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内涵_诠释与反思_许立成

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内涵_诠释与反思_许立成

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内涵_诠释与反思_许立成
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内涵_诠释与反思_许立成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增长奇迹引起了世界关注,同时,中国经济发展的成功也吸引了大量探索中国经济发展奥秘的专家学者。目前,从不同理论视角来解释中国经济发展奇迹的文献可以说是汗牛充栋。本文对当前关于中国经济发展模式涵义、特征等的讨论,梳理了中国经济奇迹的若干解释,分析当前中国经济增长的挑战与选择,试图为下一步中国经济改革发展提供有益的建议。

一、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涵义、特征与争论1978年以来中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

就,经济年均增长近10%,经济总量从世界第十跃升至第二,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20%。“中国道路”、“中国特色”、“中国经验”、“中国模式”等受到了全球的日益关注。

林毅夫等所著的《中国的奇迹:发展战略与经济改革》(1994),较早地分析了中国经济改革的道路和经验,认为中国渐进式改革道路最接近于帕累托改进,具有内在逻辑上的有序性和不可逆性,有利于保持改革过程中速度和稳定两种要求之间的平衡,具有普遍借鉴意义。张维迎、易纲(1997)从历史视角分析了中国渐进式改革的进程,认为中国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型是一个在“看不见的手”指导下,所有追求个人利益的个体相互作用的变革过程。2004年美国高盛公司政治经济问题资深顾问雷默首次提出了“北京共识”的概念,引发了大家对中国模式的热议(邹东涛,

2006;程恩富,2009;郑耀辉,2010;郑永年,2010;张维

为,2011)。张宇等(2011)认为,中国经济模式涵盖基本制度、经济体制、发展道路、转型方式和全球化等多方面内容,对中国经济模式的认识经历了比较经济学、转轨经济学和政治经济学等三个范式。中国经济模式的形成既体现了经济现代化和市场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又反映了中国特殊的制度、国情和历史阶段的要求。程霖等(2012)认为,中国经济模式主要是指改革开放后中国采取的经济发展战略与模式,它既是一个当代命题,也是一个历史命题,是近代中国寻求富强和现代化的延续,其核心精神是实事求是的思想方法,从国情出发的务实态度,兼容并蓄的开放心态。蔡昉(2013)将经济增长类型划分为马尔萨斯式的贫困陷进、刘易斯式的二元经济发展、刘易斯转折点、索洛式的新古典增长等类型,从更为宏观的经济史视野来理解中国经济增长的奇迹。(见表1)

关于中国经济发展模式,当前还存在不少争论,主要有两种观点:

1.认为不存在所谓的中国经济模式。黄亚生

(2012)通过对比分析中国、印度和巴西的经济发展历史,认为以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快速的经济增长率以及传统的儒家文化等特征所构成的“中国模式”,其手段、方法、成绩甚至所带来的问题都不独特。真正促使中国经济在短期内快速发展起来并且持续较长时间的原因是“软件设施”,即市场化、自由化的经济金融政策和制度,以及对教育特别是基础教育的投

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内涵、诠释与反思

许立成范从来

内容提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增长奇迹全球瞩目,中国经济模式成为学术界热议的话题。该文首先阐述了中国经济模式的涵义和特征,接着从比较优势论、市场论、二元经济论、中性政府论、分权论、政治论、人口论、文化论等八个方面总结了经济学界关于中国经济模式的解释。认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增长虽然是巨大的,但并不是深刻的。下一步关键是要“改革政府”,着力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

关键词:中国经济模式经济奇迹

改革

中图分类号:F1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82(2014)06-0010-05

※本文系江苏省博士后科研资助计划项目“银行监管有效性研究:基于金融宏观调控的视角”(项目编号:1201002C )的中间研

究成果之一。

DOI:10.13891/https://www.wendangku.net/doc/8415848708.html,ki.mer.2014.06.002

资。德国学者托马斯·海贝勒(2005)也指出,“中国正处于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期,因此认为所谓的中国模式是并不存在的。中国的这一转型期将伴随着急剧的社会变革和政治改革,这一过程是渐进的、增量的,在这样的条件下,我们谈论模式还为时过早”。

2.认为中国经济模式还需修正和完善。不少学者认为,中国经济还处在发展过程中,所取得的成功还有待进一步验证,并没有形成确定的经济发展模式,而且从现在的情况看这种发展模式还存在很多问题,所以总结中国经济模式还不具备条件。吴敬琏(2010)认为,以强有力的政府控制整个社会经济体系为特征的中国经济模式虽然具有一定优势,但行政干预的功效不应过分夸大,政府介入微观经济活动存在极大危险。郑永年(2010)认为,中国模式是在不断演进和演变过程中的,要从中国大历史的角度来考察分析中国模式。郑耀辉(2010)认为,当前中国经济模式遇到了创新、环境和能源等问题,未来“中国模式”想让被世界认同和得到推广,必须学习“普世经验”和“普适价值观”。丁学良(2011)认为,虽然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走出了一个属于自己的独特模式,但高速经济发展支付了生态、行政等巨大社会成本,导致中国经济模式不好对外推广。

虽然中国经济模式存在很多争议,但是它本身已成为一种现象、一种说法。中国经济模式作为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经验的总结,实验性、渐进性、自主性、开放性是其重要特征,共同发挥市场“看不见的手”和政府“看得见的手”的作用是其重要方式,体现了经济发展的“中国智慧”。

二、中国经济发展模式:主要理论解释

中国经济发展模式,核心是中国经济增长奇迹。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阐述了中国经济保持高速持续增长的原因,试图总结出一般性的经验,拓展现有的经济学理论。主要有以下观点:

1.比较优势论。该观点认为,中国经济发展成功关键在于实施比较优势战略。林毅夫等(1994)认为,改革开放前中国发展缓慢的根本原因在于推行了不符合中国比较优势的重工业优先发展的“赶超”战略,

表1中国经济模式的主要特征

作者中国经济模式的主要特征

林毅夫等(1994)(1)做大蛋糕,经济改革是与经济增长同步进行的;(2)增量改革,市场机制是在率先改革的部门发挥作用的;(3)试验推广,改革从小范围实验开始,再慢慢推广;(4)非激进改革,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不变。

张维迎等(1997)(1)中国经济变革没有严格意义上连续不变的目标;(2)中国经济改革进程没有一个事先规划好的蓝图;(3)中国经济改革是按照“从简单到复杂”的顺序模式来进行;(4)中国经济改革是通过双轨制改革进行的;(5)中国经济改革没有剥夺任何利益主体的既得利益,而是改革既得利益的实现方式;(6)中国经济改革被地方政府所主导;(7)中国经济改革显示出巨大的地域差异;(8)中国经济改革是一个实验过程;(9)中国经济改革是一个走走停停的变革过程。

邹东涛(2006)(1)中国存在一个强有力的政党以及在这个党领导下的强有力的政府,尤其有一个富有权威的中央政府;(2)不搞强制性制度变迁和“激进式”改革,而搞诱致性制度变迁和“渐进式”改革;(3)经济改革“理性超前(激进)”和政治改革“理性滞后(保守)”的非对称组合;(4)坚持市场化的改革方向,但又高度警惕和反对市场原教旨主义。

程恩富(2009)(1)公有主体型的多种类产权制度;(2)劳动主体型的多要素分配制度;(3)国家主导型的多结构市场制度;(4)自力主导型的多方位开放制度。

郑耀辉(2010)(1)政府强势和集中高效;(2)对外开放和学习其他模式的成功特质;(3)不断修正的形式;(4)较强的务实性与较快的适应能力;(5)渐变发展过程,稳定国内局势;(6)把握全球化浪潮的机遇;(7)“人口红利”和“出口导向型”经济。

张维为(2011)(1)实事求是,采取务实的方式来推动现代化建设;(2)民生为大,把改善民生放在首位;(3)稳定优先;(4)渐进改革,鼓励各种改革的试验;(5)顺序差异,先农村后城市,先沿海后内地;(6)混合经济;(7)对外开放,不断地融入世界经济;(8)有一个比较中性、开明、强势的政府。

