息息相关。 华德:美国,应用社会学 杜威 20世纪60年代后,几个明显的特色:1。教育社会学者越来越多的参与教育政策和教育计划的制定,研究越来越多体现政策研究的特色2。采用更多的比较研究。3。采用跨学科的研究方法,借用文化人类学/社会心理学/政治学/政治学/经济学4。进一步扩大研究范围。5。成为国际性探讨的领域。 20世纪90年代后,1.在研究领域,表现为教育社会学与社会教育学的结合。2。不但重视国际比较研究,还更重视国际教育的交流和理解。3。更多的关注教育生态环境的研究。

教育社会学读书报告

读书报告 我读的是有马和民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的《新编教育社会学》。这本书把教育社会学的研究对象界定为“学校系统中的行为、活动、组织和制度之间的结构关系及其互动的过程”。它以功能理论、冲突理论和互动理论为理论基础,来解释研究教育行为和教育事实。学校成员的行为,课堂教学、教育知识,班级组织、学校组织便成为教育社会学研究的基本内容;教育制度及其他社会制度的关系便自然成了教育社会学研究的重要事实。这本书紧扣教育社会学的研究对象从教育社会学的学科论、教育行为论、教育活动论、教育组织论、教育制度论、教育功能论六个方面对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社会学的分析。 学习教育社会学、接受教育社会学的训练,可以改变我们研究教育事实的方式。教育社会学的视角可以帮助我们去理解一个教育问题多方面的社会原因,帮组我们去了解整个学校教育体系是如何运转的,以及学校是如何与更大的社会体系发生联系的。我们是生活在社会中的人,时时刻刻都在与社会发生着联系。如果让你分析儿童失学的原因,你是否能考虑到地区差异、性别差异、文化传统、家庭经济、家长的观念等因素?在没有学习教育社会学之前,我分析问题的角度单一,不会从多个角度来思考问题,不过自从读了《新编教育社会学》这本之后我学会了从多个角度来分问题,并且对遇到了问题了有了更深入的思考。 还记得第一节教育社会学课上,苏老师给我们讲了常识和教育社会学的区别,让我们要敢于打破自己的眼睛看到的,“发挥社会学的想象力”。在“教育世界”我们往往以自己的感性认识、“第一印象”来认识评价我们所看到的世界。我们关于教育的经验和常识在一定过程度上却成为我们正确认识教育事实的绊脚石。跨越“经验”、“常识”这些表面的现象,寻找作为原因的社会因素来揭穿教育事实的真相,将会给我们带来全新的研究的体验。 在读书的时候给我触动最大的是对教育不平等问题的分析。在社会和个体的教育需要是满足还是限制的问题上存在着一种“悖论现象”。制度起源于人类的需要,但是在怎样看待制度与需要的关系问题上,东西方之间似乎存在着微妙而深刻的分歧。分歧的实质在于:制度的制定及其继续存在,到底是为了满足人的需要,还是为了限制人的需要?对此可以作出一种回答:制度的功能既是为了满足,也是为了限制,有时限制正是为了满足,有时限制这种需要是为了满足另一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