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广西生猪生产情况分析

广西生猪生产情况分析

广西生猪生产情况分析
广西生猪生产情况分析

广西生猪产业发展问题研究

猪粮安天下,养猪业的发展关系到我区食物安全、社会稳定和国民经济协调发展。目前生猪生产的现状到底如何?面临哪些问题?为此,我们通过调研结合近十年的有关数据,对我区生猪生产情况进行了分析。

一、生猪生产在我区农业生产中的地位

养猪生产的发展是随人类的文化、经济和人们生活水平的发展而不断提高的。人类养猪的历史久远,我国在距今约七、八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前就已驯养猪。猪肉是人类生存,延续不可缺少的动物性营养食品,是我国人民的主要肉食,也是世界消费最广泛的红肉。养猪业在我区畜牧业和农业生产中的地位举足轻重。目前,我区生猪养殖业产值占畜牧业总产值的比重达56%,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26%。从2000年以来,广西生猪生产和价格也同全国一样,生猪生产波动频现,价格涨跌频繁,不仅给养猪业带来了大冲击,也助推了CPI的涨跌,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猪肉市场,给城乡居民生产生活造成困扰,生猪生产已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焦点。生猪养殖是农民“钱袋子”之一,也是城镇居民“菜篮子”主要渊源。抓好生猪生产,对增加农民收入,稳定市场供应,满足城乡居民消费需求,具有重要意义。

二、我区生猪产业发展的特点:

(一)规模养殖成为养猪生产主体。生猪饲养业在我国是传统产业,生猪养殖长期以来一直作为农民的家庭副业经营,生产方式粗放,生产规模较小。随着农业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和农村大量劳动力的转移,生猪生产向规模化发展的趋势十分明显,规模养殖的数量迅速增加,生猪养殖的规模化和组织化程度在不断提高。据广西区水产畜牧兽医局资料显示,2012年年出栏100头以上的养殖户占总养殖户的0.3%,但出栏生猪占生猪出栏总量的49.3%以上。其中,年出栏量在500头以上的规模养殖户占0.1%,出栏量占35.2%。年出栏5000头的养殖户占总养殖户的0.005%,年出栏生猪占生猪出栏总量的26.9%。

散养户和小规模户急剧减少,规模养殖成为主导力量。2007年至2012年底,我区养猪户从433.71万户减少到288.62万户,年出栏生猪50头以下的养殖户280.37万户,比2007年减少34.5%,年出栏生猪所占比重由2007年的64.7%下降为2012年的39.2%头;2012年年出栏生猪500头以上的养殖户达3896户,比2007年增加了61.3%,年出栏生猪所占比重由2007年的21.6%提高为2012年的35.2%。其中年出栏万头以上的大型养猪场达到130家,比2007年增加了31家,年出栏生猪所占比重由2007年的4.6%提高为2012年的8.4%。

(二)优势产业区基本形成。伴随优质安全生猪基地建设,我区初步形成了生猪养殖优势产业区。2013年年出栏生猪超过500万

头的市有玉林市和南宁市,分别有614.76万头和523.31万头,桂林市出栏量438.61万头,贵港市超过364.55万头,这四个市的生猪出栏量占到全区生猪56.2%。其中有5个县的生猪出栏量超过100万头,年出栏生猪超过40万头以上的县有30个,占全区生猪总出栏量的74.7%。目前,在全国生猪生产超过200万头的4个大县中,博白位列第二。

(三)标准化养殖比重提高。2008年,我区制定了“生猪标准化养殖小区技术规范”,作为自治区级地方标准发布。目前我区80%的乡镇成立了水产畜牧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站,我区农业部畜禽标准化示范场94 家,其中2013年新增畜禽标准化示范场12家,省级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示范场144个,标准化规模养殖比重由2007年的不到10%提高到目前的30%以上。

(四)猪肉在整个肉类总产量中仍占主要地位。猪肉一直是我区居民肉类消费的主体。上世纪80年代以前,猪肉占居民肉类消费比重的95%以上。进入80年代,随着肉类消费的多样化发展,尽管猪肉消费量不断增加,但其比重下降。到目前为止,猪肉占整个肉类总产量的比重已由2002年的76.8%下降为2013年的62%。2013年我区猪肉产量261.34万吨,人均猪肉占有量49.5公斤,比2002年增加25.1%。

(五)产业化链条逐步完善。以养殖生产为核心,从饲料生产、种猪繁育到流通、屠宰加工、肥料加工等相关产业发展迅速。新建规模养殖场向集团型、资本运作型发展,龙头企业集中的趋势越来越明

显。到2011年底,我区共建设种猪场355个,其中原种猪场17个,一级种猪扩繁场176个,二级种猪扩繁场160个,地方猪资源场7个。种猪场存栏基础种猪16.4万头,年供种量108万头。已建设108个种公猪站和1326个生猪人工授精站,2011年人工受精配种母猪498.6万胎次。我区有省级以上畜禽养殖加工龙头企业73个,总注册资金124亿元,年销售收入800亿元,其中国家级龙头企业10个、省级63个,上市公司4个。我区有饲料生产企业670家,其中年产量过10万吨的企业16家,全年商品饲料产量达到1000万吨,饲料工业产值300多亿元;有兽药生产企业46家,年产值10亿元。有年屠宰加工生猪100万头以上的龙头企业9家。

(六)生猪生产周期缩短。随着规模化养殖的不断发展,在科学饲养技术日益提高的条件下,大大的缩短了饲养周期,节约了饲养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益。一般情况下,规模户饲养的母猪怀孕114天,仔猪出生28天后断奶, 40天左右时间出栏,断奶后一周经过人工受精母猪又开始怀孕,一头母猪年生产2.2胎左右,这种几乎“机械化”的仔猪生产,比自然状态下(农户散养)的仔猪生产周期大大缩短,保证了仔猪货源。

据调查,规模户饲养的仔猪(公猪)出生40天后的就可以添槽作为育肥猪,养殖时间4个半月后,重量在100到120公斤,就必须出栏,这个时期是出栏的最佳时期,如果超过4个半月出栏则大大降低养殖效益。但育肥猪在40—50公斤的生长期,生长最快,如果

这个时期出栏,亦很不划算。按照规模户育肥猪4个半月的养殖周期,比一般散养户提前4—6个月时间出栏,由于饲养周期大大缩短,使养殖效益大幅度提高。

(七)生猪生产波动频率加快。农业生产在以家庭承包经营为特征的背景下,以家庭为单位的农业生产,由于农民不掌握市场信息,不了解市场预期变化情况,更不具备抵御市场变化的风险能力,农户种什么、养什么,只能根据当期市场情况,决定下期生产,往往造成一哄而上,形成农产品“卖难”,城镇居民“买贵”的情况,农业生产跌入低谷—高峰—低谷的恶性循环,生猪生产也不例外。而养猪规模户在抵御市场风险能力、掌握市场信息、疫情防治、仔猪生育生产等等方面,相比一般农户具有绝对优势,因而大大地减少了生猪生产的波动。据分析,当前我区生猪生产的波动周期为1年半左右时间,比过去一般农户养猪的波动周期减少1年左右时间,而且波动的幅度也大大减小。

(八)一批有实力的企业正在投资或扩大生猪投资。总投资3亿元的湖南鑫广安集团武宣30万头生猪产业园一期工程建设全部竣工,并已于2013年年底投产,兴宾区仙境猪业有限公司新建4万头养猪场也顺利投产,目前存栏量13500头,能繁母猪2100多头,象州县华金养殖场新建2万头养猪场已于2013年顺利投产,桂林桂都生态养殖公司年产4万头肉猪生产线已实现投产运行,年产15万头

猪苗的桂林温氏公司林村种猪场正式投产并满负荷生产,年产20万头猪苗的桂林温氏公司罗锦种猪场也正在抓紧施工建设。

二、我区生猪与全国及相邻云南省的差距

(一)生猪存栏量减少,全国排名下降,所占全国比重下降且排名由在云南的前面变为落后于云南。2012年我区生猪存栏量比2002年下降了18.6%,而同期全国却是上涨了2.8%,占全国的比重为

5.18%,比2002年下降了1.38个百分点,生猪存栏量在全国的排名下降了三位,由第4名下降为第7名;同期,云南省生猪存栏量比2002年上涨了8.9%,占全国的比重为5.69%,提高了0.32个百分点,生猪存栏总量在全国的排名前进了二位,由第7名上升为第5名,排在了广西前面。(见表一)

2002年—2012年全国、广西和云南生猪存栏情况(表一)

(二)我区生猪出栏量全国排名上升,依然排在云南前面,但所占全国比重下降且增长速度慢于全国平均速度和云南增长速度。2012年我区生猪出栏量在全国的排名为第8位,比2002年前进了一位,但所占全国的比重为4.8%,比2002年下降了0.11个百分点,增长速度为25.8%,比全国平均增长速度少2.8个百分点,比云南增长速度慢14.9个百分点;2012年云南省生猪出栏量在全国的排第9位,比2002年前进了二位,所占全国的比重由4.17上升为4.57%,提高了0.4个百分点,增长速度为40.7%,比全国平均增长速度快12.1

个百分点,比广西增长速度快14.9个百分点。(见表二)

2002年—2012年全国、广西和云南生猪出栏情况(表二)

(三)我区猪肉产量增长快于全国平均水平,低于云南增长速度,猪肉产量排名由在云南的前面变为落后于云南。2012年我区猪肉总产量为252.5万吨,比2002年增长32.3%,高于全国29.4的增长速度,但却比云南34.8%的速度低2.5个百分点。我区猪肉占全国的比

重为4.73%,比2002年上升了0.11个百分点,猪肉产量在全国的排名由第11名上升为第9名,人均猪肉占有量48.2公斤,比2002年增长21.8%,增长速度比全国慢1.15个百分点;云南省由4.75%上升为4.95%,提高了0.2个百分点,猪肉产量在全国的排名由第10名上升为第7名,人均猪肉占有量56.7公斤,比我区高17.6%,增长速度比全国平均水平高2.44个百分点,比我区高3.6个百分点。(见表三)

2002年—2012年全国、广西和云南猪肉产量情况(表三)

(四)从生猪规模养殖户情况看,我区规模养殖户明显高于云南。(四)广西生猪调出大县远少于云南。国家生猪调出大县奖励政策是从2007

年以来,按照《国务院关于促进生猪生产发展稳定市场供应的意见》精神,为调动地方发展生猪生产的积极性,建立保障生猪生产稳定发展长效机制,促进生猪生产规模化、产业化、

持续健康发展的一项专项惠农政策。目前,我区生猪调出大县为20个,比2008年增加了 10个,而2013年云南有生猪大县33个,比2008年增加了23个。

生猪调出大县奖励以“引导生产、多调多奖、直拨到县、专项使用”为原则,以有关县市区生猪调出量、出栏量、存栏量等因素计算,对达到规定标准的县予以奖励。奖励资金主要用于增强生猪综合生产能力、提升规模化养殖水平和生猪品种质量、加强环境保护、增强防疫能力等