张宇等(2011)(1)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2)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相结合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3)以新型工业化和体制创新为动力的科学发展道路;(4)独立自主的对外开放战略;(5)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目标的渐进式转型。

而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得以迅速发展的关键则在于推进比较优势战略,使中国所具有的资源比较优势能够发挥出来。林毅夫(2012)进一步提出了“新结构经济学”的观点,认为经济结构内生决定于要素禀赋结构,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必须充分发挥市场和政府的协同作用。市场是配置资源最有效率的根本机制,但政府须在产业升级和技术创新中发挥因势利导的作用以克服外部性和协调的问题。相对于其他发展中国家,中国经济发展取得了成功关键就在于政府发挥了在经济发展中的因势利导的作用。

2.市场论。该观点认为,中国经济增长的成功关键在于市场化改革,“市场的逻辑”是中国改革的核心。张维迎(2010)认为,价格自由化和企业非国有化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最重要的变革,将中国的激励从基于职位的权利转变为基于财产的权利,从而激发了社会创造财富的积极性,促进了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樊纲等(2011)利用中国各省份市场化进程相对指数,定量考察了市场化改革对经济增长和全要素生产率的贡献。研究的结果显示,从1997年到2007年,市场化进程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达到年均1.45个百分点,市场化改革贡献了这一时期全要素生产率的39.2%。

3.二元经济论。该观点认为,中国经济成功关键在于二元经济转换。李扬等(2005)认为,高储蓄率和投资率是中国经济增长模式所具有的典型特征。在中国经济增长模式中,剩余劳动力由农业向工业、由农村向城市、由国有向非国有的持续转移是我国经济能够高速长期增长的关键;而高储蓄率和投资率既是中国独特增长模式的结果,也是剩余劳动力能够持续转移乃至中国这种增长模式得以维持的主要原因。陈宗胜等(2009)也认为,中国经济增长是一种典型的二元经济转换现象,成功的二元经济转换是创造中国奇迹的主要原因,我国已经走出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道路。

4.中性政府论。该观点认为,中国改革发展成功依赖于中国的中性政府。姚洋(2010)认为,中性政府追求的是整个社会的长期经济发展,目标是增加全体人民的福利而不是特定集团的利益。从中国实践来看,改革初期增长共识的形成、价格双轨制和国有企业改革等事例说明,当中国政府遇到不同社会阶层的利益冲突时所采取的行动是中性政府的行动,即有利于整体社会的经济福利而不是个别集团的特殊利益。中国政府能够成为中性政府,主要原因是吸取了历史的教训、平等的社会基础和意识形态方面的调整。虽然在某种意义上中国经济发展的历史和政治背景是独特的,但其核心经验仍适用于所有发展中国家。

5.分权论。该观点认为,中国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在经济上的适当分权,促使地方政府有积极性通过建设基础设施等来优化投资环境,从而促进经济增长。王永钦等(2007)认为,分权式改革这个逻辑框架不仅能够解释中国前期经济改革和发展的成功,也能够阐释目前出现的诸多经济社会矛盾。政治集权下的经济分权给地方政府提供了发展经济的动力,尤其是完成了地方层面的市场化、竞争领域的民营化及地方基础设施建设。但是,内生于这种激励结构的相对绩效评估又造成了社会差距的持续扩大、全国市场的分割和社会公共品的不均等问题。

6.政治论。该观点认为,中国经济成功关键在于中国独特的政治制度安排。秦晖(2010)认为,中国经济模式的特点在于政治制度这个平台,不同于西方的民主制度,中国是集权的平台。西方“左起来国家要为百姓多掏钱,右起来国家要向百姓少收钱”的体制形成民众高消费高透支的激励,而中国“左起来国家就向百姓多收钱,右起来国家就少为百姓掏钱”的体制造成民众低消费高生产的激励。中国经济保持高速发展的秘密就在于既低自由又低福利体现出的竞争优势。

7.人口论。该观点认为,中国经济保持高增长的原因在于人口红利。蔡昉(2009)认为,改革开放以来,人口政策、经济社会变迁共同推动了人口转变过程,人口结构呈现出劳动年龄人口数量多、增速快和比重大的特点,形成了有利于增长的人口结构,从而带来了人口红利,有力地推动了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李玲等(2010)认为,在改革开放前中国在教育、健康事业上取得了较大成就,从而使得中国在改革开放前人均收入水平较低的情况下能够拥有高于其他发展中国家的人力资本禀赋,这为中国在改革开放后迅速把握全球化的有利机遇提供了内部动力。

8.文化论。该观点认为,中国儒家文化和独特意识形态制度是推动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重要制度动力。邹恒甫(1993)认为,中国儒家文化中对节俭的重视、传统文化中的有为主义,有利于促进资本的积累和培育市场竞争意识,从而有助于推动中国经济高速增长。郭忠义(2008)分析了中国经济奇迹的意识形态原因,认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意识形态因其

在认知上真实反映社会存在、在价值上代表社会各个阶层的利益,从而具有巨大的理论力量,是造就中国经济奇迹的重要制度保障。

总的来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增长的奇迹,既体现了经济发展的普遍规律,又反映了中国的特殊政经环境,丰富和拓展了发展经济学的内涵。

三、中国经济发展模式面临的挑战与选择1.中国经济发展模式面临的挑战

中国经济增长虽然是巨大的,但并不是深刻的。在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积累了很多矛盾。总的来看,当前中国经济发展模式主要面临三大矛盾:

(1)经济高速增长与社会不公加大的矛盾。虽然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平均保持了近两位数的增长,但社会不公却日益加大。一是贫富差距明显。2003年以来,中国的基尼系数一直在0.47以上,超过了国际警戒线。如果将一些灰色收入考虑在内,收入不均程度将更大。二是城乡差距明显。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乡差距基本处于扩大之中,虽然近几年有所缩小,但到2013年末城乡收入差距仍超过300%。三是腐败问题严重。中国经济模式创造了中国奇迹,但它的某些制度安排却带有“腐败的基因”(杨春学,

2011),因此腐败问题较为严重。(见图1、图2)

(2)经济结构化减速与稳定经济增长的矛盾。目前,中国由高投资和高出口驱动的经济增长阶段已逐步失去提升效率的动力,城市化和服务业的发展将开

启经济增长新阶段(中国经济增长前沿课题组,

2012)。但在这种经济增长阶段转换过程中,由于服务

业和城市化所带来的生产率远低于制造业,中国经济减速将是一种必然趋势,它是中国经济增长结构发生变化的结果,是一个发生在实体经济层面上的自然过程,无法通过政策调整来改变它(袁富华,2012;李扬,

2013)。但是,当前中国“结构化减速”发生在收入较低

水平阶段,容易带来中等收入陷阱,陷入经济发展困境。因此在经济结构化减速的同时,如何保持经济的持续适度增长,将是中国经济面临的一大挑战。

(3)加快市场化改革和防范系统性风险的矛盾。最近中国加快了市场化改革的步伐,特别是在金融领域,如放开了存贷款利率的管制,目前贷款利率已完全放开;扩大了人民币汇率浮动幅度,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浮动幅度由1%提高至2%;在四省市开展5家民营银行试点等。但与此同时,中国金融业系统性风险在不断累积,风险苗头有所显现:一是M2/GDP 居高不下,至2013年末已近200%,远高于美国、英国、德国等发达国家,这其中蕴藏的风险不容小觑;二是随着经济进入下行期,中国银行业不良贷款开始进入上升通道,银行业风险将不断暴露。因此在推进市场化改革过程中,如何保持经济金融的稳定,将是中国改革面临的一大问题。(见图3、图4)

