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蒙氏日常生活教育

蒙氏日常生活教育

蒙氏日常生活教育
蒙氏日常生活教育

蒙氏日常生活教育

当孩子能够独立地完成某项工作的同时,孩子的自我尊重和自信就可以得到发展,通过发展他们的日常生活技能——照顾自己和照顾环境,可以培养孩子的责任感。

——玛利亚.蒙台梭利

蒙台梭利博士之所以提出要对儿童进行日常生活教育是因为她发现:儿童的玩耍与大人的工作不同,儿童往往喜欢重复而且可以长时间的将注意力集中于某件物品或者事情,如打扫卫生、清洁物品等等,因此蒙台梭利提出了要对儿童进行日常生活教育,以便让儿童更好地适应生活、照顾自己、照顾环境。尤其是在现代社会中,家长过分的溺爱孩子,导致孩子根本无法照顾自己,更不用说照顾他人、照顾环境了,例如孩子不会穿脱衣服等等。因此,必须对儿童进行日常生活教育。

日常生活练习在整个蒙台梭利教育体系中具有起始性和基础性的作用,与蒙台梭利其他领域的教育密不可分。感官教育要求发展的视、触、听、味、嗅的感知觉能力以及运动觉等,很多在日常生活中就得到了训练。如,幼儿用手或工具拿、夹各种不同大小、软硬的物品,在用水的活动中直接感知水温、水性等;又如,在自我服务和为他人服务中需要计数物品的数量、形状,又与数学学习密不可分;在照顾动植物方面与科学学习更是有直接的关系;又如文明礼貌的学习和习惯的养成更是依赖各国家与民族文化历史的传统与背景教育;幼儿的语言与日常生活练习的关系更是犹如鱼和水的关系,脱离生活实际与实物的语言,对幼儿而言,将是抽象与不可理解的空洞声音和词汇,因此,幼儿需要在丰富的日常生活练习中形成对各种事物的概念。幼儿的日常生活练习绝非孤立于其他领域,相反要密切融合其他领域的练习,重视相关学科的综合价值。

一、日常生活教育的主要内容

基本动作教育:

所谓基本动作教育,即让孩子练习日常生活中的基本运动,它是照顾自己、照顾环境、社交礼仪的基础,它主要包括:走线、走(步行)、坐姿、站姿、拿、搬、放、拧、倒、折、剪、切、贴、缝、编、捏、夹、转、擦、撕、打、敲、卷、削、拉、揉,其他。

照顾自己:是指为提高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以适应现实生活而设置,主要包括:携带物品的整理、东西洒落时的处理、照镜子、梳头发、擤鼻涕、穿衣、脱衣、叠衣服、穿鞋、脱鞋、洗脸、洗手、衣饰框、洗手帕、喝水、吃饭、刷牙、剪指甲、擦汗、洗脚、洗澡、整理书包、入厕、叠被子、擦鞋子、擦嘴巴,其他。

照顾环境:是指以人类以外的其它生物、无生命的物体为对象,让孩子学习美化、打扫、整理环境的方法,并掌握照顾、饲养、管理动植物的相关技巧。

(1)清理、整理工作:工作用的地毯的准备及清理、摆放鞋子、衣服、书包、教具、

图书、玩具、扫地、桌子、椅子、床铺等。

(2)擦洗:桌子、椅子、窗户、托盘、教具、杯子,以及洒水时用抹布擦等。

(3)庭院工作:捡拾落叶、垃圾、拔草、松土、剪枝等。

(4)照顾动植物:浇花、晒太阳、施肥、喂金鱼、给金鱼换水等。

(5)用餐:清洗餐具、水果削皮等

社交礼仪:社交礼仪作为一种文化,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处理人际关系,用来对他人表达友谊和好感的符号。社交礼仪主要分为:

(1)谈话礼仪:打招呼、道别、邀请、感谢、道歉、欢迎、应答、慰问病人、打电话、问路等

(2)动作礼仪:开门、关门、敲门、与他人接触、递交物品、咳嗽、打喷嚏、打哈欠、倒茶、入席等。

二、日常生活教育的意义

l 1、促进孩子的社会化,正常化人格。

注:

正常化人格的特征:

ü 有旺盛的自发活动力

ü 喜爱反复的集中工作

ü 自由选择工作材料

ü 喜爱工作胜于游戏

ü 爱好秩序,保护秩序

ü 喜欢动静结合

ü 拒绝奖赏

ü 有强烈的求知欲

蒙氏日常生活操作

日常生活 一般物品的放置(预备练习): 一、搬椅子 二、搬桌子 三、铺卷工作毯(两种方法) 四、端托盘 五、开关门练习(慢,看里外有没有人,最后一个确定后边没人后关门) 六、静默练习(吸引小朋友的注意力) 七、室内静走 八、绕工作毯走(拐角处要停下,提脚跟减小惯性,思考下一步怎样走) 九、走线(3-5cm圆形、椭圆形)1、双手叉腰,穿鞋后跟先着地,不穿脚尖先着地;2、把脚抬起,腿抬平,脚要竖起与另一腿平行,3、灵活的走(提铃铛,小旗,色水杯,不等大小勺子与小球,蜡烛等);走线音乐:瑞典班德瑞的轻音乐,肯尼金的萨克司,理查德的钢琴曲等可自由设计音乐;马友友的大提琴; 十、物归原处(“物”就是东西,“归”是回去,“原”是原来,“处”是地方,把东西送回原来的地方;先取一样,再取两样,可依次增多,让小朋友送回去) 一般物品用法的原则: 一,抓珠子(五指抓) 教具构成:托盘1个,碗2个,珠子若干适合年龄:2岁至2岁半 目的:五指抓的动作练习,培养幼儿的秩序,专心性,手眼协调性和独立性 操作过程: 延伸:抓豆子,花生等 注意幼儿将珠子放入口中 二、三指抓 教具构成:三指抓,托盘,小碟子适合年龄:2岁半至4岁 目的:三指抓的动作练习,培养儿童的秩序性和专心性,手眼协调性,独立性,为写字、握笔作准备 操作方法: 三、掷(至)牙签(二指捏) 教具构成:托盘1个,牙签筒2个,牙签若干适合年龄:2岁半至4岁 目的:二指抓的动作练习培养幼儿的秩序性、专心性、手眼协调性和独立性 操作方法: 延伸:(捡豆,把不同颜色的豆子选出来,捡散放在托盘中的牙签等) 四、一指按 教具构成:托盘1个,操作板,塑料按钉若干适合年龄:2岁半至4岁 目的:培养幼儿用拇指按的动作练习 操作方法: 延伸:插成其他图案(红星,叶子,水果,熟练后加颜色漂亮的小花) 五、倒米 教具构成:托盘,带嘴的玻璃杯子2个适合年龄:2岁半至4岁 目的:培养幼儿对倒的动作的练习,培养幼儿的秩序性、专心性、手眼协调性、独立性 操作过程: 延伸:倒豆,沙子,水,色米 六、漏斗倒米 教具构成:托盘1个,带嘴玻璃杯1只,漏斗1只,小颈瓶子1只适合年龄:2岁半至4岁目的:培养幼儿对倒的动作练习,培养秩序性、专心性、手眼协调性、独立性