从上分析可以看出,近十年来,我区生猪生产发展速度

三、当前我区生猪发展面临的挑战

(一)生猪价格波动风险加大。近十年来,生猪养殖户犹如坐过山车,生猪的价格可谓起伏跌宕,在大赚与大亏之间艰难地与市场博弈。最近十年,广西生猪价格和全国一样,经历了三轮明显的价格波动,平均周期长度为30个月左右。前两轮分别在2004年9月和200 8年4月形成峰值,而最近一轮猪价上涨峰值“窗口期”为2011年9月。

2003年以前生猪市场供求相对平衡、价格波动幅度不大。2003年受“非典”疫情的影响,养殖户宰杀母猪,补栏停滞,造成生猪供应紧张。同年底一场突如其来的“禽流感”,引发居民对禽肉消费的恐慌,进一步助推了猪肉消费量的增加,导致生猪价格开始明显反弹,并一直持续到2004年下半年,猪价进入十年中的第一个高峰期。2006年下半年,具有急性高致死性蓝耳病爆发。一时间人们“谈猪色变”,养猪业遭受重创。2007年初至2008年2月,疫情对猪价的影响开始显现,猪价经历了历史性的高涨。从2008年10月至2010年6月,猪肉价格进入回调期。从2010年7月起,本轮猪肉价格上涨开始启

动,生猪价格开始回升,直至2011年9月份,三元杂生猪价格超过20元/公斤,创历史新高,去骨带皮鲜猪肉价格高达30.20元/公斤,之后,缓慢回落。目前,目前全区二元杂、三元杂活猪平均价格11.35元/公斤、12.14元/公斤,全区猪肉平均价格20.27元/公斤。养殖户明显亏损,出栏1头肥猪亏损200元左右,部分小型养殖单位选择退出市场。

近年来猪价波动频繁,周期趋短,往往是大涨之后即大跌,一年形成一个周期,养殖户调整适应能力和政府部门的调控能力难以赶得上市场节拍,陷入越调波动越剧烈的循环。并且有些调控政策只重短期效应,特别是价格高峰时,有利好产业政策出台,很容易引起外来资金盲目跟风;一旦价格进入低谷,这些资金投入者大多不能坚持,最终“受伤”的还是养殖户和养猪产业。

2006年5月至2008年4月的23个月内,全国生猪价格由5.96元/公斤上涨至16.87元/公斤,涨幅达183%,生猪价格窜至历史高位;2010年4月至2011年6月的14个月内,全国生猪价格由9.53元/公斤上涨至17.54元/公斤,涨幅达85%。2006年以来生猪价格的两次剧烈波动,对生猪产业乃至整个经济社会发展都产生了巨大影响。价格下跌致养殖户亏损。2010上半年,供过于求的生猪市场和季节性消费淡季使得生猪价格快速下滑,由1月的12.09元/公斤迅速下跌为6月的9.64元/公斤。据对近6000个生猪养殖户的监测,2 010年6月出栏每头生猪亏损70元。若某一规模养殖场本月出栏30 00头生猪,则亏损额将达21万元。2010年6月,全国生猪养殖平均

亏损面达到58.23%,亏损严重的地区达到90%以上。生猪价格下跌养殖户亏损严重,而生猪价格的快速上涨则使得居民消费水平大幅下降,对农村居民及城市贫困人口日常生活带来显著影响,价格上涨使居民消费水平下降。猪价变化周期趋短,调控难度加大。

(二)劳动力短缺对生猪产业的影响已经显现。“用工难”使养殖业劳动力不足问题凸现。随着农村大量劳动力转移,一些地方农业劳动力不足的问题已经出现,尽管养殖场用工工资不断上涨,但是与进城打工相比,养殖场地理位臵偏僻、工作形式单一且劳务繁重、外出机会和工作条件较差等因素影响,年轻人宁愿在城市工资略低的单位上班,也不愿意在养殖场上班,养猪场“用工难”问题凸现。近年来我区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吸收大量农村劳动力进入二三产业,农村劳动力减少导致散养户大量退出,但在生猪生产领域,机器设备不能像在种植业中那样大量代替劳动,养殖业劳动力短缺的状况仍将持续。当前我区普通规模养殖场聘用养殖工人的工资为1700元/月左右,而大型的养殖厂由于对工人素质要求更高,雇工费用会达到2500元/月。但,即使这样,也很难请到合适工人。

(三)生态环境对生猪业发展的制约日益突出。随着养猪场数量的增加和养殖规模的扩大,集约化养殖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尤其是中小型养殖散户,由于管理粗放、设施简陋,标准化程度不高,环境保护意识不强,极容易造成对环境的污染。国内首部针对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方面的法规《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草案)》

于2013年10月8日通过,对规模养殖场或者养殖小区的环境条件要求更严格,养殖养殖风险增大,利润空间小。一方面使养殖污染得到控制,环境状况得到好转,但另一方面制约了畜牧业的发展。养猪业环保法律法规客观上提高进入养殖业的门槛,限制了一部分有养殖意愿但条件不能达标的农户或企业加入养殖业,对生猪业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四)“融资难”长期困扰规模养殖户,养殖户融资困难,融资渠道少。农业是弱势产业,养猪行业是传统的农业生产项目之一,传统的养殖业资本运营特点表现为低投入、低产出、低风险,具有小农经济的显著特征。随着农业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农户经济的壮大和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养猪业以现代化规模养殖迅速发展,资本运营表现为高投入、高产出、高风险,这种模式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按照现有银行规定,用固定资产抵押贷款必须要有国有土地上的房产做抵押,而大部分用于畜禽养殖场都是属于租赁集体土地。由于畜牧业生产不确定性较大,风险偏高,银行要求较高的风险收益率,同时养殖户往往又缺乏必要的抵押品,导致贷款获得难度较大。据养殖户反映,金融部门对养猪放贷比较谨慎,而且贷款手续繁杂,部分养殖户只好东拼西凑,缺乏稳定的融资渠道,无力改造圈舍,扩大生产规模,如果遇到市场疲软时,难以抵御风险,无耐只能走向“破产”。目前,养殖户通常的融资渠道一是向亲友借钱,但借贷规模受一定限制;二是向农村信用社及邮政储蓄银行借款,但手续繁杂,利率较高,增加了经营风险。

(三)成本上升,压缩利润空间

据畜禽监测推算资料显示,目前生猪养殖的多项成本出现上升。2011年一季度玉米价格达到1.81元/公斤,同比上涨13.8%;普通饲养员工资每人每月为1200元左右,比去年上涨了20%;仔猪出售价格为20.85元/公斤,同比上涨46%。生猪养殖成本的“刚性”增加,且不断上涨,加大了养殖风险,压缩了利润空间,一旦猪肉价格出现大幅波动,养猪出现行业性亏损在所难免。

(四)“定价难”使养殖户定价话语权微弱

目前生猪销售大多依赖于中间商上门收购,销售渠道比较单一。在养猪专业协会(组织)不健全的地区,养殖户在出售价格谈判中处于绝对劣势地位,由中间商任意“宰割”,无论是价格上涨期,还是下跌期,中间商都保证其取得相对利润。一旦遇到生猪出栏集中,收购价格下跌,销售发生困难,中间商就采用压价、少算重量等方式来保障自己利润,亏损的只是养殖户。

(六)“用地难”困惑新生规模养殖户

规模养殖需要一定的场所,又不能在人口密集的村镇区,需要占用相当规模的农业用地。据一些农民反映,想投资养猪业,用地审批手续很难办,只好望而止步。

四、政策建议

(一)加大宏观调控力度,保证生猪生产平稳发展。畜牧业事关国计民生,带有公共产品性质,其健康发展离不开国家的支持和调控。利润是决定养猪规模的关键因素,农民养猪有没有积极性、养殖规模保持多大才合适,关键是要看养猪是否有利可图,利润是指导生产的有力杠杆。政府要充分利用好这个杠杆来调节生产,建立健全快速、灵活、有效的猪肉产品市场调节机制,保持生猪生产稳定发展。生猪收购价格与当时市场玉米价格应保持6∶1左右比例关系,当这种关系确立时,养猪就有利可图,农民就愿意养;当这个比例关系跌破5∶1时,政府就应当通过收购市场猪肉产品,降低养猪户的损失;当这个比例关系突破7∶1时,政府应通过投放市场猪肉产品,使养

猪户的利润保持在合理水平,从而平抑市场物价,保持市场繁荣稳定。

政府加强对生猪生产的宏观调控,不是建几个生猪养殖大县就能解决的问题。各级政府应该着重做好建立市场调解机制、资金扶持规模养殖户、防疫防控、信息披露等方面的工作,由市场需求决定生产规模,由经济发展规律决定养多少,由养殖户根据利润来调节养殖行为,只有这样,才不至于一哄而上导致全盘皆输。由于生猪生产运输条件的限制,在全国大市场下,陕西生猪走扩大调出的路子困难较大。在目前生猪生产产业链条还没有大的发展,新的较大规模的深加工能力还没有形成的情况下,要立足本省“内需”,稳定生猪生产。为了避免走进“猪贱伤农”、“猪贵伤民”恶性循环的轨道,陕西生猪生产不宜盲目扩大养殖规模,应保持适度增长。

(二)依靠科技进步,提高综合生产率。一是要针对新品种培育、种质资源高效利用,实施一批重大科技项目,组织全国优势科研力量开展联合攻关,力争突破一系列关键技术难点,尽快提升我区生猪产业科技水平。二是加强生猪养殖业高新技术的产业化应用,不断提高养殖业科技含量。进一步完善养殖业技术推广体系,针对当前我区仍然存在大量散养户的基本形势,充分发挥畜牧技术推广部门的技术支撑作用,调动大专院校、行业协会和专业合作组织的积极性,深入养殖场户开展生猪饲养、繁育技术指导和服务,指导养殖场户合理调整生产结构。

(三)积极推进生产方式转变,促进生产持续发展。一是要提高生猪业生产规模化、标准化程度。要以发展各种类型的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为主要途径,推行标准化养殖和生态养殖模式,提高规模效率。二是要创新产业化模式,提高散户的组织化程度。在鼓励发展“公司+农户”的传统产业化模式的基础上,要支持养猪户发展自己的专业合作组织,改变散户的弱势地位。三是要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解决散户在养殖中难题。