2.中国经济发展模式新的选择

基尼系数

0.50.490.480.47

0.46

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102011201220

13图1

中国基尼系数:2003-2013

3.532.521.510.50

197819801982198419861988199019921994199619982000200220042006200820102012

图2中国城乡差距:1978-2013

资料来源:作者根据统计局网站相关数据整理。

城乡差距

2.521.510.50

M2/GDP

19

7819801982198419861988199019921994199619982000200220042006200820102012

图3中国M2/GDP :1978-2013

1400012000100008000600040002000

20062007200820092010201120122013

图4

商业银行不良贷款:2006-2013(单位:亿元)

资料来源:作者根据统计局、人民银行、银监会网站相关数据整理。

不良贷款额

(4)根据上述的问题和矛盾,中国下一步改革关键是要“改革政府”,并以政府改革来推动和深化经济改革,促进经济的持续合理增长。一是着力推动政府转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既努力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也着力强化对各级政府的增长激励,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但随着改革的深入,政府掠夺之手所带来的负面作用日益显现,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作用发挥还不够充分。因此在下一步改革中,政府转型是关键。在实践中,要充分简政放权,最大程度激发市场活力,更好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提高经济增长的潜力,避免中等收入陷阱。加强法治建设,规范政府的行为,着力发挥政府扶持之手的作用,不断缩小收入差距和城乡差距,提高社会整体福利水平。要创新宏观调控方式,构建微观审慎和宏观审慎相结合的监管体系,确保在推进市场化过程中不发生系统性风险。二是持续深化经济改革。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充分抓住了全球化的机会,后发优势发挥明显。但随着经济发展的深入,阻碍改革的利益集团已初步形成并具有很大的力量,并且付出了环境、资源等沉重代价,这已成为中国经济下一步发展的巨大障碍。因此,在下一步改革中,要深化经济社会对内对外开放,打破既得利益格局,削弱既得利益集团力量,促进经济社会的包容性发展。要积极参与全球经济金融治理的新机制,保持发展战略的定力,加强创新驱动,坚持绿色增长,提高经济活动的全要素生产率,不断提升经济发展的质量。———————————————参考文献:

1.陈宗胜、任重、周云波:《中国经济发展奇迹的本质和特

征研究———基于改革开放30年的路径演化分析》,《财经研究》2009年第5期。

2.蔡昉:《未来的人口红利———中国经济增长源泉的开拓》,《中国人口科学》2009年第1期。

3.蔡昉:《理解中国经济发展的过去、现在和将来———基于一个贯通的增长理论框架》,《经济研究》2013年第11期。

4.程霖、宋双杰:《中国模式的历史先声:孙中山的民生主

义发展战略》,《财经研究》2012年第6期。

5.程恩富:《中国模式的经济体制特征和内涵》,《经济学

动态》2009年第12期。

6.丁学良著:《辩论中国模式》,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年版。

7.樊纲、王小鲁、马光荣:《中国市场化进程对经济增长的

贡献》,《经济研究》2011年第9期。

8.郭忠义:《论中国经济奇迹的意识形态原因》,《哲学研

究》2008年第9期。

9.黄亚生:《中国模式到底有多独特———

基于中国、印度、巴西经济数据的比较分析》,《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2年第1期。

10.李扬、殷剑峰:《劳动力转移过程中的高储蓄、高投资

和中国经济增长》,《经济研究》2005第2期。

11.李扬主编:《经济蓝皮书:2014年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

预测》,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年版。

12.李玲、李明强:《人力资本、经济奇迹与中国模式》,《当

代中国史研究》2010年第1期。

13.林毅夫、蔡昉、李周著:《中国的奇迹:发展战略与经济

改革》,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1999年版。

14.林毅夫著、苏剑译:《新结构经济学:反思经济发展与

政策的理论框架》,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15.胡乐明、刘志明、张建刚:《国家资本主义与“中国模

式”》,《经济研究》2009年第11期。

16.秦晖:《中国的崛起和“中国模式”的崛起》,共识网,2010年9月26日,网址:http ://www.21ccom.net /articles /zgyj /ggzhc /article_2010092620025.html 。

17.托马斯·海贝勒:《关于中国模式若干问题的研究》,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5年第5期。

18.王永钦、张晏、章元等:《中国的大国发展道路———论分权式改革的得失》,《经济研究》2007年第1期。

19.王一江著:《国家与经济-关于转型中的中国市场经济

改革》,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20.吴敬琏:《“中国模式”会成为全球榜样吗?》,《中国改

革》2010年第10期。

21.杨春学:《中国经济模式与腐败问题》,《经济学动态》2011年第2期。

22.姚洋:《中性政府———对转型期中国经济成功的一个解释》,《经济评论》2009年第3期。

23.袁富华:《长期增长过程的“结构性加速”与“结构性减

速”:一种解释》,《经济研究》2012年第3期。

24.郑永年著:《中国模式:经验与困局》,浙江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25.张维为著:《中国震撼———一个“文明型国家”的崛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

26.张维迎著:《市场的逻辑》,中信出版社2010年版。27.张宇、张晨、蔡万焕:《中国经济模式的政治经济学分

析》,《中国社会科学》2011年第3期。

作者简介:许立成,南京大学商学院博士后、供职于江苏银监局(南京

210004);范从来,南京大学商学院常务副院

长、教授、博导(南京

210093)。

[责任编辑:吴

群]

中国模式的内涵与意义

中国模式内涵及意义 摘要:中国的发展模式,是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不断摸索出来的结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特有的发展模式,符合中国的国情,是由社稷体制、民本政治和国民经济三位一体共同构成的符合中国发展的一种模式。在多年的发展中,促进了中国民主、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迅速发展,对中国的发展,具有划时代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中国模式,苏联模式,中国特色,民主 美国《时代周刊》高级编辑乔舒亚·库伯·雷默( Joshua Cooper Ramo) 在伦敦《金融时报》上首次提出了“北京共识”( Beijing consensus) 的概念,由此开启了世界对中国模式高度关注的序幕[1]。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领导全党全国人民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并提出“以苏为鉴”,试图摆脱苏联模式,探索中国自己的发展模式,但最终没有取得成功。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断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模式[2]。中国模式作为中国经验、中国特色和中国道路的集中概括,是世界认识中国和中国认识自己的重要理论范畴[3]。 一、中国模式内涵 中国模式的兴起,一方面,源自“华盛顿共识”的破产;另一方面,则得益于“北京共识”的提出。前者表明转向完全自由市场经济模式的“华盛顿共识”并不适合发展中国家的发展道路;后者则意味着中国经济转型和发展道路的成功具有中国特色及制度贡献。这就使得总结和概括中国经验的中国模式,成为理论界关注的焦点。关于是否存在中国模式以及用什么概念来表达这个提法,目前学术界还存在分歧。持否定或谨慎态度的学者认为不存在中国模式或慎用中国模式这个提法,如李君如表示,中国各方面的体制还没有完全定型,讲“模式”有定型的嫌疑,既不符合事实,也很危险[4]。持赞成态度的学者认为中国模式是客观

解读中国经济发展的新模式(一)