蒙台梭利日常生活教育的探索与实践

蒙台梭利日常生活教育的探索与实践 当今社会,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幼儿的家庭生活条件越来越优越,家庭成员对幼儿的关爱也越来越多,这些都在无意中“剥夺”了幼儿学习生活能力的权利。在幼儿园,教师虽然注意了对幼儿日常生活能力的培养,但大多数情况下是随机教育。在这种教育情况下,幼儿表现为:生活自理能力差,依赖性较强;随意性较强,做事缺乏耐心;事事以自我为中心,同伴之间不会谦让。让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学会对自己的照顾,培养幼儿的自立精神是幼儿时期必须学习的必要能力,教育对象是幼儿本身,受益者是幼儿本身,也是我们整个社会。意大利教育家蒙台梭利非常重视日常生活教育,她认为“实际生活练习是塑造儿童性格的活动”,“幼儿期是动作发展及生活环境学习的敏感期”。因此,在小班幼儿入园后,我们注重了幼儿日常生活能力的培养,目的是训练幼儿小肌肉动作及与脑、手的协调,学习生活自理能力,奠定独立生活的基础,同时培养幼儿独立、专注、协调和秩序等良好习惯,增强幼儿社交能力。 一、日常生活教育的主要内容 具体来说,日常生活教育的主要内容有:1.日常基本活动。这是指走、坐、抓、拿、倒、剪、穿、挤、切、缝等。2.自理活动。这是指自我服务的练习,目的是培养幼儿独立的生活能力,主要包括洗手、洗脸、刷牙、吃饭、漱口、穿衣服、穿鞋、自理大小便、洗

手绢等。3.生活活动。这是指培养幼儿生活、社会交往和语言交往能力,主要包括坐姿、站姿、开关门、喝水、用餐的礼仪、打招呼、感谢和道歉、如何参与别人的活动等。4.值日活动。这是指让幼儿做与环境有关的实际生活练习,培养幼儿适应环境的能力,主要包括擦桌子、擦椅子、擦墙面、整理活动室内物品、饲养动植物等。 二、我们的教育方法 在教学工作中,我们借鉴蒙台梭利教育的精华,注重为幼儿创造一个“有准备的环境”,即“一个符合儿童需要的真实环境;一个供给儿童身心发展所需的活动练习的环境;一个充满爱、营养、快乐与便利的环境”。在实践中,我们的做法如下。 (一)建立生活常规,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 小班幼儿入园后,我们从一点一滴做起,不放过每一细小的环节,如教幼儿如何站,如何走,如何开关门,如何搬椅子,如何坐下,如何取放教具等。在与人交往方面,教给幼儿如何与别人打招呼,如何感谢和道歉,如何观察和参与别人的活动,让幼儿知道每件事情应该怎样做,从而在幼儿各种习惯形成的初期为幼儿奠定良好的基础。另外,对于幼儿在家中已经养成的不良习惯,我们也注意给予及时的纠正和引导。 (二)丰富生活区教具,科学指导幼儿活动 所谓生活区,就是锻炼幼儿自立能力和学做家务的区域,生活区教具是日常生活中缩小了号码的真实物品,如练习系扣子所需的小

蒙氏 日常生活教育

蒙氏日常生活教育——标准的详案 倒谷类 器材准备: 1个托盘、2个同款大小的小水罐(右边水罐装3/4的谷类) 示范步骤: 1、邀请一名幼儿一起工作:“请你和我一起工作,好吗?”。 2、介绍工作名称:“这是倒谷类的工作。” 3、取下托盘。 4、将小椅子拉出。 5、老师幼儿一同坐下。 示范一: 1、右手拇指、食指、中指三指握水罐把。 2、左手托底。 3、将谷类缓慢倒入另一水罐中。 示范二: 1、双手拿水罐把。 2、右手高、左手低。 3、将右边高水罐的谷类倒向左边低水罐中。 4、检查一下是否倒完。 5、将两个水罐放回托盘里面。 6、将小椅子收到桌子下面。

7、将托盘放回原处。 8、请小朋友操作一遍。 目的: 1、预备为日后倒水工作的基础。 2、强化手指和手腕的力量。 3、训练手眼协调能力。 关键点: 1、避免两个水罐和托盘之间有碰撞的声音。 2、避免托盘中有谷类溢撒出来。 练习: 练习一:如示范一 练习二:如示范二 年龄: 做过舀、开关瓶子。 备注: 有溢撒的谷类要一一拣回去。 挤海绵 器材准备: 托盘2个相同款式的小碗一块吸水性海绵防水围裙

示范步骤: 1、邀请一名幼儿参加工作 2、将围裙系上。 3、将托盘(内放有所需物品)轻轻的放在工作桌上。 4、将小椅子轻轻的搬出,做好。 5、将海绵用右手拇指、食指和中指捏住从小碗中拿出。 6、将海绵放入水中,轻轻按压,让海绵充分湿润。 7、将湿润后的海绵托入右手掌心,控水。 8、当水不再从指缝中流出,将海绵移到另一个小碗上方。 9、右手握住海绵,手心朝下。 10、右手慢慢使劲加压,把水从海绵中挤出。 11、重复几次,把水完全从海绵中挤出。 12、用海绵擦干手指。 13、重复5—12的动作。 14、将小碗口朝下,举起。 15、两手固定小碗两边,将小碗轻轻放在托盘前。 16、将盛满水的小碗轻轻放在托盘前。 17、用海绵轻轻擦干托盘上的水珠。 18、用海绵轻轻擦干桌子上的水珠。 19、两手固定小碗两边,将小碗轻轻放在托盘上。 20、将盛满水的小碗轻轻放在托盘上。 21、将托盘(内放工作物品)轻轻的放回柜子中。

蒙台梭利日常生活教具教案

蒙台梭利日常生活教具教案 第一节 视觉 I 圆柱体组、粉红塔、棕色梯、长棒、彩色圆柱 II几何图形嵌板、几何学立体、构成三角形 、 感觉教育中第一个接触到的教育是视觉教育。当我们的感觉器官接受外来的刺激时,反映最灵敏的是视觉,其它的感官则次之。我们从视觉和听觉上所获得的讯息、印象最普遍,因此在人体五种感官中视觉教育最受重视,训练时间也较长。 这里所介绍的视觉教具是为了帮助小朋友怎样辨别东西的大小、形状和颜色。首先在辨别大小的视觉教具如上所述,这些教具在构造上有双重的特征,因此教具有同时使用组合操作的可能性,而在进行练习时对大小辨别能再度加强。其次关于辨色方面,要学颜色名称及辨别色彩的明暗程度。使用精致的色板当教具。 在辨别形状方面,因为有了辨别大小的知觉经验基础,和肌肉——触觉结合在一起成为综合性的教育。因此与触觉教育的关联密切。几何图形嵌板及构成三角形两种教具不但能学习认识平面几何图形,进而能引导相等的概念之理解。 圆柱体组