(四)切实加强疫病防控,减少生产波动。一是要加强动物疫病诊断和防控能力建设。要加强各级动物卫生执法监督和疫病预防控制机构建设,完善疫情测报、流行病学研究和应急处臵能力。二是要规范生猪防疫检疫行为。逐步推行所有疫病全部免费强制免疫,真正做到免费强制免疫全覆盖。三是要通过改善生猪饲养环境,提高动物福利水平,从根源上减少生猪患病的发生率和传播率。(三)加强防控、防

疫措施,降低养殖风险生猪防疫关系到养猪业发展、农民增收、市场供应和食品安全等重大问题。目前,畜牧业防控防疫资金投入不到位、人员力量不足、防控防疫水平低下等,与畜牧业发展水平很不适应,已成为影响畜牧业发展的瓶颈。做好生猪防疫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一是政府要加大投入,主要是检测仪器等硬件设施设备的投入;二是有关部门要做好疫情的预警,让疫情缩小到最小范围,防止大面积的蔓延;三是做好防疫的科技普及和科技推广,要重实效,不能锣鼓喧天的走过场,搞形式主义,应该做到农民需要什么技术就送什么技术,并教会农民防控、防疫的措施和办法;四是抓紧对基层兽医人员的技术培训,让他们尽快掌握动物防疫的新技术和新的操作规程,适应农村动物防疫的需要;五是做好免费疫苗发放监督工作,保证疫苗质量

(五)加强财政支持力度,保障生产稳定发展。一是要多渠道增加对生猪产业发展的投入。认真落实国家扶持生猪产业发展的各项政策,建立对生猪产业投入的稳定增长机制。二是要实现反周期逆向调

控政策。建立生猪收购保护价制度,在生猪价格处于低谷时,及时按保护价实行收购,在生猪价格处于高位时,适度抛出库存平抑市场价格。三是要着力打造地方良种生猪肉类品牌。要通过“政府扶持、市场引导、企业运作”的方式加快地方优良猪种的产业化开发,以高品质、高附加值的产品赢得更大产业空间和市场容量。进一步加大对养殖户的资金扶持力度。加大金融信贷支持力度,落实好产业扶持政策。鼓励金融机构在风险可控前提下,对畜牧生产贷款优先安排,资金重点保证;对重点养殖户实行利率优惠贷款,或政府贴息扶持;加速金融服务创新,稳步推广产权抵押贷款,缓解资金紧缺矛盾;在保证对贷款用途进行认真审核的前提下,建立贷款审批绿色通道,提高贷款发放效率。切实落实好生猪良种补贴、能繁母猪补贴、生猪调出大县奖励等扶持政策。

(六)鼓励发展标准化规模化养殖。继续建设好畜牧示范场和畜牧产业集聚区,加快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建设,合理规划,落实畜禽养殖用地,改善饲养、防疫条件,提高粪污处理能力,推动标准化、规范化生产。实践证明,规模户在提高养殖效益、降低养殖成本、抵御风险能力、疫情防控和防治、筹措资金、产销信息、市场预测能力、加工等方面更有优势,且因为规模户生产已经形成,比较稳定,对保障猪肉市场供给,缓解供需矛盾起到了很大作用。因此,畜牧业的发展,不只是养殖总量的简单扩大,更是养殖由散户向规模户集中,养殖方式升级。规模户的发展代表了畜牧业的发展方向,在很大程度上要依赖龙头企业的带动。

(七)加强生猪市场监测和预警,加强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生猪生产调整比生猪市场变化有一定滞后,提前做好生猪生产的宏观监测与预警非常有必要,建立科学高效的预警监测系统,切实加强生猪市场价格成本动态监测,充分发挥政府信息对生猪产销的调控引导作用,提前部署生猪生产计划,有效控制生猪市场价格波动,使广西生猪养殖走向均衡生产、有效供给的良性循环轨道,切实保护好养殖户的积极性。当前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公众对统计信息的需求数量日益多元化,需求质量日益精细化,需求时限日益超前化,统计工作模式正在从单纯的“事后计数”向“事前预警”、“事中预测”、“事后计数”以及专题调研相结合的模式转变。各级农村统计部门要加强与各级农林牧渔业生产部门之间的信息沟通,及时反映农村经济工作、农业生产中出现的新亮点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提升统计信息的共享水平。

(八)高度重视养猪业发展与环境保护问题,严把环境保护关。2013年10月8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草案)》。会议要求要强化激励措施,鼓励规模化、标准化养殖,统筹养殖生产布局与农村环境保护,严格落实养殖者污染防治责任,扶持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和无害化处理,使畜禽养殖污染明显改善,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广西作为生猪养殖大省,对发展生猪生产与环境的保护问题,需要高度重视,不能走为了发展生猪生产而牺牲环境的“先发展,后治理”老路,在养殖场的布点、规划和设计上更要加强指导和

服务,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标准,从源头上加强畜禽养殖业的污染防治工作,防止环境污染。

(五)推广科学养殖技术,提高养殖效益

科学养猪能够降低养殖成本,降低生猪死亡率,提高猪肉品质,增强食品安全,提高养猪综合效益。因此,各级政府有关部门和行业协会,一要加大宣传力度,让广大的养殖户尤其是散养户主动接受科学养猪理念;二要定期组织专业人员学习先进的养殖经验,引进优良品种;三要做好科技养殖推广工作,如在养猪专业网站、电视、广播、报纸等媒体上系统的介绍先进养殖技术,推荐优良猪种、报到市场行情、预报疫情等信息;四要充实各级兽医站人员力量,做好对兽医站人员的定期培训工作,让他们接受最新的养殖技术和掌握市场动态行情,给养殖户传授经验,通报信息,充分发挥兽医站的传导作用。

(六)加强猪肉安全监管,提高猪肉品质

猪肉的安全问题,是养猪行业当前必须解决的一项重大课题。近年来,养猪户为追求利润最大化,在饲料里添加违禁药物或泔水养猪,严重危害人体健康。因此,政府应加强对养猪行业的监督和管理,倡导无公害养殖,严惩违规养殖行为,确保老百姓吃上放心猪肉。另外,现在居民生活更加讲究科学饮食,对食品质量要求越来越高,低脂肪、高营养且残留物低的猪肉在市场更受消费者欢迎。因此,养殖户也要紧跟市场需求,采用良好的养殖技术,饲养优良的猪种,同时屠宰企业也要保证拥有现代化的屠宰设备和保鲜处理工艺,从猪肉各个生产环节保障消费者利益,促进生猪生产良性发展。

(七)发展猪肉深加工业,延长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

猪肉的深加工可以使生猪生产走出直接销售初级产品的狭小圈子,丰富百姓餐桌上的品种,延长生猪生产行业的产业链,从总体上提高生猪养殖效益。猪肉加工企业一头连着消费者,另一头连着养殖户,能及时、准确反馈市场信息,生产出适销对路的产品。有了猪肉加工龙头企业的牵引,就能把分散的小规模生产与市场需求连接起来,养殖户就可以有计划地放手发展生产,减小因为商品流通遇阻传导给养殖户的风险。目前,我省猪肉的深加工企业规模普遍较小,知名度不够高,品种单一,因此要引进资本,大力发展畜禽产品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提高生猪产品附加

不平静的十年

近十年来生猪养殖户犹如坐过山车,生猪的价格可谓起伏跌宕,在大赚与大亏之间艰难地与市场博弈。最近十年,广西生猪价格经历了三轮明显的价格波动,平均周期长度为30个月左右。前两轮分别在2004年9月和2008年2月形成峰值,而这一轮猪价上涨正处于峰值“窗口期”。

2003年以前生猪市场供求相对平衡、价格波动幅度不大。2003年受“非典”疫情的影响,养殖户宰杀母猪,补栏停滞,造成生猪供应紧张。同年底一场突如其来的“禽流感”,引发居民对禽肉消费的恐慌,进一步助推了猪肉消费量的增加,导致生猪价格开始明显反弹,并一直持续到2004年下半年,猪价进入十年中的第一个高峰期。2006年下半年,具有急性高致死性蓝耳病爆发。一时间人们“谈猪色变”,养猪业遭受重创。2007年初至2008年2月,疫情对猪价的影

响开始显现,猪价经历了历史性的高涨。从2008年10月至2009年5月,猪肉价格进入回调期。从2009年6月起,本轮猪肉价格上涨开始启动。不过到2010年上半年,由于生猪疫情造成养殖户提前出栏,猪肉市场供过于求,价格下跌。2010年6月生猪价格开始回升,直至今年9月份,日均生猪价格达19.4元/公斤,创历史新高,鲜猪肉批发价格达23.0元/公斤。

猪市变牛市,养猪如同买股票

董合林是太原市清徐县的普通农民,十多年来一直以养殖肉牛为生。2010年5月间,老董从饲料供应商那里了解到,周围的村子正在大规模出栏母猪,每天宰杀达50多头,而且这种清仓式的宰杀已经持续了近一个月。究其原因是全省生猪价格从2008后半年起一直低迷,2010年4月,日均生猪价格只有9.1元/公斤,仔猪150元/头都无人问津。眼看着耗下去只能越养越赔,养殖户只得忍痛出栏抛售。精明的老董马上意识到,母猪的大量减少,是猪价探底的直接表现。不出半年,猪肉价格肯定会反弹,正是入市的最佳时机。于是老董当机立断,毅然卖掉了家里的50头肉牛,转行当起了“猪倌”。

事实证明,老董的判断是正确的。从2010年6月,生猪价格进入了上升期。老董以280元/头的价格一次性购进291头10公斤重的仔猪,到当年12月出栏时,全省日均生猪价格已经涨到13.7元/公斤,较6月上涨了41.9%。但由于他购买的仔猪品种差,管理经验不足,死亡了106头,但老董还是赚了近5万元。第二次进猪时老董吸取了教训,从正规猪场购进优质品种三元猪266头,成活达255头。这时15公斤重的仔猪价格已经涨到400元/头。到2011年2月出栏时,日均生猪价格已经达到14.5元/公斤,比四个月前又涨了16.0%,老董净赚14万元。2011年春节过后,老董扩建了三间猪舍,在4月底又分三次购进仔猪497头,这时仔猪价格又涨了一百元,达到500元/头。9月中旬出栏250头,毛猪价格已经涨到19.8元/公斤,比7个月前又涨了35.6%,老董又有了近20万元入帐。