解读中国经济发展的新模式(一) 内容提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所取得的成就与其他经济转轨国家的困境形成强烈的反差。这得归功于中国的经济发展模式。目前,中国经济发展的模式正处在转变之中,正从旧的经济发展模式向新的经济发展模式转变。与美国、日本的经验相比,吸引巨额国际资本流入是中国新经济发展模式的关键,而汇率问题则是中国新经济发展模式的一个难题。一、中国经济发展的新模式与美国经验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已经发生了重要的变化。以前,出口导向发展模式的重要特征表现为需求的增长主要来自国外,资本的增长则主要来自国内,而现在,资本的增长更加依赖于外国资本和台湾资本,而需求增长则依赖于本地资源。印证这种变化趋势的是,近年来,长江三角洲的气势似乎盖过了珠江三角洲,上海与香港的金融中心之争也是咄咄逼人,如果说香港、深圳和珠江三角洲是外向型经济体系,那么上海和长江三角洲的经济体系在地缘和传统上则较多是以内向(国内市场)为主要特征,这也是近年来跨国公司投资更多的选择上海的原因。中国国内市场的重要性最终要超过国外市场,中国的发展模式已经颠倒过来。 翻开世界经济历史地图就会发现,经济大国的近代工业均发轫于沿海,但成功的大国经济很快就转向内地工业资源密集区,至少美国的经济历程是如此。美国经济沿着这条道路发展起来的,而法国、西班牙、荷兰、汉萨同盟则在相反道路上衰弱了。在南北战争以前,美国的生产力和市场主要集中在东北部,但美国人并没有长期沉浸于外向型经济的发展政策,而是调头西进,走“内向型”经济的发展道路。特别是19世纪早期,运输业和通信业的新技术推动了美国经济增长。美国通过其东部沿海的城市纽约和波士顿的金融中心从英国输入资本,运用这些资本在纽约、宾夕法尼亚和俄亥俄等州建立了炼钢和采煤等新兴工业。这些产品运往内陆,供应芝加哥等新兴城市和西海岸的城市。这些新城市则在美国的腹地开发出新的农业产地以供应世界市场。而加拿大、墨西哥和加勒比海各国等周边国家向美国提供原材料和某些特定的制成品以满足美国工业生产的需要。同时,从企业债券到股票融资等金融工具的出现,标志着19世纪末华尔街资本证券市场的成熟,这为20世纪产业重组和企业并购提供了金融平台,那些20世纪的大公司和跨国公司就是以此为基础成长起来的。结果,半个世纪以后,整个西部地区就为美利坚的民族生产力所充溢,为美国迅速跨入世界强国奠定了物质基础。20世纪初,当美国的民族生产力已足以称霸世界时,才打出“世界主义”和“门户开放”的旗帜。 这个历史经验,对于今天的中国经济发展,如“西部开发”和“启动内需”仍有借鉴意义。只是,这个经验对一个世纪之后的中国经济所具有的挑战意味是,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那些在成长中具有时序关系的阶段和过程将被压缩在一个较短时期来完成。 二、作为反例的日本经验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到20世纪80年代后期,日本的经济奇迹被归结为这样一种基本发展模式:在日本式经济中,政府为了达到它的(贸易立国、出口导向)目标,在市场中同时嵌入了激励和抑制因素。在经过长时间的实验后,日本实行的国家指导而私人所有的经济体制是日本二战后成为世界第二大生产高效的经济体的主要因素。南韩和台湾学习了它的主要原则和机构,也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就。 但自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当日本对美国的持续贸易顺差,即美国对日本的持续贸易逆差开始成为一个严重的政治问题时,对日本经济成功的主流解释是它享有特别优惠的汇率,这一汇率是美国在战后占领期间为了帮助日本经济复苏而确立的,名义上1美元可兑换360日元。1971年,尼克松总统结束布雷顿森林固定汇率体系的主要目的之一是迫使日元升值,削弱日货在国际贸易中的价格优势。15年之后的20世纪80年代中期,日本的经济规模有两个德国那么大,在汽车、钢铁、电子产品、机器人、半导体、液晶显示器和其他工业上具有强大的竞争力。美国人更是惊呼日本的“威胁”。像尼克松一样,里根政府又寻求利用汇率

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长期高速发展,是目前全球主要经济体中最高增长纪录的创造者和保持者,被称为“中国奇迹”。但与此同时,出现了资源的高消耗、环境污染严重、产业结构失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等问题,经济发展“只快不好”。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必须优化经济结构、降低消耗;加快科技进步的步伐,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建设节约型社会,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发展教育事业,提高劳动者素质;尽早建立和完善绿色GDP制度等。 [关键词]经济发展;又好又快;发展方式 ******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2006年,作为“十一五”的开局之年,国民经济呈现出增长速度较快、物价水平较低的良好发展态势,但是能耗指标却没有达标,环境质量进一步恶化,使得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进一步被削弱。在这种情况下,中央将经济发展由过去的“又快又好”转变为“又好又快”。 一般来说,经济发展的“快”可以用经济增长速度或经济增长率来表示,而经济发展的“好”则指经济整体质量和效率的提高。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只有快没有好,就会出现像拉美一些国家曾经出现过的“有增长无发展”的矛盾。我国经济工作从“又快又好”转向“又好又快”,不仅仅是一个前后次序的变化,它标志着经济发展的思路将更重视发展质量和效益。 一、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保持了长期的高速经济增长,按照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从1978年至2006年,我国年均GDP增长达到9.7%,远远超出世界平均发展水平,成为目前全球主要经济体中最高增长纪录的创造者和保持者。从2003年以来,中国经济增速连续四年保持在10%以上,见图1。按照这样的速度,中国经济今后保持平均以7.2%的速度持续增长,就可实现到2020年GDP比2000年翻两番的目标。 根据世界银行公布的2004年GDP排名,中国以16493亿美元排在第七位。①到2005年GDP达到18.3万亿元,约为2.26万亿美元,超过英国和法国,居世界第4位。中国和这些国家的差距正在不断缩小。有人预计中国经济规模将在2010年左右超过德国,2020年左右超过日本,2040年左右超过美国(按现行汇率计算)。“超英赶美”,对中国人来说已不仅仅是一个遥远的梦想。 2001年至2005年间,我国GDP年均增长率为9.5%,比世界平均水平(3.8%)高出5.7个百分点,比发达国家平均水平(2.1%)高出7.4个百分点,比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5.8%)高出3.7个百分点,中国成为世界经济发展中长时期增长最宽的国家。据世界银行公布的数据显示,2000~2004年,中国经济增长对世界GDP的平均贡献率为14.3%,仅次于美国,排在第二位。 表1列出的是中国和日本、亚洲四小龙之间经济增长的比较。从表中可以看出,中国高速增长延续时间之长、速度之高,已经超越了战后全球经济中最受瞩目的日本、亚洲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战后的“经济起飞”,如果说存在着“东亚奇迹”的话,那么中国改革开放后的增长就是真正的“中国奇迹”。 二、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付出的代价 1、消耗了大量资源 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主要依靠生产要素的不断加大投入,尤其是生产资料的投入,消耗了大量的资源。近50年来,我国GDP增长了10多倍,而矿产资源的消耗却增长了40多倍。2002年我国能源消费总量为151797万吨标准煤,到2006年增加到245669万吨标准煤,年均增长速度达到12.8%,高出年均GDP的增长率。2006年,按现行汇率初步测算,中国GDP总量占世界的比重约为5.5%,但重要能源资源消耗占世界的比重却较高,如能源消耗24.6亿吨标准煤,占世界的15%左右;钢消费量为3.88亿吨,占世界的30%;水泥消耗12.4亿吨,占世界的54%。目前,我国已成为煤炭、钢铁、铜等重要资源的世界第一消费大国,石油和电力的世界第二消费大国(美国居首位)。多年的粗放扩张,使我国资源状况对经济增长构成严重制约,成为最突出的瓶颈。全国各地许多能源材料纷纷告急,煤、电、油、水供求矛盾日趋突出,国人接连遭遇“煤荒”、“电荒”、“油荒”、“水荒”等资源短缺的苦涩。伴随着经济高速发展,资源正在被过度过速利用,经济可持续发展面临重大挑战。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实现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上至党中央、国务院,下至普通老百姓共同关注的热门话题。 2、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经济的快速增长没有把环境污染问题放在重要的位置,而是延续了西方国家发展初期所走的道路,先发展经济,后对环境污染进行治理。工业排放废气、废渣、废水污染环境,尤其污染江河直接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例如:我国七大江河水系,有54%的断面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76%的河流受到污染。工业经济发展,大量消耗资源,导致空气中二氧化碳剧增,固体废弃物的大量排放,污染环境。 我国废弃物排放水平大大高于发达国家,每增加单位GDP的废水排放量比发达国家高4倍,单位工业产值产生的固体废弃物比发达国家高10多倍。2006年我国工业和生活废水排放总量453亿吨,其中化学需氧量排放1348万吨,居世界第一;二氧化硫排放量2120万吨,居世界第一;二氧化碳年排放量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2005年年初,瑞士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公布了最新的“环境可持续指数”评价,在全球144个国家和地区的排序中,中国位居第133位,在全世界污染最严重的20多个城市中,有16个在中国。根据中国科学院2003年的估计,我国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所造成的损失占GDP的15%。普通老百姓的直接感受是,经济发展了,环境却恶化了。 3、导致产业结构失衡 目前我国产业结构不合理,传统产业仍占主导地位,高技术产业比重低。在三次产业结构方面,仍存在农业基础薄弱、工业素质不高、服务业发展滞后等问题。2002~2006年,全国第二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由44.8%上升到48.7%;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只有40.1%,服务业从业人员占全部就业