教具 木制圆柱体4组,外形类似枕木,上面有连着小圆柄的10个圆柱和10个圆穴。圆柱与穴的大小及高度有一定的规则变化,每一组圆柱体内I-111T 所述。 圆柱体A…·?圆柱直径一定,高度以渐减的序列排成。属次元的高度变化圆体。 圆柱体B 圆柱高度一定,直径以Ocm渐减。属二次元的粗细变化圆柱体。。 圆柱体c……圆柱的直径和高同时渐减。属三次元的粗细和高度同时变化圆柱体。 圆柱体c...…·圆柱的直径渐减而高度渐增。属三次元的直径和高度呈相反比变化圆柱体。。 1其次将插座拿开,把10个圆柱的次序弄散乱之后,鼓励他再试试看,按照它的大小顺序重新排好。 2把圆柱嵌回插座中放回教具架。 提示的变化 a.——用指示棒任意指一个圆穴,找出与圆穴相合的圆柱 1以曾经练习过的一组圆柱体进行提示。让小朋友从插座上抽出所有圆柱。 2老师以指示棒任意指插座上的圆穴说:“请找出跟这个圆穴相配合的圆柱。”小朋友找到后把圆柱嵌进去。

蒙氏生活班教案19-21个月教案第八周教案

第八周课程 一、教学名称: 拉拉链 二、教学目标: 1、锻炼宝宝双手的配合能力,发展精细动作。 2、增加生活常识,加强生活自理能力。 三、教具构成: 1、带拉链小包1个 2、可以装进包中的玩具2个 3、托盘1个 4、教具架摆放教具 拉拉链6-8份 塞铃铛3-4份 舀固体2份 穿珠子、锤盒、五指抓通心粉、塞球、拉线玩具各1份 四、教学过程: 1、课前两分钟接待宝宝及家长进入教室。 两位教师同时在门口迎接宝宝及家长,一位教师负责给家长发鞋套,另一位教师引导拖完鞋的宝宝及家长进入教室准备走线。 2、导入――走线 目的:帮助宝宝稳定情绪,更好地进入课程的学习。 训练宝宝良好的身体姿态。 (1)主课老师带领宝宝走线,走线过程中将走线目的讲给家长,请家长协助宝宝安静完成走

线活动。 (2)配课老师协助维持课堂秩序,开、关走线音乐,同时接待晚到的宝宝。 (3)音乐渐停后,主课教师请宝宝及家长坐在线上准备看老师操作教具。 3、教师引导展示 (1)、主课教师双手取工作毯,将工作毯铺于宝宝对面的蒙氏线上,边铺边说:“铺工作毯。”(2)、取教具放于工作毯中间。(教师取教具时,要表现出对教具非常喜爱)。 (3)、教师双腿跪在工作毯边说出教具名称:“拉拉链。”把教具取出放于工作毯中间,托盘放于工作毯右下角。 (4)、主课教师:“想不想知道我的包中装着什么,快看我怎样打开小包。”左手拿小包一端,右手拉拉链,拉开后将包中玩具取出,排列于工作毯上,之后再将玩具装入包中,拉链拉上。 (5)、整理教具,放于托盘中。 (6)、向家长讲述教学目的及家庭延伸方法。 (7)、双手拿托盘送回原来的位置:“玩具不玩了要从哪拿的送回哪去。” (8)、卷工作毯,将工作毯放回工作毯架上。 变化延伸: 可以将包变大请宝宝练习 家庭作业: 回家后,家长可以让宝宝多练习拉自己的小书包。 宝宝自由工作时间;教师进行个性化指导 (1)、主课教师收好工作毯后,单腿跪在工作毯架旁:“现在请宝宝自己来取工作毯。”(提示家长注意宝宝安全,不要发生碰撞。) (2)、配课教师协助取完工作毯的宝宝将工作毯整齐的铺在蒙氏线的两边上。 (3)、主课教师在教具架旁协助宝宝拿取教具。所有宝宝全部选完后,两位教师开始分工做个性化指导。 (4)、听音乐请宝宝将教具收回原处,一位教师:“音乐响了请宝宝把玩具收好从哪拿的送

蒙特梭利日常生活教育教案蒙氏日常生活教育课例

前言 日常生活教育渗透在幼儿园教学活动的方方面面,从早上来园开始,孩子需要与见到的熟人打招呼,开、关门,放好自己的物品,洗手,进餐,上厕所,穿脱衣服、鞋袜等等,这些事情大家也许认为不用教,孩子应该自然就会。但在幼儿园的实际活动中,我们发现,孩子安全感的建立,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良好行为习惯的习得、独立生活的能力、甚至孩子日后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无不需要从日常生活中一件件细小琐碎的事情开始做起。从小给孩子建立正确时间观念、良好的生活态度,这些都能为孩子日后的学习、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教给孩子正确的方法并配以经常地训练是十分必要的。 日常生活教育是我园混龄班课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根据蒙特梭利教育理念,结合我国传统文化,惠州的民俗风情,我们从生活礼仪、照顾自己、照顾环境、动作协调四个方面编写日常生活教程。教程旨在指导教师如何正确的去做,以及帮助孩子正确使用工具,让孩子学习如何从头至尾完成一件事,让孩子有机会经历与体验从被大的哥哥姐姐照顾到学习自己照顾自己,到最后可以照顾比自己小的弟弟妹妹。懂得对自己负责,照顾自己并帮助别人;学习人与人的相处之道;培养解决日常生活问题的能力和自信心的养成。

目录 1、衣饰框:大纽扣 (4) 2、衣饰框:按扣 (5) 3、衣饰框:拉链 (6) 4、衣饰框:系蝴蝶结 (7) 5、衣饰框:安全别针 (8) 6、穿脱外套 (9) 7、挂衣服 (10) 8、穿鞋子 (11) 9、折方巾 (12) 10、折衣服 (13) 11、擦鞋子 (14) 12、剪指甲 (15) 13、洗脸 (16) 14、除灰尘 (17) 15、扫地 (18) 16、刷桌子 (19) 17、擦玻璃 (20) 18、擦叶子 (21) 19、插花 (22) 20、浇水 (23) 21、喂养小金鱼 (24) 22、擦镜子 (25)