近15个月来,仔猪价格上涨了近70%,生猪收购价翻了番。每头猪纯利从300元到500元,目前已可获利近700元。但面对目前炙手可热的市场行情,老董在数钱数到手软的同时,也不无担忧。这么好的行情不知还能延续多久。今年7月份,一头20公斤重的仔猪已经涨到830元/头,养殖成本在不断增加,如果选择大量补栏,等出栏时没准正赶上价格大跌,他不敢冒这个险,“先进200

来头,看看再说。”

算算养猪这笔帐

以太原市为例,目前生猪养殖以中小散户居多,为降低养殖成本,中小养殖户一般都没有雇工,配料、保健、防疫等工作都由家庭成员自己承担,养殖的主要成本就是饲料支出,约占到全部成本的80%左右。

一头10公斤重的仔猪从购进到出栏,整个育肥期约5--6个月。在这期间,如果是全价料饲养,则要消耗饲料约275公斤,其中1号料44公斤,2号料231公斤。一头仔猪价格按550元计算,1号料按4.5元/公斤计算,2号料按3元/公斤计算,那么每头猪在育肥期的饲料支出总额是891元,出栏时如果毛重为115公斤,收购价为19.8元/公斤,那么每头猪销售收入为2277元。扣除水电费、保健防疫等杂费50元和仔猪进价、饲料支出,从理论上讲,目前每头猪纯利应为786元。但大部分养殖户利润没有这么高,因为在养殖过程中仔猪并不能完全成活,有一定的死亡率,而且仔猪在一个月的成长期中要精细喂养,成本相对要高,均摊下来,目前一头猪净利润在500元左右。

如果选用混合料,那么每养一头猪大约需要饲料成本800元。混合饲料的原料主要是玉米、麸皮和豆粕,三者的搭配比例为65:20:15。同样养到115公斤出栏,需要消耗饲料约325公斤,按目前市场价玉米约2.3元/公斤,豆粕约3.7元/公斤,麸皮约1.6元/公斤计算,购买玉米支出为(210×2.3=)483元,豆粕(60×3.7=)222元,麸皮(55×1.6=)88元,合计约800元。采用混合料,虽然可以节约100元左右的养殖成本,但育肥期却要延长一个月左右。

大家公认猪粮比为6:1时,养猪处于盈亏的平衡点;低于5:1,养猪就进入了赔本期;高于9:1,养猪就进入了高价预警期。就目前来看,猪粮比价约为8:1,养猪收益率近25%。

由于养殖经验和经营能力的差异,即使在相同的规模和市场条件下,养殖户之间的收入也存在较大差异,大型养猪场还要扣除人力成本、贷款利率和固定资产折旧等,粗算下来,目前养殖效益差的一头猪盈利也在400元左右。总体来看,今年的养猪效益非常好。

从猪舍到餐桌的变化

太原市猪肉消费量一年约5.5万吨,除熟食制品外,主要是鲜肉和冷冻肉。鲜肉除本地供应外,还有一部分来自晋中、晋东南等周边地区。冷冻肉主要来自陕西、东北、四川等地。近几年为稳定猪肉价格,太原市实行了生猪活体储备和冷冻肉储备。活体猪储备一年在3万头左右,冷冻肉储备任务一年有3000吨。猪肉储备在猪价低迷时进行收储,价格高涨时启动储备投放市场,能有效地调节供求,稳定肉价。

生猪生产形势分析.doc

生猪生产形势分析、趋势判断与对策 ——生猪生产及市场价格调查报告 贵州省畜牧局 二○○六年六月十五日 养猪业是我省畜禽养殖的主体,它承载着广大城乡居民对动物性食品的基本需求,也是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重要支柱。猪肉产品的大量生产,丰富了城乡居民的餐桌。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市场“看不见的手”的推波助澜下,生猪市场价格从波峰滑向谷底,整条产业链上下空前紧张,广大养殖农户面对低迷的市场价格感到茫然,生产的组织者、畜牧行业部门对如何保证完成今年省政府下达的目标任务深感不安。为全面了解全省生猪生产实际情况,为生猪产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出谋献策,省畜牧局组织九个地(州、市)畜牧部门在全省范围对生猪生产及市场价格变化的进行调研,并派出调研组赴贵阳、遵义、黔南、铜仁等地区对散养农户、规模养殖场(大户)、生猪营销协会、贩运商、屠宰场开展了抽样调查,现就各地提供的资料和抽样调查结果综合分析报告如下: 一、生猪生产及市场情况 根据本次调研和畜牧业生产统计资料预测,2006年2季度,生猪存栏数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而出栏数比去年同期增加5%。生猪出栏数同比增加的主要原因是1季度养殖户压栏观望待价上涨,而市场价格仍继续下滑,在无力承受养殖成本压力的情况下亏本出售,因而出栏数上升。但与

上年末比,一季度全省生猪存栏数及能繁母猪存栏数均有所下降,其中能繁母猪存栏数下降16.98%,但其比重仍占生猪存栏数9.3%。 (一)生猪及猪肉市场价格继续下滑 自2004年11月以来,我省生猪及猪肉价格一直呈回落走势,据全省19个定点集贸市场调查统计,5月份仔猪、待宰活猪、猪肉价格降幅较大,仔猪市场均价每公斤6.09元,同比下降43.24%,环比下降14.22%;待宰活猪均价6.47元,同比下降16.4%,环比下降6.36%;猪肉市场价格11.46元,同比下降6.98%。 (二)仔猪与母猪价格降幅较大,其降幅远大于猪肉价格降幅 根据各地(州、市)2005年10月至2006年4月生猪市场价格调查分析,2006年4月,仔猪价格比2005年10月下降25.38%,在生猪产品中降幅最大,其次是纯种母猪与二元杂母猪,降幅分别是22.41%和15.7%,育肥猪价格下降14.28%,其中二元商品猪下降12.93%,三元商品猪下降12.23%。与生猪市场价格降幅比,猪肉市场价格降幅小于生猪市场价格降幅。2006年4月,全省猪肉市场均价为每公斤10.69元,比2005年10月的每公斤11.41元下降6.31%,其降幅远远小于生猪市价降幅。 表1:全省2006年4月与2005年10月生猪市场价格对比表 单位:元/公斤

2019年生猪产业现状调查报告与分析

生猪产业现状调查报告与分析 今年以来,猪肉价格一直在高位徘徊,进入5月份,猪肉价格反常地在淡季暴涨。一些地区农贸市场猪后腿精肉价格最高已卖到26元/公斤,比5月初每公斤18元上涨了四成多,比上年同期整整涨了一倍。猪肉的涨价可能带动整个食品链价格上扬。在这一波及全国的“涨”声中,结合去年粮油价格上涨的情况,可以想见,猪肉价格上涨引发的民生问题不能小觑。 最近我们在江苏盐城进行的生猪产业现状快速调查结果表明:目前生猪饲养正在复苏,但存在问题不容忽视。 近两年生猪及猪肉价格波动情况 打开近两年生猪价格走势图,犹如坐过山车般心颤,是近十年来市场波动最频繁、振幅最大的一次。20**年农历新年刚过,生猪价格便直线下滑,6月中旬跌至谷底并开始有所反弹,6月平均收购价仅为4.63元/公斤,养猪业处于亏损状态。在9月上旬生猪市场逐渐高出利润盈亏点,其后几个月的价格走势更是一路飞涨,猪肉市场零售价格不断刷新历史纪录。 screen.width-333)this.width=screen.width-333" border=0 onmousewheel="return img_zoom(event,this)"> 生猪生产现状 受去年上半年养猪比较效益低,下半年天热又发生疫情,导致生猪大批死亡的影响,一些农户生猪饲养大为减少。9月份以后生产开

始恢复,由于繁殖饲养周期约需一年时间,目前的生猪价格仍处于运行周期的上升期。 一是生猪饲养户骤减,养猪格局发生变化。调查结果显示,今年以来,无论是散养还是规模养殖,饲养户数均比去年同期明显减少。散养户减少了35%以上,规模养殖户减少了25%以上。原先1-2头的生猪散养户大为减少,空栏户增多;但规模养殖户养殖规模扩大,全年出栏肥猪100头以上的养殖户明显增加,呈现出“少养不如不养,养猪就要养多”的新格局。 造成生猪饲养户大撤退的原因有二:一是疫病、市场风险,农户信心受挫。20**年上半年行情不好,赚不到钱还赔钱;20**年下半年行情虽有好转,但是高热病流行,导致生猪大批死亡,血本无归,有钱难赚。经过20**年的一系列的冲击,部分养猪户已对养猪心生恐惧,而信心的恢复还需要一个过程。二是外出打工,挣钱多还省心。养一头育肥猪需要3-4个月,不如在外打工挣钱舒服,有技术能吃苦的每月可挣千元以上,不像养猪那样累、那样脏。劳动力成本升高,进一步挤压养殖环节的利润,已成为制约养猪业发展的一个因素。 二是生猪饲养量下降,存栏减少。受2005、20**年猪价低迷和疫情影响,部分养猪户感觉养猪风险大、补栏积极性不高,直接导致生猪存栏数量较去年同期下降。据调查,今年1—5月生猪出栏比去年同期下降30%左右,目前生猪存栏比去年同期下降了25%以上。 三是近期可供出栏生猪不多,猪价大幅回落的可能性不大。从调查的情况来看,由于不少养猪户害怕猪价下跌以及天热发生疫情,已