“中国模式”

中特:结合中外评论探讨“中国模式” 一什么是“中国模式”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世界对中国的研究越来越深入,关于北京共识、中国模式的话题为国际主流学术界所高度关注。那么什么是中国模式呢?有以下几种观点可借鉴。第一种观点提出,新中国成立6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念、战略、政策、实践的过程和结果的总称,也包括出现的问题。第二种观点认为,中国模式的实质,乃是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华民族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把科学社会主义原则与当代中国国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走出的一条后发国家的现代化之路,包括五点:一是独立自主,二是改革创新,三是实践本位,四是以人为本,五是和而不同。第三种观点则认为,中国模式对发展中国家来说更多的是发展经验问题,对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来说,则更多的是一种价值问题。 当前热议的“中国模式”概念,主要是是一些国外学者、政要以他们的价值观和意识形态为立足点,以非社会主义的立场观点对我们取得成就和进步的根本原因的探究和概括。认识、探究的客观对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即“一条道路、一个理论体系、一面旗帜”。 美国智库之一的国际战略研究中心对“中国模式”作出了如下表达: “中国模式”的最重要原则是经济改革优先。这一模式不但解放了官方意识形态,而且也保留了被称为“经济稳定器”的主要银行与大型国有企业。此外,地方政府享有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上的自治权。换言之,“中国模式”是实用、自由和市场竞争力的结合体。 西方有媒体指出: “当代中国一直是个令西方感到困惑的问题”。“西方人还是认为中国经济不会真正繁荣起来,除非它采纳西方式的民主”。“中国模式”可以归结为“专制加经济发展”。新加坡有媒体认为“中国模式”是一种把马克思主义同儒家思想相结合的国家意识形态: 一种允许中国共产党是唯一领导力量的政体; 在保持政治体制的同时,改革经济体制。新加坡一位学者认为,“‘中国模式’的独特之处就是其政治稳定与经济改革的特殊结合; 换句话说,就是政治上的保守主义与经济上的自由化。”总之,政治上的保守、专制与经济自由,是西方学者政要赋予“中国模式”的总体内涵。 对比所谓的“中国模式”,“西方模式”的核心是政治民主化和经济自由化,一贯主张首先实现民主政治,才能实现并保障经济的发展。但中国没有采取西方的发展模式,而是开辟了一条符合其自身国情的新道路,并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西方国家认为中国的发展道路违背了他们的教条,因而感到迷惑甚至疑心重重。应该指出,一些西方人士还保留着陈旧的偏见,用单一的眼光看待中国的政治体制并谎称这是一种“专制”。 结合西方对“中国模式”的评价,我们可以看到由于有着不同的社会历史和文化背景,特别是价值观上的差异,他们对“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

中国城市化模式的反思与转变

中国城市化模式的反思与转变 摘要:本文通过对城市化过程中政府与市场作用关系问题、空间组织问题、城乡关系问题、资源环境问题的研究,对以往城市化的发展模式及其问题进行了评述。提出在新的发展阶段和发展条件下,应尽快实现城市化的推进模式由行政主导向市场主导、政府引导的方式转变,城市化的空间组织模式由小城镇为重点向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转变,城市化的城乡关系模式由城乡分割向城乡统筹转变,城市化的建设模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关键词:城市化模式;反思;转变 中图分类号:F299.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7685(2009)09-0031-05 城市化能否持续、健康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我国的现代化进程。而城市化的健康与否,与城市化过程中所采取的途径和方式,即城市化模式有很大关系。虽然各国各地区城市化总的趋势和方向是一致的,但不同国家或地区经济、社会、地理、历史等条件的不同,实现城市化的途径多种多样。同时,在不同发展阶段,其表现形式和所采取的方式也是不一样的。不同国家或地区,在不同时期的城市化模

式会有所不同。新中国成立六十年来,我国城市化政策和思路不断调整,推进城市化所采取的途径和方式也随之变化。当前,我国正处于重要的转型时期,在新的发展阶段和发展条件下,适时选择合理的城市化模式,对促进城市化乃至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 一、对以往城市化发展模式的反思 回顾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以往所采取的发展模式是一定社会经济背景下的产物,与城市化的发展阶段也有很大关系。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城市化阶段的演进,原有政府行政主导下的、以城乡二元体制为基础、以小城镇为重点、追求速度的粗放型城市化模式,已明显不能适应城市化发展形势的变化。 (一)行政主导型城市化模式的反思 纵观我国城市化的发展历程,以往的城市化进程受到行政力量和政策制度的深刻影响,资源配置主要依靠行政手段,市场机制的基础性作用未充分发挥。特别是改革开放前,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城市化的推进具有浓厚的政府行政主导特征。城市化所需的各种资源要素,如,人口、劳动力、土地、资金等是通过行政手段而非市场机制进行配置和

最新中国经济发展模式转型的必然性

中国经济发展模式转型的必然性

中国经济发展模式转型的必然性 【摘要】中国的经济体制先后经历了计划经济体制、转轨时期的经济体制和市场经济体制,与此相对应,形成了具有时代特征的经济发展模式。中国当前的经济发展模式面临着经济增长高度依赖投资和过度依赖外部需求的问题,塑造新经济发展模式需要从经济体制、市场主体、资源配置方式、经济增长、产业选择和调控方式等方面做出调整。中国的经济发展模式只有不断调整优化,才能实现持续发展和大国崛起的目标。 【关键词】中国经济发展模式;转型;必然性 一、中国经济发展模式存在的问题 1.可能面临“中等国家陷阱” 30多年的经济持续高速增长使我国实现了由低收入国家向中等收入国家的转变。2008年我国人均gdp为3267.1美元,达到中等收入国家水平,这是一个历史性的转折,也是一个新的起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无疑是一种巨大的成功,但不能盲目地认为未来会自动成功,现在离最终成功还有很大的距离,特别是可能遭遇“中等国家陷阱”。 中国的收入分配格局最近几年正在发生突变,已经明显偏离了原有收入差距允许的范围。现有发展模式产生的过度不均衡问题将会极大地制约需求增长,最终限制经济总量的继续快速扩张。收入差距过大,如果长期得不到改善,将会造成社会不稳定并抑制消费,将对经济的高增长形成巨大的影响,即一国在达到中等

收入水平后的增长将面临消费不足的巨大障碍。城镇化长期滞后、地区差距过大等都会产生需求陷阱。在此阶段,缩小增长差距的政策不仅会得到更多的民众支持,而且会推动新的发展,因为它们将带动需求(主要是消费需求)的扩张,从而纠正投资与消费的不平衡问题。 2.现有的经济发展模式产生的过度不均衡问题将会极大地约束需求增长,最终限制经济总量继续快速扩张 持续的高增长如果不能带来产业竞争力(主要是制造业的竞争力),现有发展模式的继续推进将会阻碍产业升级和产业竞争力提高。同时,现有发展模式如果不改变将会使资源瓶颈约束难以克服,且环境的代价巨大。经济增长过度依赖于房地产发展,就是经济增长过度依赖高耗能行业。由于房地产行业自身对技术进步的作用有限,其对下游产业升级的要求不强,因此,它的过快发展将会阻碍产业升级。 现有发展模式还扭曲了资金、资源的宏观配置,隐藏着巨大的金融风险或经济危机。现有发展模式在资源、资金及人才方面都倾向于房地产业,这不仅会影响经济的宏观资源配置效率,而且还可能引发重大的金融危机或经济危机,即存在房地产过度泡沫化的风险。 总之,现有发展模式在新的国际、国内经济环境下难以继续发挥作用。中国经济增长对内依赖于房地产,对外依赖于出口,在新的国际、国内经济形势下,正面临着巨大挑战。如果预见危机