蒙氏日常生活操作复习过程

蒙氏日常生活操作

日常生活 一般物品的放置(预备练习): 一、搬椅子 二、搬桌子 三、铺卷工作毯(两种方法) 四、端托盘 五、开关门练习(慢,看里外有没有人,最后一个确定后边没人后关门) 六、静默练习(吸引小朋友的注意力) 七、室内静走 八、绕工作毯走(拐角处要停下,提脚跟减小惯性,思考下一步怎样走) 九、走线(3-5cm圆形、椭圆形)1、双手叉腰,穿鞋后跟先着地,不穿脚尖先着地;2、把脚抬起,腿抬平,脚要竖起与另一腿平行,3、灵活的走(提铃铛,小旗,色水杯,不等大小勺子与小球,蜡烛等);走线音乐:瑞典班德瑞的轻音乐,肯尼金的萨克司,理查德的钢琴曲等可自由设计音乐;马友友的大提琴; 十、物归原处(“物”就是东西,“归”是回去,“原”是原来,“处”是地方,把东西送回原来的地方;先取一样,再取两样,可依次增多,让小朋友送回去) 一般物品用法的原则: 一,抓珠子(五指抓) 教具构成:托盘1个,碗2个,珠子若干适合年龄:2岁至2岁半 目的:五指抓的动作练习,培养幼儿的秩序,专心性,手眼协调性和独立性 操作过程: 延伸:抓豆子,花生等 注意幼儿将珠子放入口中 二、三指抓 教具构成:三指抓,托盘,小碟子适合年龄:2岁半至4岁 目的:三指抓的动作练习,培养儿童的秩序性和专心性,手眼协调性,独立性,为写字、握笔作准备 操作方法: 三、掷(至)牙签(二指捏) 教具构成:托盘1个,牙签筒2个,牙签若干适合年龄:2岁半至4岁 目的:二指抓的动作练习培养幼儿的秩序性、专心性、手眼协调性和独立性 操作方法: 延伸:(捡豆,把不同颜色的豆子选出来,捡散放在托盘中的牙签等) 四、一指按 教具构成:托盘1个,操作板,塑料按钉若干适合年龄:2岁半至4岁 目的:培养幼儿用拇指按的动作练习 操作方法: 延伸:插成其他图案(红星,叶子,水果,熟练后加颜色漂亮的小花) 五、倒米 教具构成:托盘,带嘴的玻璃杯子2个适合年龄:2岁半至4岁 目的:培养幼儿对倒的动作的练习,培养幼儿的秩序性、专心性、手眼协调性、独立性 操作过程: 延伸:倒豆,沙子,水,色米 六、漏斗倒米 教具构成:托盘1个,带嘴玻璃杯1只,漏斗1只,小颈瓶子1只适合年龄:2岁半至4岁 目的:培养幼儿对倒的动作练习,培养秩序性、专心性、手眼协调性、独立性

蒙台梭利日常生活教育

蒙台梭利日常生活教育课程内容 核心提示:蒙台梭利博士把日常生活教育分成动作教育、照顾自己、照顾环境、社交礼仪等四类。... 日常生活教育是蒙台梭利博士亲自设计的,目的是给予孩子“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教育,并帮助孩子在每天的日常生活中学习必要的生活技巧,从而形成独立的品格。 蒙台梭利博士把日常生活教育分成动作教育、照顾自己、照顾环境、社交礼仪等四类。 一、具体内容 在日常生活练习教学过程中,内容丰富多彩,贯穿于儿童生活的点点滴滴。在此罗列一些常用的练习活动。 1. 倒水。 2. 擦银器。 3. 剪纸。 4. 粘贴。 5. 衣饰框。 6. 穿珠。需要提供各种各样的玻璃珠——大的或者小的,塑料的或者木质的等各种形状和质料的珠子。 7. 转螺母和螺钉。需要提供各种各样的螺母和螺钉。 8. 开锁。可以选择不同的钥匙和锁,不断地增加难度。 9. 缝纫。要提供大头针和针垫,教导幼儿从简单的编织开始——可以先用纸进行练习;可以缝钱包和挂饰,钉纽扣,装饰,刺绣品;还可以延伸为缝被子、枕头、套手的木偶、香料袋等。 10. 种植和照顾动植物。 11. 用各种容器和花瓶学习插花。 12. 饭桌的预备。需要提供碟、碗、筷等器具。 13. 包饺子、元宵。 14. 社交礼仪。 二、注意事项

表2-1 蒙台梭利日常生活教育的具体内容 在进行表2-1中日常生活的练习时,首先要考虑以下几个基本要求: 1. 使儿童能得到发展。 2. 是现实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生活技能。 3. 男、女儿童都能接受。

4. 从时间、空间、经济上都能达到要求。 总之,教师在制定课程计划时,要按照孩子学习的进度来进行,教师有安排课程的责任——什么时间、哪些孩子、做何种练习。 三、教具与活动场所 (一)教具的准备 制定课程计划之后,活动场所与教具的选择应注意以下几点: 1. 教具必须是实在可用的东西。 2. 教具的大小、重量、高度等都应合乎儿童的需要。 3. 应考虑儿童心理方面的因素。为培养儿童的专注力,应尽量采用不易破碎、形状简单的物品,对于相近的物品就用尺寸、材料等方式加以区别。例如,餐巾和抹布的材料、记号就要有差别。 4. 富有吸引力。为了激发儿童拿取教具练习的欲望,在选取教具的颜色、形状、材料上,教师应该费一番心思。 5. 整洁卫生、易整理。找易清洗的东西,让孩子养成一种责任感——把使用过的东西清理干净。 6. 生活用具。选用日常生活中常使用到的东西,当地很少使用或古董性质的物品就不应该被选用。 7. 限制数量。教师应尊重儿童的意愿,但为了抑制儿童无秩序的任性行为,每项练习最多可准备3—4组教具。 (二)活动场所的选择 教师备齐所有的用具后,接下来就要选择合适的活动场所。然后,在教师所选定的范围内,儿童自己决定实际活动时的具体位置。 在进行日常生活教育时,有特别准备工作的教室最理想,实在没有的话,在保育室的角落、阳台、休息室的一些空间也可以。比如“洗漱”,如果没洗漱室,则可以在阳台的一边进行;比如“鞋的整理(保养)”,可以在休息室或鞋架附近。 总之,为了使日常生活教育的各种操作都能有效进行,最好预先选好活动的空间。 (三)日常生活教具的位置 下一步就是教具的放置,教具排放适当与否直接关系到练习的效果。请教师参考下列几点: 1. 放在教室里离水源近的地方。 2. 按照“日常生活教育”的各部分,在架上有区分的放置。 3. 放在孩子能拿得到的地方。