当前生猪生产形势分析

当前生猪生产形势分析 今年以来,生猪价格大幅下跌,规模养殖户处于亏损状态,严重影响了畜牧业发展,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根据指示精神,我局对全市生猪生产形势进行了认真调研,现就生猪生产形势分析如下: 一、当前生猪生产形势分析 一季度以生猪为主的畜牧生产继续保持稳定增长,实现了开局好、起步快的良好局面。全市出栏生猪120.52万头,增长5.2%,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4个百分点;存栏309.86万头,增长4.69%,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06个百分点,其中能繁母猪24.55万头,增长5.19%,占猪群的7.92%,低于全省平均水平2.63个百分点;仔猪54.56万头,占猪群的17.61%。近期,生猪生产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生猪价格大幅下跌,养殖户严重亏损。4月底,毛猪价格跌至3.8元/斤,5月上旬,毛猪价格回升到4元/斤,比去年同期下降了43.8%;一等猪肉价格7.5元/斤,比去年同期下降42.3%;肉食品加工企业生猪边口收购价达1.6万元/吨左右,同比下降0.3万元/吨。目前,毛猪价格跌破了5元/斤的成本价,养猪全面亏损,散养农户每出栏一头肥猪亏损145元左右;规模养殖场每出栏一头肥猪亏损150-200元;自繁自养购买饲料的规模养殖场每出栏一头肥猪亏损70元左右;管理水平高、自繁自养自配饲料的规模养殖场盈亏基本持平。由于毛猪价格低、疫病困扰、养殖成本高、市场的不确定因素,严重伤害了农民养殖积极性,致使农民生猪补栏积极性受挫,将对畜牧业发展带来极其严重的影响。对于养殖户来说,价格大幅度下跌,将面临严重亏损,流动资金严重不足或资金链条断裂,生产能力将受到削弱,甚至出现宰杀母猪的现象。特别是小规模养殖户破产难以避免,退出养猪产业将成为必然选择。对于消费者来说,当前猪肉价格过低,必然会挫伤农民养猪积极性,吃高价猪肉的历史迟早又会重演。 二是仔猪和种猪交易量大幅减少、价格大跌。4月份,仔猪和种猪行情应当是一片惨淡,随着毛猪价格下跌幅度加大,养殖户已经从少赚进入全面亏损,仔猪补栏量不大,因此,仔猪和种猪交易量进一步减少,价格大跌。优质仔猪6.5元/斤,比去年同期下降12.5元/斤,同比下降65.8%;一般仔猪4.8元/斤,比去年同期下降7.2元/斤,同比下降60%。2009年一季度的仔猪价格出现了罕见的与毛猪价格两者不同步现象。春节过后,毛猪价格呈持续下跌势头,而仔猪价格并未及时随活猪价格下跌而下跌,而是保持了反弹势头,直至3月底才出现大幅回落。仔猪价格与活猪价格不同步,将潜伏巨大的市场风险。优质种猪(公、母猪同价)4000元/头,同比下降1200元/头,下降23.8%,销售量下降60%,种猪交易量的大幅下降,将可能导致2010年生猪价格大幅上涨。 三是猪肉产品外销受阻、猪肉加工企业亏损。受金融危机的影响,猪肉产品主要销售地的沿海城市企业倒闭或大量裁员,猪肉需求量大大降低,无猪肉产品出口市场,致使外销受阻,外销量大大减少,以冻肉为原料的肉类食品企业处于停产或半停产状态。受国外进口猪

国内外养猪业的现状和研究进

国外养猪业的现状和研究进展 近几十年以来,全球猪肉产量与消费水平一直在稳步提高。市场对猪肉的需求为美国以及其它的猪肉生产者开展国际业务创造了机会。各个对猪肉的需求取决于市场规模、其它肉类的供应与价格、人均收入,以及货币与经济波动情况。在那些以出口为主,并且经济情况变化很大的里,猪肉生产的利润会更低,并且不稳定。目前由于美元贬值,再加上巴西因口蹄疫的缘故无法向亚洲的主要市场出口猪肉,美国的猪肉出口水平得到了提高。美国养猪业所面临的主要挑战包括动物福利、粮食提炼乙醇对饲料价格的影响、人工短缺、环境/政治问题以及食品安全/可追溯程序。尽管各个,既包括传统的也包括新兴的猪肉生产国,- 对出口市场的竞争非常激烈。但随着全球经济成长,猪肉需求提高,亚洲各国表现尤为突出。这些都会给美国的猪肉生产与出口带来更多的机会。 1997至2005年间,世界猪肉消费量提高了27%,2005年的猪肉消费量超过9300万吨。在世界围,猪肉是首选肉类,猪肉消费的提高为美国以及其它的猪肉生产者带来了拓展国际业务的机会。美国2005年的猪肉出口额是22.8亿美元,在美国平均每屠宰一头猪,就创造22.01美元的出口额。 猪肉产量最高的 中国的猪肉产量约占世界总产量的50%,排在第一位,之后是欧盟25国、美国、巴西和加拿大(美国农业部外国农业局,2006)。2000至2005年间,世界猪肉产量提高了15.1%。在上述产量前12名的当中,这五年里猪肉产量增长百分率最大的依次为巴西(39.3%)、越南(27.8%)、中国(23.2%)、俄罗斯(17.0%)和加拿大(16.8%)。在这五年期间,美国猪肉产量增加了9.3%,欧盟25国的猪肉产量仅增加了2.3%(美国农业部外国农业局,2006)。 因为世界围贸易自由化的带动,猪肉国际贸易量显著增加。各国养猪业的国际竞争力变得越来越重要,因为国际贸易可以显著提高出口国养猪生产的利润(Young, 2005)。要想在出口市场拥有竞争力,必须做到:生产成本低(但仅靠这一点并不能保证拥有竞争优势)生产效率高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可靠的供应世界生猪贸易 2004年生猪出口量最大的是加拿大,850万头,而美国2004年的进口量最大,头数差不多相当于加拿大出口的头数。猪肉和生猪算在一起,加拿大的养猪业70%的产品都是出口到美国。 猪肉和生猪的这种国际贸易模式反应了北美养猪业不同的竞争优势(Young,2005)。加拿大的猪群繁殖效率比美国高,而美国在生长猪肥育方面则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再加上美元相对坚挺,购买生猪的价格更加合算。 荷兰和丹麦的生猪出口规模都比较大,许多生猪出口到德国或东欧进行肥育、屠宰。中国则是香港活猪市场的主要供应国。 猪肉进口量最大的 环太平洋、俄罗斯和墨西哥是主要的猪肉进口国。其中,日本是最大的猪肉进口国。2005年,日本进口猪肉133.9万吨,突破历史记录。其中超过120万吨为普通猪肉(冰鲜与深冻),9万吨为熟制或深加工猪肉。从美国、智利、加拿大、墨西哥、爱尔兰和澳大利亚的进口量增加,从丹麦的进口量减少。之所以这样,部分原因是由于2004年牛肉的供应紧缺(美国农业部外国农业局,2006)。 日本的进口标准以及对标签的要求最为严格。日本新的食品进口标准可能要求美国进行更多

生猪产业发展状况调研报告

生猪产业发展状况调研报告 生猪产业进展状况调研报告 生猪业是**市畜牧经济的支柱产业,其产值已占到畜牧业总产值的52%,是农民家庭经济收入的要紧来源。生猪生产在保障市场供给,平抑市场物价,促进地点农产品加工业进展和农民增收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当前我市生猪生产正处于重要转型的关键阶段,浮现了许多新事情和新咨询题,怎么抓好生猪产业,推进现代畜牧业进展,成为当前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1、当前生猪生产的要紧特点 1.1 母猪存栏量增长,生猪生产呈现恢复性进展态势。20xx年七月以来由于生猪养殖效益较好,并且我市仔细降实国家能繁母猪补贴、人工授精良种补贴、标准化规模养殖建设奖励、政策性生猪养殖保险等扶持生猪生产的政策,推动了全市生猪生产的恢复性进展。20xx年上半年能繁母猪存栏达到7812头,比20xx年上半年增加386头(增长5.2%),生猪生产能力逐步得到恢复,预计20xx 年底仔猪生产可望达到供求平衡,仔猪价格趋于合理。 1.2 规模化程度逐步提高,生猪规模化养殖进展势头较好。近年来我市生猪规模养殖有一定进展,特别是去年以来生猪规模养殖效益较好,带动了一定社会资本进展规模养猪,生猪养殖规模化程度得到了一定提高。20xx年我市年出栏20头以上的适度规模养猪户达到16781户(其中年出栏50头以上1197户、年出栏100头以上164户、年出栏500头以上35户、年出栏3000头以上3户),20xx 年末适度规模户存栏生猪16.74万头,同比增长132.1%;适度规模户出栏生猪18.12头,同比增长136.5%。 1.3 生猪品种改良逐渐推进,优质肉猪比重增加。优质肉猪具有很好的市场前景,近两年来我市抓住时机指导农户和规模养殖场(户)淘汰老弱劣质母猪,选留优质二杂母猪,推广以外三元“洋三杂”为主的生猪品改,提高优质肉猪比例。至今年6月末全市存栏纯外种母猪达到1315头,良种公猪存栏63头,有人工授精站12个,全市洋二杂母猪存栏达到6908头,比去年同期增长23.16%,出栏洋三杂肉猪15.75万头,比去年同期增长26.8%,洋三杂面达到25%,比去年同期增长了4个百分点,生猪品改工作得到稳步推进。 1.4 生猪产量快速上升,畜牧业产值大幅度提高。近2年来,由于国家对畜牧业的大量投入,出台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激励一大批有志之士投身养殖行业,从事生猪产业进展。在各级政府的共同努力下,生猪出栏头数逐渐增多,农民的养猪效益明显提高,畜牧产值快速增长,在短时刻内缓解了供别应求、猪肉紧张的社会矛盾。2、生猪生产存在的要紧咨询题 2.1 生猪疫病防控形势严重,疫病风险增大。一是猪病种类多,防控难度大。近几年来,我国猪病呈高发态势,疫病种类增多,并由单一性病种感染转变成多病种混合感染,动物疫病防控已从季节性转变为常年性,防控难度加大。二是猪只交易流淌性大,外疫传入风险增大。**市肉类加工企业较多,从重庆、云贵等地外购生猪量大,猪只交易流淌频繁,对我市动物疫病防控形成重大威胁。三是部分规模养猪场业主防疫意识淡薄。近年来跨行业进入的新建规模猪场业主防疫意识别强,特别是20xx年以来由于养猪效益高,有的规模养殖业主为了快速达到饲养规模,跨区域、长距离大量引种,给我市动物疫病防控带来隐患。四是防疫设施条件和防疫队伍素养还别习惯当前防疫工作需要。近年来我市动物疫病防控经费投入严峻别脚,检疫诊断设施设备降后,疫病防控基础脆弱,乡镇机构改革年初才刚降实,村级动物防疫员体系未建立起来,乡镇兽医防疫工作量多难度较大,总之,防疫设施条件和基层畜牧兽医队伍素养还别彻底习惯新的疫病防控形势的需要。 2.2 投资融资体系别完善,投入严峻别脚。生猪生产需要较大的投入,长期以来政府、社会和金融对生猪业的投入偏少,已严峻妨碍到了我市生猪业的持续健康进展和猪肉的市场供应。一是政府投入别脚。20xx年往常国家对畜牧生产的重要性认识别够,长期以来对畜牧经济特别是生猪生产投入很少,20xx年由于猪肉市场供应偏紧,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扶持生猪生产的政策加大了对生猪生产的投入,但我市属于生猪生产小县市,达别到享受国家优惠政策的规

生猪生产形势分析

生猪生产形势分析. 生猪生产形势分析、趋势判断与对策——生猪生产及市场价格调查报告

贵州省畜牧局 二○○六年六月十五日 养猪业是我省畜禽养殖的主体,它承载着广大城乡居民对动物性食品的基本需求,也是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重要支柱。猪肉产品的大量生产,丰富了城乡居民的餐桌。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市场“看