中国模式的世界意义

中国模式的世界意义 一、中国模式的内涵及其兴起 所谓中国模式,就是相对西方而言的一种现代化发展模式。西方现代化的发展模式简单地讲就是政治上形式民主化、经济上自由化,二者互为因果,互相促进。而中国模式简单地讲则是政治上坚持社会主义、经济上市场化。具体而言,中国现代化的发展是思想上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政治上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社会主义道路,经济上既坚持市场对社会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又发挥国家的宏观调控积极作用,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宏观调控与市场调节的有机结合。 从时间上讲,西方现代化发展模式要远远早于中国模式。西方模式尤以19世纪的英国、20世纪的美国最为典型。西方模式发展至今,不仅经济发达、生活富裕,而且,随着西方资本主义向全世界的扩张渗透,西方模式也随之在全世界曼延开来。二战后一些第三世界国家,急于摆脱国家长期贫困落后的面貌,往往把西方模式当作国家实现现代化的首选甚至于惟一选择。而中国模式的出现,跟1978年以来中国所实施的改革开放政策有着内在的关联。中国改革开放政策,不仅打破了长期以来国家的封闭状态,实施全面的对外开放,而且在经济体制上逐渐抛弃了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实现了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中国改革开放30年的发展,使中国社会正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不仅中国经济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有飞跃性的提高,而且综合国力不断迈上新台阶。 中国现代化发展至今所创造的中国奇迹使国内外专家学者普遍认识到:中国现代化的发展道路是区别于西方模式的又一新的现代化发展模式。进入21世纪以来,国外对中国模式的关注和议论也普遍起来。中国模式在世界的影响正越来越大,正日益显示出其世界性的意义。 二、中国模式的世界性意义 第一,中国模式的出现预示着中华文明的伟大复兴。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文明的古老国家。历史上的中国在唐宋年间曾创造出举世瞩目的骄人成绩。但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中国饱受西方列强侵略,不断割地赔款。因此,中华文明在近代严重落伍了。面对西列强的侵略,国人在倍感屈辱的同时,又深深地感受到肩负着实现中华文明伟大复兴的重任。近代以来,中国多少仁人志士为此不懈努力奋斗。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真正成为一个人民当家作主的独立主权国家。但是中国还没有实现繁荣富强,中华文明的伟大复兴还没有根本实现。现在经过建国60年的发展,特别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建设,中国人民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国内生产总值(GDP)以每年近10%速度增长,国家经济实力从2000年开始几乎每年再上一个新台阶。据有关专家估算: 2009年中国的经济总量将超过日本跃居世界第二位。因此,世界正在不断地见证着中国发展模式所创造的伟大奇迹。中国正在走一条和平发展的崛起之路。这一切都在向世界昭示:中华文明正在进行着伟大的复兴! 第二,中国模式的出现,再次证明了马克思主义始终具有强大的生命力,社会主义道路还具有光辉的前途。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因为它揭示了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马克思主义又是崇高的思想体系,因为它反映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大趋势,体现了人类长远的根本利益,并以改造世界,解放全人类为己任。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意味着马克思主义由科学的理论转化为活生生的现实。随后,苏联计划经济体制的出现及其后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使得苏联模式曾看作现代化发展的一种新生模式,并被誉为西方模式下的第二条现代化发展之路。但到20世纪末,东欧的演变,苏联的解体就使得社会主义事业在这些国家遭受了严重的挫折。于是,西方一些学者如弗朗西期·福山就认为:东欧的演变和苏联的解体预示着西方模式已经取得彻底的胜利。未来世界只有西方的自由民主一种模式。未来人类的历史发展只能是西方自由民主道路内的自我完善,由此人类历史彻底走向终结。诚然,东欧演变和苏联的解体,确实反映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现正处于低潮。但西方这种“历史终

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与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与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姓名:傅志强 学号:20110204398

2008年金融海啸虽然退潮,但危机余波未息,2011年美债困境与欧债危机再度拉响了后国际金融危机的红色警报。在我国“十二五”期间,国际环境异常复杂,宏观形式混沌不清,世人信心跌宕起伏,世界经济、金融、贸易格局发生变迁,各国发展参差不齐,世界新技术革命蓬勃兴起,国际能源资源价格持续大幅上涨、高位波动,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再度兴起,发展具有高度不确定性。“以转型促发展”正在成为中国经济发展主线的新形势,全国各地特别是沿海地区都在适时调整思路政策,全新筹划经济社会发展蓝图,以催生新一轮产业变革,孕育新一轮技术突破,创造新一轮发展需求。 1. 后国际金融危机 一、概述 所谓后金融危机时代,是指2008 年美国次贷危机后,全球经济触底、回升直至下一轮增长周期到来前的一段时间区间,可能是两年、三年或者八年、十年甚至更久。 企业是市场经济的基石,一个地区企业的发展水平,决定了该地区经济的发展水平。当前,我国企业的发展到了一个关键点,一方面国内外经济发展进入调整期,市场需求大幅萎缩;另一方面由于普遍经济刺激计划后出现的全球性产能过剩,企业生存压力空前增大,形势非常严峻,如果不能及时调整发展战略,很有可能在即将来临的下一个经济增长周期中被市场所淘汰。 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六大趋势特征 第一,世界经济逐步进入复苏轨道。当前美国、欧盟、日本三大

经济体先后逐步复苏,2009年四季度,美国、欧元区、日本经济分别环比(比上一季度)增长1.4%、0.1%和1.1%。2010年世界经济增长率为5.01%,其中发达国家经济增长率为2.968%,新兴市场为7.253%,亚洲发展中国家为9.53%。本轮世界经济复苏主要是依靠新兴市场 拉动的,而且未来很长时间内将维持这一现状。2011年世界经济实 际增长了3.3%。世银同时表示,发展中国家大部分已经从金融危机中脱离出来开始了新的发展道路。而欧洲的金融形势却不容乐观。 第二,世界经济、金融、贸易格局发生变迁。特别是以中国为代 表的新兴经济体在危机中强势崛起,在国际上的话语权逐渐增强。2009年中国出口总额超过德国居全球第一,上海证券市场交易额居 全球第三;2010年国内生产总值(GDP)总量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2011年中国GDP增速有所放缓,但仍高于市场预期。其中,“三驾马车”的变化令人关注。统计显示,资本形成总额对GDP增长 的贡献率是54.2%,消费是51.6%,而净出口是-5.8%。从数据看,投资仍是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主力军。 第三,世界新技术革命蓬勃兴起。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美国、德国、英国、日本、俄罗斯等均在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和绿色经济,开展新能 源革命,努力抢占经济和科技制高点。新能源、节能环保、信息产业 将成为引领全球新一轮产业升级的主导产业。 第四,国际能源资源价格持续大幅上涨、高位波动。石油、黄金、铜、棉花等大宗商品价格均涨至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的高点。当前,各国宽松货币政策退出仍然有待时日,国际流动性过剩现象还将持续,