蒙台梭利日常生活教育

蒙台梭利日常生活教育 一、日常生活教育的主要内容 1.基本动作教育 所谓基本动作教育,即让孩子练习日常生活中的基本运动,它是照顾自己、照顾环境、社 交礼仪的基础,它主要包括:走线、走(步行)、坐姿、站姿、拿、搬、放、拧、倒、折、剪、切、贴、缝、编、捏、夹、转、擦、撕、打、敲、卷、削、拉、揉,其他。 2.照顾自己 是指为提高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以适应现实生活而设置,主要包括:携带物品的整理、东 西洒落时的处理、照镜子、梳头发、擤鼻涕、穿衣、脱衣、叠衣服、穿鞋、脱鞋、洗脸、洗手、衣饰框、洗手帕、喝水、吃饭、刷牙、剪指甲、擦汗、洗脚、洗澡、整理书包、入厕、叠被子、擦鞋子、擦嘴巴,其他。 3.照顾环境 是指以人类以外的其它生物、无生命的物体为对象,让孩子学习美化、打扫、整理环境的 方法,并掌握照顾、饲养、管理动植物的相关技巧。 (1)清理、整理工作:工作用的地毯的准备及清理、摆放鞋子、衣服、书包、教具、图书、 玩具、扫地、桌子、椅子、床铺等。 (2)擦洗:桌子、椅子、窗户、托盘、教具、杯子,以及洒水时用抹布擦等。 (3)庭院工作:捡拾落叶、垃圾、拔草、松土、剪枝等。 (4)照顾动植物:浇花、晒太阳、施肥、喂金鱼、给金鱼换水筹。 (5)用餐:清洗餐具、水果削皮等。 4.社交礼仪 社交礼仪作为一种文化,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处理人际关系,用来对他人表达友谊和好感 的符号。社交礼仪主要分为: (1)谈话礼仪:打招呼、道别、邀请、感谢、道歉、欢迎、应答、慰问病人、打电话、问路等 (2)动作礼仪:开门、关门、敲门、与他人接触、递交物品、咳嗽、打喷嚏、打哈欠、倒茶、 入席等。 二、日常生活教具的操作 1.教具操作原则: a)每次只演示一种教具,目的性明确。 b)精确动作,按照孩子的节奏进行,要缓慢。 c)简化动作,使孩子能够看明白。 d)拆分动作,做到步骤化和有序化。 e)操作时尽量少讲话,语言要简练、准确。 f)按照从易到难、从具体到抽象、从上到下、从左到右顺序进行。 g)避免镜面教学,教师要坐在惯用手的右边。 h)时刻观察孩子的动作与反应,观察孩子的兴趣点。 i)适时地引入教具操作,当孩子能够独立操作时要离开并继续进行观察,孩子需要时 马上给予帮助。 j)不能打断孩子的操作。 k)在操作之前,教师应确保教具准备的完整。 1)努力排除让孩子走神的因素。 m)操作教具时彳i应超出T作毯的范围,确保T作毯的防水性,颜色彳<能太花哨,尽量用纯色的。 n)鼓励孩子重复进行搡作,说:“你做得很好,再来一次吧。”

蒙特梭利日常生活教育的重要性3.5

蒙特梭利日常生活教育的重要性 日常生活练习可以发展幼儿的大脑,为其奠定一定的社会认识。作为一种基础的认知,日常生活练习培养了幼儿对于环境判断的基本能力,是蒙特梭利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爱与安全感;孩子有特别的需求,尤其对爱和安全感的需求,这些需求唯有仰赖成人的给予,如果孩子在学校缺乏爱和安全感,就不会喜欢上学。孩子进入一个新的环境,至少必须经过六个星期的适应期,六个星期后,如果孩子依然哭闹不愿意上学,老师就必须针对孩子的行为表现找出原因,甚至约谈家长商讨,以便了解是家里的问题,还是学校的问题。 语言的接收;在日常生活里,如果我们无法用愉悦的语气和孩子交谈,孩子将无法获得正确的操作方式,同时也无法正确的进行其它区域的工作。因此,在日常生活练习里,不论是铺卷地毯、拿取工作,我们都要使用正确的语言提示,让孩子以正确的姿势和方法工作。当孩子具备这些基本能力后,才能进入其它领域的学习。例如,孩子想做百格板的工作,但是却不会正确的拿地毯、铺地毯时,我们必须告诉孩子:“对不起,你没有正确的铺好地毯,因此不能工作。”我们要用婉转的语气,确实要求孩子做好日常生活的各种基本动作。 秩序感;我们先思考一下,如果教室里的教具随意散放,没有秩序性,给孩子的影响是什么?透过预备的环境,可能帮助孩子发展秩序感。有秩序的陈列教具,不仅能帮助孩子建立秩序感,也为日后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的读、写能力做预备。在蒙特梭利教室里,我们必须有秩序的规划环境,从日常生活教具的陈列开始,依孩子的发展,有秩序的陈列抓、倒、舀、挤、剪等工作,这对3-6岁的孩子很重要,即使是两岁孩子也很重要。换句话说,秩序感的建立愈早愈好。 动作发展;两岁多的学步儿最喜欢动,他们最常出现的动作是往地上丢掷物品,而且乐此不疲、一丢再丢,显现肢体的活动需求。在教室里,孩子不可能安静坐着不动,尤其是稚龄的幼儿。因此,在蒙特梭利教室里,我们提供给孩子许多活动的机会,比如,在日常生活区进行来回取水的擦桌子工作,在感官区搬运粉红塔,由大到小排列,都能满足孩子的动作需求。 独立性的发展;现代父母总是帮孩子代劳许多事情,在家帮助孩子拿书包、倒水、穿衣服,到了学校又帮助孩子脱鞋子、放书包、挂外套。因此,有些孩子到了户外活动时间,不知道自己的外套是哪一件?吃中餐时,也不知道自己的便当是哪一个?因此,在我的学校里,当孩子入园后,我会要求孩子自己放书包、挂外套,如此,孩子才能辨别自己的物品。 内在纪律;如何获得内在纪律?不是一味告诉孩子:“安静!专心!”而是让孩子透过工作的探索,由内而外逐渐发展自我控制能力。这与孩子的工作周期有关,即一份工作能让孩子持续操作多久?投入多少专注力?透过日常生活教育区的一份份工作,吸引孩子自由选择、专心操作,藉此培养孩子的内在纪律,同时要求家长当孩子回到家里,也要落实让孩子自己动手做的精神。

蒙氏日常生活教育

蒙氏日常生活教育 当孩子能够独立地完成某项工作的同时,孩子的自我尊重和自信就可以得到发展,通过发展他们的日常生活技能——照顾自己和照顾环境,可以培养孩子的责任感。 ——玛利亚.蒙台梭利 蒙台梭利博士之所以提出要对儿童进行日常生活教育是因为她发现:儿童的玩耍与大人的工作不同,儿童往往喜欢重复而且可以长时间的将注意力集中于某件物品或者事情,如打扫卫生、清洁物品等等,因此蒙台梭利提出了要对儿童进行日常生活教育,以便让儿童更好地适应生活、照顾自己、照顾环境。尤其是在现代社会中,家长过分的溺爱孩子,导致孩子根本无法照顾自己,更不用说照顾他人、照顾环境了,例如孩子不会穿脱衣服等等。因此,必须对儿童进行日常生活教育。 日常生活练习在整个蒙台梭利教育体系中具有起始性和基础性的作用,与蒙台梭利其他领域的教育密不可分。感官教育要求发展的视、触、听、味、嗅的感知觉能力以及运动觉等,很多在日常生活中就得到了训练。如,幼儿用手或工具拿、夹各种不同大小、软硬的物品,在用水的活动中直接感知水温、水性等;又如,在自我服务和为他人服务中需要计数物品的数量、形状,又与数学学习密不可分;在照顾动植物方面与科学学习更是有直接的关系;又如文明礼貌的学习和习惯的养成更是依赖各国家与民族文化历史的传统与背景教育;幼儿的语言与日常生活练习的关系更是犹如鱼和水的关系,脱离生活实际与实物的语言,对幼儿而言,将是抽象与不可理解的空洞声音和词汇,因此,幼儿需要在丰富的日常生活练习中形成对各种事物的概念。幼儿的日常生活练习绝非孤立于其他领域,相反要密切融合其他领域的练习,重视相关学科的综合价值。 一、日常生活教育的主要内容 基本动作教育: 所谓基本动作教育,即让孩子练习日常生活中的基本运动,它是照顾自己、照顾环境、社交礼仪的基础,它主要包括:走线、走(步行)、坐姿、站姿、拿、搬、放、拧、倒、折、剪、切、贴、缝、编、捏、夹、转、擦、撕、打、敲、卷、削、拉、揉,其他。 照顾自己:是指为提高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以适应现实生活而设置,主要包括:携带物品的整理、东西洒落时的处理、照镜子、梳头发、擤鼻涕、穿衣、脱衣、叠衣服、穿鞋、脱鞋、洗脸、洗手、衣饰框、洗手帕、喝水、吃饭、刷牙、剪指甲、擦汗、洗脚、洗澡、整理书包、入厕、叠被子、擦鞋子、擦嘴巴,其他。