不见的手”的推波助澜下,生猪市场价格从波峰滑向谷底,整条产业链上下空前紧张,广大养殖农户面对低迷的市场价格感到茫然,生产的组织者、畜牧行业部门对如何保证完成今年省政府下达的目标任务深感不安。为全面了解全省生猪生产实际情况,为生猪产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出谋献策,省畜牧局组织九个地(州、市)畜牧部门在全省范围对生猪生产及市场价格变化的进行调研,并派出调研组赴贵阳、遵义、黔南、铜仁等地区对散养农户、规模养殖场(大户)、生猪营销协会、贩运商、屠宰场开展了抽样调查,现就各地提供的资料和抽样调查结果综合分析报告如下: 一、生猪生产及市场情况 根据本次调研和畜牧业生产统计资料预测,2006年2季度,生猪存栏数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而出栏数比去年同期增加5%。生猪出栏数同比增加的主要原因是1季度养殖户压栏观望待价上涨,而市场价格仍继续下滑,在无力承受养殖成本压力的情况下亏本出售,因而出栏数上升。但 2 与上年末比,一季度全省生猪存栏数及能繁母猪存栏数均有所下降,其中能繁母猪存栏数下降16.98%,但其比重仍占生猪存栏数9.3%。 (一)生猪及猪肉市场价格继续下滑

自2004年11月以来,我省生猪及猪肉价格一直呈回落走势,据全省19个定点集贸市场调查统计,5月份仔猪、待宰活猪、猪肉价格降幅较大,仔猪市场均价每公斤6.09元,同比下降43.24%,环比下降14.22%;待宰活猪均价6.47元,同比下降16.4%,环比下降6.36%;猪肉市场价格11.46元,同比下降6.98%。 (二)仔猪与母猪价格降幅较大,其降幅远大于猪肉价格降幅

当前生猪生产现状

当前生猪生产现状及市场前景分析 一、生猪生产现状 年对于养猪生产者来说,经营情况很不理想。由于肉猪供给市场能力逐月上升,生猪生产 由供求平衡达到供大于求,再加上金融危机和甲型流感等因素的影响,猪肉价格一路下滑,生 猪养殖收益明显下降。当前,生猪生产呈现存栏增、价格跌、收益降的特点。 、存栏增 政府前期的鼓励政策是导致生猪存栏增加最直接的原因。近两年政府出台了大量的优惠、 奖励、补贴政策,鼓励养殖户增加生猪存栏,再加上年到年上半年养猪效益明显提升,不但促 使现有猪场规模迅速扩大,而且使其他行业人员也加入到养猪行业的队伍中,从而使生猪存栏 量大增。 、价格跌 年生猪价格基本上是“跌跌不休”。年一月受“双节”的影响,生猪价格仍能达到每公斤元 左右,到三月底,已跌至每公斤元左右,五月份,最低价每公斤只有元左右,四个月暴跌。六 月份以后猪价又逐步回升,到目前,猪价维持在每公斤元左右。 、收益降 生猪出栏价格大跌和饲料价格上涨,使得生猪养殖效益明显下降。玉米价格从年初的元/ 千克左右上涨到现在的元/千克左右,涨幅为%。按照自繁自养的养猪模式(规模养殖)计算,小猪从出生到成熟出栏需要个月,每头出栏重为千克左右,正常情况下饲料成本约元头,以现 在的行情元/公斤计算,出栏销售收入约元头,加上人工工资、防疫费用、药物保健费、水电 费、贷款利息支出等,养殖户已无利可图,而年高峰期每头猪可获利元左右。目前不少养殖户 已处于微利或保本或亏损状态。有些规模场已压缩养殖数量来防范价格下跌带来的经济损失。 二、当前生猪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 、养猪生产水平低 生产指标先进国家我国(规模化场) 年产胎次左右左右 出栏时间 瘦肉率以上 每头母猪年提供的合格肉猪数头以上头 、猪粮比价不稳定 我国规定的猪粮比价为:,国外的达到: 、规模化总体水平低,缺乏正确的信息引导养殖 我国生猪养殖正处在由传统养殖向现代养殖转型的过程,规模化养殖虽然得到较快发展, 但总体水平不高,且缺乏正确的信息引导养殖。调查中养殖户反映,由于缺乏对市场的了解和 深度分析,与市场的有效对接能力差,不能预测市场可能出现的变化,只是简单地跟随市场价 格做出生产决定,在市场形势好、养猪效益高时一哄而上、争相补栏、养殖规模快速膨胀,一 旦价格下跌就大量出栏,出现亏损时又空栏罢养,缺乏抵御市场冲击的能力,难以保持生猪生 产的相对稳定,影响了生猪养殖产业的整体发展和收益。 、生猪产业各环节利益分配失衡 生猪生产、收购、屠宰加工、猪肉销售这一产业链存在各环节的利益关系。收购企业多以 效益为中心,猪少了抬价抢购,猪多了压价收购,不愿与生产者签订收购合同。不管生猪价格

广西生猪生产情况分析

广西生猪生产情况分析

广西生猪产业发展问题研究 猪粮安天下,养猪业的发展关系到我区食物安全、社会稳定和国民经济协调发展。目前生猪生产的现状到底如何?面临哪些问题?为此,我们通过调研结合近十年的有关数据,对我区生猪生产情况进行了分析。 一、生猪生产在我区农业生产中的地位 养猪生产的发展是随人类的文化、经济和人们生活水平的发展而不断提高的。人类养猪的历史久远,我国在距今约七、八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前就已驯养猪。猪肉是人类生存,延续不可缺少的动物性营养食品,是我国人民的主要肉食,也是世界消费最广泛的红肉。养猪业在我区畜牧业和农业生产中的地位举足轻重。目前,我区生猪养殖业产值占畜牧业总产值的比重达56%,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26%。从2000年以来,广西生猪生产和价格也同全国一样,生猪生产波动频现,价格涨跌频繁,不仅给养猪业带来了大冲击,也助推了CPI 的涨跌,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猪肉市场,给城乡居民生产生活造成困扰,生猪生产已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焦点。生猪养殖是农民“钱袋子”之一,也是城镇居民“菜篮子”主要渊源。抓好生猪生产,对增加农民收入,稳定市场供应,满足城乡居民消费需求,具有重要意义。 二、我区生猪产业发展的特点:

(一)规模养殖成为养猪生产主体。生猪饲养业在我国是传统产业,生猪养殖长期以来一直作为农民的家庭副业经营,生产方式粗放,生产规模较小。随着农业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和农村大量劳动力的转移,生猪生产向规模化发展的趋势十分明显,规模养殖的数量迅速增加,生猪养殖的规模化和组织化程度在不断提高。据广西区水产畜牧兽医局资料显示,2012年年出栏100头以上的养殖户占总养殖户的0.3%,但出栏生猪占生猪出栏总量的49.3%以上。其中,年出栏量在500头以上的规模养殖户占0.1%,出栏量占35.2%。年出栏5000头的养殖户占总养殖户的0.005%,年出栏生猪占生猪出栏总量的26.9%。 散养户和小规模户急剧减少,规模养殖成为主导力量。2007年至2012年底,我区养猪户从433.71万户减少到288.62万户,年出栏生猪50头以下的养殖户280.37万户,比2007年减少34.5%,年出栏生猪所占比重由2007年的64.7%下降为2012年的39.2%头;2012年年出栏生猪500头以上的养殖户达3896户,比2007年增加了61.3%,年出栏生猪所占比重由2007年的21.6%提高为2012年的35.2%。其中年出栏万头以上的大型养猪场达到130家,比2007年增加了31家,年出栏生猪所占比重由2007年的4.6%提高为2012年的8.4%。 (二)优势产业区基本形成。伴随优质安全生猪基地建设,我区初步形成了生猪养殖优势产业区。2013年年出栏生猪超过500万

生猪产业现状分析案例

生猪产业现状分析报告 生猪生产是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猪肉是大多数城乡居民的主要副食品。抓好生猪生产,保持合理的价格水平,对稳定市场供应、满足消费需求、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确保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目标实现具有重要意义。去年,鉴于受前几年生猪价格过低、饲养成本上升和部分地区发生猪蓝耳病疫情等因素的影响,我国生猪生产出现下滑,造成猪肉供应偏紧、价格出现较大幅度上涨的实际,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明确提出《关于促进生猪生产发展,稳定市场供应的意见》(国发[2007]22号)。据此,笔者对当前惠东县生猪生产发展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与探索,旨在为各级党政领导科学决策,加快生猪生产发展提供参考。 一、现状 (一)生猪生产稳步发展。2007年,全县生猪饲养量达566983头,比2001年增长63.9%, 年均增长8.6%,其中,生猪存栏232011头,生猪出栏334972头,比2001年分别增长46.2%和83.7%, 猪肉产量23418吨,比2001年增长69.8%, 年均增长9.2%。2007年猪肉产量23418吨,占肉类总产量30294吨的77.0%, 是城乡居民肉食品的重要来源。2007年全县实现生猪业总产值42415万元,比2006年增长39.1%。 (二)规模养殖成为生猪生产发展的主流。由于比较效益差别和农村劳动力减少等方面的原因,惠东县生猪生产由分散养殖逐步向规模经营转变,并成为生猪生产发展的主流,据畜牧部门统计,2007年9月,生猪存栏51头以上的500户,存栏183000头,占全县生猪存栏数的75.3%。其中,存栏51-300头的350户,存栏53000头,存栏301头以上的150户,存栏130000头。 (三)抓生产基地建设,培育发展了一批龙头企业。近年来,惠东县十分重视抓好生猪生产基地建设和积极扶持培育发展龙头企业。目前,全县有养猪专业户655户,存栏万头以上猪场3个,龙头企业2家,特别是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东进公司去年生猪存栏量达70000头,出栏量达130000头,实现产值2亿元,成为惠东县发展现代畜牧业的“火车头”。 (四)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建设步伐加快。根据国家标准化规模养殖的要求,惠东县用足用活各项扶持政策,去年积极争取国家生猪标准化扶持建设资金180万元,对东进农牧、平海生源公司、稔山大埔屯猪场、白花信昌种猪场、梁化厚得猪场进行生猪养殖标准化建设扶持。今年又对较具标准化扶持条件的莆田恒荣农村畜牧实业有限公司、梁化端丰养殖猪场、白花镇邢记综合农场、平山世兴养殖场、大岭镇彭白华丰养猪场等五个生猪养殖场(公司)向国家申报改扩建项目。通过抓好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的扶持发展,扩大了生产规模,使再生资源得到较好的利用,减少了养殖污染,实现农业生产良性循环发展,增强了市场竞争力,提高了畜牧业的经济效益。