谈谈我对中国模式的看法

谈谈我对中国模式的看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也可以称作“中国道路”“中国经验”或“中国模式”。是中国在全球化背景下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一系列战略策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形成和发展既是一个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当代化的过程,也是一个社会主义中国化和当代化的过程。它不仅极大地改变了中国历史的发展进程,也在相当程度上改变了世界历史的进程丰富了人类对社会发展规律和道路的认识,是一个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重大事件。 自20世纪70年代末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引起了世界的广泛关注。20世纪90年代,西方国家有人开始将中国改革开放的经验称为“北京共识”或“中国模式”。自2004年5月英国著名思想库——伦敦外交政策中心发表乔舒亚·库珀·拉莫题为《北京共识》的研究报告以来,中国模式受到世界的广泛关注和热烈讨论,这种讨论随着美国2003年发动的对伊战争受挫、2008年北京成功举办奥运会,以及2009年世界金融危机,先后出现了几个高潮,延续至今,他们就中国模式对世界的影响进行了比较深入的分析和探讨,国内的学者也有很多不同的分析讨论,同时他们也提出了很多不同观点和看法。 通过这个学期的学习和理解,下面我从几个方面谈谈我自己对中国模式的看法。 一、“中国模式”产生的背景和条件 改革开放以前,中国旧的经济模式基本上是“斯大林模式”,其主要内容和基本特征是:国营经济处于绝对优势地位,国有企业实行国有国营的企业制度,收入分配存在平均主义倾向,政府实行高度集中统一管理的计划经济体制,重工业优先发展的追求高速度的赶超战略,依靠高投入和高消耗的粗放型增长方式,重工业(含军事工业)太重轻工业太轻农业落后的畸形产业结构,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较先进的工业和城市与极为落后的农业和农村并存的典型的二元经济结构。这种模式存在严重的缺陷,带来的是消耗高浪费大质量差效益低,形成的是短缺经济,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得不到应有的提高,再加上文化大革命的政治动乱,使得中国经济面临崩溃的边缘,消费品严重短缺,连火柴肥皂都要凭票供应,农村2.5亿人吃不饱穿不暖,连温饱的问题都没有解决中国旧模式的弊端充分暴露出来,城乡居民强烈要求发展经济改善生活,旧模式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1978年在文化大革命动乱结束改革开放的主要政治障碍基本清除后,中国走上了探索新的经济模式的道路。 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自己纠正了政治上的偏差、经济上的失误,尊重民意,坚定地推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改革开放的路线方针,这是中国改变旧模式形成新模式的基本保证。中国人民吃苦耐劳勤俭节约望子成龙注重教育穷则思变的优良传统,再加上大量的海外华人,

论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几个主要特点(一)

论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几个主要特点(一) 摘要:中国经济发展模式具备几个主要特点: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坚持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坚持市场调节基础上的宏观调控;坚持开发国内资源基础上利用外资的模式;坚持渐进式的改革开放道路;坚持信息化与工业化相结合的跨越式发展路径;坚持实施非均衡发展战略;坚持稳定促发展、和平促发展的根本方针。关键词:中国经济;发展模式;主要特点 现存的中国经济发展模式在书本上找不到,只能根据中国经济发展的历程和实践进行总结和概括。 经过最近二十多年的探索,中国人民逐渐摸索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初步形成了经济发展的中国模式。这个模式主要有以下突出特点: 一、确立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发展目标,并加进了建设小康社会和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新内涵 确立明确的发展目标,并使之成为全体人民共同接受的向导,这是一种成功的发展模式必备的首位要素。改革开放之初,总设计师邓小平为中国设计了三步走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并认为到2000年,中国GDP比1980年翻两番后,也只是初步建成小康社会。党的“十六大”根据中国2000年人均GDP比1980年翻两番的事实,把中国从2000年到2020年的社会发展目标确定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十六届三中全会根据我国当前存在的经济结构不合理,资源环境压力加大的新情况,在发展目标中加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新内涵。这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在我国现阶段的生动运用和创新。 对于一个后进的国家,找准自己的现实方位,科学地确立本国发展的总目标和阶段目标,十分重要。日、韩两国五、六十年代因发展目标选择恰当而受益,有的拉美、非洲国家近十至二十年因发展目标选择不当而受损。幸运的是,中国确立了2l世纪中叶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初步实现现代化的总目标,并正确规定了2000年、2020年的阶段目标,今天还加进了人与自然和谐的可持续发展的新内涵。更重要的是,这些目标不仅是国家领导层的理念和战略,而且为广大人民普遍认同。从本质上说,它是惠及全体人民的发展目标,是人民在每个阶段均能真实感受到的可望可及的符合实际的目标。 二、逐步明确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向,这是适合我国现阶段国情的发展体制 传统的资本主义实行的是典型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改革开放前的中国实行的是计划经济体制。在二十多年的改革历程中,我国经历了艰难的体制探索:从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转到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最后确定为建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种体制与英、美、日、韩等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最根本区别在于:它不是建立在资本主义私有制及资本主义国家所有制基础上的,而是建立在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基础上的。这种体制与苏联计划经济体制的最大区别是:它虽然保留了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但公有制的具体实现形式多样化了,更重要的是,它允许私营经济、外国私营经济、个体经济等的共同发展。这种体制在保存社会主义本质特征基础上充分利用了人类创造的市场经济这个一般的体制成就。这种体制符合现阶段的中国国情:一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较低,分散生产、小生产在农业和农村还占统治地位。城市的手工业生产、旧式工商业仍占很大比重,不实行市场经济体制,难以改造和提升这些产业低下的生产力水平;二是中国在世界格局中仍处于经济不发达的边缘地位,贫困落后,边缘化是中国在世界经济格局中的根本特征,在此条件下,不借助于市场经济体制,无法与发达的资本主义世界取得紧密联系,难以获得资本主义现代工业文明的物质成果;三是利用市场经济体制并没有抛弃社会主义最本质的东西:公有制为主体及按劳分配,以及借助社会主义国家力量参与经济剩余的再分配,

中国梦的深刻内涵

“中国梦”的深刻内涵 每个人都有梦想、有信仰、有追求,而每个中国人的梦想汇集起来就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成为推动实现全世界人民梦想的长久动力。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最伟大的梦想。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代表了每一个有良知的中华儿女的热切期盼,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感召力,是当代中国的时代旋律和精神旗帜。中国梦有着十分深刻的丰富内涵,这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 第一、国家富强是实现中国梦的前提。国家富强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心任务。中国只有成为强国,才有实力和底气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这就需要把握世界主题,保持战略定力,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构筑世界一流的硬实力和软实力。要提升国际政治地位,在参与全球事务中大有作为;加快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提高打赢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的能力;以全球视野扩大“中国创造”,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建设海洋强国,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文化强国,实现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不断提高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建设人才强国,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广纳天下英才。 第二、民族振兴是实现中国梦的核心。民族振兴主要是民族精神的振兴。民族精神是民族的灵魂和精神支柱,民族精神还是标志民族发展和社会进步程度的精神文明的重要内容,是推动社会物质文明、

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和共同进步的源动力。中华民族在五千多年绵延不绝的文化传承中,孕育和凝结出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以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和自强不息为基本特征的民族精神。在民族发展的关键时期,重振民族精神,对民族振兴何其重要,何其紧迫。 第三、人民幸福是实现中国梦的根本。“有梦想,有机会,有奋斗,一切美好的东西都能够创造出来。”人民幸福是中国梦、民族梦、个人梦的聚集点,也是实现梦想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人民幸福的关键就在于民生的改善与保障,因此我们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使人们通过实实在在的民生改善,来感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中国梦是强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我们的国家走过了光辉的历程。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成功开辟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发展取得了历史性进步,经济总量已经跃升到世界第二位,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明显改善。与此同时,我们还必须清醒地看到,要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我们必须进一步坚定自信、增强自觉、实现自强,努力建设强盛中国、文明中国、和谐中国、美丽中国。实现中国梦,前提是国家富强。只有国家富强,民族复兴才有坚实基础,人民幸福才有根本指望。