蒙氏生活班教案-19-21个月教案-第五周教案

第五周课程 一、教学名称: 穿珠子 二、教学目标: 1、锻炼宝宝手眼的协调力,双手的配合能力。 2、培养宝宝的专注力。 三、教具构成: 1、小串珠盒 2、塑料筐1个 3、教具架摆放教具 穿珠子6-8份 锤盒3-4份 五指抓通心粉2份 塞球、拉线玩具各1份 四、教学过程: 1、课前两分钟接待宝宝及家长进入教室。 两位教师同时在门口迎接宝宝及家长,一位教师负责给家长发鞋套,另一位教师引导拖完鞋的宝宝及家长进入教室准备走线。 2、导入――走线 目的:帮助宝宝稳定情绪,更好地进入课程的学习。 训练宝宝良好的身体姿态。 (1)主课老师带领宝宝走线,走线过程中将走线目的讲给家长,请家长协助宝宝安静完成走线活动。 (2)配课老师协助维持课堂秩序,开、关走线音乐,同时接待晚到的宝宝。

(3)音乐渐停后,主课教师请宝宝及家长坐在线上准备看老师操作教具。 3、教师引导展示 (1)、主课教师双手取工作毯,将工作毯铺于宝宝对面的蒙氏线上,边铺边说:“铺工作毯。”(2)、取教具放于工作毯中间。(教师取教具时,要表现出对教具非常喜爱)。 (3)、教师双腿跪在工作毯边说出教具名称:“穿珠子。“把珠子取出依次排列于工作毯中上方,将穿绳取出拉直放于珠子下方,塑料筐放于工作毯右下方 (4)教师左手拿起绳子的一端,右手触摸一下绳子,感知它的长度再把绳子放下,右手三指捏(示意三指捏动作)一个小珠子,这时,左手拿绳子的一端和珠子的小孔对准,缓慢穿过,将绳子拉出,点点头,示意宝宝珠子串好了。依次穿好剩下的珠子。(5)、整理教具,把教具整齐放入塑料筐中,向家长讲述教学目的及家庭延伸方法。(6)、双手拿塑料筐将其送回原来的位置:“玩具不玩了要从哪拿的送回哪去。” (7)、卷工作毯,将工作毯放回工作毯架上。 变化延伸: 穿大小不同的珠子 家庭作业: 妈妈在宝宝对穿的动作有兴趣时敎宝宝练习串珠子 4、宝宝自由工作时间;教师进行个性化指导 (1)、主课教师收好工作毯后,单腿跪在工作毯架旁:“现在请宝宝自己来取工作毯。”(提示家长注意宝宝安全,不要发生碰撞。) (2)、配课教师协助取完工作毯的宝宝将工作毯整齐的铺在蒙氏线的两边上。 (3)、主课教师在教具架旁协助宝宝拿取教具。所有宝宝全部选完后,两位教师开始分工做个性化指导。 (4)、听音乐请宝宝将教具收回原处,一位教师:“音乐响了请宝宝把玩具收好从哪拿的送回哪去。”指导宝宝收玩具,另一位教师协助宝宝收工作毯。 (5)、主课教师:“收好工作毯的宝宝和妈妈一起坐到蒙氏线上和老师一起拍拍手。”引导宝宝坐回蒙氏线上,准备唱名活动。

蒙台梭利日常生活教育实用教材(2-6岁)

第一章幼儿日常生活练习的必要性 一、日常生活练习的含义 蒙特梭利日常生活练习是指在一国社会及文化的传统的环境下,按照人类生活的自然规律,帮组幼儿练习大小肌肉的动作、社会文明礼貌将生活技能、样式和程序,使幼儿反复不断的自我练习,并以此作为社会的完整人格形成的必要过程。 日常生活练习是帮助孩子真正融入蒙氏环境的基础阶段,是最先介绍给孩子的内容。 二、意义: 1、从人类学的角度 在不同时代、国家及民族的环境下,人们的生活方式也不同。儿童学习日常生活的活动,本身就意味着集成这以名族、国家的遗产,同时又体现了时代发展的古今融合。 通过日常生活练习。儿童养成了做一个合格公民的基础能力与品质。他们一遍生活一边学习自我调整以达到其进展型人格的最高目标。日常生活练习并非模仿性的游戏,而是在现实生活中运用实际的物品进行的一些实实在在的活动。例如:儿童会拧干毛巾上的水分擦脸,用衣架把衣服挂上去;用器械将黄豆磨碎榨成豆浆,学习各种文明礼貌等等。儿童进行这些活动是为了在现实生活中发展生存能力,寻求与建构生活秩序,在吸收古今文化遗产中,使个人同化于社会环境之中。 由于日常生活在家庭中可随时进行,所以这些活动也成为了家庭成员日常活动的核心,通过儿童参与家庭中的日常生活,孩子成为家庭的贡献者,这会使儿童感到自己被需要,对家庭成员有价值,从而获得自信心与荣誉感。 2、从生物学角度 蒙特梭利认为,儿童在完成日常活动的一系列活动时必须依赖运动,她强调“儿童是通过个人努力和从事活动而得到发展的。动作是生活的基础。因此,她的发展既依靠心理的因素。”她说“心理和动作属于同一个统一体,是一个整体的两个部分。” “运动对幼儿具有极大的重要性,它是创造性的能量在功能上的体现,并使人达到完美。通过运动,他对客观环境起作用,由此履行他在这个世界上的使命。运动不仅是自我的一种表现,而且是意识发展的必不可少的因素,因为运动是自我跟客观现实建立一种明确关系的唯一途径,因此,运动或体力活动是治理发展的一个基本要素。“换言之,在人格形成上所需要的身、心、知各方面都是由运动促成的。 她说:“实际生活练习是塑造儿童性格的活动,它包括激发灵感,重复动作和把注意力集中在一些微笑的细节上。”这是一种“为适应华宁而进行的有效活动,是有成果的教育的实质所在。” 蒙特梭利认为:“儿童必须是通过自身的活动,通过手的活动才能发展自我,因此儿童需要有一些能使他工作的物体,以便给他提供活动的冬季。但是在家庭里,这种需要被忽视了。”在蒙特梭利教室中,这些日常生活领域的教具与练习正是提供给儿童一种环境和条件,以支持和满足他们的愿望,使他们的潜力得到发挥,经验得以增长。她说:“确实,我们不能创造天才,我们只能给每个孩子实现其潜能的机会,使他们成为一个独立,有安全感且平衡的个体,让每个还在的学习在适当的时机,自然而愉快的产生。 从社会学意义上看,儿童日常生命练习,以满足社会性人格形成为深远目的。从现实意义看,也是为了儿童进入小学独立生活,学习做准备。 从儿童生理与心理学意义上看,日常生活练习以满足儿童内在发展,锻炼运动能力。促进独立性、理解力、专注力、意志力、秩序感、自信心、责任感、荣誉感以及对物体的认知等的发展为其目的。 由此可见,儿童日常生活练习是蒙氏教育的基础,也是蒙氏教育最重要部分。