当前生猪生产及市场调研提纲

附件: 当前生猪生产及市场调研提纲 一、生猪生产情况 (一)农业农村经济基本情况 年农业人口、农村人均纯收入,畜牧业产值,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比重;生猪产业产值,生猪产业产值占畜牧业产值的比重。 (二)生猪生产基本情况 年及当前生猪存栏量(能繁母猪)、出栏量、出栏率、人均占有量、消费量、调出量等情况及比较。 (三)规模养猪场(户)情况 年出栏头、头、头、头、头、头和万头猪场的户数及出栏情况,并抽样每种规模养殖场各户调查生猪存栏量(其中:能繁母猪、断奶到月龄仔猪、月龄到月龄中猪,月龄以上肥猪)、出栏量、出栏日龄、出栏体重、头均仔猪及肥猪成本和毛利、能繁母猪年提供仔猪或肉猪数等。 (四)种猪繁育场情况 种猪存栏头、头、头、头及头以上种猪繁育场的户数,并抽样每种规模养殖场各户调查生猪存栏量(能繁母猪、断奶到月龄仔猪、月龄到月龄中猪、月龄以上肥猪)、出栏量、出栏日龄、出栏体重、头均仔猪及肥猪成本和毛利、能繁母猪年提供仔猪或肉猪数等。 (五)散养户情况 走访户年出栏生猪头以下的散养户,调查生猪存栏量(其中:能繁母猪、断奶到月龄仔猪、月龄到月龄中猪、月龄以上肥猪)、出栏量、出栏日龄、出栏体重、能繁母猪年提供仔猪或肉猪数、仔猪及肥猪成本和毛利等。 (六)生猪各经营环节收益 在走访养殖户的过程中围绕饲料生产环节、饲养环节收入、贩猪和运输环节、屠宰环节、批发环节、零售环节、反应生猪增值情况。 二、生猪及饲料的价格变化及销售情况 (一)生猪及其畜产品价格变化及销售情况 (二)玉米等饲料市场交易价格情况 (二)猪饲料加工生产、经营情况(销售网络的建立、销售量的消涨、价格等)。 三、生猪屠宰、加工及经营情况 (一)屠宰场数量 (二)屠宰加工价格变化 (三)屠宰成本构成 (四)屠宰场盈利状况。 (五)猪肉产品加工企业状况 四、生猪疫病发生情况及生猪产业的疫病防控 五、生猪产业投入情况。 (一)年对生猪生产的投入情况 包括地方政府出台扶持发展生猪生产的政策与投入,国家和省安排的相关生猪生产项目要求地方财政相应配套项目资金情况等。 (二)落实国家和省出台扶持发展生猪生产的政策情况 年猪重大疫病疫苗补贴、疫病扑杀补贴、生猪良种补贴等投入落实情况。其中,本县(市、区)财政资金投入情况。

2019年我市生猪生产形势调研报告

我市生猪生产形势调研报告 20**年至20**年期间,生猪价格持续低位徘徊。“非典”过后,猪价开始回升,养猪业盈利状态一直持续到20**年9月之后才迅速下跌。20**年上半年开始,受“禽流感”恐慌、生猪养殖量过剩、食品安全事件等影响,以猪、禽市场为代表,产品价格、养殖效益都出现了严重下滑,大量养殖场(户)倒闭,退出市场,5月跌至“低谷”后又开始回升;下半年,鸡蛋、鸡肉、猪肉供给相继紧张,畜产品价格在市场力量推动下逐渐回升,年底畜产品行情再现高峰。20**年起至今年上半年,随着国家扶持政策的落实以及市场行情的拉动,全市生猪生产出现了一些积极变化,朝着好的方向发展,但猪价持续走高,直至现在仍保持在较高价位。生猪生产和价格的波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城乡居民的生活和农业乃至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今后猪价走势如何?生猪生产前景怎样?怎么看待20**年乃至今后一个时期以生猪为主的畜牧产业的发展?等等,已经成为当前最为关注的问题。对此,我们结合对生猪市场价格变动规律的分析,从决定生猪供需矛盾的生猪生产形势、国家宏观政策调控等各方面因素入手,分析、预测20**年下半年及20**年生猪生产及价格走势,并提出建议,供各级党委和政府指导畜牧业生产作参考。 一、20**年以来生猪生产形势总体较好 (一)20**年生猪生产出现下滑。20**年,全市生猪存栏235万头,比20**年增长7.7%,其中:母猪存栏24.21万头,占比重10.3%,

比20**年提高了2.7个百分点;生猪出栏302.31万头,比20**年减少51.59万头,下降14.6%;猪肉产量22.7万吨,比20**年减少3.35万吨,下降12.8%;猪肉产量占肉类总产量的比重达到71.5%,比20**年下降了4.4个百分点;全市城镇居民人均猪肉消费量9.37公斤,比20**年减少2.7公斤,下降22.4%,农村居民人均猪肉消费量4.69公斤,比20**年减少1.13公斤,下降19.5%。 (二)20**年上半年生猪继续高价位运行,生猪生产恢复性增长。一是生猪继续高价位运行。今年1—4月份生猪价格始终保持在每公斤16元以上,5—6月份后生猪价格有所下降,活猪价格为15.40元/公斤,同比增长88.3%;猪肉价格26.00元,同比增长84.6%;仔猪价格26.00元/公斤,同比增长202.7%。二是生猪出栏不断增加,猪肉产量恢复性增长。上半年全市生猪出栏180.28万头,同比增长6.2%。全市肉类总产量为17.5万吨,同比增长6.5%,其中猪肉产量12.38万吨,比上年同期增长 6.7%。猪肉产量占肉类总产量的比重达到70.7%,比上年同期的70.5%提高0.2个百分点,生猪对畜产品的贡献不断恢复。三是农民补栏积极性较高,生猪发展后劲充足。截至上半年末,全市生猪存栏达到244.14万头,比上年同期增长9.2%,比上年同期的3.6%提高了5.6个百分点,增速明显加快,为未来生猪生产奠定了基础;其中,能繁母猪存栏26.21万头,同比增长23.2%,能繁母猪占生猪存栏的比重达到10.7%,比上年同期提高1.2个百分点。四是城乡居民猪肉消费支出回升。20**年1—6月份,全市城镇居民人均猪肉消费支出131.31元,同比增加48.34元,增长58.3%;

当前生猪生产经营情况调研报告

当前生猪生产经营情况调研报告 一、当前生猪生产经营情况 (一)据市畜牧兽医局预计,2016年3季度末全市生猪存栏167915头,同比减%,与第2季度环比增%。第3季度出栏猪63730头,同比减%,与第2季度环比增%;第3季度猪肉产量5524吨,同比增%,与第2季度环比增%。 (二)预计生猪散养户第3季度生猪出栏58663头,同比减%,与第2季度环比增%。预计年出栏300头上以的规模养殖场第3季度生猪出栏5067头,同比增%,与第2季度环比增%。 (三)当前生猪存栏猪群结构情况。预计3季度末生猪存栏167915头,其中能能繁母猪存栏16379头,25公斤以下仔猪存栏45300头,25-59公斤猪存栏41400头,60-99公斤猪存栏42900头,100公斤以上猪存栏21936头,分别占生猪存栏数的%、27%、%、%、%。 (四)猪饲料生产及销量变化情况。我市有饲料生产企业2家,预计第3季度猪饲料产销量465吨,同比增%,与第2季度环比增 %。 (五)屠宰量变化情况。据对我市最大的屠宰场调查,预计第3季度生猪屠宰量13403头,同比减3%,与第2季度环比减%。 (六)养殖效益分析

1.散养户养殖效益分析。以每头猪出栏活重120公斤,每公斤18元计,销售收入2160元,扣除购买仔猪、饲料、药品、死猪等成本1660元后可获利500元。 2.自繁自养规模场养殖效益分析。以每头猪出栏活重120公斤,每公斤18元计,销售收入2160元,扣除种猪、饲料、药品、人工、种猪及生长育肥猪死淘等成本1500元后可获利660元。 二、国务院及省政府关于稳定生猪生产发展政策的落实情况 (一)能繁母猪保险。2016年,我市能繁母猪保险按照愿保尽保原则,共对5619头能繁母猪进行了保险。 (二)能繁母猪补贴。已完成全市16379头能繁母猪的造册登记上报工作。 (三)标准化规模养猪场建设。2016年计划对5个生猪规模养殖场进行标准化改扩建。其中州级财政资金扶持的2个生猪规模养殖场已完成全部建设内容,并投入了使用;中央财政资金扶持的3个生猪规模养殖场,在中央扶持资金未到位的情况下,已有1个生猪规模养殖场完成了80%的建设内容,另外2个生猪规模养殖场已开始进行建设。 (四)生猪养殖贷款。我市为扶持生猪养殖,2016年共对生猪养殖户发放贴息贷款3200余万元,年贴息率3%-5%,共贴息了96万元。

我市生猪生产形势调研报告

全文共计6850字 我市生猪生产形势调研报告 2019年至2019年期间,生猪价格持续低位徘徊。“非典”过后,猪价开始回升,养猪业盈利状态一直持续到2019年9月之后才迅速下跌。2019年上半年开始,受“禽流感”恐慌、生猪养殖量过剩、食品安全事件等影响,以猪、禽市场为代表,产品价格、养殖效益都出现了严重下滑,大量养殖场(户)倒闭,退出市场,5月跌至“低谷”后又开始回升;下半年,鸡蛋、鸡肉、猪肉供给相继紧张,畜产品价格在市场力量推动下逐渐回升,年底畜产品行情再现高峰。2019年起至今年上半年,随着国家扶持政策的落实以及市场行情的拉动,全市生猪生产出现了一些积极变化,朝着好的方向发展,但猪价持续走高,直至现在仍保持在较高价位。生猪生产和价格的波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城乡居民的生活和农业乃至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今后猪价走势如何?生猪生产前景怎样?怎么看待2019年乃至今后一个时期以生猪为主的畜牧产业的发展?等等,已经成为当前最为关注的问题。对此,我们结合对生猪市场价格变动规律的分析,从决定生猪供需矛盾的生猪生产形势、国家宏观政策调控等各方面因素入手,分析、预测2019年下半年及2019年生猪生产及价格走势,并提出建议,供各级党委和政府指导畜牧业生产作参考。一、2019年以来生猪生产形势总体较好(一)2019年生猪生产出现下滑。2019年,全市生猪存栏235万头,比2019年增长7.7%,其中:母猪存栏24.21万头,占比重10.3%,比2019年提高了2.7个百分点;生猪出栏302.31万头,比2019年减少51.59万头,下降14.6%;猪肉产量22.7万吨,比2019年减少3.35 1