中特之“中国模式”的论述

“中国模式”观点综述 中华民族在六十年的人民共和国期间取得了令全球瞩目的进步,走出了一条自己独特的发展道路。200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2009年是60周年国庆,关于“中国模式”的讨论,是最近比较热门的话题,领导干部竞选考试可能会涉及相关内容,现将有关观点整理如下。 关于“中国模式”近年来特别受到关注的原因 实际上,早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国外学者已经开始关注中国发展道路问题,这其中包含了对“中国模式”的初步探讨。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社会学教授吉尔伯特·罗兹曼在20世纪70年代末编著的《中国的现代化》一书中,就集中分析、探讨了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有利因素及障碍。以色列学者艾森斯塔德则在《现代化:抗拒与变迁》、《对多重样现代性的反思:欧洲的、中国的和其它的诠释》等著作中,从传统社会文化的秩序特征以及中国社会变迁两个方面分析了中国发展的路向。 关于近年来海内外舆论对“中国模式”或中国发展道路特别关注的原因,学者们的观点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苏东剧变后,西方国家对中国发展战略和发展模式的重新审视。苏东剧变后,西方国家对中国的发展态势先后抛出“中国威胁论”和“中国崩溃论”。关于“中国威胁论”方面的论点以20世纪90年代美国的伯恩斯坦和芒罗撰写的《即将到来的美中冲突》为代表。“中国崩溃论”始于1984年美国世界经济研究所的布朗提出的“谁来养活中国?”一说,继而引起全球性的争论。自2001年以来,针对中国经济的新的论调又在国外盛行,如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有“国际经济乌鸦”之称的克鲁格曼教授提出疑问说,中国这个亚洲奇迹中的最大奇迹,是否会成为下一个崩塌的神话。美国华裔律师章家敦(Gordon G.Chang)则提出,“与其说21世纪是中国的世纪,还不如说中国正在崩溃”。而中国历经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和2008年的经济危机还能保持比较稳定和快速发展使得这些言论不攻自破,也使得他们不得不重新审视中国的发展战略和发展模式,乃至于美国和欧洲最近对金融市场的干预都被认为是在学习中国。 二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政府在应对汶川特大震灾和举办北京奥运会上展现出的“举国体制”,让全球对中国政治体制刮目相看。长期以来,针对中国改革开放取得的显著成就,国际舆论界一种有代表性的声音认为,中国经济奇迹的背后是陈旧落后的政治体制,一党执政的格局不改变,市场经济的发展就没有保障。然而,面对无论是“神舟”系列航天飞船的太空空间活动,还是2008年成功应对雨雪冰冻灾害和四川特大地震灾害,显示出的中国“举国体制”所具有的巨大威力,国际上怀疑、批评乃至否定中国政治体制和社会制度的声音明显减少,取而代之的是对中国政治体制和社会管理体制的肯定和赞扬。有学者认为,作为一个尚存许多问题的发展中国家,能够给世界留下如此众多和非同凡响的奥运遗产,光用经济发展和国力的增长还不足以完全解释,而“举国体制”无疑是这一切奇迹中的关键。还有学者认为,举全国之力,集中优势资源,聚焦特定的工程、项目、事件,往往可以形成跨越性、突破性、高效率的发展,同时还能够形成带动效应,提升整体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正像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所说,在这次奥运会中,单单是出动这么多的人力就没有其他国家能够企及。中国有13亿人口,这样的资源是世界上其他国家所无法比拟的。还有,中国作为一个经济大国在财力方面的投入也是其他国家没有办法达到的。 三是以“华盛顿共识”为主要内容的新自由主义造成重灾区和“中国奇迹”的出现所形成的鲜明对比,使得人们更加关注“中国模式”。“华盛顿共识”主张私有化、自由化的

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现状与转型

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现状与转型 农业科王开国 [授课老师简介]李翀,经济学博士,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世界经济、金融学、西方经济学的研究,曾任中山大学副校长。 一、中国现行对内和对外经济发展方式的特点 经济发展方式是指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途径和方法,它包括对内经济发展方式和对外经济发展方式两个方面。前者是指一个国家内部经济的发展方式,主要表现为如何通过经济体制的变迁和生产能力的提高来实现产值增长的方式。后者是指一个国家外部经济的发展方式,主要表现为对外贸易、对外金融和直接投资的发展方式。对内和对外经济发展方式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形成了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方式。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工业化进程迅速推进,社会生产力迅速提高,国内生产总值迅速增长,创造了经济增长的奇迹。 (一)中国对内经济发展方式的特点 第一,在社会资源配置的方式上,中国实行的是以政府为指导的、由市场发挥基础调节作用的发展方式。中国的这种发展方式与日本和韩国采用的“东亚模式”具有一定的相似之处,政府在经济发展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但是,由于

中国国有经济在整个经济中发挥着主导和核心的作用,中国政府对经济发展具有比日本和韩国政府更加重要的影响。 第二,在推动生产能力提高的方式上,中国采用的是高投入和高产出的经济发展方式,通过大量地投入劳动、资本和自然资源来实现产值的高速发展。中国的这种经济发展方式与许多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方式是相似的,但是中国劳动和资本的投入强度是其他发展中国家难以比拟的。 (二)中国对外经济发展方式的特点 第一,在对外贸易方面,中国形成的是以加工贸易为主的发展方式。加工贸易是以加工为特征的再出口业务,它是指一个国家通过进口原料、材料或零部件,加工成制成品后再出口,从而获得外汇形式的附加价值。第三,在对外金融方面,中国对借入外国债务持谨慎态度,实行以引进外国直接投资为主、借入外国债务为辅的发展方式。 二、中国对内和对外经济发展方式存在的问题 中国对内和对外经济发展方式是由中国的现实情况决定的,它是适合于中国改革开发以后的现实情况的。首先,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科学技术水平不高,劳动者的总体素质也不高。再次,在科学技术水平不高的条件下,要通过劳动的高投入来实现产值的高产出,物质资本就成为了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因此,中国经济发展急切需要资本。中国通过本国资本积累、引进外国直接投资、借入外国债务等方法加快资本形成就成为了必然的选择。 (一)中国对内经济发展方式存在的主要问题

试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意义和基本内涵

试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意义和基本内涵 作者:张丽红白妍 来源:《新西部下半月》2018年第06期 【摘要】该文论述了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重要意义,阐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基本内涵:是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兴盛的新时代;是让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不断强盛的新时代;是让所有人民一起不断富裕的新时代。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意义;内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走进了新时代,这是党的十九大完成的一个主要政治判断,是一项关联到全局的政策考量,是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社会进步发展的一个全新的历史时段,是我国社会重要矛盾运动的必然趋势,是我党引领全国各族人民创建美好未来的实际基础,拥有比较深的思想内涵,比较重的政治分量,具备战略性、全局性的意义,需要我们认真学习掌握。 一、正确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要意义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象征着近代以后历经坎坷的中华民族取得了从富起来、站起来到强起来的巨大飞跃,取得了完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美好前程;象征着21世纪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焕发出强盛的生命活力,在世界上高高地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象征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持续发展,扩大了发展中国家向现代化前进的道路,给世界上有些既盼望加速发展又盼望维持自身独立性的民族与国家提供了崭新的选择,为解决人类困境奉献了中国方案与中国智慧。”党的十九大报告里使用“三个象征着”从科学社会主义、人类社会发展的多样性、中华民族三个角度,进一步诠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走进新时代的象征性意义。 1、中华民族从完成“强起来”的崭新的历史起点出发 中华民族的复兴与中国的崛起,将会是21世纪人类社会中最宏伟的历史事件之一。如今,我们亘古未有地靠近中华民族宏伟复兴的梦想,亘古未有地有能力有信心去完成这一梦想。世界上只有中华民族对历史的盛衰具有最深远的感受。[1]毛泽东曾说中华民族“具有在世界民族之林自立的能力”,呈现了中国共产党针对民族复兴这一“千年一叹”的深远思考。中华民族从五千年悠久历史文明中走过来,经历170多年艰难的探索过程,最终迎来了最靠近梦想的今天。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具备主体性的崭新的历史起点出发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