蒙氏生活班教案-22-24个月教案-第十周教案

第十周课程 一、教学名称: 塞绿豆 二、教学目标: 1、锻炼宝宝拇食指的灵活性,发展宝宝的精细动作。 2、培养宝宝的手眼协调能力,增加宝宝的专注力。 三、教具构成: 1、牙签筒1个 2、绿豆10个 3、托盘1个,小碗1个 4、教具架摆放教具: 塞绿豆6-8份 形状嵌板3-4份 套杯2份 二指捏、区慕洁积木、智力拼图、摆黑白棋子、插棍、大抓手嵌板、塞硬币各1份 四、教学过程: 1、课前两分钟接待宝宝及家长进入教室。 两位教师同时在门口迎接宝宝及家长,一位教师负责给家长发鞋套,另一位教师引导拖完鞋的宝宝及家长进入教室准备走线。 2、导入――走线 目的:帮助宝宝稳定情绪,更好地进入课程的学习。 训练宝宝良好的身体姿态。

(1)主课老师带领宝宝走线,走线过程中将走线目的讲给家长,请家长协助宝宝安静完成走线活动。 (2)配课老师协助维持课堂秩序,开、关走线音乐,同时接待晚到的宝宝。 (3)音乐渐停后,主课教师请宝宝及家长坐在线上准备看老师操作教具。 3、教师引导展示 (1)、主课教师双手取工作毯,将工作毯铺于宝宝对面的蒙氏线上,边铺边说:“铺工作毯。”(2)、取教具放于工作毯中间。(教师取教具时,要表现出对教具非常喜爱)。 (3)、教师双腿跪在工作毯边说出教具名称:“塞绿豆。”把教具取出放于工作毯中间,托盘放于工作毯右下角。 (4)、主课教师:“我要将绿豆塞进小桶中,宝宝看我怎样做。” 右手二指捏住绿豆将其从碗中取出,左手扶牙签筒,右手将绿豆塞入牙签筒中。依次用同样的方法将其它绿豆塞入牙签筒中。 (5)、整理教具,将绿豆倒回小碗中,放于托盘中。 (6)、向家长讲述教学目的及家庭延伸方法。 (7)、双手拿托盘送回原来的位置:“玩具不玩了要从哪拿的送回哪去。” (8)、卷工作毯,将工作毯放回工作毯架上。 变化延伸: 可以变换其他豆子请宝宝来塞 家庭作业: 回家后,家长要让宝宝多练习手部小肌肉动作。 宝宝自由工作时间;教师进行个性化指导 (1)、主课教师收好工作毯后,单腿跪在工作毯架旁:“现在请宝宝自己来取工作毯。”(提示家长注意宝宝安全,不要发生碰撞。) (2)、配课教师协助取完工作毯的宝宝将工作毯整齐的铺在蒙氏线的两边上。 (3)、主课教师在教具架旁协助宝宝拿取教具。所有宝宝全部选完后,两位教师开始分工做

蒙氏日常生活操作

一般物品的放置(预备练习): 一、搬椅子 二、搬桌子 三、铺卷工作毯(两种方法) 四、端托盘 五、开关门练习(慢,看里外有没有人,最后一个确定后边没人后关门) 六、静默练习(吸引小朋友的注意力) 七、室内静走 八、绕工作毯走(拐角处要停下,提脚跟减小惯性,思考下一步怎样走) 九、走线(3-5cm圆形、椭圆形)1、双手叉腰,穿鞋后跟先着地,不穿脚尖先着地;2、把脚抬起,腿抬平,脚要竖起与另一腿平行,3、灵活的走(提铃铛,小旗,色水杯,不等大小勺子与小球,蜡烛等);走线音乐:瑞典班德瑞的轻音乐,肯尼金的萨克司,理查德的钢琴曲等可自由设计音乐;马友友的大提琴; 十、物归原处(“物”就是东西,“归”是回去,“原”是原来,“处”是地方,把东西送回原来的地方;先取一样,再取两样,可依次增多,让小朋友送回去) 一般物品用法的原则: 一,抓珠子(五指抓) 教具构成:托盘1个,碗2个,珠子若干适合年龄:2岁至2岁半 目的:五指抓的动作练习,培养幼儿的秩序,专心性,手眼协调性和独立性 操作过程: 延伸:抓豆子,花生等 注意幼儿将珠子放入口中 二、三指抓 教具构成:三指抓,托盘,小碟子适合年龄:2岁半至4岁 目的:三指抓的动作练习,培养儿童的秩序性和专心性,手眼协调性,独立性,为写字、握笔作准备 操作方法: 三、掷(至)牙签(二指捏) 教具构成:托盘1个,牙签筒2个,牙签若干适合年龄:2岁半至4岁 目的:二指抓的动作练习培养幼儿的秩序性、专心性、手眼协调性和独立性 操作方法: 延伸:(捡豆,把不同颜色的豆子选出来,捡散放在托盘中的牙签等) 四、一指按 教具构成:托盘1个,操作板,塑料按钉若干适合年龄:2岁半至4岁 目的:培养幼儿用拇指按的动作练习 操作方法: 延伸:插成其他图案(红星,叶子,水果,熟练后加颜色漂亮的小花) 五、倒米 教具构成:托盘,带嘴的玻璃杯子2个适合年龄:2岁半至4岁 目的:培养幼儿对倒的动作的练习,培养幼儿的秩序性、专心性、手眼协调性、独立性 操作过程: 延伸:倒豆,沙子,水,色米 六、漏斗倒米 教具构成:托盘1个,带嘴玻璃杯1只,漏斗1只,小颈瓶子1只适合年龄:2岁半至4岁目的:培养幼儿对倒的动作练习,培养秩序性、专心性、手眼协调性、独立性 操作方法: 延伸:漏斗倒水,漏斗倒沙子等