上半年生猪生产情况调研报告

上半年生猪生产情况调研报告 根据《**州畜牧兽医局关于开展2016年上半年生猪生产情况调研的通知》要求,**市畜牧兽医局领导高度重视,局长亲自批示要求畜牧科办理,畜牧科指定专人负责此项工作,为准确把握当前生猪生产形势,切实做好政府调控和信息引导工作,促进生猪生产平稳发展,现将**市2016年上半年生猪生产情况汇报如下: 一、上半年生猪生产情况 1、**市2016年上半年生猪存栏量165472头比2016年上半年的161584头增%;其中能繁殖母猪22640头比2016年上半年的22801头减%;2016年上半年生猪出栏量137068头比2016年上半年的132673头增%;2016年上半年猪肉产量11824头比2016年上半年的头增%。 2、生猪散养户生产量变化情况。**市年出栏300头以上的规模养殖场生产量变化情况。生猪散养持续减少,规模养殖增多。在国际国内经济形势逐渐转好,农民工工资上涨,生猪养殖市场、疫病风险加大的背景下,更多的农民选择了外出务工、种植经济作物、搞副业、农产品加工,养殖牛羊等,农村散养户进一步减少。相对而言,规模养殖增加,虽然近几年猪价此起彼伏,但规模养殖场信心不减,积极投身于适度规模养殖当中。随着我市标准化、规模化养殖发展步伐的不断推进,2016年至2016年年出栏300头以上

的规模养殖场分别有16户、20户, 2016年比2016年增4户,增25%。 3、上半年生猪存栏猪群结构情况 仔猪存栏51230头、25-60公斤40126头、60-100公斤40575头、100公斤33541头。 4、配合饲料生产及销量变化情况 据对**市红禧饲料公司2016年上半年生产育肥猪配合饲料及销售情况来看,2016年上半年生产育肥猪配合饲料49吨,同比2016年上半年的11吨增38吨,增倍;销售48吨,同比2016年上半年的11吨增37吨,增倍。2016年上半年生产浓缩料166吨,同比2016年上半年的132吨增34吨,增%;销售156吨,同比2016年上半年的129吨增27吨,增%。 5、屠宰量变化情况 据对全市集中屠宰场的屠宰量统计,**市2016年上半年生猪屠宰量40108头比2016年上半年的42120头同比减2016头减%。 6、养殖效益分析 (1)非自繁自养散养户养殖效益分析 一是生猪价格下滑导致养殖效益处于亏损状态。据调查,2016年6月生猪市场价格为元/公斤,按照玉米价格元/公斤计算,猪粮比价为:1,已低于:1的盈亏平衡点。以

生猪产业发展调研报告_调研报告.doc

生猪产业发展调研报告_调研报告 生猪养殖是某县畜牧水产行业中的主导产业,同时也是其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实施生猪养殖是工作之一。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一些关于生猪养殖项目实施方案,供您参阅。 生猪业是**市畜牧经济的支柱产业,其产值已占到畜牧业总产值的52%,是农民家庭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生猪生产在保障市场供给,平抑市场物价,促进地方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和农民增收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当前我市生猪生产正处于重要转型的关键时期,出现了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如何抓好生猪产业,推进现代畜牧业发展,成为当前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 1、当前生猪生产的主要特点 2、生猪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 2.2投资融资体系不完善,投入严重不足。生猪生产需要较大的投入,长期以来政府、社会和金融对生猪业的投入偏少,已严重影响到了我市生猪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和猪肉的市场供应。一是政府投入不足。 2007年以前国家对畜牧生产的重要性认识不够,长期以来对畜牧经济特别是生猪生产投入很少,20xx年由于猪肉市场供应偏紧,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扶持生猪生产的政策加大了对生猪生产的投入,但我市属于生猪生产小县市,达不到享受国家优

惠政策的规模,能得到国家投入的资金很少,市财政财力有限,对生猪生产投入不够。 二是金融支持力度不大。小额农贷额度偏低,贷款程序或手续复杂,同时因信贷担保与反担保机制未建立等诸多体制机制的制约,难以对发展生猪生产特别是发展规模养猪提供信贷支持。三是养殖户自身投入不足。由于前几年生猪价格受市场行情影响较大,目前价格又走向低潮,养殖效益低甚至亏本,养殖户自身积累不足,再生产性投入不多。 2.3生猪规模养殖发展不快,规模化程度不高。随着农民大量外出务工、劳动力价格上涨,生猪养殖比较效益较低,加上养殖风险大等原因,散养户不断下降已呈不可逆转的必然趋势,另一方面也给生猪生产的规模化、区域化、专业化提供了机遇。 近年来,我市生猪养殖规模化程度虽然得到了一定程度提高,但规模养殖发展仍然不足,2007年规模化程度仅为26.8%,2008年虽然有所增加,生猪养殖特别是纯农业乡镇仍然以散养为主,但散养户下降幅度较大,近郊及工业乡镇无猪户已达75%,远郊乡镇也达到了40%左右,我市生猪生产形势不容乐观。

生猪生产调研报告

生猪生产调研报告 按照市局“关于开展生猪生产专题调研的通知”精神,我县组织专业人员深入企业、养殖场、牧业小区、饲养户进行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市场价格变化情况 今年以来,我县仔猪价格平稳,体重20斤左右的仔猪每头400—500元。育肥猪由1月份8.2—8.5元/斤降到现在的7.5—7.9元/斤,近期还有下降的趋势,能繁母猪、二元母猪3000元/头,纯种猪4000元/头,价格平稳。育肥猪价格下降的原因是育肥猪市场供应大于需求、生猪消费不高造成的,去年下半年生猪价格一路走高,最高达到每斤10元,使养殖户积极扩大养殖,加大了今年上半年的出栏量。根据市场情况,我们预计下半年生猪价格将逐步回升,然后将维持一个平稳的发展时期。 二、成本投入、养殖效益情况 1、专门育肥户的经济效益 收入:230斤体重出栏,每斤7.9元,计1817元。 支出:仔猪400元;饲料650斤×1.5元/斤=975元;人工水电100元;防疫治疗80元;圈舍折旧30元;死亡分摊30元。支出合计为1615元。 纯利:1817元—1615元=202元

盈亏平衡点:1615÷230=7.0元 去年同期生猪价格14.20元/斤,基本在盈亏平衡点上。 2、自繁自育户的经济效益 支出:每头母猪饲料2600×1.5元/斤=3900元;仔猪饲料16头×6斤×5元/斤=480元;人工水电100元;防疫治疗100元;圈舍折旧30元;死亡分摊20元;购种猪分摊300元。支出合计4930元。 每头能繁母猪按年产活仔猪18头计算,每头成本4930÷18=273.9元,按市场价400元/头,每头仔猪纯利126.1元。 按专门育肥每头纯利202元,加上仔猪126.1元,每头育肥猪纯利328.1元,自繁自育的育肥猪比专门育肥猪每头多盈利126.1元。 三、生猪补栏情况 据对前岗乡前岗村116户养猪户的调查,今年2月份存栏生猪2059头,比去年同期增加329头,生猪补栏141头,比去年同期减少5头,能繁母猪存栏246头,比去年同期增加18头,出栏生猪108头,比去年同期减少28头,生猪补栏略显冷清,主要因素是生猪价格不稳,成本增加,养殖户效益减少,风险加大,在一定程度了影响了育肥户补栏的积极性。 四、猪病发生情况 年初以来,生猪常见多发病有黄白痢、传染性胃肠炎、

当前生猪生产形势分析及对策

当前生猪生产形势分析及对策

当前生猪生产形势分析及对策 近年来,我市的畜牧业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已逐步成为发展农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在全市农业和农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全市肉、蛋、奶产量达到9.3万吨、5.8万吨和1.5万吨,实现畜牧业产值1 5亿元,畜牧业产值比重已占农业产值的51%,连续三年荣获全国生猪调出大县称号。“猪粮安天下”,生猪生产作为畜牧产业的重中之重,直接关系着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近段以来,主要受市场因素影响,生猪价格持续下滑,养殖效益锐减,给我市养猪业造成严重威胁。为准确掌握全市生猪生产情况,为政府决策提供依据,确保生猪生产的稳定,我局近期通过走访和座谈等形式对全市生猪生产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分析报告如下。 一、我市当前生猪生产现状 1、政策扶持,科学引导,规模化养猪逐年提高。近年来国家加大了对生猪生产的扶持力度,相继实施了能繁母猪补贴、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建设项目等支农惠农政策,特别是从2007年下半年起来,生猪价格一路上扬,有效调动了养殖户的养殖积极性,全市规模化、标准化养殖发展迅速。目前,全市生猪存栏47.57万头,同比基本持平。全市培育发展千头以上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38个,中小型养猪场达到800多个,生猪存栏33.5万头,出栏63万头,能繁母猪3.2万头,规模养殖比重已占生猪饲养70%

以上,有效弥补了散养户下降的不足,促进了生猪标准化、规模化程度的提高,抗御风险能力有所增强。 2、市场波动加剧,生猪价格持续低迷。生猪生产属弱势产业,受市场波动影响较大,价格在供求关系中发生周期性波动。我市生猪价格从2006年6月步入低谷后,开始缓慢回升,2007年其价格开始一路上扬,从当年6月份开始,生猪收购价格屡创新高,达到15元/公斤左右,较上年同期增长103.6%。到2008年4月份,达到17.6元/公斤的顶峰,下半年开始缓慢回落,生猪价格基本上按照三年一个周期的走势运行。与此同时,2007年仔猪价格曾一度出现“天价”,每头仔猪售价最高达600元左右,较06年同期增长233.3%。从生猪养殖周期来看,自补充后备母猪到母猪所产第一窝仔猪育肥上市,需16个月左右(包括8个月性成熟期+114天妊娠期+150天育肥期)。据此推算,从2008年后半年开始,生猪市场供应逐步增加,导致价格逐步回落。综合分析显示,自2008年后半年开始新一轮的盈亏期已拉开序幕,今年生猪生猪生产将呈一路走低态势。据我们3月16日统计,生猪价格已降到每公斤9.6元,目前仍呈现下落趋势。 3、饲养成本偏高,养殖效益急剧下降。在生猪价格大幅下滑的同时,今年饲料价格仍在较高价位运行。据3月16日统计,养猪主要材料玉米售价为1.8元/公斤,同比增长28.6%;麦麸价格一直保持在1.6元/公斤左右,同比增长23.1%;豆粕3.3元/公斤,同比下降2.9%。从去年以来,养殖户配合饲料成本一直保持在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