蒙氏 日常生活教育

蒙氏日常生活教育 蒙氏日常生活教育——标准的详案倒谷类 器材准备: 1个托盘、2个同款大小的小水罐(右边水罐装3/4的谷类) 示范步骤: 1、邀请一名幼儿一起工作:“请你和我一起工作,好吗,”。 2、介绍工作名称:“这是倒谷类的工作。” 3、取下托盘。 4、将小椅子拉出。 5、老师幼儿一同坐下。 示范一: 1、右手拇指、食指、中指三指握水罐把。 2、左手托底。 3、将谷类缓慢倒入另一水罐中。 示范二: 1、双手拿水罐把。 2、右手高、左手低。 3、将右边高水罐的谷类倒向左边低水罐中。 4、检查一下是否倒完。 5、将两个水罐放回托盘里面。 6、将小椅子收到桌子下面。 7、将托盘放回原处。 8、请小朋友操作一遍。 目的: 1、预备为日后倒水工作的基础。 2、强化手指和手腕的力量。 3、训练手眼协调能力。

关键点: 1、避免两个水罐和托盘之间有碰撞的声音。 2、避免托盘中有谷类溢撒出来。练习: 练习一:如示范一 练习二:如示范二 年龄: 做过舀、开关瓶子。 备注: 有溢撒的谷类要一一拣回去。 挤海绵 器材准备: 托盘 2个相同款式的小碗一块吸水性海绵防水围裙 示范步骤: 1、邀请一名幼儿参加工作 2、将围裙系上。 3、将托盘(内放有所需物品)轻轻的放在工作桌上。 4、将小椅子轻轻的搬出,做好。 5、将海绵用右手拇指、食指和中指捏住从小碗中拿出。 6、将海绵放入水中,轻轻按压,让海绵充分湿润。 7、将湿润后的海绵托入右手掌心,控水。 8、当水不再从指缝中流出,将海绵移到另一个小碗上方。 9、右手握住海绵,手心朝下。 10、右手慢慢使劲加压,把水从海绵中挤出。 11、重复几次,把水完全从海绵中挤出。 12、用海绵擦干手指。

蒙氏三项式教案

蒙氏三项式教案 活动名称.:蒙氏感官—三项式 教具构成:漆红、蓝、黑三色的木制立方体及长方体共个,放在木箱里。木箱两侧面下边装铰链以便利打开。木箱盖漆上和箱内立体上面相同的颜色。还有,本教具可作为计算体积的三项式公式的代数教具来使用。教育直接目的:培养视觉对三次元的辩别能力。 教育间接目的:培养数学思考能力。操作方法:1、引导小朋友,介绍教具架上三项式的小立方箱子。 2、准备桌子,把教具慢慢地端到桌子上。 3、老师坐在小朋友右侧。 4、老师拿起箱盖,盖子表面向上,放在木箱旁边。指示小朋友从上 面往下看,箱中立体的表面和盖子上的摸样式相同的。、打开箱子两侧面,指出看到的侧面图形和箱盖左右旋转90度后的模样相同。 6、将立体一个一个取出。按上层、中层、下层分开放置。 7、将立体放回箱里,现放下层的立体,箱子角落先放进红色立方体,然后依次放红黑色长方体 放进去时立方体侧面的颜色应与箱盖图形摸样的一边相同。、上层依相同方法叠在下层下面。、放完后,再

与箱盖的图形摸样比较,以确定放得是否正确。每一个立体同方向相接的面,其颜色、大小均须相等。 10、小朋友练习。后在把教具放回原位。 适用年龄:3-5岁 活动与延伸:找出颜色、大小相同的立体排列之后,再和其余的立体作比较。错误控制:与箱盖的图样不同,或不能整齐的将立体放进箱中。 实验幼儿园专用 活动时间:2012年9月3日 活动名称:洗手 活动准备:洗手桌洗手液洗手盆水壶水桶擦手巾擦桌布 直接目的:学习独立及照顾自己。 间接目的:秩序感、清洁感及顺序感的培养。 适应年龄:2—4岁 操作过程: 一、线上活动: 1、音乐走线 2、线上游戏:“我有一双手“ 二、集体展示活动: 1、介绍工作邀请孩子: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项如何洗手的工作。

蒙氏日常生活区教案

蒙氏日常生活区教案 篇一:蒙氏日常生活教学进度 日常生活教学进度 小班: 一、教室常规 1.走线:目的:稳定情绪,集中注意力,身体平衡能力。(1)徒手走:教孩子听着音乐走,保持距离,跟教师或同伴变换动作(学会观察)可变换音乐的速度或手部动作,学会自然走,熟悉后增加难度。 (2)持物走:(由易到难,既增加难度,根据孩子的能力给予不同的指导) 托物走,易倾斜的物品——旗;易摇晃的物品——铃铛、串珠;易掉落的物品——大匙端球 2.寂静游戏:目的:听力,注意力的训练。 听力练习,听的记忆力训练、顺序性训练、差异性训练3.铺工作毯:强化正确使用工作毯的方法铺、卷、搬、绕工作毯走、使用规则(可在各区域入口处放工作毯) 4.拿取教具的方法:(老师应去重点培养的,是在建立秩序感,同样也要强化收工作)

(1)正确掌握教具的方法 (2)正确拿托盘的方法 (3)正确辨别标志符号 5.认识物品: (1)认识班级中的物品 (2)认识自己物品的位置(小班可以贴小贴纸,中班开始用名字号次等) 6.正确使用危险品 (1)使用西餐刀(做一个刀套) (2)使用剪刀(老师要注意:①让幼儿会拿②老师要妥善保管) 二、大肌肉动作练习 1、基本动作:(走:学会自然站立、跑、双脚跳;双手双膝着地爬;拍球;滚拍) 2、学会基本体操(略) 三、小肌肉动作练习 1.五指抓: 大颗粒→中颗粒→(下学期)增加小颗粒 在准备材料时,可让孩子区别颜色、大小、材质等。 例:往盛手抽纸的盒子里抓球 2.三指抓: (1)融入分类的概念,按材质、大小、颜色的分类

(2)练习点数,可以增加数量; (3)配对练习,相同物、相似物的配对 3.二指捏: (1)较小颗粒的捏 (2)容器高度和口径的变化。 4.一直按: 训练拇指、食指的力量。(按接触点比较大的物品) 5.穿脱外套 6.衣饰框:按扣→子母扣 7.夹:夹夹子 8.叠毛巾 9.倒固体:倒豆子→倒玉米→倒大米 10.舀:用大勺舀豆子→大勺舀米 11.扫:(小班下学期)扫不易滚动的垃圾,往中间一点扫 12.用水的工作:挤海绵→漏斗倒水(下学期) 中班: 一、走线: 1.持物走:学会自行调整同伴间的间距 2.加大难度: (1)可加入快节奏的音乐 (2)可加入手位 (3)根据幼儿的喜爱和能力,自由选择,。材料:会破裂

相关文档